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在线课堂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物理在线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有效教学;关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214-01
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呢?虽然有效性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仅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绝不能仅仅靠训练,而要靠其个性化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能促进学生的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要能造成积极的影响。以前的教学太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有效教学。
一、注重物理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充分调动和激发起来有关。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知识新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深化其学习动机,把这种滞留在表面的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潜在的学习动力。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基础,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比如在初二物理的第一堂课上我就设计了涵盖力、热、声、光、电等多个板块的大量实验,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瓶口吞蛋实验,覆杯实验,水流星实验,小试管爬大试管实验,水中蜡烛小魔术,磁铁吸引回形针串实验,圣诞节日彩灯的模拟故障排除实验等等。让学生在实验中多多动眼、动手、动脑,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体验物理过程从而掌握物理规律。
二、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学会听课。向课堂要效益是所有教师的共识,而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听课质量的一种有效保证。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二)教学生学会提问。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以往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陋习,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了。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去学习,学会自己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三)教学生学会积极思考。物理作为一门实践型的自然学科,以大量实验为纽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课堂上随时都要援引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例来讲授知识,所以要注重适时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要充分重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的体验,引领他们深刻掌握概念的本质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在遇到问题时首先学会积极动脑独立地思考,然后学会搜集资料或动手实验验证,从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学会虚心请教他人。
三、充分准备上课的内容,节奏紧凑且丰富多彩
教师平时就应该广博地、不断地积累资料,充分地备好教材,备好学生,备好方法。要把从别处搜集来的知识,运用到教学的恰当部位,以便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巧妙地展示给学生。要针对具体的学情,认准教学内容中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把握重点、难点,了解哪些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顺利接受的,哪些知识是必须讲的,使教学内容更集中、更具体、更恰当。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以学生的共性为基础,保证每个学生都达到统一的质量标准,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认真做好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使每个人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另外教师要随时优化讲解思路,要注意不断锤炼和规范自己的语言,并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要有意识地把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要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的序列之中。不要大而空地去提问,不要重复罗嗦的提问,尽量避免无效的提问来浪费教学的时间。
四、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精心设计分层作业
篇2
“翻转课堂”是2011年美国学者SalmanKhan在TED大会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中使用的全新教学模式,他认为学生在课外观看学习教师创建的7-12分钟微视频课程后回归课堂,在教师和同伴的协作下开展讨论、 完成作业[1]。国内一些学者普遍认为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在课外学生通过教师制作的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则和同学进行协作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探究型活动并将知识内化。国内学者张金磊(2013)认为在建构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在自然科学类课程中,教师应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在此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看,学生在课前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上学生要具备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会与他人分享学习的能力。
2 问题提出
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观察与实验,初中物理的实验丰富有趣,很多的物理现象和规律都是通过物理实验探究得到的,所以物理实验的教学是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点。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分组进行科学探究,那么在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里应该如何组织物理教学呢?课前的微课应该如何设计?物理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过程中设计的探究实验,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探究?实验器材的选取范围很广,课堂上将如何组织安排这样的开放式个性化的探究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物理教师深入思考。
3 实践过程
在全市“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会上笔者展示了一节“翻转课堂”,内容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本节课分“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压强”,传统教学方式是在学习“压强”概念之前,会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概念。教师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学习有关压强的符号、单位以及公式,讲解例题。本节第二部分是“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传统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说明压强与压力或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办法。
笔者采用的教学模式是陈怡、赵呈领(2014)建构的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分为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笔者制作两个微课,一个微课的知识点是关于面积单位换算,另一个微课是认识压力的方向的学习。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安排自主学习,并找出家里与本节课压强有关的生活日用品,拍照上交完成预习作业。在展示课上,笔者通过导学案检查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引导学生对压力的理解;指导学生设计本节课的思维导图,设计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让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在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展示学生课前预习的作业,选取学生拍摄的有关图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提出学习的疑惑,学生提出的是单位的换算比较容易出错,同时感到“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分不清楚,所以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出的疑惑,找出单位换算的方法和规律,发现“压力和压强”概念的特点与区别。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笔者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 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生能在家里利用微课完成“识记”等难度较小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复习了小学数学学过的面积单位的换算,通过简单的实验认识了压力的方向;在课堂上进行的是“理解”、“分析”、“应用”和“创新”等需要帮助的,或是难度较大的知识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归纳的学习。
4 教学思考
在设计这样一节“翻转课”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也有许多的收获和想法,在这里笔者和同行一起探讨关于“翻转课堂”的思考。
4.1 物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显示,近期趋势包括重塑教师角色,追求深度学习。学校教育将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对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需成为学习主题及其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与促进者。翻转课堂正是一个开放、交流、分析和探究实验的课堂,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教学意义上的组织者,同时是与学生互动的参与者,是学生交流探究的评价者。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的要求选取合适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开展问题的探究,展示实验方案、分享实验结论;在线上教师参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辅导,在课堂教师参与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方案设想,因此在这样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里,教师的角色向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等方面转型。
从微课视频的制作来看,物理教师既是台前幕后的策划者,又是影视作品的摄影师和制片人。教师首先要进行策划,重新梳理知识点,制作微课视频;对于初中物理的要求,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还应拍摄简易有趣的实验,所以物理教师是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的摄影师;同时微课视频的编辑和制作要求物理教师掌握视频的编辑技术,笔者在制作《认识压力的方向》微课视频里使用了画中画的编辑技术,在讲解压力作图时在屏幕的左下方同步播放相应的实验特写镜头,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方向。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持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如何进行教学,教师安排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互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作品。如果说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演员,则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则教师是配角;学生是嘉宾,则教师是主持人。转变了角色,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还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学习的舞台,教师又变成了观众,要为学生的表演点赞、喝彩和鼓掌,所以教师也就成了评价者。
4.2 物理教师备课的转变
“翻转课堂”的课前是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的事项与传统教学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不仅要备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完成课前的微课学习?教材如何处理?哪一部分内容安排在课前,哪些内容安排在课堂讨论?物理的探究实验如何安排?
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处理教材,以《压强》为例,课前预习的内容是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认识压力的方向,面积单位的换算,并通过作业收集与压强有关的生活用品;课堂的重点在于探究影响压强的因素以及有关压强的学习。其次,教师需要制作微课和拍摄实验,微课《认识压力的方向》的教学目标认识压力的方向和学会关于压力的作图,拍摄的实验有用手向各个方向压气球,让学生观察压力的方向;微课还设计了水平塑料板被杯子压弯的实验和塑料板作为斜面被压弯的实验,让学生从观察到的形变情况认识压力的方向。教师需要对录制好的微课进行编辑,在《认识压力的方向》视频编辑中,输入辅助教学的文字,设计画中画辅助压力的作图等等,最后输出视频,转换视频的格式,上传到免费的微课慕课网,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前在线学习。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收集学生课前在线学习的反馈,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编写导学案或相应的练习检查学习情况,设计学生交流学习经验环节,帮助提高在线学习的质量。“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预习的情况进入实际教学,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学生质疑提问环节或让设计相关的思维导图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也是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地方。传统教学是教师设计相关教学情境进入新课学习,“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是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为了帮助解答学生的提问、质疑和存在问题而进行教与学。那么在备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备学生,学生会在什么问题有疑惑,预设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压强》这一节课上,学生在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对“压力”和“压强”有疑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关于单位换算的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压力”是弹力的一种,是物体之间的作用;“压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形变的程度。由此可以引出探究“压强”的实验,进而开展“压强”的教学。在第二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引用学生收集的生活用品,组织学生讨论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通过《压强》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设计教学环节都与传统教学有了“翻转”的区别,传统模式里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实验,讲授物理知识和举例应用物理;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要求里教师需要从整体考虑课前的学习和课堂的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质疑和学习困难开展教学。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围绕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分享归纳实验。这也就是“翻转课堂”热火的地方,值得教师探究应用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作学习的主体,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极大的意义,同时能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利用有利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能设计更多的讨论分享环节,则可以培养学生更多的分享交流能力,提高知识的内化。
4.3 物理教师技术素养的提高
华中师范大学的张屹博士等在2013年度中央高校项目研究中提到,“重塑教师角色”是驱动学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近期趋势。TPACK理论也提出将“技术知识(TK)”作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必备的专业之一。[2]教师具备的信息技术,多用于的多媒体环境和电子白板环境,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已经比较强,使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教学的频率很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推进教师的网络教学。教师的技术素养体现在“理解、使用、管理和评价技术的能力”[3],利用教育资源平台进行交互学习,管理学生在线提问,建立在线学习的空间,进行线上和线下互动等等,这就要求在已有的教师素养中再增加信息技术素养。
4.4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基础教育版》指出,近期趋势包括重塑教师角色,追求深度学习。中期趋势为增加开放教育资源关注度和促进混合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来源,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习惯和规则。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从教师和教材上获取,还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甚至是对学习有帮助的知识,可以和同龄人在网络上交流讨论知识,也可以和领域的专家探讨,可以获得不同区域的爱好者的帮助,这将形成终身学习的一种习惯。在“翻转课堂”里,学生是个性化学习的主体,利用线上线下的交互、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分析与应用,学生的学习已经由传统的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这一代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对新的学习方式更容易接受,教师要做的就是相信学生,开放课堂,帮助他们从不同的渠道进行学习,培养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5 困难与措施
在设计《压强》这一节翻转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教材的处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教学设计,设计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原则,课前微课学习应该是思维强度小,难度较小的教学内容;翻转课的设计要符合物理的教学要求,符合物理实验探究要求,杜绝将教学搬移至课前而把课堂变成练习或进行题海战术的复习课。在设计《压强》翻转课时,物理实验应该如何安排?如果微课已经把教材上的实验演示一遍,那么学生只能看实验?课堂讨论实验?这显然不符合物理的教学要求,也不符合深度学习的原则,因此杜绝将物理实验变成实验视频的播放,物理离不开实验,学生更是探究实验的主体,实验的设计、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实验观察、分析、归纳与分享是学生探究实验的主要环节,所以在设计翻转课的时候不能违背物理实验探究的学习原则。
在线学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初中的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网络娱乐的影响,在线学习的监管平台还不能配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同时,学生家庭的环境也是对在线学习模式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学生无法进行在线学习,有的家庭对与在线学习模式的不认可,对于这样的情况,笔者是将微课拷贝到教室的多媒体供这样的学生做好课前学习。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能形成,则是利用在线学习机会简单应付学习,却花大量的时间放在娱乐游戏上,本末倒置。所以在《压强》翻转课上,从学生的微课预习效果反馈发现,有的学生没能完成在线学习,有的学习不够认真,有的没有自觉完成相应的作业等等。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加强家校联系,需要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在线学习,并在课堂上对在线学习进行检查和学习交流,认可学生的学习,树立在线学习的榜样。
篇3
一、初中物理应用微课进行预习指导实践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对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微课的形式加以指导以及点拨,将微课上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相关的网络平台上观看课前需要预习的相关知识点。这种形式有效地节省了教师对课堂内容铺垫的时间,将这些时间更多地利用到小组的学习以及讨论中,更好地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初中物理“声现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将不同声音(这些声音包括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次声波以及超声波等我们听不到的声音)的声波通过影像的形式在网络平台上展示出来,学生在学习之前,看到这些生活案例,就会自主思索以及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习形式。
二、初中物理应用微课提升学习的注意力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往往对一些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对一些事物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保持。而微视频一般就在十分钟左右,这一时间跨度正是学生在学习中高度集中精力的黄金时间。因此,在课堂中导入微课,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实验更为直观,对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微课,将生活中奇妙的折射现象进行呈现:鱼叉捕鱼时,我们看到的鱼是鱼的虚像;笔在玻璃杯中,出现弯曲,也是一种奇妙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微课的这种形式,对生活中折射现象有了更一步的了解,就会提升其注意力。
三、初中物理应用微课突破重难点
物理知识各个要点一般都是前后联系、互相连接的,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得不是很透彻,那么对后期的学习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微课的形式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学完之后可以根据微课进行自主学习以及独立复习。例如,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的学习是重点,对于电路的故障、电力的指数等,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在课堂上加以讨论,保证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四、初中物理应用微课强化实验教学
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模式可以缓解游戏的环节课时少以及任务重的矛盾,对于物理实验操作中的关键要点和关键步骤,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放大、放缓,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微课呈现出的一个全方位的实验过程。例如,初中物理实验中,“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学中,笔者为了使得学生明白实验原理,运用微课的形式将实验仪器的连接形式以及实验仪器的连接方法做了演示,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自主实验,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初中物理应用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安排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于班级上的学习情况应当清晰知
晓,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习要采用不同的形式,更好地为学生量身打造学习目标。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教学资源分层,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不同的难度要求,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自主地对学习目标进行安排。微课这种形式,有效地解决了因为学习水平不同引发的问题。例如,初中物理学习电路连接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生活中经常可见的电
篇4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75-01
1 引言
初中的物理学习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是对物理知识最早的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初阶段,也是对物理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效果,值得我们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学物理教学课程改革后,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然而面对新形势下对物理教学的各项需求,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初中课堂物理教学通常是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课时标准执行,在执行相关标准时往往会出现物理教学课时紧张的情况。这些课时标准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情况仍然有所出入,如果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就会出现物理课时不够的状况。以山东省为例,教育部门制定的物理课时标准为初中三年级每周3节,初中二级每周2为节。参考山东省物理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面对十分充实的教学内容,大部分物理教师都无法在规定要求的教学课时内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不同学校招收学生的方式不同,来源不同,学习情况也有所差异,面对这种实际的教学情况,不同的学生需要的物理学习课时肯定也不完全一致。学校应该结合各自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也就使得需要的教学课时各不相同,在一些生源情况不理想的学校中,适当的增加物理课时才能够保证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成。据相关机构的统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校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至少要保障不低于70课时的常规教学时间,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与此同时,鉴于物理课时受限,学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往往不得不增加教学班集数量,从而使得物理老师对不同的班集教学准备和辅导时间被大大的压缩,授课时间安排更加紧张,作业和试卷的批改量也比较大。造成了老师和学生关于学习问题的交流时间不足,物理教师无法通过学生学习情况适当的开展课外辅导工作。此外,由于初中物理课时量的不足,加上学生普遍不重视物理学习,而是将很多的精力集中在语数外课程内容的学习上,也进一步压缩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物理知识的机会,直接影响了我国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效果。
2.2 对初中物理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
实验内容教学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创新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在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初中教学中对物理实验和实践方面的内容也更加重视,认可了将物理理论与实验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忽视和否认的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环节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师普遍缺乏物理实验的教学经验,无法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部分物理教师出于对实验安全性等顾虑,也没有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其次,在我国许多的中学里,物理实验器材的配置往往不健全,相关的配套工作也很不完善,在偏远地区的学校这些情况更为严重。此外部分地区的中学仍旧采用老版的物理教材,对于实验方面的教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尽管部分学校按照新教材标准进行物理教学工作,但与实验教学相关的硬件设施却完全不能达到物理新课程中的实验内容对演示实验方面的要求。对于很多中学来说,物理教师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把实验课程需要的教学器材以及实验仪器搭建调试妥当,这样也就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工作量,降低了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因此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新课程规范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教育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更加完备的实验器材,保障初中物理教学实验部分的内容切实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3 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提升教学效率以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
由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课时紧张,任务量大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教学情况,合理设置物理教学计划。此外应该强化物理教研,增强物理教师备课和授课能力,集中教师的想法,总结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增强授课效率。此外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物理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一套适应学生需求的物理教学方案。中学应该加大物理教学的重视,构建合理的教学互动平台,便于教师间的教学体会交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实时在线辅导。
3.2 重视实验课教学和课外实习
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实现物理知识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通过实践教学,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鼓励学生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培养出素质教育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结论
在新课程标准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只有切实解决了上述的问题,才能发挥物理教学工作的最佳作用。因而,我们应该加大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制定出更加适合初中生需要的物理教学体系,为我国初中物理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海连.初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09,1.
篇5
>> 当代军校课堂教学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教育体系的探讨 将实验、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生环保教育 “任务驱动”方式与“小组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程序设计实验教学 浅谈高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和特点 课堂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相结合 如何使课堂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浅谈声乐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探讨 网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浅析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高校英语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与主题网站建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初中物理教学与实验相结合 金属着色化学实验与现代首饰设计相结合的探索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物理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 流行音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几点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徐曾春,.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82-85.
[3] Card D, DellaVigna S, Malmendier U. The Role of Theory in Field Experimen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1(3):39-62.
[4] Harrison G W, List J A. Field experiments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4):1009-1055.
[5] 罗俊,汪丁丁,叶航,等.走向真实世界的实验经济学――田野实验研究综述[J].经济学(季刊),2015(3):853-884.
[6] 罗俊.田野实验――现实世界中的经济学实验[J].南方经济,2014(6):87-92.
[7] 肖准.经济实验教学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93-395.
[8] Adriaan R. Soetevent. Anonymity in giving in a natural context―a field experiment in 30 churches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5(11-12):2301-2323.
[9] 刘庄. 田野实验:社会科学研究新方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7-07 (5).
[10] 陈姝.田野实验表明:“马太效应”的边际效应递减[N]. 中国社会科W报,2015-02-16 (B01).
[11] 周晔馨,涂勤,胡必亮.惩罚、社会资q与备件合作――基于传统实验和人为田野实验的对比研究[J].经济研究,2014 (10):125-138.
[12] 林莞娟.中国医生诱导需求研究:一个减少抗生素滥用方法的田野实验[J].经济科学,2013(3):108-114.
[13] 何浩然,王伟尧,李实.收入不平等对逆社会行为的影响:双重实验证据[J].世界经济,2015(11):53-70.
[14] 张杰,张清俐.田野实验:经济学家的新工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22(2).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画课件;制作技巧
当前,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物理教学动画课件大多都是利用多媒体来直观而形象地演示出来,不但能够节省课堂板书实践,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深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物理动画课件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但要在课件制作中实现人机交互,还要便于外延学生的思维,这些都使得物理动画课件的制作技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巧。要制作好的动画课件,就应该利用不同的方式来将课件中的素材进行提取,用软件平台来编辑、整合素材。例如,按照教学要求来将自制的动画当做素材来键入,用程序更改课件参数,把握好课件参量的变化,然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用FLASH等软件来整合素材,制作出符合初中物理教学实情的动画课件。那么,制作物理动画课件到底有那些小技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根据课件实用性来确定物理动画课件制作方向
那些简单的展示动画素材信息的物理课件制作已经不适用于新课程的要求了,它并不是对教案的一种简单替换。当前的物理动画课件制作不能只用多媒体的音、影、像来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要制作能够和学生互动的物理动画课件。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将动画课件教学中的“机器”因素转变为“人”的因素,充分将教师、学生、计算机三者一体化互补关系体现出来。从根本上转变物理动画课件制作方向,使之和新课程标准联系起来。过去物理动画课件教学是以学生在屏幕前的被动接受为主,而新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动画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因而动画课件的制作要求就变高了,但操作却需要更为便捷。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学应该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外延,所以物理动画课件的制作也体现更多的交互性和函数编程。具体来说,笔者认为FLASH软件是制作物理动画课件的一个很好的制作软件,教学可以用参数数值来制作动画物理课件,对动画的形式和结构都可以调整。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实验现象和学生一起探究物理活动,以直观的方式体现出动画课件在应用中的交互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而Powerpoint课件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和复习。
二、物理动画课件制作需符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教学应该按照学情来创设物理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动画课件中融入图像、视频、文字等素材,将静止而抽象的课堂教学变成动态而形象的情境教学,既可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是动画课件制作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性。动画课件以图、光、色、影等元素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画课件对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刺激不断加深,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地参与教学。例如在光的反射定律教学中,由于有的学校激光光源缺乏,因而实验中会影响学生的观察。因此,教师可以运用FLASH课件来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做成东环,它能够在平面镜上慢慢入射,并又反射出光线。这样就可以将光路清楚地呈现给学生。教师还可以以入射点为主让入射光线围绕该点转动,学生也可以很好地对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进行观察。二是运用动画课件处理抽象实验。有的物理模拟实验河南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或者实验有危险性,或者实验时间太久,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控制物理现象的虚拟在线。例如,在触电实验中,引起危害大学生会害怕。教师要消除学生的恐惧,给学生普及正确用电常识,而且要在安全范围内让学生对触电过程及产生的原因有清楚的了解。教师可以把“触电”的形成和危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出来,反复模拟演示“触电”现象。用放大、定格的等方式来强调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这样会以鲜明的视觉、听觉信息来给学生传递触电实验中的关键问题。
三、按照教学内容科学处理动画课件
在制作物理动画课件时,教师应该对教材和大纲有相当熟悉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制作课件内容。但是动画课件并不是时时都需要,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因而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课件制作应体现的教学重难点,利用经典例题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利用动画来解决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问题。动画课件数量不要太多,一般只需十多张就可以了。课件中的文字要简明,背景以传统白纸黑字为宜。当前的中学课堂已经有了远程教育设备,动画课件的制作要对教师光照条件进行考虑,然后选择恰当的文字背景,用深色来凸显重点部分。声音部分的声源可是课件自带的,也可以从网上下载,还看可以录制。通过适当的剪切编辑下载的声音。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利用FLASH来制作动画视频。例如在讲传感器的时候,我需要一个日光灯起跳泡的双金属片的视屏,我自己就利用FLASH的交互函数动手制作了一个,效果非常明显。
四、善于利用动画课件的交互性
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备技能。交互性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在这些方面体现的比较充份,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这部份体现虽较弱,但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在课件的制作环节中利用这种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而且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和交流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参与和实践。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节习题课时,由于浮力习题难度较大,再加上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严重,如果按传统方法讲解,不是基础薄弱生听不懂,就是好学生吃不饱。面对这种现象,我设计了含A、B、C、D四组习题的CAI课件,这四组习题从易到难,每组十个题并在每组习题后面制作了声像并茂的判断系统。如学生答案正确,则在屏幕上出现“真聪明,加十分”的字样;如果答案错误,则出现“真遗憾,不能得分,再试一次”等具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实现了学生与系统的交互。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在教师机上可以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在课堂上真正体现出分层次教学。这样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篇7
(20XX——20XX学年
第X学期)
(本文档共
【
6
】页/【
2273
】字)
单位
姓名
20XX年X月
高二下学期物理
线上教学和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此次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直播教学内容和以及本班学生掌握情况,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物理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孩子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物理基础。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基础薄弱,物理思想不够深刻;然而,高中物理定量问题较多,考试题目的思维量较大,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外,对大多数学生应定位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物理思想与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工作重点。积极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基础过关。
本班现有学生X人,其中男生X人,女生X人。经过本学期为期几周的线上“空中课堂”和科任教师线上直播教学,根据学生平时上交作业和家庭作业上交情况来看,有的同学对语文的兴趣较浓,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较好,能主动学习,但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个别情况下不能及时陪同孩子观看空中课堂,这就导致拉大了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情况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高二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二物理选修3-1和选修3-2》。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思维的加强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
(一)
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二)
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二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要切合实际的以我们的学生现阶段的基本情况为主。
(三)
对高二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四)
加强教研研究,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
本学期开始要重视实验,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实验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对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方式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学校的物理实验仪器为主,给学生做课堂实验,让学生相信物理,相信知识的正确性。
五、开学安排
(一)
对“空中课堂” 讲过的知识运用课堂时间进行回顾复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使学生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还未掌握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状态,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打好基础。
(二)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以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线上教学阶段对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加强指导,严格要求。
(三)
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对学困生多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在“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未掌握知识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
严格执行教务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制定教学进度。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
(五)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六)
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七)
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八)
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九)
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十)
篇8
关键词: 信息化 初中物理实验 有效教学
一、发现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要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探究教学始于问题,“问题”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要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就要创设好发现问题的情境,使原有的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信息技术在这里主要充当信息呈现工具,帮助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者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1.展示真实场景。尽可能地展示真实场景,有助于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建立在对事物的感知上。例如在《声波的发生与传播》中,可以给学生展示自然界中各种发声体的振动―――青蛙鼓动的肚子、蟋蟀颤动的双翅等,促使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想。
2.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并且在特定的情境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获取新知识。如在学习“参照物”这个概念时,可以引入下面的动画场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然是一颗子弹。”这样异于常规的问题会引起学生们的种种猜想,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部条件。
3.辅助演示实验。初中学生对观察和实验有极其浓厚的兴趣,演示实验可以作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起点。计算机模拟的演示实验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一人操作,不利于同学观察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模拟辅助实验,将起到直观形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改变时空、动静变化、快慢可调、重复再现等作用。
二、猜想假设
猜想和假设是物理中重要的创造性思维形式。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在探究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多渠道地收集信息和深入思考问题,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广泛的联想,大胆提出科学猜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建立假设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提出假设的速度及假设的合理性、有效性必然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民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能在实际教学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支持“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教学方式。
三、探究发现
学生所建立的各种假说,往往是学生对材料、事实形成的主观观念,假说是否合理、有效,还需要通过检验证明。设计科学的实验是实践探究的前提,也是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的必要途径。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针对性和可行性,启发实验的思路,帮助他们修改、综合实验方法,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进而确定实验器材,指导他们写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学生要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创设的有利于按照不同方案自行进行探索研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建立在协作基础上的观察、操作、感知现象、建立表象,并通过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适时调整研究方案,进而形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初步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
1.提供信息资源。实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探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探究的结果。信息技术对实验所用到的知识技能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建立实验知识库上,这个知识库可以提供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如:基本的概念、原理、公式、仪器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等。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也可以打开知识库学习,学习后再继续探究。
2.模拟实验。有的物理实验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对学生作了较多的限制,这时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仪器和虚拟实验。比如“仿真物理实验室2.0”虚拟电学实验就是一种辅助传统实验良好的方式,它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
3.实验结果的记录。探究发现一般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每个小组可以采用Excel、Word等工具,设计表格,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解决了传统课堂中结果无法共享的问题,同时节约了画图表的时间。
四、讨论交流
在学生按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后,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中,学生可以将实验探究的结果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口头、模型、数据、作品等)准确、简捷地传达给教师和其他同学。在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将讨论的中心置于学生之中,将学生的实验结果和他人的分析反馈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完善探究得出的规律。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呈现学习结果,学生在经过探究实验后,学习成果可以借助文字、图形、动画等工具软件实现。对于学生来讲,将自己的成果呈现在全班,也是一种极大的情感激励。其他学生有机会就这些结论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脱离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最终,学生能够化解彼此观点中的矛盾,巩固以实验为基础的论证。
五、应用创造
篇9
【关键词】微课 高中 物理 起始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解物理知识为主,所以学生对物理知识只是强制性的死记硬背,完全处于应试状态,觉得不能与实际生活对接,似乎学习物理毫无用处。然而,物理知识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所以如何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使学生能够养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被迫地机械式学习。
一、什么是微课
大多数人对于微课都简单的认为只是利用教学视频进行教学而已。实际上微课不仅仅指的是视频教学,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是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虽然说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但是它还包含所有与该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以及教师点评等一系列辅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由于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一般较长或较短的视频都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的需求,所以微n的时长一般是在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一节课40-45分钟,所以微课是调起学生学习激情的更有利武器。
(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突出课程教学中某个重要知识点,或者是展现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所以微课对教学内容更加聚焦、主题更加突出,并不像传统课程的冗长,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能满足教师的上课需求。
(3)资源容量小;从教学资源大小来说,微课视频及相关配套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也能够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主流媒体格式,师生可以实时在线流畅观看,甚至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下载课例、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真正实现学生移动学习、时时学习的需要。
(4)资源组成更“情景化”,资源使用更方便;微课内容的选取一般要求主题明确,相对完整。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线,整合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时使用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及学科专家的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化、结构紧凑的主题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使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案例教与学情境中更易于隐性知识的学习,无论是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还是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都有质的飞跃。
三、微课在高中物理起始情境中的应用
大多数人观念中的微课仅是教师通过视频讲课或者是以表演的形式讲课,这些都是片面的。微课根据不同的上课情境需要又分为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式、谈话式、启发式和讨论式微课;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微课;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微课以及以欣赏活动为主的表演式微课。那么如此多的方法和类别什么情况下使用最合适呢?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般都是知识的迁移,学生对于学习物理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大多数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只是应试,这就使得物理教学课堂过于沉闷。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螺旋式上升。无论是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还是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知识的讲解,通常教师都是通过一些抽象的例子进行描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那么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学习起来就略显轻松,对于想象力不足的孩子,学习就会变得格外吃力,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看到老师所要描述的场景,学生的更多精力应放在对本知识的理解以及发散至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对于运动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播放一些亚里士多德或者是伽利略的实验视频,通过史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以及这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微课,它主要是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做示范性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授知识。
当然,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往往以实验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先讲解相关物理知识点,然后再配上相关的实验来印证所授内容。但是这种方法学生学习相对被动,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那么高中物理课程的学习就会变得异常轻松。例如:关于滑动摩擦、静摩擦规律以及胡克定律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同一个人在不同材质的地面如光滑水泥地面、橡胶地面、木质地板、沙地、地毯等材质地面上拍打篮球的视频,学生仔细观察篮球弹起的高度,让学生带着想要解释这种现象的好奇心进入本次课堂,学生会带着疑问去寻求相关原理。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而是更为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真理。这就是微课在起始情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整个课堂都是在寻求知识的道路中前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实际训练为主的实验法微课,这种方法通过科学实验引出本次课所有呈现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获取新的知识,实验类微课也是物理课程中用的较多的微课方法。
那么使用哪一种微课方法才更为理想呢?这是根据教师上课内容所决定的,但是对于起始教学来说,最重要的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微课方法的选择上尽可能使用启发式、表演式、实验类、讨论法等方法,在微课的录制上也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对课本知识的重复讲解。
总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达到最佳,尤其是在课堂的起始教学中。微课教学将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对比高效课堂
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在其中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两节都是选自人教版教材“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内容的课,引发了笔者对不同教学设计产生教学差异的思考.从这两节课来看,在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存在偏差,对应该怎么教把握不准.
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不断发展,发生了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要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就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下面从两节课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物理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一、两堂课关键环节对比
按照两位教师课堂活动的前后顺序,分别截取“新课导入”、“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这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吗?然后介绍法拉第“磁生电”的思想,他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什么是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
片断2:师生互动与实验内容.
(1)探究实验(如图1)
①器材介绍.②方案设计.师: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磁场与导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电流,感应电流是因为磁场与导体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吗?③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归纳.生: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相对运动有关,也可能与磁场的变化有关.师:让线圈处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同时这个变化的磁场相对于线圈还是静止的,我们再来观察闭合电路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如果有,说明什么;如果没有,说明什么?生:如果有,说明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相对运动无关;如果没有,说明电流的产生与磁场的变化有关.
(2)探究实验(如图2).
师:什么样的磁体相对于线圈静止却还能在线圈中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呢?生:电磁铁.①器材介绍.②方案设计.③学生探究.④小组讨论、归纳.⑤成果交流.师:与是否发生相对运动有没有关系?生:没有.师:感应电流的产生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线圈本身入手,对一个确定的线圈,我们还可以改变它的哪些因素呢?生:通过前两个实验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应与线圈中磁场的变化有关.生:面积.师:磁场也不变,面积也不变,可以改变什么呢?生:角度.师:哪个物理量可以把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全都概括进去?生:磁通量.⑥概括出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教师乙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新课导入.
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男子佩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仲满以15∶9的好成绩战胜了法国运动员尼古拉-洛佩,赢得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击剑队的首枚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大家想一下,击剑比赛中是如何记录比赛成绩的?生:是用运动员头盔上的指示灯发出的闪光来记录比赛成绩的.
师:我发明了一种装置,同样可以用来记录比赛成绩.(演示实验,指示灯发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学习本节内容后,你们就会明白.本节课,我们学习“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师:大家看,我这样直接把导线接到磁铁两端,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生:不能.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要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器材应该如何去选.引导学生总结:①要有产生磁场的物体,如蹄形磁铁、条形磁铁、通电螺旋管等.②要有能够显示电流的器材,如灵敏电流计等.③要有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如导体棒、线圈等.师:大家看屏幕,显示的是教材提供的三套实验方案,请大家仔细体会是否满足探究需要,然后进行实验.
片断2:师生互动与实验内容.
(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3.师:导体左右平动,上下运动,前后运动.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上下和前后运动时,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没有电流产生.②左右运动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电流产生.总结:(生)只有导体棒切割磁感应线时,才有电流的产生.师:是不是只有导体在切割磁感应线时才能产生电流呢?在切割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更本质的原因呢?师: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
(2)线圈与条形磁铁有相对运动
师:条形磁铁拔出或插入线圈,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如图4.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磁铁N极插入和抽出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感应电流产生.②磁铁S极插入和抽出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感应电流产生.③磁铁不管是N极还是S极停在线圈中,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都没有电流产生.总结:(生)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相对运动有关,也可能与磁场的变化有关.师:什么样的磁体相对于线圈静止,却还能在线圈中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呢?
(3)“再现”法拉第的实验
师:如图5,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指针出现摆动,故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②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故B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③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故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总结:(生)线圈A中的电流有变化时,在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4)分析论证
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生: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线圈中磁场的变化、面积和角度有关.生:与磁通量有关.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让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总结:(生)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二、两节课的对比
1.教师甲
(1)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紧扣主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体现了设计者的意图.
(2)缺点
新课的引入没有新意,平铺直,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同时,在介绍新课内容时,还是传统的方法.在实验探究环节,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往往探究的过程缺乏方向性,很难达成本节课的目标.虽然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验数据处理环节,由于时间仓促,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得到结果,最后由师生共同分析得到结论,没有真正达到探究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硬伤.
2.教师乙
(1)优点
新课的引入比较生动,利用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现象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探究.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设计的实验方案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让学生先动手,再纠错.利用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2)缺点
从探究的角度来看,给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设置了过多的“方便”,对于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是不利的.在老师的完美安排下,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按部就班,不管是内容、还是方法等活动都在执行老师的思路,对于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这是“伪探究”,成了学生证明老师的论述是否正确的途径,沦为名副其实的验证.虽然最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是“安排”好的.这是本节课的最大败笔.
三、引发的思考
1.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用很小的投入,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一节课上学生能较多地获取知识,排疑解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达到高效学习的境界.
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学的心情愉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简单的高效课堂应该是一堂“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
2.怎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每节课教师的教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能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具体学生表现在认知上,从看不懂到能看懂,从不会做到会做,从知道到理解;在情感上,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然后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一定能学好.在学生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教师应该把关注的目光从教学转到学生的身上.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有哪些学习障碍;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3.高效课堂有什么特点?
(1)有合理、全面的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的目标具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做一个负责的、懂得感恩的人.同时,学习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节课都应该有教学的一个或两个重点,应该有分解的、细化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钻研课标和教材,分单元、分课时制定好教学目标,并在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详细、准确地体现出来.
(2)学习方式多元化
新课改革的重头戏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拓宽和创新教学思路.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不能让课堂变成“一言堂”,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气氛活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只要头开好了,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只要学生“动起来”了,就会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同时,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以言简意赅的方法和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出让学生满意的答案.
- 上一篇:小学生教育的重点
- 下一篇:心绞痛发作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