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线上教学的感受

篇1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田径教学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方式融合到一起进行教学,通过网络平台的资源来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这就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相得益彰,这种教学方式既方便了老师,又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模式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组织、整合和利用,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度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田径教学的特点

田径教学包括跑、跳、投掷等运动,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不同体育项目的教学特点。而田径作为体育运动之母,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曹鹏、徐立和等学者在对运动技能形成的周期性研究一文中表示:一项运动技能从形成到运用自如需要将近十年的时间去练习。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有十几门专业课要学习,分给每个专业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要想达到每项技能都能灵活运用是很难实现的。而田径具有跑、跳、投等多个运动项目,在高校教学过程中,作为田径专项的学生一共有两到三年的学习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把各个项目学好学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田径教学方面要想每个项目都得到老师的讲解示范是难于实现的,这就给田径教学带来了难题,而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二、传统线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由教师主导,教师主要扮演领导的角色。课前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往往是单调乏味且没有指导的。可能与教师讲解的内容关系不大或者大部分是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因此,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

(二)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

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到操场和教师面对面进行教学,包括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动作、布置作业等,学生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上课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课后教师对于学生的掌握不到位,且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来源主要是课本以及教师课堂中补充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高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习技术动作,而在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年龄、性别、身材和个人技术能力的影响,很难将一些技术动作做到规范标准,导致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过于依赖教师的个人能力,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点

(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线上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建立了体育线上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各个专项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视频或者名师的讲座作为教学资源,协助教师进行授课,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资料可以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学到的技术动作更加规范,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使同学们能够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

(二)有助于学生体会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

在田径教学中,一些技术要领尤为重要,例如:背越式跳高、跨栏、跳远等技术含量较高的田径项目,技术动作的学习需要进行大量的模仿、观察、练习和纠正动作等大量的除本体感受以外的感受信息,尤其是视觉信息。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受年龄、身材、自身技能水平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动作规范还是具有很大困难的。而混合式教学可以将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视频作为参考,并且可以慢动作或反复播放,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各个动作环节的技术要领,同时也可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技术方面的问题。

(三)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形式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线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随时在网上提出疑惑,教师则可以将问题归纳总结,在线下授课的过程中进行解答,并对学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由于传统的体育形式相对简单、枯燥,一些不想锻炼的学生会有一定程度的厌倦和恐惧,而混合式教学方式是通过视频、图画等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既能够通过一些高质量的视频进行学习模仿,还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分析关键的动作点。与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与时俱进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不足

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的职称大多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年轻教师相对来说还是占少数,而那些年长的教师对于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了解和操作并不是那么的熟练或出色,甚至存在一些困难,线上教学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教学难度,并且在进行视频剪辑制作的过程中相对繁琐,部分教师可能比较难适应。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现代化信息应用能力。

(二)高校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对现代化信息的应用能力,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十分重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但是大多数教师在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后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处于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需要重新学习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学习等。而教师的教学状态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的现象较为严重,但是线上学习田径的兴趣不大。

(三)教师的教学任务加大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在课下进行备课,线上的课程也要提前准备,例如:PPT课件的制作、视频的选取和剪辑、网课的搜集和制作等。一些教师的教学任务也会随之增加,加上一些对互联网了解不多的教师,还需要进行专门性学习相关知识。因此加大了教师日常工作的任务。

五、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能力

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在于体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与时俱进,明确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不只是传授体育技能,更多的是让学生提高创新、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其次,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操作技术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参与信息教学培训,向部分高校学习,实施现代化教学,不断提高信息能力,确保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顺利实施。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

目前大多数大学的线下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在线混合教学方法的接触较少,因此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采用各种形式的混合教学方法使同学们能够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优点,使之都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

(三)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未来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已成大趋势,课程改革的创新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高校要加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培训,使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掌握线上教学的方法,减少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使用线上教学的困难。

六、结束语

疫情的到来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由此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上体育课的方式可以不只是局限于线下面对面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印象发生了转变,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随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增加,也能使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为了促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使田径教学模式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与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于蕾.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实现%J花炮科技与市场[J].2019,01):147.

[2]马凯,贾亦帅.线上线下互动教学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J].2020,10(06):28+30.

篇2

一、营造和谐课堂,建设民主氛围

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觉思考数学问题;还能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进而爱上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创设学习氛围的基础上,要懂得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会独立思考.当学生遇到问题,请教教师时,教师要立即帮助学生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当学生答错课堂问题时,要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

例如,初中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知识时,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照相机的三脚架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吗?”此时学生便会展开激烈的讨论,既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们又学得轻松,学得开心,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提高.

二、鼓励学生提问,提高教学质量

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提问前,要先将学生带入课堂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教学方案,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对学习的数学知识提出质疑,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善于思考,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初中的数学教师在讲“增长率”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某品牌鞋店的老板为了招揽生意,开展打折活动,凡购买本店商品均可享受六折优惠,实际上六折后的价格却比原价还要高10%,求鞋店的老板此时的商品标记比原价高百分之几?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事半功倍地接受所学知识.

三、联系实际提问,问题靠近现实

初中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点,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到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直线”这一章节内容时,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是十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不能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容易使学生将该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弄混.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自己观察到的“直线与点的位置关系”说出来.学生甲说:“我们带的珍珠项链,是用线将珍珠串起来,这是点在直线上;当把珍珠取下来时,这是点在直线外.”学生乙说:“当太阳刚刚升起,还没有完全升起来时是点在直线上;而当太阳升到空中时就说点在直线外.”学生丙说:“当小鸟站在电线上时是点在直线上;而当小鸟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就是点在直线外.”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思考生活中遇到的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积极踊跃地发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掘出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

四、融合模拟游戏,加以强化应用

对于低年级的初中生教学来说,教师可将模拟游戏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应学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整个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循环小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游戏的情境.教师说:“我拍桌子的节奏,你们能用拍手将这个节奏表现出来吗?”学生便一齐拍掌,教师说:“不错,拍得十分整齐.”学生说:“老师您的节奏就是先两下,又一下,我们是跟着这个节奏拍的.”教师又问:“若你们一直按着这个节奏拍手,不间断的拍下去,要拍多少次呢?”学生回答说:“会拍很多很多次.”教师接着提问:“那像这样拍掌,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呢?”学生便会齐声回答:“是无限的.”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融入到拍手的小游戏之中,能够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

五、重视教学反馈,及时评价学生

篇3

关键词: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研究并阐释生命现象本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1-2]。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科研能力[3]。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虚拟实验室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的实验教学中,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4-5]。实验教学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的激发有重要意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6]。

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一)实验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以“教师分析原理→操作示范→学生实验操作”模式开展的教学,即采用了“教师讲—学生做”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严重不足。

(二)实验教学互动不够,效果不理想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程序的既定形式使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导致在有限时间内学生对实验操作存在疑问往往不能得到及时解答。互动不足使多数学生仅仅按照实验步骤走一遍流程,缺乏思考和对知识的渗透理解。实验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有操作失误或不当之处,教师不可能全程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针对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常会纠正不及时;再有实验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互动不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校对不及时,导致学生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课时有限,实验教学内容受限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生物化学验证性实验设置比例较大,而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比例过小,这确与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有关。且某些实验的周期较长,但实验课时有限,导致实验效率较低,有些实验所用实验仪器价格昂贵,不宜让学生动手操作。这必然导致生化实验教学内容受到限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二、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

目前,依据山东协和学院现有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再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课题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取了“难操作、耗时长、所需仪器贵重”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要的项目。首先,对选取的实验项目分析探讨,课题组成员围绕项目设计了学生实验前的导学案、课前学习任务、线上检测、知识拓展及小组讨论等;其次,充分借助于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及临检实验室,建设成“线上与线下”同步的临检模拟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实验室空间布局与医院临床检验科基本一致,设立临检室、生化室、细菌室等,同时在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也将模拟临床全套流程。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在医学检验临床模拟实验室平台构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中的“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模块开展实验教学,这样实现了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与检验专业的课程-生化检验教学直接对接,实验教学的资源被充分利用,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化学检验做好铺垫。1.常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基本流程如下:实验课前:教师导学案和任务单→学生明确任务→尝试进行虚拟操作和考核→分组讨论→教师跟踪反馈。实验课中:教师点拨→学生操作→教师随机指导反馈。实验课后:“线上+线下”综合评价→师生讨论、总结→反馈→拓展思路。2.技术性较强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对于生物化学实验部分的“质粒DNA提取与鉴定、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存在周期长、实验技术性强和条件不足等问题,须专门工作人员操作,学生不宜进行实验。而虚拟仿真技术克服了这些不足,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学生均可以顺利开展这些实验操作,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试剂配制、实验流程和参数设置等进行可视化演示,模拟整个操作过程,并得出相应的实验模拟结果[7]。参与实验的学生均有机会亲自尝试虚拟实验仪器的操作,且可以进行全过程反复多次的实验模拟操作,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实现全程多次练习PCR技术操作的目的,从而逐渐达到熟练掌握PCR技术操作的方法。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评价采取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具体评价内容有课前任务完成评价、实验设计及操作评价、实验成果评价、“线上”互动情况、小组任务等。通过比对过程性成绩和期末成绩(表1所示),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进一步说明基于临床模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学生在课前即可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和规范,且教师能及时把控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三、临床模拟实验室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临床模拟实验的环境能给人带来逼真的视觉、听觉感受,通过计算机的简单操控即可实现逼真的实验操作。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操作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实验仪器设备的特点,这样的虚拟实验操作对于学生有更强的吸引力,学生借助虚拟实验操作增强了其对真实实验操作的理解。在今天,虚拟仿真技术能将最新的科研资料和技术融入其中,虚拟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提示和讲解能帮助学生丰富科研知识,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对专业知识的运用意识,提高实验能力。

(一)优化实验教学模式

临床模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使学生实验时间和空间不再受限,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生物化学实验进行反复操作训练,增加学生真实实验的感受,提高实验能力。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可把生物化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例如质粒DNA提取与鉴定、目的基因克隆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实验,拓宽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范围。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临床模拟实验,使实验教学的模式在一定程度更加优化,拓展了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二)增强互动

通过模拟实验室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使功能灵活,满足学生实验中的随机答疑要求。选择答疑平台功能模块,学生即可实现与教师或者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互动,或通过“关键词”搜索获得相关解答,增强了互动。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观察实验设备的特点,使实验的效果更加生动形象。临床模拟实验中学生可根据对实验的设想,确定实验项目→设计实验程序→进行实验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实验“基地”,在这里学生实验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使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同时又间接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临床模拟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通常面对全体师生开放,并提供较全面的临床及基础医学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随时随地的方便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获取。虚拟仿真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利用网络即可登录平台开展实验。保障了重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克服了学生分组实验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学生可在临床模拟实验室单独进行实验操作,并能获得参与实际实验操作的感受,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四)完善实验考核体系

传统生物化学实验往往依据学生实验报告和考勤对学生进行考核,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等状况的把握。临床模拟实验教学模式不但能增强师生互动,且还能够保存学生实验的操作实录,教师借助于计算机保存的学生操作实录,全方位把握学生的实验状况,给学生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完善了实验考核体系,更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验和理论的指导。

四、结语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及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构建以“导学”为目标,以学生“虚拟+真实”实验为主导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模式,并在生物化学实验借助虚拟仿真技术,生动、逼真地模拟实验操作过程,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使教师随时把握学生的实验动态,更有针对性地给他们加强辅导。教学实践表明,在医学检验专业开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丰富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模式,同时有助于引领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并一定程度上弥补真实实验所需条件的不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1):47-49.

[2]赵莹莹,何剑斌,于业辉,等.高等农业院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713–716.

[3]李佩珍,应俊,金晶,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1):99-104.

[4]孙欣,张勇,马明,等.虚拟仿真实验在食品专业的作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8(3):46-47.

[5]秦丽玮,胡原,万建,等.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140-143,147.

[6]邹家柱,程品晶.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总结[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80-81.

篇4

关键词:SPOC;教学模式;问题解决;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25-05

一、引言

从MOOC到SPOC再到“微课”,全世界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对教学模式方法探索和改进,目前产生的SPOC课程教学方式,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优点,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尤其适合我国高校集中式管理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现在对SPOC模式发展过程、SPOC与MOOC的区别分析、SPOC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SPOC课程教学设计方式以及SPOC与常规教学的优势对比等方面有不少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还运用了大量调查图表对比说明这种方式对课程教学改革带来的好处。但对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完整过程,对事先应当谋划解决哪些问题,实施中如何解决出现的新问题等研究考虑的不是太多,当然这也与有些SPOC开课过程的不彻底有关。因此,本文着重从对具体实施中问题的解决的角度进行探讨,对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所带来积极效果没有作更多叙述。目的就是要放在应用落实上,希望能为后来实施者提供一些参考。

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率先打造出SPOC平台,推出《大学物理》等课程,配套了完整的教学资源,开启了SPOC模式在中国的应用[1]。

二、SPOC的概念与特点概述

本文重点主要探索SPOC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因此只对SPOC作简要介绍。

1.SPOC的概念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简称SPOC),中文意思是“小众私密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SPOC是在高校范围课程教学的新发展,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而设置的在线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在这里,Small、Private与MOOC中的Massive、Open相对。“小众”是指学生人数一般在数十人到数百人之间。“小众”(Small)有助于提升学习参与度、互动性及完课率。“私密”(Private)是指只对“小规模”满足准入条件的申请者完全开放课程(而对旁听者仅限于部分开放),故具有一定的私密性[2]。

2.SPOC课程的特点

(1)模式自由。SPOC教学内容可以是MOOC的超集,通过线上的在线讨论和线下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含翻转课堂)实现SPOC方式,因此SPOC = MOOC + 补充交流的模式。

(2)体现学习的全程关照。由于学生是受准入条件限制的,相对学生人数较少,老师可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由教师完成作业的批改、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以及面对面的“补课”等[3]。

(3)出勤率会提高。SPOC中可以明确或隐含地给学生形成出勤,因为线上学习平台可比较容易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而线下的课堂本身就有教师的考勤环节。

(4)保证进度一致。由于学生在参与线下课堂学习交流的时间点上有基本进度一致性的控制,从而促进了线上学习的基本同步。

(5)体现知识的自我构建过程。体现了学习的建构主义原理。

(6)因材施教。通过洞悉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表现信息,比如前续课程成绩、以往表现、个性、优缺点等,主动要求部分学生再做一些特殊的内容训练。

(7)责任与荣誉感。一般来说在一个班里的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一组成员在学习、讨论等方面的表现,会影响本小组荣誉,因此会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8)课程选择权。学生在选择某门课程的SPOC方式之后,必须按照教师的规定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习环节。确保该门课程教学的有序性和完整性。

(9)身份验证。因为是有准入条件的,因此SPOC能做到保证学生本人听课,也能做到线下考试。

(10)SPOC 与传统教学结合的课程资源应用模式,能够促进学校资源在教学应用中进一步落地生根,有利于高校实施课程教学改革[4]。

(11)SPOC 更加强调赋予学生个性化、完整、深度的学习体验,对学生进行更严格的认证和评估也使得课程证书更具效力,提高了课程完成率和学习质量。

(12)SPOC 相对而言成本较低。小规模以及限制性准入的特点,有利于挖掘其潜在商业运营模式,更能保证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计算机网络SPOC模式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解决

SPOC的概念以及在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优点,大家已经有更多的共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更多进入到真枪实弹的大规模的应用阶段,并在实践过程对所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对后面实施或许更有现实意义。所以笔者结合基于SPOC课程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1.获得支持

SPOC课程是由线上和线下(课堂)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这一点与MOOC、远程教育等还是有区别的。因此要开展SPOC课程教学必须有线上与线下两个大环境的支持,缺一不可。这就决定了开课教师要想开展教学,就必须获得一定的外在支持,否则很难不走样地完成SPOC的教学过程。要获得的外在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SPOC的线上学习环境是以学习网站的方式作为支撑平台的,但这种网站与常规形式的学习网站有明显区别,比如它要具备对学生学习时间、内容、问题回答、即时测试、即时问题回答、学习能力结果分析以及线上综合成绩评定等功能。这些技术实现,对一个开课教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老师的主要精力以及注意力也不应当在此。我们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平台是由从事网络教育的软件开发公司来完成的。线下用到的相对固定的环境(如多媒体教室)等的支持,由学校、系院协调完成。

①获取学校层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资金的支持

我们开展的基于SPOC 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就是西安文理学院课程教学改革立项,支持经费为5万元。对于没有立项支持的可建议学校将SPOC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立项以获得支助。

②获得二级学院或系的支持

现在许多高校将类似教学改革费用分配到系院,由系院自己根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支配,因此可申请系院的支持。

③获得社会从事教育资源与软件开发公司的支持

在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的今天,许多从事教育软件开发以及线上教育资源建设的单位、公司,也急需与高校合作开展SPOC课程的网上平台开发与建设。一些公司为了在学校打开渠道,展现自己网上平台功能特点,或许会无偿或以较少费用来完成SPOC线上平台的开发。因为对一个SPOC线上平台来说,课程可以不一样,但平台往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对公司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④租用已有的SPOC线上平台

现在一些公司已经开发了自己的SPOC在线平台为大家提供服务,学校SPOC课程实施者可以租用已有平台,把自己课程各种类型资源放上到此平台上去,同样可以导出相应的线上学习信息。从短期来看这种方式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从长远来看,同样要支付租用费用,并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受制于人且不同课程所体现的个性化需求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⑤获得线下环境的支持

线下环境由学校内部解决。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脱离线上,线下老师在课堂也会随时用到线上平台,所以线下环境除了教室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能方便连上学校的局域网或互联网等。对开课班来说,该课程每次上课必须保证在此相对固定的教室或环境中进行。一般在下学期开课前,要以系院形式在本学期末向学校教务处提交相关SPOC课程安排要求。以便教务处进行统筹安排,避免发生冲突,影响正常开课。

2.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实施

只有在线上和线下以及资源建设具备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开课。

(1)确定计算机网络SPOC线上平台建设问题

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是西安文理学院首批5门课程以校级课程改革立项方式来建设的,学校非常重视,并给以资金支持。学校为了让课程主持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SPOC课程的设计、相关资源建设等能真正体现SPOC特质建设上面来,学校最终选择与公司合作,由公司提供SPOC在线平台,并负责如课程录像、视频制作等任务,大大减轻了有关技术问题对教师的困扰,明确了教师在SPOC课程中的定位问题。

(2)选择计算机网络为SPOC课程的优势

由于我校的校园网还没有自己的SPOC在线承载平台,显然要实现学校多个课程的SPOC教学形式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优先选择一些课程作为SPOC方式开展教学。要体现核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选择特别适合线上形式的课程。计算机网络课本身就是讲计算机网络理论,而线上学习平台本身就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的,在线学习可直接感受(如对传输层、应用层)网络功能,如果在学习中能根据所学知识对网络故障进行处理,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应用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线上线下教学关系处理

SPOC课程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如何把握处理好线上与线下的教学关系,在SPOC课程教学中显得尤为关键。关系处理不当,教学过程就会走样,效果就会打折扣,因此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和思考。对此,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计算机网络课的线上线下关系。

①线上教学内容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让学生在网上先学习重难点内容,线下由教师对线上学习没有理解的内容再进行讲解、讨论,即紧紧围绕重、难点内容展开教学。但其缺点是,学生独自在线上直接学习难点内容时会有畏难心理、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悖于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②线上课程以“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为主。这种方法适用于学生初学者的心理,可消除畏惧心理,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在线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与认知过程,尤其适合本科生。把一些难点和重点知识留在线下课堂来讲解,发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即时交流的优势,让线下课堂更有吸引力,使线上与线下作用更加明显。

③兼顾①和②方式。一般来说这种方式不好把握,在SPOC课程建设实施初期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有时不好拿捏,可在课程开设以后进行探索和完善。

④把常规课堂教学内容不加区分地搬到线上去。显然这种方式有悖SPOC课程教学本质特点,比如,一些大学举办的网络远程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即把课堂教学以录像的方式放在网上,对SPOC模式来说最好不要选择这种线上方式。

在我校5门课程中,以选择第①种和第②种方式为主,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选择了第②种。通过与我们开课老师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调查,学生普遍比较欢迎第二种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线下课堂还要讲重难点知识,因此,线上学习学生的心理压力比较小,有主动学习的愿望。

(4)重视构建线下讨论环境

在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线下课堂教学环境进行了重新排置。根据SPOC课堂教学与常规的课堂教学对教学环境不同的要求,课堂除了老师精讲重难点内容以外,更多时间用来创设主题进行“头脑风暴”讨论,为了提高讨论互动的效果,对常规课堂的桌椅排放进行重新摆放,让每个学生尽量“暴露”在教师视野之下,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或被迫发言的机会。为开展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教学,学校专门提供了易于布置的教室。

(5)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在实践计算机网络SPOC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决。

综合考虑进行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整体设计。这也是SPOC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握好两者的侧重与平衡关系。

①线上教学设计把握。把握好线上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这一显著特点,在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要把握好。我们选择了前面讲的第二种方式。在设置网上作业题、思考题、扩展发挥题、测验内容、主题讨论等方面以学生经过稍作努力就能完成为标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融理论与技术、产业为一体,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许多有名的IT软、硬件企业进行友情链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前沿技术与产品。

②线下教学设计的把握。把SPOC的线下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区分开来,设计讲授的难点、重点内容要明晰凝练,同时要把线下课堂的讨论主题、讨论内容作为不可缺少部分进行精心设计。

四、评价问题

评价在SPOC模式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高校教学考核中,评价对学生来说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SPOC课程由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组成,因此与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明显不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

1.对课程教师的考核

教师是课程的引领者和具体实施者,对实现SPOC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1)考核是否执行了SPOC课程的教学规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大的方向不走样的关键。学校教务处对此专门制定了细则,并由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负责检查评价,且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过程,体现形成性结果的评价。

(2)突出对线上各种资源更新建设的评价检查。由于线上教学是SPOC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线上资源的完善、更新有明确数量比例与时间节点要求,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严格执行了这一要求。

(3)制定适合于SPOC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教学和实验大纲。对以前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进度表进行修改,对课时数进行调整,根据SPOC课程要求重新撰写了计算机网络课的教学设计脚本和教学内容。完成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大纲。

2.对学生评价与考核

对学生的考核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败。怎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考核形式征得学校教务处的同意。对于一门课程考核一般有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大多数学校规定考试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卷面成绩两者按一定比例组成,如果SPOC课程的考核也采用这种方式,就显得不够全面。为此,我们提前与校教务处沟通在征得同意后向学生作了说明,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否则在课程结束形成成绩时有可能出现麻烦。

(2)学生成绩组成要达到最佳比例。我校计算机网络SPOC课程的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线上学习综合成绩。主要由线上平台所具有的考核分析功能给出每一个学生的评价或成绩;二是线下课堂讨论、互动表现评价成绩,含有考勤等;三是试卷考试成绩。由于课程的SPOC教学方式仍处于实践发展阶段,为引起学生对线上和线下学习的同等重视,规定考试试卷卷面占50%,线下课堂讨论表现占20%,线上学习评价占30%的分配比例。经过上学期实施来看效果比较好。

(3)SPOC课程考核教师作用重大。对学生的线上评价考核,由线上平台功能基本可以给出,但对线下课堂学生总体表现,尤其是学生在主题讨论、互动等的表现,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还要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我们在计算机网络课教学中安排由分组讨论中小组长对学生的表现作记录,记录表是有条目且已印好的制式表格,本堂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签名,以强化学生对自己本堂课表现的认识,以便后续坚持或改进。

(4)阶段性测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阶段性测试目的要明确,形式内容要灵活。不要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笔试形式,还可以让学生撰写个人学习课程的阶段性总结,比如在学习网络层知识概念时,让学生写一份该层所对应的路由器产品商家及其路由器产品性能水平的报告,以加强学生从知识原理到技术最后到对产品的了解,强化学生的工程思维等。

(5)对学生表现进行阶段性总结。这是强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方法,要专门抽出时间与全班学生进行面对面总结交流,以提示或提醒学生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比如,我们采用先让小组长对本组学习情况进行陈述,紧接着个人自评,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点评等。

总之,SP0C课程教学模式,就是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体现了建构主义认知原理,因此,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当体现这样的思想。

五、长效机制的建立

经过我们对计算机网络课的实践,要真真正正在某一门课的教学中不打折扣落实SPOC教学模式,看起来简单,但在实施中会遇到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不走样,必须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进行了考虑。

1.学校层面

(1)将学校开展基于SPOC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纳入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之中。比如可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十三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规划之中,从学校顶层重视起来。

(2)校教务处尽快建立健全实施SPOC课程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职能部门,校教务处应对实施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制度,同时也要有校财务、资产管理处等协调支持。

(3)调整SPOC课程任课教师的课时分配机制。计算机网络SPOC课的实施,显然要比目前常规方式教学要付出更大的脑力和精力。如果在分配等方面没有体现,恐怕没有教师愿意主动承担参与SPOC这种教学方式。经过反映情况,我校现在采用给以SPOC方式上课教师在原本常规课时基础上再增加50%工作量(课时)的方式。

2.教师层面

教师是SPOC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认同SPOC课程的教学模式。要有奉献的思想准备。我们在开始实施计算机网络SPOC课时,先征求了几位老师的意见,并达成一致,以避免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想法。

(2)不断学习提高SPOC课程教学能力。显然,在SPOC课程教学中,对教师的知识、技能等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团队专门制定了适应SPOC教学的提高方案。

(3)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讨论。要不断感受理解SPOC课程教学模式真谛,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修正,定期集中介绍自己的经验体会。

(4)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外在问题,及时进行反映沟通。课程在进行中,时间不等人,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及时向主管领导反映问题,比如向教学主任、院长反映等。我们对一些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沟通就能解决的事情,要主动出击。

在计算机网络课实施中,我们感到运用SPOC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改造,而不是使教师这个角色消失,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转变,即从知识传授者变为教会学生如何理解知识的推动者。

六、结束语

SPOC课程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大家普遍赞同和认可的,其线上与线下不可分割的统一性特征,非常契合我国高校“围墙”式管理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因为当下完全脱离课堂式的教学方式是不现实的,但又要考虑以学生为主的自我知识构建,SPOC可谓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尽快行动起来,应更多重视关注实施过程中问题的解决研究,因为理论上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这样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奇,杨竹筠.SPOC:结合高校教学的融合创新[J].物理与工程,2014,(1):15-18.

[2]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8.

篇5

7月21、22日山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大讲堂-基于数学文化的“数与代数”专题教学研讨会活动拉开了序幕,我有幸聆听了各位名师团队,郑玲玲老师的精彩报告。通过今天的线上学习,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数学史故事对数学的教与学具有辅助作用,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这些素材,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启发学生人格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就有一些有趣且富有意义的数学史故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些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发挥其最大效用是工作的焦点.。

二、数学文化和数学史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探索与研究的习惯,去发现和认识一个问题从产生到解决的过程中,真正创造了什么?对于这种创造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形成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而不是单纯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从而可以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真确的数学观。学习数学史有助于帮助学生弄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理清思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数学文化教学的落脚点在课堂上,如何在以后的教学中落地生根?这就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高要求。我们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并上网查询一些书籍,找到其中渗透的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当数学文化真正的渗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热爱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正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努力挖掘数学文化资源,丰富数学文化知识,促使自己不断地进步。

篇6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MOOC阿曼多 福克斯(Armando Fox)教授提出。SPOC是在MOOC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和创新,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有实践价值的教育模式。MOOC在主要出现如下不足,一是完全的线下视频教学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容易形成辍学率高的现象;二是对部分实验性、操作性要求高的课程造成了限制,制约了师生互动;三是全网络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大学课堂的氛围,忽视了课堂教学风格的多样性;四是同伴之间的互评模式不够客观理性,容易让学习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五是学历相关认证不够完善。SPOC相对于MOOC来说具有较低成本较高效率、教学互动性强、操作性较为简单等明显优势。

二、基于SPOC背景下的会计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具体应用

(一)线上预习

这是SPOC混合模式相较于传统课堂独特之处。包括四个步骤,第一,老师要事先整合相关视频资源;视频应当形成体系,并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比如,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共有十六个章节,那么视频也最好以章节为单位分为十六个小合集,每个小合集可以分为课程资源、重难点解析、经典例题以及随堂作业。第二就是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并且加入笔记和标注功能。第三就是学生完成视频里的随堂练习模块。第四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准备问题;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线上预习要起到的作用就是简化课堂授课方式,让更多的学习交由学生自主完成,以确保在课堂上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二)线下互动

线下互动即课堂授课,有五个步骤。首先就是老师要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准备的问题进行收集和筛选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精讲。学生分组讨论,同学之间互相表达对刚才讲课的内容的看法与理解互相交换观点。师生互动。翻转课堂中的互动并不是老师与学生的你问我答,而是共同分享,老师可以问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课堂的最后,就是老师给学生们布置课后任务。比如,会计中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该课程需要大量的上机操作和练习,课堂上无法提供这么多的机会,那么剩下的任务就应当留给学生课下自己去完成。

(三)实践创新

1.SPOC在校课程实践创新。一是将用友、金蝶等财会软件课程加入SPOC的视频课程中去,让上机实践操作成为会计课堂的一部分;二是开设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开设一个公司,公司内部相关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让组员角色扮演,模拟公司化经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个小组公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三是开设模拟炒股课程,首先设置一个虚拟的交易平台,每人发放固定的初始虚拟金额,然后拓展到整个会计系进行,以个人为单位买卖股票,严格按照正规交易市场的规则开展,有助于专业技能培养和应用。

2.校外学习工作实践创新。一是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或者公司或者事务所去参观学习,听取相关管理人员对公司流程的介绍与讲解,实地感受一下不同的企业文化;二是平时在校的时候可以将当地真实公司的账务与课程相结合,同学们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全套账务处理,从检查发票凭证到设置计入会计科目到账务的建立以及最后的核算,这样有利于大大的提高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三是利用寒暑假到各个公司的财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以及事务所参与实习,跟着公司的財务工作人员实地考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亲身参与完成相关的财务工作。④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为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工作机会。

(四)综合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的方式。具体的评价方式包括以下四种:在线测评、机器测评、课堂评价、同伴互评。在线测评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线上评价、他人评价等;机器测评主要包括总结性评价、线上评价、他人评价等;课堂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性评价、线下评价等;同伴互评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线上评价、他人评价等。

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仅指方法的多元、更指代内容的多元性,它不再只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包括学习能力、课堂出勤率、任务完成率等多个方面的评价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后,将学生们在平时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校外实践等因素综合考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综合素质。

篇7

本研究利用新课改理论、当代国内外教学过程理论、数学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理论以及建构注意理论,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际阐述了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意义和价值,明显看出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的紧迫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学生热情

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地把已有的结论告诉学生,把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抛给学生,而是应把它们融入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归纳整理、形成结论,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形成探究习惯。

一师生共建方面

1.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

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在传授知识技能、传播思想观点的同时,伴以积极的情感,达到以情促知、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的良好情绪状态;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三是教师要善于情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

2.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

努力以师生间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怀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来促进师生间人际情感交融、学生间人际情感交融。要重视课堂外师生交往活动,促进师生情感的积累。

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堂数学课在讲正课之前,我都给学生讲一个数学故事或介绍一位数学家,这些都借助于多媒体,所以学生非常愿意听,觉得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数学家们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对学生激励很大,有些学生课下继续问一些有关数学文化的知识,甚至有些学生主动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数学文化讲给同学们听,使每堂课的教学氛围非常好,在平时我安排同学们利用每周三第七节课,由数学课代表组织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班会,我觉得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参加此活动积极性很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3.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优化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结构与教育的效果密切相关。要深化教育改革,要在教育中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就不能不转换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未来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要求教师的知识拥有量从轻量级向重量级转化。这种转化显然不应仅看作量上的简单增加,而应理解为教师知识的整体性跃迁和结构性的变化,是教师知识结构在质上的飞跃。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型结构。这样的知识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的状况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这种观点虽用词过重,却也发人深省。因此要适应知识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成为开放性结构,即对一切有用的新知识开放;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

5.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必须让学生“敢问”。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

二教学实际中采取的措施

1.以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心理上越来越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又喜欢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观察和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是提出兴趣的重要方法,尤其是那些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学习“黄金分割”时,把0.618(最佳点)运用踢足球何时进球率比较高;及格分数为什么规定为60分;再如让学生计算全校教师的应交薪金税各为多少?存1000元,一年后扣去利息税,可得本息多少?学习了一次函数后,我给出了一个这样的题:某单位要外出旅游,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可选择,甲旅行社说只需领队买全票,其余全部2/3票价优惠。乙旅行社说:“我们全部半价。”试分析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还有存款,住宿等问题。

这些应用性问题是学生身边有的事,是学生见得着,摸得着的事,因此是最感兴趣,思维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从而增添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程中注意指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过际问题,努力架设起一座通向数学宫殿的兴趣之桥,使学生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所取得的成就,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欢乐。这样,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到持续的发展和进一步开拓。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学大纲也指出:“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前提是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利用易错问题,在矛盾中创设学生提问的数学情境

在启发学生提问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情境,创设的数学情境应注意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和开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上,造成心理上的悬念。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思维活动。

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不已。背不出、记不住概念是最大的问题。往教师的教总是有些给学生“灌”的感受。要避免这种“背诵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出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教师先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问学生这个方程有几个实数解,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有两个。”接着教师让每个学生自己任意准备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先自己计算一下有几个实数解,然后来考考教师,每个学生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看教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

些有两个实数解,哪些只有一个实数解,哪些没有实数解。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似乎都想来考倒教师。但教师对学生所报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有怎样的实数根,学生感到十分惊讶和羡慕。接着,教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解方程,能准确地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吗?”学生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最大的愿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3.通过设计实验,在活动中创设学生提问的数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数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努力创设数学情境,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其中。

5.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图文并茂,集声音、文字、色彩、图象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看、想、做”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几何画板》有着强大的画图、动画、计算等功能。可以弥补常规教学的缺陷,形象再现数学思维、数学实验过程。恰当利用《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函数、立体几何、探究性活动课的进行辅助教学,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极强的交互性,使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夸大计算机的作用,以为计算机能完全代替传统物数学教学。在这次调查中值得一提的是,有10名学生表示不喜欢多媒体教学,因为他们认为多媒体教学令他们不集中注意力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这反映了只有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

现在我们要在花园里修纵横两条路(如图1),如何求面积?

例1若花园中小路设计如下图所示,花园矩形ABCD中,横向阴影部分是矩形,另一阴影部分是平行四边形。依图中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所示花园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为__。

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经过思考以后,交流总结,探究发言,总结归纳不同解法。

教师用Flas展示了两条小路的平移变化。

6.联系生活实际,在体验中创设学生提问的数学情境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弗赖登塔尔语)

作为老师应该了解孩子眼里的数学与成人眼里的数学是不一样的。

学生可能会有自己的怪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不是纯数学的东西,但体现了孩子们可贵的思维,老师如果能够欣赏孩子们的这些想法,不但能启发他们的智慧,更能保护好他们后续学习的动力。在教学初中平面几何入门“直线”一节时,学生对于“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种简单而抽象的概念没有太多的印象,甚至与“直线公理”相混淆。于是笔者启发同学们从生活中去发现,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点

与直线的两种不同位置关系”的。

生1: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没完全露出来时是“点在直线上”,升上空中时是“点在直线外”。(唐序,语文功底很好,她的比喻让我为之一震,真是恰如其分的贴切,够美,够诗意)

生2:穿珠子时,穿在线上的珠子是“点在直线上”;散落在一旁的

珠子是“点在直线外”。

生3:小鸟落在电线竿上是“点在直线上”;小鸟飞到空中去了是“点在直线外”。

生4:汽车在马路上跑是“点在直线上”;出事了开到田里去了是“点在直线外”。(郭子震,好玩电游,尤喜赛车游戏)

生5:钉在衣服上的纽扣,是点在直线上;掉了的话,就是点在直线外了。(李一鸣,离异家庭,跟着爷爷奶奶,家教严,很多事自己做)

生6:头发上的头屑是“点在直线上”;洗完头以后就是“点在直线外”。(方烨,受洗发水广告的启发,这是一个让全班暴笑的比喻)

篇8

一、聚焦“阅读”,领悟“对话”的必要

方智范教授告诉我们:“‘阅读教学’首先是一种感性教学。对文章中活泼的思想,生动的情感活动、形象、语言,如果不好好的感受就会造成语文教学人文资源严重流失。”而阅读的理解、领悟、分析、评价,却是相对的、抽象的、稀薄的理性活动。因此,阅读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理解性阅读与创造性阅读的相统一的活动。

正因为阅读活动有着这样独特的魅力,才会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效果。而基于对这种特点的把握,我们的教学才更应该强调“对话”,强调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二、聚焦“对话”,寻求实践的路径

课堂上,如果我们能够把握阅读的本质,引起文本作者、教师、学生三颗心一起的跳动,这就是非常好的阅读境界。如何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如何远离对文本的过度发挥,笔者在教学《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注重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创设自主阅读、充分感受的氛围,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内心体验。

1.在“大山”上质疑,从“大山”中领悟

课文的题目即是文眼,看到这个题目学生对“大山”这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不免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引发了疑问。在“大山”上的质疑,激发了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积极性。而后,学生找出了很多难读的、不理解的生字生词,其中一个学生提出了“奢望”这个词,正是突破大山重围的核心词。聚焦“奢望”,笔者启发学生思考:(1)什么是奢望?生活中有什么事算是“奢望”?(2)课文中刘翔的奢望是什么?找出句子反复朗读。(3)这怎么会是一个“奢望”呢?从课文中你发现了哪些句子说明这是一个“奢望”?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一下子被“点燃”了,一个个句子描写约翰逊这座“大山”厉害的句子被大声地朗读了出来,一个个精彩的词语被学生发现、评论了出来,这座“大山”之大,学生赞叹不已。

遵循这样一条主线,学生在品味中,不知不觉地读了进去,品位在其中,“刘翔的坚持不懈、勇于挑战、不怕困难……”学生每个人有自己的见解,这便是对话的成效。

2.有效对比,两个头像的创造性使用

教学中,为了有效地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笔者设计了两个头像的对比。起初,刘翔小小的头像面对着约翰逊大大的头像;随着阅读的推进,渐渐地刘翔与约翰逊相等大小了;最后,当刘翔成功地越过了大山,头像又有了变化。

篇9

想要创造出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来,需要创作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时,应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观察的重要性,不断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在进行创作前,让学生从真实的场景中获取更多的体验和灵感,使其具备充分的创作素材,从而创造出惊人的作品来。例如,在对《淅沥的小雨》一课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实际去观察下雨时的情境,切身的感受到下雨时自我心境的变化,仔细倾听雨点下落的声音,同时体会到雨中的色彩之美,学生通过不同的感官对下雨的情境进行体会,从而积累更多的创作灵感。任何的创作都需要一定的绘画基本功底,美术的技能在诸多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创造性的思维构成必须通过精湛的手法表现出来,美术的基本技能为美术作品的创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他们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重视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环境上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受到不同的熏陶。随着情境的变化,让学生融入到情节中的角色中去,让学生自发的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出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设定的色彩环境,发挥出更多的想象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用多种设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开拓他们的想象力,不断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他们快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游戏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同时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在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不需要和成人一样,去创造一个社会上没有的新事物,只要是创造出自己在以往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算是创造力的体现。其实在生活中,许多方面都能够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如家里的旧杂志、旧报纸、旧电器等,都能够培养出孩子的创造力,给他们施展的机会。

(二)进行示范教学

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积分;问题成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58-02

一、引言

“微积分”模块是以函数为研究对象,研究生活中运动、变化以及变化着的量之间的关系。“微积分”模块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解决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有很大帮助。

1.我国“微积分”模块教学回顾[1]。在1960年曾争论过“微积分”模块是否进入中学的问题,有的还写入了试验教材。但考虑到学习内容已很多,师资也有困难,所以还是未正式列入课程。1980年前后,“微积分”模块开始进入高中,要求学习微积分的所有内容。由于操之过急,教学中无法实施,所以很快改为“选学”,实际上则不学(高考不考)。到1996年,“微积分”模块再次纳入高中课程,不过内容和课时都减了。微积分先讲极限,再讲导数,从导数到原函数到不定积分再到定积分,这是出于数学的严谨性,但学生理解有困难,而且实际应用也不要求如此严格。在最新一轮课改中,改变了这一做法,以“瞬时变化率”描述导数,从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方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把重点放在用导数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上。目前正朝“理解导数思想,强调导数实际应用”的方向努力。

2.新课标对高中“微积分”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所指教材均为人教版教材)。突出导数概念的本质,感受和领悟“微积分”模块的基本思想。不讲极限概念,不是把导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极限(增量比的极限)来处理,而是直接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实例反映导数思想和本质。新课程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步入社会后,能留下对微积分的一些实际认识。同时也体现“课标”让学生在经历中感受数学的思想,认识数学,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强调导数在研究事物的变化率,函数的基本性质和优化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和体会导数在处理问题中的一般性和有效性。重视几何直观等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习。反复通过图形去认识和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去解决问题。“课标”提高了对导数几何意义的理解以及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去解决问题的要求,其目的一是加深对导数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二是体现数学中几何直观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中数学“微积分”模块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微积分”模块是高中数学教材新增的内容,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新”的。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新内容,而且要从思想方法上研究新内容的内涵和本质。

1.对微积分知识的定位不准。微积分的运动变化的思维方式与之前所学函数静态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中学生开始接触微积分的基本概念时不能一下子就领悟它也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应作充分准备性说明,从几何直观逐步过渡到逻辑推理上去,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几何直观上,只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要适可而止。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不能低估学生的理解能力[2]。

2.常量思维的根深蒂固。“微积分”模块教学研究的是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学生对微积分中变量认识不深刻[3]。因为常量思想的根深蒂固,对变量思想的转变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本身的专业水平进行正确的引导。当然,这种引导就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3.“应试”教育的影响。大纲对文理科学生关于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相差很大。文理科考试要求与大纲教学内容要求相比都有所下降。文科将“极限”所有内容删去,理科删去“积分”的所有内容和“微分的概念和运算”。因为考试不考的原因必然不被学生所重视,所以要淡化“应试”教育思想,为提高能力而学习。

三、高中数学“微积分”模块的教学策略

1.运用微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例如:如何求如图所示的曲线f(x)在区间[a,b]上与x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分析:在区间[a,b]内任取n-1个点,将区间[a,b]分成n个小区间[xi-1,xi],i=1,2,Λ,n。记为Δxi=[xi-1,xi],在无限细分的过程中,把每个小曲边梯形近似看成是矩形,则f(x)为高,那么面积s=f(xi)Δxi=f(x)dx。

策略:在讲解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无限细分,无限趋近的过程,让学生从直观上来理解定积分所表示对几何意义。

2.运用微积分求曲线的切线问题的教学策略。在没有学习导数之前,求解切线问题,一般的方法是直线方程与曲线方程(一般是二次方程)联立组成方程组,消去y,变成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0来求解。学习导数之后,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我们知道,曲线上某点的切线就是过该点曲线的割线的极限。例如:(1)求函数f(x)=x2-x在(2,2)点处的切线方程。分析:首先验证点是否为切点,把(2,2)点带入函数,f(2)=22-2=2,则(2,2)点为切点,f'(x)=2x-1,过该点的切线斜率k=f'(2)=2x-2-1=3,切线方程为y-2-3(x-2),即y=3x-4。

(2)求函数f(x)=x2-x在(2,1)点处的切线方程。分析:首先验证点(2,1)不在曲线上,不是切点,所以设切点为P(x0,y0),则切点P坐标满足y0=x02-x0,P点的切线斜率为k=f'(x0)=2x0-1,切线方程为y-y0=(2x0-1)(x-x0),把y0=x02-x0及点(2,1)代入切线方程,得1-(x02-x0)=(2x0-1)(2-x0),整理得x0=1,x0=3,故切点为(1,0)和(3,6),切线方程为y=x-1和 y=11x-63。

策略:此类问题首先确定给出点是否为切点(是否在曲线上),若是,求出切线斜率(即该点导数),由点斜式求出切线方程。若不是,设出切点,表示出切线斜率和切线方程,代入已知函数方程和点的坐标,求出切点进而求出切线方程。

3.运用微积分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问题的教学策略。例如:求函数f(x)=ex-ax-2的单调区间。分析:函数f(x)的定义域为(-∞,+∞),f'(x)=ex-a。若a≤0,则f'(x)>0,所以f(x)在(-∞,+∞)上单调递增;若a>0,令f'(x)=0,则 x=lna。

所以在(-∞,lna)上,函数f(x)单调递减;在(lna,+∞)上,函数f(x)单调递增,此时f(lna)=a-alna-2为极小值也是函数的最小值。

策略:对于解决函数单调性极值问题,首先分析定义域,让学生明白定义域是函数的灵魂,求出f'(x)=0的点作为分界点,把定义域分成几个小区间,当f'(x)

4.运用微积分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教学策略。例如:证明当x>0时,ex>sinx。分析:构造辅助函数,令f(x)=sinx-ex,且f(0)=-1,f'(x)=cosx-ex,由于在x∈(0,+∞)上,cosx1,从而f(x)=sinx-ex在x∈(0,+∞)是单调减函数,又由于f(0)=1,从而f(x)=sinx-exsinx在x∈(0,+∞)恒成立。

策略:对于解决不等式问题,首先构造辅助函数,一般是做差或做商,对辅助函数求导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出所在区间的最值从而达到证明不等式的目的。

四、结束语

“微积分”模块作为新课标新增的内容,它的教学研究还不够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时期,因此如何进行“微积分”模块的教学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章建跃,左怀玲.我国中学数学教材的建设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匡继昌.如何给中学生讲授微积分[J].数学通报,200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