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并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司合并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提要】公司合并是兼并的形式之一。吸收合并的操作、程序、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效果、公司合并无效之诉、不同种类公司之间合并的限制等均是公司合并中应注意的。
【关键词】公司合并;吸收合并;兼并;方法;程序;回购请求权;公司合并无效之诉;限制。
一、公司合并的概念与特征
(一)公司合并的概念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订立合并协议,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不经过清算程序,直接合并为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
(二)公司合并的特征
公司合并具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公司合并是数个公司之间的共同法律行为,须以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合并协议为前提。
2、公司合并是当事人之间的一种自由行为,其合并与否及合并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3、公司合并是一种毋须通过解散、清算程序即可消灭和变更公司的行为。公司合并可以在不进行清算的前提下改变公司的存在、财产结构和股权结构等。
二、企业兼并的规范
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兼并办法)第1条规定:“本办法所称企业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不通过购买方式实行的企业之间的合并,不属本办法规范。”
我国企业兼并的主要形式:
(一)兼并办法中规定的兼并方式
兼并办法第4条规定,企业兼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承担债务式,即在资产与债务等价的情况下,兼并方以承担被兼并方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
2、购买式,即兼并方出资购买被兼并方企业的资产。
3、吸收股份式,即被兼并企业的所有者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作为股金投入兼并方,成为兼并方企业的一个股东。
4、控股式,即一个企业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股权,达到控股,实现兼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的合并方式
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规定的兼并方式
证券法第78条规定,上市公司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者协议收购两种兼并形式。
由此可见,在我国法上,公司合并是企业兼并的一种方式。
三、公司合并的方式
如前所述,公司合并可以分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方式。依据公司法第184条第2款,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同时,公司合并与不同于公司资产的收购。从法律性质上看,公司合并的本质是公司人格的合并;而资产收购的性质是资产买卖行为,不公司的人格。公司合并也不同于公司股权收购。公司合并实质上是公司人格的合并;而股权收购的本质是股权的买卖行为,不影响公司的人格。从本质上讲,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都是买卖行为,而非公司合并的本质---公司人格的合并。
四、公司合并的操作方法
吸收合并是最常见的合并类型。在吸收合并中,被兼并的公司将消灭。公司的要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公司的资产、公司的股权和公司的人格。公司的消灭最终表现为公司人格的消灭,而在公司人格消灭之前,可以先将被吸收公司的资产转移给吸收公司,或者将被吸收公司的股权转移给吸收公司,而无论资产转移还是股权转移,吸收公司可以支付的对价一般是现金或者公司股份,这样,在逻辑上,就可以划分出两类四种吸收合并的方式。
(一)资产先转移
1、以现金购买资产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现金购买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全部权利和义务(债权和债务),被吸收公司失去原有的全部资产,而仅拥有吸收公司支付的现金,被吸收公司解散,因债权和债务已全部转移,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股东依据其股权分配现金,被吸收公司消灭。
2、以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自身的股份购买被吸收公司的全部资产,包括全部权利和义务,被吸收公司失去原有的全部资产,而仅拥有吸收公司支付的自身的股份,被吸收公司解散,因债权和债务已全部转移,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的股东分配被吸收公司所持有的吸收公司的股份,并因此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被吸收公司消灭。
(二)股权先转移
1、以现金购买股份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现金购买被吸收公司股东的股份,而成为被吸收公司的惟一股东,然后,解散被吸收公司,被吸收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吸收公司承受,而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消灭。
2、以股份购买股份的方式
吸收公司以自身的股份换取被吸收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被吸收公司的股份,而使被吸收公司的股东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吸收公司成为被吸收公司的惟一股东,然后,解散被吸收公司,被吸收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由吸收公司承受,而无须清算,被吸收公司消灭。
不论上述哪类方式,吸收公司这继受被吸收公司的资产或股权而支付的现金或股份,均直接分配给被吸收公司的股东,被吸收公司的股东因此获得现金或成为吸收公司的股东。
五、公司合并的程序
(一)订立合并协议
对合并协议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公司法没有规定。对此可以参照对外贸易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以下简称合并与分立规定)第21条规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合并协议的主要内容,即:
1、合并协议各方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2、合并后公司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3、合并后公司的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
4、合并形式;
5、合并协议各方债权、债务的承继方案;
6、职工安置办法;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方式;
9、签约日期、地点;
10、合并协议各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二)通过合并协议
合并协议是导致公司资产重新配置的重大法律行为,直接关系股东的权益,是公司的重大事项,所以公司合并的决定权不在董事会,而在股东(大)会,参与合并的各公司必须经各自的股东(大)会以通过特别决议所需要的多数赞成票同意合并协议。我国公司法第39条、第66条、第106条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合并需要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通过。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对公司合并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国有独资公司的合并应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决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对公司合并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三)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四)通知债权人和公告
我国公司法第184条第3款规定了通知债权人的程序和公告的方式。该条规定,参与合并的公司“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表明我国公司法赋予了参与合并的公司债权人异议有阻止合并程序进行的效力。
为了保护债权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2条规定:“企业进行吸收合并时,参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告通知了债权人。企业吸收合并后,债权人就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遗漏的企业债务起诉兼并方的,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过该笔债权,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再行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过该笔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五)主管机关批准
公司法第18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必须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所以,主管机关的批准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的必经程序。
(六)办理公司变更、注销登记
公司合并后,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被吸收公司因解散应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六、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
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是指反对公司合并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按照当时公平价格购买其股份。该请求权是对异议股东利益的救济。
关于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适用对象,有两种不同的立法例。第一种立法例,如德国,规定回购请求权只适用于被吸收公司的股东。第二种立法例,如美国、日本、我国地区等,规定回购请求权不仅适用于被吸收公司股东,而且适用于吸收公司股东。如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317条第1款规定,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时,董事会应就合并有关事项作成合并契约,提出关于股东会股东在集会前或集会中,以书面表示异议,或以口头表示异议,经纪录者,得放弃表决权,而请求公司按当时公司价格收买其持有之股份。
一般而言,公司吸收合并对合并双方都会发生重大。对于吸收公司的股东,也会面临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所以,对吸收公司的股东与被吸收公司的股东一样,也应赋予其回购请求权,始能体现上的公平。
对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173条规定,公司合并或者分立时,公司董事会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反对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的股东的合法权益。但对如何保护异议股东的合法权益,却没有下文。只有中国证监会《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合并或者分立,应当由公司董事会提出方案,按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通过后,依法办理有关审批手续。反对公司合并、分立方案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或者同意公司合并、分立方案的股东、以公平价格购买其股份。公司合并、分立决议的应当作成专门文件,供股东查阅。但这一部门规章却没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
由此看来,对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法律解释论已经不能解决,只能依靠立法论才能解决。
七、公司合并的法律效果
合同的法律效果有三:
(一)公司消灭
在此特指被吸收公司消灭。由于消灭的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已由吸收公司概括承受,所以,它的解散与一般公司的解散不同,无须经过清算程序,公司法人人格直接消灭。
(二)公司的变更
公司合并后,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三)权利与义务的概括承受
公司法第184条和合同法第90条对此均有规定。
八、公司合并无效之诉
我国公司法没有直接规定公司合并无效制度。但是由于公司合并是参与合并的公司基于合并合同而进行的法律行为,如合并行为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的事由,利害关系人当然可以提起请求确认无效之诉。在此类诉讼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并无效的原因
公司合并只要违反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都可以作为合并无效的原因。在实务中,违反下列强制性规范是常见的导致公司合并无效的原因:
1、违反公司法第38条和103条规定,公司合并应经股东(大)会决议。
2、违反公司法第18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
3、违反公司法第184条规定,债权人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但公司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
(二)无效原因的补正
虽然公司合并存在无效的原因,但为了保护交易的安全,稳定关系,在法院判决合并无效之前,应给予当事人以补正的机会。若当事人在法院判决前,补正有关无效原因,合并应确认有效。《关于审理与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0条规定:“企业兼并协议自当事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需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兼并协议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未经批准的,企业兼并协议不生效。但当事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补办报批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该兼并协议有效。”
(三)合并无效的法律后果
1、恢复到合并前的状态。在吸收合并中,消灭公司应从存续公司中分离,存续公司进行变更。
2、无效判决的溯及力的限制。合并无效的判决只对将来有效,不影响此前存续公司以合并有效为前提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如果合并无效判决溯及既往,自合并开始无效,则影响交易安全,导致法律关系混乱,损害第三利益。
3、缔约过失责任。我国合同法第58条后句的规定。
九、不同种类公司之间合并的限制
我国公司法对此没有规定,那么,在我国公司实践中,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在上,这一问题存在三种学说:
(一)自由说。认为公司合并并不应有种类的限制。
(二)严格限制说。认为只有同种类公司方可合并,并且,合并之后的公司仍应为同种类公司。
(三)适当限制说。认为对不同种类公司的合并采取适当限制。
许多国家的公司立法采取了适当限制说,对不同种类的公司之间的合并以及合并后的公司类型作了限制。如德国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接收有限责任公司,但有限责任公司不能接收股份有限公司。再如日本《有限公司法》第59条规定,有限公司可以与其他有限公司合并,但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因合并而设立的公司,须为有限公司;第60条规定,有限公司与另一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应经法院认可,否则无效。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对公司合并没有限制性规定,但台湾“部”1988年3月21日经商字07610号文件对此作了解释:现行公司法对于合并公司之种类和合并后存续或另立公司之种类,未有明文限制。为奖励合并,凡属责任相同之公司得予合并,故股份有限公司得与有限公司合并。惟依2001年11月12日修正的“公司法”第316-1条第1款,股份有限公司相互间合并,或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公司合并者,其存续或新设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为限。
注释及
[1] 赵旭东.公司法学[M].高等出版社,2003.415.
[2] 覃有土.商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85-86.
[3] 该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吴合振.企业分立、兼并、资产转移及产权确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61-62.
[4] 赵旭东.公司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7.
[5] 赵旭东.公司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8-419.
[6] 赵旭东.公司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8-417.
[7] 该概念主要参考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317条第1款;中国证监会《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第149条。
[8] 赵旭东.公司法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22.
[9] 张知本主编,林纪东续编.最新六法全书[M].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96.146.
[10] 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合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
篇2
出售全部资产的法律定性
98年st公司交易机制确定后,中国证监会98年28号文允许st公司及纺织类企业进行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的试点,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第一次使市场投资者面临一个如何面对全新公司的问题,其操作亦涉及到大量公司法和证券法问题。
从公司法看,公司法没有规定一家公司出售其全部资产的行为定性问题,对于一个出卖了其全部资产、变换了控股股东、公司董事的公司是否为一家新公司,该公司与资产置换前公司的关系,公司法没有明确的规定,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到底是重新上市还是政策行为,其经济意义和法律性质如何确定,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都没有明确规定。
分析监管机构发出的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的有关规定,我们理解,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实际上提出了公司重新上市的概念,证券法仅在持续信息披露义务做出了部分相应规定,公司法没有关于公司重新上市的规定,但从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来看,该问题实际上涉及公司法和证券法两方面的行为。
从证券法看,资产置换涉及公司的重大变更,涉及公司重新上市的标准,涉及重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如实陈述规则等。从公司法看,公司法对上市公司上市标准部分和证券立法发生重合,如股票条例,但对如重新上市问题,公司法和证券法均没有明确规定,公司法和证券法在重新上市问题上的含糊性使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的上市概念定义出现了立法飞地,立法对资产置换直接涉及新资产的上市原则,该资产是否受公司上市资产需有连续三年业绩、连续的成长性、同一管理层要求等均没有具体规定。
无论从证券法还是公司法出发,在考虑资产置换变更主营业务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资产置换在本质上属于公司的交易,立法既要保证公司交易自由及交易安全,同时也要对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提出特别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家公司多大程度上进行资产置换属于交易自由,多大程度属于变相上市,多长时间内的连续交易应当合计其资产交易总额,这些对核准上市的标准具有现实和立法意义,也是证券法和公司法需要协调的问题。
出售全部资产涉及其关键的股东权益保护问题,资产置换处置了股东的全部资产,控股股东对其他中小股东是否在公司法层面具有法定诚信义务,该义务能否成为股东诉讼的诉因,反对出售全部资产的中小股东利益如何保护等,这些对我国现有的立法体系提出了迫切的改进要求,立法者的进一步举动倍受市场关注。
相互持股是否需做进一步的限制
资产重组的大量涌现对公司股权架构的设计提出了实际要求,投资银行专业人士在模糊狭窄的公司法空间进行了巧妙的勾勒。在各种资产重组中,股权的变换成为主要的公司结构调整工具,换股及相互持股的设计思路不断被设计提及,前者目前尚很少实践,但相互持股的架构已大量出现在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中。从法理上看,相互持股实际上导致的后果是公司注册资本的重叠,也就是公司对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弱化,能否相互持股、相互持股是否合法,以及相互持股涉及的投票表决权、关联关系,我国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
1998年山东新潮实业吸收合并山东新牟股份出现了我国第一个披露的上市公司与挂牌公司相互持股案例,经合并后,双方相互持股部分核销。
相互持股不仅仅是同一产权线上同等企业之间的互相持有对方股份,链条较为复杂的相互持股亦涉及产权上存有关联关系的控股、参股企业之间及其子企业或孙企业之间的互相持有股份。实践中,也存在上市公司持有子公司控股权或参股权,然后再以控股子公司上市的分拆上市认定问题。
公司、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在公司法颁布时并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1994年,中国的企业结构也较为简单,但1998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大量涌现后,相互持股越来越多地被用为资产组合的手段,我们认为,全面禁止相互持股完全否定了公司的投资权力,从公司法看无法解释,但完全不对相互持股进行限制也不符合解决中国目前大量存在的虚假出资、资本不实等问题的需要,因为相互持股所复合的公司股权关系,以及其所导致的注册资产重叠、偿债能力弱化等后果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文化及经济改革背景下是具有一定危害可能的。现阶段,为了合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交易安全,立法应对公司、企业间相互持股的比例等给予必要的限制,对子公司拥有母公司股票时的投票表决权做出具体规定,这一点有利于划清公司资产数额,保护投资者权益,有利于市场对对象进行准确判断。
促进合并还是积极的债权人保护主义
1999年起,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非上市公司均通过了3个月的法定债权提示期,如已通过合并程度的清华同方、新潮实业等,对三个月的债权提示期的起算点中介机构及专业人士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即三个月债权提示的起算点应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还是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公司法本身并未明确这一技术细节,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亦未涉及这一领域,直至目前该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
上述债权提示性公告的另一个值得争论的地方是,公司合并是否一定需要债权提示性公告,其公告是否一定需要90天。
根据公司法第184条第三款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做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不清偿债务或不提供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
公司法关于“不清偿债务或不提供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的规定实际上限定债权人对公司合并具有决定性作用,限定公司合并必须获得债权人的同意。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挂牌的非上市公司过程来看,无论是吸收方债权人的利益还是被吸收方债权人均有权要求公司立即清偿债务,如清华同方为吸收合并鲁颖电子在法律上就必须对其债务进行再次安排。前述债务安排的经济浪费是明显的,因为无论从何种角度,要求清华同方为合并事项向债权人提供提前兑现债权的安排是对公司整体发展的一次损害,因合并使公司债务关系的安排实际上损害了合并公司的利益,合并作为法定的偿债理由加大了合并方的合并风险,减少了其商业运作的空间。
从促进或鼓励合并的立法思想来看,积极的保护债权人主义对合并是一较大的法律障碍。从保护债权人的法律原理看,合并并没有导致公司资产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金、实际资产以及债务主体均没有减少或灭失的可能,债权人的利益不会因合并导致实质损害。
从反对的观点看,部分人认为合并导致的主体变更实际上忽略了债务关系形成时基于信任和商业判断原则选定合同伙伴的法律事实,即债权人对变更后的主体存在主张变更的权利。我们认为,即使债权人的信任合同关系应予以保护,但其对合并具有否定表决的作用亦扩大了其权利保护的法律空间,我们建议,公司法关于债权人意见作为公司合并的必经程序值得探讨,债权人同意作为公司合并的必要条件过于扩大债权保护的空间,建议公司法或证券法可以将合并主体对债务的安排作为合并的必要条件,但债权人的同意可以不作为必要条件。
该问题同样适用中国证监会目前正在草拟的《收购兼并细则》,从纯粹的股权收购来看,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或合并)如无法摆脱关于债权提示性公告的立法约束,实际操作中将很难在技术上解除法律障碍。因为,任何一家收购公司都难以在发出旨在目标公司退市的要约的同时要负担债权人否定意见将导致要约无效的法律后果。这一点,从根本上说,也是我国股票条例、证券法与公司法并不衔接的问题所在。
回购中应保护债权人利益
与上述关于合并中债权人保护相反的问题是公司股份回购,按照公司法,回购的主要发生情形是公司减资或公司合并,虽然从申能和云天化的信息披露看不出上述法定原因的披露,但两公司回购调整股本结构的提法实际上继续了我国对公司按照公司法规范的调整思路。
从债权保护角度,回购减少了公司的法定资本,在法律原理上造成了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弱化,所以在法律上要求公司回购应当获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人的同意应作为回购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与前述关于公司合并债权保护的观点恰恰相反。
实质控制转移与董事、管理层诚信勤勉尽责义务
大部分资产重组均涉及到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涉及到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与各当事方的责任。
从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看,公司控制权转移是一个证券立法上的概念,其证券法上的要求是指公司及实质控制人在上述控制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负有报告和披露的义务,在超过公司股份总额30%比例时,收购人负有发起全面要约的义务。
公司控制权转移一是涉及到权益持有、间接控股、实际控制、一致行动等我国立法目前尚没有引入的境外证券法概念。虽然这些概念具有可拿来性,但是,由于我国在产权体制及身份确认上存在重大的欠缺,能否引入上述概念,并进一步将上述行为合法化存在较大分歧。二是涉及到公司管理权的移交,董事在收购期间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接管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
虽然公司控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立法规定,但公司控制的实践已大量存在,且其危害性也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我国证券市场大量存在各种形式复杂的间接持股、权益持有以及董事违反诚信义务拒绝交出管理权或者擅自阻挠收购等现象,由于没有法定的披露义务,上述幕后者往往不在市场监管者的监管范围,其信息是非公开的,中小投资者因此也无法了解公司幕后的隐蔽行动。
公司控制权转移是证券监管中实质控制转移实质要求的体现,目前这一要求并没有形成规则,公司重组中董事的权利及义务以及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所有这一切尚未形成必要的法律。琼民源事件加强了市场对董事义务的关注,中国证监会对此进行了补充规定,但是,这一关系公司董事义务的实质问题在公司法层面尚未给予规定。
公司分立-股份公司如何划分
公司法对股份公司的分立并没有单设专章,1998年前分立的市场需求并不多,1998年b股上市公司实际失去配股资格后,上市公司开始了有限的探讨,其形式主要为:
一是简单地将资产一分为二,类别不同的股东各持一份资产。该方案理论上可行,但事实上无法满足。因为理论上股份公司的股东按份持有公司资产,股东对公司任何一份资产均享有比例所有权,所以简单划分资产和股份实际导致无法操作,容易引起股东诉讼。
分立的第二种方式可以归结为资产回购股份,即将部分资产以分立的形式剥离,然后以该部分资产注册成立公司,我们理解,这种形式实际上类似于资产回购股份,其能否可行,需要与中国证监会关于回购的政策相符合。
第三种分立方式是,新设一家为合并目的公司作为被分出方,该实体继而向拟分立公司的全体股东按其拟剥离资产的数额发行股票,该种方式需要公司法在分立及公司设立等方面加以进一步规定。
跨地区收购-有限责任公司与对外投资净资产数额比例限制
98年公司收购合并开始超越了行政区划,1998年以来各种买壳行为为公司异地收购开创了先例,这里,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跨地区收购在经济上有利于打破地域割裂,实现规模经济,其好处无可非议,但是,跨地区收购与公司法尚未完全协调,主要是:
篇3
关键词:吞并财务报表;关联关系;集团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125-02
1 并表关联关系相关概念
根据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我们将涉及合并会计报表的关联方确定为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规定的前四个方面的关联方。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之间的关系即为合并会计报表关联方关系(简称“并表关联关系”)。对并表关联关系可以定义为:并表关联关系,指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各成员之间在购销商品及其他资产、接受或提供劳务、租赁等方面存在的内在的关联方关系。
(1)并表关联方关系与一般关联方关系的区别:并表关联方关系是一种区别于一般关联方关系的特殊的关联方关系,这种关联方关系以其单位会计报表是否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为特征,即凡是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集团成员单位都属于集团公司内部并表关联单位;凡是不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未纳入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单位都不属于集团公司内部并表关联单位。对不符合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的合并条件的单位,应进一步依据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进行判断,确定为一般关联关系或不具有关联关系。对具有一般关联关系的,按照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进行披露。
对于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没有强调投资比例,而突出是否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等实质性控制情形的表述,充分体现了以对被投资单位实质性控制为基础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原则。对此,关联方关系披露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规定是一致的。
(2)并表关联方关系与内部往来关系的区别:存在并表关联关系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独立法人与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的直接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有的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一个独立法人与另一个独立法人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有的表现为同一个集团公司内部两个独立法人下属的非独立法人之间的关系;而存在内部往来关系的各方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同一个独立法人内部各会计核算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内部往来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单一性。
(3)并表关联关系的级次。由于有的集团公司内部存在着多级公司和多级控制关系,因此,产生了并表关联关系的级次。并表关联级次在量上等于公司(企业)级次的数量减去1。如果集团公司内部有4个级次的公司(企业),那么并表关联级次相应地有3级。第一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集团最终母公司所控制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孙公司之间及其与最终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二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最终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二级母公司)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之间、不同子公司的子公司之间及其与二级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三级次的并表关联关系为第二级次的母公司控制的公司(三级母公司)内部不同的子公司之间及其与三级母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
各个非独立法人单位并表关联方关系级次的确定。各个非独立法人单位并表关联方关系级次与其母公司一致,在其级次确定上,应遵循“从上原则”,即不同级次的公司所属的非独立法人单位或不同级次的公司(独立法人)与非独立法人之间发生关联交易和往来时,相互之间关联关系级次,应以非独立法人单位所属的企业级次确定。
2 并表关联关系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集团公司内部各个成员单位对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及时和准确的确认、计量和披露,集团公司必须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内部管理实际,制定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包括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信息披露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确认和计量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披露制度、合并报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合并抵消等制度。
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信息披露和各专业核算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决定着集团公司各级次合并会计报表的效率和信息质量。一套科学合理的集团公司内部关联方关系的管理制度,应当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效率和信息质量。
3 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关系确定后,就要对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与各个合并财务报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依据集团公司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方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特定会计主体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严格依据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等规定,对各个级次各单位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进行准确记录。在日常的会计业务核算的处理中,对于其与各个并表关联方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业务,在业务发生时,应及时和准确地分别加以确认和记录。各个会计核算主体对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的及时和准确的确认和计量,是准确披露合并会计报表各级次关联方信息的基本环节。这一环节涉及的会计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众多,为了确保合并会计报表各个级次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准确性,集团公司各单位会计核算人员等专业核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和专业核算制度对各个级次的并表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确认和计量的相关规定,严格按规定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对本单位与各个级次的各单位之间的关联往来和关联交易金额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会计和各相关专业的确认和计量,是正确处理并表关联方关系信息的关键环节。
篇4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合并财务报表 影响 范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和产业转移的跨地区发展日益加快,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深,迫切需要我们从深化经贸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审计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为深入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扩大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提供标准趋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两大准则体系的,架起了密切中外经贸合作的会计审计技术桥梁,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好更多地“走出去”,有利于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审计国际化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一、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修改
新准则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与此同时,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
二、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定义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在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中,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在《暂行规定》中,“子公司是指被另一公司拥有控制权的被投资公司,包括由母公司自接或间接控制其过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和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的被投资企业。”在新准则中,“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同时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单位(如信托基金等)也视同子公司。可以看出,新准则中是基于“控制”概念对子公司进行定义的,当母公司能够统驭一个主体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藉此从该主体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时,该母公司就具有控制权。
既然新准则中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准,势必将对合并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原会计制度规定对不重要的子公司(如相关比重小于10% ) 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特殊业务的子公司,如金融企业,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但新准则规定应纳入合并范围,这样将增加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权益,收入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同时,由于新准则使得母公司必须承担所有者权益为负的子公司的债务,并会使一些隐藏的或有债务显现,使得上市公司很难利用股东股权变动为由分合报表,美化财务状况。新准则也可以防止一些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手段。可以说,新准则加强了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另外,新准则对合并报表的质量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深层次的剥去关联交易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母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往往交易频繁,特别是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往来业务很多。按照新准则的要求报表的往来抵销上,会大幅度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另外,新准则规定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应该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要求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另行编报财务报表。同时取消了旧准则中当子公司与母公司所规定的会计政策差异不大,并且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不大时,可直接利用该子公司会计报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再加上特殊行业等,只要在控制范围内也应并入合并范围的规定,鉴于不少集团公司内部涉及多行业的情况,合并报表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三、暂行规定存在的问题
《暂行规定》对合并范围的规定存在诸多问题,在实务中引起了诸多不便和不规则的行为。
(1)形式主义,不以控制为基础
篇5
张立贺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报表准则)在合并财务报表构成及提供、合并范围、合并程序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执行将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以控制为基础的合并理念影响了合并范围,导致企业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规模发生较大变化。原制度可以不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规定,如特殊行业或小规模的子公司,受所在国外汇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公司等,根据合并报表准则应该纳入合并范围,并需要考虑合并抵消因素,直接影响了合并后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等方面的规模。合并报表准则取消了比例合并法,这对拥有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的母公司而言,缩小了合并范围,明显减少合并后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
合并报表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了合并所有者权益。合并报表准则将少数股东权益从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方转入所有者权益,导致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相应减少。对于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其少数股东没有义务或者没有能力承担的损失由母公司承担,减少了母公司在企业集团中享有的权益。
二、利润表的影响
以控制为基础的合并理念影响了合并范围,导致企业合并后的收入、费用规模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取消了比例合并法后,合营企业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虽然这对合并后的净利润没有影响,但明显减少合并后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
按合并报表准则新增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若日常关联交易中存在金额较大的未实现内部利润,则需要合并抵消,使当年净利润大打折扣。此外合并报表准则要求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使母公司试图通过关联交易、隐藏子公司亏损的行为被禁止,更加充分反映企业的风险和收益,促使公司的合并报表更透明、公正,更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合并报表准则改变了少数股东权益的列示位置,将其作为合并净利润的一部分。对于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其少数股东没有义务或没有能力承担的损失由母公司承担,减少了当年合并净利润。
新准则对子公司的投资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虽然不影响合并利润表,但将导致合并报表的净利润跟母公司的净利润差异越来越大。我国一些母公司没有主业,是单纯的资产管理投资型公司,其利润全部来自子公司,对子公司改按成本法核算后,母公司仅在子公司宣告分配股利时才能确认投资收益,将导致母公司会计报表非常难看。
三、财务指标的影响
合并报表资产、负债、收入的规模发生变化,将直接影响与资本结构和经营能力等相关的指标值,如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投资回报率等。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中的“移位”,解决了原先少数股东权益既不属于负债项目又不属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尴尬处境。该项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合并报表的所有者权益,将直接影响与所有者权益相关的指标值,如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
四、上年度比较数据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增加的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视同该子公司在合并当期期初已纳入合并范围;同样,由于合并范围发生变化,首次执行日应该按照符合合并报表准则要求的合并范围重新表述上年度比较数据。原制度没有提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概念;对于报告期内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而增加子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实务中通行的做法是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仅合并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但在合并报表准则下,明确应当视同该子公司在合并当期期初已纳入合并范围,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并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以及应当将该子公司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因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需调整年初数,将对上年度比较数据的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及各项财务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存在同一控制下形成的大额股权投资差额的母公司,因需要追溯调整股权投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将直接影响各年度净利润的确认数。
五、日常财务核算工作的影响
合并报表准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必须编制合并工作底稿,除了记录抵消分录外,还需记录调整分录。由于新准则对子公司的投资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报表时,为便于合并,母公司通常需要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通过编制调整分录予以调整,而不改变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簿记录。此外,倘若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也应在合并工作底稿中通过编制调整分录予以调整。
篇6
关键词:未确认投资损失 合并报表 会计处理
序言
“未确认投资损失”是针对合并会计报表而言的,是在母公司合并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后产生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规进行规范如《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也规定:“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会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未确认投资损失”。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应该终止经营,破产清算,已丧失了合并的前提,但考虑到我国改革中的种种因素这些企业还在持续经营,仍有合并的必要。
另一方面,由于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进行利润调控的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合并报表中“未确认投资损失”来进行利润调节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会计处理,有关部门仅作了原则规定而不够具体,以致实务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因此加强对“未确认投资损失” 进行规范的会计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未确认投资损失”相关概念解析
(一)“未确认投资损失”的定义
“未确认投资损失”是针对合并会计报表而言的,是在母公司合并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后产生的。《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企业会计制度》和《投资准则》也规定:“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会出现一个差额,这个差额就是“未确认投资损失”。所谓“未确认的投资损失”,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投资确认和期末计价政策的规定,由于母公司和子公司确认子公司损益方式不同而在合并报表中使用的一个调节性科目。
具体而言,母公司对控股子公司的长期投资是以权益法来确认的,即按照持股比例反映子公司发生的盈利或亏损。但是,子公司按照持股比例计算的超过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额的亏损部分是不需要确认的,也无须反映在财务报表上。而子公司按比例计算的超额亏损部分必须在得到弥补之后,才能增加母公司的投资收益。这种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及其弥补都在备查簿中加以记录。但是,由于控股子公司还在持续经营,因此在合并时仍需并入报表。这样的话,就会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科目与子公司的“股东权益”按比例相互冲销时,出现一块在母公司长期投资中未确认的子公司亏损无处反映的现象。为此,可通过设立“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来维持合并报表的平衡关系。
(二)“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性质
对持续经营、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超额亏损子公司)在母公司以权益法核算和编制合并报表时,财政部在财会函字[1999]10号《关于资不抵债公司合并报表问题请示的复函》中规定,母公司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对投资企业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可以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增设“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同时,在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下增设“加: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第十九条: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如果被投资单位以后各期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在计算的收益分享额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以后,按超过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的金额,恢复投资的账面价值。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的性质,就是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由于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论文 LunWenData.Com]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承担的份额。投资企业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一般以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为限。其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在合并会计报表中以“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反映。
(三)“未确认投资损失”核算的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进行公司兼并重组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超额亏损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前提是:该子公司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即母公司的该项投资尚有恢复投资成本的可能;这类子公司可能是遇到了暂时财务困难,债权人通过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等方式,帮助债务人度过难关,而并不要求其破产还债。在此情况下,子公司仍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中。为了反映集团整体净资产的真实状况、耗蚀程度以及母公司的管理责任,仍应将这类处在持续经营状态中的子公司纳人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但这类子公司又不同于一般子公司,其净资产不但不复存在,而且还出现了负数。因此,超额亏损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如何计量和确认,是对资不抵债子公司进行合并报表的主要问题。对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超额亏损公司不能予以合并,以防止利用合并报表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四)“未确认投资损失”的作用
母公司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合并时,将子公司的资不抵债额在“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中反映,这样就便于分清“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中,哪些属于资不抵债子公司形成的,哪些属于正常经营的子公司形成的;哪些资不抵债额属于二级公司形成的,哪些属于二级以下公司形成的;哪些资不抵债额属于当年形成的,哪些属于前期形成的。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为计算保值增值率等指标提供依据。
二、“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核算基础分析
(一)“未确认投资损失”立足点分析
对于“未确认投资损失”财政部[1999]10号文虽然有所规定,“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但是从字面上看,似乎是站在母公司的立场来进行计算,然而事实上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构成的复杂化,机械地站在母公司立场上计算会影响合并报表有关数据的真实性,也有悖设置这两个项目的初衷。由于种种原因,投资者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的份额会不一致,其中有股权投资差额的因素,也有计提减值准备的因素。因此,在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时,投资单位未确认的损失与子公司的超额亏损往往不一致,由此产生了“未确认投资损失”究竟以什么数额为准的问题。
财政部[1999]10号文中规定对资不抵债的子公司进行合并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的“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为股东权益的减项,在合并利润表中增加的该项目为加项,目的非常明确:由于投资者对这部分超额亏损是不负责任的,如果减少合并净利润将与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的法律责任相违背,因此,将这部分影响合并主体净资产的部分从合并未分配利润中分离出来而在股东权益中单列减项反映。那么很明显,“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基础应该是子公司的超额亏损,是投资者免责的部分,否则这个项目的增加将令人难以理解。这个基本原则确定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推定:如果投资者(包括少数股东)对被投资单位的超额亏损负有部分或全部责任(如投资者对其确认的担保损失),则“未确认投资损失”应扣除这些因素后加以确认;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已经为零,无法再确认子公司的进一步亏损,但此时子公司并未资不抵债(如股权投资贷方差额很大,或者计提了数额较大的减值准备),也就是说子公司尚未出现超额亏损,母公司即使有部分投资损失没有确认,也不能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因为母公司没有确认的损失仅受本身账面价值所限,属于母公司的损失并没有超过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的出资额,母公司没有解除责任,仍应承担这部分损失,因此这部分账面无法确认的损失仍应通过合并报表加以体现。
通过对财政部[1999]10号文的分析不难发现:①“未确认投资损失”金额确认的立足点是子公司的超额亏损,而不是母公司未确认的投资损失;②“未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金额只能是投资者的免责部分,而不一定是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全部;③“未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金额应该包括少数股东的免责部分,因为同样作为投资者,少数股东的投资账面价值也是以零为限,在少数股东对被投资单位没有特殊责任的情况下,合并报表的少数股东权益应该体现为零;④在合并报表中增加这两个项目的前提是子公司出现资不抵债,否则即使投资者账面价值已经为零并有部分投资损失未予确认,也不能在合并报表中出现,不然会虚增合并净利润,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真实。
(二)“未确认投资损失”核算科目设置
公司合并时母公司要考虑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并进行财务报表合并,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子公司形成的资不抵债额。此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当年形成的资不抵债额和累计形成的资不抵债额。
为此在进行财务报表合并时也要与此相对应,这样“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就应分为4个科目:①“未确认的本年投资损失”;②“本年子公司资不抵债额”;③“未确认的投资损失”;④“子公司资不抵债额”。
其中“未确认的本年投资损失”为损益类科目,反映母公司本年担保或承诺部分,下设两个明细科目,即“本年发生额”和“本期转回额”,分别反映发生和转回的情况。
“本年子公司资不抵债额”为损益类科目,反映母公司本年未担保或承诺部分,下设两个明细科目,即“本年发生额”和“本期转回额”,分别反映发生和特回的情况。
“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为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累计的母公司担保或承诺部分。
“子公司资不抵债额”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中性科目,反映累计的母公司未担保或承诺部分。
三、“未确认投资损失”的会计处理
如上所述财政部在1999年10号文中规定:“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承担的份额,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确认的亏损分担额一般以长期股权投资减记至零为限其未确认的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分担额,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论 文 网 Www.LunWenData.Com]可以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增设‘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同时,在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下增设‘加: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这两个项目反映母公司未确认子公司的投资亏损额。”这样即是规定母公司在合并利润表中不确认对子公司投资的超额亏损,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为股东权益的损失。为此在对“未投资损失”做合并处理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一)当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已经为零并有部分未确认的投资损失,而子公司的净资产仍为正数
此时在合并报表时,不应增设“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因此无该项目金额的计量问题。
(二)各投资者分别对子公司负有债务担保责任而承担子公司全部超额亏损
子公司资不抵债的事实导致债务担保者的责任已经非常明确,提供担保的投资者已经具备了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那么,投资者实际上已经确认了这部分超额亏损。但由于投资者确认的负债与子公司被担保的债务是同一项债务,因此在合并报表中不能重复反映,应该将母公司的预计负债与相应的营业外支出相抵销,然后再通过子公司超额亏损的自然并入将这部分已经确认的损失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未确认投资损失”项目应该为零。如果少数股东也负有担保责任,应按承担的超额亏损确认为少数股东本期损失,少数股东权益则相应体现为负数。
(三)仅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债务担保而承担子公司全部超额亏损
这种情况仍不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母公司无非确认更多的预计负债而已,所以与上述处理基本相同,但少数股东因不承担责任,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应该为零,也不存在在超额亏损范围内确认少数股东本期损失的问题。
(四)母公司与少数股东均不对子公司超额亏损负责或仅负部分责任
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未确认投资损失”的金额问题。由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未确认投资损失”应该是累计数,而合并利润表中的该项目数应该是本年发生数,因此这两者的数字并不是恒等的,那么,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还要区分累计数和本年数。对此,可以分别不同情况来加以讨论:
①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与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相等。这种情况应以子公司超额亏损作为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而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则应按超额亏损减去以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数额加以确定。
②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所拥有的份额。这种情况一般是指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含有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在确认“未确认投资损失”数额时,与情况①相同,同样应以子公司超额亏损作为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按超额亏损减去以前年度已经确认的数额加以确定。而母公司未确认的部分与子公司超额亏损的差额视作股权投资差额的提前摊销,并作为对外支出不予抵销。
③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小于其在子公司净资产中所拥有的份额。此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含有股权投资差额贷方余额,二是由于计提了减值准备。
第一类,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中含有股权投资贷差。计量原理同②,无区别。
第二类,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含有计提的减值准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不会发生在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的当年,因为减值准备计提的最大限额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全额,计提的结果使账面价值为零,而由于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一般情况下也将使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趋于零,所以提不提减值准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减值准备是在子公司发生超额亏损的以前年度计提的,则应该将其看作是提前确认的损失,在计量累计未确认投资损失时,仍应按照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作为基础,但在计算本年未确认投资损失时,应加上这部分减值准备数。
④投资者为被投资单位负有担保责任而承担部分超额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在合并报表时应按子公司超额亏损扣除各投资者承担的责任数额后的差额计算“未确认投资损失”的数额。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行优胜劣汰,在企业之间进行兼并或重组中,母公司合并了资不抵债的子公司后在合并会计报表上针对“未确认投资损失”,有关部门仅作了原则规定而不够具体,以致实务中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对债务承担责任的不同进行合并报表,与财政部在1999年10号文中关于“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规定相吻合,有利于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葛希群. 关于合并报表编制中“未确认投资损失”的计量问题[J].上海会计.2003,(5).
2周光明,黄贵等.浅析“未确认的投资损失”的合并处理[J].四川会计.2003,(11).
3谢岷.未确认投资损失科目核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6).
4俞建中.对“未确认投资损失”会计处理的探讨[J].上海会计.2003,(12).
5鲁阳.存在未确认投资损失情况下的合并抵销分录辨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10).
6冯理.正确认识“未确认的投资损失”[J].会计师,2005,(12).
7方长顺.对“未确认的投资损失”会计处理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5,(03).
8田战军 ,李刚.谈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被投资企业会计报表合并方法[J].财会月刊,2004,(17).
9王瑛 ,李飞.刍探资不抵债子公司的报表合并方法[J].财会月刊,2002,(08).
10李国田.浅谈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方法[J].江西财税与会计,2001,(12).
篇7
国际石油垄断体系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发展中产油国的反对。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力量的壮大,尤其是随着20世纪后期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国际石油垄断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新的割据。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先是工业化国家, 后来是发展中国家相继取消了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管制 , 因此国际投资者在他国遇到的障碍和限制明显地减少。各国政府简化了投资许可申请,取消了行业限制,提高了外国控股最高限制,使得跨国并购更加简便易行。同时,发达国家普遍展开的服务业自由化和金融市场的改革,为跨国公司开展跨国并购提供了各种各样灵活的资金渠道。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跨国石油公司掀起了以强强并购为重要特征的并购浪潮,其跨国并购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资本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
跨国石油公司并购的过程分析
由于70年代欧佩克国家及其他第三世界产油国对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使得各跨国石油公司失去了绝大部分上游资产――油气储量和产量。1983年“石油七姊妹”拥有的石油储量仅253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3%,而且60%以上在美国国内。跨国石油公司通过企业并购,可以迅速弥补上下游比例的严重失调的状况。例如,雪佛龙兼并海湾石油公司,使其石油储量从16.3亿桶猛增到36亿桶,相当于以每桶6.7美元的价格买下了19.7亿桶可采储量,而当时一般每桶石油的勘探开发成本为8-10美元。德士古公司兼并格蒂公司也使它的储量翻了一番,而且还获得了在北海、印尼、中东的探区权益。
在这次兼并浪潮中,比较有影响的并购案例是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于1984年以134亿美元兼并“石油七姊妹”之一的海湾石油公司,创下美国企业兼并的新记录,同时改名为雪佛龙。至此,“石油七姊妹”剩下了六家。1985年,皇家荷兰壳牌集团以57亿美元买下美国壳牌石油公司中其余30%的股份,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独资企业。
在这次兼并浪潮中,主要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因此,并购方债务猛增。雪佛龙的银行举债140亿美元,贷款额度达到美国历史之最。德士古举债80亿美元,使资本负债率从19%剧增至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第五次公司兼并与收购的浪潮。为了谋求21世纪公司战略利益的最大化,石油业内从老牌的埃克森、英国石油等石油巨头,到一些大中型的一体化石油公司、独立公司乃至石油技术服务公司,都纷纷通过并购手段来调整业务结构和组织结构,强化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实力。
随着世界石油价格从2000年高点逐步走低,石油公司嗅到了隆冬的滋味。以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为例,第三季度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年内股价则下降了8.9%。经营上的困难和来自更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压力促使中型石油公司加入到合并浪潮中来。
由大型石油公司为主角迅速转向中型石油公司为主角的合并成为2001年世界石油公司的合并案的新特点。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大陆石油公司以股权交易方式进行的合并案例使其成为继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德士古之后的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
越大越强的合并哲学已经被石油公司所普遍接受。随着全球经济在2002年的继续低迷和石油价格的进一步下滑,2002年的石油公司合并案还将继续。阿纳达科石油公司、伯灵顿资源公司、Devon能源公司、Evergreen资源公司、Forest石油公司、Triton能源公司等美国的一些独立能源公司都有可能成为大石油公司的兼并收购对象。追究合并的深刻原因,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促使石油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规模化,上下游一体化能够进一步强化石油公司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强烈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既往合并案例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协同效益(据统计,石油公司合并所带来的协同效益总额每年超过100亿美元,将节省的成本资本化可以给股东创造近1000亿美元的价值),资本市场和股东对此都十分满意。以BP公司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合并收购,每年节省成本58亿美元;埃克森美孚合并后去年节省开支46亿美元,雪佛龙与德士古合并年削减成本20亿美元。
通过这一系列合并案,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角以新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七姊妹”演变为五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超大型石油公司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世界石油市场上发言权进一步体现,其对石油资源、勘探开采、加工炼制、终端销售等的全方位控制日益深刻,未来这种局面只会进一步强化。
跨国石油公司并购的典型案例
1998年8月,英国石油与阿莫科的跨国合并作为当时工业界最大的兼并案被广为关注,合并后的新公司成为继壳牌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集团。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总结了众多企业的并购案例后,总结出了企业并购成功的五个定律:1.收购要有利于目标公司;2.要有一个促成合并的核心因素;3.收购方要尊重目标公司的业务;4.一年内收购方能向目标公司提供上层管理;5.收购的第一年,双方管理层应有所晋升。在英国石油与阿莫科的并购整合过程中,这一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合并前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详尽分析双方在资产和市场优势方面的互补性。
具体来看,在上游,英国石油是美国和北海地区最大的开发商,阿莫科是北美最大的私有天然气开发商和第二大天然气储备商。在下游,英国石油在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新加坡拥有炼油设施,在欧洲具有领导地位,阿莫科则在美国拥有5家炼油企业,具有一定优势。两公司管理层都认识到合并会使两公司的资产和市场地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融合,大大加强新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和竞争能力。双方董事会正是通过细致的分析才谨慎地确定了对方作为合并对象。
其次,双方管理层进行坦率沟通,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
合并前,双方管理层对合并的原因以及合并的时间及具体操作、合并后的财务结构和分配政策进行了充分认真地讨论。尤其是在合并后新公司所要达成的目标与如何实现一体化运作并提高经营绩效、加强全球竞争优势方面达成了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双方还确定新公司将采取英国石油公司1997年推出的公司治理规则。以上工作为合并后公司的一体化运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处理董事会、首席执行官(高级管理层)、股东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运作平台,确保了未来公司的高效运作和领导层的基本稳定。
再者,专门设计了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
英国石油与阿莫科合并时,董事会专门设计了对高级管理层的激励机制,将其收入与成本节约及整合后的效益相挂钩,并与长期股权激励相结合。这一激励机制的设立对合并的顺利实施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公司执行董事的收入均比1998年有较大增长。以首席执行官John Browne为例,1997年、1998年、1999年三年的基薪加奖金报酬合计分别为:154、151、235万美元,1999年比1998年大幅增加;根据1996-1998年三年奖励计划,1999年潜在的股票期权是8.13万股,价值约为113万美元,而根据新的1997-1999年三年奖励计划,2000年潜在的股票期权为52.76万股,价值则高达403万美元,增长了近3倍。
值得指出的是,英美公司文化的一致性也是合并成功的重要因素。如英美公司均推崇个人价值的发挥,在体制上确保不同业务单位的独立运作,同时公司内部对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间收入的巨大差距普遍认可。尽管英国石油公司长时间内是一个国有企业,但在80年代私有化大潮中,英国政府将其持有的股票基本售出,仅持有1.1%,从此英国石油公司走上完全市场化道路,接受资本市场监督,注重股东权益,创造股东价值成为公司首要经营目标。阿莫科早已是完全私有化的公司。两者的经营目标和运作体制的一致使两公司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彻底融合。近些年来,英美公司之间兼并频繁,而德国、法国与美国公司间兼并较少发生及兼并后较多的摩擦,公司文化的差异可以提供一个新的理解视角。
二、合并后高效的内部整合
第一,制订一体化战略,寻求核心竞争优势。
英国石油与阿莫科合并后,在分析全球能源市场形势不断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司业务的实际状况,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战略,即:建立适应于快速变化的动态定位机制,实施一贯方针,致力于拥有优异的资产和市场定位,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建立全球竞争力。并据此制定了三大业务部门的战略规划,在石化产品方面:根据公司三分之二资产都居全球和地区领先位置的客观现实,将阿莫科在芳烃方面及在北美的优势和英国石油在烯烃和在欧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三个核心领域:芳烃及其衍生物,包括PTA;烯烃及其衍生物,包括聚乙烯和聚丙烯;市场或技术具优势的相关领域;在勘探开发方面:重点是发现和开发成本低、储量大的石油资源。在石油产品领域:以建立品牌和标准化的服务作为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上述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新公司制定了1999-2001年的业务策略:原油生产成本降至5-6美元一桶;成立新的天然气营销事业部;开辟理想的化工生产基地;处理1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炼油设施进一步集中。
第二,实施目标管理,兑现最初承诺。
在国际大型石油石化公司中,英国石油公司目标管理方法别具一格,尤其在成本控制方面最为突出。具体做法是把发展战略、业务策略量化为一系列近期、中期内的具体目标,并努力实现。宣布合并时,公司即向投资者公布了期望合并后所带来的节约成本的具体目标:作业线和员工方面组织效益提高带来的协作加强,即新公司9.9万个就业岗位中,确定要减少6000人,10亿美元;勘探目标集中,3亿美元;产业程序得到合理化调整,2亿美元;采购业务改进,2.5亿美元;流程作业合理化,2.5亿美元,总额计20亿美元。这一目标于1999年已提前经全部实现。接着,公司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成本节约:在1999年节约20亿的基础上,计划在2000年―2001年再节约20亿美元,其中2000年不低于10亿美元;增加利润:1999―2001年,计划提高5-6个百分点,1999年已完成3个百分点,2000年计划2个百分点;资产处理:1999―2001年,目标100亿美元,1999年完成24亿美元,2000年计划完成35亿美元。
第三,细化具体目标,签订效绩合同。
目标公布后,公司就直接处于资本市场的压力之下了。在如何完成目标方面,公司的做法是将所有的目标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到每一个业务部门。每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与公司执行管理层签订效绩合同。该合同是一个完善的文件,覆盖了业务的基本要素,包括所有的关键财务和操作数据,同时也包含一些重要的非财务目标,如安全和环保效绩。每个业务部门负责人负责完成已签订的效绩合同。效绩合同要经常接受监督、挑战和评估,以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成。
第四,突出重点业务,转让非核心资产。
合并后,新公司迅速对资产进行了优化整合,加强重点业务。1999年英国石油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资产结构,发展核心业务,降低成本。继续大力加强上游,加大投资力度;对于炼油业务,则进一步集中生产设施,出售低效益炼油设备,以压缩炼油能力,减少自供份额,计划从目前90%降至2001年的60―70%。目前该公司已同意将其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联合炼油厂(日炼油能力为25万桶)出售给托斯科(TOSCO)公司。还打算卖掉在新加坡炼油厂(日炼油能力28.5万桶)中30%的股票;在石化业务中,新公司准备剥离约25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已经陆续出售了电子元件材料、盐、纤维和纱等非核心业务。
第五,实施跨国经营,抓住发展机遇。
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合并后,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推进跨国经营。在确保欧洲和北美市场领导地位的同时,加快了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尤其是加大了在亚洲的投资和市场开拓力度,例如与印度石油公司结成战略同盟,在印度境内外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生产等。这两家公司也正在考虑炼油、销售、人事、工艺研究开发和下游部分的合作。作为策略投资者,该公司购买了2%中国石油股份公司初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同时双方宣布进行多项合作,一是共组合资公司,在长江三角洲进行天然气销售,二是成立合资公司在我国东南部建设加油站,发展终端零售市场。近期该公司又发表声明准备购买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初次公开发行的股份,并推进双方在上海大型化工项目的建设。?同时还与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在17个机场建立了合作业务,提供航空燃料。?英国石油阿莫科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增长机会的努力,为其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格局中奠定了有利位置。
第六,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动态反应机制。
英国石油阿莫科公司认为:机械设备或炼油厂不会产生任何创意,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员工的创造性和奉献精神才是竞争优势的源泉。据此公司确立了员工能动性的发挥是实现和超越战略目标的关键,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公司内部,制订每一层次强有力的工作计划,花费大量时间从事员工培训和发展。建立一系列机制,将新观点和成果在组织内进行迅速传播。如提出Peer?Group的概念,即在面临着相似技术、操作或挑战的业务部门之间,加速知识和信息的共享。学习性组织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保证公司有美好未来的人才,而且有助于公司对可见或不可见的因素作出迅速和创新的反映。公司副总裁Chase称:“英国石油―阿莫科的学习速度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最终找到了把具有团队精神、有能力、明确的领导组合在一起的技巧。”不可否认,两家合并的积极效果及顺利进展在新领导的质量、员工共同工作和相互学习的热情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一点对于两大公司合并的成功发挥了无形而至关重
要的作用。
三、整合效果
新公司1999年经营收入达到835.66亿美元,而1998年仅为683.04亿美元;税后利润由1998年的32.83亿美元,上升到51.46亿美元;每股盈利则由1998年的16.77美分,增加到25.82美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公司还发生了内部重组费用19.43亿美元(1998年该项为0)。综合计算,1999年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13%,比1998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1999年公司经营绩效充分反映了合并后重组和一体化所带来的效益提升。
目前就公司公布的经营业绩和资本市场的认同程度两方面看,英国石油与阿莫科的合并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资本运作。公司合并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合并后新公司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和策略,同时也由于合并前双方详尽的分析及对未来发展目标及策略达成的一致。
篇8
公司分立是指公司因生产经营或管理上的需要,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将公司依法变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法律行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发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4条规定:“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通过公司最高权力机构决议分成两个以上的公司。”公司分立是现代公司开展资产重组、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
关于公司分立的形式,《欧盟第6号公司法指令》将公司分立区分为新设分立与取得分立。新设分立(divisions by the formation of new companies),指一家公司不必经过清算程序而解散,然后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移给一家以上的新设公司;作为对价,被分立公司的股东获得接受公司的股份;还有可能获得不超过分配股份的票面价值(在无面值股份的情形下,为记账价值)10%的现金。取得分立(divisions by acquisition),指一家公司不必经过清算程序而解散,然后将其全部资产和负债转移给一家以上的公司;作为对价,分立公司的股东获得接受分立公司资本的公司(接受公司)的股份;还有可能获得不超过分配股份的票面价值(在无面值股份的情形下,为记账价值)10%的现金。[1]《日本商法典》规定公司分立包括吸收分立和新设分立两种形式。《日本商法典》第373条规定,“公司为了让设立的公司承继其全部或者部分,可以进行新设分立”,第374条之16 规定:“公司为让他方承继其一方的全部或者部分营业时,可进行吸收分立。”韩国在1998年修改商法时,在其规定的体系上,将因公司分立的组织改编方法,将公司分立分为如下三大类:(1)单纯分立:韩国商法第530条之2第1款规定:“公司,可以因分立设立一个或者数个公司”。(2)分立合并:韩国商法第 530条之2第2款规定:“公司,可以因分立而与一个或者数个正在存立的公司进行合并”。(3)新设及分立合并:韩国商法第530条之2第3款规定:“公司,可以因分立而设立一个或者数个公司,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分立合并。”[2]
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对公司分立的形式作出规定。关于公司分立形式的立法规定只能详见于《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第4条的规定,该条对公司分立规定了存续分立和解散分立两种形式。其第4条规定:“公司分立可以采取存续分立和解散分立两种形式。存续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分离成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继续存在并设立一个以上新的公司。解散分立,是指一个公司分解为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并设立两个以上新的公司。”立法对公司分立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我国公司法没有对公司分立的形式作出规定,导致实践中对公司分立行为的认定存在分歧,使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无法纳入公司分立制度的保护范畴。[3]
参照国外的立法规定,笔者认为公司分立应包括以下两种形式:(1)新设分立。新设分立也称之为消灭分立,是指一个公司的营业分离出来,并以此出资组建两个以上公司,本公司解散。在实践中,新设分立又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a、单纯新设分立,即分立公司将其营业分立出来,以该营业为基础组建两个以上公司,分立后分立公司解散。如,某金融公司将其证券部门和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组建证券公司和实业银行,该金融公司解散。b、新设分立合并,是指将分立公司的一部分营业和其他已有公司的营业相结合设立新的公司。如,某金融集团将其证券部门和财务部门分离出来,并分别与其他已有的证券公司和银行相结合组建新的证券公司和银行,金融公司解散。(2)吸收分立。吸收分立也称之为存续分立,是指将分立公司的营业中的一部分出资至新设公司,而分立公司以剩余的营业继续存在的方法。吸收分立在实践中也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a、单纯吸收分立,即分立公司将其一部分营业分立出来,以该营业为基础出资组建新公司,而分立公司以剩余营业继续存在。如,金融集团公司将其证券部门分离出来组建证券公司,而金融集团公司仍持有财务等营业。b、吸收分立合并,是指将分立公司营业的一部分出资至已存在的其他公司,使其成为该其他公司的一部分,而分立公司继续经营剩余营业的方法。如,金融集团公司将其证券部门与其他证券公司合并组建新的证券公司或证券部门被其他证券公司吞并,而金融集团公司继续经营剩余营业。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吸收分立合并还是新设分立合并,其与公司合并不同,作为公司分立的一种形态,其分立与合并是同时进行的,分立后组建的新公司既是分立的结果,也是合并的结果。反之,如果分立在先,合并在后,则此种分立合并不属于公司分立的范畴,而应按照分立合并的程序看待,先适用分立规则,后适用合并规则。
2、与相关制度的区别
(1)公司分立与公司设立子公司。在法律上没有对公司分立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学理上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有学者认为,设立全资子公司与公司分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由母公司取得子公司发行的股份,而后者则是由原公司的股东取得新设公司的股份。[4]也有学者认为,以由公司还是由公司股东取得新设公司的股份并不能作为区分设立子公司与公司分立的标准,在国有独资公司中,区分由公司还是由公司股东取得新设公司的股份并没有实质的意义。设立子公司应当认定为公司分立的一种情形,因为设立子公司既是一种分离公司的营利机能并使其运行的手段,也是将原来存在的一个公司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公司,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而且,和其他形式的公司分立一样,设立子公司也导致母公司内部发生变更——包括设立全资子公司的情形。[5]笔者认为,公司分立虽然是公司营业组织的分割,也是母公司的一种营业出资行为,但公司设立子公司不应被看作公司分立的一种形态,这是因为,如果将其认定为公司分立就要适用公司分立的规则,就要适用法律为公司规定的分立程序,即在分立场合要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分立后的公司按协议承担债务。从保护债权人的角度来看,设立子公司母公司享有对子公司的股权,母公司的债权人可以通过执行该股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此时就不必要在设立子公司程序上予以限制,否则对母公司而言太过苛刻,另外也造成法律对公司决策自由进行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进而影响到公司设立子公司的效率。因此,笔者认为设立子公司不属于公司分立的范畴。
(2)公司分立与公司解散后设立。从各国立法的规定来看,公司分立是作为公司组织形态的一种变更来看待的,因公司分立而导致公司解散的,公司注销无需通过清算程序。因此,对于经过清算程序解散后又设立新公司的,不应认定为是公司分立,而应是公司解散后设立新公司的行为。
(3)公司分立与公司投资。因立法未予明确,学理上对该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公司分立与公司投资从严格意义上讲有着本质区别,公司分立是公司组织的变更,具有整体性营业转移的特征、是分离公司营利机能并使其运行的手段,而公司投资主要是一种财产所有权转移及投资人股东权取得的行为过程等。[6] 也有人认为,公司分立作为一种公司组织形式变更的法定形式,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司灵活经营的需求,公司完全可以通过采取分立的方式,实现其转投资的目的。因此,从公司分立出来的部分营业也可以视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投资。笔者认为,公司分立与公司投资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公司投资是一种财产所有权转移的行为,而公司分立则是一种营业移转行为,这种营业转移不仅
包括财产所有权的转移,通常还包括人力、技术等资源的转移,是集财产、人力、技术等资源于一体进行系统性转移的行为。特别是因公司分立而解散场合,公司分立更有别于公司投资行为。从另个角度来讲,如果将公司投资统统归进公司分立的范畴,适用公司分立规则,[7]则必然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束缚,阻碍公司依据市场信息对投资作出迅速准确的行动。从国外的立法规定来看,多数国家的立法是将公司分立作出严格限定在营业转移范围内的。如日本公司法将公司分立界定为营业的转移范围内,[8]韩国公司法也将公司分立定义为是一种营业分立。[9]当然也有国家立法对公司分立与公司投资不作严格限制,甚至将公司投资纳入公司分立的一种形态。如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71条规定:“一个公司也可以通过分立的形式,将公司财产转移到几个现存的公司或几个新的公司”,第387条规定:“将其一部分资产投资于另一个公司的共识和享有这部分投资的共识,可以通过共同协议作出决定,此种分立由第382条至第386条规定调整。”
二、公司分立对债权人的程序保护
1、对债权人保护的程序规则
从各国公司法的规定来看,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各国公司法无一例外的规定了公司分立中保护债权人的程序。法国《商事公司法》规定,分立草案应根据相关规定(第313条第3项),提交被分立公司的公司债债权人会议,但仅根据公司债债权人单方面的要求偿还其证券的情况除外,给予偿还还应进行公告,其公告方式由法令确定。如根据单方面要求进行偿还时,分立所生的出资的受让公司,是申请偿还的公司债债权人的连带债务人。分立草案不提交向其转让财产的公司债权人会议。但公司债债权人普通大会可以委托集团的人,依据第381条第2款等关于公司合并时债权人异议提出程序的规定,对分立提出异议。参加分立的公司的非公司债债权人有权依据第381条第2款等关于公司合并时债权人异议提出程序的规定,对分立提出异议(第384条、第384—1条、第386条)。在日本,公司分立与合并相比,设置了更加严格的债权人保护程序。《日本商法典》第374条之4、第374条之20规定,公司须在同意分立决议之日起的2周内,在政府公报上对其债权人公告有关如对分立有异议,应当在一个月期间内提出的意旨及有关年末的资产负债表事项中的法务省令规定的事项,并分别催告已知的债权人。但被分立公司在分立时取得因分立而设立的新公司的股份场合,就分立后也可请求被分立的公司清偿其债权人的债权人无须履行该程序。债权人于前款期间内未提出异议的,视为同意分立。债权人提出异议时,公司须予以清偿,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或者向信托公司提供相应的信托财产作为债权人接受清偿的标的。但在即使分立也并无损害其债权人之虞时,不在此限。[10]与公司合并相比,公司分立时的保护债权人程序,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差异。其一,公告只允许在官报上刊登,不允许刊登于公司公告纸而省略个别催告。这一点,与减少资本时的债权人保护程序相同。其二,对未收到个别催告的债权人的被分立公司的债务,不管有无分立计划书的记载,不承担其债务的共识,也应该以分立期日现存的财产份额为限,承担清偿的连带责任。未收到个别催告的债权人,包括虽以明确但未收到个别催告的债权人,还包括因未明确而不能催告的个别债权人。这说明,为了得到免责性债务承担效果,必须实行个别催告。如果只要在官报上予以公告,就可以得到免责性债务承担的效果,那么,实际上就会引起不知何时债权人受到侵害。考虑到这些因素,公司分立时,与合并及资本较少时相比,规定了更加严格的债权人保护措施。 [11]我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分立的债权人保护程序与关于公司合并债权人保护程序的规定相同,第185条规定:“公司分立时,应当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分立。”
2、违反债权人保护程序的后果
由上可以看出,各国法律都致力于对公司债权人以程序上的保护,都规定在公司分立时要通知债权人,并且债权人有权要求提供担保或要求提前清偿。但对于公司违反该程序的,分立的效果如何,各国立法规定的不尽一致。我国公司法明文规定,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担保的,公司不得分立。也有的国家规定,如日本、韩国等,违反债权人保护程序的,分立无效,但同时也规定公司可请求通过提供担保来维持分立的效力(《日本商法典》第374条之12、第374条之28)。多数国家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该程序的后果。笔者认为,与公司合并一样,公司分立是“老板行为”,不能以债权人同意为要件。债权人对企业合并没有否决权,债权人只能以满足债权和保护债权安全为目的,而间接影响分立程序,并无直接阻碍分立的理由。否则必然会对资源配置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12]因此,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没有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的,分立一律无效。这种绝对化、一刀切的规范方式,既剥夺了公司的处分权,也不符合效率原则。因此,建议在将来公司法修改中将该条规定删掉,对于公司违反债权人保护程序规定的,应强制分立后存续的公司履行提供清偿或提供担保的义务。另外,应增加债权人异议权,只有债权人行使异议权的场合,公司才有义务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在债权人未行使异议权的情况下,公司可以不履行上述义务。应区分对待,而不是统一规定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三、公司分立后的债务承担问题
1、各国立法的规定
(1)法国法的规定
分立所生出资的受让公司替代被分立的公司,成为被分立公司的公司债债权人和非公司债权人的连带债务人,对他们而言,这种替代不导致公司债务的更新。分立所生出资的受让公司可以就他们各自负担的债务部分承担责任,他们之间无需承担连带责任。但此时,债权人可以提出异议,要求提前清偿或提供担保。[13]
(2)日本法的规定
在新设分立场合,因分立而设立的公司,按分立计划书的记载,承继进行分立的公司的债务。对未收到个别催告的债权人,就进行分立的公司的债务可以不拘分立计划书的记载,请求依据分立计划书不承担债务的公司清偿债务,但该公司承担债务的范围以分立之日所有的财产份额为限。[14]
在吸收分立场合,因分立而承继营业的公司,按分立合同书的记载承继进行分立的公司的债务。对未收到个别催告的债权人,就进行分立的公司的债务可以不拘分立计划书的记载,请求依据分立计划书不承担债务的公司清偿债务,但在该公司为进行分立的公司时,以在分立之日拥有的财产价额为限;该公司为承继的公司时,以承继的财产价额为限。[15]
(3)韩国法的规定
因分立或者分立合并而被设立的公司或者存续公司,对分立或者分立合并之前的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被设立的公司只承担公司债务中的相当于所出资的财产部分或转移至该公司的财产部分的债务。[16]
(4)我国法律的规定
《公司法》第185条规定:“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民法通则》第44条规定:“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合同法》第90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由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公司分立后的债务承担方式规定
的不尽一致,但总的来说都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只是公司承担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由于法律规定的不一致,导致实践中对公司分立后的债务承担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2、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观点
(1)上海市高级法院的观点
企业分立是指由原来的一个企业分立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企业分立后,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消灭,分立后成立数个新企业,各自具有法人资格。原企业债务的承担,分立后的新企业应当以分立时各自所取得的财产的份额,按比例分担;如果原企业主体资格不消灭,且在分立改制时采取“脱壳经营”方式的,则企业分立前的债务由原企业与分立后新设立的企业共同承担清偿责任。[17]
(2)江苏省高级法院的观点
企业分立时对资产和债务明确进行了分割,分立后的企业分得的有效资产与其分担的债务基本相当,或分立后的企业资产足以保证其履行所分担的债务的,一般宜按分立协议的约定确定债务承担主体。对企业脱壳即亏困企业的车间或部门在不承担原企业债务的情况下,与原企业脱钩,成为独立法人实体,或抽走原企业的有效资产组建新的法人实体,债务由老企业承担的,或者经改制分立后的企业对原企业的财产与债务的分割明显不合理(如分得有效资产多的企业却承担较少的债务),明显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应当认定分立决定中关于债务承担的约定无效。由原企业与分立后的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承担连带责任。[18]
(3)蒋大兴等人的观点
结合《民法通则》、《公司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分立后企业对于企业债务承担的规则应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分立前的债务按照该法人或其他组织分立前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未能或不能达成协议或协议无效的,由分立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分立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19]
(4)吴合振等人的观点
对于分立企业遗留债务的承担问题,当事人之间约定了新的债务承担人、并经债权人同意的,可依当事人约定;对于虽未经债权人同意,但新的债务承担人有足够能力清偿债务的,可按照实际情况确认由新的债务承担人承担债务;对于仅对企业的财产进行了处理,而未处理企业债务的,原则上应当由变更后的企业在所接受资产等值的范围内承担原企业遗留债务。对借企业分立之名剥离企业有效资产,以逃避债务的,应当将分立后的企业列为共同被告,并依法确认由其承担连带责任。 [20]
(5)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1号文
第12条:债权人向分立后的企业主张债权,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的债务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或者虽然有约定但债权人不予认可的,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13条:分立的企业在承担连带责任后,各分立的企业间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根据企业分立之时的资产比例分担。
(6)小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上海市高级法院和江苏省高级法院的观点承袭了我国公司法的精神,对于原企业的债务由分立后的企业按比例承担,只是在企业逃废债场合承担连带责任。而后三种观点则主张分立后原企业的债务应先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在三方当事人或两方当事人之间达不成一致场合,分立后的法人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3、笔者的观点
参照国外立法,笔者认为,分立公司的债务应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分立后的公司应按照不同情况承担不同的责任。
(1)按约定承担责任
商法作为私法的一种,应首先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在当事人之间对债务承担达成一致时,应尊重该意思表示的效力。这种债务承担的约定应是在分立公司之间达成,而不是分立公司与债权人之间达成,因为债务承担是在债务人和承担人之间达成的协议,无需债权人的介入,只需征得债权人同意即可。在债权人对分立合同书或计划书中债务承担约定同意的或不表示反对的,债务按该约定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债权人表示异议的,依据债权人保护程序的规定,分立公司应提前清偿或提供担保。
(2)连带责任
从国外的立法来看,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其只在分立公司违反债权人保护程序场合适用。具体而言,分立后新设立的公司或存续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应限于以下情况:(1)债权人对分立或债务承担约定提出异议,但分立公司没有履行提前清偿或提供担保义务时,从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来看,分立公司没有履行该义务的后果是不得分立,但该规定过于绝对化,也缺乏效率和经济。从衡平分立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角度出发,对于债权人提出异议,分立公司没有履行该义务的,不应否定公司分立的效力,可通过规定分立后新设立的公司之间或分立后新设立的公司与存续公司之间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2)分立公司在公司分立之时没有催告债权人或债权人没有收到催告的,分立后新设立的公司之间或新设立的公司与存续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3)限制责任
从日本和韩国的立法可以看出,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即仅在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因此这种责任可以说是不完全的连带责任。从我国的实践出发,笔者认为,如果一律由分立后的公司在接受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则必然会出现资产低估高走、债务人逃废债现象的产生,损害债权人利益。但在分立合并场合,分立后新设立的公司包括其他利益主体,如果不对该公司承担责任的范围作出限制,必然会损害缺乏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基于此,笔者认为:(1)在单纯分立场合,因分立后新成立的公司是以分立公司的财产为基础成立的,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因此由其承担连带责任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2)在分立合并场合,因分立后新成立的公司含有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因此其承担责任的范围仅限于其接受的财产范围内。
注释
[1] 刘俊海:《上市公司分立与小股东权益保护》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2] [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706页。
[3] 潘晓璇:《公司分立中债权人保护研究》,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编《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第3卷,第171页。
[4] 王瑞:《公司分立制度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5] 潘晓璇:《公司分立中债权人保护研究》,载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编《民商审判指导与参考》第3卷,第174页。
[6] 王瑞:《公司分立制度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7] 公司分立属于公司组织形态的变更,其通常要履行严格的内部程序,要对债权债务做出处理安排;而作出公司投资行为的决策则要简化的多,至少不会对公司债务问题作出处理安排。
[8] 日本商法典第373条、第374条至16;日本有限公司法第63条之2、第63条之7等。
[9] 韩国公司法学者李哲松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将公司分立定义为:“公司分立,是指将一个公司的营业分成两个以上,并以被分离的营业财产为资本新设公司或者与其他公司合并的组织法性行为。”参阅李哲松:《韩国公司法》,第704页。
[10] 该例外规定的立法意旨在于,被分立公司因分立而转移财产的反面,可以取得因分立而设立的新公司的股份,因此对被分立公司的财产状态不会涉及到很大影响。
[11] 末永敏和:《现代日本公司法》,第258页。
[12] 详细理由可参见关于公司合并的论述。
[13] 《法国商事公司法》第385条、第386条。
[14] 《日本商法典》第374条之10.
[15] 《日本商法典》第374条之26.
[16] 《韩国商法典》第530条之9.
[17]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探讨》,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司法解释审判指导与参考》,第134页。
[18]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企业改制后原有债务的承担》,载《审判研究》1998年第4期。
篇9
并购一直在金融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购的关键在于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来增加股东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增加是建立在协同作业之上的,协同作业不但能增加效率而且能节约开支。但是协同作业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概念,它并不会在两家企业合并后自动出现,只有在两家公司的业务在经济层面上完全融合才会使之有所提升。但在很多情况下,并购的作用是相反的。不但无法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反而使其销售减少。
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并购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作为公司重组的一种形式,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每天都要安排并购,将两家不同的公司合并为一家更大的公司。
同时,全球跨国并购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1998年,跨国并购占全球并购总量量的23%,到2007年已经上升45%。相对于国内并购来说,跨国并购增加了额外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能对并购产生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例如,文化或地理上的差异会提高两家公司并购的成本。
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并购是否能够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等问题有所探究,并试图比较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在最终效果上是否有着显著的差距。
二、理论综述和文献回顾
(一)并购的经济效益
在过去众多对于并购的文献中,作者的意见大相径庭。
《哈佛商业评论》(2006年1月)的统计数据表示,70%的并购案例是失败的,因为它们无法完成并购的既定目标。Agrawal等人在1992年的研究也表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公司在经历了并购之后五年内,无法向股东支付正常水平的股利。
Lev and Mandelker 在1972的研究却表明,从长远效益看,经历过并购的企业普遍比未经历过并购的企业好。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并购能拉高公司股价,从而增加股东的财富(Halpern ,1973)。
这些文献对并购是否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提高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较好的并购绩效,最终增加股东财富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二)跨国并购的影响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化是跨国并购相较于国内并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如何完成不同文化的融合也成为并购过程中十分关键的难题。在并购的过程中,文化融合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事实上,文化差异比市场因素更能破坏一场并购,而最常见的并购失败的原因正是缺乏共同的远景、协调的文化以及恰当的沟通。虽然两个人之间的文化融合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要在两个数量较大的人群之间实现文化融合是非常困难的(Gancel, Rodgers & Raynaud ,2002)。
虽然很多跨国并购的案例显示,公司文化和国家、民族文化是密切相关的(Hofstede, 2001)。也有案例表明,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因素并非无法跨越。Kristianstad大学的一项关于索尼和爱立信合并的案例研究表明,尽管来自日本的索尼和来自瑞典的爱立信拥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并购过程中得到了很成功的融合(Ohlsson and Ondelj,2006)。
由此可见,在跨国并购日益风靡的今天,对于跨国并购的绩效与国内并购的绩效是否有显著的区别并无定论。而跨国因素是否能成为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也尚无定论。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100个2004年和2005年发生的兼并案例作为样本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在这100个案例中,50个是国内并购案例,50个是跨国并购案例。这些案例都选自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对2004年和2005年全球100家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例的报告。同时,相关的数据,例如公司合并前两年和合并后两年的每股收益、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都来自Osiris数据库。
本文选用2004年和2005年的兼并案例作为研究样本存在着多重原因。首先,为了避免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数据的影响,摈弃了1998年之前和2007年之后的所有数据;其次,近几年的公司财务报表在数据库中更容易找到;最后,集中研究两年内的合并与并购案例,使得外在环境因素对我们研究结果的影响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控制。
本文收集了200家公司的近600个每股收益的数据,在除去了极端的数据之外,75%的有效记录被用来测试本文中的假设。
(二)研究方法
在衡量并购绩效时,本文采用了每股收益(EPS)增长率的概念。每股收益增长率被认为是一个衡量公司表现的可行的指标(Harman, 2009),它不但使投资者看到了公司长期以来的盈利表现,还通过趋势来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了一定的概念。总的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高,说明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良好。
每股收益的增长率是每股收益当年的增长去上一年的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EPS growth(每股收益增长率) = (EPS200x+1-EPS200x)/ EPS200x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最终给出以下假设:
假设1: 并购后的公司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合并前。
假设2: 国内并购后的公司每股增长率高于国际并购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假设,兼并的公司为A,被兼并的公司为B,并购后形成的新公司为C。分别计算A、B、C三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了检验第一个假设的可靠性,用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减去A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并利用统计软件观察这些数据的分布状况。
为了检验第二个假设,建立数学模型如下:
其中:GREPSC 是合并后的C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GREPSA 是合并前A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GREPSB 是合并前B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AVS是C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
INT作为虚拟变量,当两家被合并公司来自同一国家,INT为1;当两家被合并公司来自不同国家,INT为2。
三、实证结果
(一)假设一结果
在图表中,我们看到,在表示并购后EPS增长率与并购前EPS增长率的所有数值这种,绝大多数数据都在-5到5之间。但是,我们同时也能看到大于零的数据远远超过了小于零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的平均数也是正值(0.73122),总的来说,合并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大于合并前的。因此,第一个假设成立,并购后的公司每股收益增长率高于合并前。
(二)假设二结果
从表二中,我们看到,在第二个假设的检验结果中R^2d的值小于1%,说明只有不到1%的观测值符合对数线性模型的假设。同时,对INT的T检验值也说明了INT与GPEPSC不存在相关性。第二个假设不成立,国内并购后的公司每股增长率没有明显高于国际并购后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率。
四、结论
篇10
一、公司解散
公司解散可分为自行解散、行政解散、司法解散。自行解散指公司或其股东依据公司章程或经协商一致而终止公司经营的活动,是公司自发和自愿的行为。公司因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而被行政机关强制要求终止经营活动的,是行政解散。基于公司股权而由股东通过诉讼程序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解散公司的,是司法解散。
二、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的关系
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两种不同的法律程序。一般而言,公司解散是公司清算的前提条件。公司不能正常经营和没有必要存续的,公司解散后应通过清算程序清收公司债权、变现公司资产、清偿公司债务、安置公司职工、分配公司剩余财产,实现公司债权人、股东和职工之间的利益平衡,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公司清算的法律意义在于消灭公司的法人资格,在少数特定情况下,公司解散并不必然引发公司清算。公司因合并或分立而解散的,由于公司债权和债务将由合并或分立后的公司享有和承担,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没有因公司合并或分立而受损害,此时公司股东不进行清算并不违法。
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又相互独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二条规定: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同时又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的,人民法院对其提出的清算申请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在人民法院判决解散公司后,依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七条和本规定第七条的规定,自行组织清算或者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
公司解散与公司清算法律程序独立性的法理因素主要体现在:(一)、公司解散或续存主要影响股东的利益。公司解散多数情况下由股东行使股权导致,或因行使股权发生障碍(如公司僵局)而主张,故公司债权人无权主张公司解散。少数情况下可因公司被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等导致解散,一般不直接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实体民事权利,被解散的公司仍有义务向公司债权人清偿债务。(二)、公司清算不仅影响公司股东的利益,还将影响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清算涉及向股东追缴未付资本、公司债权的清收、公司债务的清偿、公司财产的换价处分等活动,其中清算组的组建及能否依法履行职责,直接影响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关乎全社会的经济秩序。(三)、公司清算不仅是公司股东的权利,还是公司股东的义务。股东不履行公司清算义务的应当依法强制其履行。
公司清算可分为自行清算与强制清算。自行清算是在公司解散后,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对公司进行清算的活动。自行清算属公司行为,无需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介入。只有在自行清算未能进行或者发生障碍的条件下,公司股东和债权人方可申请由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强制清算。强制清算程序属于特别程序而非诉讼程序,其当事人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强制清算的申请人可以为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被申请人只能是公司。
公司清算过程中,清算组成员、股东、董事、监事、高管、债权人、债务人等均存在不配合清算工作、不执行清算方案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公司清算不可能顺利进行。在强制清算案件中,人民法院的强制力因素和节点主要体现在:(1)指定或变更清算组成员的决定的执行。(2)确认清算方案的民事裁定的执行。(3)清算组代表公司参与的民事案件的判决和裁定的执行。(4)确认清算报告的裁定的执行。(5)终结公司清算程序的民事裁定的执行。(6)清算组成员违法清算造成损失的,股东提起的清算责任纠纷案件的判决和裁定的执行。(7)强制清算案件中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决定的执行。(8)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构成犯罪的,其刑事责任的追究。上述司法职权强制力因素的集合和叠加,对妨碍公司清算的违法行为势必构成强大的震慑。
三、公司清算与仲裁
由于公司清算涉及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并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国家强制力保障,应由人民法院适用公司强制清算的特别程序。
仲裁机构的裁决虽具有法律效力,但仲裁机构不能直接执行仲裁裁决,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仲裁裁决仍需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法理上,强制清算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受理。
仲裁机构受理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强制清算案件的实践和观念由来已久。1996 年国家原对外经贸部颁布《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下称《清算办法》),虽然没有规定强制清算案件由仲裁机构受理,但由仲裁机构受理公司清算案件的司法实践活动已然存在。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现已统一纳入《公司法》调整,《公司法》及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将彻底改变由仲裁机构受理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强制清算案件的观念,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势必理性回归人民法院管辖的强制清算特别程序中来。
四、公司解散与仲裁
从我国《仲裁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和国际通行的做法考察,仲裁机构的仲裁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经济纠纷。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公司解散属于组建公司合同的履行事项,合同履行争议应由仲裁机构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