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远程教育实践

篇1

(一)影响因素确立与实践教学效果度量

目前,国内对全日制高校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的较多,如张桥影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实施过程、实践教学实施保障、实践教学效果四个维度构建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赵美川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保障和教学质量四个评价模块构建了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现有的研究大多仅仅考虑实践教学提供者——高校方面的因素,而鲜有考虑实践教学接受者——学生方面的因素。为此,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影响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效果的4类变量:教学保障、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学生学习动机,其中前两个变量属于实践教学提供者——高校方面的影响因素,后两个变量属于实践教学接受者——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学保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实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现代远程教育需要把对实践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保障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稳定整体,主要涉及课程体系保障、课程情境保障和课程技术保障。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设置、高质量的网络教学课件、配套的文字教材、多样化的网上导学、合理的考核形式等构成了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保障。情境教学就是模拟实际的工作情境和任务来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学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将课程任务尽量情境化,带给学生更适合的学习方式,为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课程情境保障。课程技术保障主要为学生方便、快捷地获取高校提供的网络实践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网络资源浏览顺畅程度与浏览途径多样化程度。教学内容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等的总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授课内容是否与实践紧密结合、导学内容是否与实践紧密结合、考核内容是否与实践紧密结合等。教学内容只有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教学互动是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各类教学活动做出的某种反映。在建构主义观点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和互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一观点突出了教学互动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将知识领会,将所学内容转化为个人所有,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完成学校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包括课后互动与课堂互动。课后互动指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表现在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网络教学课件、教材、导学资料以及按时完成作业等;课堂互动指学生是否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与非实时的互动交流,表现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视频答疑、课程论坛交流、面授辅导、协同学习等。学生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动机是推动成人学习的源动力,对激发、强化、维持学习者的学习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提升自己的意愿、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度以及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度。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学习倾向与学习行为,自然会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获得的各项能力来进行表征。学生获得的能力培养效果包括基本能力培养效果、专业综合能力培养效果与职业能力培养效果。基础能力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胜任岗位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培养学生职业发展与提升的能力。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架构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教学保障显著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假设2:教学内容显著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假设3:教学互动显著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假设4:学习动机显著影响实践教学效果。为此,得到本文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问卷设计与问卷调查

根据上述建立的理论架构,通过题项对各影响因素与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表征,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编制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初始调查问卷。整个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实践教学效果。为了确保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我们进一步请5位远程教育专家和10位远程教育学生进行审读来确认题项设计的合理性与易懂性,经过修订最终形成具有48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正式调查以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即将毕业的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实际回收853份,剔除其中不合格的96份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5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1%。

(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首先通过考察KMO值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SPSS软件分析,得出本样本数据的KMO值为0.94,并通过了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数据适合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本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得到9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4.75%。教学保障变量提取了3个主因子,分别对应于课程体系保障、课程情境保障、课程技术保障;教学内容变量提取了2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课堂教学内容与辅助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变量提取了2个主因子,分别对应于课后互动和课堂互动;学生学习动机与实践教学效果变量分别提取了1个主因子。从采用方差最大法旋转后得到的因子负载矩阵来看,48个指标在所在因子上都具有较高的因子负荷(>0.5),且各项指标在其对应因子的负载远大于在其他因子上的交叉负载,显示各指标均能有效地反映其对应因子,保证了良好的量表效度。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SmartPLS2.0软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标准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两阶段法为:第一步,通过考察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来检验测量模型;第二步,分析结构模型,检验模型假设。

1.测量模型检验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量表的信度、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量表中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大于0.80,克朗巴哈α值系数值均大于0.70,表明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都大于0.50,表明了量表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的平均抽取方差的平方根都大于0.7,而且均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了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别效度。

2.模型假设检验

模型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R2>0.5,表明本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率,教学保障、教学互动、教学内容与学习动机这四大影响因素对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效果都有显著的影响(P<0.001),验证了假设1、假设2、假设3和假设4,其中学习动机的影响最大(路径系数0.357),其次是教学内容(路径系数0.253)与教学互动(路径系数0.150),而教学保障的影响最小(路径系数0.122)。

三、结论

篇2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3-01

一、引言

运动员文化教育是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切实做好运动员保障工作,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1],同时该问题也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与实践[2][3]。

二、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

在我国,运动员从小就通过层层选拔进入专业运动队,从事系统训练和比赛,难以保证正常系统性的文化学习,普遍学历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这不但制约其对技战术的理解、合理运用,影响专项成绩的提高,而且还关系到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换。

现阶段运动员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学训矛盾突出;教育资源薄弱等。

学训矛盾是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国家体育总局曾对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进行硬性规定,但由于训练和各类比赛的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被挤占的情况仍十分普遍[4]。频繁的外训和比赛在客观上造成文化学习的中断,运动员无法接受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的流动性特点,也难以保证教学环境的稳定性。

鉴于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特殊性,传统的课堂教育已经难以适应运动员在运动项目、训练、比赛等方面的差异性,难以调和尖锐的学训矛盾,以致教学活动难以正常、规范的实施,教学效果较差。

三、现代远程教育及其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环境,进行在线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其优势在于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成本的目的。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开放共享。现代远程教育以网络为载体,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教学的内容、方式和对象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不受年龄、职业、地区等限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参与学习;同时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教育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

(二)自主灵活。现代远程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习者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被赋予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合理有效的分配学习时间,更自由的掌握学习进度,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互动交互。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师生、生生间全方位的交互式教学。这种交互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可以是双向的,还可以是多向的。学生通过各种交流讨论和及时反馈以促进教学效果。

四、现代远程教育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国内已有学者对利用远程教育进行运动员文化教育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5][6]。笔者所在学校――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拥有1000多名运动员学生,设有多个校区和分布全国各地的多个教学训练点,目前对于各分校区及外训教学点采用“送教上门”方式,大大增加了教学成本,也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此外,一大批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每年要参加时长不一的外训以及大量的比赛,成绩特别突出的还要长期参加国家运动队的集训,因此很难保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系统正规的文化知识学习。

(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构建

笔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托日益成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该平台可包括实时直播和非实时点播教学系统、网络交互辅导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

(1)实时直播和非实时点播教学。通过对本地课堂上教师、学生活动的信息采集,把采集到的完整数据信息实时地传输到各外地校区及教学点,实现异地同步教学;将录制好的本地教学视频放置于网络平台上,实现在线点播学习,方便组织运动员学生在非训练时间进行教学活动。

(2)网络交互辅导。通过网上教学交流和辅助教学,为运动员提供一个数字化、多媒体化、立体化的可交互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进行网上教学辅导,与运动员讨论,回答提问,布置批改作业,在线考试等,运动员可以与教师或同学就课程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实现互动教学。

(3)远程教学管理。远程教学管理包括过程和结果管理。教学管理部门可以教学信息,公告,教师能够随时监控和监督运动员的学习进度,以便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运动员可以进行在线选课、成绩查询、教学评价。

(二)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

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课程资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调动运动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截止2014年7月,我校已建设了《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40多门院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极大的丰富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除了继续传统网络课程资源精品化,学校也积极号召教师紧跟当今技术潮流,设计和开发微课、慕课,更好地提升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品质,为运动员文化教育提供保障。

篇3

关键词:函授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必要性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主要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日益发展,日臻成熟,给函授教学模式改变带来了新的思考。能不能利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改造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是很多成教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一、函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函授教育是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业余教育,主办学校通过面授、自学指导、作业等形式来指导函授生学习。由于工学矛盾,学生很难坚持脱产完全参加面授,,因此自学是函授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但由于学生的分散性,主办学校难以对函授生的自学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检查,函授生在自学中遇到问题也难以得到教师的及时解答。因此,自学虽然是函授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但相对于面授、辅导、考试教学环节,自学也是函授教学的薄弱环节。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的要求与自学环节的薄弱性的矛盾,势必影响函授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相长与师生之间异地分离的矛盾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过程。而函授教育除面授、辅导等教学环节外,师生长时间的异地分离,又缺少必要的联系,造成函授生的自学、思想政治教育长时间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函授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靠他们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而教师对函授生的学习状况并不能及时了解,师生之间难以及时沟通,这不可避免地影响教育的效果。

(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与面授教学时间、内容高度集中的矛盾

学习的过程是感知一理解一巩固一应用不断循环渐进的过程,一个循环过程的周期不宜过长,学习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将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在函授教学中为了解决函授生的工学矛盾,又要考虑到函授生分散的特点,面授辅导时往往集中时间进行,时间短与内容多的矛盾相当突出。就目前函授教学模式来说,有的学校是面授-自学-答疑-考试,是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循环周期,学习循环周期长,内容多;有的学校是自学-面授-考试,且面授后接着进行考试,而没有复习、消化、巩固时间,这都不利于函授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这种时间、内容高度集中的面授教学模式,函授生对教学内容接受困难、难以消化。

(四)函授教育的开放性与管理模式的封闭性的矛盾

函授教育打破了封闭的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拓宽了教育空间,扩大了教育对象,适应社会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为实现教育的民主化、大众化的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目前的函授教育管理模式不适应函授教育的开放性。函授教育的对象是在职成人,教育对象复杂,千差万别,这种封闭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现代远程教育对函授教学的改进的意义

(一)汲取现代远程教育的先进手段,改进函授教学形式

教育与科技密切相连。一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带来的教育方式革命,不仅会开创一种崭新的教育途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其他原有的教育模式。现代远程教育极大的丰富了函授教学的形式,解决了传统函授教学中存在的矛盾,提高了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函授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学习、掌握现代远程教育的知识和技术,密切注视其发展的状况和取得的新成果,认真分析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继续教育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特点,寻求相容的结合点和不可替代的特色之处,最大限度地把先进的教育手段有机地融合进函授教育的过程中,从而建立新意义下的函授教育新模式。

(二)现代远程教育介入,加快函授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

函授教育虽然具有开放性,但这种开放性一般是指教育对象和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就其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函授生的学习依赖于教师,函授生学业成绩的认可,取决于教师。这种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压力小,教师主动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教师一本讲稿讲几年、十几年,造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技术发生划时代的变化,必然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改善教育中知识更新严重滞后的问题。网络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人们获取知识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为函授生上网学习创造了条件,这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更新,也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现代远程教育介入推动了函授教学目的重心的转移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函授教育中函授生获得某门课程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教材和听取教师讲课。因而,函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传授知识。在函授教育面授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讲授教学内容,虽然也强调提高函授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始终难以落实。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只要你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就能得到你所需的知识。因此,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应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函授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目的已由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移。

(四)现代远程教育介入改变了师生的相互地位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心态对待学生,为学生服务的意志不强;学生也往往以受教育者的心理被动接受教育,主动性、创造性较差。而网络教育开放性强、自由度高。学习者可随时随地上网学习,学习者的学习成为自主的、个性化的活动,不再完全受控于教师。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函授教育的特点,应用于函授教育,使函授生的自学真正成为有指导的平时的经常的活动,自学才能真正成为函授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改变函授生把函授学习寄希望于几天的面授。教师的面授讲课不再是整个课程的压缩,不再是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教师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学由完全遵从于教师改变为服务于学生。

(五)现代远程教育介入促进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函授教育是第一代远程教育,但传统的函授教育教学手段现已落后,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快捷获取知识的要求。网络教育作为发展中的第三代远程教育,信息传播速度快、现代化水平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网络教育的发展对函授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先进教学手段,改善函授教育的教学手

段,促进函授教育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六)现代远程教育介入打破了封闭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函授教育打破了学校教育的限制,把教育延伸到校外,扩大到成人,但其教学管理模式没有根本的突破,仍是各个学校内部自行运作的封闭的管理模式。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促进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网络将把社会的各行各业、各级各类学校联在一起,融会在这个“网络大学”之中,这为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函授生作为社会的一员,不仅可以参加主办学校的学习,而且也可参加网络、电视、广播、其他学校、组织、机构等各种学习活动。那种传统的自我封闭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日益形成的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函授教育要适应这场教育的变革,就必须打破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封闭性,鼓励函授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学习,鼓励函授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方法,并对达到学校要求的学业成绩予以承认。

三、改革函授教育教学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函授教学观念

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处在函授、广播电视、网络三代远程教育并存的阶段,但网络教育代表着远程教育的发展,它的发展将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函授教育也必须适应这场教育的变革,更新函授教学观念,把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把注重“管”学生转变为服务于学生;把注重面授、考试转变为注重教学全过程;把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培养能力;把面授教学的“满堂灌”转变为引导学生学;把注重文字教材转变为文字教材、电子教材并举。函授教育要主动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克服函授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把函授教育融入现代远程教育之中,使函授教育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建立教学网络,实现远程网上教学

函授教育教学的出路在于网络化。建立由学校网站-远程教育教学点-函授生个人构成的辐射形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网络是实施网上教学的基础,是学校远程教育实力、竞争力的体现。

目前,函授教育主办学校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实施管理,绝大部分学校对实施远程教学的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因此,主办学校要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远程教育网站,建立远程教学平台,为教师实施网上授课、指导学生学习和学生上网学习、学习咨询、信息咨询提供服务。在学生较集中的市地、城区建立远程教育教学点,作为实施远程教学基地。目前,各校的函授站大多数是主办学校依托当地学校、行政部门或其他组织自行建立的机构,其管理人员少,条件较差,仅靠一所学校也无力实现函授站的现代化。因此,可以实行校校联合、校地联合共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点,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主办学校也可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建立教育培训中心。培训中心既担负为当地培养人才的任务,又为各高校实施远程网上教学服务;既担负必要的教学任务,又做好管理工作。

(三)培养高素质教育的队伍,满足现代远程教学的需要

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教师的作用没有降低,相反,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而且熟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要懂得面授教学的方法,而且熟悉网络教学的方法;不仅要掌握授课艺术,而且会指导学生学习;不仅善于面对面指导学生学习,而且会通过网络指导学生学习;不仅能够编著文字教材,而且能够制作电子教材。因此,必须培养一批既懂教学业务又懂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关键。

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参与直接教学活动的教师相对减少,但是要保证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必须有一支会管理懂技术的管理队伍来维护。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管理活动相对减少,而人机之间的管理增加。因此,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般的管理知识,而且必须具备计算机管理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管理技术,这是实施网上教学的基本保证。

(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适应现代远程教学的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函授教育的教学管理在制度上有其共同点,有可借鉴的经验。但是,远程教育与函授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同,其教学管理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必然会发生变化。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更开放、更灵活,这就必须制定一套开放、灵活、适合于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规章制度。远程教学的规章制度必须有利于激励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经常的、及时的联系;有利于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有利于网上教学的实施;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考核;有利于实施对学生的动态管理。

当然,教学管理的开放性、灵活性必须与建立有效严格的质量监控、评价制度相结合,特别是人才的质量靠市场约束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没有有效严格的质量监控,管理的开放性、灵活性就可能造成管理的混乱,质量的下降。

(五)发挥网上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需要

网络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创造了条件。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学可实现远程化、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可随时在家庭、办公室或远程教育中心上网学习,可点播教师授课、学习指导,可在网上作自测练习,并可随时反馈自测练习的效果,也可下载网上作业等,使学生的自学、听课、辅导、测验相互结合,交替进行,克服函授生在自学中盲目、无序的状态。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教师可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教学辅导,学生也可向教师发电子邮件,教师通过电子邮件解答学生的问题。学校也可通过网络跟踪、记载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通过网络还可建立教师与学生的密切联系,改变在函授教育中教师只管面授的临时教学观点,使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交流思想,交流感情。

篇4

[论文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主体间性 师生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计算机网络、卫星网络、通信网络、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通过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新型教育形态。师生关系是远程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要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与教学质量,对提升现代远程教育内涵,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提出

纵观教育史上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单主体说、复合主体说和主体间性说。单主体说又可分为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这两种理论各执一端,或者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或者过分重视基于学生兴趣、经验的自我发展,两者都是以主客二元论为认识论基础,要么把学生当做客体,要么把教师当做客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失败的惨痛。现代远程教育产生于20世纪后期,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自诞生之日起,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就定位于复合主体论(也称双主体说),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双方都是认识者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中。复合主体说是调和单主体说极端化的结果。但这一理论仍然没有脱离主客二元论的窠臼,在传统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师生“双主体”关系其实也是师生“双客体”关系。

复合主体师生关系的弊端制约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在后现代社会范式下,哲学家们通过对以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对立为人在世界中的统治、占有权提供内在根据的二元论进行解构,使主体失去了藏身之处,瓦解了主体,催生了“主体间性”哲学观。师生主体间关系理论消解了传统哲学的各种矛盾,把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看做是主体间关系,把学生既当做认识者、学习者和实践者的主体,又当做被教育者认识和教育的对象主体。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是师生全方位的交往与互动过程,是师生知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体悟、精神建构、能力相长、心灵沟通、情感共鸣、生命体验的过程。

二、基于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特征

(一)在人格关系上,师生之间相互平等与尊重

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即“我—你”“我们—你们”的关系,而非“我—他”“我们—他们”的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无论何时、何种场合都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本质的、内在的平等,根本上提升了人作为人的地位与尊严。在这种交往结构中的教师和学生,各自都是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教学应该是自由民主、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交往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特殊性促成了师生间的平等与尊重。首先,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特殊性有助于形成师生间平等与尊重的关系。远程教育学生都是在职成人,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社会地位等,他们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自我发展追求。成人学生观念中并不存在教师权威的意识,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只是在身份、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的知识、经验常常超出老师,文化反哺现象很普遍,学生需要向教师学习,教师也同样需要向学生学习。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弗莱雷指出,只有建立在尊重、爱护、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师生双方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彼此才会产生信任。如果没有尊重也就失去了平等对话的条件。其次,网络交流有利于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传播载体。在网络环境下,学生通过搜索可以获得自身所需的丰富资源,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远程教师从导学者、助学者、督学者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独立性与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提供服务。网络具有的情境虚拟性和信息传递快捷性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对学生来说非直接面对面的师生交流,感觉更方便、随意、无拘无束,师生之间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氛围更浓厚。

(二)在教学关系上,师生之间达成对话与交往

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教学是一种交往和沟通活动,其本质上是师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叶澜提到:“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师生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关涉到教育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关涉到师生的本体性存在状态,关涉到师生主体间性的造就。交往是师生在没有内在与外在压力与制约的情况下,彼此真诚敞亮、交互共生的存在状态。现代远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等,以多媒体信息内容为中介的双向理解的对话与交往关系。教师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根据学生的特点、需求、知识的特性等将教学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传输至网络课程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自主登录上网学习,师生之间不是主体与客体的人机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交互,是借助多媒体资源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是教与学双边的共识、共享与共进。

远程教学的交往与对话,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而且也是师生之间人格、精神、情感的相互交流,教师从学生留言、作业等信息中捕捉灵感,获得启发、激励、人格的完善和学术的提高;学生也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获得知识的增长,同时也受到教师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从而促进师生的情谊及学生精神世界的改造。可见,对话不仅是主体间的思想、认知共享融合的过程,也是主体间意义和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双方精神的变革过程,是双方意义建构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三)在心理关系上,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

现代远程教学过程以对话与交往为基本途径,目的是实现师生间的理解与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远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在彼此认可与规范性背景下存在着某种协调,双方都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远程教师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和文化、理解他人、理解自己,如果学生对教师的使命无法理解,那么连单纯的知识传授都难以成功。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自我探究、自我实现的追求,在于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精神建构,如果没有理解,教育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远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把对方看做是正在与“我”言谈的人,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他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都参加到“我”与“你”的对话中。通过相互的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入对方主体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充分地理解对方。这也意味着自我主体向对象主体敞开了心灵世界,让对方理解了自己。远程教学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发展,更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宽容和博爱,对话与交往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师生心灵的交互,情感的相通与育人功效是密切相关的。远程教育师生在饱含热情、真诚的互动中,教师以自己精湛的教学技能、高尚的人格魅力、崇高的道德情操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帮助、尊重和信任中学会倾听、表达,合作与独立,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促进自身知识的增长、精神的充实和人格的提升。

三、建构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原则

(一)民主平等原则

民主平等原则是构建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的首要原则、基本原则。真正的教学交往是以民主平等为基础的主体间关系,一切等级压制、思想强迫、话语霸权、人格歧视等都让位于平等的对话、投入的理解和真诚的合作。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是民主性的教师,包括民主平等的思想、民主平等的作风、民主平等的教风,能与学生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远程教育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塑造成民主对话的典范,要尽力让等级和权力在教学过程中降到最小,要让师生双方在对话与交往过程中都享有平等的地位,要真情地关注每个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始终和学生保持这种沟通和交流。现代远程教育教师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要尝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处理教育教学,创造一种相互理解的交流氛围,以自己发自内心的热情去了解、容忍、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感情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心里,让师生之间发生强烈共鸣。

(二)主体身份确认原则

交往主体客体化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实践过程的最大缺陷。交往主体客体化是指交往的一方不把另一方看做是与自己相同的、自由自主的主体,而视为客观对象物和实现主体目的的手段,这种交往使一方失去了自由平等的地位,而为另一方所统治和支配,实际上,也就陷入了学生是理论上主体、实践中客体的现实悖论。教育者把学生当做客体来认识,就不可能把学生当做主体来形成,即使把他当成主体来形成,由于把他当做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规律,因此也不可能以形成主体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在人际交往中,双方能否意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主体是能否形成主体间性关系的关键。因此,要建构主体间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师生关系,必须消除主体客体化的倾向,真正在思想上、行为上确立教师、学生各自的主体身份。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社会都把教师当成主体,教师主体身份的确认是顺其自然的。而学生主体身份的确认则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关键。“学生中心论”在历史上第一次将学生的地位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它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使学生成了放任自流的主体,实践中导致了教学的失败,无法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复合主体说把学生当成学的主体、教的客体,理论上的主体、实践中的客体,同样无法形成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实中,长期以来远程教育教师思想中固守着学生是知之较少者,需要被指导、被教育的观念,自然而然地以长者的身份、教育者的身份包揽一切。成人学生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也习惯了教师的安排与指挥,尽管学生内在具有自由自主的本性,但也被这种思维定式所压抑,以至于教师和学生都理所当然地把学生当成客体。因此,打破惯性思维,真正使师生及整个社会都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是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重要环节。

(三)学习共同体建构原则

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交往通过网络虚拟情境实现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与互动。这一情境包括物质的环境、制度和氛围,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和意识形态进行自由、理性的讨论的“公共空间”。在这个领域中,远程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可以自由地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民主地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每个人都拥有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参与对话和讨论的资格,但谁都不能成为“话语的霸权者”,交往主体之间以一种自由平等方式,通过谈话的双向交流,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自由的“思想场域”。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求远程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身份参与教学,创造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和场景,学生也真正担当起合作者的角色。教学活动中,远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控制者,而是以信任、尊重为基础和学生交往,站在学生的角度全面理解学生。远程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不同学习者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的不同假设和推论,通过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辩论、游戏等产生互动效应。远程学习者一方面要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要学会了解、理解别人的想法,并不断地分析、反思和判断,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思考和洞察。在这一场域中,学生开放心态、凸现主体性、张扬个性、释放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是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四)情感关怀原则

篇5

[关键词]远程教育 课程实验 毕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057-02

远程教育教学点条件有限,生源分散,目前各高校包括国家开放大学和各地开放大学已开发、应用了涵盖几乎所有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即开放实验室)。

一、开放式实验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的变化

传统实验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或监控下完成事先设计好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是以知识的传授和增强技能熟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式实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学生在实验教师只提供实验要求和资料下,自主选择仪器设备,根据自身情况或社会上的需求制定实验步骤,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教师只是为学生实验答疑和提供服务。

(二)不受设备条件限制

目前的网上虚拟实验平台,其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综合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设计实验内容,实现与现代企业应用的科学技术同步,且具有很强扩展性,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实验器材及典型实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传统实验需要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实验室来进行,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或者相距偏远或者时间冲突,很难全部到齐。通过网上开放的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做到在指定的某个时间截止期前完成与教学进度相应的实验,这样就体现了开放教育倡导的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理念。

(四)教学目的的变化

开放教育不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培养设计型和研究型人才,它所培养的是高新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开放教育为他们服务现代社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开放式实验的管理

(一)严格的管理措施

远程开放的生源较分散,为提高开放实验教学的质量,需要一系列配套的过程管理。例如,在实验平台中设置实验前的预习、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过程的指导、实验结果的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等功能,并且可以和学校的教学教务系统无缝集成。

(二)方便的服务措施

在实验过程中,开放实验平台提供智能指导或操作提示,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实时指导;提供由具有多年实验教学专家精心设计的典型实验资源;提供实验结果自动批改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并且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添加实验器材及典型实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资源配置的优化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电大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实验设备更新周期长,不可能在各地教学点重复配置昂贵的实验设备。因此,必须集中有限的实验设备为广大的开放教育学生服务,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行开放式实验能够将实验教学的教师资源、设备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利用。

三、一个开放式实验的例子

下面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介绍开放式实验的教学实施情况。

本课程为适应开放式实验要求,配有实验录像、虚拟实训操作动画课件(网络课程地址为:http:///DeltaCourseRelease//PcMaintain/Login.aspx)。

对于有条件的教学点,或能联系到能完成这些实验的单位、场所,则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并记录相关实验数据或现象,填写好实验报告。为方便实际操作,网络课程上还提供了实训所需工具软件的下载。

对于偏远地区的无条件教学点,则利用课程开放的实验平台进行虚拟的操作。从网络课件中进入虚拟实训(如图1,每个虚拟实训与实验录像是对应的),在虚拟实训操作时,屏幕上有操作任务和操作提示,先看清任务后再进行操作,一般通过鼠标拖拽、点击或键盘输入完成。操作正确时屏幕会有相应反映,一个单元完成后会提示“操作完成”。如果操作不能完成或不成功,则可以点击操作提示按钮,再按提示进行。同样,虚拟操作完成后,也要填写实训报告,远程学习者可下载实训报告,填写完后再进行上传。

四、开放式的毕业实践教学

现代开放教育毕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是学生与自己工作联系紧密,实用性强,为适应这个特点,我们需要探索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的新路子。

(一)制定毕业实践实施方案

在开放教育中,我们要求各教学点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资格证书。同时,我们下发并同时在网上公布开放教育各专业的毕业实践实施方案,让指导教师及学生明确毕业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清楚毕业课题的选题和指导的原则与方法,并按制订好的毕业实践各阶段要求与学生见面,检查阶段性成果并指导下一步工作。对论文写作格式也有统一的规范。

(二)课题的选择与分组

开放教育的毕业实践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有着不同教学目标,其毕业实践教学的内容注重适应性和结合自身实际工作,不提倡研究、开发和设计类的课题,而应该选择有关工艺及装备的设计与改进,或产品的制作及现场管理的优化等课题。因此,对于实践课题,教师应与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保证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例如,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课题有设计制作各种主题的网站、开发应用管理系统、设计制作各种教学课件(包括动画制作)、或撰写系统工程方案(应有数据分析)等。

指导教师可帮助学生联系有关单位,学生也要利用一切社会关系自行联系。在分组时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单位的工作需求和自身兴趣进行相应的任务分配,同一课题学生人数―般不能超过三人。

(三)过程的检查与指导

指导教师首先要召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学生自身兴趣、单位工作状况,并提供若干备选的毕业实践设计的课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搜寻和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形成大致思路,这样明确自己选择的设计课题,了解相关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开题报告。为保证开放教育毕业实践按进度保质保量地顺利进行,应将整个毕业设计实践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任务。指导教师按照毕业设计进程表召集学生,检查、填写各阶段的指导内容,以便把握整个毕业实践教学的进程和保证教学要求。

(四)组织答辩

答辩前学生应按照要求规范地写好毕业论文,上交有关文稿(包括各阶段的初稿、二稿及终审稿)、软件等资料。指导教师填写论文评语和初评成绩,对符合答辩要求者方可参加答辩。答辩时,一般由学生边介绍边演示其毕业设计作品,答辩老师的提问应针对其毕业课题的具体内容展开,可以适当地涉及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所提问题不宜过多,但至少应有四个以上,并且由浅入深,其深度、广度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异,既坚持教学要求的目标和质量,又要有针对性。答辩过程中的氛围不宜过分追求严肃,考官与答辩者之间要相互尊重,允许争论与保留不同学术观点,关键是找出论文中所表现水平的真与假。成绩评定主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答辩情况,以及学生在毕业实践环节中的平时表现,并充分听取指导教师意见,给出相应的终评成绩。

[ 参 考 文 献 ]

[1] 易康平,文小毛.关于高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5):115-116.

[2] 宋效先,王伟平,王晓燕.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学研究,2005,(7):80.

[3] 罗玉双,熊大胜,席在星,等.全面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23-24.

篇6

论文摘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网络教学的基本原则入手,阐述了网络课程设计流程,并对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开发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

网络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直接表现为提供给学习者大量便捷的机会,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网络课程可以按学习者的思维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则由教师和学习者共同评价。使传统的教学由单向转为双向,实现了远程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由大众化教育趋向个性化教育。远程教育教学环境的完善,以及高质、高效、满足个人需要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无疑对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网络课程的设计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二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

1.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教师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的学习研究探讨,无疑会对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征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宽带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

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络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络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另外,在设计学习过程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4.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方法

在医学、管理学等科学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注意应用案例的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6.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定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积蓄力量。

9.以评价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

针对网络课程特点,我们建议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自适应测验的方法,依据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差异,以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表现,由课程的内在处理程序给不同的测验进行评估,做到学习评价的动态性和自适应性。同时,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对网络课程进行调整,使评价的作用尽早地体现出来,使之成为网络课程的发展动力之一。

10.以电子学档案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来管理学习过程。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学习任务信息、学习活动记录、学习评价信息、电子作品选集。

二、基于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范围

1.学习内容支持的设计

学习内容支持是基于自主学习的网路课程设计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下面三方面:

(1)学习目标设计:将学习目标分层次细化,设计多级学习目标,如课程学习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和知识点学习目标,并将这些目标合理地传递给学习者。

(2)学习内容设计:在进行知识结构的设计时,首先要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内容,各个知识点的关系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特点,反映教学规律,展示出知识结构的功能。同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网站中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内容呈现上,注重多媒体的有机结合。

(3)学习辅助内容设计:学习辅助内容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设置的提示性、辅内容,如课程教学大纲、学习者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前沿,可以帮助学习者从宏观上了解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确立学习目标。

2.交互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的交互是在一种网络学习环境下,为了达到教与学或建立社会关系的目的而进行的双向或单向交流。使课程教学网站根据角色不同设计相应栏目,提供人机交互窗口,如疑难提问、交互课堂、课程BBS等,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师生交互。且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络的音、视频授课与辅导系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课程内容、难点的针对性辅导,还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就像在传统的课堂上一样,生动、亲切,使远程教学的学习环境更加人性化。

3.学习活动支持的设计

设计与课程相关的案例研究与分析、专题探究活动,让学习者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展开活动,或设置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提供记录工具,方便学习者将活动过程中的感想记录下来。

4.评价反馈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的评价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成性评价,另一类为总结性评价。在该课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网上讨论、调查、练习和章节测验等形式进行,且实施评价时,运用技术及时反馈。如某一网络课程的“在线测试”模块,学生点击进入后可进行学习效果自测;自测完毕并提交后,能够给出评分标准和考试成绩;当学习者做出错误选择时,给出适当的提示信息(但不是答案),以帮助学习者进一步理清问题,形成一种自我建构的能力;或给出错误分析,引导学习者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总结性评价的方式主要是期末阅卷考试,现已开始部分机考,逐步过渡到期末全部机考。

5.导航支持的设计

网络课程中设计清晰、明确、简洁的导航,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即时有效的引导,引导学习者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常见的导航策略有模块导航、帮助导航、线索导航、浏览图导航、演示导航等,导航策略的设计应遵循明确、便捷、动态的原则。

三、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的关键开发技术

网络课程最终需要通过各种软件技术来实现,教师掌握网络课程的开发技术将有助于网络课程的开发,下面就介绍几种有用的关键开发技术。

1.流媒体播放技术

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在网络上播放的媒体格式,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和常规视频媒体不同,流媒体可边下载边播放。以宽带为基础,流媒体不仅可以进行单向的视频点播,还能够提供真正互动的视频节目,如互动游戏、三维动画等。

流是连续传输的数据,典型的流有音频流和视频流。一般而言,流采用类似于广播的方式,以恒定的速率传输数据,播放的时间与传输以及原始记录的时间是完全相同的。目前主要的流媒体文件格式有ASF、RM、MOV等。

2.网页制作技术Dreamweaver 8.0

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是一款可视化的网页设计工具,是建立Web站点和应用程序的专业工具。它将可视布局工具、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和代码编辑支持组合在一起,操作界面美观、功能面板高度整合、功能强大,使得各个层次的开发人员和设计人员都能够快速创建吸引人的基于标准的网站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使用Dreamweaver及所选择的服务器技术来创建功能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从而使用户能连接到数据库、Web服务和旧式系统。

3.网页动画制作技术Flash

Flash有许多的优点:首先,它是基于矢量的图形系统,我们只要用少量向量数据就可以描述一个复杂的对象,占用的存储空间只是位图的几千分之一,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使用。同时,矢量图像可以做到真正的无级放大,无论用户的浏览器使用多大的窗口,图像始终可以完全显示,并且不会降低画面质量。其次,它使用插件方式工作。用户只要安装一次插件,以后就可以快速启动并观看动画,不必像Java那样每次都要启动虚拟机。Flash生成的动画一般都很小,所以调用的时候速度很快。Flash Plug-in也不大,只有170k左右,很容易下载并安装。它还提供其他的一些增强功能,比如,支持位图、支持声音、支持渐变色、Alpha透明等。拥有了这些功能,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全部由Flash制作的网页站点。最后,Flash影片是一种流(Stream)形式文件,在观看一个大动画的时候,可以不必等到影片全部下载到本地再观看,而是随时可以观看。

4.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

SQL Server 200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继承了SQL Server 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在多种平台中使用。

四、结束语

网络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使用,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我们在设计基于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时必须意识到,网络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以系统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工作,对于不同教学情境,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都要给其提供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学习资源,并注意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课程具有资源共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多向互动、便于合用等方面的优点,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探索适合网络环境下教和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国强.基于 Internet 的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 2001(4).

[2]陈庆章, 张 健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看基于 Web的教学课程的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 2001(2).

篇7

[关键词]后现代 高职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88-03

[作者简介]黄安云,廖卫红,谭碧,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

当前,全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开设了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高职学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然而在许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需要加强建设与改革。在后现代视野下,对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探究,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及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课程观

(一)后现代主义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掀起后,分别出现在绘画、建筑、电视、文学、摇滚乐和网络文化等领域。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为非理性主义、后人道主义、反基础主义、去中心化、批判与解构主义、后现代视角主义、多元方法论、后现代哲学史编纂学、建构主义、反美学等方面。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少西方课程学家把后现代主义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了解、认可并实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他们提倡“倾听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和尊重他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建立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体现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有机整体论思想。

(二)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论观点遵循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后现代课程把那些与课程有关联的事物都作为有生命的个体,把课程视作有机整体,将各种各样的事物置于这个整体的生命圈之中,形成一体的局面。其主要特点是:(1)以认识论或重建的范式框架或理论建构的转换为逻辑起点;(2)强调师生及课程的对话互作用;(3)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强调课程的整体性、有机性及开放性;(4)主张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强调教师的支持与促进作用;(5)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后现代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暂时性与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提出了知识的价值性,更关注缄默性知识的重要性,体现知识的多元化。它将本土化知识、缄默性知识和个体化知识纳入知识体系当中,丰富了课程内容;它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不断建构与生成的过程,鼓励学生与教师共同建构知识,体现了情境性、社会性和差异性,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关系的形成。后现代课程观中存在两类主要观点:解构主义课程观与建设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课程观饱含人本主义情怀、积极达观的心态及和谐的整体观,尊重个体、重视整体教育,重视教师角色重建、体验学习、民主化、多元化、生态型教育、全球教育、灵性教育等。其整体生态课程观能够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资源。

二、后现代视野中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一)建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块茎结构模式

Deleuze与Guattari在《千高原》中首次提出的带有隐喻性的茎块理论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茎块”是植物学中的一个概念,这一隐喻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反基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组织、解构性的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生动地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体系、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课程的生成性特征③。如图1。

该模式是一个开放的多维系统,课程结构的各部分都充满了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共同发展,该模式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生成性、过程性及创造性。运用块茎结构课程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建构中,课程内部各部分都会因教师与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的不同类型而成为课程生成与建构的起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随着课程的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相互作用。课程的目标也会得到越来越清晰的诠释。教师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兴奋点不断涌现,课程目标也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二)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1.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整体性与独特性,以敞开的胸怀、适度的好奇心、强烈及真实的在场意识,与学生协商建构课程的价值,促进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本体性知识,培养学生自身的反思能力,提升对大自然、对生命的敬畏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及和谐融洽的整体观,渐渐达到身、心、灵的平衡统一。

2.课程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个体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工作、职业和事业,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通过学习,要能处理好三层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及与他人的关系。其中“个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包括自我意识、珍爱生命教育、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潜能与开发;“工作、职业和事业”包括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情绪与压力管理、人际应对;“爱情、婚姻和家庭”包括恋爱与性心理等。

3.课程实践途径与方法

一是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隐喻是就是指在两个认知客体之间类比或联想,将“隐喻”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有助于打破现代课程实践中的“教师独白”和“强势推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真正建立理解性、共生性、交互性、对话性等主体间性关系,师生是平等、尊重、的协商建构。隐喻的运用可引经据典、利用影音、文学作品等加以引申发挥,如在讲到“宽容”的原则时,可引用《菜根谭》中“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二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以此启迪学生待人要宽仁。

二是将“叙事”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叙事就是叙述一个或一连串真实或虚构的事件,叙事能够帮助个体有效地理顺和重建与自我、他人、物及社会的关系。叙事往往与团体咨询、个体咨询、课外作业、故事分享等结合运用,应当鼓励学生在过往记忆中积极拾取一些闪光记忆,来重构自我认同,与他们交流分享“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生命都是唯一的,生命之所以会出现消极倦怠是因为没有发现其生命的美丽”的深意。运用“叙事”对于纠正学生的不合理信念、培养自信,引导其探索生命的意义,唤醒内在灵感很有帮助。

三是将“艺术欣赏与表达”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实施策略主要有阅读、冥想与心理电影赏析。冥想是指调整呼吸与姿势,回归内在体验,沉浸于音乐之中,自由想象,以激发心理潜能,使情绪情感得以宣泄,一些情绪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艺术性表达指心理治疗师通过激励与支持个体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来暴露内心的矛盾冲突,来激发潜能,促进人格健全,心理问题得到修复。艺术化表达方式主要有心理剧、心理画、手语歌、沙盘游戏、主题统觉测验、心理游戏等。

四是将“心理辅导”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学校心理辅导可分为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辅导是指在一种人际关系中,指导者运用专业技能,根据个体的需要提供帮助与服务,协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确立有益的生活目标,消解成长中的障碍,开发潜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各种各样的的心理咨询技术:如精神分析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交互分析疗法、现实疗法、森田疗法、完形疗法等为心理咨询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后现代主义主张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咨访关系,通过对话围绕中心问题建构更弹性恰当的叙事。

五是将多学科的视域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从后现代课程观“回归生活”的观点来看,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意味着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还须依托伦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各类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持。

六是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所谓本土传统文化资源,是指中医、儒、释及道的思想。例如,在讲授神经症和森田疗法时,教师可从佛学的角度阐述:执着妄念,不知物我一体,指出治疗神经症的途径在于“放下执着,活于当下”的悟道,树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人生哲学。

4.课程建设的保障条件

构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及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作为后盾。学校领导要有去个性化的理念,要加大经费支持和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授课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及课程内部各因素的自组织方式,需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丰富的教育教学及心理辅导经验、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后现代课程建构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自我反思,消解自身的话语权威,将后现代思维方式融通于实践当中,教师需具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热爱学生,接纳学生,灵活抓住恰当时机,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篇8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效益研究 影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效益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状评估分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乡村视角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工作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探索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中的建议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管理和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现状与建议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应用的思考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实践 浅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资源应用的几点设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李善民,毛雅娟,赵晶晶.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新进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2):32~36.

[3] 张景中,周平红,彭翕成.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同群体间利益博弈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8~14.

[4] [5]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县域中职;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管理模式

20世纪末期,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以网络即时和信息技术为载体基础的远程教育就已经得到重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实践。在此背景下,很多院校也都相继进行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并且随着国家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现代远程教育一时间风生水起,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得以发展,例如,教育部拟定的《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2000年颁布的《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及《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等,都充分表明了现代网络教学模式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但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背景下,对实际教学方式及教学管理模式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和创新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不断使新时期的县域中职管理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相符合,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概述

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教学规则、制度。具体来说,所谓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的模型、样式,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方法和重要理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教学模式决定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结构。同时,教学模式也是教学理念走向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不仅反映了特定教学理念的要求,更是将教学理论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的教学指导,是教学目标实现以及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1]除此之外,教学模式是多样性和多层次化的结合、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以及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在新时期做到有效的知识传输、人才培养,保障教学工作满足新时期科技、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二、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由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远程教育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学受到地理、空间以及时间的限制,使教学变得变得更加灵活化和自主化。但是,新事物的产生势必会遇到很多阻碍。县域中职院校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因此,需要构建新的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教学管理模式,这就意味着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持续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是一项新型的教育技术,这不仅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更需要相关教学管理模式的作为教学基础。县域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就是教学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的综合,在新时期,现代远程教育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所以,教学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创新,构建新的、符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才能够保障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有机统一,促进代远程教育模式的发展。[2]除此之外,在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就是对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及教学组织形式的重新认识,从而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现代教学模式为理论指导,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从而不断推动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发展,保障新时期县域中职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县域中职的教学方式单调、死板,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归根到底都是教学管理模式的不科学、不规范,限制了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在新时期背景下,构建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一方面,为了保障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另一方面,为了增强现代远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3]要知道,教学模式是一个建设、应用、推广、改善以及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和更新,当教学管理模式以一个全新、全面及其科学的状态出现在教学中,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保障了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县域中职现代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当前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

自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施以来,一时之间受到教育界的热切关注,当前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因此,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在进行积极的构建。

(一)教学管理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以远程教育手段为主,综合面授、函授以及自学的教学形式。但具体到县域中职教学过程中,大多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联系师生并结合教学内容实施教学。[4]在这方面,为县域中职的教学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便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然而,在此教学状况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相对滞后,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体系规范学生的现代远程教育使用行为,没有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使当前的教育模式仍旧是以面授为主,没有突出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二)缺乏教学资源体系构建的成熟技术支持

众所周知,尽管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在进行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网络体系,导致很多课件更新不及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教师教学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师生之间沟通不畅,BBS、课程的更新不及时等尴尬局面。

(三)学籍管理不完善

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中对学生的管理都是实行学分制,而学生就是学分的主体承担者,这就必须要建立更加全面的学籍管理系统。尽管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将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在学生的学籍注册、学籍管理以及转学等方面面临着复杂的程序,不能有效地跟随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脚步。

四、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背景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如果没有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就会导致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的教学质量下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应该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

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即教学制度、导学方式、学习层面、服务层面及系统层面。[5]制度是一切教学行为开展的规范和前提。县域中职在构建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首先要着重构建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制度领导教学;导学方式就是相关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进行课程的设计、教学建议以及多媒体使用方式。并按照所需要的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方式具体实施,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并形成网络教学、面授为一体的教学辅导;学习层面就是各学习中心的教师及其教学管理人员要合理、科学地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不断地开展媒体学习,并且辅以小组学习、动手实践、上网操作和素质技能的提高。服务层面也就是要构建完善的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以及远程网络的设计,还包括学习方式、课程管理等。最后的系统层面主要是要很好地发挥教学管理信息的提供、收集、整理及反馈功能,并按照远程教育系统分进行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

(二)构建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

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就应该构建一支能够符合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及熟悉远程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管理人员,从而保障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建立。系统来说,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要着重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只有用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遵守相应的现代远程教育规律、能科学地运用管理理论,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明确区分开来。同时,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培训,使其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基础,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果;(2)团队精神的建设。团队精神能够让教学管理队伍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发挥团队的智慧,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管理。

(三)优化学籍管理制度

要始终以学生为本,构建学生为主体的学籍管理制度。[6]也就是学习管理制度要始终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和个性发展观。另外,学籍管理要以服务学生为原则。在转学上,要尽量简化程序,加强学籍管理的普遍性和实用性,构建完善的数据系统,及时进行电子注册,从而不断优化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总而言之,县域中职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通过前文的阐述,需要从“构建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及优化学籍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全面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保障县域中职现代化远程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欣茹,蔡晓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及述评——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14.

[2]张少刚,殷双绪.县域职业教育结构变革路径探究——线下开放教育园区建设与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深度融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29-36.

[3]宋波.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应用的实践与思考——《现代教育管理专题》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80-83.

[4]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现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4-117.

[5]刘莉.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6):5-20.

篇10

我校在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加强了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同时,运用“农远工程”设备,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及当地群众进行有效的服务,真正做到“立足教学,服务三农”。现就我校对农远工程的建设及运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农远教育工作的管理

我校经过认真研究,挑选了两名有技术、有责任心的管理员。负责全校的农远工程管理,我校的设备、耗材无任何意外损失。另外我们每节课都有交接记录和使用记录。另外我校自筹资金建立了校园网,现在运行良好,不仅满足的教学的需要,还同时满足了在校教职工的需要,在校居住的教师基本上每家都安装了网络,从而为学校信息技术的普及发挥很大的作用,也促进了农远工程建设。现有微机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内装卫星IP接收机,投影仪,中控),光盘播放室两个,另外会议室还安装了网络电视设备,利用网络电视不但可以接收到电视节目,同时还可以收听观看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师可以从远程教育中快速地获取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始教师们对远程教育资源不熟悉、对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比较陌生,致使资源的利用质量不是很高。随着培训活动的开展和不断深入,教师逐渐地认识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会迅速拓展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时空界限,迅速地了解到国际国内的教育信息,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帮助自己更好地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学到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能促进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转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同样也使教师尽快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二、注重培训,提高了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

有了优质的资源,不等于就有了高质量的教学,关键还在于能够把优质的资源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在技能要求上,要求45岁以上老师组掌握常用的操作方法,对中青年老师组则要求掌握计算机、Internet、卫星IP广播接收的基本知识、技能,同时具备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能力。在内容安排上,重点培训“如何利用光盘播放辅助课堂教学”、“如何利用光盘播放开展校本教研”、“如何对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与学科教学整合利用”等。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我校广大老师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有了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价值所在,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

三、强化应用,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学校的教学教研拓展了空间,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平台,为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取向的转变,原有“单打独斗式”的教学研究已经陷入了困境,以往的校本教研活动,由于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往往以“说、上、评”为主要形式开展,这样的研究运转模式抑制了教师的创新精神活动,比较缺乏理论上的引领,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使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得到不断创新。通过光盘播放让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专家点评,从光盘播放中了解新课标精神、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

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活动中,我们有时先上课、听课,再组织观看光碟,把自己教师的课与名师的课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时让教师先看案例,然后立即指导实践操作。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对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探索,提高了我校的科研水平。

我校十分强调远教资源对“三农”的服务工作。为此,我校间周开展一次“远教服务三农”的主题讲座。该讲座由我校“远教工程”管理员负责。主要为即将出门打工的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劳技培训等,同时在学生中扩大宣传,积极、主动、无偿地为在家务农的学生家长提供农业生产方面的信息与技术及市场行情。对不能到校的学生家长进行散发传单的形式提供相关服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由部分教师对邻近学校的农民提供上门、免费服务。另外,学校充分利用赶集天,帮助对农民生产中的疑难进行排忧解难。

四、对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反思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把我校搭上了信息时代的列车,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特别是如何结合我们学校自身的实际,将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加工,更有效地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受益者和探索者,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远程教育不断地改进、更新,它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应用一定会越来越广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而光明的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天上一颗星,地下一片网,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的美好愿景将会成为现实。我们坚信,在远程教育工程的推动下,我校的教育事业必将会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周边农民也将越来越多地惠泽于“农远资源”,生活也会不断改善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