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饮食文化传播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中国的流行音乐文化进行了梳理,在回顾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运用音乐传播学理论,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化的探索与思考。
在当今生活快速变化的时代,在世俗化和市俗化日益浸入社会的时代,各种事物的流行与传播正以加速度的节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中国的乐坛上,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平分秋色,甚至流行音乐更为火爆,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存在与状况,我们必须正视她、分析她,让她不断良性地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从传播学角度,对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几个热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
在中国的学术传统中,文化有雅俗之分,音乐也有同样的区分标准。但是,如果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说,“流行音乐”的称谓显然是“舶来品”。
所谓流行音乐,英文为Pop Music,是指那些音乐曲式结构短小、内容通俗易懂,主要以爱情、友情、亲情为主题,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也有的会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流行音乐本质为商品音乐,即以赢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它的市场性是主要的,艺术性是次要的,“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比任何一个概念都科学、合理、准确地表现出流行音乐的特性。如果单从字面上看,“通俗”指易解易懂,“流行”指广为流传,那么,像《东方红》、《南泥湾》、《歌唱祖国》等歌曲,内容通俗易懂,流传范围广泛,一定意义上也可称为通俗歌曲或流行歌曲。但是,这些歌曲绝不能称为商品歌曲,因为它们绝不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创作的。从这一点也可看出“商品音乐”这一概念,是如何科学、合理、准确地界定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异质的。
流行音乐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丰厚土壤之中,由最初的大众音乐演变而来,并成为大众音乐重要的分支之一。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汇集而成的爵士音乐,这是现今流行音乐最早的起源。这种新兴音乐,以它独特的演奏(演唱)方式,博得大多数人的好感,迅速风靡全美国,又很快传遍西欧各国直到世界各地。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7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形成了以爵士乐,廷潘胡同歌曲,乡村音乐,摇滚乐,Hip-Hop,R&B,RAP为代表的流行音乐风格。这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风潮,给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以重要影响。
今天,流行音乐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器乐作品中,它包括丰富多彩的轻音乐、爵士乐、摇摆舞曲、迪斯科舞曲、探戈舞曲、圆舞曲,以及其他不同风格的舞曲和各类小型歌剧的配乐等。流行音乐器乐作品的特点是:节奏鲜明,轻松活泼或抒情优美;演奏方法多种多样,即兴性很强,并且音响色彩多变、丰富;乐队规模不大,织体层次简明。而现代,为了寻求更多的印象效果,作曲者又加入了电声乐器及更多的电子音色。
流行音乐声乐作品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浓郁,手法通俗,曲调顺口,易于传唱;歌词多用生活语言,容易被听者接受和传唱;演唱者多是具有一定风格的被大众熟知的歌星,发声方法各有千秋,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及对音色的处理,自然亲切,加之小型乐队的伴奏与歌者的歌声融为一体,比较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流行音乐文化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息息相关,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具备的三种特性也与其他大众媒介区分开来:一是流行音乐文化的主题内涵不断重复,具有穿透阅听人之意识的能力。二是流行音乐多属非叙述性形式,强调对接收者的身体、生理与感官能力的刺激。三是流行音乐文化是一种经验上的形式,音乐是属于艺术而非科学的领域,是对某一经验的体验。
二
从音乐的流行程度来看,中国宋词的传唱达到“凡有井水处”(即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的广泛性,可以说是传统流行音乐文化的兴盛。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才走入人们的生活。1979年以后,那种政治教条式的音乐、农耕式的音乐形式渐渐远去,逐渐被新音乐所代替:《祝酒歌》给了亿万人民心灵的慰藉;《在希望的田野上》向人们传达了变革的神州大地到处充满生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信天游》、《心愿》等,适应了当时大众心理上对于改革开放事业所抱有的希冀、期待和渴望。后来随着邓丽君一曲《甜蜜蜜》和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风靡全国,更多的描述爱情、亲情的歌曲油然而生。20世纪90年代初《小芳》和《同桌的你》这样的“乡村民谣”和“校园民谣”,使流行音乐具有民歌的风格。随着国外流行音乐文化的涌入,摇滚乐、Hip-Hop、R&B也相继在国内风靡。2004年的《老鼠爱大米》和庞龙的《两只蝴蝶》相继走红,因为这两首歌的蹿红,流行音乐的网络传播正式开始。
传播技术的进步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开拓了崭新的市场。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同样离不开类似的大众传媒。1979年后,音像出版社发行盒带极大地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此后,CD唱片的出现发挥了与盒带相同的作用。与盒带、唱片共同推动流行音乐发展的是电视的普及,以及电台流行音乐排行榜的兴起。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成功选秀,成为流行音乐传播的又一“亮点”。电视传媒跃上船头,成为推动明星出现的超级舞台,电视大赛开始专业分类,提升了流行音乐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歌手除依赖电视传媒外,音乐电视开始以崭新面貌推动着原创。同时,各地电台音乐歌曲排行榜的盛行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为歌手的个性化发展和更新换代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流行音乐是一种大众文化,新兴媒体给了流行音乐一个机会,让音乐更加贴近大众,让潮流更加符合大众的需求和情感需要。网络音乐传播的新形式也导致了人们音乐观念的变化,包括音乐创作观、音乐审美观和音乐价值观。
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流行音乐传播,我们大体可以将之归结为:
80年代早期,对中国的流行音乐而言是一个“培养”期,全国以模仿港台地区歌曲为主。80年代中后期,内地第一批流行音乐制作队伍开始成型,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90年代初中期,歌手签约制在内地出现,歌坛逐渐从无序走穴向有序的经纪人管理过渡。与此同时,大众传播媒体的威力凸显,唱片业升温,全国的唱片公司出现野火烧不尽势头。90年代后期,流行音乐逐渐更新换代,流行歌曲不再容易流行。大众将目光锁定海外,对于中国内地歌手的关注开始减少。21世纪网络音乐盛行,粗制滥造的歌曲不断挑战着大众的接受力。各电视广播媒体推出选秀模式,各娱乐公司开始强力效仿欧美的歌手包装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内引人关注的年轻歌手开始增多,而引人关注的流行音乐继续减少。
三
从模仿走向创新,从关注创作走向歌手的选秀,在传播平台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应该从现实状况出发,对于未来作深入的思考。
(一)过多的商业化传播形式是否能加快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步伐?
流行音乐的受众无需欣赏高雅音乐需要具备的素质,换句话说,只要听力功能健全就可以成为流行音乐的受众。当流行音乐在商业化的齿轮下急速运转,流行音乐的受众就成为“买方”,在高举消费主义旗帜的后工业时代,流行音乐受众成为“消费大军”。
流行音乐文化的传播本质注重的是音乐的传播,而在商业化传播中,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能看到听到的是对于流行歌手的传播。歌手的一言一行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喜欢一个歌手不像原来那样是通过音乐,而是直接成了个人崇拜,音乐变得无关紧要。这样势必导致:音乐不再流行,而歌星成为流行;歌星不再专注于演唱,更注重于曝光率,并不断通过其他的一些行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演唱的作品粗制滥造,很难被广泛流行,失去了流行音乐的意义;大众开始对流行音乐阐释出一条新的定义,而其中没有音乐。
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流行音乐是商业化的产物,但不能以商业化为指归。流行音乐需要推出和包装歌手,但歌手需要实力和好的作品。我们只有在商业化的浪潮中,依然坚持音乐文化的追求,坚持创作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坚持不断发现和推出新的实力歌手,流行乐坛才能有长久的魅力。
(二)流行音乐创作模仿什么时候到头?
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的介入,必然会对原有的音乐形式带来一定的影响。不一定是打破原有形式的重新建构,也可能是完善,但要是完全性地组建,那就不是音乐形式的介入了,而是彻底的颠覆。
原有的中国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中国的音乐模式、音乐趋向,进入现代以后,西方音乐的理念传入中国,五声调式变成了一套完整的西方配乐原理。中国的流行歌曲从20世纪80年代的西北风,90年代的摇滚风后,在21世纪又开始进入韩国风。
不能说作曲者没有努力,但大多数作品只是将本国的元素作为点缀而已。其实作为一个专业作曲者单纯创作一首中国色彩的歌曲并不是太难,但作为大众的年轻一代似乎对之感到乏味,因为他们对欧美的流行音乐接触太久,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接收模式。
这里存在三个方面的维度:一是创作者,需要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为重点,为根基,为底色,不断创作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流行音乐作品,并且形成一种体系和时尚。二是流行音乐的推介者,同样对于流行音乐文化的创新负有使命。如音乐排行榜,既是已有情况的反应,又是对于未来的一种导向。对于中国特色流行音乐作品的推介,同样会影响乐坛和大众。三是歌手的自我定位和调适。作为流行音乐歌手,一味地模仿和演唱模仿的作品,很难有个性,有独特的韵味。只有原创作品,才能更好地使歌手增光添彩。
(三)流行音乐的传播,难道仅仅局限于国内吗?
从目前来看,中国流行音乐走上国际舞台的数量几乎为零。虽然新媒体为流行音乐发展带来新契机,但全球化成为主流的时下,中国流行音乐并未像欧美流行音乐一样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要走向世界还需一段很长的征途。虽然周杰伦将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内容进行了发展,但是周杰伦及其歌词创作者方文山这些少数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他们虽为流行音乐文化带来新的亮点,但这并没有将中国的流行音乐引向世界。
中国流行音乐能不能走向世界?中国流行音乐如何走向世界?这是两个有关联度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文化的多元化也是现实的存在。但是,要使某一方面的文化具有存在的价值和竞争力,就必须有强壮的肌体和活力。中国流行音乐也逃不脱同样的规律。在这里,关键是为世界所欣赏的作品,有享誉世界的演唱者,还要有能与世界相适应的传播方式。只要有多方面的合力,中国流行音乐走向世界,就是水到渠成的。
总之,流行音乐文化处在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虽然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我们还是应当投以热情的目光,抱以严肃的态度去审视、去研究,让她茁壮成长,并且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和散发出持久的芬芳。
篇2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引言
中国人十分讲究饮食文化以及饮食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心理认同感。《礼记・礼运》有语“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由此明确的反应出中国先人对饮食文化的注重。如今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之一,《舌尖上的中国》这套纪录片通过大众传媒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广博的饮食文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各国之间文化的碰撞渐趋激烈,成功引发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相较于文化、历史、地理维度去认识中国,美食应该是一条更加便捷的路径。
一、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的发展是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
从原始农业到粗放农业再到沿用至今的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稳定且持久,饮食文化亦然。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生动地描写出中国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以这种典型的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饮食需求;又很好的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便于统治者管理。传统农业方面,农作物种类与家畜种类的增加、普及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现代农业方面,大规模的种植收割为烹饪美食提供了材料上的选择,其食材的丰富性、多元性更是直接助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饮食文化发展的渊源。
1.先秦时期饮食文化开始萌芽。我国在三代时期,民间即存在崇鬼神、好祭祀,普遍悟守神圣、肃穆的祭祀之礼。甲骨文中多祭典之称原因亦在于此。在宗里的神也依人间做法,依其大小排定座次,然后供奉诸神以各种美食,食物的种类按神地位高低而有所不同。[1]尤以当时的楚国为例,饮食结构、烹调手法、盛食之器都颇为考究。
2.秦汉时期饮食文化开始形成。秦汉时期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能够形成的原因在于: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多元化的发展,直接助推食物种类的丰富与多元;烹饪水平和工艺有所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使得饮食器具的质地和制作工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饮食市场和饮食行业开始兴盛;百姓安稳的生活提高了其对饮食文化水平的主观需求。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发展,民族关系较为和谐,科技文化有所发展,这一系列政治经济因素均有效推动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
3.唐宋时期饮食文化发展到高峰。唐宋时期社会安定,伴随商品经济飞速发展饮食文化也得到发展。水稻、黍、稷、麦、菽等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前代有所上升。唐代麦类作物的种植在北方得到了迅速的推广。王利华先生认为,至少在唐代后期中国北方麦子的种植已经是无处不在了。借此东风,《舌尖上的中国》第二期主题的故事娓娓讲述机智的中国先民发挥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发明各种面食、米食的烹饪方法。宋代大词人苏轼更进一步认为人生不止有仕途,更有诗和美食的远方。东坡先生认为吃猪肉也有所讲究,大笔一挥便又赋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即使是独领的文人墨客视角也慢慢发生转变,关注美食,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为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渐趋成熟。明清时期饮食文化发展与繁荣,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方名特食品。在“自然的馈赠”这一的主题中,镜头下的人们是朴素的,她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竹笋便是一大菜肴,春笋冬笋各有特点,正如李渔认为竹笋“素宜白水,荤宜肥猪”[2],这是大自然对她们的馈赠;二是出现了更多专门记叙、总结地方饮食文化的专著[3],例如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
二、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
(一)风味多种多样。我国南北跨经度约50度,东西跨纬度约60度。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条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风俗、文化同样存在差异,因此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风味。例如西北方藏族人们喜食“青稞”,南方汉族人民则喜食“水稻”。我国一直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因为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平原有利于稻谷的生长;而北方纬度高,气温低,且多山地高原则更适宜麦类作物的生长。这是中华饮食文化一大特点。
(二)讲究“味”“医”结合。《舌尖上的中国》第四主题“时间的味道”和第五主题“五味的调和”都讲究一个“味”字。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要与人的五种味觉“酸、甜、鲜、咸”区分开来。就“食”而言,它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食”讲究“色、香、味、形”四种属性,其核心是“味”。任何菜,人们只要认为味道美味就会接受;反之味道欠佳即会拒绝。“味”为第一感觉。[4]古代就有“炼丹”这一说法,可见自古我国就渴望能够得一长生不老之法,退而求其次也希望能够一直拥有强健的体魄,于是古代帝王或者王公贵族都会请德高望重的御医利用其医术觅得长生不老之法。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是极其愚钝的做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味”与“医”结合在了一起。《素问・宣明五馄二十三》中载:“五味所入:酸入肝,哭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5]由此可见,古人认为每一种味道都可以进入我们身体的某个部分,故讲究“味”与“医”相结合。
(三)注重烹饪的工艺技法。在《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这一主题中,讲述了厨师对火候的拿捏,佐料的配比和刀功的精准,这都应该概括到烹饪的工艺技法中去。刀锋上分毫的差异会影响舌尖、唇间上的敏锐感受。刀法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食材的厚度、宽度以及最后出锅收官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食物的鲜味。烹饪过程中,有刀口的原料受热会形成各种形态,十分美观。存在刀口的食材也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同时更加方便食材入味。正如《庖丁解牛》载“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烹饪的方法:中国的烹饪方法大致可分为热炒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煎、溻、贴、瓤、烧、焖、煨、h、扒、烩、烤、h、熏、烤、氽、炖、熬、煮、蒸、涮这几种形式。当然,最常见的便是炒、炸、烤、炖、煎。《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讲述了各个地方的美食以及不同的烹饪技法,为我们呈现了一道道美食盛宴。由于各种食材的营养成分不尽相同,则烹饪的方法也颇有考究。在烹饪过程中,既要讲究食物味道也要讲究营养价值。则要求我们既要做到工艺精美又要营养可口,只有两种都发挥到极致的程度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美食。
(四)越来越注重“食”“思”结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消费不再是只是注重口感,而是更加倾向于其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北京烤鸭”蕴含着老北京的味道;更是有“石锅鱼”等一系列的特色美食不断出现。这种有特色、有创意、有思想的美食也受到了更多美食爱好者的追捧。至此,中华饮食不再是原始人那种简单粗暴的茹毛饮血,而是更有文化更有内涵的文化传承。
三、中华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助推经济政治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一档美食纪录片,更带动了许多家乡美食产业的发展,为处在边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带来了美食旅游的发展契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二)寄托了中国思念情愫。“食”也寄托了人们的内心情感。比如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一道道简单的食物便寄托了人们内心的种种情感。中国人最热闹隆重的节日便是春节了,“团圆饭”是除夕夜最最隆重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丰盛的美食象征一种和谐美满,寄托了人们对家庭美好的祝愿,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将美食与情感寄托在一起,用美食来表达情思的方式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方式;传统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最追求饮食情趣,如果有了较为罕见的美食,那便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例如坡还特地为此写下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可见美食对于那些文人雅士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美食是那些诗人的灵感来源,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美食来获取创作的灵感,追求其中的乐趣。
四、结论
综上所述,《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不仅仅是在为我们介绍各地的美食,更是在为我们传播一种文化,一种在这片沃土上光为流传的饮食文化。这并不是只是让我能够暂时满足一下视觉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其中寄托了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留念与学习的东西,我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少年强则国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应该主动承担一份的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与研究,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带给我们中国人生活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展示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优良品质;同时,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形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用我们的文化感染着世界上的每个人,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与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陆绢.《农业文明与传统饮食文化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2(4):164-167.
[2]李渔.《闲情奇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398.
[3]《饮食文化:中华文化的味蕾》泸州日报/2011年/7月/25日/第002版 综合.
[4]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释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宣明五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28.
[5]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篇3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纪录片 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1 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中国文化纪录片近年来的现状与发展
新世纪十二年特别是近五年以来,我国的纪录片事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优秀的有关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代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启从平台、机制到市场的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业者们从布局之初就全面、科学地认知纪录片属性与功能,借鉴国际优秀纪录片发展的经验,结合中国文化特色与当下社会特征,制订了符合产业规律与文化生态的战略规划,现在的中国纪录片初步具有了一个多元共生的发展空间。这为今后的更快速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与此同时,纪录片由于具有跨越时空和文化的传播属性,所以在所有媒介形态中是最易于交流和沟通的。纪录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与文明对话的功能,在中华文明传承与国际文明对话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纪录片还具有突出的公共文化特性:对内,它是社会心理凝聚、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外,它是实现文明对话、传播国家形象的有力媒介。
国际传播是指当今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个人和组织之间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现象。国际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一般分属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国家。这样纪录片所具有的文化直观性可以很好地跨越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鸿沟,给传播的双方带来特有的文化传播效果。
1.2 优秀的文化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带来的积极影响
近年来,《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经典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不断涌现不仅给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带来了充分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机会,而且这些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也给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一个充分详实载体。
大型纪录片《故宫》从故宫的建筑艺术、使用功能、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之过程的历史沿革等方面,全面展示故宫辉煌瑰丽、神秘沧桑的宫殿建筑和丰富多彩、充满传奇的珍贵文物,细致讲述了不为人知、真实鲜活的人物命运、历史事件和宫廷生活。《故宫》自拍摄之初就得到了世界电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故宫博物院这样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宝库来说,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播价值。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摄制组在踏遍中国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更纪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美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每一种食材、每一种制作工艺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彰显着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深厚传统;同时通过描绘人和食物的故事,展示着这片古老土地上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这两部典型的优秀纪录片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全世界观众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带给观众的是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这些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应――回收拍摄成本,获得国际上的认可和好评等已经不是纪录片的拍摄者简单追求的目的。他们所追求的有更高层次的含义,即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已经成为制作者们的神圣使命。让全世界愿意了解中国和喜爱中国的国际友人们通过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来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当代媒体工作者面对的艰巨的挑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有关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问题与挑战
2.1 有关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在不同文化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问题
众所周知,纪录片因其影像具有纪实性等特点,在真实反映客观世界的前提下,在能够引起人类情感的共鸣同时,也因此架起了人类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但是,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也面对着诸多困难,其中如何面对传播隔阂就是明显的一个。
传播隔阂是指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的传播偏差,误解。传播隔阂有许多种类,其中一类即“文化与文化的隔阂”就是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对的难题之一。诚如前文所列的近几年来的国内的优秀纪录片作品――《故宫》和《舌尖上的中国》也逃不开如何最大化地消除文化隔阂这个难题。
《故宫》中的中国历史文化深度对国内观众来说也许并不深奥,大部分国人在观看时都大概了解故宫的历史背景。因此《故宫》在开篇介绍这些宫殿的历史由来时,也就采取了一笔带过的手法,进而介绍这些建筑在明清两朝的修建和升级的过程。但多数对中国明清历史了解不多的西方观众面对这原汁原味的纪录片时难免会出现理解困难和偏差的现象。所以制作方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共同制作两小时的《故宫》国际版,在海外发行。这为《故宫》这部纪录片走向世界,历史更被西方受众群体所接受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
点击进入国外最著名的视频网站搜索《舌尖上的中国》英文翻译版,在众多好评之下不难发现不同的评论。一些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观众表示他们无法理解那些纪录片里令国内观众所垂涎欲滴的食物看起来有何美妙之处。就笔者在海外的经历而言,他们的这些“不和谐”评论确有合理之处。对于国人来说,“左宗棠鸡”“咖喱肉片”“红汁鸡球”这些前所未闻的菜式竟然是北美食客口中的经典中国菜代名词。中国菜肴在进入西方世界的二百多年来为适应当地居民的口味做出的自身调整和改进已经让其本身变得和原来的味道“面目全非”。《舌尖上的中国》制作人本意是制作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进而向观众们宣传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此片发行国际版的话,制作组要考虑到国外观众对传统中国美食的理解而如何做出的变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2 国产中国文化纪录片在制作中面对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制作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和国际上的顶尖制作团队相比之下,我们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在西方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纪录片与人的关系看起来是紧密的。在最著名的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简称NGC )的宣传主页上,我们看到的其标榜数字是全球有“173个国家及地区,超过4.35亿个家庭用户群体(主要的用户在北美和西欧)”。 由此可见西方人骨子里的探险精神、对异域的地理、气候、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好奇心与对纪录片的热爱是分不开的。我们在对纪录片的文化底蕴的积累上就和国外的同行们有着明显的差距。
可喜的是我们发现――例如 《舌尖上的中国》已经呈现了用一种平视角度和人性语言,从而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从仰拍到平视的与国际接轨的新趋势,为中国纪录片今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 经济参考网.聪慧的纪录片 非虚构的文化.
篇4
关键词:模因论 中餐菜单 命名特点 强势模因
一、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菜单作为餐饮行业展示对外形象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窗口,是服务人员与顾客交流沟通的桥梁,因此规范中文菜单英文译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多数菜单的英译可谓良莠不齐,很多菜单翻译令人瞠目结舌。例如:“麻婆豆腐”被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童子鸡”被译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还没有性生活的鸡)”。诸如此类的翻译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改善和提高中餐菜名的翻译质量刻不容缓。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讨论在模因论指导下中文菜单的翻译。
二、中餐菜名的特点
(一)使用修辞手法
中国菜向来追求“色、香、味、形”俱全。为了使菜名生动充分地表达菜色的魅力,修辞手段在菜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夸张、用典、拟人等。比如“凤凰趴窝”系借喻,是一道鸡和鹌鹑蛋置于盘正中,四周摆放蔬菜的菜肴。将鸡比作凤凰,将鹌鹑蛋比作凤凰蛋,四周摆设的各式蔬菜则看作凤凰的巢。“用典”在菜单中也极为常见。比如“四喜丸子”,据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张九龄科举考试中得头榜,皇帝招他为驸马。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因水灾失散不知去向的父母的下落。喜上加喜,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厨师介绍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连连称赞,说:“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从那以后,逢有结婚等重大喜庆之事,宴席上必备此菜。
(二)使用省略语
用一个简短的名字来代替所有原料或香料。由于菜单的特殊性,菜单往往要求用字凝练。用最少的字表达最美的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便于记忆。比如,“梅干菜扣肉”,梅干“菜”和“肉”便表明了这道菜的配料与主料。
(三)以人名、地名命名
人名和地名的使用便于人们记住此菜肴的最初创始人和出处。比如“宋嫂鱼羹”中的“宋嫂”,“东坡肉”中的“东坡”皆为人名。再如“东江酿豆腐”“南京盐水鸭”中的“东江”“南京”为地名。
(四)以表达美好祝愿或象征吉兆的词语命名
表达美好祝愿和祝福是人们内心的渴望和需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又领略菜肴美好的祝福更是双重的享受。类似的命名有“游龙戏风、花好月圆、全家福、年年有余”等。有的借助意象,有的则借助谐音。
三、模因论——中餐菜单翻译的理论导向
(一)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模因,而模因概念的核心则是模仿。根据Dawkins和Blackmore的观点,我们通过模仿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算作是模因。模仿是模因得以复制、传播的方式。模因不是无意识地模仿,而是有选择、有意识地指导思维活动,有其客观的复制程序与传播途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并作为模因载体(meme vehicle)进行传播。在翻译界,最早把模因引入翻译理论研究的是Chesterman。他认为模因在同一文化中传播总是通过模仿,以语言为主要载体进行传播,但如果模因要通过语言进行跨文化传播那就需要翻译了,翻译是模因的生存机器。Chesterman把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并详细讨论了翻译库中五种超级模因(supermemes)——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直译模因,写作(翻译模因)。模因论下理想的翻译就是:模因的新载体能使新的宿主通过转换过的语言,成功解码这些模因,使源语模因由此得到传播并产生等效的语用功能。
(二)强势模因
作为一种复制因子,模因也遵循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模因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Blackmore(1998)认为模因论出发点的机制就是模因之间相互竞争,以占有人们的头脑并由此传播开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碰到的模因,都是一些成功的模因,即能在自我复制的竞争中获胜的模因。”这些成功的模因就是强势模因。Heylighen(1998)提出模因要成功复制必须经过四个阶段:同化阶段、保持阶段、表达阶段和传播阶段。同化阶段就是模因寻找“新宿主”的过程,成功感染“新宿主”。保持阶段是指模因在宿主大脑里停留的时间。停留时间越长,宿主就越有可能从记忆模式里把模因表达出来,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就是表达阶段和传播阶段了。经过这四个阶段考验存活下来的模因就是成功模因。
四、模因论视角下的中文菜单翻译
菜单里的菜名就是一个个的模因,翻译者应把它译成具有强势模因的特点,经过四个阶段成为成功模因,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担起一份责任。翻译中餐菜单时,应首先遵循英语语言习惯,参照西餐菜单的特点,力求清晰、准确地反映菜肴的主要风格。这样,菜单模因才会成为成功模因。下面结合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并根据强势模因的特征具体谈谈中餐菜单翻译的方法。我们认为菜单翻译有以下几种可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一)直译
中餐菜名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很大一部分以菜肴的原料或附带加工形状命名,或者以烹饪手段而命名。由于汉英语言中关于描写原料、刀工和烹饪手段的词基本存在对等语,所以译者可采用直译方法,使译文达到充分传递信息的功能。
1.以主料开头
主料(名称/形状)+with+配料。如:白灵菇扣鸭掌“Mushrooms with Duck Feet”。
2.以烹制方法开头
做法(动词过去式)+主料(名称/形状)。如:火爆腰花“Sauteed Pig’s Kidney”。
3.以形状或口感开头
形状/口感+主料。如:脆皮鸡“Crispy Chicken”。做法(动词过去式)+形状/口感+主料+配料。
4.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菜肴
人名(地名)+主料。如:麻婆豆腐“MapoTofu (Stir-Fried Tofu in Hot Sauce)”。
5.菜名含器具的可译出器具,也可直接译出原料。如:
八珍火锅“Eight Delicacies Hot pot”。
(二)意译
中国菜肴名称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写意”型。这类名称往往利用菜肴原料的“色、香、味、形”等特点,赋予菜肴美丽动听的名字。这类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在此情况下,译者需要考虑采用意译法,使译文实现向外国游客传递食物的相关信息的预期功能。对于意译,早在20世纪初,胡以鲁先生便论述了“决以意译为原则”(陈福康,1996:193)的道理。要舍去中文菜名中的“行话隐语”和典故。这时,只需将其中的主要原料介绍给客人即可。如:蝴蝶骨“Braised Spare Ribs”,清蒸童子鸡“Steamed Spring Chicken”。
(三)音译
具有中国特色且亦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英文翻译应保留“中国味”。本着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原则,可以使用汉语拼音。饮食的发展也趋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接触变得越来越深入频繁。既然“肯德基”(Kentucky)和“三明治”(sandwich)等西方词汇能被中国人所认同,中国的Youtiao(油条),tofu(豆腐)也同样会被英美人所接受。
(四)借用法
和音译法“输出”相反,借用法是“输入”,借用西方人熟悉并了解的欧洲菜名来译中国菜名。译者可结合英语的语境和特殊语意,用西方人熟悉了解的欧洲菜名来译中餐菜名,译文地道易懂,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鸡肉串”(teriyaki chicken stick)、“盖浇面”(Chinese-style ravioli)。“Teriyaki”一词是从日语来的借用词即“烤”的意思,该字在美国的中餐馆十分流行。还有“香酥韭菜盒” (Crispy Dumplings with Chinese Chives and Eggs)、“窝头”(Steamed Corn Bun)、“蜜汁叉烧”(Honey-Stewed BBQ Pork)等。这种译文既地道又通俗易懂,最易为外国朋友所接受。
五、结语
中华餐饮文化自古博大精深,底蕴厚重。中餐菜名浓缩了中国博大精深的烹饪技艺和地方特色以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一份翻译得当的中餐菜单是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和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和桥梁。要实现这种沟通和文化的传播,将中餐菜名这个模因综合体进行复制(即翻译)并传播到英语文化中去,更应明确菜单翻译特点与翻译准则,深入研究,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Chesterman,Andrew. Men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Benjamins,1997.
[3]Heylighen,F. 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 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al Evolution [OL],1998.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海娜,张锦帆.菜单汉英翻译的顺应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
篇5
关键词: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餐饮产品
素有“童话世界”之美誉的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因其神奇的自然山水,特异的藏族风情而受到中外游人的喜爱。在我国的世界自然保护区中,九寨沟是唯一的一个住有一千多名原住民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藏族同胞长期以来居住生活在高寒区域,从而形成的饮食习惯与其他民族相比有很大区别。藏族主要是以熏烤肉为主食,饮品包括青稞酒、酥油茶以及酸奶等。藏民对于藏族传统食品及食俗保有深厚的感情,就像对待藏族民俗一样深厚。一般来说,民族传统饮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侧面反映出民族文化中最根本的饮食特点,以及最贴近民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状况。民族传统饮食的吸引力不仅仅在于本民族,而且对于游客而言也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也造就了民族餐饮不能被孤立于旅游市场之外。九寨沟旖旎的自然风光,浓厚的藏族风情,以及特色的藏族饮食文化,都是九寨沟旅游市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藏族饮食文化可以适当在旅游餐饮产品中得以体现,向世人宣传安多藏族的传统饮食文化,肯定会加强与丰富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并且促进九寨沟餐饮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的特点
九寨沟藏族文化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宗教气氛,同时还稍微带有些许神秘色彩。按照史料记载,九寨沟以前属于中羊峒番部,由于是九个寨共同组成一个部落,因此才有九寨沟的美名。目前而言,九寨沟居民大约有一千多人,大多数均为安多藏族。按照藏文历史古籍《多美宗教源流》中的相关记载,吐蕃王朝发起东征,两个部落军队长期驻守在今南坪、平武一带区域,而未被召回,因此军队就世代定居于此,衍变成“安多”藏族。生活在九寨沟的安多藏族民众,为了生存而逐渐适应了高海拔山区比较残酷的生存条件,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生活习俗,这就是川西北高山特殊的安多藏族文化的起源,具体表现为建筑、服饰、饮食、音乐等各个方面。地理上分析,九寨沟位于藏族聚居地比较靠近东部的边缘区域,历久以来处于交通闭塞的状况,因此如此特殊的历史条件以及该民族自我封闭的意识状态,导致九寨弦廊槐A糇疟冉显始而又自然的藏族传统文化。在饮食习惯方面,九寨沟藏族同胞和其它民族之间具有很大差异性的。
1.在“餐”方面,九寨沟藏民爱吃牛羊肉,但不食奇蹄类兽肉,以熏烤肉为主。其次,糌粑是九寨沟藏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用青棵、大麦或豌豆炒熟磨粉,再拌以热奶茶而成,形状接近于内地非常普遍的炒面。藏胞出门在外都会带着糌粑,比如下地劳动,上山放牧,或者是出门旅行,糌粑是必备之物。吃的时候向碗里倾洒些糌粑,另外添加些许酥油,冲茶水以供食用。糌粑具有携带方便、熟食、物美价廉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地广人稀而且燃料缺乏的区域。除此之外,藏胞常吃的是食物还包括玉米、小麦、洋芋以及杂粮等。另外还有核桃花、刺笼苞、火烧馍、荞面饼、洋芋糌粑、山野菌煲、农家腊肉、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等,均是九寨沟藏民日常生活主要的食物。
2.在“饮”方面,九寨沟藏民喜好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酥油茶是深受藏民喜爱的一种茶品,是在酥油之中添加些许花生仁和核桃仁,将其置入特殊的桶内,然后掺入一定量的清茶,反复捣击即可融合成酥油茶。在藏胞家中酥油茶是必不可少的饮品,随时都可以看到酥油茶壶煨在火塘上,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又香又热的酥油茶。研究调查发现,酥油茶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香醇可口,具有一定提神、滋补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清茶,是用大茶或者砖茶放置在茶壶内进行熬煮,饮用过程中再适当添加些许盐。奶茶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是利用清茶锅将牛奶或者羊奶煮沸,添加些许盐即成。藏民最喜欢喝的是青稞酒,因为颜色微黄,而且酸中带甜,素有“藏式啤酒”的美称,青稞酒是藏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同时也是招待宾朋的必备饮品。根据对藏族习俗进行观察,一般是客人来到家里,豪爽而又热情的藏民端起青稞酒壶,连斟三碗以此敬献宾朋好友。其中前两碗酒客人可以估摸自己的酒量,可以喝完也可以剩余,但是绝对不可一点也不喝。到最后一碗斟满则必须要一饮而尽,以表示对藏民的尊重。每当藏族同胞劝酒时,唱酒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歌词丰富,曲调优美。
总体而言,九寨沟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动机更加丰富多彩。因此,重点挖掘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的底蕴,提升九寨沟餐饮文化品牌,使饮食文化与餐饮旅游相融互动,从总体上培养九寨沟餐饮产品的特色,促进九寨沟文化旅游品味与层次的全面提升。
二、依托九寨沟藏族饮食文化开发景区餐饮产品的必要性
通过有关资料统计和笔者实地调查,在前往九寨沟途中,可在茂县,松潘等地用餐,餐饮条件尚可。早餐、晚餐等可以选择在所宿宾馆食用,就餐条件有限。当地比较特色的餐饮以牛羊熏烤肉为主,饮品包括青稞酒、酥油茶以及酸奶等。景区参观游览结束后,沟外就餐的饭店多以经营川菜为主,厨师的水平有限,饭菜质量也一般。而在九寨沟景区内,最初有一些餐厅向游客对外开放,但随着“沟内游,沟外住”政策的实施,景区内餐厅被拆除重建,目前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是2003年投入使用,是功能性比较集中的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共有3010个餐位,提供自助式快餐,是九寨沟景区内唯一可供游客就餐的餐厅。就饭菜质量与用餐环境而言比较不错,然而旅游风景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消费选择有限,易形成自然垄断。垄断一旦形成,必将产生不合理的价格。
1.促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作为当代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现象,旅游既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更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旅游业是根据旅游者生活方式的特点,通过满足旅游者的需要,适应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以文化传播的形式取得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一种服务行业。因此,游客在享受旅游产品过程中,根本上可以解读为是购买、消费以及享受文化的一种过程。九寨沟藏民俗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注重的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延续,从而为藏民族文化不断推进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动力。众所周知,九寨沟的藏民俗文化与九寨沟藏族群众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它深深扎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群众之中。我们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需要往深层次对民俗文化进行挖掘,并且要结合国际化的旅游发展形势进行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增加九寨沟旅游的品位和内涵,使得九寨沟文化旅游产品在饱含地方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更能彰显出高原民族所特有的、内在的民族精神。
2.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
1984年,“藏在深闺人未知”的九寨沟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1997年又被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此外,还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个旅游胜地,同时拥有这三个桂冠,不仅在中国,大概在全球也很难找到第二处。九寨沟旅游景区在过去发展的历程中,主要是依靠比较特殊的自然资源,从而发展最为传统的观光旅游,实际上独居于此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过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整体上而言不利于九寨沟旅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国际旅游行业开始注重多产业互相融合,不断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在此情况下,九寨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和老化的情况形成明显对比,存在极其严重的旅游营销产品后续发展力度不足的情况。除此之外,随着景区交通的不断完善,自驾游等旅游方式的兴起,游客们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开始更多地关注传统民族文化,然而九寨沟景区却欠缺特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换言之,也即是世界遗产地的深层次文化内涵还未向世人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也很有限,游客满意度较低,特别是文化旅游人员。同时,旅游景区的餐饮也是景区的重要配套服务设施,也是景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旅游景区餐饮产品质量较低,一方面会对游客旅游体验造成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侧面也反映了旅游景区的质量。所以,必须要改进和提升旅游景区的餐饮质量。
3.满足游客多方位的享受
现阶段,九寨沟旅游存在“沟内游,沟外住”的旅游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游客无论是餐饮、购物,还是住宿、娱乐等方面,其体验到的民俗风情实际上和自然风光环境相差甚远,民俗风情的特色未得到体现。调查发现,最能吸引游客的依然是美丽的自然风光,大多数游客们认为自然风光要比藏族风情更具有吸引力。分析原因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因为九寨沟自然风光过于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游客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现阶段当地因为欠缺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而造旅游资源的衰竭。所以,必须要注重满足游客的多方位的享受,在对九寨沟的“人间仙境”进行宣传的同时,对具有九寨沟特色与藏族风味食品进行开发和创新。
三、九寨沟景区餐饮产品开发路径
按照调查分析,九寨沟的游客对于饮食需求偏向于具有地方特色的川味自助餐,注重的是营养健康、卫生安全,其次才是味道、便捷。除此之外,当地特色小吃也具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因此可以得知,九寨沟餐饮的最具核心吸引力在于,一是营养均衡而且方便快捷的自助餐;二是具有地特色的小吃。可以在餐饮中适当添加藏族特色菜品,并且把藏民族文化内涵融入到餐厅环境布置、器物摆设以及服装等,从而既体现了藏族文化,又增加了人文内涵,提升九寨沟餐饮的核心竞争力。
1.旅游餐饮产品要实现特色化
从旅游文化的视角分析,具有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特点的地方餐饮是属于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吸引海内外游客到访,因此对旅游餐饮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对特色餐饮产品进行挖掘、利用以及保护,积极树立起旅游文化的品牌形象,促进旅游发展的生存空间及市场份额,增强旅游吸引力的同时推动旅游发展。所以,针对于这个原则,九寨沟旅游餐饮产品可以从沟内和沟外两个层面进行打造。
(1)在九寨沟景区内诺日朗服务中心内,主要销售风味营养的自助餐,以川菜口味为主,并突出藏族特色。根据平衡膳食宝塔的相关建议,以正常成人一天所需食物种类及摄入量为前提,适当添加九寨沟当地土特原材料,比如牦牛肉、冷水鱼、青稞以及荞麦等。饮品主推青稞酒、沙棘、青稞茶、荞麦茶、酥油茶、红景天麦冬饮料等。
(2)在九寨沟景区外,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带,可以以藏文化体验、安多风情体验等为宣传切入点,把九寨美食、民居以及民族风情等和乡村旅游带结合在一起。民俗旅游村寨要具备当地的乡土气息,比如寨标、寨门等,可以让游客到访时自由走访农家、或住或吃,或干农家活,也可以亲自熏烤肉、做青稞酒,掌勺做糌粑等。“民以食为天”,精神的回归当首先是本性的回归。核桃花、刺笼苞、火烧馍、荞面饼、洋芋糌粑、山野菌煲、农家腊肉、高原牦牛肉、手抓羊肉......佐以青稞酒、酥油茶、酸菜汤,保你满口生津、一饱口福。
除此之外,可以开发规划九寨沟特色餐饮和少数民族美食相互结合的美食街,具体可以规划成三个层次,包括大众型小吃街、中等档次美食街以及高档次美食街。扩建现有的九寨沟民俗风情园,把当地民俗文化融入到风情园中,汇集藏族歌舞的精华所在,同时还可以在此品尝到藏族特色的食品。
2.就餐环境
随着旅游景区餐饮行业竞争力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特色逐渐成为影响旅游景区餐饮行业的重要因素,因此,九寨沟景区除餐饮产品本身需要创新和改进之外,对就餐环境的打造同样重要。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建筑形式民族化。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一方面能引起游客的注意力,促使其到访参观;另一方面,是民俗风情的重要体现。所以可以着重考虑对就餐及住宿的宾馆饭店进行民族特色住宿建筑形式的打造。
(2)内部设施现代化。尽管游客对于异质文化非常感兴趣,但是长时间将其置身其中势必会感到疑虑不安,特别是游客的就餐及住宿场所。要确保求异心理和现代化设施结合在一起。
(3)装饰风格乡土化。保证和建筑形式民族化相结合,房间内部的装饰风格要具备乡土化特征,二者形式上要配套,使得游客在用餐及住宿的过程中体验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增强生活情趣。
四、结语
九寨沟景区经过多年的旅游发展,除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知名度外,在旅游产品层面暴露出缺乏长足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产品缺少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九寨沟景区可以利用对当地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以藏族传统饮食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要给予足够重视,大力开发具有九寨沟特色和藏族风味的餐饮食品,以此来创新和提升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饱满度,满足游客对餐饮产品深层次的需要,获得持久的美誉度和号召力。
参考文献:
[1]陈祖明,袁静涛等.九寨沟旅游景区风味营养自助餐设计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22-24.
[2]陈祖明,李想等.九寨沟旅游景区餐饮市场调查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3-35.
[3]陈祖明,袁静涛等.论地震周年九寨沟景区餐饮状况及对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5-48.
篇6
关键词:交际翻译 文本类型 菜名翻译
一、引言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来华旅游观光、访学经商。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名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学者已就中式菜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翻译技巧进行了讨论。遗憾的是,大多只是经验性的总结,没能结合一定的翻译理论对这一领域的翻译实践进行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用“文本类型”和“交际翻译”来讨论中式菜名的英译问题,以期改善、提高中式菜名的英译质量。
二、中式菜单的文本类型及其翻译要求
(一)中式菜单的文本类型
Newmark在其著作《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将语言功能与翻译结合起来,为文本划分类型。在Katharina Reiss提出的“祈使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信息型文本”三类文本基础上,Newmark根据Roman Jacobson修改的KarlBuler的功能语言理论,将各类文本划分新的三大类:“召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onal text)”以及“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在此基础上,Newmark又按文章的体裁将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散文、自传、私人信件、权威性的发言等归纳为“表达型文本”;将学术论文、科技文件、会议记录、研究报告等归入“信息型文本”;“召唤型文本”则包括能够使读者获得信息、情绪受到感染的政治演说、宣传品、商业广告,甚至通俗文学等。
Newmark认为,不同类型的文本应当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并提出了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语义翻译是指“在译语语言结构和语义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中表达的意思”,而交际翻译方法则是指译者应当使译作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以及提供的信息尽量等同于源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本后产生的效果或行动,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差别在于:语义翻译法要求“形似”,即使译文在词序、句法等文本结构的安排上尽量接近原文本;交际翻译法则更加注重受众的理解、感觉和反应,强调信息的传递效果。Newmark进一步指出,“表达型文本”应选择语义翻译的方法,而“信息型文本”和“召唤型文本”应侧重于使用以读者反应为中心的交际翻译策略。译者应该采用哪种翻译方法,首先要考虑所面对的文本属于哪个类型,在翻译的语言上是倾向于原文还是译文,在翻译时重点是放在原作者还是译文读者上,翻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还是规劝读者,然后才能根据各种文本的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总之,语篇类型“总是决定着使用怎样的翻译策略”。Newmark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来处理具有表情功能的文本类型,而用交际翻译的方法处理具有信息、祈使功能的文本类型。
从语篇功能看,菜单语篇属于信息、鼓动类。其译文以传递菜单中各道菜的用料、烹饪或加工方法为核心,同时还有传播源语文化和宣传说服的功能。菜单的翻译宜以实现传递信息功能为主,译文不必达到与原文文字上的一一对应。但是有的菜名有源语言或源语某语言社团的文化特色,翻译时要特别注重文化差异的处理,必要时要作相应的语用调整或作必要的注释等。也就是说,中餐菜名英译文的主要使用者是来华外宾,他们到中国餐馆吃饭首先关心的就是吃的是什么(原料)、味道怎么样(味型)、采用什么做法(烹调方法),其次才是菜名的寓意(文化内涵)。译者在翻译中餐菜名时就应当首先满足读者的主要的心理期待。据此,在中餐菜名英译时首先应该如实翻译出菜肴的主料、配料、调料、烹调方法等详细情况,在语境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增译或补偿法对菜肴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
(二)中式菜单英译的基本要求
1.信息充足,简洁明了
由于中英语言文化和饮食文化的不同,很多中国菜名若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往往使人摸不着头脑,在交流中会造成歧义或误解,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不利。因此,在进行菜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以“信息充足,简洁明了”为标准进行翻译,从而让外国饮食者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的饮食文化。例如中国名菜“夫妻肺片”的来源是“一对夫妻靠卖凉拌肺片而出名”,若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估计会吓坏外国饮食者。但是,若想把中文菜名所表达的意思完全表现出来,变成“Pork Lungs cooked by husband and wife”又不够简洁,且无法体现菜的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此菜名时按照菜的食材——“猪肺和辣椒酱”译为“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更为妥当,既为外国饮食者提供了充足的信息,又简洁明了。
2.要发挥菜单的促销作用
应借鉴中式菜命名的艺术手法,尽量反映中餐烹饪特色,尤其对一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菜肴在翻译后还可以附加说明。这样既保留菜名信息,又能引起人的兴趣,以达到吸引食客的目的。如“叫花鸡”是指古代叫花子在无炊具和调料的情况下所烹制出来的美食,其来源既可引起外国饮食者的好奇心,又可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翻译“叫花鸡”时注明其来源是极其重要的,如“Beggar’s chicken—There's a legendary story connected to it.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beggar.One day he stole a chicken and was pursued by the owner.He was almost caught when he suddenly hit upon a good idea.He smeared the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which he found nearby and threw it into the fire he had built to cook it.After a long while the beggar removed the mud-coated chicken from the fire.When he cracked open the clay he found,to his astonishment,that the clay together with the feather had formed a hard shell in which the chicken had been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 with wonderful flavor.That night he had a very enjoyable meal.That is the source of the name of the dish.”
3.把握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
有的中式菜命名,借用了一些不能食用的物品或西方人忌讳食用的动物名,翻译时应按原料名直译,如果原料本身是西方人忌食的,这道菜可省略不译。如“龙凤呈祥”这道菜主要由“蛇”与“鸡”组合而成,在中国文化中,“龙”为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象征吉祥、威严;“凤”则为鸟中之王,同样象征祥瑞、雄壮。可见,“龙风呈样”体现的是中国文化中一派吉利、祥和的意境。同样,在中国民间,“蛇”为“小龙”;“凤”即为“鸡”。将此成语用作菜名,极大地迎合了中国人的口味。但如果其英文名称译为“Lucky Dragon and Phoenix”则不能引起西方人的共鸣,且不说本体的喻意相差很大,甚至还可能引起文化冲突。因此不如按本意转译为“Stewed Snake and Chicken”。其他如“全家福:Stewed Assorted Meat”“长命百岁:Gluten with Vermicelli and Towel Gourd”“发财好市:Black Moss Cooked with Oysters”。
三、中式菜名的英译策略
要将中餐菜单译成英文,首先要了解中餐菜名的构成及命名方法。中餐菜名通常由原料名称、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菜肴的创始人或发源地等构成。翻译菜单语篇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菜单要作具体的分析,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直译
菜名翻译的核心内容是讲清楚菜用什么原料做成,因为外国人在餐桌上最关心的是吃什么东西。其次要讲清楚的是菜的用料、刀法和烹调方法。由此,总结了如下五种翻译格式:
1.主料(+with)+辅料
以主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with”连接辅料。如“青椒肉丝:Pork Shreds with Green Pepper”等。值得一提的是,盖浇饭系列通常用“原料+over rice”模式进行翻译,如“排骨盖浇饭:Pork Chop over Rice”。
2.主料+in/with+味汁(作料)
以主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in”或“with”连接味汁和作料。如“京酱肉丝: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Bean Paste”“糖醋排骨:Spare Ribs in Sweet and Sour Sauce”等。
3.烹饪法+原料
烹饪法与原料构成的中文菜名可采用直译的方式,把对应的烹饪法译出来,再以菜的主料为中心词。如“回锅肉:Twice-cooked Pork”“红烧猪蹄:Braised Pork Feet”等。
4.原料+in+食器(烹饪或装盛器皿)
中国烹饪除了讲究用料精选、味型精美、烹饪精细,还讲求食器精美。针对许多中式菜品中以烹饪或装盛容器命名的菜肴,可以以原料为中心词,再用介词“in”连接其烹饪或装盛器皿。如“沙锅鱼头:Fish Head in Casserole”“招牌海鲜煲:House Special Seafood in Clay Pot”“毛肚火锅:Ox Tripe in Hot Pot”“小笼牛:Beef in Small Steamer”。
5.烹饪法+原料+in/with+调料
用烹饪方法加原料再用介词“in”或“with”连接调料的翻译法既满足了西方人讲究食物成分内在营养的科学饮食习惯,又传达了该菜式在调味、刀工和制作方法中所蕴涵的中国烹饪文化,让外国朋友看得明白,吃得放心。如“黑椒牛排:Sizzling Steak with Black Pepper”。
(二)直译加注
中式菜名中有许多依据历史典故和人名加以命名的,有很深的文化寓意,英译时可以直接按中文菜名译出其意,然后再补充说明其内在含义,从而再现源语的文化信息。如“叫化鸡:Beggar's Chicken—a name after a legend telling a beggar smeared a chicken all over with clay and threw it into a f ire.After a long while,he removed it and cracked it open,finding it already baked into a delicious dish(roasted chicken wrapped in lotus leaves and mud)”“麻婆豆腐:Ma Po Bean-curd—a name after its inventor,apock–marked woman in Szechwan province(ground pork with bean curd in chili sauce)”。对于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中菜名,建议英译时将其中的动词尽量统一译成英语动名词,既保留了菜名中的动态效果,又符合英语名称多采用名词结构的特点。如“蝶恋花:Butterflies Falling Love with Flowers(Butterflies Shaped Eels,Carrot and Other Vegetables)”“八仙瑶池聚会:Eight Immortals Gathering at Yaochi(Fried Eight Delicacies)”。
(三)意译(加注)
在翻译谐音、同音、行业隐语和数字夸张所产生的写意性菜名时,由于其包含的中国餐饮文化的语境特征在英语文化中不存在,找不到对应的目标语,所以要充分了解这些文化菜名中的比喻象征,把翻译重点放在菜肴的材料和烹饪工艺上,通过意译方法对这类菜名进行翻译。采用以“实”对“虚”法,即舍去中菜名里的喻义、夸张等说法而用平直、明白的英语译出,如“蚂蚁上树:Vermicelli with Spicy Minced Pork”“霸王别姬:Stewed Turtle with Chicken”。在翻译形似类比产生的菜名时,由于人类生活体验上的某些共性,可以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让外国朋友在点菜时做到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如“全家福:Stewed Assorted Meats (Happy Family)”“红烧狮子头:Braised Pork Patties(in the shape of lion's head)”“龙虎凤大烩:Thick Soup of Snake(dragon),Cat(tiger)and Chicken(phoenix)”。
(四)音译
如果菜名是以人物或地名命名的,通常把人物或地名的拼音放到菜名的最前面,然后直译或意译出菜名。“由于语际交际中的词汇空缺而造成的译文承载信息量小于原文承载信息量的欠额翻译时,往往可以采用引进及借用的办法”。如“东坡肉:Dongpo Braised Pork”。对于涉及地域名的中国菜的翻译通常就可以直接在主料前加上音译的地名或者是采用“音译地名+style/flavor”方式。如“北京烤鸭:Beijing style roast duck”。音译原则体现了对原文的忠实,说明译者相信译语读者有宽阔的胸襟能接受和认可外来文化,这种译法更适合于翻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如果某种菜肴确实是中国所特有,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来表示它,用意译的话译名十分冗长也不准确,这时音译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如外国人谈到中国饺子时,往往管它叫“dumpling”,但是“dumpling”本义是指“small round mass of dough steamed or boiled with meat and vegetables(与肉和蔬菜蒸或煮的小面团)” ,这个名称显然是不正确的。还不如对这些简单的双音节中文菜名直接采用汉语拼音,如“饺子(jiao zi)、粽子(zong zi)、toufu(豆腐)、chowmien(炒面)、kuotieh(锅贴)、sumai(烧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交流的进一步发展,有些音译的中餐菜名或传统食品名已被越来越多的外宾了解和接受,甚至进入了英语词典。如“Mo Po Tofu(麻婆豆腐),Jiaozi(饺子),Tofu(豆腐),Chowmein(炒面)”等等。翻译时可直接使用这类词语。
四、结语
总的说来,Newmark交际翻译理论为菜名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它把原文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而菜名翻译要传递菜肴内容,弘扬民族文化和满足审美要求,不管哪种翻译方法都要以交际为目的。在译语文化和语言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传达源语信息和所承载的源语文化。只要能实现菜单传递信息、吸引食客、弘扬中华文化之目的,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译,不必拘泥于某种译法,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翻译时要尽可能“形神兼顾”,根据实际综合处理,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来传达原文信息,达到交际目的。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文)/科研计划项目[Y2009087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Newmark 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M].申雨平译.西方翻译理论精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1988.
[3]Neubert,A. & Shreve,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Ohio: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2.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葛正明.荷兰专家谈饭店和菜单的译名[J].中国翻译,1995,(6).
[6]黄海翔.中餐菜单英译浅谈[J].中国科技翻译,1999,(1).
[7]李坤.中国菜名英译谈[J].文教资料,2006,(10).
[8]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J].中国翻译,2001,(6).
篇7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纪录片 文化传播
一、纪录片的对外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人们的精神追求、行为模式的交流、互动过程,这既包括特定族群、社会内部,也包括不同族群、社会之间发生的文化互动现象。①文化传播之所以能够实现,依赖着传播者与接收者对文化具有相似的理解,达成认同,形成文化共享性;并且必须经由一定的传播媒介,这种媒介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纪实题材纪录片的典型代表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以中华民族美食文化作为载体,构架传者与受众之间关于中国饮食文化之美及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感知的桥梁,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纪录片作为一种以捕捉真实世界人、事、物的影片类型,被作为艺术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与其它纪录片的不同之处在于,《舌尖上的中国》取材于现实生活,没有运用丝毫的媒体夸张表现手法,所展现的内容正是观众每天都要接触的食材、厨房、烹饪工具等。
二、《舌尖上的中国》的特点与效果
1、传播内容:美食下的民族情感诉求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讲述美食、讲述生活、讲述情感的系列纪录片。例如第五集,镜头捕捉到关于中国厨房里隐藏的烹饪秘密,包括尼西乡用于煮制的黑陶罐;对“妈妈菜”味道的眷恋能够抵过专业厨师所掌握的厨房秘密一生的财富。人们对于美食味道的喜爱,有时仅仅是因为对故乡独特的食物烹制方法,或是对母亲的爱给予的记忆所带来的认同感。实质上也是将人类对于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真切感知通过食物的味道展现出来,从而打动五味杂陈的人心。《舌尖上的中国》名为介绍美食,实则是一部勾勒众生,满足观众情感诉求的纪录片。
2、传播途径:典型的电视大众传播方式
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传播来实现。纪录片作为一种负载信息的符号序列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实体或具体途径才能进入传播,能够负载、传递符号的物质实体就是传播媒介。③纪录片的传播媒介和载体主要依靠以电视和电影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主要由电视媒介在国内传播的纪录片,通过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作并播出,它具有许多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长处:(1)受众面广,渗透力强。电视的覆盖范围非常之广,电视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它早已经成为了社会成员“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已经达到88%以上。电视节目以其价格低廉,涉及面广的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和消遣媒介。(2)感染力强,参与感强。电视节目的现场感与说服力总是随着传播者直面观众讲述,在屏幕上交谈从而把采访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方式使观众确信电视纪录片的见闻“确实存在着”,观众接受着由多种符号承载的立体信息,而不仅仅是某一种符号所传递的单个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电视观众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参与者,而不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的旁观者和被动的接受者。这无疑使纪录片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审美距离缩短了,并且增加了交流感,也增强了纪录片的传播效果。
3、传播效果:受众层面最大程度的迎合
中国纪录片存在着“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在国内却抓不住受众的心“的现状,然而《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却引发了全社会的追捧和赞誉。原因在于该片迎合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所有心理和价值取向上的满足。《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给予了观众直观的食物呈现,使观众产生了感官上的愉悦,也触发了观众的味觉神经,产生了情感上不由自主的沉醉,同时引发了关于美食、乡愁、传承、国魂的高度的思考与体味,是对中国的美食文化,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次成功强势传播。
三、策略与展望:中国纪录片的对外文化传播互动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是中央电视台对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一次积极探索。它向国内外的观众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中国人在新时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独特的人文视角传递出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范例。因此,基于对该纪录片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成功的文化传播经验。
1、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纪录片的特质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正是因为考虑到受众的不同阶层与定位,能够把握观众群的“大众化”因素,增强与观众的互动,唤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作为传承知识与文化的节目形态,纪录片不能失去指导与启发观众的引导功能,既不能过分地艺术化、抽象化,也不能过于娱乐化、恶俗化,应当在提高纪录片质量与体现价值的基础上,实现雅俗共赏与雅俗分赏并存,既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也能实现纪录片的传播意义。
优秀的纪录片不仅要适应本国观众的口味,还要在国外纪录片市场分得一杯羹,面对全世界的观众与媒体,我国纪录片不仅要注重民族性,还需要能够针对不同国家文化环境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态度采取相应的“文化适应”进行传播,这就要求传播者即纪录片的创作团队能够在题材、风格、创作手法上驾驭得当,并且不断创新。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个人心理因素以及价值取向会无意地在传播过程中被折射到传播者的传播行为当中,传播者具备明确的传播目标与较高的个人素质也是影响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笔者认为,传播者在面临中国文化经受传统与现代的拷问,以及被他者文化改造的挑战时,应坚定地在我国纪录片文化传播中保存中国文化的民族属性。
2、在内容题材的选取上务实求新
接收者对于传播者所要传达的内容具有相似的理解,达成认同是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肩负着传达中国民族文化的我国纪录片的传播内容的选择也应当是纪录片传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题。正如2001IDFA(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主席阿里所说的那样,他们想了解中国,不只是那些衣着鲜美的少数民族的舞蹈,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和山水风光等,更多希望看到的是能反映中国现状、百姓生活的纪录片。④我国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存在过于本土化,边缘化,脱离现实社会,没有国际性与生命力,不能满足当前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市场需求的缺陷。因此,中国纪录片需要在国内外市场取得成功,必须坚持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中国文化与内涵的内容。同时应当明确,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并非是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固有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而是要选择与其他国家相区别,能够显示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的内容进行传播。
《舌尖上的中国》是现实题材纪录片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它受到观众的好评与关注,就在于其内容与题材的选择符合了普通老百姓这个广大群体,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美食这个主题贴近生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是对于食材的获取过程这种直观展示却是该片的独到创意之处。这样的纪录片不但符合国内观众的要求,也满足了国外观众想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的心情。
3、运用大众传媒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方式
我国纪录片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以电视、电影为主的大众传播,但是纪录片仅凭着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的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大众传播的要求在于获取商业上的利润与实施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其中电视受众群体的最主要收视目的是娱乐,与娱乐无缘的纪录片很难走进观众的视野,这样就产生了纪录片在体制下生存的尴尬局面。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分化,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媒体分众化传播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尽管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大众传播,小众化传播所拥有的优势也有助于缓解纪录片在大众传播媒体中的生存困境。目前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力量,同时改善和加强新媒体的传播是我国纪录片媒介生存的不二法则。
《舌尖上的中国》在播出之前并没有过多地宣传,但是该片导演陈晓卿以及其它主创人员利用微博等网络社群在一定程度上将信息主动推入到受众的视线当中,并借助网络扩大了受众目标,借助微博让信息变得短小,适应了新媒体传播的两大特征,即社群传播与多级传播,改变了一次性传输的传播模式,是将大众传播与新媒体相结合进行传播的尝试。纪录片播出之后,观众和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观看并且下载该纪录片视频,可见以网络技术推动的新媒体在纪录片的传播过程中同样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富的纪录片题材。中国要把承载着民族优秀文化的纪录片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不仅要在纪录片的技术储备上有所积累,培养经验丰富的创作与管理人才,还要从传受双方、题材内容、媒介传播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把握全球化的契机,参与到国际纪录片市场竞争的洪流当中,才能真正地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现其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①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4
②裴申燕,《纪录片传播文化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
③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80
④杨阳,《受众视角下的纪录片市场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8
【论文摘要】文化的生产、消费与发展都离不开传播。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是促进文化变革与创新的活性机制,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然而,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作为支撑,没有文化传播的载体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会形成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能得以实现。本文结合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实际,对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辽阔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积淀赋予了藏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族聚居地区(博巴、康巴、安多)之一,拥有丰富的藏族民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安多地区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深人分析安多地区独特的藏文化,找出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文化载体,对安多地区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传承、延续和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弘扬藏区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传播的理论
(一)文化传播的概念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能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国瓷器之后大约200年。文化传播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二)文化传播的类型及方式
文化传播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传播、报纸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传播、广播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形象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饮食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旅游文化传播等。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连网传播,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预示着人类传播能力的飞跃。可以说,传播技术的应用对文化传播范围、传播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安多藏文化及其传播媒介
(一)安多藏文化概述
“安多”是取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让摩山(积石山)名的头一个字组成,安多也有边地之意。范围包括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让摩山(积石山)之间的地区,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这里的人自称“安多哇”。安多方言区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地域范围很大,这里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藏族聚属区最大最丰美的牧区,因而产生了高原独特的游牧文化。由于地缘关系,安多自古以来就与东边的汉文化和北方的阿尔泰文化联系密切。历史上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蒙古、土、回、撒拉等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多元性安多文化。
安多是宗日文化和卡约文化的故乡,也是汉文史籍中诸羌文化的中心。安多有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青唐确厮锣文化,藏传佛教后宏期“下路宏法”的策源地和被称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和佑宁寺、隆务寺。还有安多文化中心之一的拉卜楞寺和誉满藏区的热贡艺术。这里名人辈出,曾经涌现出了像宗喀巴、更敦群培、十世班禅大师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安多又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一个民间文学高度发展和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多源的安多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安多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底蕴。其与卫藏、康巴文化的区别是,安多自古以来与汉文化和阿尔泰文化的联系要密切得多。昆仑神话和河徨“少年”(花儿)或许可以说是中原文化在安多和当地土著文化交融的产物;从古代匈奴、吐谷浑,到蒙古诸部、土、撒拉,阿尔泰文化在安多文化里从语言到风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安多藏族聚居区辉煌灿烂的文化历史,只有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传播方式将其传播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它、了解它,也才能让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安多藏文化传播媒介
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人、书籍、图片、报刊杂志、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影像媒介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如网络媒介、旅游媒介等。安多藏文化的传播,在继承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也运用了这些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1纸质图片。纸质媒体包含书籍、报刊、宣传册、邮册、剪纸册、画册等,其中图片是文化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比较容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可以相信,图片这一记录、保存、传播安多藏文化信息和安多藏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仍将被人们长期、广泛地使用。如《庆祝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册将藏文化浓缩、提炼,并通过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传播海北所特有人文、历史、地理和风俗等文化。
2.音像制品。音像制品包含光盘、录音带等。通过摄像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d}vcd、dvd等音像制品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音像制品与纸质图片相比,具有鲜活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特点。现在的安多地区,以藏文化为题材的节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之《走进海北》,将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融进册子与dvd纪录片相互辉映,让这片热土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3.广播电视。现代文明把大多数人限制在家庭的圈子里,电视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窗口,电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传播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多做一些记录片和专题片,让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片急需保护和开发的领域;另一方面更需要当地的文化机构、教育机构自觉地主动地利用电视媒体。2008年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走遍中国》栏目,以演播室访谈十专题片的形式介绍海北州的文化、历史、自然、地理等,把安多地区的藏文化推到观众面前,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4.网络传播。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它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在网络传播媒介的环境中,知识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存在于图书馆书架上和书本中,而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互相链接的一条条信息中。网络传播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知识和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平台。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成为现实。
2000年1月29日,世界上第一个藏文网站—同元藏文网站,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建成,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网站。它分别用藏、汉、英三种文字介绍藏族历史、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等,在藏文信息的传输、显示方面独具特色。该网站的建立、开通与藏文多媒体软件的研制应用,为藏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藏民族与世界的交流开创了新的途径。
5.旅游传播。旅游传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媒介。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由于传播的双向性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在自己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达到更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又把本文化的信息向旅游目的地传输,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西部地区民族旅游逐年升温,在安多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景点,如塔尔寺、拉卜楞寺、青海湖、昆仑山口、桑科草原等,游客逐年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为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安多藏文化的载体
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存储和传播,是因为传播载体的存在,载体在传播中起着储存和记录文化的作用。所谓“文化载体”,即指可供文化、信息记录、存储并能借以传播信息的物体。纸张、图片、磁盘、电脑硬盘、软盘等都属于文化的载体范畴。考虑到安多藏族聚居区藏文化传播的特殊性,现将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载体归为民俗、“四古”、旅游景区和小城镇三部分。
(一)民俗文化载体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反映该地区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根据安多藏族聚居区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风俗习惯等,将其分为语言、服饰、宗教、饮食、藏药、土特产、舞蹈、绘画艺术、诗歌戏曲、传统体育竞技、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等载体(详见表1)。
(二)“四古”文化载体
篇9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利用传播媒介,与其相关的公众相互沟通,塑造良好组织形象,取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以此达到组织目的的科学与艺术。公关实务是现代社会每个组织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工作,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关策划活动的目的是争取公众。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
20 世纪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开发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旅游部门认为,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潮和热点黄金路线。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有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17%,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26%。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带给旅游者以特殊的情感及生活体验。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应该承认,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由于青海在总体上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竞争力弱、劳动力素质低、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开拓上整体水平较低,但却是青海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因为在青海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其独特地域特征使青海民族文化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质的文化圈,而且独放异彩。
首先,从环境角度看,每一地区既是自然环境,又是文化环境,同时也是区域经济环境。历史上多民族聚居相处是青海民族结构的一大特色,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异常发达和兴盛。伴随着长期的文化传播和社会交流,各类不同的文化在各民族中得到了积淀和保存,又得到了融合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和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格局。所以,从公共关系旅游传播的角度发掘和探研这些文化,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
其次,青海作为三江源的发源地,是多民族、多文化共生的地带,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容质疑。在其表现形式上,有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形态,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和伊斯兰教相对集中在此。
面对西部大开发,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主要应该从扩大对外影响和挖掘推广民族文化资源入手。要充分研究青海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部地区人文环境。青海每个民族都有饶有兴味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与丰富性:风味各异的饮食文化、绚烂多彩的传统服饰、别具一格的建筑形态、五花八门的礼仪习俗。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具有价值。
二、发展青海民族文化公关旅游的现实意义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影响,青海旅游业发展迅速,成就可观。然而,从更高层次要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并未令人十分满意,如何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运用公共关系的手段,探索出一条发展青海旅游业的新路子,本身就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公共课题,因此,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需要公共关系。
第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形成各个要素的组合,景点单一,设施不全,这就需要运用公共关系,搞好整体策划,重新优化配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应及早搞好整体策划,加工定位,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互配套成龙,在民俗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上均衡发展,获得更大的效应。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如何策划,就需要运用公关关系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
第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的管理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运用公共关系,大胆改革,协调关系,实现整体目标。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业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由行政、事业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各种不快和危机,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便是公共关系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还仅仅停留在本身的民俗价值和历史地位上,远没有在旅游市场上成为畅销“产品”。运用公共关系,积极宣传促销,树立自身形象显得异常紧迫。
三、青海民族文化公关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首先,结合青海实际,民族文化旅游的有效开发,应选准公关“亮点”。青海许多州、地旅游业难以发展,难以形成“亮点”。“亮点”的选择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积淀,民俗民风的浓郁,还应考虑对生态景观的依托和持续发展的效应。
其次,突出民族文化和地域特征。在公关策划、设计上,要避免把民族文化旅游简单看成是建设民俗村、民俗园。要提取民族文化的精华,激发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积极投身于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并学会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经济。
篇10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第二课堂;社团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偏向应用型人才,傻读书,读死书已经不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才能够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将课堂所学应用到生活和实景教学中去,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这样的新情况下,学生社团活动即学生第二课堂成为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本文将阐明我校学生社团以汉语角社团为例,运作模式以及社团活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将会对其他高校的社团建设和第二课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切实推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走向国际化,专业化。
二.主要社团活动案例
1.中国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艺术性强,参与度高,操作性强,可以吸引外国友人参与其中,提升浓厚的汉语学习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
活动流程:主持人介绍书法主要流派以及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和作品,然后由本专业中国学生介绍毛笔的使用方法,最后进行留学生和本专业学生动手操作环节。
2.中国武术
武术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武术种类繁多,拳、剑、太极等等。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功夫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十分希望学习一招半式,所以这类活动将会吸引一大批国外留学生参与其中。
活动流程:播放中国功夫视频,邀请我校武术社团优秀成员在舞台表演各式中国武术,例如棍棒,鞭,拳法等,让外国留学生朋友近距离感受中国武术的魅力,接下来将使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留学生将会学到纯正的中国功夫,亲自体验中华文化。
3.中国脸谱/纸鸢
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同时,增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友谊,培养专业素质,深入学习生活,达到中外大学生学习融合的目的。
活动流程:首先由主持人讲解相关知识,了解脸谱或纸鸢的种类和主要图案,接下来将由留学生和本专业学生一对一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4.中外友谊晚会
“汉艺馨香,语动四洋”中外主题联欢晚会是每年的重头戏,本专业学生⒒嵊肓粞生联手奉献给大家一台精彩绝伦的晚会,晚会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流行元素,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国家的文化元素,丰富多样的文化将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和激情。在节目的准备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5.世界美食专题
无论走到哪里,美食总是人们必须要尝试和了解的一个元素,通过活动对各个国窖包括中国美食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了解彼此的文化,同时可以将饮食和旅行地理以及文化相融合,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同时活动中各个国家的留学生还将带来亲手做的自己国家的美食,让参与者不仅能了解到,还能够品尝到异国的美食。
活动流程:播放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国,然后由几个留学生代表讲述他们国家的代表美食故事,最后进行美食品尝环节,大家其乐融融的享受世界美食,畅谈饮食文化。
三.社团活动功能
1.提高交际能力
在社团活动中,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即每个留学生配备一个本专业的中国学生,在活动的全程都将进行交流和辅助讲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提升本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敢于和留学生交流。
2.提供实践机会
在活动中很多留学生会选择他的搭档进行课后辅导,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本身就先于其他人一步获得了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机会,在教学辅导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及时的向自己的专业课老师求教,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和经验。
3.提升综合素质
社团活动不是由一个人来组织策划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将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让学生为融入社会提前奠定基础,同时,很多同学义务帮助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增强了公益意识,增强了自己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热情,另外在写策划,筹备活动以及主持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表达,组织策划,创新等综合能力。
4.提升动手能力
在书法,脸谱等主题活动中,大家将一起动手完成作品,互动的目的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过程中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增强动手能力,不限于纸上谈兵,而且在过程中还可能会体验到童年的乐趣。
四.结语
- 上一篇: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办法
- 下一篇:流体力学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