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校本培训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校本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

篇1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培训 教师发展 实践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数学教学改革正在蓬勃发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新教材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角色的转换。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效果和成败如何,教师是一个关键因素。教师一直是“教材”的使用者和“课程”的实践者,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业评价等,都直接影响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及效果。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我们的教研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每一位教师的起码要求。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应具有适应现代教育特点的全面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积极进取,主动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我们觉得要把教师的在职学习培训看作教师的一项义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培训活动,加强对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研究,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成长,促使数学教师在新课程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轮流进行离职培训不现实,因此,在职培训才是符合教师实际可行的方案。我们认为教学培训是在职培训有效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我们研究的目标是:

1.通过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使数学教师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基础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构建优化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培训学习,使教师学到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新的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通过培训,树立数学教师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提高教师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学习意识、发展潜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促进数学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成长。

4.建设校本教研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也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通过培训,构建教研网络,营造校本教研培训的氛围,加强教师的教研课题的研究,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教学培训是专家的教育理论引领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的纽带和结合点,以教学培训为载体,以主题教研活动为形式,开展多元化的培训。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研工作方式,加强对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研究。

三、研究的思路

由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学教师渴望有效的学习培训。根据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正确处理好工学矛盾。教学培训以“在实践中培训、在研讨中反思、在困惑中学习、在感悟中探索”为研究的基本思路。注重活动的实效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为了尽快适应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明确教研工作目标,把对全体教师的培训贯穿始终,在课改实验开始后,我们加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培训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具体思路是:

1.在实践中培训

一线教师都处在教学第一线,是课改中的主力军。为了解决好工学矛盾,我们坚持在实践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帮助解决课改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实施课程改革实验中的课堂教学活动”、“怎样迈好课改的第一步”,一时间成为实验教师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他们最感困惑的问题。我们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研的着眼点,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作为教研的切入点,把提倡教师改革创新作为教研工作的生长点。

2.在研讨中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中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新的问题,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肯定会遇到新的问题和困惑。针对新课改中这一实际情况,我们采用在研讨中反思的互动式教研,让他们在和同事的合作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交流、实践、探索和反思中得到成长。

我们以“研究课”、“教师论坛”等活动为载体,为教师提供交流、探讨的机会。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交流,使他们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共识,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在困惑中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启动,问题与困惑将会不断产生,我们要积极面对,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回归理论、对比分析。针对问题与困惑,组织实验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解读,学习特级教师张淼名师谈教学中的《对数学备课的几点认识》,通过举行《以课改实验中遇到问题》、《让我们做一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好教师》为主题的论坛活动,使实验教师在学习中理解新课程,解决新问题。

4.在领悟中探索

新课程重要特征之一是将课程设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从人的素质要求出发设置相应课程,解决传统教学中独立分科教学产生的问题,即所谓的学科本位问题,提倡课程的整合性,培养学生人格的完整性,为进行多学科交流建立了理性认识的基础;其次课程的综合性提出学科交融的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也需要学科间交融。

四、研究的方法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尽快适应现代教育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在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教学培训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针对性地开展了下列培训活动。

1.分类培训

根据有关资料,对一个数学教师成长进行全程研究后表明,一个数学教师要经历适应期、发展期和创新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才会走向成熟和成功。在不同的阶段要对数学教师进行不同的培训,以满足不同起点的培训对象的要求。

适应期的培训对象是新教师的培训,是一名新大学生成长为合格教师的过程,要使新教师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要让他们做到“四会”:一会分析了解学生,二会设计教学方案,三会实施教学策略,四会教育管理学生。新教师刚刚开始从教生涯,要对他们强化数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帮助他们学会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帮助他们熟悉和了解学生,做到了解学生学习意向、体察学生学习情绪、诊断学生学习障碍、做出全面科学评价。在编写教案时,要指导新教师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分开设计,这样才能避免只从教师出发和课本出发的现象,做到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者为中心,使数学教师做到心中有学生。还要对他们进行例题选择与分析、解题策略、学会自制教具、组织数学竞赛、开展数学活动课的训练等,提高新教师的基本施教能力,打好他们的教学基础。

具体方法:通过举行师徒结对的形式,以名师引领,积极开展帮教活动,以《新教师教学论坛》、《新教师汇教活动》、《新教师说课比赛》、《名师谈备课》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新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的培训,并对新教师进行“过三关”和学年的考核工作。

发展期的培训对象是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是一名合格教师成为骨干教师的过程,以使一名数学教师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这时要拓展他们的知识背景,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构自身经验系统,形成指导他人的能力。一名骨干教师在学校工作中要发挥双重作用:一是要模范地完成所任班级的教学任务,二是要承担指导他人教学的培训任务。一名数学教师要完成这双重任务,就要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总结自身积累的教育实践经验,并能有分析地吸纳他人的教育经验,从而建构自身的教育经验系统,以便能很好地指导其他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做到可持续发展。

具体方法:通过举办《初中数学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形式,聘请教育专家、学者来研修班授课,给数学教师传授相关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原理。联系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典型案例,运用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原理对案例进行剖析,从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教学培训,以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原理为引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如《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比武》、《优秀课展示活动》、《初中数学专业知识测试》、《外出考察学习》等,加强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促进骨干教师在市级、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创新期培养对象是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是一名省级、绍兴市级名优教师培养的过程。这要使每一名数学骨干教师努力做到以研立教、追求卓越,在创新期阶段要使骨干教师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教育理念以及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能够传播先进的教育经验,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

具体的方法:结合嵊州市教体局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考核细则为具体内容,加强对名师培养的力度,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同时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展示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智,宣传自己的业绩,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有效促进他们更上一层楼。如:《送教下乡活动》定期组织名优教师培养对象送教下乡活动,为山区和薄弱学校传播教改信息,同时也使名师培养对象的教学实践得到锻炼;《专题辅导活动》由名优教师培养对象承担专题讲座和学科培训任务,负责教材分析讲学和说课、上课展示;《成果汇报活动》每学年,举行名优教师培养对象成果汇报活动,展示他们的课堂教学、教学案例、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提高名师培养对象的自身专业水平,又促进了我市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2.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为区别于教育行政部门、进修学校、教科研、电教等培训机构实施的专业培训活动而提出的,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区、县培训机构的组织与指导下,以学校为培训基地,由校长计划、实施的对本校教师进行的培训与训练的活动,它是由校长、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训。校本培训的价值是可以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减少“工学”矛盾;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上面讲的适应期、发展期等的分期培训只有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才能实行,因为只有学校最了解教师的实际发展水平,校本培训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由于校本培训内容贴近教师的工作实际需求,因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

数学教师的校本教师培训一方面参加学校组织的面向各科的教师培训,另一方面主要通过教研组活动来进行,在继续加强教研组活动中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工作的基础上,要充实丰富教研组的活动内容,要将教育科研引入教研组工作之中,这是提高处于发展期和创新期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其具体方法是:组织数学教师开展实证研究,例如中学数学教研组的“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究”,教研课题很切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学实际,深受教师欢迎。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往往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实质。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课堂教学出现的几种典型现象的透视,为解决这问题,可以引导教师学会做个案分析,深入分析各种典型现象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不断总结、反思,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加强合作方法指导,善于把握合作时机,进行有效合作。

五、存在问题和反思

通过两年的教学培训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深感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的必要性。面对我市初中数学教师的现状和新课程下对数学教师的新的要求,我们觉得对数学教师在新课程下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师自觉吸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必须要求数学教师加大对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的积累力度,自觉养成多看书、勤积累、常反思、求发展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培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认为还可以而且也应该做得更好。从客观环境来说,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师提供了新的发展的机遇,一部分教师陪伴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已逐渐成长为一名素质全面、有发展潜能、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但还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没有完全冲破“应试教育”的束缚而影响课改的进展,如少数教师的教学方法存旧、课改意识淡薄、作业多、考试难等,这些现象和问题还需要我们继续加强研究,真正使我市的初中数学教师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育洪编著.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一、困境现状分析

1.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够便利,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加之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因素,基础教育相对薄弱

我校虽地处地区所在地,仍存在以上部分原因,再者,我校生源参差不齐,各省市使用的教材不尽相同,教材在编排顺序上有较大差异,导致学生在流动中很难衔接所学知识点。

2.一部分学生定位不清

由于目前内地班小学升初中考试的录取率相对较低,没能考上内地班的部分学生有自暴自弃的现象,认为没到内地班学习就没有了出路,在我校学习动机不明确,失去了学习动力,从而无法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缺乏心理耐挫力

初中数学是初中所有学科中较难的科目,但是由于学生学习方法落后,每次测试成绩均不够理想,作业错题较多,学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即便是简单的学习任务也被视为“拦路虎”。大多数情况下,一道并不难的数学题仅因文字较多或题目较长,学生就望而却步,不愿动手。

4.新课改推进的不协调

新课程实施以来,培训没能很好地跟上节奏,培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的教研工作力度不大,出现重教轻研,甚至只教不研的严重局面。一部分老教师不能较好地领会新课程理念,无法将新的教学手段付诸教学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得到改进,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5.家庭教育的缺位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外来务工家庭,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多数是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或是小商小贩,部分家长有赌博的恶习,并大多抱有“成才天注定”的陈旧观念,同时认为学生到学校了就是学校的事,教育跟家长没什么关系。长期的家庭教育缺位,造成学生在学校有教师指导和引领学习,在家没人过问学习的格局。久而久之,学生在这一紧一松的环境中,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对策探讨

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教师应以平静的心态去关爱、信任、尊重每个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鼓励其大胆创新。

从情感的角度去学习数学,就可以把客观的认知活动转化为浓厚的情感色彩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由实用型向创造型转化。任何情感态度的产生与转化,都是以情感体验为先导的,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情绪,人的情感就无法产生,也就不可能得到激发和升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成功能使人获得喜悦,以至于信心百倍,兴趣更浓,进而获得做人的成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是遵循了这个规律。

在学习中,心理状态很重要,如果教师表现出了数学学习困难的情绪,无疑是给了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树立信心很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暗示学生只要学,就能行。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基础,苦练基本功,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

教研是教学的先导,是搞好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师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不但要研究教材、教法,而且要研究学生、学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的转变,以培训促教改,重点放在校本培训,注重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势必事半功倍。

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同步,多渠道提高家长的认知程度。诸如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任课教师电话、家访等方式,让家长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教育。这样有效督促学生的数学课外学习,可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进一步巩固,甚至是进一步提高。

总之,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我校数学教学目前也还有不少需要走出的困境,但只要教师能善于总结数学教学经验,及时进行反思、交流,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数学教学定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师;TPACK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52-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8

一、问题的提出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我国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并在2014年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指导该工程的实施。要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先要了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根据美国学者Mishra和Koehler~21的观点,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知识基础,它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水平与发展。因此了解中小学教师TPACK现状意义重大。

目前关于TPACK理论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以Mishra和Koehler为代表的学者,认为TPACK框架包括TK、PK、CK、TPK、TCK、PCK和TPACK七个要素。第二种研究倾向是只关注核心成分的TPACK。美国的Niess就从这个视角出发,提出了TPACK的四个构成要素:关于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生利用技术来理解、思考和学习学科主题的知识;关于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程和课程材料的知识;关于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的知识。迄今为止,国内外针对在职教师TPACK现状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已有研究多数是基于TPACK“七要素理论”开展的,例如:美国的Landry博士对初中数学教师TPACK的研究;国内的黄冬明针对高中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研究等。而以核心成分TPACK为基础,针对中小学教师TPACK的实证研究却比较少见。就国内而言,目前只有钟洪蕊、张育桂以Niess的研究为基础,分别对小学科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师的TPACK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是,这两个研究都存在样本容量较小的问题。

本文以Niess的核心成分TPACK为理论框架,对初中数学教师TPACK进行了大样本容量的调查研究,描述和分析教师TPACK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有效促进教师TPACK发展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1.问卷的设计

研究在系统梳理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自编了初中数学教师TPACK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量表两部分内容。基本信息11题,量表包括五个维度共22题。各维度名称及二级指标描述如表1所示。研究进一步使用科学方法证明了初中数学教师TPACK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篇幅所限,在此对问卷内容不做详细描述。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指派专人现场集中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时间从2014年2月25日至4月18日,历时两个月。共有276名初中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调查,这些教师的分布涉及烟台六区七市一县的20所中学。在这些教师中,教龄在15年以上的人数超过一半,新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9.8%,这与近几年学校招收新教师的比例较少有关系;92%的教师最高学历达到了本科;共计85.2%的教师职称分布于中教三级和二级,只有11.2%的教师职称是中教高级;教师任教年级的情况基本均衡;共计85.9%的教师处于教学的胜任阶段和熟练阶段,2.2%的教师处于专家阶段;被调查对象中有88.8%的教师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三、调查结果

1.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情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对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按照勾选次数最多的依次为电子自板、课件教案和资源库、实物投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的频率较高。从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得知,这与烟台近几年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密切关系,烟台自2008年就开启了覆盖所有县市区的“班班通”信息化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制定了以电子白板、节能电脑、短焦投影、视频展台为主的教室配置方案。勾选次数在10%以下的由少到多依次为:数值计算工具、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博客、微博、符号运算工具、微课。这说明: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科专业教学软件(数值计算工具、符号运算工具)使用较少;新型技术(博客、微博、微课)使用较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电子图书馆、电子期刊)使用较少。

研究进一步调查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具体内容时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8.4%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新版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活动与实践四个模块的内容。图1反映了教师在教授具体的内容时,自己使用信息技术以及要求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情况。我们发现在教授“图形与几何”这一内容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最高;而在教“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两个模块的内容时仅有一半的教师会选择使用信息技术。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会充分考虑特定主题内容的性质。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学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数学”。教师是否要求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学习,与自己是否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大关系。教师自身使用较多的内容(如“图形与几何”)则要求学生使用的也多。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在教授具体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比例要整体低于教师自己的使用比例。

2.初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

我们对初中数学教师TPACK的整体状况做了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教师TPACK的整体平均分是3.7363,说明初中数学教师的TPACK处于中等稍微偏上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TPACK五个维度平均分在3.5~4.2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念、课程、学生、教学、评价,说明初中数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方面的知识最为欠缺。

下面对初中数学教师TPACK的五个维度现状进行分析。

(1)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统领性观念

在TPACK的五个维度中,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统领性观念维度得分最高。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具有相对较高的理念水平。例如在对“我能深刻领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内容”题目的回答中,就有77.5%的数学教师选择了基本符合。

(2)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学生理解知识

这一维度反映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对于“学生如何学数学”的理解和把握。此维度的得分在整体平均分(M=3.7363)以下。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数学学习和理解方面还有所欠缺。例如在对“为了减少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错误,我能使用信息技术构建合适的学习支持策略”题目的回答中,只有54%的数学教师选择了基本符合。因此,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构建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支持策略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

(3)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课程和课程资源知识

此维度得分在整体中处于第二位。说明初中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时能够比较好地把握特定主题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能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现前后知识的联系,能够较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使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例如在对“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题目的回答中,有63.4%的数学教师选择了基本符合;在对“我能在现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设计”题目的回答中,63.4%的数学教师选择了基本符合。

(4)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教学评价知识

此维度得分最低。有一半以上的教师不擅长使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方式,也不愿意去积极开发信息技术支持的评价方式。说明教师需要加强此类知识的学习。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要学会综合使用多种方式去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和结果,并正确看待各种评价结果。

(5)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教学策略知识

整合技术教授数学的教学策略知识反映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对“如何教”的问题的理解。75%的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和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针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表征方式(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是在教授同一内容时,仅有一半的教师能使用多样化的表征方式。在信息化课堂管理方面,则有40%的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3.不同人口背景变量的数学教师TPACK差异

研究对不同人口背景变量在数学教师TPACK水平上的差异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教龄、胜任阶段和是否参加培训在教师TPACK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1)不同教龄数学教师TPACK的差异

研究对教龄小于5年的教师和教龄大于5年的教师在TPACK水平上的差异做了检验。结果表明:两类教师在TPACK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类教师在理念维度(p=0.016)、课程维度(p=0.010)和教学维度(p=0.046)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教龄小于5年的教师在理念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教龄大于5年的教师,但是在课程和教学维度上的得分却高于教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说明新手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经验以及教学理念方面不如其他老师,但是他们乐意在备课和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现象印证了教龄低于五年的教师是信息技术使用的“生力军”这一研究结论。

(2)不同胜任阶段数学教师TPACK的差异

研究对专家教师和非专家教师在TPACK水平上的差异做了检验。结果表明:两类教师在TPACK的整体水平上差异显著(p=0.005),专家教师的TPACK整体水平要明显高于非专家教师。专家教师在课程维度和教学维度的知识水平也明显高于非专家教师,而在理念维度、学生维度和评价维度的知识水平略高于非专家教师。

(3)是否培训的数学教师TPACK的差异

为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数学教师TPACK的影响,研究对参加培训和没有参加培训的数学教师在TPACK水平上的差异做了检验。结果表明:虽然两类教师在TPACK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参加培训的教师在量表整体中的得分要高于不参加培训的教师。参加培训的教师在TPACK各维度上的得分也略高于不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教学维度上两类教师的水平存在差异显著(p=0.044),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有示范作用。

四、分析讨论

1.初中数学教师TPACK现状讨论

研究发现,初中数学教师TPACK整体水平中等偏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该结论与黄冬明对N市高中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结果相似。这主要是因为教师要把信息技术这一要素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他们首先需要熟悉信息技术,然后再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合。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限制或者阻碍了教师TPACK的发展。比如:信息化环境建设不到位,教师理念不到位,教师自身的内在动力不足等,其中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TPACK的整体发展。当然,教师TPACK各构成维度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水平。说明实际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教师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教学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合理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高品质的信息化课堂。

2.不同人口背景变量的数学教师TPACK差异讨论

不同教龄的教师在TPACK的五个构成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理念和教学两个维度。虽然教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具有较高的理念水平,但是他们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认同感不强,更愿意以自己熟悉的传统方式去教学。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有的教师就表示“我年龄大了,对新技术不感兴趣,也学不会”;也有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还要重新备课,太费时间了”。所以导致教学理念和实际行动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一现象与熊丙章的研究结论类似。这也充分说明教师TPACK是一种实践性知识,它的发展需要教师在自身内在动力的驱使下亲自实践获得。

专家教师在TPACK整体水平以及各维度上的水平都高于非专家教师。这是因为专家教师在理念和教学上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通过多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他们都能积极尝试使用,并能够很快地把技术整合于教学中。在我们和中小学多年的合作中就碰到过好多位这样的专家教师。

参加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数学教师在TPACK整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要略高于没有参加培训的教师,但是两类教师的TPACK整体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够通过一些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给教师提供示范作用,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可能因为目前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五、对策建议

1.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丰富的信息化资源环境

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保证教师TPACK发展的外部条件。烟台地区初中数学教师之所以在教学中首选以电子白板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因为每个班级中都配备了这样的系统。各中小学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资源的建设一定要跟上。本次调查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专业软件使用较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使用较少,就是因为多数学校没有具备相关的资源。信息化资源建设是长期工程,从基础教育部门到学校再到教师个人都有责任为之去努力。

2.改革教师培训形式和内容,增强培训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需要进一步改变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培训效果。从培训形式上来说,要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教师TPACK具有情境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加强校本培训,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氛围。加强同一教研室内教师的研讨和交流活动,发挥专家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其他教师提供可直接模仿和借鉴的经验。从内容上来说,培训要分学科,针对具体学科设置不同模块的培训内容,让教师真正掌握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并把它有效地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

3.拓宽教师TPACK发展途径,切实提高教师TPACK水平

初中数学教师TPACK的现状说明了教师TPACK的提升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目前在职教师TPACK的发展途径有设计学习、案例研究、课例观摩等。各培训机构或者中小学校要积极为在职教师创造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校教师TPACK发展的方式。比如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的讲课比赛等。无论哪一种途径,只要是适合本校教师发展的就是好的路子。

篇4

1、加强课改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方学校加强课改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新课程理念,明确教育改革的向和特点,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课堂效率意识,为课程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不同途径,在教师中广泛宣传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我认识到实行新课改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克服传统教学耗时低效、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采用时间加汗水获得成绩等的有效方法。

2、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奠定学科教学模式基础

学校成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调研,以洋思教学经验为指导,在借鉴先进学校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各学科教育改革研究,组织全体教师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学科教学模式,立足实际制定并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3、制定学科教学模式,认真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召开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动员会、组织学习并课堂积极实施,反复进行听评课活动,经过层层赛选各学科举行了公开课 。近年来我尝试的教学模式提纲如下:

自学探究式:创设情境自主阅读教材交流质疑分析归纳练习提高。

4、教学程序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它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来负担”。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转贴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充满信心,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刚开始时不会学习,不知道怎样学,这时老师要指导学,一般这个过程需要5分钟至8分钟. 交流质疑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辩论,相互补充,质疑问难,达到最后解决问题的目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且最大限度的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讲”,也可以说要尽量变“讲”为“论”.变“讲”为“动”。使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思,最终达到在动中会的目的。这个过程需要10分钟左右.这个过程是一节课关键部分.

分析归纳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即得出定理已便使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所以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相互评价.老师只做点评.

篇5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全体班主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班主任培训的针对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班主任培训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培训计划1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年工作要点和--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方案,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理念,创新机制,强化管理,结合我区教育局具体要求和实际,“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英语语言能力的培训,扎实搞好班主任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快推进名师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推进我区干部队伍职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进程,为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主要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侧重点。

一个目标:以促进--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为目标。

两条主线:以干训、师训为两条主线。

三个侧重点:

(一)、加强交流与合作,开拓培训新思路

积极参加--省教师教育学会活动,努力争取承接区域外培训任务,挖掘潜能,发挥“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作用,扩大对外影响与交流,拓宽眼界和视角。

(二)、课题引领,提高教师教育水准

积极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市级课题(以“活动”为中心,主体参与,提高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学习共同体,以校本培训为主线,丰富内涵,加强引领与管理,通过一系列课题研究与实践活动,促进区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整体发展。

(三)、继续发挥远程教育优势,创办培训特色。

充分利用目前我区开辟的“空中英才”远程教育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关于新课程学科远程教育》两大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本培训研究,创办校本培训特色,实现校本培训制度化、系列化、专题化。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区域发展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系统“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校长”的建设,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形成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风气,--年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争创“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校长”活动。各学区、班子、校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年相应的研修专题,根据专题确定必修书目及选修书目,采取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中心议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区域教育的提高与发展。

(二)、强化实战培训,提高新教师岗位适应能力

1、对新教师的培训突出实战性特点,在分专题对新教师进行职前集中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设置新、老教师分别执教同一内容的课堂教学,由新教师与带教老师共同听课、共同点评,人人参与、多维互动,面对新教师在管理、教学中的疑难与缺憾反复研究、咀嚼,继续设置课堂,经过多次反复性训练,强化了对新教师上课、听课、现场评课能力的提高。

为了提高理论层次,培养教科研意识和教科研能力,要求每位新教师联系实际,确定研修专题,并根据专题选读书目,每两月在培训中心借阅一本教育书籍,按培训计划要求进行读书并写出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与反思。

2、做好试用期培训的考核验收工作

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考核验收工作由人事科、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室、教师任职学校联合进行,由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并将考核情况组织各负责部门分别填入《试用期培训综合考查表》,报人事科审核。考核合格者,成绩作为新教师转正定级的依据,并折算成学分,记入《继续教育证书》。

3、在总结--年新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新编《济南市新任教师读本》与我区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与研究,进一步提高--年新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规范性。

(三)、借势发展,丰富和引领校本培训

为继续贯彻落实《--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效推进《方案》中第三阶段关于“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进程,研究出台并组织实施《--区教育局中小学校本培训评估标准》,引领各中小学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目前我区开辟的“空中英才”远程教育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关于新课程学科远程教育》两大丰富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并组织落实下列具体事宜:

1、分批分期到远程会员学校督促、检查远程教育落实情况,召开参训教师座谈会,了解各会员点远程教育落实情况。

2、组织好中小学骨干教师异地培训,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拓宽视野,激活思维,提升培训质量。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辐射作用,组织好座谈与交流的汇报活动。

3、组织上海专家春季和暑期两次来济南的面授带教活动,并强化专家和参训教师的互动、交流。

4、组织好视频知识复习、考试和反馈等工作。

目的:以考促学、抓好落实、调研反馈,使远程培训更加切合我区实际。

5、组织、落实全区英语教师tkt英语学习和外教来济对英语学科带头人面授活动(培训内容:教学要素、授课技能和专业知识)。

发挥英语学科带头人作用,落实全区英语教师tkt英语远程学习,带动全区英语教师专业提升和业务发展。

6、做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关于新课程学科远程教育》春季、暑期、寒假三次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研修课程包括小学及初中数学、语文、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8个学科的学科研修课程。每个学科分6个学习专题,每个专题学习时间为12学时。研修方式采用网上集中研修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4+2”模式。通过远程研修,进一步加深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帮助广大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实践。

7、深入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第三阶段的培训,即:教育科学研究阶段。

各中小学要在前段学习反思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联系教师队伍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方法的培训,学习科研的基本方法,增强教育科研的意识。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特别是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课题,深化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组织参加年底全市统一组织的考核。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试以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知识为主;实践考核由教师结合自己承担或参与的研究课题,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本人教育教学特色的科研论文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总之,--年教育局、培训中心要在提供资源、加大组织、引领的基础上,强化对校本培训的管理、督导和评估检查力度。通过检查评估,使更多的学校跻身于教师校本培训省级示范学校的行列,推动全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扎实开展。

(四)组织落实班主任岗位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和《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要求,总结我区“首届青年骨干班主任培训班”的经验,结合我区实际,组织落实班主任岗位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培训主要内容: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相关教育法规等。培训时间不少于30学时。今后凡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均需接受专题培训,对未参加过班主任培训的教师,近年内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补修,近早实现人人持证上岗。

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市区教育局将选拔优秀班主任进行重点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在区、市、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队伍。

(五)、注重统筹规划,壮大名师后备队伍建设

以市名师工程为引领,以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为主要培训形式,加强我区名师建设工程,把这项工作作为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育人才梯队化建设的根本环节。

1、组织市名师人选参加高级研修或挂职培训学习。

--年是我市实施“名师建设工程”的第二年,也是开展培养培训的实质性阶段。针对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开始,陆续组织名师人选到高校或教育发达地区参加高级研修或挂职学习培训。通过研修学习,提高理论素养,提升教育理念;激发成长动机,消除职业倦怠;反思教学实践,重新定位专业角色;创新教育思路,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期”,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和发展。

2、以“济南名师网”、“市名师电视专栏”、“名师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推动我区“市名师人选”的成长。

3、采取激励政策关心鼓励名师培养人选。

各校每年给予人选10至15天学术假期,让他们相对集中精力和时间,总结反思自己教学工作,梳理积累的教育案例与资料,撰写有推广价值的经验与体会。

4、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壮大--名师队伍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壮大名师后备队伍,让每位教师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教师队伍的塔式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的分层递进,梯队攀升。为此,我区今年启动“--教师人才梯队培养工程”(《方案》另祥)。评选产生我区骨干教师人选、学科带头人人选、--名师人选,并从--名师中输送市名师人选。培养周期3年,经过3年的考核正式命名,同时享有相应待遇。对人选提供相应的成长平台,而且每学年对人选考核一次,通过考核形成人选动态管理。经过3年的努力,形成--人才梯队,壮大--名师队伍。

(六)、探索农村培训有效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在对农村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今后要加强对农村教师培训的研究,充分发挥教师培训中心的业务统筹和服务支持职能,探索农村培训的有效模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城乡结合、资源共享,利用济南市名师人选优质资源,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我区农村教师实际,组织农村复合型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农村地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班主任培训计划2一、工作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县进修校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文件精神为指导,立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眼于提高教师综合

素质与专业水平,服务于课程改革,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潜力的新型教师队伍,着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爱岗敬业精神;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科研潜力;

3。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及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加强教育技术潜力培训,提升教育现代化实施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5。深入贯彻落实县进修校师培工作精神,加快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三、主要工作

(一)着眼实际,注重培训的针对性。

1。强化师德建设,树立师德窗口形象。学校将坚持以学校博客、校讯通、教育简讯、《汶川教育》为媒介与视点,继

续挖掘和培养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进与典型,透过开展政治学习和“师德演讲”、“我的教育故事征集”、“师德征

文评选”、“教育故事选编”等活动,推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快我

校师德窗口形象建设。

2。特色建设,引领教师专业知识自主提升。以“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为源头,透过校园图书馆、教育博客等信息平台

,继续深入开展师生经典诵读工程,以此促进教师走向书香型、知识型、智慧型的专业发展之路,以丰富的知识积淀

开启教育的智慧,提升教育科研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学校将有目标的培养和发展学科骨干教师。与此

同时不断提升教师学历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3。支教帮扶,促进教师专业性成长。借助资中学校支教帮扶优势,组织帮扶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举行“教学送培下乡活

动”、“高效课堂活动研讨”、“名师教育思想交流”等,在名师专家的引领下开辟专业发展之路,并有计划的选拔

优秀青年教师3――5名与帮扶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结对帮扶,以点带面,辐射引领。

4。加速信息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学校信息技术人才的示范辐射作用,透过开展“信息技术操作潜力培

训”、“教育技术应用潜力培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电子白板应用技能培训”等全员培训活动,不

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潜力。

(二)丰富形式,搞活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

1。立足校本,面向全员。构建骨干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反思的校本研训运行机制,透过教务处、教研组、课题

组等校本性研训组织,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传帮带”培训活动,以“教育理论学习”、“课例研讨”、“案例诊断”

、“教学沙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拓宽不一样层次教师的教育视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保证全体教师同等享

有学习提高的机会,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

2。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一是外输送培,开放教育思想。学校将用心组织教师参加县进修校安排的各种培训工程;二

是外聘内训,开阔教育视野。学校以支教工程为契机,用心建设与支援学校的和谐关系,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到资中县

-镇中心校、新桥镇中心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三是骨干辐射,经验共享。学校在多措并举,重力打造学科骨干教师

队伍的基础上,将多角度多层次的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透过开设示范课、外出学习汇报课、教育思想汇报

交流等形式,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四是整合利用身边的优质网络资源,为教师培训带给公共服务平台,务实开展培训。

3。以赛代训,赛训结合。以县教学工作要求和有关教师培训文件精神为指导,用心开展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打牢教

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教务主任、及教研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教

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具体培训由教务处负责。

2。统筹培训,带给保障。

学校将全面统筹协调培训工作,在培训时光和培训经费上带给保障,确保教师培训经费的持续增长,为教师培训带给

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加强管理,严格考核。所有培训由教务处实行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学校将把过程管理和教师培训考核状况与教

师绩效考核、职务评聘、岗位设置、评先表彰等挂钩,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

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振兴漩口地方教育。

4。强化学习,服务培训。为了做好培训、服务、管理工作,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学习,开拓视野

,积累经验,以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教务处要统一规划好各类培训,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要求具体,整合资

源,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时光

项目资料

一、二月

1。总结201x年师培工作,清理装订相关文件资料,整理归档。

2。布置假期教师课标和业务学习资料。

三月

1。收集假期教师课标学习记录。

2。制定201x年我校教师师培工作计划。

3.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宣传培训工作会。

3。做好“关于教育部教师普通话运用状况调研”活动的调查迎检工作。

4。各教研组进行“晒课”研讨会。

5。布置开展语言文字工作。

四月

1。开展电子白板使用培训工作。

2。到资中新桥、-中心校进行教学、管理交流学习。

3。配合县进修校做好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后备人才库建设工作。

4。做好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工作。

5.各教研组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培训工作。

6。完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晒课”、“优课”上传工作。

五月

1。组织我校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教学巡回交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组织幼儿园教师开展县级培训。

3。完成“国培计划”、省州各项培训活动的人员选派工作,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开展好校本再培训。

4。。开展学校读书活动。

5、组织开展小学识字教学研讨培训工作。

六月

1。配合县进修组织的管理者外出培训学习活动,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潜力,提高管理水平。

2。继续开展好“国培计划”、省州级培训工作,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

3。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4。做好期末检测工作,对师培进行总结,安排好下半年工作目标任务。

七月

1。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州级培训工作。

2。布置暑假教师自学课程标准及师德师风建设

八月

1。组织完成暑期国培、省、州级教师培训工作。

九月

1。开展学校继续教育学时登记、教师成长记录工作。

2。完成开学检查视导工作,加强监管,指导学校校本培训。

3。开展教师教育技术潜力提升工作,组织以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校本培训活动。

4。组织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参加县进修校举行培训活动,提升组织与管理潜力。

5。开展我校语言文字宣传月活动。

十月

1。各教研组组织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培训工作。

2。选派我校骨干教师参加县进修校组织外出学习培训。

3。继续开展好国培、省州级的各项培训工作。

4.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讨培训会。

5。选派部分教师到广东--小学进行跟岗培训学习。

十一月

1。组织德育主任、班主任参加县进修校举行培训工作。

2。指导督促各校校本培训、语言文字工作以及读书活动的开展状况

3。参加县进修校组织开展“校(园)长研讨会”活动。

4。继续开展好我校教师有关国培、省、州、县级的各项培训工作。

5。开展我校语言文字相关活动。

十二月

1.对我校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考核。

2。继续开展好国培、省州级的各项培训工作

3。总结今年教师培训工作,完成数据上报。

4。完成本年度师培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班主任培训计划3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促使班主任更新观念,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理论修养、教育能力,科学地把握班主任工作规律,更好地适应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操,指引学生对真理、对生活的追求和创造,进一步提高全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工作的水平,提升学校品位。

二、明确班主任校本培训的目标

1.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3.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4.培养班主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和经验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性。

三、培训内容

1.专业理论:

教育法律法规类:《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条例》等。

教育法律法规类:《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条例》等。

德育管理方法类:《班主任工作新理念》《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等。

2.专业素养:

班主任的专业素质修炼

班主任的能力训练

班主任的组织领导艺术

班主任的关系协调能力

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技巧

3.专业能力:

班集体的建设、组织能力,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能力,班队活动的设计、组织能力,主题班会的创意、设计组织能力,后进生的教育帮扶转化能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个案的观察教育分析能力,课题开发与研究能力,偶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和技巧等。

四、培训途径与方法

实行班主任全员培训,分层培训的方法,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五步”(循序和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培训模式。

五、培训措施

1.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领导小组,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组 长:王--

副组长:高--、滕--

成 员:顾建平、李芳、张建良、倪牡丹

2.健全班主任专业培训激励机制,实行培训考核制。

根据要求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进步情况,与当年度的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与校优秀班主任评比挂钩。班主任专业水平提高快、工作实绩明显的,优先推荐优秀班主任的评选。

班主任培训计划4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崭新的一个学期。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到,特意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本教研组现有教师9名,以中青年为主,

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在教学上用心肯干,努力上进,且大部分都是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透过对于一些课题的研究,老师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农远资源的使用,但还是存在必须的问题的,所以致使教学水平停留在原地不动,有待提高,为此本期教研重点,学习语文新课标,利用新建网络观摩探讨优秀教师和名家的课堂视频,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备课和教学。

二、主要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着手进行课题申报和研究,初步拟定为“电子备课”方面的资料。

2、做好教学开放周组织宣传工作。

3、做好观看名师教学录像的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完成教研组计划的制定。

2、召开第一次教研组例会,明确学期工作重点,明确备课、作业批改的要求。

3、开学初常规教学检查(单元计划,进度表)。

四月份:

1、组织观看名师教学的实况录像。

要求有记录(算听课一节),有评价反思。

2、组织参加电教8项和小语会教学论文,设计的评比活动。

3、备课笔记和作业检查。

五月份:

1、期中测试状况的分析。

2、作文和写字比赛。

3、举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六月份:

1、让骨干教师介绍语文学科复习经验,拟定复习计划。

2、对电子备课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班主任培训计划5一、培训目的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细胞,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而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因此,提高班主任的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班主任培训是提高班主任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

二、培训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

本学年我们将在制度建设方面重点做好六方面的工作:①班主任选聘制。我们将进行班主任竞争上岗制,择优聘任,以确保班主任队伍的素质。②见习班主任制,对于新教师将安排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其结对子,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中让他们得到培养的锻炼。③班主任工作例会制。④班主任工作综合考核制。⑤行政挂钩制。

2、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年将重点学习这些内容:①有关的德育文件。②有关的理论书籍。主要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如何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③《班主任》、《德育》等有关的杂志。

3、引导专业化发展。

教导处将收集整理有关班级管理、班风建设、偶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有关具体案例,加以编辑,印发给每位老师,引导学习先进的做法,探讨科学的育人方法。

3、加强科研探究。

在加强班主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将要求他们积极进行教科研实践探索和研究,围绕德育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规律,创出特色,从而更好地解决在班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将在期末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及论文评比,以教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教,使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和德育工作充满生命力,也更富有时代特色。

三、主要活动安排

1、班主任例会。

(每周的星期二上午7:30)

2、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每学期的期末)

3、班主任工作论文、德育论文评比。

4、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

篇6

【关键词】兴趣提高专业素养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目前的许多学生在进入初中的学习之后,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数学学科,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大部分学生则是越来越差。分析其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没有兴趣,学不懂,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彻底的放弃。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所指出得:“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不是吸引学生越有兴趣,而是越学害怕,感到数很难。”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拥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数学素养。

教师素养一般包含三个层面,即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数学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的高低不能简单地用学了多少数学知识来衡量。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应该较好地掌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基本数学知识。从能力的角度看,应该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看,应该有正确的数学态度、数学哲学,对数学的发展历史、数学思想有足够的了解,热爱数学并能够不断学习和思考。

对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而言,专业素养以两方面为核心,一方面良好的数学专业基本功,即对现代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基本把握,对中小学课程内容及其现代数学背景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则是以从师任教基本功为主体的教学能力。简而言之数学专业素养就是专业的能力和品质。一个拥有较高数养的数学教师应该具有夯实的知识基础,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思想方法、文化、滋味),教出数学境界的教师(数学精神、人文精神)。

1 教师的专业知识

中学数学教师应该熟知自己的科目,这种“熟知”并不是指仅仅熟悉教材,而是要懂得“更多”一些,比如数学发展史、数学应用知识、新的数学分支等。这里特别要指出教师掌握数学应用方面知识的重要性。

事实上,目前教师掌握的数学应用知识寥寥无几,他们大多数只能在口头上向学生保证“数学是有用的”,努力规劝学生勤奋学习,却不能指明数学之用在何处,因而往往缺乏证据的空洞说教。有些教师至连书本出现的应用题都分析、解释不清楚,或者搞得很繁杂,致使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害怕,一和实际联系就手足无措,更别提对数学的兴趣了。

教师不应仅仅熟知教材,而应是懂得更多,积极关注除数学教材以外的知识。数学的应用性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关注数学还要关注生活。通过数学与应用的结合来提高教学的品质,而这种结合才真正能体现出数学教师与众不同的的素养,在我们教学当中更会大放异彩。我个人也感觉到每逢讲解到探究合作课程时学生们积极性最高,例如在讲解自行车里数学是将我的山地自行车搬到讲台上掩饰,学生看的清楚,学的明白,以后的生活中骑变速车便体会更深刻。事实证明将数学与应用结合起来传授知识效果是良好的。要能做到的这一点惟有博览群书。提高专业知识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应用知识都离不开读书。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话,“除了一本教材和教参,再也没有看什么书,我的教学也还过得去啊。”“语文老师倒需多读点书,对我们数学教师而言,教来教去还不是就那点东西?”难道我们的数学教师真的不需要再读书了吗?我们来看下面关于数学专业知识的一个案例:关于0.999……与1的大小问题。

教师甲:设0.99999……,①;那么9.9999……,②;用②一①得(),所以(),即0.99999。

教师乙:其实是0.9999999……的极限等于1。

教师丙:0.9999999……也有极限?应该是没有啊?

教师丁:这是一个无聊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只要学了比较小数大小的学生都知道0.999……1。

这两个案例我想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够答对或者说的比较明白。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是应该必须弄明白的,否则,又怎样教学生呢?因此不断的读书研究是提高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必有之路。那么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第一,要认真研读教材。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一次研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研读教材的问题上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将教材读厚,如了解教学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理解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等等。另一方面要将教材读薄,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最重要的,教师不能只关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还应该阅读比自己所教年级高和低年级的教材,了解学生以前学过什么,以后将要学什么,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教学。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读一读初中乃至高中的教材,初步了解小学数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初中教师也应该读一读小学数学教材,看看自己的学生在小学到底学了哪些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与学生们将要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加清楚所带班级学生的底子,因基础而施教。

第二,要读一些针对性、实用性强的书籍,这些书拿到手里,读完就可以用到教学中。比如教学设计、评课一类能够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技巧的书籍。

第三,要读一些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数学专业书籍。如果将教学技巧当作功夫的一招一式,那么数学专业知识就是我们俗称的数学教师的内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是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然而,近年来教师的学历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有部分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数学,因此,主动地、有选择地读一些专业书书籍,是数学老师修炼内功的必要途径。

第四,要读一些有关数学史方面的书籍。不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就不可能理解数学的本质。仅凭数学教材的学习,难以获得数学的原貌和全景,同时忽视了那些被历史淘汰掉的但对现实科学或许有用的数学材料与方法,而弥补这方面不足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数学史的学习。

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料,数学不仅仅一门工具,也是一种文化。因此,作为数学识的传播者,数学教师不仅在教会学生解题,教会学应用数学,还需要古为今用,取精用弘,从中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提炼数学的文化价值。对一门学科,如果不知道它的历史概况,不熟悉对它的发展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前辈以及他们的成就,那就不能真正了解该学科,也讲授不好这一学科。以史为鉴,这既是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的良好的素材,也是数学走向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第五、教师应博览群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教师要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不只是吸取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文化,同时,还要熟知外来优秀文化,适应现代文明,把握时代脉搏。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报刊、图书等等。

数学教师除发熟知自己的学科外,还要懂得它学科的基

础知识。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获得和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充实和提高,都与他们所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他们总是求知的眼光盯着自己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的兴趣、特长和素养。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渊博的知识涵养作为师生双方心灵的交汇的载体和纽带,去联结和影响自己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滋润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探索和创造的热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这样的老师才是引导学生成长的最理想的导师。

古人云:“不闻大论则志不鸿,不听至言则心不固”,“行万里路,读百卷书,交百人友”、“开卷有益”。可见读书的重要。韩国96.8%的家庭藏书达到500本以上,犹太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从不把书当坐垫坐在屁股下,并且每个能读书的人每年会自觉自愿地至少读一本新书――这就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民族的瑰宝。中国45%的家庭没有一本藏书,绝大多数人没有读书的习惯、爱好和追求。2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当前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不到及时的转变,尤其不能和数学学科等具体的学科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思想观念停留在“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的层面,不能很好地将“教育理论”物化为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师缺少合作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能力等等教师专业能力的新成分。教师的数学专业素养得不到及时更新,尤其缺乏对相应领域有关内容的及时学习和基本把握,对为数不少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缺乏信息素养和现代公民所需要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尤其是,对于课程、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需要利用信息收集整理才能完成的教学活动束手无策,对于本应该通过自学就能解决的一些现代新知识无法应付。

教师专业能力是成就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撑点。就当前中小学数学教学实际而言,其核心组成在于对数学课程内容准确驾驭的能力,良好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数学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数学教师专业能力还包括诸如合作能力等一般的心理品质和教学评价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特殊的能力组成。

每位教师都具有成为优秀教师的可能和机遇,而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基本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就在于知识能力结构的合理与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与否,以及专业指导渠道和信息渠道的多寡,同行之间切磋、交流的频度和机会的多寡。为此,提高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就是,针对促进优秀教师成长的四个要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1及时调整和不断优化自己的能力结构,使其不断趋于合理化,尤其是,在娴熟地掌握从师任教基本功和数学专业基本功的前提下,主动寻找和提炼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艺术,不断拓展自己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的缺项和不足),形成不断学习和终生发展的心态和能力。

2.2有针对性地请教专家,及时借鉴同行的成功经验。教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其中的很多技巧和奥妙往往是“隔行如隔山”,及时与专家和同行切磋交流,可以从中吸收不少成功经验和教训,在通过自己主动地感悟之后,往往可以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

2.3发展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教学中的反思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对实践的反思”、“实践中的反思”、“为实践而反思”。亦即,通过“对实践的反思”来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而后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为实践而反思”,以分析所发生的教学活动,从而改善教学行动,不断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自己的专业能力训练中对教学实践进行及时的反思。比如,在一天的教学(或训练实践)工作结束以后,要求任课教师写下自己的教学体会,并与有关指导教师共同分析,这就是反思日记的方式;通过同事之间的相互观摩教学,详细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情景(也可以叫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进而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这就是详细描述的反思方式;来自不同学校、年级组的同行聚集在一起,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进而得到所有教师及学校所共享的教学案例,这就是同行之间切磋交流的案例反思方式。

2.4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而不是立足于高深莫测的,华而不实的理论。立足本职工作,实现科学研究与实际教学的“零距离”。开展行动研究,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总结,不断积累教学体验、专业经验、专业案例和专业知识,进而升华为教学能力和专业智慧。也就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经过优选的教育理论,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对实践结果做出总结与反思,及时地提纯和升华。这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必经途径。

2.5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渠道。校本研究的核心工作包括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管理等四项具体工作。“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在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在“以校为本”的教学和研究中,对教师自身来说,其重要工作就是,创造机会主动反思,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磨练自己的教学艺术,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融入校本研究的过程之中、学校数学教学研究的实际过程之中,而不能游离于校本研究活动之外。

3 数学教师的专业精神

具备专业知识和特殊才能对数学教师来说还是不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从事专业工作中除了必须具备专门知识和特殊才能以外,还必须要有责任感、专业精神。专业精神特质是具有服务性、专门性、创新性、自律性。教师的专业精神体现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使学生蒙受其惠。教师专业精神的发挥,表现在兴趣、态度、理想、热情。教师的专业精神是集合了教学的兴趣、庄重的态度、崇高的理想与待人的热情四种要件,把它们用在教育上,就会使学生有如沐春之感。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专业精神?

3.1提高数学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转变数学教育观念,对待学生培养兴趣,体验成功,引导探索,鼓励创新,尊重个体,发挥个性。数学教师不仅要通晓数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能力,而且还应掌握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关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有良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若缺乏以上的专业知能,便难以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

3.2加强教育实践,使数学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和认识教育的意义,加强对教育的信心。

3.3注重人际关系,改善工作环境。教师的专业精神,只有在和谐、自由、积极、合作的环境中,才能自然产生,并继续提升的。因而同事问的和睦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同事之间能相互关心、协助,自然会造成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工作环境,形成专业精神。

3.4鼓励数学教师继续进修,终身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其应用性,学生一定会兴趣高涨,提高成绩自然是顺理成章了。

参考文献

篇7

竞赛成绩

*-1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济宁赛区),范春阳获得济宁市第29名,另外三名同学也进入了济宁市前100名。

*-3-28省物理竞赛(兖矿赛区)郭超、姜伟、张数、王长鹏分获第3、5、9、10名

*-4-3省初中生物竞赛(兖矿赛区)一等奖2人

*-4-10省化学竞赛(兖矿赛区)张数、张思明、王亚龙分获公司第5、6、9名

*-4-11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济宁赛区)张数获得济宁市第3名,王庆庆获得济宁市第14名

*-4-25全国初中化学竞赛(济宁赛区)张数获得济宁市第1名

*-4-27兖矿集团中学生篮球比赛女子组第二名

教研成绩

*-3-1集团公司第三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评选

学科带头人(5人):付清晨刘红蕾冯兴中、高霞、张辉

教学能手(5人):纪玉建闫彩霞吴伟孙维坤靳新

*-5济宁市优质课评比:冯兴中获得一等奖,张辉、刘洪蕾获二等奖

管理成绩

*-5济东中学团支部获得集团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

*-6济东中学少先大队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少先大队

*-7济东中学党支部获得济东新村先进党支部

升学成绩

*年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已近尾声,济东中学考入济宁市各县区重点高中的有135人,再次获得大面积丰收。在济宁育才中学首批前300名考生中,济东中学有48人入围;在公司一中首批重点班学生录取中,济东中学有37人,其中刘宽同学以571分获一中考点第一名;在公司二中首批高中录取中,济东中学有166人入围。截止目前,济东中学升学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升学目标,并创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可以说济东中学的教学质量已经进入了济宁一流的行列!

济东中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原因很多,首先是离不开新村党政的正确领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新村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搞调研,倾听学校师生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对济东中学师生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表现出的勇气和信心,以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对济东中学勇于改革、不断创新的各项举措给予了坚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对学校的考核上,新村领导针对新的教育竞争形势,进一步从实际出发,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积极给与政策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教师积极性,确保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新村领导还克服困难每年学校办几件好事,把尊师重教落到了实处。一是解决长期以来部分青年教师难上管理岗问题,在新村管理岗十分缺乏的情况下,特事特办,为2000年以前分配的教师实施了竞争上岗;二是取消每月扣取教师奖金的一半用于考核的政策,另外每年由新村拿出十万元奖励基金用于对教师的考核;三是在济东中学积极推行岗位效益工程,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优质优酬。以上政策的实施,扫除了长期以来束缚学校发展的羁绊,为学校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同时,优惠政策的实施,温暖了人心、留住了人才,使广大教师放下了思想包袱,激活了大家的进取精神,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现在济东中学教学秩序稳定,全体师生人心思进、精神振奋,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一个勤奋守纪、文明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第二是学校树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当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济东中学是兖矿集团新建的一所学校,虽然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但是底子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算高,结构也不尽合理,但是我们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有一种不服输、不信邪、争第一、当状元的勇气,几年来学校一班人从基础入手,制定了较为可行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坚定不移的实施“五校”发展战列(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创建名校)和名牌工程,育名生、培名师、创名校,精心打造“质量一流、管理一流、形象一流”的学校品牌,以“矿区第一、济宁一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质量就是方向、质量就是形象。特别是在当今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个中心不放松,围绕教学搞创新、促发展,不断提高济东中学的教学质量,实现了济东中学跨越式发展,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形象。

第三是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教师队伍团结向上,敬业爱岗,真正做到为实现学校提出的教师素质目标一高、二爱、三强而全力以赴,一高即高尚师德,二爱即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位学生,三强即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形成了爱生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教风。教育是一种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每位教师都能积极完成政治学习和校本培训。每周坚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进行师德培训与政治学习。教导处制定了《加强教研活动的有关规定》,重新确立了校级教研组和学科年级备课组,坚持每个教研组都有教学课题研究。制定了更为详尽的、具有操作性的教研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课题,学校领导带头深入学科组参加听评课,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检查办法,督促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与济宁地区先进学校展开校际教研交流,开拓了新视野、掌握新方法,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为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搭设了舞台。这样校内交流与校际交流并进,观摩课、示范课、实验课并举,使我校教研工作从整体上,形成了“重点突出、多点并举、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的良好格局。在今年集团公司第三批学科带头人评比中,我校有10位教师获得了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称号!其中,冯兴中、张辉、刘洪蕾在济宁市优质课评比中分获一、二等奖,进一步展示了济东中学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现在济东中学每一个教师的工作都很勤奋、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做一个名副其实优秀教育工作者,树立起济东中学窗口学校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