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篇1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心理学;自主学习

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在于教育,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育质量。当前,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功能多样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高等教育的育人模式已从教师主体化逐渐转变为学生主体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势在必行。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的科学,具有严谨性和发展性特点,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属性。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通过对医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自主学习在医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为医学师生找到一种高效的教与学的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自主学习的概念与构成因素

西方学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将自主学习作为一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纵深的研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学者和心理学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自主学习。教育者关注自主学习的执行实施、效果与保障,继而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心理学学者研究自主学习的行为学、心理本质。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自主性、主体性、创造性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从教育心理学上讲,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学生)自主确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调控学习过程,并且及时对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和控制的一种深度学习能力。因此,大学生自主学习应为在良好的学习动机下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计划、自主调控学习策略、自主评估学习效果。

2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分析

医学教育专业性强、学习内容复杂,需要医学生不仅掌握课堂上的学习任务,更需自主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通过调查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结果显示医学生在高等教育学校的自主学习活动,无论学习动机还是学习行为,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分析医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针对不足寻找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自主确定学习内容

医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课程,较其他专业而言,显得多而复杂,要求死记硬背的东西亦繁而难。医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必须具有适当的学习动机。笔者前期研究提示医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表现在医学生的求知欲不足、职业需求的不足以及问题敏感性不足等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外界,如个人的前途及职业需求、家长的期望等,认为学习是一件不得不做甚至被逼着做的事情的学生占相当大一部分。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是学生在教学目标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学习任务,不脱离学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医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医学教材,有时感到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外界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放弃了自主学习。在小规模的学生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但由于不能有效确定学习内容,或者在确定了学习方向后中途感觉效果不佳,没有很好地实施自主学习。医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首先要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根据自身认知水平和实际条件,结合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制定学习内容。其次,在自己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驱动下确定学习任务,在适当条件下,使外驱力内驱化。高校教师应注意对医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新课的开设阶段,明确介绍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适时引导医学生对医学专业重要性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所学知识对未来前途的意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持久内驱力)。高等学校亦应激发医学生学习动力,使外部压力能够转化为内部动力。从外部社会环境入手,对就业市场的需求作出及时敏锐的反应,并将就业需求信息反馈至师生,让学生了解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及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

2.2自主确定学习计划

高等教育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裕,大学生需自行掌控自己的学业,课堂结束不是学习活动的终点,而是起点。医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广泛,有宏观的与微观的,有生理的和病理的,亦有不断更新的。因此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对医学生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计划的执行需要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的医学生对医学的兴趣并不大,而是诸如“不挂科”、“个人的前途”、“他人的肯定”等外在因素强迫自己不得不学习,甚至一部分医学生对医学不感兴趣,学医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望”。还有一部分医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后,刚开始斗志昂扬,一段时间后开始感到迷茫。另外,一些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有计划的,但是在执行起来缺乏自制力,经不起网络游戏等诱惑。医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要与自身的特点相匹配。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还应考虑到自己的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等因素。其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计划应遵循课程教学规划,制定与教师教学进度相协调的学习计划。在时间上,不能与教学时间相冲突,要有一定的弹性和可控性。再次,制定目标明确的学习计划应具有针对性,将总的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子目标,计划的完成度容易检查,最好可以量化。制定的学习计划既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又是可以通过努力达成的目标。教师应在课程伊始教学大纲,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评估计划可行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摆在重要位置上,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适度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高校应该为学生执行自主学习计划提供有利条件,如开放自习室、增加图书资源、开放电子资源等。

2.3自主调控与评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习主体自主调控学习策略以及评估学习效果。学习策略一般指的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调控,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我评估是指学生能动地对自身的自主学习进行回顾、总结与评价。当一个学习任务结束后,学生根据完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学习效果等,通过思考与评价,可进一步适时调整学习计划,优化自主学习策略,有利于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医学生普遍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己课后在教室或图书馆学习,自我调整及自我评估的意识薄弱。再者,面对繁杂、层次多样的医学知识,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顺利,遇到困难,不是想方设法去克服,而是回避甚至放弃。在自主学习效果评价方面,缺乏意识,亦缺乏有效方法。医学生应结合课程特点以及自身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自由学习时间加以科学管理,保障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效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改掉不良习惯,减少外界干扰,培养自己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医学生完成一个学习目标,针对学习效果,及时总结及调控学习方法。其次,医学生应该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调整自主学习策略,适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进步予以反馈及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3小结

篇2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从事医学研究的学生越来越多,医学发展也越来越快。然而,医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医学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胜任现有的教育任务。在倡导个性、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今天,医学生就业前的心理现状,逐渐引起重视。本文对医学生就业前的心理现状及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教育

收稿日期:2010-12-15

作者简介:刘宾娜,哈医大影像及核医学专业硕士,牡丹江医学院招生就业处,实验师;王和仁,孟令涛,牡丹江医学院招生就业处。(牡丹江/157011)

一、医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权威资料显示,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的医学专业大学生毕业至今,全国医学类的毕业生已超过110万人,并且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根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中,医学排名第一。总的说来医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医学生就业的总体状况,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一)就业人数上升,就业率持续降低

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每年持续增加招生人数,而且中国的医学院校数量众多,有的综合类大学还有医学部,从而造成的医学毕业生的总量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而由于医院和医疗机构数量有限,因此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有限。以上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人才供需之间越来越失衡,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学历医学毕业生的供求状况并不相同,比如,同一个学校内,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和专科生来说更以易就业;不同院校之间,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相对于普通院校更易就业;不同专业之间,热门专业(比如临床医学)比冷门专业(麻醉学,传染病预防学)更难就业;不同城市之间,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要远比中小城市不容易就业。

(二)新增岗位不足,对能力的要求逐步增高

经过多年努力,医疗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由于医学这一特殊职业具有很多特殊性,比如:学习时间较长;需要临床实践;一旦上岗,在职时间很长,退休时间较晚;人才流动性偏低等。因此有的医院和医疗机构出现了医生,护士和其他从业人员饱和甚至多人供一职的情况出现。不仅如此,由于有的医院医疗设备有限,人才数量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级别偏低,因此从新增岗位的数量和种类来说都很有限,进一步制约了以学生的就业情况。不仅如此,大多数毕业生都向往医疗设施完善,等级较高,最好是大中城市的中心医院(比如北京协和医院,成都华西医院等)。以上几个因素共同造成了医学人才的区域分布不合理,造成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分布的不平衡。

有的重点医院,对学历要求极为严格,不如硕士以上。造成了某些本科生,专科生无业可就的局面。剩下的学历较低的学生只能去市级,县级,甚至村级医院和诊所,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分布不平衡。

(三)面对就业压力,选择转行甚至考研的道路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的威慑下,很多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

1、选择与医学相关的工作

比如有的医学生进入制药厂,从事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有的人开始从事医疗设备的采购和销售;有的人从事医疗的宣传;有的人进了保险公司,推销人身伤害和医疗保险,这部分人也算就业,但荒废了自己学的一身本事;但有的人面对就业困难,选择了直接改行。

2、选择考研或者考公务员

比如现在开始流行的“国考”(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和“省考”(省级公务员选拔考试),吸引了大批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却又希望有一份稳定职业的医学毕业生,造成的结果是:每年有上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资格考试,有的一个岗位有几百人竞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的县级医院由于招录不到合适的医学毕业生,因此技术跟不上,很多手术不得不临时转到大医院去做,造成了很大不便。又比如考研,2011年总共有153玩考生,这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通过深造,来躲避就业压力,研究生毕业后,仍然不得不面临及其严峻的就业压力。

3、选择出国留学

很多医学学生觉得既然国内就业这么难,通过考试出国一个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托福,雅思的报名者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国外的大学对于留学生数量的限制,每年医学的留学生名额最多只有几百个,这个数量相对于每年毕业的数量庞大的医学学生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二、医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医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业的同时,对待就业有时还存在很多偏见和认识上的误区,这些偏见和误区就造成了以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求职时,调整不好心态

虽然国有医疗机构和医院每年都在扩招、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疗机构迅速数量大幅增长,需求的医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只有书本知识,缺乏对医生的职业特点深入的了解,盲目自大;社会对大学生期望盲目增加,导致学生无法对自己正确定位,从而走上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不但如此,有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辅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我否定。这些都是调整不好心态造成的问题。

(二)对未来职业道路产生迷茫

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 %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也成为学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烦恼完全是子虚乌有,好不存在,有的隐患虽然存在,和学生也毫不相关。所以帮助学生指明求职的方向也非常重要。

(三)就业中的攀比心理严重

攀比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三、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医学生就业

(一)从事实出发,转变观念

学校日常教学中,不但要重视传道,授业,解惑;更要重视医学生就业前的心理辅导。这就要求学校教师和管理者转变常规的观念和教育模式,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有条件的地区还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二)增强学生自信心

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自信,乐观,开朗有助于用人单位的选人。医学本身就是治病救人的职业。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医学院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和病人以及同事之间更好的沟通,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平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多参与实践。有时也可采用先进分子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

(三)注重兴趣的培养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望;增强人的信心;鼓励人不断积极向上;提醒着每一个莘莘学子要勇于探索。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便于学生将来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之中。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

结语:

随着医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家也在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转变医疗改革体制,特别是新型现代医疗人事制度,加快人才的流动,医学人才的新陈代谢,以确保新的医学人才能够更早的走上医疗工作岗位,缓解以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医学生就业的心理教育工作,给以学生的就业创造一个更加良性,健康的求职氛围。

参考文献:

[1]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篇3

一、前言

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教师学习的主导理念。学习不仅已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1972)明确指出终身教育的特点之一为“终身教育强调生命发展全程(工作、生活、学习)与教育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在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生活、工作中随时都在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生活和工作本身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1]在知识经济时代,传播媒介成为人们获取和传递新闻最主要的渠道,“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成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界面的物质保证。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队伍和具体成员,目前对体育教师的研究也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认识体育教师知识更新的渠道入手,阐述信息意识和体育信息使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体育教师社会学习的能力和特点,为建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对象为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河东区、东丽区、津南区和西青区部分中学244名体育教师。调查内容涉及体育教师知识补充的主要途径、信息意识和在教学活动中体育信息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以展现信息社会媒介学习方式的变化对体育教师教学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体育教师知识补充的主要途径

知识的更新和补充是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变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在低层次上的体现。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态度与看法无不建立在具备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体育教师对信息的认知不仅反映其信息意识的科学性程度,而且还影响其教学活动利用的需求与质量。不断更新学科知识,是使体育教师对专业发展产生评价和期望的基本前提。体育教师知识补充途径是本课题揭示知识经济社会对教师学习方式产生影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从调查中发现(表1),体育教师最喜闻乐见的知识补充途径是报纸(71.3%) ,其次是“继续教育”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 (56.6%),通过体育书籍补充知识位于第三(54.5%)。报纸、继续教育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是体育教师知识补充的重要途径,在体育教师中有着较广的覆盖面和较高的影响力。报纸虽然同电视相比不够生动,时效性也比较差,但它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并且新闻以文字的形式在报纸中固定地存在,能够方便受众对一些重要的信息或难懂的信息(如规章制度)进行反复研读,以便准确掌握信息。另外,图书、网络和报纸一起使“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成为可能。数据也反映出如何进一步在教师培训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上下功夫,继续教育和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是获取最新教学改革方针政策、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的传统渠道,这些渠道的开拓对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来讲,信息意识包括:人们对信息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对自己的信息需要的认识和表达水平,以及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的欲望及其程度。[2]体育教师信息意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信息一般知识和常识的了解,是体育教师对体育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态度。表2、表3从两方面考察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其哲学色彩、理论思辨色彩稍稍淡薄了一些,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体育教师在信息意识方面的表现,相对来说比较具体,也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体育教师的媒介素养。首先是体育教师对体育信息的意义及价值的理解――“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状况是现代生活重要的方面之一”和对体育信息需要的认识和表达――“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可增长见识”。这两个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可以为体育教师选择和教学活动中的利用信息的研究提供依据。

在“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状况是现代生活重要的方面之一”的调查中(表2),有70.5%的体育教师表示同意此观点(“非常同意”占16.8%和“同意”占53.7%)。说明体育教师对本专业发展的关注和基本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是建立在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基础之上的。本研究认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思想日益成熟并更富于理性,有大多数教师想着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状况,充分显示出体育教师较高的专业思想和认识水平。

在“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可增长见识”的调查中(表3),有79.5%的体育教师表示同意的观点(“非常同意”27.0%和“同意”52.5%)。调查数据说明体育教师理解了体育信息的意义及价值,对其有较为全面、明确的认识。分析其原因,第一,从受众心理发生机制上说,体育教师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新信息,了解新事物,增添新知识,以获取创造新生活的依据。另外,可能这与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认知能力、新闻媒体的宣传及自身感受等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体育教师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从而使得新闻媒体有关体育的报导对体育教师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媒体体育信息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说明体育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是知识横向传播和纵向继承的手段,信息促进知识的积累和增长。还说明体育教师注意到了体育信息对知识增长的重要性。从体育教师身份角度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同上述观点相辅相成。体育教师已经倾向于把媒介体育信息看作增长见识的重要渠道,态度也很鲜明。体育教师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信息接受能力在他们身上就体现得更为明显。由此可见,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在扩大,知识更新在加速。

3.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体育信息利用

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为:体育教师作为专门职业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只有严格遵循体育发展的规律,自主学习体育教学的专业技能和不断进行专业培训,达到专业化要求的体育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建立自己的专业地位成为专门的不可替代。[3]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媒介使用是社会学习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在有关媒介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传播效果一直都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习理论[4]说明了媒介宣传效果引起人们行为变化的机制问题。人的行为的发生是学习的结果。学习行为可分为由本人行为后果所引起的学习和通过他人示范过程引起的学习两类。媒介影响属于学习活动的后一类。通常来说,教学活动中的媒介利用就是指体育教师通过各种适当方式以教学为主的活动并影响教学活动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的行为。

教学活动中的媒介利用通俗一点就是体育教师通过有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渠道进行教学的活动,是试图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调查发现(表4),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媒介使用情况为“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体育资料”占 71.7%,位于第一位;“从媒介上了解到的新教学理念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占 68.4%,位于第二位;“下载与体育教学有关的课件备课”占68.0%,位于第三位;有过半数的体育教师选择“把体育新知见闻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和“与学生探讨媒介中报道的重要体育赛事”,说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在改变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并迅速成为体育教师的重要教学活动。在使用的方式上(表5)“变为自己的信息后运用”占50.0%,还有35.7%的体育教师是“稍加改动再运用”。说明体育教师以实际行动开创新学习和教学方式。教师在信息使用过程中,进行了信息选择性注意和加工。信息加工能力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另外,部分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用于改进学生运动技术”和“经常利用媒体,如博客、论坛、空间、报纸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预测,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和媒介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其在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媒介使用方面的作用也将日益扩大。

根据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对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媒介利用的说明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学中的媒介利用是体育教师直接体验专业化发展的必要途径;第二,教学中的媒介利用是体育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教师主导作用。教学中关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规范作用、组织作用、传授作用、管理作用、评价作用和育人作用六方面。[5]体育教师教学中的媒介利用就是教学中作为主导,对媒介体育信息以及实施的最基本的了解、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行为投入教学活动中。因此系统分析体育教师媒介利用的基本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信息利用与信息意识的相互关系

体育教师对“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状况是现代生活重要的方面之一”和“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可增长见识”的基本认识和教学中的媒介利用应该有逻辑关系,一般而言,只有对信息有了基本认识,才会有积极的信息利用行为的意愿。那么,这种常识是不是与体育教师的选择一致呢?

对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信息利用与信息意识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表6),在认为“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状况是现代生活重要的方面之一”与教学中的媒介利用都呈现显著相关。“接触大众传媒体育信息可增长见识”与教学中的媒介利用呈现显著相关(除“使用多媒体技术用于改进学生运动技术”外,体育教学中“改进学生运动技术”可以有多种方法,其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分解与完整练习、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技术用于改进学生运动技术”受体育教学的特点和条件影响)。进一步说明,明确的体育信息意识对体育教师教学中的信息利用行为有积极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第三代的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A H)、沃尔特(Walter,R.H)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其中“社会环境影响”和“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其有关人类学习获得和行为执行的论点,还反映了人类进行社会学习的共同规律。[6]社会化理论从宏观角度肯定了体育教师的信息意识对教学中的信息利用行为产生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的发生是学习的结果。也就是说体育教师有明确的信息意识,他们主动、自愿接受大众传播灵活多变的形式的影响和教育。现代传播媒介如电视、计算机等是社会技术进步的产物,它一经产生,便迅速向社会传播着各种思想、观念、知识和技术。现代媒介传播了大量的体育价值观、行为、体育精神、技术和知识,由此促进了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普及。因此,当体育教师接触媒介体育信息时,对体育教师的信息观念和教学中的信息利用行为将产生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篇4

关键词:短期择偶策略; 性别差异;;繁殖收益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引言

当今社会,性观念日趋开放,诸如“”、婚外恋、短暂私通之类的短期择偶(或称短期、短暂往)现象屡见不鲜,引发许多婚姻和情感危机,并引起婚姻专家、性学专家以及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尽管发生过短期择偶行为的男女人数均呈攀升趋势,但调查显示无论是从择偶意愿还是行为上看,男女都存在显著差异。以“”为例,新浪网做过一项网络调查,参与调查的23.4万人中,71.89%的人选择会发生“”,其中男性占57.93%,女性只占13.96%。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渴望或更容易发生短期呢?本文将选择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角――进化心理学视角来解析短期择偶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

二、 短期择偶存在性别差异的具体表现

1.男性发生短期的次数和频率均多于女性

男性在“社会指数”(Sociosexuality)上的得分高过女性。在正常情况下,男性性生活的次数和频率均高于女性。另有研究表明,已婚男性比已婚女性更有可能发生婚外性关系,且出轨次数与频率远多于女性[1]。

2.男性选择短期的数量多于女性

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与多个异性发生性关系。实际的调查数据也支持这一论断。一项对13551名被试进行的跨越世界十个主要地区的研究发现,任何地区的男性都比女性渴望更多的[2]。也就是说,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随意地选择更多的。相对于的质量,他们可能更注重数量。

3.男性选择短期的标准与女性不同

男性寻求短期的数量比女性多。要使数量达到最大化,选择短期的标准就比长期配偶低。短期择偶的男性通常不喜欢那些一本正经、行为保守的,而是喜欢那些衣着暴露、举止放荡、性观念开放,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女性。此外,男性还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丰满、臀部圆润和无需承诺的女性作为短期。女性选择短期的标准明显与男性不同。无论是选择长期还是短期性对象,女性更倾向于选择比原配偶拥有更优秀基因、占有资源较多和保护能力较强的男性。

三、短期择偶心理机制的进化论解释

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者认为,短期择偶之所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是因为人类在繁衍过程中因面临不同适应问题而产生不同策略,我们把这种策略称为择偶策略或往策略。远古男性选择尽可能多的的短期择偶策略是对“繁衍”这一特定适应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之一。也正因为这样,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男性就进化出“喜欢与多个配偶发生短期”的心理偏好,生物学上把男性这种追求配偶多样性的偏好称为柯立芝效应[3]。根据达尔文的遗传进化论观点,现代男性很可能遗传这种心理偏好,从而对短期往或随意表现出比女性更大的欲望。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奉行的“一夫一妻”制不允许合法拥有多个。因此,人们往往通过“”、外遇等道德和法律不认可的短期择偶策略来满足这种心理偏好。

Trivers(1972)的亲资理论[4]提出元假设: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所获得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付出的潜在代价却小于女性,导致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选择短期择偶策略。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渴望或更可能发生短期,男性选择短期的数量和择偶标准也与女性不同。

1.男性短期择偶的繁殖收益远大于女性

男性在人类繁衍中扮演一次性投资者的角色,即男性只要与女性发生一次行为就有可能得到自己的后代。女性就算与多个男性,都必须经历十月怀胎,且只能得到一胎后代。从投资与收益的关系上看,如果一对男女发生一次繁衍行为并产生一个后代,该行为中的男性投资比女性少,而繁殖收益却与女性相同。换句话说,在一个繁殖周期内(约1年左右),如果男性只拥有一个固定的配偶,那么次数再多也只能产生一个后代,要想增加自己后代的数量只需增加数量。历史上的诸多证据也表明,男性是主要是通过增加的数量来增加后代的,而非通过让某一位配偶多生育子女来实现[5]。可见,面对繁殖这一特殊适应性问题,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则是遵循了“收益最大化”的原则。

2.男性短期择偶所付出的潜在代价远小于女性

男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获得的繁殖收益巨大,同时也可能为此付出一定代价。如,增加数量可能使感染性病的风险增加,缺乏父亲的投资和保护有可能降低后代成活率等。但总体上来说,繁殖收益要远大于潜在代价,因此男性的性选择就很可能偏向短期择偶策略。女性选择短期择偶获得的繁殖收益与选择长期择偶策略相当,但潜在代价却比男性大得多。首先,男性在发生短期择偶行为后所面对的社会舆论压力比女性小。面对短期择偶行为,对男性的评价往往比较宽容,对女性则比较苛刻,认为女性一旦犯错就是放荡、不守妇道。其次,女性采取短期择偶策略的危险系数比男性大。经常进行短期往的女性容易遭受性侮辱、待、堕胎以及感染性病等人身伤害的几率比只拥有长期配偶的女性大。再次,男性为短期承担的责任比女性小。男性选择短期配偶可以不必像选择长期配偶那样,对短期无需承诺和承担长期责任,这些均符合男性在繁殖中“投资最小化”的原则。

与男性相比,女性选择短期择偶策略并不能实现繁殖收益最大化,潜在代价却比男性大。因此,显然不能用“与更多异性发生短期往是为了最大限度获得繁殖收益”的元假设来解释女性的短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男性采取的短期择偶策略是应对“繁衍”这一特殊适应性问题、实现“繁衍收益最大化、投资最小化”的最佳策略之一。他们尽可能多地追求往对象,形成异性多样化的心理偏好,并在进化过程中将这种心理偏好遗传下来。因此,在现代生活中男性比女性更渴望发生短期择偶行为、短期的数量也比女性更多。

从进化心理学视角来探讨短期择偶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无疑是新颖的, 值得重视的,对研究其他复杂性社会心理具有启发意义。但是,用进化论观点阐释短期择偶行为心理机制的研究侧重于元假设的构建而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有待今后的研究者寻找更多的证据来验证这一元假设。

参考文献:

[1]Athanasiou,R.,Shaver,P.,& Tavris,C.(1970).Sex. Psychology Today, pp. 37-52.

[2] Schmitt,D.P.,Couden,A.,& Baker,M.(2001).The effects of sex and temporal context on feelings of romantic desire: An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7,833-847.

[3]Brown, R. E. (1974). Sexual arousal, the Coolidge effect and dominance in the rat (Rattus norvegicus), Animal Behaviour 22 (3): 634C637.

篇5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应破除指定教材束缚,给教师和学生以选择空间;摒弃固化、僵化思维,还教师和学生以主动权利;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塑教学和课堂以品质。

关键词 新课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1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伊犁师范学院教改课题“新课改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课题编号:2012jg37),伊犁师范学院思政课题“新疆高校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以伊犁师范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2sz08)的成果之一。

遵照《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伊犁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健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提升,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我们也在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不断根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积极探索、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将其渗透进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去,不断推进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一、破除指定教材束缚,给教师和学生以选择空间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的性质和专业特点,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相应实践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因而以往在课程教材的使用上具有严格的要求,针对专业基础必修课,我们必须定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年年如此,届届如此,当然,使用指定教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也是确保这一课程的政治方向所需要的。但是,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用指定教材的消极面就凸显出来,教师和学生毫无选择可言,随之而来的后果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受到单一指定教材的束缚,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无形之中就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中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就应大力改革大学课堂教学,破除指定教材的束缚,尤其是对教师的束缚,把大学课堂教学的选择权还给教师和学生,给教师和学生留出选择空间。破除教材束缚并不是说不要教材,而是要使教材多样化,因为每一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有编写者自己的角度,也在不同程度上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即使是相同的课程,不同的教材也会带来不同视角的独特思想,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经验和自身的知识水平来选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点和看问题角度来选择,再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来确定使用什么教材,从而使师范生首先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体验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力量,使他们首先成为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体,让他们在选择过程中体验主体意识,使他们在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师时,有意识地让中小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通过这种选择教材的改革尝试,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专业知识,从不同角度理解理论知识,再结合自己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培养起浓厚的专业兴趣,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

二、摒弃固化、僵化思维,还教师和学生以主动权利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变,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的、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在师范生教育中,除了一般的知识传授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师范生技能的培养,但长期以来,学校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学实习”为主要模式,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基本是分开的,教育实习、支教和微格教学等实践层面的教学技能训练不足,而且过去我们已经形成的固定观念就是把师范生的技能培养当作一种技术式的技能,即让学生通过教育实习、微格训练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怎么上课,然后用统一的模式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未来的教师可能在授课技巧和程序方面不会出什么差错,但同时也看不到他们的创新。在理论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传统教育体制下相比,将发生以下几方面的转变: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既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又是学生的引路人;第二,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第三,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第四,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从这四点要求来看,实质上是要求教师摒弃过去的僵化思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喂学生吃”,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吃”;不能再当自己是教书匠,而要做一个教育家;不要再依赖于专家来编教材,而要主动成为教材改革的推动者;不要再把学校理解为封闭的象牙塔,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小社会。作为今天的师范生、明天未来课堂的教师,更应该在这一改革中,充分发挥主动权,不要再等着老师来“喂”,要学会“自己吃”,时刻要以一位未来的教师要求自己,要用丰富的知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拥有个性魅力的未来教育家,而不要消极、被动地沦为“教育工厂的合格品”。只有拥有主动权才能谈创新。

三、开创新型教学模式,塑教学和课堂以品质

指定教材、僵化思维模式的束缚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五步曲: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讲清新知识—课堂答疑—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师按这样的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较少,即使参与,也是被动地参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其实现在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它是一种最“不经济”的模式,因为它往往会产生两个消极的后果:一边是教师辛辛苦苦备课、讲课,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另一边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理论内容真正能被学生消化、吸收的很少,这就是所谓的“两头不落好”。并且就我院(此处指新疆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下文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而言,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设置当中就存在着一些问题,仍有一些专业课程需要适当增加,还有一些课程与本专业相关度不大,应进行删减;有些课程在授课时间上不够科学,应注意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由于专业课程之间缺乏统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分散的,这种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此次改革过程中,我们根据2008年中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与实施过程,结合新疆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在对原有课程进行统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相关课程,如设置相对缺乏的社会文化建设的相关课程、新课程改革标准与创新,为了增强学生教师教育的实效性,邀请在教学一线的中学优秀教师客观指导。同时,结合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妥善处理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这样循序渐进地使课程结构模块化,实现课程设置比例科学,合理提高各门课程的教育时效性,确实起到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作用。

在理顺课程结构、实现课程模块化的同时,我们也汲取了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所做研究的经验与成果,针对当前因缺乏必要观念支持和整体设计,以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致使师范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普遍欠缺的现状,探索构建培养师范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全新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模式研究方面,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大部分是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比如,有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提出实质上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习的主动能力,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探索性的学习,这样的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在此次改革过程中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但同时又结合了我院的实际情况,称之为基于科研项目的双向互促模式。

首先,这一教学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中心。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这里的科研项目是指真正立项的科研项目,上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下至院级科研项目,当然这是从教师方面而言。从学生方面来看,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基础,一直以来,我院都设立有大学生科研项目,每年都会立项数项,一般是在大学二年级期间申请立项,到大学四年级毕业前结项,因此,这里所讲的基于科研项目不同于一般的那种虚拟项目,是实实在在的项目,这也是近几年我院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教学科研两手抓的积极成果。

其次,“双向”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层面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学生的进步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思想,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就是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第二层面是针对学生自身的流动而言,一是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他可以在中小学课堂上学以致用,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教学组织上,经过大学期间的锻炼和培养,这一教学模式已经作为一种素养内化在其学习过程中,因而当他(她)工作以后,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而不需要外在要求;二是另一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会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顾名思义,研究生是需要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这部分学生在读研究生期间也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那么,在本科期间培养的这种问题意识、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品质无疑会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无形之中也促进了研究生科学素质的提升。

基于科研项目的双向互促模式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不希望把它看作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念、一种灵活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它可以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具体的操作,当然,这还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希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研究活动,实现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从而不断提升课堂和教学的品质,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构建卓有成效的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教育;教育生态;核心作用;机理;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教育生态的文化困境及其症结

(一)大学教育的文化本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实践确证,教育乃是现代文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的本质在于赋予人以文化生命。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所产生的精神成果的一种静态积淀,既外显为一系列符号系统,也外化于人类创造的一系列物质成果之中,一般而言可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文化之分。基于动态过程视角,“文化就是人化”[1],由“文”而“化”,通过“文”而使人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文”而使自身发生变化,从而将“人”从自然状态当中“化”出来,这是人成之为人并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也是从自然人“化”为社会人并最终成为文化人的逻辑过程,由此通过文化而完成“人化”的过程也正是教育的职能所在。因此,教育的文化本质是人类自身的规定性,是基于人本身的意义而发生的,并且伴随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而取得其存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人也规定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既包括他自己,也包括社会人,其途径就是通过文化来培育人,实现人文化成。教育的目的如此,表征着“人化”完成的大学教育更是如此,由此决定了大学教育的文化生态也应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在中国教育场域中,基于儒家文化的理念,自古以来就生成并传承着“大学”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中国教育的文化本位。正如《中庸・大学》所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即成人之道,道德人格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标准,由此将个性生成与社会化内在统一起来,这也为当下中国的大学教育也指明了目的与路径。化民成俗是教育承担的文化使命,文化反过来也影响着教育的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道德教化的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以人伦”,进而形成了伦理型道德化的教育风格,但以今天的视角而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也存在偏失,“最大的偏失就是对个性的压抑”[2]。尽管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原则,但中国人长期形成的自我观在根本意义上是各安其分、各守其伦的“依赖型自我”,中国人更多地是习惯或者束缚于按自我的社会身份与角色说话和行动,缺乏个性和创新。与之相对应的是西方人的传统自我观是“独立型自我”,追求个体,敢于创新,这是西方近代科学发达的文化原因[3]。如果用“人本化―工具化”代表两种教育哲学的发展路向的话,前一种路向通往“个性化―自由化”,后一种路向则通往“体制化――标签化”[2](P.125)。很显然,西方与中国的教育哲学走出了不同的进路。

(二)大学教育生态的文化困境具象

在中国大学西化包括苏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尽管在规模乃至管理体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带有种种弊端,无论是与古代的大学之道割裂,还是专业教育对人文教育的压制,抑或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甚至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产业化的教育换来的却是越来越冷漠的图景,在挑战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的怪相日渐彰显的同时,大学承担的国家创新力提升功能却没有得到根本的彰显,由此构成了中国大学发展的困境,体现在大学生群体上的具象可归结为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三个方面。

一是人格缺失。“人格是高尚还是卑微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也是人文精神的本质。”[3]同时,人格作为人的精神的尺度与标志,是对人的教育的关键。在中国大学场域中,在追求科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却忽视甚至忘却了崇高的人格,造成了许多学生的人格缺失,道德滑坡、法律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不强,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的爱。

二是创造力匮乏。科学教育是产生创造力的关键,其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使每个人能够参与有依据的决策和采取适当的行动,这对保证他们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健康和协调发展是重要的。”[4]但一方面,当前“学习科学的年轻人在减少,而且还表现出对科学缺乏兴趣,至少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情况是这样。”[4]中国的大学生同样如此,另一方面则是缺少创造力生成的土壤,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当前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等原因,不过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则是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失衡,特别是人文教育被遮蔽,难以培养出真正富有创新性、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是心理失衡。在现代化转型时期,中国同样不可避免地遭遇着因为文化失衡、价值冲突的影响下人们产生迷茫、失落、压抑、痛苦、甚至无所信仰、无所寄托的心理失衡、精神境界低下的状态,这种状态也传递到大学中,使得大学生也呈现出精神生活空虚、消极颓废、缺乏信仰的心理危机。

(三)大学教育生态文化困境症结面对以上困境甚至是危机的具象,如何诊断其中的症结?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发展困境症结无论是文化断裂、工具理性、应试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其根本要义都在于忽视人文价值、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缺位。首先,大学教育偏离传统文化本位,被功利主义左右,教育领域受到非教育领域因素的主宰、教育商品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当前中国大学生产生了“传统”与“现代”的严重断裂。而在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思潮文化正在深刻影响、侵蚀着大学的文化传统。其次,大学理念受到工具理性的宰制,把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视为客观的、“技术”性的,而非道德或政治性的,大学教育的主流变成技术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在于为经济发展、工业化、科技化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忽视了责任、道德等人文价值的培育。再次,教育模式上,应试教育造成了教育的标准化,压制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被遮蔽,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创造力的提升。最后,在学科设置上,专业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压制了人文教育,科研压制教学。专业教育让人成了分工的奴隶,现代大学的弊端正在于无限扩大“专业教育”的功能,“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因此,“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便成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由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5]。

二、艺术教育: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如上文所述,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中国大学发展困境与危机的症结,而恰恰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中应占据核心地位,正如以礼乐教育、德性教育、价值教育、人格教育为内容的人文教育构成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并且“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6]。为规避当前专业教育过度膨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弊端,防止造成学生因人格分裂、道德缺失、知行相悖而变成“单向度”的人、甚至沦为“经济动物”的异化,大学理应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那么,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在于艺术教育。人类文化的要义是人化,其人化的主要路径在于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基于人这种根本的存在方式,教育、文化与艺术本身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教育是一切科学艺术的基础,艺术教育尤为一切教育的基础”[7],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形式,也是完整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一般而言,“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8],这一系统性的教育既是一种语言教育,又是情感教育与经典教育,而在其本质上因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类本性而是一种人文教育。其一,艺术教育关切人性,能够培育智慧心理和健全人格。艺术教育的过程会让人从艺术的开放性与可持续性中沉淀一种“异质同构”、贴近“智慧”的心理结构,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创新意识,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在艺术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状态,与艺术创造主体对话、共鸣,实现情感的解放与升华,制衡物质世界与现实功利的羁绊,从而超越自我、养成健全人格。其二,艺术教育能够引导人获得对“道”的体悟和关照。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从感知艺术语言的有限存在形式出发,通过审美、想象去领会艺术作品的本体“意味”,去感受和领悟人生和命运,发现意蕴无穷的新世界,以在有限之中追寻、把握超越之“道”与无限可能,而这正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在。其三,艺术教育能够通过审美,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类、对待社会、自然、人生与自我。在现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中,艺术教育既是独立的、普及的、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教育,同时,对于各种素质教育而言也发挥了中介作用,它是贯穿于素质教育始终的,潜移默化地灌输人文价值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学的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不为培养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不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尤其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艺术教育的定位更应体现出“人文性”,这里的人文性主要是指“关于人的‘修养’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做人’的教育”[9],并发挥着人文教育的核心作用。当然,不同于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系统的专业化技术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艺术专业性教育,大学的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而且艺术教育不只存在于艺术课程之中,也可以而且应当存在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三、“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机理伴随着后现代式的反思,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异化作用日趋明显,而基于艺术的“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教育生态场域中也应该发挥“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可以说,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能够让全体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思想与审美欣赏、评价能力的艺术教育既传承与创新了中国古代的乐教文化,能够体现“道、学、术”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的特点。这种“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情感、涵养思想,化育形成高尚人格除了艺术语言和技术的传递价值,通过将艺术的审美与陶冶性情联系起来培育人性、化育人格是大学艺术教育的首要作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认为知、情、意作为教育的三个层面不可或缺,其中,情感是人格的重要构成,不仅是人区别于物的重要特征,而且构成了“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的层次之分。一般而言,能够赋予情感最优美和最深刻细致表现的,首先是文学和艺术。

大学生尽管已经成人并具备相当的理性高度,但其情感的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尚待成熟与完善。通过艺术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移情作用拓宽胸襟、陶冶性情,艺术的审美关照正是通过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的移情作用生成意象,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的。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涵养上主要体现为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其一,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去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冯友兰曾说,“儒家以艺术教育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现代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来获得德育效应。

人格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有个人特性更有群体意识。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时体现了对个性以及群体意识的尊重这两个侧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艺术修养这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进而化育完整的社会人格。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受教育者尊重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尊重个人的创造,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因为审美活动和艺术有一种社会化沟通的功能,使个人和社会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得到和谐统一。(二)启迪科研智慧,激发创新潜能创造性是艺术的本性,创新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大学教育通过实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现理性与感性思维相对的平衡和相互促进、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平衡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从脑生理科学视角看,艺术教育对智育发挥平衡作用。人脑的左半球负责抽象思维,俗称“数字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俗称“艺术脑”,人的思维只有在左右脑同时充分开发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更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加强对右脑开发发挥特别作用。左脑储存个人毕生的经验,是“个人脑”;右脑储存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来所创造与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是“祖先脑”。自古以来,人类都是依赖右脑作为主导来生活的,它给予人类灵感、智慧、创意,右脑的信息量是左半脑的十万倍、百万倍乃至千万倍以上。因此,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人的左脑具有行动、文字、抽象思维、数字意识四个特性,侧重于发展工艺、战略、语言、逻辑和算术等,相比较而言是开发较多的部分。右脑则具有纯粹的“生存”、对图像的理解力、隐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四个特性,可以说,这正是思维原创性的科学基础与动力源泉。隐喻是感情与图像的独特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创新,内心世界的情绪或感情往往要依赖于隐喻才得以沟通和交流,而隐喻和图像的结合就是艺术。由此,作为“右脑革命”者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学生缓释心理方面受到来自智育的压力,使由于片面接受智育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其次,从科学研究客观规律而言,其过程是先有艺术或者哲学,再到科学的创新,科学与艺术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从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科研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很多科学家总是被一种美引导着。比如音乐和数学并不偶然地构成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的灵魂,它们正是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相互击撞而谐和的奏鸣曲。可以说,激情与理性一道孕育了科学,艺术由此构成了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最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不仅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培养科研创新所需要的直觉,可以拓展想象力空间,可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提升原始创新力,改善学生思维结构,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对培育创新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形成和谐心理结构,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在现当代社会,面临种种异化现象,心理与精神的难题向人类包括大学生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使技术的、物质的奇迹和人性的、精神的需要实现平衡?艺术的完美离不开和谐,和谐精神是艺术的根本目标。以情感性为重要特征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困惑、心理失落,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的平衡与和谐,来维护、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一,艺术教育能够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的心理压力,并增加审美体验和生活情趣,使人的感情活泼灵动,激起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借由艺术的净化功能、暗示功能实现大学生精神的救赎。其二,艺术教育可以激发集体无意识,塑造和谐的文化心理结构本体。凡是真正的艺术,均能以一种最典型、最集中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人类集体无意识深层的那种最恒常、最基本的生态模式,艺术教育能进入人的感性层面,甚至让人有意无意地与自己无意识深层中生态原型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其三,艺术教育能够变化气质,提升精神境界。如果把艺术教育归结到一个最高的层面,就是要提高人生的境界,这也是艺术教育核心作用的最终落脚点。儒家崇尚“人皆可以成为尧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养上升到圣贤的境界,而艺术教育同样可以给人以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使人具有一种宽阔、平和的胸襟而成为生机勃勃的、明事理、有作为的人。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由有限向无限扩展的过程,“人的超越有限的意识,最根本在于审美意识或诗意,诗意是美的艺术的总精神。”[10]这里同样提出诗与艺术的内在关系,“审美教育对于人的精神的最高的影响就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11]。按照人生境界的逻辑脉络,诗意的人生境界作为一种超越有限的境界、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恰是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升诗意的人生境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被称为“完全的认知”的高峰体验中更完全地具有人性、更加超越自我、更加整合、更具有创造力,更接近他的存在完美性,可以说这种高峰体验是自我超越,又是自我确证,处于高峰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普遍会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这种感恩之情常常促使人产生一种“世间何等美好”的感悟,表现为对于每个人和万事万物的爱,激发一种为这个世界行善的冲动,一种回报的渴望,甚至一种责任感。因此通过艺术的高峰体验,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完全认知人的价值和意义基础上,在感恩中完善人格,完成精神世界的救赎,心理的调试、学会爱与责任。另一方面则可以培养学生超越的生活态度。超越有限追求无限和永恒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通过高远的审美境界为主导原则、凝练一种超越的精神可以实现诗意的艺术化生存。而大学的艺术教育作为最自然、最合乎人性的教育,让学生懂得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身,培养提升人的情感力和文化品位,从而将自己的生活创造成“艺术品”,实现人生美化和个人生活的艺术化,使自己的生态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与提升,逐步进入审美的诗意生存。(四)承担文化使命,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文化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12]大学是文化交流的窗口,更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圣地。保存、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本来就是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是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中国大学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在于体现在大学生身上的“传统”与“现代”的断裂。艺术教育是大学继承与创新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形式。大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特别是鉴赏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经典而获得艺术文化的修养和文化生命的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部记载中国人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的活的图画,反映出中国人‘用美的方式生活着’的优雅心态”[13],其最终本体是“道”,体现了最为深刻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传统艺术“积累了人类几千年的文化的精华,它们是培育美好、善良、高尚的灵魂的最好的养料。”[14]通过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可以感受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那些隐藏在中国心灵深处最深层的东西,让学生体悟中国艺术所承载的价值理念、生命情调和意境之美。(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樊浩.文化与安身立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4.

[2]王洪才.教育学:人文科学抑或社会科学[J].新华文摘,2012,(17):125.

[3]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J].新华文摘,2010,(07):34.

[4]杨叔子.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02):185.

[5] [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7.

[6] [西班牙]奥尔特加・加塞特著,徐小粥,陈军译.大学的使命[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56、58.

[7]杨叔子.杨叔子教育雏论选(上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168-169.

[8]吕斯百.艺术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2003,(01):46.

[9]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6.

[10]程军.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J].艺术百家,2005,(05):187.

[11]张世英.新哲学演讲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65.

[12]叶朗.美育与人生境界[A]//陆挺,徐宏主编.人文通识讲演录(美学卷)[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25.

[13]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65.

篇7

【关键词】 黛力新; 心血管; 帕罗西汀; 焦虑; 抑郁

中图分类号 R74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7-0046-02

在临床上,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中,发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以及躯体化障碍等,患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根据相关的研究发现,目前大概有25.0%~40.0%的患者发生心理障碍或者伴有心理障碍疾病,并且在心内科中非常常见[1]。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有效地控制患者的急性发作。笔者所在医院对收治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采用黛力新和帕罗西汀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焦虑/抑郁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00例轻中度、重度焦虑/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男60例,女40例,年龄32~68岁,平均(45.0±2.0)岁;轻度焦虑/抑郁30例,中度焦虑/抑郁为10例,重度焦虑/抑郁为60例。试验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34~67岁,平均(44.5±3.0)岁;轻度焦虑/抑郁29例,中度焦虑/抑郁为11例,重度焦虑/抑郁为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对患者进行自评打分,正常:0~7分;焦虑/抑郁:≥8分。由专业人员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Hamilton抑郁量表(HAMA-17)对患者进行心理评定[2]。严重焦虑:HAMA总分>29分;中度焦虑:21~28分;轻度焦虑:14~20分。严重抑郁:HAMA-17总分>35分;中度抑郁:20~34分;轻度抑郁:14~19分。

1.2.2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和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之后,对照组给予黛力新(H.LundbeckA/S,批准文号:注册证号BH20020474)治疗,1片/次,早晨和中午分别服用1片。在治疗1周之后,剂量改为1片/d。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43)20.0 mg治疗,1片/d。两组患者分别治疗1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按HAMA减分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本研究中,186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对照组8例退出试验,试验组6例退出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口干和心率增快以及头晕等症状;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等情况。

轻中轻度焦虑/抑郁:试验组(40例):痊愈23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6例;对照组(40例):痊愈24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中轻度焦虑/抑郁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焦虑/抑郁试验组(60例):痊愈40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9例;对照组(60例):痊愈2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效23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重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对于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和来自社会的精神压力等有关,使得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和中枢神经递质功能发生异常有关[3]。然而,患者发生心理障碍是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主要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出现一定的减少,进而使得患者出现拟交感胺的代谢异常情况。

在人体中,交感神经的中枢主要是下视丘,患者发生心脏神经症病变的部位可能发生在下视丘。在心内科疾病患者中,发生心理障碍的患者非常多,发生焦虑情绪的患者占10.0%,心脏疾病住院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几率分别为42.5%、25.0%[4]。大多数胸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并不是患者出现冠状脉出血而引起[5]。对患者进行心理障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由心理障碍所引发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减少或者消除,进而使得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有效地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控制和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的发生。

帕罗西汀是一种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是目前新研制的一种新类型抗抑郁药物[6]。主要作用是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进而使得突触间隙5-HT的含量得到增加,进而达到治疗的效果[7]。这种药物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非常小,并且对人体的血管和肝肾功能造成的影响非常小,同时具有比较轻的镇静作用,患者具有非常好的耐受性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服药方便和安全。在复合制剂黛力新中,含有杂环类抗抑郁剂四甲蒽丙胺以及神经阻滞剂三氟噻吨,主要是使得突触间隙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等含量升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协同效果[8]。此外,能够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使得患者的躯体症状得到有效地改善。经过此次的研究发现,在这200例患者中,186例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对照组8例退出试验,试验组6例退出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之后,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改善。特别是治疗3~4周的时候,改善特别明显。试验组:2例患者出现口干和心率增快以及头晕等症状;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嗜睡和体重增加等情况。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血脂以及肝肾功能等在治疗前后没有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重度焦虑/抑郁的有效率分别为85.0%、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采用黛力新和帕罗西汀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两种在抗抑郁和中度焦虑等治疗上没有明显差异,但黛力新的价格相对要比较便宜,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作为首选药物。但对于重度焦虑和抑郁疾病的患者,帕罗西汀的效果则更加明显,可在早期时选用。

参考文献

[1]王再超,董梦久,陈景辉.黛力新联合逍遥丸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3):39-40.

[2]刘艳,黄素娴,黄妙娟,等.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并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12):1107-1109.

[3]李红文,范俊生,李艳丽.黛力新治疗伴抑郁或焦虑的偏头痛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69-71.

[4]张国伟,吴绍娴,许荻,等.黛力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焦虑抑郁症[J].航空航天医药,2010,5(7):1092-1093.

[5]邓贤坤,张继娟,张文俊,等.黛力新联合舒利迭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07-2308.

[6]徐传芹,郑玉龙,周黎阳,等.黛力新对支气管哮喘焦虑症状的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210-212.

[7]李志刚,谷宁,王凤丽.加味一贯煎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65例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3):212-214.

篇8

【摘要】文章通过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要求的分析,探讨以工作室项目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时代培养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教育的实践教学形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项目;创新实践教学

一、独立学院与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

随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进与普及,以及国家对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的重视,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要求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学生专业实际工作的应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独立学科,就其专业具有的特殊性来讲,需要达到实践性、创造性和职业性的目的,参照工作项目内容,结合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技能、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设,实现教学相融,以及工作项目的综合化、整体化。

在专业改革过程中,独立院校也逐渐认识到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要求,实践教学与工作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将作为独立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主要方向引导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解决现实设计项目问题,还能加强实践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在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工作室项目的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室项目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

近几年兴起了很多与艺术设计教育相关的工作室,如有校企合作的、有行业协会专家设立的、有政府搭建的,以及各大院校如中央美术学院等在导师负责制度下建立的各种类型工作室等。这些工作室都是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中,对之前相对封闭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是体现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的重要通道。而基于这些工作室项目平台下的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环节,是对原实习基地的定位与概念的一个突破,是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的一个创新起点。工作室项目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模式如下:

(一)综合技能的培养

产学研的结合,把设计项目引入到课程中,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载体,调整艺术设计核心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设计项目、设计实践紧密结合,践行教、学、做综合成一体的,在导师负责下的工作室制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使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践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实习,并确立针对学生个体进行专项技能培训的机制,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所长,创造性地实践,构建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培养与设计就业要求紧密结合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二)创新配置的模式

工作室通过各种合作项目,将项目引入教学中,根据不同项目需要配置不同数量的项目导师、设计总监、设计师等各等级角色,并按实际项目内容调整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比例,以项目需要为出发点组成合理的工作团队。在此基础上,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参与时间比例、负责内容进行针对性地分配,制定最能培养学生独特专业能力的工作范围,增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进行选择团队的机会和可能,在体现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自己发展的潜力所在。

(三)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以项目工作为背景的内容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单一的设计技能技巧训练的教学方式,转化为综合设计思维方法的整体化实践教学方式,提供学生更多的创新思维训练以及综合设计研究的空间,使学生从更加综合多维的方面去有效地设计创造,让学生通过后期自己的动手动脑,独立思考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形成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综合培养和训练。

(四)奖惩机制的建立

过去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实践课程很多只是单纯地开发课堂练习与实验内容,缺失了设计实践部分的社会内容,对艺术设计实际制作应用流程、工艺及材料分析、应用实效跟踪等环节缺乏了解。通过以工作室设计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教学项目化、作业实践化,量化设计指标、定岗实践,并建立资源共享、成本利益共享的工作室运作机制,使学生有完整深入的设计社会实践体会,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显得新鲜并富有挑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增加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

三、工作室项目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一)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工作室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专任的专业教师与外聘的专业教师相结合,充分集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以及群体的力量,形成工作室项目负责人制,负责人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适时介入职业设计师进行教学串讲、项目讲解、项目分析设计等环节,和学生共同探讨、创造项目设计与工程实施的整体设计实践过程,形成企业、市场、技术、用人单位、学校师生共同研讨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能力激发效应

在工作室项目中,学生在根据设计项目的实际要求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分析、中期设计深化制作,以及后期设计提案展示等过程中,将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依据原有的理论思路进行思考不一定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模式,形成一个具有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关联性的网状分布设计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设计整合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等。

(三)纽带作用

学生进入设计项目教学的环境中,也就相当于进入了企业担任设计工作者的角色。整个项目的设计实践内容将全面按照对待设计员工的要求,安排整体可行的设计程序、进度、内容等,进行设计实践教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地点也是在教室的基础上,加入图书馆、市场、企业间的相互转换,进而培养了学生设计创意、设计实践的能力以及与设计员工的职业要求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对接了学校与企业对设计员工要求的综合能力培养。

(四)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设计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也对设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能力要求,需要教师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超高的综合设计实践水平,达到一线设计实践骨干的设计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也要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脱离出来,转变思想为设计项目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开展的设计项目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要站在教学的一线,还要站在设计实践的一线,所以需要教师更多地通过企业调研、交流、进修、培训等各种方式,以及承接企业设计项目或担任企业设计顾问、设计总监等形式,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项目设计能力,确保达到更高质量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语

艺术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是培养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教育的基石,通过以工作室项目为主导的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把学生从传统的设计教育模式引导到企业设计、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在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增加了劳动观念、吃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教会他们经受挫折、进行人际交往、迎接社会挑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注释:

*基金项目:2013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艺术设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现》(批准文号:桂教高教[2013]28 号)(项目编号:2013JGZ204)。

参考文献:

[1] 张锋美,姚蕊. 以“工作室”教学模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6):94-95.

[2] 吴时明,石正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 2002(2):56-58.

篇9

据调查,平果县第二中学高二学生的心理挫折问题主要存在四个方面:(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不能考取理想学校;无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2)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批评;经常受到同学的排斥、讽刺;交不到可以讲心里话的朋友;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良等。(3)兴趣、愿望方面。自己的兴趣得不到成人的支持,而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或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不能达到自己的愿望等。(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常受到轻视和委屈;自认为多方面表现都很好而未评上“三好生”、未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都不如别人等。

究其原因,影响中学生学习的受挫折能力的因素有:(1)生理条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陷的人更能抵制挫折。(2)挫折经验。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的人更能抵制挫折。(3)个性特点。开朗豁达、意志坚定的人更能适应挫折。(4)抱负水平。希望值过高的人容易遭受挫折打击。(5)心理准备。预先想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早有准备,当遇到挫折时,更能承受。(6)主观判断。能对挫折作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恰当地应对挫折。我们虽然不能杜绝挫折的产生,但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去积极地应对挫折,任何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

让学生学会处理挫折的方法,学会珍惜生命。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挫折。方法如下:(1)善于进行自我开导和排解。在挫折面前,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所谓的“一帆风顺”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人生在世,遇到一点挫折不足为奇。建议学生采用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要正确对待挫折,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志者事竟成”等等。(2)调整期望,增强信心。中学生受挫,常常是因为对自己期望太高,对实现理想足以,结果往往由于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达不到期望值,就产生受挫感。即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引导学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要逐个目标去实现。每实现一个目标,他们就会有成就感,心情就会越来越愉快,学习起来就越有信心。(3)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主动排除不良情绪。当忧愁、烦闷、苦恼的时候,可以到球场去“冲锋陷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音乐、放声歌唱中去。或者是一个人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甚至痛哭一场,使不良情绪得到排解、消除。(4)寻找补偿与升华。当目标受挫,遭到打击时,可以找另一方面的成功来补偿自己。“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修列兵法。”以此引导学生不要因为受挫而意志消沉,应该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学习成绩实在不行,就审视自己在音乐、体育或其他方面是否有特长,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另外,遭遇挫折时,也可将痛苦、忧愁等不良情绪,转化到积极而有益的行动中去,以达到“升华”。例如,与其考试成绩差以后情绪低落,不如“吃一堑,长一智”,振作精神,总结自己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奋起直追,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行动,这就是升华的表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应对挫折,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的突破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一,创设自由氛围,重视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一个个富有个性和特长、品德高尚的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理自由的空间和心理安全的氛围。因为创造性的灵感总是在主体迷恋、执著、充分自由的状态下萌发出来的,自由是创造的温床,不可想象,一个中学生在既定思想的束缚下,在时常提防批评受猜疑的环境中,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如近年来颇受欢迎的课题讨论教学法,它突破传统教学的藩篱,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由信息单向传递转变为主体化传递,带来教学效果的优化;课堂讨论又会使各种思想发生碰撞,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新观点、新看法,并使师生的情感、心灵与整个教学程序和谐共振。

篇10

关键词:程序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 兴趣驱动 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30

1 引言

目前,程序设计是工科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对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的锻炼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1]。程序设计课程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教师设置和指导涵盖多知识点的软件课题,期望学生通过课题的实践来巩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法和思想的一种手段。由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常在低年级开课,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期间接触很少,导致学生普遍对编程语言课程存在畏难情绪和厌恶心理,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影响了课程的学习效果。而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到学生对编程语法和方法的掌握,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自信心。

建构主义[2,3]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融合了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皮亚杰等人的认知观点中解释了如何使客观知识结构通过个体与之交互作用而转化为认知结构的方法,建构主义理论中教学观表明: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呈现者,不应扮演知识权威角色,而更应关注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时刻掌握他们的学习进展,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应当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特定阶段承担起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核心思想即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起始阶段教师是主体,而通过学生兴趣的提高,学生应该慢慢替代教师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于程序设计课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三种较为典型的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4]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任务为主线开展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中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负责把知识点融入各个子任务中去,学生层层推进任务的完成。尽管这种方法没有遵守传统教学法中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是以完成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但是可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案例分析教学法[5]

案例分析式教学是教师运用典型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参与理解、分析、探讨、反馈等教学活动,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方法的核心是鼓励学生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想法。通过教学对象的双方互动,通过参与研讨,使得学生在解决课题的实践中掌握知识、熟练技能、侧重实用。

2.3 竞赛驱动教学法[6]

由于把考试作为课程的目标会使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因此提出竞赛驱动教学方法,期望通过竞赛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引入竞赛的训练方法与评判规则,以竞赛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例如南京邮电大学每年开展的ACM竞赛、程序设计大赛等,会吸引很多学生踊跃参与。

综上所述几种现行方法,尽管从不同角度改进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共性问题。

①重语法、轻方法。高级语言的语法规则繁多,比如函数、指令、输入输出格式等,通常在编程语法教学时教师侧重介绍各种语法规则,并且要求学生记忆并严格遵守规则进行编程。而实际上,程序语言的学习应侧重于对问题的解决思路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重结果、轻过程。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成绩评定一般都取决于最终程序的操作效果,所以学生往往关注程序的功能是否实现,而忽略了程序实现方法的选择和取舍,这对于未来大型程序的开发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③重规范、轻探索。程序设计课题的一般都有标准答案,要求学生所开发程序达到或者接近标准结果,尽管这种课题便于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但是限制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程序设计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灵感的一种技能,过多的约束与限制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养成和后期发展。以上所述的三方面问题显然抑制了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乐趣,进而也影响了学习效果。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面向兴趣导向的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思路。

3 兴趣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以兴趣为导向的程序课程改革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引导、学生实践和教师评价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本节分别介绍这些步骤的实施方法。

图1 兴趣为导向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

3.1 课题的选择与设置

课题的选择对于程序设计课程而言非常重要,与课题的合理性和可探索性有着直接关系,一个合适的课题体现几个特点:①知识点涵盖完整、合理,课题所需要用到语法能贯穿高级语言的主要知识点,另外这些知识点应与实际软件开发相符合;②趣味性,课题可以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激发研究的意愿,比如可以采用巡回赛竞分型课题;③可探索性,课题未必有标准的答案,程序开发的结果可以是多样化的,允许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挥,并且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来加深对课题的理解和分析。

3.2 教师引导课题

由于程序设计课程主要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教学对象的专业基础想对薄弱,而探索性课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所以教师对课题的引导很有必要。课题引导应侧重于课题所涉及知识点、解决思路、基础理论等,尤其是关注对解决过程的引导,解决过程可以采用“问题剖析―问题建模―方法凝练―实施解决”的模式来开展和介绍,可以把课题的关键步骤作为入口,逐步增加细节,按照“关键步骤―增加细节―全局”步骤加以分析和引导。

3.3 学生探索与实践

经过教师对课题内容和方法的引导之后,学生要开始课题的具体实施。实施过程包括课题分析、课题准备、方法选择、编程实现和结果验证及反馈环节。课题分析需要根据教师的引导开展,根据分析结果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储备,之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编程实现,在对结果进行验证之后可能还需要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方法,对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所以该步骤是一个迭代过程,学生可能需要进行多次的“方法选择(调整)开发(完善)程序结果验证方法选择(调整)”。在该过程中,学生将不断加深对程序设计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教师评价

在该方法中,教师评价将不仅仅依据学生所开发的程序结果,而更多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分析和思考过程,特别是学生在方法选择和调整过程中的实践轨迹。教师评价的指标应覆盖学生实践的四个环节,分别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准备情况、方法选择、程序结果进行评价,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等级。尽管在该方法中,教师的工作量会有所增加,但是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的效果,并给予更为客观的评价。

4 结语

当前信息类高校中学生对程序设计课程普遍存在兴趣不强的现象,因此影响了教师所预期的教学效果。针对该现象,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一种以兴趣为导向的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方法,期望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和探索,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一种对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成绩评定的模型,该模型涵盖学生参考课程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乔淑云,黄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计算思维之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17-23.

[2]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教学[J].教育研究,1999,(5).

[3]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4]冀松.兴趣教学法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3):52-53.

[5]王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1):65-67.

[6]王桂平,冯睿.程学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3):51-53.

[7]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刘林峰(1981-),男,博士,副教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