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素质发展 策略研究

语文具有工具性,它不仅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而且对其他学科具有直接影响。语文还是一门具有思维性、人文性的学科,语文学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核心素质的好坏。现如今,通过课外阅读发展语文素质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不仅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而且有效地协同语文教学发展语文核心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刻不容缓。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学校课程教学资源。在开发教学资源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地拓宽思路,树立正确而科学的课程资源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学校实际条件,广开教学思路,使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资源得到科学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利用。例如在阅读《浅水洼里的小鱼》这篇文章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浅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的小鱼。”这句话,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将收集到的有关浅水洼及小鱼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小鱼的活泼可爱。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文本,教师要做到有机开发。以农村小学为例,其独有的环境就可以成为教师开发的教学资源,例如在阅读《落花生》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找、去看、去问有关花生的事情。整个活动完成下来,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花生的外表,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花生的品质。其次是社会课程资源。社会资源具有形象性、实践性等特性,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第一,利用风土民情,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关风土民情的课外书籍的内容。第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在学生识字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汉字,就可以让学生搜集身边的错别字,进而推动社会上用字的规范性,这样的做法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加识字数量,提高观察能力。而且当学生识的字多了,其阅读地能力就会随之提高,进而使语文素质得到提高。

二、开展定期的阅读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活泼好动、爱玩的小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能切实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及充分发挥阅读活动的作用,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落实阅读的书籍。教师可以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订购课外书籍,并将其放置于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等学生触手可得的地方。其次,落实阅读时间。将课外阅读列入语文教学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然后,落实活动,实现活动的多样性。像是开展阅读比赛和评比,其详细内容包括作品解读、文章欣赏、演讲、讲故事大赛、课外知识竞赛,等等。例如,教师在班级中定期开展阅读古诗主题班会,这样的活动会使得班级中掀起一股阅读古诗的热潮,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许多学生在这一学期过完之后,会不经意间积累许多有关古诗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文素养。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发展状况,而且能提高学生阅读参与度,激发兴趣,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实现终身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为了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地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教学的目的是实现终身学习。为此,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及在今后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读书方法有很多,阅读方法会对阅读的速度及阅读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待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首先,浏览法。顾名思义,浏览法就是指用极快的速度将书浏览一遍。对小学生而言,他们要读的书有很多,但是在精力和时间上是有限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使学生阅读大量书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浏览法阅读。那么哪些书籍可以用浏览法阅读呢?第一,资料性的作品,只要求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即可。第二,那些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书籍,只要求知道故事的大概和其蕴含的道理即可。其次,摘抄法。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对于那些与语文知识相关性高的书籍,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其他的还有精读法、跳读法等。但是有的教师并不这样划分阅读方式,而是将阅读方式划分成了文学作品阅读法、麻醉性阅读法、信息式阅读法、经典著作阅读法。总之,无论哪种划分方法,只要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就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课文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极具创造性,因此,教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就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方式,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展现自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包括学习方法、审美情趣以及思想品质,换言之,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所表现出来的和现代化教学需求相适应且牢固的学习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便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于学生今后乃至终身的发展而言,其意义重大。从宏观角度来说,语文核心素养令学生素养以及文化背景和教育的背景有机结合,是对过去教育反思的必然结果,体现语文学科的多样化。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

每个人的人生发展历程需要具备许多素养,以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最为关键,是学科培养人才的一直追求的目标。语文教学要从自身出发,按照语文学科特征,把学科的教学转化为核心素养提升教育。语文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其他学科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的基础,语文教学不但肩负着素养以及母语教育的职责,与此同时,也要将主流的三观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开展语文活动中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发挥语文的价值具有帮助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由始至终贯穿语文教学过程,语文阅读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根基,着重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塑造健康向上的性格,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思想观点等众多方面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阅读教学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实多样,使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以加强,唯有强化学生的思考以及认知能力,方可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进一步地促进众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拓展自身的文化理解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想象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实现语文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提升文字感受能力

语言是一种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技能,在情境中开展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优势独特,在情境中激起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体验。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哪怕再有趣味性的文章,也无法令他们产生阅读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文本,而只是流于表面。所以,要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便是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形式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关于月色下荷塘的图片,并附上一曲相关的背景音乐,与学生共同欣赏优美的荷塘景色,体会其中的诗情画意,月明星稀,感受着这份美景,从而能激起学生已有的荷塘月色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更好地融于课堂,融于荷塘月色之中,从外而内,塑造出符合《荷塘月色》该文章内容的情境,立体而又有意境,更重要的是有切身的体验,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高涨。

(二)细读文本,巧用留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细读文章是一种阅读手段与策略,细读能真正品味文章的内容,体验文章的情感,特别是文章中的留白部分,是一种绝佳的阅读思维训练的手段。留白通常是作者欲表达但又不直接表达的感情,所以具有细品精读的价值,教师要充分抓住留白的作用,调动学生思维的激情,促进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的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项脊轩志》末尾处,作者讲述了项脊轩和自己妻子的联系:“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说的是庭院里那棵高大的枇杷树是妻子逝世那年亲自种下的。作者在末尾数并没有依照寻常的行文思路对情感进行升华,而是写了一棵看上去寻常的枇杷树,不过经过仔细品读,其中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学生是全然体会不到的,只有引导学生对这些细节的把握,对这些文字的细细品味,并对其中的留白进行深思,才能真切体会人亡而物在的哀思。作者使用看似无意的句子,却深深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怀念以及眷恋,非常恰当地进行留白。深思对留白的巧妙体会,常常让我们发掘出隐藏在文本表面背后的思想感情以及典故,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感受能力。这种间接表达出来的情感便是婉转隐晦的文学美的体现,填补文学的留白便是引领学生感受文学之美。

篇3

一、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主要如下: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国家所培养出的人才,往往都具有较强的应试能力,却缺乏实践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且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存在低下的现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有利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下,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时代教育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传统应试化和灌输式的知识灌输模式,难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只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功能,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功能,这对于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渗透的现状

当前,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人文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缺失。对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一门心思地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是广大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忽视自身的人文素养提升,尤其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资历浅,人文素养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其次,过于模式化的教学,严重影响了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人文素养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从而使得高中语文的人文精神缺失。

三、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彻底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强化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不能忽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教育目标。而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不断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思想,为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1.不断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一般而言,教师的人文素养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产生的榜样作用是极大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为实现人文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奠定基础。首先,教师要学会自律。这种自律是指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引导和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并将这种阅读的习惯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也热爱阅读。从根本上讲,这是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一种感染,却也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身的教学进行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这种教学评价,对于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实现良好的高中语文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求教师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渗透良好的人文教育理念,需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广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奠定基础。3.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人文光辉。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学科是渗透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传统文化的光环,让学生感受人文的光辉,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人文教育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的教学应当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针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精神缺失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人文教育理念的渗透,通过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高中语文的教学,实现良好的人文教育效果。

作者:黄霞 单位:遵义市习水县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CPCK;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生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优化学科教学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核心素养”的提出无疑给优化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方向。“核心素养”作为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理念,指的是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能够满足自身及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关键能力与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种新标准,也是一种高要求,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追求。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各个学科都针对自身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及策略。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语文教育,既顺应了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又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因此,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积累大量相关的语文学科知识并进行内化、实践后才得以形成的,非一日之功;另一方面,语文素养涉及知、情、信、意、行各个领域,它的形成离不开语文教师日常的培养、沾溉及浸润。由此,“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教师相应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成为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问题。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加强学科

教学(语文)专业硕士CPCK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兴国必先强师”。在读的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是未来中学语文教师的主体,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夯实其职业能力,是职前教师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对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理论及实践模型。其中,美国学者ShulmanL.S.提出的“PCK”理念,成为学科教学知识及能力培养的核心词,它给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的学科教学知识培养以重要的启迪。“PCK”是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即“学科教学知识”)的简称暨英文缩写。学科教学知识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学科教学知识打交道,只有把学科教学知识掌握透彻,才能更好地“传道、受业、解惑”。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修订)》的文件精神,本着服务辽西基础教育,夯实学生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培养理念,结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以及学生就业等因素,借鉴“PCK”教学模式,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CPCK发展的培养策略。CPCK是语文学科教学知识(Chinese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缩写和简称,这里首字母“C”代表语文学科,CPCK是PCK理念在语文学科领域的深入实践及发展。由PCK的内涵而来,CPCK主要是由语文学科知识、教学教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以及组织管理学生的知识等构成,其本质是教师通过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将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掌握的教育形态,最终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作为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生必须拥有CPCK所包括的上述知识及能力。但是,笔者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目前在读的学科语文教育硕士CPCK状况不甚乐观。主要呈现出:跨专业学生多,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重理论学习、轻实践训练以及由此带来的部分学生CPCK能力较弱等问题。基于目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生的CPCK现状,结合旨在培养热爱语文教育、热爱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中学语文专任教师以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教师的培养目标,细化CPCK内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能力势在必行。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教学

(语文)专业硕士CPCK培养的具体内容基于目前我国学科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各学科都有各自的育人任务及核心素养。从“大语文”观以及终身发展的理念来看,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板块,学生若想形成这种素养则须积累大量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并且积淀深厚的道德修养。“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及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从业基础及职业logo。如果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不具备坚实的语文学科知识及能力,则无法高效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堪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必须下大力气精心培育。概括说来,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语言不仅是人类沟通的媒介和桥梁,还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可以提高个体与他人交流、与书本交流、与自然交流、与社会交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根砥及内核。教师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输出者,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建构的领路人。因此,对于学科教学(语文)在读研究生的培养要通过专业引领及教学651渗透,敦促其通过学习专业课、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等方式,自觉探寻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及不同语境中的运用规律,保持对语言和文字的敏感度,形成较丰富的语用经验及能力,在未来的语文教育工作中,既能言传,又能身教,能为学生们的语言建构及应用树立典范。2.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美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个个体既可以通过视觉来感受美,也可以通过听觉、嗅觉去感受美、发现美。学习语文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因此,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科语文教育硕士必须养成对美的洞察、鉴赏及创造能力。能够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并能通过个性化的阅读与探究性的赏析,有效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及思辨能力。教师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在课堂与生活中自然而然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更高、更美的人生追求。3.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中国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如何批判地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是对炎黄子孙的一种考验。语文教师承担着传承、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未来语文教师队伍的一员,学科语文专业硕士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观,提高自身的文化传承及理解能力。通过深入阅读古文典籍,增强对文言文文体特征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阅读中形成文言文文本细读能力,能深刻体悟作家的风格及其创作特点,继承古圣先贤们的求知精神与道德品格,为日后教学及文化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对于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生来说,光有语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教育教学知识及能力,能够运用适宜的方法将语文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之法和授课之道。具体说来,语文教育教学的知识及能力主要包括:1.“7”个文体的教案设计与教材分析能力“7”个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对这七种文体的教案设计以及教材分析能力。这是一项非常基础但却极其重要的工作,不管是从文体特点、叙事风格出发,还是从学情背景、社会现实出发,扎扎实实掌握好这“7”个文体,能有效地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2.“三笔字”书写能力“三笔字”是指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写好“三笔字”是职前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之一。俗话说“见字如面”,学科语文教育硕士作为未来语文教学的从业者,练就过硬的“三笔字”书写能力既是其传授知识信息的必备技能及素养,也是其以身作则、写好汉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三笔字”的训练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同时,还要多写多练,做到书写规范美观,笔顺准确无误。3.说课能力和试讲能力“说课”是课前教学演练的重要环节,需要“说课”人在较短时间内用口头语言对某节课的教学重点或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进行精当阐述。与“说课”有所不同,“试讲”则是采用类似于真实的情境、将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的讲解。试讲人要清晰阐述自己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还要进行必要的师生互动。从本质上来说,“说课”和“试讲”都是上课前的“实战演练”。职前教师可以通过说课和试讲的练习,不断巩固自己的授课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授课风格,为将来上好完整的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4.微课制作能力随着e时代、微时代的来临,以短小精悍为主要特征的微课程的地位日益得到凸显。微课程具有知识点凝练、制作后可以存储传播、易于学生在闲暇时间根据自身需要反复观看、学习等优势。作为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目前已在中小学的教学中逐渐普及。但是看似短小的微课程,其设计与制作却并不简单。要在短短的数分钟之内井然有序地精当呈现教学重点,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微课程制作能力:良好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要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促进学生思考;教师在屏幕上所展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和讨论的欲望;微课程的界面要干净、简洁、突出重点问题……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养成、提高。5.语文教学研究能力与“学而不思则罔”相类,语文教学也需要进行积极的思考与研究。语文教学研究既包括对语文教材的研究、对教学法的研究,也包括对学情的研究。语文教材中哪些知识应该详略得当地讲解?为什么选择这些知识而不是那些知识来教?这些知识应该怎么教?上述问题是语文教师必须时刻谨记且需反复思考的。不论是进行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还是口语交际教学,都在考验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活学活用的标准。以阅读为例,诗歌、小说、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不同,因此教法也绝不相同。必须勤于思考,培养良好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因为良好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若想使自己的语文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系统性,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三)人际沟通及组织传播的知识与能力

人际传播是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及信息交流的一种最基本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行为。师生之间的请教与指导,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恳谈交流等都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从传播活动的互动及反馈来说,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信息传播方式,便于传播者根据传播对象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传播的内容及方法,因此,对于身兼知识传授、释疑解惑、家校沟通以及激发引导学生等任务的语文教师来讲,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传播知识、技巧与能力。组织传播是由多数人参与的、以组织为单位开展的一种传播活动。作为以知识传授、学生培育为主要任务的课堂,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以信息传播互动为特征的教学组织,其间伴随着围绕特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信息传达、讨论、阐释等,由此即形成了组织传播。良好的组织传播技巧会在班级内部营造一个舒适活跃的环境氛围,使每个组织成员的精神状态及积极性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必将促成教学目标的积极达成与实现,因而职前语文教师必须要养成一定的班级建设以及教学组织传播能力。

(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知识及能力

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研创科技产品,撰写书刊读物,都离不开思维的支持。它像是水果的内核,是支撑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语文学科来说,语文学习需要概括、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这些能力都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思维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面对求知欲极强且具有不同个性的主体,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发展及提升的知识与能力。教师要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使思维变得灵活,同时,要善于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科学思考。“教学有法,绝无定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动力,因此,作为未来的语文教师要努力练就抓住每一次吸引学生眼球机会的能力,灵活有效地达成对学生思维领域的积极扩展。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促进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CPCK发展的培养策略

(一)以CPCK培养为抓手,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塑造人,必须遵循一定的目标展开,人才培养目标即是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规格及要求的设定。培养目标是确定培养策略及评价方式的前提。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策略及评价方式,以便达到理想化的人才标准。就目前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大多数学校旨在培养热爱语文教育,热爱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的中学语文专任教师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课教师。“大语文时代”,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当下乃至未来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CPCK为抓手,以学生未来从业需求为导向,将宏观的人才培养目标细化。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将来都会从事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职业,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完全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教语文、是否会教语文、是否能教好语文。因此,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要在“立德树人”的总方向下,依据上面我们分析的CPCK内涵来凝练目标,进而依据凝练的培养目标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设“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语文教学设计研究”等理论课,为学生打牢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必须合理有序地为学生安排实践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开设诸如“三笔字书写”“语文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微课制作”等实训课及专业选修课,使学生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得到及时的实践技能指导,将理论素养沉淀为相应的教学能力,以此充分凸显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生的人才培养特色。学科教学(语文)的专业硕士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理论、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对实践要素进行科学的规划、系统的设计,通过完善的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真正有机融合,落到实处,达到学生理论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链”式融通。

(二)实行“理论+实践”的二元叠加培养模式,夯实学生的理论及实践技能

如上文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语文学科的知识及能力,还需要教书育人的能力、人际沟通及组织传播的知识与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知识及能力。所有这些知识及能力的培养绝非单纯的理论传授可以完成,必须实行“理论+实践”的二元叠加培养模式。语文学科的知识理论,教育学的知识理论,所揭示的都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基础学科知识和教法知识的老师能够把语文课讲好,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但是光有理论不足以形成能力,还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系统且科学的教学实践训练,夯实学生的“实战”能力。诸如教案设计与教材分析能力、“三笔字”书写能力、说课能力、试讲能力、微课制作能力、教材研究能力等,都是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单纯靠理论讲授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必须辅之以实践训练。以说课能力和试讲能力培养为例,理论学习之外,学生们还必须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打磨。对此,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微格教室、智慧教室进行训练,老师给予点评指导。通过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得到经验性、规律性的收获,进而逐渐形成能力。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可以采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定期到中小学见习,观摩学习一线教师的授课,亲身参加教研活动等方式积累相应的实践经验;可以到实践基地实习,开展教育调查,及时发现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研究能力;也可以采用职业技能训练周的方式,结合“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微格教学训练”等课程,亲身实践说课、试讲等教学环节,提升相应能力;还可以以“教案设计大赛”“微课程制作大赛”“三笔字”书写技能大赛等各种教学能力大赛为载体,进行实践技能的检验展示。总之,要广开渠道,为学生搭建CPCK实训平台,敦促其职业能力的自觉养成及不断提升。

(三)以OBE理念为指导,建立学生就业跟踪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一、营造具体浓厚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高中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来说,一个具体有效的学习环境对他们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都有着尤为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使这些高中生去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语文知识的学习。由此来看,这对他们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也是很有必要的。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这些高中生创建具体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如果老师不能够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为这些高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很可能会消解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激情,从而导致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下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的营造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还能够为了共同的高考目标而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这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是很重要的。而这种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也符合当前新课改要求,也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践行。一个高效的语文教育教学课堂模式的构建通过这种具体浓厚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而显得更加有意义,这也值得广大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去积极践行。

二、重视对高中生系统知识的教授,增强他们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建语文学习结构框架

在高中这个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也更加有深度和层次。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有一种极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高中老师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去进行知识的系统教授,增加这些高中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的深度,拓展其广度,从而系统全面地掌握他们以往学过的语文知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构建语文知识框架对他们的语文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广大的高中生面临着紧张而激烈的高考大关,所以老师更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教授,让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使他们适当地减轻一些学业压力。这时,作为高中语文老师,我们就应该为这些高中生进行系统知识的传授,积极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构建语文知识结构框架的习惯。如果能够这样的话,这些高中生在以后的语文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就会比较省力。而且,这种结构框架的构建还有利于他们知识模块的分化,这样在下次的语文考试复习之前,他们就能够比较清晰明确地进行模块知识的掌握。这些高中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归纳过程中,可以分不同的专题来进行,将在考试中常见的语文知识用红笔进行重点勾画,以便重点复习。由此可见,这种模式对这些高中生语文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有着重大意义。

三、注重对高中生语文规范答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生这个群体,老师需要重点强调语文知识答题的规范性。因为这些高中生都面临着高考这一大关,要想让自己从成千上万的学生中脱颖而出,在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方面就必须做出一定具体性的要求。同时,这些具体有效的语文答题技巧与答题能力需要通过日常的语文答题训练而一步步增强的。对于这些亟待提高语文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中生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这些高中生去进行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的培养。老师根据自己的一些具体语文教育教学经验与实践,建立一些积极有效的语文答题规范性的模板,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答题过程中积极践行。只有通过自己的主动践行,他们才能够深切地认识到答题规范性的好处。同时,在这种规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过程中,这些高中生们还能够极好地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从更多维度空间去进行思考。

篇6

一.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关系的处理

1.注重预习的目的性和过程的指导性

有许多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就一句话:把课文预习一下。至于预习什么内容,怎样预习则不作具体指导。这看起来是尊重学生,由学生去自主学习,但有些学生能“自主”,有些学生不能“自主”,只草草地读一遍课文了事,甚至一遍不读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的尊重,实际上是放弃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学生预习前,就应该给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交代预习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去预习,只有这样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预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对学生的表达要给予规范准确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多采取肯定、鼓励的态度,即使学生说得牛头不对马嘴,有些老师也对学生说“你的理解有你的道理,敢于动脑筋是不错的”之类的话。难道这样就是尊重学生吗?我看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作出评价,措辞上可以委婉一些,但必须有针对性地予以规范准确地指导。学生表达出现错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理解出了问题,还是表达上用词造句的错误?学生的表达不准确,是由于理解不到位,还是用语欠斟酌?这些都需要给学生以分析指导。指出学生表达上的错误或不足,并予以纠正,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表达能力,这就是教师在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因为学生业已表达,就已经体现了其主体性,学生的表达或正确,或错误,或全面,或片面当然应由教师作出及时的评判,否则,学生表达之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样的教学可取吗?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准确地指导,实际上已建立在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基础之上,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

3.在对话中展开语文课堂教学

“对话”与“交流”是当前教学领域的流行语,其作用与好处颇多,本人不想从理论上加以赘述,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对“对话”与“交流”的理解。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发挥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最佳结合方式,因此每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应力争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平等的对话与交流能使师生关系融洽,能使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认知、情感和思维,了解他们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不足,能有针对性进行教育教学。同时在对话与交流中,学生也能了解教师的知识、情感、志趣及思维的方式方法,从中受到教益。可以说,对话与交流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我们当前的教材都是古今的文化经典,学生的理解水平和生活体验离教材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水平参差不齐,有时水平相差很大,我们又是集体授课制。因而,仅靠对话与交流有时是碰不出“火花”的,正如前文所说的,会出现“导而不通”、“拨而不动”、“启而不发”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条件或情境的创设,恰当的过程表现,精当的范例展示,居高临下地阐释引领等,这些都是对对话与交流的有效补充。

二.人文性与学科性的处理

1.对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学科性的认识

对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还是学科性(工具性),已争论了多年,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语文既属一门学科,它的最主要的材料是语言文字,它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交际、交流,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学科性(工具性)当然是它的本质属性了。人文性只是语文的“附属物”,就象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都有它的人文性一样,只不过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含量较重一些罢了。语文的核心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就应该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语文学科最重要的课程内容――教材,是语文教育专家编的,他们在编教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课程的人文性与教育功能。因此,学科性与人文性在教材中就已经并轨、融合,语文教师只要把教材中的“人文性”充分挖掘出来,适当地加以伸展就已经够了,不必要想着“包打天下”。思想品德的培养、人文修养的提升,不是语文学科一家的任务。如果煞费苦心,尽情拓展、尽情发挥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功能,那就可能把语文课上得像思想品德教育课、美好感情熏陶课、审美心理训练课。如果那样,就抛弃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课就会成为“四不像”了。

2.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把握

笔者曾经听了几节公开课,一节是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整节课,教师只讲了几个文言词语,大部分时间都在联系古今中外,大谈舍生取义的道理。其实舍生取义的道理学生早已熟知,许多媒体都曾宣扬过舍生取义的画面或道理,学生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岂能不知?我感觉这堂课的误区就在于片面地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而忽视了语文的学科性。文言文的教学就讲几个词就行了吗?显然不行。我对这节课的印象是,既不像政治课,又不像历史课,更不像语文课。我听的另一节课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执教者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执教者从创作背景讲起,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叫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教师总结概括文章主旨。听完这节课,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难道就是体会一下朱自清在特定年代所产生的忧愁和彷徨?这样体会之后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心智水平及思想情操有提高吗?不得而知。

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过:“语文姓语。”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把握,离开对语言文字分析、思考、感悟、表达,而去体会把握什么情感,这样的课还能称之为语文课吗?

3.应寓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们的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大可以文本为阵地,以语言文字的教学为核心进行教学,在进行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实施人文性教育。比如,通过朗读、背诵,可让学生把诗文中所蕴含的知识、情感、意义等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心;通过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对优秀文化作品的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如确立主题让学生办班报、校报,调查采访,做演讲、写文章等)来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道德水准。

三.语文学习的综合活动性与文本主体回归的处理

1.语文学习的综合活动性的认识误区

基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认识及新课程理念提出的课程的综合性的观念,有人提出了“建设开放性的语文课堂”的主张。认为语文课堂要向校园、家庭、社会、网络延伸,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个性,主张教学目标要在动态中生成,于是乎教学过程中必有“活动”进行。尤其是在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中,学生静思感悟的过程被视为“冷场”和教学气氛、教学效果不好的表现。(实际上,阅读理解思考恰恰需要“静”)因此,许多公开课、示范课的执教者都使出浑身解数,竞相开展“综合性的活动”,能吹的吹,能拉的拉,能弹的弹,能唱的唱。教学必用多媒体,视觉形象必鲜明突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热烈讨论,表演,争论……总之,不把语文课上得色彩纷呈,热闹异常就好像不算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好课。有些老师上戏剧课,不引导学生去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戏剧结构、矛盾冲突,体会人物情感心理,而让学生忙着化妆,着装,找道具,扮角色,忙得不亦乐乎。但表演过后,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得到提高了吗?不得而知。要知道,中学不是戏剧学院表演系,如果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强调综合活动性,那教师能完得成教学任务吗(记住,中学不是语文专科学校)?教《荷塘月色》要学生到清华园去游一趟;教《茶馆》要让学生演一出话剧,教科技说明文,要做科学实验;教《离骚》要让学生装扮成屈原吟哦一番……这是否现实?这是否一定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难道只有这样才是好的语文课?

2.语文教学要回归文本,返璞归真。

林崇德先生说:“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存在脱离具体学科及其特定学科知识的课堂讲授和学习活动。游离于具体学科之外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也是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相背离的。”①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那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们的许多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忘掉了教学的基本目标,去追求表面的“热闹”,“热闹”只是手段,如果手段不能较好地为实现目标服务,那我们宁可不要这个手段。那么实现语文教学基本目标的有效手段是什么呢?那就是返璞归真回归到文本这个主体上来。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读、思、说、写”这五个字。“听、读”是调动感觉器官去感知语言文字,“思”是通过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调动知识、体验去感悟、体会、认知、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作用等,而“说、写”是语文能力的外化形式,更是训练语文能力得力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排斥综合性活动,但活动不能脱离文本,不能脱离培养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基本目标。因此,我认为,活动的设计,不能充分利用“听、读、思、说、写”这五种手段的就是效率低下的活动,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基本目标,反之,就是效率高的活动。比如,话剧《雷雨》,让学生花大力气表演,其效果跟听一遍录音差不多,如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差,那效果还不如听录音。但表演一出戏剧,学生要花多少精力呀!如果我们的教师盲目地跟风,一味地凑热闹,不顾实效地去搞“综合性的活动”,那就有可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又陷入“少、慢、差、费”的怪圈。

3.借助语言文字这个平台实现综合性目标

篇7

一、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概述

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生命哲学理论以生命冲动为基石,以绵延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把对世界整体和人的存在的认识推向非理性的直觉。

生命的冲动是万物进化的本源。这一思想乃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本体论学说。柏格森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不断创造进化的过程,其动力主要来源于内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亦即生命的冲动。有了这种冲动,才能促使万物像喷泉、像火箭一般保持向上喷射的运动状态,从而表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生生不息的无限活力。

绵延,为生命真正的实在。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绵延”。如果用河流的源头来比喻“生命冲动”,那么“绵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状态。而把“绵延”与生命联系起来,它则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称之为生命的“真正的实在”。柏格森曾经从“时间”、“生命”和“变易”等方面为绵延作界定。但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的阐述来看,都能从中概括出“绵延”具有连续、不可分割、运动变化发展等本质特征。也正因了这一动态生成的特征,才使得绵延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新的创造,新的超越。

直觉,乃通达生命本真的路径。柏格森认为,人具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力,他试图通过直觉体验认识论的阐述来揭示生命的奥秘。由他在《创造进化论》和《形而上学导言》两本著作中对直觉的阐述可以得知:直觉,是意识的向内运动,是“用一种精神的听诊法去感触原本的东西的心灵的博动”,即直接通达生命的本质——绵延,并与之相融合的体验和路径。而这种纯粹的、不自觉的精神活动也正是实现人类认识返璞归真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具有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性质,其教与学都离不开人的听、说、读、写、思等生命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不管是语文学科本身,还是语文教学活动,都具有突出的生命特性。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与学习主体的情感性和个性化是息息相通的。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与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过程中。首先,文学创作的过程正是作者捕捉、体验与提炼现实生活的生命过程,文学作品形象则是积淀着作者情思的生命化了的意象表达,它是作者认识和情感融合、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生命智慧的结晶。其次,“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对语文学科特征的准确概括,有限的语言往往承载着无限的阅读情思。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会表现出理解的差异性和个性化,这正是语文学科的特性与个体生命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还能不断唤起主体生命新的体悟,让学生常读常新,获得绵延不绝的精神满足。这更是语文学科的生命特性的直接体现。

审美过程中的非理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学主体智慧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语文教学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把握与重组以及对教学活动的巧妙安排与组织。语文教学的生成性特点则主要体现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动态生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智慧地、动态地把握的结果。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会仅仅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而是结合“生活”这部百科全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条件等,在教授预设知识的同时,随机创设新的教学情境,适时导入新的相关的信息,完善与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的同时,必然也要改变教学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从最初的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安排,到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案的灵活变动,都充分体现其创造生成的特性。而这一点又是时刻伴随这师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活动进行的,教学智慧的参与让整个教学过程时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语文学科的情感性和不确定性必然形成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体验性。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语文学习的内隐性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发而产生新的生命感悟;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会无意识地将自身已有的文化素养、知识经验、情感态度和需要兴趣等一同参与到阅读、鉴赏、写作等学习活动过程中而获得新的生命成长。体验学习是体验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体验性突出地表现在文本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语文文本是学习主体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在审美欣赏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与整个心灵去拥抱作品,在情感与理智的相互交融中,达到审美体验的,精神生命在体验中成长。另一方面,语文文本本身又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总是会在充分调动感知、情感、想象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平时的体验,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以满足生命的情感需要和表达需要。而这个投入身心的作文过程本身也就是生命体验的过程。

三、生命哲学对语文教学智慧的启示

所谓语文教学智慧,应该是教师在深刻地把握语文课程和教学对象的生命特性后高屋建瓴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在洞见课堂氛围以及学习者认知与情感发展方向后机敏、巧妙、高效地进行教学引导与生成的能力。它是“教师全身心融合、全过程投入后达到的圆融贯通、自由和美的一种艺术境界,应该洋溢于课内课外的每一个角落,体现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之中。”

作为一门具有生命特性的特殊学科,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教书”的责任,而且必须扛起“育人”的重任。然而,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持续蔓延的现代语文教育中,生命严重缺席了。因此,寻找回归生命的轨道,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智慧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柏格森呼吁对生命的关注,通过对“生命冲动”“绵延”“直觉”等生命活动的深入研究,主张用非理性来认识事物的生命哲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教学,特别是对具有生命特性的语文教学智慧的生成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

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语文学科具有情感性、审美性、体验性等特点,但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体悟生命至真的情致,实现语文课程的生命特性,从而成就语文教学的独特智慧?柏格森生命哲学指出,生命冲动具有强大的、永恒的力量,是世界万物的源起,又推动着世界万物持续地创造和进化。这种内在于人本身的“生命欲”,使人成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存在体,它推动每个人不断学习,创造生活,展现出生命独有的光彩活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像珍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一般重视和保护这种生命冲动,并且,创造机会充分地释放这种生命活力。

释放师生的生命活力必须注重教学的动态生成。而这个过程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基础的。首先,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交流讨论,通过师生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让双方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相互倾吐、碰撞与接纳的过程中实现新的精神交融与生命觉醒。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探究课题,并给学生留足思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的体验、感悟与分享中享受生命的高峰体验和创造乐趣。最后,教师还应用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根据学生的阅读见解即时创设一些新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更好地获得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也由此获得人性的解放与心灵的自由,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引进内在于生命的教学内容,激发师生的无限潜能。柏格森的“绵延”本体论向我们阐明: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绝对静止的本源,它是处在永恒流变和生成之中的。柏格森认为,每一个人都拥有两个“自我”,一个是表层自我,另一个是深层自我。表层自我处于自我的外层。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时刻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而是不真实的。深层自我则是“真正的自我”,这种自我内在最本真淳朴的自然状态“是混杂紊乱的,变动不停的,不可言状的”。人的“深层自我”所表现出来的不受束缚、自由创造、自由成长正是人的生命本质之所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这样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处于一种不断生长发展的状态,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和语文教学的创造性、生成性正好吻合了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生命的自由创造性和不断发展性。有人说“语文生活是人的生命的栖息地”。师生或者在对由有限的文字符号构成的文本的解读中,获得无限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鸣;或者在对语文教学情境的适应及相互作用中逐步把预设的教学目标变成现实,同时又不断生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领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激发师生生命无限潜能的智慧。

激发师生“深层自我”的无限潜能要求引进内在于生命的知识。柏格森曾说:“我们幼时的感受、思考和希望无一不延伸到今天,与现在溶为一体,使你欲弃不能。”“没有任何知觉不是充满了记忆”。意在强调任何知觉活动都必然有着个体内在的经验和能力的参与。也只有具备内在的经验和能力,才能顺利进行新的学习与活动。而平时我们语文教师教授的,诸如文字的辨识、语句的表达、诗文的积累等内容,却几乎始终是直接存在的、占有空间的、可以计量的,也即“外在于生命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形成内在的经验和能力。只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内在需求,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和充分地理解,对这些表面存在的有限的文字和符号进行大胆地想象和联想,达到尽情尽兴的审美体验,实现生命与知识的一体化,最终获得有助于生命的创造和成长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即“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引进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其需求搜集开发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或借助直观、形象,或通过实践、活动,着力引导学生进行生命的体验,探寻师生之间内在的心灵共振,帮助学生将一串串直观的文字内化为内在于生命的知识——内在的体验和感悟、深层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无限提升。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并尝试开阔思维,丰满想象的羽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深层的情感体会和能力素养。

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直觉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也就是说,直觉就是当下的内心体验,也是通达生命本质,感受生命灵动的途径。虽然柏格森的“直觉”涉及到整个宇宙的运动、变化和体验,其外延远远大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直觉体验”,但并不妨碍它对语文教学智慧产生巨大的启迪作用。而当柏格森强调直觉的发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基础,同时还有赖于超越理智的审美态度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这时,我们便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启示。

如前所述,语文学习的内隐性和体验性清楚地表明语文学习的本真状态总是未经理智的思考和抽象的分析,仅依据个体的体验、感知迅速地对客观对象作出判断、猜想和设想,或者突然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灵感”与“顿悟”。此即语文教学中的直觉体验。直觉体验对语文学习具有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创造和超越。因此,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致力于调动学习主体内在的知识涵养和情感态度,使其精神穿梭在字词间,寻找与“深层自我”相融合的本质,以达到最真实的,富有意义的直觉体验,并最终形成内在于生命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打破以往单向灌输、生搬硬套、师者至上的教学格局,时刻注重学生的自由体验。并且,还必须保证这种体验不受自我主观意识和外在功利的干扰,要潜心深入对象内部,以获得对对象的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着眼于学生对相关的语文经验的积累和规律的认识,着力创设自由体验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正确的判断力和审美的态度。

尊重生命,彰显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生命化语文教学智慧对于焕发每一个生命的活力,促进生命的不断创造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实现语文教学生命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2]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6.

[3]卫灿金,行恭宝.谈谈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J].新理念,2003,(1):6.

[4]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34)4:351-356.

[5]靖国平.体验性学习与新课程改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4,(2):28-30.

[6]娜仁其木格.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今日科苑,2010,(2):200.

[7]罗小娟.个性化阅读教学智慧探讨[J].教育评论,2011,(1):85.

[8]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7.

[9]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6.

[10]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9.

[11]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4.

[12]罗小娟.儿童口语交际的特征[J].湖南教育,2011,(6):36-37.

(编辑:赵悦)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创造性 教学模式构建

1.引言

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创造性的重要手段及途径,更是增强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阵地,可以说,不具备创造性的学科教学,就会使得创造教育研究没有必要的依托,难以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2.初中语文课程的特点

2.1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特点

这里所说的语文课程实践性,主要指的是语文能力的学习需要利用实践途径而最终完成,并且,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实践行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是多样化的。结合实践活动的地点,具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其具体涵盖了语文课程中的听说读写这四项实践活动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其他实践活动。另一种是语文课教学外的实践活动。

2.2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特点

指的是语文学科内容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其次,还充分体现出教育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性的关怀。通常情况下,学生对语文教科书的反映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各个时期对相同材料均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将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有机地结合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其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是第一次提出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充分地说明了语文在人类文化中所占的核心地位。

2.3语文课程具有生活化特点

指的是语文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都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贴近,对学生的生活世界予以高度的关注。实际上,语文课程来源于社会生活,在生活世界中属于有机的组成部分。和外语、数学等学科不同,语文课程是一种母语教育,学生还未进入校园之前就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母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而生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美好景象认真欣赏并切身感受。

3.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构建

3.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起大语文理念

大部分语文教育者都认为语文教学仅仅是教学生写写字,认识新的词汇,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汉语是自己的母语,所有人都会说,根本没有必要学习。由于他们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念,难以形成正确的教学方式与学习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语文教学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局限于课本,而是要有机地结合生活、社会、科技,从过去的单纯的书本教学逐渐向着以书本为主并结合课外学习的方向转变。

实际上,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及丰富的语文资源。无论是教育者、学生,还是家长、社会有关人员,在语文文本中都属于极为重要的资源,并且祖国的大好河山及自然风光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中占有很大比重,我们还可以将国内外一些核心事件、日常生活话题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资源。由于语文具有丰富的内涵,因此语文与社会及生活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对人文精神的良好继承与发扬。

3.2激发想象

想象主要是将人们之前所形成的表象进行一番加工与改造,进而形成一个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对于人思维的发散具有重要意义,在创造性思维中属于核心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人的想象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再造想象,一种是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指的是结合某些描述性的图像及语言文字,在大脑中想象出人物及事物的形象,这是阅读主体在文本信息规定的范围内再次理解、解释文本的最终体现。比如,在读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读者在头脑中想象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滚滚东去的长江水、高耸的黄鹤楼及烟花三月……这样一种“再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发展中必经的过程。

3.3注重语文具有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实际上,创造力只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可能,只有将这两者间的人格特征集中在一起,才能真正促进创造性的快速发展。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培养时,应重视其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也应用到社会生活中。随着语文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逐渐生活化,学生与社会生活连接了起来。由于语文课程具有的人文性与生活化特征,因此,语文教学在对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及人文精神。人文性在语文课程中属于极为重要的属性,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谓语文素养,是指要热爱祖国语文,合理地利用与理解祖国语文,不断地积累丰富的语言,语感与思维能力要强,品德修养与审美情趣要高,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健康地发展。

篇9

关键词:中职语文;前置评价;微课;翻转课堂;自主制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07-01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创新丰富了教学模式,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当初的多媒体课件到现在的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形式,不同的课堂形式有不同的特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班级之间的差异,现代信息技术为各种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提供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资源。中职教育在文化课上虽然与普通高等学校有一定差异,而且,语文学科无论是在中职还是在普通高中都是同等重要的一门学科,所学知识都是相似的。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绩效,我认为,应广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此提高课堂的创新性,继而丰富课堂形式。

1.语文学科在施教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价

虽然语文学科是学生从小就接受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但是若从个人的语文能力方面来看,一个班级的整体语文水平差距不会很大,但是个人之间最高分与最低分可差出三四十分,语文能力较高的学生语文单科成绩能够达到130-135之间,由于大作文的原因,语文成绩一般没有超出140的,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的,也应该是一百分左右。中职学生统一学习的科目有语文、数学、英语,然后其他的根据个人专业进行不同的学习。

中职学校毕业之后都是中专学历,但是中职学生也与普通高中学生一样具备考取大学的资格,这就决定了文化课的重要性。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差异一般在数学英语学科上体现得比较明显,那如果学生在数学、英语方面没有出色的成绩,语文是最能帮助学生赢得分数的学科了。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已经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了,所以,中职的学业压力并不小于普通高中。

由此,语文教师在进行新课之前,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授,尽量与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由于普通高中现在都是以高考作为最终目标,而中职学校不仅有文化课的压力,同时还有专业课。所以,在新授课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有所取舍的去进行授课,这样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地让学生领会更多的知识,更有实效的接受知识,而不是学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知识,这样就相应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前置评价简单来讲就是在讲课之前对学生进行知识性检测,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开展微课模式,增强独立自主性

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对课堂形式创新的一种极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核心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视频,教师根据课堂内容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测试以及教学视频的录制。微课模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再合适不过,微课本身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特点,教师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便于学生接受,这与中职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非常相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具体来讲,微课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时间较短,课堂大部分时间主要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探究。微课相对来讲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但现在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职学校也具备一定的设备支持,所以,开展微课是非常现实且有效的教学手段。直白的讲,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学习的程度不能相提并论,但凡事都是辩证去看待的。中职学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教师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学生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反复观看,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单独与教师探讨交流,这些都是非常便利的,相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时间,普通高中的学生就比较紧张了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进行微课学习。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中职学生偏重实践性学习,微课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学生的独立意识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翻转课堂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创新

语文学科包含的知识是没有办法限量的,语文知识博大精深,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语文学科是无止境的。从现实意义来讲,为了自己的将来能够取得更高的分数,上一所更好的大学,接受更高的教育,语文学科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成效的一门学科。换种角度讲,中职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应的专业学习,进入大学,学生还可以深入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那样起点就会高于同级纯文化课的同学。所以,无论是从现实意义来讲还是从个人发展来讲,语文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文化课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学生的综合能力应体现在自主性上,学生不管是对文化课的学习还是对专业技能的培训都应该有极大的自主性。而翻转课堂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计划,翻转课堂与微课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学生自主性的培训方面相对微课更有实效。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将课堂的主动权接近完全的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学安排以及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对语文学习进行安排。举例子来讲,语文中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与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有关,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更好的去搜集语文资料,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性。

4.根据已有的课堂模式自主设计课件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会自己动手设计课件,中职的学生也有很多是信息技术专业的,对这一方面比较理解。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可以分小组计划涉及课件,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展现课件,课件内容既要符合教科书学习内容大纲,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不能只有门面,没有实效。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育 研究

新课改极大地关注语文生成活动与学习过程。由此可以看到,语文要立足于课程教学,听说读写相互融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经验、生长、生活”的课程理论,指出课程教学的本质、目标和方法。强调“生长”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标。不仅关心学生的身体、心理和思维能力的“生长”,而且注重他们的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的“生长”。“生活”,指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或日常问题的解决,并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教育。所以说,语文的本质,就在于以“语言和意义”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语言和意义”是语文本体的核心,从来是语文教育学领域论争的焦点。在语文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好多偏差和挫折,曾经过分地强调“文以载道”,尤其“”之中,语文成了政治的附属品。随后语文教学一度严重的“工具性”倾向化,突出语文知识性。新课程实施以来,加强了语文教学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法的探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要充分考虑汉语言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三是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言和意义”呈现于语文课程教学中,其实质在于如何对待解“语言和意义”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关联,解决“语言和意义”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所言的“当代语文教育”,就是在当前实施“课程标准”教学,中掌握语文及其教育的内在规律,科学而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循序渐进地提供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当前语文教育要针对语文教学现状,应该基于“课程”和“教学”的元因素,排除不良倾向的影响,突现语文本体的特征,扎实而有效地搞好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强调语文思维活动特征,注重学习的过程,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以认知语言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视角,试图对“语言和意义”给予新的解读,探讨在该理论框架下语言使用中意义建构的特征和过程,进而对“当代语文教育”的深度阐释和审视,形成切实可行的教育观。语文教育要凸显语文学科学理特征,以至“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从“教育”宏观研究着眼,“行走”微观入手,树立“语言和意义”的目标,适应课改背景下语文发展路子;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语言教学的问题和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操作性强;开拓语文教育的理论视阈和实践视阈,建构科学而丰富的“语文世界”建构,是语文教育者重要的工作和使命,实验行之有效的知识综合化的课堂教学的模式,反映语文学习的整体面貌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完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