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教学概念

篇1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社会学的视角

在信息社会来临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它的不同界定,反映了界定者所持的不同理念,而这些不同的理念又影响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正确厘定,实际上是在匡正我们的不当理念。所以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科学的界定,对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一、教育信息化

一个技术化了的概念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来源于“信息化”,这里存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是,教育系统只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理所当然要把教育信息化包括在内。所以学界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地受承于人们对信息化的理解。

一般认为, 信息化一词起源于20 世纪的日本[1 ] 。关于信息化,有许多不同定义,科技哲学专家鲁品越等在《中国未来之路———信息化进程在中国》中认为:“中国把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上的推广应用,称为‘信息化’。”[2 ]这无疑表明在中国把信息化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这种观点大有市场。对信息化过于技术化的界定深深地影响了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

由于教育信息化一定会涉及许多具体的机器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也就使得人们多以机器论和技术论的范式来理解教育信息化及其目的,以为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CAI 学习、实现网上远程学习,就是以专门机器取代老师授课,就是以电子教材取代纸本印刷的教材等等,并且只是以效率性和省力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标尺[3 ] 。学界教育信息化界定的技术化倾向十分明显,仿佛只要把信息技术加以使用就可以实现我们人类的目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是信息化的发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何谈信息化?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对于信息化十分重要,但是信息技术并不是信息化的一切,它不是信息化的所有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终极追求是为人类社会的福祉服务的。怎样发展和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这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进行审视。

二、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界定与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为什么对教育信息化的界定会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呢? 这是一个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因为在每一种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背后都有一种解读者自己的理念。如果解读者把教育信息化认识为从物到人或从人到物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在教育领域的变迁,那么她(他) 的这种理念就会使她(他) 在教育实践中不会或只从某一方面孤立地从事教育信息化行为。相反地,过分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其背后的理念会使人们以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切方面,信息技术的实现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以为信息技术提高所谓的教育效率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所在。正是从理论上我们没有能够正确澄清,因而使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实践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

首先,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中受到冷落。按理讲,青少年学生一般会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对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年轻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所以信息技术对学生应有不小的吸引力;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拓展了学生的认识空间,它不像传统的纸本印刷教学材料,它能提供许多视频和音频以对学生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可是在现实的校园中,不管中小学,还是大专院校,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不愿意学,老师不愿意教,这种现象已不罕见。个中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信息化理解上的偏差相关性很大。大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以为教授给学生的只是信息技术,于是没有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和感情的培养。学生没有了对信息的出自内心的热爱,于是在过了最初的好奇期后,就对信息技术这个冷冰冰的东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疏远感。

其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无疑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的持续的有效性。可是现实中,信息技术始终难以得到整合,似乎信息技术永远是传统教学以外的另外一张皮。关于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国内外有过许多的研究,可是对实践的成效不大,于是就出现了许多昂贵的信息技术设备购置后大量闲置的情况,老师不愿意用,学生也不喜欢。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把教育信息化简单地信息技术处理有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涉及到教学双方的心理、意识、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单是信息技术的先进与否的问题。

再从教育信息化制度层面来考虑。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为了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肯定要在制度上提供一定的供给。但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使我们在这一方面供给不足。在一所学校里特别是在大学里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有各个部门的参与,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 学校信息化(建设) 管理有高度的专业性,它不仅要懂信息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可是,现在许多学校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要么是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和教育;要么是只懂管理,不懂教育和技术;或者是别的什么情况,反正信息技术、管理和教育都在行的信息化建设主管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形下,就容易导致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战略规划性不强,甚至出现战略规划失误,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更有甚者就是直接导致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失败。我们都知道,学校信息化建设由于与高科技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它涉及的资金往往不是小数目,动辄几十万甚至上千万元人民币。所以在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充裕的今天,这些巨大的浪费犹为触目惊心。另外,信息化建设项目竣工后,一些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许多设备闲置或者得不到充分利用;还有在项目建成后,设备维护管理上也常常出现不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向国外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高校学习,在制度安排上积极作为,在高校中设立CIO(CIO 是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的缩写,一般译作首席信息官。美国权威的《CIO》杂志将其定义为:“CIO 是负责一个公司(或企业) 信息技术和系统的所有领域的高级官员。他们通过指导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来支持公司的目标。他们具备技术和业务过程两方面的知识,具有多功能的概念,常常是将组织的技术调配战略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最佳人选。)体制。在信息化发展最好的美国已经有许多高校设立了CIO 职位和体制,以此来从总体上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负责,但在大部分中国高校内还没有[4 ] 。为什么国内在高校中设立CIO 困难重重,这恐怕还得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理解这里找原因。人们往往认为教育信息化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我们没有设立CIO 体制的必要,也不可以给CIO 那么高的地位、权力和资源。

另外,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在许多部门遇到不少的阻力。例如,在公立高校中推行办公自动化系统(OA) 过程中,需要高校中各个院系和部门的全力配合,这些配合包括各个院系和部门相关系统的数据输入与经常性更新,各个院系和部门的OA 使用人员的系统培训,各个院系和部门对OA 的积极使用等等。可以说各个院系和部门的配合支持是一套OA 系统成功开发和有效推行的基础。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阻力。

一方面是原有的激励机制对教育信息化的不支持,另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本身也是一项改革,它必然会损害某些人的利益。其实,这些凸现的是两种文化———信息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下文再作阐释) 与工业文化的冲突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文化的冲突,我们认为这也与我们片面地技术化地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只重视技术层面有关,我们忽视了信息文化的培育。

最后,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解读也影响了我们积极正确的信息行为的实施。上面所述的教师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疏离使信息设备的闲置,有关院系和部门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不作为等等都是这方面影响的体现。

由上分析可知,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化的片面理解及其背后的理念影响我们教育信息化的良好发展。我们需要用更广的视角———社会学的视角来界定教育信息化,并提出一个可以操作的分析框架。

三、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转型与信息化的社会学界定

20 世纪中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型,这就是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使用的影响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纵观历史,在某种意义上人类社会存在着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从农业社会转型到工业社会,第二次则是从工业社会转型到信息社会。三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对应着三种不同的文明:农业社会与农业文明;工业社会与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与信息文明。所以人类历史上两次社会形态转型也就是两次文明的转型。

在上面所展现的社会转型的社会学视野里,再来讨论信息化的概念,我们认为,信息化指的是人类社会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发展,并最终形成信息文明、实现成熟信息社会的过程。

对于以上这个界定,需要有进一步的阐释。首先,所谓信息文化,指的是“人们借助于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从事信息活动(广义) 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它是信息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是信息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样式”[5 ] 。其次,文化与文明是有着一定区分的两个概念:文明是一个正向的概念,而文化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它有两种可能;文化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大于文明的,文明一定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则不一定会成为文明。第三,再来看看信息化与信息社会的关系: (1) 信息化是实现信息社会的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地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才能加深,也就是信息社会的实现程度才能提高。(2)实现(成熟的) 信息社会是信息化的目的,信息化这一过程的指向是(成熟的) 信息社会。正如上文所述,在20 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就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个信息社会还不是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和成熟的信息社会,它是一个初级的信息社会,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社会将拥有的整个信息文明而言,这才是一个开端,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才刚刚开始,信息文明也还处于发展起步中。第四,为什么要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高度来界定信息化这一概念? 因为信息化本来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从这一视角的界定会给我们一个更加清晰和更加完整的信息化分析框架。

四、从社会学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有了以上研究分析的铺垫,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系统内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信息文化衍生、发展,并培育信息文明的过程。

其实关于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的省思,国内学者已有一定的进展。这里我们仍要追问的是教育信息化概念内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是什么? 我们认为,教育系统信息技术的利用只是手段,它并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我们一些研究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这是把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作为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这种界定及其理念对现实的不良影响在上文已有叙述。还有,提高教育效率又是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呢? 当然教育信息化必然会提高教育效率,但是提高教育效率不是教育信息化目的的全部,或者说不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关于教育系统的效率问题,一方面是“公立学校对效率的不敏感”(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比较教育研究所曾晓东博士在授课与讲座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另一方面,效率问题并不是教育系统所面临问题的全部。与后一方面相关的论述请参阅:李猛. 大学改革与学术传统:现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自主问题. 甘阳等编. 中国大学改革之道.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第1213 页) 。)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带动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的变动;借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文化的衍生和发展,来培育信息文明。所以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不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信息技术的使用本身只是手段,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培育高度的信息文明。那么培育信息文明又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人类福祉的最终实现,这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关怀。

我们再以发生学的方法来剖析教育信息化实现其终极目标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三个阶段:首先是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其次是信息文化的衍生与发展,最后是培育出高度的信息文明和实现人类福祉。

根据上面的“教育信息化的社会学发生图”,我们再来作进一步的分析。在作为社会子系统之一的教育系统的外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源头。没有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到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这是一个技术社会化的过程。所谓技术社会化,指的是“在社会的整合与调适下,使技术成为社会相容技术的过程”[6 ] 。我们所追求的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内的合理使用,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良性社会化。另外一个方面,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渗透过程。谈到“渗透”,我们自然会提及“信息渗透理论”。加拿大GAMMA 小组和基蒙·瓦拉卡基斯把“信息渗透”定义为:“所有领域内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和通信业,越来越被高技术信息机器所渗透或取代的过程。”接着,他们对这个定义还有三点阐释:第一,是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一点,信息渗透过程不只是局限于通信活动;第二, “渗透”意味着信息技术以某种方式介入人类活动,其介入程度甚至可以达到完全取代人类;第三,渗透活动须由信息技术或机器完成[7 ] 。对以上的界定和解释,我们认为有一点必须在我们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改正,那就是所谓的高技术信息机器,无论它多么尖端,它只是对已有的人类活动有程度不同的渗透,而不会完全取代人类的作用。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活动已经高度智能化了,甚至完全取代了人类,但从总体上看,人类完全被信息技术取代是不可能的。还有,我们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之间,不只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的渗透和影响,在另外一个方面,教育系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系统本来就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基地,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会对信息技术产生直接的影响;另外,教育系统的文化与文明也会反作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篇2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改变

只有教师的观念发生转变,才能接受最新最好的理念,也才能使他的实际教学发生改变,朝着课改方向前进。教师必须从演讲台上撤下来,把学生从听众的心理角落中请出来,努力使学生回归学习的主置,使其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授课是将新知识输入学习者脑中,优秀的授课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并且要与学生自己的目标和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联系的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多”。调动学生全部感官扩大神经兴奋的刺激区域和兴奋频数,是快速学习的根本。真正优秀的教师总能确保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让学生多思考,只有思考才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发展。在这无形之中就能把你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你的教学中,学生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你的理念,同时学生自己也就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新课标,在无形之中发展了自我。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标精神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二)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情境因素。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1、突出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重要作用:

实验在化学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有些学生只是看热闹,事后问那个实验是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却一概不知。怎么防止这种现象,在实验之前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来引起学生兴趣,这样效果更好些。

实验为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原理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如学生实验金属钠的性质,通过对钠和水的反应现象观察,可以得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做,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2、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概括过程:

思维乃至智力的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

概括在思维乃至智力的发展及其训练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要像以前一样,让老师概括好了“塞给”学生,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如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对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教师的课前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我们的设计是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了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让我们的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时,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般的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中死的知识才能成为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注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学习时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四)注重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后的反思。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备课的精华在教学中的记录、调适,教学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教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他们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成第二次备课。

篇3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遵循新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资源设计思想。因此,扩大资源开发主体,选择恰当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等新型资源设计理念的贯彻,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能够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信息化浪潮在教育领域的涌动,使信息化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超越了时空开始向所有人开放,实现了学习的开放化和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传统的印刷资料等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教学需要,以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为基础设计、开发、存储和处理支持教与学活动的新型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由于其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体化、传输网络化、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满足了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是支持信息化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政府都在探索课程改革,我国政府为了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首先在基础教育领域实施了新课程改革,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培养大量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改革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针对传统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改革和全面实施,都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以学为主”的“学习型”资源。要求改变过去资源建设主要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以教为主”的“助教型”资源建设思想。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但要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还要支持学生为中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研究型学习、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倡导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既能帮助教师“教”得更好,又能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2.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结构是“主题单元型”的系统化和结构化资源。需要根据先进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改变过去对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堆积和对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的做法。在“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思考,以启发、探索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体现教师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角色。

3.新课程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在形态上重视动态智慧型资源建设。以往的资源大多以静态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试题库等形式存在,以硬盘或光盘为存贮介质存放在服务器上,供师生下载使用,资源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将各地的智力资源利用起来。随着互联网的核心转向人力资源的“互联”和人的智慧的“互联”,“人”作为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加强着眼于“物”的静态的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发展着眼于“人”的动态资源建设,使师生在交流、互动与合作中发展。

4.新课程改革要求信息化教学资源是“智能化的知识管理”型资源。从资源系统性和结构性出发的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更新快、传播迅速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学习者和教师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信息资源,要能准确、有效、迅速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采用“智能化知识管理”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储存和传播更优化和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使师生借助知识管理平台共享和利用知识,激发师生生产和创造知识,丰富信息化教学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资源要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必须改变传统资源设计理念,体现新型教学资源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1.选择恰当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资源设计的原则.主要有多媒体软件、网络课程和网络课件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例如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是:(1)个性化;(2)协作化;(3)多媒体;(4)动态化;(5)交互性;(6)共享性。还有学者提出了网络课件的设计原则包括:(1)交互性原则;(2)界面直观友好原则;(3)培养创新能力原则;(4)科学性原则;(5)协作性原则;(6)教学设计原则。其中教学设计原则指出要注意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结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知识表现形式,设计能够有力地促进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策略。除了这些针对特定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原则,国外还提出了一般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应共同遵循的原则与方法。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者,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十条原则与方法,具休为:(1)说明信息化教学资源与非信息化教学资源相比较的优越之处;(2)提供合适的教育刺激和反馈;(3)提供适合学习者的挑战性任务;(4)适当的情景下,鼓励协作学习;(5)让使用者可以发掘、改造、鉴别资源,以满足其特定需求;(6)在适当的情景下,让学习者可以选择和安排使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顺序;(7)支持用户定制资源;(g)根据学习目标,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如图表、动画、图片、视频和音频),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9)在适当的条件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记录工具;(10)充分利用所使用的平台能提供的一切功能(例如PDA、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在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过程中,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指导下,既遵循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还要根据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内容、类别与形式遵循特定资源的设计原则,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

2.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学教并重”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学习为目的的事业”。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当前许多教学资源是为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以“学”为中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资源比较少,要转变以“教”为主的教学资源设计,坚持“学教并重”的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活动理论等学习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学资源,开发不仅能促进“教”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主体的多元化。

3.加强以学科知识点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据调查,按学科知识点组织、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更受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欢迎,但这类教学资源还不多。在当前从面向学科的教学资源设计向以主题资源设计过渡过程中,开发了一些优秀主题资源和主题资源网站,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在西部信息化教学设施短缺、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主要应用主体、其资源整合加工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主题资源不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在开展主题资源设计的同时,加强以学科知识为组织的结构化教学资源设计,既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又保持各学科知识点的相对独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设计便于直接应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4.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信息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在资源设计过程中,在确定了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后,选择媒体技术时,要考虑国内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考虑师生获取新媒体的可能性,利用现有的媒体技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不片面追求新技术,尽量选择在大部分中小学比较普及的媒体技术来设计开发教学资源,注意照顾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选择恰当的媒体技术,增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5.提高资源开发人员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建设,设计者既要熟悉教学内容、新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知识,还要熟悉各种媒体技术和工具,具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当前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参差不齐,接受过专业训练和相关培训的人员还比较少,要开发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必须提高教学资源开发人员的资源设计能力。

篇4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实效性;电子书包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3-0003-02

1 教育信息化实效性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所谓“实效性”,就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1]。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注重实效性,是理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一个有实效性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在实践中能够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是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实效性最好的体现。

2 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某些方面实效性不强

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实效性不强,笔者感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缺乏辩证分析,存在盲目性 部分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对国外教育信息化模式和方法给予了积极关注,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实践上也存在一定盲目性。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对国外出现一些新的教育信息化现象缺乏分析,盲目照搬。如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叫林地公园的高级中学。该学校有两位化学教师,分别是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他们在讲课时使用了录屏软件,把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录制成视频格式并上传到网上,通过此办法来帮助缺课学生回家进行补课。后来,这两位教师就让学生在上课前先在家看完视频,课堂上一起来完成作业,并把大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授课方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并迅速在美国推广开来。2012年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观和学习,促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2]。

分析翻转课堂产生的过程,笔者感到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网上课程,不可能像一些专家所说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因此必须理性看待[3]。与翻转课堂类似的教学模式还有慕课(MOOC),其实也是国内早有的网上课程,但对国内早有的网上课程往往缺乏总结和关注,而对来自国外的教学模式十分热衷,以至于发生在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方法、模式一般难以得到研究或推广。

片面追求概念,忽略实效性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部分研究者的理论研究往往停留在概念创新上,新的概念不断推出,如从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到智慧教育再到“互联网+”等,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基层,情形往往是做好了实施计划,一个概念便被另一个新的概念所取代。如出现“智慧校园”的概念后,某地区便出台《XX区创建智慧校园实施方案》,该规划从制订再到专家论证会,最后确定进入实施阶段,新概念“互联网+”又出现了,领导们担心原来的实施方案落后于新形势,又召集专家重新制订了《XX区“互联网+”实施方案》。概念更迭更新,忽略了实际内容构成的研究,在实践上基层单位忙于应付做新的计划,根本无法对上一个计划的实效性进行检验,导致很多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流于形式。

片面追求概念创新,而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实际包括构成内容研究,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要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不难,问题是这样新的理念的应用能带来怎样的改变?与以往的概念和内容有何区别?如果只是用新瓶装旧酒,其内涵与旧概念的内涵是一样的,那么这样的概念创新很难说有多大现实实践意义。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不够,脱离学生的实际,导致影响实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像雨后春笋涌现出来,怎样看待这些新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目前一些有关新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存在脱离学生实际,对阶段性特点考虑不充分,缺乏学科特征分析,往往一概而论,表现在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的简单化。电子书包在中小学校的应用可以给人们一定的启示。

“电子书包强大的资源库涵盖数字化教材、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及丰富的网络拓展资源等,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快速地浏览、获取信息。教师通过电子书包既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组合资源内容,也可以分享教案、教学经验、教学资源等,加强交流,提高业务水平。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速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3]电子书包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但应予以注意的是,要让海量的信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在学习中发挥作用,使用者必须具有较好的选择能力和自控能力。但目前中小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都难以达到要求。

电子书包利用动画的手段,可以形象地重现一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但如果学生没有把握好学习的时间,可能导致影响学生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就现行的中小学生来说,每天有多个学科的学习任务,每节课都有具体的学习要求,一门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能不多,往往只有几个页面。从教学目标上讲,首先,要将相关内容掌握好,掌握好课程的内容后,学生要完成作业,如果时间未按课程进度合理分配或过多地在某一学科的辅助资源上耗用过多的时间,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而言,并不一定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电子书包屏幕辐射对学生视力和身体是否有影响,笔者不能妄下结论,但先行电子书包试点的地区在推广电子书包时曾受到学生家长的质疑[4],根据最近一项儿童体检的结果,少年儿童视力有下降的趋势,疑与过分使用电子产品有关[5]。笔者始终认为,作为一种要推广至学生用于课堂教学的设备,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必须在确保对学生身心没有伤害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进入课堂进行试点。

根据有关文献,目前我国的电子书包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6]。

一是电子书包试点项目层出不穷,量多面广,遍布全国各地。通过对新闻媒体报道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各地电子书包项目分布地区和数量进行统计调查后发现,我国大陆地区共有5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电子书包项目或开展了试点工作,除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西北、西南等边远地区的一些城市也开展了电子书包项目。

二是电子书包项目“热起冷落”F象突出。试点之初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但虎头蛇尾,甚至“夭亡”的项目不在少数,能够长期不懈地坚持下来并做出试点成效的电子书包项目并不多见。

由此可见,电子书包试点工作并不乐观。对于这方面的情况,目前关于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应用的研究,多数只从技术层面进行探讨,缺乏从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对新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应注意的是,新技术应用应从规律出发,如果不切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或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是不宜进入推广与应用的。

3 提高教育信息化研究实效性的探讨

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实效性,必须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

教育信息化研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及新技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纵观许多有关新技术应用的文章,绝大多数都只站在新技术的优点去进行介绍与分析,这是不够的。笔者认为,任何新技术要进入中小学校课堂进行试点工作,必须在确保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任何的新技术都可以无条件进入中小学校。毋庸置疑,教育信息化新技术从技术层面上讲有许多精彩的表现,如电子书包,但就一般情况而言,其比较适合作为成人及学生学习终端使用,不切合中小学学生的使用实际。

教育信息化研究必须围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开展研究工作 面向实际需求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育信息化在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上的促进作用,应是教育信息化实效性研究的着眼点。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实效性,必须清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并将此作为研究目标,深入学校调研,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学校现实的情况为立足点开展研究工作,明确研究方向,积极践行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取得具有实效性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

4 结论

面向实际需求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实践需求,才能产生明确的实效性,具有突出的现实的实践意义,有效解决好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中的问题,推动应用健康发展,促进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期待教育信息化研究能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卫国.关于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3):51-54.

[2]吴振涛.电子书包教学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模式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100-103.

[3]江育奇.翻转课堂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5)82-83.

[4]刘启达.深圳推广电子书包引发争议[N].深圳特区报,

2013-07-07.

篇5

关键词: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

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

。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结 语 

篇6

随着微课、PPT等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更突出,同时教师利用声音、影响、色彩、文字的传递,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形成多样化的刺激,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思维发展,而初中数学由于其抽象化概念比较多,导致学生在学习与应用中困难重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于推进学生建立具象化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1.信息化教学的涵义

信息化教学是指教师在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与效能的实践活动。信息化教学的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分析:其一,从技术层面上看,信息化教学的整个教学实践过程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其二,从教育层面上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不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都具有开放性、直观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选择性和复杂性。

2.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内容

与传统教学策略不同,信息化教学策略强调的是“互动”与“指导”,因此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教学任务的设计,即教师根据知识点确定教学目标,并将学习任务以问题、任务、情境等形式加以呈现;教学情境设计,即教师在充分考虑知识内容特征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知识融入情境,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接受知识;教学管理的设计,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安排与规划,保证课堂教学节奏按照教学目标有序进行;教学评价设计,即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开展不同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结果的验收。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理论研究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笔者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利用初中数学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分析信息化教学策略在数学中的应用。

1.教学目标:了解“相互垂直”和“垂足”的概念,会用垂直符号表示两条直线垂直;能够利用三角尺或者网格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能够掌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理解垂线的两条基本性质。

2.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3.信息化教学思路:将微信群、微课、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课前复习中,利用微信群向学生布置复习内容,在课上利用微课讲解“垂线基本性质”的重难点部分,同时利用电子白板板书中的“记号笔”功能,将课程的重难点标注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后将微课和电子白板板书上传至微信群,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

4.教学流程

4.1情境创设引入垂线。通过幻灯片展示斑马线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斑马线要这样画?斑马线与其两边道路有什么关系?

4.2自主探究,理解垂直定义。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正方形纸板对折两次,并提出问题:相交的折痕的交角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观察、测量后发现,这四个交角均为直角,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两直线的垂直关系进行自主定义,有的学生回答:当两条直线的四个交角均为直角时,两直线垂直,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进一步精简垂直条件,最后得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的四个交角中,有一个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

4.3问题探究,发现垂线段最短。教师利用PPT出示最开始的“斑马线”问题,并利用电子白板加以演示:教师先画一条垂直与两条平行路线的直线,然后从垂直开始向道路的两方运动,学生观察夹在两条路之间线段长度的改变,得出垂线段最短的结论。

4.4回归生活,学以致用。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常识性问题:我们如何测量跳远的成绩?然后利用PPT展示问题,并让学生根据幻灯片的内容结合垂直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最后,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画图演示测量跳远的成绩,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5分层评价,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将作业分成A、B、C三档,当堂检测先完成A,全体参与;在对A档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完成速度较快、作业质量较高的同学,教师鼓励其继续完成B,C档作业,而针对那些A档作业完成困难,且出现较多错误的学生,教师根据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练习,以巩固重难点知识。

篇7

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人对知识的需求只有在精神需要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过程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若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在某一个“点”或“面”上,那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中,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展示色彩鲜艳和优美的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多幅对称形的古建筑图片等,并用红线呈现对称轴,让学生观察。通过模拟逼真的图像,直观再现事物,给学生以见其物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情境中很快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成了学习目标。

⒉变静为动,让学生破解重难点

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的整体功能,可以将数学课堂的静态教学变成动态教学,有利于学生破解学习中的重难点。传统的几何教学中教具的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如:利用《几何画板》破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重难点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其旁显示圆的半径(r),以及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让全体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理解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数量关系。信息化技术很容易利用动画展示地显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且还能够借助动画的直观性揭示其中所含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利用信息化媒体的求索,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产生了一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

⒊信息化教学技术本身具有无穷魅力

信息化技术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让学生充分感知,从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情感体验,引发思维和拓展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的兴趣,让欢快的气氛伴随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 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的反思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介入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信息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其多功能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环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与空间的概念,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充分感受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利于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在大力推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应考虑并探讨以下几点:

⒈教师是教学全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路人

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更新教师的观念,增强教师的现代教学意识,自觉参与或自我实现现代教学技术的培养或进修,学习媒体操作、课件制作、媒体设计与组合、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基本技能。

⒉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手段

所谓科学、合理,涵盖两方面因素:其一,媒体介入课堂,是以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而不是利用更多的媒体向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那么,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处理加工教材内容、选择媒体教学的切入点,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二,选择信息技术手段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要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说明是信息化教学,或认为运用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越好。信息技术运用既要注意择优性原则,又要注意有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可摒弃,仍要发扬光大。

⒊处理好学生、教师、媒体三者关系

尽管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没有变。我们应该高度警惕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师只顾利用媒体对学生的灌输或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的现象。只有规避这些现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信息技术优势才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真正含义才能充分体现。

篇8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物理教学 应用

一、教育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美国政府于1993年9月正式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是教育信息化的概念的起源。其核心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T)在社会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呢? “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等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过程,其最终结果是将教学达到一种更新颖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

二、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信息化是同国际信息化接轨的需要

世界各国都把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信息化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要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推广计算机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关于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二)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学生可以借助各种媒体获得大量信息,其内容和更新程序甚至比在学校中获得的更新更快,这就使得以往在教育中充当知识的传播者的教师风光黯然失色,教师在知识上的权威被大大地削弱,同时也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提醒人们思索:信息时代我们的教育要怎样进行?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充当怎样的角色?教师要改变以往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不断以更先进的知识强化自己,使自己具备现代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由此可见,积极地推行信息化教育,是信息时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需要。

(三)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创新人才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技能三方面,信息化教育的实践可以为创新教育的实现提供更加理想的操作平台,要产生创新教育的功效,就必须依托信息化先进的教育思想、策略、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和合作型的信息化教育教学。

三、信息化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育是以“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物理课堂教学中重要环节,让学生更真切的了解物理现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冰冻状态小金鱼的复活”、“不同频率的声音”、“周游世界的小水滴”、“紫外线与臭氧层”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 模拟一些重要的、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能够再现科学的真实性,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比如探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电磁感应》教学的难点。笔者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采用学生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去寻找产生电流的方法,但对为什么会产生电流,缺乏本质的认识。在实验后解答“为什么无论是导体还是磁体在朝某些特定的方向运动时,导体中均有电流产生”这个问题时同学头脑中很难建立起相应的物理图景,因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利用课件演示,在磁场中加画磁感线后,无论是导体还是磁体运动时,磁感线被切割的现象,这样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认清了概念的本质,容易找到导体在磁场中做了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的本质特征。可见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开发利用网上物理资源

如今,整个网络上的信息和资源可谓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如何将网上的物理资源利用应用到教学中?

1.利用网络进行备课、信息检索、资料收集、问题探讨和学术交流。在众多的物理教育网站,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等,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检索、下载任何有用的物理信息资料和课件。在教学中遇到疑难问题在网络中交流教学心得和课件,实现资源共享。

2.利用网络辅助教学进行教师辅导下的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我们先选定合适的学习题目,然后确定教学目标,在校园网上建立相关主题需解决的小问题。随后把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或探究,自己收集相关信息、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取舍、归纳、整理、建构知识框架后各小组将探究问题的结果总结交流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指导者与帮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可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物理现象演示出来,能够开括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好地是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升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更直接地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伍柳亭,钟以俊.广东教育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J],1999(4):2~4.

篇9

关键词:信息化与现代化;必要与可行;策略与途径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地处以盛产红菱莲藕而著称的水乡斜塘镇区,是一所按现代化标准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9年底顺利通过园区“达标升级”考核评估,率先由一所乡镇所属的农村学校升级成为园区管委会的直属学校。鉴于信息化社会和教育规划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鉴于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逐步到位与不断更新,鉴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均衡、资源分享、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教育管理以及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等方面的显著功效,学校立足区域管理的背景,选择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引领学校教育升级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园区智慧教育。

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是学校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首要动力

1.组织保障,科学管理

学校从2010年起正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组员的信息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重点围绕软硬件投入与信息化效能提升两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

2.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2010年,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适时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发表于《苏州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四期),详细规划了学校下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并纳入莲花学校“十二五”发展整体规划加以统筹实施。

3.领导率先,榜样示范

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信息化领导力,全部通过教育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一名为苏州市信息化能手,一名为苏州市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优秀学员,一名苏州市信息化先进个人,并在教学、管理、师训与科研等方面率先垂范,有力保障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推进。校领导从2008年即开始率先在苏州市教师培训网开设概念图在线培训课程,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13年4月,我校论文《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获园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提名奖。

建设数字校园是支撑学校现代化内涵建设的基础保障

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是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并举的一个过程,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常常各有侧重,学校的信息化之路以“达标升级”为标志,大致可分解为两个阶段,“达标升级”前侧重于信息化硬环境的改善,而“达标升级”则侧重于提升办学信息化的软实力。

1.创优信息化硬环境

自2003年办学以来,随着政府对学校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学校办学内涵的逐步提升,目前学校共有计算机465台,网络环境下学生用计算机292台,生机比为6.5:1,供教师独立办公使用的计算机数与教师数之比超过1:1。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且实现了班班通,并能常态化使用,使用比率超过90%。

2.提升信息化软实力

学校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软件更新和应用的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化图书、学籍、资产、财务、人事、档案等管理软件,以提高部门工作信息化绩效;另一方面本着引进与自主开发并举的策略,以信息化为平台,依托RTX即时通信平台,IMO虚拟办公平台、动易网站管理平台、Wiz知识云管理平台,FTP备课资源共享平台和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与管理系统,走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道路,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更加低碳、科学和高效,初步达成了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加速了推进“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2013年1月学校获评“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1.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师训实践

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信息化背景下整合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实践研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师训实践。不仅每年寒暑假都开设以信息技术为专题的教师培训,而且每学期还会通过有针对性的领导报告、专家培训、示范教学、评优竞赛、主题论坛、资源建设、读书交流、参观学习及市级以上远程互动培训等活动,积极引入并推广饱含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Blog、Wiki、Wiz、Moodle、Inspiration/Kidspiration(概念图)、电子白板等教育信息化专家平台以及国内外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自我反思、网络研修、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等行动研究。而且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途径,尤其是依托Moodle平台的校本化网络课程体系初步形成,精品化校本信息资源正在动态化、生态化生成,逐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的教师网络团队文化;及时启动了校本化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能力初中高三级的培训课程,辅助以考核、激励等策略,引领科研、实践与教师发展的同步深入,立足点面结合,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2.以创新应用与研究反思为核心,推进课堂的高效整合

围绕“整合教学”和“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无论是青年教师亮相课,还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均要求教师们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适时、适度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高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进而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的师能和学能。

为进一步引领教师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效整合,学校又制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启动了校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竞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展望

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需的,这已成为全体莲花人的共识。但对照《莲花学校“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学校还有许多功课要做。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展望未来,应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做努力。

1.推进新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基于概念图和电子白板等新整合平台的教学实践有待深入。学校将在前期培训和达标考核的基础上,启动基于概念图和电子白板优秀课件的征集评选活动和公开课展示,并结合专家培训、读书活动、网络课程培训和整合论坛深入推进。

启动基于PowerPoint的深度整合实践。引入了套装软件,实现与PowerPoint的无缝嵌入,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传统PPT的整合功能。

2.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能力

创建校园绿色网络活动室,着力为中小学生营造绿色、安全、文明的网络学习环境,探索创建良性网络文化的积极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网络环境下的道德自律。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竞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

【摘 要】微课是目前信息化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实效的策略。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目前微课的应用研究入手,分析了微课融入信息技术课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提出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当微课作为信息化学习资源进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如何提高学生使用微课开展符合个性需求学习的实效性。总之,本文对于促进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实效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微课;信息技术课;学习实效;支架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7-0092-03

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的可行性分析

微课是目前信息化学习的一个热门话题。微课从应用角度看,是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国外已将微课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并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微课正处在征集评选阶段,尽管目前所征集的微课视频数量繁多,涉及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科课程,但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由于学生能力、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原有知识储备层次不一,一节40分钟的常规课堂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信息技术课一般在有互联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内进行,教师常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信息化资源,其中就包括视频资源。由于微课内容单一、短小,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需求自行选择、快速观看学习,因此,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微课可以作为自主学习的支持资源运用到信息技术课上。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微课,作为学生分层自主学习的资源,以期在固定的时间内扩大教学的容量,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最终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使用支架式教学法设计微课支持下的信息技术课

支架式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法主要由进入问题情景、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构成。

支架式教学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等特点,这与微课应用的特点不谋而合。虽然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也需要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更多的是隐性的,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因此,教师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要以微课资源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整合其他各种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架作为隐性指导,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使用微课开展有效的学习。

1.做好学情调研,构建概念框架,确定微课教学内容

在支架式教学中,概念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因此,构建良好概念框架的前提是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基础。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认知基础的了解,不仅要从教材体系中获得,也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前测,通过真实的应用操作测试学生真实的最近发展区。同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先要围绕总的教学目标分解成小知识点及与小知识点相关的级联知识点,作为整体概念框架中的节点。要保证这些小知识点涵盖所有学生的认知起点,然后按照知识的逻辑构建概念框架,并以概念框架中的结点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

2.合理设计教与学,让微课与传统课堂融合,体现学习的整体性和层次性

学者们在微课融入传统课堂时曾提到:将微课知识包引入课堂,重构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实现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因此,笔者认为,要将微课融入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好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微课是学生信息化学习的资源,是组成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切忌出现多节微课组成一节40分钟课的情况。

(2)微课要包含大情境下的小情境。每节微课不能是单纯的知识点操作讲解,要结合相应的知识点设计问题情境。且设计的问题情境要属于整节课大问题情境下的小问题,确保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3)微课之间要有层次性。按照概念框架中的知识节点制作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打造微课知识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微课,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3.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内外动机,明确学习需求

在《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书中提到,当需要技术满足某种学习需要时,它们才能支撑学习。支架式教学将“进入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进入问题情境”的实质是学习者有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因此,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问题,激发学生的内外动机,为学生选择微课制造需求。

首先,教师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外部动机,也是为学生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随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尝试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操作中才能真正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点的真实操作水平,引发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在内外动机的驱动下,找准了各自的学习需求,学生带着不同的需求才能有目的、有个性地选择适当的微课,实现有针对性的学习。

4.以学习单为向导,引领学习过程,链接学习需求和微课

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以学习单为向导来实现。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学习单是微课资源包中重要的一环。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因此,学习单就相当于学生的学习向导。学习单作为概念框架的外显形式,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思考框架。依据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制作的多节微课作为知识节点嵌入其中,让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单快速找到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微课。在学习需求与微课之间架起一个快速通道,保证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在学习单的设计上,教师要结合前面构建的概念框架,将所有的知识结点列举出来,并用问题的方式加以表述。同时,在知识点后标注相应的微课名称,方便学生自行尝试,以及发现问题后,记录已经掌握、有些疑问及完全不会的操作,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源。在使用上,学习单要与微课紧密结合,一同提供给学生。教师要指导、监督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操作、学习微课后都要在记录单上及时记录,以便发挥引导学生定位学习需求、锁定适合微课资源、回顾学习轨迹的作用。

5.借助图表讨论交流,拼接知识碎片,形成知识体系

根据微课的定义可以知道,学生通过微课所获得的知识是片段式的,而学习单只能记录学生学习的轨迹,反映不了整体的知识框架。所以,在课堂的总结环节,教师要借助图表支架将散落在不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按照知识的脉络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在课堂的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单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将学生的收获形成一个图表,比如概念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等。这样的讨论交流环节,学生既有成就感,又能从图表的动态制作中体会知识的层级关系,加深对知识体系整体建构的认识。

6.建议与问题支架并用,渗透信息化学习方法,提升元认知

信息化学习方式下,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为将来培养人才。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信息化学习方式下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一定要站在未来学习的高度,通过问题、建议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微课有效自学,督促他们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提升元认知能力,为学生未来真正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收获与反思

以上是笔者基于微课支持下的信息技术课的思考。在运用以上策略的信息技术课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课堂的表现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明确了,微课选择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作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课后笔者调查发现,学生课余时间主动上网看微课的人数增加了,所涉微课的范围也不局限于现有的学习科目,这说明他们运用微课的主动性、有效学习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并思考了改进建议:(1)微课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亟需建立本学科的微课库,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得到自己需求的、适当的学习资源。(2)微课学习应借助一定的网络平台实现,运用电子学习单记录学生总的学习轨迹,作为成长记录袋的重要组成部分。(3)微课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应以多种形式存在,如何运用微课提高学习实效性,促进学生有个性、有层次的发展。这些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思考和实践。

注:本文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二五”群体课题《海淀区信息化背景下学习方式变革》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2]刘红霞,赵蔚,陈雷.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14,(2):14-19.

[3]张一川,钱扬义. 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4]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5]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6][美]乔纳森等.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7]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支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18-21.

[8]李芒.论信息化教学的文化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