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财务会计;挑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4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08-02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产业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当今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相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快速发展的新事物与新观念都对其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改革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发展新的会计信息系统,适应经济发展潮流,已成为当前会计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知识经济概述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主要是指人类的知识,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将知识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是人类社会更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产物。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经济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而知识经济的关键则是指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产业结构、投资模式、增长方式、教育职能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学习成为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一)资源利用智力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开发人的才能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作为资源配置,对资源的利用主要是通过人来完成,这就导致了知识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智力化,要想实现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开发和运用是关键。

(二)资产投入无形化

知识经济的构成主要以知识、信息、人的才能等无形的智力成果为基础,这些要素都是无形的资产,随着知识经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大,无形资产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占有比例不断上升,超过企业所有资产的一半,占据了重要地位。

(三)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可再生资源为发展动力,对于不可生的资源浪费较少,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有极大的保护作用,由此可知其发展的过程是以可持续化为前提的,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对于人类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影响。

三、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产生的挑战

(一)推进人力资源会计进程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财务会计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挑战,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就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从而严重影响到会计行业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经济发展的哪一个阶段,人都是最主要的经济发展主体,而在知识经济发展的环境下,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知识更新缓慢、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会计行业的经济发展。长时间形成的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模式,严重的制约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无形资产越发受到重视

当前的经济发展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在以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年代下,企业的资产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知识产权、企业信誉、专利技术、信息产业技术等,这些因素都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企业的发展仍旧以传统的有形资本要素为主,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与当前知识经济发展的融合,企业也就无法快速的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经济大发展的潮流中寻得立足之地。

(三)会计服务对象发生改变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在会计行业的逐步渗透,企业会计的工作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的会计服务对象对于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企业信誉等方面的涉及较少,主要是以实体存在的事物为主,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专业的会计服务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知识经济是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种发展环境下,企业要处理的不仅包括与物质资源有关的业务,同时还包括与非物质资源的相关业务,如对会计信息的收集、再处理、传媒披露等,只有同样实现会计行业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发展,会计企业才能够突破瓶颈,真正的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并与知识经济的发展良好融合。

四、知识经济发展潮流下的财务会计应对策略

篇2

关键词:普职融通;资格与学分框架(QCF);职业高中;综合高中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5)02-0070-05

在英国现行教育体系中,中小学教育包含了五个学段(Key Stage1~5):前两个学段为小学(5~11岁),后三个学段为中学(11~18岁){2},在第四学段(KS4)和第五学段(KS5)末分别进行的GCSE和A-Level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考试。英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始于第三学段(KS3),然而,在第三与第四学段,普通教育课程依旧是主导,职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小。到了第五学段,真正意义上的普职分流才开始出现:学生需要在入学时明确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方向,选择普通教育的学生将主要选修A-Level考试科目,为大学入学做准备;而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将主要选修第3级职业教育证书科目,为就业或升学做准备;另有少部分学生通过“拼盘式课程”模式兼修普通与职业教育课程,并在毕业后灵活选择升学或就业。在英国,高中阶段(第四与第五学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融通性,这既得益于其相对成熟的学校课程体系,也得益于其“资格与学分框架”(QCF)的教育证书体系。

一、课程:英国高中普职融通的关键领域

课程是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关键领域。在英国,综合化是当前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力地促进了高中课程中的普职融通,同时,一些学校开设的“拼盘式课程”以及校际课程资源共享的形式也推进了普职融通。

1. 综合高中同时开设普/职两套课程体系

当前,英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界线正逐渐被打破,那些只提供普通教育课程(A-Level)的严格意义上的“普通高中”已为数不多,而兼具普通与职业教育的综合高中则成为主流{3}。综合高中同时开设了普/职两套课程体系:普通教育课程是以升学为导向的A-level备考课程,而职业教育课程则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第3级国家职业教育证书。学生在入学申请时便需要在普通课程与职业课程体系间做出选择,而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不在少数{4}。

英国的综合高中类型广泛,涵盖了社区中学、学院(Academy)、第六学级学院(Sixth-form College)等多种类型。以切斯社区中学(Chace Community School)为例:该校在第五学段开设了普/职两套课程体系(见表1),学生需要在申请入学时选择其一,而选择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占到总数的30%{5}。

2. 职业高中大量开设普通教育课程

英国高中教育普职融通的另一个动力来自职业高中的综合化。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高中在第五学段开设了独立的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主要是普通教育的GCSE课程和以升学为导向的A-level课程,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于普通教育课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开设了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职业高中已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职业高中”,而是一种接近“综合高中”的办学形式。

继续教育学院(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是英国职业院校的典型代表,主要提供中等职业教育以及成人继续教育{7}。以巴内特与索斯盖特学院(Barnet and Southgate College)为例:该校以职业课程见长,开设了15个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分别有十余种证书课程)的职业课程{8},与此同时,该校还开设了16门A-level课程与5门GCSE课程(见表2),在第五学段中有19%的学生就读于A-Level课程{9}。可见,普通教育课程已在该校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3. “拼盘式课程”促进普/职课程深度融通

近年来,在一些学校中,学生能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之外选择一条中间道路――“拼盘式课程”。在英国,16~17岁的学生中有7%选择了这种课程模式{11}。“拼盘式课程”有助于在升学与就业之间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并促进知识和技能上的综合发展,具有较强的普职融通性。选择“拼盘式课程”的学生将兼修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进而获得普/职两类教育证书,例如,“A-Level若干科目证书+若干国家职业证书”。这种“双证书”的模式既能够帮助有志于升学的学生获得特定大学和专业的录取(约1.7%的学生正是由此获得大学录取{12}),也能够帮助有志于直接就业的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各科基础知识,还能够满足所有学生对于特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以莱亚谷中学(Lea Valley School)为例:该校是一所综合中学,其第四学段的课程体系采取了“拼盘式课程”模式,课程模块包含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1”和“任选课2”四种类型,其中必修课、必选课和“任选课1”为普通教育课程,“任选课2”为职业课程(见表3)。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选课权,既可以专注于普通教育课程,又可以选择兼修普通与职业教育课程,构建专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

4. 普/职学校课程资源共享

英国高中的普职课程融通并不限于校内,一些学校还构建起伙伴关系,进行普/职课程资源共享,分享各自的优势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例如,作为一所综合中学,切斯社区中学在开设职业课程方面并不具备职业高中的优势,因此,该校选择与临近的一所美发学校共同开设“发型设计证书课程”(“资格与证书框架”中的第1/2级),共享美发学校的教学设备、场地与师资,为本校选修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13}。

二、证书:英国高中教育普职融通的制度支撑

在英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覆盖普通与职业教育的国家教育证书体系,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制度保障。该体系兼顾学生的兴趣与职业发展需求,保持普通与职业教育证书的融通性,为学生跨越普/职进行转学与升学创造了有利条件。英国国家教育证书体系的形成过程如下:1986年,政府首次推行“国家职业证书”(NVQ),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国家职业证书体系;1992年开始推行“普通国家职业证书”(GNVQ),与“国家职业证书”体系并行,以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的均衡发展;1997年,“国家证书框架”(NQF)的推行将职业与普通教育证书纳入同一体系内,促进了两类证书之间的融通;此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调整,英国政府于2011年10月推出了“资格与学分框架”(QCF),取代了先前的“国家证书框架”,成为当前英国普通与职业教育证书体系的基本框架(见表4)。

由表4与表5可知,“资格与学分框架”将各级各类普通与职业教育证书纳入同一框架内,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证书间建立起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促进了证书间的互认与转换。该框架在普职融通方面具有以下两大特点:

第一,相同级别的普通与职业教育证书具有水平上的对等性。在升学时,学生所获得的同等级普/职教育证书往往能够互通使用。以大学申请为例:一些大学和专业将第3级职业证书与普通教育A-Level证书一同纳入申请条件,由此,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取得第3级证书的学生获得了申请大学的资格。在2009年,英国大学所招收的学生中有11.4%所凭借的是国家职业证书,而非A-level成绩{17}。此外,普/职结合的“拼盘式课程”也被纳入一些大学和专业的申请条件,约1.7%的学生正是凭借这一渠道进入大学。

第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分能够进行互认与转换。普/职学分的互认与转换机制是“资格与学分框架”下促进普职融通的一种重要机制,有助于促进不同类型普/职证书之间的融通,并能够促进学生跨越普/职界限进行升学:通过信息平台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档案,记录其在各学段普/职课程中所获得的学分,而相同的学分可以在不同的普职证书与普职学校间进行互认与转换。

三、割裂:英国高中教育普职融通的主要挑战

当前,在“资格与学分框架”之下依然存在着普/职证书体系的二元割裂,并进一步带来了各类学校中普/职课程体系和普/职教育投入与评估体系的割裂,此外,大学招生与市场招聘标准的割裂也限制了“拼盘式课程”的推广。上述割裂成为英国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的主要挑战。

1. 国家普/职教育证书体系的割裂

在当前的“资格与学分框架”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证书体系均自成一体,获得任意一类证书的学生在该体系内往往能够顺利地升学或就业,但若跨界则障碍重重(尤其是在第3级证书体系中)。例如,获得了第3级职业证书的学生在报考大学时的选择面很窄,因为多数大学和专业只接受普通教育证书作为申请标准,而获得A-level证书的学生如果直接就业,则竞争力弱于获得同等级职业证书的学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格与学分框架”中的普/职教育证书体系是二元割裂的,缺乏一种融通了普/职教育课程因而能够在升学与就业领域均受认可的证书体系(类似于“拼盘式课程”体系)。

2. 学校普/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割裂

普/职教育证书体系的二元割裂带来了学校中普/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割裂。这种割裂在第四学段和第五学段都得到了表现:在第四学段,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并不会影响学生在后期选修A-level课程,然而,由于在第四学段将过多精力投入职业课程中,一些学生将难以在第五学段的A-Level课程中取得理想成绩。因此,以升学为导向的学生会尽量避免选择职业教育课程。而在第五学段,学生需要在入学时便选定普通或是职业教育渠道,并在接下来的两年内专攻A-level各科考试或第3级国家职业证书课程,因此,其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已基本框定。对于学生而言,选修“拼盘式课程”不论对于升学或就业都没有太大直接意义,不如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所选择的普/职教育渠道。

3. 普/职教育投入与评估体系的割裂

与学校普/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割裂相伴而生的是普/职教育投入与评估体系的割裂,导致职业教育学生难以享受充分、优质的普通教育资源,在普通教育科目上表现欠佳,在就业与升学时困难重重{18}。2011年公布的《沃尔夫报告》指出了当前英国职业教育学生所面临的三大困境,其一便是在普通教育考试GCSE的英语和数学科目上的不良表现:有超过50%的学生到了第五学段结束时仍然无法在英语和数学上取得A*-C的分数,然而,GCSE英语和数学成绩对于就业和升学来说均为基本性要求,这为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和升学都带来了挑战。

4. 大学招生标准与市场招聘标准的割裂

当前,英国的大学招生标准与市场招聘标准存在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具有较强普职融通性的“拼盘式课程”在第五学段的推广:一方面,大学的招生标准倾向于接收整套的A-level证书或整套的国家职业教育证书,而学生通过“拼盘式课程”模式所获得的证书并不属此列,故凭借“拼盘式课程”进入大学的学生比重极低(1.7%左右)。因此,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往往需要在普通与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做出取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仅有7%的16~17岁学生选择“拼盘式课程”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市场的人才招聘标准通常更倾向于国家职业教育证书,通过“拼盘式课程”选修的普通教育课程往往对学生的就业并无直接帮助,因此,希望直接就业的学生往往避免选择“不必要的”普通教育课程。

上述种种割裂既存在于国家教育证书体系中,也存在于学校的课程、投入与评估体系中,还存在于大学招生与市场招聘的标准中,涉及教育系统的全方位。如何打破这些割裂,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课程、证书、升学与就业等多方面的融通,则有赖于政府、中学、大学与工商界携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注 释:

{1} 在英国,由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教育体系有一些差异,因此无法一概而论。同时,英格兰为英国主体,能够反映英国的中央教育政策与改革方向。因此,本文所称的“英国”主要指英格兰地区的情况。

{2} 在英国,义务教育从5岁起至17岁(2015年起延长至18岁)。

{3} 英国教育部官方网站:.

{4} 英国教育部官方网站:.

{16} Lea Valley High School官方网站:http://.uk/170/school-curriculum.

篇3

关键词:国际;营销;经济全球化

一、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原因

1.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政治和社会条件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即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亦即世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日益兴趣。其主要表现,即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包括了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出现的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资本向全球扩张来推动和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和产业资本向全球扩张(其具体表现是工业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世界范围内便兴起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具体而言,90年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席卷全球的市场化改革和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2.现代高新科技突飞猛进,推动现代生产力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现代高科技取得一系列突破和进展,主要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随着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从科学发明到技术创新再到生产中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即所谓“科学一技术一生产”一体化,表明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极为迅速。有关资料表明,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工业产品的周期,在18世纪约为100年,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初期为30年,20世纪中期为10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产品的转化周期已经缩短到5年以内。据发达国家的测算,手工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1:10:10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占5%~20%,在50~60年代占50%,在80年代占60%~80%。现代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扩散,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3.国际水平分工深入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性

国际水平分工是在第3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则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国际水平分工。一般说来,当达国家之间、新兴工业国之间在工业生产上的分工,属于水平型国际分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也逐渐参与了工业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例如,现代波音客机(约有450万个零部件),就是建立在国际水平分工基础上的高科技产品。有7个发达国家的1500家大企业和分布更多国家的1.5万家(其中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制造。目前全球有40%的产品是由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水平分工是当代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基础,是当代世界市场不断发展和扩大的基础,它将各国生产过程密切结合起来,使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和坚实基础。

二、国际营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转移和扩散,会改造和优化生产力的各种要素,推动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在今后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显著,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意味着世界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随之改革,使国际分工日趋合理,促进国际分工。各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发展,优化世界资源的配置,可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还可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

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的国民再生产过程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从而要求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各国之间进行合理配置,要求在国际范围内按照经济合理的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要求有关国家协调它们之间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在当代这种再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又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利益基础上的。这样,便产生了再生产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正是为了缓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这种矛盾,于是,以国家和国际机构出面组织的国际经济协调便应运而生。在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国际市场活动受到3种机制的调节: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各国政府单独制定的自主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调节;在国际协商基础上若干国家政府的联合调节,即国际经济协调。在这3种调节机制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矫正,而各国的调节政策也需要国际协调机制予以协调(如关税政策的协调等)。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由此可见,在当代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成功与否,则制约着各国经济的兴衰。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营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世界经济进入全球竞争。

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处在两大潮流之中。一是现代高科枝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显示出当代世界经济竞争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二是世界各国,包括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适应前一个潮流即现代高科技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谋求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发达国家之间展开了一轮高科技发明权、领导权和控制权的争夺战。这都表明,80年代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卷入了争相发展高新技术的国际竞争的大潮之中。展望未来,21世纪上半叶这种国际竞争将会更加发展、深化和激烈。

2.世界各国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也日趋增强。其根本原因是现代高科技、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产业的国际转移的迅速发展。在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和深化的基础上,各国民族再生产过程日益向着国际再生产过程发展;同

时,任何一国都不可能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先进技术,也越来越难于垄断技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产要素配置越来越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国际交流才能实现。这就要求世界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原则来决定取舍,充分发挥国际分工和各国技术、经济互补性的国际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科技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同时矛盾和利益同在,竞争和合作并存,而国际协调的成败则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冲突和合作、停滞和发展。这可以说是当代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

四、国际营销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是一个世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资本主义各国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地位。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划分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几百年历史来看,发达国家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不发达状态。

根据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有关资料划分,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属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工业国)的仅有22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荷兰、新西兰、冰岛、挪威、卢森堡、西斑牙、瑞典、瑞士、葡萄牙。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原来经济落后、现在正逐步发展(民族经济)的国家,一般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去受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据世界银行有关资料统计,这类国家和地区共有16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在内)。

2.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实际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是竞争型经济,是利益和风险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经济。所以,从总体上看,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发展经济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全球化给各国带来的共同机遇主要有:第一,提供了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因为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和经济发展。第二,给各国提供了提高经济效益的机遇。第三,给各国经济体制趋同带来了机遇。这是因为,全球化实际上是各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建立能够相互融合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主要有:第一,优胜劣败的挑战。既然全球化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全球化,也就是世界各国卷入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有竞争就必然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第二,金融动荡的挑战。金融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金融全球化,是各国间的金融活动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一旦某个国家金融市场出现问题,其他国家便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3.发达国家在贸易、投资、货币金融领域的斗争与协调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挑战 机遇 对策建议

随着肯德基遍地开花,耐克鞋满地走,因特网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对于经济全球化已经习以为常。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不断地向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扩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确实起到了很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虽然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受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竞争是首要法则,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使得它们拥有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从而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能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就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使得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冲击。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其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上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据估算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次,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也容易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

(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规模、技术、及管理方面比之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全球竞争的结果必然是发达国家的跨国知名品牌及产品充斥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被抑制,无法实现国家经济的顺利转型。而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也一直受控于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其廉价的劳动力,从事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始终处于全球垂直分工体系中的最底端,没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四)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历经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运动后,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已经出现: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方向,而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基本上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初级产品供应者,还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性加工工场。出现这一新的全球经济分工格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高新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为了参与国际竞争,只能以消耗国内稀缺自然资源和忍受对国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后果将是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的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同时它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把握住机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现国家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引入和利用外资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大量外资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资本严重不足的问题;而国际跨国公司的进入则带来了实用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进步

在前面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一直落后、受控于发达国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科技上居于劣势,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了在全球化范围内的科技研究和开发,现代科技创新是世界性的,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科学技术的世界性流动,使得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传播,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自己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借助“后发优势”,促进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篇5

【关键词】国际经济贸易战略 发展趋势 探索

从目前情况分析,世界各国之间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也需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以此迎合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具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论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未来发展趋势,谨以此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阐述

(一)发展现状分析

就现状而言,由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其经济地位亦受到影响,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必须把握这一良机推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不断创新,从而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金融秩序得以不断调整。基于上述因素,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始终维持现有体系,并坚持以下战略原则: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对于兴起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强化与其之间的经济交流,构建相对稳定与和谐的经济交流平台,促进世界金融贸易的发展;在国内,对于大型私有企业,提供经济支持,促进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战略简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相对集中,在劳动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实施生产与出口,这是由导向型贸易战略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而实施产业调整就变成了势在必行的一项措施,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解决:第一,消除出口导向性战略弊端,如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以此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第二,转变出口贸易战略,形成自身独特的经济优势。就当前经济形势而言,我国国内经济市场必须实施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尤其对于民族企业,提升其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形成新的产业链,并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竞争优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铺平道路。第三,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交流不断增强,因而必须与其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既要竞争,同时也要重视合作,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形式也需不断转变,逐渐向集约型靠拢,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探索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而要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持久发力,就必须从完善自身建设做起,从发展角度分析,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制度。健全相关制度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鱼龙混杂,这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因而必须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不会受到侵害,促使我国企业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寻求发展机遇,保障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交流中不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第二,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是我国企业在国际舞台进行经济交流的强大支持,因而,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其与市场经济调节相融合,继而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功能,借助我国法律法规保护,逐步与世界经济强国缩短差距。

第三,增强国际交流。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经济贸易发展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这就要求我国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其他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以及贸易往来,在区域范围内,达成共同发展目标,彼此增进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保持相对较好的沟通,以此推动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长久发展。

第四,强化科技发展,增加科技创新力。近年来,科学技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国际贸易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呈现出高级化的形态,针对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高新科技发展较快,并且基本实现了出口,高新产品出口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新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出口产品相对而言比较有限,针对这一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加大对高新科技的研发力度,国家与政府应该给予充足的资金以及人才支持,只有提高我国高新产品的开发力,才能使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依托企业来实现,因而必须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并为其科学创新提供支持,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树立企业品牌意识,促使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从以往的经验累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必须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兼具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国际贸易中屹立不倒。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而愈发明显,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现阶段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遇到了阻碍,我国政府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使其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潮流,由此才能促进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文章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战略,并且分析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汪晓红.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3(46).

[2]曹桥.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与趋势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6).

[3]金明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4(06).

篇6

关键词:生物经济;发展前景;机遇;挑战

麦肯锡顾问公司有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为止,世界化学产品总产值中,有两成是应用生物技术产品。近年来,生物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由此引发了对生物科技类股票良好的市场预期,这预示着我们距离生物经济时代已经很近了。有相关人士称,信息经济时代过后,便是生物经济时代。本文对生物经济的内涵、发展前景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予以阐述。

一、生物经济的内涵

生物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是建立在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技术基础之上,以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二、生物经济发展前景

当前,全球生物的经济总量保持每五年翻一番的势头,经济增长率超过25%,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增长率。据可靠预测,截止到2020年,世界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趋近于15万亿美元,占据世界经济力量的头筹。生物技术拥有非常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和十分广阔的运用前景,它将成为继网络后的又一焦点竞争领域。现如今世界生物技术产业市场,美国仍占主要份额,而后是欧盟,接着是日本。

生物经济的意义十分深远,具有的经济价值无法估量。生物技术具有非凡的能力,它能在平凡中发挥出不平凡的业绩水平。嘉吉公司和道化学公司称,它们将启用玉米而不是石油为原料来生产塑料。

这一局势的出现,我国一定要迎难赶上,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这一产业的发展进程,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各国和地区对生物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劲的势头,而我国要抓住机遇,敢于挑战,力争在生物经济领域占据有利位置。

三、发展生物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1)时代机遇。当前,我国的生物产业正处于成长时期,还没有形成像软件产业这样的有少数公司控制的发展格局,因而我国局部领域的发展有着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这一有利时机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在我国产业经济技术基础领域抢占先机,实现快速发展。

(2)全球化机遇。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明到进入生物经济时代,这一过程的人力、财力的大量投入必不可少,创新成本由全球的市场来分摊,生物技术创新、生物产业发展以及生命科学研究都将以国际合作为基本特征。这样一来,我国的优势便能够发挥出来,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因而有很好的机会。

(3)生物产业与传统产业联动发展机遇。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传统产业仍为主导产业,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前景很大。我国应贯彻好以技术的应用带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把生物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高效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化工、冶金等生物相关领域发挥出比较优势,保持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性发展。

2.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自主创新能力弱。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欧、日分别占59%、19%和17%,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 5%. 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

(2)产业组织不合理。生物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大型生物企业严重缺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趋同,市场无序竞争。

3.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建立健全政策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要提高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不断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以提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资本和劳动创造的价值已经被知识产权创造的价值超越。没有大量的科技创新以及它的有效转化,经济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便无从谈起。因此,要有足够的科技创新支持,生物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高新科技的竞争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其实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所以,为实现生物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要充分重视起建立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对人才进行培养,贯彻好科教兴国战略,这样才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水平较高的人才队伍,特别是要注意专业技能较为全面的人才的培养。因为这对生物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4)加快产业化进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生物经济这一经济链条十分庞大,包括生物交易、生物技术、生物金融、生物消费、生物物流、生物市场等内容。为使我国的生物经济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我们应将所掌握的技术尽快投入到生产中,并且开展产业研发工作,只有这样,生物经济的产业化进程才能得以加快。

有足够的历史经验表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那一时期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当前,我国正处在生物产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因而要进行合理规划、尽早安排,抓住重大发展契机,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产业重点,更好地发展生物产业,开辟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创造出一个辉煌的生物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陈文晖:中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经济管理.2004(01).

篇7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相对良好,并且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济风暴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利用宏观经济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回暖。然而,虽然世界上主要国家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手段来刺激经济回暖,并获得了相应的效果,然而,这种手段的采取并没有使经济恢复到原有的发展状态。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因素众多,其一,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1]。其二,世界经济管理逐渐回归到旧体系和旧模式,现阶段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多元化的运行未能获得全面运用。其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冲击了其经济发展一体化,虽然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现阶段对人民币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大,建立了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形式,第一,三期的叠加,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增值逐渐降低,致使人口红利有所降低,并且在我国老龄化形势逐渐加重的背景下,生态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经济增长受到制约[2]。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新常态的影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经济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促使消费能力得到了逐渐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处于主导地位,对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发生改变。第三,改革工作的稳定开展,在各领域改革的形势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清晰、明朗,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目标,就应当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注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努力缩减城乡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稳定的经济结构就得到了建立。

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国外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专业相关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某个阶段,长时间出现的情况以及对历史特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3]。纵观经济发展新常态可知,国内和国外对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关键战略机遇阶段,应当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适应新常态为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具有信心,在战略实施中保持平常心态。这是我国领导对国家经济做出的准确判断。而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是在经济风暴席卷全球后,经济呈现出一定的新特征,即低增长、高失业、投资回报低。综上所述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义较为模糊不清,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新常态和就常态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情况尤为特殊。若想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就应当结合当前有利的因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难点,消除经济发展阻碍。另外,还应当将传统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在融合国外和国内经济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继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未来趋势

1.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应当抓住新机遇,借助城市普遍化带来的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为市场消费的升级产生了较为有利的影响,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随着国内市场的潜力逐渐被开发、挖掘,我国经济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4]。除此之外,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点,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强对经济发展途径的扩展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国内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相较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更具有环境优势,对国内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其逐渐走向科技含量高、劳动成本低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促使企业自身获得了新的活力[5]。然而,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国内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企业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而企业若想生存和发展,也只能“咬牙坚持”,所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少,业内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国家需要加强对自身宏观调控的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借助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力量,重视“高、精、尖”领域,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创新是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当加强对各领域的创新,促使其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

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产生的新情况、新现象、新表现等形成了充分的了解。并且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变化显示出我国经济基本面均在实质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以说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时期。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长转换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平缓,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峰值,发展动力越来越大,为经济转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6]。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和控制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所有新趋势,从当前局势发展出发,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产生提供重要前提,不仅应当做好长远规划,还需要做到妥善落实,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 全球化 国际经济一体化 发展机遇

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但是关于全球化的研究并不相同,不同的研究往往有不同的概念。本文在探索全球化的问题上,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分析全球化问题。

1. 什么是全球化?

经济活动全球化泛指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特殊的含义是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对全球化的不同选择的结果,他们通过放宽管制,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全球化的结果。推动全球化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解。李琮和岳长龄都认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2. 全球化的评述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全球资本资本主义几乎肯定有益于全球经济的增长,有益于大多数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有益于大多数人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全球化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并非只是带来了经济繁荣,伴随全球化而来的是更多的贫富收入不等。同时不同的国家的全球化指数也不同。如图1中所示,全球化指数在通体来看,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都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数,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也有很高的全球化指数。从趋势变动来看,往往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发达国家全球化指数较高,说明年他们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高,他们也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对于喀麦隆这样的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全球化指数并不高。同时也没有带来更多的好处,反而使得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下降。如图2中所示。通过两个图的对比可以发现,往往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有较高的全球化指数。同时就变动趋势来看,全球化指数下降的地区,人均GDP也下降。图2中人均GDP的比例说明了,全球化推动了不平等程度上升。

在各国的总体趋势上来看,存在着世界上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但是分析每个国家,也伴随着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并非每个人都从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得益。许多传统的社会发展停滞或者分崩离析。甚至在世界迅速发展的地区中,发展成果也没有平均地分配。

3. 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中,是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全球化。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和结果。全球化也给我国带来了众多机遇,我国也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努力使自己成为全球化中的一员。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要使经济迅速发展,必须实行对外经济开放。在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质量显著提高,对外贸易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其次,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改革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改革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接轨,遵守国际规则和惯例。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各国发展正常的贸易关系,从国际规则的遵守中获得利益。

再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相互开放市场,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必然带来国外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大量涌入,从而对我国国内同类商品和服务行业带来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快速享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先进的产品和制度优势,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更进一步发展。使得中国更快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然而,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减少,贸易和投资不断自由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这种冲击对一些产业来讲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世界各国陷入失衡和危机的境地。

再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的挑战。政治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的威胁和挑战加大。

结语

全球化增加了各种经济机会,对社会有益。但是,不惜一切代价坚持进行全球化同样是不对的。全球化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益处,两者相比较,利是大于弊的,而且利是远远超过弊。21世纪,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将会更加激烈,与国际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很脆弱;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的优势有限,信息化整体水平还很低; 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我国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立足现实,正视差距,直面困难,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从差距和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潜力。

注释:

①该图是根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经济形势研究所(EOF)中关于全球化指数的统计数据截取相关国家进行的绘制。该全球化指数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经济,政治和社会。本图中数据是2011年公布。

②该图是根据相关国家人均GDP之比绘制,其中美国人均GDP为分母,各国与之相比所得的数据。人均GDP均采用同期美元数据。

参考文献:

[1] Alfredo Saad Filho , "From Washington

Consensus to Inclusive Growth: 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Pro-Poor Policy Alternatives ",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J), JAN,2010

[2] [美]杰弗里·弗里登,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 李琮,经济全球化新发展(J),世界经济,1996年第11期.

[4] 厉以宁,全球化与中国经济(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6期.

[5] 魏浩,经济全球化、国家间对外贸易的差异和中国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3月.

[6] 岳长龄,西方全球化理论面面观(J),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6期.

[7] 辛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1997年第1期.

篇9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中小企业;关系

2008年的金融危机依然让许多企业心有余悸,这是一场把世界经济带到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衰退之中的大灾难。有关专家指出,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复苏将是漫长而缓慢的,在这漫长的恢复调整的“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恢复过程将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

银行和企业作为构成社会经济系统的两大微观主体,二者应该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但长期以来, 两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银企关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受市场经济的自主调整,如何顺应形势,构造新型商业银行与企业关系已成为时代的课题。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银企建立关系的必要性

就合作关系而言,银行和企业之间表现出的是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是商业银行生存的基础,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商业银行无论其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还是中介业务,无不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和服务,它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功能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占我国经济市场九成以上的中小企业,银行对待他们的态度就更为重要,由于融资渠道的单一性及银行在关系中的主导性,迫使企业处于被动的状态,采取何种的方式改变这样的现状,已是合作关系更进一步需解决的难题。

在中科院一次“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复苏中的作用”调查中显示,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08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08金融危机的影响。另外,再以失业率为例,2008年只有9个省份失业率高于4%,而在各地制定的2009年就业目标中,除北京的失业率定为2.5%,江西未公布相关数据外,6个省份的失业率约为4%,其他23个省份均在4%以上。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及部分商业银行带来的是致命的打击。好在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开始更加的重视作为两大经济主体的银行和企业关系的改善,试图从银企合作关系的调整来提高经济水平回升和继续发展的速度,这也是这样一个特殊时展的必然趋势。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实体经济运行开始回暖,投资者信心开始回升,全球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于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而言,可谓挑战与机遇共存。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始终面对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即融资难。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有两种融资方式,一种是直接融资,另一种就是间接融资,即民间融资。民间融资由于其手续灵活且方便快捷的特点,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如今民间融资制度尚且不太规范和无法可依的条件下,民间融资是许多祸端的起因。2011年4月金立斌事件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其高达7个亿的民间融资债务把作为内蒙古惠龙集团董事长的他压跨了,政府在一边给他戴高帽的同时却不给贷款,迫于无奈,最终他只能以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能有人会建议进行直接融资,但因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及成长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风险,银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性质,让他不得不从自身方面考虑,因此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顾虑重重,往往存在利率偏高、条件偏严、手续偏繁、审批时间偏长等问题,存在“慎贷”、“惜贷”、“惧贷”现象。从中小企业来说,缺乏有效抵押物,且抵押手续繁琐,收费较高;缺乏合适的担保人,担保贷款难;基层银行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繁琐。因此,在长期发展中,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疏离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只是这种脆弱的、不稳定的关系随金融危机的恶化已急需改善。

在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教训的同时,也让我们在磨难中迅速成长,这便是挑战与机遇同在。对银行业来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资金需求量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而尚未有效开发的市场;银行面对的市场和客户将进一步扩大和成熟;金融监管的体制和机制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有助于加速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形成;产业升级的机遇,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提升;另外,这也是中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机遇。

在金融危机这样一种经济社会的优胜劣汰的考验中,使得各经济个体改变过去存在的各种经营上的弊端,使其各自都将会有更长足和把握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和谐的关系改善,实施和巩固对社会发展均有帮助的措施和政策,抓住机遇,经济的蓬勃发展指日可待。

三、调整办法及采取的措施

对银行和中小企业而言,虽然双方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但他们的共同利益直接牵扯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尤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的关系的改变和所创造出的效益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制定对的政策、坚持正确的原则和实行无误的管理尤为重要。经过查阅资料和自我斟酌,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银行资金管理

篇10

从国际经济关系看,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各大经济体的现实利益调整,因而必然是一个各国利益博弈的过程,必然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金融关系的挑战。当今国际经济治理结构的弊端和美元霸权地位是导致危机发生及加剧的重要因素,全球经济回归平衡必须改革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这显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碍。全球经济再平衡将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痛苦调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江苏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机遇,应采取何种策略应对?

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面临的挑战

1.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经济增长动力构成了严重挑战

过去的20多年,得益于新国际分工体系和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带来的国际市场旺盛需求,江苏开放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978~2009年,江苏经济年均增长12.6%,而进出口额、出口额年均增长24%和36.5%,分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和3倍。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市场成为推动江苏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1996~2009年外资企业在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6.9%上升到40.9%,1995年进出口额、出口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26%和16%,2006年上升到了105%和59%。根据研究和测算,2000年以来开放型经济对江苏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率在50%以上。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意味着支撑江苏经济快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未来经济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江苏的产业结构外向度很高,对外贸易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将近一倍,因而国际需求持续下滑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严重,而高度外向的产业结构也不是短期能够调整过来的。

2.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的产业链分工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核心是在市场规律下改变发达国家过度消费、发展中国家过度储蓄的全球经济格局,这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产业链布局。目前,有三方面的因素在推动全球产链布局重构:首先是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政策正在促使部分制造业企业回归,同时技术创新也为制造业回归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行性。例如美国一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生产一次性筷子,已经大量出口到中国。其次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迅速上涨。统计数据显示,2000~2010年江苏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0299元增加到40505元,上涨了3倍。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指出,2003~2008年间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了19%,而美国只上升了3%。此外,土地、能源的价格也在大幅上升。第三是全球分工生产模式大大拉长了产业供应链,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最终组装分布在多个国家,其衔接配合复杂脆弱。2011年3月日本遭受地震和强海啸侵袭,一些关键零部件工厂被毁坏导致全球数家汽车工厂停产。同年10月泰国部分工厂遭受洪水灾害,导致本田汽车的马来西亚工厂被迫停产。为了减少风险,欧美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把工厂回迁本国或“近岸”地点,让供应链尽可能贴近需求地。一场从离岸到近岸的供应链转变正在发生。

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重构对江苏的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分工将形成严峻挑战。江苏目前的产业链是跨国公司在2000年前后以IT产业为重点、以终端加工组装为核心、以大规模出口为导向建立起来的,而终端加工组装不仅受生产成本的影响更大,而且对供应链安全性要求也更高,这两个方面使得江苏的产业链更容易受到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冲击。事实上,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环境要求的压力加大,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大量新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多部署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已成为IT产业的新生产中心,目前笔记本电脑的生产能力达到了1亿台,已超过长三角地区。

3.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博弈和调整,尤其是发达国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各国政府受到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一方面积极采取贸易保护等政策措施,加强对世界经济体系话语权的争夺和掌控,努力使全球经济调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尽可能少承担全球经济调整的成本和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凭借科技实力的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强势地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抢抓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并运用技术封锁、反倾销等各种手段打压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经济过去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投入推动、成本竞争,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低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以企业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虽然近20年江苏主要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形成了目前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在产业的技术层面,基本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以劳动密集的加工装配为主;在产业的组织层面,主要以分散的要素形式参与国际分工,参与国际分工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薄弱;在产业发展路径层面,主要是跟随和模仿,出口很大但属于自己的创新和品牌不多。在未来发展的竞争中,江苏凭借什么作为核心竞争力?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对江苏未来的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江苏可能的机遇

1.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中,我国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消费需求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台高筑、劳动成本高、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而我国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阶段,不仅综合生产成本仍然有很强竞争优势,而且国内市场巨大,经济结构调整具有较好基础和有利条件。事实上,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已成为推动和倒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江苏产业基础好,苏南地区早在2006年前后就开始转型升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进一步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走集约发展的道路、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正在逐渐成为普遍共识和社会行动。

2.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中

为了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由于体制等原因,过去的几次全球性产业革命,我国都远远落在后面,而这次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基本是同步的,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我国甚至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江苏产业基础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力量强,近两年新兴产业已经呈现出蓬勃兴起的发展态势,前景良好。而发达国家近年经济不景气,对高端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降低,有利于江苏大量引进,加快创新步伐。

3.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中已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当前国际经济治理架构的严重弊端,特别是美国利用自己在国际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和美元的国际货币功能,把危机转嫁给全世界,改革和完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将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整体经济竞争力大大提升,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重大事务中的话语权显著提高。欧美发达国家已清楚地认识到,新的国际经济治理架构不能没有中国的参与和支持,包括全球经济的复苏也得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强力拉动。

三、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江苏的基本应对策略

1.从被动全球化到主动全球化:江苏继续保持领先的关键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和江苏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体系,中国贸易的爆炸式增长,充分表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巨大受益者。然而这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并不是中国自己创造的,而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其跨国公司给中国创造的,但中国抓住了这一难得机遇,正确运用了招商引资和出口导向战略,取得了辉煌成就。从经济学理论透视中国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其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对于中国而言,虽然第一波经济全球化的红利已经基本结束,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和调整,但中国经济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和许多有利条件,只是发展的路径必须调整,从被动全球化走向主动全球化。即把进一步扩大开放与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优势,主动利用内需市场来调动、吸收国外的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利用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中国的创新性经济,创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既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再平衡,消除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过剩产能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国外经济危机给中国引进高级要素所带来的加速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创新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平稳持续发展。因此,启动新一轮的全球化战略,大力发展基于内需的全球化经济,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含义。

江苏在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中,是实施中国出口导向战略的佼佼者和领头羊,创造了发展奇迹和可供兄弟省市仿照的经验,也奠定了领先发展的地位。发挥已有的开放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从基于外需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到基于内需的第二波经济全球化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这是江苏转型发展最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的路径选择,也是江苏经济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2.以路径创新探索江苏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提出了很多年,然而进展并不尽人意。原因是,理论上跳不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实践上突破不了路径依赖,始终在引进外资、扩大出口、加强外经合作、提升开发区建设等框架模式上做文章,就事论事,所提对策无非是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生产制造”到“服务外包”等等。但是,这些仅仅是现有开放模式的改善和深化,并不是创新和转型,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开放型经济的粗放矛盾。江苏开放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改革,在创新和升级上下功夫。

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基本途径是加入国际分工体系。但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链中所居地位和实际开放效益,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而且取决于加入国际分工的路径和方式。从发达国家的开放经验看,尽管时代不同、做法不同,但有三个相同的基本特点:以强大的先进产业作为开放的基础,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和上世纪初的美国都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产业,日本20世纪60年代也拥有家用电器、汽车等先进产业;有一批竞争力很强的企业作为开放的主体,并在开放过程中进一步做强做大,成为世界级企业;开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张市场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是推动开放的强大动力。而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这同发达国家基于市场推动的开放路径完全不同。基本路径是由各级政府为主导、以优惠政策为手段、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低成本竞争切入国际产业分工链,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分散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被跨国公司整合。这决定了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尽管发展很快,并带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但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价值链低端,并不掌握技术和市场。因此,转型升级的重点,首先是努力改变要素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要素的组织化程度。

企业是组织生产要素的主体,提高要素组织化程度的关键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特别要大力培育民营跨国公司。只有主体强了,才能有效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固化在低技术、低附加值环节,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一定要从被国际资本整合资源,努力走向以我为主整合国际资源、包括国际资本。

由于全球经济紧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消费需求已成为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质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求资源。我国人口众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必须好好利用我国的消费需求资源,把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出口与进口、投资与消费、引进来与走出去等手段,谋求开放型经济的新突破,在内外市场一体统筹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事实上,基于庞大终端市场的采购力已成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的竞争力,美国沃尔玛凭借拥有全球1.5万个大型超市的巨大销售能力,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500强的领头羊。同时,产业链的整合也由过去的生产企业凭借技术对上下游进行控制,逐步演变为商业终端凭借销售规模对上游生产企业进行控制,苏宁电器的发展就是很好的案例。江苏拥有9000多万常住人口,不仅是生产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完全可以运用消费资源整合生产资源,提升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化企业,形成新的优势。

3.以国际化为目标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的新体系

过去20多年,江苏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形成了以开发区为载体、出口加工为导向、外资企业为支撑的开放体系。在面向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江苏开放型经济应围绕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国际化的目标,以国际化城市为重点、国际化企业为支撑、国际化人才为核心,全面构建对外开放的新体系。

企业是经济的基础和市场的主体,企业的本质是把各种分散的要素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生产力,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实质就是整合要素资源的能力高低。因此,无论发展模式怎样演进,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最终都要落到企业层面,企业的整体发育程度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竞争力强的实际含义是拥有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从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看,是否拥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区域的发展资源总是有限的,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大量引进和整合外部资源,而这只能通过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来实现。事实上,区域经济竞争的实质就是整合或者被整合。区域经济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必须广泛吸收和整合国际资源,显然,能否拥有一批国际化企业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形成了一批至今仍然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企业。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应该是开放型经济的最重要任务。

什么是经济强省?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企业。2010年我国出口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德国出口产品中80%是自己设计制造,而我国出口产品中70%是加工贸易。德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制造业企业2300多家,而我们目前主要是给跨国公司加工装配,增值率很低。苹果手机主要在中国装配出口,但我国在其价值链中所占份额不到5%。因此,靠引进外企是不可能成为经济强省的,江苏的现代化必须有一批世界领先企业来支撑。要大力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企业,这已成为江苏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际化企业并不仅仅是指企业有出口或者"走出去"实现了对外投资,而是指在生产、管理、研发等业务范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具有了规模化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江苏产业基础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苏宁、红豆等企业正在走向国际化,但总体而言数量太少、水平还不高。推动江苏企业国际化,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增强体制机制的透明度和预期性,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让企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成长,不能拔苗助长。

4.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江苏的转型发展

江苏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处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率先发展,就会率先遇到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改革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成果就可能保不住。作为地方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从目前政府主导、不计成本的开放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开放模式。政府应逐步退出微观层面的干预,取消目前的招商引资、出口等考核指标。外向、内向,主要由企业基于市场形势和自身竞争力决策选择;出口、进口,主要由市场按照需求和价格自发调节;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在政策上基本平等对待。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轻易地去干预市场,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市场功能。

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主体。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正是在大开放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我们为了吸引外资,给予外资企业很多优惠政策,这对本土企业是很不公平的,近年来虽然已经作了调整,但一些地方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仍然热衷于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千方百计给予特殊政策,而忽视本土企业的发展。让本土企业逐步成长壮大并实现国际化,这也是开放型经济的任务。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本土企业成长是政府最重要、最基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