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经济形势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前国内经济形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当前国内经济形势

篇1

(一)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居高不下。已经爆发了一年多来的次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远未结束: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银行业倒闭危机频现、金融机构资产大幅缩水、股市持续低迷,高度的信用风险出现在各国金融系统。为此,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政府纷纷出手大力干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接管“两房”,英国、日本等国纷纷巨额注资金融系统,力争挽救脆弱的金融系统,降低系统性风险。随着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再次引发全球股市、期货市场的全面下跌,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次债危机对于全球金融系统的冲击,增加了次债影响和金融市场调整的时间、程度的不确定性。

(二)原油、粮食价格震荡回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走低,暂时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但未来走势不明朗。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在突破每桶145美元后,受沙特增产、世界经济疲软对石油需求减少、美元汇率较稳定的影响,油价一路走低,于10月16日盘中跌破70美元大关。受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增加、中国和印度大豆产量创下新高、泰国和越南大米丰收等利好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出现回落。短期看来,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供给增加的影响,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回调,输入型通胀压力暂时减缓,但初级产品价格未来走势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增长减缓,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仍存在较强劲的需求;如果价格持续下跌,原油供给可能出现下降;而飓风等自然灾害以及大国利益权衡等政治因素也为油价走势增加了变数。

(三)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发达经济体增长集体放缓,部分国家或地区面临衰退风险:2008年二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2.4%,9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出历史新低。欧盟主要成员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地区GDP环比都出现下降,二季度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GDP萎缩0.5%,法国GDP环比下降0.3%,意大利GDP初值环比下降0.3%;欧盟和欧元区“经济信心指数”双双大幅下降,通胀率创出16年来新高,英国GFK、法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创出历史新低。美国8月份失业率达6.1%,创4年来新高。新兴经济体“硬着陆”风险加大:越南几乎陷入经济危机;印度卢比、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贬值;泰国政局变动更加剧了经济下滑;二季度俄罗斯GDP增幅7.5%,低于经济学家预计和一季度增长,对2008年通胀预期也由此前的10.5%上调至11.8%。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出口下降、通胀率高、金融风险加剧等问题。

2008年10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值概览中,将其对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9%。

二、国内经济持续调整,改革、调控双管齐下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进入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回落,随着CPI的回落,预期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将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微调,将会适时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推出“减税让民”等措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

(一)三大需求集体调整,国内经济增长将持续回落。工业和房地产业的不景气带来了投资的下滑,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名义投资增速也将会向实际投资量增长回归;股市和楼市的持续低迷、居民收入增速的放缓、物价涨幅回落将影响下半年消费的稳定增长;虽然国家已出台促进出口的相关政策,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但外需的疲软、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等因素导致出口增长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三大需求同时面临调整,国内经济将持续回落。

(二)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体制改革时机显现。今年以来,国家实施的“一保一控”政策初见成效,CPI实现稳步回落。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央行于9月15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紧接着又于10月8日再将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了0.27个百分点,并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开始向市场注入资金,这些调整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并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在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减小、CPI呈现稳步回调以及PPI和CPI倒挂严重挤压企业利润的情况下,预期国家将会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适当放松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和管制,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在经济下行周期,为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存压力,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刺激经济保持稳步增长,预期国家将实施灵活的财政政策,加快增值税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政策的出台。同时,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地方政府纷纷出手,通过上大项目、加快生产自救等方式扩大投资,甚至以行政方式干预经济运行,这些措施的推出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三、京津一体化,加速京津冀地区发展

随着京津城际高速列车的开通运行,京津“半小时交通圈”成功建成,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大城市作为双核的都市圈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京津两地联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共享、配置,双核的极化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省市的辐射作用,加速了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今年,在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重要经济增长区生产放缓、企业生存困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纷纷倒闭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经济圈的稳定发展就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充分发挥独有的政治、信息、科技和人才优势;借助国家给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改革试点的机会,抓住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全球化契机;加快经济圈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京津冀经济圈势必将成为今年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后奥运时代,北京将面临新起点

篇2

一方面,自2008年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单纯依靠资源和劳动力趋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已进入必须加快实行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国家紧密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对中国经济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都提出了许多的挑战,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本次危机正在随着世界格局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经济体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未来一段时间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金融、产业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挑战,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的发展,如何为中国经济转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对此我想讲三个方面的想法和建议,与大家共同商讨。

1转型期必须树立国际战略眼光,加快实现国际化发展。

西方经济的停滞和衰落就是我们的发展机遇。本次危机使西方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内,遏制中国发展的能力已大大下降,这种特殊的历史机遇,可遇不可求,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加快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尤其是当前,面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的海外市场受危机影响,应该抓住机会,这是具有战略性的海外投资和收购,为中国经济建设发挥开源的作用。

2转型期必须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对企业来讲,不论是当前国内经济调整发生着转变,还是当前国际尚不明确的经济复苏形势都不可避免的为企业发展带来风险。对此,我们既不能畏惧风险,也不能盲目乐观忽视风险。要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尤其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做好前期的调研,建立海外经营和投资的风险防范机制。

3转型期必须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变,提高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这方面,关键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尤其是高科技行业,要加大投入。

篇3

【关键字】人民币汇率多空力量

一、人民币汇率年末峰回路转

自2010年6月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升,国内外市场一致预期人民币升值。这一形式根源在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速;另一方面,也是欧美国家由于深陷经济危机,通过各方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但是这一升值趋势在去年年末却趋缓,在11、12月份出现小幅贬值,峰回路转,使得社会各界对此展开了讨论。文章认为这一现象是2011年国内经济几大硬伤逐渐显现并在汇率上的体现,也是美国市场经济回升使得美元价值回升的自然反应;也有国际做空中国经济、国际资金流动等力量的插足。整体来看,2011年末做空力量开始形成,多空博弈正在进行,进入2012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还需看各方力量博弈结果。

二、人民币汇率看多力量

人民币汇率看多力量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近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成果,同时也伴随着多方面短期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的GDP增速是人民币升值的根源

汇率决定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力量变化是汇率变化的根源,长期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广泛参与国际贸易,人民币需求量增加;短期因素来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保持了年度9%以上的增速,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较好的实现了危机后的稳增长目标。因此市场有理由继续看多人民币。

(二)长期来看人民币需求呈增长态势

货币供需变化是汇率变动的直接因素。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经济密不可分,人民币也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之路。据数据显示,在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过程中,人民币存款总额和人民币债券骤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09年全年为35.8亿,10年全年为5063.4亿,11年前三季度合计为15409.8亿,呈迅猛增长态势。此外,日本拟购买1000亿美元等值人民币国债,更是肯定了人民币的市场价值。因此,就长期来看,人民币需求量明显呈增长态势,支撑人民币升值。

(三)充足的外汇储备可有效对冲人民币做空力量

虽然经济危机后,我国外贸出口行业受到冲击,以往双顺差现象有所缓解,外汇占款也现负增长。但是从总量来看,我国外汇储备依然庞大,在现行汇率制度下,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我们依然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对冲做空力量,将汇率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内。

三、人民币看空力量

相对于人民币看多力量的长期性而言,人民币看空力量有明显的短期性因素。当前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及欧债危机等国际性因素是看空力量的主要来源。

(一)中国经济问题凸显

就全球经济形势而言,虽然中国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有较好的增长表现,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已经随着危机的发展而凸显。曾经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贸易已经明显受阻;而股票市场持续低迷,上证指数跌回十年前水平,投资者没有得到合理回报,市场信心明显不足;房地产市场受政府严格调控限制,曾经的繁荣不再;中小企业生存困难,扩大再投资几不可能,整体投资水平下降;税改难有定论,通胀仍然存在,国内消费难起。拉动经济的三驾马都现疲力。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是看空人民币的重要因素。

(二)美元信心回升

欧债危机持续升级,整个欧元区陷入危机,新兴经济体普遍存在高通胀高泡沫等经济风险,相对而言,美国第四季度的经济有所好转,市场信心回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使得其美国成为世界资金的避险区,资金有回流现象,促进了美元价值回升。这是世界资本货币市场的自然反应,也是人民币汇率相对有所下降的因素。

(三)资金外流

鉴于中国国内各种经济问题凸显,市场对利率汇率预期有可能下降,而美元信心回升,资金开始避险向外流出。外汇占款也现200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热钱大量流出。汇率波动是资金流向的指南针,资金的外流现象是看空人民币汇率直接因素。

(四)机构唱空中国

当然,看空人民币具有很大的短期性质,不排除机构投资者及其他一些投机力量唱空中国、插足看空力量的。这些投机力量手上掌握大量人民币资产,一旦抛售人民币资产,兑换美元流出中国市场,将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产生影响。

(五)市场预期下降

当前市场预期下降,存在大量的悲观者认为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的寒冬年,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不能很好的得到处理,中国经济将会出现“硬着陆”,而股票市场、房产市场的严峻形势更是加剧了这一市场预期。预期性力量是决定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综合上诉简析,当前人民币汇率走势受到多空力量的影响,多方力量主要在于长期性和趋势性,空方力量在于短期性和多样性。因此,多空力量的博弈决定了2012年人民币汇率预期将会呈波动上升趋势,即总体仍呈升值趋势,但不能避免出现短期贬值波动。具体走势仍需看2012年多空力量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出现的强弱变化。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 [M].4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许宇航.浅析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下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J].中国商界,2010(9).

[3] 谷宇,高铁梅.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7(10).

篇4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在过去的2008年,是一个多事之年,我国经历了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的轮番冲击,经济增速回落,然而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因此而止步,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国内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也日益提上日程,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就企业统计工作的改革,本文将予以分析。中国

1 经济形势介绍

2008年,总体来说,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我国农业生产形势依旧良好,消费需求增长较快,通胀水平也在进一步回落。但全球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因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世界经济减速导致的全球性需求减少引起我国2009年上半年出口量下降,使得国内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突出。为此,我国中央政府适时出台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扩大内需,在2009年的上半年,国内经济已经呈现回暖的趋势,cpi消费者指数在今年2月份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在逐月下降……这一切都在说明中国政府的经济振兴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外的学者和机构都视中国为这场危机的救世主,认为中国的经济将推动全球经济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2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统计工作现状

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准确及时把企业的产、供、销的数据较全面、较具体地反映出来,把感性认识变为一组组供领导和决策者参考的数据,统计工作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在当前的上述的国内经济形势下,本文对国内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1 认识不到位

统计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根本的一点就是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够,因此导致企业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模糊、并对其重要性了解甚微。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数据记录和计算,统计数据就是填填数字及报表,对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决策没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2.2 统计方法、手段有待改进

在当今的信息化的经济环境中,国内很多企业的统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都亟待改进,有的甚至还是改革开放年前的统计方法和手段。例如很多企业的统计工作都是以手工统计为主,未能实现统计方法的信息化。

2.3 统计指标落后

当前,企业经营者重视的是市场信息、经营质量、经营环境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而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统计系统则要求企业上报以经济总量指标为主、经济运行质量指标为辅的指标系统,导致企业管理者对自身企业统计的信息不感兴趣,集中地说明了企业统计指标的落后不科学,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4 统计监督机制缺陷

由于国内企业的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及对其的重视不够,使得国内企业的统计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或不健全,统计人员与会计人员混用,统计数字经常被随意修改,大大降低了统计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降低统计信息的有用性。

3 企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需对企业的统计工作做出改革,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对企业统计工作提出的挑战,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管理者服务,提供有用的统计参考信息。

3.1 转变认识

首先,应该从根本上加强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使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要彻底地认识到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和相关的统计人员则应该多学习现代统计概念,应认识到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所以应该转变认识,加大统计工作投资力度。

3.2 改善统计方法、手段

改善企业统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企业应该加大对统计工作的投资力度,争取实现统计工作信息化,可根据国际企业的成功经验采用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来全面根本上改善企业统计方法,能节约时间并能有效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领导者管理决策提供统计信息。

3.3 设置适宜的统计指标体系

企业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环境来设置合适的统计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因此,企业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量身打造适宜的统计指标体系,适当的时候并可设立专题性指标体系,从而使得指标体系既能反映企业运转情况又能够与政府统计要求相适应。

3.4 加强统计监督力度

统计工作的监督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企业在对日常统计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也要对其自身的统计监督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工作的全面性。

3.5 人才培养

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应该注重对统计人才的招募和培养,以备不时之需,应该对企业统计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来提高技能,使其获得了现代化统计概念的同时,又能熟练操作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工具,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提升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当前,我国还未能彻底地走出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经济未实现全面复苏阶段,基于此特殊阶段,国内企业统计工作改革的步伐刻不容缓,需要不断地适时改革来促进国内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对企业发展及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苗敬毅.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2.

[2]李瑛珊.对统计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3.

[3]刘颖.李新.企业统计在新经济中的改革[j].科技信息.2007.

[4]卢蓉.我国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2009.

[5]周四军,刘颖.论统计技术的创新与实现.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7-10.

[6]毛春元.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应用的再认识.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10-17.

[7]肖文渊,陶正纲,张文丽.统计技术在饲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版), 2005-06-30.

[8]肖文渊,吴成茂,罗俊春.统计技术在饲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饲料研究,2005-05-10.

篇5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在中央企业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表示,央企要做好3至5年过寒冬准备。

对于当前国内外形势,邵宁总体判断是,世界三大经济体处于不景气状态,欧债危机仍在蔓延扩大,国际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潜在风险和矛盾不断增多。

其实,早在2011年底,国资委就开始屡谈“过冬”。最早的一次是,2011年12月,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黄淑和当月两次提醒,“中央企业要做好3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201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不少中央企业反映,当前与2008年金融危机相比,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更加显露出来。

2012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央企强化基础管理工作现场会”上再次表示,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成本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过半央企利润同比下滑。

虽然针对“国资委过冬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从商务部的几组数据来看,外贸、商务领域,形势应该不至于如此糟糕。但CFO再次面对恶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几成定局。

国资委给企业开出的方子是,中央企业要加强基础管理,杜绝跑冒滴漏。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诚然,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是企业“过冬”必备法宝,这一点,本刊2008年11期封面报道《CFO过冬术》有过详细报道,但再次面对过冬考验,CFO还需不断“革新”。

首先,CFO要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很不幸,当今企业在财务用到的流程和技术,通常是老气横秋的技术,多数是上世纪二十年明的技术。因而专家指出,当前CFO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归纳为三点,即“PPT”。一个是与人(Person)、流程(process)及技术(Technology)相关的技能。

对于CFO来说,一方面必须要熟悉新的流程和新的技术,同时,在信息大潮面前必须要有掌控信息的能力。同时,CFO必须学会如何将数据转化成洞察力。

其次,CFO角色已经悄悄地发生新的调整,CFO不能只是做提供报告的机器,而是要越来越多成为CEO以及业务部门的战略顾问。以往CFO可能更注重一些信息或者是一些数据,现在CFO要把自己定位成未来的CEO,只有做好战略预判,才能更好地应对寒冬。

篇6

[关键词]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不确定因素;财务对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空前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从2009年二、三季度开始,全球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景气回升;中国经济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刺激下,开始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国际国内进入了一个“危”与“机”并存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但对企业而言,经营环境和发展前景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作为财务工作者,如何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形势。关注影响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积极思考应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据世界银行等相关机构分析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为应对自2007年入夏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全球各地区经济均呈现景气回升迹象,2009年全球经济实际下降1%,好于2.2%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联合国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分别为3.1%、2.8%和1.6%,表明全球经济2010年将开始复苏。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龙头,2009年走出近六十年最严重的经济下滑,开始恢复经济增长,工业生产继续扩张。从2009年初开始,美国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开始重新步入上升通道,金融市场信心逐渐恢复。2010年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以国内消费性、投资性需求为代表的国内需求明显恢复,工业增加值及出口增速明显的趋势。

(二)国内经济形势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从2009年三季度开始显现出强劲复苏态势,市场信心全面提升,出口增速回落,幅度收窄。但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抵御财政金融风险、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等任务十分艰巨。另外,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还任重道远。

据国家统计局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8.7%,好干预期的8%。进入2010年后,经济复苏的步伐逐渐加快。2010年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 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2010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比上年同期加快14.5个百分点。而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5,比上季度上升7.8点,为2008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企业景气指数为1329,比上季度提高2.3点。另外,截至2010年3月,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十三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表明制造业经济总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加快,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增强。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

虽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逐步好转,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领域风险没有完全消除,各国刺激政策退出抉择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可能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加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等错综复杂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在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抵御财政金融风险、调整产业结构、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等任务十分艰巨。另外,要解决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还任重道远。这些都给国内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波澜再起;市场波动加剧,金融风险依旧;金融危机催生第四次科技革命,低碳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际金融体制面临改革;国内投资增长放慢,拉动效应不可持续;国内通货膨胀预期高涨,刺激政策面临退出。

三、企业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财务对策

(一)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增长财务战略

可持续增长的财务战略突出体现在“四个支持”上:支持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投资;支持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投资;支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投资;支持有利于战略实施的投资。同时转变理财观念,不仅要关注过去,更要关注未来;不仅要关注硬资产价值,更要关注软资产价值:不仅关注财务指标。还要关注非财务指标;不仅要关注单位利益,更要关注利益相关者共赢。为此。财务管理工作要切实实现“三个转型”:一是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努力从传统的职能管理向职能管理和业务协同的价值管理相结合转型;二是财务管理目标转型,努力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向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相结合转型;三是财务管理重点工作转型,努力从以控制管理为重点,向管理控制和战略决策支持相结合转型。

(二)创新融资渠道,加强现金流管理,大力推进产融结合

1 广开融资渠道、保障资金安全。通过资本市场的上市、增发,资金市场的贷款、发债、授信等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以中航工业为例,2009年获得中国进出口银行优惠利率贷款100亿元,用于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关键零部件转包生产。目前已贷款70亿元,比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优惠30%。先后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12家国内主要银行开展战略合作,累计获得银行综合授信4 800亿元。在发行50亿元短期融资券的基础上。发行100亿元企业债券和100亿元中期票据,企业债券用于支持自主创新和新上项目,100亿元中期票据用于置换银行短期借款,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2 加强资金集中管理,解决“存贷双高”现象。目前国外采取司库的形式进行内部资金集中,国内则是采取财务公司和结算中心的形式来进行内部资金集中。达到不改变资金的使用权、收益权、所有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的目的。中航工业2007年重组成立了集团财务公司,在公司实现较好效益的同时,实现集团内部融资两百多亿元,降低了集团财务费用,支持了产业发展。2009年集团公司可归集资金集中度已提高到60%以上,累计为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项目提供贷款350亿元。

3 高度重视现金流管理,处理好现金流和战略的关系,现金流和利润的关系。现金流量是企业决策与经营管理的重要变量,现金流是企业发展的血液、生命线。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大约80%的破产公司从收入、利润上看属于活力公司,导致它们倒闭的不是由于账

面亏损。而是因为现金流断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前景,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现金为王”的思想,重点做好经营性现金流管理,同时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鼓励督促成员单位树立大局意识,支持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工作。只要手中有钱,心里就能不慌,抗风险能力才能进一步增强。

4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充分利用财务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产业基金等支持企业产品销售、出口和科研生产。中航工业积极利用租赁公司,有力支持了集团内机械装备产品和国产支线飞机的销售。

(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成本管理水平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企业的生存发展。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要大力推进战略成本管理,着手构建增收与节支并重、内部与外部并重、技术与经济并重的全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

1 实施全员成本管理。要从设计源头抓起,将成本管理落实到科研设计、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

2 积极推进商业模式的转变。通过转包或RSP(风险收益共享)等合作模式,努力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减少资本性投入。

3 实施增收节支并重的成本管理战略。主要是狠抓市场开拓,应用管理会计,摊薄固定成本;狠抓流程、采购成本、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及价值工程等。

4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的总会计师制度。学习美国波音、UTC等公司的成功经验,推行项目总会计师制度,从设计入手,控制成本费用,提高产品的技术经济性和竞争力,逐步改变技术、经济脱节的现象。

(四)积极参与资本运作

利用资本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通过上市、增发、并购重组、引进投资者等多种形式开展资本运作是做大做强企业的必要途径。危机时期对部分企业来讲是快速做大的机遇。国外很多大公司都是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例如波音和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

2009年,中航工业紧紧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全年实施重组上市项目16个,涉及单位20家,启动了飞机板块整体上市重组项目,围绕航空主业、专用车产业、资源行业等开展国内外并购,21家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长158%。西飞公司成功收购奥地利知名复合材料企业FACC公司,成为中国航空工业乃至亚洲航空制造业并购欧美航空制造企业的先例。

同时,要狠抓好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认真研究市场规律,主动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构建市场导向的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机制。基于公司市值情况。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将上市公司打造成强大的盈利机器。

(五)完善财务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

经验证明。管理链条越长,企业规模越大。管理风险越大。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集团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统一财务制度;规范债务管理;严格经济担保;严管对外投资;严控证券投资(含金融衍生品);加强汇率管理;完善监督体系。

要及时根据新的体制机制。修订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要对重点单位、重大事项实施特别关注。集团公司要统一控制整体负债规模。负责综合授信的分配和债券、票据的发行,限额以上的投资、担保的审批等。严禁对集团外的单位提供担保、严禁证券二级市场交易、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理财。

严格防范投资风险,加强投资的经济论证和投资后的财务监督。对并购坚持“与主业相关、有投资能力和保投资回报”的财务风险防范原则。要建立《重大财务经济事项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所属单位的风险事项,并协调解决。

同时,加强财务稽核,在大中型企业设置总稽核师。小单位配备专兼职稽核员。积极防范汇率风险,围绕偿债风险、盈利风险、运营风险和发展风险,选取重要指标。分类设定临界值。建立财务预警体系。建立完善财务、审计、纪检监察和法律四位一体的监督检查体系,共享监督资源,加大监督力度。

在金融危机的阴霾逐渐散去的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过对危机中暴露的企业财务管理薄弱之处的反省、思考,如何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贯彻到企业财务战略及财务管理实践之中,使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仍然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谨以此文与同行商榷!

[参考文献]

[1]刘树成我国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分析[N]人民日报,2010―03―30:07

篇7

关键词: 经济形势 ;放缓;调控;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01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运行总体上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但是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的情况。全球经济陷入低迷,趋于非常缓慢的上升状态;我国经济自身发展也出现很多的问题,结构化的不合理使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境,我们首先需要的是信心和勇气,要坚定的深化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发展具有活力,让我国经济保持健康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今国内经济的总体经济发展形势

(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或萎缩,出口增长压力增加

国际上,金融市场发展的不稳定性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世界经济走进低迷,发展相当缓慢,全球贸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情况也不容乐观。IMF秋季报告显示,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态势,发达国家经济有所改善,美 、日和欧洲一些国家经济呈低速增长态势,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呈分化趋势,印度稳定增长,俄罗斯、巴西、中东等国经济继续衰退。各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分化,国际资本回流美国加快,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再加上受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替代部分进口,世界产业分工发生调整和转移、全球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等影响,使得出口增长压力不断增加。

(二)CPI持续上涨,存在通货膨胀风险

根据今年相关数据的出台,对通货膨胀的预判,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CPI较此前大幅上涨,其中的主要因素是寒潮和春节因素造成的蔬菜价格和猪肉价格上涨。信贷市场的下滑,使得人们觉得钱越来越不值钱,在市场造成一种通胀局面。

(三)内需不足,经济增长有放缓态势

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负重明显,当今社会伴随着人口红利达到顶峰,人们面临着高强度的双重压力,于是保守消费,甚至于不敢消费;另外,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异日益扩大,如当今的北上广深和一些西部地区的发展有着天壤之别,虽然国家又通过增加财产梯度增税,但是当今来看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我们切身看到郭明收入差距呈缓慢放大趋势,这也制约了内需的增长。

(四)楼市、股市持续走高,很多人热衷于加大对这两方面的投资

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出现的买房热潮,如上海的离婚买房热潮,还有合肥房价的一路飙升。房地产行业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长期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行业,这不仅与中国的“家文化”有关,同时也与房地产市场的囤积居奇有关,我们常会看到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有大量住房却说没房子,从而使得想买房的人更加紧张,于是更多的人加入,抢购房子,形成一个供不应求的紧俏局面,这也造成了房价不断上涨。

二、相关的调控政策

(一)加快外贸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

尽管随着国际经济增长放缓,我国出口面临着巨大压力,但随着外贸结构的调整以及动力转换加快,相信我国的出口压力会得到相应缓解。

1.调整进出口贸易的比重,集中主要力量,使得一般贸易出口成为拉动出口的核心

2.增加民营企业进出口

3.关注和鼓励广东等主要外贸省市表现

(二)缓解通胀的相关政策

尽管CPI走高,短期内无法降低,但是国家可以从别的途径降低国内通胀情况,防止通胀情况的失控,使其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1.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通过各种途径来收紧流动性,比如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公众出售债券,提高再贴现率等或者直接采用行政手段控制信贷额度。

2.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了税收,总体相当于支出减少,而支出减少进一步会引发投资的减少,最终会降低需求,使得物价回落。

3.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

针对我国国民收入贫富差异的日益明显以及地区差异的进一步加大,除了加强对发展偏弱地区的政策扶持,还要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众所周知,我们可能不怕贫穷,但是如果两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太大,势必会让贫穷者心生绝望,从而不利于社会安定,由此可见,财富分配很重要,它不仅关系民生,更关系社会安定,实施积极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缓解这一情况。

(三)适度扩大内需

只有解决好人们基本的生活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人们感受到生活有了保障,他们才能放心大胆的消费。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应该建设更多的廉租住房,加快对棚户区的盖在和重建,整改农村危房,使得人人有所居,安定和温暖民心 。

2.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李总理从任职以砭褪分重视高铁建设,多次向国外推广,我们要加快交通信息网建设,实现海陆空联动,加强区域经济的联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国民环保意识,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采用相关鼓励政策,宣传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无小事,关爱共同的生存家园,我们人人有责。

4.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垃圾、燃料等都长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农民生活环境更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要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让农民获得幸福感,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5.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6.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农民的收入大部分还是靠卖粮食的,我们要关注粮食收购,真正的为农民的生活做出保障,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的养老金和生活补助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提升。

(四)加强对楼市、股市的调控,防止投机行为

针对出现的买房热,政府要继续实行严格的限购政策,同时要加强对民众的引导和对市场的管理,防止出现囤积居奇,政府还可以加快安居工程和廉租住房建设,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王国灿.经济增长的新节奏、新趋势[J].浙江经济,2013(8):30-31.

[2]王小广.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与政策取向[J].前线,2011(1):31-34.

篇8

东方基金认为,虽然尾盘一度跌破2000点关口,但本身并不代表趋势性的意义,属于技术上的惯性下跌。A股市场当前悲观情绪严重,投资信心极度低迷,加上近期资金面较为紧张,国内经济形势和A股上市公司的企业盈利仍没有走出谷底,所以惯性下跌是情理之中,投资者不应该随之加剧恐慌情绪。

A股惯性下跌是综合利空因素的结果,但更多的是信心层面的因素。A股在金融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面临着投资价值的市场化回归,估值在动态调整中,但从A股的发展阶段来看,是具有较大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的。

随着4季度企业盈利的企稳,政策性利好的出现,以及新的投资热点的出现,A股可能也会有反弹表现。这期间也许还会继续探底,但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具备建仓的价值。东方基金建议投资者切勿在当前盲目跟风杀跌,可以等待4季度环境更加明朗后操作。

大成基金:市场短期仍将震荡

大成基金认为,经济基本面表现出旺季不旺的情况,意味着短期内股票市场不可能出现趋势性反转。银行间市场在过去的两个礼拜已经明显感觉到资金面趋紧,本周受到季末和双节的双重因素影响估计仍将趋紧。另外,成长股受到创业板第一批大非解禁的影响,可能会继续走弱,近期出现的风格转换可能会延续。上一轮反弹很快夭折,大市又回到前期低位,表明市场信心严重不足。综合以上因素判断,不排除上证指数会向下考验2000点整数关。

不过,从5月开始至今,股市已经连续下跌5个月,市场情绪极度悲观,进入4季度,由于基数效应导致同比数据有所好转,后续市场可能会存在一定反弹的机会。“十”前管理层维稳意识加强,不排除节中有政策出台。

大成基金长期依然看好证券、保险这两个受到金融体制改革利好的行业,以及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龙头地产公司,认为可保持对资源类行业的战略性配置。大成基金预期基建投资相关的个股的表现将相对活跃。

南方基金:关注结构性行情

南方基金近日2012年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报告指出,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来看,经济见底时间推后,股市接近底部区域,关注结构性行情、优选个股是当前最佳投资策略。

针对当前A股市场的节节败退,南方基金判断,目前来看,依靠市场自发的触底反弹力度都很弱,如果没有重大利好出现,市场难以扭转下跌趋势。由于本次经济增速下滑是全球经济周期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双重叠加的结果,我国经济可能要经历漫长的底部调整,才能逐步走入上升周期。在经济没有走到上升周期之前,市场很难打破这样一个下降通道,未来几个月A股市场仍会震荡探底。南方基金建议,在操作上,关注结构性行情、优选个股仍是当前最佳投资策略,从结构上来看,偏好蓝筹股,规避创业板和绩差股,重点配置白酒等消费品、医药等。

篇9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遍布各地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十三五”的开局阶段,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许多地区都在积极制定下一周期的经济发展规划,而制造业仍是被倚重的领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体制等方面,持续发挥国家级经开区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地。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当前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顶层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是及时的。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就已超过美国,不仅为上三亿人提供就业,而且是支撑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石。但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又使国内制造业对面变化的市场时,陷于困境。产业结构低端、产能过剩,无品牌、同质化、低附加值的生存状态使企业经营压力持续加大。因此,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问题。《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造若干高水平、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创新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支持和鼓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创新发展能力。” 而在这个过程中,“六化”――精益化,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无疑是重要抓手。

而《意见》中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从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生态环保、行政效能等方面,综合评价各国家级经开区的优势、进步与不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动态管理,鼓励争先进位,不断提升发展水平”的要求,值得细细玩味。能否有效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能否善于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或许将成为决定现代化产业集群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篇10

作为全球化运输的主要方式,我国航空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我国航空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航空运输企业是航空业的基础与生产经营的核心。保持航空运输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现实基础。需要科学、客观地研判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航空运输业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前瞻性的对策建议,利用产业政策,扶持和引导航空运输企业走稳健发展道路,最终实现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本文首先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民航业影响的路径及大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促进我国航空运输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国民航业的影响

进入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加快。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4%,这是自2009年3月以来,该指数已连续二十五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在宏观基本面积极向好带动下,国内航空运输需求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国内运量同比累计增长7.9%。预期伴随国家紧缩性货币政策见效,通货膨胀风险将降低,中国经济将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与此适应的国内航空运输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并继续成为支撑民航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同期,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阶段。

进入2011年,受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形势不稳定、地区战乱等等因素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加剧。具体看,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主要从航空市场需求与运输成本两方面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经营的稳健性。

(一)动荡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国际航空运输需求

当前,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更趋复杂,直接导致国际航空运输需求下降,国际运量增长受限。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统计,2月份国际旅客周转量同比增长6.0%,国际货邮周转量同比仅增长2.3%,相比1月份增速分别下降2.4和6.4个百分点。3月份,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国际周转量也仅增长2.6%,近40个国际定期航班(1个往返航班计算为1班)取消,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开发困难。

具体看,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以下几点影响我国国际航空市场需求:

1.日本地震短期内将影响国际航空需求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报告,灾难对日本国内航线市场冲击最大。

对中国航空运输企业而言,中日航线上的旅客运量占整个国际旅客运量的32.5%(2010年),货邮运量占整个国际货邮运量的11.0%,航线收入则占整个国际航线收入的23%。

根据民航局运输司统计,自2011年3月12日日本地震爆发至3月31日,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已取消多个中日航线定期航班,预计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减少国际旅客运输量近11万人。中期看,客运方面,受地震和核事故的影响,对日的商务和前往日本旅游的人数下降可能性较大,该区域航线的客运量将持续受到负面影响。货运方面,日本地震将影响中日进出口贸易,航空货运量也将受到冲击,但因我国航空运输企业承运份额较小(仅占中日航线货运总量的1/4),所受影响相对有限。

2.中东及北非战乱影响国际航空运输需求

今年1月份以来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埃及等非洲和中东国家政局动荡,目前已经演变为北约主导的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划定禁飞区、实施军事打击,事态不断升温。地区局势不稳定直接造成中东、北非航空需求下降。据IATA最新统计,此次战乱直接导致

2月份国际航空运量下降1%。

此次战乱也影响了我国际航空运输需求。短期内,航空运输在圆满完成撤侨运输任务的同时(执飞91班包机、接回我同胞26240人),也因抽调运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区域运力投入。根据民航局运输司统计,自中东战乱爆发以来,我国航空运输企业已取消北京-开罗-北京航班定期航班34个,预计减少客运量近8000人。此次北非和中东的动荡对国际航空运输需求的长期影响,则要取决于利比亚战争局势的演变。

3.全球通货膨胀形势严峻

一季度,美欧经济均呈现改善态势,但同时世界主要国家均面临较大通货膨胀压力。在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形势下,以欧洲央行为首的各国央行重启加息,美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在不久的将来退出也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各国为应对全球通胀局面而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一方面将令欧元区的债务危机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另一方面势必影响美国经济复苏步伐,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作为中国两个重要的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欧、中美两个市场均可能受到负面影响。这次的影响时间和深度很有可能超过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

4.人民币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20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已升值接近12%。一方面,航空运输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汇兑收益,减轻了实际的债务负担;另一方面,本币升值促进了中国境外旅行人数的增加。“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出境旅游国。另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扩大到全球范围,人民币全球货币中地位显著提升,将有助于航空运输企业制定更有利于当地市场营销策略,有效改善航空公司外部经营环境。

但必须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的持续大幅升值将导致出口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外向型经济的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很可能要伴随一段较长时期的阵痛(今年一季度我国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国内航空需求增长的稳定性也必然会因此而波动。随着美国加息周期的来临,未来人民币升值的空间会十分有限。航空公司获得的汇兑损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经营中的困难。在当前因利比亚局势与日本地震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形势下,如人民币小幅升值,将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引起国内经济不稳定。目前看,这种升值压力已经开始影响国内航空运输需求。

(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油价影响巨大

此次日本地震、利比亚战乱等国际不稳定因素,均会直接影响世界石油供给水平,也成为近期国际油价飙升的重要因素。自2月份起,国际油价快速上升,4月份纽约商品交易所主力原油合约收于每桶110.30美元,突破每桶110美元,创造30个月来最高价位。目前来看,全球粮价、油价、美元指数、产油国局势动荡等因素之间可能形成恶性循环风险,油价上涨持续时间和幅度超预期的可能性均较大。

航油成本一直是运输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2010年,新加坡航油离岸价格平均为90.1美元/桶,我国航油平均销售价格为5762元/吨,航油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仍未超过30%,属于航空公司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当前,我国航油销售平均价格为7270元/吨,已接近2008年平均水平;如果未来国际油价持续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之上,2011年航油成本至少增加100亿,占整个运输成本比重将超过40%,这对一直以来国际航线盈利能力较差的航空运输企业而言,将构成更大经营压力。而在通过征收国内燃油附加费转移航油上涨成本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航空运输需求(见图1)。

综上,短期看,在国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不稳定、运输成本显著增大情况下,必会对我国国际航空运输经营形成较大压力;中期看,由于通货膨胀、经济转型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航空运输市场需求,进而成为影响民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国内航空运输市场

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一直是航空运输企业盈利最主要来源(2010年国内航线收入占总收入的75.8%)。从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看,在国际航空市场受较大影响下,如保证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航空运输企业仍可保持良好盈利。因此,国内航空市场应是航空公司运营的“稳定器”。当前形势下,应从各个方面保障航空运输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盈利水平。具体可从加强运力调控、给予更多税收优惠、提高运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应适时进行运力调控。建议航空公司采取果断措施,根据国内航空运输需求变化,适时调整运力引进速度和运力结构,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其次,应减轻航空公司税费负担,免征或减征飞机引进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采购发动机、飞机辅助动力系统、飞机起落架等高价格进口航材的关税和增值税,实行国际航线用油的退、免税政策,研究出台优惠税率政策,推进飞机租赁业务。

再次,应推动空域机制创新,提高运行效率。调整优化空域结构,实现空域相对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完善全国航路航线网络,增大航路运行容量,优化协调飞行线路。

最后,应引导形成国内市场有序良性图1国内航油销售价与航油成本占比竞争格局。通过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运价监管、鼓励合作等方式,逐步避免“价格战”等恶性市场竞争,强化航空运输企业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竞争优势。

(二)开拓国际航空运输市场

首先,鼓励航空运输企业积极开拓与新贸易格局相适应的国际航线。后危机时代,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其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凸显。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合作更加深入展开,将通过贸易、国际直接投资、金融、移民等各方面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将与这些国家之间形成更多的人流、物流,航空运输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的贸易格局形成过程中,应鼓励我航空运输企业积极开辟向南美、非洲等地区新国际航线,增加新的盈利区域。

其次,合理引导企业联合重组。在国际航空市场竞争中,我国航空公司的规模明显偏小,无法形成竞争合力。可通过企业联合重组的方式,引导和推进行业以联合促发展,以整合聚能力,借此提升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水平,争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形成“拳头”。

最后,应提高航空运输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国际航权分配与使用机制,规范国际航线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在繁忙机场预留一定比例的时刻资源用于航空公司增加国际航线航班,对特殊远程国际航线给予政策补贴。

(三)开展航油的专项研究,建立稳定航油供应与成本的长效机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导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加速,而由于供给约束、地缘政治等因素导致石油供给增长下降,二者之间的压力造成了石油稀缺,全球石油市场已经进入日益稀缺的时期,且这种稀缺性呈现小幅逐步加剧态势。作为航空公司不可替代的唯一燃料及最大成本项,航油价格将保持高位是大概率事件,保障航油供给也成为航空运输企业能否稳健经营的关键。

据此,首先建议中航油与三大航空公司尽快联合研究航油套保机制,保证能在一定程度上能锁定航油成本,最终形成稳定航油成本的长效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航油保障机制。建议合理布局和建设与航空运输集中区域相适应的成品油储运配送基地,加强重点机场航空油料的物流、存贮、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航油战略储备库;同时还需发展航油物流,稳定和优化航油供应渠道。最后,促进航油节约。加强空域规划,优化空域和航路航线结构,缩短飞行距离;进一步规范内部节油机制,有效激励飞行运行节油。

(四)增强航空运输企业自身盈利能力,降低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