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分析

篇1

关键词:稀土贸易;出口供给能力;进口需求能力;中日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202-04

引言

中国世界稀土产业上游的绝对优势却没能给中国带来相应的贸易利益,相反中国在稀土的贸易领域受到发达国家的联合限制。中国的稀土资源总数量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前占到世界一半以上到目前仅仅占到23%,稀土这样重要且越来越稀缺的资源的战略流失,使得国家对于稀土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稀土行业的竞争优势进行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不论是产业内部企业无序竞争,还是稀土的过度开采导致的资源流失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抑或是长期以来对稀土产业政策的不足,再有就是稀土国际贸易政策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Redding和Venables(2004)的框架,着重分析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国际贸易的出口供给能力和进口需求能力。日本是中国最大的稀土贸易伙伴,从2003年以来一直占到了中国稀土对外出口的80%以上,因此侧重对日本的稀土贸易优势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的稀土出口贸易

截至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已经出口到49个国家和地区。

1979—2008年中国稀土出口总量和出口创汇情况。中国稀土出口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57400吨。2007年和2008年出口总量有所下降。2009年中国出口稀土总量为3.61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6.67%,出口金额31 000美元,比上年下降34.92%。特别地(见图1),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远远领先其他主要稀土进口国家。

二、空间分解模型的理论框架

对于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来说,要去探究衡量这个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产业竞争力以及具体的相关优势,比较约定俗成的办法便是用显示性比较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IMS)、贸易竞争指数(TC)。显示性比较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具说服力的指标,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一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可反映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或竞争地位的变化,比例提高说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本文在借鉴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借用Redding和Venables(2004)在利用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在分析101个国家时的理论基础,同样地从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来立体地分析过去十年来中国稀土国际贸易的优势,这是一个新的角度来衡量中国稀土的国际贸易。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经济地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一个国家的出口情况,一个国家的区位和一个国家与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该国在多大程度上与世界需求市场相关联,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出口情况。另外一个影响一国的出口情况的就是该国本身的经济实力,也就是说该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世界市场需求。只有深刻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能比较全面地解释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及其相关产业优势情况。

首先建立模型:假设世界上有i=1,2,…,K个国家,各国的制造业部门生产差异化的产品,也就说存在产业内贸易,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函数的形式是替代弹性不变的效用函数:

Uj=[∑i

1NiX (σ-1 )/σ]σ/ (σ-1),σ>1 (1)

在(1)中,σ表示差异化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表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Ni表示国家i生产的产品种类;Xij表示j国消费的一系列产品中单个产品种类的消费量,并假定各国对每类产品的消费量都一样。各国的价格指数Gi由在i国生产在j国销售的各类产品价格Pij整合而成,可以表示为:

Gi=∑k

iNiPij 1-σ]1/ (1-σ) (2)

同时我们假设J国对差异化产品的总支出是一定的,那么根据谢泼特引理,j国对某类产品的消费量为:

Xij=Pij-σEjGj (σ-1 ) (3)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需求的价格弹性σ,EjGj(σ-1 )决定了国家J需求曲线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之上,假设所有国家i类产品的出厂价格一样,考虑冰山成本的运输形式,有产品从i国到j国的价格则是Pij=PitiTijtj,也就是说,每从i国运输一单位的产品到j国,由于采用冰山成本的计算方式,那么就要在i国输出Tij(Tij>1)单位的产品。其中,ti和tj分别代表i国和j国在国内的运输成本,Tij表示从I国到J国的跨境运输成本。这样,我们就可以表示出i国出口到j国的出口总额:

NiPiXij=NiPi1-σ(tiTijtj)1-σEjGj(σ-1) (4)

整理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

NiPiXij= [ni(piti)1-σ](T ij1-σ)[Ej(Gj/tj)σ-1] (5)

从(5)式的右边我们便有了外部需求能力和内部供给能力的基础,右边的第一项为i国生产的产品数,本国产品价格以及国内运输成本的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该国的内部供给能力(supply capacity),用SCi来表示;中间的一项则衡量了国际贸易的跨境运输成本,第三项为输入国的价格指数,收入还有输入国的国内运输成本,衡量了输入国的需求能力(market capacity),用Mj来表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进口国的总支出(表现为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进口国内同类产品价格越高,进口国国内运输成本越低,出口国面对的市场容量越大,出口潜力和出口的竞争优势也越大。

在这个基础之上,一个国家的对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为:

Xi=nipi∑j≠ixij=sci∑j≠i(Tij)1-σmj (6)

在(6)中,我们将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外部市场需求也就是外部需求潜力定义为(foreign market potential FMP)定义为:

FMP=∑j≠i(Tij)1-σmj (7)

将(7)代入(5)则得到:

Xi=SCi FMPi (8)

这样,我们就将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表示成了该国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潜力的关系式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将同时受到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正相关影响。对(8)的对数形式进行全微分,则我们可以得到:

dlnXi=dlnSCi+dlnFMPi (9)

继续我们可以得到:

X"i=SC"i·FMP"I (10)

(10)中的带“"”的变量表示变化率,这样我们就能将一国的出口总额分解成内部供给贡献率和外部需求贡献率。

在得到这样的基本理论框架之后,我们尝试用中国对世界主要国家日本、美国、德国、印度以及中国的香港近十年出口数据来衡量对于中国的稀土出口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贡献率。为了便于计量,我们首先需要引入引力模型来对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进行进一步的量化考察,而后构造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相对应的衡量指标,由第一步得到的参数构建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时间序列指标,这个指标就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十年以来对世界主要稀土出口国家的内部供给和外部需求的贡献率,进而考察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稀土出口的影响程度。

这里我们仍然应用RV(2004)的方法,引入下面的引力模型:

lnXij=α+βjPartnerj+γiCountryi+δ1lndisij+δ2bordij+uij (11)

等式的左边,也就是被解释变量是一个国家i对国家j的出口额的对数形式,δ2bordij是反映两国是否接壤的虚拟变量,Partnerj和Countryi分别控制进口国的市场容量和出口国的供给能力。下一章的实证研究我们将会用(11)式估计出来的参数得到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的时间序列,这里先阐述实证研究理论的依据,国家供给能力:

SCi=exp [γi Countryt^] (12)

国家i的外部市场潜力则可以表示为:

FMPi=∑i≠jexp[βjPartnerj^]DISTijσ1^exp[δ2Bordij^] (13)

三、中国对日本稀土竞争优势分解的实证研究

在上一部分论述的理论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实证量化研究,在(11)式中,Xij可以用中国对贸易对象国家的稀土出口总额来表示,Partnerj是衡量贸易对象国家需求能力,可以用贸易对象国家衡量经济容量和总量的GDP来表示,Countryi则是代表中国的出口供给能力的变量,可以用中国的经济总量来表示;lndisij是重力模型中比较经典的变量,也就是贸易双方的距离,这个可以沿用经典的重力模型中两国首都的距离来衡量,bordij是衡量贸易两国书否接壤的虚拟变量。这样,我们在获得了2003—2011年的以上数据之后就可以根据第三部分理论后对中国与贸易对象国的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的影响做实证测算。

我们把(11)按照对日本的情况进行一定的修改:

X中日稀土出口额=α+βjPartner日本+γiCountry中+δ1lndis中日+

δ2bord中日+ui

导入表1的数据,并且结合(10)根据全微分的基本原理可以得到2003—2011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贸易中内部供给能力和外部需求能力中对中国对日本稀土出口的总额影响(如图2所示):

在得到分别对出口的影响后,我们可以得到下页图3,也就是内部供给能力单独和外部需求能力作比较时在影响中国对日稀土出口的比例(见下页图3)。

由下页图3的图标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1)在2003—2011年之间,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贸易额总体上是呈一个快速增加的状态,但是我们测算出来的结果是外部需求对中日稀土出口额处于一个负面的状态,这部分原因是因为日本在二战之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在测算期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而且增长缓慢,甚至在世界经济危机(2008—2010)的时间里近乎零增长,所以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外部需求会对稀土出口额出现负面的影响;(2)我们测算的结果只是一个变动率的影响,并没有直观的负面作用;(3)我们的内部供给能力对稀土出口的影响始终是积极正面的,在测算期内中国的每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每年10%左右,这与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的增长有着正相关的作用,其次我们要主要的内部供给能力也在于在测算期内国内稀土企业不断增加稀土开采量,增加企业竞争力,保持稀土研究创新增加附加值等要素有一定的关系;(4)我们注意到在世界经济危机(2008—2010)的时期外部需求和内部供给对中国对日本的稀土出口额产生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要小得多,原因是在稀土需求整体向上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减慢,日本经济将近零增长的时候对这样的总趋势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即使2009年中对日本稀土出口额大幅下降。

小结

在中国稀土的国际贸易虽然在市场占有率在世纪市场上的绝对优势的光环下,创新性地利用空间分解模型比较分析了中国对日本中国稀土贸易的国家,发现相对于外部需求能力而言,中国稀土之所以能有如此之高的市场占有率,是因为中国的内部供给能力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的稀土储量以及开采量、技术进步、国内相关产业的进步等因素,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国外的需求没有起到作用。

参考文献:

[1] Bidarkota.P,modity prices and the terms of trade[J].Review 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0,8:647-666.

[2] Yan J,Xiong J.China’s Rare Earth industry:Past,present and future.Rare Earths’98,Materials Science Forum.1999.

[3] Kosynkin Vd,Moiseev Sd,Peterson Ch.et al.Rare-earths Industry of Today in the Common 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1993(Vol.1-2).P118-120.

[4] Strategic Resources Workshop Report,“Strategies towards securing a stable supply of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2006).

[5] Rubinstein A.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Econometric,1982 (50):97-109.

[6] Redding S.,A.Venables.EconomicGeography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4,(1):53-82.

[7] 陈占恒.中国稀土产业动态和相关政策概览[J].四川稀土,2010,(3).

[8] 苏文清.中国稀土产业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9] 刘衍,马明.中国稀土定价权夺回的措施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1,(6).

篇2

城市自古就有。然而,一般说到城市化,则指的是自产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形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的大量集聚,从而使资源的集聚点—城市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化的本质,是资源(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从现象上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难以隔离的孪生物。由产业革命推动的工业化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积累财富的手段和方法,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积累财富的组织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爆发性的提高和发展。工业化首先是技术革命和技术不断创新的过程,然而,工业之高度的生产力还依托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是经济资源在经济主体的集聚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而集聚经济则是经济资源在地理空间的集聚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正是这两者,尤其是后者—集聚经济,成为工业化时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一个肯定无疑的、不可违背的经济规律是: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必要条件。首先,集聚经济起始于规模经济。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资本和人力资源在经济主体上的大量集聚。这是实现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先决条件。这种集聚又同资本和人力资源在区位上的集聚发生必然的联系。在工业化时代,这种集聚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原因。其次,工业化是一个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占工业部门的行业被不断细分,工业企业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体系,以实现其规模经济。

显而易见,这种社会化分工体系只有在区位上实现其集聚才能取得最优的效率。不仅如此,资本、人口、生产在特定区位的集中,必将使这一区位的交通、物流、商业、贸易等部门相应产生和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邮电通信和各类服务业亦相应产生和发展。这一切的集聚就又构成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集聚经济”的源泉,成为城市数目不断增多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根据。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集聚经济之源泉还不止于此,企业经济活动的集聚也必将促使公共经济活动的集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乃至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在城市的发展,使集聚经济得以进一步放大。反过来说,科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离开了集聚也难有其发展。最后,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在特定区位的大规模集聚,也就是人口在城市的大量集聚,同时意味着市场的集聚。有了规模市场才能有规模生产,有了规模生产才能享有规模经济。集聚呼唤新的集聚是集聚经济的显著特点。城市化不可阻挡的发展,城市规模难以驾驭的膨胀,其推动力即在集聚经济。回顾中国建国50年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历程,无论在理论上、认识上还是在政策上,对工业化必须与城市化同行,在推进工业化时必须重视和依托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这一点,并不十分清醒。

二、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

在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以城市化率的变动为参照物)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为参照物)之间,在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以人均GDP或GNP为参照物)之间,可以找到一定的相关规律。如果我们对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做一个阶段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工业化的起步期、工业化的扩张期和工业化的成熟期,在工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阶段性的、非线性的经济结构演化过程。总的说,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城市化的速度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则不尽相同。

1.工业化的起步期与城市化率。工业化起步期的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轻纺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轻纺工业的兴起,大量农村劳动力将离开土地进人工厂做工,从而城市化过程就发生了。但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农业进人城市,需要有发展了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支持;工业的发展也需要资本的积累过程;还需要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城市对人口的增加提供可容量。然而,相对于此,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还相对较低。因此,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呈现平缓上升的态势。这一时期也就是城市化起步期。据统计分析,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16%,法国为0.20%,德国为0.25%,美国为0.24%[l](P48)。此时的就业结构,农业大体从50%以上向50%以下下降,第二、第三产业都从25%以下向25%以上上升;城市化率则向30%以上发展。

2.工业化的扩张期与城市化率。工业化扩张期的主导产业是钢铁、化工、机械、汽车、耐用消费品等重、化工业。这一时期是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进人加速发展、国民经济总体实力迅速增强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也必然是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据统计分析,在工业化的扩张期,城市化水平的年均增长率是工业化起步期的1.5倍至2.5倍。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0.30%,法国和德国为0.35%,美国为0.52%〔‘](附)。在这一时期,城市化率将以较快的速度向70%攀升。

3.工业化的成熟期与城市化率。工业化成熟期是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进人深加工化的过程。生产经营由量的粗放型扩张向质的提高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据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分析,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结构还是从C江护结构来看,在上升到40%左右后,将缓步下降。与此相应,城市化的速度亦有所降低。城市化进一步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工业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动中,城市化率的变化呈现为S型上升曲线川‘RS)。

4.我国将进人城市化的期。从以上曲线来看,城市化率达到30%左右,城市化过程将进人一个相对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30.4%。根据世界城市化规律的经验性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应进人城市化的加速期。关于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我们还可以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口〕P或人均GNP)与城市化率的相关性中去分析。见表l。

三、服务经济化与城市化

从统计分析来看,城市化的进展同第三产业的发展的相关性要高于同第二产业发展的相关性。对美国1870年至1970年城市化率的变化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的变化、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的变化之间求其相关系数,则前者为0.6055,后者为0.9700。对日本1920年至1979年上述两个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则分别为0.8612和0.9287。中国1952年至1998年的上述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2和0.9237。可见,即使是在中国,城市化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依赖,也要高于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在对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中就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的探讨中发现,农业(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将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离开了农业的劳动力将进人工业和服务业,离开了农村的劳动力就进人工业和服务业集聚的城市。其中工业(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是呈现倒U型的变动,也就是先上升,而后停滞于30%至40%左右,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这一比重将呈现下降的趋势。而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与农业正好相反,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在工业化的后半期,城市化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是激发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在特定区位的集聚,又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而且,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无论从就业规模还是从GDP(GNP)水平来看,其上升速度都越来越快于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部门,从而服务业就成为城市化的最大动力源。“孤树不成林”,服务业本身对区位集聚的依赖高于工业,俗话说:“店多拢市”,服务业只有集聚才能出效益。服务业的集聚与发展对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服务业也只有依托于城市化的发展才能生存和发展。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将呼唤和推动服务业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化之所以不停地发展,其推动力就是服务业不停顿地发展。在我国,对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乏认识,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化的发展这一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指出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最大推动力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指出,城市化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离开了城市化,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产业经济学中,解释产业结构变动的一个理论工具,是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其差异越大,产业结构变动的能量就越大;越是成熟社会,这个差异就越小。1998年,我国三次产业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6、2.09、1.22,其差距极大。农业的就业人口又占了总就业人口的50%左右。

因此,农业就业人口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存在巨大势能。从政策的角度考虑,希望第三产业有更大的发展,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总是落后于第二产业,至今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还是来自于工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滞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缺少必不可少的城市作依托所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进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里的所谓“新”的重要内涵之一,就在于城市化进程将加速。可以预见,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相互推动和加速发展,不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城市化率都不过30%左右,处于较低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经济在发展上的后进性,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巨大潜力所在。

四、外部性与现代城市问题

趋近于集聚经济、外部经济之经济资源的集聚,造就了城市化过程。经济资源之大量、迅速的集聚,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又将引发由此而来的集聚不经济、外部不经济。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集聚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典型表现就是“城市病”。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宅紧张、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恶化、水资源短缺等即是城市病的表征。城市病的恶性发展必将抵消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现代城市的发展与生存,处于发展集聚经济、外部经济与抑制和治理集聚不经济、外部不经济的矛盾与抗衡之中。一般来说,城市病会恶性爆发在工业化的扩张期,也就是在城市化的期。在这一时期,部分中合城市将难以阻挡地走向巨大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城市化已经步人期,同时也将进人城市病的高发期,可以说,城市病已经开始在我国城市中传播和蔓延。因此,我们在讨论经济结构进化与城市化发展的相互关系时,也必须同时讨论城市化与城市病的关系。要医治城市病,首先就不得不依靠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人与建设,同时也不得不依靠加大城市管理投人的力度。这一切就必将给城市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

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的每次改善都可能引发新的集聚,集聚呼唤新的集聚,致使城市病治不胜治。轰动一时的1975年纽约市财政濒临破产事件,就是城市病压垮财政的一个例子。由此,人们对特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和发展产生了疑问和疑虑。政策推动产业布局的优化和调整,可说是减轻城市病压力的一个出路。老牌工业化国家—英国,早在1891年城市化率就达到了72%,因此,医治城市病动手也较早。1934年,英国就制定了《特区法》,以工业小区的建设作为调整工业布局的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又进一步制定了《工业布局法》和《城乡规划法》,以大力推动工业小区的普及和卫星城市的建设,意在疏散城市工业的过度集聚。应该肯定,英国的这一政策对减缓城市病的蔓延是有效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一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实施称之为“据点开发方式”的工业布局政策,将一批重、化工业集中在十几个地区,以联合企业的方式求发展,形成了若干“新产业城市”。这一政策对缓解资源配置过分集中,纠正资源配置在区位间的疏密不均,应该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城市化的鼎盛期,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城市的群体化和网带化,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城市形成网状、带状连接。

在欧美和日本都有一批著名的城市连绵带,比如,波士顿一华盛顿城市带、芝加哥一匹兹堡城市带、圣地亚哥一旧金山城市带;伦敦一伯明翰一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城市带、巴黎一里昂一勒阿弗尔城市带、兰斯塔德城市带、莱因一鲁尔城市带;东海道城市带等[2]。可见,在局部地区形成城市的群体化、网带化也是城市化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城市的聚集是形成集聚经济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源泉,它可以避免集中集聚于少数特大城市所恶性爆发的城市病。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城市化步伐逐渐放慢。城市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地带,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决策中心的功能将进一步凸现;城市中心地带作为居民生活街区的功能将呈现空心化现象。中高收入人群将移居城市边沿地带,以回避城市中心地带的城市病。这在城市经济学研究中,被称为“炸面包圈(doughnut)现象”。在西方国家尽管由此带来“无家可归者(homeless)”群居城市中心的问题,但城市功能的变化、城市内部功能格局的调整和变化,也应视作伴随经济结构演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带来的一种进步。从目前来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的结果,而对发展中国家—中国而言,则是一个主观的目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来者有其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前者的经验和教训,避弊趋利。现在我国需要一个推进城市化的系统思路。我国特大中心城市还需要发展,但应围绕、突出其信息中心、管理中心、决策中心的功能而发展,应强调主要以第三产业的发展图发展;大、中城市应围绕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产业城市;中小城镇的发展应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网带化发展,须知,孤立的中小城镇难以形成足够的区位集聚经济,因此是难以立足的。

五、“新经济”与城市布局、城市功能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其特点之一,在于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重叠,工业化与信息化重叠,尽管其主体过程还在于加速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因此,还需讨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支撑的“新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又是一个在经济结构上大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上看,“服务经济化”、“知识经济化”成为结构进化中最显著的现象。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人们的消费结构也由消费物质性资料为主,向以服务性、信息性消费为主的方向发展。而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结构亦由“重、厚、长、大”型向“轻、薄、短、小”型发展,产品的成本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生产方式由大批量、少品种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的自动化大生产方式转变。这一系列变化将必然反映在产业区位的变化上,也会反映到城市发展、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的变化上,其中科技园区、科技城的发展是最令人关注的焦点。

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城、高科技园区,信息、微电子产业的麦加—美国硅谷,在距旧金山50公里的原著名葡萄园里得以产生和发展。其实在美国,“科技园区(researchpark)”早在60年代就已出现。关于科技城、科技园区的区位布局,我们可以说的是,科技城对传统城市的集聚经济、外部经济之依赖性并不高,反而给人以科技园区在回避闹市之嘈杂的感觉。科技园区要求区位生态环境的高质量。进人80年代,日本的产业结构力图超越重、化工业化时代,挑战微电子、生物工程、精细陶瓷等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地理布局在日本就呈现出大量脱离原有传统工业区位的趋势,形成了高技术产业布局由“先进县向后进县”、由“临海向临空”(所谓“临空”就是靠近空港)发展的现实。寻求干净的水和空气、寻求廉价的劳动力,成了IC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轻、薄、小而高附加值的IC、LSI产品适于空运。半导体产业的区位条件是离空港要近,而不是离海港和火车站要近。这样,九州岛就成了日本的“siliconisland,’。

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和与之相应的产业结构的演化,一些城市的停滞,一些城市的衰落,以及另一些城市的兴起,都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发达国家而言,人口的转移不再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移动,而是城市之间的移动,是人口密集区向人口稀疏区的移动。

六、城市化—解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

自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进人了以买方市场为主色调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的威胁,令人思谋其出路和对策。这是城市化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凸现其重要性的时代背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其经济发展必须主要依靠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国内需求来支持,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战略性的、根本性的判断。从而,如何扩大内需就成为经济政策上的头号问题。我国的农村人口占了总人口的70%,当人们讨论扩大消费的时候,总会想到最大的消费人口群在农村,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及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30%。这就不能不讨论如何增大农民的消费能力问题。然而,要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收人,而提高农民的收人的首要途径,无非在于提高农产品价格。显而易见,无论是从现今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是从农产品供求关系看,这都是政府经济政策力所难及的。眼下就是坚持以粮食保护价收购以维持粮价都是很吃力。如果农村人口不减,靠调控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收人,可以说已经做不到。农业从整体上做到优质、高产或许不难,但做到高效益就肯定很难。因为我国农业已进人了低“需求的收人弹性”的阶段。

出路只能是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加快城市化的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释放我国农村人口这个最大消费人群的消费能力,并改变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结构。农村与农民问题至今仍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工业化过程是大量农民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过程,是绝大多数农民进人城镇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别的过程。因此,对我国来说,加快城市化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为,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最后解决,其途径就在城市化。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也是在新经济发展阶段日趋突出的、不能回避的经济社会问题。大量农业劳动力需要转向第二、第三产业。我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有一半,即3.6亿人从事农业生产,如将农业从业人员降到总从业人员的20%,就需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安排2亿多的劳动力就业。目前,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5%,与高度工业化社会的平均水平比还偏低,应可上升到30%以上。

篇3

关键词:水平井;测井解释;问题

中图分类号:TE355.6 文献标识码:A

上世纪末期,价值效益非常高的水平井科技在欧洲国家出现了,然后该项技术就被迅速的应用到石油开采工作中,在将来的各种钻井中,我们面对的绝大部分都将会是水平井。它主要的作用是用到碳酸盐岩裂缝油藏、带气顶或底水的油藏、薄层油藏、低渗透油藏、稠油油藏等。

1 水平井的发展历史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开采石油用的早古老的方式就是人工方法。钻井科技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而我国发展的顿钻法似乎给现代化的钻井科技提供了很多必要的技术支持。水平井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们不断的开发浅层油田。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我们开发油田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浅层油田。特别是在开发出柔性铰接钻杆技术以后,从一些老井或者是专门的直井中采用侧钻的方法开发一个或者是很多个较深的水平方向的泄油井眼,成了上世纪中期非常风行的一种技术,它主要的被用到曲率较短的水平井之中。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微电阻技术的发展,以及九十年代的阵列感应和核磁共振等等科技的发展进步,使得垂直井工作中的地层评价科技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然而水平井以及斜度较大的垂井中,由于没有有效地技术来传输信号,所以他们的测井技术比直井要落后很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不需过多的考虑测井需要的环境因素,而是将研究的重点放到测井解释相关的综合技术上。

研究垂直井时,我们发现,地层模型能够被假设为不同的均质物质体,仪器轴会相对垂直到水平面上,不管是地层还是井眼以及泥浆等的多种侵入形状我们都可以认为是它们围绕设备的轴进行的对称旋转活动。对于斜度较大或者是水平井来讲,和设备的轴方向垂直的地层已经不是均质体了,相应地是非均质的,而且泥浆的入侵状态以及井眼等的对称问题也无需考考虑了。和测井设备有关的是井眼的形状以及地层属性还有泥浆的入侵形状等,而地层属性主要指倾角以及走向还有岩性等.在斜井以及水平井的测井工作中图形显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具体的讲有以下两点内容。首先,需要参考井眼的轨迹来判断顶层以及水平的方向问题。第二点,对于我们开展层位对比工作还有邻井以及直井的对比非常有帮助。

2水平井测井响应

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到电阻率的测井工作,具体来说比如井眼、围岩以及混合流体等等,在进行感应形式的测井工作时,对于中高频的要认真地考虑好它的趋肤效应。 用数值方法模拟阵列感应在不同倾角的各向异性地层中的测井响应.地层倾角为0b, 阵列感应测量的是水平电阻率Rh .地层倾角为60b, 阵列感应测量响应是水平电阻率Rh和垂直电阻率Rv 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上述我们发现:随着倾角不断增大,测井的数值会向着垂直电阻方向不断靠近,同时在界面附近出现很明显的/ 羊角0现象; / 羊角0的幅度随界面两侧的电阻率对比度增加而增加, 而且会随着地层的倾角增大而不断地增大。这种/ 羊角0是由于层界面处的极化而产生的,我们可以将它运用到层界的识别工作中。

2.1声波测井。 通常,声波测井的敏感度会具体的表现在井眼附近位置。在有效接触到高速地层之前的几米范围或者是离开该地层之后的几米范围内都会受到地层带来的影响, 这使得声波孔隙度比中子-密度的孔隙度小.除此之外,钻井时由于应力作用在井壁产生的裂缝、井壁的泥浆侵入、仪器的偏心以及井底部沉积的泥饼岩屑均会使声波测井产生异常, 因此,在我们的解释工作中要认真地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问题。

2.2放射性测井。一般对于中子测井以及伽马测井来讲,因为设备比较的靠近井眼的底端,因此该地段的地层给测量提供的贡献要比上覆地层做出的贡献大很多。由于密度测井也会受到设备测量具体方位的影响,因此井眼的大小以及泥质的含量还有岩性等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测量值。除此之外,井壁是否接触紧密等原因也会对测量结果有非常大的影响。通常当井眼弯曲时会出现井壁和极板之间不能有效接触的现象。 综合利用自然伽马、中子的全方位特性和密度测井的聚焦特性,有时可分析出泥岩层或薄条带是从井眼顶部还是底部逼近井眼的.

2.3 随钻测井

目前各种测量方法中随钻测井应当是非常有效地一种。通过此种方法我们在处理数据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到入侵的影响,但是与它的这种响应和设备测量的位置等多种因素有关。随钻测井可提供地层评价所需的曲线有井下钻压和扭矩、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中子、密度、核磁共振等. 我们在具体的解释时要综合考虑泥饼以及地层等多种因素。通过同一口井里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的测量工作等可以具体的对泥浆的入侵特点做研究。随钻测井仪与传统电缆测井仪虽然测井原理一样,不过设备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有测井的具体环境影响的。拿补偿中子来讲,传统电缆补偿中子是一个方向贴靠井壁的, 测量结果是仪器周围的平均值, 因为井眼的上端存在很多泥浆,因此我们不需考虑泥浆带来的影响,测量结果多是下部的地层获得的。

3水平井综合解释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水平井开展的测井解释通常和对垂直井的一样。但是具体的测井条件以及环境独特性会致使结果在数据的处理以及曲线的显示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解释工作中要灵活的掌握垂直井测井工作的解释经验。在斜度较大的井或者是水平井的解释中,我们需要注意很多因素,比如设备以及井眼和地层之间的方位关系等。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可以借助实验方法或者数值模拟法来校正,然而有的则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来消除这些因素。接下来是综合抽象思维以及逆向思维模式,认真地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我们在比较异同时应该注意定量化问题。垂直井综合解释会存在一定的惯性,但是实际工作中通常两者之间存在相同的表象,但是发生的机理却有很大的差别,实质相同但是表象却存在很大差别,像是岩性变化或者断层影响等等。 一种地层模型对某种测井方法在水平面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而在垂直方向又会产生哪些差异, 这些需要经常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是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料和工具. 定位井或邻井测井信息、录井取心测试结果、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实验或数值模拟方法等等都有助于综合解释.

结语

通过上述我们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石油事业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随着水平钻井技术的大力使用,我国的各项油田开发以及老油田的调整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文章通过对比水平井以及垂直井之间的区别讲解,对面临的问题的分析等,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解决方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济增长 经济复苏

从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过去了近5年的时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从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西方国家普遍面临较高的高失业、较高的债务水平及较高的财政赤字,未来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比如美国出现的财政悬崖以及欧债危机等问题,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未来经济的发展应更加依靠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自身的经济发展问题就非常引人关注。

一、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的基本状况

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我们在关注中国经济的同时,要重视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目前西方国家经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1.美国经济存在复苏迹象

美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随着美国政府四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出,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成功的把危机的影响转嫁给了其他国家。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12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2%,比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的-0.3%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后续增长状况仍不容乐观。美国的失业率指标也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局面,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失业率一度达到10%以上,经过几年的调整,失业率指标在2013年4月回落到7.6%,但仍然偏高。

2.欧元区经济陷入持续衰退

金融危机对欧元区影响较大,欧元区很多国家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欧元区各国的GDP增长率近期持续负增长。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的失业率屡创新高,受债务问题困扰的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失业率上升尤为明显,西班牙2013年一季度失业率达到了27.16%,创下了历史新高,所以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

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低速增长

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内部出现一定的分化,传统的“金砖国家”增速同步放缓,而一些小型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

印度经济增速在2012年下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从5.5%下降至5.3%。印度2012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达到5.2%,同时国际收支状况不断恶化,2012年印度的贸易赤字达到1969.64亿美元,增长20.03%,贸易赤字持续扩大,“双赤字”可能将加剧印度的国家偿付风险。

巴西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其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为0.9%左右,创下巴西仅次于2009年-0.3%的近10年来的第二低的增长率,同时还低于拉美地区平均3.1%的增长水平。而巴西2012年的通胀率为5.84%,物价水平偏高。2012年巴西对外贸易顺差194.38亿美元,较2011年的297.94亿美元大跌34.8%,创2002年以来最低。

俄罗斯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对能源需求的减少抑制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预计2012年俄罗斯经济增速为3.3%。2012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6.6%,2013年1月失业率进一步升至6.0%。失业率攀升、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以及通胀水平加剧的共同作用致使俄罗斯国内消费市场受到抑制。出口贸易方面,2012年俄罗斯外贸顺差约为1953亿美元,同比下降1.46%。

二、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根据对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对中国经济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1.外需减少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仍在逐年增加,并且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确是逐年下滑,2012年经济增长率只有7.8%,创了自2000年以来的新低。具体见图1说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出口贸易方面。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中国经济的特点是储蓄率较高,消费相对较低,所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国外需求。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所以中国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也遭受到了严重冲击。通过图2可以看出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及其增长率变化情况,其中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出口贸易量减少相当严重,2010年和2011年有所回升,2012年出口贸易额虽然仍在增加,但是增速仍在减少,出口情况回升势头略显缓慢。

2.增加了外汇储备损失的风险

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2012年全年增加外汇储备约13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中大约60-70%为美元资产,且其中大部分投资在了信用等级较高的美国政府债券上。如果美国经济处于繁荣时期,那么投资于美国国债对中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但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美联储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不断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并且保持低利率,使得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偏低,而这种低收益率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债权人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外汇储备结构单一的问题突显,风险也随之加大。

3.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中国经济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仍然要注意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经济中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消耗原材料数量比较庞大。由于国内资源数量的毕竟有限,中国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中国的石油、铁矿石、天然橡胶、镍、铜等大宗商品进口依存度均超过50%。随着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导致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为了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也纷纷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国际市场上包括原材料和能源商品等在内的以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这不仅会增加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并且通过商品价格传导给消费者,最终形成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三、中国经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政府应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挑战,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及时调整发展路径,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1.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近些年来,中国出口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受到了较大的挑战,要想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这就要求不断完善我国的财富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家财富分配中的比重,并且通过税收等手段防止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做到还富于民;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尤其是社保支出,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也要维持稳定的对外出口,继续发挥其在中国经济中的拉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坚持把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结合起来,支持企业‘走出去’,拓展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2.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中国政府必须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改变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规模过于庞大,并且过分集中于美元资产这种现状。从总量上看,中国政府应实现藏汇于民,改变外汇储备过于集中在国家的状态。另外还应实现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可以考虑按“三三制”原则储备美元、欧元和黄金。而从目前美元储备资产结构上看,需对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权投资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多重目标较好的融合。另外,还可以通过为中国进出口银行注资等方式,通过贷款贴息等形式加强对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设备、紧缺能源和原材料进口支持力度,带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3.合理确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

2013年4月,我国CPI为2.4%,较3月份提高0.3%,由于国外经济形势,我国仍然面临着通胀压力,中国政府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准确并且有效的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做出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应决策。

参考文献:

[1]张守芳,房红.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特区经济,2013年第5期.

篇5

关键字:景观设计;节约型;发展趋势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在新疆库尔勒召开的 “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大力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模式,会议要求从中国国情特别是严峻的人地关系的客观事实和危机意识,以及从建设和谐社会和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来认识和开展节约型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和配置城市绿地。

一、什么是节约型景观设计

目前行业内并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就字义而言节约的本质就是节省、俭约,有计划的可持续利用。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节约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 。在大力推进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合理规划和配置城市绿地,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容

节约型景观设计包括城市景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园林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等方面的节约设计,具体包含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并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统筹全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分配要求,第三是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第四是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资源与人力消耗,第五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二)节约型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几大原则

节约型景观设计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的景观氛围来,要充分利用任何可以利用的材料,合理规划每一寸土地、每一寸资源,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 循环原则

循环原则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是景观节约型设计的重要原则,即在景观设计中,要减少消耗,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以同样多的投入争取达到最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如对可重复使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例如喷泉设计,就是水元素的再利用设计;再循环,即可持续性,必须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不能超出生态的可承受范围或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协调原则

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焦点:人依赖自然而生存,向自然界索取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源。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自然的负荷增大,超出了其自我循环再生的能力,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可持续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关注并努力改变与自然的关系,所以在节约型景观设计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资源的再生和再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次,设计是一种艺术,讲究美感,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尽量使人、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设计协调统一,使其看上去浑然天成,加强美感。

3.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设计时,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为依据,坚持适地适树,合理配置,根据具体的场地及周边环境,营造出符合区位环境的植物群落,创造出良好的园林景观。如将良田掩盖建造房屋,在街道狭小的地方建造较宽的景观道路,或者在名胜古迹等地方过度开发等都是不合时宜的,既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节约型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实用性

现今的节约型景观设计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或过度强调美化作用,在广场地面铺设抛光大理石或将景观大道大幅扩宽,将草坪保护在围栏之中,人们只能从远处观望,从高处俯瞰,景观的观赏价值高于使用价值,人们并没有真正受惠于此,背离了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初衷。

2.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

当前,节约型景观设计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各大城市纷纷效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某些城市急功近利,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形象工程”,盲目的摧毁城市原有的绿化成果,选用昂贵的花岗岩、汉白玉等材料在市区主、次要干道兴建各种街头公园,城市绿岛。在短时间内城市的绿化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盲目毁坏城市原有的绿化成果,以大树换小树的行为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使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净化功能受损,污染更加严重。

3.人文元素缺乏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一些民族元素正在逐渐流失。我国的节约型景观设计是由国外引进,尚不成熟,且国人对外国文化较为推崇,所以在景观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伪欧式、仿美式元素,而对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或历史遗迹的地方则选择无情的拆除,独特的历史风貌被破坏,进而花费巨资建造的景观极尽奢华,过于关注形式,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二、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节约型景观是一种节约型、环保型景观,它符合中国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其适应了当今社会一贯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是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化趋势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科学技术几乎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化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节约型景观设计自然也是如此,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新的景观技术和材料,能够使设计师突破传统技术的限制,达到利用传统技术和材料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时,科技手段的应用必然带来景观建设性价比的提高和成本的相对降低,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舒适度和不同的使用成本,获得不同的社会认可度及收获,从而实现广义的节约。例如在肖蒙一苏·卢·瓦尔公园内的“竹节似的彩色透明圆柱”,便是利用现代科技所制造,美轮美奂,甚为壮观。

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的美观效果,还能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效率,获得广大的社会收益,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我国在“十一五”计划中表明“中国将从能源、资源消耗大国向着节能、保护资源型的大国方向前进”,建设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时代主流,所以科技化也将成为节约型景观设计和其他行业的必然趋势。

(二)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地域化,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考虑该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等,尽可能的利用该地域特有的动植物资源和材料,融合该地域的文化和风格特色等进行景观设计,因地制宜,使设计出来的景观与当地风格相融合,既吸收其地方特色和人文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又不对该地域内的生态文化造成太大影响。

“从地域特征中寻求设计的语言,从地域特征中生成最终的形式,使得景观在具有独特的形式的同时,又延续了当地的乡土景观”,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节约了资源,符合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宗旨。

(三)集约化趋势

集约化是一种低消耗、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模式,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变模式。在节约型景观设计中,集约化表现为在景观规划、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减轻对生态造成的压力,利用科技建造景观,实现节能环保。

集约化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均有所发展,因其低能耗、高效率与节约型社会要求相一致而被广泛宣传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集约化发展并不乐观,还有待在国情的基础上依赖科技对其进行完善,但是,这一发展模式是可取且优秀的,而景观设计的集约化也必将成为景观设计的主导模式。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日益盛行,人们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消费,转而追求高档奢侈品,讲求华丽,这些在现阶段的景观设计中均有体现,对人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利影响。建设节约型景观对于加强人们的节约意识,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深入了解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内容,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走因地制宜、科技兴绿、生态环保的道路,实现城市景观可持续化发展,推动节约型社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006年

[2]中国建设报《 因地制宜,建设节约型园林》 (2006-09-05)

[3]荣鹏鹏.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8

[4]刘志强.节约型社会的景观发展对策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1)

[5]江滨.节约型景观设计探索[J].美术观察.2010(02)

篇6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2007年仍将保持继续较快增长。但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全球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不利于世界经济、贸易长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一、世界经济形势与特点

1.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持续高于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06年9月份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分别将2006年和2007年的世界经济增长预测从4.9%和4.7%上调为5.1%和4.9%,均上调了0.2个百分点。照此计算,从2003年开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连续五年达到4%以上,平均增速接近4.7%。

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近几年来,在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下,在国际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的促进下,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得到加强;二是美国、中国等一些主要经济体实现了快速增长,中国为世界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时其进口的迅速扩大也拉动了对其他国家产品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形成带动作用;三是世界经济在抵御外部冲击方面的能力明显增强。例如,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冲击的影响、对地缘政治冲突和恐怖袭击的影响,以及SARS、海啸、飓风等突发事件的影响等。

但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的持续能力正在受到愈来愈多人的质疑,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系统性风险值得关注。全球房地产市场的迅速降温、利率上升而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使通货膨胀呈现从上游产品价格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依然庞大,使得世界经济增长出现迅速下降的可能性,比2001年恐怖袭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强。同时,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全球化收益和全球资源的分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等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此外,国际安全问题不利于人们对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预期。因此,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持续、强劲增长之后,2007年增长将明显放缓的风险加大。但从总体来看,虽然受美国经济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放缓迹象,却不会出现衰退,发展仍会较为平稳。

2.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近年来,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世界贸易额与全球GDP之比持续上升,从1988年至1997年的13.2%上升到2005年的16.7%,使得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世界贸易体制的完善,既给世界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也给世界贸易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也高于预期。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将为9.4%和7.8%,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1.4和0.3个百分点,增速均高于2005年7.5%的增长水平。从进口需求来看,2006年,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带动,美国进口增长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自2005年开始,日本和欧元区进口需求明显提高,成为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从出口来看,由于外部需求强劲增长,继2003~2005年出口持续快速扩张之后,2006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了出口的较快增长。

近几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迅速增长,但世界贸易发展失衡加剧、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迅速上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将国内就业增长乏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归于贸易问题,并在重要贸易领域设置壁垒,使美欧、美中等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不断,不利于世界贸易地稳定发展。特别是持续近五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被迫中止,使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给世界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阴影。

3.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近几年,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增长,国际市场需求转旺,使得初级产品供需关系紧张,再加上地缘政治和投机因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与2005年同期相比,2006年一至三季度,国际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分别上升16.8%、26.2%和29.1%。

200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延续了2003年以来持续攀升的态势。8月份后国际油价一路回落,10月初落至每桶60美元以下。2006年前八个月,国际市场原油现货和期货平均价格分别为每桶68.57美元和68.77美元,比上年均价上涨21.1%和21.3%;然而2006年9月现货和期货均价则分别骤降至63.80美元和63.90美元。

全球经济增长将趋于放缓是近期油价下跌的根本原因。但是此轮油价上涨呈现持续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油价上涨主要反映的是强劲的持续性需求增长。近年世界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明显提高,高油价虽然给世界经济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总体上来看,到目前为止高油价给世界经济和贸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比预期的要小,但需要关注的是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

二、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1.利率全面上升。2006年全球利率呈现全面上升态势。英、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是最早进入此轮升息周期者。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日益稳固,而通胀率却长期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的上限。因此,欧洲央行连续五次加息25个基点至基准利率3.25%。日本央行于2006年3月9日宣布结束实行了五年之久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于7月14日将基准利率提高到0.25%,结束了零利率政策。

美国经济从2006年4月中旬到6月初仍保持较快扩张,但随后增速减缓,同时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更为重要的是,通胀始终保持在温和可控的状态下和失业持续保持在低位是此轮美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因素,然而,在利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目前美国利率调整已经达到前期确定的5%~5.5%的中性目标,在私人投资率持续过低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低增长与通胀风险依旧,使美联储处于困难的决策阶段。过度紧缩有使美国经济增速大幅下降的可能,也会使全球利率水平进一步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

2.房地产市场降温。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许多国家房地产市场几乎都开始出现下跌。房地产是支撑这些国家经济繁荣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例如美国,其房地产业规模超过两万亿美元,占全国家庭整体净资产的1/3以上,已成为美国金融、零售和建筑等诸多行业最重要的“晴雨表”。

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更趋明显。受连续加息的影响,美国长期利率特别是房贷利率逐渐上升,使消费者贷款发放速度下降。在货币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市场降温可以使房地产业许多已达到历史高水平的指标下降,挤出其泡沫成分。但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社会财富巨大,房地产价格上升使得财富效应增加,是许多国家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实际住房价格下跌也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增长,而后者正是美国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3.通胀水平依然较高。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逾期上升,是当前对发达经济体未来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之一。按照IMF的预测,2006年和2007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将为2.6%和2.3%,分别比春季预测调高0.3和0.2个百分点。其中美国、欧元区通胀预期上调较大。2006年和2007年美国通胀率预测分别从3.2%和2.5%上调为3.6%和2.9%;欧元区通胀率预测则分别从2.1%和2.2%上调为2.3%和2.4%。

近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特别是能源价格回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核心CPI依然保持在高位。另一方面,2006年以来,许多国家物价呈上升趋势,从上游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开始向下游消费者价格传导的状态,表明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经济影响已经逐步深化。同时,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呈指数式上升,也成为推动价格开始向下游传导的重要因素。

篇7

关键词:全球化;贸易顺差;失衡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2―0008―02

一、什么是失衡?为什么失衡?

世界经济失衡表现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以及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对美贸易盈余。1995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开始扩大,2006年达到8000多亿美元。除美国外,经常账户存在较大逆差的国家还有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这五个国家占全球总逆差的80%左右。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德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这五个国家占全球总顺差的50%以上。

(一)美国

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国需要存在一个适度的经常项目逆差。因为美元是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金融交易投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美元增量作为媒介和储备,这个增量通常是其他国家通过对美的贸易顺差来实现的,并同时表现为美国贸易逆差。问题是边界在什么地方?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世界对美元的信心问题,美元就会贬值。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悖论”。目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显然是太高了,1985年美国经济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为4%,2006年这一比重达到8%以上。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与其国内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失衡有关。(1)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美国劳动生产率提高、个人收入增加、资产价格上涨,以及公共开支扩大等都进一步刺激了消费。(2)在消费扩大的同时,美国个人储蓄率即储蓄占实际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却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约为10%,1995年下降到5%,2005年变为负数,至今仍为负数。(3)投资支出较快增长。近年来由于美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带动了投资支出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美国投资占GDP比重约为18%,现在已经超过了20%。总之,由于美国储蓄率过低,无法满足国内消费和投资需要不得不通过国外资金流人和国外商品进口来弥补,表现为经常项目赤字。

(二)亚洲

亚洲巨额贸易盈余也与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失衡有关,而亚洲国家消费、投资和储蓄关系的形成和变迁既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亚洲金融危机有关。

(1)“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二战后,亚洲国家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大都选择了“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结果造成亚洲地区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主要服务于出口,特别是向美国市场的出口。(2)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危机后亚洲的储蓄率有所上升,近年来亚洲经常账户盈余并不是储蓄率上升的结果,而是投资率下降的结果。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国家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5%,现在下降到26%以下。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投资需求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之后,拉美地区的投资需求也出现了大幅下降。总之,由于亚洲国家的储蓄率较高,而消费较少,投资率下降,当国内消费和投资不能完全吸收国内储蓄时,就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加或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

此外,汇率制度也一个重要因素。2002―2004年,国际外汇市场曾出现了针对美国经常帐户巨额赤字的调整,美元大幅贬值。这本应成为美国减少贸易赤字的机会,但是,由于不少亚洲国家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美元没有能够对亚洲货币充分贬值,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也没能得到相应的减少。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失衡与均衡

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理解失衡问题的重要背景。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发展,以及国际分工格局变化。这些变化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世界经济从失衡走向均衡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中,全球GDP年均增长速度为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速度为7%,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速度为14%。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一方面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发展创造的有利环境,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国内制造业大量外移,其产业链延伸到世界各地。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国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在,服务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达到80%左右,而工业产值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仅为20%左右,其消费品和制成品大量依靠进口。与此同时,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成为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东亚制造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达10%以上,成为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和各类制成品的出口基地,出口能力不断提高,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也就是说,在新的分工体系中,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形成经常项目顺差。这些顺差主要为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等发达国家利用其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优势,大量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弥补了贸易逆差。这样,在全球化提供的更加广阔的平台上,世界经济向着均衡的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全球化打破了旧的平衡,并通过对资源和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重新配置,逐步建立起新的均衡。

三、失衡是否可持续

从理论上讲,平衡是相对的、短期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同时,一些国家的顺差必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逆差。这些赤字和盈余从一个国家看是不平衡,从全球化的视角看是平衡。从现实出发,就美国与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看,失衡是存在的、也是严重的,在长期内不可能持续。但是,在短期内,由于这种失衡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因而呈现出一种相对的可持续性。

短期内,全球经济失衡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美国经济能否继续增长、双赤字是否能减少;二是亚洲能否逐步降低储蓄率;三是世界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低通胀下的较快增长。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个方面都显示出较好的态势。

(一)美国双赤字减少

2005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着3%以上的较快增长。2007年以来尽管受到次级债风波的

影响,但市场对美国的增长前景依然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明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为2.8%。美国已创造了连续49个月保持就业增长的记录,这是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就业增长。就业率是美国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较好的就业率意味着美国经济将保持一个较快的增长率。

贸易赤字小幅下降。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本点至47.5%,lO月31日美联储进一步降息25个基本点至4.50%,美元汇率随之大幅走低,其中,欧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45%以上的历史最高。实际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一直以较大的幅度贬值,推动了美国出口增长加快。2007年上半年,美国出口增长是进口增长的2倍,贸易逆差减少了140亿美元。二季度,美国出口对GDP的贡献超过了消费支出,这是近20年来第一次。两次降息后,美国货币政策的拐点已经基本形成,美元利率可能进入新一轮降息通道。市场预期,随着美元汇率的调整,美国的出口可能进一步增加,经常项目逆差可能进一步减少。

财政赤字大幅下降。2000年布什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行减税政策,并以此作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源泉,现在已见成效。2004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以每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速度逐年减少。2004财年,美国财政赤字4130亿美元,为历史最高纪录。2005财年,美国财政赤字下降到3186亿美元。2006年财年,下降到2480亿美元。2007财年,进一步下降到1628亿美元,为5年来最低,占GDP比重为1.2%,为近40年平均水平的最低。

(二)亚洲国家扩大内需

面对失衡,越来越多的亚洲国家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将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外需转为内需。许多亚洲国家已经开始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努力,包括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顺差较多的亚洲国家。最近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转变。日本政府也制定了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缩小贸易顺差的改革计划,包括鼓励妇女就业,将临时合同工人纳入国家保障计划;减少对外国人就业限制;减少对FDI流人的限制;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步伐,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效率等。

篇8

关键词:知识经济

顺德产业

结构调整及发展。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创新的日益重要,建立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出现了经济的知识化的趋势;同时,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制度、组织、管理创新,依靠科技进步,出现了经济的知识化的趋势。这两种趋势的结合,就是知识经济。这两种趋势已经并将继续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经济一直处于全国“百强县”之首,在全球知识经济背景下,顺德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政府将如何应对,是我们所关心并值得讨论的问题。

1顺德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趋于基本合理。

顺德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总量及增长速度已经位居全国前列。顺德经济增长使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向“小康型”和“宽裕型”转变,最终推动了顺德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料分析表明,顺德产业结构中三大产业占GDP份额比较合理(按联合国规定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顺德的产业已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夫的研究指出:经济增长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基本趋势是随着GDP的增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经过多年来各国发展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国际上称为发展的“一般模式”。

从顺德三十年的发展现实,可以说顺德与世界各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的“一般模式”基本吻合。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顺德产业结构是比较先进合理的。特别是顺德近年来大力实施“三三三”龙头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标准化战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和扶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的经济建设,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使顺德工业经济呈现高增长态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上升。工业企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增速加快,龙头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一批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规模企业、园区经济的迅速发展,虽外贸出口增势减缓,但内需扩大,原材料、能源紧张的矛盾有所缓解。

2顺德的区位和产业优势。

顺德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面积806.15平方公里,靠近广州、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信息灵通,对外经济交往便利。车流、人流、物流、货流极为巨大,成为人、物汇集中心和集散地,成为沟通国内外的桥梁,具有相当优越的区位及交通环境。这些条件,已经为大市场、大流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经商环境,吸引着中外投资者。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外,顺德在规模经济、品牌、技术、产业、全球化环境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色。目前顺德逐步形成了以日用家电、家具、钢材、纺织、服装、塑料等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日用家电产业是顺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顺德大力倡导“发展规模经济,创国际品牌”战略方针的指引下,顺德已有一批名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顺德家电制造业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总数量居全国县级区域之首。目前,顺德家电制造业共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分别是科龙、格兰仕、美的、容声、万和以及万家乐;19个产品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中国名牌”。顺德是家电制造业人才的聚集地和家电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近500家大中型企业设置了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与国内及国际家电顶尖科研机构和著名高等院校挂钩合作。顺德是中国本土和国际家电产业零部件生产供应大本营和OEM基地。从制冷压缩机、微电脑控制器、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到结构简单的五金配件,顺德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家电产业链。顺德家电企业的发展足迹由顺德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顺德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已逐步被世界认知和称道。例如美的集团总裁何享健、格兰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梁庆德两人均荣获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命名的首批世界经理人成就奖,标志着顺德企业家正加速融入世界国际化的征程。

通过以上分析,顺德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圈,并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中。在此基础上,顺德比国内其它地区更快地将其经济活动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与国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日趋增多,与世界各国经济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强。由此引起的顺德的对外贸易比重和经济增长不断增加,这将吸引更多的丰富资源和优秀劳动力涌入。从这个方面来看,顺德在知识经济时代比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更具有先天优势。

3知识经济时代,顺德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短时间内顺德经济会有一定的增长潜力,但随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相融合的进程逐步加快,全面充分地建立世界自由市场体系,实行国家间贸易平等、自由,按照新的国际准则办事,那些受政策保护而获得国内外市场份额的企业将面临在WTO下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下外国企业进入本国市场的冲击,除此之外,那些由国有企业独家垄断的领域和创造的利润,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它们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总之,全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及资源、市场、人才等全球性竞争格局的出现,对顺德各企业来说,决不能掉以轻心。

3.1与全球相比,顺德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

与国内各地区相比,顺德产业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把比较标准和全球相比时,我们可以发现顺德与国际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资料: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000美元左右的国家,三大产业占总产值比重为9:37:53(摘自《世界发展报告》1997经济出版社),而顺德是8.6:53.7:37.7。将这二组资料和数字比较后发现,发达国家与顺德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正好颠倒过来了,表现出顺德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顺德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这种不平衡性也可以从劳动力在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数据中得出同样的结论,即1999年劳动力分布比例为43:

33:24,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为接近的国家为30:28:42。

中国加入WTO后,外界环境将发生极大的改变,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将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了。那时,由于我们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给外国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他们将会强占市场,构成对我们的威胁,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我们将面临的挑战将更一步加剧。因此,从长期战略观点来考虑,顺德应加强第三产业的建设和投入。

3.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开拓新兴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德要坚持“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站在国际市场上同国外高科技企业公平竞争,这需要开拓和发展一些新型行业,即朝阳行业,诸如资讯、IT、地产、旅游、投资等行业,它们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

3.3推动产业结构实现高度化。

这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点和基本方向,其重点是把产业结构的资本密集化和技术密集化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加快高新产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旅游、教育、信息咨询等新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间接提高第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技术含量和效益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4对产业结构而言,顺德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有三个重点方向。

4.1加快发展与家电、家具等制造业直接相关联的配套服务业。

家电、家具是顺德的支柱产业,要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工业服务业,如工程装备配套服务、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信息服务、工业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工业服务等,在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紧密的关联产业、共享的要素资源、有效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顺德制造业集群的外部性优势,培育和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形成相关产业共同进化的机制。

4.2在制造业方面双线推进,积极发展高增值和高科技产业顺德在土地、人力和成本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保持竞争地位,顺德必须加快转向从事较高增值的生产的步伐,有必要维持一个高增值、高科技的制造业环节,维持一个较平衡的经济框架。在制造业发展上双线推进:(1)对顺德现存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透过科技创新和管理革命使它们转向高增值产业;(2)发展高科技产业,尤其是生物制药、环境保护、新材料等顺德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4.3积极发展资讯科技产业,将其逐渐培育成为整体经济的主导产业。

顺德经济较为开放,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资讯及通讯都比较发达,而顺德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对软件信息产业都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些都是顺德发展软件信息产业的重大优势。

4.4进行产业结构理论创新。

在市场需求中有需求(市场)创新;在科技进步中,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有规则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产业结构理论的内在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产业结构理论就苍白无力;没有创新,就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所以顺德要保持其竞争力,就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理论的创新。

5建立产业调整与发展的政府扶持机制这既是政府的行为,也是市场的行为,有利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帮助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产业转移;建立和提供各种类型的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对退出竞争性产业的企业、破产企业、被兼并企业提供经费支持,核销债务负担;对进入新产业的企业、优势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财税支持;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安置分流职工等。知识经济时代,更迫切要求顺德区委区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法规、科技兴企等方面提出政策性指导意见,为顺德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为企业搭起宽松、公平的竞争平台。

6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随着经济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顺德应加快和加大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顺德的城市化建设与国内各地区相比,一直处于前列,此举大大促进了顺德经济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村变为城镇,是顺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顺德新城区建设,加强配套市政设施规划;结合旧城区改造,规划建设住宅、商务办公楼及酒店等项目;鼓励建设生态型、节能型住宅小区;增强房地产市场分析和信息,引导房地产投资、消费及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结合顺德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特点,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抓住经济发展机遇,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来考虑问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重中之重,使顺德经济发展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争取尽可能大的利益,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鞠颂东。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

[3]戴金平。WTO与中国产业发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

篇9

关键词:经济危机;增长路径;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05-02

1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可能路径

经济增长路径是指一国经济增长所采用的战略途径和方式,为此本文从增长动力来源和宏观调控方向把经济增长划分3个不同的路径。

(1)经济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向依靠需求增长的路径――可持续增长路径。

这种路径是经济发展的最优解,政府宏观调控的措施包括一揽子的经济、政治措施,政府调控的方向、目标是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为出发点。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调控的目标和重点在于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充分体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长期发展规划的需要,基础设施投资作为必要的补充,政治措施和经济措施结合减低由于经济风险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把经济引入到依靠需求增长的路径上来。这种路径就是由宏观调控对引起内需不足因素对症下药,通过体制的改革调整分配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就业率等。

(2)经济依然维持现在增长方式的路径。

经济发展的次优解,宏观调控的措施调控的重点基础设施投资为主,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作为配套措施。这种路径是次优解,政府沿袭以前调控的方向,即投资投资基础设施,虽然长期效果可能较差,但是该调控方案实施的难度和阻力最小,对经济短期的提升也最有效。如果世界经济衰退的时间较短,中国也可以依靠这种方式度过目前的危机,待世界经济复苏之际,继续走向经济增长依靠投资、出口来拉动,甚至是对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强化。这种路径虽然也能解决危机问题,继续增长,但无疑造就了一个更大的危机。

(3)经济步人长期的衰退的路径。

这是最差解,调控方向依然是基础设施,尤其是投资过度产能行业。如果这次世界经济调整的时间较长,复苏的较晚,这种路径可能发生。依靠现在的投资解决目前的增长问题,虽然短期有效,但是一旦投资的这些产能释放出来,外部需求提升不起来,内部需求会更加低迷――政府大规模投资的代价最终将由每一个纳税人买单。而且受此影响需求的因素非但没有改善,反而会继续恶化,政府的财力也不可能无限期的支撑大规模投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将陷入持续的低迷。

2 世界经济危机下我国面临经济增长路径拐点

克鲁格曼认为,东亚经济的驱动力是高额资本积累,由于技术进步没有贡献,它们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不可持续。过高的投资消费失衡会造成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问题,破坏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国内需求应当也必须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没有国内需求支撑的高投资,要么走向对外依存过高,要么导致产能过剩,两者最终都会步人难以为继的境地。

(1)出口环境恶化。长期以来,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面临出口效益低下、贸易环境恶化、外贸依存度高涨、贸易摩擦频发等因素的困扰。而且随着我国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会趋近饱和,以数量型增长模式为主的出口模式本身也会不会使出口量持续高速增长。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出口环境也将更加恶化,为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

(2)“大国效应”的显现使政府干预下的低成本竞争模式很难维持。

国内外技术进步差距的缩小“干中学”的递减效应显现,而且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中国不再被看成经济上的小国,而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大国效应”的显现使政府干预下的低成本竞争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中国经济被指责为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始作俑者,这种模式已经不能维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衰退风险的压力。

本文统计了历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如表1:从表1种我们可以发现,除了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间长达40多个月外,其它主要经济平均持续时间为2年。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为主的4亿元方案在2年内实施,如果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较规律2年长的话,外需增长较慢,而内需无法启动。政府也不可能有财力无限期的支撑起大规模刺激方案,那么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大。

(4)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经济风险可能引发社会风险,而社会风险才是最大的忧虑。在经济增长时期,用增长可以掩盖社会问题。但是一旦经济风险加大,就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这也迫切要求我们转变增长模式,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把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让全体人民享有。

3 经济增长路径改变的政策建议

(1)进行与扩大内需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

民生投入毫无疑问是政府改变居民消费行为,提高消费倾向的重要措施,但这一措施需要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依托。在当下中国的体制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权力部门缺乏必要的监督。这么巨大的投资计划,一方面会引致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将其自身利益掺和进投资过程中,从而产生腐败l另一方面就是导致地方政府投资政策的单一化、表面化和空心化。不利于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有的实践已充分证实了由此产生的政策的无效性。

(2)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世界银行的报告(2003)指出经济结构扭曲导致中国外部扩张和出口依赖。国内市场疲软。我国产业结构应尽快实现由“二、三、一”的低水平型向“三、二、一”高水平型产业结构转换。也是有效激活内需的要求。第三产业则大多数都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可以容纳较多劳动力、兴办资金较少等特点。对于解决经济转轨时期难以避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吸纳第一、二产业的冗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增强人们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和收入预期进而刺激居民经济消费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增加中等收入人口数量,促进中等收入群体消费。

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困境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08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02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医院整体工作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资金监管、工作调动和资金运转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完善,有助于医院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经发展,实现社会与医院之间的平衡。因此,针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概况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医疗行业也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医疗领域之中,尽管我国各个医院日常经营管理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多,医院面临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但其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实现相应的发展,因而无法为医院的长久发展和良好运营提供保障。医院属于一种公益性的单位,因而其财务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具体看来,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指的是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医疗设备和内部资产进行的管理和投资。在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医院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其经营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进而保证医院的管理和t疗水平,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也具有很好的帮助。

2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

2.1 财务管理预算制度存在缺陷

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很多医院都建立起了自身的财务预算制度,然而,部分医院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均未得到有效的开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缺乏强烈的监督意识和参与意识,随意支配资金,对于资金和成本的时间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医院会计信息缺乏准确性,并对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缺乏创新性和规范性。

2.2 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较为明显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医院资金财务利用率过低,导致了较为严重的资产资金浪费问题。医院方面在固定资产的保养和采购方面,缺乏前瞻性和规划性,更有部分医院过于追求医疗设备的高端性,没有关注日常工作的实用性,容易出现过度攀比问题,部分高端医疗设备甚至成为了医院的闲置资产。同时,在日常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医院的财务设备保管制度和控制制度相对较为落后,缺乏规划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了部分高端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后续需要花费较多的维修资金,并对医院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3 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扩大,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和系统,这就需要医院选用的财务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但实际情况确实,很多医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程度都较差,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足,仅仅关注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和技术应用,而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创新意识和理论知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达不到理想的水平。

2.4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已经跟不上经济体制变革的速度,财务管理人员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认识存在偏差,导致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过于落后,缺乏相应的执行性和系统性。现阶段,我国各个医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都认识不足,其财务管理工作也仅仅是对之前财务管理方法的一种沿袭,因而执行性相对较差,工作也缺乏系统性,这就会对医院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尽管部分医院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调整和改革,但是,其改革与调整的主要目标在于应对上级的要求和检查,这种改革也是流于形式,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这就会限制医院的长久持续发展。

2.5 现代财务管理意识较差

以往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都集中于资金的收和支两个方面,也就是向上级简单汇报申请资金的使用和去向,以及申请账目和拨款的汇报。因此,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相对缺乏专业性,而随着新经济体制的发展,这种财务管理意识和理念已经不再有效,也跟不上医院财务工作发展的需要。此外,医院工作人员通常更加关注医术的提高以及医疗质量的改善,因而外界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更加容易忽视,甚至形成错误的认知,认为医院经济效益与财务管理无直接的联系,这就最终导致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改进缓慢。

3 医院财务管理困境的解决措施

3.1 建立完善系统的预算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以现代财务管理理念为基础,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医院预算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医院需要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制定严格的执行标准,从而真正做到按标准控制预算费用,保证医院的资金利用效率。

3.2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受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更是决定性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分为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所以,为了保证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加强其思想方面的引导,保证其学习和工作的认真性与积极性,逐步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逐步提升,扩展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范围。同时,还需要注意到,医院的财务管理并非单一的会计工作,而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医院建立起更加专业的高级财务管理队伍,并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3.3 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一是医院对于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和开发出符合自身实际和时展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逐步提升,二是医院对于新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医院需要建立起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医院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适应行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针对现存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和解决方案。

3.4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

医院固定资产占据医院整体资产的较大比例,只有加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力度,才能够保证其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可从下述几个方面着手:①提高固定资产安全管理水平,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不定期检测,降低其维修率和损坏率,保证检查制度落到实处;②加大固定资产维护管理的力度,避免非业务性的操作行为;③合理采购,科学决策,不能因相互攀比而购进那些使用价值小的高端设备。此外,医院管理人员还应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固定资产有关培训,使其充分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增强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管理的创新性,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价值。

3.5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意识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财务管理工作意识,所以,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增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意识。一方面要强化医院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通常情况下,医院高层管理人员都更加关注医院的持续长期发展以及其他决策性的工作,而没有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投入足够的精力,只是一味依靠其财务管理,而这也是医院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医院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关注财务管理工作的长久发展,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医院财务相关部门对于自身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完善自身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保证工作的严谨性和认真性。因此,医院需定期组织高层管理人员接受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并加大监督力度,从行为上和意识上更加关注财务管理工作。

3.6 加强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现阶段,财务风险是医院面临的主要经营风险之一,这就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加大财务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增强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和识别能力。从具体的工作方法来看,一方面医院要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控制和识别能力进行培训,从而在面临风险是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医院还要做好自身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准确衡量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经济收益,在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对采购成本进行准确的估算。

3.7 建立完善的医院财务管理档案

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档案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立身之本,其主要管理对象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和结果,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其财务管理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医院财务管理档案也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结果的真实缩影,其能够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进行准确客观的记录,并客观反映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历史和真实情况,这对于医院的日常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医院财务管理档案也是医院发展的日记,能够对医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准确记录,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过程和结果。由此可知,从医院建立之日起,t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就以医院为核心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为医院的其他各项工作提供了必要及时的服务。

3.8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

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管理仍然惯于沿袭传统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因而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得不到保证。这就要求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从时展的趋势和要求出发,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例如:可以建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满足相关方面的需求;对财务档案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形成数据库;对重要的纸质财务档案信息录入计算机,确保信息真实性的相互印证。

4 结 语

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人员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从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体系、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养、建立公正的考评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为医院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从当前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情况来看,首要的任务就是整体上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医院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真正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浩然.浅谈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及措施[J].兰台世界,2013(z1).

[2]迪力努尔・吐尔逊.浅谈医院财务档案管理的困境及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