饮食文化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饮食文化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表达;文化术语;英译

1 引言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蕉城区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引言

国民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旅游大发展,体验化是其基本取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食物为物质载体,以地方文化为灵魂,同时配合各种相关活动,充分调动游客视、听、味等感官,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实现其精神诉求,使旅游者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目前,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对于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属空白。本文以宁德市蕉城区为研究案例,结合调研剖析其饮食文化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旅游开发原则和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唐留雄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旅游业发展》(2001)中提到旅游者的品味需求可以通过开发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来满足。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2004)一文强调了饮食这一要素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而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良策。毛震在《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2007)中提议将佛教文化和饮食资源相结合,能够突出当地的独特性,借助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宗教的发展。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2010)一文对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认证饮食资源、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以及各界联合开发等措施。

关于饮食文化及资源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英国学者Hobsbawn和Ranger在《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1983)一书中提到旅游目的地的特色饮食文化衍生出的旅游产品对当地的发展能起到促进作用。Boyne和William(2002)通过数据说明旅游饮食在旅游者的花费中占比较大,近40%,旅游地对于旅游饮食应着重发展,旅游饮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与游客的体验需求产生了矛盾,就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在饮食文化资源开发方面,Getz和Brown(2006)认为美食形象的塑造可以提高游客对旅游地的兴趣,提高其出游率。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外相关研究多着眼于旅游者的旅游需求,结论更具实用性;而国内研究的理论性更强,在开发方式等实践方面则比较薄弱。

(二)概念界定。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国家标准)中属于人文景观资源这一范畴,涵盖了遗址遗迹类、旅游商品类、人文活动类等五类旅游类型。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来看,对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尚未普及。黄继文在《挖掘民族饮食文化,丰富云南旅游资源》一文中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自然或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发为旅游消费对象的饮食程序、饮食方式、饮食规矩等相关文化事物的总和。笔者认为,从饮食文化内容和层次上看,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饮食材料、饮食器具、制作工艺、饮食习俗、饮食礼仪等。因此可以结合饮食文化旅游,将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定义为:在旅游过程中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和旅游商品等与饮食相关的其他因素的综合。

三、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一)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概况与分类。宁德市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的鹫峰山南麓、三都澳之滨,是福建省宁德市政府所在地。蕉城区历史悠久,素有“海国斯文地”之美誉,区内留有闽东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当地饮食资源也比较丰富,为福建省茶叶、枇杷、商品牛生产基地之一,还是中国大黄鱼之乡,晚熟龙眼之乡。虽然蕉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和丰富的饮食资源,但当地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对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结合笔者对宁德市蕉城区的实地调研考察和当地旅游局的相关资料,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情况进行统计。(表1)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为了解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笔者设计了本次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受访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常住地六项;第二部分调查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偏好情况和相关单测评量,分为单选、多选和满意度勾选。性别构成上,男性占45.4%,女性占54.6%,比例较均衡;年龄以18~38岁为主;学历方面以大专及大学本科为主,占比47.4%;职业构成上各行各业的比例较均衡;游客客源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省内其他城市。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蕉城区的饮食特产认知程度。在受访者中,熟知度最高的是黄瓜鱼,其次是肉丸(芋头包),八仙糕位列第三。在喜爱程度上,肉丸(芋头包)的人数最多,有35人,米糖和八仙糕分列第二、第三位。同时,人们虽然品尝过这些特色饮食,但对其典故却了解不多。45.4%的人对此完全不了解,36.7%的人表示知道光饼的典故,知道肉丸(芋头包)的人最少,仅占1.5%。

2、关于美食圈的认知情况(多选)。南门兜知名度最高,67.3%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这里;其次是小东门,占44.4%;霍童古街位列第三;都不知道的有19.4%。表示蕉城区饮食“还不错,但具有当地特色的菜馆不多”这一评价的人数最多,有89人。“没什么特色”的有51人,“一般”的为40人,认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仅有16人。

3、对于就餐环境的考量。受访者在几个选择上更为注重服务质量和价格水平,可知人们的消费观更加注重实惠、舒适。当然,不能因此忽略其他因素。

4、通过对价格的选项调查,发现人们的消费观仍以实惠为主。从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制作不同档次的饮食套餐,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另外应主打实惠的特色餐饮产品。

5、关于购买旅游商品的类型,78.6%的受访者选择购买便于携带的特色美食产品。由此,在开发此类旅游商品时,应推广具有蕉城特色的美食产品。而对于饮食文化旅游项目的选择,前三名分别是:品尝的同时观看或制作美食、参观美食节或传统节庆和参与饮食体验性劳动。吃、玩同步能让游客更感兴趣。

6、单测评量感知评价结果中,“蕉城区饮食”所包含的“地方风味和口感”这一内容的满意度比“相关历史文化”高。可以看出,蕉城区的相关历史文化虽然较浓厚,但还无法对群众造成深层次的影响。在“饮食环境”中,“环境卫生”和“周围街区氛围”这两项的满意度比其他选项高,而人们最注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略低。在“相关活动”中,满意度较高的为“表演性活动”。(表2)

(四)小结。此调查反映了游客对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认知情况和偏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显示出:游客对当地特色饮食的认知度较高,但对其所蕴含的典故认知情况较低;对于蕉城区的美食节及特色美食等内容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地方特色不足;在喜欢的饮食类型方面,更青睐于风味小吃;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会更多地考虑一般菜馆和美食街,同时更注重其价格和服务,但蕉城区在这些方面仍有待提升;在选择旅游开发内容时,更多受访者选择了美食街和参与性强的活动;在旅游产品的选择上,当地特色美食产品更受欢迎。

四、宁德市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第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目前,宁德市蕉城区餐饮业的发展水平尚浅,对于本地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深入研究。同时,政府对此的扶持力度较小,社会的关注度也较低。因此,首先应该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小组,将蕉城区的烹饪方法、口味特点及饮食传说等进行归纳,使之系统化;其次,对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为饮食景观的开发设计奠定理论基础。这一工作可以结合蕉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规划,体现特色化和差异性,凸显蕉城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再次,政府需要出台合理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样能促进餐饮行业的发展;最后,对当地特色小吃进行认证,建立“名小吃”标志,塑造品牌效应。

第二,挖掘饮食文化内涵。随着经济发展,餐饮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要保持本地饮食的优势,不能只求让游客“吃饱饭”,而应让“吃饭”也变成一次特别的旅游体验,故而挖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首先,要坚持本地饮食的特色,以闽东菜为基础,结合蕉城区的山海优势,将蔬果和海产品加以融合;其次,提升饮食的环境,从菜肴制作、服务质量到就餐环境等都要结合旅游体验进行打造;最后,结合当地饮食习俗,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游客一个“我是当地人”的旅游体验。

第三,塑造饮食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能给其拥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市场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价格战和服务战,品牌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随着宁德市旅游市场的发展,餐饮竞争也逐渐走向了国际化,因此要想赢得市场空间,要树立蕉城区饮食品牌的优势,做好营销工作。目前,蕉城区已经注册的品牌类别包括茶、大黄鱼和晚熟龙眼。这三个类别目前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遍及省内外,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品牌的影响力更大,质量更优。除了已有的品牌,对现有的特色饮食文化资源要进一步开发打造,以文化为名片,塑造更多的品牌形象,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

第四,提高行业标准。消费者的保护意识和餐饮业的激烈竞争使餐饮业的服务和管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餐饮业的管理水平及其服务质量是否能在业内有所建树也成为了其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包括相关部门、餐饮业和从业者等。

五、结语

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关注受众的喜好,结合实际,加大对当地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开发相关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特色路线。在宁德市旅游快速发展之际,提升蕉城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巩固并扩大其客源市场。本文对宁德市蕉城区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对有效整合蕉城区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蕉城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由于笔者的学术水平尚浅、参考文献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更系统地推进蕉城区饮食与旅游的有序上升和发展,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更为详尽的发展计划。

主要参考文献:

[1]唐留雄.中华饮食文化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J].财贸研究,2001.2.

[2]杨春华.发展旅游业以饮食为依托[J].经济视角,2004.2.

[3]毛震.四川佛教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篇3

【关键词】餐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前言:现阶段,随着我国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不断的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这也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种潮流。饮食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饮食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精神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的文化也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经典的文化。而产生各国之间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中就包含了餐具的不同。因此本文针对餐具设计中中西方餐饮文化差异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我国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研究做出贡献,使跨国文化之间的交流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产生误解,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互补。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也都具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和内涵,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而西方文化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下面就针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内涵的特点进行研究[1]。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指的就是我国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饮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个过程,这也是我国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饮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从开始的茹毛饮血发展到用火烧食物,再到后期唐朝和宋朝的发展阶段,进入到现在的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些都是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成果。我国主要有菜系,分别是:鲁、川、粤、闽、苏、浙、湘、徽。这些菜系能够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比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这些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

(二)西方饮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西方的意大利菜是饮食文化的鼻祖,而法国菜则是西餐的国王,美国菜是最新兴起的新贵。西方饮食中,日常都是以肉为主,素食作为辅助,这也是西方饮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国家饮食中比较著名的就是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和德国菜等等。这些菜的特点都能够良好的体现出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比较精湛的厨艺。而西方人为了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经常生吃蔬菜,这也是保证其营养不会流失的主要手段和特点[3]。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种植业也比较发达,正因为我国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多,因此烹饪的技术也多种多样。但是在西方国家则是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其饮食也是以肉类为主,烹饪的技术相对中国也变得简单。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和食物的不同,其餐具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方在用餐过程中会使用多种类的餐具,并且在进餐的时候会使用刀叉,而中国在用餐的时候餐具就比较简单,没有过多的分类,进餐的时候也仅仅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些都是中西方饮食观念不同所产生的[4]。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西方的餐饮文化和中国的餐饮文化上有着非常多的区别,就在饮食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文化主要就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吃饭的过程就是团结和和谐的体现,所以中国一般都是用圆形桌子用餐,这种也是中国的共餐制。而在西方,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全家团圆,都是用餐的人一人一份,自己吃自己的,这种饮食方式也被称为分餐制。这两种用餐制度的不同就决定了餐具使用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情况下在用餐开始到结束,盘子和刀叉的基础数量就是七份,而中国则是一人一份,因此在餐具的设计和使用上就能够明显看出西方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别[5]。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在饮食的对象上,中西方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一般饮食的主要内容取决于这一地区的气候和主要产物。由于西方国家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因此西方人主要以肉类为食物,素菜则是辅食,西方人几乎每天的食物都是牛肉面包和牛奶,因此饮食比较单一[6]。中国人则和西方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一般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助,主食是大米和白面。但是中国由于物产比较丰富,所以菜品样式也非常丰富,这种差异的存在就导致中西方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别[7]。

(四)烹饪方式的不同

菜品的色香味一般都是通过烹饪的手段体现出来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中,中国和西方的饮食呈现出不同的烹饪特点。中国人把烹饪视为一种艺术,因此烹饪的方式非常多,如:煎、炒、烹、炸、烧炖等,还需要配上各种各样的辅料,这样才能够使食物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中国饮食和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之处。西方对于餐饮的原料非常挑剔,但是烹饪过程就比较简单,这就是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餐具设计中的传统饮食文化

(一)餐具的产生

餐具主要就是用在分发和取得食物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其中详细的可以分为:碗、盘、豆、盒等等,取得食物的可以分为:筷子、烧、匕首、刀和叉等。餐具的生产是人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发明,尽管这种发明过程比较缓慢,但是从开始发明就意味着其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8]。最早的餐具并不是设计,仅仅是为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这也是人类最早期的简单的发明,同时也开启了人类餐饮文化的大门。现阶段餐具的基本功能和饮食文化相结合,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文化需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餐具的发明和使用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9]。

(二)中国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有着非常长久的历史,其餐具的演变也记录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的饮食餐具不断的发展,在原始的陶器阶段,一直到瓷器是餐具的发展顶峰。同时中国人在研究美食的时候还需要与餐具相结合,这样的搭配,才能够使吃饭的时候方便、简单,还能够相互呼应。这种完美的结合使食物和器具的美都得到非常完美的展现[10]。

(三)西方餐具的变化

餐具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在野蛮向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人类的进步有着快慢之分,这一点在西餐的餐具上也能够看出,西方餐具的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因此发展也比较迟缓。随着12世纪叉子被引入到欧洲国家,人们非常喜欢这一餐具,因此得到良好的传承。在西餐的餐桌上,刀叉是常见的工具,主要就是用刀叉把食物分成小块,以至于现阶段的西方餐饮中还是刀叉并用。在西方餐具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出,西方和东方之间的相似之处主要就是材料的发展情况决定了餐具的发展[11]。

(四)饮食文化和餐具之间的互动

餐具的发展是随着饮食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这也是人们长期的饮食生活中最终积淀而成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人们对于实物的热衷,这样的热衷心态也影响了最新的餐具的使用和发明。例如:咖啡的流行和风靡,致使全球都推出了具有不同种类的咖啡杯和咖啡壶。由此可见餐饮文化和餐具的设计是相互支持的,餐具的使用也能够在餐饮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继承[12]。

四、餐具设计影响现代饮食文化

(一)进餐的习惯

1、筷子和叉子

筷子和叉子是中西方饮食之间最为明显的差异,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使用筷子,需要的就是一双筷子之间的配合,这也是我国比较流程的一种说法,团结就是力量,这也是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的因素。筷子的形状比较圆,而且并不锋利,利用筷子使菜品入口,不会伤害人们的唇舌,这也是出于儒家思想的一种体现。而刀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人的性格相似,例如:西方人习惯用刀叉把食物切开,人们也习惯对于未知的事物刨根问底。这些都是人们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追求,也导致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饮食文化差异[13]。

2、合餐和分餐

中国的饮食,实行合餐制度,并且餐桌上鸡鸭鱼肉全都齐全,食物的数量多于食用的数量。而西餐则使用的是分餐的支付,这样也能够保证食物更加卫生,不会浪费,即便是西方人的晚餐也仅仅有六个菜,其中还包括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看出不同饮食习惯中的个体概念。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主要局限在一个区域之内,而西方人的人格一般地立在环境之外[14]。所以在人们和相对自己另一方谈话的阶段,中国人的对方,一般显示出的是另一方和自己之间的关系,英语中的theother则完全指的是独立的客体,这些情况都能够看出中西方人们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二)食品的习惯

1、熟食和生食

中国人在饮食上面比较喜欢熟食,特别是喜欢刚做好的比较热的饭菜,例如:中国人认为鱼变冷了之后会变腥,年糕变冷了会变的硬,很多菜品都都是在热的时候才能够包成其原有的味道。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西方人比较喜欢生冷的食物,或者是没有经过加工的海鲜。西方人比较喜欢海外的探险,所以人们不在乎吃的东西,经常是生的或者是活的食物就开始食用,而且西方人也认为生吃食物能够节省时间,因此西方人比较喜欢生食,这也就需要使用刀叉和比较大的盘子进行食物的分割,而中国人都喜欢吃烹饪好的食物,所以选择的餐具也是筷子和碗。

2、素食和肉食

早在四千多年之前,中国就进入到了农业的社会,因此这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在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谷物类和蔬菜类,肉食是中国饮食中比较奢侈的食物。而西方国家由于周边环海,面积也很小,因此蔬菜和肉类相比较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西方国家一般以肉类和腻之品作为主食,这也是人们饮食习惯不同的主要原因[15]。

(三)烹饪的习惯

1、复杂和简单

中餐在烹饪过程中比较精致,并且文明世界,对于火候和时间的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中国的饮食中经常出现“盐少许”、“醋较多”的情况,同时中国人也把烹饪方式作为人们表达情感和对生活理解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感性思维。而在西方烹饪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油和盐加上食物放在烤箱之中,就能够做出快餐食物,西方人认为时间比较宝贵,这也是形成西方人饮食简单的原因。

2、意境和直白

中餐在饮食中重视的是意境的表达,基本上表现在菜名上,人们认为好听的菜名能够促进食欲,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饮食欲望,这也是中餐中非常重要的意境。而在西方的菜谱中,菜名非常简单,消费者在名称上就能够辨别菜品的原料和做法,因此西方和中国的菜品在意境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由于其菜品的名称不同,因此选择的餐具也不相同,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饮食上的差异。

篇4

【关键词】《红楼梦》 饮食文化 文化负载词 异化与归化

引言

近年来涉及到霍译本的译评著作文章较重要的有肖家燕、洪涛、李晶和赵朝永等人,对两种译本中具体译例的优劣得失都有所论析,如回目、人名、颜色、宗教等内容的翻译特色及误译、漏译的情况等。钱亚旭与纪墨芳于2011年发表《霍译本中物质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的定量研究》(红楼梦学刊),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其翻译策略;肖家燕于2009年发表《概念隐喻的英译翻译》,注重研究文化负载词的隐喻。但仍不足以一一反映其细部特征,对其细节部分分析以及成因的研究稍显不足。本文拟就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出发对杨宪益和霍克斯所译(以下简称杨译、霍译)《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负载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探索饮食文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途径。

一、异化与归化的内涵

韦努蒂(Venuti)在1995年提出了两类翻译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他把这两类策略的源头追溯到施莱尔马赫及其1813年发表的《论不同的翻译方法》一文。归化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拢。

二、《红楼梦》杨霍译本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比

1.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红楼梦》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也是红译研究的热点之一。总的说来,杨译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基本上忠实于原文,强调把中国的文化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译语读者。而霍译本则向西方读者靠近,采取了归化于目的语读者的态度,其目的是期望译文更好的为西方读者接受。

2.杨霍译本的翻译策略在饮食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体现。

①千红一窟

杨译: 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

霍译: Maiden’s Tears

杨译似乎是中性,而霍译文中明显带悲。其实,这个茶名最后一个字与“哭”谐音,所以霍将它意译出来。“红”在中文里也表“女性、少女”之意,杨在这里用异化把“红”直译成“red”,不加注释易使西方读者误解为“鲜血”与“危险”。本文作者认为,杨宪益最好在第一次将“红”翻译成“red”时加注释说明中英对“红”的不同理解,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这种文化慢慢融入西方世界。

②黄酒

杨译:Shaosing wine

霍译:Rice wine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追溯历史,绍兴黄酒闻名古今。杨宪益将其译为“Shaosing wine”,是用“绍兴”这个地名来指代酒名,向外国读者展示此酒有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霍克斯则将其译为通俗易懂的“rice wine”,读者一看即明其为何物,却感受不到任何文化底蕴。

③挂面

杨译:Noodles

霍译:Vermicelli

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中国人喜欢吃面食,尤其在北方。远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杨宪益采用异化,将其译为“Noddles”,是为了传播中国挂面的独一无二;霍克斯采用归化,将其译为“Vermicelli”,在西方饮食文化中通常表示“意面、意粉”,于外国读者而言可减少阅读障碍,却无法呈现出中国文化特点。

三、杨霍译本不同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1.翻译目的不同。影响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翻译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原则和过程。在翻译《红楼梦》饮食文化负载词时,杨氏夫妇是为了向英语读者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因此,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保存原著的中国饮食文化特色,而霍克斯的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普通英语读者的阅读需要,因此注重译本的可读性。

2.主流翻译理论与译者文化不同。杨氏夫妇受到严复所倡导的“信、达、雅”的翻译思想影响,同时习得汉语且受中国文化熏陶,将“信”,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在第一位。在霍克斯所处的西方,受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Dynamic Equivalence)影响,且英语为母语,故翻译的目的是使目的语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做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做出的反应达到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因此,我们在《红楼梦》霍译本中见到最多的是归化和意译的身影。

参考文献:

篇5

如何观察经济或是掌握经济变迁的历史,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大多都依托于对市场价格、宏观经济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枯燥无味继而拒人于千里之外。作者认为,在这众多的解说经济的方法中,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角度被忽略了,那就是饮食。文化之本在于饮食,经济之本也在于饮食。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贸易是以“饮食”为中心的。欧洲各国向海外扩张以及战争,都是为了追求饮食带来的利益。

欧洲近代以来饮食文化发展出两大不同流派,分别以法国和英美为典型代表,即把饮食作为“文化”的国家和把饮食作为“资源”的国家。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你不能信任饭做得差的人。”这个想法实际上是法国的传统。在法国人看来,除了法国菜之外,德国菜、英国菜之流根本难登大雅之堂,完全是简陋的乡土风味。虽说英国也有约克郡布丁和烤牛肉这类菜品,但这终究是家常菜。德国也一样,马铃薯是最常见的充饥食物,香肠是农民为了不浪费碎肉而想出的一道菜。法国人还毫无顾忌地批评西班牙说,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就是非洲。

其实,法国菜正是融合了意大利、西班牙和东欧各国菜肴的特色,随着王朝间的通婚而形成的。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原来专属宫廷的饮食文化传播到了市民中间,巴黎慢慢地成了世界的“美食之都”。在结束拿破仑战争的维也纳会议上,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携厨师卡莱姆前往,向谈判对手展开了美食攻势。维也纳会议之前,法国的王宫贵族主要雇佣意大利厨师,维也纳会议后,各国的宫廷开始聘请法国厨师。

英国依靠食品贸易攫取世界经济霸权,但英国本土并没有形成高度发达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甚至被称为“饭菜最难吃的国家”。尽管英国日渐形成了红茶文化,但由于气候不宜,不能酿造葡萄酒,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英国小麦品种的原因,连面包都难吃。

美国独立也是因为饮食中的红茶而起。独立之后,美国首先以农业大国的身份登上世界经济的舞台。如果说英国把饮食作为资源,在殖民地成功经营种植园,并创造出了近代资本主义体系和金融体系,那么,美国则进一步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效率化。福特式的生产方式被引入食品生产领域,推进食品工业化,这一切发展至今演变成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以及快餐等形式。

美国创造出了以汉堡包为代表的快餐、面向大众的可口可乐,机械化、规模化地饲养家禽家畜,创造了自选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大宗物品的零售机构。就像出售汽车那样,美国向全世界出售汉堡快餐。但快餐使人们对饮食的感觉迟钝,饮食文化逐步滑坡。

因此,在过去的200年里,虽然控制国际政治的是英国和美国,但享誉世界的却是法国菜。现在世界经济的重心正由欧美向亚洲转移,这是地理大发现500年来经济结构的大变动。仔细观察“饮食世界”的话,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由西向东回归的轨迹,从而在饮食世界也出现了“亚洲复兴”现象。

篇6

关键词:中式菜名翻译 语用学 跨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所经营的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餐馆。中式餐饮菜名翻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现在中式菜名的翻译很不规范,同一菜名存在多种翻译方法,这给中国餐饮文化的发扬光大和与世界的交流带来了一定障碍。因此,对中式菜名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跨文化语用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何自然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在使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时出现的语用问题。跨文化言语交际指交际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进行的言语交际。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使用的第二语言总是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母语的文化特征,所以称为跨文化言语交际。”Yule则认为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不同社团对意义构建方法的不同期盼。Leech(1983)在对普通语用学下定义时,作了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的区别。现在给跨文化语用学下定义时也采用这一区别。不同的人对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内容有不同的看法。何自然赞同Baker,M(1992)等人的观点,把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四个方面: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社会—文化的语用研究;对比语用研究;语际语言的语用研究。总之,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是不同语言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的异同,以及人们在理解这些语言形式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异同。(David 1991)

跨文化语用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并且是发展很快的一个新的语用学分支。这一领域的学术成果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应用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界已被普遍认可。本文讨论的语用翻译策略主要是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研究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之间的关系。在了解了源语言和接受语文化的基础上,译者的任务就是跨文化翻译。译者在翻译时要准确把握好中西文化差异,遵循受众的社会文化习惯(Toury,2001)。在翻译中国特色文化词语时,尤其要体现中国特色这一文化概念。餐饮文化是由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要生动形象地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绝非易事,既要从语义文化层面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又要从语用文化层面准确地把握原文和目的语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贾玉新,1997)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目前此类中国特色文化词汇与翻译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宏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因为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所指不同或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理解而引起误解。引起这种误解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是同一词或术语在不同文化中所指的范围不同,另一种是不同文化对同一词或术语有不同的理解或解释倾向。Levinson,S.C.(1983)认为,要使跨文化语用学研究既有效度又有信度,首先要考虑跨文化的可比性,也就是说,某一语用现象在两种文化中有多大的可比性。

中国特色餐饮词汇的菜名不止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还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菜名不仅是翻译语言,也是传递文化。作为翻译者必须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熟知两种文化的差异。

二、中式餐饮菜名的特点

中式菜做法讲究,命名也很有特色。或以原材料和烹饪方法命名;或以菜的色形味命名,或以中国人喜闻乐见、象征吉祥如意荣华富贵的动植物命名,或以地名人名命名,或以历史典故命名。(王学泰,2010)

作为饮食文化的餐饮菜名,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生活观念、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其最终目的还是吸引顾客,招揽生意。本文列入分析范围的是来自突出中国特色的中式菜名,这些菜名英译本的主要读者是外国人,外国人到中餐馆吃饭首先关心吃的是什么,即原料;味道怎么样,即口感;其次关心这道菜的做法(刀工和烹调方法);最后才关心菜名的寓意和包含的文化。(张全,2010)

三、跨文化语用学对中式餐饮菜名翻译原则的影响

有的学者认为中式餐饮菜名翻译作为跨文化文本应采用意译法,有的学者却认为应准确反映原文,传递原始信息。由于菜名的英译文本读者是带目的性阅读的点餐者,意译更有助于反映菜单内容并引起顾客的注意,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式餐饮菜名的英译,应用音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一)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菜名的翻译原则

翻译菜谱,要求真务实地译出菜的核心内容,让进餐者知道吃的是什么,以满足受众基本的信息需求。例如“牛肉豆腐”,英译为“beef with bean curd”。此时,作为强调菜肴原料的菜单文本,忠实地译出原文风格是翻译突出主题的关键,意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语义。再如“葱油鸡”译作“chicken in scallion oil”,“芥末鸭掌”译作“duck webs with mustard sauce”。从这两道菜的菜名中,点餐者可以清楚地知道其主配料的成分,表明菜色的食材和原料,进食者也可以吃得放心。

(二)以烹饪方法为主的菜名的翻译原则

以烹饪方法为主的中式菜名命名也是一种直接命名的方法,使人一看便大致了解菜肴的构成和特色。这类中餐菜名展示的是菜肴所用的原料,涉及刀工和烹调方法,有时兼容菜肴的口味。同原料为主的菜名翻译原则一样,外国友人在理解方面也不会有困难。比如“京酱肉丝”翻译成“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Bean Paste”,“糖醋排骨”翻译成“Spare Ribs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原料在菜肴英译命名中有所体现,但同时也包含着烹饪方法,该译文忠实于原文,保留了源语的语义,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烹饪方法。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炒猪腰片”译为“Fried Sliced Pig’s Kidney”,“青椒肉片”译为“Fried Sliced Pork and Green Chilli”,“红烧牛尾”译为“Stewed Ox Tail with Brown Sauce”等等把菜肴的主料、口味、口感,烹调方法等基本信息翻译出来,便实现了翻译文本的目的。

(三)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菜名的翻译方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跨文化理解上的问题,吸引更多的外国顾客,突出菜肴的形状或口感,有助于增加与顾客的互动。例如“芝麻酥鸡”译为“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水煮嫩鱼”译为“tender stewed fish”,“茄汁鱼片”译为“sliced fish with tomato sauce”,“黄酒脆皮虾仁”译为“crisp shrimps with rice wine sauce”,这类突出口感形状的译法,可以增强菜肴的吸引力,同时也到达了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目的。(刘宓庆,1999)

(四)体现菜肴出处的菜名的翻译

保留本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的烹饪技艺和风味。例如“北京烤鸭”译成“Beijing Roast Duck”,“川式酸辣汤”译成“Sichuanese Sour and Hot Soup”,“潮州卤水鹅”译成“Chaozhou Style Braised Goose”,这类翻译方法一般是介绍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和主料。从目的语的形成来看,形式上更流畅、更简洁、更清晰、更直接、更常规,同时也传递了源语文本讯息的准确性。

(五)以吉祥物或药膳命名的菜名的翻译

以吉祥物命名的菜肴往往用来表示祝福,反映了中国人趋吉避凶的文化心理。“百鸟朝凤”原是宫廷中的一道名菜。传说乾隆为母亲祝寿,把100种鸟放在御花园里,一时鸟语花香,鸾凤和鸣,皇太后大喜。御厨心领神会,用“母鸡、鸽蛋、蟹黄”等为原料,精心做成“百鸟朝凤”的图案,用象征的手法,寄托海晏河清、万众归心的含义,皇帝赞赏备至(原虹,2003)。以吉祥物命名的菜肴有很多,翻译时应尽量展现其文化内涵。例如:

全家福: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pork,beef,chicken and mixed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

狮子头:Lion’s Head——Pork meat balls

金玉满堂:Shrimp and Egg Soup

游龙戏凤:Stir-fried Prawns and Chicken

以药膳名为菜肴命名,意在向顾客传递享受美食并养生的信息。人们把中药与饮食巧妙结合,制成药膳,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中药与饮食巧妙结合,可以构成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营养、保健、治病和延年益寿作用的药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常见的药膳菜肴有“枸杞粥、杜仲腰花、银杏全鸭、西洋参炖鸡”等等。这类菜肴原料和烹调方法,以及药理作用,是不熟悉中国饮食文化的外国顾客最为关注的。

构祀银耳:Tremella Soup with Chinese Wolfberry Seeds

冰糖燕窝:Steamed Edible Birds Nest with Rock Sugar

银杏鸡丁:Sauteed Diced Chicken with Ginkgoes

龙眼山药糕:Steamed Cake with Dried Fruit s and Herbs

天麻炖母鸡:Stewed Hen with Herbs(with the function of preventing dizziness and curing headache)。

在上述中式菜肴翻译中,意译是主要翻译方法。突出菜肴的中国特色,是商家的商业目的。

四、结语

在跨文化翻译中,饮食文化翻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跨文化性质以及传播文化的历史性意义。基于菜肴的命名特点来确定翻译方法,并突出翻译的语用功能和现实意义,可以在实现商业目的的同时传播中国饮食文化。作为翻译工作者,要辩证地看待语用学和跨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使译作更有诚信,从而译出水平,译出特色。

参考文献:

[1]Baker M.In Other Words[M].Routledge,1992.

[2]David,S.Pragmatics:A Reader[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Hatim,B.& Mason,I.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Longman,1998.

[4]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5]Levinson,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6]Toury G.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Shanghai:shanghai FL Press,2001.

[7]Yule,G.Pragmatics[M].Lond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1996.

[8]陈家基.中式菜肴英译方法初探[J].中国翻译,1993,(2).

[9]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10]范东生.翻译的本质与翻译批评的根本性任务[J].中国翻译,

2000,(4).

[1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1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13]何自然.什么是语用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4).

[14]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6]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17]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8]张全.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翻译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

篇7

一、泰国服饰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泰国服饰文化虽然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却始终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风格。当今的泰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以时髦的服装代替了传统的服饰,但是在一些重要的正式场合或仪式上,泰国传统服饰仍然焕发着绚丽的光彩。

在古代,由于天气炎热,泰国男子大多不穿上衣。曼谷王朝拉玛四世时期,由于与西方交往的增多,政府官员开始穿衣穿鞋上朝。二十世纪初,受西方社会着装的进一步影响,男子不穿上衣的习惯逐渐被摒弃。古代泰国女子上身围一块齐腰的胸布,外出时披上披巾,披挂时由右腰斜搭向左肩,再从背后自然垂下。

纱笼是泰国的传统民族服饰,纱笼是两头对缝、筒状的一块布。纱笼为下装,男女都可以穿。穿着纱笼时,先将其套在身上,用两手把它的两端拉开,再将两端从左右往中间包裹,在肚脐上方处打一个圈便成。

筒裙是泰国女子的下装,比纱笼要窄短一些,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开始流行。筒裙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着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它折回左腰,在左腰处相叠并塞紧。

二、饮食

泰国饮食是在融合了各种饮食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全新的饮食风格。历史上,泰国与印度、中国、中东以及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使得泰国饮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泰国菜的调味来自印度南洋菜系,炒菜等烹饪手法学自中国。泰国的饮食不是简单的照搬,一些外来的饮食特点被本民族的习惯所代替,如印度饮食中使用的酥油被椰子油所取代,椰子汁代替了其他乳制品,食材中增加了新鲜的草药,等等。泰国饮食把西方和东方的饮食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这些外来的饮食概念融合在一起,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中衍变成一种纯粹的当地美食,形成了独特的泰国饮食文化。

“田中长稻,水中有鱼”是形容泰国物产丰富的一句俗语。泰国地处热带,气候湿热,自古以来泰国人民就以种植水稻为生,以米饭为主食。由于河流众多,濒临大海,鱼、虾、蟹等水产品是泰国人日常饮食中的最爱。在泰语中,“米鱼”就是食物的代名词,而“吃米饭吃鱼”就代表着吃饭的意思。由于受到中国西南和潮汕饮食文化的影响,各种米制品也颇受欢迎,如河粉、米粉、米线等,北部和东北部人民还喜欢吃糯米和米浆制成的米糕。

泰国的菜肴种类繁多,风味独特。除了各种水产品外,肉类以及各种蔬菜和水果都是泰国菜肴的主要成分。泰国菜的口味通常以咸、酸、辣为主,尤其以酸辣为重,这与泰国菜中的调料有很大关系。善于运用调料是泰国菜肴的一大特色,泰国人能够用纯天然的素材调制出所需口味。

在烹饪方法上,泰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是蒸煮、烘焙或烧烤。其中烧烤食品广受欢迎,如烤鸡翅、烤鱼、烤香蕉等等。由于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泰国饮食在烹饪上也引入了煎、炒和炸的方法。

三、居住

泰国气候炎热、潮湿,雨水充沛,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濒临大海。多样的地理条件和特定的气候条件,使得泰国人根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居住风格。但总体而言,泰国的民居多为高脚屋结构,即“干栏式”建筑。屋顶、墙面和地面等用竹子或木材建成,屋顶高耸,带有高翘的飞檐。

泰国中部是泰国最大的冲击平原,大部分河流汇聚于此,人们普遍以种田捕鱼为生,因此中部地区的泰国人喜欢傍水而居,房屋多建于河边。在泰语中依河流而建的房屋被称为“邦”,其特点是房屋顺着河岸依次而建,房屋的正面朝向,楼梯及走廊架向河畔,房屋后面是园子,园子后侧是田地。泰国中部的房屋是泰国民居建筑中最为流行的样式,被称为“泰式房屋”。其结构为双层高脚屋,上层住人,下层由多根木桩支起,用于储藏物品、饲养牲口、防止野兽虫蛇,通风散热、防潮防水。古时候屋顶多用象草、香蒲、白茅或者大芭蕉叶,富裕人家则用瓦片代替。房屋由木材拼接契合而成,内部用木板当墙,把房屋分成小间。

泰国北部多为高原和山地地形,这里的房屋多建于山上。现在泰国北部的房屋多为古时兰那国的房屋样式,分为一般的村屋和Q莱屋。村屋是一种小型的房屋,较为原始,多为贫穷的百姓所居,现在已较为少见。房屋的建造方法十分古老,房间的屋顶、地面和地面托梁都是用竹子,房梁和竹子则是用木头,房间的板隔用竹子编成,屋顶铺以白茅或者大芭蕉叶,用竹篾或藤来连接各个结构。Q莱屋为双栋连体式建筑,完全用木头建成,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三角墙式屋顶的顶端装饰有雕刻成美丽花纹的木头,被称为“Q莱”,Q莱屋由此得名。

篇8

关键词饮食民俗特点旅游开发继承

旅游业作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世纪末旅游业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旅游业已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随着旅游者旅游层次的提高,以往的观光游已经不再能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他们更多的希望能走进原住地人的生活中,并且体验他们的生活,因此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为此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饮食民俗作为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地方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大不相同。我国素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在民间流传的《口味歌》就是最好的佐证。

同时,各个地方都有特色小吃,与那些著名的菜系相比,地方特色小吃更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平民气息。如北京的驴打滚,爆肚;上海的排骨年糕,;云南的米线,丽江的鸡豆凉粉等从南到北,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

(二)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众多,形式的历史久远。每个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形成了带有本民族烙印的饮食民俗。汉民族作为一个主流民族,其饮食文化特点是将“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注入到饮食文化中,特别强调通过食疗来达到身体内在的平衡,并且极其讲究饭食的色,香,味,形,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味觉上,都追求一种美的享受,这也是中国菜遍布世界的主要原因。

除了汉族,其他的少数民族在饮食的发展上也各具特色。如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喜欢吃糯食,鱼生;瑶族喜欢吃冷食,如竹筒饭,肉鲊,鸟鲊;蒙古族的手抓羊肉,炒面,马奶酒;维吾尔族的烤肉和馕,还有著名的烤全羊;回族的粉汤,油香。

(三)稳定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但是,作为一种比较固定的文化模式,它还是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从饮食方面来说,食物的来源总是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密不可分,因此不同地方的人们吃的食物总是相对固定的。如生活在海边的人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鱼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生活在高山牧区的少数民族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牲畜的肉和奶就是他们的主要食物。

虽然随着交通的发展,食物的流通也变的更加频繁,在各个城市的菜市场都能买到产自其他地方的蔬菜和鱼类等,但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饮食习惯已经历经了千年的传承, 并且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内化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是很难打破的。

(四)传播性。

饮食民俗在时间概念上是传承的,同时在空间上也是在向周围扩布的。这种表现在时空上的扩布有的时候是自发性的,如人口的流动,贸易的往来带来饮食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的时候则是带有目的性的,如受旅游活动影响。

我们在这里想要讲的是饮食作为一种地方特产而被旅游者有目的的从旅游地带回其居住地,如新疆的“阿布拉”的馕经常作为一种特产被旅游者带回居住地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这种礼品在传播的同时也起到了饮食文化的固化,正如春天里花儿的种子,只有更广泛的传播才能保持物种的顽强的生命力。

二、饮食民俗和其他民俗的关系

(一)岁时节日食俗。

在中国许许多多的节日中,很多都是和饮食有关的。也许最初的节日就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产生的,因为在生产力落后的远古时期,人们面对自然所显示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一遇到自然灾害可能就要食不果腹,所以人们在丰收的时候祭天、祭地,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

岁时节日和饮食的关系可以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只有通过饮食才能更好的表达岁时节日的含义。

(二)人生仪礼食俗。

在人的一生中,需要通过举行不同的仪式和礼节来表明进入不同的生活和年龄阶段,在各个环节中对食俗的要求和约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1.婚姻食俗:在我国,传统的婚姻结合要经过提亲、定亲、迎娶、回门等这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饮食习俗。如在有些地方,男方到女方家来提亲,女方都要设宴款待来客。到了迎娶新娘,有的地方还要在嫁妆中陪上一些食品,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婚宴也称“吃喜酒”,是婚礼期间给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准备的一种非常隆重的宴席,并且在民间非常注重宴席的质量,从入席到开席上菜,乃至菜名,菜品的摆放都非常的讲究。

2.生育食俗: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香火”的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孕的妇女为了求子,妊娠期妇女为了顺利的分娩,所以在饮食上就要遵从一些特殊的规定,如民间有吃瓜求子的习俗,吃鸡蛋求子的习俗,有的地方认为在妊娠期的妇女多吃龙眼,生出来的孩子的眼睛就又大又亮,有的地方认为不能让怀孕的妇女吃兔肉,骆驼肉,否则认为生出来的孩子会长兔唇,或者怀孕的周期将会延长到12个月。

(三)食俗。

1.佛教对饮食的规定:佛教作为一门古老的宗教有着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并且在饮食方面对人的食欲以及饮食与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教把食物从欲望、摄取、执着的角度分为段食,触食、思食、识食四种,通过这种划分,把“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

同时,为了更好的修行,传教,还规定僧侣过午不许进食,因为佛教认为,早晨为天人食时,中午为法食时,下午为畜生食时,夜晚为鬼神食时。

2.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伊斯兰教对饮食的规定来源于《古兰经》,在《古兰经》里对饮食有个总的要求,就是食物应该是“合法”并且“佳美”的。所谓合法,就是要在真主名义下宰杀的东西,因此不能吃不合法的东西,不能吃自死动物的肉,不能饮动物的血,因为不洁;所谓佳美,就是只能吃好看干净的东西,如羊,牛;不能吃长相丑陋且不干净的东西,如猪;不能吃不反刍的动物,如驴,狗;不能吃性情凶猛的东西,如蛇,鹰。在伊斯兰的两大节日“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中,对饮食也有一些要求。

3.道教对饮食的规定:道教源于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宗教思想以追求长生不老为主要目的,因此十分注重饮食养身。道教的饮食规定主要有两点,一是注重食疗,讲究食草木药物,主要是为了强壮身体和安神养心;二是注重素食,并且尽量少食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而应多食水果。

三、饮食民俗在开发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

饮食民俗不仅是物质民俗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且“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一,在旅游活动中不仅满足旅游者的基本生理需求,还在旅游业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甚至影响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饮食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我们需要更正确客观的看待饮食民俗。

(一)中华饮食的特点:选料广泛,菜品繁多;讲究美感,艺术性强;饮食与文化相得益彰;讲究医食同源。

(二)饮食民俗的本质:饮食民俗从现象看,是物质的,但是究其本质,它表现的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领域。比如以端午节而言,其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两千多年前,端午节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三)饮食民俗的继承。

1.注重文化内涵建设文化是旅游产品开发的灵魂,不仅自然资源要注重文化领域的开发,物质民俗更是如此。在开发饮食文化时,不仅要对菜品本身精益求精,更要对其文化和内涵得到一个很好的挖掘和提炼。

2.强调地方特色有句俗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地域性极强的饮食民俗中,一定要突出地方特色,这也是饮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篇9

关键词: 中西方饮食文化 饮食差异 心理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

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类,这五类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越低层次的需求,也具有越大的力量,必须先得到满足。对食物的需求,是人生理上最低层次的需求,也是最具有原始力量的需求,因而饮食文化也为各类文化中最基层的文化之一。

那么什么是文化?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这里采用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的定义:一个群体或社会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查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

可以说文化的基础是群体(如某个民族)的价值观,而文化是这种价值观的外在的各式各样的具体表现。饮食文化亦然。

然而价值观与文化之间绝非一前一后的简单关系。西方社会认为:“通过系统地组织经济资源有可能控制人的生活的信念”(德鲁克),人类心灵的信念提升建立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文化可以反过来影响某个群体或社会的价值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可通过中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差异解释,同时,反过来它也有价值导向作用。这和行为可以通过心理分析解释,同时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心理是一致的。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基础,并通过社会生态学及发展史等本源性的因素进一步论述中西方心理差异的不同社会起源。

一、中西方饮食差异比较

(一)食材。

中国人的食材较为多样化,只要是无毒的可食的材料,都可以制成相应菜肴。不局限于材料的种类,材料的不同部分也均在食材之列。比如家禽之内脏、脖、爪等,而西方人弃之。另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据统计中国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

(二)烹饪方式。

中国菜最大的特点是以炒为主,讲究各种不同材料搭配,运用不同火候、时间,讲究下料的次序。但却并不量化固定,会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口味不同灵活调整,系统控制,以味道的协调生动和丰饶美味为最大追求。而西方以整食、硬食为主,鸡肉是鸡肉,牛肉是牛肉。

(三)餐具。

中国人用的是筷子,以夹为主。西方人用的是刀叉,以叉和切为主。

用餐方式:中国人为合食,一盘菜为众人享用,座席多为圆桌,以围食为主。西方人为分食制,餐馆里点菜也为一个人份量。一桌上一般也只有少数几个人,人多的话一般就采用自助餐式。

(四)饮食观。

中国人以美味为第一追求,西方人以营养为第一追求。

二、饮食差异的心理学分析

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文化模式可以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特点。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在其成员心理上的投射。可以说,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的放大和外化,民族心理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内化,它们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本文从中西方三个心理要素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饮食差异。

(一)在感知模式上,中西方具有很大的差异。

1.联系与分离。密西根大学汉那法雅及理查得・里斯伯特领异的研究小组通过心理学实验科学证明,西方人在观察物体时,专注于中心物体,而中国人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透过环境看物体。在因果关系的理解上,由于西方人关注个体,往往把事件看作具体动因的结果,而中国人则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员表示: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在中国,人和人之间的构建近似血缘关系,人在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背景和出身、社会关系网络是高相关的,“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这一句中国流传的顺口溜,说明了在中国“关系”这独有的文化现象。西方人虽也讲究关系,但是囿于规则和法律,整个社会建构在法律和契约之上,个体的发展与其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相关性已相对降低。

如果“关系”的重要性第一是中国的社会文化。不难想象在饮食文化中,为什么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多为合食,一盘菜为众人享用,而座席多为圆桌,以围食为主。因为在这种氛围下,可以最大化利用就餐的时间和机会,增进与多人的交流和构建关系,一个餐桌就是一个微小的社会。

西方人关注个体,在就餐时,则以个体为主,实行分餐制,不关注在就餐时对全体就餐人员关系的建立与表达。

中西方的就餐方式之差异,体现了文化差异上的“合”与“分”。

2.整体与解析。在一系列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东方人用“整体意象”感知世界,认为世界是由相关物质组成的;而西方人感知世界由不同形状的物体组成,即“解析思维”。比如,中国人会说:“这道菜色、香、味俱全。”倾向于从整体和系统去感观、评价食物。而西方人比如12岁的纽约人大卫・费舍曼(现在是美国美食评论员大军中的一员)评论一道菜说:“章鱼吃起来味道太淡,被其它配料的味道盖过去了。”他们往往会从具体的构成材料着眼,运用分解式的思维,关注材料本体。

中国人对世界的感知自始遵从“天人合一,法则自然”,用系统的宇宙观看世界。中国人在观物时,善于把对象看作完整统一、不可分割的,且把人放在万物之中,认为人也是万物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自始就有“天人不分”的感知模式,这使中国人是按主观直觉地而不是客观推演地对待事物。

外延开来,中国人长于系统性、感性、直觉、不确定和随机性,而西方人则为线性、分析性、客观性、量化和概念式。

这种差异解释了中西方在烹饪方式上的不同:中国菜以炒为主,量不固定,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口味不同灵活调整,系统控制,追求不同材料之间的味道协调融合,以整盘菜之综合味道为焦点。而西方的菜基本上以突出某种材料的菜式为主,使用各种称量工具,量化及固定好每一个细节,基本上是以做科学试验的理性去制作一道菜,以及以营养之实用性目的为饮食的最大追求。

(二)中西饮食文化与其不同的认知风格是对应的。

心理学中将人的认知风格分为两种:场依存和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者易对环境线索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更易受移情作用的影响;场独立性者则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以自我为中心。贝利(1979)研究发现,在狩猎和采集社会中,人们有较强的场独立性能;在农业社会中,人们往往倾向于场依存性。因此东方人认知风格倾向于场依存性,而西方人则为场独立性。

食材选择的多样性体现出中国人“对环境线索表现出较大的敏感性”,中国人更为关注其生活的环境,根据天时地利,物尽其用,在多样化自然界中进行食物的选择。而西方人则相对更强调对满足身体营养的追求,关注焦点在于自体,对于食材,倾向于选择肉类,这显然和他们的以强调和发展自我独立能力为主要特征的认知是一脉相承的。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阅读;饮食文化;求知欲;审美素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把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语言、社会、健康、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针对五大领域,幼儿园教育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阅读是由“看图”逐渐过渡到“识字”的过程,其先决条件并非识字。即使幼儿尚未识字,也可以通过绘本里的图画来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体会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幼儿可以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认知的发展,提高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水平;幼儿随着故事中出场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或喜或悲,产生移情,丰富情感体验;帮助幼儿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道德品质;增加感性、理性知识,开阔视野,使生活充实而精彩。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协作,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读物,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愉悦,爱上阅读,一边享受阅读,一边进行思考,在阅读中有所收收获,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成长发展是从自然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最主要的三种因素为:家庭、同伴和幼儿教师。在步入幼儿园之前,幼儿的生活环境具有一定局限性,所建立的人际关系较为单一,自我中心倾向十分明显。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运动机能急速提高,活动意愿明显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人际交往的对象趋于多样化,人际交往的方式趋于复杂化,而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幼儿园生活恰好能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求。通过幼儿园生活,幼儿走出家庭的“小圈子”,可以接触到许多的事与物,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社会文化,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秩序,学习穿衣、叠被、吃饭、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建立起亲子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和师幼关系。幼儿园集体生活可以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强化幼儿的性别概念、性别意识,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为幼儿提供学习人际交往技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自尊心、同情心,促进幼儿分享、互助、合作、谦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幼儿园是幼儿社会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基地。

3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教育

俗语称“民以食为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食物的种类、烹调方式不断增多,人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逐渐趋于多元化,但随之所产生的问题也日愈凸显,挑食、偏食、进餐不规律等现象屡见不鲜。学前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组织科学合理的进餐活动,使幼儿掌握关于食物、营养的基本知识,教导幼儿做到卫生进餐、健康进餐、合理进餐、规律进餐和礼貌进餐,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将因此受益终身。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教育活动,例如,开设“我是小厨师”生活体验特色课程,带领幼儿在植物角种植各类蔬果,利用亲子活动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观传统美食的手工制作流程并亲自制作,向幼儿介绍其他民族、国家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而且能够让幼儿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懂得对食物怀有珍惜和感恩之心,对为自己提供食物以及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成人怀有感恩之心,还可以使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得以传承,并让幼儿接触到多元的饮食文化。

4求知欲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实践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由于成人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某些事物、某些想象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在幼儿阶段,阅历、生活经验都比较匮乏,对周围世界由于未知而产生好奇心,出于好奇,他们会进行各种探索行为,在探索活动中会产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正是在不断探究周围事物的过程中,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如果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将大量现有的知识灌输给幼儿,必将削弱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禁锢幼儿的思维,折断幼儿“想象”的翅膀,扼杀幼儿的创造力,最终可能导致厌学和各类学习问题的出现。因此,成功的幼儿园教育必定是要能够激发并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并引导幼儿进行各种探索行为,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评价都应幼儿化,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要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倡导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创造机会和条件来引导、促进幼儿实际动手操作,动手才能动脑。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在于掌握多少理论知识,而是要指导实践,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5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

幼儿审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审美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审美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使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享受美、创造美,更加热爱生活,提高生活品味,而且能够促进幼儿思维、想象、创造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开展审美素养教育不仅仅要依托于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还要将自然环境、人的言行举止等作为审美的对象。幼儿教师应将审美素质教育渗透于各个教育领域,为幼儿创设进行审美实践的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幼儿辨别美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彩雄.幼儿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J].学周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