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 家用电器 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网络空间相对于物理空间来说是一个新空间,是一个由网址和密码组成的虚拟但客观存在的世界。我国跨境电商的主要贸易形式为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
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跨境出易规模达4.49万亿元,跨境进易规模达9072亿元。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比例中出口电商占比83.2%,进口电商占比16.8%。
从结构上看,跨境出口电商的比例将长期高于跨境进口电商的比例,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国家近年来力促跨境电商的发展,更多旨在扶持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的渠道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到88.5%,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11.5%。
201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为11.1万亿元,同比下降3.3%。与此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却仍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广东为例,作为贸易大省,上半年外贸总额同比下降0.9%,但同期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却增长一倍,表现堪称“耀眼”。跨境电商有这样的发展势头除了“互联网+”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外,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据资料显示,跨境电商的主要销售产品集中在3C产品,而家电产品在其中占了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家电产品凭借其物美价廉的优势在南美、东南亚、印度等地区的跨境电商交易额十分客观。但大部分家电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很难在提升一个档次,所以企业需要加大技术上面的投入,研发出更高层次的商品,打入更高级的市场。营销手段也需要随着时代更新,要在各大社交平台做好营销。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跨境电商发展势头正猛,在一定时间段内都会处于上升状态。
二、我国当前跨境电商遇到的问题
我国的跨境电商正处于初步发展上升阶段,必然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下面是众多问题中最主要的三个:
(1)配送(物流)问题
商品的配送对商家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却在我国的跨境电商中经常出现问题,网上消费者经常遇到交货延迟的现象,而且配送的费用很高。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国内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全国性的货物配送企业,配送销售组织没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备的配送管理系统,这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人们的购物热情。
(2)安全性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相对公开的网络环境让很多数据跟信息都不像以前记录在纸上的信息一样不容易被窃取。在如此公开的网络环境下,很多数据容易被网络黑客窃取,所以如何保证买卖双方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很多人不愿意网上购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这。还有一些企业也因此不愿与商家进行网络贸易。
(3)法律问题
由于跨境电商这个行业是在中国刚刚兴起的,所以在关于它的法律上必然有许多的漏洞,很多商家为了利益就会钻法律空子。法律的空缺就会导致监管缺失,然后各种问题就会出现,其中侵权跟造假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这会对家电行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1)加强家电产品的创新和产品质量
跨境电子商务在我们国家能不能获得成功取决于它的根源:商品。目前国内的许多家电产品大都雷同,技术上、质量上都有许多共同特点,缺乏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应该回归根本,在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上把关,制造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向全球前沿的家电产品松下等牌子学习,这样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同时国家在政策上也要对企业这方面提供支持。企业和政府两方一同出力,国产家电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上升一个层次。同时,企业应根据国家政策“一带一路”,与周边的国家建立长久的贸易关系。
(2)建立一个较为完整有效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2016年3月我国已《全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6―2020年)》,《规划》中指出要构建共享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加快跨境电商的发展。而跨境电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就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电商网站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另外,需要整合第三方物流资源,适当建设海外仓储来解决跨境电商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3)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在电子商务中十分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而这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企业和国家共同创造。应该主要在三方面着手:在战略政策方面,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并重,先后出台国家级战略规划,在促进数据发展的同时兼顾安全保护。在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府主导和行业自律两种模式进行网络数据管理。在法律法规方面,通过修订原有立法和制定新法为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4)完善当前的相关法律
关于跨境电商方面的法律尚未成熟,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去完善,以及需要企业的配合,只有这样,这方面的法律才会慢慢地趋于完善。还有,政府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既要弥补跨境电商技术和信用的不足,又要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法制环境,避免过度监管。
篇2
跨境电商好不好做?这样的问题,我觉得你可以自己来回答。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好做,好不好做看个人的。
个人能不能做跨境电商?当然能,对于初创的个人而言,跨境电商门槛适中,回报周期短,投入产出比高,没经验的人,习惯上手后再慢也可能1个月就出单了。
没经验怎么做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主流的平台就那么几个,我们这里主要说的是出口跨境,也就是将产品从中国销往国外的事。大多数人做的都是wish,亚马逊,速卖通这三个平台,相比较其他平台,这三个比较稳定,经过多年发展运营体系比较成熟。不同平台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说一说为什么我们推荐你做亚马逊平台。对于想做跨境的中小卖家来说,首先要知道主流的跨境电商平台的申请门槛。亚马逊平台与wish平台是个人或者公司皆可申请;速卖通平台个人无法申请,只能以公司名义申请。亚马逊的注册门槛也要低一些。亚马逊平台一张支持美元的信用卡即可注册,wish平台需要申请人在其他电商平台的店铺URL地址才可以;速卖通平台需要的材料较多,包括身份证、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及地址证明材料。当然既然是卖货,更多卖家关心的是出单周期。亚马逊一般是7-15天出单,新手卖家从上传产品到出单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做到,尤其是在第四季度折扣季的时候,只要做好线上优化,出单速度会更快。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亚马逊平台的流量是非常大的,流量大才能保证小卖家也有销量。Wish平台是15-20天出单。速卖通平台竞争就比较激烈,如果是新手卖家,出单可能遥遥无期。
做跨境要面对什么风险?选好平台接下来就是挖掘细分类目,分析目标市场。有的产品在中国畅销,在国外不一定卖得动,这是卖家们要面对的第一道关。别以为做电商操作套路运营最重要,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选品就包括定位,自身的定位和客户的定位。有了定位就知道要上哪个风格哪个价位哪个品类的产品,这是最基础的。少量备货试水,找到爆款后及时跟上。爆款找不到,就谈不上持续的销量。找爆款也要分析店铺以及产品运营的数据。亚马逊后台的数据库很完善,关键还是要会看,会分析。只是把产品放上去还不行,引流又是一大难关。刚接触亚马逊的你,接触过海外社交平台吗?怎么用社交平台为店铺带来人气呢?引流方法如何配合促销方法,让产品收益最大化,这都是卖家需要考虑的问题。看似简单的几步,实际动手操作的时候你就知道,还是有人在旁边指导的好。尤其是有经验的导师指导你,你能少走很多弯路。毕竟这年代我们不能单打独斗嘛,也需要有个地方可以相互交流经验。看着以前来学过跨境电商的学员,有做实体赔本转型的,有英语专业找不到好工作的,有待业想创业的,总之起点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经过了自己的奋斗,现在都是做店主当老板的人了,小编就在想,很多时候,差距不是来自行业的差距,而是源于人思维的差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产业链 通用航空 协同发展
一、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
商务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以其大跨度、多市场的特点,吸引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纷纷涉足跨境电子商务。例如,国内京东商城开通了国外网站,国外的亚马逊、EBay等美资电子商务网站在我国布局。然而,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等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资本市场、社会和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支付方式、跨境物流模式、贸易壁垒、汇率制度、税收政策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使得经营成本构成复杂、经营风险大,使得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复杂程度相较于境内电子商务物流大幅增高,使物流己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关键性瓶颈。
二、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主要有十余种模式,但主要包括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保税区、自贸区、海外仓等,它们有各自优势和劣势(如表1)。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障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跨境物流主要依赖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跨境物流配送时间较长。例如,使用中邮小包或香港小包到俄罗斯和巴西等地,普遍的送达时间在40一90天,使用专线跨境物流也需16一35天;还有一些跨境电子商务卖家不重视进口国监管制度,或目的国海关的贸易壁垒,导致海关扣货查验,再加上一些国家需要人力清关,效率很低,跨境物流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环节复杂,当发生消费争议时,由于跨境物流存在海关监管环节,不同的国家政策、法律环境、商务环境、文化环境、语言环境、消费习惯和偏好、税收政策等方面导致跨境物流配送时间长,使得经营成本构成复杂、经营风险大,单件商品的反向跨境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维权成本很高,导致跨境买家的退换货要求难以得到支持。
三是跨境商品的“供”与“需”并没有完全对应。比如,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卖到俄罗斯排名前十的品类,与俄罗斯买家市场需求的十大品类出入较大。原因是跨境物流无法将需求的商品运到消费者手中,可见跨境物流的时效和服务会影响到体验,左右着跨境电子商务在国外的最终表现,从而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瓶颈。
另外,我国目前境内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但境外的与境内的信息系统对接不畅,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国家和物流业不发达国家,会导致包裹实时追踪难或无法追踪。
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在交易过程中己实现了即时网络化,但跨境物流模式各有特点,呈现物流碎片化、“物流数据孤岛”等,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品类无限细分化趋势对跨境物流的个性化需求不断上升,需要快速、高效、安全个性化跨境物流解决方案,所以在当今大数据r代以及工业4. 0的嵌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背景下,研究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如何协同,最终达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以及更具智慧的物流是本文的中心议题。
三、大数据时代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机制
敏捷的快速反应是物流能力的重要表现,物流能力包括点能力、线能力和网能力,物流服务链成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服务链的整体竞争力,服务链剩余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分别从收益剩余和成本剩余两个方面来实现的,而物流的价值和附加值通过服务链剩余可以得到实现。
协同学理论认为,系统间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协同学论证了关于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遵循了子系统的协同运作的普遍规律。序参量作为代表系统有序化程度的宏观量,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综合力。
四、大数据时代物流与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建
1.构建全球跨境物流服务链,整合物流资源
基于物流能力打造服务链,一方面依赖于掌握大量全球物流需求的信息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也要求物流专业服务商能提供集成化和标准化的跨境物流服务。此外,不同产业的服务链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的跨境物流需求特性也有所不同,跨境物流企业必须有针对地提供专业化跨境物流服务,即跨境物流的快速响应能力。
2.建立全球统一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
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构建敏捷物流、智慧物流,以整个服务链为平台,整合服务链上的各类资源、跨境物流信息,提供具有增值价值的服务链解决方案。
3.基于模块化的物流服务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中
信息时代由于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质量、品种、服务和交货期等成了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质量高、服务好的产品拥有更多的顾客。在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己由原来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变为服务链与服务链之间的竞争,谁能迅速适应城市场环境的变化,率先推出用户需要的全新产品,谁就能占领城市场,赢得竞争。
4.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具有先进性,通过服务链的设计与战略性的资源整合,实现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等,满足瞬息万变的城市场需求,通过模块化的组合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跨境电子商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霄宁.基于物流供应链的跨国公司模块化经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4,:34-37
[2]潘开灵,白列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13 ,14(1):45-48
[3]王自勤.供应链剩余与供应链合作机制中国物流学术 前沿报告(2012-2013)[C]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4]华细玲,吴倩.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几点思考[J].价格月刊,2012,(03).
[5]尹红璋,兰兴旺,魏正伟.论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的转化[J].物流技术,2014,(04).
篇4
传统外贸进入瓶颈期
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因素来看,传统外贸企业都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市场、商品和信息是其中不可忽视的3个重要原因。
市场 大部分外贸公司都是在充分竞争市场进行博弈,如一达通。有时候,一些企业通过投机行为获取了利益,导致很多企业跟风投机,最终造成市场混乱。
产品 产品一直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同质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使很多企业难以生存。同样,外贸工厂如果不专注产品研发,只是一味复制流行产品,必然导致客户流失。
信息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得以快速传播。信息互通后,买家更为挑剔,服务要求更高。
面对以上问题,跨境电商成为众多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绿色通道。但在跨境电商的席卷之下,传统外贸企业难以适应新环境,甚至认为跨境电商是一场“革命”。如今,每个行业都在开展“互联网+”转型,无形中给每个转型企业带来了压力。转型“互联网+”的企业马上就要进入从免费变为倒贴的阶段了。因此,传统外贸企业也要觉醒了,蒸汽机车到来的时候,马车生意的空间越来越小;网络到来的时候,电视、报纸和展会的空间越来越小。
转型的艰难之路
“电商销售+海外仓库”的模式让零售商家可以直接采购,大批发商的渠道开始萎缩,库存出现堆积。品牌薄弱的中小型企业很容易受到电商模式的挤压冲击,逐渐被淘汰。想想看,现在哪些人在学习新的电商营销技能?大部分是业务员。如今,买家在改变,业务服务的模式也随之改变,但是有些老板却很少与时俱进地学习电商团队的架构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因为老板没有与时俱进,因此组织无法真正得到变革,企业也无法适应新环境。很多个人电商SOHO是从传统外贸企业里孵化出来的,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选择继续控制,还是提供舞台?
跨境电商的本质只是链接工具,而且目前其缺陷也很明显:大买家少,小买家和小订单多,生意还是围着客户价值转的。因此,外贸公司需要通过内部管理创新,精细化产品品控和服务,让成本降低,让利润提升,架构大客户服务流程。
在新时代,企业已经不是老板一个人的企业了,需要每个部门的领导,甚至是每个员工为之努力,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传统外贸企业转型难以成功的核心的问题,正是人员的问题。企业转型是公司领导者的转型,是领导者思维模式、管理方式的转型,而不单单是简单地将线下销售模式转变到线上。
转型成功的障碍
工厂单独转型
工厂的强项是产品研发和管控供应链。从销售到生产研发,是一条非常长的利益链,如果工厂都由自己做,则需要付出很多成本,而且整体效率可能会非常低。所以,分析自身优势,分阶段转型非常重要。比如,工厂没有合适的外贸经理或电商经理,不知道如何设定目标、架构团队,没有担当责任的人,这时候如果只是招聘外贸业务员,是很难转型成功的。
很多工厂对跨境电商的理解仅限于“打广告就有流量”。这种思维在几年前还算可取,但并不适合目前的外贸市场。让没有成功经验的人运营和管控,并基于工厂库存处理转型的跨境电商,最终都会以失败告终。
寻求团队合作
篇5
关键词:外资并购;东道国;经济安全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060-0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在中国利用外资的各种形式中,外资并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扩张性的外资进入形式,外资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从理论上探讨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机制,对于中国外资并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资并购方企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它们从各自利益出发在东道国选择并购目标,展开并购活动。然而由于并购外资与东道国之间的利益目标不一致,由此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一、并购主体的全球逐利蚀东道国产业政策调控效果
对于东道国而言,外资尽管披上了先进技术、先进理念、雄厚实力等一系列华丽外衣,但其本质上仍然是受利润驱使的资本。传统的资本逐利性与现代化的资本运作方式相结合,使得频繁发起并购攻势的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不断向全球拓展利益。作为并购目标的东道国国内企业仅仅是其实现全球利益的工具。
并购主体的利润目标与东道国的利益目标不相一致是外资并购侵蚀东道国产业政策调控效果的基本原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编写的《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目标差异总结为四个方面:一是跨国公司的存在与东道国试图建立强有力的本国企业的目标相冲突;二是东道国希望得到新的技术而外国子公司则想使用成熟的技术;三是当出现进口自由化或比较优势转移时,跨国公司认为关闭其子公司更有效率,而东道国则希望它继续存在以维持就业;四是跨国公司可能想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东道国政府则希望扩大技术扩散 [1] 。这一系列矛盾决定了外资并购影响经济安全的必然性。
并购领域逐渐向战略产业集中,弱化东道国产业政策执行力。战略产业是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具有巨大规模、巨大投入、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巨大市场和带来巨大利益的产业 [2],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领航作用,是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中坚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并购主体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向战略行业集中,作为并购主体的跨国公司由于前述的目标差异,执行东道国经济政策的积极性偏低,从而弱化了东道国产业政策的调控效果。21世纪初外资通过收购控制阿根廷金融业,其商业银行总资产中外资份额达到62%~68%,这导致阿根廷国家金融削弱甚至丧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大大下降,也成为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并购主体凭借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干涉东道国产业政策调控。在世界并购舞台上尽显风流的大型跨国公司,不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具有相当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影响力。在并购东道国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跨国公司将会利用其政治影响力来影响东道国的政策制定。1965年,秘鲁政府试图调整其电话工业政策,由于这一新的政策将损害外国资本的利益,因此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便要求当时的美国政府进行干预,最终迫使秘鲁政府的这一决策无法执行。
二、并购资本的大规模跨境流动诱发东道国宏观经济震荡
外资并购方作为理性经济主体,会选择十分成熟的企业作为并购目标,这些企业往往资产庞大,所以外资并购涉及金额比新建投资大,影响也更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宗并购案――英国沃达丰收购德国曼内斯曼公司案,并购金额高达2 028亿美元。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国内市场,外资并购扩张了东道国通货膨胀风险。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通货膨胀的基本类型之一,指的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地上涨。外资并购所带来的大量资金会产生极大的投资需求,带动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也会给房市和股市增添泡沫成分。
在国际市场,外资并购诱发东道国国际收支失衡。外资并购作为一种投资形式,最终需要“还本付息”,即从长期来看,随着并购投资在东道国的日益成熟,大规模的利润汇回是必然趋势,且最终的本息之和会大于原始的资金流入。这种逆差就使得东道国国际收支账户的支出项目大量增加。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拉美国家就出现了付给外国投资的利润远远超过外国资本输入的现象。1946―1947年,美国向拉美国家投资54.15亿美元,所获利润则高达147.75亿美元 [4],从而对其国际收支平衡带来了影响。
此外,当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以外汇形式从东道国流向外资来源国,这将对东道国的外汇支付能力带来巨大挑战。从当前全球外资并购的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并购投资的主要流向,而这类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充足,当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时,很难有效应对。一旦支付压力过大,将导致东道国货币体系的不稳定,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三、并购目标的所有权转移制约东道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综合体,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是品牌和自主创新。外资并购的实质是外国投资者与境内企业或者境内企业的股东之间的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这种所有权转移对东道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主要是通过品牌替代和研发替代实现的。
品牌替代: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是连接消费者和企业及其产品的重要纽带。一个知名品牌所蕴涵的社会认同度以及与之相连的成熟销售网络、可观市场份额和忠实的消费群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并购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后,利用并购后的股东决策权,有意淡化对东道国本土品牌的发展,甚至封存以使该品牌退出市场。同时利用本土品牌原有的成熟销售网络,外资着力打压本土品牌,突出经营自身原有品牌,从而获得了对东道国同类行业企业更大的竞争优势,削弱了东道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研发替代: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与开发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研发先机就意味着在起跑线上赢得了对手。当前学术界关于外资并购对东道国技术创新与进步的认识存在分歧,一部分学者从溢出效应的角度认为外资并购对于东道国技术进步意义深远,并购主体既是资本的国际传播者,更是先进技术的跨国传授者;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外资带来的是“非核心”技术,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总体是负面的。本文认为,外资对于东道国的个别行业或企业是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的,但对于东道国整体而言,外资并购通过研发替代削弱了东道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外资在并购东道国企业后,以自身的研发替代东道国企业的原有研发,形成东道国对外资技术的过度依赖,对东道国的技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削弱东道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巴西的汽车产业,在1996―1997年间,巴西国内的几个大型汽车零部件生产商被一些跨国公司收购,致使当地的汽车研发活动下降,一些前沿性的技术研究被转移至跨国公司母国进行,导致巴西的汽车制造技术水平不断下降。结果巴西失去了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最终需要进口才能满足需要 [5]。
四、外资并购后的“挤出效应”损害东道国经济发展潜力
外资并购方凭借在政策、技术、管理、产品质量、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的优势进入东道国后,其对东道国产生的一系列“挤出效应”损害东道国经济发展潜力。这种“挤出效应”突出体现在“就业挤出” 和“投资挤出”两个方面。
就业挤出:外资并购造成失业是世界性的现象,联合国贸发会议《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分析了这一现象,并列出了几个典型案例(如下表):
部分外资并购中的裁员情况表 [1]
具体而言,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就业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外资拥有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并购后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率上升,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二是外资凭借竞争优势在东道国国内市场上打压同行业竞争对手,部分东道国国内企业减小生产规模甚至退出市场,引发失业。失业人数的增加使得东道国为了保持政治上的稳定而不得不在经济上优先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以解决就业问题,在经济结构上难以优化升级,从而削弱经济发展潜力。
投资挤出。一方面,作为外资并购方的跨国公司实力雄厚,东道国企业无论在经济实力还是经营规模上都难以与之抗衡,从而撤出部分投资领域;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的外资并购中,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企业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中,外资作为东道国的稀缺资源,享有一系列的政策优惠,这种政策优惠诱发银行的“贷款偏爱”,国内企业因资金不足而无法进行生产投资。外资的进入和内资的撤出并存,使得东道国对外资的依赖逐渐加重,损害东道国经济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冼国明.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和发展的挑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31.
[2]“中国战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从战略视角把握中国的战略产业[N].经济日报,2002-12-02(9).
[3]耿莉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意义及相关问题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4-18.
篇6
关键词:跨境电商;交易信用;物流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将不同关境的交易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支付和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把商品送达,以此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商得到世界各国和企业的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异军突起,改变了外贸企业传统经营方式,也深刻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产业链布局。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初步形成新业态模式,这既为我国贸易方式提供了新抓手,为“中国制造”出口提供了新通道,也对传统贸易下的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作为电子商务新兴国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生机勃勃,表现抢眼,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从2009年的0.9万亿元人民币,以年均31%的增速达到2013年的3.3万亿元,增长率达31.3%,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2014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超过30%,发展态势异常迅猛,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积极推动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到2013年我国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已超过20万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大量本土品牌和传统外贸企业蓄势待发,准备进入跨境电子商务领域。
二、我国发展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交易信用及安全没有保障。跨境电商虽然给交易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由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市场,是基于互联网上一种虚拟的网络商务模式,交易双方具有显著的信用不确定性。电商跨境电子商务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严重,一方面国外顾客下单前对商品的真实质量并不能充分了解,对企业或卖方的信用等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另一方面卖家也很难对国外客户的消费能力和资信做出准确评价,很可能导致卖家损失物流费用和资金手续费,甚至钱货两空。再加上对国外电子商务企业的信任程度低,信息不对称成为交易的巨大障碍。调查显示,在2013年的跨境消费中,有90%的消费者担心跨境支付的安全性。
(二)支付体系不完善。随着国内支付体系的不断发展,支付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对于面向国际市场的跨境电商来说越发的受到第三方网上支付机构的重视。由于跨境支付系统提供的国际贸易相对于国内第三方支付系统来说更加复杂,由此存在的问题也更多。首先,国家对于第三方跨境支付还没有一部较为统一的管理规范制度,没有明确其跨境业务范围,没有相对明确的保证金数值,并且相关部门对于这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强,这对于跨境电商的国际贸易有着相当大的阻碍。所以,笔者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于第三方跨境网上支付有一部制度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同时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它进行监督管理,使其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其次,由于跨境电商是跨境消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币值及汇率不同,整个交易全靠第三方支付来完成。这使得交易双方都难以知晓对方的金融状况,再加上网上交易是虚拟的、快速的,网上资金能够迅速的从上面转移,使其更容易成为非法资金流通的渠道。
(三)物流问题。跨境物流相对于国内物流涉及到跨境的存储、运输、关税等问题,因为其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商家的跨境物流成本高、速度慢,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不管是国内物流还是跨境物流,都存在信息科技化技术不强这个问题。我国的物流企业信息处理水平能力低,其分拣、包装等流程都是人工处理,这就导致了低效的物流操作和低客户服务水平。针对这一问题,物流公司应该加强现代物流技术来处理物流信息的运用,使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目前的国际物流渠道主要有邮政小包、国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建仓等方式。这些方式中邮政小包速度太慢,国际快递收费较高,专线物流虽然方便快捷,但只集中在欧美和对俄市场,性价比较高的海外建仓方式又会产生货物积压的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对成本更加敏感,在物流上受制更大。
(四)商品质量没有保证,品牌意识差。参差不齐的商品质量是跨境电商面临的一大问题。一次糟糕的线上购物体验,很容易让境外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及相应的电商平台失望。据了解,供应产品的假冒伪劣及质量问题对跨境电商影响很大,仿冒产品或是信用欺诈事件使跨境电商的信用及安全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此外,产品的高同质化很难形成品牌。商品附加值低,产品的可替代性强,最后靠价格的比拼,而不是质量、服务、特色来占领市场,这只会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生存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经验不足,品牌营销意识淡薄,营销手段单一,商品的品牌竞争力亟待增强。
三、我国发展跨境电商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和支持。(1)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监督。跨境电商提供的是国际贸易服务,比境内电商复杂,比国际货物贸易也更加复杂,需要配合的部门和行业更多,需要了解和适应的不同国家法规也更繁琐。国家应在立法上注意与国际间法律的接轨和完善,及早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加强监督,尤其是对支付平台的监管更要放在首位,既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要进行正常监管和征税;(2)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管理。应明确跨境电商的定位,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监管制度;开发统一的跨境电商平台,将海关、跨境电商、支付和物流实现有效对接,将跨境电商在海关的监管下实现规范化发展。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制定政策时体现更大的可操作性和部门协同性。在中央与地方、各行业主管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和政策协调,实现管理对接、信息共享;进一步扩大跨境电商试点口岸,在货物通关、检验检疫、出口退税、结汇政策方面给予简化手续、量化明确、放宽管制等优惠,最终实现简、快、省的大通关模式。
(二)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竞争力。不管借助什么样的交易模式,商品本身都是交易成功的根本原因。企业应注意商品品质的提高和特色化,走品牌道路。大企业应借助跨境电商做大做强,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联动,融入跨境电商的全球产业体系。小微企业更要寻找市场机会,调整传统营销模式,利用跨境电商门槛低、环节少、成本低、周期短的特点,形成利润,积累口碑,最终实现产品的品牌化和异质化。彻底摆脱商品的模仿和同质化现象,以诚信和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赖,积极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差异化产品,追求产品多样性,逐步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
(三)整合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益。从国家层面做好第三方物流的全局规划和部署,对第三方物流行业进行重新洗牌,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物流资源,形成一些具有规模效应、信息化水平高、管理科学、服务专业的大型物流企业,以便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快捷、安全、低价的物流服务。这些大型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向海外扩张,以追求跨境物流的低成本。此外,在现阶段可统筹各方资源争取多建海外仓储基地,在外贸出口主要流向国多设立第三方仓储设施,既有利于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还易于为当地的消费者所接受。
(四)解决好第三方支付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加大同银行的合作力度,让银行对于网民的在线对外付款进行监督。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加大注册用户信息的完善,提供境内境外交易双方较为准确的相关信息。最终要做到能让外汇监管部门对网上跨境外汇收支情况及资金的流向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统计。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较多,存在个别机构有着欺诈和违规操作现象。笔者认为,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制定惩罚制度,发现有这些行为的第三方机构对其实行严厉的惩戒,同时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完善跨境消费制度,消除操作漏洞。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松,张艳艳.应将跨境电商建成“中国制造”出口的新通道[J].经济纵横,2015.2.
篇7
[关键词]跨境电商;主导产业;义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5-0110-03
[作者简介]龚文龙(1981-),男,讲师, 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商、产业经济。
[基金项目]2017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跨境电商环境下义乌主导产业选择研究”(项目编号:Z2017003)研究结果。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如火如荼,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然而对近两年兴起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却较少。义乌市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出口,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了传统外贸的生存。一方面,义乌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跨境电子商务带给义乌市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逐步深入,义乌市政府提出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之都的目标;另一方面,随着义乌经济转型升级,当地外贸方式也亟待转变,同时外贸企业也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必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把“金钥匙”。最近几年的经济统计数据表明,义乌市已经进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而打造这把“金钥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加强引导,促使企业主动积极参与。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义乌市应该如何应对这次跨境电子商务浪潮,抓住机遇,选择出顺应潮流的主导产业,为义乌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对策参考。
一、研究现状
主导产业的选择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宏观经济学研究者热衷的话题,也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理论基石。然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与经济转型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现有研究多是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对于某个行业的影响。王国才(2003)从多式联运的角度对国际物流运作进行了探析。杨子刚等(2007)指出虽然传统的国际物流可以对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起到参考价值,但是脱离了电商的特性。剑玲(2012)从解决消费者争议的角度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了一些研究。王外连等(2013)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发展优势和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杨坚争(2014)通过问卷调研获得数据资料,分析了中国不同规模企业在跨境交易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尝试为企业、政府、国家提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水平的意见。陈晔(2015) 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与传统外贸的比较,分析其在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中小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思路。孙兆洋等(2015)提出应尽快推出“国际电子商务平盟 + 优质制造商国际标准 + 权威国际互认”模式。从顶层设计上提高中国电子商务的国际领导地位、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积极推动中国优质制造商的认证,从而为推动优质中国制造的品牌价值,重塑中国制造的新形象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据阿里研究院统计,义乌市内贸网商密度位居全国第一,外贸网商密度居全国第二。全市在各类平台的电商账户超25万户,其中内贸网商账户数达14万,外贸网商账户数达11万。
2012年以来,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快速增长,2012―2015年分别为505亿元、351亿元、433亿元和582亿元。2016年上半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额298亿元。设立国际邮件互换局,在全国首次实现同一条流水线上对不同监管模式的整合,开辟浙中国际邮件进出口新通道,目前日均出口量达15万票,出境目的国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国际邮政包裹平均提速153天。探索建设跨境物流专业集聚区,打造高桥村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村。依托地理优势,房屋统一租赁,集聚50家跨境物流企业,形成物流价格“洼地”,进而吸引跨境卖家集聚义乌。全市现有海外仓17家,面积达5万平方米,其中8家获批开展省级公共海外仓建设试点;幸福里、新纪元、网商创业园等3家园区获批成为省级跨境电商园区建设试点。同时,义乌市获批成为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区、浙江省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试点。
(二)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地方专业支撑平台。虽然目前义乌跨境电商贸易市场巨大,却没有一家较为成型的体现区域特色的专业支撑平台。“义乌购”虽是政府主导开发一个地方专业支撑平台,可是从目前的交易情况来看,“义乌购”的交易仍旧是以内销为主,跨境交易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2物流瓶颈效应明显,相关政策没有落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当前存在的物流瓶颈主要体现在: 一是物流距离相对较长;二是物流过程相对复杂,产品从卖家出发,要先做出口报检报关,然后走海运或者空运,海运动辄几十天,空运速度快,但是运费高,再做进口报检报关,之后才能送到国外消费者手中;三是部分国家扶持政策没有落地。虽然已经出台检验、收结汇、税收等 6 项政策来扶持 B2C 跨境零售电商,不过从交易情况来看,一些政策目前还是没有真正落地实施。
3中高级人才短缺,而且流失严重。义乌市当前中高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十分短缺,而且流失严重。原因为,一是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当下新兴的行业,长三角各地政府都十分重视该行业的发展,人才高地的“聚集效应”非常明显,因此大部分中高级人才都去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二是义乌市商业氛围浓厚,商品资源丰富,因此很多在企业成长起来的中高级人才离开公司自己创业;三是义乌市当前外贸网店众多,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存在严重的相互挖人才现象,人才流动非常频繁。这些因素一方面阻碍了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成长为中高级人才,另一方面导致大部分中高级人才流失。
三、跨境电商背景下义乌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一)主导产业选择的意义
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产值占有一定的比重,采用先进的技术、产业关联度较高、产业增长率高,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产业或部门,但往往表现为由多个紧密联系的具体产业组成的产业群。因此,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对义乌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有利于找到在跨境电商环境下义乌市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有利于优化义乌市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第三,主导产业的选择强调关联效应,包括前向、后向和旁侧效应。通过三个方面影响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
(二)跨境电商环境下义乌市主导产业选择
2016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81亿元,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0:361:619调整为20:344:636,第三产业比重比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义乌市全年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1770亿元,增长171%。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295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22016亿元,增长47%;进口279亿元,增长246%。电子商务交易额是GDP的158倍,进出口总额则达到了近2倍。
上述数据说明义乌市的电商和外贸发展十分繁荣,是义乌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与目前义乌市确定的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主导行业产生了一些矛盾。义乌市应该针对电商和外贸行业的发展适当调整主导产业,如加入与电商相关度较高的物流仓储、软件信息、移动互联等产业,一方面可以促进义乌市的电商和外贸更好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义乌市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跨境商环境下义乌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1政府引导、行业带动,促进义乌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首先,完善外贸行业发展规范,鼓励涉足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仍不规范,首先应完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规范,由跨境电商代表组成行业协会,制定标准的行业行为规范,形成有序的市场秩序,规范该新兴行业的发展。同时,应建立健全制约与监督机制,通过完善的监督体系,避免跨境电商之间出现恶性竞争,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其次,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很多,但最核心的是交易电子化,这就要求交易过程需要绝对的安全和可靠。因此,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一方面可以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信息安全产业本身也是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第三,组建M2B2C的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义乌拥有世界闻名的小商品市场,目前超过2/3的商品销往境外,然而大部分还是以传统贸易为主。因此义乌应该抓住这次机遇,鼓励和培养小商品生产企业和商家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去开展贸易。该模式可以为制造企业压缩中间流通环节,引导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2建立政府―学校―园区―企业多维度人才培训体系。首先,建立分层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可以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初级只要熟练掌握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中级则还需通晓外贸知识和商务礼仪等,高级需要把握跨境电子商务全局,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把脉。因此,不同层次的人才需要不同层次的培训,义乌市应为不同的需求群体进行不同层级的培训,并进行跟踪,随时为其提供更高层级的服务。其次,政校区企协同,共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培训。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圆满完成。第三,组建高水平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师资团队。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社会培训机构中承担初级人才培训的教师除了要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要有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工作经验,才能胜任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剑力,雷瑛.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路与着力点――以河南省为例[J].学习论坛,2015(8):36-39.
[2]武建伟,李飒.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问题和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9):124.
[3]陈剑玲.论消费者跨境电子商务争议的解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4-156.
[4]王外连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9):23-24.
篇8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国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入市场经济,非公经济重回历史舞台,现代经济体系逐渐构建起来,但综观国内各行业,不少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恶性竞争与发展循环中,整体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赖以生存的仍然是成本优势和模仿能力。此种模式已然遇到环保、资源、能源、国民福利等多方面的瓶颈,也制约着国家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在这次历史性的转型中,将涌现众多阶段性的投资机会,并购首当其冲。
并购能带来什么
对于同业并购来讲,并购能够比单纯内生式发展更为迅速的扩大产能规模,提升生产、研发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并购也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进入新的市场、获得新产品、技术或管理经验。
而对于多元化并购而言,并购能够使企业迅速拓展产品线甚至进入全新的业务领域,构建更为合理的收入和利润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
并购是一种高阶的商业运作,其发展需要产业基础,也需要制度和服务软环境相配套。现阶段,这些条件已大体具备,并购交易渐成常态,也会反过来促进并购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跨境并购机会
跨境并购将成为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加速器,这也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必然。近几年,国内流动性充足、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大量西方企业陷入困境等因素也在客观上刺激了跨境并购膨胀式发展。通过跨境并购交易,本土企业有望在传统产业、新经济领域分别实现突破。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口红利逐步释放殆尽,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即将终结。事实上,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已较我国形成显著优势,纺织、制鞋等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已开始外迁。国内制造业未来将转而依托资本、技术、生产效率、政治及经济稳定性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与此相对应,制造业需完成结构调整与升级,中高端技术装备、航空航天(特别是通用航空)等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将成为下一轮并购与产业转移的热点,上游核心元器件供应商、拥有某方面领先优势的同行业者均可成为收购标的。
“猎取”新技术。获得先进技术是实施并购的重要目标,在高科技及新经济领域,这种目的性更为明显。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在同步获取全球领先技术方面受到很大限制,但是技术的渗透和转移是一种必然,中国企业特别是相对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仍然有很多机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并购交易获取新技术。把触角伸出去,重点关注硅谷、以色列等技术创新圣地的热点,抢先布局、借力起飞,这种模式值得考虑。
并购交易风险高,跨境并购风险就更高,各国文化、法律环境等差异巨大,任何环节都有可能成为致命因素,需要投资者谨慎对待。
重构产业格局
行业领先者主导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国家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优势企业身上,过于分散的产业结构不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除电力、能源、航天军工、核工业等少数国家垄断产业及互联网等个别不依赖工业基础的新经济外,国内各行业产业集中度普遍较低。以医药行业为例, 2013年国内医药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国内最大的医药企业上药集团销售额仅171亿元,市场占有率不足1.7%。而全球排名首位的美国强生2013年全球销售额达713亿美元,销售规模差几个量级,利润差距则更为明显。大量本土医药企业销售额仅数亿元甚至不足亿元,利润寥寥,根本无力承担创新药动辄耗时十年的巨额投入,必然陷入不断重复仿制的怪圈。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可以实现本土企业优势产品和业务的集中化,消减过度竞争,集中资源进行业务创新,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
以上市公司为核心进行再融资并购。IPO审批制短期内难以改变,上市公司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大量上市公司现金头寸充足,主营业务发展遭遇“天花板”,以资产重组方式收购盈利良好的新业务是一个多赢的解决方案。受益于近期并购重组及再融资监管政策放松及部分公司打包上市(近期的典型案例是成飞集成),201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已完成的再融资并购交易高达558起,涉及金额2154亿元。
此外,大量上市公司出资参与股权投资基金或并购基金,这其实也为后续并购优质项目注入上市公司埋下了伏笔。并购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愈加密切。
资本牵引下的“资源再配置”。国内企业集团特别是民营家族企业多呈现一种低层次的业务聚合状态,不断做“加法”,往往大而不强,盈利能力脆弱。另外由于国内企业管理职业化、核心资源(技术、能力、资源禀赋等)等方面基础薄弱,一旦在资金链、业务拓展等方面陷入困境,大多只能清算了事,能作为有价值的收购目标的并不多。但日益融入世界的中国企业正在逐渐成熟,有价值的并购越来越值得期待。做“减法”式的分拆出售及并购重组将涌现,并购也将不再单纯针对企业整体,转而重点关注有价值的资产或业务,这种转变将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未来我国破产重组制度与运作机制的完善也将为并购提供非常可观的发展空间。
上述我们提到的各类机会可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此处笔者以一个案例予以说明。2010年,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携手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收购通用汽车电子转向与传动业务(即“耐世特汽车”),这是当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使中国增加了一个销售过20亿美元的重量级零部件企业。2013年10月,耐世特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至2014年7月股价已突破6港元,较发行价2.8港元上涨一倍有余。这次并购是一次全球范围内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也是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
催生中介服务需求
根据清科的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完成交易784起,同比大幅提高79.8%,其中披露金额717起,涉及金额510.23亿美元,同比提高19.0%。并购潮已然来临,这将激发市场对于聚焦并购交易、更专业化的中介服务的需求(律师、会计师、投行等)。特别是投行服务方面,国际化投资银行是并购交易非常重要参与者和智囊,而我国的券商投行目前主要提供 “通道”业务,服务同质化异常严重,投行顾问服务价值体现不足,亟需实现质的突破。
篇9
据介绍,在智慧商圈,消费者可通过WIFI轻应用、微信公众号及APP等入口,增强与商户、其他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高购物的便捷性、舒适度。静安智慧商圈还在服务平台上整合旅游、文化、体育等数据资源,进一步使商圈从购物消费的场所转变为一个体验、社交的中心。
“对大数据的精准研发和使用,是智慧商圈核心竞争力之一。”静安智慧商圈运营方、上海数银科技CEO陆建明表示,智慧商圈的核心在于建立全视角、多维度的客户动态数据库,通过对消费、上网、客户行为、停车时间等各种细节数据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进行“定制化”营销,提升用户体验和便利度。
分析人士认为,智慧商圈建设也是传统商业借助“互联网+”应对压力、加快转型的重要招数。
以南京西路为主干道的静安商圈是上海最重要的商务商业中心之一,进入上海的国际一线品牌有90%以上在此开设有旗舰店或专卖店。据不完全统计,在该商圈工作的白领超过20万人,每天客流峰值接近百万。
但另一方面,随着电商、跨境购物的快速兴起及商业商务成本的刚性上涨,传统商圈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以静安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二季度商品销售总额增幅快报数为7.35%,较一季度下降2.66个百分点;商圈内国际一线品牌扩张乏力,上半年销售增幅明显趋缓。近年来,上海的徐家汇、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五角场等核心商圈都在不断探索转型路径。
静安区商务委员会主任诸旖认为,“互联网+”将为商圈转型“插上翅膀”,“通过各类资源的整合共享、线上线下的互动等,商圈的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级将有机会获得一个飞跃式的提升。”
上海是全国商业重镇。当日同时启动建设的7大智慧商圈,也被认为对国内商业转型具有风向标意义。上海市商务委巡视员顾嘉禾说,智慧商圈建设是商业转型大势所趋,上海将抓住机遇,为智慧商圈建设和商业转型升级作出示范。
相关链接:
互联网商圈新体验
逛街时,随时定位显示当前位置、找到目标商户。
购物时,即时获取商户新品、促销等信息,下载电子优惠券,实现近场移动支付。
篇10
关键词:河南省;对外贸易;富士康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0日
一、河南省对外贸易现状
对外开放以来,河南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不足1,000万美元,发展到2014年进出口总额65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依然再创历史新高,增速跑赢了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出口总值均居中部首位,其中出口总额2,418.81亿元,增长8.4%;进口总额1,575.55亿元,增长6.1%。从对外贸易发展的增幅来看,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增长幅度都很大,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同时,河南省对外贸易也面临着发展机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立使河南的外贸发展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的结构转变,与航空港有关的对外贸易渐趋繁荣,新的贸易业务发展迅猛,品牌效应非常明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在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战略中,郑州作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物流通道,将给河南的进出口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海关通关一体化的形成,将会在郑州形成海陆空联运的通关模式,使河南省及沿路企业的通关成本和费用得到大幅度的降低,使得企业更加省时省力省钱,对河南省的对外贸易和跨境物流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富士康入驻河南
富士康是台湾鸿海精密集团在大陆投资的专业生产3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1974年在台湾成立,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建立了30余个科技工业园区,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科技制造服务商、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富士康对劳动力有着庞大的需求量,也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更是有着极大的拉动作用,因此成为地方政府争相邀请“入驻”的对象。资料显示,富士康在河南省给其提供土地供应、税收、用工服务等多方面优惠的基础上成功入驻河南。对于河南而言,富士康的入驻,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贸数据的刷新,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配套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跟进布局、有效地解决了河南籍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河南,推动着河南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数据显示,河南省进出口总值于2012年成功突破500亿美元,总额为517.5亿美元,增速位于全国第三位,而这距离富士康入驻河南仅仅只有4年的时间,富士康为河南省的外贸总额贡献了293.9亿美元,占一半以上,发展之快令人惊叹。近年来,随着富士康成为苹果手机在中国地区的主要加工产商,手机项目也落户河南,以手机为代表的加工贸易成为河南省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据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14日,今年一季度,河南省进出口总值1,008.4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2%。其中,富士康对进出口总额的贡献率为92.3%,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3.5%。而在中部六省之中,河南进出口总值、进口值和出口值居中部六省第一位。
富士康的投产以来,还吸引了诸如酷派、天语等十来家智能手机生产基地落户河南,这不仅带动了河南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加快了河南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郑州富士康因其庞大的用工数量,吸纳了30多万的河南籍农民工和一些周边省市的农民工,有效解决了农民工远离家乡去打工的困扰,提高了农民工的经济收入。另外,郑州也在富士康的影响下获批中国第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目前已有26条全货运国际航线,是内陆地区第一,2014年货邮量跃升为第七位。
三、河南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富士康为河南省对外贸易立下汗马功劳,对河南对外贸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关于河南引进富士康的争议却也一直都在,热度不减。不少学者表示,河南患上了“富士康依赖症”,河南对富士康的高度捆绑,不仅有利更有弊。
(一)河南省对外贸易呈现明显季节性走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为3,994.4亿元人民币,其中富士康的贡献率为7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0.3%。因为富士康手机项目落户河南,导致河南省的进出口总额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走势,每年9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外贸进出口额走势明显偏高,处于旺季,而2月份至8月份,外贸进出口额走势相对平缓,处于淡季。
(二)放大苹果产业链波动风险。富士康依赖于几大电子产品产商的发展,例如苹果,而富士康将苹果手机整机生产基地放在河南,因此富士康的订单起伏会使河南的电子信息产业受到影响,苹果手机订单的减少会直接影响河南的出口贸易,冲击河南的外贸产值。再加上电子信息产业的特性,产品更新换代快,兴衰周期短,若日后出现替代性通信技术,就会对富士康以及河南的电子信息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河南过分依赖富士康,无疑会加大经济发展的波动性。
(三)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富士康入驻河南使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贸易在河南的外贸经济增长中占有很大比重,形成“富士康打个喷嚏,河南省出口贸易感冒”的局面,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2015年一季度,河南省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的总额为679.1亿元,是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67.3%,特别是2014年,河南省累计出口手机7,343万部,手机单项商品出口总值占河南省外贸出口的53.1%,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富士康的依赖程度。
(四)中小企业经营环境趋紧。河南省外贸企业主要是小而多、总体不大、势力不强,大多是对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和自主产权,产品的附属价值非常低。同时,出口企业还面临着劳动力、资源能源、资金等要素成本的上升,对企业出口利润影响较大。劳动力需求明显增加,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短缺,工人的薪酬待遇不断提高;人民币的升值使出口企业遭受汇兑损失,新增贷款量不足,企业融资成本明显增加,企业资金紧张;另外,资源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强化。随着河南重化工业用能增速加快,全省工业电力、能源消费增速将会持续回升,能耗反弹趋势较为明显。国家对各地能耗总量实行分级控制,资源环境的约束力也会进一步强化。
四、河南省对外贸易建议
(一)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努力培育自主品牌商品出口,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产权的品牌,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赚取足够的利润,有足够的利润,就能解决人力资源问题、人民币升值、资金紧张等问题。因此,企业应该要有品牌意识,提高对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品牌建设,为企业注入活力。政府应积极扶持企业引进高科技产品,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在税收政策、研发资金筹措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减少企业的压力,保护企业的利益,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促进贸易方式多元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如阿里巴巴,特征鲜明、时效性强、交易次数高、在互联网上透明度高;金额小、重量轻;种类多、交易主体多元,在当今的互联网经济中很受欢迎,与传统贸易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跨境电商的生存能力和外贸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传统外贸企业,政府应培育服务企业,带动跨境电商发展。目前河南的大多数企业都是传统企业,对跨境电子商务不太了解,就算有意愿也不知道如何开展,政府应该对这些传统企业进行培训,帮助企业及其产品制定相应的跨境销售策略,引导与扶持企业开展国际电子商务,逐步实现向集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服务于一体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转型。
(三)以出口基地建设和引进出口型项目为重点,努力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要提高配套服务的水平与层次,合理规划和大力建设现有的工业园区,建立健全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转移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创造更加有利于外贸发展的环境,缩小河南省作为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在对企业服务水平、层次、能力上存在的差距,让更多投资人、企业愿意来河南投资办企业。同时也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引进产业的层次,争取引进更多类型的大型企业落户河南,形成合理的行业竞争,增强抗击系统风险的能力,改变富士康外贸进出口一家独大的局面,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程度,避免苹果产业链波动的影响。
(四)努力推动传统外贸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化、综合服务型外贸企业。首先,要逐步实现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中占主导地位,鼓励企业经营多样化,让更多的国企、民营、私企加入到外贸行业中,以此来改变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方式;其次,应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推动进出口贸易由低附加值的产品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转变,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鼓励企业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努力创新,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另外,河南省应该抓住“中部崛起”政策的契机,创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加工企业入驻,充分发挥引进产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加速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主要参考文献:
[1]金晖.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2.
- 上一篇:电子合同的优点
- 下一篇:测量学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跨境电商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