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元素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科技元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培养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有别于一般科技人员,主要以推广农业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类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相比,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所以研究这些科技人员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管理,对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农技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
1.1有广泛的知识面
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但又不是所需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农业生产是自然和经济生产结合的产物,不仅需要机械、电器、肥料、农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涉及生物、动植物生理学、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推广农业科学的对象是农民,千家万户接受农业新技术,层次不同,接受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有所选择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综合。
1.2掌握较高的政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贯穿着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奖励政策、物价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掌握好各项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技推广的保障。
1.3拥有系统的分析能力
在推广工作中能注意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结合等作出科学决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技术习惯、风土人情、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树立敏感的信息观念
一是要立足于知识之上来驾驭使用知识和信息,不要陷于知识与信念之中不能自拔;二是要给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益处,不能生吞活剥或无限量地掌握无用的信息;三是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使其为决策服务,并做到信息意识与战略思考的统一。这些应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1.5要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观点
技术人员要使推广的技术得到各级有关领导或组织者的配合,就应为满足他们的决策提供服务,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如果哪一些技术,领导已经接受,而且组织多方面力量全力支持去推广哪一些技术,推广就快,效益就高,相反推广速度就慢。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局部结合全局,把一些成熟的技术提供给领导,让他们决策。
2农业推广人员的培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的“二传手”,在科教兴农中有十分突出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使农技推广事业得到发展,农技推广人员安心从事其工作,有必要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1运用政策诱导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制定了不少政策规定,如开放搞活、成果奖励、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产生了强烈的诱导力,这些政策既鼓励第一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能使推广人员在服务中获得社会或政策允许的相关权益。比如推广成果的评定,一是迎合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荣誉心理,激发其上进心;二是公正地评定了推广人员的劳动成果,激发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性;三是为农技推广人员创造了人才的评价,业绩的考核,职称的评定,职务的晋升,学术知名度形成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享受优惠政策上还有差距。如职称评定上要求基层推广人员要有一定等级的科研成果,外语考试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农业科技与农技推广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两翼,发达的先进科研成果如果没有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和广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是运用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桥梁。基于这种认识,在培养农技推广人员中就要以更优惠的待遇去吸引、鼓励他们。如制定和颁发国家级技术推广奖,制定推广人员的培养和拔尖人才的鼓励政策等。
2.2实行岗位责任
要在现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技术目标的管理,对每个农技推广人员实行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对每人的岗位职责实行指标化考核评价,并与奖罚挂钩。责任目标一经确定,应保证推广人员自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允许在用户得到实惠的基础上取得政策允许的报酬。有条件的单位可按任务组织推广人员的优化组合,以充分发挥人际间的协调作用和优化效益。
2.3物质激励
技术有偿服务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激励手段,有偿服务是一种物质刺激形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注重业绩考核等,把个人的贡献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使农技推广人员看到贡献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起他们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很大一部分服务对象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对有偿服务不理解,不接受,这些问题要逐步得到解决。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就是要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有用武之地,得到相应报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4保持继续教育
篇2
1.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1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基础,它的健全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这所大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无法保证一所大学正常发展的基础设施,自然也不能实现这所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基础设施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一些学校基础设施根本就没有,基础设施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和顺利进行。二是 旧,一些基础设施过于陈旧,如实验室的淘汰设备和过期药品、图书馆的一些陈旧藏书、实习电站的老化等等,这些陈旧的基础设施根本不能适应学校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三是小,一些学校基础设施规模太小,如实验室设备的不完善、用于教学的计算机的数量的不足、学生宿舍的狭小与紧张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规模根本不能满足学校目前的正常教学需要。
1.2 农业高校自主办学能力偏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加快,农业高校的规模也呈不断扩大趋势。与全国其它高校面临的情况一样,西藏高校自主办学的能力较弱,对政府支持依赖性很强,缺乏对经济社会的主动适应能力。高校还不能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另外办学能力偏弱还体现在办学效益低上,相对的高投入与低水平、低效益的办学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与西藏高等农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不相适应。
1.3 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由于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客观上阻碍了优质资源特别是优质师资进入农业高校,教师供给存在很大缺口,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学术水平两极分化严重,学科建设受到很大的限制,造成了教学、科研、学生教育整体水平上不去,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
1.4 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僵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将由体力劳动为基础的产量、规模型向知识为基础的质量、效益型转化。但是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部分教学内容还比较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不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促进途径
2.1 实施扶持型的高等农业教育公共政策
一方面,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农业高校集农业、科技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性,充分认识到发展西藏农业首先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提高西藏高等农业教育的水平。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还需对高等农业教育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增加对农业高校的资金投入、加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结合西藏实际,持续扩大办学规模。
2.2 西藏高等农业教育教育要立足区域经济,办出西藏特色
与其他产业不同,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高等农业教育开放性的特征,要求高等农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西藏 80%以上的人口是农牧民,生活在辽阔的农牧区,赖以生存的是农牧业。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西藏农牧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基层专业技术人才相对匮乏,农牧业发展水平偏低。因此,西藏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西藏农业、面向西藏农牧区(林区)、面向西藏农牧民,坚持为西藏的农业现代化服务。西藏高等农业教育应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与特色专业建设。农业高校要面向西藏实际,加强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森林培育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草业科学、植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与繁殖、预防兽医学、基础兽医学、水利水电工程学等学科建设,形成相互配合、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为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奠定知识与人才基础。以特色学科为支撑,不继加强与西藏农业实际密切相关的传统优势专业建设,把优势专业办成特色专业。如农学、林学、植物保护、农田水利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要使该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与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适应性广、就业面宽、发展潜力大,经得起职业技术型人才标准的考验也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该专业是即是优势专业也是特色专业。另外,还要从应急办起来短线专业中甄别出未来西藏农业长期需要的专业,构建相应的学科,形成新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使学校学科特色与专业特色能够持续更新,与时俱进。
2.3 大力提高农业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面向高校所在区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应尽的社会责任。它既是教学实践,也是科研实践,同时使学校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就农业高校面向农村而言,高校主要是通过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影响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农村产业的技术基础,使农业科技含量在农村产业中的贡献率比重越来越大。高质量的社会服务重在大力提高农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具体举措有:第一,利用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形成一批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学术梯队,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第二,提高西藏农业高校科研工作对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能力,强化科研基地建设,使西藏农业高校直接面向西藏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促进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第三,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拓展合作与交流的领域,提高西藏农业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理顺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以免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2.4 准确定位,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及办学经费筹措工作
学校定位是一所大学的旗帜和灵魂,它决定和制约着一所大学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模糊的学校定位必然会影响到一所大学的阶段性正常发展,更不要说可持续发展了。一所学校在其办学历程中,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从教学型,到教学科研型、再到科研型,是其基本的发展轨迹。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经调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发展方向与学校定位方面,表现为认识不够统一:赞成办成教学科研型的占 51.3%,赞成办成教学型的占 37.4%,赞成办成科研型的占 11.3%。可见,未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的发展仍像其它院校一样,要办成一个教学科研型的大学,不过现在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教学型。教学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决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高教师队伍教学技能水平是重中之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则是鼓励导向,并非强制,即并不强调所有人都要去搞科研与服务;在师资引进过程中,则要适当引进高水平研究型人员为特色学科与特色专业服务,保持整个教师队伍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水平。学校仍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靠政府投入与学费收入来办学,因此要以优质教学水平争取更的政府更多的资金扶持,同时可适当提高学生学费。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结合西藏乃至全国当前与未来需要,开设办学成本低、就业趋势好的短线专业,提高办学效益。
篇3
关键词 连作晚稻;硅元素肥料;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3+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21-01
水稻是典型的集硅、喜硅作物,对硅元素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4位,而且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水稻田硅元素肥料的施用,不但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而且增产效果显著[1-3]。因此,部分地区水稻缺硅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4-6]。为探索和验证当地连作晚稻施用硅元素肥料的使用效果,特进行本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田块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蔡郎桥村,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良好,为多年种植农田,土种为黄斑青紫泥田。供试硅肥为安徽茂施新型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颗粒硅肥,SiO2含量≥29%。供试作物为连作晚稻,品种为甬优2640。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基施硅元素肥料517.50 kg/hm2(A),在水稻幼穗形成前期追施硅肥517.50 kg/hm2(B),在水稻幼穗形成前期追施硅肥258.75 kg/hm2(C),以不施硅元素肥料作对照(CK)。试验为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各处理面积为133.4 m2,设置保护行,处理之间用田埂隔开,并用塑料薄膜包裹,进出水沟相互独立,防止串肥串水。
1.3 试验实施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
2.2 产量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鄞州区当地连作晚稻种植中,适当补充和增加硅元素肥料的投入有利于水稻生长,进而验证了硅元素肥料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单产的技术结论。在现有地力水平下,一般硅肥施用量与连作晚稻实际产量呈正相关性,而且在施用时间上,硅肥作为基肥施用对水稻生长直至产量的贡献率要优于其作为追肥使用。因此,在鄞州区当地连作晚稻种植中,基施硅元素肥料375~525 kg/hm2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可在生产中借鉴应用。
4 参考文献
[1] 赵志白.硅肥对浙南山区晚稻的增产效果[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1):35-36.
[2] 王泽松,艾家祥.双季晚稻硅肥施用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0(3):348-349.
[3] 蒋亨富,陈文伟.钾硅肥对杂交晚稻的增产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1996(6):276-277.
[4] 庄亚其,张华丰.硅肥对连晚稻的抗倒与增产效应[J].上海农业科技,2002(3):77.
篇4
关键词 小麦;锰肥;施用量;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022-01
调查显示,新野县耕地耕层土壤有效锰含量20~30 mg/kg的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1.8%;10~20 mg/kg的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78.2%,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冬小麦上开展了微量元素锰肥单因素田间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新野县溧河铺镇冯营村南300 m,土类为砂姜黑土,土种为深位少量砂姜黑土。前茬作物为夏花生。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高,含全氮1.01 g/kg、有效磷20.6 mg/kg、速效钾129 mg/kg、有机质16.4 g/kg、有效锰17.5 mg/kg。
1.2 试验材料
肥料种类为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分析纯试剂硫酸锰。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如表1所示。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3.8 m2(7.0 m×3.4 m)每个处理的大量元素施用量完全相同,只设置硫酸锰施用量一个因素的差异[1-2]。小区间、区组间设埂,埂高20 cm,防止窜水窜肥,试验地周围设1 m以上保护行[3-4]。
2 结果与分析
对各小区分别单收脱粒计产,统计平均产量,折算总产量,如表2所示。产量表现以处理2最高,产量达7 764.71 kg/hm2,较处理1增产幅度达8.70%。对该试验进行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处理间F=5.18>F0.05=3.478,处理间差异显著,说明锰肥5个不同施用量对冬小麦的产量具有明显影响。
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锰肥施用量水平与0施用量水平之间差异均显著,除0施用量水平之外,其他各水平之间互比差异均不显著。说明在该田块有效锰含量水平下,施用硫酸锰22.5 kg/hm2即可达到理想增产效果,进一步增大锰肥施用量,小麦产量不再继续提高。
统计结果显示,当土壤有效锰含量在17.5 mg/kg时,施用锰肥对小麦产量具有增产作用,但硫酸锰施用量在22.5 kg/hm2时就比较适宜,继续增大锰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没有明显作用。施用Mn2SO4 22.5 kg/hm2,比空白区增产621.85 kg/hm2,增值1 304.1元/hm2,扣除锰肥成本225元/hm2后,净增收益1 079.1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砂姜黑土有效锰含量17.5 mg/kg的田块种植冬小麦,在氮、磷、钾化肥施用量一致且用量适中的情况下,增施锰肥具有比较显著的增产作用。因此,建议当土壤有效锰含量在15~20 mg/kg时,小麦锰肥施用量应控制在22.5 kg/hm2左右。因该试验只设置了1个点次,试验数据有限,所以无法进行微量元素临界值分析。将在以后继续开展试验研究,丰富试验数据,增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参考文献
[1] 涂仕华,冯文强.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其它元素的交互作用[J].西南农业学报,1999(增刊1):13-20.
[2] 杨宗飞.微量元素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05(6):13-14.
篇5
关键词木纳格葡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肥效
中图分类号S6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204-01
通过小区试验项目,验证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阿图什市松它克乡葡萄上的施用效果,以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4—10月进行,地点设在阿图什市松它克乡夏提麦村农民的葡萄地。该地块为六年生葡萄园,潮土,土壤养分情况见表1。阿图什市松它克乡夏季白天由于北山坡的太阳辐射,使该乡的气温迅速上升,气温高达36 ℃以上,太阳落山后由于有阿湖山口将天山深处的较冷空气吹到该乡,使夜晚的气温迅速下降,昼夜温差最高可达到20 ℃,极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1-3]。
1.2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六年生木纳格葡萄。供试肥料:“肥滴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由乌鲁木齐野田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新疆土肥站制定的统一试验方案,共设3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施羊粪30 t/hm2,不施其他肥料。处理2:在常规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施用“肥滴灌”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750 g/hm2对水750 kg/hm2(每个处理每次该肥料施用量为2.7 g)。CK:在常规施用基肥的基础上施用清水750 g/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30 m2(10 m×3 m),试验地总面积666.7 m2,代表面积233.33 hm2。
1.4田间管理
葡萄试验地块基肥施羊圈粪30 t/hm2。葡萄开墩及基施肥料时间4月2日,栽植密度1 830株/hm2左右。5月16日、7月22日进行中耕,4月7日、6月3日、6月29日、7月31日进行浇水,共浇4次水,夏季修剪3次,即4月30日、5月20日、7月26日。10月初进行采收。
2结果与分析
2.1田间观测记录和考种
通过对田间观测记录和考种的主要数据(表2、3)分析可以看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对葡萄产量构成一定的影响。
2.2不同处理对葡萄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产量进行统计分析(表4),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后,葡萄单产平均为38 900.0 kg/hm2,较常规施肥增产4 800 kg/hm2,增产率为14.1%。清水处理比常规施肥增加了1 300 kg/hm2,增产率为3.8%。从试验小区方差分析(表5)结果可以看出,该试验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处理间差异显著[4-5]。
3结论与讨论
在葡萄上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效果十分明显,从产量数据分析来看,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处理的葡萄产量达38 900.0 kg/hm2,较常规施肥产量(34 100.0 kg/hm2),增产4 800 kg/hm2,增产率达到14.1%。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明显。
(下转第209页)
(上接第204页)
虽然通过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施用在葡萄上的试验初步表明: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的施用对作物的增产增收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要大面积的推广应用,还需进行试验研究,以对其施用效果进一步验证[6]。
4参考文献
[1] 依马木,王莉.木纳格葡萄品种简介[J].江西园艺,2003(4):21-22.
[2] 田珍.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温室辣椒上的肥效试验[J].新疆农业科技,2011(4):24.
[3] 古丽斯旦·吐合路克,阿不都沙塔尔·艾尼.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施用肥效试验总结[J].新疆农业科技,2011(6):23.
[4] 阿依买木·沙吾提,阿布都卡迪尔,帕提古丽·沙吾提.赤霉素处理木纳格葡萄的无核化效果及品质的试验[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4(4):24-25.
篇6
“办好世界草莓大会,拉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昌平区这种大力发展草莓产业的做法非常好,因为它直接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升级。”
2012年2月18日上午,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昌平盛大开幕,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参观了草莓博览园后,留下了上述感言,他的感言代表了很多参观者的心声。
据大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由国际园艺学会与中国农业部、北京市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园艺学会共同主办,昌平区政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承办,北京市农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农业局协办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不但推动了农业的提质增效,也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目前昌平区共建成草莓日光温室1万余栋,草莓年产量突破1200万公斤。每栋草莓日光温室可实现年纯利3万元以上,带动了3500多户农民增收。昌平区已经成功获得了“昌平草莓”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保护,建设完成了国内首个农资配送体系以及首家草莓医院。同时引进了北京欧洲草莓研究所等一批国际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和世界知名农业科技企业,并且储备了国内外草莓品种资源135个,先进栽培模式17种,产业发展水平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昌平区将眼光瞄准了农业发展的高端环节,并且正在深入推进“一园三中心”场馆设施的后续开发和利用。其中,草莓博览园在未来将成为京北地区及昌平东部的标志性景观,主要用于草莓科技示范展示和举办各类农业展会活动,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开展农业休闲、消费及体验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场所。“三中心”会后将通过市场运作,探索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现代物流等产业,逐步建成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业产业化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基地。昌平区已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昌平园的规划建设,本届盛会所聚集的各类创新要素都将成为其中的重要支撑,这对首都乃至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凸显科技元素
据悉,在本届盛会中,草莓博览园最为引人瞩目,因为它突出了国际草莓风情展、草莓科普文化展、中国草莓科技展等特色内容;此外,草莓加工中心、草莓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农业产业科技促进中心,作为国际草莓产业展的主要场所,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因为在那里,集中展示了当今草莓生产的最新技术。盛会场馆在规划建设中融入的剪纸与中国红等传统文化元素,更是让参观者眼前一亮。记者注意到,这次盛会的场馆广泛采用了日光温室、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特种玻璃纤维、低辐射镀膜玻璃等节能环保技术,充分体现了“人文、科技、绿色”的理念。很多参会的企业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例如,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将在年底建成国内第一条超高压草莓加工生产线,可年产高品质草莓汁5000吨。超高压加工技术又称高静水压加工技术或高压加工技术,该技术的高压处理过程,是一个纯物理过程,具有瞬间压缩、作用均匀、操作安全和耗能低等特点,因此它能最大程度地保证食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且能较好地保持食品所固有的营养品质、风味、色泽与新鲜度等等。天翼生物推出的这项创新成果,既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此外,北京御林汤泉农庄也为迎接本届盛会,推出了一套“草莓生产管理自动监控系统”。这套系统可自动监测草莓棚的湿度、光照与土壤温度,并可实时查看草莓生长情况、实时监测草莓生产状态。该农庄这种将现代科技与农业有机结合的做法,深受市场好评。
荟萃顶级专家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从科研、技术、产业、投资各个角度全方位解析草莓经济。大会汇聚了全球顶级的草莓专家,并涵盖了所有草莓的主产国家和地区。大会期间通过14场特邀报告、116场口头报告、300篇墙报展示等方式,进行了遗传育种、野生资源保存与利用、生物技术等多项学术内容的研讨。其中意大利Bruno Mezzetti 教授和美国John L.Maas教授,分别就改良草莓营养品质的综合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莓病虫害研究进展与存在等问题作了报告。本次盛会的参会国家、参会代表及学术论文数量,都全面突破往届的大会,在学术、产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球顶级草莓专家的积极参与,体现了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促进草莓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盛会期间,进行了现代农业温室设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世界草莓产业发展趋势、现代农业机械4场产经论坛,并介绍了先进生产经验,推动了产业与经济的交流,为相关企业搭建了一个沟通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莓课题组组长张运涛介绍说,根据北京草莓协会最新统计,目前中国的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总产量200万吨、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均位列世界第一,草莓产业在全国活跃发展。就草莓大会举办前和现在比,中国对草莓领域研究的科研经费增加了2~3倍。这次大会举办后,中国草莓科研水平至少提速5~10年。
凝聚品牌力量
当为期5天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在北京昌平胜利落下帷幕时,来自北京建德红群草莓采摘基地负责人的一席话,让记者心里充满了感动。他说:“世界草莓大会又被称为‘草莓界的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前六届都是在欧美国家举办,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是首次来到亚洲,走进中国。首次走进中国的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办出了特色,因为它把世界草莓大会的品牌内涵,做了一种全新的展示。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组织了国际草莓产业展,极大地丰富了盛会的内容与形式,为大会学术代表、各级领导、企业代表、种植农户、广大市民提供了多层面的参与机会,也为全世界草莓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展示与交流提供了全方位的功能平台,更向世人展示了品种与育种、栽培与管理、储运与加工、保障与配套等领域的最新技术与最新成果。草莓让生活更甜美,这是本次盛会期间的一句宣传口号,也是我们企业的一种文化理念。正因如此,我们在草莓的培养上,严格按照有机标准进行培育,绝不使用任何化肥与农药,所以我们的草莓口感与品相都极有特色,并且草莓在采摘期间免洗,可以直接食用,这种特色草莓,本身就具有一种品牌影响力。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产品的平台,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企业品牌影响力的平台。”
篇7
关键词 玉米;文胜液态肥料;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3;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3-0019-01
为验证安徽省文胜肥业研制并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液体,微量元素型)在玉米上的应用增产效果,2015年夏阜阳市颍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玉米作物上进行小区试验,试验按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和《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得出了此肥料在玉米上使用效果,分析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在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水溶性肥料提供科学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选择在程集镇东刘村某农户家玉米田内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地形平坦。供试肥料为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液体,微量元素型)(养分含量为:N+P2O5+K2O≥500 g/L,B+Zn≥10 g/L),复合磷酸二氢钾(N+P2O5+K2O≥45%,B+Zn+Mn+Fe+Mo≥10%),45%复合肥(15-15-15),尿素(含纯N 46%),以上在阜阳市场购买。试验作物为玉米,品种选择中科四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文胜大量元素可溶肥料(液态)(A):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分别用文胜液态肥配成1%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每小区喷3 kg(折合750 kg/hm2),同时每小区用水溶肥料500 g对水110 kg进行浇灌;复合磷酸二氢钾处理(B):用复合磷酸二氢钾配成1%的水溶液,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同时每小区用复合磷酸二氢钾500 g对水110 kg对小区灌根;清水处理作对照(CK):每小区用清水3 kg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同时用清水110 kg进行灌根。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40 m2,随机区组排列[4-6]。各处理的基肥、追施的尿素以及其他农事操作的措施均相同。
1.3 试验实施
6月10日基施45%三元复合肥(15-15-15)600 kg/hm2、尿素150 kg/hm2,施肥后当日播种,6月29日定苗,种植密度55 500株/hm2。采取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株距30 cm。大喇叭期(7月26日)追施尿素225 kg/hm2。7月5日、26日及8月10日分别按处理设计肥料用量进行叶面喷施及灌根;6月17日用乙莠进行芽前除草;7月27日用3%呋喃丹颗粒剂丢心防治玉米螟。9月24日收获,对各个试验小区产量进行脱粒、称量、记载。以上各小区均进行同样的农事操作措施。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田间观察可知,处理A、B、CK的叶色分别为浓绿、浅绿、淡绿。由表1可知,处理A较CK增产1 100 kg/hm2,增产率为12.83%,较处理B增产625 kg/hm2,增产率达6.91%。不同处理玉米产量方差分析和LSR新复极差法比较分别见表2、3。
采用LSR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LSR=SSR×SX
SX==0.85
当dfe=6时,查出P=2、3时的SSR0.05和SSR0.01的值。
将处理A、B、CK的小区产量的平均数依次排列为38.7、36.2、34.3,当P=3时LSR0.05=2.94,LSR0.01=4.45,而38.7-34.3=4.4>3.04,说明文胜液态肥小区较清水对照小区达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文胜液态肥处理小区玉米产量较复合磷酸二氢钾处理小区玉米产量增加625 kg/hm2、增产6.91%,较清水对照处理小区玉米产量增加1 100 kg/hm2、增产
12.83%,达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说明文胜肥业生产的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液体,微量元素型)增产效果显著,建议在玉米生产上进行推广使用[7]。
4 参考文献
[1] 于德勇,李春杰.玉米应用中量元素肥料肥效验证试验研究[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11):31.
[2] 李建军,李风章,郭民华,等.夏玉米在“3414”试验方案中氮磷钾配施的肥料效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74.
[3] 王婷婷,冯尚善,卞会涛,等.活化腐植酸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研究[J].腐植酸,2015(3):9-11.
[4] 李桂福,连占存.全膜覆盖玉米控缓释肥肥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17-18.
[5] 景旭东,林海琳,阎杰,等.改性稻秆制备缓释包膜尿素及其肥效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4):65-69.
篇8
关键词: 水稻;硅肥;效果
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作物在施用硅肥后,可使作物表皮细胞硅质化,使作物的茎直,减少遮荫,使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可提高作物抗逆性,作物施硅肥后,产生的硅化细胞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挖掘水分蒸腾作用,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和抗低温能力。硅肥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并含有一定量的磷、锌、镁、硼、铁等微量元素,对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同时能改良土壤,矫正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能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并促进磷在作物体内的运转,从而提高结实率。水稻是典型的喜硅素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4位。经多年试验、示范与应用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提高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稻田施硅肥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水稻田长期施用硅肥,能有效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了病虫的危害程度。从生理上讲,水稻田中氮、磷、钾、硅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合理施用,能有效地改善植株受光态势,使叶片上举,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了茎秆的硬度,使茎秆健壮,根系发达,从而提高了抗病、防虫的能力。特别是对稻瘟病、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二化螟、钻心虫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水稻田施用硅肥后,使植株含硅量明显增加,导管刚性增强,有效地增加植株体内的通气透气性,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并能激活稻田土壤中磷、钾肥的活性,加速磷、钾肥在水稻植株体内运转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并能有效地减轻由于施用氮肥过量引起的贪青倒伏。同时还可以预防水稻根的腐烂和早衰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对根治水稻中毒性烂根病有着重要作用。
2水稻施硅肥能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业污染来自于人们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施硅肥后,可以使水稻植株产生一种较强硬的硅化细胞,使害虫不易咬噬,以达到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或采用生物农药、物理方法,掌握最佳的有效时期,也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由此减少农药污染。
3水稻施硅肥抗旱、抗倒伏,增产效果显著
水稻是需硅量较多的作物,加之多年连作的老稻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稻田中严重缺硅,尤其在缺硅的土壤上种植的水稻,生长不良,茎秆细长软弱,叶片本应为20°~30°直立型则变成垂柳叶,分蘖少,抽穗迟,空瘪粒多,千粒重下降,抗性差,易倒伏,易感染和发生稻瘟病、纹枯病、钻心虫等病虫害。在水稻优化配方施肥中,重视氮、磷、钾、硅等大量元素合理地施用,硅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很大作用。硅虽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需要的营养元素,但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8.5%~13.0%。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田缺硅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硅肥后,可以使水稻植株上皮细胞硅质化,茎秆粗壮,叶片挺举,减少遮光,叶片夹角缩小,光合作用、抗倒伏能力、抗旱节水能力增强,为水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4硅肥施用方法
水稻田施硅肥,应配合氮、磷、钾、锌等肥料一起施用,作底肥施入土壤中,最好在翻地前或水耙时撒施。硅的标准用量为15.0~19.5kg/hm2,或以硅氮磷肥600~750kg/hm2为宜。
5结语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满足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配合,缺一不可,各种元素对水稻的生长起着各自的作用,一旦某种营养元素的缺乏或不足时对其他元素的吸收有拮抗或抑制作用,严重时还有毒害作用。因此,水稻在生长发育中首先满足必需营养元素的供应,尤其是硅肥具有改善水稻品质、增强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使水稻生长健壮,抗倒伏,具有抗旱节水的功能,为水稻获得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玉龙,李军,刘明达,等.辽宁省水田土壤肥力状况的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6):543-547.
[2] 刘明达,张玉龙.水稻土硅素肥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土壤通报,2001,32(4):187-192.
[3] 刘明达,张玉龙,李军,等.施用钢渣对水稻硅素肥力的影响[J].土壤与环境,2001,10(3):220-223
[4] 周爱珠.硅元素在水稻平衡施肥上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167.
篇9
1.1缺素僵苗
缺素僵苗常见的是由缺磷、缺钾或缺锌等3种元素造成的僵苗。缺磷僵苗,叶色呈暗绿或灰绿色,并常沿叶脉纵向卷缩,远看苗色暗绿中带有蓝紫或灰紫色。缺钾僵苗,开始时下部老叶尖首先发黄,并伴有赤褐色斑点发生,斑点沿叶缘向基部扩展,连成条斑,叶片枯死;部分品种不显赤褐斑点,起先下部叶全叶呈赤褐色,而后扩展至全株,严重时整株叶片枯死,远看似火烧焦状,故又名赤枯病。缺锌僵苗,棕色至褐色的叶斑从下位叶的中部开始出现,逐渐扩展至叶的上部和基部,中基部和中脉常有失绿现象。我县土壤pH值均大于7,土壤呈弱碱性,土壤缺磷、缺钾、缺锌的田块较多,尤其是古邳、庆安、姚集、魏集等抛沙土地区,缺素较重,虽然底施肥料时,增施一部分磷肥、钾肥和微肥,但在撒施时由于施用不均,而造成田间水稻僵苗呈现点状分布。
1.2中毒僵苗
由土壤中有毒性还原性物质引起,主要有硫化氢、低级饱和脂肪酸和低价铁、锰离子等等。其中硫化氢毒性最强,中毒症状与土壤中各类还原性物质的浓度高低有关,共同的症状是必伴有大量黑根、腐根发生,土壤发黑,有臭味。我县出现中毒性僵苗主要原因是:①未腐熟的有机肥(人、畜和家禽粪肥)用量过多或耕翻过迟。②耕层土壤长期积水,导致还原物质的积累。③前茬秸秆未经深翻掩埋在土壤表层富集,经长期淹水后腐烂沤根而至。④水源性污染造成水稻僵苗。水源性污染主要由污水排放造成灌溉水中的有毒性物质(酸、碱、重金属离子)累积。
1.3冷害僵苗
主要症状除叶色暗绿、生长停滞外,往往上部叶有水渍状病斑,并有夹科或全科死苗。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稻分蘖期间遭遇寒潮低温侵袭,同时加上连续阴雨的灾害性天气造成。
1.4除草剂残留僵苗
秧苗根系发育、生长不正常,易形成“鸡爪根”;其主要原因是前茬麦田连续使用甲黄隆、绿黄隆及其复配剂,增加了土壤农药残留。
1.5病虫害僵苗
主要是由于水稻叶稻瘟、稻蓟马在秧田期为害而没能及时防治,导致水稻栽插后病虫害加重而发生水稻植株生长停滞、分蘖生长迟缓的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水稻成片枯死,形成“枯心塘”。
1.6栽培措施不当引起的僵苗
栽培措施不当会造成水稻僵苗不发。①秧苗素质不均,因栽培过密、群体间差异较大,造成素质差的秧苗发育迟缓。②田土过于浮烂,秧苗栽插后不断向下沉陷而造成。③水稻栽插过深,水层淹没心叶,或土温低,致使根系生长缓慢,吸收养分少,引起秧苗发僵。④耕作层熟土被取而造成土壤板结水稻僵苗不发。⑤因品种选择不当抗逆性差,水稻僵苗发生重。
1.7以上各种水稻僵苗的症状并发
生产中所见的僵苗,原因和症状往往均是多重的。如: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较低(<50mg/kg),栽后又遇低温或土壤还原性强,则会严重阻碍稻根对钾的吸收,使缺钾加剧,这样缺钾和冷害、中毒僵苗的症状并发。
2水稻僵苗的防治对策
2.1合理栽培
选用合理的栽培措施使水稻能达到壮秧高产目标,从而减轻水稻僵苗的发生。①选择抗逆性强的组合。不同的品种和组合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因地制宜,选用水稻抗逆性强的组合,是防止僵苗的捷径。一般来讲,迟熟组合比早中熟组合抗逆性要好。因此,预防僵苗要选择水稻的迟熟组合,如II优明86、II优航2号等迟熟品种。②培育壮秧,增强抗性。壮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春季要旱育稀植和喷施多效唑,是培育壮秧行之有效的方法。③提高插秧质量,搞好田间管理。插秧时应在晴天,插秧要保证浅插匀插,最好采取“不洗不扎”、“带土移栽”、“带药移栽”等方法提高插秧质量,水稻移栽后,做到“浅水活蔸,湿润灌溉”。④前茬麦田要使用安全性除草剂;配方施肥,深耕掩茬;开好稻田沟系、灌排要及时。
2.2排水晒田
对于中毒性僵苗田块,要及时排水晒田,增温补氧,改善土壤环境。坚持浅水勤灌与轻搁田相结合,提高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环境更新,氧化还原性有毒物质。对于冷害僵苗的田块,在秧苗返青后,也应排水露田,以水调温,以水保温,日晒夜灌,提高水温和土温。
2.3缺素补肥
根据水稻缺素发生僵苗的典型症状,相应地补施所缺元素。缺磷田块可施用过磷酸钙225~375kg/hm2;缺钾田块可施用氯化钾或硫酸钾112.5~225.0kg/hm2;缺锌田块可撒施硫酸锌15~30kg/hm2,或用0.2%的硫酸锌溶液叶面均匀喷雾。
2.4病虫害防治
稻瘟病可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125~3.000k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对于严重的发病中心可重复喷药1次;稻蓟马可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2.5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
对僵苗现象严重的水稻田块还应喷施叶面肥和生长调节剂,如僵苗灵、肥力素、活力素、叶肥王等,以调整植株生理活性,增强抗性,促进水稻的快速恢复生长。
参考文献
[1]吉秀蓉,李先圣,吉用铨.水稻僵苗原因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7):104.
[2]钱飞跃,王恒卫.水稻僵苗发生的原因及防止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9):89.
[3]施星明.水稻僵苗的
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1(5):19.
[4]尚林田,葛树广,沈为旗.水稻僵苗的形成和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1997(2):8.
[5]莫云飞.水稻僵苗的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7(11):32.
[6]仲卫华,丁志华,杨和文.水稻抛栽后僵苗成因与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7(6):131.
篇10
关键词:测土配方施肥;原理;原则;方法;步骤
我国当前农业用肥普遍存在肥料的表施或浅施、过量施用氮肥和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造成肥料易挥发、流失,难以达到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肥料利用率低;容易造成种子的烧伤或铵中毒,还可能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
对于施肥来说,首先要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通过提供配方肥或发放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正确施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供氮磷钾和微肥的施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其特征是“产前定肥”[1,2]。
1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
一是元素的营养学说。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n、p、k、c、h、o、ca、mg、s、fe、b、mn、mo、zn、cu、cl等16种营养元素,其中n、p、k是大量元素,c、h、o、ca、mg、s是中量元素,fe、b、mn、mo、zn、cu、cl是微量元素。二是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代替律。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在植物体内含量多少,均有各自的生物功能,它们的营养作用是同等重要的,而每种营养元素具有的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三是养分归还学说。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从土壤中不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植物的长期吸收利用会使土壤的某些养分变的越来越少,养分失去平衡,地力逐渐下降,若要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带走的各种营养元素。四是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决定其产量高低的是土壤中有效含量最低的那个养分,在一定的范围内产量随这个养分含量的增减而增减,忽视这个最低养分,即使再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五是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栽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随之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产量反而减少。六是综合因子作用律。作物生长发育除养分因子外,还有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和良种、植保、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措施,单靠一个因子或一项措施是不可能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存在着诸多因子的交互效应。
2测土配方施肥遵循的原则
一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指标,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沃度。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相配合的原则。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坚持用养结合,才能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3肥料用量的确定方法
一是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这个技术综合了目标产量法、养分丰缺法和作物营养诊断法的优点,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养分的调控,主要包括氮素的实时监控、磷与钾养分的恒量监控及中、微量元素养分的矫正施肥技术。二是肥料效应函数法。该方法是根据“3414”的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直接获得某一区域,某种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肥料配方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三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特别地区、不同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用“3414”试验的相对产量的高低来表示,对某一地区的土壤通过养分测定,就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相应的推荐施肥量。四是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间的差测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充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养分平衡法涉及到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等参数[3,4]。
4测土配方施肥的步骤
一是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是制定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二是田间试验。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导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能摸清土壤养分矫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施肥量、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为构建施肥模型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三是配方设计。肥料配方设计是测土施肥技术的核心。通过总结田间试验、土壤养分含量等数据,划分不同施肥区域,同时根据气候、地貌、土壤、耕作程度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四是矫正试验。为了保证肥料配方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的批量生产和大面积应用的风险,在施肥分区设矫正试验,验证其施肥配方的正确性,并完善肥料配方改进施肥参数。五是配方加工。配方落实到农户田间是配方施肥的最终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加工配方肥——专用肥。六是示范与推广。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实际效果,建立配方施肥示范区树立样板田。七是宣传培训。宣传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普及技术的重要手段,主要是培训各级技术员和农民。八是效果评价。农民是此项技术的最终执行和落实者,也是最终受益者,效果评价主要是调查测土配方施肥的实际效果,及时获得农民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施肥体系。九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保证测土施肥工作长期有效的科技支撑。重点开展田间试验方法、土壤养分测试技术、肥料配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工作,不断提升测土施肥技术水平。十是耕地地力的评价。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耕地地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耕地地力评价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耕地质量预测体系的重要前提。
5参考文献
[1] 李丹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08(10):17.
[2] 赵丰琴.测土配方施肥方法[j].农村科技,200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