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的开采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的开采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矿山的开采方法

篇1

[关键词]新疆;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P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276-01

前言

进一步明确新疆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该方面的资源,目前在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所以明确这些不足的地方,采取更好的技术方法,明确它的发展方向,也是极为必要的工作。

1 我国有色金属矿藏总况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在华夏大地上均能找到世界上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种类,已探明的矿种就有148种,大大小小共计一万六千多处矿产地,是世界第三大矿产大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铅、锌、锑、镍、锡、镁、汞以及稀土等有色金属在质量、产量上有相对优势;部分有色金属矿藏则处于劣势,如铜铝资源量不足、质不好,开采出的有色金属不能满足冶炼的需要,因此我国每年的有色金属产品生产有四分之一需要依靠原材料的进口。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分布不均衡,中小型居多、大型矿少;贫矿多、富矿少;边远山区多、沿海地区少;矿产资源共生矿多、单一矿产少,这些资源的分布特征使得我国的矿业开采难度大。

2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勘查开发现状

新疆国土面积166万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八个国家接壤,地跨中亚、特提斯两大成矿域。与周边国家对比分析,在32个成矿区带中有16个延伸到新疆境内,成矿条件较为有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新疆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在天山造山带、准噶尔北缘等重点成矿区带开展了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查工作,获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成矿远景区、矿化点和物化探异常,在铜、镍、金等有色金属矿产找矿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发现并评价了喀拉通克铜镍矿、阿舍勒铜锌矿、可可塔勒铅锌矿、铁木尔特铜多金属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

到2000年底,全区已发现有色金属矿产13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铜、铅、锌、铝、镍、钴、铋、钼、锡等,探明有储量的矿产地80处。铜、镍是新疆有色金属矿产中的优势矿产,其次是铅、锌、锑等。自20世纪80年代阿舍勒铜矿、喀拉通克及黄山铜镍矿床发现后,新疆铜矿产地大大增加,已发现铜矿床、矿点和矿化点271处,包括大中型矿产地8处、小型矿床30处,探明铜储量近500万t,是我国北方铜保有储量超过百万吨的三个省区之一,阿舍勒铜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富铜矿。正在进行勘查的东天山土屋、延东等地铜矿床控制资源量在700万t以上,预计全疆铜矿潜在资源量接近6000万t,居全国第一。新疆已探明镍矿储量120万t,仅次于甘肃,居全国第二位,已发现矿床8处,包括超大型矿床1处,大中型矿床4处。预计全疆镍矿潜在资源量达1750ft。新疆铅锌矿自80年代中期相继发现可可塔勒铅锌矿、阿舍勒铜锌矿等一批大中型矿床后,目前已控制储量600多万t,主要集中分布在阿尔泰南缘、西南天山、西昆仑北缘3个成矿带上。由于新疆铅锌矿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潜力尚未查清,从已有资料分析,铅锌矿成矿条件好,有大的找矿远景。新疆的铜、镍、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具有矿点多、分布广、成矿条件好,成矿类型齐全的特点,已圈出了部分成矿带和成矿远景区,但目前探明储量只要潜在资源量极少的一部分。矿产勘查和开发利用前景较为广阔。

3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提升装备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加大技术装备研发投入,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及资源赋存条件的采矿装备、采矿过程控制设备、安全监控检测装备及信息化管理系统,淘汰一批落后的采矿装备,使采矿装备机械化、自动化和大型化,矿山规划管理动态化、信息化、专业化,矿山安全监测监控智能化、日常化,进而提高矿山旷工劳动生产率。

3.2 实行分级分层次管理

针对我国有色矿山大型矿山少,小型矿山多的现状,建议实行分层次管理,提出不同要求及政策。对大型矿山要尽快实行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保障资源供给;对资源禀赋较好的中型矿山,要鼓励其向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其他中小型矿山,要进一步推进整合重组步伐,实现集中化管理,同时鼓励科研单位、矿业装备研发机构,为这些矿山量身定制切实可行、投入较少的信息化、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

3.3 建立完备的评价管控体系

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应制定相应的指标门槛。目前“三率”指标、能耗指标等标准体系正在建立,该工作非常重要,有必要进一步补充使其更加完善(如可补充贫化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根据矿山规模、资源禀赋进行分级分层次管理,提出不同要求,同时应与环保、安全等其他指标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判,融入到项目审批、建设、年审、后评价等全过程,实现对资源利用全过程、矿山寿命全周期的全程管控,同时建立与指标配套的奖惩机制。

3.4 进一步推动科研攻关工作

应进一步推动难采资源、特殊环境资源开采的技术装备研究工作,鼓励科研院所对残矿资源、低品位资源、深井资源及高海拔高寒地区资源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复杂环境下的高效安全开采技术与装备,开发绿色、清洁的无废害采矿工艺技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扩大可利用资源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明确了新疆有色金属矿产开采的技术状况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更好的技术方法,并对技术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才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有色金属矿山的开采工作带来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高玉宝,余斌,龙涛.有色矿山低品位矿床开采技术进步与发展方向[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5(02):89.

篇2

关键词:采矿技术;高应力矿山;应用研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099

高应力矿山主要是在矿山当中轻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等多领域金属矿产模式,通过开采冶炼能够生产出多种金属元素矿产来,由于矿山中所包含的各种金属较多,使得其内部的应力较大,在这种高应力的条件下如何安全有效进行矿产开采就成为矿产生产当中的关键问题。

1 高应力矿山在进行开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就成为当前矿山开采当中的重要问题,在当前高应力矿山开采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矿山开采的安全问题。在高应力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由于对矿山开采施工的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尤其是在对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危险,而没有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参与开采的施工人员在培训上的缺失和不足,导致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安全措施实施过于落后,尤其是像高应力矿山这种在进行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因而在开采之前就应该拿出相应的事故应对方案,一旦出现事故能够有条不紊地按照相应的应急方案来进行处理。同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应该配合相应的开采技术来制定相关的安全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控制,以便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采矿的安全性。

(2)采矿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从当前高应力采矿技术来看,所具备的采矿技术和装备水平还比较地下,所应用的各项设备当中包含的技术含量较少,在实际进行高应力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不足或是安全性不够,对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盲目追求,导致在开采时时有安全事故发生。这也是我国目前露天金属矿开采较少的原因所在,由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对于开采管理缺少相应的控制,使得资源被浪费,导致采矿技术落后,而无法实现生产高效安全的目标。再者,在高应力矿山开采过程中对于其采矿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使得当前的采矿方法和采矿工艺与当前的采矿发展不能相适应,导致采矿技术的落后拖后了采矿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对采矿技术和采矿理论进行研究能够为采矿设备和技术发展提供坚实后盾,从而推动采矿业发展。

2 高应力矿山的采矿方法

采矿工艺的选择对矿山生产规模、矿石损失率、贫化率、劳动生产率,成本及安全等矿山生产的诸多指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采矿工艺选择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一个矿山建成投产后能否达到设计规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高应力矿山在采矿技术上有多种选择,这里以急倾斜薄小矿体为例,对于这种高应力矿山在采矿技术上多会采用分段空场、分段崩落等方法。

(1)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这种采矿方法的优势在于采场的矿量比较大,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准切割的工程量比较小,而且所需要的采场作业比较集中,安全性比较高,因而在高应力矿山开采当中,这种采矿方法是比较受到推崇的,但同时这种方法对于炮孔要求比较高,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投入较大,且采集上来的矿石块度比较大,对于厚大的矿体开采比较适合,而对于矿山当中赋存条件比较复杂的矿体则不推荐应用。

(2)空场法。这种开采方法在矿山开采当中也是比较多见,对于矿体厚度在五米以上的地段,实施空场法进行开采比较好,两眼所见矿体厚度为单侧漏斗形状或是双侧漏斗形状。在进行开采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施工,分别是穿脉运输平巷,然后对人行材料天井进行施工,对巷道进行分段凿岩、电耙道和对顶柱凿岩硐室及耙矿小溜井。而其中运输巷道的阶段施工主要是采取上下盘脉和穿脉环形布置,并将天井设置在矿体当中。在开采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切割主要是包括对天井进行切割,对拉底巷道进行切割,对漏斗颈进行切割等,在矿体中央放置切割天井,然后进行分段分排或是多排爆破的形式。在第一次开采结束之后再次进行开采时可以用大量崩落法进行回采,爆破时用间柱、上中段底柱同时爆破的方法。

(3)浅孔留矿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适合对矿体厚度在五米以下的地段进行开采,漏斗间距在5~7米之间。在进行采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施工,分别是穿脉运输平巷,然后对人行材料天井进行施工,对巷道进行分段凿岩、电耙道和对天井联络道及耙矿小溜井。在进行运输巷道施工时将其设置在下盘脉以外的位置上,而将人行材料天井设置在矿体当中,开采过程中所进行额切割主要是对拉底巷道进行切割,对掘漏斗颈进行切割。对于矿房采取分梯段进行回采的方式,人工装药然后用耙矿绞车配 0.3m3(或 0.4m3)耙斗耙矿,在进行爆破之后将矿石放出三分之一左右来,让凿岩工作面能够始终保持两米到两米半的空间,然后对顶板进行检查,对浮石进行处理,为下次循环采矿做好准备。在采用空场法和浅孔留矿方法进行开采时需要明确采场的构成要素,具体可见表1的描述。

3 结语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高应力矿山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就成为矿产生产的关键,不断推动高应力矿山向着自动化、连续化的方向上发展是提升高应力矿山开采效率的关键,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应力矿山的开采安全性和效率也在不断提升,这为高应力矿山之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湖鑫,陈何,陈志强.高应力破坏矿体原地碎裂爆破采矿技术[J].有色金属工程,2015,5(B05):8-12.

[2]杨志强,高谦,王永前等.金川高应力矿床充填采矿技术研究进展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J].中国工程科学,2015,17(01):42-50.

篇3

关键词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077-02

人类的生存以及国家的发展需要依靠地质环境和地质条件,因此如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分析了在开采矿产资源时容易造成矿山地质灾害的各类因素以及主要的治理办法和措施。

1 矿山采空区塌陷

1.1导致矿山采空区塌陷的主要原因

在对矿山进行开采作业时,通常会采用留矿法开采、空场法开采或者崩落法开采等,这些方法在开采的同时会在矿井中形成大小不一的采空区,如果采空区面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发生坍塌,并引发地质灾害。塌陷区的特点是面积通常会比采空面积大,形状通常接近圆形,中间深,周围浅。

导致采空区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当开采矿井的底层矿后,采空区附近的建筑物、覆盖岩层会导致采空区顶板变形或位移,当积累的压力足够大时,会导致覆盖岩层和采空区顶板断裂,并因此产生离层,进而导致塌陷情况的发生。

1.2 防治采空区塌陷的主要方法

目前矿山开采工作中主要应用充填复垦发防止采空区发生塌陷,即在对矿山进行开采时,使用附近粉煤灰、煤矸石或者其它剥离物等填充矿山塌陷区,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在矿山应该非常多的材料用来填充塌陷区,而且成本低、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应用灵活,反应速度快。

2 导致滑坡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2.1造成滑坡的原因

滑坡形成的主要是由于矿山的岩土构造、自重、岩土的渗透性程度以及外力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如果矿山的某一部分岩体比较松散,当在外力对这部分山体产生作用是,就会造成山体滑坡的现象。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时需要保证掩体内部的平衡,在实际进行矿山开采工作时,经常会发生临空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该部分的岩体支撑力降低,当支撑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应力会不断集中在该方向的坡顶区域以及坡脚区域,当应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破坏这些区域的岩体,造成滑坡现象。

2.2 治理滑坡的方法

目前矿山开采工作中主要方法是消减外力因素对矿山的影响,其中主要是防水工作。可以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或减轻雨水造成的冲刷和雨水汇集,工作面可以修建排水设施,并修建2%的反坡,并保证排水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可以通过对容易产生滑坡的区域进行分层的方法,并建立安全平台,减缓滑坡区域的坡脚以及滑坡区域的堆积高度等。

3 导致泥石流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3.1造成泥石流的原因

泥石流会带来很多的资源,但是也会造成灾害,在对矿山进行实际开采的工作中,由于矿山的岩体结构较松散,或者在开采时堆积了大量的碎屑,这样,在雨水的作用下,或者在矿山有积水的情况下,会破坏矿山岩体或碎屑堆积区域的静力平衡,就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3.2 治理泥石流的方法

目前实际生产中,主要使用拦截、阻挡的方法治理泥石流,并且需要在治理时对泥石流进行疏导。首先对矿山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判断出岩体松散等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并且通过科学的方法封固矿山的松散的物质,并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拦挡设施,然后建设疏导通道,这样可以在拦挡泥石流后将泥石流排出,减少泥石流对拦挡设施造成的压力。然后采用合适方法对泥石流进行处理。

4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方法

4.1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等。

水力侵蚀主要是指,由于在实际开采矿物资源时,会导致开采区域地质松散或者增加岩层空隙度。这样就会增加当雨水对矿区的侵蚀效果,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4.2 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保持水土流失地区的植被是最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治理,还可以对沙土或岩体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因此在对矿山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时,需要保护矿山以及周边地区的绿化和植被。另外,需要在矿山开采地区建立有效防护措施,以降低矿山的风蚀作用和水蚀作用。

5 导致崩塌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5.1 发生崩塌的主要原因

导致矿区崩塌的原因非常多,比如地质原因、岩体断裂、外力影响等,还有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矿区崩塌主要发生在开采后期的高陡边坡或台阶处,发生时通常表现为大量的泥夹石形式、或孤石失衡掉落或者岩体风蚀断裂形式等。崩塌灾害通常在某个时间、某个区域突然发生,并且在崩塌前毫无预兆,所以难以提前做出判断。所以需要对地质松软区域、矿区突出部分、断裂带附近区域以及受到侵蚀比较严重区域进行有效的加固防护措施,以防止崩塌情况的发生。

5.2 防止崩塌的方法

降低矿区台阶的陡峭程度和高度或降低边坡的陡峭程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自重,在建设台阶时,高度应该设置在8m左右。对自然掉落物进行拦截,经常发生岩体脱落的区域需要进行重点防护,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和科学的排渣方法。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矿区发生崩塌的可能性。

6 影响环境地质的原因和治理方法

6.1 影响环境地质的主要原因

在对矿山进行矿产资源采集时,一定会对矿山以及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比如矿山以及周围的植被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保护矿山周围的地质环境非常重要。

6.2 防治环境灾害主要方法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矿山以及周围地区的植被,这样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以及降低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其次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先进设备开采矿山的资源,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护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避免破坏性开采。

7 结论

由于我国对于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开发矿产资源的技术力量和装备设施都比发达国家落后,因此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工作时容易造成地质灾害。为矿山工作人员以及人民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或安全威胁。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一些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进行矿山采集的单位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武军.矿山环境问题与对策[EJ].云南环境科学,2000,20:36-38.

篇4

关键词:矿山企业回采率 因素 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5-034-02

矿山企业回采率是反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亦是考核矿山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矿产资源具有的不可再生性、耗竭性的特质,同时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破坏性”的使用,为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要求采矿权人要不断改进开采方式,优化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努力提高开采回采率,使有限的矿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1. 矿山企业回采率现状

笔者对区内318个煤矿生产企业回采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统计,按开采方式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矿山回采率相对较高多在90%以上。地下开采按煤层厚度(厚、中厚、薄煤层)统计平均回采率分别为60%、72%、83%。与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回采率均有一定差距。

2. 影响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因素分析

2.1 露天开采矿山

2.2.1 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因素

煤层厚度;煤层厚度越大,回采率越高。在采剥过程中,煤层和顶、底板分采时的损失量基本是一样的,煤层厚度大了则相对损失量的比例就降低了,回采率相应也就较高。

煤层结构:煤层结构越复杂,夹矸层数越多,厚度越大,回采率越低。在采剥生产过程中,每一层次的夹矸与煤分采时的损失量基本上是相同的,随着煤层结构复杂,夹矸层数增多,夹矸厚度增大,其分采层次数就增加,总的损失量就增加,煤炭的回采率就相应降低。

埋藏深度:煤层埋藏深度越大,最终边坡的平面范围越大,其境界保护煤柱范围越大,煤柱损失量越大,回采率越低。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加大,开采范围将缩小,开采的资源量相对减少,而顶、底板采剥分离量的比例加大,回采率相对要降低。

煤层稳定性:煤层稳定性好,有利于煤与顶、底板岩石的分采分剥管理,可减少顶、底煤层厚度损失,提高资源回采率。

2.1.2 开采工艺因素

露天煤矿采用不同的开采工艺主要是对各开采工艺中的工作线长度、采区设置尺寸有一定要求,主要影响采区间的隔离煤柱损失量,对工作面煤炭回采率的影响较小。若开采工艺中要求的工作线长度较小,采区尺寸小,划分的采区数就多,则采区间的隔离煤柱量就大,矿田的整体回采率就相对较低。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均采用机械进行采剥作业,机械化程度高,采用煤、岩分采分剥方式和先进的开采工艺,其工作面的资源回采率均较高。但对于部分土法开采的小露天矿,其开采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煤、岩采剥比例失调,在煤层与顶、底板煤、岩分采时管理较混乱,增加了煤炭损失,降低了回采率。因此,非正规、管理不善的开采工艺会降低资源回采率,而正规的开采工艺与合理的采剥参数选取有利于提高资源回采率。

2.1.3 生产规模因素

生产规模大的矿山企业一般都会采用较先进的开采工艺和技术装备,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提高,开采推进速度加快,工作线长度和采区尺寸都将加大,矿田范围也会增大,这样,留设的采区隔离煤柱、境界煤柱相对都会减少,相应的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因此,总体来说,生产规模加大,有利于提高资源回采率。

2.1.4 其它因素

管理方面:对于煤层群或有煤层分层情况的矿山可能存在“采厚弃薄”现象,即对于开采虽然达到可采厚度的薄,中厚煤层,由于其开采成本相对较高而弃采,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资源回采率。

市场方面: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部分以民用煤为主的矿山,由于市场容量小,煤炭价格低,矿山企业为降低开采和管理成本而“采易弃难”,降低了资源回采率。

2.2 地下开采矿山

2.2.1 煤层赋存条件因素

煤层厚度:国家对不同厚度煤层工作面回采率有严格规定:薄煤层97%以上;中厚煤层95%以上;厚煤层93%以上。为了保证达到规定的回采率,必须采用与煤层厚度相适应的采煤方法、工艺参数及设备。实践表明,煤层厚度越大,则提高回收率的难度越大,资源回采率相对越低。

煤层结构:煤层结构越复杂,资源回采率越低。

埋藏深度:对工作面回采率没有直接影响。但深度增加,防水安全煤柱宽度增加、工业场地和井筒保护煤柱增加,矿井的资源回采率降低。

煤层倾角:对回采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倾角增大(>20度),工作面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提高回采率的各种措施较难实现,“三角煤”难以回收,回采率会明显降低。

煤层稳定性:对回采率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各种采煤方法和设备都有最佳适应范围,煤层稳定性越差,厚度变化越大,往往会超过其最佳适应范围,回采率会明显降低。

开采技术条件:煤层开采技术条件越复杂,资源回采率会越低。如:矿井涌水量增大、顶底板条件差、瓦斯含量高、煤层自然发火、煤尘有爆炸性、地温异常等都是开采的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提高回采率各种措施的实施,从而降低资源回采率。

2.2.2 开采技术水平因素

在煤炭资源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开采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回采率的高低。采用合理的开采技术可有效提高开采回采率。

开拓系统:矿井无论哪种开拓方式,都尽量使得井筒和工业场地不压煤或少压煤,并尽可能使各种煤柱进行合并。从而提高资源回采率。

采区布置:合理划分采区和区段,可以减少三角煤损失。(1)采区尺寸越大,采区巷道所服务的范围越大,采区的数量就相对减少,采区上山的保护煤柱量和采区隔离煤柱量就少。(2)工作面顺槽采用沿空留巷或者沿空掘巷,可减小区段煤柱损失。(3)采区上山布置在煤层底部或煤层底板,可以实行跨上山开采,增加回收率。

采煤方法:根据不同的煤层赋存条件选取不同的先进采煤方法,是提高回采率前提。“房柱式”、“巷柱式”、“仓储式”等落后的采煤方法,回采率远远低于国家对工作面回采率的规定,应尽快予以淘汰。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回采率较高。“采厚弃薄”的现象,亦是导致矿井回采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2.3 生产规模因素

大型矿山井田范围大,不仅减少了井田边界煤柱数量,还减少了工业场地和井筒煤柱的数量,矿区永久煤柱量相对较少。同时大型矿井一般机械化程度高,采区尺寸较大,极大减少了采区内上山煤柱、采区隔离煤柱等各种保护煤柱的数量,回采率一般较高。小型矿山井田范围小,每个井田之间都需要留设隔离煤柱,永久煤柱量增加,回采率一般较低。

2.2.4 管理因素

加强开采管理并从制度予以贯彻落实,有效防止乱采滥挖、杜绝“采厚弃薄”,按开采计划开采上覆薄煤层。防止煤层自燃造成资源浪费,加强建筑物、水体和铁路“三下”煤层采煤技术研究,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是提高回采率的重要方面。

3. 提高矿山开采回采率措施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矿业权人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意识

制定考核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与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挂钩措施、促进矿山企业提高开采回采率,建立矿山企业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新机制。

3.2 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矿山企业提高回采率。

对节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取得显著成绩的矿山企业给予资金奖励,支持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3.3 提高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地质勘查程度

加大矿山企业储量核查力度,新建矿山要求必需达到一定的地质勘查程度,查明矿床赋存规律、矿体空间形态及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设计、开发利用方案编制、矿山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3.4 努力提高开采技术水平

鼓励矿山企业结合矿体实际情况,淘汰落后的开采方法和工艺,采用成熟先进的开采方法和采矿工艺,在开采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强生产地质勘探工作,准确掌握矿体产状、形态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指导开采工作。

篇5

许多矿山经营者的经营思想严重落后,只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采用最原始的采矿方法,例如,手工控矿、车拉肩扛式等,工艺设备落后,加快了矿山贫化率,大大缩短矿山预期寿命。另外由于开采方法的盲目性,许多乱挖的坑道破坏了矿产的地质构造,更有甚者造成了许多矿产坍塌,对经营者的利益和工人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危害。

2政策的要求

在2003年的《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中曾经谈到,“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加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及综合利用、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等关键技术和成果的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强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强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基础研究。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一批掌握先进科学理论、有创新能力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技队伍和人才,促进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3采矿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针对我国采矿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我们必须要对我国的采矿工程进行创新和改进,例如采掘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矿工艺的连续或半连续化、矿山生产与管理的计算机技术普及化。但是最重要的是对采矿方法进行革新和普及。例如将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崩落采矿法等已经在大规模采矿工程中使用的方法进行推广。另外在传统开采方法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结果,如深井采矿技术、溶浸采矿技术、机械化连续采矿技术等先进技术。使采矿方法机械化程序越来越高,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3.1空场采矿法

这种方法是我国开采史应用最早且技术较为成熟的采矿方法。有关这种方法有的文献指除留矿采矿法以外的自然支护采矿法中的各类方法,有的则指自然支护采矿法的全部;也有的仅指阶段矿房采矿法和横撑支柱采矿法,或仅指全面法采矿和房柱采矿法。这种方法主要靠围岩本身的稳固性和矿柱的支撑能力维护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采空区,有的用支架或采下矿石作辅助或临时支护。这种采矿法要求围岩和矿石稳固。现阶段我国有色金属、黄金及化工矿山应用相当普遍。该法最显著的优点就是成本低、生产能力大、采准时间短。这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进行了适当的革新,现在这种开采方法在一些矿岩破碎的矿体中也得到了应用。例如在云南鹤庆的锰矿,它属于缓倾斜中厚矿体并且采场顶板不稳固。但是为了提高该富锰矿体的矿石回采率,拉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1989~1992年,许多科研专家经过缜密的研究和探讨在该矿进行了人工柱锚杆房柱法试验。

该方法采用片石砌筑人工矿柱代替矿石矿柱,回采中采用超快硬普通水泥卷锚杆加挂10#-20#铁丝网加固采场不稳固顶板,提高了采场顶板的稳固性,大大地改善了采场作业条件和安全条件,矿块回采率达到92.74%,使矿山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目前该矿已推广应用。由此可见,空场采矿法通过在实践中的创新。应经达到了支护手段日益完善,与充填法组合应用使用范围扩大。并且结构也越来越合理简单,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的良好效果

3.2深井采矿技术

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剧,表层的资源已经开采殆尽,采矿工程不断向纵深发展。所以,对深井开采方法的创新和安全性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我国普遍的标准是,地下开采垂直深度超过800m以上时界定为深部开采。在南非、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深部开采甚至已经进行到地下1000米以下的深度。露采转入地采,地下转入深部开采的已经越来越明显。我国最早进入深部开采的是石嘴子铜矿(1969年闭矿),近年我国已有红透山铜矿、冬瓜山铜矿、弓长岭铁矿、夹皮沟金矿、湘西金矿等一批地下矿山进入深井开采。此外,还有寿王坟铜矿、凡口铅锌矿、金川镍矿、乳山金矿、高峰锡矿等许多矿山,预计将在本世纪上半叶进入深部开采。

深井开采面临许多地面开采所没遇到过的难题。首先,开采环境十分恶劣。由于开采深度增加,导致地压增大,温度也在升高。开采就是要在“三高”这样的特殊条件下进行,其次,需要解决诸多技术性问题。比如矿山的提升运输、排水、支护和通风,开采机械的选择。由于我国深井开采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水平较低,实践经验不足,因此我国在“九五”期间,将《千米深井矿山300万吨级强化开采综合技术研究》列为国家攻关课题,并进行了专题研究。“十五”国家攻关课题中,深井开采技术研究再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高应力下资源开采与地下工程》也已立项启动。

篇6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我国的非煤矿山而言,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统计数据表明,每年非煤矿山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占所有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较高,给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这一考虑,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将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主要的内容来抓,除了要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之外,还要认真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解决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果。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部分矿山不按开采设计和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甚至没有开采设计和方案就开采,小打小敲遍地开花,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有的擅自改变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有的不按核定的开采规模超量开采、越界开采,有的以探代采,有的取得采矿权后自己不投入开采,有的将采矿权非法转让或承包他人开采,无证开采和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非煤矿山生产管理秩序较为混乱。

矿山布局不够合理,缺少科学统一规划和严格控制,大矿小开问题比较突出,资源浪费较严重。虽然这些年经过专项整治,关闭了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和开采条件的矿山,但非煤矿山开采点总数仍然偏多,且布局不合理,这些小矿山多数开采不规范,资源浪费较严重,矿业经济的规模效益没有体现出来;虽然目前采取了整合小矿为大矿,但矿业权单位与生产、开采业主不统一,整合难度较大。

部分非煤矿山业主,对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认识不清,他们以服务当地、脱贫致富等为理由,不办理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导致非煤矿山管理阻力重重,环境损坏。

由于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和安全许可证程序较复杂,资料组织时间较长,导致矿业主边申报边开采,矿山生产处于合法与不合法之间。

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非煤矿山的实际生产过程来看,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比较突出,不但危害了非煤矿山的整体经济效益,还对非煤矿山的从业人员产生了安全影响。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明确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及应对措施。目前来看,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方案,加强开采管理

考虑到矿山开发的特殊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方案就贸然开采,不但无法获得合理的效益,还容易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日后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不经设计就随意开采,不能达到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基于这一考虑,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在开采前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方案,并严格按方案执行,同时加强开采管理,引导矿山进行科学开采,从根本上提高非煤矿山的开采质量,满足其安全生产管理需求,提高整体安全性。

2、对矿山进行统一布局,按照规划方案统一开采

在非煤矿山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中除了主要矿产之外,还包括共生矿产,如何保证对矿山矿产的有效开采,实现多层次开采成为了矿山生产的关键。但是有些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忽视了对共生矿产的开采和利用,在开采过程中缺乏统一的布局,导致了开采效率低下,安全事故频发。基于这一考虑,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对矿山的统一布局,并严格执行矿山规划方案,保证整个开采过程得到合理地控制和管理,从根本上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取得实效。

3、矿山开采之前,必须办理合法的安全开采手续

矿山生产和其他生产一样,只有取得合法的手续和许可文件才能进行。对于目前部分小矿山开采过程中缺乏手续的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一经发现,坚决予以取缔。非煤矿山的生产不同其他行业,如果不经过安全验收取得安全开采手续,无法达到安全生产所必须的条件,也就无法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从而给生产过程留下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无法做到有效追责。所以,非煤矿山在开采之前,必须办理合法的安全开采手续,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之后才能开采。

4、严肃矿山安全开采手续办理制度,手续不全不允许非法开采

为了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应从源头抓起,不但应明确矿山安全开采手续办理制度,还应严肃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的重要性,应在非煤矿山安全开采制度上入手,提高安全生产许可手续的办理门槛,推动非煤矿山在安全生产上面的投入,使非煤矿山具有了充分的条件之后才能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从根本上杜绝非法开采的情况,避免非煤矿山因不具备合法的安全生产许可文件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非煤矿山来讲,应严肃矿山安全开采手续办理制度,手续不全不允许非法开采。

5、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监管队伍

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良的监管队伍是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的重要保障。把好入门关,应对从事安全监管业务工作,的人员实行全国性的资格认可制度,确保从事安全监管的业务人员具备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法律知识,拥有合理知识结构;在岗培训工作制度化,对安全监管人员应,规定每年轮训、业务交流的时问和内容。内容务实并及时更新,以保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得到更新,为监管工作质量提供保障;建立矿山安全监督执法队伍,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像台湾的危险津贴),鼓励监管人员深入矿山一线。

6、加强机构建设

拥有一个稳定的机构和一批数量相当的监管人员才能使监管工作稳定、深入、持续、有效地进行。国务院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已经将国家局升格为总局。我们应抓住这次机构改革的机遇,积极推动地方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尤其是要推动市、县级机构的建设,力争机构、人员、经费和装备到位,使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切实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全国有26 000个煤刁’一、10万个非煤矿山、58 000个加油站、13万个铁道和公路交叉口、民航每天起落的吃机1万多架次、海上水上漂舶各种大小船只150多万艘、2 800万辆汽车。我们面对如此众多的监管对象,必须以一定的监管力量为基础保障。

结束语

通过该文的分析可知,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保证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应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设计方案,加强开采管理、对矿山进行统一布局,按照规划方案统一开采、矿山开采之前,必须办理合法的安全开采手续、严肃矿山安全开采手续办理制度,手续不全不允许非法开采这四个方面,认真做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范剑辉.地下矿山重大事故危险及危险程度分级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

[2]王晓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化工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张天夫.地方煤矿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篇7

[关键词]矿区 地质灾害类型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39-1

在我国矿山开采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它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过因为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本身的结构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会导致一些地质灾害的频繁出现。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我国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还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该对其重视起来,给予高度的关注。

1我国矿区开采活动概述

我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矿产的开发也有着非常长的历史,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对于矿区开采活动比较落后。归根结底一方面是由于受到开矿勘探手段的限制,还有在开采的设备还有采矿的工艺方法上不先进,根据当前的开采设备及技术来说,在开采矿石的过程当中,是会对矿山的原有地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给生态缓解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当前我国有不少的小型的矿区发展很快,在管理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会形成矿山开采过度,对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而且,因为受到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手段的限制,这会在预防地质灾害的时候,起不到更完善的作用。

上面论述的这些观点是出现矿区地质灾害的基本原因,所以我们在分析矿区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的原因及特点的情况下,还需要对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方法。

2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是比较复杂,这也会导致地质灾害具备了复杂性及多样性的特征。因为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很多,以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时间的联系来进行分析的话,是分为突发性和缓发性两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类型是瞬间发生,预防性很难,像瓦斯爆炸等。像缓发性的地质灾害多是受到长时间的开采活动形成的,无法在早期发现,一旦出现异常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比如矿区的水污染及地面下沉等情况。再以灾害发生原因及空间分布为特点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是有根源的,这样方便我们逐步了解灾害形成的原因:

2.1岩土圈层形变灾害

由于长时间的开采矿区,大部分矿石被运出,导致矿山的岩土量及型材发生质变,这就会进一步影响岩土圈层的结构发生变化,就会产生地震、断层错位、地面下降出现缝隙、泥石流、滑坡、山崩等,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另外,再受到开采方法不合理,也会导致地下出现工程事故,比如洞井塌陷、冒顶、鼓底、岩爆等。有时还会受到挖掘面不稳定,随时导致岩石圈应力释放出来,形成岩石爆裂,给矿山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2.2地下水位异变灾害

在开采矿山的活动中,可能会对地下水层造成影响,假如破坏了其平稳性,会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若在开采中发现一些压力大的地下水层,会导致水源迸发,对现场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威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不规范开采,私自勘测造成的。另外,在坑内出现的泥石浆、水漏等情况也会影响地下水位,造成无法顺利开采,影响周围居民生活。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这种灾害的情况一般是因为矿区地质发生突发性的地质灾害造成的,比如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火灾或地热的情况。像最常见的是瓦斯爆炸,多是因为开采时通风不好导致的。

2.4矿山环境化学污染灾害

因为在开采活动中会形成一些废渣、废水等,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时间堆积会出现化学污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般会出现在尾矿库决坝、水土污染及土地退化等,无论是怎样的情况,都会造成地质条件受损。假如出现灾害,就无法恢复原有良好生态环境,所以环境化学污染是最为严重的一个类型。

3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及应对措施

一般矿山地质灾害多在深部发生,在勘查的时候需要借助遥感信息和物理勘查方式。当前最常用的有: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法、地球物理勘查法、环境化学勘测法等。按照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来分析,不少的灾害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来控制,在对于预防灾害起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预防解决。根据笔者的丰富经验,总结了几个预防方法,具体如下:

3.1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

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需要做好评估,对地质周边环境有一个规范的开采政策及体系,这样可以在活动中做好预防,而且还可以确保开采后促进环境恢复,这项措施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制度和规划,并强制性执行。

3.2加大宣传预防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开矿工作人员素质

对参与开矿的工作人员积极宣传预防地质灾害的知识,增强其对灾害形成的危机意识及防范意识,加强学习预防减灾的手段和方法,使每个矿工都具备一定的预防灾害,避险,抢险的能力。

3.3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勘查技术

一定要提高矿山开采的勘查仪器的严密性,这样可以及时监测到一些潜在危害,对矿山开发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监测体系,更好的做到地质保护与环境博保护工作,避免重大损失。

3.4完善矿坑、矿井边坡设计,确保地质结构稳定

开采过程中,不注意矿坑及周边的稳定,很容易在开采中出现裂缝,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做好地质动态勘查,提前做好预防,完善矿坝的设计,使其具备一定的坚固和稳定性,建设滑坡或塌方的出现。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多是人们在开采时没有做好预防措施,这会给矿区的自然环境和地质结构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一定要重视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同时也要增强矿山开采的技术,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来避免地质破坏。可以根据地质灾害类型,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合理方案,确保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篇8

关键词:国内;金属矿山开采;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在采矿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很多废物,还破坏了自然环境。因此,我国提出要建设矿山,积极寻求安全、低成本、高效的采矿技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现状

(一)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严重缺乏

不仅富矿少,贫矿多,而且大型和特大型矿比较少。很多矿山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往往采富弃贫,使矿产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

(二)国内的采矿技术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是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别,矿业的发展水平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在某些发达的地区,其采矿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化的先进水平,然而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其采矿技术也非常落后,采矿设备也不齐全,而且采矿的贫化率比较高,从而导致矿山开采的效率变低。

(三)国内的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国际上很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对金属矿山资源的回收利用。发达国家对金属的综合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的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我国对金属的综合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的技术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还不到20%,矿产资源的回收率仅为30%。

(四)地下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地形与地貌的景观,破坏地下水资源。随着矿产的开发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的日趋恶化,环境容量之间有限的压力也在增加。目前,国内矿山环境问题比较严重,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二、国内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方向

我国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的采矿技术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为了提高采矿的技术水平,降低采矿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今后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被定为:精细开采技术、大规模采矿技术、无废开采技术、无人化开采技术等。

(一)精细开采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也变得越来越精细,金属矿产开采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采掘业开始进入精细生产时代。实现边坡开挖量、矿岩运输功、维护工作量、露天采矿环境破坏等方面的最小化,以达到露天矿精细开采的目的。同时不断的改善精细开采的工艺,配合精细额生产管理,获得更好的矿山开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二)大规模采矿技术

大规模采矿技术的核心是大直径深孔崩矿技术。大规模开采的方法主要有分段空场法、VCR法、嗣后填充法、分段崩落法、阶段空场法、阶段崩落法等。我国崩落采矿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无轨出矿的高阶段自然崩落法、高分段大间距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随着阶段高度以及分段高度的不断加大,采矿的强度得到提高,采矿的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降低,让矿山开采企业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开采,今后要广泛的应用大规模采矿技术。

(三)无废开采技术

无废开采指的是最大程度的减少废料的排放和产出,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矿产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的工艺技术。我国在无废开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无废开采技术将在今后的矿产开采中应用得更加广泛。

(四)难采矿床采矿技术

随着地表资源不断的消耗,采矿逐渐向深部发展,不断的增加低温低压,特别是高应力矿区增高采场突发失稳等风险,加大了其潜在危害。对采矿进行深部充填,可以解决采场的不均衡应力。充填法对深部矿床,构筑物下矿床,水下、建筑物下矿床以及自然倾向矿床的开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主要是采用充填系统自动化技术、高分层落矿以及无轨设备等技术,降低充填采矿法的采矿成本,大幅度的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

(五)低品位矿床采矿技术

我国的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用传统的方法开采低品位的矿床,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采矿成本高。溶浸采矿技术是结合选、采、冶等技术,直接从地下采集金属的开采工艺。对于传统常规开采方法不能回收的难选矿石、难采矿体、低品位矿石以及废石中有用的成分,采用溶浸采矿能够很好的进行回收,从而使地下矿产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变宽,增加矿石储量,满足了我国矿石产品日趋增长的需求。

(六)无人化开采技术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金属矿山开采还处于辅助操作控制和半自动化状态。我国采矿设备不断向智能化、遥控技术化、大型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为无人化开采技术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今后,无人化开采技术将持续发展下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金属矿产资源严重缺乏,国内的采矿技术发展不平衡,国内的资源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较低,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地形与地貌的景观,破坏地下水资源等。笔者通过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国内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发展方向,如精细开采技术、大规模采矿技术、无废开采技术、难采矿床采矿技术、低品位矿床采矿技术以及无人化开采技术。

参考文献

[1]郭金峰.国内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进展和发展方向[A].中国金属学会.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中国金属学会:,2010:12(05):72-73.

篇9

关键词:矿山地质;3S;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Abstract: after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a great extent change the local geology environment, causing many serious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from the mine geology disaster caused the main factors of,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 and spac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disaster methods, the mine geology disaster into several main types and the class. And according to the several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China mine geology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Keywords: mine geology; 3 S;Disaster typ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由于矿产开采过程势必改变原有稳定的矿藏条件,改变了当地的地质环境,而由于人为的采矿活动改变了地质环境所引起或诱发的灾害被称为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和破坏。

我国的矿产开采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矿产开采技术和设备都比较落后,这种条件下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矿山地质灾害事故频发。危及生命的矿难和环境灾害时有发生,近年来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根据我国矿山地质灾害发生及发展规律、特点,将矿山地质灾害进行详细分类,并根据其各自特点提出防治灾害的措施,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2、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就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状况而言,采矿活动的范围仍多数被限定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层内部。在矿脉开采之前,矿区地质环境是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而采矿过程,是从地壳内部的土壤、岩石圈层挖出大量的土石方,对地质环境进行了巨大的破坏,使其处于非稳定状态。我们可以看出,不论钻井开采、掘坑开采、注液开采,还是露天开采,都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环境,这种不平衡性的出现导致了地壳物质的不稳固,进而容易引发灾难性地质改变。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很多,若单从灾害发生的速率加以区别,可分为突变型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另一种就是缓发型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等。然而,在我们最常用的地质灾害分类,常常是以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和成因关系来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才能根据各种地质灾害类型制定相宜的防治措施。人为地质作用过程中不合理或者不科学改变地质环境,进而诱发的地质灾害基本涵盖了除火山喷发之外的所有地质灾害类型,本文将就其特点简要分类阐述。

2.1 岩土圈层形变灾害

这部分矿山地质灾害是由于采矿活动改变了矿区的地质环境,导致地区地下和地表岩土圈层形变,进而引发的灾难性后果。

2.1.1 诱发性地震

由于采矿活动致使岩土圈层结构性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反映在岩土圈层内部就是地震与断层错位。短时间的断层剧烈错位容易产生诱发性地震。由于人为地质改变而诱发的浅源性地震,深度小,危害和破坏力却十分巨大。小震级的地震,就可能致使井下和地表岩土圈层的剧烈改变,从而对建筑物、地表结构造成危害。

2.1.2 断层错位

断层错位也是圈层结构性失衡的一种表现,不过由于断层错位具有缓发性,能量在缓慢积聚,短时间内不易被测量和察觉。但是,可以预见,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脉被采空后,断层积聚能量会在短时间释放,终究会造成巨大的危害,这种灾害对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的破坏力也十分巨大。

2.1.3 地面圈层形变

地下岩土圈层的形变,往往导致地表岩土圈层下陷、沉降、开裂等,进而引发危害性巨大的矿山地质灾害。例如,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矿区地面沉降,地面开裂。一般的矿区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井巷开采的矿山地区。矿脉埋藏较浅,矿区地面平缓,地面塌陷与沉降的现象较为常见。而矿脉埋藏深、距地表较远的开采区,如果不能及时回填矿渣,就有可能发生大面积塌陷,地面塌陷、沉降和开裂不仅可破坏水土、建筑物,还可能毁坏道路、水库等公共资源与建筑,造成更大的危害。

2.1.4 斜坡岩土体运动

这一类灾害是由于采矿区地质边坡或地表断层边缘结构不稳造成的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例如采矿边坡失稳,常常会造成边坡岩土滑坡,岩崩等灾难,泥土边坡在雨后形成流动性土体,形成灾害性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造成的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形成不稳定结构。此一类型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或掘坑开采矿山。这种灾害常常瞬时发生,但造成结果危害性更大,如矿山山崩,往往使矿产毁于一旦,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危害极大,是此类灾害的典型例子。

2.1.5 矿坑工程灾害

不合理的矿山开采手段与落手的开采方式,常会造成矿山地下工程灾害事故的发生,如洞井塌方、冒顶、偏帮、鼓底、岩爆等。这些灾害均是因为矿井、矿坑内的岩土圈层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导致岩层、土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大量岩石、碎屑,并向坑井内突进,给矿井开采带来危害,危急矿工安全并造成财产损失。例如坑内岩爆就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巨大的岩石圈层应力作用状况下,一旦因采掘面不能维持平衡,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圈层应力突然释放,导致岩石破裂迸裂,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从而给矿山带来毁灭性灾难。

2.2 地下水位异变灾害

矿山开采过程中,深层开采有时会破坏地下水自由浅水层或层压含水层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引起地下水位和矿山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灾害性后果。

2.2.1 矿坑突水涌水

矿坑、矿井突水、涌水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之一。由于地下水位的短时间迅速改变,致使矿坑突然进水。这种矿山地质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导致后果也十分严重。

采矿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的排空速度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穿透隔水断层,或者骤遇蓄水溶洞、暗河,导致地下水大量涌人,造成坑井被水淹没,造成人员伤亡或其他严重灾难性后果。这种灾害在盗采严重矿山频发,多数因为开采技术低下,私挖乱采的盗采现象存在,相互均有可能突破蓄水坑洞,引发灾难性后果。

2.2.2坑内溃沙涌泥

坑内涌砂是矿坑突水的伴生灾害,当矿坑采掘过程中遭遇富含泥沙的蓄水层或溶洞,突破隔水层后,泥沙和岩屑随水一起涌入矿坑,造成涌浆灾害。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潜水层也常会因为断层错位,夹杂沉积物下漏涌人坑内,其结果是使矿坑被泥浆阻塞,设备和开采人员被泥沙掩埋,致使矿山遭受灾难性后果。

2.2.3地下水漏失

由于矿山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埋藏条件,造成地下水的水源补给跟不上消耗的速度。比如矿山开采造成地下河流的改道,过分开采破坏潜水层,这些地质环境的改变,造成地下水位超常下降,从引发地下水源枯竭灾害,进而引发河水漏失、泉水干涸,造成局域性干旱区。

2.3 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这类矿山地质灾害常常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的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

2.3.1 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灾害最常见于大小煤矿,由于矿坑通风条件不良,使瓦斯在封闭空间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偶然因素引发爆炸。这种灾害常常造成矿山开采人员群死群伤,矿井被剧烈的爆炸损毁,造成巨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

2.3.2 煤层自燃

由于煤层开采,是一部分开采矿面暴露在空气中,部分煤矿石因氧化放热导致温度逐渐升高,热量集聚后温度升高速度骤然加快,温度升高到煤的着火点时,便会引起燃烧。煤层自燃现象在古今中外时有发生,我国每年因为煤层自燃破坏煤炭资源多达2亿吨,经济损失巨大。

2.3.3 矿山火灾

矿坑火灾常见于煤矿的煤矸石山和硫化物矿床,因为煤矸石和硫化物也能氧化生热,进而引发火灾。矿山火灾对周围环境的大气危害也十分严重,一些常年燃烧的矿山,使当地空气污染严重,区域小气候发生改变,矿区周围苗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状况堪忧。

2.3.4 地热

矿山开采过程中,凡需通过深入岩土圈层开采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等,当达到一定深度后都会遇到矿井温度升高的危害。通常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 米以后,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大,地温非常高,也会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正常生产。

2.4 矿山环境化学污染灾害

采矿、选矿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物质造成环境污染,也是矿山地质灾害日趋凸显的一种形式。这些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堆弃或者无序排放,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这种环境灾难还会引发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相关次生灾难。这些污染事件的后果,往往长期影响人与动物的身体状况,导致国民经济和资源、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

2.4.1 尾库、场库灾害

许多矿山开采,都伴随着矿场与尾矿库的存在。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体不能承受压力决堤后形成泥石流造成巨大的危害。尾矿库溃坝常常因为坝体稳定性在日益增加的压力,或因废矿液溢出,坝体管涌而发生决堤。尾矿溃堤给矿区人民生产生活都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性后果,同时也会给当地水土环境造成污染和长期危害。

2.4.2 水土环境污染

矿山开采废水矿坑地下水、选矿、冶炼污水、尾矿渗漏水等,都会造成矿区水源与地下水的污染,同时废液中的重金属污染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存在,也会长期存留在土壤中,形成持久性的环境灾害。矿业废水量大,多数来不及处理,直接被无序排放进入环境水体,直接或间接造成区域性水土环境污染,致使矿区地表水、地下水源、农田遭受长期污染。这种如此危害性常常是潜在性的,其危害性更大。

2.4.3 土地退化

露天开采和掘坑开采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一个影响因素。在露天开采和掘坑开采过程中,地表植被、土坡土体的破坏,尾矿的扩展都会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而大量的采矿排水,致使土地盐碱化。

3、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

由于矿山的地质灾害都在深部发生,勘查多采用遥感信息技术与物理勘查方法。

3.1 地球信息技术综合方法

目前的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遥感集合“3S”技术,及时掌握地质灾害可能的分布、发生地点与区域。如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高危点位精确定位,并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叠加分析,预测灾变发生趋势。

3.2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主要指应用物理手段,探测岩土圈层相关信息,确定采空区、断层位移、磁场变化等可能的灾害伴发信息,对地质灾害进行提前分析与预测。地球物理勘查矿山地质灾害的方法主要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法等。这些方法是预测潜在矿山地质灾害重要技术手段。

3.3 环境化学勘测方法

在矿山地质灾害预防过程中,人们也常常使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例如对矿区环境污染的监测,化学探测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确定污染因素、预测污染趋势、追溯污染源、划分污染区,为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4、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灾害由于时空特点与产生条件各有特点,随着矿山地质勘查的手段逐步应用,我们应针对上述分类和勘查手段,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才能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有些矿山地质灾害我们能从主观上加以预防,有些地质灾害由自然诱因引起,我们不可能有效预防,因此我们制定具体的防治手段应包括如措施:

(1) 建立和完善矿山开采前的风险评估与环境评估,并制定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和规划体系。做到开采前严格评估,开产中积极防范,开采后积极恢复,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土地复恳纳入法规,强制推行。

(2) 加强宣传,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矿山开采人员素质,增强其对地质灾害的危机感与警觉性。提高矿山生产过程中全员防灾、减灾技能与手段,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防、险避险、抢险培训。

(3) 开发与应用先进的信息化、地球物理勘查手段、地球化学勘查手段,对矿山地质进行严密监视,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灾害施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测,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现矿山地质与环境生态动态跟踪与管理体系,避免重大人员财产损失。

(4) 加强矿坑、矿井边坡设计,进行边坡监测,坚固挡墙稳固边坡地质构造,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及时做地质勘察,并做好预防措施。合理建设尾矿矿坝,形成稳定矿场与尾矿库,降低滑坡和塌方风险。

(5) 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做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同时做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

(6)加强矿山环境监督与检查,进行全面、系统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影响评估。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矿、低产能矿场进行坚决关停。对于污染型采矿区,制定科学开采和“三废”排放方案,减少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进行矿场开采后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于可回填的废矿进行积极回填。

(7)对于闭坑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应该及时进行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全面推进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复垦,提高土地复垦率,结合生态措施实施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通过上述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矿山的生态功能,达到生态恢复和维护人类与环境和谐的目的。

(8)将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按一定比例安排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如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政府资助矿山环保、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等基金。

(9)在矿山开采区应严格禁止私采乱挖和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积极推行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和景观。监督与制止开采弃渣胡乱堆弃和不加处理排放,强制其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

(10)加大防治工作的资金支持,加强应该矿山等相关企业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关注度,预留地质灾害调度金,构建地质灾害、环境灾难补偿制和问责制。同时加强生态补偿制度,加大惩罚力度,用经济手段调节灾害防治力度。

5、结语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多,引发因素多样,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特点,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矿山开采方案,并进行积极的地质灾害勘查方法,做到将灾害消灭在萌芽期。综观当前对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勘查技术方法和预防措施,查明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预测灾害体的发展变化,提出防治措施,为矿山防灾减灾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1]丁雅丽.唐山市体育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例[J].西部探矿工程,2002(1).

[2] 黄钊文.露天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浅析[J].勘察、测绘与测试技术.2007,(8).

[3] 闫车杰.矿山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探讨[J].中国地质,2004,13(3):66-68.

[4] 张琦.辽宁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4(1).

[5] 刘会平广东省的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2004(2):l0l-105.

[6] 岳 境,邹继兴.露天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案[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7,(2).

[7] 张卫东.大周市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

[8]郭君科,田绍义 等.高密度电阻率法技术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1):ll6-ll7.

篇10

【关键词】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1 黄金矿山采矿简介

矿山地下开采工作在我国金属矿山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90%以上均采用地下开采工艺。由此可见,地下采矿技术在我国的黄金矿产开发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种类齐全、类型繁多。黄金矿床有岩金矿床、砂金矿床和伴生金矿床三种。主要工业类型有:矽卡岩型、微细粒浸染型、糜棱岩型、蚀变岩性、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性等矿床。尽管黄金矿产的资源种类、数量较多,但是随着开采时间的持续,开采速度与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砂金资源量已经在不断的缩减,而岩金在我国的资源处于贫矿多,富矿少、小矿多,大型、特大型矿较少,缺少世界级大型矿床的局面,同时有些资源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充分利用,这一系列原因给我国黄金矿山的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如果以后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得不到发展与提高,那么未来的黄金矿业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2 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黄金矿山中,砂金矿的开采开发已经接近尾声,黄金矿产资源开采以岩金开采为主,主要还是地下开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数字化、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开发与应用,我国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和装备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采矿的效率以及采矿回收率等采矿技术的指标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工人的安全保障也得以进一步加强。这样的发展状态使得我国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的岩金矿山当前使用的采矿方法有三大类:空场法、充填法、崩落法。进入21世纪后,在三大类采矿方法基础上,大约扩展到了30多种回采工艺,其中主要是以浅孔留矿法为主的与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采矿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不同的优缺点。

如:浅孔留矿法,所需要的采切工程量小,设备少,投资低,工艺简单,出矿效率高,达到产量标准的速度相对较快,所以这种采矿方法适合在中小型的矿山,但是浅孔留矿法在操作过程中也有着不少缺点亟待改正,像采场回采时平场和二次破碎的工作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高、难以实现机械化,采空区需要及时处理等等。充填采矿法,黄金矿山由于力求提高回收黄金资源,所以充填法所占的比重较其他类型矿山高,类型亦较多,主要有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缓倾斜的垂直分条充填、削壁充填、点柱尾砂充填采矿法,它是采矿工艺技术中采矿损失率最少,矿石贫化率最低的一种采矿工艺,这种采矿方法也被我国黄金领导部门所大力提倡。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其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基建投资较大。崩落采矿法,是以崩落围岩实现采场地压管理的一种采矿法,贫化率高,需要地表允许塌落,使得采矿方法的应用受到局限,如地面有重要设施或有河流、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经过,以及覆盖层中有流砂、未经疏干的砂层等其它不适地层,皆不宜采用此类采矿方法。三种采矿方法各有千秋,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何种方法,视具体条件而定。

3 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在和平与发展的21世纪,黄金矿业也必须承担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优质黄金矿产资源越来越少,复杂、低品位矿石资源将逐步成为开采主体,同时由于浅部矿体的逐渐消耗,深部开采是不少黄金矿山企业开采主流,这样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将面临深部高应力、高地压、高地温等不利因素的干扰。黄金矿山采选行业是废料产出较多的行业之一,在利用其资源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尾矿,其工业废弃物所占比例较大,同时,这些废料(包括堆存的尾矿与废石)需要占用很多的土地资源,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占用的是耕地。所以,在黄金矿产开采的过程中,会给环境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例如:泥石流、尾砂污染、废水污染、水土流失等等问题。

所以未来黄金矿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方向,现在提倡建设绿色矿山,是矿山发展必走之路。在采矿技术方面,充填采矿方法将会得以发展,作为深部开采的首选方法,新的充填技术、工艺和设备能够更好地降低充填采矿成本,提高效率,目前各国都在加大对新型的充填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发力度,我国在加大自身研发力度的同时,也可以从国外矿山的发展趋势中得到借鉴和启发。同时随着黄金矿山地下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废开采技术等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开采技术也将成为地下黄金矿山采矿技术的更高追求。无废开采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延长了黄金矿产资源的利用年限,提高矿山的综合效益,使得黄金矿产开采行业逐步走上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管理模式将会日益受到黄金矿山企业的重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集成化生产调度、数字化资源管理、智能化技术装备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在矿山生产安全、高效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另外,未来为满足对黄金物质经济的需求,黄金矿产开采技术在其它方面将会有不断的创新发展,例如:加大海洋资源的利用、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尾矿资源的再次利用、替代资源的开发以至宇宙资源开发等等,随着不同类别黄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黄金开采行业也会根据资源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采矿技术也会得到创新、发展。

总之,将来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向着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生产安全和高效的方向发展。通过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断的开拓创新,将会在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方面创造出成本更少、效率更高、自动化程度更高、生产更安全的采矿技术。同时相信未来的黄金矿产开采行业也一定会为企业、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现状与发展方向的全面论述,总结出黄金矿山地下采矿技术应当向着安全、高效、低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并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黄金矿产开采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将会担当起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崔岱.我国黄金和有色金属地下矿山采矿工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黄金,冶金工业部长春黄金研究院:TD863.1998(04).

[2]郭金峰.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所,2005,9:增刊.

[3]王晓秋,郭冬岩,吕广忠.我国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与展望[D].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4]王福财,宋建.斜长工作面浅孔留矿法在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C]//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