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恢复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种情况下,贫困地区应该如何处理农民生计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面对越来越恶化的生态环境,贫困地区将如何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被誉为“绿色诺贝尔奖”的“环境金人奖”得主――中国民间环保组织“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主任于晓刚。
改变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
《中国扶贫》:通过多年的走访和调研,您认为目前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现状如何?请举例谈谈。
于晓刚:自然状况和生态环境问题,各地迥异。如西南地区的环境目前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西北、黄土高原等这些地方,包括一些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带的生态环境相对比较糟糕,有些甚至不适合于农业发展。
但是,生态环境的好与坏,并不是导致某个地区贫困与否、经济发达与否的唯一因素。生态好的地方,也可能因为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造成自然环境被破坏,从而导致贫困,这种现象被称作是“生态资源的诅咒”。也就是说,对丰富资源的过分依赖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生态脆弱就意味着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弱,如果一味强调资源开发和工业经济,只能陷入“人口贫困-资源开发-环境退化-加速开发-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如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有非常丰富的生态资源,比较适合种植橡胶,当地就开始大规模地发展橡胶产业,但后来逐渐发现,橡胶叶破坏了大量热带雨林,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气候越来越干燥、雨雾天越来越少的现象。此外,因为云南有很好的气候,有些地方政府便把一些原始森林改成了1000万亩的桉树林,说是为了发展,实际是在破坏环境。本应该可以从自然林中获得一定收益,但因为造纸行业用很低的价格购买或者租用云南的土地种植桉树,老百姓不但没有获得多少收益,反而还要承担环境被破坏的代价。
资源丰富导致贫困,主要因为老百姓没有参与和决定他们未来生计的权利。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和环保人士的建议得不到政府采纳,而政府只希望得到更多的GDP,从而造成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越来越不可持续。像在西北地区,本身的水源、气候等条件不占优势,但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些恢复植被和流域治理工作,环境逐渐变好,老百姓开始发展种养殖等产业,慢慢地经济也得到了一些改善。因此,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保护之上。
《中国扶贫》:您认为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于晓刚:主要看在什么样的发展导向之下,是可持续发展的导向,还是唯GDP论的发展导向。如果将单一的发展思路转向以多元的标准衡量发展的话,或许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贫困,老百姓并不认为是贫困,特别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甚至希望一些政策不要过多地去打扰他们,让他们有自己的发展选择,有自主发展权。
但是,单从研究如何脱贫与致贫的原因来看,贫困与脆弱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并相互深刻地影响着。这种相关性的大小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工业(包括农村工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农业比重和不同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而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关系不同的特点,提出要因不同地区而区别对待其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建议。我想这也将是今后如何平衡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关键所在。
保护与发展并重追求双赢
《中国扶贫》:您在生态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特别是在流域管理方面有独特的见解。您认为在我国,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于晓刚:首先就是政府的唯GDP论,这是一个障碍。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的投资需要很漫长的时间,而增加GDP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获得政绩,恢复生态环境所获得政绩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所以这就导致以往政府不太关注生态的恢复。
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环境资源也是资本,如果能够有增加环境资源的资本,也应该计入GDP,或者是计入绿色 GDP,或者采取其他更全面的资源增值的计价方式。如果我们把生态治理也作为当地的政绩,又有很好的检测和计算增值的手段、标准和措施,我们就能够很好地为生态恢复计算当地的成绩。
当然,我们也相信当生态越来越好的时候,如果能够很好地应用这些资源,就会减少贫困。实际上,过去有种技术叫混农林,把农业和林业技术混合在农田里面,既保证水土丰润,又能增加农业收入。还有一种叫社区林业,老百姓通过植树造林从林业中获得更多生计,包括生态旅游、果木收入等。所以,关键在于如何一方面计算当地生态资本增加的政绩,一方面将生态保护与生计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达到双赢。在云南丽江拉市海的西湖村,过去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甚至整个村子都会被洪水淹没,后来老百姓在山上种了很多果树,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对河道进行维护维修,现在生态和经济都得到了发展,整个村子都覆盖了果木,已经没有水土流失和发洪水的现象。因此,如果把生态保护和生计发展结合在一起,就能克服很多障碍。
此外,从全国的情况看,我认为贫困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接续产业发育状况及劳动就业转换能力和潜能也会成为其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维护的最大障碍,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克服的问题。
《中国扶贫》:现在,部分贫困地区把生态旅游当做一个重要的脱贫增收方式,您怎么看?
于晓刚:从发展和脱贫的角度讲,生态旅游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能够看到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景。
我们在丽江波多罗村做流域治理项目的时候,最初只是想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前期主要是帮助他们恢复曾经被破坏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后来,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以后,有了生态基础,他们才自发地边保护环境边搞生态旅游,逐渐吸引了游客。
但是,如果没有资源禀赋,或者它本来就是穷山恶水,要搞生态旅游恐怕也会有点牵强附会。生态旅游本身是极具专业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好的生态和环境,同时还要以保护为基准。所以,对于生态旅游,除了动员老百姓对其进行保护,还要防止过度地商业化而破坏了生态旅游的本来意境和原则。另外,保护生态是整个社区的事情,也是整个社区长期保护的结果,如果现在是完全市场化的一种状态,比如说由各家各户来做的话,往往就会出现破坏生态的情况。因此,生态旅游跟社区可持续的旅游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是大家的,需要大家来保护,如果有人说我只愿意利用,不愿意保护,完全是想做私人的旅游,这不仅会造成社区的分裂,还会加剧生态旅游的失败和环境破坏。
用绿色资本积累促进扶贫开发
《中国扶贫》:您认为,国家在实现反贫困与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相统一的措施中,最应该重视和考虑的是什么?从而能给予贫困地区老百姓以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能力?
于晓刚:对于生态比较好的地方,就要注重它的保护,并且用自然资本、生态服务评估等这样的方式给予应有的补偿,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公平的发展,包括生态公平和社会公平。这本身也是一种空间,虽然可能跟过去资金的空间不一样,但从生态学上、从概念上和理论方法上都是一个扩展,可以获得生态的价值及相应的补偿。
还有一些是需要恢复生态,如当地历史以来就环境差,或者是被破坏较严重的,或者是一些荒漠地带,首先需要的是恢复生态,像退耕还林、退耕还木、休养生息等。也可以利用生态服务和生态资本的理论做设计和解释,如果不对黄土高原和沙漠化地带进行生态恢复,可能就会因沙尘暴和水资源流失严重而增加对城市环境的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环境代价。
从全国的角度综合考虑,要树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这种资本积累的新理念,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设,大力开发生态产品和生态产业,强化绿色资本的积累。各级政府应把资金、技术投到承担生态功能的贫困地区,把扶贫资金更多地投向生态建设,实行绿色扶贫开发。
篇2
【关键词】水污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
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位于我省通河县境内。企业经营面积145594公顷,局址城镇在松花江中游北岸,属通河江段。近年来由于调整产业结构停止森林主伐,取消山上采伐作业工段,实施生态移民以及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化政策,促使城镇人口急剧增加,至2012年底,局址城镇人口已达4.6万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课题。
1.月牙湖水体污染现状
1.1基本概况
清河林业局辖区内水系、沼泽、湿地发达。小古洞河、大古洞河、西北河均是松花江中游的一级支流,大古洞河与其支流半截河在入江口前形成湿地,经人工修建筑堤,形成月牙湖。湖水的补给源是大古洞河水。
月牙湖位于清河林业局局址北3.6公里,因呈月牙形故得名月牙湖,湖体与松花江平行,与松花江水平距离为40米。月牙湖原为森林采伐时期的贮木场出河口,水域面积24公顷,水深1.5-2.0米,蓄水4.8万立方米。湖中心有小岛,修有亭榭。沿江一侧有出水口,靠近城镇一侧有2处排污口。大古洞河是现清河镇的供水水源,为Ⅲ类水质,其流经清河镇镇郊稻田区后注入月牙湖,由于稻田区水系化肥等原因,使其入湖水体总磷、总氮、生化需氧量严重超标。由于城镇人口的急剧增加,现生活污水及其中中小企业工业污水日排放量估算约为1.2万吨,加之大古洞河农田灌溉水均通过管涵未经处理直排月牙湖,将月牙湖作为氧化塘,经稀释降解后由沿江一侧出水口排出。
1.2湖体水质污染分析
2012年经环境监测部门对月牙湖水体水质监测,其湖体水质已严重污染,呈富营养化状态。各项主要污染项目的检测结果均已大幅度超标,而对于生态保护有益的项目数值则大幅下降。具体结果见表:
2012年清河林业局月牙湖水体主要污染指标及水质状况表 单位:mg/L
依据表中数据主要污染指标,与Ⅲ类水质相比较,溶解氧为劣Ⅴ类,高锰酸盐指数为劣Ⅴ类,五日生化需氧量为Ⅴ类,氨氮为劣Ⅴ类,总氮为劣Ⅴ类,超标12.23倍,总磷为劣Ⅴ类,超标6.4倍。湖体水质为劣Ⅴ类。属严重营养化水质。
原本是一湖清水,经20多年的城镇生活污水无处理措施的直接排放,逐年增加的污染物超载负荷运行,月牙湖依靠自身的生态环境现已无力再继续承担城镇生活污水的稀释、降解,完成达标排放的重担。
2.湖体生态修复建议
清河林业局辖区内月牙湖是松花江中游非常重要的水资源,承担着农田灌溉、渔业生产、环境质量调节等重担,保护月牙湖的生态健康刻不容缓。如何修复月牙湖水体,经调查并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2.1监督管理
绝对禁止设置新的排污口,在清河林业局局址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绝对禁止任何单位和企业设暗管,偷排污水。对于渔业生产、旅游开发等促进经济建设的项目应本着科学合理、适度开发的原则。具体工作由林业局环保部门监督实施。
2.2工程措施
在我省加快建设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政策的支持下,2012年省政府批准了清河林业局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计划,2013年即将投入建设。并预计年底建设完成。
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应迅速封堵现有两处排污口,尽快清除原两处排污口湖底淤泥。对于有碍于湖体生态恢复的附属工程设施要少建或拆除,恢复湖体本身的自然条件,净化生态环境,做到控源截污。
2.3实施生态修复及治理的技术措施
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是治理富营养水体的关键技术。种植水草就是修复湖体水质生态的最有力最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水草和藻类是湖泊中的两类主要植物,它们在水体中相生相克。水草生长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多,则藻类吸收的少,使其生长繁殖受到抑制。水草丰盛了,就会吸收水体中大量氮、磷等元素,水草类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效消减了排入湖中的外源营养盐负荷,同时又大量抑制了淤泥中营养盐分的释放。使湖泊处于负营养或中营养水平,负营养或中营养水平的水质不益于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生长,是健康的水质,则藻类不会大量繁殖,并逐渐消亡。
种植水草类植物要用当地物种,严禁引进外来物种,以免造成意想不到的生态危害。当地可利用物种极为丰富,可选择种植小叶樟、苔草、柳叶鬼针、龙胆草、百合花、香蒲、睡莲等水生植物。经适当种植2~3年后,水草类植物将使湖体水质的氮、磷等物质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将有效改善湖体水质的富营养化水平,湖体水质可恢复至污水排入前的Ⅱ~Ⅲ类水质水平。
2.4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月牙湖水资源
月牙湖上游是大古洞河,水质为Ⅱ类,下游是松花江,形成河湖江上下连通,水源补给与流动性能好,月牙湖开发利用价值非常高。月牙湖水可作为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渔业养殖以及开发旅游业等项目应用。
以适度开发,保护优先的环境政策为前提,待月牙湖水生生态修复后,可开发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渔业养殖场,要求湖水水质必须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湖中应禁止商业化养殖珍珠,因为珍珠生长过程中,需要吃大量浮游生物,富营养化的水质是浮游生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水肥则浮游生物多。养殖户必然要向湖中投放大量有机肥,不到3~5年,湖水发臭,又回到富营养化水平,湖体水质的生态环境又将遭到破坏。
现森工国有林区辖区内的多个林业局已经依托自然资源,相继开发了旅游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热点。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交通、餐饮、绿色农业以及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对于解决林业产业工人转产开辟了新路。月牙湖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旅游开发大有潜力,旅游收入又会循环利用到环保建设上,两方面均有利,适度的开发前景一定十分美好。
3.结论
清河林业局月牙湖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是在消除外源污染、控制环境的条件基础上,通过恢复种植原水生草本植物使湖体水质逐渐恢复。而利用生物恢复生态环境是环境保护行业的首选方案,其利用价值、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是可取的。相信一个波光粼粼、清澈透明的美丽月牙湖,在不远的将来即将会呈现清河人民面前,美丽的清河将为美丽龙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3
1生态修复
1.1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周围环境系统的总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量的物种构成,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其复杂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及有序性。
1.2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本身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按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生态修复(Restoration)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或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修复与恢复是有区别的,更不同于生态重建。生态修复的提出,就是要调整生态重建思路,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演化为主,进行人为引导,加速自然演替过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加速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是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和恢复其健康,创建和谐、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对于生态修复,国际上已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已有所研究,并被日本、美国及欧洲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生态修复概念的国内外发展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关于组装并试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Diamond(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他比较侧重于植被的恢复。Jordan(1995)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USNaturalResourceCouncil,1995)把生态恢复定义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较接近于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国际恢复生态学(SocietyforEcologicalRestoration,1995)先后提出三个定义: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时间等广泛的范围(1995)。
另外,焦居仁(2003)认为,生态修复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修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焦居仁认为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在其界定的定义中,生态恢复仅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关于“生态修复”,日本学者多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的概念的内涵类似。焦居仁(2003)认为,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而加快恢复则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而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
2.1生态修复质量评价的进程
美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的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的评价跟预测,美国的研究者开发了多种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HES—HabitatEvaluationsSystem)(LarryW.Can-ter,1996)和生态环境评价程序(HEP—HabitatEvalua-tionsProgram),HES主要用于河流地区的洼地森林生境的评价,而HEP则被广泛接受用于区域生态影响的评价(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1999)。8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简称:U.S.EPA)提出的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EMAP),从区域和国家尺度评价生态资源状况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以后该项目又发展成州域和小流域环境监测和评价(R—EMAP)。Reitti以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修复评价法,即生态质量的安全与否与斑块的间距、扩散能力、干扰能力等相关,安全度也是生态评价中应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中,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创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是衡量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社会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响应等。随后人们对该模型进行推广,建立了针对不同问题的PSR模型。ThomasM.Quigley等对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别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森林、草地、水域子系统的生态安全(ThomasM.Quigley,2001)。Steven.M.Bartell等采用综合水生系统模型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对有毒化学品给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StevenM.Bartell,1999)。还有RaPport.D.J、W.GWhitford、ZhanxueZhu、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提出了针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的评价指标体系(Whitford,W.G,Rapport.D.J,DeSoyza.A.G,1995)。
2.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方法
2.2.1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主要应用于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进行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行、列均为生态因子);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等。列表清单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拟建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其他符号表示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2.2.2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每个环境因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相对于环境质量从好到差分别赋予由高到低的分值,再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同,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综合权重和分值,得出生态环境的现状值。用同样的方法,取同样的权重,可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预测值。比较现状值和预测值的差别,便可知项目建成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采用的公式为EI=∑=Wi×IiEI=∑(Ea-Eb)×Wi式中:EI—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值;n—指标个数;Wi—各指标权重值;Ii—各指标的数值;EI—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值;Ea—开发建设活动后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Eb—开发建设活动前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p#分页标题#e#
2.2.3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但不能做精确的定量评价。生态图法主要用于区域环境修复影响评价;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设、铁路建设等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中(吴小萍,杨晓宇,冉茂平,2004)。
2.2.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
生态系统是由多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因子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认识和评价这样的复杂系统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赵焕臣等,1986)。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是:(1)明确问题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对象;进行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2)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对评价系统的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按其组成层次构筑成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中,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指标层、策略层。(3)标度在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生态环境评价中,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还有很多模糊因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联系程度各异。在层次分析中针对这些特点,对其重要度作出定义。(4)构造判断矩阵采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是两两比较的方法。同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5)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一权重计算排序计算的实质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此外,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一,因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须考虑层次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即可认为是可行的。(6)选择评价标准:通过上述5个步骤,确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各层间的权重,接着应确定相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体系。(7)采用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其评价模型如下:=(j=1,2,…n)式中:Yj为态修复综合评价,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xj为各属性值。
2.2.5BP神经网络法
生态环境系统是由大量的系统组分按照非线性方式组合的,因此,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提取模型具备非线性函数拟合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多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较好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提取所面临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rtlficiaiNeu司Networks,简称ANN)是20世纪40-50年代产生,80年展起来的模拟人脑生物过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是由大量的、简单的神经元广泛互连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不需要任何先验公式,就能从己有数据中自动地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具有自学习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等问题(甘敬等,2007)。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目前ANN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类型,是一种是由非线性传递函数神经元构成的前馈网络,其权值的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体现了神经网络理论中最为精华的部分(Anderson,TA.,1995)。它是一种包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中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
2.2.6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描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nXp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城市景观;协调
引言
城市建设中离不开生态景观,通过海绵城市角度分析城市景观设计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海绵城市角度下,城市景观设计如何与城市快速相协调,建立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
1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 有效提升水质,保护水岸生态环境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景观设计,能够实现区域内部雨水的收集、渗透以及过滤等,有效提升了水质,另外也降低了洪涝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了水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1.2 增加生态休憩场所,提升生活品质
海绵城市景观设计限制了城市的盲目发展,通过科学的集中开发,建立适宜的生态自然环境,增加了休闲场所,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在雨水资源的利用上尤为科学,将雨水管理与净化处理相结合,不仅能够利用雨水进行水景类型的景观设计,同时也合理利用了雨水资源,一举多得。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景观建设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
1.3 改善城市环境压力,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景观建设,将雨水利用融入了景观设计,有效克制了传统城市中以排为主的灰色基础设施利用,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压力,减少排水设施的维护与建设成本。
2 实现海绵城市景观设计的技术原则
将保存生态资源作为景观设计前提,实现资源优化,减少不可下身地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不可下渗地面与排水管道连接的设计上,要善于利用场地特征,确保自然水的流通,最大限度实现水平衡;为确保径流中所含的物质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处理,必须科学合理增长通过时间和控制排出。
3 结合实例谈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如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3.1 项目背景
20世纪60年代,随着新加坡人口的剧增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洪涝、干旱、严重的水污染。如何缓解这些缓解洪涝灾害,还市民一个干净的休闲娱乐空间。从2006开始,新加坡在结合自身条件下,不断创新,开始推出《活跃、美丽、干净的水计划(ABC计划)》,将天然河流系统大规模转变为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改善国家的水体排放功能和供水到美丽和干净的溪流,河流,和湖泊。很多休闲生态的景观建设也应运而生,给市民提供了很多休闲娱乐的空间。加冷河-碧山公园是ABC方案下的旗舰项目之一,结合公园需要翻新计划,公园旁的加冷河混凝土渠道亦要结合城市化发展而增加的雨水径流的排放的需要,将加冷河从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的天然河流。
3.2 改造目标
通过改造加冷河以及碧山宏茂桥公园,使其满足新加坡国内水源提供、防治洪灾的基础需要外,亦能提升公园的景观建设的品质,创造休闲的舒适空间,满足人们休闲与娱乐的需要。另外,结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公园作为新加坡公园连接道系统的一部分,通过改造建设,能与其它公园更好地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优化新加坡生态格局,促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与新加坡城市快速发展相协调。
3.3 建设策略
(1)有效利用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如何将加冷河笔直的混凝土排水道改造为蜿蜒的天然河流,通过结合实际研究,采用了生态工法技术,这是热带地区首次运用此技术去巩固河岸和防止土壤被侵蚀的工程。生态工技术是通过用天然材料植物与工程技术完美结合,去稳定河岸,从而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此技术中,运用的植物不仅能起到重要的结构支撑作用,也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生态工法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能够不断增加自身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动植物创造了优良的栖息地,增加公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促进生态平衡。这种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恢复保护,进入到“少干预”、“自然恢复”的生态复兴高级阶段。
(2)公园和河流的动态整合。公园和河流的动态整合,为碧山公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独特的标识。崭新、美丽的软景河岸景观提供一个令人向往的休闲空间,培养了人们对河流的归属感,人们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水体、河流,感受到自然生态的美好与珍贵,认识到惜水、爱河、护河、保护家园的重要性,对河流不再有障碍,恐惧和距离。此外,如遇到特大暴雨,雨水可通过紧挨公园的陆地输送到下游。
(3)雨水管理设计,增加城市韧性。本项目的亮点处在于将混凝土水渠改建成自然河道的同时,融入了雨水管理设计,这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相协调的。城市与自然,历来被认为是对立地存在,而该项目中完美地将二者融合一起。城市未来发展需要面对来自方面的挑战,城市要发展必须提高自身韧性,这个创新项目的一体化概念有效解决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洪灾、干旱期导致的旱灾所带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问题,帮助城市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它能够有效地对于雨水进行处理,有助于净化市民的饮用水;能让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植物和动物种群;它还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4)公共空间打造。积极地完善及提升公园现代化休闲生活区域空间功能。保留由居民长期生活习惯下形成的一些功能空间,进行场地修缮、设施优化等。并结合各个区域现有环境及人群组成,增设不同主题的休闲娱乐活动区域,提供多样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现代人不同的生活需求。其空间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对外开放,公园与周边居住用地无围墙设置,人们可随时随地进入公园与河流亲近。二是分区合理,在功能分区上全面体现健康景观空间生活的理念。公园内部有足底按摩区、遛狗区、河滨长廊区,以及池塘、草坪、游乐场等不同功能空间。三是注重教育,公园树干上有“放生之前请三思”字样的挂牌,引导公众正确对待动物;举办生态教育活动,如举办周末早间家庭趣味导览,并计划融入社区园艺,为“观察大自然”等文化活动提供场所。休闲活动空间多样,充分的丰富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同时丰富的活动空间让居民与环境相融合,从而将生态和谐于此完美展现。
(5)加强安全节点设计。在碧山公园,将人性化设计完全体现出来,如安装了全面的河道检测和水位传感器预警系统、警告灯、警笛和语音通告设备,提供出现大雨或水位升高的预警。其次,警告标志明显,沿着河岸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红色标记和浮标。最后,在水位上升时,水位到达安全节点,河流检测系统将触发警告灯、警报器和语音通报设备。
4 结束语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环境、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建立海绵型新型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基于海绵理念下的城市景观设计,能够有效环境土地资源使用压力,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倡导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协调。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修复是热带气候区域第一个自然河流改造工程。其基于恢复生态学理念的指导下,与城市快速发展相协调。改造后的碧山宏茂桥公园与加冷河,不仅实现基础设施系统协调,还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环境品质,给人们提供休闲生态的游憩空间。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设计;景观;绿化
从古到今人类都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但人类对城市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上,还会对城市的环境提出更多层面的要求。城市空间发展要源于自然生态的视角:城市空间发展不是人工环境不断侵占自然生态空间的过程,而应是与自然协同演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运动迅速展开,城市面积快速扩张。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之后,种种城市顽疾已经成为发展的桎梏,大地自然系统在城市化过程中遭到彻底的摧残。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须的,但自然系统是负荷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威胁到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15年以防治各类污染为重点环境保护目标。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建设人类和自然相利共生的城市,即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虽然城市生态问题的迫切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但由于缺乏现实的实施手段和管理体制,生态理念还很难真正落实到现实的发展计划中去。因此,改变城市扩展的运营模式和空间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一、城市生态设计理念
伴随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MAB计划的提出,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城市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状况的思想引入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并对未来园林发展的规划设想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在景观行业发达的国家,生态主义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图纸上的空谈,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处理技术思想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始终。对生态的追求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位。国内城市范畴的景观规划还相当落后,仍停留在传统的追求空间视觉效果的形式层次,生态原则只在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少许应用。
生态设计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
二、城市生态敏感区
鉴于城市处于快速拓展阶段,特别是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资源,为了保障其建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应对城市空间作生态敏感性分析,并划分出不敏感区作为城市优先发展区用地。
生态敏感性分析通过对城市化特别敏感的自然生态因子加以叠加,用以界定易受人类损伤的敏感地带,加以控制保护。一般从饮用水资源、自然生态要素的人文价值、生态资产、工程地质情况等指标进行处理分析。根据生态敏感性程度,将市区划分为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种类型。空间落实如下:
生态最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山脉、河流水系的两侧。该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甚至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区,对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破坏,故应属重点生态保护区,城市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与该区的关系。
敏感区分布在山体边缘地带、建成湖泊湿地地区以及老城中心。该区生态敏感性较强(包括历史文化因子的敏感性),对维护最敏感区的功能以及整体生态效果起重要作用,故开发建设亦应慎重。
低敏感区以大片农田景观为主,少部分为城区内历史文化保护地段或文物密集区,该区不宜强度开发,而应作为大地园林化的主要构成成分或历史文化控制建设地段。
不敏感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县城区一带,是城市发展的良好用地。
三、生态的绿化
随着环境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经济的高度增长,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局部地区后工业社会的逐渐到来,利用绿化技术对受损环境与被破坏环境进行生态与景观恢复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生态处理手法是值得大力推广运用的,但以为设计人造的绿色空间,植林挖池就具有生态效益,未免是将复杂的生态系统简单化了。从表象上看,城市景观大都体现了绿色的主题,但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形成和保持的景观效果并不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自然有其演变和更新的规律,站在生态的角度上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种类,尊重场地的自然再生植被,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或是充分利用基址上的原有植被,发挥自然系统的能动性,这才是绿色生态设计。
(一)屋顶生态绿化
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屋顶生态绿化作为一个比较有效的空间绿化手段,常常出现在高密度的建筑群中。屋顶绿化对建筑本身的承载力和防渗透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一般建筑只能栽植浅根系易于生长的花灌木及地被。但基本上只是的达到了绿化的效果,在生态多样性方面太过单一了。值得我们考虑的是如何更高效的发挥生态绿化的作用,建立生态多样性空中绿化。
韩国环境部《建设高效率的生物栖息空间》项目之一“天空乐园”——把建设生物栖息场所的市内生态公园的概念引申到屋顶绿化中。把空间分为“野生绿地”、“灌木丛”、“湿地”等,并种植了八十多种植物。屋顶小生态系统建设后,高为12层的建筑,取暖能源减少了14%,空调使用减少了13%.建设两年后屋顶小生态系统植物种类达到了150种,昆虫种类达到了二十多种,鱼类、两栖类、鸟类生存环境优化。由此看来,在屋顶上建设生物栖息空间,给城市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多样化。
(二)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树种规划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绿化树种规划的方针:
1.以当地景观与植被构成为主的乡土群落为复原目的;
篇6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区别;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水利工程发展较快,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导致了许多流域水资源分配的不均一,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例如过量引用河流水资源或修建水库导致下游缺水甚至断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等问题。水利工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危害河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全面的、深入的认识水利工程给人类和生态所带来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是基于生态设计的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就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一、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的区别
水利工程是指人类通过工程措施对水资源的再分配,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提供水源、防治作物旱涝渍灾害等,这些作用都体现了水利工程的社会性、经济性和资源性。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在于服务生态,是现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标志。生态水利工程应有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和功能,在设计阶段,将水利工程所在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作为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生态水利工程的选址、布局、施工过程等方面充分考虑经济性以及其对环境的友好性,防止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双赢。
二、生态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不同区域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与评价标准
由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存在地理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目前,针对生态水利工程的功能有一些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但对一个具体的生态水利工程缺少可操作标准和评价方法,这与当前我国研究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研究和相应科研成果较少有关。由于水利工程涉及工程力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我国对水利工程的结构建筑物实行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但是缺乏足够的技术标准规范生态服务的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工程设施难以协调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一些新建的生态水利工程可能是在原水利工程设施上进行改造和优化设计的,如扎龙湿地补水工程、洪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资源恢复工程以及白洋淀湿地供水工程等生态水利工程,这些均是在原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地配置,对区域的来水量进行重新分配或者对水的去向重新调整。生态水利工程的介入必然会影响原水利工程设施的服务对象和功能,甚至会给原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风险。由于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水利工程最为显著的差异是服务目标和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开发生态水利工程的同时,需要对原水利工程的服务目标和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水利工程的协运行,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者应考虑的问题。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不仅要符合水利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设施要符合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规律,以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生态水利工程设施的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其对洪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也要充分考虑对河流泥沙输移、淤积以及河流侵蚀、冲刷的抵抗力,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的耐久性。设计时应遵循风险最小和效益最大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流域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规律,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2.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流域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意味着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多样性的小生境,可以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生态水利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和恢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我们不仅要依靠人工直接引进鱼类等其他生物物种或者种植岸边植被,生态水利工程也应该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自我恢复创造条件。确定河流生态修复目标后,应该加强对河流进行生物调查、地貌历史以及现状进行评估和勘查,建立生物资源数据库和河流地貌数据库,然后从中识别出那些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因子或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河流地貌和生物栖息地进行设计。
3.生态系统自设计和自我恢复原则
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主要表现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很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应用自组织原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一种辅设计或者说是一种指导性的设计,它是依靠河流生态系统自组织、自设计的功能,由自然界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完成设计和实现设计。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条河流的自然属性和价值,设计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在利用自设计理论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本地物种,在引进外来物种的同时防止生物入侵。
4.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从大景观尺度上开展对河流生态的修复,其效率较高,所以在设计河流生态修复的规划和管理应该从大景观尺度和保持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进行。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整体把握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能力。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当其受到胁迫时需要对各种胁迫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整体的研究;河流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它与周围生态系统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所以说一个河流生态的修复活动不是孤立的,需要与相邻流域的生态修复活动进行协调,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
篇7
【关键词】湿地园林;生态;景观、环境污染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介绍和特征
湿地一词最早出现于1956年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39号通告》,通告将湿地定义为“被间歇的或永久的浅水层覆盖的土地。”我国对沼泽、滩涂等湿地研究具有丰富的积累,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湿地分类系统,通常认为“湿地系指海洋和内陆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其特征有:(1)系统的生物多样性。(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3)生产力高效性。(4)效益的综合性。(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二.城市湿地园林的含义 湿地园林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园林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城市湿地园林是指在城市之内或城市周边的郊区有一定自然特性、科学研究和美学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以充分发挥湿地园林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园林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憩休闲的地域。城市湿地园林在改善城市环境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改善了城市生态状况、涵养了城市水资源、维持了区域内的水平衡、调节了城市气候、降解了城市污染物和保持了湿地园林内部生物多样性。城市湿地园林集中发挥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湿地园林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下沙湿地园林公园位于东莞生态园的东北部,总设计面积约97万平方米,其中水体面积约41万平方米,陆地面积56万平方米。园区按功能划分为果树绿地休闲区,溪流鱼塘观光旅游区,湿地水景功能区,科普活动园林景观区,湿地生境水域区和水禽岛群区六个区域。园内将种植乔木、灌木类98种,水生植物类49种。范围划定兼顾湿地园林公园保护、观赏、文化和科普的价值需要,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基础性环境工程。
“变废为宝”,成功蜕变。位于东莞生态园的下沙湿地园林公园,已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精心的水系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湿地园林生态系统已然成型,岭南水乡特征完全显现,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典型岭南水乡特征的城市湿地园林公园。据了解,与国内已有的湿地相比,东莞市下沙湿地园林公园将呈现水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先进湿地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等特点,而生态循环产业与园林景观营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对珠三角其他城市湿地园林公园的建设将起示范作用。近年来,园区采取“生态优先、以绿为基、以水为源”的环境修复策略,通过外部截污、清淤扩渠、循环补水等措施,结合污水处理厂和尾水再生利用系统构建,形成了一个具有参与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多功能绿色水系。为快速工业化地区生态成功恢复做出了很好的示范,而且构建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促进了自然美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篇8
论文关键词:公路建设环保技术
论文摘要:如何协调好道路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公路行业中普遍存在的环保现状,就公路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等进行分析与探讨。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高等级公路不断增加,公路不仅要绿化美化,还要承担防止水土流失,满足视线引导、缓冲、强调目标、标志等作用,它需要一整套技术,这是一种以植被恢复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技术。公路建设工程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等方面。公路工程的路堤、路堑边坡及其它开挖面等,将受到水土流失的威胁。人类要设法走出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就必须重建地球上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由征服、掠夺自然转为保护、建设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
1生态公路的主要意义
生态公路是在公路的设计、建设中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在公路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里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形成行车安全舒适、运输高效便利、景观完整和谐的带状公路交通生态系统和区域交通生态系统,实现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大生态化。近年来,公路大规模发展导致生态负效应,如气候热岛、环境污染、能量耗散、景观割裂、生物多样性减少、廊道效应等,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主要因为公路建设中,大量的挖填,破坏了原有的地质环境;施工的影响导致了环境污染;失控的取弃土,造成了人为的地质病害;对地形的过多切割和阻碍,改变了水文的平衡状态;最严重的是,由于植被和地表土的损失,自然植被的恢复十分困难。公路环境问题的根源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环境的重视不够,对公路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估计不足。因此,公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源、环境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索取与征服。在公路建设中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是向社会作出承诺,更重要的是对后代子孙的高度负责。如何协调好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保护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
2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要求
公路的外在形式是公路的网络结构、线形等技术指标,而其内涵是公路环境总体对人类运输活动的服务和支持,把环境与公路割裂开来考虑是不全面的。尽量减少土地占用和拆迁道路在规划和确定方案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电力电讯、村镇居民点、厂矿企业等设施的拆迁,从而减少对现有社会环境的影响。防止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工程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并针对建设项目所在地区气候、地形、地质情况,采用合理的排水与防护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道路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水土流失,保护植被。注重道路美化、绿化在道路两侧种植花草树木,营造防噪性卫生防护林,搞绿化美化工程,既能美化路容、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减噪、吸收汽车尾气及粉尘,净化空气,减轻汽车尾气和噪声对沿线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营造乔、灌、草多层次复合结构林带,防噪减污效果更佳。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公路规划中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应以费用最小、社会代价最小为目的,采取“最佳可能性方案、中级可能性方案,初级可能性方案”多层次的设计,力求在宏观目标上与经济总体发展趋势相符合,在环境标准上与居民生活要求相一致,在财政的保证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实施的序列上与公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相联系。科学的路、桥设计,精良的施工,快捷、通畅的路网,可以缓解交通压力,降低污染程度。
3公路生态工程技术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结合主体工程,综合考虑生态工程的交通安全、工程防护、景观、视线诱导、线性预告、防眩、缓冲、遮蔽和标志等目的,使主体工程与绿化美化恢复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受景观、生态、交通安全及施工管理等因素限制,公路生态工程设计既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景观设计又不同于都市中互通立交桥的景观设计,它首先应将防止水土流失,确保交通安全等放在首位,在植被恢复的设计方面应以景观优美、生态系统长期稳定和养护管理粗放为宗旨,这是一种取代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发挥其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生态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一般公路路线较长,地形、地貌等环境条件变化较大,设计前应明确各环境单元的设计目的和要求,做到目的性、整体性、稳定性、艺术性兼顾,体现地方风格,创造公路景观个性。公路生态工程技术是把公路征地范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看作一个整体,是整个公路工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安全和舒适性以及美化、减噪、净化空气、生态恢复和优化等为目的,最大范围地采用生物材料,减少公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实施的植被恢复工程技术。它与以往的单纯绿化不同,作为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工验收,并针对修筑的公路特点,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材料,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公路生态工程的范围,包括公路征地范围内的用地,有中央分隔带、土路肩、上下边坡、排水沟、隔离栅、桥梁等构造物,以及立交区、服务区、管理所等,还有取、弃土场地等需要恢复植被的土地。
4道路的生态建设
篇9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5-0060-03
1 引言
喀斯特山地由于土体破碎,土地贫瘠,植被破坏严重,保水保土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给喀斯特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诸多障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山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彻底改变喀斯特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关键的问题是恢复和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于是我们从经营模式方面,探索适合于喀斯特特殊地理环境的生态建设途径。农林复合系统 (Agroforestry ),又可称为复合农林业、农用林业或混农林业,是世界各地农业实践中一种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方式。它是建立在协调农林“争地”矛盾,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的一种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在我国平原或其他非喀斯特地区已有成功经验。
2 区域基本情况
思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乌江水系中游,地垮东经107°52′22″~108°27′24″,北纬27°31′42″~28°9′24″,东、西、南、北分别与印江、石阡、凤岗、德江四县毗邻。思南县全县国土总面积2230.50km2,林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1.63%;森林覆盖率为33.13%,林木绿化率36.61%。全县喀斯特面积1650.37km2,占土地面积的73.99%,在国土面积中,潜在石漠化面积占32.18%,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19.35%,是一个具有大面积典型喀斯特脆弱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的山区农业县。
近年来,思南县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大了森林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全县森林面积、资源蓄积、林业总产值实现了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同时,由于存在大面积典型的喀斯特地域环境,生态建设存在和面临诸多问题。
(1)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效缓慢,加上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林业产品供给的需求,给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凸现了林、农、牧等行业用地的矛盾,生态建设用地告急。
随着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各部门圈地现象严重,林农、林牧、林茶等用地矛盾逐步显现,毁林种茶、毁林种草以及陡坡开垦、草地开垦等现象时有发生,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石漠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建设任务艰巨。如何解决喀斯特山区当前面临的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诸多矛盾,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探索适用于喀斯特山地地理环境的生态建设模式,是山区人民的迫切愿望。
3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农林复合生态建设,在森林培育区以外的地区栽植树木和灌木,减轻了对森林资源的需求压力,有助于帮助森林摆脱被迫防御的地位,有助于保持适当的林分结构,以便栽植有价值的多年生木本植物,直接为人们提供林副产品。
(2) 农林复合经营能增加边际土地生产力,森林边缘地带土地的应用,为耕作森林边缘地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有效途径。在思南县山区采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这类土地对于林区生产者的生存和发展意义极其明显。
(3)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提高了树种资源的利用率,使林木的多种用途得到了充分发挥。例如,除目前的用材林外,有果树、饲料树、土壤改良树、粮食树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树种。对于具有特殊根系分布,易栽植,又能作为薪柴和其他特性的树种可在农林复合经营中充分利用,从而提高经营者的经济收人。
(4) 农林复合经营农业方面的早期收益有助于弥补以往经营用材林产生的前期投资高、收益慢的缺点,减少经营者和决策者的部分经济压力。
(5) 农林复合经营拓展了林业与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引入,给农林牧各自拥有的先进技术在一起应用创造了条件。随着各行业的相互渗透和了解,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自然法则比以前更易于被研究者和生产者接受。农业、林业和其他行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实际上林业除将树种资源、林业措施投人系统外,更主要的是将森林环境资源作为林业生产的一部分投人到系统中,参与再生产,以提高系统的产出。
可见,农林复合系统的建立不但对林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流域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生态环境重建有了一些特色。今后,随着国家对西部政策的倾斜,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的加大,农林复合经营前景将更广阔。
4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的模式
思南县是一个地处西南集体林区但森林资源相对贫乏的喀斯特山区农业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农林复合型生态系统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喀斯特低山丘陵、坝地农林复合生态环境建设
思南县低山丘陵区主要集中在塘头、许家坝、大坝场等乡镇,是该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区内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土地利用率高,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尤为发达,是县内的重要粮油生产基地。近十年以来,区内森林覆被率从1985年的不足10%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32.7%,使该区以农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区内形成了一个以地边桑、果、庭园竹木林盘为点,馒头山山脊林地为片,丘陵梯地间和盆周山地的林地为带,以水系、道路两侧的林地为网,点、片、带、网结合,形成了一个林农相间的庞大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呈现整体性、复杂性、模式多样性、功能综合性的特点,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4.1.1 农林复合模式优化选择
优化选择原则:①具有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②模式结构稳定;③模式配置合理,有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结构。
4.1.2 农林复合配置模式选择
(1)低山区。①核桃+农经作物模式;②柑橘+农经作物模式;③银杏+农经作物模式;④板栗+农经作物模式;⑤黄柏+杜仲模式。前4个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发展干果、水果及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业和畜牧产业、提高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果(干果水果)牧(牧草)间作型,可有效控制退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利于发展种养殖业。第五个模式属于山地林药型,适于盆周山地低山、深丘区水保用材与中药材经济。目前这五种经营模式在塘头镇等乡镇得以大面积推广,并显现较好的效果。
(2)丘陵区。①大枣+农经作物模式;②枇杷+农经作物模式;③柠檬+农经作物模式;④梨、李+农经作物模式;⑤香椿+经济作物+黄豆模式。前四个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发展干果、水果及木本油料等经济林产业和畜牧产业、提高农民的直接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发展果(干果水果)牧(牧草)间作型,可有效控制退耕地的水土流失,有利于发展种养殖业。目前,在许家坝、邵家桥等乡镇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产生良好的效益。第五个模式属于农田林网型,用于护埂保坎,发展地埂经济,改善平坝农田的小气候,提高农经作物产量。
4.2 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建设
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崎岖破碎,山坡陡峻,土体浅薄,植被覆盖率低,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区域生态系统日趋恶化,形成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生态恶化,农民贫困,物种多样性受限制的恶性循环,是岩溶地区生态脆弱性的表现。
4.2.1 混农模式选择
选择原则:①耐干热;②喜钙或耐钙;③根系发达,利于水土保持;④生长速度快;⑤有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⑥林草结合中的草本植物具有一定的耐阴性;⑦能源树种要有较大的生物量、热值,萌发力较强。
4.2.2 配置模式的关键
(1)石质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恢复生态是改变石质山区贫困面貌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石质山地造林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低,生态恢复与重建困难,其技术难点与关键是因地制宜选择适生树种,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植被恢复成功率。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
(3)逐步改善森林健康状况,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布局区划树种和林种结构。
(4)提高水资源的蓄备和利用能力,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5)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多种产业结构并存。
4.2.3 混农林业配置模式选择
(1)果树经济林―药用保健植物―藤蔓植物模式。该模式适宜在海拔900m 以上应用,其气候特点是相对湿润,干旱灾害程度较轻。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果树经济林木作上层树种,稀植,套种当地多年生耐荫经济植物,并种植攀缘植物利用出露岩石空间,形成复合经营模式,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水土保持效果佳的特点。上层树种要求大穴栽植,规格为60cm×60cm×60cm,密度按株距4m×行距4m,每公顷定植600株,在其行间间植中层林树种,株距为2m。
(2)果树经济林―药用保健植物混交模式。该种模式适宜于海拔900m 以下的区域,以上层乔木(果树经济林木)为主,与药用保健植物套种,形成阳性植物与耐荫植物的合理搭配。上层乔木按3m×3m 株行距的密度种植,在行间间作中层林植物,株距2m。
(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模式。该区域喀斯特极其发育,在人为活动的干扰破坏下,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造成了石漠化的结果,增加森林植被是喀斯特区生态重建的唯一途径。在坡度大于25°以上的山地,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恢复植被。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以封山育林为主;在少数区域,人工造林补植树种,增加植被盖度。
5 建议及讨论
要使农林复合经营在生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有效地为地方生态和经济建设服务,重点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提高对复合农林业的认识。
(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农林牧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3)依法解决农林牧业争地的矛盾。
(4)加强对坡耕地作物植被系统的研究,充分挖掘农林复合系统的潜力。
(5)优化种植结构,发挥优势功能。
(6)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进科技进步。
农林复合生态建设历史悠久、类型丰富、潜力较大、前景广阔。但由于要求集约化经营程度高,如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构建并管理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美好生态环境,必然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巫启新,夏焕柏.乌江流域山地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2001(1).
篇10
[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合理限制生态补偿
一、自然资源物权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意义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物权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物权,即权利人为满足其权益需要,对自然资源依法或依合同所享有的直接支配与排除妨碍的权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分清对土地本身的使用与开采埋藏于地下的矿藏以及采伐生长于土地之上的林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土地是承载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其他自然资源均依赖于土地而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资源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自身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学界也一般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也有简称资源的)。相应地,自然资源物权亦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
与一般物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属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础物权。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意味着对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的垄断或专有。在此基础上,学界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指由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的物权权利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由于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又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
(二)生态补偿的意义
对于生态补偿的意义,国内外有不少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起的缓冲和补偿作用。另一种则是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受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我们认为,生态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以“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是,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这里的环境利益是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或破坏行为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利益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或效益。纠正后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享受因劳动付出而带来的生态服务的主体要支付费用,生产生态服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相反,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主体支付费用,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人或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如政府)应得到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有系统和过程的意义。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它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促使环境、资源、生态的受益方给予施益方以合理的补偿,实现索取与禀赋的相对平衡,以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度和法规。由此可见,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直接受益于每个人,也是我们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二、我国在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薄弱
自然资源物权人在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之下,遭受的损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确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
1、补偿强度难以货币化。要对物权受限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偿,就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和重建行为的科学性。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难以科学确定补偿强度的量化。
2、补偿者和补偿接受者问题。产权的界定是生态环境补偿的前提,只有生态环境的产权明晰了,才能确定谁补偿谁的问题。但在资源和环境领域,产权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生态环境的产权往往是模糊和虚化的,甚至是不可能清楚界定的,这样在实践中往往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主体,导致无法清楚地确定补偿承担者和接受者。在对自然资源物权人进行补偿时,补偿承担者难以确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极广,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需要补偿的范围还要增多。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在重点保护区农民的自然资源物权有更多的限制,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日益显现。
(二)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
补偿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部分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三)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部门间各自为政,行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生态补偿不到位,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
(四)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用于生态建设项目而投入的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私自渔利行为上,“暗箱操作”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权利受限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并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从而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观念上存在障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资源无价”的错误观念还未根除,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认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是“乱收费”,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很大障碍,也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巨大阻力。
(六)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积累和筹措不足,是建立补偿机制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七)补偿强度问题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直接投入成本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可等同为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正常或预期的状况所需支付的费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它的保护和改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它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是很难评价到底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并且在不同地区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和需求是不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无法科学确定补偿的强度。
(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我国对该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小的缺陷,主要有:
1、立法体系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有些资源保护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对破坏自然资源罪的规定欠缺生态效益考虑。
2、技术上的困难。征收生态补偿税需要准确确定税率,补贴需要确定补贴率,而税率和补贴率的确定都面临技术难题,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会支付较高的成本。生态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量和生态建设或恢复的效益量为标准,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建立和普及。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利益的补偿加以规定,即使有体现,约束力也不强,而法律条款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更加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三、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明晰界定自然资源产权
环境产权界定应该是对环境归属、环境质量及环境侵权程度,从质和量、近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上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定和使用约束。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床、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意味着在我国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在本质上不属于单一的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公共财产。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这种复杂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缺失。生态环境所有权的虚化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所有权的虚化直接导致产权的模糊。建议在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治理过程中发生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有效调整,给予自然资源物权的享有者相应的产权的确定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权利人以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产权的作用和流转机制。
(二)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而且本文讨论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的补偿主体,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从而权利人的权利将得到政府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三)补偿制度法制化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从人类社会利益协调的历史来看,利益冲突的利益协调通常是以国家协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协调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中,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
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2、制定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增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通过这些立法措施,对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权利加以具体规定,并且给予权利受限后的有效补偿。
(四)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的限制性征收的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是基于这一行政行为对法人或个人生态资源财产的收益权限制的行政补偿制度。补偿标准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间寻求平衡点。
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赔偿与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尽管如此,生态补偿机制也要在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五)确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退还后失去了生存条件的农牧户,应实行“生态移民”安置,其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次性发给移民搬家费,再给予工作就业机会或分给承包地。
3、政府补偿和民间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偿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实物进行的补偿。这是由政府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职责所决定的。政府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公共支付体系,其受付方为土地使用者、自然资源的经营者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而稳定,包括税收、发行债券和对生态环境受益方收费,但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有必要把政府补偿与民间补偿结合起来。民间补偿通常是指在私人之间即受益人与利益受限人之间相互商议的基础上订立的补偿方法。
(六)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这里应当特别强调,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其权利受到合理且必要限制的权利人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督察制度,加强对跨地区、流域经济区以及产业间环境问题的管理,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之间的补偿。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资金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筹集:
1、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生态利益补偿资金,首先来源于生态环境税收;其次是依生态环境法所得的罚款、没收所得;其三是国际组织、社会各界为生态环保的捐助资金;其四是设定生态环保彩票,建立环保基金,由统一的基金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生态环保基金。
2、各级财政生态专项补偿。目前进行得较多的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偿,国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提供者,即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偿生态环境利益外溢问题。但这种单一的补偿渠道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起国家财政补偿与区域内财政补偿及部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的利益补偿系统、中央补偿系统和地方补偿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补偿资金和地方补偿资金,中央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而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同时,建议设立专家组,对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同时,地方设立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度、效果进行评估。专家组还要对项目结果进行检验验收,确定资金的发放。
3、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可以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基金”,首先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号召有关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这既可为社会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又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优惠信贷[]。优惠信贷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鼓励当地人从事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贷款还可以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部分生态环境价值市场化,采取生态环境产权交易补偿,例如在旅游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八)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此需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九)建立生态保护价值增值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生态资源价值的数量化技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培训评估人员,使评估尽快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化技术,为生态补偿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数量化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生态资源存量的年度调查与统计制度,掌握区域生态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变化,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条件和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
(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试点工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原则为大多数人尤其是被补偿地区所赞同。但具体的补偿形式、补偿方法和补偿力度,有些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操作有难度。可以先逐步在若干地区、若干领域先进行试点。
(十一)生态目标与农村发展目标相结合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生态补偿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然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多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山区,有些农户的林地被划为了公益林或划入了自然保护区,以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益。郑易生提出的“剥削农民就是破坏生态环境”是有其深刻含意的。欲使生态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就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若背离农村发展的目标,完全由政府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将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这就要求我们从农村发展的角度,把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摘要]生态补偿机制是为防止自然资源配置扭曲,通过制度设计来修正发展平衡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形下,应当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这类权利人的受损利益进行补偿,以保证国家的生态治理过程顺利实施。
[关键词]自然资源物权合理限制生态补偿
一、自然资源物权和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物权的意义
自然资源,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包括在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自然界中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物权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客体的物权,即权利人为满足其权益需要,对自然资源依法或依合同所享有的直接支配与排除妨碍的权利。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没有分清对土地本身的使用与开采埋藏于地下的矿藏以及采伐生长于土地之上的林木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土地是承载其他自然资源的载体,其他自然资源均依赖于土地而存在。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资源是可以与土地分离或相对分离的,或者具有独立于土地的自身价值,同时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价值性与可支配性,因此,从法律的角度尤其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说,资源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而学界也一般将自然资源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土地与除土地以外的其它资源(也有简称资源的)。相应地,自然资源物权亦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和与其他自然资源物权。
与一般物权不同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属于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基础物权。原因在于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支配,意味着对人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自然要素的垄断或专有。在此基础上,学界认为,自然资源物权体系是指由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基本的物权权利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自然资源他项权利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由于自然资源可分为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自然资源物权体系又可分为土地资源物权体系和其他自然资源物权体系。
(二)生态补偿的意义
对于生态补偿的意义,国内外有不少定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所起的缓冲和补偿作用。另一种则是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保护的经济手段,通过对损害(或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受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
我们认为,生态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水、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景观而损害生态功能,或导致生态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意义
生态补偿机制是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之间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它以“资源价值论”的观念重新评价生态环境资源的现实价值,运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让开发、利用、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人们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的对象和政策制定的方向是,矫正生态环境保护或破坏行为产生的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以经济激励为主要特征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其他相关的制度安排。这里的环境利益是保护活动产生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提高,或破坏行为造成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经济利益是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价值或效益。纠正后的利益关系应该是,享受因劳动付出而带来的生态服务的主体要支付费用,生产生态服务的主体应得到经济回报;相反,造成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的主体支付费用,生态服务功能的产权人或恢复生态服务功能的主体(如政府)应得到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机制涉及生态补偿的法律规范的形成、实施到产生调整社会关系效果的整个运行过程的综合原理,有系统和过程的意义。作为一种法律机制,它是从法律的各个方面的系统性联系和从法律的动态上来考察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的运行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因此,生态补偿机制可以理解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它是指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促使环境、资源、生态的受益方给予施益方以合理的补偿,实现索取与禀赋的相对平衡,以达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度和法规。由此可见,建立公平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直接受益于每个人,也是我们最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
二、我国在自然资源物权受限下生态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研究薄弱
自然资源物权人在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之下,遭受的损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确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在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
1、补偿强度难以货币化。要对物权受限者进行合理科学的补偿,就必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投入成本及效益进行科学的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和重建行为的科学性。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难以科学确定补偿强度的量化。
2、补偿者和补偿接受者问题。产权的界定是生态环境补偿的前提,只有生态环境的产权明晰了,才能确定谁补偿谁的问题。但在资源和环境领域,产权界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许多生态环境的产权往往是模糊和虚化的,甚至是不可能清楚界定的,这样在实践中往往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失去主体,导致无法清楚地确定补偿承担者和接受者。在对自然资源物权人进行补偿时,补偿承担者难以确定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3、生态补偿的内容不明确。生态补偿的内容很多,涉及面极广,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入,需要补偿的范围还要增多。由于国家和政府对在重点保护区农民的自然资源物权有更多的限制,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问题日益显现。
(二)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
补偿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部分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三)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补偿不能完全依法进行,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部门间各自为政,行业、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部门行政色彩浓,导致生态补偿不到位,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
(四)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用于生态建设项目而投入的巨额资金,被广泛用于部分地方和政府部门的私自渔利行为上,“暗箱操作”现象层出不穷,这就导致了权利受限者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偿,并产生了高额的管理成本,从而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五)观念上存在障碍
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比较低,“资源无价”的错误观念还未根除,广大民众对生态补偿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认为征收生态补偿金是“乱收费”,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是生态补偿制度建立的很大障碍,也为生态补偿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巨大阻力。
(六)资金筹集问题
资金积累和筹措不足,是建立补偿机制面临的一个瓶颈问题,没有充分的资金来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七)补偿强度问题
一般来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建的直接投入成本进行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可等同为将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到正常或预期的状况所需支付的费用。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特性,它的保护和改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以及它的破坏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是很难评价到底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并且在不同地区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值和需求是不同的,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认识水平也是不同的,因而很难计算出间接成本或收益,从而无法科学确定补偿的强度。
(八)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就目前我国对该方面的立法,还存在不小的缺陷,主要有:
1、立法体系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有些资源保护法未将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其立法目的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刑法》对破坏自然资源罪的规定欠缺生态效益考虑。
2、技术上的困难。征收生态补偿税需要准确确定税率,补贴需要确定补贴率,而税率和补贴率的确定都面临技术难题,政府为获取这些信息会支付较高的成本。生态补偿数额的确定应以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量和生态建设或恢复的效益量为标准,而生态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尚未充分开发、建立和普及。
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并未对自然资源物权人的权利受到合理限制的情况下,国家给予受损利益的补偿加以规定,即使有体现,约束力也不强,而法律条款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更加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
三、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当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生态补偿机制的运作应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一)明晰界定自然资源产权
环境产权界定应该是对环境归属、环境质量及环境侵权程度,从质和量、近期和长期、局部和整体上的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行为规定和使用约束。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规定“矿床、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意味着在我国生态环境是整个社会的财富,它在本质上不属于单一的个人或某个团体,是公共财产。但在实践中,往往因这种复杂的关系使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主体缺失。生态环境所有权的虚化现象在我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所有权的虚化直接导致产权的模糊。建议在国家和集体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分散自然资源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将因生态治理过程中发生的补偿直接分配给自然资源经营者和管理者,并且强化社会经济主体的环境产权意识,把环境资源视为环境资源资产,逐步将其划入资产领域进行有效调整,给予自然资源物权的享有者相应的产权的确定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权利人以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建立环境产权的作用和流转机制。
(二)明确补偿主体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是参与生态活动的各关系人(自然人和法人),它包括两类:公共主体和市场主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公共主体就是政府及各类相应的机构和组织。由于生态经济的公共性,而且本文讨论的是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时的补偿主体,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公共主体参与生态活动补偿的必然性和重要性。由此,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该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即主张补偿主体行政化。具体表现为对生态治理中的受损权利人的补偿需要政府实施。从而权利人的权利将得到政府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充分体现了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三)补偿制度法制化
生态补偿实质上是一种利益协调,也是一种矛盾协调。利益协调可以通过经济途径、观念途径、制度途径等多条途径予以实现。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是指针对利益关系直接进行协调,是通过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对人的利益行为范围的限制来实现利益协调的。从人类社会利益协调的历史来看,利益冲突的利益协调通常是以国家协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利益协调是国家的重要职能。在对社会利益冲突的制度协调中,法律制度是其中核心的内容之一。通过法律机制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政策协调、经济协调和观念协调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利益制度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强调法律制度在生态补偿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对于整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补偿政策法律化”使补偿制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的一种法律手段。
1、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而生态补偿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只有明确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2、制定与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立为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把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单行法,对《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已确立的生态补偿制度要进一步具体化、完善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对其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增加生态补偿制度,尤其是生态补偿要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通过这些立法措施,对自然资源物权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权利加以具体规定,并且给予权利受限后的有效补偿。
(四)确定补偿标准
补偿标准的确立是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大难点。很多人将其归结为生态环境的功能价值的难以计量。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是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权的限制性征收的行政法律行为,生态补偿是基于这一行政行为对法人或个人生态资源财产的收益权限制的行政补偿制度。补偿标准应该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对生态效益的需求间寻求平衡点。
对于建设项目生态补偿金的确定,可以考虑与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环评的各项数据资料,使环境影响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同时进行,在环评阶段确定生态补偿金的数额,同时也可提高环评的准确性、科学性,还可以节省环境管理机关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赔偿与补偿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做到完全的公平。尽管如此,生态补偿机制也要在力求在公平公开的层面上运行,必须有科学核算生态补偿的标准体系。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靠对资源环境的价值进行评估。
(五)确定多样化的补偿方式
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国家、地方、区域、行业多层次的补偿系统,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样化生态补偿方式。
1、政策补偿与技术补偿相结合。政策补偿,即上一级政府对下一级政府的权利和机会补偿。受补偿者在授权的权限内,利用制定政策的优先权和优惠待遇,制定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促进发展并筹集资金。技术补偿,是指中央和当地政府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综合防治给予支持。具体内容有:补偿主体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训因自然资源受到合理限制的权利人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
2、连续补偿与一次性补偿相结合。以目前的生态补偿政策来看,例如国家实行的退耕还林与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环境的恢复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农牧民来说,退还之后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为了保障农牧民的利益,使其能维持基本的生计,在项目实施的初期阶段,至少在5~8年内,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连续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补偿,以推动其生产经营方式的逐步转型。而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特别恶劣,退还后失去了生存条件的农牧户,应实行“生态移民”安置,其具体办法可以是一次性发给移民搬家费,再给予工作就业机会或分给承包地。
3、政府补偿和民间补偿相结合。政府补偿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或实物进行的补偿。这是由政府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的职责所决定的。政府补偿的实质是建立公共支付体系,其受付方为土地使用者、自然资源的经营者等,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资金来源广泛而稳定,包括税收、发行债券和对生态环境受益方收费,但事实上,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有必要把政府补偿与民间补偿结合起来。民间补偿通常是指在私人之间即受益人与利益受限人之间相互商议的基础上订立的补偿方法。
(六)规范生态补偿管理
1、生态补偿必须坚持“保护者受益、损害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的基本原则,即环境保护者有权利得到投资回报;环境开发者要为其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行为支付代价;环境损害者要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做出赔偿;环境受益者有责任和义务向提供优良生态环境的地区和人们进行适当的补偿。这里应当特别强调,对于生态治理过程中,其权利受到合理且必要限制的权利人的补偿。
2、建立统一管理机构。建立起清理、核查、勘测、统计受限权利人的自然资源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的存量,并跟踪、统计自然资源产权变动情况,加速建立对该类自然资源价值的核算体系,完成生态环境资源实物及价值形态的核算,逐步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账户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环境督察制度,加强对跨地区、流域经济区以及产业间环境问题的管理,协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上游区域”和“下游区域”之间的补偿。
3、实行统一监督办法。建立财政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评估制度,对各项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绩效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使财政生态补偿资金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实施生态补偿的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七)补偿资金的融资方式多样化
生态补偿资金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筹集:
1、生态补偿费与生态补偿税。生态利益补偿资金,首先来源于生态环境税收;其次是依生态环境法所得的罚款、没收所得;其三是国际组织、社会各界为生态环保的捐助资金;其四是设定生态环保彩票,建立环保基金,由统一的基金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形式的各种生态环保基金。
2、各级财政生态专项补偿。目前进行得较多的是国家财政专项补偿,国家作为生态效益补偿的主要提供者,即作为生态补偿基金的主要来源,由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补偿生态环境利益外溢问题。但这种单一的补偿渠道离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起国家财政补偿与区域内财政补偿及部门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建立不同层级的利益补偿系统、中央补偿系统和地方补偿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央补偿资金和地方补偿资金,中央资金主要针对全局性的补偿问题,而各省、市等地方政府可以就本地区生态环境项目设立地方补偿资金,并可在补偿计划上单列出对物权受限人的补偿,设立这种多层次的补偿资金可以对地方环境保护起到刺激作用,同时形成上下多层的互动机制。同时,建议设立专家组,对各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提出资金分配方案。同时,地方设立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进度、效果进行评估。专家组还要对项目结果进行检验验收,确定资金的发放。
3、建立生态建设补偿基金。可以由国家涉农部门和环保部门牵头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基金”,首先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垫底资金,在此基础上,号召有关企业、组织和个人捐赠,这既可为社会环保人士提供表达心愿的途径,又开辟了环保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4、优惠信贷[]。优惠信贷是以低息贷款的形式向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解决资金缺乏问题,鼓励当地人从事有利生态环境的行为和活动,同时贷款还可以刺激借贷人有效地使用贷款,提高行为的生态效率。
5、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将部分生态环境价值市场化,采取生态环境产权交易补偿,例如在旅游收入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补偿基金。
(八)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
1、重新审视现有的GDP指标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指标体系或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2、在规划时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又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此需建立相应科学的考核指标,明确经济主体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约束不顾环境后果,不顾他人利益的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
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包括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恢复之间的环境补偿,资源输出与资源受惠地区之间的环境补偿等。
(九)建立生态保护价值增值的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一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开发适用于生态资源价值的数量化技术,建立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培训评估人员,使评估尽快掌握生态资源数量化技术,为生态补偿顺利展开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提供数量化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建立生态资源存量的年度调查与统计制度,掌握区域生态资源存量的历史变迁和现状变化,根据人们普遍认可的生态环境状况条件和生态资源存量的合理值,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依据。
(十)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试点工程
从目前的情况看,对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原则为大多数人尤其是被补偿地区所赞同。但具体的补偿形式、补偿方法和补偿力度,有些人还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操作有难度。可以先逐步在若干地区、若干领域先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