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变革;智慧教育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驱动力正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医疗、教育、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在通用技术领域可能尚不能替代人类,但在一些特殊领域,人工智能将会淘汰现有的劳动力。在国外,许多国家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竞争战略,我国学者也密切关注着人工智能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国务院于2017年7月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策略。“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潮流,引发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人工智能热”。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和应用催发形成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目前梳理学术上关于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文献主要集中于: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人机一体”将成为未来新的教育方式[1],由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出现所应运而生的智慧教育[2],将对原有教育进行改进和完善。智能技术在改变教育的手段和环境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出系统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新体系,从而真正触及教育的根本[3]。
(二)关注技术的革新。机器深度学习、智能学习的算法、视觉识别以及智能语言识别这些基础技术的突破,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三)探究教育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业测评、交叉学科、角色变化等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教师角色内涵也将在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共存中发生改变。AI监课系统能够数据化、可视化评估教师的授课情况,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评分实时调整授课内容,以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深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新技术融入教育并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具有变革人类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能力。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获取或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所拥有的特征、优势与功能,使其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到教育领域?如何通过教育变革来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实现教育深层次革命等问题,是目前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1.1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具备的强大能力
人工智能最早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于1956年提出,其研究主要包括机器人、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实质是一种自动感知、学习思考并做出判断的程序。人工智能具有自主学习、推断与革新的能力,推动了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同时具有理性判断力、超强的工作力,只要电力供应不断,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工作下去,而且适应不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它的超强能力,源于三个重要的技术:深度学习、大数据和强算力。
1.2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精力、记忆力、计算力、感知力以及进化力等方面与人类相比,具有突出优势。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普通民众可以享受更为高效、稀缺的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诊断领域诊断质量不均衡、医生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教育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数据支撑;极大拓展了教育研究新视域;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教育手段和环境方面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方面均发生改变。然而,看到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推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首先,人工智能专家大都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淘汰大量现有的依靠非脑力劳动为生的劳动力,需要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力。而且,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不太成熟使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再者,人工智能潜在的道德伦理问题缺乏法律制度规范。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时代将对社会结构以及人的地位构成挑战。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教育需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突破和飞跃,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育人成人的发展目标。
2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2.1人工智能与教育目的的变革
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变不仅影响人类未来如何发展,而且极大释放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是何目的。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目的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工智能可能会使人类陷入精神危机。这源于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岗位,工作的丧失将会导致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可能导致所有基于自由主义的想法破产,转而人类所拥有的价值和尊严可能转化为一种“算法”,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替代风险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主要是对教师角色的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有利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讲,人工智能剥夺人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将协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指导,从而有利于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寻求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过程。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有利于使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大致包括实践动手能力、价值追求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使教育跳脱“知识为本”的陷阱,发挥“立德树人”的正向作用。
2.2人工智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称为深度结构学习或者深度机器学习,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尊重了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挑战。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提倡学教并重、认知重构、反思教学过程,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区别以往传统班级课堂授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是指人工智能基于对个体学习进行快速反馈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特征,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从而最大程度上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快捷、科学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反馈;持续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高效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
2.3人工智能与学习环境的变革
首先,有利于搭建灵活创新的学校环境。不仅可以使空间规划更具弹性,而且可以调节性增强物理环境。其次,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区别于以往传统教育强调的统一秩序,更注重个体的用户体验。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学习环境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的空间环境与学习支持将改变目前学习的学习空间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对话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与不断普及,有利于实现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时交互。VR、AR等技术的同步协作也有利于搭建新的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的一系列要求。脑机互动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实现将人工智能植入人脑,从而改变人类自然语言的交流方式。最后,人工智能通过即时、准确、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进行精准且个性的学习评价与反馈。人工智能将综合收集所有同学的学习记录,互相比对、优化,从而进行综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学习情绪感知,学习状况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化;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等的出现,为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将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分析、3D打印、模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个性化教育服务、教育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等产生根本影响。2018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本)指出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而影响教育阶段的不同过程。具体见表1所示。
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变革;应对策略;会计人才
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会计行业,德勤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推出财务机器人,RPA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运用。这一科技创新将帮助会计从业人员从许多重复性、标准化、流程化的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新型会计岗位,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新的挑战。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会计变革,究竟会带来何种变革,会计从业人员该如何应对会计变革是文章探讨的关键问题。
1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它试图通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构建出一种新的能模拟人类意识和思维模式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知识表示与自动推理、机器学习与知识获取、自动编程与智能化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诞生、发展到集成四个阶段。人工智能应用于财务领域始于198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简介》,后来国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开发出相应技术与专家系统解决财会领域的分析决策工作,目前主要是运用模型化的财务管理理论,将匹配后的数据导入信息库,据以分析得出企业财务报告,形成战略经营建议。财务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在于机器视觉和语音识别两个方向,着重模仿人类的财务操作和判断,多应用于业务收支预测、风险管控、税务优化等方面。
2人工智能技术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模式注入新的理念,传统的基础会计核算工作会被财务机器人替代,会计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会计核算流程的再造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新型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都将推动企业会计模式的变革。
2.1人工智能实现会计数据质的飞跃
数据是会计核算的起点,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在数据处理系统中整合和分类;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其潜在价值,数据的质量随之提升。会计人员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利用信息自动集成技术,自动将各种会计信息记录到会计系统,避免了以往财务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于采集和录入数据信息。随后利用人工智能自动核算功能进行账务处理,智能分析系统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避免了会计从业人员处理大量的基础核算工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预测、分析与决策工作中去,提高企业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2.2人工智能促进会计信息互联
在会计核算方面,大量企业采用PRA,其被普遍认为是业务流程自动化软件,结构化、常规化会计流程均由自动化机器人来执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动生成各项报表,及时快速,灵活准确。人工智能为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搭建起信息共享平台,使企业与其客户、银行、税务、会计师事务所等广泛互联,实现上下游企业沟通、银企对账、网上报税等。财务智能系统通过科学的决策程序,利用会计数据和模式,以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时期进行分析,揭示隐藏在财务数据背后的价值,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大幅提高,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2.3人工智能催生新型会计岗位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财务人员日常主要完成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基础性工作。伴随人工智能的发展,这种日常的标准化、流程化的基础核算工作可由财务机器人完成。财务机器人高效低耗、精准可靠、快速反应的优势相较于会计工作人员日益明显。与此同时,机器人间无须回避职务职能的利害冲突,这些都降低了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运营管理的重要地位。未来财务领域对基础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大幅减少,会计人员岗位需求结构面临变革。管理会计人才是集财务会计、法律、财务管理、计算机等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并具有数据分析思维和预测思维,国家倡导的未来的管理会计师应同时是价值分析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分析未来,是对未来会计岗位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
3会计行业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应对策略
3.1提高思想认识
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已是必然趋势,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将财务人员从烦琐复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会计核算职能向管理决策职能转变,同时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更高要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财务人员应在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新技能,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研究,以顺应时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也应认识到,不论是信息化系统,还是财务机器人,仅仅起到辅助决策作用,仍由人类进行开发、使用和维护。因此会计人应审时度势、转变观念,全面认识人工智能,努力使自己成为兼具财务知识和信息系统操作能力的驾驭财务机器人的复合型人才。
3.2实现管理会计转型
2014年10月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5年之内提升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长刘红薇在2018年5月世界会计论坛上表示:管理会计已经在全球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财务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会计信息的标准化流程化处理,会计核算职能逐渐被财务机器人取代,这种以技术手段革新形式带来的会计职能的变化,释放出大量基础会计核算人员,他们必须综合学习会计、财务管理、税务以及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以管理会计的视角,将数据进行分析和提炼,编制预算计划,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为企业发展和治理提供指导,以适应时代变化,成为多元化人才。
篇3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21-02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发展中最具潜力的热点问题之一,2016年初轰动世界的谷歌AlphaGo打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经典案例更是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呢?它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技术领域,对于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希望能给予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方向。
1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一门全新的信息技术科学,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对于模拟、拓展和延伸人类的智能的应用系统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开发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及了解人类智能的本质从而开发出能给出类似人类智能反馈的智能机器,计算机系统在理解目标方向之后所取得的最大化成果是计算机实现的最大智慧。人工智能不单单是一个特定的技术,它所研究的往往是能创造智能意识的高科技机器,包括了算法和其他应用程序,处理的任务也远远超出了简单计算,从学习感知规划到推理识别控制等等。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包含语言及图像识别技术、机器人设计、自然语言处理等,日益成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实践也使得应用领域范围大规模扩张,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未来也可能展现出超过人类的智能。
2 人机智能的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通常涉及到数学、逻辑学、认知科学、以及最重要的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延伸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2.1 逻辑推理与证明
早期的人工智能更多的解决了大量数学问题,逻辑推理是基础也是研究时间最长最重点的领域之一。通过找到可靠的证明或者反证方法实现潜在的定理证明,根据数据库的实例进行推导并及时更新证明结论,演绎和直觉相结合,在推理和证明中实现部分智能。
2.2 问题求解
问题求解领域的一大重要应用则是下棋程序的功能实现,化繁为简、将困难的问题点拆分成为独立的子问题进行求解;而另一个实例则是数学方程的求解实现,分析各种公式符号的组合意义从而为科学研究者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问题求解中所运用的搜索和规约也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两大基本技术。
2.3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也叫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指借助计算机来处理使用人类语言作为计算对象的算法程序,并研究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NLP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发展时间较长的研究方向之一。语音识别、搜索引擎、机器翻译等等都是NLP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也都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突出的应用成果。
2.4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具有大量模拟人类相关领域专家知识和经验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依托于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根据专家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方法进行判断推理进一步决策,从而代替人类专家解决一部分该领域的特定问题。从知识表示技术的角度上看,专家系统可分为基于网络语义、基于规则、基于逻辑、基于框架等几种类别;而从任务类型及专家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类型的角度来看,专家系统也可分成解释型(分析和阐述符号数据的意义)、调试型(根据故障制定排除方案)、预测型(根据现状预测指定对象未来可能的结果)、维修型(针对特定故障制定并实施规划方案)、设计型(按指定需求制作图样和方案)、规划型(根据指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等。
专家系统的建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初始专家知识库的设计:包括问题、知识、概念、形式、规则等多个概念的筹建;(2)开发和试验系y原型机;(3)改进与归纳专家知识库等。
专家系统的实现通常建立在大量的数据统计与人类专家提供的问题解决实例上,没有精确或统一的求解算法,因此也会造成一些局限性。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专家系统也逐渐更重视理论和基础研究,除了基于经验的理论,基于规则和模型的方法也将投入到实际运用中,未来的专家系统将更偏向协同式和分布式方向发展。
2.5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指计算机自动获取新的推理算法和新的科学事实的过程,是计算机具有智能的基础。计算机的学习能力是人工智能研究史上的突出成就与重要进展,也是人工智能初步实现的重要标志。机器学了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对于探索人类智慧的奥秘以及学习方法和机理都有着重要意义,机器学习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各种理论方法也正在逐步完善中,未来精彩可期。
3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首次提出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无论是功能场景还是机器模式,都逐渐从单一到通用、从简单到复杂,表达方法也更多种多样。目前主要通过赋予机器产品一定的人类智能从而有效地提升机器工作效率及能力,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更多的模拟人类生活环境及思维方式来设计出真正具有人类智能的高效人机系统。
3.1 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人工智能已经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以智能汽车为代表的自动化交通方式。(2)种类繁多的家庭智能服务机器人。(3)用于临床支持和病人看护中的自动化智能设备及医疗器械。(4)智能教育辅导系统、线上学习和智能辅助学习设备的普及。(5)基于图像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各类音乐社交软件及VR设备的兴起给互联网娱乐时代带来的巨大变革。(6)逻辑证明及智能分析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预测及防范。(7)大量重复机械的劳动逐渐由智能机器取代,人类承担着更多的创新及实践工作。
3.2 人工智能生活应用实例
作为辅助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日趋成熟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快速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使用场景:(1)智能房屋和家居生活的构建:目前的智能停留在自动控制I域,通过用户指令来便捷的操控比如电视、窗帘、灯具、空调等等;而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根据你的日常行为了解你的习惯喜好,利用传感器和自动装置搜集用户的行为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改造你所居住的环境。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家居生活。(2)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主要通过导航和定位实现规定路线的行驶、通过激光测距、雷达感应和照相等技术,配合复杂的计算公式从而辨别和避让各种障碍,最终脱离人类操控的环境下自动完成发动、驾驶、刹车等动作。行驶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智能机器的帮助下其实更可靠,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自动驾驶将成为人们出行的新方式。(3)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翻译方式:在线翻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使用范围广普及率极高,但其准确性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谷歌翻译负责人表示将在部分功能上尝试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如果能顺利实施必将使得翻译准确性的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而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方式则将帮助计算机更好地模拟和理解人类思维,使得翻译结果更流畅合乎规范,也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
4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不算很长,但发展速度却异常迅猛。跟所有新兴的前沿学科一样,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也经历了和低谷时期。根据不同时期代表性人物和事件的发生,我们大致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50年,举世闻名的“图灵测试”(图灵,英国数学家,1912―1954)首次发表于《计算机与智能》一文,即通过房间外的人和两个房间内的人和机器分别对话中,是否能区分人和机器从而判断出机器是否具有了人的智能。这是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最初的概念。
(2)1956年,由香农、麦卡锡、朗彻斯特和明斯基共同发起的DARTMOUTH学会于达特茅斯大学召开,会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讨会,见证了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开端。
(3)1960年以来,生物进化领域逐渐建立起了遗传、策略和规划等算法。1992年计算智能由Bezdek提出,计算智能对于生物进化学的探究有着重大意义,涵盖了模式识别、人工生命、神经网络、进化计算等多学科集合与交叉。
(4)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专家系统逐渐兴起,对于专家知识库的不断改进以及基于规则和模型的协同式分布式专家系统将是未来使用的主要趋势。
(5)从1960年神经网络首次应用于自动控制的实施,到1965年人工智能启发式推理规则的方法引入,再到1977年运筹学理论中概念智能控制模式的成功借鉴,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顺利引导了自动控制模式逐渐切换到了智能控制模式。
(6)从1956年AI概念的正式提出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成就和进展,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一代代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逐渐设计落实,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学研究逐渐走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当下最具潜力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
5 人工智能的未来与发展趋势
从人工智能的提出到逐渐走入人们生活,人工智能的概念一经问世则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甚至带动了语音识别、自然处理处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兴盛。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创新和蓬勃发展是趋势也是必然,通过了解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关于未来人工智能的一些方向:(1)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指导下更聪明更多样性更具智能的机器系统。(2)自然语言处理应用中更自然的人机互动交流。(3)机器学习时代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分析策略。(4)各研发企业和机构对于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更激烈的竞争和角逐。(5)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简称ASI)时代下AI是否会走向失控给人们带来的微恐惧。
6 结语
在短短60年的时间内,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已经从很大程度上改善和刷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和实现正在不断帮助我们探索这个世界、帮助我们搜寻信息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人工智能在逐渐强大的同时,有机遇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技术瓶颈,距离人工智能时代的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人工智能的不断更迭完善,是否能取得超越人类智力和认知的智能、是否会出现违背人类价值观的危险行为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红霞.人工智能的发展综述[J].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17-18.
篇4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网络安全;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8;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10-0007-01
引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对计算机内部信息和硬件系统进行维护,设立安全问题检测端口,防止因为网络安全漏洞问题而产生的损失。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都无疑有重大意义。虽然现在的网络安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近年来还是有很多网络病毒和黑客入侵事件,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
1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有效的检测信息泄露技术。一般来说,计算机系统都自带防火墙,能够有效检测和抵御网络入侵。但是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复杂,网络威胁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高,破解难度也相对较大,黑客技术在不断提高加大了网络信息管理的工作难度。当前,我国的计算机检测信息泄露技术还尚未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一般是已经出现了网络问题再进行修复,造成的损失难以追回。
1.2不能及时控制信息访问入口。黑客常用的网络攻击手段是寻找网络信息访问入口漏洞,由于当前对非法入侵的程序的控制设置还不够完善,并且控制力度不够大,还是存在不少网络恶意攻击行为。尤其是对一些拥有大量关键信息的企业来说,例如高校、银行、军队等,如果没能及时对访问入口进行控制,轻则数据丢失、网络崩溃,重则带来巨大的信息泄露危机。
1.3加密技术不够成熟。我国的计算机信息加密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很多重要企事业单位还是沿用传统的数据加密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加密技术在当前看来还是非常落后,对信息安全带来隐患。由于信息加密不够成熟,黑客进行解密更加简单,窃取大量信息数据不仅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给网络环境带来更加复杂和恶劣的影响。
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中的策略
2.1利用人工智能维护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技术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以及提高系统自我防护能力,抵挡不安全信息的入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人工智能能够分析得出可能会不利于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有害信息的侵入。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由于系统的安全系数各异,且潜在的安全威胁更新速度快、危害性高,所以网络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数据系统一旦被侵害,将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所以利用人工智能在电子信技术中的应用,提高网络安全系数,做到对潜在网络安全风险提前预防,对网络系统的防御能力的自我升级,赶在威胁的前面更有针对性的弥补安全漏洞,维护系统数据的安全和稳定。当前人工智能在计网络安全发展中的軟硬件升级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许多软件公司会根据不同客户的软件版本和系统参数,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对用户是否需要进行更新换代进行评估和预测,然后对用户发出升级的提醒消息,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决定升级与否,不断完善计算机安全系统,以此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严格控制风险管理入口,提升信息加密技术。要管理好网络访问入口,首先要建立起安全保护系统,并建立起相应的检测和修复程序。网络攻击的修复具有时延性,一般是黑客攻击完之后才发现漏洞所在,因此入侵检测系统例如防火墙和snorts需要进行综合和系统化的管理,构建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病毒防御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漏洞,降低安全风险。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也是维护网络数据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以来除了重要的科研机构、银行和高校等,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是很重视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对于涉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保密培训。为了维护系统的安全,需要提升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对加密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电脑是软硬件结合的机器,操作系统相当于机器的大脑,虽然操作系统不定期在进行安全升级,但是日常的信息维护也同样重要,因此还需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最有效的维护技术,改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方法。
2.3增强互联网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由于网络环境复杂,单纯靠提高计算机安全性能还远远不够,计算机病毒是人为产生的,要遏制病毒的产生和蔓延,需要从人的计算机安全教育入手。在法律方面,需要制定更加严厉的网络犯罪处罚条款,让人们自觉遵守网络秩序,维护网络环境。此外,相关的网络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危害,从而维护网络安全运行环境。国家重要企事业单位要做好信息保密培训,加大信息安全保障力度。不止是网络安全工作人员,整个社会环境都需要抵制不良网站,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实现网络环境的净化。
3结论
综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网络安全问题现在还是一个非常大的未知领域,新的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电脑系统的维护上需要更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投入进来,同时社会上也需要加大对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坚决抵制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相关的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和法律部门也要建立起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从而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崔雷,王琪.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维护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15.
[2]李瑶,宋绍成.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20(06):84-85.
篇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经济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与传统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摆脱了以原材料、资金、设施等作为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转变成了以人类的知识为核心的新兴经济。知识经济属于新生事物,迎来了许多全新的思想、业务,为传统企业的财务理论带来了比较大的冲击,从而推动了财会工作的改革。知识经济是和工业经济全然不同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人类经济环境的全面改革。下面本文就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1知识经济对会计的挑战
1.1对费用内容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司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主动的学习全新的技术,比如软件应用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会计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为当前环境所服务。在过去农业时代与工业时代,企业的会计主要是以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为主导进行的。可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公司发展中最关注的资源变成了知识和技术能力。这样一来,仍然采用传统费用要素来核算是不能够符合经济的发展需要的。这个时期,公司的战略资源逐步从物力和财力转变成为人力与知识方面的内容。
1.2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司的资产结构发生了十分大的变化。比如专利、商标、软件等无形资产占据了十分大的企业资产比率。所以,公司在决定开展全新的投资内容时,要把无形资产放在关键的位置上面。然而,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也需要使用相对应的会计方式与经济模型,具体的核算就是将投资的无形资产,以及评估价值、风险、预期的收益等,方便后期制定出筹集资金的计划,还需要通过具体的财务报告表现出来,让公司的经营人员清楚的掌控目前的资本结构。
1.3会计工作方法出现改变
会计是一个以财务信息处置为引导的关键经济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核算方法正在逐渐从传统的手工操控、电算化逐渐发展成为人工智能操控。会计信息经由人力辨别逐渐过渡为人工智能辨别,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及时性获得了全面的提高。除此之外,会计工作无纸化也必然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必然产物。电子信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速传播,电子合同、发票等电子资料逐渐取代了纸质的资料,电子资料相对于纸质资料来讲在形成、传输以及储存等步骤都具备十分多的优点,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应对策略
2.1创建高质量会计准则与制度
自从中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必然需要创建世贸组织所支持的财务披露以及财务透明度的标准。虽然目前有一些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机制在严格的打击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逐步的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可是仍然不能够赶上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市场需要的是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内容,依靠全面的财务信息披露。所以,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国际会计惯例,制定出和国际会计准则相连接的会计准则、会计机制,引导规范会计主体的核算行为方式,提升中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从而规避国际资本进入到中国市场还有中国资本进入到国际市场中形成的压力,并且为了吸引国际方面的投资创建良好的环境。制定一连串的符合现代化会计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加强对会计监管的强度,实施会计工作的合法化。对已经颁发实施的会计准则作出合理的调整,联系国际化的基本需要,及时的补充完善。制定与开展清晰的发展战略方法,技术革新方案以及市场营销推广方案,并且结合市场变化合理的调节。
2.2转变观念,增强会计职能
财政部门应该逐步的改变传统思想认知,全面的宣传与推广《会计法》,增强服务意识,优化企业理财环境。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站在21世纪的发展浪潮中,转变传统思想的约束,吸收西方先进的会计方法、会计管理经验,大胆改革创新,真正的做到中西融合,从而健全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保证会计国际化在中国全方位的推广与发展。公司管理层应该转变以往注重生产经营,轻视财务管理的思想,树立以财务为中心的全新管理观念,逐步的增强会计的管理能力。
2.3增强社会监督,净化社会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始终是影响中国会计行业的难题,应该增强社会层面的监管,注重会计的“铁账”形象。第一,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且创建与贯彻落实会计人员档案管理机制,设定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系统,全面推进与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的合理化与法制化,在条件成熟之后,积极推动会计职业化管控,断开会计从业者和企业的利益关联;第二,创建以税务监管,行政监管以及审计监管为核心的外部监管系统,特别是要积极主动的实施注册会计师审计机制,对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实施经常性、独立的外部会计监管;第三,增强注册会计师审计强度,规范注册会计师业务内容,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意识;第四,增强资本市场管控,加强信息披露力度,在稳定之后,实施会计信息的市场化,把会计监督放置在市场以及社会中。
2.4引入全新会计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的计量重心已经从财务资源过渡到知识资源方面,其中主要的难题就是会计计量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会计系统中采用多种计量方法,因为不同的会计事项特性而采用不一样的计量方法。使用电脑会计和财务软件,能够降低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化简记账环节,让他们从繁琐的记账、算账以及财务报表中分身出来,并且处理速度比较快、精准度高,让会计工作质量获得了更多的保障,极大的提升了工作质量。这样一来,财务人员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加日常的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会计从业者的价值,进而推动会计职能的转化。所以,一些事项的计量采取先进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开展核算与监管工作。
2.5改革会计教育制度,开发人力资源
第一,改革高等教育制度,把会计教育的核心转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其一,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二,了解与掌控新会计知识的能力;其三,收集、获取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其四,组织、交流的能力。培养更多了解会计业务,懂得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国际会计管理,掌握目前国际采用的会计模式的会计人才;第二,调节教育层次,重点培养符合国际环境的高级财务工作人员,适当的减少一般财务人员培养的数量,这些人员的培养能够交由公司以及社会承担;第三,增强现有工作人员的再教育,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与高校联合,社会辅助办学等多种方法,完成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轮流培训,让会计从业者不断的学习新知识,适应目前经济形势的全面发展。创建以增强内部管控为核心的会计管控系统。增强内部管控、制定财务监督与内部考核机制;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机制,严格管理会计核算的每一个环节,完善各种财产资源、财务收支审核、领取、上报。增强会计团队建设,首先要提升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从业者需要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意识。并且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技术应用能力。会计从业者要详细了解会计处理步骤,精通会计法律法规,会计机制,能够及时的为会计信息使用人员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内容。
3结论
总而言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公司的经营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十分大的考验。财务会计工作是公司每一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应该积极主动的改进传统的工作观念,扩宽工作领域,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管理人员做出重要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极大的规避经营风险,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磊.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其相应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0).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计算机逐渐普及,现如今,中国计算机使用用户的数量巨大并且在持续攀升。计算机所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并且形成了计算机产业链,它已经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现代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所组成的,但是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并没有对硬件和软件做严格划分,这也正是早期计算机只能完成简单的运算而不能实现复杂的技术运行。之后,由于工作性质越来越繁琐复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软件技术被提出以适应现代社会高效率工作的要求,同时,人类生活的发展也对软件的多领域多层次性产生需求。通过软件开发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用户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正向推动了软件技术的开发与更新,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浏览网站到电子邮件,无一不是计算机技术的体现。计算机软件技术除了使计算机成为了一种高科技工具,计算机软件技术还在经济、医疗、工程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
(一)教育教学。现如今,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区别于二三十年前的教育方式。从前老师在黑板上手写下上课内容,既耗时耗力,又毫无趣味,而现在,各种科技软件革新了传统教育方式,老师可以通过PPT等office软件代替传统板书,既清晰省事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趣味。计算机软件技术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助力。(二)项目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大大便捷了项目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工程制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就以工程制图来说,传统工程图的绘制可能更多需要手工画制,费时费力的同时也无法保证数据精确度。而利用了AutoCAD(AutodeskComputerAidedDesign)这类绘图软件,不仅可以完成二维绘图,还可以做到三维设计,使整个工程一目了然,大大优化了项目工程的设计阶段。(三)通信系统。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网络的大面积覆盖,计算机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技术使用户实现网络通讯。通过无线通讯设备,人们可以做到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加速全球化的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将给电子商务、移动媒体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四)移动数据。随着人们对移动通讯需求的更快更好要求,3G通信正在被4G技术逐渐取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先进的服务。通信速度的加快带来了移动终端的广阔市场。科技始终会向着更好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改革,计算机软件在移动数据中的应用将不断发展。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通过计算机软件,整个世界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网络,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密切,因此计算机软件的网络化趋势将指日可待。通过计算机技术,按照网络协议把不同地区不同的通信终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全球网络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的全面共享。(二)智能化。现展日新月异,而发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实现人类更便捷的生活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正是基于此目的。在智能化产品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软件技术也终将实现智能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断壮大,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必将给人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三)融合化。传统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产业设备向数字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融合化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在传统产业受到现代科技的不断冲击,为了改变自身,扩大大力推进产业升级,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四)开放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放化意味着计算机软件的源代码的开放,预示着计算机软件标准化的逐步形成。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将扩大计算机软件质量的创造机遇,使计算机软件技术不再垄断于计算机产业,促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升级与更新。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放化必然给我国的软件产业注入全新的活力。
结语:
通过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分析探讨,我们可知,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虽然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发展还不成熟,但是只要不断更新软件技术,一定会迈上更高的现代化台阶。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越来越多。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加以及需求多元化,计算机软件技术需要紧跟发展的脚步,不断创新改变,以此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一)对会计职能的挑战
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一方面,传统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着以货币为计量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但最近“德勤财务机器人”的出现意味着那些基础重复的核算工作将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但对于这些支付方式并没有统一的核算标准进行规范。另一方面,现在许多的业务处理都依赖互联网,但计算机存在携带病毒、数据泄露等潜在的风险,增加了执行监督职能的难度。
(二)对会计人员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企业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会计人才,那些只会做基础工作的人员终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这一点从最近的“海尔怒辞千名会计人员建共享中心”事件就能得知。复合型的人才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与国际化语言的复合,现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参与到国际化的进程中,这意味着会计人员需要能够处理跨国会计业务;二是与电子商务技术及理论的复合,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会计人员必须精通电子商务技术并熟练处理相关会计业务问题。
(三)对会计核算体系的挑战
首先是对于会计分期假设。传统的会计分期分别是月、季度、半年和一年,但在互联网模式下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能实现在线实时获取,打破了之前会计分期假设的界限。比如目前一些大型的网络运营商需要时刻了解其经营情况和财务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年度和半年度报告,有的甚至需要某一个星期或者某一天的财务会计信息;其次是对于会计收入确认。在互联网模式下第三方支付平台越来越多,买家和卖家直接联系只涉及货物的下单和发货,待买家收货确认后再将款项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划转给卖方,由卖方负责售后并且有七天无理由退货,这种销售模式对传统的销售收入确认时点提出挑战。
二、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然性
2017年3月3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正式被取消,而与此同时在3月3日和28日国家两大会计权威机构先后在官网2017工作要点,双双将管理会计列为17年重点工作。这一举措告诉我们传统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一个总的发展趋势。
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步伐已经十分落后,在美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其经营部门都设有管理会计师岗位,90%的会计人员从事管理会计工作,75%的工作时间用于决策支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为9:1。而我国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比例与美国恰恰相反仅为1:9。我国财务会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会计工作中大量的单调重复性工作都将被其取代。很多企业开始由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生产经营,不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保证发展的质量。而管理会计克服了财务会计相关的缺陷不再受规则的制约,可以真实有效的展现细节上的资金使用,主动的处理信息,保障了企业战略规划的正确性,实现持续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传统会计必须向管理会计转型。
三、传统会计如何更好地向管理会计转型
(一)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财务会计人员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运营知识,了解新的商业模式,洞察市场经济变化,掌握一定金融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建立全局观。而且财务人员还要从预算与预测、投资决策、业绩评价、绩效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专业技能。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继续教育培训,适当加入管理会计的内容,开拓财务人员眼光,培养其专业胜任能力。
(二)公司的决策视角要面向未来
传统的会计都是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在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下,公司更需要能够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制定出理性的决策。现在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只关注财务会计,重视财务报告而轻视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很难对企业的战略进行规划。管理者必须增强会计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战略意识、效益意识,改变其原来会计只是进行资金核算的观念,树立起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的意识。
(三)提升企业内部监控水平
管理会计又称为“内部会计”,一个企业良好的内部监控是其持续发展的保证。首先,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监控作用,实现对管理会计的监控,保障部门的有效运转,进行有效的控制风险。管理会计虽然不受会计固定规则制约,但如果想发挥其优势也需要一定的约束和控制;其次,企业要积极接受外部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管理会计准确透明。内部监控和外部监控同时有效执行,才能够实现企业科学的财务管理以保证企业持续的运转。
篇8
关键词 智慧互联;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75-02
随着世界网络建设发展,网络相关的设备也越来越完善,智慧互联已经从概念走向实践。经过不断的发展实践,在基于“互联网+”时代基础,智慧互联也能够为企业、商家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伴随机遇是更多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用户反馈机制越来越完善,基于智慧互联的相关产业,也会随着网络建设而逐步完善。
1 智慧互联带来的机遇
在现代社会中,智慧已经成为互联互通时代的高频词汇,特别是智慧教育、智慧服务、智慧生产等智慧现象不断出现,也说明智慧时代已经到来,同时推动社会和媒体更好衔接的动力也是智慧互联,另外,智慧效率和智慧流动的速度决定着物质、知识、信息流动的效率。
1.1 智能模式
在智慧互联到来之后,通过智能模式不断提高信息传播的速度[1]。随着我国脑科学、人工智能、交互技术、显示技术、传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种领域中智能模式也逐渐替代传统的模式,对人们生活和企业的生产进行了改变,例如:智能产品(电视、空调、冰箱等)、智能软件(浏览器、视频播放器、输入法等)、智能手机(华为、金立、小米)等新产品、新体验、新技术不断完善,使现代社会智能现象非常壮观。
1.2 智能终端,人机合一模式
因为人体的延伸是媒介,所以人类感知器官的延伸就是智能终端,在现代社会智能模式基础上,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传播、信息编写等[2],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快,使得公共事件爆发和发酵的速度也迅猛提升。例如:在我国社会中智能电脑已经逐渐普及,同时智能电脑已经成为广大群众进行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文本传播、搜索、接收的常用终端。另外,人脑的延伸也是智能终端,随着虚拟技术不断发展,在信息传播中逐渐出现机器编辑、机器作者、机器记者。这些智能虚拟技术不但可以自动提取想要的数据,大大降低有效新闻线索发现的时间,同时智能虚拟技术出现之后,可以更快地对大数据进行调用、对比、处理,并通过智能技术,形成不同的文风。
1.3 智能平台
智慧互联平台是多种功能、多种类型聚合的平台,主要分为:增值服务平台、交易平台、沟通平台、媒体平台等智能平台[3]。智能平台可以超越服务的边界和产品的边界,智能平台将服务的载体变成产品,从而实现产品使用用户极致的体验效果和良好的服务,为各个行业的品牌链、服务链、生产链、供应链进行改革,使服务模式和产品模式进行有效连接,形成平台和企业组合的模式。例如:网易新闻以用户体验为主而搭建的智能信息传播平台,根据网易新闻用户评论、转发、评论等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根据用户的分析结果对用户所处环境进行考虑,并将用户近期点击次数高的新闻进行推动等。通过智能平台可以将信息传递给用户。
1.4 智库模式
随着知识社会的带来,对知识的管理和整合已经成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重要任务,特别是我国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目标是创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社会,使世界向可持续的知识社会和大方向包容的社会上发展。在全球知识社会中,知识的传播、管理、整合、创新等环节都是依靠智库模式实现的[4]。
我国传统社会,知识的整合及创新都是受到创新者的价值观念和目的所影响,但是在智慧互联时代下,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推动力。因此,现代社会知识的整合及创新不再受创新者的观念所影响,而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生产对知识需求的计划性和优先性进行的创新和整合。
1.5 智识模式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个人、市场、政府的地位和传统社会相比也有所不同。传统社会价值创造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资源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而现代智慧互联时代,个人成为具有资源、思想、能力、知识等综合系统[5],因此,现代社会逐渐进入到个人时代。个人时代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人对人的管理;其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企业,实现人对人的生产模式;最后,每个人都是自媒体,实现人对人信息的传播。在现代社会个人时代,每个人的创意和智慧都可能被网络所挖掘并聚集,就像所有河流最后汇集成大海一样,将个人的创意和思想演变成巨大的能力。智识模式下的个人时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验模式、微模式、用户模式[6]。
1.6 改变的生活方式
用户端家电智能,家电使用者通过相关App对智能家电进行操控,从而更科学的分配各种电器用电计划,降低家庭家电开支。阶梯计价地区可以综合考量所有家电用电情况,对用周期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用电浪费。综合用户日常用电习惯,为用户提供合理的用电规划,提升用户体验。
智慧互联,重塑物流企业。我国在2015年就已经成为物流包裹第一大国,因此,智慧互联时代的带来,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物流行业的效率。例如:菜鸟智慧物流,传统的物流单采用的都是纸质面单,而智慧互联时代到来之后,采用电子物流面单,可以为物流企业节省较多的成本。
2 智慧互联带来的挑战
智慧互联时代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是智慧互联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智慧互联平台可以为企业实现数据信息贡献,可以使企业实现信息整合、利用、传播等过程,因为其中存在超级多的数据,必须使智慧互联平台中利用先进的技术,使智慧互联平台可以稳定和安全,而我国的科技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是在某些技术上的研究要处于初级阶段,使得智能互联平台的稳定性不能有效保障。
智慧互联面临的安全挑战,主要有功能安全、信息安全。
功能安全:制造业离不开自动化机器,在自动化机器运行过程中,运行部件可能会出现腐蚀或者高温的情况,如果操作人员直接与机器接触就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我国现在没有完全离开人操作的自动化机械,这也是智慧互联面对的主要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在智慧互联时代下,因为信息数据实现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信息数据被盗窃的情况,容易造企事业和人民的财产受到损失。例如:智能手机和智能运动手环之间的智慧互联,如果在两个设备传输信息过程中别截取或者某一个终端设备丢失,其中的信息数据就会丢失,造成使用者一定程度的损失。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中使用智慧互联系统可以使企业在市场中具备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同时在众多企业资源配置中,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数据。现阶段企业使用智慧互联之后,不但让设备进行了智慧互联,还为企业客户提供了更多数据,使企业客户满意度大幅度增长,减少企业服务成本,提高企业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晓萌.探究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1):4004.
[2]朱立.“智慧北京”为首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带来的机遇[J].科技创新导报,2015(2):213-214.
[3]蔡若佳,易钢,李坚,等.“智慧城管”初探:大数据时代的城市管理创新[J].学理论,2015(13):28-29.
[4]李国军.智慧互联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工程机械c维修,2015(11):50-51.
篇9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能力
一、大数据背景的解读
大数据(BigData),又称为巨量资料,2011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正式提出,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定义,所谓“大数据”就是那些规模大到传统的数据软件工具已经无法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整个世界,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时代进步、产业发展,在科技领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通过对信息数据分析、归纳、处理,使其在学习、生活、生产等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从而促使了新生专业的产生,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在2016年2月首次成功申请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目前全国已有283所高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其中“985”、“211”高校36所,由此可见,大数据已成为时代所趋,掌握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势在必行。
二、大数据给高职计算机专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高职计算机专业主要以培养中高级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计算机专业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
1.大数据时代让师生沟通更便捷
QQ、微信、博客、E-mail等社交平台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各类信息通知、文件共享、互动学习和心灵交流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信息互通的大数据时代,教师通过网络信息的捕捉,能够更直观地走进学生心里、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读懂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根据数据分析,为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与教师进行互动。
2.大数据提供了教学方式改革的基础
大数据让教学目标的达成更科学、精准和直观。当前,依托大数据,教学内容可以在海量资源中进行搜索,教师可以对内容进行分析、比对,筛选出更为适宜教学的内容。同时,因为大数据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使得传统教育在面对互联网时,能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实践操作,注重流程推理忽视工具应用,注重知识考核忽视项目训练等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大数据发展过程中给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的挑战。在大数据背景下,视频、动画引入课堂教学中,在线教学、远程教育、一对一教育、团队PK走进课堂,微课、慕课、MOOC等授课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所有的这些,都是教学方式变革的体现。
3.大数据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大数据蕴藏了海量教学资源。其中用于搜索资源的网站有百度、搜狐、搜狗、360等,用于学习网站有我要自学网、时代光华、沪江网校以及专业类学习平台等,用于交流讨论的有社区平台、BBS等,用于衣食住行的有天猫、美团、艺龙、高德等,教育网站有百度教育、淘宝教育、YOUKU学堂、腾讯课堂等,各类教育教学内容可谓不胜枚举,如此海量的资源使教学内容丰富而多彩。
4.大数据让多元评价更为科学客观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有限的数据分析使得教学评价的来源通常聚焦于教学行为,利用现场观察、视频记录、学生行为来诊断课堂教学质量,而对于学习评价,大多依据作品的内容来进行成绩差异分析和量表统计分析,都是传统的抽样式、群体式评价。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在以人为中心的感知评价的基础上,拓展到以数据分析为重点的信息化评价,通过获取、整合、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情感体验、认知建构、思维发展、综合表现及学习信息的摄取等多模态数据,科学、公正、客观地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结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从教、学、管、研多个层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分析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形式,启迪自学能力,建立创新引领机制,从不同维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教学形式内涵,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知识来源的主要渠道,是学生思维形成和能力提升的摇篮,受大数据影响,课堂教学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大数据时代,教学形式趋向多样化、信息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字化学习平台、在线教育、云平台等,实现视频教学、互动教学、在线测评等已很常见。课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学习任务书及学案,学生利用电脑、手机下载浏览,开展课前自学,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自学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实现师生间的有效问答,利于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授课从“一师多生”转为“一师一生、一师两生”等多元化授课模式,这样可以实现个性化培养,针对性有所提高。以Photoshop教学为例,在讲解LOGO制作时,链接企业网站主页,让学生了解企业的LOGO,从形状、颜色、寓意等方面设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数据分析等形式,引入创新的想法,建立创新的意识,形成创新的理念,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数据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教材内容,从网络上搜索相关最适宜的素材,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梳理每次课的重难点,以最有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大数据中涵盖的教学方面的素材面广量大,包括了在线教学、视频素材、图片素材、问卷分析、模拟体验等教学素材,以及其他互动交流的平台等等,在云量信息中采集教学所需,整理、内化为教学所用。使教学内容从生动多样、科学客观以及体现时代特色等角度拓宽学生的认识层面。
2.立足活动平台,丰富活动信息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眼界
大数据时代下,学生的活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如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在上海赛区举行,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于2019年4月启动,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拉开序幕。除全国性的创新比赛外,各省、市也自行组织了形式各异的创新比赛活动,此类比赛技术含量高、信息素养足、对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冲击力大,通过此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参与活动或比赛过程中,搜集“新”资料,接触“真”高手,见识“最”前沿,对于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十分重要,对拓宽学生的视野眼界大有裨益。
3.借助管理机制,制定创新激励政策,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正在纷纷出台,大数据时代对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能依托高职教育建立相应的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则可极大地提升广大师生创新的热情。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可以从精神、物质、情感和校园文化等多角度制定,既可以借助比赛、研讨、实践、社团活动等平台开展活动,也可以通过评选、评优、评定等方式以评促学、以评促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中来。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频繁,对创意设计要求较高,如果没有创新平台,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难提高。因此,结合高职办学特点建立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政策,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智慧警务;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219-02
随着互联网不断地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以信息爆炸为特征的时代中,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是科学的度量和知识的来源。而作为获取内容、加工内容和利用内容的工具,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近些年来,警务信息化从技术层面,通过系统大整合,实现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享应用,解开了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的死结,并提供了现实基础。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方式正在向“智慧”方向发展,在新一轮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背景下,一个以海量信息和数据挖掘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中,城市管理、公安机关的警务管理也正朝着一个新的理念和形态发展,即:“智慧警务”已经逐渐成了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1 什么是“智慧警务”
1.2 “智慧警务”的定义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人工智能则是指人工制造出来的计算机系统所实现的智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警务”是利用云计算、云平台进行智能把传统的信息化“社会流”纳入管控,海量吸存数据,并且进行分析和处理,是人为中心,掌控“屋、车”等周边要素,全面梳理金盾一期工程的系统和资源,从而形成的动态轨迹管控机制。如: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人为,为了实现公安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可视化,“智慧警务”是充分利用大数据、视频物联网等前言科技,根据科技强警的发展战略,通过面向实战和服务民众的顶层设计,从而构建更加智慧、开放和人性化的公安信息化应用体系。
从现代警务的功能特点和未来警务发展演变的趋势来看,“智慧警务”是以公安信息化为核心,以互联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为技术支撑,通过互联化、智能化等方式,实现警务信息目标的警务发展新理念和新模式,如:强度整合、深度应用、高度共享等,从而促进公安系统各个功能模块高度集成、协调运作。从本质上看,“智慧警务”的要旨是为了实现公安效益最优化,赋予物以智能,汇聚人的智慧,使汇集智慧的人与具备智能的物相互依存。其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整合公安信息资源,标志着公安信息化正在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等高度融合。
1.2 智慧警务的意义
首先,近些年来,随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在未来警务形态演进中,构建智慧警务成了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务改革已经开始迈进智能化发展的快车道,智慧警务建设已经成了当代警务发展的新趋势,警务与人之间的相互感知和联系越来越紧密。智慧警务能够使公安管理和警务理念发生很大的转变,具有感知、共享、创新等特点。在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中,“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的主体思路日渐突出,这就是未来警务形态演进的必然趋势。
其次,当前,全球正进行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构建“智慧警务”是时代潮流。新技术使信息资源成了公安战斗力最重要的要素。信息化给整个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了深刻变化,也推动了公安警务方式变革。一、智慧警务能够出尽公安机关和领域、社会之间数据信息的集成,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建立共享机制。二、智慧警务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创新警务管理方式,构建公安机关不同警种、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三、智慧警务促进了管制型公安向服务型公安的转变,极大地创新了公安管理方式。
再者公安信息化的智慧警务建设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能够推动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于整合警务资源、降低警务成本等的最优化具有推动作用。新警务革命要求把传统公安战斗力生成模式变成依靠科学技术,推动公安建设和警务工作,使其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并且在转变的过程中,公安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就是大数据,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公安决策优势,拥有对海量数据占有、控制、分析的主导权,将成为智慧警务的制胜关键。
另外,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实施将促进公安机关的管理职能,使公安机关由一元化的传统管理职能转向与服务功能并重、融合,有利于拓展现代警务功能。同时,智慧警务的建设和应用将实现警务领导与智慧机制的扁平化,促进警务机制改革,减少中间管理层,提升警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快信息流动,从而达到精简机构、快速反应的目的。并且智慧警务能够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水平。
2 如何利用大数据思维构建“智慧警务”
2.1 “智慧警务”构建的思想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智慧警务”,进入90年代初期,公安开始把人口信息、出入境信息等上网。2006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等”预期目标,国家验收了“金盾工程”一期工程。2008年,为了形成公安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全警采集,公安部把加快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作为“三基工程”建设之一,实施了“金盾工程”二期工程,强调了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提升警务工作效能,推动警务机制创新,从而形成公安机关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全警应用、共享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格局。
从信息警务理念来看,在实施“金盾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公安机关自上而下开始倡导信息主导警务,开始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一些公安机关先后提出了“微警务”、“虚拟警务”等警务新观念,成了探索“智慧警务”的思想基础。
为了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趋势,2010年以来,部分城市公安机关开始提出并探索“智慧警务”建设。在公安实战中,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运用,成了科技强警的关键。如:2013年,为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山西公安机关摸索除了一条融合个新媒体形态的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开通了“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建立健全了四级网上警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各种问题的在线服务。
2.2 “智慧警务”系统结构的构建
“智慧警务”是公安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警务形态,为了将公安工作IT基础设施与物理设施等高度融合,“智慧警务”主要采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智能识别等,从而提供了智能化公安决策与服务。“智慧警务”是以“智慧”引领警务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搭载公安行政高效、治安管控联动、警务指挥扁平、公安服务便捷的良性公安工作机制。其系统架构是一个完善、相互联系并相互支撑的整体,是一项涉及公安机关内外各领域、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主要包括技术层、应用层、主体层、智慧公安产业体系等。
1)技术层是由感知层和数据层、网络层组成的。其中感知层需要智能识别、检测等关键技术,是为了实现对公安管理要素和治安控制对象的物理属性等静、动态信息进行大规模、分布式的信息采集,通过摄像头、射频识别等泛在网技术,来辨识这些信息的状态,是“智慧警务”建设的基础,是针对具体感知人物,与网络中的其他单元共享资源,采用协同处理的方式,在线计算多种类、多角度的信息,从而进行交互与信息传输。并且为了对整个过程进行智能控制,还可以通过执行器对感知结构做出反应。而网络层主要功能是通过基础网络设施对来自感知层的信息进行接入和传输,其包括大容量、全覆盖的公安专网、互联网、视频物联网、无线集群网等等。数据层主要是存储和处理海量公安数据的。
2)应用层主要包括警察管理、智慧子安防控体系、公安教育训练、社区警务等,是面向各类公安实际应用,结合公安机关不同警种、部门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模型,根据公安机关和社会公众需求而构建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是在云计算、海量存储等服务支撑的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进而构建起智慧的公安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等。应用层设备需要集成、整合各种各样的公安用户需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及其他管理设备,并且要面向公安各警种、部门实际应用,结合公安应用专业模型构建公安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其中警务云计算中心软件系统由警务数据融合和集成平台、警务数据源层等组成。而警务云计算平台能够进行智能处理、分析预测,根据各级公安机关相关部门所需提取相关信息,提供警务决策支持。警务数据中心库则有不同的数据库组成。“智慧警务”不仅能够打通各警种、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还能综合协调各警种,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安整体战斗力,能够站在整个公安工作的高度,节约建设成本。
3)主体层包括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公众等社会组织,是“智慧警务”的建设主体。“智慧警务”需要多个部门整体协调,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化项目和单项工程规划。其建设是保障民生的公安工程,涉及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投入。因此,在“智慧警务”的建设中,政府要担当其引导者、投资者等的职能角色。公安机关要直接负责和组织建设与运营,是“智慧警务”建设的职能部门,为了有效实施“智慧警务”的主体力量,公安机关的警务人才队伍要具有丰富警务工作实践经验,要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而公众则是“智慧警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智慧公安产业体系能够为“智慧警务”提供现代技术设备,是在技术应用带动下形成的智能型警务装备和安全防范品产业,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特点。“智慧警务”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人才战略支撑体系、政府财政支撑体系、政府及标准法规支撑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冯冠筹.大数据时代实施预测警务探究[J]. 广东公安科技,2014(1).
[2] 赵宇,李建.大数据技术与国际警务合作[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背景
- 下一篇:无机化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