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生产与分工、社会阶层与财富的存在形式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不同规格决定了现代学校的分层和分类,教育在人力资源分布、社会阶层格局方面扮演者重要的功能,因此,也决定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建设必然存在一些基本矛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与选拔功能,全面发展与专才培养,教育功能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以及现代教育的标准化普及运动与多样化地方文化知识的矛盾。此外,不同的国家在其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进程中,也会面临各自特殊的矛盾和危机。当前,现代教育制度建设在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有:
教育为“资本―劳动力市场”所控制。近30年来,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背景中开始了社会转型,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产业化一度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得以实现,因此,办教育“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功利联系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劳动者的培养的全部费用,因此,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三十年来的教育制度,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上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当前的教育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应试教育和教育的不均衡,但实质上,这两个问题的症结确是共同的:即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控制着教育资源的配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地为市场经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培养后备军,而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并由资本主宰。
“市场经济”定位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窄化了教育的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带来的后果是: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成仅为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私人利益服务工具,国民养成的公共学校的培养目标狭隘地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只培养资本主导的经济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让孩子通过教育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是“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所制约,不光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服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也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替代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与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主导了我国现代教育办学方向,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重“材”轻“人”,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挣钱―消费”狭隘人生目标。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由此,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效率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公共教育功能危机:公平和质量的扭曲。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合法旗帜下,全力为资本主导劳动力市场服务,掩盖甚至加剧了这些年现代教育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市场和资本主导着教育资源配置,其结果是破坏公共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学校在追逐利益、效益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社会贫富阶层对接的分层学校。不同的学校又根据在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位置吸附着不同的生源、教师和就业的市场,社会像资本主义经济追逐最高利润一样地追逐最好的学校。
现代教育制度本质上是国家的公共教育,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教育发展只为当下劳动力市场服务的“急功近利”目标,势必带来公共教育的功能失灵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危机。当前的危机表现在: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出现,劳动力市场的起伏与波动直接危及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就业和生存,也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育―就业”的功能链条失灵,一方面加剧教育的投入和竞争,在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教育)文凭―职业”的匹配机制被打破,破坏社会公平的各种力量迅速显现,例如,家庭资本、权贵资本等。这些因素破坏了教育通向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公平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就业―挣钱”的培养模式,联结着所有学生及他们的家庭十几年教育投入和求学生涯的全部意义,失去就业机会的学生(毕业生、在读学生)厌学、愤怒、对未来绝望、无意义感普遍滋生。“教育―就业”通道的受阻也影响所有家庭,带来社会的绝望情绪,而这些显然不是心理疏导和临时性的就业政策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些现象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危机。
建立以培养目标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体系
经济危机以及由此提出的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型,促使我们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及现状,重新思考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探寻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培养目标,明确公共教育的宗旨和办学目标是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育始终是一个使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百年树人”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则是现代教育根本宗旨和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体,是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关键所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全面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社会多方面的功能。教育为当下的社会职业、岗位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教育的部分功能。而且,片面地为资本主导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的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现阶段,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以国家、民族、个体当下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按教育规律办事,排除资本市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对公共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过度干扰,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对个人全面而发展有意义,同时为社会所认可的品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目前我国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基本内容:
――教育要扩展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加深掌握的可能性,并尊重个人的求知欲(智性、终身学习);
――教育要使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力);
――通过教育,建立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家认同)
――教育要使学生懂得: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思想的价值得到尊重(尊重);
――教育要教学生知晓: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能力和智慧是丰富多样的(平衡、智慧);
――教育可以使人以及人群的自治能力提升,人受制于人的程度减轻(自治、自由);
――通过教育,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依赖的,扩展人对人的关系的认知,并促进和谐相处(友善、和谐);
――教育使人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获得尊严和体面的生计性劳动(权利、尊严);
――通过教育,每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可以更多地得到认可(自信、幸福);
――教育要教会每个学生:人类劳动的安排和管理都应该遵循人性和发展的原则(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
――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至关重要的连接人,他(她)们足以让每个人珍爱生命,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依赖、关爱)。
以上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建立教育制度的所应遵循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确立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
公平和公正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重建的契机,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建提供了政策和资源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质量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但是人们对标准化的测验和统一考试越来越迷信,越来越偏离合理性和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尤其在一个社会诚信和社会公正水平下降的氛围中,应试教育的致命伤便是教育质量窄化为可度量的“分数”;单纯测试部分认知能力的教育质量评价测验工具及其实施对全体学生学习过程产生很大的指挥作用,扼杀和限制了原本可能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过程。
篇2
“说到教育,各种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与希望产生的社会效果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人们指望教育系统造就出某种特殊的社会成员,然而,即使最为宽容的社会也不能去满足这种要求。”
“无论一个政府或政党是否明言,它们都认为,教育制度总是基于某种政治目的需要,对任何与学习者志向格格不入的人,尝试用各种方式去塑造他们。”
“必须牢牢记住,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
对以上这些问题,罗崇敏在他的《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罗崇敏演讲集》中,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体系性的分析。
现代教育根植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它以人为根本、以教育价值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制度教育为保障、以教育公平为基础,引领人类社会文明走向进步;同时,现代教育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内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力求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
现代教育的这些本质特征,要贯彻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要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要形成一个完备的体系。这个完备体系包含三个维度和三个基点,三个维度就是:价值取向的维度、能力选择的维度、制度选择的维度;三个基点就是:生命教育的基点、生存教育的基点、生活教育的基点。
篇3
一、现代教育中的“通”与“专”:重新审视艺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通识教育是一个相当晚近才流行的术语,它所表达的理念旨在纠正现代教育制度(特别是课堂制度)以及当代教育市场化所带来的弊端。客观地说,其基本含义并不新颖,因为这是整个文明史凝结的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在谈到通识教育时,大家都喜欢引用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言论的原因。有必要强调的是,在通识教育主张中,关于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谈论过多,而实际上真正创出有效模式的却鲜有。这与今天重申通识教育时缺乏对现代教育之“通”与“专”关系的严肃探讨有关。在今天,从教育学、哲学、社会学等视角对现代科学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反思已经很深入了,从课程、课程和教学法,到其社会后果,各方面的成果都很丰富。本文不再重复。或许,正是因为反思之普遍让多数人都形成这样的印象:似乎现代教育制度的问题就是追求“专才”的片面道路。实际上,现代教育制度的内在悖结并不在于“专”,而“专”才道路尽管面临着自身的难题但却不能一概否定。从技术史来看,固然从轮子这样简单的东西到汽车这种复杂的事物,大都是在游戏中发明的,而非专长教育的直接成果,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工业革命以来,科学革命或创新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专才教育以及以专利保护为代表的科技政策功不可没。因为这一点,专业教育才在领域上不断分化、在程度上不断加深,以至于在哲学这样的通常认同博学的领域,许多时候,相对而立的两张办公桌的主人彼此都不明白对方在干什么。因此,我们在反思当代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出区分:专才教育的片面深化给教育本身提出问题,从而给整个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这是一回事;回到传统通才教育思路则是另一回事。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关系。这意味着,我们今天主张通识教育并非回到传统老路上去,或者说通识教育存在着什么现成的模式。真正的问题是,通识教育正是需要我们在今天创造出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强调这个问题旨在提醒:特别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在缺乏强大科技基础背景下批评专长教育模式呼吁通才道路,不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且对于民族发展亦是有害的。这是我们进行教育反思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追问现代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怎么救治。一般来讲,人们喜欢用技术与人文之间的脱节之类修辞来描述现代教育的问题。当然,从表象上来看确实如此。甚至,更哲学化一点表达,物质进步与道德进步之间的不均衡。在这种不均衡中,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这个目标不仅打了折扣,而且面临着巨大的障碍。20世纪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便如此描述过现代大学,他说:“如果人们为了教学和研究而把诸多专业学科综合在一起的设施称为大学,那么这只是一个名称而已,决没有什么原始协调一致、情理逼人的精神力量可言”。在这里,我们并不准备系统展开对现代教育的分析,而是紧紧地扣住这个问题:教育,作为文明传承和创造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受知识生产的专门化与学科化以及现代课堂制度的影响,逐步演化为专门领域的认知培养。这产生了多方面深层的危机。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知情意的完整性被破坏,甚至产生认知与道德实践能力之间的严重脱节。这一点在由高考指挥棒引导下的中国式应试教育别明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到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品德和政治素质教育无不认知化了,这也产生了我们所遭遇的各种问题。从文明的角度来说,知识脱离它服务的对象和运用的语境而在实验室或研究所中加工,变成一种以效率为目标的中立化事情,产生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工具理性问题———培根的“知识即力量”这个口号颠倒为“知识即霸权”,在工具的支配下,产生了对自然的控制和对人的奴役。学校异化成为特定社会再生产培养劳动力的机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反思。例如,科顿姆的《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从多个方面列举现代教育之弊[2],而克罗曼的《教育之终结》则聚焦于现代大学放弃了生活意义之核心问题,这些启发性研究都指认为这个深层问题:现代学院放弃了塑造人和培育文明的义务,而演化为类似企业那样的中立机构。由此,我们亦不难理解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怪现象,大到在市场化和竞争中产生的片面追求规模和各种类似GDP指标的运动,小到研究生培养中要求的创新目标被转换成为数量,等等。在这种背景中,“通识教育”亦可能扭曲为某种追求政绩的口号。现代教育的这些问题,并不能通过增加艺术课程的方式来解决。换句话说,通识化,如果是正确的方向,它恰恰不是简单在理性化和工程化的现代化教育中增添某些人文内容,以求得某种平衡,而是培养和呵护人类文明之传承和创新过程中的那些必须品质: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精神、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文化创造的职业精神。在归根结底意义上,“通”与“专”只是现代教育制度问题的表象之一,并且在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对立。因此,假定以过枉矫正的思路在这两者之间能够选择一种现成的完美方案,本身便成问题。如果通识教育代表着一种系统地改革现代教育的理论,那么,它绝非意味着增加一些所谓素质或通识课程那样的简单事情,而是从根子上从个人的成长、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角色来改良教育方针、教材、课堂、教学方法和评估,一句话,改革整个教育过程,使现代教育艺术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中,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当然,在推动整个教育艺术化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对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过程中的“异化”、其应有的担当及其可能实现路径的反思。
二、艺术教育的走向:重新反思艺术
在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作为关于艺术之社会价值,无须我们额外论证,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其作为加强艺术教育的理由。因为,艺术以及艺术教育,在整个现代社会,亦产生了与整个教育一致的问题。就此而言,在讨论艺术在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中的可能作为时,必须首先反思其自身面临的各种难题,从而明确地提出怎么样的艺术教育问题。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些事实。从奥林匹克竞赛获奖水平看,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制造和消费国,从幼儿开始的学琴或学艺也几乎成为举国体制,产生了好几位在世界上有名的演奏者,这是否意味中国人在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就很高了呢?与这些事实相伴的是另外一些事实:近20年,我国参军的体质标准已经多次下降,中学生体质令人担忧;产生了超过9000万的糖尿病人,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我们学得到的那些艺术技巧,多数只是在竞争中谋取更好位置和收入的手段,而非净化心灵的道路。为此,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在既有教育模式之中,艺术教育也呈现出异化特征。在我们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促进通识教育之际,不解决这种对立,是否可能?实际上,这只是艺术及其教育在自己发展历程中所遭遇的当代问题之一,即市场化。除此之外,职业化和学科体制对艺术影响也十分巨大。并且,这并非国人独有的问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也就是鲍姆嘉通确立现代美学概念使艺术体系化的时代,以德国浪漫派为代表,纷纷提出以艺术之道来救治社会之弊端的思想,并且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意识到美学在人类全部生命经验中的特殊性,它并不能脱离其他经验而独自承担提升文明的意义。例如,作为审美教育大师的席勒十分重视崇高,在他看来,“没有崇高,美将会使我们忘记自己的尊严”。崇高是与人类的理想性质联系在一起的,他说,“我们为之斗争的最高理想,就是同保护我们幸福的物质世界保持良好关系,同时又不必因此同决定我们尊严的道德世界的决裂”。然而,这往往又被我们遗忘了。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艺术及其教育发展越来越背离其原始意义,变成意义日益贫乏的工业与市场世界的伪装。一方面,市场化和机械复制使得艺术生产丧失了本雅明所称的“本真性”,即意义;另一方面,职业艺术探索则离大众和社会需求越来越远,甚至成为挑战道德和伦理的游戏,如各种所谓后现代的实验艺术。在此背景下,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深化通识教育,必须提出何种怎样的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对艺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重新定义。美国著名现代美术理论家约翰•拉塞尔强调,“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一件娱乐品,它还是一所思想库,一件艺术作品不只是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它还是一个力量的体系。”这个强调可以作为我们思考的起点。因为,这一思路能够为克服现代专才教育体系产生的技艺与思想(意义)、手段与目的、认知与生活实践脱节等诸种难题提供建设性思路和具体弥合途径。在这里,强调二个最核心的方面。首先,艺术教育能够维持我们对生活意义的最低限度的敏感性,培养我们对崇高事物的热爱。这一点无须论证,它构成中外文明史的基本见解。以19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的话来说,艺术会使我们对那种最崇高事物的绝对实性确信无疑。为什么,因为,它是对真正现存者的反映。或者,以德沃夏克的话来讲,美术史就是精神史。正是从这一角度,如果缺乏对艺术史的必要观照,一切关于时代精神的谈论,不是夸夸其谈,就是不着边际。所以,在谢林看来,“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管理者,对艺术毫无感受,而且并未掌握对艺术的真知,则是奇耻大辱”。其次,艺术并非对现成给予的实在之简单复写,不是对“实在的摹仿,而是对实在的发现”,因此艺术教育会促进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推动文明意义上的创造力。关于科学与艺术两种发现以及对其进行综合,席勒那里便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思路,艺术与科学都是发现活动。前者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理由,后者则帮助我们洞见事物的形式。卡西尔后来做出了重要的总结,在他看来,“人性的特征正是在于,他并不局限于对实在只采取一种特定的唯一态度,而是能够选择他的着眼点,从而既能看出事物的这一面样子,又能看出事物的那一面样子”。简言之,在概念化、功利化的科学与形象化的艺术之间的平衡,是理想人类的实现,亦是文明要义所在。在现代教育中的这种平衡,是使人类对世界形成真正洞见的前提。简言之,艺术教育,不只是让现代人多一点知识,让他们显得更全面一些,或者仅仅增加一点谈资,而是呵护生命的意义和培育文明的创造力。而从这一角度来谈论当前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必然会涉及从课程到教学法的方方面面问题。
三、当代艺术教育实践:重新反思课程和教学法
南京大学“三三制”改革在课程方面力度很大,不仅为学生带来了超大量新型课程(每年都在递增,按学校介绍已经超过300门),也对既有课程带来了改革的要求。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新生研讨课、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前沿课构成的“三层次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体系”。在其中,通识教育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打破专业局限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艺术类课程多数都在通识教育课中发展,这些课程来自不同的院系,例如历史系的“世界建筑史”,文学院开设的“艺术与哲学”、“走近电影大师”、“戏剧:表现人类困境的艺术”、“广义戏剧学”,美术研究院开设的“相看东西方———解读艺术的多元视角”,团委开设的“音乐艺术与审美”,艺术研究院开设的“中国书画鉴赏”、“艺术原理与艺术经典”、“艺术导论”、“歌剧经典赏析”、“西方舞蹈与文化”、“艺术社会学”、“视觉文化与摄影艺术”,地学院开设的“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还有外校专家承担的“人与交往”、“音乐鉴赏”、“中国近现代建筑”等等。如“艺术与哲学”是一门跨学科、通识性的基础课程。课程以中西方艺术史中的经典艺术品为案例,整合美学、艺术哲学、艺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艺术品、艺术家及其时代精神的整体性分析,探本穷源,多元透视中西方艺术中所蕴含的种种哲学问题以及艺术史内在演变的叙事逻辑。从具体的艺术作品入手,通过分析作品、艺术家及其时代精神,探究艺术所蕴含的种种哲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力。努力将美学、艺术史、文化史、哲学和思想史等学科整合起来,在跨学科的视野中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课程贯彻学生优先原则,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以课堂授课和讨论为主,并辅以网络讨论和延伸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综观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还需要深化和拓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普通高校正在不断努力践行着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实施要求,但要达到由审美教育的革新推动文明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从多方面进一步的提高和研究,并因此对课程和教学法进行深入改革,所有这些都构成了进一步改进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攻关点,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在现有的学分制体系下,整个教学改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但缺乏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加之各系目前精力集中于开课,致使学生学习相对来说仍然存在着为学分而选课的盲目现象,多数时候许多学生对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只爪片麟,艺术很难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产生实质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艺术教育中,仍然从教育理念变革的高度,在整个系统变革中对艺术类课程的意义及其在大学生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基本要求进行分析和重新定位,从完整的教育过程来完善艺术教育,而非仅仅满足于课程的指标结构。
2.课程需要与其他科目之间的交流沟通。从现有课程看,如何把课程目标从知识性普及上升到对艺术的敏感性和创造力培养,有三个基本方向,一是以某些学科为依托,以具体的知识进程为载体来阐明艺术之特殊和普遍意义。关于这一方向,现有的分析也多强调,例如关于艺术教育与其他科目之间的交流沟通问题。值得注意的,在这里,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应当被限制在跨学科的视角中,更不能被纳入到就业竞争力的考量中,而必须从提升学生境界、视野和情怀的角度入手,这将对课程性质、设置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增加以文明史和社会史为基本观照的艺术史课程的份量和力度。从课程体系角度说,艺术史不仅是某些门类的艺术(如美术、建筑、音乐)发展历程的介绍,也不是按国别系统地整理艺术的历程,而是构成文明观训练的中心议程。鉴于非艺术专业教育这一特点,普通高校应该拓展以历史人物、核心事件、重大社会问题以及本土为中心的专题性艺术史教育,以此来深化艺术之教化和升华功能,丰富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道路,打造文化自信和自觉,培育文明创造的源泉和动力。这样的专题有许多,例如“美育救国与中国现代性的成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发展”等等。艺术教育亦必须通过课程来体现自己的深度,这是其能够对当代教育通识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基本前提。三是从艺术与人生、社会关系角度加强艺术与个人成长之间的联系。艺术素质建立在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之上,它的养成需要对周围的人、物和世界的切近和关注,需要对人与自然、社会和心灵之间关系的反复思考和打磨。这也正是通识教育旨在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艺术教育需要从这一角度来调整课程和改变教学。例如,像包豪斯学院那样针对大学生开设技艺课,或者像陶行知那样重视劳动训练过程。
篇4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通过建立全面、全程、全员的管理系统与考评系统,让每一个人有明确的岗位,每一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每一个岗位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形成公正、公平的优良氛围,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点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学校的建设,首先需要教育理念的现代。只有理念的先进,才会有行动的科学,才会有现代学校发展的灵魂。现代学校的构成,必须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向。在现阶段,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协调、民主、先进的办学思想,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教育发展到现代化阶段,教育的价值取向已逐步走向人本化。现代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如果不注重以人为本,就会失去自身的核心价值。这里所指的人本化,是教育行为中的一切人,包括学生和教师。学校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落实点,都应体现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此理念指导下的学校,才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依附走向自主。确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传统学校迈向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要素,也是一切有志于建设现代学校的人们必须具备的思想素质。
二、 构建现代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赖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一是以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反映出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导向。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现代化。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也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课程体系之上。我们要从学校出发,建立基础型、拓展性、研究(探究)型课程体系,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条件。同时,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下,开始走向科学、正规、系统化。只有当我们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真正具有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学校才会有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载体,现代学校制度才会在现代课程体系的支撑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 建立现代管理机制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有与之匹配的现代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作为管理理念来说,应该以人为本、民主决策、社会监督。无论是制度设计,操作过程,都要“目中有人”。作为管理制度来说,应该有科学、系统、精细的制度体系。例如组织管理制度体系、目标计划体系、管理操作体系、业绩考核体系、质量评估体系。使学校的组织机构、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及实施、人员考核奖惩、校园安全等各方面都有章可循,并处于良性运作之中。作为管理手段来说,应该更先进、更高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的精确度和实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只有建立起科学、高效、先进的管理机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才会有实质性的内涵。
四、 建设现代学校文化
篇5
【关键词】文化/比较教育
【正文】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事实,分析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近代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化,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制度、的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和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中开展文化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文学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5]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比较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篇6
【关键词】教育管理;人性观;意义;实施
人不仅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育管理是培养人类活动,开发人类潜力,为实现人类发展而服务的。教育管理人性观就是要尊重管理对象的意愿,根据其兴趣对其培养,而不是现在的逼迫式。通过人性观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潜力,激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自由发展。
一、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内容
(1)尊重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公平、公正、公开、平等是每个人都想追求得到的。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公平、公正、平等的义务,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权利。但是真正的公平、公正是做不到的,它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只可能在金钱上,权力上,地位上平等。
(2)尊重是人性的本质需求。人们是生活在尊重与被尊重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得到理解。所以说,人性最本质的需求就是理解与尊重。无论在哪方面都需要相互尊重,尤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只有我们懂得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保持尊重他人的理念去实施教育管理,才能在教育管理中取得好的成绩。
(3)关心产生动力。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与自身的发展密不可分。正确的利用好人际关系,将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潜在生产力,也是我们的软资本,人际关系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那就要看你的心诚不诚了,真诚是处理好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真心实意的关心是最有效果的“管理”。
(4)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主动性和创新性。每个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一句赞美胜过百句责备。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统一,具体规划教职员工的人生目标,可以促进广大教职员工之间的亲近感,有助于产生心理认同。只有教职员工建立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才可能尽情的发挥他们工作的敬业性和创新性,使教育管理日益提升。
(5)民主是管理的核心。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民主管理都是实施教育管理的核心。民主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决策权。在各个领域,我们都享有以上民利。广大教职员工可以通过上述各种民力,制定相关的民主管理制度,使得拥有参与、管理、行使民主的权利。
二、教育管理人性观的意义
(1)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教育管理的人性观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教育管理的人性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还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2)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行,构建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友好的的师生关系、和谐的的党政关系、和谐的管理体系,使得学生在一个充满友爱、和谐、融洽的环境里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三、教育管理人性观的实施
(1)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开放互动式教学空间。以往的教育教学当中,都是以学校为中心地位,一切教育活动围绕学校来开展。学校安排什么课程,学生就上什么课程、学什么课程,学生根本无法参与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进度计划等问题。学生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但是现代教育管理就与以往的教育方式不同了,它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所开设的课程、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进度都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改动,实行人性观教育管理。学校要从以自身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开放互动式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上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2)转变观念。若想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就要从思想上发生改变,学校领导以及全体教职工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人性观的认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
(3)建立系统化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开展教育管理的人性观活动,一定要构建一套完美的人性观管理机制。从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的实施都以人性观为根本,充分发挥人性观的优势,体现教育管理的文化属性。
教育管理的人性观,归根结底就是要更新观念,将以往的旧思想抛开,让观念彻底发生改变。只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的人性观就一定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也就一定能更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孙绵涛,康翠萍.关于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2]张彪.现代教育管理人性观浅析[J].新课程学习,2011
篇7
关键词:发展趋势 现实意义 变革 保障
在政府包揽教育的办学体制下,国家既是学校的举办者,同时又是学校的管理者,这既不利于调动政府以外的办学主体的积极性,又束缚了学校的自主管理,导致学校缺乏活力与生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主体和利益趋于多元化,统包、统管、“大锅饭”和职权责不对等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现代化最大的阻滞因素。这就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学校由谁举办和由谁经营”的问题。我们认为通过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建立起开放的、兼容的、民主的、能协调各种复杂关系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才能使教育现代化尤其是学校现代化落到实处。
一、建立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宏观背景和现实意义
1.国际背景:近十余年教育领域的几大改革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以下列内容为主的教育改革思潮、运动或实践:全民教育运动;教育成为国家行为(总统行为、总理行为);在市场化、民主化、法制化的推进过程中,重新思考、研究如何选择教育服务以及如何给教育定位。同时,教育行政机构向学校放权、校本管理、学习型学校建设、学校效能指标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这种大的背景,对中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国内背景
现代学校制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在当下特定的社会转型期中教育适应社会转型需要而产生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巨变和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当前的学校制度暴露出以下不足和弊端:
(1)教育行政机关的负责同志类似于“大校长”。公办中小学类似于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学校的主体地位不明,在人、财、物、课程及其它教学业务方面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校本管理远未形成,依法自主管理难以实现。
(2)现行学校制度特别是现行学校评价制度有一些负面引导作用,导致了现代教育观难以贯穿、指导教育教学全过程,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施,学生的充分、全面、多元、终身发展和允许有差异地发展的目标难以全面实现。
(3)公办中小学应获得的公共教育经费虽有大的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4)部分“国有办学体制改革实验校”的办学体制改革,在人力资源管理、经费的筹集及管理、生源、与母体校的关系等方面,出现了制度层面的一些亟需研究的问题。
(5)大部分学校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6)制度因素导致部分学校的资源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
(7)部分学校校长缺乏民主意识,个人专断作风比较严重,经验化、非制度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现行学校制度中缺少对校长的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教职工难以有效地介入学校管理工作。
(8)制度的分割作用,导致部分学校不能与社区、家庭沟通。使他们难以有效地参与、配合学校管理和学校教育,学校也很少介入社区的文化建设。
这一切,都与学校制度的相对落后、现代学校制度尚未系统建立有一定的关系。制度障碍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较大的障碍之一。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要承认学校拥有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2.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学校依法享有对学校的管理权,在校内管理、经费使用、教育组织和人事分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对国家和出资者以及受教育者承担责任。它是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使学校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具有一定水平的质量与效益观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关键是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本质特征
现代学校制度是对传统学校管理体制的变革,它应该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校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1.产权清晰。即理顺和明确“谁所有、谁监管、谁经营”的关系。教育产权的明晰,包括公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一切教育财产将不再是无人负责。分清国有、共有和私有的资产归属;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监督、管理;校长受托在坚持国家教育目的的前提下,是学校的掌舵者,而不象政府包揽办学时,校长仅为国办教育这巨大舰艇的划桨者。不论国家、法人或个人,所有权都是一种股权,学校实际占有权已相应转化为法人财产权。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学校法人,作为产权主体,依法具有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其权、责、利只和投资额相关。
2.权责明确。即明确所有者、监管者、经营者和教职工之间各自应享有的权益与承担的责任,其中要特别明确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举办者不得在章程规定的权限之外干预教育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所有者,不仅享有出资额的资产权益,而且享有重大决策和选聘经营者等权利;同时,学校因法定理由解散或停办时,所有者要以投入学校的出资额对学校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篇8
首先,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师生关系观,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
教育现代化必须教育民主化。没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建立和形成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育制度。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观和师生关系观。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尊严不可侵犯,而学生的尊严似乎可以随意侵犯。而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该表现为: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谛,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其次,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发展的引导者。
课程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因该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把传统教育概括为“师本教育”,即以教师为本,其核心是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由教师单项传授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往往就是这一类角色。由于过度强调和看重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低估学生的能动性潜能,或者只习惯于传统的注入式教育方式,未能启发式教育操作,因而导致教育上普遍的非人格化专制和文化霸权态度。在专制态度和控管方式构成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失去判断和选择的自由,没有自觉自由的权利,没有自觉责任行为的机会。独立思考的剥夺必然导致主体性的丧失,自觉活动的抑制必然导致能动性的消失,自由选择的取消必然导致责任感的淡漠。从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着眼,构建如下等式:学习+实践+反思=教师自我成长。这个等式的含义无需多作解释。需要指出的是:面对新的课改,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原原本本地学,尽可能多读、多思,从而多层面地、更深入地把握新的要求,了解它的来源、初衷,领会它的实质。而不是望文生义或牵强附会。
课堂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还应该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此,不少教师都采用“圆桌“式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便于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有利于生生互动。
在低年级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采用圆桌式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就形成了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的互动习惯,而且能言善辩。对此,前来观摩听课的教师、领导都赞不绝口。到期末考试要到来时,教师一发下试卷,学生就互动开了:“你先做哪一题”、“这道题我昨天做过了”……在期末考试中,我们又恢复了一人一桌,结果测试成绩很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课课互动,缺少独立完成作业的训练,影响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旦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其弊端就暴漏出来了。
篇9
相对于政治、经济等因素,教育更根本而又长远地决定社会形态及其变化。几乎可以说,今天的社会是昨天的教育的结果,而今天的教育,又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的明天。之后,中国遭遇内忧外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汤因比说:“挑战激发应对。”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现代化应对如是:班级授课制代替传统的私塾,科学取代了两千多年来一家独尊的儒家教诲,这是理性在中国教育领域的第一次胜利。近十年来,中国教育进一步向上集中,村小被拆并,乡镇初中日渐缩减,这是理性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扩张。理性化带有形式合理而实质不合理的悖论特质。本文即对基础教育的理性化及其后果进行历史梳理,并提出化解思路。
一、君子不器:传统的私塾教育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并且教育主要针对贵族子弟。孔子开始面向平民讲学,可以说是流动的私塾。此后直到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一直都是——以私塾为其形式,以四书五经为其内容的——人文教育。
所谓私塾,一般是基层社会里的初识文字的秀才带三五个学生读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四书五经等,以便启蒙。私塾具有如下特质:第一,完全属于社会办学,政府对其不加干涉:“民间自由处理,政府毫不过问。”[1]338唯一间接影响的途径是科举:“政府不开办学校,却举行竞争性的考试。”[2]293与其说学而优则仕,不如说学而优则师。在传统中国,理论地看,教育之地位高于政治,甚至可以说,政治不过是教化的手段。因此,与其说政府控制教育,不如说教育指导政府。第二,师生间完全是私人关系。父子关系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核心关系,师生关系不过是父子关系的逻辑扩展。故而,师生如父子。第三,制度化程度低。明恩溥尝言:“中国的小孩没有星本文由收集整理期六,没有休息,没有升级,也没有转学。……教师从来没有听说过分班级这回事。”[3]第四,内容之人文性。传统基础教育主要从《三字经》开始发蒙,随后读《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再逐步深化到四书乃至五经。这种教育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质,而不设专业:“中国的传统教育似乎很偏狭,但是这种教育的范围之内也包罗万象。犹如百科全书,这种表面上的偏狭恰是广泛知识的基础。”[4]71例如,作为启蒙读本的《幼学琼林》即如此:“从天文地理到草木虫鱼无所不包,中间还夹杂着城市、商业、耕作、游记、发明、哲学、政治等等题材。”第五,重“情理”,而轻“物理”。即注重教化,而不重视实用知识、技术:“古代中国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规范、净化心灵。”[5]故而传统教育在宗旨上以培育君子为主。“《论语》及周秦诸书,凡孔子及其弟子所形容君子的一切言行,无不是模范人格说话,……这种人格,不仅富于知识,实优于品性,得志时能致君泽民,不得志时能安贫乐道。”[1]39这就是论语所言的“君子不器”。朱子集注对此的解释是:“器者,各适其用而不相通。成德之人,体无不具,故用而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因为读书人理想在于进入四民之首——士人阶层,而不是做实用人才。罗斯曾经说:“古典格言就成为了训练政府官员的基础,导致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专业技能。”[2]290第六,理性化程度低下。理性之核心是可计算性。而中国的教育无此特性,如明恩溥所言:“在中国,一个人的学问越大,他在环境中谋求生存的数字能力就越弱。”[3]
二、从“情理”到“物理”:基础教育理性化进程之历史回眸
中国现代教育肇始于清末以后内忧外患之“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士人君子试图“自强”的结果。从形式上看,极具理性化色彩的班级授课制代替了私塾。从内容看,以科学实用为主的“物理”内容取代了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情理”教化。
(一)私塾的终结:清末民初基础教育理性化之发端
日俄战争直接促发清政府于1905年毅然宣布废止科举:“慈禧太后朱笔御批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决定采纳一项新的国家教育制度,规定由政府创办各级学校,学校课程包含西方科学和中国学科。村成立初级小学,……接着又创办了商业学校、技术学校、农业学校、军事学校和政法学校。”[2]294自此,“年青一代迷恋过去的大门从此关闭。……代替科举的是抄袭日本的新教育制度。日本的教育制度是模仿西方的。追本溯源,中国人新教育制度仍旧来自西方”[4]57。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形式是夸美纽斯创建之班级授课制。它是以——洛克之感觉论为其核心的——经验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洛克以人性为“白板”,这与传统儒家对人性及教育功用的预设迥异其趣。传统教育既讲究人性,也重视人性完成之条件:教育。如论语云:“性相近,习相远。”先从字面意思看,它首先预设性的存在,并且,性相“近”,而非一致,更不是白板。孔子把人性之清、浊(或智、愚)分为上中下三等,并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只不过,孔子强调教育或“习”的作用:“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 反正尽管人性有差异,但是只要努力,就可获取知识。
作为现代基础教育形式的班级授课制,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工厂逻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与扩张。现代学校以专业化的教师对集中化了的为数众多的学生进行统一的教育。它在逻辑上完全符合理性之如下特征:“效率、可预测性、强调量化而非定性以及非人性化。”[6]第一,专业化的教师对集中在一起的许多学生进行教育,其效益自然高于仅有三五个学生并且个别化教育的私塾先生。第二,缘于现代教育规章、纪律之规定的确定地点、时间讲授确定的内容,这较之于私塾,必然具有更多的可预测性与可控性。第三,作息时间以及考试升学标准等完全数量化,因此更加客观。第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作为教育过程的角色,而不注意个体的情感、意志。
此外,现代基础教育在内容上更是强调实用的技术技能,而轻视乃至忽视人格教育。传统基础教育偏重于教化,忽视实用技能,甚至沦为心性之学。读书人只会坐而论道,而无实际才能,不能不说有所偏颇。因此,清末以降的“实学”转向实在必要。而此后的基础教育又几乎仅是“自强”的手段而已,忽视传统继承与价值训导,唯实用之马首是瞻。仅从基础教育的科目即可见得,关于“物理”的科目如生物、化学等取代了千百年来四书五经一直占据的独尊地位。近年来,教育几乎只受制于分数这个指挥棒。因此,甚至连历史、哲学等人文教育内容也沦丧为技能与分数之争的武器了。当前,学生围绕着分数而竞争,学生父母即使给孩子进行一点美术、音乐、舞蹈等所谓“素质”训练,其动机也主要在于让孩子多一“技”之长而已!
(二)教育集中化:理性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百年来,中国教育是无根的教育。其一,由于过于强调实用而对传统的继承不够,因此造成读书人文化意识、乡土情感淡漠。其二是教育越来越离开乡土,而集中于城市。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日趋抽空,村落小学被拆并,乡镇初中日渐缩减,中小学逐步集中到乡镇及以上学校。这是理性在教育领域的进一步扩张。
教育集中利弊兼有。利在于:第一,利于农村学生在更为专业化的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更统一的教育。第二,教育规模更大,效益更高。第三,农村学生更早地离土,甚至离乡,利于这些少年城市化。第四,集中化也愈加科层化,因此便于教育部门管理等。其弊在于:第一,乡村教育资源几近抽空,直接加剧教育资源的城乡失衡。第二,小学生自幼离家(甚至离土、离乡)读书,家庭因陪读、交通费用等原因,教育成本显著提高。陪读者脱离生产,除了给孩子洗衣、做饭这外,就无所事事,交往匮乏,并且他们还难于辅导学生等。另外,由于农村家庭经济水平不一致,教育负担大客观上造成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难于读书,从而影响教育机会的公平。第三,交通事故之类的风险因学生集中而加大。甘肃、江苏等地的小学生校车事故就是明证。现代社会风险多,并且与人数集中成正比,因此学生集中也造成了风险的积累。第四,学生自幼离家读书与父母、家人隔阂,与乡土的疏远,这将招致农村人才流失,从而在根本上加剧城乡失衡。曾经指出,1910年以来,中国教育的一个悖论是:出生于农村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的少,“过去三十年中长成的一代是在向都市集中。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在一个小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都不回去了,而且也没有人想回去了”[7]。乡土教育的缺失造成读书人的无根性,并导致城乡失衡:“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有能力把农工子弟从乡村吸引出来,却无方法把他们送回乡村去,从而改造农村,重新奠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基础。”乡村的发展,除了硬件之外,更重要的是热爱乡村的人才。当前的教育集中,表面看是乡村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本质地看,则直接把受教育者从乡土剥离,对于乡村发展的人才需求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农村人才流失与农村衰败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三、文化自觉:照亮基础教育理性化之光
(一)价值虚无:基础教育理性化之阴影
理性化实乃悖论,即形式合理而实质不合理:“理智化和理性化的增进,并不意味着人对生存条件的一般知识也随之增加。”[8]15基于此,马克斯·韦伯一方面骄傲于理性给西方社会带来的繁荣,另一方面则忧虑甚至悲观于在一个知识发达、物质丰盛的世界里,人们却由于世界的除魅(disenchantment),而丧失生活的意义:“今天还有谁会相信,天文学、生物学、物理学或化学,能教给我们一些有关于世界意义的知识呢?”[8]20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基本上是内忧外患所激发的“自强”之反应,其发端不外乎“师夷长技以制夷”之逻辑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在其发展进程里进一步学习西方的制度乃至价值,而对于传统价值的传承十分不够,甚至带有文化的虚无主义。20世纪初期考察中国的美国人罗斯对此洞若观火:“明天的道德从哪里来?在反对强调伦理道德的旧式教育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忽视道德指引的趋势。……年轻人却在心底嘲笑说:孔子!他从未坐过火车,用过电话,发过电报。他知道什么是科学?他只不过是一个老学究!”[2]313一百多年来的基础教育的理性化,除了不够重视中国文化意识外,也忽视了地方性知识,因此读书人越来越成为无根的精神漂泊者。这也危害乡村的发展,因为出于乡村的人不了解、不热爱乡村。忽视本土文化与道德,而单纯地追求富强,这种财富必将最终反过来成为扼杀追求富强的人的凶器,富强之梦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梦魇!“现在中国人追求的是富强,认为西方的富强依赖于立竿见影的科学,因而学生们都向往科学。但是他们忽视了西方潜在的道德基础,他们会发展出一种自私的物质性因素,这将给中国带来的是灾害而不是富强。”[2]313百年前在中国发起“中国妇女天足会”的立德夫人鉴于中国人的美国化,曾经说:“这些中国人已经美国化,归宿何在?不禁惘然。”[9]百年前这几位域外人士的警告,依然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理论地看,理性化是一个世界进程,但是,理性之种子必须根植于文化之土地,才可生根发芽。现实地看,一个后发达的国家迟早都要面临文化归宿的问题。目前,较为富强的中国社会也越发意识到,文化归宿之于中国人安身立命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所在[10]。克服教育理性化阴影,在于文化的再植入。
篇10
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这个“制高点”,可以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带动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可以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由于全校干部教师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年,我校通过“承德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20*年通过“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验收。近三年来,在省、市电教馆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积极推广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广泛开展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承办市、县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我校由普及、应用阶段上升到了探索与创新阶段,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应用引领等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
1、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信息技术领导、信息技术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工作。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有工作。学校教导处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教导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网络。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生成各种规章制度。如与校园网络管理有关的《网络中心维护管理制度》《校园网站更新条例》,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关的《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多媒体室管理与使用制度》《广播室管理与使用制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采购、使用与维护制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评价制度》《电教硬件、软件借用制度》等。一些制度还正在建设与不断完善之中。通过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3、树立超前意识,规划发展远景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中,我校领导班子立足现实,明确目标,对我校未来五年教育技术现代化及综合发展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我校在“*”期间,重点工作是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及软件投入,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继续营建一支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又精又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工作方面,我校根据中央、省市级电教馆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确定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并组织专业师资队伍进行攻关,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稳步前行。
二、加快软、硬件建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当地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设施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应用高水平”为基本原则,加快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硬件建设。20*年,投资13万元新添30台计算机,保证了2生一台计算机。20*年投入15万元装备多媒体演播室和语音教室各一个。2004年投入8万元装备教师电子备课室,并接入了宽带,建立了校园网络中心,开发了校园局域网。20*年投入12万元再次装备学生计算机教室一个。20*年投入6万元购置了两套移动式多媒体设备,极大方便了教学的应用,并投入1万余元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20*年,建立了校园网站。又投资5万余元,购置了笔记本电脑9台。20*年,一次性投入42万元,购置了学生机38台,教师机4台,并为24个教学班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各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同时新购置笔记本电脑21台,服务器3台。接入了光纤,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每一台电脑都可以与互联网连通,极大的方便了老师教育资源的查找、收集和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几年来,学校共购置学生机128台,教师机56台,多媒体28台,总投资1*万元。几年来,学校还积极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5万元添置了影碟机、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复印机、打印机等设备。软件建设先后投入1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如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教育资源和各学科教学课件、题库、教学设计等。同时自主开发了大批教学软件,如学校管理软件、教务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图书管理软件等。丰富了教育教学资源,方便了学校管理和师生教学。
三、强化师生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搞好这项工作关键在师资。教育终身化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学校作为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把“新技术”作为师训的重要内容。学校加强以搞好网页制作、网上教研为内容的网管员、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培养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和教学标兵,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和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培训,力争做到校长懂、骨干精、全体通。为此,我校采取“以点带面”、“经常化、制度化”的原则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将其纳入校本培训的范畴。培训学时及考核情况均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统计。我校的这种培训制度在全县得到了推广。同时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教师的学习不仅是吃透教材、吃透教参,而且要熟知本学科教学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最先进的经验。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仅是为了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把它当成自主学习的工具。网络世界非常精彩,那里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教师养成每天网上读书的习惯,这样,教师能及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名校名师的先进经验,以此促进理论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
在学生信息技术培训方面,我校除按国家课时计划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外,重点抓好课外兴趣小组的训练工作。我校面向学生开设了电脑兴趣小组,并配有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应用计算机的水平,促进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近年来,我校多名学生电脑作品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如20*年王也同学设计制作的网页《青春小站》在“河北省第七届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获初中组二等奖,他在第十六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中获初中组三等奖。马保国电子报刊《校园周刊》在“河北省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活动”中获初中组三等奖。孙雪婷在第十一届“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中获河北赛区一等奖。
四、加强资源建设,充分应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近三年来,我校在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方面作了以下工作。(一)、建网。学校接入了光纤,联通了因特网,建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网,并配置了3台“联想万全”服务器,保证了网速和扩容空间,保证了每个教师用机、学校管理用机、学生机房、语音室、电子图书室、电子备课室之间都有效链接,实现多媒体班班通、资源共享机机通。(二)、建站。学校开发了自己独立的校园网站,精心制作教师个人主页,班级网页,通过校园网站传达上级政策、学校信息、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校际交流与对外宣传。(三)、建库。学校重视教学资源积累,建立了资源库。通过自主开发、网上接收与下载、校际交流、学校购置等途径,不断充实学校的资源库,教育资源分类存储,及时印发目录,供教师方便选用。
五、抓实研究应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
抓实教育科研。学校大力加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并以此为重点,以课题为载体,全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工作。我校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教研活动每学期6次以上,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积累经验,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100%的教师参加了课题研究工作。刘淑清老师等承担的省级实验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实验教师刘淑清在“中国教育学会课例评选”活动中获国家级一等奖,课堂教学《平移》在“承德市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大赛”中获特等奖。小组课题研究论文多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在课堂教学中,100%的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时占总课时的60%以上。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情境,营造氛围,扩展视野,突破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达到80%以上,教育效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合格率80%,学科优秀率30%以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显著提高。近几年中考成绩逐年提升,今年由2001年的全县第六名跃居为第二名。在科研方面,我们正在把引导教师建立个人博客,书写教育日志,通过博客进行课后反思、发表教学论文、与名师对话、开展网上论坛与学术交流,进而形成博客群作为一个主研方向,力图通过博客团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通过博客团队研发具有一定水准的教育教学成果,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抓实应用引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应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一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积极开发校长办公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师考核与评价系统、学籍管理系统、阅卷系统、教学成绩分析系统、校务公开系统等。二是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人人参与的“讲、评、说、做”活动,使教师逐步做到网上学习、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办公。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