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方程教学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方程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学好方程首先是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的基础。学生如果能够完全掌握一个方程并且学会应用,那么这一系列的问题他都能够很好地解决。学好方程对于数学的学习绝对是事半功倍。下面,我想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教好初中数学中的方程。
一、重视方程内容本身的分析
初中的方程教学远没有高中的复杂,但是只有掌握好初中的方程知识,高中的数学方程学习才不会感到吃力。基础是根本,根深才能叶茂。基础扎实牢固,才可能有高、精、尖。沙滩上是绝对盖不成高楼大厦的,求学问,办事业都要重视打好基础。初中主要学习的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二元一次以及简单的分式方程。而二元方程是初中数学方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占据了方程的大半江山。因此对二元方程的解析尤为重要。解决二元方程的主要思想就是将二元变为一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消元法”。用一个变量去代表另一个变量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出两个变量的关系。之后只要代入将二元变为一元就可以轻松解出方程的答案。万变不离其宗,这是最基础的方法却也最实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方程内容本身的分析,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消元法”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很好地掌握的。
二、明确方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重点
1.有目标的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是每一个课程都必须明确的,目标就像航海时的指南针,可以保证我们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偏离我们的方向。因此我们方程教学的目标必须明确。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我们最终想教给学生想让他们学会的是什么。首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揭开方程的方法,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估算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直接开平方法和十字相乘法。教师必须将这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教给学生。其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仅仅将方法灌输给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他们学会应用方程解决具体问题。最后也是比较难的,老师要致力于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找出教学的重点
事有轻重缓急,教学不是一股脑儿全端上课堂。教师要想让45分钟的课堂变得有效,必须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如在教解一元二次的“十字相乘法”时,主要抓住的是“十字”二字,要向学生讲清楚这“十字”是如何运用,它们又是如何相乘。
三、数学方程中具体的教学方法和问题
1.方程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方程学习中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着不少的问题的。当学生初次接触到未知数这个概念的时候,与以往学习过的代数都不同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有点困惑。在解题过程中最易发生的也就是找错未知量,不知道该用哪个量表示另一个量才合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绕一个大圈甚至最后走入一个死胡同,失去学习方程的兴趣。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对方法找回学习方程的自信。
2.在新旧知识中找到关联
知识与知识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联系,我们要善于从旧知识中找到与新知识的某种联系,从而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也加快对新知识的理解,岂不是一举两得?学生自己可能不能意识到知识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应该登场了。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试着用学生学过的知识导入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因式分解法”前,可以领导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公式法、配方法”先复习一下。我们都知道,方程的解法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解法与解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复习一下“公式法、配方法”更有利于我们找到方程的因式,帮助“因式分解法的学习”。
3.设置问题的情境教学
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一直在致力于“情境教育”的研究。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课上我们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疑问,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不要直接将答案解出来给学生,而是设置疑问带领学生一步步自主解出答案。
结语
总之,初中的方程教学是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和难点,教师要对方程本身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整合,用一种清晰好懂的方式向学生讲解。我们要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正确选用,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我希望在将来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能逐步改善初中数学的方程教学,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的课堂,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沈杰.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以《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一课为例[J]. 新课程(中学),2012(04).
[2] 孙晓琴.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J]. 教学之友,2010(04).
篇2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列方程解应用题 提高能力
列方程解应用题因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成为广大初中生难以攻克的“堡垒”、难以跨越的障碍,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列方程解应用题,从表面分析,无疑涵盖两个内容:列方程和解应用题。这二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列方程是解应用题的方法,列方程的目的是解应用题,而解应用题通过列方程实现,列方程的核心是找等量关系。因此,笔者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谈谈几点实践性体会。
一、树立信心和耐心
列方程解应用题贯穿初中整个教学过程,七年级学习,八年级渗透,九年级仍然是重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多数学生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感到力不从心,往往束手无策,遇到这类题大都望题生叹。久而久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失去信心,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拿到问题,思考不出解题思路就放弃的数不胜数,认为这类题难,不论怎么想都不可能解决,信心全无,耐心没有,决心消失殆尽,学习兴趣不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通过设计生活化问题,以学生身边实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到列方程解应用题与自己息息相关,与生活密不可分。
二、抓住“四个步骤”
1.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认真读题目,理解题意,分析已知和未知,分清题设与结论。如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是660km,一列客车以90km/h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一列货车以75km/h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问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对于这个问题,要指导学生:拿到问题,首先找出已知条件:甲乙两站的距离,两列车的速度及车的运动方向――相对运动,以及一个隐含条件――两列车走完全程660km,未知条件,也就是开车多长时间两车相遇,即要求的是时间。
2.分析
分析的过程就是根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判断二者本质联系的过程。如上文的两列车相遇问题,务必清楚,两车相遇,简言之就是两车行驶的距离之和等于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经过这样的分析,为找等量关系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3.解答
解答过程又分为四步走:
(1)确定等量关系。仍然以两列车相遇为例:分析数量关系时,已经得到“两车行驶的距离之和等于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的结论,而这个等量关系用数学语言――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客车行驶的路程+货车行驶的路程=总路程。
(2)设未知数。设未知数,就是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用未知数x等表示出来。这个题目中要求的是“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遇”,那么就可以直接将这个未知量设定为x,未知数的设定为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语言、为列方程埋下伏笔。
(3)列方程。以两车相遇问题为例,找到等量关系后,根据已知条件,总路程是660km,经过x小时后相遇,那么两辆车行驶的距离分别是90x和75x,那么,方程90x+75x=660便浮出水面。
(4)解方程。对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常见到学生习惯用“解之得”而忽略解方程的全过程,将x=?直接写出来,这样容易功亏一篑,容易解错,如果不能及时代入检验的话,出错率就会提高。
校对,简单说就是“检验”,既要验证x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又要代入实际问题中,看是否合乎问题要求。如通过解方程,不难得出x=4(h),那么经过四小时相遇,货车走的路程是75x=75×4=300km,而客车行驶的是90x=90×4=360km,而两车行驶的距离之和300+360正好等于甲乙两站间的全程660km。这样,才足以说明所求的结果是正确的。
教师应该强调: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的四个步骤,哪一步都不能放松和马虎,否则,容易出错。
三、找准等量关系
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从方法上找突破口。一般来说,找等量关系无外乎译式、列表、图例、图示等分析法。
找等量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未知数的设法可以多样化,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者问题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设这个未知数。一般直接解法是问什么设什么为x。而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方法求解,即设相遇时,客车走了xkm,那么货车行驶了660-x,那么不难得出x/75=660-x/90,求出x,要求的时间是x÷75,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2.注意单位换算,一些问题中如果给出的单位不相同,那么,换算成统一的单位,才能找等量、列方程。如上面的实际问题,给出的两辆车的车速,单位是一致的,都是km/h,如果其中一辆是m/s的话,务必需要换算为统一的单位。
3.方程两边的代数式表达的必须是同一个属性的量。以行程类问题而言,等式左边是路程,右边不能是速度或者时间,反之亦然。关系属性量不一致,方程就没有任何意义。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教学中,应认识到它的重要价值所在,并认真研究教法,“授之以渔”。这个部分才不会成为学生的弱点,教学才会大为改观,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对译;方程;不等式;函数建模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更加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有十分明确的要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方程、不等式、函数等三大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必将对学生学好“数与代数”这一部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谈谈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以上三大数学建模思想和思维过程,以帮助学生步入数学模型的世界。
一、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写出正确的代数式是建模的基础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所以,易得答案分别是40x,60x。
数量关系式是解决方程、不等式、函数问题的起点,如果没有这个起点,接下来的所有问题都无法解决。所以,作为具有“公理”意义的数量关系式,必须让学生明确其中之“理”,并牢牢记住。这一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有经验的老师都会不惜时间和精力在起点上大做文章。
二、方程(组)建模:理解方程思想,体会方程建模过程
问题2:在问题1中,如果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共行了1000千米,问相遇时间是多少?设两车同时出发,x小时相遇。由等式: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易得一元一次方程:40x+60x=1000。
由此可见,理解方程思想,特别是已知条件和求解对象之间的关系,体会方程建模过程,可以通过以下程序完成:
1.选择问题中适当的未知量设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数),
2.把与未知数相关联的未知量用所设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3.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把等式中数量名词与对应的代数式进行“对译”即可得到方程(组)。
举例说明:
问题3:鸡兔同笼:鸡兔40只,腿共100条,鸡、兔各几只?
分析:由题意可得两个等量关系:
鸡的只数+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
鸡腿条数+兔腿条数=鸡兔腿总条数。
方程思想和方程思想指导下的方程建模,用方程模型思想解题是可以体会的,也是可以捉摸的。
三、不等式(组)建模:理解不等量关系,体会不等式
问题4: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推土100 m3,在前两天一共完成了120 m3。由于整个工程调整工期,要求提前两天完成挖土任务。问以后6天内平均至少要挖土多少m3?
解:设以后6天内平均每天要挖土x m3,则以后6天完成的工作量为6x m3。由题意可得,不等量关系式为:前两天的工作量+以后6天的工作量≥总工作量。前两天的工作量、以后6天完成的工作量、总工作量根据题意分别“译成”120,6x,600,则得一元一次不等式:120+6x≥600。
不等式组的建模和不等式的建模道理是完全一致的,此不赘说。
由此可见,方程(组)模型与不等式(组)模型的建模和应用非常相似。不同之处是,方程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不等式是找出题中的不等量关系式。
四、函数建模:理解函数思想,从变量角度看字母,体会函数建模思维过程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之间相互依存和变化的实质,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它是解决最大(小)值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有了方程和不等式建模的基础,那么函数建模(这里指函数解析法)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下面举例说明。
问题5:用一长200 cm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矩形,矩形的相邻两边和面积分别用x cm、y cm与S cm2表示。问x取何值时,矩形面积最大?由矩形周长公式可得到二元一次方程:2(x+y)=100,变形得y=-x+100。从变量角度看y随x的增大而减小,是一次函数。
由上面的变化可以看出方程建模与函数建模相互关联,方程建模是函数建模的基础和关键。从变量角度看二元方程中的两个未知数,只要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如x)的取值与另一个未知数(如y)的取值形成单值对应关系,就可把方程变成y关于自变量x函数关系式。
篇4
【关键词】模型思想 初中方程 方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55-02
为了适应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基本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通过初中方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建立模型的能力和模型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
一 模型思想与数学建模
1.原型、模型与数学模型
原型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事物,或者是人们所从事或研究的实际对象。模型则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根据原型,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态或其他特征而构建出来的原型的模拟物。模型和原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的模型,即把某种事物系统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出来,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示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数学模型利用数字、字母和其他数学符号来描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有抽象性、准确性、演绎性和预测性等特征和优点。
2.模型思想与数学建模
模型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里明确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中的唯一一个以“思想”指称的概念。模型思想的建立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以上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模型思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数学问题及其解答合理地返回到现实中去检验的过程,就是数学建模。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数学模型方法,简称MM方法。通过数学建模过程能使学生在多方面都得到培养,而不只是知识、技能,更有思想、方法和经验的积累,其情感态度也会得到一定的培养。
二 模型思想融入初中方程教学的必要性
1.初中方程的地位及主要内容
初中“数与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数、式、方程、函数等,其中方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承数与式的学习,后为不等式和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方程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由《标准》可知,初中方程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每一类方程(组)的内容大致又分为方程(组)的概念、各类方程的解法及方程与实际问题等。
2.模型思想融入方程教学的必要性
《标准》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程教学是初中数学的核心教学内容之一,其蕴含着典型的模型思想,是进行模型思想渗透和建模教学的良好素材。若能把模型思想和数学建模活动融入到方程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数学建模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抽象、符号表示、空间想象、运算求解、演绎证明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和以数学的思维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将模型思想融入方程教学的方法
模型思想作为一种基本思想,要想使学生真正领悟,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逐步积累经验掌握建模方法,渐渐地形成了运用模型去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在初中方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方程教学的具体内容,有效地渗透模型思想。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经历模型化的过程中抽象出有关方程的概念
数学模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舍弃现实原型中的非本质属性,弱化次要因素,将本质要素形式化,从而对原型做出简化的刻画。数学概念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有关方程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中总结概括出方程的有关概念,初步感悟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领会模型思想的内涵。
2.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列方程和解方程,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的数学模型
方程是表示平衡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列出有关方程,在此基础上摸索解方程的方法。列方程、解方程和方程应用不是截然割裂的,应是在解决同一问题时的不同步骤。在探索方程解法的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多地进行单纯的形式化的机械训练,不能为解方程而纯粹地训练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列方程和理解方程的解法,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3.通过实际应用建立方程模型解决问题,加深对模型思想的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人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弗赖登塔尔曾说过:“数学必须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应用。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构造方程模型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方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课题让学生进行建模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理解实际问题——化简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检验数学模型的解。必要时,利用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使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软件(如SPSS、MATLAB、几何画板等)的基本原理和简单运用,为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度,适时地做出引导。
4.精选课外作业,恰当融入数学模型思想
课外作业的练习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和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适量适度,既要有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巩固,又要有一定的拔高练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把所学的方程、模型等有关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化、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模型思想的渗透是多方位的,模型思想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
法国学者冯?劳厄曾说过:“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时所剩下的东西。”数学知识遗忘了,剩下的就是数学思想和方法。那么,有关方程的具体知识遗忘了,剩下的就是方程模型思想和模型方法,即用方程的观点分析问题。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公式变形。
教学分析
重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公式变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试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什么叫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二、新授
1.公式变形
引例:汽车的行驶速度是v(千米/小时),行驶的时间是t(小时),那么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可用公式
s=vt①
来计算。
有时已知行驶的路程s与行驶的速度v(v≠0),要求行驶的时间t。因为v≠0,所以
t=。②
这就是已知行驶的路程和速度,求行驶的时间的公式。
类似地,如果已知s,t(t≠0),求v,可以得到
v=。③
公式②,③有时也可分别写成t=sv-1;v=st-1。
以上的公式①,②,③都表示路程s,时间t,速度v之间的关系。当v、t都不等于零时,可以把公式①变换成公式②或③。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公式变形往往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3在v=v0+at中,已知v、v0、a且a≠0。求t。
解:移项,得v-v0=at。
因为a≠0,方程两边都除以a,得。
例4在梯形面积公式S=中,已知S、b、h且h≠0,求a。
解:去分母,得2S=(a+b)h,ah=2S-bh
因为h≠0,议程两边都除以h,得
。
三、练习
P92中练习1,2,3。
四、小结
公式变形的实质是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要求的字母是未知数,其余的字母均是字母已知数。如例3就是把v、v0、a当作字母已知数,把t当作未知数,解关于t的方程。
五、作业作业:P93中习题9.5A组7,8,9。
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3.关键:1.推导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的异同.2.在求根
的简单延续.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业及练习深刻地体会到由配方法求方程的解有时计算起来很麻烦,每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都要实施配方的步骤,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这必然给方程的解的正确求出带来困难.能不能寻求一个简单的公式,快速而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式法的产生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由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公式法,大大简化了书写步骤和减小了计算量,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求出方程的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尽管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配方法,就不可能有求根公式,因此就不可能有公式法的产生,配方法是公式法的基础,而公式法又是配方法的简化.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着基本理论的应用,例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含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分类的思想.
通过公式的推导,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7x+11=0,(2)9x2=12x+14.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
3.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当b2-4ac≥0时.
①②两步是学生易忽略的步骤,这两步实质上是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开方运算准备前提条件.①②步可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严谨的数学推理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有条件,有根据才能有结论的推理习惯.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x=(b2-4ac≥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例1解方程x2-3x+2=0
解:a=1,b=-3,c=2.
又b2-4ac=(-3)2-4×1×2=1>0,
x1=2,x2=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醒学生一定要先“代”后“算”.不要边代边算,易出错.并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确定a、b、c的值.2.算出b2-4ac的值.3.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练习:P.16中2(1)—(7),通过练习,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
例2不是一般形式,所以在利用公式法之前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另外注意例2中的b2-4ac=0,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应写成x1=
由此例可以总结出一般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利用公式法的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算出b2-4ac的值.4.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练习:P.16中2(8).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0).
(2)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步骤:①化方程为一般式.②确定a、b、c的值.③算出b2-4ac的值.④代入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法与配方法都是通法,前者较之后者简单.
2.(1)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诸如
a≠0,4a2>0.当b2-4ac≥0时,……
(2)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弄清楚推导过程所运用的基本理论,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意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3)求根公式是指在b2-4ac≥0对方程的解,如果b2-4ac<0时,则在实数范围内无实数解.渗透一种分类的思想.
(4)推导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解ax2+bx+c=0(a≠0)(用配方法)的异同.前者只求在b2-4ac≠0的情况下的解即可.后者还要研究在b2-4ac<0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4练习1
教材P.15习题12、1:4.
参考题: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
1.求根公式:例: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例1……
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练习……
2.公式法及其步骤解:解:…………
(1)……
(2)……
(3)
(4)
六、作业参考答案
篇7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及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灵活择其简单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转化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教学疑点: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恰当”二字的理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四种方法,四种方法各有千秋,究竟选择什么方法最适当是本节课的目标.在熟练掌握各种方法的前提下,以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者说是用简单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一元二次方程是通过直接开平方法及因式分解法将方程进行转化,达到降次的目的.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是将高次方程低次化经常采取的.是解高次方程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方程均适合用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为配方法奠定了基础,利用配方法可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配方法和公式法都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后者较前者简单.但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因式分解的方法是独立的一种方法.它和前三种方法没有任何联系,但蕴含的基本思想和直接开平方法一样,即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一种基本思想方法.方程的左边易分解,而右边为零的题目,均用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2=x+4;
(2)(2x+1)(4x-2)=(2x-1)2+2;
(3)(x+3)(x-4)=-6;
(4)(x+1)2-2(x-1)=6x-5.
此组练习尽量让学生眼看、心算、口答,使学生练习眼、心、口的配合.
(2)解一元二次方程都学过哪些方法?说明这几种方法的联系及其特点.
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解形如(ax+b)2=c(a、b、c为常数,a≠0c≥0)的方程,是配方法的基础.
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是公式法的基础,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
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较配方法简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因式分解法:是最简单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但只适用于左边易分解而右边是零的一元二次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都蕴含着由高次向低次转化的思想方法.
2.练习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1)(x-5)2=36;(2)(x-a)2=(a+b)2;
此组练习,学生板演、笔答、评价.切忌不要犯如下错误
①不是x-a=a+b而是x-a=±(a+b);
练习2.用配方法解方程.
(1)x2-10x-11=0;(2)ax2+bx+c=0(a≠0)
配方法是解决代数问题的一大方法,用此法解方程尽管有点麻烦,但由此法推导出的求根公式,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通用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此练习的第2题注意以下两点:
(1)求解过程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2)需分b2-4ac≥0及b2-4ac<0的两种情况的讨论.
此2题学生板演、练习、评价,教师引导,渗透.
练习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x2-3x+2=0;(2)3x(x-1)+2x=2;
解(2)原方程可变形为3x(x-1)+2(x-1)=0,
(x-1)(3x+2)=0,
x-1=0或3x+2=0.
如果将括号展开,重新整理,再用因式分解法则比较麻烦.
练习5.x取什么数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解:由题意得3x2+6x-8=2x2-1.
变形为x2+6x-7=0.
(x+7)(x-1)=0.
x+7=0或x-1=0.
即x1=-7,x2=1.
当x=-7,x=1时,3x2+6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学生笔答、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调书写步骤.
练习6.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选择直接开平方法比较简单,但也可以选用因式分解法.
(2)选择因式分解法较简单.
学生笔答、板演、老师渗透,点拨.
(四)总结、扩展
(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公式法是最主要的,最通用的方法.因式分解法对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据方程的结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
(2)直接开平方法与因式分解法中都蕴含着由二次方程向一次方程转化的思想方法.由高次方程向低次方程的转化是解高次方程的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21中B1、2.
2.解关于x的方程.
(1)x2-2ax+a2-b2=0,
(2)x2+2(p-q)x-4pq=0.
4.(1)解方程
①(3x+2)2=3(x+2);
(2)方程(m2-3m+2)x2+(m-2)x+7=0,m为何值时①是一元二次方程;②是一元一次方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四种方法练习1……练习2……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
4.因式分解法
六、作业参考答案
1.教材P.2B.1(1)x1=0,x2=;(2)x1=,x2=;
2:1秒
2.(1)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a+b)][x-(a-b)]=0.
x-(a+b)=0或x-(a-b)=0.
即x1=a+b,x2=a-b.
(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p)(x-2q)=0.
x+2p=0或x-2q=0.
即x1=-2p,x2=2q.
原方程可化为5x2+54x-107=0.
(2)解①m2-3m+2≠0..
m1≠1,m2≠2.
当m1≠1且m2≠2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篇8
一、 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中每个重要概念的产生历经了前人长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创造了漫长过程,其形成过程蕴含着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创造方法,展现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形成概念的方法,锻炼思维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内在活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亢奋状态。
让学生从大量具体例子出发,从他们实际经验的肯定例证中,以归纳方式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叫概念的形成。概念可分为以下几个心理活动阶段,以函数概念为例进行阐述。
⑴观察实例,学生观察下列事例中,指出变量与变量的关系。
①以40米/小时速度行驶的汽车,行驶的路程s与时间t。
②用图表给出的某水库的存水量Q与水深h。
③某一天气温F与时刻t。
④某一次考试的班级学生成绩m与学号n。
⑤一个数y是另一个x的平方。
⑵分析共同属性。分析各实例的属性,并综合出共同属性。如上例中各实例的共同属性有:①抽象地看成两变量间关系②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而变化③一个变量每取定一个值,另一个变量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⑶抽象出本质属性,经过猜想,假设等过程,最后得到一个变量每确定一个值,另一个变量也唯一确定一个值与之对应,这是本质属性。
⑷比较正反实例,确认本质属性,如例④中反过来n未必是m的函数;例⑤中开平方x=+y 也不是函数,强化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
⑸概括出概念含义,把抽象出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同类事物,给出名称。这时还需要进一步区分各种本质属性的从属关系,找出关键的本质属性下定义。
二、 揭示概念的同化过程
利用学生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知识经验,以定义方式直接向学生提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叫概念的同化。以“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教学为例,提示其同化过程。
⑴观察概念的定义,名称和符号,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这个概念,首先观察它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0),其本质属性有: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最高次数为二次,是整式方程。
⑵对概念进行分类,讨论各种特殊情况,进一步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⑶把新概念系统化,把新概念同化到原认知结构中去。如上例,学生把一元二次方程同化到原有关于方程的认知结构之中,区分一元二次方程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等概念,并形成一个关于方程概念的系统。
概念同化的学习过程,以学生间接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具备较丰富的知识经验,并具有积极思维能力和较高的心理活动水平,但比较省时。
三、 重视概念的建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是其经验与认识的投入和重建,是一种具有探索性的再创活动。要求教师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现以“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节教学为例。
⑴阐述实际意义,建立概念。黑板上画两个边长差别很大的正方形,请学生用一三角板画出它们的对角线(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小于三角板的边长,另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大于三角板的边长),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容易画出,但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却使 学生陷入困境,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方法和探索认证,思考画直线的理论依据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外,还有由点与方向确定一定直线,这样便自然产生了“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反思,讨论用角和数进行运算的不便后,建立起斜率的概念
⑵揭示本质,理解概念。引进斜率概念后,针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学生思考之余提出:“讨论绕点(2,3)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的直线斜率变化情况如何?通过画图,利用运动的观点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及它们取值范围和变化趋势,通过建构活动,同化或顺应于学生的认知结构。
⑶深入分析比较,深化概念
斜率和倾斜角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后,提出问题:过点P(1,1),Q(2,3)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各是多少?鼓励学生探索、创造建立两个新的“解析成果”与最基本“解析成果”点的坐标的关系,讨论、概括学生的思路:
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斜率
正切值的坐标表示――――――直线倾斜角
如此则形成了斜率坐标公式的推导思路,通过重建充实了原认识结构。
⑷加强应用,巩固概念。
选择典型的循序渐进的题组进行巩固,建立起相应的应用模式。如:
①直线过点(1,4),(3+1,1)其倾斜角和斜率各是多少?
②已知直线过点P(3,4),Q(-2-m,-m+5),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x轴平行?当m为何值时,直线与y轴平行?当m为何值时,其倾斜角为3π/4?
③已知点M(-4,7),N(2,15)若直线1倾斜角是直线MN的倾斜角的一半,则1的斜率为多少?
这样学生在问题激发下主动建构,从形成概念、掌握本质,直至融概念于原认知结构中,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相对独立地完成数学建构活动,达到概念理解深刻、全面。
四、组织概念的系统化、整体化的过程。
数学中许多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教师应有计划地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加深理解。可以通过单元复习,阶段复习,甚至是垮学年地总结的方式使所学的有关概念系统化和整体化,组织学生概括、归纳,不断丰富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充实认知结构。
例关于“角”的概念的深化与系统化
⑴平面角:①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静态定义)②以一条射线的端点为顶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逆时针旋转为正角,顺时针为负角,不作旋转为零角。
⑵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在空间任意取一点,分别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所成的角。
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若直线在平面内或与平面平行,则所成角为00;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所成的角为900;平面内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篇9
关键词:初中化学;方程式书写;教学方法
化学,是初中生接触到的较为新颖的一门课程,很多学生在面对这门课程时,会显得手足无措。方程式,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每一个化学知识点都和一个方程式相互对应,这就决定了在初中化学课本中,会出现大量的方程式,这给学生的记忆增加了负担。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些方程式时,都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时间和应用范围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实,这些方程式就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是对物质间反应过程的纸质书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如果可以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一、熟练掌握化学元素符号是基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用化学元素符号进行标示的,对元素符号的记忆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书本中很明确地罗列了各种化学元素以及相应的符号,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
二、教师可以采取的积极的教学手段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在初中生以往所接受到的教育中,化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学生带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开始接触这门课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中生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以此来设计教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支配下,轻松愉悦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很多学生会抱怨记忆化学元素符号,是一个枯燥的过程,难以坚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把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编成顺口溜的方式,让学生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为以后化学式的书写奠定基础。
2.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以及配平方法
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首要原则。化学方程式书写中,不能随意地添加元素,也不可以编造不存在的元素,反应前后,方程式的元素是不可以改变的,更不可以把生产物和反应物颠倒着写,这些都是不遵循守恒定律的表现。在对方程式进行配平时,只是在元素符号的前面添加或是改变相应的阿拉伯数字,方程式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不可以忽视的,教师在教学时,有必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对配平方法进行专门的讲解,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测试。
3.找出方程式的书写规律,让学生进行分类记忆
化学方程式种类繁多,记忆不便,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对学过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整合,不难发现其中的书写规律。总体来说,初中化学方程式具体可以分为化学分解反应类、置换反应类、复分解反应类、还原反应类、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类以及其他的一些反应类型。我们以置换反应的方程式为例,这类反应的规律就是反应元素之间的位置互换,方程式的书写就是化合物组合后的生产物。只要找到了各种反应类型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成为一件容易的事情。
4.加强训练,强化记忆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长久地坚持。学习过的知识,很多都只是一种浅层记忆,学生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检测,来对这些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课堂教学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过的方程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并对此及时地检测,从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总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切记急于求成。教师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力求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熟练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参考文献:
篇10
教师创新性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 化学教学 创新 实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同样也是城郊薄弱学校改善教学方法的指明灯。长期以来,城郊薄弱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少、生源差、教育投入不多等问题。如何根据这些突出问题研究相应对策,如何创新化学教学方法,从而推进城郊薄弱学校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全体化学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型老师,是学生成长之路的领头人
在教学中教师具有主导作用,教师自身具有创造力,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创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学习气氛,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激发学生创造渴望的艺术,这对创新教育的实施,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学技能的提高,使自己具有进行创新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才能给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保证。
二、培养明确目标,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是驱动个体进行创造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意识的人不会进行发明创造,人们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才能,释放出创新的激情和动力,因此,要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首先,教师要通过化学实验、化学故事、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材特点、课外活动激发起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增强化学课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根据所授课程设疑,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其次,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投影,挂图、模型等,创设课堂情景,力争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使学生养成崇尚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精心组织和安排教学,教学方法力求新颖别致,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利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等,通过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如: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通过“液体变色”、“魔棒点灯”、“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等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作的鸟笼”等插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化学科学的伟大,进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 精讲多练,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改善教学方法的必要途径之一。教师一定要很好地发挥启发和引导作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全面发展。当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在课堂上, 我总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 提问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这样做, 一方面提醒学生自己学习过的内容一定要及时总结复习, 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提问, 强化、巩固知识, 查遗补漏。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经常应用问题串的形式, 串起整个课堂教学。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关注度, 时刻让大部分学生沉浸在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中, 集中精神, 认真听讲。
四、改变实验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利用书本原有经验,经常设置问题情景,可以诱导学生勤于思考,激发学生勤于探索;或将课堂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创造探索机会。其次,应将书本上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多数为验证性实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够的,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把一些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验加以改进,把它变为探索性实验。这样,可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培养创新能力。设计实验来身就含有创造性因素,因为学生在设计实验时,头脑中必须运用与这个问题有关的旧知识,并考虑使用哪些仪器,如何装配?选用哪些药品,如何操作?会出现哪些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等,也就是在头脑中必须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特别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准确地预见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因此,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就特别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对于实验习题或课本中的某些问题,也可让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进行探索。第四、师生共同改进演示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中的有些实验,或现象不明显,或费时过长,或会污染环境,或缺少仪器或药品等,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就有改进的必要和可能,教师要启发学生如何改进,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来克服实验的不足。若持之以恒,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有所获的,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第四、加强对实验教学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学生掌握创新的手段。第五、鼓励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家庭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药品,这就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五、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应当将化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可担起一个“育人者”的使命。教师们可以多讲讲化学史,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健康意识。看看我们身边的酸雨、沙尘暴以及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的事例,处处都是化学知识啊!
参考文献:
[1]李霞. 关于对初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思考[J]. 理科考试研究,2012,24:80.
[2]刘光明. 如何提高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J]. 才智,201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