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无机化学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无机化学的起源

篇1

关键词:配位化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合物;研究方向

一、配位化学的起源与研究范围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它所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Compounds,简称配合物)。早期的配位化学集中在研究以金属阳离子受体为中心(作为酸)和以含N、O、S、P等给体原子的配体(作为碱)而形成的所谓“Werner配合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机化学家在围绕耕耘周期表中某些元素化合物的合成中得到发展,在工业上,美国实行原子核裂变曼哈顿(Manhattan)工程基础上所发展的铀和超铀元素溶液配合物的研究。以及在学科上,195l年Panson和Miler对二茂铁的合成打破了传统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界限。从而开始了无机化学的复兴。

当代的配位化学沿着广度、深度和应用三个方向发展。在深度上表现在有众多与配位化学有关的学者获得了诺贝尔奖,如Werner创建了配位化学,Ziegler和Natta的金属烯烃催化剂,Eigen的快速反应。Lipscomb的硼烷理论,Wnkinson和Fischer发展的有机金属化学,Hoffmann的等瓣理论Taube研究配合物和固氮反应机理,Cram,Lehn和Pedersen在超分子化学方面的贡献,Marcus的电子传递过程。在以他们为代表的开创性成就的基础上,配位化学在其合成、结构、性质和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广度上表现在自Werner创立配位化学以来,配位化学处于无机化学趼究的主流,配位化合物还以其花样繁多的价键形式和空间结构在化学理论发展中。及其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中。而成为众多学科的交叉点。在应用方面,结合生产实践。配合物的传统应用继续得到发展。例如金属簇合物作为均相催化剂,在能源开发中C1化学和烯烃等小分子的活化,螯合物稳定性差异在湿法冶金和元素分析、分离中的应用等。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具有特殊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功能的所谓功能配合物在国际上得到蓬勃的发展。

自从Werner创建配位化学至今100年以来,以Lehn为代表的学者所倡导的超分子化学将成为今后配位化学发展的另一个主要领域。人们熟知的化学主要是研究以共价键相结合的分子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变换规律。超分于化学可定义为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和分子组装的化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化学、物理和生物中高选怿性的识别、反应、传递和调制过程。而这些过程就导致超分子的光电功能和分子器件的发展。

二、我国配位化学的研究现状

我国配位化学的研究在前几乎属于空白。1949年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仅在个别重点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6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工作集中在简单配合物的合成、性质、结构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溶液配合物的平衡理论、混合和多核配合物的稳定性、取代动力学、过渡金属配位催化以及稀土和W、Mo等我国丰产元素的分离提纯以及配位场理论的研究。除了个别方面的研究外,总体来说与国际水平差距还较大。

8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我国的配位化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研究水平大为提高。特别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1)新型配合物、簇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和生物无机配合物,特别是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基础无机合成及其结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丰富了配合物的内涵。

(2)开展了热力学、动力学和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特别在溶液中离子萃取分离和均向催化等应用方面取得了成果。

(3)现代溶液结构的谱学研究及其分析方法以及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研究水平大为提高。

(4)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光、电、热、磁特性和生物功能配合物的研究正在取得进展。它的很多成果还包含在其他不同学科的研究和化学教学中。

我国配位化学的进展具有一系列特点。作为化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的配位化学。在其学科本身发展的同时创造出更为奇妙的新材料,揭示出更多生命科学的奥妙。在研究对象上日益重视与材 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在从分子进到材料合成的研究中更加重视功能体系的分子设计。金属离子在生物体系中的成键。除维生素B12中的Co-C键以外,几乎都是以配位键形式结合。其功能体系组装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这时要求将正确的物种放在正确的位置(在与动力学有关的问题中,还要按着正确的时间)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高效、经济和微量的组合化学的应用,将有助于分子合成和设计的实践。

从超分子之类的新观点研究分子的合成和组装,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化学模板有助于提供组装的物种和创造有序的组装,但是其最大的困难在于克服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要求的无序。这时配位化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和热力学进行妥协。尽管目前我们了解一些局部的组装规律和方法。但比起自然界长期进化而得到的完满而言。还有很大差距。正如有了一群能分别演奏各种乐器的音乐家。若没有很好的指挥。还不能演奏出一场满意的交响乐。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意识地进行组装。对于组装的本质和规律。有很多基础性研究有待深入进行。

三、配位化学的研究方向

作为边沿学科的配位化学日益和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正如Lehn所指出。超分子化学可以看作是广义的配位化学。另一方面,配位化学又是包含在超分子化学概念之中。配位化学的原理和规律,无疑将在分子水平上对未来复杂的分子层次以上聚集态体系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其概念及方法也将超越传统学科的界限。我国配位化学家在进一步促进它和化学内有杌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以及凝聚态物理、分子电子学等学科的结合方面有了很好的开端。进一步的发展必将给配位化学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中医是我国传统、独创的治疗方式,但是,中药制药的制药手段和方式正在突破传统工艺,如中药配位化学研究就是一个极有发展前途的新的研究方向。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建设中有备方面的要求。还存在一些无人问津的薄弱领域,例如配位光化学、界面配位化学、纳米配位化学、新型和功能配合物以及配位超分子化合物的研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有明显的应用背景,具有开发成重大经济效益的潜力。它的基础和理论性研究也处在现代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对下一世纪我国化学学科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翟慕衡.配位化学[M].北京: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09

[2]李英华,吕秀阳,刘霄,柳叶.中药配位化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6年8月 31卷第16期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31名幼儿,男孩16名,女孩15名,其中有6名新插班生。通过一学期的家园配合,大部分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进步。从哭哭闹闹到主动和老师问好,从要老师喂饭要老师抱到安静的听课,这些可爱的小天使象散落的珍珠,已被穿成了一串美丽的项链。本学期我们将在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基础之上,认真规范幼儿的一日常规,加强纪律教育,努力做好班级保教工作。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尊敬师长和同伴友爱相处的情感,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宗旨,以“服务与幼儿、服务与家长、服务与社会”这三个服务的办园思想和稳定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根据幼儿园的教育计划和园务计划的要求,完成具有本班特点的教学任务。

三、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制定好教学计划,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望。在活动中注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多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留心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一)、坚持不懈,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常规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秩序,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所以本学期幼儿的常规培养仍然是个重点。我们将继续努力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入手通过自己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我们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我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完善,所以,对幼儿的管理应体现在耐心说服和引导上。对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我都应积极鼓励,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极有影响的人,一举一动都能发挥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也可尝试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的制定,采用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这样更有利于常规要求的落实。我们还将通过晨间谈话、随机谈话、离园前谈话等,向幼儿讲清常规、要求,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幼儿能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二)重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把教新词和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词。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语言学习它是一个词语、句子信息量的不断积累过程,只有在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断积累词的信息量,孩子在运用语言的时候爆发力才会很强。而我们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不乏传授了许多有用的词汇,可就是很少见孩子们去使用它们,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进步不快,原因就是在于我们学得多而巩固和复习得少得缘故。因此我们将把教新词和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词。

2、通过欣赏各种文学作品,提升语言的敏感性。

我记得老威特曾经说过“要想让孩子有清楚的头脑,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词汇”,为此,我不想让幼儿只停留在孩子式的表现方法上,而是教他们逐步了解和使用复杂的措辞,并且力求措辞生动准确,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我们运用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习得日常规则,如:“洗手歌”“小猫走路”“小小毛巾”等儿歌伴随着孩子们逐步熟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在学习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儿歌。还使幼儿欣赏到语言的韵律美,提升了语感

3、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年龄小,要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只有“让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得。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教师总是认认真真地听,热情地与幼儿对话,并能善于将话题稍作延长,幼儿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其次利用自由活动时间,给孩子提供更多语言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讲,多与同伴讲,老师要少讲或带动胆小的幼儿讲话。

(三)探索从结构游戏入手,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首先,对本班的幼儿的结构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制订一学期的结构游戏总目标,并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做到月头有分目标,月终有小结,活动前有目标,活动后有反馈,从而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每次活动后的反馈,记录小朋友的活动情况。

在幼儿结构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是老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常规是基础、前提,更不用讲在结构游戏中的作用了,所以,本学期的结构游戏首先是在游戏常规培养中开始。在结构游戏的教学中我们采取意愿游戏与主题游戏相结合,在意愿结构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构造,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是培养幼儿对结构的爱好,乐意参加结构活动,并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想象出自己构造的物品的名称,然后在将主题渗透到活动中,最后尝试逐步过渡到看图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充分利用我园现代化电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事物、语言的理解能力较差,我们将积极探索借助电教手段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选择电教器材,并制作一些实用的课件来辅助教学,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将知识点简单化,让幼儿在玩中学,丰富学习形式,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继续完善和不断更新工作博客,积极参与幼儿园网络教研课题的研究。

四、保育工作方面

协助保育员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整理好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同时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重点强调个人卫生:不能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如扣纽扣、穿裤子和鞋子、整理游戏材料等。在日常生活别关照年龄偏小和体弱幼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幼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五、安全工作

我们始终都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加强日常活动中的安全管理。重视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如晨间安全检查、午睡间和户外游戏的巡视,保证幼儿一日活动不脱离老师的视线。在日常活动中穿插安全教育、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一些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己的责任心,细心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我们要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六、家长工作

1、根据本班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好家园共育栏目,及时向家长宣传有关幼教知识,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2、认真填写幼儿成长档案册,使其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3、向家长推荐教育资料(早期教育家教版),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家园活动,为教育活动提供资源。

4、请家长参与班级环境布置并策划,帮助收集材料。

5、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环节,及时与家长沟通。

6、通过家访、电访和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

7、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寻找合适机会请家长走进课堂,通过各种途径达到家园教育同步。

六、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做好幼儿的情绪稳定工作。

2、完成各类计划。

3、开展主题:

4、编排早操,参加操节比赛

5、参加语言说课比赛

6、配合医务室做好幼儿体检工作

四月份:

1、对个别幼儿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育儿经验。

2、更换区域活动材料,提供半成品和废品。

3、组织幼儿进行春游活动。

4、师幼互动,共同布置主题墙,体现童趣和主题特征。

五月份:

1、结合五一,对幼儿进行爱劳动教育,引导幼儿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开展主题

3、准备“六一”庆祝活动

六月份:

1、开展庆“六一”活动

2、参加园内班班优活动评比

3、开展主题活动

4、总结学期工作,撰写论文。

七月份:

1、全面评估幼儿发展情况,认真填写《幼儿手册》

2、复习本学期教学内容

篇3

[关键词] 互联网+;微格精品视频:O2O;无机化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97-0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发展和创新,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具有辐射范围广的优势,摆脱了时间空间的局限[1],从而成就了课堂教学改革的逻辑新起点,就是将“以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互联网+”时代,更要关注人才素养的综合型、创造性和个性化,因此,老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才能不落后于时代对高等教育者的要求。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重要基础专业课,对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所学的各门专业化学课程的学习起桥梁作用,同时又是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关系最密切的专业课。在教学内容方面起到承前启后作用。无机化学课程的纽带作用,要求课程教学由浅入深,详略得当。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只有64学时的课程要涵盖大量的知识要点,所以在课堂上很多重点难点课程只能略讲,甚至是自学,由于缺乏一定的引导,使学生自学效率和效果不佳;大量经典例题不能在课堂上体现,完全没有讲解习题和作业题的时间,只能通过批改作业的方式给学生反馈,但是限于时间,不能做到每位学生都面批,影响反馈效果;尤其单元测验没有时间完成,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平时状态和个性问题。因此,开发建设可供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设计、协作活动的开放的网络课程,尤其是精品视频课程,不论是对于材化专业的学生,还是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借助于精品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够利用微格教学实验室进行模拟课堂教学场景或是参照优秀的教学视频寻找差距,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利用资源库提供的教学设计案例和背景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个性化的答疑系统和论坛相互交流有助于专家和用户及时沟通;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设计弥补网络虚拟环境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限制;利用网上试题系统完成作业和测试;同时网上的电子教案方便学生复习,也为教师提供方便。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无机化学课的课件、素材、案例等都可以借助网络以数字形式传播到每个手里。因此,无机化学课程教师应该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从教学内容的效果来看,微信、QQ在学生群体中的盛行,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能够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学生的形式展示出来,增加课程趣味性。本文介绍了针对工科院校的大一学生的无机化学课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建设微格精品视频课程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述教学内容;力求使整个课程动静相宜、声像结合、图文并茂、问答及时、现实和虚拟相交叉;多种导航手段同时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激情,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教学技能的教学目的。

一 课程建设目标

教学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化学本身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知识性与技术型巨强,课程容量大与课时短的特点使得其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当前必学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十多年的无机化学教学实践中,教育实践者已经形成问题导向型、案例教学型、模拟教学型、互动教学型、研究教学型等多种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机化学培养的目标,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中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尤其是在面对教学中理论讲授实践教学的关系、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的关系、过程考核与目标达成的关系、理念渗透与素质养成的关系等方面问题时,很难给出圆满的答卷。经过多年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平台的视角,提出了无机化学的O2O教学模式,试图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使用互联网有效传递信息,将网络与课堂有效协同,从事实现教学效果的突破。无机化学O2O教学模式旨在经过课堂学习,回归网络学习、讨论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奖课堂限制于“课堂”之内的格局,突破时间、空间的阻隔,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系统的有机协同。

O2O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Alex Rampell将该模式定义为Online to Offline ,即O2O。O2O模式原意是指电子商务中在线与离线的协同,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线上交易平台相结合,以互联网为线下交易前台,线上揽客,线下服务。广义的O2O不再局限于从“线上到线下”,只要同时涉及到线上和线下的都可以统称为O2O[2]。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尤其是二维码和定位技术使得线上、线下业务整合更为顺畅。电子商务关系如此,教育领域同样如此,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交错融合形成了教育O2O模式。尝试给出教育O2O的如下定义:教育O2O就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环境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与现代网络教育(线上)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将网络的丰富资源与学习工具和课堂的有效控制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时空延伸到网络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无机化学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加强。学生在上完课程后也具有较高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课程建设方案

无机化学O2O教学模式将现在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平台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充分发挥其中各子系统的优势,通过系统的自组织,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的过程。其基本结构见图1。在线教育O2O的教学模式是将传统课堂分成线上网络部分和线下课堂两部分进行。线上网络部分主要完成知识点的讲解,而线下实践教学主要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线上网络教学包含知识点讲解和练习两部分。对于面向无计化学这门课而言,传统的上课方式受到时间限制不可能将一次课程时间全部花在重点、难点上讲解,这部分知识的在线教育的优势在于不受课堂时间限制,对于教学内容可以精心准备。课程知识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可以进行深入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暂停或者回放视频,也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而在传统高校的课堂上,很难兼顾那么全面。任课老师还可以将练习搬到网上来进行,利用学校的教学系统可以组建课程题库。针对课程章节建立相应的题目,帮助学生对理论部分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做的习题情况进行收集分析,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部分,在线下的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有针对的进行讲解。

吸收就考验学生的理解力。线下课堂将课堂搬到机房,自习室,图书馆等,既可以进行主题讨论,又可以马上开始作业习题或项目实践。主题讨论的目的就是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目前,在教学模式上,中国大学与西方大学的差异就是这种互动性。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才能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之中,这样学生抓住知识、思考知识的效率才最高。在线下课程上组建小组,布置课程主题讨论案例,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解决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主题讨论可以由基础到复杂的一个个课程案例组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利用身边的电脑、手机进行应用实践。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老师可以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建立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如何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对答案进行总结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还可以开展项目案例,利用小组方式共同协作解决项目。每位学生分工完成项目案例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1 一个中心:课程资源网

由图1可见,教学关系系统由教师、学生、SNS平台、课堂、课程资源网等各要素组成。在该设计中,课程资源网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中心,主要开设课程介绍、主讲教师、课程通知、教学大纲、教学资料、作业提交、互动平台入口等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微格课程。微格课程视频,需要查阅现有的资源课程,了解时展和学生的需求,适时适当地选择题目,不但要有“科技含量”,而且需要充分考虑“普及”要求,进而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创新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微格课程视频更注重的是前沿性、专题性,主要是以能激发在校学生及学习兴趣,启迪智慧,传播前沿科学知识的内容为主,在教学中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科学前沿相结合,使学生能自觉地将经典的内容与当今化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串联起来,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科学实践的能力。微格课程和普通课堂教学不一样,教师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吸引观众,比如幽默的语言,交互式的对话风格,在教学中通过开放而思辨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资源网将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关系主体,SNS和课堂两大教学互动平台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化,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 两大平台:SNS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平台

所谓SNS,即Social Network Software,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基于网络社交应用软件,当前使用较为普遍的包括QQ、微信、微博等。O2O教学模式州立构建两大教学平台,将SNS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平台至于同等地位,通过使两大平台充分融合,重构基于网络和现实的新型教学流程,实现师生互动、信息共享、问题讨论等环节的便捷性、高效性,从而在根本上突破传统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线上线下学时分配为:线下64学时,线上保证至少64学时。

3 三个子系统:教师、教学和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的O2O教学模式构建三个动态的子系统,教师系统、学生系统和教学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教师系统指教师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课前备课、课中讲解、课后反思的循环回路;学生系统指学生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程复习的循环回路;教学系统指教师和学生两大主题基于课程资源网和两个教学平台进行的课前辅导、课中教学、课后研讨的循环回路。三个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构成了整个过程的信息流动系统,确定了O2O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4 线上资源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的O2O教学模式基于协同学的视角将各教学要素置于系统的环境之中,任何一个组成要素都是一个变量,都会成为影响系统效能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首先要在师生之间建立起系统观念,明确自身在系统当中充当的角色和定位,并积极参与系统目标的实现。其次,对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充分整合。要合理定位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互动平台的功能,做到既能有效利用传统课堂教学的丰富经验,又能发挥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优势,从而使二者进行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第三,教学流程的设置注重系统性。课程资源网既是教学流程的起点也是终点,教师备课、授课、教学反思、学生预习、学习、复习都要基于课程网,而同时整个流程又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网资源。

线上资源会将无机化学划分为几十个乃至上百个单元,录制精品微格课程视频,供线下教学前后使用(1个学时使用若干个单元),将整节课分割成若干重点难点单元,有利于随时查看、学习。

教师通过教学平台课程相关教学视频资料,组建习题库。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学号登录观看视频或者做题,平台收集学生的做题情况提供给老师进行分析。网络教学平台还提供网络讨论区,学生可以问题,回答他人的问题或者对某部分知识点进行讨论等。

5 线下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各要素都处于教师的“设计”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虽然一再强调学生主体,但在既定教学模式之下很难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O2O教学模式摒弃传统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的理念,强调两个主体、两个积极性,即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协同互动,共同参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实现各子系统目标的基础之上,争取教学系统总目标的最优化。整个过程中,既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充分协同,也注重系统其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消除系统中的“短板”,将互联网和实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目标最大化。

三 考核方法

考核评价是反映学习质量、检验效果的主要手段,这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人才质量检测。采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后,考核评价体系也应从3个方面进行:学生的课堂出勤率、线上课时数以及完成作业(测验)情况是其参加考试获得课程成绩的必要条件,所以可以将课堂表现按20%计,线上课时数按20%,作业(测验)按30%,期末考试按30%计。

四 实验教学改革

对无机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进行优化,选用先进教材、科学取舍内容,使教学内容不失科学性和系统性而更具针对性;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方法适宜,并做到理论与实验课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理论指导实验,在实验中验证理论的真实有效性,同时利用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在“互联网+”时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等逐渐与教育结合,进而出现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名词,互联网正在从教育的“边缘”侵入教育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落实,教师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互联网+”时代,由传统的教师集体授课、学生接受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深度学习,授课形式除了教师授课外,还包括远程学习、网络学习,实现线上与线下、校园与企业、本校与他校学习的有机融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建设精品微格教学视频,将在线教育O2O与传统课堂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应用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从新的模式出发,既能从网络高效的吸收理论知识,也能从实践教学中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在主题讨论、项目实践等教学环境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扶芳藤;生物学特性;分类;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S6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213-01

扶芳藤为卫矛科卫矛属常绿阔叶藤本植物,生长旺盛,终年常绿,其茎匍匐、直立或攀援,叶革质,油绿光亮,叶形多样,入秋梢变红,翌春变绿,点缀墙体、山石等,能形成良好的景观[1]。5―6月开花,白绿色,蒴果,10月成熟,黄红色。扶芳藤从2000年引进到济源市公园、街头游园栽植,通过近10年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该植物非常适宜在济源市生长,用途广泛,可作地被、绿篱、立体绿化等植物材料使用。

1生物学特性

一是适应性强。抗寒能力强,在-10 ℃条件下无冻害,特别是气温骤降状态下更好地表现出这一特性。2009年11月11日,济源市气温骤然下降,而且周期长,苗圃里的大叶黄杨经不起低温袭击出现冻害,但是引进的扶芳藤长势良好,没有出现冻害。扶芳藤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抗冻、抗病虫,济源市引种的扶芳藤,只是在个别遇到阴雨年份的夏初,嫩芽上有蚜虫危害,一般无需防治;耐寒、耐瘠薄、耐盐碱、耐荫蔽、耐污染[2]。据观察,扶芳藤在遮光率70%的光照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在瘠薄、砂质较重的土壤上也能生长。扶芳藤也是耐大气污染的优良植物,其抗SO2和抗烟尘的能力甚至超过以抗污染著称的臭椿。二是生长速度快,易繁殖。每年的3―7月为扶芳藤第1次生长高峰,日平均生长量0.38 cm;8―9月生长渐慢,日生长量0.27 cm,10月生长量又呈上升趋势,迎来第2次高峰。年生长量达到1 m以上。扶芳藤可以嫩枝扦插繁殖。7―9月扦插,需进行遮荫;秋后扦插,需覆膜;大棚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插穗长8~10 cm,成活率在95%左右。三是耐修剪,萌芽力强。扶芳藤枝条柔软,生长快,一年可进行多次修剪,剪成各种形状。修剪后,对生芽极易萌发成条,基部枝叶茂盛丰满,仍然萌发出新枝,使主干不光秃,形成的树冠致密,不会出现残冠,很容易培养成球型,球型丰满葱郁,非常美观,可与大叶黄杨球相媲美。四是攀援附着性强。随品种不同,扶芳藤攀援性、附着性差异较大,有的可以匍地生长形成绿床,有的可以依墙而上,形成垂直帘面。

2扶芳藤分类及养护管理

扶芳藤有多种类型,根据形态分为直立、攀援、匍匐类型。根据叶片形状大小,分为大叶扶芳藤、小叶扶芳藤、直立尖叶扶芳藤、金边扶芳藤、银边扶芳藤等,其中大叶扶芳藤叶片较大,与大叶黄杨的叶片类似,生长势强,速度快,能代替大叶黄杨;小叶扶芳藤叶对生,叶片较小,薄革质,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生长繁茂,冬季叶稍变红色,生长速度比大叶扶芳藤慢;直立尖叶扶芳藤叶片尖,茎直立,从绿化角度看,其商品价值次于大叶扶芳藤和小叶扶芳藤;金边扶芳藤叶片边缘金黄色,华丽的色彩为景观点睛;金心扶芳藤叶片中央金黄色,茎也为黄色,整体效果更佳;银边扶芳藤叶片边缘为银白色,更显高雅、别致。扶芳藤喜湿润,夏季盆栽需早晚浇水,冬季减少浇水量,地栽苗木见干浇水即可;早春和秋季各施1次复合肥即可;地栽一般园土即可,盆栽可用腐叶土、园土拌沙土配置;扶芳藤耐寒,在济源市不需要任何防寒措施;喜阳又极耐阴,可用作林下地被。

3扶芳藤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是作攀援植物。这是扶芳藤最初的用途。它是一种优良的常绿攀援植物,可以借助气生根攀援4~5 m高,用于假山、花墙、岩石、栏杆、棚架等处,极具特殊景观[3]。二是作分车带绿化植物。与金叶女贞、红叶小蘖搭配,作色块或模纹花坛材料,因为多数苗木都难以适应分车带干燥多尘、尾气严重、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条件,容易出现早衰的现象。分车带绿化中不宜栽植高大植物,最宜栽植地被植物,扶芳藤是首选树种,它在平地匍匐生长,每年只要适当修剪1~2次,就能形成平整优良的常绿地被效果,绿化效果优于瓜子黄杨、桧柏、龙柏、大叶黄杨等。三是作绿篱和造型。扶芳藤经过适当修剪,作绿篱和造型是很好的材料,表现优于大叶黄杨、龙柏,它的特点是脚叶不枯,遭到破坏后能迅速恢复,直径2 m的扶芳藤大球从上到下不露一点枝干,如果遭到人为破坏,半年之内就能自动修复,而龙柏等植物遭到破坏后则不能恢复。四是作护坡地被[4]。扶芳藤高生长性受到适当抑制后,横向生长能力就变得很强,利用这个特点,可作坡面绿化材料,栽植冠径20 cm小球12株/m2,经过1~2次修剪,当年就能形成致密平整的常绿地被。扶芳藤因其匍匐性及四季常青而成为地被首选,在济源市是任何一种草本植物所不可比拟的,是代替草坪的优良木本地被植物,与各种草坪相比,管理粗放,养护成本低,又能起到防火的作用,是任何一种草坪所不能及的,是大型广场、绿地、行道树池、公路护坡、楼顶高层绿化的理想地被植物。

4参考文献

[1] 王振一.常绿藤本植物扶芳藤的栽培及应用[J].河北林业科技,2005(4):101-102.

[2] 潘青华,王惠宁,鲁韧强,等.扶芳藤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298-302.

篇5

关键词: 环境化学课程 考核方式 综合素质

任何一个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在学习过程中会经历许多考试,考试目的在每个阶段也有所不同。从教育理论上说,考试是巩固知识、诊断教与学中的缺陷、考察教师教学效果和督促教学目标实现的有力工具[1],而考试方式的实施和考试目的的确定又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考核既是验证学生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的一种手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载体。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2-3]。课程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具有知识、能力和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

1.环境化学课程的特点

环境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化学污染物的源头、反应、作用效果,以及在环境的生存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的一门课程。除了研究检测方法、原理及探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中的化学、化工原理和化学过程等问题外,需进一步在原子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发生起源、迁移分布、转化机制、状态结构的变化和最终归宿。多种机制的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决定了环境化学研究对象是一个组成繁杂、形态多变复杂的体系。因此,决定了环境化学课程具备以下三方面特点。

1.1环境学科的基础课程

环境化学课程是环境污染治理的基础理论课,内容涵盖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方式、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以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和治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4],为后续的如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等课程打好基础,是环境境科学、环境工程和污染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理论支撑课。

1.2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由于环境化学所研究的内容涵盖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以及典型有害污染物等内容,具有范围广、研究对象复杂和理论性强等特点。开设的课程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以及并行开设的相关课程,如生态学、生物学等。课程既要求学生有广阔的知识面,又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加重,新的污染物不断涌现,环境化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同时还涉及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等方面,这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造就应用型人才具有可行性。

1.3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环境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从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的形成,引入大气环境基础和原理、影响因素、污染物的来源等的讲解。食物中污染物的来源所涉及的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基本都源于实际污染事件的发生和研究,如“水俣病”和“痛痛病”的研究。在教学中除了讲授这些外,还应通过实际参观和实验加深学生的理解。

2.考核方式的改革

环境化学课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从以往教学反馈来看,学生在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后,进入这门课程的学习时有一种学有所用,总算可以看到自己专业的价值的想法,为此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有一种原始的好奇、冲动和兴趣。如何将这些东西保持下去,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应用效果,教学方法的改进是关键,与之相配合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2.1建立创新教育考试指导思想

2.1.1原有考核方式的弊端:由于课程学时数较少,因而平时没有课时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学习,期末考试前,为了考试过关,出现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开夜车”的被动学习现象,对知识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5]。考试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是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且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20%,学生的知识面得不到较好的拓宽。无法全面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不到以考促学的效果。

2.1.2改革的指导思想:加大综合分析类型试题,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

考试方面:第一,在考试内容上,减少死记硬背的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和问答题,加大重理论应用的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等的分量;第二,增加环境论坛的比例;第三,在考试形式上,如开卷考试、开卷+闭卷考试和优秀学生免试等。

2.2考试实施方案

在建立了指导思想后,就是具体实施了,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制订和选题(第1周宣布考核实验方案、第2~4周宣布小组环境化学论坛参考题;学生分组,确定选题);第二阶段:资料收集和小组活动(第5~13周查找文献资料和撰写论坛、第14~15周完成小组论坛,进行答辩准备工作);第三阶段论坛和评优:在第16~17周进行。期间学生还要准备最后的期末卷面考试,大约在18~19周进行。实际上在实施上述过程时,学生已经对环境化学课程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考试中的一些综合类型无需再复习和准备,完全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考试。

2.3考试内容改革

卷面考试内容注意以下几点:(1)名词解释题,在这部分考核内容中涉及环境化学前沿研究领域的有2~3道,是国际上研究很热,但课本上没有具体的定义,而是老师在环境前沿讲座中强调的内容之一;(2)简答题,该类题目中仅有少数题能从书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其他各题都需要应用环境化学原理进行归纳总结;(3)计算题,该题并不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定义公式的前提下,结合科研进行公式的拟合,学会使用软件;(4)论述题,该题主要为案例分析题,综合考察同学应用环境化学原理的能力。同时结合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得学生结合实际环境问题,合理又巧妙地应用环境化学知识。

2.4课程考核评价

2.4.1评价体系

考核成绩的综合评价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是自己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演讲,比较自己内容、形式和态度与同学的差异,给出相应的分数;二是由同学之间给予分数进行统计,且评出一、二、三等奖后,给予奖励;三是教师的评价,平时作业和随堂提问和讨论;四是期末卷面成绩。

2.4.2总成绩分配

2.4.2.1卷面成绩占60%:卷面大部分为案例分析(占卷面成绩30%)、归纳总结题(占卷面成绩30%),是最公平、最能直接体现同学掌握知识程度的测试,所以占有很大比例。

2.4.2.2环境论坛占20%:每3人一组进行环境化学专题讲座,由同学自己制作PPT和上讲台讲,时间为7分钟,小组中评出优秀的在班级中演讲,留下影像资料并展出,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风采。环境论坛的开展将极大地激发同学学习环境化学的热情,同时给同学们展示自己演讲水平、知识水平及个人素质的平台,是一个PK的舞台。通过制作PPT掌握许多制作技巧,采用动画效果,以及掌握相关化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架构式和3D结构图)。

2.4.2.3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提问、讨论,各占20%。

3.结语

环境化学研究中的化学污染物“三致”的生化机制、结构、形态与生物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污染物毒性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的机制及在食物链转移过程中的生化机制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化学无疑是主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还需要结合生物学、气象学、数学等多种其他科学方法,综合进行多方面考察与分析,才能获得反映客观实际的规律和结论。因而要求学生具备综合知识和能力,这些素质的调动和激发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环境化学的特性使得在进行此课程改革时以考核方式和内容改革为基点展开,既能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又能引导师生勇于创新,培养优秀的后备科研人才,从而实现应用性与学术性的统一[6-8]。

参考文献:

[1]翟葆奎.教育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55.

[2]彭莉,裘琳玲.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改革[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38-140.

[3]肖凤娟,韩玉芳,任淑霞,等.材料专业大学化学考试新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2008,2:65-68.

[4]李翊.从高等教育利益相关体看高校考试制度改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9(3):29-31.

[5]李小平,冯琳娜.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46-150.

[6]于建忠.考试改革与大学生素质[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2(03)1:20-22.

[7]马继刚.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学习热情;化学常识;基础学习;重要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在各科目的设置中,化学课列位其中,那么应该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节化学课呢?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以下的一些经验:

一、中专生现状的学情分析

卫生学校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因这在卫生学校学习后能够拿到文凭并且可以考护士资格证,有了文凭和资格证,找工作会相对来说容易一些,所以大部分的学生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来到了学校。但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虽然来的目的性很强,但是信心并不足,因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基本上都是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学习的底子就很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学习基础,年纪小还处于不成熟但是却自以为是的年龄段;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家庭或者各种原因并没有一直在学校里,而是在外面打工,后来发现自身知识不够然后又重新回来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学习可能就变成了相对来说很困难的事情;还有极少一部分学生是在高中毕业后想要选择一个职业来学习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事情,而班里的学习气氛大都是由这些还有一些稍有底子的学生带动起来的,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少部分带动大部分的学习热情,在教学的时候就会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为上好第一节课作好准备

因为过了一个假期,在初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学生们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节课会以复习为主。初中化学知识零碎而散乱,基本上都是一些化学上的常识知识,所以我将其中的知识作了一些简单的分类,在此之前,以一个设问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你们知道化学的起源吗?然后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让大家回忆,这个时候大家就会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自己的讨论,等到他们讨论完了,我就开始给大家普及这一小知识:化学萌芽时期是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是还没形成化学知识体系,而到了公元前1500年和公元1650年这个时期,就进入到了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了。此时,化学被炼丹术和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生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至此之后化学就开始蓬勃的发展起来。当同学们听到这些,好奇心与兴趣便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下面大的模块知识的讲解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下的内容将从四个方面来给大家进行全面的阐述:

化学的定义及分类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的科学,在我们中专生的学习中,只将其简单地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类,各自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根据不同的对象,在讲解的时候分类发挥,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

一些重要的概念

化学中的概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引入这个题目,可以从我们最熟悉的空气来入手。问同学们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空气的组成是什么?这时候就问到了学生们都知道的内容上了,大家就会很积极的回答说,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还有剩下的1%是由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等来组成。一个个小的分子原子离子属于微观研究范畴,那么这些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集团就形成了宏观研究的范畴了。这样微观与宏观既穿插介绍又相互分隔开来,让学生的记忆有松有散,也就形成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一些重要的单质

对于单质这一部分要学生们知道的只有四种,氧气、氢气、碳和铁。这四种物质都是我们平常非常常见的,这四种物质分别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去介绍,因见的多,所以并不难以掌握。

常见的化合物

篇7

针对中学传统应试教育与大学创新教育的冲突与矛盾,引导新生认识和熟悉大学环境与资源,帮助新生了解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与教学方法,从知识上了解化学在医学中的作用,从情感上认同化学是与人类自身健康密切联系的生命科学领域。在内容上,该课程以化学和生物学的新兴边缘学科-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为主线,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来探索一些生物医学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课时分配,本课程确定了三个研讨主题,分别是“微量元素与健康”、“金属蛋白质和金属酶”“、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采用开放式讨论和研究性教学,在教员的引导下,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学员们就某一研讨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有不同观点的碰撞、不同知识的传递和不同信息的交融。通过讨论,使学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达到理解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领悟化学与生命之间的密切关系,明确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对于理解临床疾病发生机制的重要意义,增强学习医学化学课程的兴趣。

2教学实施

2.1课前准备

2.1.1教学大纲

教学实施前,教学组将教学大纲在校园网上,以备学生查询。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1)课程基本信息:教师信息、课程目标内容、阅读材料、课程进度等。(2)学员人数要求:人数控制在15~20之间。(3)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为开卷,包括文献报告、课堂讨论两个部分,成绩各占50%。成绩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90~100分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低于70分则不能得到学分。

2.1.2阅读材料

新生研讨课要求学生大量阅读,通过阅读更全面地了解课程内容,并在讨论与批判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化学与生命”课程建议阅读的材料包括书籍《化学生物学基础》、《中国化学科学丛书:化学生物学学科前沿与展望》、《平衡生命的砝码-微量元素与健康》、《生物矿化》以及文献“微量元素在骨质疏松预防中的作用”“、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生物矿化:无机化学和生物医学间的桥梁之一”“、生物矿化研究进展”等。在给出的书籍及文献中,根据教学目的,有的要求全文阅读,有的则只要求学生阅读重点章节。

2.2研讨课的实施

2.2.1绪论课

绪论课是研讨课的第一堂课,由研讨课的牵头教授担任主讲,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牵头教授围绕:(1)什么是新生研讨课?(2)为什么开设新生研讨课?(3)如何上好新生研讨课?这三个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阐述。第二部分:任务分配,把课程研讨的三个专题告诉学生,并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分配给学生。学生自由分组,课下准备。

2.2.2课下自主学习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为课下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和文献。尽管每个学生虽然只承担部分内容,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式对大一新生而言是崭新又陌生的,并且要求在讨论课上进行发言,所以学生只有认真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籍和文献,才能在讨论课作出有意义的发言。因此这对学生的自学和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教学组的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包括邮件、网上答疑和每周两次的面对面交流。

2.2.3教授报告与学生讨论

在学生自主学习两周对课程有一定了解后,由担任授课的三个教授分三次做了“微量元素与健康”、“金属蛋白质和金属酶”以及“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的三场报告。每场报告的内容十分详尽和丰富,都分别针对各自问题的起源、发展、现状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每场报告结束之后,就是学生自由讨论的时间。学生们则根据在课下的准备畅所欲言。比如,在“微量元素与健康”的报告中,有的学生谈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影响AD发生的微量元素”,他们认为“铁、铜、锌”可能是重要的神经化学因子,但真正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仍然不清楚,还需要通过课下的文献查阅或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讨;有同学感兴趣的是“高血压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谈到了“硒、锌、镁”可能对血压都是重要的作用元素,但调控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是怎样的,仍不清楚。在“生物矿化机理及调控”的报告中,有的同学谈到了肾结石和骨质疏松产生的机制,以及临床预防和治疗的化学策略;有的同学谈到了如何从矿化的角度分析和思考心脏瓣膜钙化病产生的机制。总之,学生关注的范围很宽,思维非常活跃。

3教学效果

新生研讨课开设两学期以来,任课教师和选课学生都对这项教学改革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主要内容包括:(1)精心准备严格要求。教授报告要求对各自问题的起源、发展、现状一一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而学生的讨论一定要尽可能谈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不能完全是照着文献说,这就需要无论是教授和学生都要在课下精心准备才能完成。(2)课程目标定位清晰。“经历认知、学习知识”,是研讨课的两个基本目标。强调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而这种目标定位则在新生研讨课上得以实现。(3)广泛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研讨课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系统了解和认识主要是从丰富的阅读中获取的,学生的讨论也需要在阅读大量相关问题资料的基础上方能有效进行。很多学生除阅读了老师规定的文献外,还主动扩展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延伸了自己的理论视野。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积极思考,会质疑,这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有帮助的。(4)氛围和谐学生参与度高。新生研讨课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要让新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新生经历认知过程,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参与和交流。所以充分的交流与互动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交流方式,如课堂、邮件、微信、网络平台等。这种线上线下的交流方式,不仅学生参与度高,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

4问题与思考

篇8

[关键词] 胆管癌;糖类抗原19-9;动态变化;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8(b)-0010-03

胆管癌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症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疾病的恶性程度也比较高,预后也比较差。因此,临床中如何尽早地诊断与治疗对提高胆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中常采取肿瘤标志物进行诊断癌症,而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目前临床中对于胆管癌的肿瘤标志物较多,但是其特异性与敏感度均不是很高,从而造成诊断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人们对该病的不断研究发现,糖类抗原(CA)19-9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而且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度[1]。因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总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之后收治的50例胆管癌患者和同期的50例胆道良性疾病患者以及50名健康对象血清中CA19-9含量进行测定,探究其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总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管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的50例胆道良性疾病患者(对照1组)以及50名健康对象(对照2组)。研究组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为54~78岁,平均(63.4±2.5)岁。国际抗癌联盟的胆管癌分期:Ⅰ期患者12例,Ⅱ~Ⅲ期患者28例,Ⅳ其患者10例。对照组1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为50~79岁,平均(64.2±2.4)岁。对照2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51~78岁,平均(64.5±2.3)岁。本次的研究对象均经总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三组对象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三组对象均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测定血清中CA19-9含量[2]。三组对象均在清晨空腹静脉采血3.0 mL,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率为1500 r/min,离心时间为5 min,并取上层清液,并将其置于-70℃冰箱中进行保存。1200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和相关的配套试剂盒,且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的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CA19-9的正常参考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CA19-9含量检测结果比较

通过对三组血清中CA19-9含量测定分析,研究组患者的CA19-9含量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CA19-9含量,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胆管癌是临床中常见症状之一,而且在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临床中对于胆管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临床中积极地、尽早地诊断,是提高胆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且缺乏特异性症状,临床中常常采取影像学的诊断方法进行检查。由于影像学的检查定位比较准确,但是其定性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的诊断阳性率比较低[3]。因此,如何更好地诊断该病是临床医师们关注的重点。

随着人们对癌症的不断研究,肿瘤标志物成为癌症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4]。这种标志物在肿瘤组织中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含量,常常依据其存在或者量变进行分析肿瘤性质,从而有效的了解肿瘤组织的发生和细胞的分化以及细胞的功能,尤其对早期肿瘤的诊断、分类以及预后均具有较好的意义[5]。近年来,胆管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报道也比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进展。因此,如何选取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对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是一种高分子糖蛋白,这种蛋白主要是由唾液糖脂蛋白而组成的,属于识别单抗NS19-9抗原,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而且这种抗原并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而具有的,但是在正常的健康人组织中也有存在,一般主要位于胰管和胆管以及胃肠道等上皮细胞中[6-7]。一般在正常的组织中CA19-9的含量比较低,且不释放或者很少释放到外周血液之中。而且临床中对于CA19-9在胰腺癌的诊断中报道比较多,而且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8]。

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分析,在胆管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存在异常的表达,而且其表达情况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和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的表达情况。本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CA19-9含量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CA19-9含量,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由此分析,CA19-9在胆管癌中表达,可以作为一种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9-10]。另外,本组的研究分析显示,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CA19-9含量也不相同,而且随着临床分期的不断增加,其CA19-9含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胆管癌Ⅰ期患者CA19-9含量为(118.6±47.5)U/mL,Ⅱ~Ⅲ期患者CA19-9含量为(222.3±54.4)U/mL,Ⅳ期患者CA19-9含量为(452.4±55.6)U/mL,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临床中可以依据胆管癌患者血清中CA19-9含量进行判断其临床分期状况。而且陶鹏辉[11]研究也证实,通过测定血清CA19-9含量能够对胰腺癌的病情状况进行分析,而且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其CA19-9含量也不相同。陈锦隆等[12]及陈卓琳[13]研究显示,肿瘤标志物CA19-9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该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与标志物。另外,本组的数据显示,对照1组的CA19-9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选取的良性疾病患者其血清中的CA19-9含量受到胆汁淤积而致。并且选取的良性病变患者多数为胆结石患者,由于结石刺激其胆管壁,造成其通透性也增加,从而促进CA19-9的含量增加。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A19-9的含量、对胆管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而且能够依据其含量的多少进行临床分期状况的判断,含量越高,其临床分期越大。总之,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动态变化对胆管癌患者的筛查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锦隆,易石坚,贺德,等.胆管癌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242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08,29(8):1380-1381.

[2] 毛奇琦,严惟力,孙旭,等.肿瘤标志物CA19-9、CA242、CA125在胰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9,23(2):231-232.

[3] 司序,谭桂菊.探讨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08,12(16):466-467.

[4] 甘绍军.肿瘤标志物CA199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7(32):675-676.

[5] Shen Jianhong,Luproduct Phase. Serum CA199 dete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lignant tumor of digestive tract malignant tumor [J].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8,23(20):666-667.

[6] Li Siqiao. Changes of bile duct cancer patient sera CA125,CA19-9 and CA50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2011,12(13):345-346.

[7] Zhou Zhaokui. The tumor markers of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 CA19-9 )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ovarian tumors in the application [J].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2,23(17):563-565.

[8] JIA Ang,XIAO JianYing,LIU Xin. Serum tumor markers CA199,CA125,CA242,CEA detection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J]. Journal of Chongqing Medicine,2011,(35):586-587.

[9] Zhang Yijie,Lu Yingying. The tumor markers CA125,CA153,CA199,CEA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leural effusion [J]. Capital Medicine,2010,24(14):671-672.

[10] Liu Q,Lu P,Zhang T,et al. Dynamic changes of 19-9 of the bile duct cancer tumor markers of serum carbohydrate antigen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2012,12(17):452-453.

[11] 陶鹏辉.血清CA199检测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23(9):674-675.

[12] 陈锦隆,易石坚,贺德,等.胆管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