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教育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教育的核心素养

篇1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和信息服务中心,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重要职责。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服务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55-02

收稿日期:2013-03-16

作者简介:陈雪(1977-),许昌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JKGHAB-0055*);许昌学院教学研究项目(02011074)。1 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1.1 信息意识不强

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从总体上看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与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有:①多数学生对信息素养认知不足,没有深刻意识到信息素养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从而也就缺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获取信息能力的主动性。②对于网络信息,许多学生使用它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交流,而不是获取能辅助自己学习、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信息。③高校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是学生获取专业信息、提高学习及研究能力最有效的信息源,但绝大多数学生却不知道利用这个信息宝藏。

1.2 信息获取能力较差

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在总体上较弱;在图书馆开展的读者服务与咨询活动、信息检索培训专题活动中,很多读者不清楚常用的检索工具和信息源,对信息获取感到比较迷茫。具体主要表现在:①在数据库信息检索中,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最简单的关键词检索;大多学生还不会使用检索工具中的高级检索模式或专业检索模式,这是专供学习并掌握了信息检索知识、具备一定信息检索能力的用户使用的。②学生总体上还不能客观评价自己所获信息,评价标准单一,不能涉及对信息源的评价。据在信息检索培训上了解到,绝大部分同学对自己所检索的信息是不了解其信息源的,在查找信息时也很少考虑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③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较好的信息创新能力,只能偶尔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反映出了大学生们信息利用能力的有限性。

1.3 信息道德、法律意识尚需提高

很多学生不太了解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常识。虽然学生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方面的保护及防范意识较强,但对于网络安全问题及计算机犯罪等问题了解还不深,这不利于规范其信息行为,应提高其相应的道德与法律修养。在版权保护方面,有的大学生在获取和使用信息时缺乏尊重他人版权的意识。非法使用电子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失范行为也是屡禁不止。

1.4 信息知识贫乏

虽然学生也明白提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但还缺乏实际的行动。如选修信息检索类课程的部分学生持无所谓态度,选修只是为了应付自己的学分。现实情况是学生的信息知识贫乏,譬如检索语言局限,不懂得检索语言的方法,无法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外文信息一般不看,最前沿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取;缺乏对本专业信息源的了解,只有很少学生通过专业网站和数字化图书馆得到信息,而且得到的通常是一些非常表面的信息,不能准确有效地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就算能检索到合适的信息但对检索结果不会总结利用。

2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创新服务模式

2.1 营造提升信息素养氛围

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中心的职能,宣传信息素养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和拓宽信息检索培训和课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教会学生用批判的眼光来评价信息和它们的来源,并将所选信息构造成自己的知识库和价值系统,把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拓展成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和教育,并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相结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资本、技术、信息和人员已经在国际间流动,建立知识产权意识,可以说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核心观念。因此,信息检索培训及选修课程,还应让学生了解大量围绕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有关道德、法律的内容。要有目的地向大学生传输符合时代的信息伦理意识,既要尊重个人自由获取信息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信息隐私权,强化信息法律意识,提高鉴别、抵御信息污染和信息犯罪的能力。

2.2 组建信息素养教学团队

陈雪: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陈雪:以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图书馆与教学院系共同组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团队,特别是让各个院系的辅导员参与进来,联合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工作,实现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整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才可能有新的突破。在欧美国家,将信息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教育是其特色之处。专业课老师对本专业的资源、资源分布、资源获取途径的了解甚至可能强于图书馆员。而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也较多,在授课时将自己在此方面的知识与经验在恰当的时候传递给学生,既可行效果也最好。

2.3 建立信息技术公修课程群

很多大学都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压缩了课时。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也都压缩了教学课时数,甚至缩减了课程数量。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理工类专业在前两个学期分别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程,文科类专业则只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一门必修课程。针对当前信息技术类课程必修课程的调整和开课情况,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对开设的信息技术类课程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课程管理,规范教学,在开设课程及教学质量上加以全面推进及提高。

2.4 建立信息素养立体化网络教育资源

信息素养网络教育资源是以网络为平台组建的、针对信息素养的培养创建的所有资源的总称。旨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来促进学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网络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虚拟导游、在线信息素养指南、专题培训与帮助、多媒体学习资源等。在线信息素养指南是一种网上同步自学课程,不针对某一特定学科背景的学生,而是向所有学生传授信息检索和利用的综合知识。

2.5 开展多元化的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员优势,开展多途径、全方位的服务形式,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具体可以:①发挥学科馆员优势。图书馆要发挥学科馆员的学科优势,将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课、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等设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修这些课程,这是提高学生整体信息素养最基本的途径。②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在学校高度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图书馆还可以发挥技术和软硬件资源优势,开展在线信息素养教育。③举办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图书馆组织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如:网络、网站、知识比赛、文学、法律、科技动态讲座等活动,获得“隐形课程内容”提供的大量信息及技能,引导学生对获得的信息加以判断和吸收,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其综合素养。

2.6 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

馆员是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素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对馆员进行信息素养培训。通过培训,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最新、最丰富的网络信息,促进学术创新,还可以对信息技能有了全新的认识,提高其信息素养。

3 结语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生力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具备了服务社会和实现个人奋斗目标的基础素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其重要职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中心,更是承载着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作为图书馆工作者,我们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多途径、全方位地为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做好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查继红.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2(7).

[2] 陈俭峰.图书馆培养高职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和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6).

[3] 许芹.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0(10).

[4] 张晓娟.信息素养:标准、模式及其实现[J].图书情报知识,2009(1).

[5] 李健丽.公共图书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环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0).

[6] 侯长红.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9).

[7] 喻萍.图书馆“在线信息素养课程”构建与实现[J].图书馆论坛,2011(3).

篇2

一、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的三次转向

探讨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的变化,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角度,这里从研究者在艺术理论探索中所处的角色状况去看,可见出大约三次转向:1978年至1989年为启蒙论转向,1990年至1999年为专业论转向,2000年至今为素养论转向。

第一次转向可称为启蒙论转向。艺术理论家自觉地充当艺术变革的思想者,以人性与美的光芒去启蒙公众。这主要表现为艺术理论的美学化、人学化和方法化等理论热潮,显示了艺术面向审美的广阔原野开放的趋向,要求把人性、人道或异化等内涵重新植入艺术理论体系中,在学科上则演化为艺术学学科中的人文学科自觉以及独立的艺术学自觉。那时理论家持续高涨着思想者意识,相信自己就是艺术理论变革中的新思想者。但这里的新思想者不同于通常在书斋沉思的思想者,而是思想着理论如何变为社会实践的专家加政治家,准确点说是艺术思想家加理论家。这种艺术思想家角色意识中有着更深的知识型预设:艺术理论能凭借新思想去指导艺术创作、批评和阅读,同理,艺术理论家必然地是艺术运动、艺术生活的指导者。

第二次转向可称为专业论转向。艺术理论家们不再以面向公众的启蒙思想者自居,而是甘做退回书房的艺术研究专家。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进程相应,艺术理论家从思想斗争前线退回到专业探究园地,从启蒙思想家蜕变为学科专家。这时的学术探讨与论争多局限在学院墙内,无法传递到专业艺术家和公众耳边,与他们的创作和欣赏过程逐渐疏离乃至疏远,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轻易拨动全社会的高度敏感而同一的政治神经了。如果说,启蒙论转向时期艺术理论曾力图以思想家姿态去指导整个艺术界的学术研究,那么,到了专业论时段,思想家身影已渐行渐远直至淡隐了。而此时的理论家不得不接受新的变化:艺术理论只是成为专业化的学科———艺术学,理论家本身转变为艺术学专家。这事实上构成启蒙论转向及思想者角色的一种反题形式,反映了不以理论家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回归现代性主流的理性化选择。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艺术理论成为理论家自身的远离公众的专业技术园地,与艺术家创作和观众欣赏的距离愈来愈远,相互联系的纽带趋于断裂或至少似连实断。

第三次转向可称为素养论转向。艺术理论家充当起艺术素养的教育者角色。来自上一时段的艺术理论专业化和理论家专家化进程还在延伸,但新的动因在悄然滋长。这取决于两方面的推动作用:一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艺术理论被要求承担数量愈益庞大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任务;二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高速增长或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前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潮流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渴望了解艺术鉴赏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便充实自己的人文或文化素养。这两方面对艺术理论分别提出了提高和普及的要求。艺术理论提高是指对各层次高级专门人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各类职后培训人员)实施艺术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培养,也就是艺术专门知识的精英教育;艺术理论普及则是指对社会的普通公众实行艺术专业知识的广泛普及,即艺术专门知识的公众教育。

这两方面的推动导致艺术理论走上前所未有的艺术素养培育道路,直到出现艺术素养论转向。艺术素养论转向,是指艺术理论的职能从艺术思想启蒙和专业探究向着更基本的国民艺术素养教育转变的过程。近年来艺术理论界研究路径的变化正突出地显示了这种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的兴旺:一方面,理论家们更加用心地深入钻研艺术理论专业问题,不断提升各层次年轻学子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又设法把自身的专业研究成果加以通俗化,面向更广泛的社会公众普及。前者如艺术专业论著、丛书、论文等,后者如各种艺术理论与批评教材、名家讲演录、经典文本解读、理论读本、理论随笔等通俗读物。在这种素养论转向情势下,艺术理论家面临新角色的转变:更多地不再是原来的艺术思想者或艺术专家,而是艺术教育者。他们面对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全国艺术思潮所需的艺术思想指导,专业建设所需的学术探究,而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需的国民艺术素养的养成,包括精英和普通公众的艺术素养的养成。他们的角色也相应地从艺术思想的传播者或艺术专家,变成了艺术知识与素养传承的教师,也就是成为增强国民艺术素养的教育者。这就意味着知识范式预设的转变:艺术理论转变成为艺术知识的代际传承或养成的课堂。

二、通向艺术素养学

回望改革开放30年艺术理论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可依次浮现出三重身影:远行的艺术思想者背影、轮廓分明的艺术专家雕像和更为清晰而活跃的艺术教育者身姿。套用黑格尔三段论式模型看,从政治思想家到不问政治的专家再到国民素养的教育者,这三者之间大致构成正题、反题和合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里的正题与反题的内涵稍微容易理解,但合题则需略加解释。合题是指艺术理论家作为艺术素养的教育者,意味着有限度打破专业化界限而在新的层次上重新回归于非专业化公众群,从而似乎重新获得30年前艺术理论曾享有的公众普及性和统一的权威性。但事实上,这里的分别仍然是明确的:艺术理论在启蒙论转向时的确享有来自过去年代的政治、思想的统一权威,但如今在素养论转向年代,在历经此前专业论转向年代的学科化或专业化规范的过滤后,往昔统一的政治、思想权威已被稀释、变形,转化为仍旧面向公众但却政治色彩趋淡、专业色彩更浓的艺术素养的养成过程。这种艺术素养论转向过程已不可逆转,属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国民素养教育的一部分,从而有着毋庸置疑的必然性和积极性。我们今天面对着承继古今中外多重艺术遗产的重任,如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艺术遗产,甚至还有后现代性遗产。它们肯定既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盲目拒斥,而需予以反思、批判、分析、甄别或筛选,在此基础上寻求创造性转化。这时,需要借鉴来自媒介学与传播学的“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理论。在艺术素养学的起步阶段,适当的吸收借鉴是必要的。媒介素养理论把媒介看做人为的非透明的复杂构造、机制和关系,致力于探求其规律,对国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这种理论面对电子媒介时代复杂多变的媒介情势,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对数量最广大的社会公众群实施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并在提升他们对媒介系统的认识、识别、破译和运用等素养方面,扮演着活跃而有效的角色。艺术素养可以说是当前国民综合素养之一种。在国民的生理素养、安全素养、文字与文化素养、道德素养、情感素养、理智素养、审美素养、社会尊重素养、自我实现素养中,艺术素养属于审美素养之一种。它主要是指国民的艺术及相关的认知与体验素质及其养成。与艺术启蒙更多指艺术的认识现实与改造现实的功能相比,艺术素养则侧重于体现艺术对个体素质的养成功能,着眼于艺术如何服务于国民的自幼至长乃至终身的人格涵养。这时,艺术学或艺术理论可以实际地成为艺术素养学,正像美学和文艺学可以分别成为审美素养学和文艺素养学一样,艺术素养学的研究重心在于国民艺术素养的养成规律。#p#分页标题#e#

三、有关媒介素养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美国媒介素养中心(TheCenterforMediaLit-eracy,简称CML)曾提出媒介素养的五个核心概念(FiveCoreConceptsofMediaLiteracy):第一,所有媒介都来自建构,有建构原则或非透明性原则;第二,媒介讯息由拥有自身规则的创造性语言建构成,有编码与规约原则;第三,不同的人对同一媒介讯息可有不同体验,有受众解码原则;第四,媒介含有价值和观点,有内容性原则;第五,多数媒介讯息被组织用来获利或获权,有动机原则。这五个核心概念或原则都旨在以专业化的媒介研究概念系统去承担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任务。同时,美国媒介素养中心还进一步提出媒介素养旨在“解构”的“五个关键问题”(FiveKeyQuestionsofMediaLiteracy)。一是谁制造了这一讯息?二是使用了何种创造性技术来吸引我的关注?三是不同的人在理解这一讯息时与我会有何种不同?四是这一讯息表征或遗漏了何种价值观、生活方式及观点?五是他们为什么要传送这一讯息?笔者看来,这五个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基本上都建立在对媒介系统的不信任这一判断基础上。不是信任,而是不信任成为媒介或媒体留给社会、公众的基本形象,这是否令人悲哀?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有句名言:符号的本性是说谎。他在《符号学理论》中指出符号是“从能指角度替代他物的东西”。由于在本性上就是以彼代此的“替代”,那么这种可替代的“他物”就既可来自实际生活也可来自虚构,从而就为说谎、编造提供了合法化借口。所以,他认定符号学在实质上是“研究可用以说谎的每物”的学科。〔2〕照此推论,媒介的本性就该是骗人,如是,那么媒介素养论的任务就是培养公众避免媒体欺骗的素养,显然主要就是一种批判性或反思性的媒介素养。难怪,上述五个关键问题就是特地针对媒体的“解构”(deconstruction)的。由此,上述五个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都力图告诫公众:千万不要被各种媒体精心包装的表象所迷惑,而是要直入其表层以下去冷静地鉴别和判断,剥露出它伪装下的真面目来。这种建立在不信任判断基础上的媒介素养理论及其教育方式,显然是针对当代西方社会媒介与公众的特定关系来说的,有特定的运用范围,难怪有知名媒介素养专家就干脆倡导“批判性媒介素养”〔2〕。不过,这对我们理解当前我国社会媒介与公众的特定关系,应是一个有益的参照系。

四、通向反思与从游式艺术素养学

建立我国的国民艺术素养学,首先需要明确其基本性质。就我国艺术状况来说,尽管可以相信,大多数艺术媒体(电影、电视艺术节目、报纸文娱版、文艺杂志、文艺书籍等)的主观意图并非单纯骗人或说谎,因为它们毕竟是我国政府主管的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的执行部门,都服从于有关文化产业的行业发展规定,例如有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等。但是,应当看到,实际的运作情况历来是而且今后仍然会是,处在强势地位的旨在求新求奇的媒体及文化产业,总在不断地和成批地制造出丰盛或过于丰盛的艺术产品及相关艺术讯息,迫使公众常常处在应接不暇的被动接收状态。一个人每天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但面对的艺术媒体诱惑又那样多,不可能不加区分、不加选择地来者不拒和照单全收。且不论艺术媒体是否骗人或说谎,单说每天如何分别接收、冷落和拒绝哪些艺术讯息,就颇费斟酌、来不及斟酌、甚至不可能自主地斟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就当代来说,帮助公众开展反思式艺术素养教育,提高对艺术媒体的能动的鉴别、欣赏或批判素养,促进公众按自身发展需求去应对艺术媒体的轮番诱惑、狂轰滥炸,就成为我国艺术素养学研究的当务之急。不过,仅有这种反思式艺术素养学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种建构式艺术素养研究。而这一点是来自美国的媒介素养研究无法直接提供借鉴的。在这方面,我国自身的从游式教育传统可加以借鉴。

这种教育来自对以孔子“从游”式教育为代表的本土教育传统的一种现代反思和建构。孔子在中国创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理念和“从游”教育方式。他的教学方式来自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这种教学总是在弟子跟从自己求学的过程中开展和完成,包含着弟子提问与教师回答、教师反问以及教师的身体力行等环节,其中渗透着孔子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内涵。这里,既有反思式教育,又有建构式教育,是反思与建构融合的教育方式。对此古典传统,现代美学家王国维大力加以阐发:“孔子欲完成人格以使之有德,故于欲知情意融和之前,先涵养美情,渐与知情合而锻炼意志,以造作品性。……诗,动美感的;礼,知的又意志的;乐,则所以融和此二者。”〔3〕他认为孔子的艺术教育方式根本上是“美感”的或“涵养美情”的,也就是说,孔子的教育在实质上就是“始于美育,终于美育”〔4〕。对此他充满神往之情:“且孔子之教人,于诗乐外,尤使人玩天然之美。故习礼于树下,言志于农山,游于舞雩,叹于川上,使门弟子言志,独与曾点。点之言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由此观之,则平日所以涵养其审美之情者可知矣。之人也,之境也,固将磅礴万物以为一,我即宇宙,宇宙即我也。”〔5〕笔者看来,重要的是,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既是美育的同时又是从游的,是在从游过程中实施的美育,是在美育结果中完成的从游。对这种从游式教育传统,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在40年代给予了有力的回应:“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这一见解体现了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家对古典从游式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与现代性转化。事实上,在今天看来,现代大学倡导的导师制、助教制、研讨课、研究小组等方式,可以为大学艺术学科的从游式素养教育提供多种有效的途径。现代艺术学科的从游式教育可以合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等优质资源,让本科生(“小鱼”)在与高年级学长和研究生(“中鱼”)及教师(“大鱼”)的相互濡染中成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具有知识探究精神的人。由此看,我国从游式教育传统在实质上具有一种反思与建构融合的性质,更准确点说,是不离解构的建构,是以解构为手段之一而以建构为主导的教育。#p#分页标题#e#

笔者的设想是,今天的国民艺术素养学应当是现代反思式教育与本土从游式教育传统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因而属于一种反思与从游式艺术素养学。今天的国民艺术生活状况,急切呼唤的不是单纯的反思式或单纯的从游式艺术素养学,而是一种在反思姿态中开展的从游式国民艺术素养教育。反思与从游式艺术素养学,意思是指一方面以对对象和自身的冷峻的反省和批判立场去从事国民艺术素养教育与研究活动,这里既包含对各种艺术遗产或产品的反思性鉴别,也包括对研究者自身的理论预设、概念、方法和观点等的随时的自我反思与批判;另一方面,也是指以人与人(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相互从游的方式开展的体验、濡染并共享艺术素养的活动。实际上,艺术素养学建设本身就同时包含或离不开反思性与建构性的素养教育两方面,从而体现出一种双重品格。如此,通向艺术素养学的艺术学就应当在当代自觉地承担起国民艺术素养的反思式教育与从游式教育的融合使命。

五、我国艺术素养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

从这种反思与从游式艺术素养学构想出发,我国当代艺术素养学需要确立自己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妨积极地然而又适度地借鉴美国媒介素养学的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核心概念和关键问题,借鉴上述媒介素养五概念模型,参酌我国从游式教育传统,暂且获得关于当代国民艺术素养学的几个核心概念(不限于此):第一,鉴于所有艺术遗产都是有目的地建构起来的,需要在理性反思中明确建构原理,就有对于艺术建构的反思原则,简称建构反思原则;第二,鉴于艺术遗产建构自有其编码与规约原则,需要冷静地分析、质疑与探讨其修辞系统,就有修辞质询与新探原则;第三,鉴于不同公众对同一艺术对象可以有不同体验,需要承认公众消费和接受的主体性,就有受众差异原则;第四,鉴于艺术作品总含有自身的价值和观点,需要确认艺术作品所含有的跨越个体、群体、地域、民族、文化、时代等界限的意义特性,就有跨界理解原则;第五,鉴于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接受总会指向特定的动机,就有主体动机原则。这五条原则由于都同时包含反思与建构两方面内涵,因而适合我国当代艺术素养研究状况。

篇3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国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已置于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是什么关系?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切入点在哪里?抓手在哪里?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一班人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践行课程改革的路上。

二、案例描述

重庆市潼南区第二实验小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二小人认为,奠定人生幸福的基石有四块:良好的习惯、儒雅的心智、高尚的情操、创新的动力。学生获得了这些核心素养,也拥有了幸福人生的基础。

为此,我们按照“实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要求,在坚定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依托和整合学校现有资源,拓宽课程资源,发挥群体智慧,将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能力相结合,积极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地方与学校课程,努力使地方、学校课程校本化,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多元、开放,使学生核心素养有了生长点。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习惯素养的生长点

实验二小开发了低、中、高三阶段《学生品质诚信评价手册》校本教材,提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三大习惯培养目标。我们运用此手册,结合每周一的晨会课、每周五的班会、队会课,开展各种主题活动。通过每周一承诺(学生承诺)、每周二评价(老师、家长)、每月三小结(学生、老师、家长)、每期一总评(学校),把“做人、做事、生活”的良好习惯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平台,开展“小手拉大手,和美齐步走”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养成教育成果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向社会。

(二)“书香校园”是学生儒雅心智素养的生长点

1.环境浸润策略

实验二小校园环境建设注重让学校的每一块墙壁、绿地和每一片景色都能“说话”。古诗墙的古诗、文化橱窗的好书推荐栏、教学楼道及教室的名言警句……每一个置身于校园的学生,时刻都受到文化的浸润和熏陶。

2.读书陶冶策略

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早晨晨读晨背一刻钟;学校每天下午第二节课课前自读20分钟;间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学校提倡亲子阅读,倡导家长在家庭里创设读书氛围,支持孩子买书、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

3.课程辅助策略

学校自主开发了六本《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阅读对象分别对应一至六年级学生。我们也特别加强学生对校本教材学习指导,确保它发挥最大效益。

4.活动促进策略

学校会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举行“书海,幸福起航”为主题的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开幕式。小蜜蜂校园读书节前后持续2月。读书节上,开展“捐一本读百本”、“好书漂流”、“与经典同行”故事朗诵比赛、“我的读书故事”演讲比赛、“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书签制作评比、“跳蚤书市”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5.评价激励策略

我们每期都会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阅读之星、藏书大王、“故事大王”、“小诗人”、“读书博士”。

三、艺术教育是学生高尚情操素养的生长点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除了加大艺术教育的硬件投入力度外,还通过一系列课程建设,以艺辅德,以艺增智,以艺促能,以艺冶情,以艺健体。学校大力推进口风琴进课堂教学,正在开发《我和口风琴交朋友》校本教材,申报了区级教科研课题《口风琴集体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是学校艺术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2013年,我校将社团活动正式列入课表(每周2节,每周三下午举行),广泛开展书画、器乐、舞蹈、声乐、鼓号队、田径队、排球队、足球队、围棋队、手工制作等二十多项社团活动。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社团活动组织。学校每年都结合“六一节”,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孩子们舞动多彩的衣裙,拨动金色的旋律,描绘绿色的遐想,歌唱美好的童年,放飞美好的梦想。

四、科技教育是创新动力素养的生长点

几年来,我校坚持以科技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活动为载体,狠抓科技教育管理,努力把科技教育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学校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科技师资雄厚,有6位教师分别具体负责计算机类、创新发明类、科学论文类、少儿科幻画类、科学探索类、科技制作类等项目。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渐被点燃,科技教育成果也实现了新的突破与超越。

五、案例反思

学生核心素养的拥有视课程的品质而定。实验二小一班人“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是否能体现小学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这一理念下践行的课程建设是否能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如何实施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如何使内隐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观察、可量化的显性指标?

探索之路漫漫,二小人将上下而求索!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教学优化思考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中应当具备的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强调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学习、创新精神、社会责任等内容,是最关键核心的素养。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备学科素养,不是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看学生在生活中能否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各个学科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美术学科也不例外。

一、高中美术有哪些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确立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作为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图像识读”是对图像符号的认识、比较、辨别。图像具有直观性、真实性的特征。它是当今图像传播方式变革的需要,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素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媒体、技术、美术语言,创作有思想、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它是因交流、表达的需要提出的,是人们交往、表达不可少的一种素养。“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中隐含的各种美的因素的感知、分析、比较和诠释。它是人们对美与丑事物的判断,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少的又一种素养。“创意实践”是指运用联想、想象生成有创意的意图,可进行创造和实践。它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少的素养。“文化理解”是从文化角度出发,尊重、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它是为了尊重、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需要,是当今社会不可少的素养。

通过美术的学习便可以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会成为人的一种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因此,作为高中的美术教师,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这一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时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优化

1.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对教学模块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高中的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全面性的美术学科素养。教师对每个教学模块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优化,丰富教学活动内容,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使用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让学生感受、体验美术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艺术素养。第三,教师培养高中学生美术素养时,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手段。建立良好生评价机制,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美术素养得到提高。第四,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2.利用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不仅可以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多欣赏中外著名美术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量的实践机会,能够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应用。

3.参加美术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学生参加美术学科竞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历练,能够获得课堂上不能获得的知识、经验,如:色彩对比调和、黑白灰分布、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用笔、线条组织、构图安排、造型设计、元素融入、托物寄情等,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4.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作为美术教师,要将课本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积极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中的美术情感和思想。通过专门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学习内容中的思想情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美术学习的效果。如在湘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三课《托物寄情》中,课前我问了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孤独吗,孤独的时候你们会去干点什么?然后展示自己孤独时候画的一张国画小鸟,并进行讲解,进而引出课题,这样学生会有共鸣,对本课的内容会有兴趣,假如很理论的说课,学生的兴趣减弱,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优化师生情感,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的好和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得到优化,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积极的氛围,学生自然会喜欢美术的学习,这样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要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美术素养,它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美术方面的训练和学习,来满足新课改中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美术教育教学的质量。另外,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的、充分的尊重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对美术作品的认识,让学生结合作品创作的背景,来充分认识创作者的意图,来理解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另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重要。高中生作为个体,是有人格、有尊严的人,因此如果教师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的心理会产生阴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会受到阻碍,师生情感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

三、结语

“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是 “核心素养”的核心问题。教育部门和教师应当重视地方文化的发掘、整理、开发、利用,形成有效的校本课程,唤醒人们更多地关注自然、生活、生命、社会,以及身边的文化遗存,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身边文化的存在,不忘历史、文化史,延续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文化,让这种属于我们自己的地方文化生根发芽,不断传承。作为一名高中的美术教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提高民族文化的素质需要美术文化教育,塑造民族的性格需要美术文化教育,开放民族的胸怀需要美术文化教育,提升民族的理想需要美术文化教育,推动民族的创新同样需要美术文化教育。美术文化教育在提升“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知凡. 基于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与测评[J]. 教育参考,2016,04:9-17.

[2]李艺明.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千年历史文化古镇贡川[J]. 学周刊,2017,10:232-234.

篇5

关键词: 高中教学 英Z教学 核心素养

引言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兴邦之根。加强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毕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学工作不仅应该让学生学到具体知识,更需要让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也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具体要求。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倡导下,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如何将口号落实于行动,需要我们进一步从实际出发,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出发,找到具体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一、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素养,顾名思义,不仅包含了一个人的基本知识、社会技能,同时包含了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只有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够成为一个利国利民并且能够为国家建设及自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优秀人才。对于学生而言,核心素养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基本素养。之所以被称为核心,就在于它不仅体现了一个学生最基本的道德水平与技能水平,同时能够由此发展更多优秀品质。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是要重视能力与品德两方面的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与根本任务。如何将这些抽象化的概念渗透于日常教学工作,就是我们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与研究力度。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几个关键

“核心素养”这四个字,可以分为智商、情商、品德三个部分。具体来说,首先,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有效获取信息,如何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及时筛选、加工、利用,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素养”,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用信息,实现积极利用,是提升学生智商水平的一大关键。其次,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其形象思维的能力培养。加强这两方面的思维能力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创新,实现主动学习、有方法的学习,从而成为具有突破性思维、严密性思维的高智商人才。在情商培养方面,应试教育体制下,这一直都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多为具体知识,很少能够实现感性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得到更多人文素养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让课堂失去了感性及人文的色彩,大大抑制了学生的情商发展。再次,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里的人,不仅是具有高超技术及生产能力的人才,更是具有大爱精神与高尚品德的贤才。品德培养正是核心素养的最核心部分。但从目前的教学环境来看,除了思想品德课程以外,学生很难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有效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与素养境界。所以,这也是我们需要加大工作力度与研究力度的重要方面,让各学科的教学能够为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三、高中英语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

英语是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学好英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习、工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英语学习都备受重视。然而,英语的工具化趋势加强,也在某种程度上将英语学习演变为一种功利化的行为。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内容只集中于具体知识的传授、具体技能的掌握,而极少涉及与考试无关的其他内容,老师们也几乎全凭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这虽然能够集中力量强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此阶段正是学生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期,如此功利化的学习模式,不仅不利于正确三观的培养,还容易让学生形成唯能力与竞争至上的偏激思想。所以,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教育模式,让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走进高中英语课堂。

四、加强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思考

前文我们就核心素养的含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以及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其中的问题是突出的,问题的解决是迫切的。笔者认为,要实现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树立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自身就必须树立起核心素养培养的积极教学理念。理念的树立,不仅要体现在具体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上,更需要从自己的教学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制订更为科学合理且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计划。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大教师队伍的培训与考核,确保每一位教师教学意识的正确与先进。

2.加强跨学科联合。

高中英语虽然教学任务繁重,内容复杂,但如果一味专注于技能培养,其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会造成前文所说的一些不良后果。跨学科联合是当前教学活动中的热议话题,跨学科不仅能够丰富本学科的授课内容,拓展授课形式,同时能够让学生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跨学科联合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针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及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跨学科联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在学习具体英语知识的同时,通过拓展内容的补充,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历史背景,让学生不仅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语说法是“The Second World War”,同时引入历史学科的内容,通过补充二战时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在知识补充的过程中也可以相应补充一些英语名词及俗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其次,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我们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国家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鉴赏内容,除了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打破沉闷的教学气氛,提升学生对生活的感性了解与思考能力。

3.改革教学形式,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长期以来都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学生主体地位树立是比较困难的。其中包括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即便老师给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由讨论,他们也往往无法打开思路张开嘴。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占据着支配者的地位,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等,都是老师说了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仅有老师缺乏学生主体意识的因素,同时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让许多老师无暇顾及学生的具体问题。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民主意识、是非意识,不唯老师的意见至上。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养成“管住自己的嘴”的好习惯,不要看学生稍微有点疑惑就立刻帮忙答疑解惑,稍微有点困难就马上进行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就得不到自己锻炼的机会,也无法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获得成果的喜悦心情,久而久之,就会习惯于向老师求教,到最后,就算老师给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能弱化老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形象,这里的弱化不是贬义,而是让学生能够更加重视其他同学的意见与看法,不唯老师的意见至上,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知识查阅和学习,树立网络时代的正确意识,正确对待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分拣有用信息。如此一来,课堂学习不仅学生会更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会增强,课堂的民主氛围会更加浓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同时获得到教和学两方面的体会,真正实现民主教学、积极学习。

4.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

高中课堂一般学生人数众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着尖子生和差等生被老师重视,普通学生泯然众人矣的问题。普通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其不仅应该关注尖子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还应该重视比例较大的普通学生的学习持续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进一步实现教学计划制订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针对性与目的性不仅体现在分数等级的划分上,更应该体现在考试内容的确定上。为了实现每个学生的均衡发展,可以在考试内容上区分出优等、中等、待加强等几个层次的内容,同时可以从语法、阅读、听力、作文等多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编写,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查漏补缺,将整个班级的学习保持在一个较为平均的水平。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老师花费更多精力去研究学生和与学生积极沟通,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研究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议话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点加强的地方,要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技能、知识、品德等多方面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我们大力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与实践中,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立足教育,立足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然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取得经验和成绩,不断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燕.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之我见[J].都市家教,2016.1.

篇6

【关键词】课程群统整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之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很快做出批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的构建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以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的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学校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查、评估,并充分利用学校、地域等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系列,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幸福成长,彰显学校特色一直是本校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学校现状与问题

(一)推进教育改革

学校教育,除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促进其幸福成长,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学生的幸福成长,可以以课程为依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系列适合学生多元发展、幸福成长的课程群。

学校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很多的深层矛盾。特别是课程开发随意性、应付性多,重“量”的多,而真正立足于科学育人,重视“质”的少。鉴于此,我们就应该从教育的核心问题入手,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着眼儿童成长的差异性,以课程统整与优化为手段来构建学校生成性选择性课程。这个研究不但有助于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还有利于发现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深化课程改革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供研究样本。

(二)促进师生成长

多年来,我校在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在创新性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这一地方教育资源,进行苏绣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系列的开发,开发了十多种选择性校本课程。课程品质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学校重整课程结构。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学校整合国家课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逐步形成系列基于国家课程且符合国家标准的、符合学校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选择性课程;对已经开发的课程进行统整与优化,进而再开发,形成课程群,继而科学育人、全面育人,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契机。

(三)提升学校内涵

我校始建于1914年,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底蕴深厚、深受苏绣文化浸润的百年老校。学校以“吴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底色,营造出浓浓的吴文化书香校园。近几年来,学校逐渐确立了“特色育人,给孩子幸福人生的起步”的办学理念,构筑开放的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先后被表彰为 “中国轮滑示范学校”“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2015年9月,学校被吸收为苏州市百年老校协会会员单位,被授予世界遗产教育青少年基地。学校的课程建设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艺术怡情、科技启智、体育健身、世遗传承”四大特色。但在当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基于此,我们确定以“构建选择性课程群,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这一主题为抓手,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群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幸福成长,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

二、创新校本课程管理体制

课程群构建发展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群几乎涉及所有学科的所有教师,需要合理配置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只有进行有效的领导管理,才能保障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与顺利实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课程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发展工作,对有关课程发展问题进行决策,由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的负责人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

2.成立课程实施管理小组,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组成,具体负责学校课程的开发、认定、开设以及选课指导等工作,对课程发展实施全过程管理,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成立学校课程评价小组,由校领导、教务主任和部分学科教师组成,负责对课程进行全面评价。

(二)课题引领

我校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都开展了课程开发方面的课题研究,我们将学校的课程构建定位为促进小学生幸福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又在十三五期间立项了省级课题《基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构建和实践研究》,希望通过选择性课程的建构实施,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素养。

三、构建校本课程群资源

(一)彰显地域特色,挖掘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扎根于地域文化之中,立足于学校文化传统。我们学校坐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造就了镇湖实验小学“苏绣文化”的特色教育。我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之一,且围绕它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文化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体艺等综合素养,帮助师生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推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及创建学校特色等都有积极的意义。我校目前已经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二)规划统整,形成校本体系

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健康、善良、智慧),编制学校选择性课程群构建的整体规划,架构学校课程框架,完善构建选择性校本课程内容、选择性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及自我评价。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同时,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及学科特点,统整各种资源,开发选择性课程群,以统整、优化、编写为主要形式,包括:课程新编、课程改编、课程拓展、课程整合。

到目前橹梗学校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多达二十多门,学校把众多校本课程整合为“学科类”“区域校本特色类”“科技艺术类”“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等四个系列,自此,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经过了一个由零乱到系统、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

1.学科类:开发“多样性”补充选择性课程(包括拓展性作业)。

2.域校本特色类:学校位于中国刺绣艺术之乡,充分依托地域资源,进行苏绣艺术校本的开发,开发《镇湖绣艺》《绣中奇葩》《苏绣恒成》等地域特色校本。

3.科技艺术类:结合学校社团建设,统整学校 “轮滑基地建设”“世遗传承”等创建项目,进行“实践性”个性社团课程开发。艺术社团类,如评弹社团、美术社团、硬笔书法、合唱社团;体育社团类;棋类社团;科技社团类等。个性化素养课程的开发,遵循了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4.小公民生活素养类:结合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开发德育微课程“小公民生活素养微课程”――《明理篇》《润德篇》《尚学篇》。

(三)创新实施模式,提升课程质量

课程的价值就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根据我校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养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供学生选择学习,分步实施。

1.跟帖需求,开设课程群

培养学生的素养,促进其幸福成长,应当引导学生在教育情境中自我建构。我们在课程构建实施的过程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成长需求,制定选择性课程群实施方案,进行选择性课程学习平台的建构。

课程统整,艺体课程引入镇小元素。

2.个性成长,缤纷社团形成课程超市

学校构建了基于兴趣爱好的缤纷社团课程和基于个性发展的菁英社团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超市。首期缤纷社团超市一共开设了艺术、文学、外语、体育、益智、实践等六大类52个社团。学生在每周的缤纷社团活动中,科学探究,感受艺术,动手实践。在一次次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提升。

3.多向贯通,构建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我们进一步思考我们的育人目标,提出了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健康、善良、智慧”,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构建指向学生个性成长的选择性课程群。

在这样的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路径中,实现了学生特长发展的层次性、递进性。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从根本上增强了我校素质教育特色发展的“厚度”,赋予学校课程建设新的动力。社团活动特色化,特色建设校本化。学校以教科研为基础,立足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学校不断发展提升。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进而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幸福成长和发展。

校本课程的评价,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一)对学生的考核评价

1.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管理由教导处和社团中心进行考核。

2.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等级制。

(二)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1.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计入工作量,增加量化分。

2.教导处随机听课,检查开课教师的课程计划、课程教案、教学档案等。

篇7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教育方向从对知识、技能的关注转移到对‘人本’的关注。我校结合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针对郊区地域特点和学生特有的思想、品德、文化基础和经历体验等因素,紧围绕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初步构建了理念先植,学科再现,课外延展三维立体培养方略,努力实现学生发展的再提高。

一、以学校文化体系的常模化,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内驱力

   1、以关注全体学生发展确立办学理念

本着对学校的文化精髓,即为师生的意识形态这一认识,近年来,我校针对生源特质,将实现郊区学生基本行为习惯“低进高出”的可能、个体发展“由单一到多元”的可能、教学质量由“个别落后到全面突出”的可能、师生发展“人尽其才”的可能,即“让生命拥有一切可能”作为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实现不同层次的“可能”中,探寻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广大教师在实现不同目标的“可能”里,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平台和策略。  

2、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定位培养目标

   学校培养 “健康、有志、文明、有为”的社会人,定位为培养目标。其特质有强健的体魄、明确的志向、文明的素养、为社会贡献积极力量的能力。近年来,学校文化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利用校园文化建设这块主阵地进行宣传,在醒目位置悬挂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文学家等画像和事迹简介,制造宣传氛围,使学生熟知他们的成就,励志为学习的榜样,并在不同程度上内化为教职工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其中还包括“正德、乐学、善思、笃志”的校训,“追求优质教育,实现主动发展”的办学思想等等,学校文化得到教师的高度认同,家长的积极拥护,社会的共识赞赏,极大程度的推动了学校主动挖掘潜质,形成行动实践的内驱精神能量。愈来愈多的课堂、活动彰显了学校文化的亮色,越来越多的学生个体多维度发展彰显出核心素养的形成与生长。学生在学校校园生活中快乐、健康、进步中,文化基础不断得到丰盈、自主发展相应得到释放,社会实践逐步变得开阔深入,以核心素养为关键的教育DNA传递和建立正在进行。

二、以校本研修为平台,着力打造幸福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抓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三级”校本研修工作。一级研修重在理论提升,核心内容为课程标准、六大学生核心素养解读等;二级研修重在集体备课,核心内容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核心素养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在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与落实。三级研修重在课题研究,重在双向观课议课,核心为教法、学法研究,围绕围绕区进修学校带领全区研究的课题“打通助学通道,建设幸福课堂”,深入研究自己的课题“依托三维课程目标,打通助学通道,打造多维幸福课堂”。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去探讨课堂的多维幸福角度、幸福指数,将三维目标与学科素养的整体框构有机结合,全力落实学科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学懂、学会、能应用,体会驾驭知识、提升能力的幸福感,全面落实核心素养中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神门情趣三个基本要点;过程与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做与学中体验过程、探索方法,在质疑、判断、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等诸多能力的提升中形成为日后解决类似问题路径和经验而获得的幸福感,全面落实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思、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六个个基本要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求知识过程中,逐步能够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能够让学生于自我能够自信独立、主动进取、健康高雅、严谨求实,自然能够真爱自然、好奇求知、崇尚科学,于社会能够热情乐观、乐群合作、尊重多源,体会能够处理好自我、他人、自然、社会关系的幸福感,全面落实核心素养中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九个基本要点。

2、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搭建素养培育平台

在核心素养的内涵中,非常明确地将人的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比如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这些正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底蕴和本色。立德树人是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育人模式,我校教师在不同素养培养过程中,予以学生不同的引导途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专研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教育途径,备课时,要在教案中有专门的核心素养教育内容的体现。如各班在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中,宣讲科学家和名人故事,从中体会他们的品质特性;品德与社会课堂上,学生与古今中外名人的相遇;物理学科中,学生与名家大师的对话;美术画室里,学生与精妙作品相望,往往在这些跨越时空的感知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国家热爱的情怀,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对学会学习的渴望,更促进了学生个人发展的追随方向。

3、回归课堂生活本真,拓展素养培育途径

我校各学科教师牢牢抓住课堂主阵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素养发展目标。如:语文组教师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读名家名著,写读书笔记,一个人的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文化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体育学科教师坚持充分利用体育课,让学生擅长一项体育运动并能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毅力与耐力等体育品质;通过进行武术操、足球训课、冰上运动等常规集训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以追踪体育赛事,了解体育名人为课堂拓展,树立精神榜样。

     美术学科充分利用美术课堂引领学生利用废弃的物品制作精美的花瓶、纸盘创意、绢花展示、设计班徽等,独具匠心的构想,积极促进了学生艺术审美情趣的发展,百花齐放的创意表达激发学生的自我艺术展现。

     政治学科开展“交流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渗透核心素养教育。通过每课之后的《核心素养成长积累卡》将知识内化成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认识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在探索、发现、体验和感悟,可以从一切尽力中学习到学会思考、认识世界、关爱他人、遵守规则。

通过校本研修进一步指导了各学科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升。

三、扩大课外活动教育延展,深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参观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哈军工纪念馆等研学活动为载体,感受祖国从贫弱受辱到自强不自的奋斗历程,通过特定节日和主题升旗仪式、“我和国旗合影”等活动,内化家国认同情怀。走近科技发展历程,树立责任与担当。组织带领学生们畅游科哈尔滨市科技馆,孩子们在动手与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力、热、光、电的科学乐趣,在科学规律的探寻的过程中,触摸科学家的执着。时代的责任与担当自然而然的萌生!

2、通过校园文化节活动,演绎经典诗词,内化人文情怀。以校园文化节为依托,组织开展了让青春走进经典展演大会,书声朗朗中,师生同台,穿越时空;书韵留香里,孩子们与经典相遇、相励、相慰。《木兰诗》、《论语》、《公输》等等诗篇,在孩子们齐诵、舞蹈、表演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下,灵动而深刻;《将进酒》、《水调歌头》、《满江红》等,在老师们的激昂情绪的爆发中,鲜活而震撼。每次诗词展演,我们都能欣喜的看到,舞台下,孩子们反复研读,分析人物,揣摩作者心境,体会现实情感;舞台上,学生们入情入境,激情澎湃,沉醉其中。一场诗词展演,能够帮助学生们透视社会历史的印记,遣兴抒怀;更能够承载乡愁家国,领略祖国山水田园。学生的文化底蕴在学科的外延中得到增强 ,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3、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树立健全人格。通过“爱在屋檐下”心理健康专场活动,师生角色互换,调节情绪,理解师爱,乐于沟通,共筑师生心灵彩虹桥,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树立健全人格。

篇8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美术是一门将视觉形象通过有技巧的绘画技术将之以二维或三维形象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生会更容易形成空间意识和形象意识,这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想象并构思整个过程和图像,创作出蕴含自己个性、情感、意图的视觉形象,这就是美术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将美术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自觉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自己特有的美术表达传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美术学科中蕴含的文化理解素养,创造过程蕴含了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生个人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印象。

一、高中美术教学对文化理解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理解认知

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实现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兴趣,在美术学习中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阻碍了他们观察现实世界。高中美术教学是唤起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兴趣的重要途径,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从而使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兴趣,发挥想象,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美术表达中慢慢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实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2.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每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审美感受都是不同的,受审美能力的影响,学生对同一对象的审美往往会出现差异。此外,仅仅停留在审美欣赏阶段是不够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审美和欣赏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尝试做文化艺术的传播者。

3.促进学生全面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学段的美术教学,其更像是对零散知识的系统归纳。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形成对美术的认知,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部分高中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忽视了开展美术教学的意义。实际上,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理解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也是掌握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通过了解,能够形成对美术形象完整、系统的理解,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美。同时,美术是一种利用各种介质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一定的美术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建立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学会尊重美术作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理解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1.文化理解与艺术感知

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章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文化理解就是从文化角度赏析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建立在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基础之上,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美术为人们提供了鉴赏美和的基础与途径。艺术感知是让学生从艺术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关键,文化理解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需求之上,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出现差异是必然的,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才能增强对世界艺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尊重、理解、珍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文化差异中学会尊重、理解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

2.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艺术涵养的体现,是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审美情趣离不开美术学习,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往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一些特殊的文化仍然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位,使其在审美中修身养性,体会艺术的美。审美中的“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学识,因为每件美术作品都蕴含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反映了创作者所属国家的文化。因此,审美建立在“审”识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把握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独立地认识、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3.文化理解与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是学生表达自身构思和联想的途径,也是展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文化理解是学生创意表达的基础,学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创意实践,发挥创作想象。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想象以及实践,明确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创意实践的产生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通过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完成对想象和联想的现实化转变,化虚为实。这也是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培养高中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策略

1.注重情境,以美术体验为基础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培养其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以美术体验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体验中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美术作品鉴赏的情境,多开展实践教学,组织户外教学活动,春暖花开之季、落叶纷飞之时都是开展户外绘画学习活动的良好时机。如,在《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前一天走访适合户外学习的地方,提前通知学生和学校,第二天带领学生在指定地点进行户外写生。高中生的纪律性比较强,便于管理。不同学生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学生会对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并将之呈现在画纸上。同时,这种体验式教学也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教师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就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教辅材料,在课堂上分析、鉴赏不同国家美术作品。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然后大胆创作,以最大限度地探索美术作品的文化意义,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此外,学生要在鉴赏其他国家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打开眼界,积极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如,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了解东西方文化碰撞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第二,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了解西方现代派的代表作品和概念。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从传统到现代,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碰撞带来的成果。在第2课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与塞尚的《静物》,比较两幅作品,从色彩和图形切割中找到二者的共性。此外,学生需要分组再一次观察蒙克《呐喊》、马蒂斯《舞蹈》等作品,从作品流派、内容、特点等方面赏析,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该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差异并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之上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3.教师引领,以课堂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美术课堂是让学生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欣赏美的重要阵地,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开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收集、整理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美术作品的美,在赏析作品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并形成能够体现自身创意的创作方法。这种欣赏、激发、创造的过程被称为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发挥课堂重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不同时代独特的民族文化,发现不同时代文化的闪光点,如原始社会的制陶文化、奴隶社会的青铜文化、秦汉以后到清朝的文化以及现当代百花齐放的艺术成果,进而让学生真正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地域风貌与艺术流派的关系,领略民间美术中各异的风土人情,对民族艺术文化形成具体的认知和感悟[2]。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赏析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多元的艺术美、感受多元的文化美,让学生通过比较客观地认识美、评价美。这些都是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平等的目光、包容的心态尊重和理解美术作品的美,理解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美,认识到美术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结语

高中是学生发挥想象、实现创意的最佳表现阶段,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上的高中美术课程是富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课程,是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创意、想象结合的绝佳途径。艺术创造需要新鲜的活力,文化理解与传承需要新鲜的血液,教师要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传承文化,让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关键节点,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探讨美术无限可能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祺.新课改下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7):20.

篇9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多元化支撑,但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培养专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兼具的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政教育内涵充分挖掘出来,以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型。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应用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是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1]。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期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课程思政的应用意义

在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艺术活动传承的意义,认识到声乐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同时,教育环境的变化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成效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构建和完善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深度挖掘声乐课程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提升思政教育水平。此外,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高校要更好地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依托文化艺术发展,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三)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基本要求

声乐课程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表演能力、创作能力的支撑性课程。传统的声乐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多是由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和示范讲解后,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结构产生明显的割裂,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类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并且艺术类人才培养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对声乐课程开展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做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同时,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合路径,充分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教师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思行合一的认知体系,将声乐表演与文化传承、艺术创新、思想引领进行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声乐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二、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不足

目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可,但是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具体效果还无法体现出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比较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认为学生只要能够掌握基础的声乐知识,能够满足教学考核的要求,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不愿积极主动地开展思政教学,学生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高。

(二)课程思政目标导向不明确

教师在将课程思政与声乐课程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过程中,要以明确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导向,将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然而,在当前的声乐课程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师能够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体系中,但是思政教学目标相对比较模糊,没有设定具体的要求,对学生思想层面产生的影响不够深远。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无法以这些目标为指引,更无法将教学目标落实在日常学习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三)教学方法的应用体系不完善

在声乐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需要以相应的教学方法为支撑。声乐教学以理论结合训练的方式为主,而思政教育活动更多是纯理论性的教学,将二者相互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虽然多数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已经开始实施教学改革,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选用的教学方法不当,片面地将声乐教学与思政教学割裂开来[2]。同时,很多教师无法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四)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存在不足

声乐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部分教师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很少会涉及思政教学内容。因此,在改革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时,教师多是以自身对思政教学内容的认识为出发点,围绕教学内容简单地组织思政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采取的方式比较牵强,使得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同时,部分教师在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时,认为思政教学会影响到声乐教学环节的转换和学生的技能学习,因此不愿意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还有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思政元素导入与专业技能教学之间缺乏衔接,导致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偏差,无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演唱表演为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活动的开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学生在学习完一学期的内容后,教师给予学生整体性的评价。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动态发展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不足,无法科学地组织课程思政内容,导致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

三、艺术类专业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转型的路径

(一)认识到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肩负着艺术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此对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和教师必须站在时展和历史传承的角度,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认识到新时代学生成长所面临的复杂环境,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切实将思政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的。以钢琴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在完成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同时,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当前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在选择钢琴教学曲目时,要更加侧重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与民族自信心,不断促进学生思政素质的养成和发展。此外,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坚持言传身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合理界定课程思政导向目标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导向目标,实现思政引导与专业课程教学要求的有机统一,是确保充分体现声乐课程思政效能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将德育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将合适的德育内容纳入教学目标体系。在确定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要求。以民族舞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坚持力、意志力培养要求;在情感目标体系中,教师应明确学生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要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行为目标体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形体美与行为美之间的关系,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还要将舞蹈学习与乐观、坚毅的性格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要确保将课程思政教学的效用真正体现出来,确保思政教育内容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革新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在进行歌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背景材料,深入分析歌词所蕴含的意义,在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翻译,从而使学生更富有感情地将歌曲演唱出来[3]。此外,教师可以依托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较为广泛的特征,设计专门的歌曲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观念培养和自由创作等形式,为学生参与实践提供多元化的空间支撑,进而达到声乐专业技能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红色文化歌曲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提前查找与歌曲相关的资料,或者邀请思政教师为学生讲解曲目的创作背景和相关的红色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中蕴含的情感。在部分曲目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组织研讨活动或艺术实践活动,并结合不同曲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图书馆等渠道查找相关的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做好总结,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中思政元素的认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导向与自身的日常行为相融合。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要在声乐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层面出发,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首先,学校应组织统一的培训,以国家相关政策、精神为基本引领,引导教师更加深入地把握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脉搏,从而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4]。其次,教师应强化互动沟通,专业课教师积极向思政课教师学习,加强交流,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教育效果[5]。再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为教学策略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正确引导,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创新型艺术类人才。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过程性考核和考评形式多元化两个方面着手:过程性考核是指在学生日常训练考核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修养方面的考核,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6];考评形式多元化是指考核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月考和期末考试,而是要将考核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覆盖专业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全面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综上所述,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和配合。因此,声乐教师应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上,从教学方法改进、思政内容组织、评价体系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与转型,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声乐人才,不断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公关世界,2021(7):76-77.

[2]邓江,张晋伟.大学艺术教育有效渗透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兰州城市学院幼儿师范学院声乐教学为例[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1(2):133-136.

[3]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4):86-87.

[4]胡剑.探析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J].大众文艺,2021(21):171-172.

[5]甄小溪,朱琳.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研究[J].当代音乐,2020(12):42-44.

篇10

【关键词】人文性 人文素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 人文意识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美术教育应该具有人文性,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21世纪是以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特征的发展,将更重视人的发展,是追求人的价值和完善的发展。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而在日常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学生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对成就感、自尊心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等等,这些都与美术教育缺乏人文性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所以国家提出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故近几年来在高中开设美术课程,但是在高考的影响下,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和学生都不重视美术课,学生美术基础相当低,加上课业负担较重,美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种复杂因素的环境中,如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和良性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与人文形相统一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将传授艺术知识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是非常正确的教学思想。但是,多年来美术教育一致延续着以技能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个性发展、审美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得到良性发展。

二、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性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发挥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就必须贯彻以美术教育为主体,辅之以跨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培养的理念。

(一)发挥美术课程的人文特点

新课标将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使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走出旧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主的美术教育误区的层面上来。新教材内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显著的人文性,它将美术知识渗透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种类型的人文主题之中,既保持美术学习由浅入深的逻辑体系,又围绕着人文主题进行编写。如七年级上册的“劳动――人类创造里的源泉”这一欣赏评述单元的学习,就使学生能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又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人文主题和知识技能二者的有机结合旨在把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美术与人文的绝妙结合情景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发展起着独特、重要、积极的作用。

(二)挖掘美术教材的人文内涵

美术课教学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美术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现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美术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静止、凝练的画面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审美意识,给观赏者以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

(三)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决定了美术课堂教学必须遵守一些新的教学原则,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以期通过美术教育教学真正落实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有以下几个途径:

1.采取多样化的课堂组织结构

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人文教育中的教学思想核心是人性化,即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了学习者。所以美术课堂教学切忌程序化、模式化,形成固定的套路,体现人文精神的美术课堂教学应具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2.创设良好和谐、人文性的教学氛围

人文教育应以塑造“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为宗旨。美术是关系“心灵”的科学,没有良好和谐的教育氛围就没有思想的自由,也就不会有美术创造力和鉴赏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3.加强人文互动,建构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积极创造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作积极的“倾听者”,要时时以宽容的态度欣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关注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所以教学必须让他们时时体验到他们的个性所能受到的尊重,以及教师对他们的关怀。

4.美术教育要提高学生艺术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