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教学;优势;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210-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普及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优化整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学科教学质量,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亲历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别是我们语文教师在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有机结合,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优势地位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程教学之中,就是以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语文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从语文学科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借助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和其他信息手段获取信息,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手段来分析、处理信息,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老师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Flash、方正奥思等软件,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情况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能生动、形象、逼真地运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这些课件是教师讲解的一个展示平台,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引导学生主性地学习。

二、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作用

第一,营造氛围,丰富阅读感受。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黔之驴》一课中,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出示幻灯片――猛虎下山;就是这百兽之王也有惧怕驴的时候,继而引出“惧驴” “识驴” “戏驴” “吃驴”一系列画面,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抛出点拨式质疑: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改变驴子的命运?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驴子应保守一些,不要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有的说驴子应该知趣,早一点逃之夭夭;还有的说驴子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智取胜。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

第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一些优美的画面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极易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如在用课件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既设计了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有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L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陶醉于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第三、充实课堂,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笔者上的《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视频内容用Authoeware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中,让学生观看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然后让学生谈感想,美丑善恶他们自然明了,还有的学生在课后写了建议书。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会使学生得到深深的教育。

第四、扩展视野,提升语文素养。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挤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在实际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课内知识,而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大阅读量,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教学《中国石拱桥》,可以补充石拱桥的各种文章、图片,补充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说明文的文体知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大量与课文教学相关的资料集中存放于其中,不仅课堂教学中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而且也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知识。

篇2

论文关键字: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组合

论文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专业培养的角度来说就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组合的必要性,以此引起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重视,进而合理安排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合理配置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实现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重大影响,而当前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是各高职院校的薄弱之处,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课程组合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仅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阐述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问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因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基础上编写的,与后期的《会计电算化》内容脱节,没有把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对会计内容的影响考虑进去,与住处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另外,由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赞成新会计科目和要求,不能在教材 中体现,导致教材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突破。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用的是以教科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虽然多年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长期的思维定势 ,冲破不了禁锢多年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以课程为依据,要用“灌输”的方式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学生也只能机械性的将书本中的“要点”、“难点”记录下来,以应付考试,脱离了真正的职业教育轨道。更重要的是很多传票的填制、传输入过程无法生动的展示给学生,对于没有会计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纯理论的讲授无法给学生带来立体感,更难产生兴趣

(三)缺乏真实的经典案例。例案教学法是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经济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互动,自己动手,主动分析,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目前众多基础会计教材中,都缺乏经典的案例。

事实上,基础会计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了会计专业学生以后的专业素质,因此,对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已势在必行。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

1、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质

基础会计课程组合实质上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基础会计课程有关内容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的互动性双向组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组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进而使信息文化与基础会计课程成为有机的连续体和统一体。在课程研制视野里,信息技术与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育活动方式,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组织和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以确认和推进基础会计课程的立体教学模式。

2、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首先是基础会计教材的建设。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教材过于注重形式上的连贯性,却将会计工作过程割裂开,所以各高校应根据会计工作过程编写教材,其内容更应注重高职学生教学特点,以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为重点,为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还应准备一系列完整的实训资料,通过这些实验教材的使用,提高了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加大手工及电算化的力度,优化基础会计教学内容。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教学素材,结合教学策略,方便而灵活地调用或制作出适应各种情境的有效课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网络式教学,建立学习单元库、题库和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学习单元库是把多媒体化的课程教学材料按照一定技术进行设计的适用于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程序集,包括微教学单元、学习游戏、程序等。题库包括例题库和试题库。 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是将网络上可调用的远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库。一个学校、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教学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在教授、学习和教学中利用一台个人电脑作为终端机通过网络进行检索、下载与重组,也可以将本地课程材料以HTML格式上传到WEB服务器上,供师生们下载使用,在增加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使课程资源处于时时更新的状态。我国教育部现在正大力建设一些学习网站,并准备把网址向全社会公布,这些网站就是典型的远程网络课程材料库。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大了视觉的冲击,满足了学生的动手欲望,例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手、眼、脑的有机结合。

三、基础会计课程组合的实施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在根据教育部十六号文的规定,努力的探索并实施教学改革,而在基础会计教学上,大多数院校都开始注重基础会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基础会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基础会计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组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组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组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不再是孤立的、单调的说教,而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体系, 学生在学完《会计学基础》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已成为当前基础会计教学的新趋势,组合后的基础会计为会计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为后面的会计专业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手段和方法还处于摸索阶段,其中可能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浅谈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陈芳《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年07期

篇3

一、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那也要改革。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篇4

1.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模式

1.1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研究性教学思想最早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对话教学”,主张仅在产生疑问而自己不能解决问题的困惑状态下向教师询问,在师生互动中获得问题结论,体现了一种初期“问题导学”教学方法。陶行知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有学者认为研究型教学是一种范式,本意是在研究型大学中充分利用其巨大的资源优势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研究型人才,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提出教学是以知识为载体传递思想。

西方研究性教学起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即采用交谈、辩论等进行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得答案。法国教育家卢俊主张教师提出学生能理解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知识,“教他以研究学习的方法”。

综上所述,研究性教学是基于问题的互动教学,通过教师提供学习资源,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同化和顺应而建构。教师是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问题意识、问题探究规范了教师的课堂行为,解构了传统教学模式,为教学模式的重构提供了理论指导。

1.2“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内涵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展示-发现新的问题”的教学规律,以问题为主线,实现学生研究型学习。

2.“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摩根和萨克森说过:“关于学习的传统观点是:当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时,这时学习就发生了。但是真正的学习只有在学习者理解并能够提出问题时才会发生”。“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与实施教学的一种模式。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教材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究,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问题-探究-导学”主动参与式活动。可按如下方法构建模式:

首先,教师精心设计指导方案,从教材和网络资源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和提出新颖、有探究价值的核心问题。其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收集资料,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已有的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再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将论据和论点联系起来,用语言、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充分交流后生成新的问题。最后,教师和学生对探究过程共同进行评价。

3.“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3.1变更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根植于教育者头脑中的思想,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性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更关注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围绕问题展开探索,这是实施“问题导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3.2整合教学资源

课堂低效的原因来自教师对教学理念多元化和教材多样化的处理不当,新课程理念提倡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需要将教材创造加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整合教材是研究型教学设计的源泉。

构建现实的问题情景,据教学内容自主开发一些联系生活的情景,引起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根据授课对象、课程特点优化教案及教学资源,设置与现实社会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情景和探究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疑-质疑-析疑-解疑”。

3.3设计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教材中的共性与核心知识,及学生容易混淆的内容和符合学生知识“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统领和发展特征,学生把握与掌握了核心知识即可掌握整个内容。教师在核心问题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构不良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美国课堂教学中普遍推广的PBL(proplem-based learning)教学,就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模式,通过让学生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来锻炼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其高层次思维能力。

3.4融入信息技术

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旨在“创构”。即创构出一种与迄今为止截然不同的全新教学时空,旨在使学生在这种全新教学时空中得到尽可能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交流互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交流互动的空间,教师尽可能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争取人人都能参与互动。互动是研究性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互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这也是目前学生所普遍缺失的一种能力。信息技术与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整合,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促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教学博客、视频教学、在线互动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实践。

3.5设计特色作业

特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设计特色作业是完善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一定梯度的特色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问题导学”式的特色作业。

教师要及时评价特色作业情况并与学生个性化沟通,根据学生的差异,从内容、形式、要求上尽量适合每位学生的需要。设置特色作业帮助热线,由值班语文教师通过网络、电话定期答疑。优秀、新颖的特色作业定期在学校展览中心展览。

篇5

【关键词】课改 德育工作

课程改革就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面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的德育工作究竟如何开展,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新课程的全面、正常、顺利地实施,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下面结合自身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做到德育观念的及时更新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他提出,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德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那也要改革。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二、坚持做到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做好角色的转变,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做到生活的融入,活动的丰富多彩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篇6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研究;核心问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品德与社会成为最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之一,同时也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而且这门课程是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实现社会性的发展,保证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是对传统德育的重构。

一、对课堂教学生活进行重建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教育也开始将学生置于一个理性与封闭的空间中。这样也就造成了课堂教育失去了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关注,也难以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务上说,注重知识等方面的传授,而从教育的层面上说,就是要让学生可以快速地参与到社会中去,从而学习做人。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体等方面出发,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以此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生活化的层面出发

保证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活化已经成为教学组织的重要理念之一,其中也就包含了对课堂生活的重建。首先,要创建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生活体验。其次,营造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呵护好学生的学习心态,保证师生心态上的自由与开放。最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二)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

对于德育来说,就是要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也可以说,道德教育就是一种生活。在品德培养中,一直遵循着生活上的逻辑,加之品德与自然、生活以及劳动等方面的综合也就意味着品德与生活存在内在联系。让课堂回归到生活中去,也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课程。

二、教学范式上的自主

从课程的特征上说,品德与社会教学就要从实现学生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层面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实施就要坚持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同时还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其中,实现主动发展。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阶段还是存在学生自主学习泛化的现象,虽然学生进行了热热闹闹的学习,但是确实教师在掌控,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发挥空间不足,学生的自主活动价值也不大。

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活动就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权利,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动机,创建出科学有效的活动方式。且从实际上说,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就是要给学生自,让学生可以自己去支配。

三、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对于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来说,其主要价值就是要向着有生命的课堂转变。因此,想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就要做好教学工作,自己也要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首先,要树立整体教学的观念。从实际上来说,整体教学是针对断裂性的、分割为部分的教学来说的,且对于这种整体教学意识来说,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学习中,在课堂中也可以得到自身发展的信心。其次,要培养人文意识。教师要避免从科学理性的角度考查品德与社会教学,这样很容易失去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所以在实际中就要不断融入更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进入到情感化的空间中去。

四、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创生

对于课程资源来说,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注重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就要不断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是极为广泛的与多样的,所以教师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充实教学资源。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冲破传统教材的束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触到社会,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校内与校外资源。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就可以从书本上出发,融入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上。只有保证了充足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在实际中教师就要不断深入挖掘出教学资源,利用好资源,以此获得不同程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重构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的是确保课程对生活的依赖,而这也就成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好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生活化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开展好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7

由于受“左”的影响,在不少人的心目中,认为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与个体自身发展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故无须特别强调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价值问题。由此造成对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的一定程度的忽视,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使所培养的人缺乏鲜明的个性、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的活力。

学校素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价值应主要在如下几方面得到落实:

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其打开“学会做人”的基础。学生个体的发展,极为重要的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基础教育中重科学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价值是远远不够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必须使学生分清是非、真伪、善恶、美丑,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态度,与人为善,富于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格,为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石。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价值的基本体现。

其次,满足个体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学生“乐学”、“会学”,为其以后继续学习打下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有趣的脑力劳动。“苦学”是有限度的,“乐学”的力量是无限的。仅要求“苦学”而忽视“乐学”,只满足于“学会”一面而忽视“会学”,都会带来学生探求精神与能力的枯竭。儿童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育者应根据特点、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注意发挥其主动性,不断满足其求知成才的愿望,使其终生受益。“学会”并非教学的唯一目的,若学生未能学会学习,那么,基础教育就未能真正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既能“苦学”,又能“乐学”;既能“乐学”,又能“会学”;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既懂科学,又会创造。

其次,培养和发展个体的各种能力,使其学会做事。成长中的个体,只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如何做事。这是个体未来生活的基本需要,是个体“走向生活的通行证”。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应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目前基础教育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忽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着审美能力弱化的现象,致使基础教育的价难以充分体现。

最后,培养个体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的心理,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人是身心和谐的统一体。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对学生成长和未来生活的完满都至关重要。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心理的健康,也是基础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更全面的要求。

1、高尚的师德。要求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理想是师德中的核心问题,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主要体现在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三方面。其核心是对学生的爱。

2、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要有着重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打基础的新的基础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整体协调的人才观;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观;注重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创造教育观;全面提高素质的质量观;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观。

3、合理地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狭窄的知识结构,形成多层复合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即要求有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较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

4、较强的多种能力。教师的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教育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利地从事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条件,从实施素质的角度来看,如下能力需加以强调。

情感交往能力。即教师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理解他人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要给学生传授新知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即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

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按教育目的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其次是作为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能力。

操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能熟练的运用教育工具,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电化教学、计算机、电脑的使用方法等。

教育研究能力。教师既是一个实践者,又是一个研究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科研是先导,这是人们的共识。

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科学研究的对象,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理性认识。

创造能力。主要是指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第一,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设计与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第二,有分析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教育经验,即不迷信盲从,也不一意孤行;第三,不断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所创新,对工作精益求精,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前进。

篇8

关键词:更新观念;因材施教;道德信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实施,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如何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突出抓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德育建设都被鲜明地提到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的位置上。可见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想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以“以德育人,因材施教”为德育工作要求

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十分艰巨。在思想教育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首先,要加强爱国、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在家庭里习惯以“我”为中心,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自私,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明确向学生指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班级,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其次,培养学生的动手自理能力。

三、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

篇9

1 计算思维简介

自从2008年美国部分高校已经在大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思维”,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英国计算机学会的相关专家和学者也对计算思维进行了深入学习和研讨。在我国,2010年7月,教育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组织九所首批“985”学校举办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发表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的会议决议。此次会议报告中明确表示引入计算机思维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并对计算思维进行详细解读,深入研究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契合点,分析计算思维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体现方法与具体应用,成为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关键[1]。

著名学者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及你想那个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理解人类行为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CMU Computational Thinking Center认为计算思维意味着通过创造和使用不同层次的抽象以有效理解和解决问题.;计算思维意味着算法化思维(thinking algorithmically),通过应用数学概念(如归纳)寻求更高效、公平和可靠的解决方案;计算思维意味着从效率、经济和社会等角度理解规模的重要性。

计算思维不仅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而且影响了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创造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挑战。计算机基础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常用软件操作的一门课程”等观点,老师也主要讲解常用办公软件的具体操作,而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没有引起关注;教学内容采用模板式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未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专业紧密结合,为专业提供服务;教学方法也只着重重要知识点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养成训练。

1)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片面认识

大多数人存在计算机只会常用办公软件操作就可以,计算机就是一般程序设计等不全面的观点,高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不重视,学时一度被压缩,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配置,其次,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态度也不重视,觉得可学可不学,有的学校教师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可有可无。

2)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知识体系庞杂,内容更新快

当今是信息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知识构成庞杂,教学内容需要紧跟时代脚步,更新变化非常快,这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对有限的学时和有限的教学目标形成了矛盾。

当前形势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多样化要求,和计算机技术内容新颖化也提出了更鲜明的要求。基于此,我们不需转变以前的观念,需要选定相对合理、能够体现计算机本学科核心思想及方法的重要内容,更加突出思维方法的训练,用以满足有限的课时应对教学改革的压力和不断更新的技术,摆脱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造成的“危机”,更好地诠释课程建设的目标,更好地体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特征。

3 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内容重组设计[2]

为了更好地将“计算思维”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遵循教学内容要“再组织与优化”的指导思想,增加计算理论基础的教学、加强算法与程序课程讲解、计算机系统基础突出重点,例如重点讲解计算机组成、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工程等,进行典型案例设计、进行符合思维习惯的教学内容重组。兼顾原有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具体见如下表所示:

4 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案例设计

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中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为主,增加少量的问题求解,通过对传统框架下进行改革与提升,通过案例、研讨、活动等手段推进计算思维的改革。课堂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3]: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习。

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不同的观点并得以进行知识的碰撞,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参与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引入相关单元的核心问题和基本思路,讲解讨论核心内容,自学拓展知识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

2)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的主要内容包含:第一,进位制的概念及各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第二,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及二进制表示方法;第三,二进制计算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教学难点我们设定为数的表示范围与计算思维的培养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中具体教学过程:

① 提出问题:以“二进制计算”教学内容为例,提出问题。例如:什么是进制的概念?同学们了解过二进制的概念吗?

② 明确教学目标:掌握二进制与计算。

③ 学情分析:提问评估学生学习本知识的背景知识。

④ 案例剖析:引入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参与式学习,以“二进制数值表示的范围和换算”为例,课堂可以设置数模转换、进度管理、CPU工作方式等任务驱动。学生在这个环节为主体地位,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参与进来。

⑤ 问题求解:重在算法和程序的体验

⑥ 总结反思提高: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布置课后作业拓展提升。

课堂主要教学片段设计思路如下[4]:

5 小结

篇10

    论文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能,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和实践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及工作效率。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院校教学改革中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新途径,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现代网络教学模式等新技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 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职业和岗位要求的必备能力。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也应随之变化并有大幅提高。为适应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设备条件等,都在进行改革。由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能,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这些新的思想、新的手段和新的技术。

    各专业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域,在理解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相差很大,还有任课教师在教学水平、教学手段和教学经验方面差距明显,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影响从而到教学质量。要大力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运用网络教学、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计算机素质教育。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从事这方面教学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

    教师角色要转变,不但要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注重其引导者的角色,因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引导到学习知识的正确道路上来,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答疑和引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刻板的学方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学对象,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都能通过学习掌握技能,并运用计算机手段辅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比如在讲解WORD时,学生会理解这是一种简单的打字工具。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圣诞节贺卡,既打开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又挖掘了他们潜意识的艺术细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三、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1、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值得提倡的思路是: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确定必要的知识单元,分层次将它们组成系列课程。将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地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可以改进教学效果,节省学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

    第一个层次是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以便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考虑到未来高等人才的工作环境是信息与计算机的支持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除了讲授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办公自动化软件外,还增加了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操作内容,以及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常识。

    第二个层次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基础。它主要是让同学更加深入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为了应用开发所必须掌握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第三个层次是计算机应用基础。通过开设多门公共选修课程,在计算机应用方面为学生打下一个基础。

    2、教学软件、课件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全部在多媒体教室授课,通过多媒体软件、课件,并进行素材库的建设,教学效率、效果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授课的电子教案由开始时以静态文字为主的Powerpoint幻灯片方式变为现在采用的以动态演示为主的多媒体课件,用形象的动画在大屏幕上展示各种抽象原理、算法过程,辅之以板书交流,使得大大增加了从教师到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有助于建立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理解与相关技术掌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研究和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了效率。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拥有计算机的在校大学生也正在逐年递增,构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已成了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构筑一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生态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最终使计算机教学与计算机应用融为一体。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其中资源建设是核心,为学生提供学习课件、参考资料、查询手册和联机帮助信息等多种资源。

    四、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各专业学科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发展要求,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基础教育课程,同时也是文化基础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工具和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眭仁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