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绿色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绿色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绿色管理的内涵
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训警告人类:对大自然不恰当索取将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自全球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许多企业为了寻求自身发展,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三者无法达到统一。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制造者,必须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负担相应的责任。在此背景下,绿色管理的思想应运而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所谓绿色管理,就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绿色管理要求企业通过集约型的科学管理,使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有效、最充分地得到利用,使单位资源的产出达到最大优化。
二、绿色管理实施必然性
(一)绿色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l世纪议程》,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们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用到企业管理领域,就是要求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把生产经营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二)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绿色消费观念的逐步形成,使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代价,呼唤无污染的健康绿色商品。面对急剧扩大的绿色市场,企业应实施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从而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三)绿色管理是环境问题法律化的必然结果
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的全球性、区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不断出台。就我国而言,先后制定和颁布实施了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件》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而这必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顺应环境问题法律化的趋势,对已有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改变,实施绿色管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途径
(一)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弘扬企业绿色文化
实施绿色管理是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因此,经营理念的转变是第一位的。企业须认识到实施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化企业的社会意识和环保意识,将实现企业、顾客和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绿色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和认识的总和。弘扬企业绿色文化,可以使环保变成企业员工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领导和员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绿色管理。
(二)研发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生产
绿色技术是指能够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利用现代化科技全部潜力的生产技术。与传统设计相比较,绿色设计在设计构思阶段,除了考虑产品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等因素外,还充分考虑产品的可装配性、可拆卸性、可循环利用性和环境自净性等因素,努力在产品设计阶段就把产品对环境资源的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绿色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式和措施。它要求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清洁材料,选择无毒无害的原料和中间产品;采用先进的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损耗量;采用少废无废的绿色工艺,对废料进行末端治理,使最终排放的污染最少化,逐渐向“零排放”方向发展。
(三)进行绿色财务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绿色财务管理是指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
绿色财务管理的衡量目标是绿色财务增加值,控制和计量指标是绿色财务增加值率,最优目标是实现绿色增加值率最大化。公式如下:
绿色经济增加值=(资本收益率-绿色加权资本成本率)×绿色投入资本
绿色经济增加值率=绿色经济增加值/绿色加权资本成本
绿色管理要求企业实现绿色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因此,企业应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化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及报酬的关系,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追求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绿色经济增加值与综合绿色投入资本之比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绿色经济增加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颖.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绿色财会, 2012 第一期
[2]曹书豪.中国企业绿色管理理念的探讨[J]. 中国商贸, 2011,(15)
[3]王军红.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困境及策略探析[J].内江科技,2011年第1期
[4]颜秉姝.企业绿色管理趋势运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第30期
篇2
关键词:绿色管理;绿色贸易壁垒;绿色产品
一、绿色产品与绿色管理
绿色产品是指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及其本身具有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绿色管理则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这一思想可概括为“5R"原则, 研究(Research):即要把对环境的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境对策;消减(Reduce):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再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绿色产品,积极采取“绿色标志”,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整洁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树立企业形象。
二、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意义
(一)绿色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环境问题是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过度索取而产生的。在工业革命以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相对狭小。因此,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不甚明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作用的程度和强度日益扩大,过度开采、废弃物的排放等等。产生了许多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检讨和反思传统的发展观,并寻求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这便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绿色管理理念。对于电子制造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法规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新型材料、采用新的制程技术,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管理是适应绿色消费浪潮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增强,导致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发生着重要的转变,“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人们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健康的绿色商品。例如:在对北京和上海两城市的调查中发现,79%-84%的消费者希望购买绿色产品。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高。面对绿色消费浪潮的冲击,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环境行为,实施绿色管理,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三)绿色管理是环境问题法律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的全球性、区域性的环境保护法律文件不断出台,对电子行业而言,欧盟的RoHS、WEEE等指令规定了对电子产品的环保要求,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不符合该法律要求的产品,不可进行销售,对违反该指令将要受到的惩罚。这必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政府的环境管制下,企业必须顺应环境问题法律化的趋势,对已有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行改变,实施绿色管理,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
(四)企业发展必须实施绿色管理战略。
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中心,即“绿色回合”。预计WTO在近一两年内出台一大批环保公约。由于WTO允许各成员国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因此,绿色壁垒将必然存在,而且会成为最重要的“变相贸易壁垒”。为了遵循这些绿色贸易规则,冲破绿色壁垒,免遭贸易制裁,企业必须实施绿色管理战略,才能求得快速健康的发展。
(五)实施绿色管理,提高自身利益。
企业自身利益也驱使着企业强化环保意识,实施绿色管理,降低了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既节约了材料利用成本,又可降低污染和污染治理费用,从而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保障了消费者利益,以较少的绿色投入,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相反的是,那些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的企业不仅要负担沉重的治污费用,甚至是来自政府环保部门的罚款,更严重者还遭受关门停业的风险。而且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缺乏竞争力,最终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三、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途径
(一)树立绿色经营理念,定位绿色市场。
现代企业应在其长远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必需和重要的因素予以考虑,这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首要观念和基本思想。企业的战略调整,应定位于绿色市场。市场是企业的生命,面对急剧扩大的绿色市场,企业应迅速转换经营方向,应用绿色科技,开发绿色产品,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或咨询公司收集各种绿色信息,调整和预测绿色需求,分析绿色细分市场,推出定位绿色市场的经营和发展战略。
(二)建立绿色组织,弘扬企业绿色文化。
企业应把绿色管理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必须由企业的高层推动。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绿色组织来推进企业的绿色管理,使绿色管理系统化、标准化。企业绿色组织可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以环保认证标准为参照,分析影响环境的因素,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采购、营销行为等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标准规范的绿色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另外,绿色管理战略的具体实施,涉及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绿色管理倡导的绿色价值观将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和员工的工作态度,并推动着企业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和发展。因此,要在企业里深入持久实行绿色管理战略,就必须从企业文化入手,从基础做起,从思想抓起,对全体员工进行“换脑”,使之真正理解和接受绿色理念,树立全新的绿色价值观,在企业内营造一种“绿色”文化氛围。企业可通过报纸、橱窗、宣传栏、广播等多种途径。加强绿色管理理念及战略的宣传与教育,弘扬绿色企业文化。这种“绿色”教育培训应该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绿色革命”。
(三)致力绿色产品设计,研发绿色技术。
绿色产品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防污措施纳入产品设计,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和技术研发的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并行考虑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和质量等。绿色设计是研发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的基础,也是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战略的重要环节。
四、结语
企业只有将其传统的只顾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无度掠夺自然资源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基于自身生存而谋求于企业、社会、环境三方共赢的绿色管理模式,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开发新型环保材料,从长远利益考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否则,就会在波涛汹涌的全球竞争浪潮中被淘汰出局。
参考文献:
【1】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2000,(1)
【2】沈根宝.绿色营销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
篇3
关键词:绿色企业;环境管理;战略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企业绿色管理又叫环境管理,是企业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从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保护效益的有机统一。企业环境效率的高低,表明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与其长期成长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效率同企业的财务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同样都构成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如果在环境管理上表现出行动迟缓、效率低下,其竞争力就会逐渐减弱,从而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一、实施绿色营销战略
由于受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影响,我国多数企业还未意识到绿色营销活动的重要性,企业经营理念中环保意识淡薄,不能紧随世界市场的发展动向,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谋求企业的发展,患上了企业近视症。企业营销目标仍停留在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增加的粗放型营销阶段。少数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有很好的市场,但由于需花费较大成本,存在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所谓绿色营销战略,就是根据消费者和社会对绿色消费及环保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现状及其长远经营目标,对市场营销活动制定的长期性、全局性、系统性的行动总方案。绿色营销要求:绿色产品取代非绿色产品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企业应积极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并逐步提高其绿色含量;企业在制定产品价格时要把用于环保的费用计入成本,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在选择分销渠道方面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绿色特性,分销尽量简化环节,以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二次污染;企业应积极开展绿色促销,特别是当前绿色产品的生产者,还应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正确引导绿色消费。只有当消费者优先选择那些环境形象好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才能使绿色消费健康发展而那些环境污染大的企业才会被淘汰出市场。所以,企业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是环保、资源消耗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的竞争战略问题。
企业可将环境情报公开,将其环境管理的指导方针、环保目标和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写成环境报告向企业成员、股东、地方行政机构和消费者公布,以此求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环境的理解和信任,借以树立起一个关心环境和能够承担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使其在公众心目中的绿色形象大大提升。
二、实施ISO14000标准,取得环境标志
加入WTO的国家和地区,均实行国际环境标准如ISO14000、5国际环境标准督察标准制度6等。目前,已有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引进了ISO14000系列标准并在国内极具推广,其影响之大,推广速度之快,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由于ISO14000 系列标准在世界各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这一管理标准,由此带动的环境外交和环境贸易亦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有些国家表示,如果没有通过ISO14000 认证,产品不要销往他们国家。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有50亿美元的产品出口因难以达到某些环境标准而受到影响和冲击。据报道,仅1995年,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及其包装因不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及相应环境指标的要求,蒙受损失高达2 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因此,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只有实施ISO14000标准才能破除国际贸易壁垒,获得绿色通行证。
为增强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积极性,应鼓励企业积极争取获得绿色环境标志。环境标志又名生态标签,是一种印刷或贴附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案,是一种商品认证标志,证明该商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损害极小,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和利用。绿色产品必须获得绿色食品或绿色标志标签,并按规定规范地使用这些标签。企业通过取得环境标志,向社会展示其产品与非标志产品在环境行为上的差别,可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绿色标志可以引导消费者选购商品时参与环保活动,也可以使绿色标志同价格、质量一样成为重要的市场竞争因素。
三、开发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回收处置的全过程中,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有利于资源再生的产品。绿色产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纯天然产品,另一类是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要求:一是选择绿色资源,应着重选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资源,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节省能源及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采用绿色技术,即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技术选择,特别是企业的节能降耗水平和环保能力;三是绿色设计,在设计时应考虑产品尽可能节省材料,可拆卸、可分解,易于回收,零部件可以翻新和重复利用;四是采用绿色包装,国际绿色包装的4R策略是减少使用包装材料、可回收、可复用和可再循环;五是绿色服务,即企业在售前、售后等各环节上都要执行绿色政策,如指导消费者在使用中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对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负责回收处理或再循环利用。开发绿色产品就是依据消费者的绿色需求进一步拓展绿色产品的概念,并赋予新的内涵,如绿色品牌、绿色包装、绿色服务和绿色信誉等。绿色产品的开发过程是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的关键所在,也是绿色管理的支撑点。
四、实行绿色生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习惯于粗放经营,是名副其实的两高一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经营。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工艺落后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控制管理阶段,同时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企业推行绿色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规范管理,努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尽可能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的过程,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过程。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其关键在于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确定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法。首先,实行清洁采购,即按照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ISO14000系列的要求,优先采购有利于减轻环境负荷的产品、原材料和服务。其次,进行清洁制造,即整个生产过程要采用对环境无害和高效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尽量采用废弃物循环利用、再资源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并保证产品及其使用过程不会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第三,实行环境会计,要求在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要运用会计手段,进行环境成本、效益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以便加以改进,并找出新的发展机会,确立新的经营目标。第四,企业要制定适当的内控环保标准。在我国目前与ISO14000标准配套的环保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产品和工艺流程的内控环保标准。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企业也应先行制定有关新产品的环保标准,在此基础上才能试行生产。
五、塑造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要充分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使职工视环保为己任,使环保目标与企业目标融为一体,将环保观念融入企业文化中,也就是要把保护环境、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并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成长。企业能否顺利实施环境管理,最终有赖于在全体成员中明确树立环境观念。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绿色服务培训,树立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服务的企业精神,并将其体现在企业绿色形象上。
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树立绿色价值观。企业要摈弃环境保护不经济的成见,树立起重视环境更高于经济的观念,从而在可持续发展中由被动走向主动,由消极变成积极;改变传统的营销效率观,在衡量市场营销效率时,不能仅仅从边际物质生产的增加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这种有形的技术效率方面,或仅仅从投入一定的货币,取得最大量的货币的纯经济效率的角度衡量,而必须考虑企业的营销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或者说计算企业营销的投入时应包括环境与资源的成本;更新企业成本观,在核算企业成本时,应该包括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境成本和资源成本,确定新的目标观。
参考文献:
[1] 刘丽敏,杨淑娥,袁振兴.国际环境绩效评价标准综述[J]. 统计与决策. 2007(16)
篇4
关键词:企业;绿色管理;特点;建议
一、绿色管理
1.绿色管理的意义
我国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而这种环保意识也深入发展到企业生产经营中,例如人们会关系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是绿色产品等。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保护环境,构建绿色经营体系作为一种企业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现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和谐环保的,绿色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所以,什么是绿色管理,如何实现绿色经营和管理是现在企业需要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只有真正的实现了绿色经营管理,我国企业才能够在长远的竞争和发展中保持和提高自身竞争,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管理是在促进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管理的概念
关于绿色管理,主要有这么几个概念即绿色论证,绿色观念,绿色生产和绿色设计。(1)绿色论证-主要是指环境管理的一种宏观机制,主要是用于检验企业生产经营或者管理是否是预防环境污染的或者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企业需要积极的得到绿色论证,这样企业才能向外显示出企业想要积极的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2)绿色观念-主要是指将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绿色经营管理概念运用企业的每个一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有效的建立企业绿色管理文化。(3) 绿色生产-主要是指企业利用绿色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减低能源消耗,节约国家和企业的资源,同时防止或减少污染为目的进行企业生产活动。因此,绿色生产也可以称作为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实现绿色生产,可以在节能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控制和防止污染,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4)绿色设计-主要是指企业进行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的前提,它是以一种技术形式存在的。绿色设计的核心就是在进行企业商品设计的时候,将绿色环保元素或者绿色环保概念融入进去,从而保障企业生产的商品是绿色商品或者具有绿色商品的性质。由于将绿色设计概念融入到企业商品设计中,这个时候商品的选材,生产过程以及生产商品完后废弃材料的处理等都需要考虑到绿色设计的概念,从而进一步实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绿色管理。
二、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优势
1.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环保意识,绿色经营等是我国企业现在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唯有主动积极的接受绿色经营的概念,进行绿色管理,才能更好的满足当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另外,企业进行的有效的绿色管理,还可以促使企业建立绿色经营文化,从而树立正面的企业绿色形象,因而可以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和支持。同时企业进行绿色管理,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减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因而扩大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绿色管理的同时,需要做的新技术的引入和新技术的创新,因为绿色管理需要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而企业在技术上的革命创新,又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2.符合环保法规和法律的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我国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许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都有严格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企业需要积极的开展绿色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企业积极的配合我国对企业生产环保方面的规定,做到减少污染,不随意浪费资源,生产绿色产品,可以向社会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支持。
3.适应绿色消费趋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模式和消费态度等也在不断的改变,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购买绿色产品或者天然无公害的产品,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绿色消费模式。在我国,绿色消费的概念已经贯彻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在超市里面,很多人不再单单关注商品性能和价格等,而是更加关注商品是否是无污染绿色商品。所以企业为了建立良好的客观关系网,保持和扩展企业客户的数量,企业需要尽可能快速的实现绿色管理,制造和销售绿色产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
三、企业实现绿色管理的措施
1.企业实施绿色生产
企业要真正实现绿色管理,其核心是实现绿色产品的的生产,这样才能建立起绿色企业的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支持。绿色生产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需要处处体现绿色管理的概念。首先企业要实现绿色采购,即在给产品选择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的时候,需要考虑使用可再生或者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同时也需要考虑选择那种生产完后产生的废物污染少的原材料。然后企业要实现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何使得产品再使用完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即把可以变废为宝,增强产品资源的可利用性。在产品生产工艺上,要实现绿色工艺,即在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减少废气,废水排放,实现环境污染最小的工艺生产,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加工。在产品的包装上要尽可能是实现绿色包装,即包装材料最好使用那种污染染,无毒并且容易降解的材料,这样可以进一步做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2.实现企业绿色理财
绿色管理概念也需要贯彻融入到企业的利润计算,成本核算等相关的财务计算活动中,将企业的效益和成本的绿色化概念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实现企业的绿色核算,绿色审计以及相应的绿色会计。这里所说的实现企业绿色会计,不仅仅包括企业在会计计算时考虑到企业资源,产品,材料等核算上实现绿色经济,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其他资源如废弃物等也要加入的会计计算中,实现企业循环经济,做到不浪费,不污染,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的绿色循环。进行企业资产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环境相关的设备,组织等进行客观的审查和评估。特别是在企业审计方面,需要实施绿色审计,通过政策借鉴手段判断企业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的规范,实现了保护环境的客观目标等。
3.推广企业绿色营销
营销活动是指企业为增加产品的知名度或提升企业本身的品牌形象等而开展的一系列宣传企业文化,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活动包括市场研究,市场调查和市场促销以及广告传播等,从而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企业以及企业相关的文化,产品,服务和品牌等。而绿色营销,则是指在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如企业在进行产品促销时,其宣传用的工具,促销的商品等都需要采用绿色可以再生材料,使用绿色包装如环保袋等。并且营销活动需要的成本核算等也需要进行绿色计算,将环保的成本加入到整个营销活动成本计算中,制度促销产品的绿色价格。另外还需要鼓励消费者实现绿色消费,同时企业本身也需要提供绿色售后服务等。总而言之,绿色营销就是企业在产品定价,市场调研,促销活动和产品研制等营销活动中的各个方面都需要融入绿色环保的概念。以重视环保的"绿色理念" 为指导,使得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4.建立绿色的企业文化
要让企业内部员工和管理者在工作中做到绿色生产和绿色管理,就需要建立相应的企业绿色文化。建立了绿色的企业文化,其管理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在制度上,需要在企业中建立一套绿色管理 机构,有专门的职能部门执行绿色管理的职能,包括设立绿色认证部门,负责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的认证工作,并且负责企业 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最直接的塑造者,要树立 绿色企业文化,首先必须树立绿色员工形象。企业管理人员应先提升自身环保 意识,与员工充分沟通,将清洁生产理念纳入企业经营文化,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绿色就是品质"的观念,以绿色的文化 氛围来塑造企业。
5.积极申请绿色认证, 建立规范的绿色管理体系
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还需要积极的申请相关的绿色认证例如ISO系统认证,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或者标准的绿色管理系统,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绿色管理的长久有效的实施。一方面,ISO系统认证是一种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这种认证可以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节约能量消耗从而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得到了ISO认证,就说明该公司生产的产品的符合环境质量检测的,而人们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也越来越关注该产品是否有ISO认证标志。因此,一个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并且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需要尽可能的得到ISO认证。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绿色管理系统,也是实现企业绿色管理的必要措施。通过建立该系统,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采购,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到产品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具有相应的参考标准和规范,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个绿色管理可以有效的实施和完善。并且通过系统中的各环节审查和不断改进,该绿色管理系统就会越来越完善,因而整个企业的绿色管理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四、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就需要做的绿色管理。从管理观念上开始创新,将绿色概念融入到企业经营生产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企业只有积极及时的实现绿色管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实现了企业全方位的绿色管理,我国企业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 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 绿色采购 绿色生产
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竞争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环境生态意识融入供应链管理之中,促使供应链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全面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与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学者对返回物流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制造商如何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合理回收利用产品和包装物,以达到成本最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目的。后来的学者采用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把企业生态学的理念引入到供应链的研究中,用生态评估工具来评估整个供应链的环境影响。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供应链”概念。在Hart的文献中作者分析了企业价值链对整个环境的影响。1999年,Beamon设计了考虑环境因素在内的供应链模型。Hock研究了供应链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生态平衡问题。绿色供应链理论是环境科学与供应链的学科交叉。由于供应链本身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所以绿色供应链至今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定义。这里参照供应链比较常用的提法和绿色竞争力的定义,可以认为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以绿色竞争力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厂、销售商和用户,通过链中各企业内部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以较高的资源效率来实现整个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的负作用尽可能小,并使企业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企业同时能否具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降低环境污染、节约有效资源的能力是对绿色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
具体实践的主要有欧美一些大公司,如惠普(HP)、IBM、通用汽车(GM)、宝洁、耐克等许多企业都实施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方式。其中,通用汽车还被美国环保局(EPA)认定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标兵企业。
二、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比较
1.传统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管理, 虽然它也涉及原材料、能源的节约, 但这只是考虑到企业的成本和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 并没有充分考虑过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影响, 并没有考虑到使用产品的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回收与再利用, 等等, 因此,其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
传统的供应链往往是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供应链起始于原材料供应商,终止于用户,是所谓的“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图1描述了传统供应链的结构:
图1 传统的供应链
传统的供应链的设计、建模和分析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成员的效率和效益。
2.绿色供应链
绿色供应链把“绿色”理念融入到传统供应链当中,能够实现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双重目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把传统的供应链进行扩展,考虑了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短期及长期的影响。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通过充分利用具有绿色优势的外部企业资源,并与具有绿色竞争力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使各企业分别集中精力去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绿色制造核心能力和业务。绿色供应链的提出使得企业从传统的单纯靠技术解决环境问题转化到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环境管理,这不仅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效益。例如,通过在设计产品时就考虑了环境因素,避免了未来环境治理成本。
图2就是扩展后的供应链,它包含了传统供应链的所有的元素,但是增加了包括产品及包装回收、再利用和回收处理商的半闭合链条,其中“W”表示废弃物。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中的物流不仅是普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和终产品,更是一种“绿色”的物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在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须回收处理。当报废产品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以再使用,或可作为原材料重复利用时,绿色供应链没有终止点,是“从摇篮到再现”(cradle-to-reincarnation)。如经处理后可继续使用的产品可重新销售,拆卸后可重新使用的零部件可回到制造厂,可重新回炉的报废零部件可作为原材料使用。
图2 传统供应链的扩展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措施
1.绿色采购
供应端是供应链的上游,供应端的绿色化能极大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环境效应。采购对环境友好实践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与供应商的良好沟通,企业根据绿色制造工程的需要向供货方提出要求,选择环保材料作原料,一方面尽量降低材料的使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同时帮助供应商一起解决环境问题,努力做到需求方、顾客、环境的“三赢”。
2.绿色生产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方案不一样,物料和能源的消耗将不一样,对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绿色生产就是要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尽量规划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要求生产过程所有活动均按ISO14000 标准生产,它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产效率,减少或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绿色生产过程要求供应链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或减少污染,对于生产过程,绿色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少和降低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3.绿色物流
物流过程中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体的说,绿色物流就是在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和装卸过程中注重生态效应。做好企业外部、内部物流管理,把物流管理中的环境友好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4.绿色消费引导
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主要包括如: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的产品。产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的消费,因此,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必须了解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态度,并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加用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5.绿色回收
绿色回收是生态消费的最后环节。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若不回收处理,将造成资源浪费并导致环境污染。产品生命周期结束之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各种方案的处理成本和回收价值并不相同,绿色产品回收就是考虑产品及零部件的回收处理成本与回收价值,以最少的成本代价,获得最高的回收价值。
6.技术支持
绿色供应链管理能够获取优势的基础是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同时要紧随技术的发展,加强企业应用和集成技术的能力。这方面的技术比如:物流过程自动化、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等。而建立绿色供应链还需要特别的环保技术作支持。把先进技术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企业还应该重视管理咨询的作用,寻求相应的咨询管理专家的支持,对企业领导、员工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率。
总之,绿色供应链在传统供应链基础上考虑环境的因素,通过再造供应链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目的。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转向绿色供应链管理已是国际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郭敏赵彦罗晶:浅议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业绩评价[J].物流科技,第28卷114期
[2]贺艳许云:我国企业绿色经营问题探析[J].经济师,2002
篇6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绿色物流管理;信息化;监督能
一、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价值
以实质层面上分析,物流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有效的制定商品,在产品生产中有目的、有规则的进行商品研发、设计和运输等。在现在社会进程中,物流是人们发展中无法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管理是运用不同方法和形式,确保物流能够按照标准化进行,满足不同物流工作之间相互配合和互动形式,不断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在具体物流工作中包含产品运输、处理、包装等多个环节,不同物流环节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因为物流运输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法掌握的因素,使得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污染、有害产品,对人们的生命保障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消极影响,现代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物流要建立在生态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上,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运用合理规范的监督和管理形式,有效的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推动绿色物流有效发展。
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现状
(一)无法达成统一的信息化管理
新时期下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时代,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时期,不同行业和领域都无法远离网络独立进行。物流企业的发展也不能脱离网络支持独立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有效实施,能够为其提供先进的技术,对物流管理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不过,现在我国物流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工作联系不够紧密,独立进行使得物流信息无法统一发展,无法将物流信息收集起来,不能与其他部门进行共享,严重阻碍了物流信息统一化发展。
(二)缺少绿色物流管理人员
由于现代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物流管理严重缺少管理人才。即使现在很多物流专业为物流领域提供了很多优秀人才,绿色物流意识的人才缺少,各所院校为社会培养的都是管理型人才,实质上缺少的是绿色管理意识,在实际物流管理工作中并没有有效考虑环境问题,使得现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严重,与绿色发展观相背离。
(三)危害环境因素较多
现代物流包含运输、处理、包装等多个环节和步骤,现代物流运输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工具就是车,在实际物流运输中会为社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而且车尾部会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现象。在实际物流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化学产品和危险产品等,在物品装卸过程中一旦出现损坏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三、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模式
(一)培养绿色物流管理意识
正确有效的管理意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工作的进行,在实际绿色物流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具有一定的绿色管理意识和思想,可以将绿色管理意识逐渐加入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在具体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收集、整合和保存不同绿色数据信息,按照企业运行情况和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情况进行研究,研制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环境需求的战略目标,构建完善的绿色物流管理形式,将其工作逐渐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步骤中。而且,政府要意识到绿色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绿色物流的认识,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粘贴告示、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绿色物流管理知识和重要性。积极鼓励物流管理人员能够踊跃加入到绿色物流管理工作中。
(二)整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
企业内部数据信息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进行有效竞争的依据,为满足企业在市场中运行需求,要对自身存在的数据信息和资源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有效提升不同数据信息和资源的有效作用,完成企业发展中不同链条的有效发展,为物流企业最大程度的赢取经济效益。以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减少物流步骤中经济投入能够提升更大的利益和效益。现代物流企业在实施绿色物流管理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企业能够获得更多效益为基础,确保经营效益最大化,不断为企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
(三)建设绿色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术和网络在物流管理起着重要角色和地位,将其使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具有一定价值。设计绿色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未来发展必要阶段,是未来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物流是现在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所以,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中要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要严格根据企业发展优势,将信息技术有效加入到物流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最大程度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统一发展,逐步减少物流带来的不良问题和能源消耗问题。例如:使用信息扫描技术,对运输产品进行红外线扫描,在不拆除产品外观和形象的基础上判定产品性质,防止运输中危害产品和不良产品出现。
(四)提升政府监督能力
政府在绿色物流管理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监督力度,确保物流产品能够在社会上绿色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构建系统的绿色评价系统,研制严格规范的绿色物流监督体系。比如:对物流设备进行统一化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等,物流工作中要严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作和管理,以统一化形式为基础和标准进行考核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对企业进行有效分级。能够有效提升政府监管能力,为物流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政府要为绿色物流管理进行有效监督,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物流工作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比如:物流废物加工法、包装法、处理法等等,有效将政府的职能发挥出来,对物流进行宏观监控和管理。而且,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为基础,对物流工作进行设计,为企业制定绿色人才培养机制。以目前物流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不够先进的主要原因是人才不足,因此政府也要规定各所院校能够研制绿色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绿色物流意识的管理人才。
(五)有效探索绿色物流发展
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环境问题有待解决,物流领域对环境污染具有一定影响,绿色物流管理理念的提出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现在绿色物流思想刚刚诞生,并没有形成固定的系统和认知,不过已经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关注。绿色物流要以减少污染、降低消费为基础,使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物流各个环节的工作。通过规范、系统的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减少物流带来的污染,有效发挥物流的价值,使得物流能够有效在社会上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兴起的管理,是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绿色管理模式。绿色物流管理模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顺应市场发展,减少物流带来的污染,为企业赢取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形成绿色环保意识理念。
参考文献
[1]林剑云.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8).
[2]刘明靖.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7(9).
[3]黄旭鸿.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8).
篇7
[关键词]绿色财务 发展趋势 模式构建
矿山企业在发展经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周边地区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作为企业管理核心之一的财务管理必须要从现实角度出发,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中来,构建绿色财务管理模式,采取强有力的绿色财务管理措施,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谋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源起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萌生“绿色思想”,随之而来的便是生态农业的悄然兴起。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也因此开始大大增强,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绿色思潮的兴起,绿色管理思想便应运而生,尤其是在追求低碳环保生活的今天,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这种绿色管理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之一的财务管理,在新一轮环境危机的形势之下,更应该打破旧的管理模式,引入新的绿色管理观念,使之发展成为企业进行资金运作和资金管理的一种导向和理念。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是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和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一百五十六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条约,而最具影响的ISO14000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这实质上就是要求企业应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使其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都要达到最小化。新《企业财务通则》中也明确规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规定了企业要自觉承担五种社会责任:安全生产责任、消化恢复和环境保护责任。因此,在实施财务管理时,十分有必要引入绿色经济环境下的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绿色财务管理。依据上述条款的归定,已经充分证明了构建矿山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是大势所趋,是支持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策,更是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然,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意义重大而久远。
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绿色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绿色财务管理目标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盈利,矿山企业也是如此。笔者认为,若想加强矿山企业财务管理,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有限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经济
众所周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更要加以保护性地利用,矿山企业在制定经营投资目标时,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针对资源与环境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以绿色财务为指导,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建立“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再生产品”的新型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二)对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进行有机整合
在构建和实施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环境不受破坏以及保护生态平衡有机地整合起来。
企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具有社会属性,对于矿山企业来说,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矿山企业的生存、发展与稳定。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经济往来的各利益主体,(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进行沟通,既要考虑他们各自的利益不受损失,还要要求他们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应该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并且要依据《企业财务通则》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等问题。加强管理,依法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使企业、社会资源、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
(三)充分考虑综合价值和企业竞争力
从矿山企业资源优化和企业盈利两方面来看,矿产资源的成本主要是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环境成本。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优势,就是既可以考虑矿产品的价格又可以考虑矿区环境恢复的成本,能够从实际角度出发,提高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益,减少环境恢复治理的压力,为实现“多赢”提供了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它从绿色管理角度出发,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构建绿色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绿色财务管理,对矿山企业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就目前实行情况来看,推行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应该从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治理结构改革和政府的监管手段两方面入手,方可促进绿色财务管理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尚秀芬.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5
[2]夏顺忠,杨蛊珍.开展绿色经营提高竞争能力[J].经济论坛,1999;18
篇8
一、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二、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三、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四、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篇9
【关键词】 财务管理;绿色财务管理;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破坏日益加剧,环境恶化逐渐加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就着重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强推动原有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全面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企业作为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必需考虑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从资金、财务的角度上来进行有效、持续的绿色财务管理已经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改革的大势所趋。
所谓绿色财务管理,就是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将资源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保护性,社会的效益性和企业盈利行为进行统筹兼顾,综合起来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方式。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耗费、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等财务管理过程中,融入环境因素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相比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绿色财务管理强调社会责任,不仅仅单纯的注重经济再生产,且注重自然再生产。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内容
1.绿色筹资。企业需要特定的资金以应对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绿色筹资主要用来进行绿色成本的支出。目前企业进行绿色筹资可以通过我国政府、世界银行、欧盟等国家和组织的环境贷款和援助,一般来说在符合相关要求并能带来一定环境业绩的企业,就可以获得这种利率低、还贷期限宽松的贷款。企业也可以通过自筹资金,发行绿色股票等金融渠道借款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性拨款等方式来进行绿色融资。
2.绿色投资。绿色财务管理要求企业除了盈利这一目标之外,还要考虑环境问题。绿色财务管理中对于投资行为考虑的因素也要多些,除了常规因素的考量,还应该对投资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破坏环境风险分析。在要求生产产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考虑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副产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对于不能处理利用的废弃物,要有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措施。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该扩大考虑的企业成本范围,如环境因素上的技术投入和设施运行费用,员工环保教育费,绿色财务管理培训费用等。
3.绿色分配。绿色利润分配是对绿色投资带来的收益进行分配。合理的绿色分配可意提高企业经营者对于进行绿色财务管理的信心和支持,也可以使绿色筹资更加容易,使企业走上良性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在进行绿色分配时,应该可以通过绿色利润分配形成绿色积累。绿色利润分配的顺序和普通利润分配有所不同,绿色利润在分配过程中应该起到提高投资者对绿色投资的兴趣和信心的目的。吸引更多的资金到环境保护上来,绿色利润分配的一半顺序为:亏损弥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利;支付绿色股履历,提取绿色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
二、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1.由于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考虑的环境保护因素,如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对废弃物的无害化之类的处理,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短期内市场竞争力减弱,企业利润减少,压力过大。这也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最主要原因。从长远角度来讲,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一致的。在不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情况下,企业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面临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处罚,社会负面影响增加,企业形象降低。通过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提高产品形象,增加了销量,提高企业经营收益,反而会对企业产生良性循环,使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绿色财务管理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习惯于传统财务管理的企业仍不习惯接受。长期以来形成的环保意识淡薄的观念,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陈旧意识成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强大阻力。
3.政府在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上面不够重视,没有相应的政策给于这些企业支持,在打击不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上,执法力度仍不够。绿色财务管理的推广实施,离不开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贷款,税收等等方面给于优惠,对于企业推广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4.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要大量费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在可预见的期限内对于其经济利益具有不确定性甚至会减少其影响的情况下,经营者是不愿意做的。在执法惩处力度不够的情况下,经营者宁愿被罚款也不愿意进行绿色投资。绿色融资也较为困难,实施起绿色财务管理体系来困难重重。这就需要企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多方面争取资金。
三、企业推进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1.企业推进绿色财务管理必须考虑到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借助绿色财务管理方式,推进企业生产方式彻底向绿色经济转变,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科技产量和市场竞争力,在解决企业环保问题,树立企业良好绿色形象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企业要提高员工思想观念,加强环保意识。环保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该加强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的教育。培养财务人员在资金的筹措、投放、耗费、回收、分配等过程中的绿色管理意识。这是企业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
3.企业要开展实行绿色会计。绿色会计参照有关会计及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政策,确认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费用,分析企业在环境因素方面对财务的影响。以便企业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高企业的绿色财务管理水平。
4.加强企业风险意识。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时,企业除了要面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外,还要应对环境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企业应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正视风险的存在,提高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四、结语
绿色财务管理不但可以使企业经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绿色财务管理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也是一致的。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企业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客户和消费者好感,从而带动产品推广和销售,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参考文献
[1]孙佳,翟文军.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初探[J].商业研究.2003(20):25~27
[2]范永太.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财务与管理.2008(10):57~59
[3]张秀婕.绿色财务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2009(14):53~54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绿色文化;绿色形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27―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经济席卷全球,并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与生产方式。企业绿色文化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在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新理念和新领域。企业绿色文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从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以绿色理念为文化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以绿色消费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绿色制度和策略,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绿色需求,来实现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整体目标的统一。
企业绿色文化的管理体系包括三个层面:精神层、行为层、形象层。精神层包括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核心部位;行为层包括企业制度及员工行为等一系列内容,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中介部位,它在精神层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形象层包括企业家、员工、环境、标志、产品广告及包装等一系列形象设计,在整个企业绿色文化管理体系中处于表层部位。
一、确立企业绿色精神文化
企业绿色精神文化在企业绿色文化管理系统中处于灵魂和核心的位置。从企业文化管理实践看来,在企业绿色精神文化建设这一子系统中,确立企业绿色价值观、企业绿色精神、企业绿色目标、企业绿色经营哲学等都是其重要内容。
1.企业绿色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人格化的产物。企业绿色价值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确立企业与自然和谐共处、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无论是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还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绿色企业发展规律来看,生态自然观都是企业在绿色文明时代到来时必然选择的一种优秀的价值观。同时,可持续发展观是企业与人类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的价值观。(2)确立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契合的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观主张科技的运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完善和健康出发,注重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要求科技运用与生态环境相容。对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既要进行科学和技术上的分析与理解,又要进行价值和意义上的判断和评价,尤其要重视科学技术自身包含的人文意蕴和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道德价值。(3)确立生存境界的自我完善与对环境的现实关切紧密结合的生态实践观。生态实践观主张积极参与变革人类生产技术方式和生产工艺的实践,努力改变不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主动投身于保护物种、保护环境的各种绿色运动,切实促进回归自然目标的逐步实现。
2.企业绿色精神
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表达,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精神的形成,依赖于企业全体员工的文化认同、认识认同和动作协同。在一个企业里,建立一种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并将其深植于每个员工的头脑中,使之成为每个员工的共识,成为每个员工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这是企业精神得以发扬光大的前提条件和实践基础。企业绿色精神应该突出企业绿色环保精神、绿色健康精神、绿色发展精神。
3.企业绿色目标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企业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一般性生产目标、经营目标、利润目标等单项多层次目标,而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企业最高目标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是全体员工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只有确立了最高目标,才能够确立整个的目标体系。企业绿色目标应该有:生产安全、健康的绿色消费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攻克技术障碍,使企业绿色产品达到国际绿色行业标准;不断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绿色品牌,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绿色浪潮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
4.企业绿色经营宗旨
企业绿色经营管理是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企业管理方式。因而,企业绿色经营宗旨应该集中体现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同时,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5.企业绿色管理理念
所谓管理理念,就是指企业经营者和全体员工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所应具有的价值理念。在企业绿色管理中,必须突出和体现绿色营销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品牌理念以及全球化理念等绿色管理理念的鲜明特征。
二、完善企业绿色行为文化
企业绿色行为文化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内行为规范和对外行为规范。对内的行为规范,使企业所遵从的“绿色”、“健康”、“环保”等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同,以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内部经营环境;对外的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对外的绿色策划宣传、绿色营销行为,使企业的形象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对外经营环境。根据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来看,企业绿色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绿色企业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除了包括企业全体(或多数)员工认同并在实际处理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善恶标准的道德原则外,主要指企业应该遵从的社会道德准则。绿色企业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绿色发展道德观,就是无公害无污染地进行生产、发展经济,使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这是以“世界整体”为单元的发展理念,是以整体性为根本原则的人类一体思想。企业要走绿色发展路线,就必须坚持绿色发展道德观,用这种道德观去规范企业行为,做到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关注整个社会,创造绿色效益。
2.行业绿色制度规范
当前,绿色生产将愈来愈体现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因此,遵从行业制度,规范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成为绿色企业保持其长久生命力的有力武器,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技术委员(S10/TC207),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国际标准化轨道,颁布了IS014000系列环保认证标准。这一由国际公认的权威组织建立起来的统一评价标准,成为全球绿色生产企业努力争取想要达到的重要行业制度规范。另外,绿色会计制度和绿色审计制度成为绿色行业又一制度规范。
3.绿色企业员工行为规范
员工行为规范也称员工行为准则,指在同一个企业之中,所有员工具有的一些共同的行为特
点和工作生活习惯。它包括仪容仪表、岗位纪律、工作程序、待人接物、环境卫生、安全维护、素质修养等。绿色企业员工行为规范应该突出绿色行业特征,无论是员工着装,还是工作流程都要做到环保、卫生、整洁。
4.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在企业营销中作用的日渐增强,建立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成为绿色企业实现其绿色营销终极价值必不可少的途径。企业绿色服务行为规范包括建立绿色服务渠道,售前、售后绿色营销服务,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等等。
5.企业绿色教育培训规范
企业绿色教育培训突出教育培训的内容在于绿色理念、绿色生产知识、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方面的知识,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绿色意识和能力。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塑造企业绿色形象文化
绿色是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色调,以绿色为特色塑造企业形象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新的选择,绿色企业形象是新经济时代的最佳企业形象。塑造企业绿色形象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企业绿色产品形象
一个企业形象如何,归根结底要看这个企业的产品。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建立良好企业形象的核心内容。绿色产品形象的塑造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绿色产品内层形象塑造,即产品的使用价值如何。它要从产品设计开始,包括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的确定,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要综合考虑环保、无污染、安全等因素。同时,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应该是“一种清洁生产”,以确保产品真正的绿色化,让消费者放心地使用。其次是绿色产品中层形象塑造,即产品的外观标识形象,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商品标识等各方面。产品标识、名称设计要符合绿色标志的要求,包装选择易分解、无毒害的绿色包装。最后是绿色产品营销服务形象,主要指售后服务状况。
2.企业绿色营销形象
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将四者利益结合起来,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绿色形象的塑造要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一要注重绿色消费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二要注重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符合绿色标志的绿色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三要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销售渠道,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四要开展绿色产品的分销与促销活动,有效地实施绿色营销策略;五要通过试用样品、知识竞赛、赠送礼品、产品保证等形式来鼓励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以提升企业绿色形象。
3.企业绿色环境形象
企业环境形象是指公众对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的情感体验,即总体印象和评价。企业绿色环境形象是企业绿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定侧面反映了企业绿色文明程度。企业绿色环境形象的目标是:注重全方位美化,塑造一种优美高雅、整齐有序、个性鲜明的企业环境。其中包括:一是院落或厂区的美化和绿化;二是办公室或生产车间内部的整洁有序;三是企业建筑群落的艺术风格和特征设计精美;四是庭院里各种装饰或雕塑具有创意和特色;五是企业区域内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有成效,等等。
4.企业绿色媒介形象
- 上一篇:测量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 下一篇:机械制图方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