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1 15:20: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服装设计的知识

篇1

关键词:服装设计;理论知识;重要性

历史发展至今,知识都是通过文字理论,图像等记载传承的。服装设计学科也一样,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需要理论知识为指导的。虽然效果图,实体服饰在电视传媒占的比重更多一些,但那是传媒需要,与我们学习是不同属性的。我们学习时文字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现在大部分的中专与大专学生把服装设计当成纯艺术,更偏重于服装效果图和图像信息而忽视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笔者在上课时着重指出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其中服装设计最常用到的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装史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知识加图像信息,其中基础的文字理论知识被大部分学生所忽视。

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美原理,就因为其文字内容较多较为枯燥,而常常被学生不为重视。这一原理是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大部分的美的规律。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在形式上符合这些规律,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形式美原理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设计,服装作为一种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也广泛地应用了形式美原理。

形式美原理不只是服装设计的美的规律,还是色彩,图案,材质等学科的美的规律,它是艺术创作里通用的。是前辈总结出重要原理。我们的学生作为初学者应跟随前辈总结出重要理论知识加以学习,打好基础,巩固基础,才能得到突破。

对理论知识的不重视,不学习会造成以下的一些后果。例一,对设计不知从何下手,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或者有一个模糊的想象但表达不出来,抓不住主题。这是现在大部分中专和大专学生的通病。对形式美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以理论为指导,不能加以运用,就不能把自己脑海里构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例二,给学生播放新一季的时装会时,提醒他们注意设计师在设计时运用的形式美原理,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能说得出来。当我们看时装会,看不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看不出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那么在这一学科你就什么也没学会。

正确的步骤是,应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掌握形式美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是用区别的,绘画色彩是以精神性、情感性、欣赏性为目的,是艺术家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艺术表现,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属于个人行为,是感性的、主观的。设计色彩是以人类的生理结构为基础建立的色彩理论体系,它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构思。选择通过一定手段、程序和方法,运用美学原理,采用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创作出的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适合消费者功能要求的产品。设计色彩不是简单的色彩原形描绘,它更注重色彩的解析与重组,注重色彩的表达与阐述,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服务。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原本是建立在同一色彩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受到其艺术目的的影响,在表现手法和形式美感上有所差异。

学生喜欢设计,创作。但缺点是缺乏总结性,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在设计色彩时,总有学生问我,不知道怎么配色,把同类色配色,近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相对色配色,形式美法则这些理论指导忘记了,学过一次就不去复习了,也没有在设计色彩时用到这些理论知识。这些文字理论是很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的,越是不去学习、复习理论知识,靠自己的想象去设计,没有理论知识为基础,那么你的设计就越没有基础,甚至没有踏进设计色彩这门学科的门槛,更没有进步可言。

了解色彩科学体系,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色彩原理知识、色立体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色彩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及今后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

中外服饰史主要内容是以史为主线,介绍了总远古到现代的各种服饰种类和服饰制度,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服饰特点及分类,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认识和鉴赏能力,把握服装流行规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即保证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又注重专业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

中外服饰史是一门服饰发展史,通过学习,能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服饰的发展,了解每一时期的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的发展性。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服饰历史是辉煌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优秀的,无法取代的一部分。它能毫厘不差地揭示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其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其专业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各国或各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他们的服装,也可从中吸取养分,引发灵感,创造出更新颖的服装。总的来说,学生在阅历受年龄的制约情况下,只能更多的积累知识,才能厚积薄发,让自己的设计的底蕴越深厚,设计的产品才有市场。

所以,我们同学必须注重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饰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创造出出色的设计。在掌握其专业设计外,还要不断学习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创造新颖的服饰,进一步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金兰名.“变装”设计理论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2.

[2] 鲁虹.服装感性设计的知识平台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篇2

关键词:高职;服装设计课程;工学结合;改革与实践

1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考核评价无法体现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目标。成绩只是一种并不全面的知识回馈方式,很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某方面长处。有一些成绩好的同学技能很差,一些技能强的同学成绩却不高,所以,目前情况下,课程考核所得到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为此,要明确培养目标,制定不同角度的培养方案,整合多方面综合成绩测评方式,力求最有效的反馈。(2)课程体系设计仍模仿同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同专业的教育方法及目标上还是有区别的。首先,教育时间不同,本科四年教育时间,而高职只有三年。所以,在课程的编排上就不能将理论过重、实践过轻,因为不仅学习时间少一些,而且专业性要求更高,实践可操作性更强,所以在高职的课程是定上,要着重加强课程的操作性和技能型性。如果设定课程仍然模仿本科专业课程,则会造成企业对人才的不满意,无法保证学生的能力教育培养。(3)授课时间不能自主,模式化与企业无法衔接。许多学校设置课程时间与企业所需不能相衔接。一个学期有大概15周,而课程的分配设置和企业的生产是相互交叉的,这样会造成学生精力分散,不能很好的完成企业生产,造成印象不好、信任度降低等情况的发生,所以授课时间不自主也是一个重要问题。(4)工学结合重形式,轻实践。所谓工学,就是工厂中的实践与学习相结合。但是,由于谈企业合作较困难,许多企业不愿意将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风险投资,所以这是阻碍实际工学结合的重要原因。而且校园中的实训室与真正的企业工厂大不相同,则又加重了问题的严峻性。并且,在培养高职服装设计人才时,将专业性技能作为首要培养目标,如果拿捏不好这个度,则会造成拍样失败,拍样流于形式,单纯符合工厂作业形式的工作者,没有真正的将服装设计能力授予学生。

2工学结合的高职服装类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1)以职业能力的过程考核为动力,建立多维多元的评价体系。在学校中,成绩往往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个认识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成绩只是片面的表现形式,对于服装设计而言,学习过程往往重于学习成绩。并且,对于成绩的评定,不能单一,要多元化多维度,要设定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评定方式,多项内容为考核内容,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不同之处。奖励也是非常必要的,奖励可以推进学生的正向发展,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服装设计一般有设计、制版和缝制三个模块,有些学生只擅长一种或两种,那么就不能以综合成绩作为这个学生的素质评定。在工学过程中,考验的是学生的多方面素质,阶段性的评价也是评价的一种。把阶段性评价较好的融入整体评价中,可以短时间检测学生的作业情况,对自己有很好的阶段性认识,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进行再次学习。(2)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起到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师资队伍的力量完全影响着整个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声誉,甚至学生的未来。只有师资队伍强大起来,教育才能在基础上有坚硬保障。作为高职教育服装设计的教师,不仅要有强大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会在学校中聘用双师,也就是既是理论教师,又是企业的技术指导人员。双师可以交给学生足够的、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当今社会趋势,最快掌握最新资讯,将最新的社会需求带入学生的思维中去。双师对于理论教师和指导教师而言,有着结合后的新理念,不需要学生根据不同教师去融合总结,而是直接就能获得最有益知识。工学结合是服装设计行业的必要教育手段,主要是为了培养真正的技术性人才,不至于到工作岗位因没有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而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接收,并且在企业实践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专业兴趣等,获得综合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以最少时间与社会接轨,让各企业所认同。(3)模拟企业环境,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中的服装设计专业应该设立模拟企业的环境,并对模拟企业的环境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和创新,这样就能够不断促进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对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好的掌握,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出来,进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就业能力。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通过从企业生产流程入手,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实训环境将课程教学与实训项目融为一体。让学生扮演员工角色,在工作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同时,目前正与企业进行协商,将企业引进校内。高职学生只有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技能训练,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后,企业才愿意提供给学生实习的岗位,学生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顺利进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模式才能良好的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了使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解决好企业生产任务与学校教学秩序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建立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实训基地建设长效,为工学结合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结语

篇3

【关键词】服装设计定制工;培训目标及模式;培训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服装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中国每年生产的服装产品及其附属品已占全世界总产量的60%,我国已经成为服装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的大部分服装企业仍然处于以外贸加工和制造为主的粗放式管理状态,没有自主品牌,或自主品牌的内涵不高。这其中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服装企业员工素质普遍偏低,缺乏职业技术培训已经成为影响服装产品质量,制约服装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服装企业对职工的职业资格培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要想提高企业内涵,必须提高职工职业素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1.服装企业职业资格培训的现状及必要性

目前,我国服装企业的职工培训存在很大缺陷。部分服装企业为了节省财力,只用人,不育人,招聘未经职业教育和培训,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到生产一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而服装设计定制工是国家首批确定的50个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之一。

现阶段,相关的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对《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培训仅仅停留在应试和考证的水平上,不够系统完整,学不到真正的技术和知识,这也是培训对象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开发《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项目资源包,改进创新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显得尤为重要。

2.《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和模式

2.1 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国家对《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初、中级职业资格在设计、材料、制板、裁剪、缝制、管理及设备保养等各方面都有着明确和全面的要求。依据国家标准,结合服装企业实际生产需要,明确包括相关知识、技能、工作方式方法和职业经验的培训目标尤为重要。

初级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能根据规定服装的不同款式,合理加放松度;画样时能合理分配各部位的比例,做到清晰准确,线条流畅;能合理加放预缩量;能对所制样板进行核对,检查有无错划、漏划;能准确标注产品的名称;能准确标注裁片名称及片数;能表注裁片的经纬线;能准确表注裁片刀口、针眼的位置;能识别原料的正反面;能识别原材料的缺陷,如疵点、原残等;能按正确顺序进行划皮;能清晰准确地划皮,做到不漏划、不错划;能正确辅料,做到松紧适宜,边齐平服,纱向平直;裁剪过程中做到裁片边缘顺直,上下裁片不错位,刀口、针眼位置准确;能根据面料特点选配使用适宜的里料和辅料;能够读懂工艺文件和加工产品的工艺要求;能按工艺标准完成规定产品的制作;能按照规定服装的工艺要求,进行缝制与组合;能按照加工部件、部件的要求,做到缝制到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能够根据不同面料对产品进行熨烫;能够及时清除成品上的残存,保持产品整洁;能按照产品质量要求正确检验产品;能采用正确的包装方法、保证产品标识齐全准确;能够使用与保养设备、工具。

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目标:能按人体体型及穿着习惯测量规定服装的规格;能准确测量人体的净体数据;能调整测体数据;能准确打制规定服装的基础样板;能打制服装原型基础样板;能依据原型板进行款式变化;能合理设置绱袖吃量;能识别原材料的缺陷;能做到排料严谨合理,准确运用纱向,允斜不超过规定;能利用工业系列样板进行排料、划皮;能合理辅料、用料;能进行成批裁剪;能合理选配辅料;能编制规定服装的工艺流程;能根据不同面料性能采取相应的缝制方法;能对各缝制部位的质量进行检验;能完成服装制作中重点工序的制作;能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运用推、归、拔、烫等技术对规定服装进行符合人体造型的工艺处理;能运用专业定型设备进行产品整烫;能正确使用常用设备并进行维护保养。

2.2 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

创新培训方法和模式,利用一体化教学、模块式培训、网络平台培训、企业现场培训等模式,制作有针对性的电子教案、课件、培训教材、视频等,采用试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自学法等方法,使培训更具有实用性、灵活性、代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3.《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模块式培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根据《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中级职业资格国家标准横向划分培训内容,可分为设计、材料、制板、裁剪、缝制、管理及设备保养等教学模块,也可根据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种类纵向划分培训内容,分为裙装、裤装、衬衣、休闲装、女装、男装、正装等教学模块。培训内容采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结合的模块式结构,根据国家关于职业资格等级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以操作技能训练为重心、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密切结合,聘请企业技师现场示范,代替以往的教师理论讲述,以利于提高培训效果。

依据国家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可将培训内容按照模块细分为以下工作任务:

3.1 《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初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初级《服装设计定制工》对于制板模块主要培训各种常见体型结构特征、常见服装品种的国家规格标准、主要纺织面料的缩率、服装制版国标规定;对于裁剪模块主要培训常见织物的结构和基本特征、服装部位级别的划分与面料允用标准、服装面料裁剪的基本知识、服装辅料的选用方法;对于缝制模块方面主要培训服装缝制专业术语、女裙、男(女)裤、衬衫的缝制要求及质量标准、成品整烫标准要求、相关面料耐热度及防烫残的基本方法、产品质量检验依据、平缝机、包缝机、蒸汽式熨斗等设备的保养及简单的故障排除等内容。

3.2 《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岗位)中级职业资格培训内容

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对于制板模块主要培训服装原型裁剪、原型制图、不同体型各部位规格的搭配常识、制图比例、面料薄厚与吃量设置;对于裁剪模块主要培训国家服装产品标准中有关允斜、疵点和色差的规定、各种裁刀、裁具使用注意事项、辅料种类及性能;对于缝制模块主要培训编制工艺文件的基本知识、常用设备使用常识、专用整烫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高档男裤、时装、女西服等的缝制要求及质量标准、面料性能与设备调试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4.结束语

着眼于服装企业员工持久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贯彻“能力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关于《服装设计定制工》的初、中级职业资格标准,使学员在达到国家对服装设计定制工初、中级技能水平要求的基础上,更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符合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高服装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企业品质内涵,进而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内涵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 服装设计专业 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张富云(1974- ),女,河南开封人,开封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艺术设计、服装教育。(河南 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118-02

毕业设计是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实践活动,同时毕业设计环节也为学生顺利踏入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服装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因此,对毕业设计模式进行科学构建,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强化综合训练,搭建一个便于学生发挥艺术才能、企业找到所需栋梁的平台势在必行。

一、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必要性

(一)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环节相冲突,使毕业设计时间明显缩水

高职服装专业是三年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安排,毕业设计环节在第五学期开始,第六学期结束。看似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非常充足,但是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同时还面临着另一个重要的实训环节――毕业实习。大多数学生为了毕业后顺利就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毕业实习上,毕业实习的工作内容成了重心,毕业设计只能利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进行。由此,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应付现象,作品质量低劣,无法达到检验专业学习水平的标准。

(二)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单一,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设计专长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中毕业设计主题由专业统一制定,每一年的设计主题重复率较高,缺乏创新性、时代性和真实性。无法进一步把握学生实际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桎梏了学生的设计专长,出现了毕业设计作品千人一面的现象。

(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多是学院派,缺乏企业实战经验,指导方法局限

目前承担毕业设计指导的教师全部来自于专业教师。一方面,由于教师之间存在教学经验、治学态度、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指导教师能力不足,难以胜任设计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即使老师们都非常负责,也因长期从事课堂教学与实际服装市场设计相脱节,反映在指导学生时存在设计理念的滞后、使用设计素材的单一、设计工艺的局限等突出问题。

(四)毕业设计作品的形式过分追求艺术展示与舞台效果,不能与市场的需求相接轨,缺少商业价值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下产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大多属于前卫设计,宽大的廓型、烦琐的堆砌,学生们似乎走进了一个炫耀与卖弄的怪圈,简单追求视觉的刺激而忽视了服装原有的内涵。归根结底,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与市场实用价值的背道而驰。学生们只求通过夸张的艺术造型、炫目的舞台效果来征服大家的眼球,殊不知这样既轻视了服装商业价值的检验,又违背了毕业设计的初衷,因此这种局面的扭转刻不容缓。

二、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原则

高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为重点,全力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样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开放、新型的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必须遵循多样性与灵活性的原则。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配备、方案的制订、作品的形式、实施的场所、动态监管体系等一系列涉及毕业设计相关的内容进行改革,体现多样与灵活。变专业统一指定设计主题为学生自主设计与学校安排相结合,变单纯完成毕业设计为完成设计作品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应对服装领域中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既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职业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竞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教育的中心任务。对于动手能力极强的服装专业,教学中的各项环节包括毕业设计模式都应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进行设计与实施。

多元化的毕业设计模式更注重指导学生对于服装设计作品的领域、设计题目、形式的选择。通过对职业环境的模拟或让学生直接参与源于生产实际的真实题目,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树立明确的职业意识,熟练掌握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形成端正的职业态度,树立服装商品价值,从而达到快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适应企业需要的培养目的。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毕业设计环节举足轻重,所以在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中,带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课题必不可少。创新性表现在学生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创新思想、创新造型、创新材质、创新工艺等方面,许多学生通过创新的设计展现出熠熠生辉的设计才华,成为他们以后踏上设计师之旅的起点。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合作的毕业设计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帮助学生将创新进行总结和提升, 形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作品。

(三)团队性与双赢性相结合的原则

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中提倡参与设计环节的两个主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可以形成一个团队,通过团队成员间的通力合作,圆满完成设计环节,达到双赢。这也是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区别于传统毕业设计模式最突出的一点。

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团队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老教师与新教师组合、设计教师与工艺教师组合、校内教师与兼职教师组合、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合。老教师与新教师的组合可以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起到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新教师积累工作经验,同时新教师在专业中所展示出来的新设计思想与对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也值得老教师进行借鉴。设计教师与工艺教师组合、校内教师与兼职教师组合充分体现了在专业领域中的优势互补。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组合,在解决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解决了指导教师缺少和指导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专业教师在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的过程中,接触并学习到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成果,提升了业务水平。

学生的团队组合可以采用自由结合的形式,允许2~3名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根据专业特长承担不同的设计任务。团队毕业设计题目应具有综合性特点,能分解为不同的工作内容,保证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既要有独立完成的部分,又要通力合作。这样不仅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专长,又体现团队合作的丰硕成果,还为学生进入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四)艺术性与商品性相结合的原则

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要积极引导毕业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毕业设计过程充分认识到服装设计工作的内涵,加强对人性的理解,提高对服饰文化的分析和驾驭能力,剥掉设计作品中不切实际的光环,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与沟通,将设计作品中艺术性与商品性完好地结合在一起,设计出真正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审美的艺术作品。所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们不能闭门造车,只盯在设计作品的形式美上,要让他们走向市场、收集设计资料与流行趋势,或以某个服装品牌新产品开发为切入点,了解产品的风格属性、消费对象的特点,通过在原有产品上增加或扩展新元素、新方法来展示自己的风格与想法,完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三、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途径

(一)对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进行全面改革

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遵循的程序是: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指导书―学生选题―制订毕业设计方案―学生完成。该模式在实施时存在两大弊端:一方面,毕业设计的选题是由指导教师单方面限定,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需求,所以学生在选题时只能遵照固有的范围,或盲目选题、或只选容易做的课题,这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另一方面,在传统模式下,毕业设计题目一旦确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过程,学生都要在指导教师的思维框架下进行,这种状态下,不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抑制,而且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要对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进行观念、内容和形式等各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1.毕业设计选题的改革。打破毕业设计选题由专业统一制定的模式,采用以下两种途径对设计选题进行改革:(1)实战型毕业设计选题。根据学生的毕业实行岗位,倡导他们积极地采用实际工作中的服装产品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或者采用来自服装品牌的服装产品开发项目、以“真题假做”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的选题。(2)自拟型毕业设计选题。启发并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自己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写出设计方案,经审批后,进入毕业设计实质的研究开发阶段。

2.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的改革。这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1)双向选择形式。改变过去指定教师辅导指定学生的模式为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学生根据对老师的研究领域的了解,结合自己的设计选题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设计方案选择学生。双向选择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契合,提高设计工作效率。(2)导师小组指导。改变以往“单一导师制”为“双导师制”,即由不同专业方向教师或校企双方组成导师双人组,参照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各自特点,因材施教,施以不同的指导。(3)采用多元化的毕业设计指导手段。除了利用传统的课堂辅导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校园局域网、QQ、E-mail等方式增加辅导的时间与内容,更加便捷地接受学生的咨询或接收学生传过来的设计图,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回复,事半功倍。

(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型毕业设计模式

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将企业生产中真实的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内容,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资源开展毕业设计,既培养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又达到服务企业的目的。此模式在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准确选择合作企业。可以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或校企合作单位作为合作对象。企业最好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较大影响力,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能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设备、场地资料等条件,并具有积极主动的合作意向。

2.明确毕业设计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应结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加以安排,由企业根据服装产品设计、生产流程提出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可以由几名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设计项目,也可以让单个学生参与到某个部门承担部分工作内容。无论何种形式,都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与今后的就业衔接为目标。

3.企业人员全程参与,形成校企合作设计指导运行机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为保障与企业的生产要求不脱节,合作单位要选派综合业务素质好的人员,联合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承担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为保证毕业设计高质量地完成,及时解决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学校和企业应成立专门协调小组,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毕业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或者改进指导方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三)结合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型毕业设计模式

近几年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不仅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也全面提高了高职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并加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职业素质。因此,把每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也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例如,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分为两个,“服装设计”和“服装制版与工艺”赛项,每一个赛项都呈现出实践性、规范性、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等特点,具备非常全面的考核项目、技术要求、评分办法等系列内容。学校可以结合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以分组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大赛型毕业设计。

学生们通过大赛项目的历练,不但完成了毕业设计环节,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能力也得到提高。部分优秀作品还可以参加竞赛,获得奖项的学生,为即将面临的就业增添了竞争实力,同时也为学校挣得荣誉,提升专业社会知名度。

四、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多元化毕业设计模式的顺利实施,必须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严密的保障体系,秉承“精心筹划、跟踪指导、全面监控、科学评价”的原则,全面提升毕业设计作品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三点:(1)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形成完善的组织结构,为毕业设计各环节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2)制定各项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如审题制度、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毕业设计作品进展报告手册、毕业设计报告册标准、毕业设计总结规范等内容,切实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监督管理。(3)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四方立体评价结构,制定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严把作品质量关。

[参考文献]

[1]丁邦俊.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王功.浅谈高职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职业时空,2010(12).

[3]徐颖秦,王焕然,潘丰.创新型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4).

篇5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的迅猛发展,行业对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服装专业教育尚不能满足服装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服装人才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今服装产业的发展。由于高职服装专业招生竞争日益激烈,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很难达到企业的高素质要求。笔者认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进一步改进完善教育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是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基于完整的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将其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它用项目包引领课程设计与生产实践,其目标是职业能力与素质协同推进,其本质是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如下。

1.实际工作项目是课程的载体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以项目包引领。整体规划设计后的项目包中,项目课程包括能力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案备课、授课、排课的传统教学,而完全是适应企业岗位素质要求的、以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的新型教学模式。

2.开放式教学

教学过程以实际的工作室为载体,打破原有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把课堂放到工作室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可以作为项目组成员,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职业化角色预演。这种真实的、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3.团队化教学

一个专业的全部学生都被纳入各个“工作室化”教学团队(一般3~6人为一组),学生从入学到就业,一个团队可负责到底。

4.提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整的工作过程、合理的学习目标、生动的教学方式、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标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三、“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1.组织架构

由专业带头人负责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明确分工。专业带头人要对专业进行系统规划设计,根据“工作室化”教学模式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研发与每个能力模块对应的项目包,对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组织制定教学标准。每个工作室任命一名团队首席导师,根据一个项目包中的项目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由其他辅导教师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及具体实施;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作为工作室顾问,可对项目课程可行性、岗位素质要求、学生评价等给予专业指导。

2.教学设计

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可将企业生产实际工作流程运用到“工作室化”教学内容设计中,依照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设计课程内容,使学习和实训相结合,进行各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建立真实工作室平台,模拟实际的设计、生产、销售进行训练。项目要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先进性及前瞻性,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组成工作团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项目进行中,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能力素质要求,并将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课程中,与学生一对一指导与交流,督促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结束后,要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等。

篇6

关键词:服装工艺模板;设计;制作;实践

0 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便陆陆续续在服装加工制造的生产线当中逐步使用服装工艺模板设计,并慢慢形成模化发展。后历经几十年的实践应用,实现了不断创新发展,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服装工艺模板设计与制作的创新力度以及质量品质也得到了有效加强。

1 服装工艺模板的简要概述

1.1 具体内涵

所谓的服装工艺模板,具体而言指的就是一种为服装加工制造起到一定辅助作用的加工夹具。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服装工艺模板技术得到了稳步提升。如今,服装工艺模板技术包括服装工艺工程、CAD数字化原理、机械工程等各项内容,而在缝纫服装工艺模板当中使用自动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机搅拌,之后在所需尺寸上开槽,并依据相关的缝制工艺要求有效组合模板部件,使之最终能够形成专门性的工艺模具。[1]通过将其运用在服装的定位熨烫、缝制以及其他加工制造工具当中,进而起到优化服装加工制造工序的作用。

1.2 实际作用

如今的服装工艺模板与当下的服装加工制造行业当中的各种先进技术,譬如CAD、智能切割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服装生产工序实现了模板化、规范化作业。服装样板师与工艺师通过服装工艺模板,能够将自身的工作经验与普通服装加工生产工人进行分享,从而进一步降低服装加工制造当中的工艺难度,改变服装生产高度依赖人工的现状,推动服装工艺实现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有效保障服装在尽可能压缩人工成本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带领服装行业朝着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 服装工艺模板的设计实践

2.1 设计原理

作为在服装加工制造当中使用的辅模具,服装工艺模板的结构与工艺流程直接影响着服装工艺模板的设计。一般的服装工艺模板主要是由不同的构件组成,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立足于服装部件的基本结构,以服装当中某部件的样板决定模板的大小以及缝制开槽的位置。[2]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工艺方法及流程设计模板构件及其组合,从而使得模具结构更加便于服装的缝制和抽取、夹持。另外,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师可以适当对服装工艺模板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

2.2 构件组成

按照具体的用途,服装工艺模板中的构件可以被细分成基础构件以及其他构件两种。所谓的基础构件,指的就是服装工艺模板当中必须使用的构件,包括主夹件、槽件、链接件等,其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模板加工。其中,负责夹持主要裁片,为送缝提供便利的主夹件主要使用PVC板和亚克力板制作而成,而用于连接主夹件及其他构件的链接件模板,则主要使用专用胶板或是胶带制作而成。其他构件包括中间夹件、定位件、防滑件等,主要为服装工艺模板的加工和使用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中,负责辅助多块服装裁片进行不同缝制的中间夹件的制作材料与主夹件相同,但在制作时需要注意略薄于主夹件;负责确定服装工艺模板当中服装位置的定位件则主要用挡板胶和大头针制作而成。

3 服装工艺模板的制作实践

3.1 设计模板

制作服装工艺模板之前,需要充分考虑服装的实际结构、服装CAD软件、服装IE工程等各种因素,同时结合实际的生产以及款式需要按照1s1的比例处理样板,以有效保障模具具备精确、合理的开槽位置,服装工艺模板当中的功能和结构也同样能够切实满足服装加工生产制造的具体要求。当服装工艺模板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将其转换成电子格式或是相关绘图格式进行妥善保存。目前,我国包括富怡、博克等常见的服装CAD,均已配置了专门设计服装工艺模板的专业转件系统。

3.2 切割模板

在设计和制作服装工艺模板的过程当中,切割工作尤也至关重要,而通过科学化的切割以及不断完善的切割工艺,能够有效提升服装工艺模板制作的最终效果。在现阶段切割服装工艺模板当中,通常会使用一次性切割的方式,此种切割方式能够使得切割的部分更加精确与完整。而鉴于纯手工切割服装工艺模板的工艺难度比较大,而且存在一定的人工误差,所以基本上已经全面使用切割设备来完成服装工艺模板的切割工作。[3]常见的切割设备有刀切、激光切等,尤其是激光切割不仅能够大大缩短切割工时,提高切割的效率,同时激光切割能够保证切口平滑、整齐,这对于提升服装工艺模板的品质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3 组装模板

在切割完服装工艺模板之后,需要人工将切割下的各种子模板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重新组装,使之再次成为一个完整的服装工艺模板。在此环节当中,需要由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设计标准与要求进行组装操作,并利用各种常规性的工具如胶带等完成服装工艺模板的粘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员在粘合模板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多层次粘合,从而确保粘合具有良好的精准性与平整性。

3.4 试缝模板

通过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重新改装和拼接服装工艺模板之后,需要利用专门的服装工艺模板缝纫设备对组装完成的模板进行应用测试,以确保拼装完成的服装工艺模板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服装加工制造当中。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服装工艺模板通过普通缝纫机更换压脚等部件即可完成改装,而专用的或是特殊的服装工艺模板在需要经过模板的数控进行自动缝制。

3.5 优化改进

在对服装工艺模板进行试缝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与服装企业现有的实际缝制设备进行有机结合,随时调整服装工艺模板制作当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以便完成对服装工艺模板的优化和改进,确保服装工艺模板能够集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高效便捷、精密准确等特点于一身,进而更好地帮助服装工厂完成大批量的服装制造加工工作,并有效提升服装制品的品质和质量。

4 结语

通过在加工制造服装的过程当中灵活运用服装工艺模板,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服装加工制造的品质质量。尤其是在当前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服装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的现今社会中,服装行业的发展态势迅猛,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服装工艺模板的设计与制作,能够有效推动服装行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流水化作业,进而真正实现该行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玉芳,张N平,俞能林.浅析服装工艺模板设计与制作[J].纺织导报,2014(07):119-120.

篇7

关键词:定制服装;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8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服装在款式、设计、舒适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服装形式就是定制服装,服装业的发展滞后于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并且它出现了不少问题,有关定制服装的设计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男装的定制过程中设计规格尺寸这道工序最为重要,做工上也有不少讲究,除此之外的服装定制则以单个的客户为对象,服装的整个制作过程都是手工完成的。

一、一般情况下服装的定制模式

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的服装定制也变的快捷、方便,根据以往客户定制服装过程中的要求和特点,服装定制的形式大概有五种:第一是服装中修饰作用部位的定制,有的顾客对自己所定制的服装要求符合自己的个性,在修饰方面如花边、口袋、纽扣,这些部位虽小但对它们有稍微的改动如添加或更换便会影响衣服的视觉和审美效果。在专门的服装网站上有很多起修饰作用的这种形式,顾客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一些形式进行拼装。第二是面料方面,面料是制作衣服的主要材料,面料的质地、结构特点、风格不同,制作出来的衣服即便是相同,它的视觉、审美效果和穿在身上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根据顾客对面料的要求来制作衣服才能赢得顾客的肯定,网站上有不同质地、风格等其它特点的面料,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顾客对所定制衣服的选择是很自由和广泛的。第三服装的色彩、图案,服装的色彩、图案有多种多样,它的定制是指按照顾客对色彩、图案的挑选而进行的定制,网站上有不同的图案素材与上千种颜色的样本,顾客可以任意挑选和搭配;另外顾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图案与颜色上传到网站上,第四服装的款式,款式是组成服装的因素中变化最多的,不同类型的服装有不同的设计方式,如牛仔裤,它的裤型、腿型和腰线位置分别各有多种。第五是服装的尺寸,尺寸的定制有标准形式的选择和顾客对服装个性方面的要求,在一般的服装尺寸中顾客可按自身体型情况来选择,有的顾客对服装尺寸的要求比较特殊,不按标准尺寸,他们要求服装符合自己的体型。

二、定制服装过程中的设计模式

顾客在定制服装时先要体验服装,这时要注意他的心理反应,服装本身的价值,顾客所在的空间环境,服务和态度,要让顾客在这些方面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服装定制多方面的价值才能得到顾客的肯定。对于定制服装的商家来说,设计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要经过慎重的分析。商家在定制策略、战略目标、消费群体等这些方面都要经过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消费群体他们更加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化、艺术还有他们的价值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使其在文化特点和艺术感上跟符合消费群体的喜好,使自己的服装逐步向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另外就是设计模式在整体上的效果,服装好不好是根据顾客的认可来定的,所以要重视服装的整体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到顾客的肯定。

什么叫服装设计呢?先对服装的制作要进行规划,外部的轮廓造型和内部不同的组合形式,前者是关键。服装设计的内容较多有工艺、色彩和材料、穿在身上整体的效果等方面,上面的服装设计所面对的对象是成人服装,它在很多方面如服装定制的业态模式、价格、设计定义等都有特别的地方,例如服装设计是对单个的顾客来说的,要符合顾客的个性要求,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有很多。对定制服装进行设计,首先从工艺设计上开始,然后是结构设计,依次是色彩搭配、尺寸设计、面料选择等;其次就是把设计、生产与销售这几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定制服装有不少环节,实际规划过程中对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达到标准要求;其次要根据顾客的要求与个性化特点,在服装定制的过程中要使工序和设计尽可能精细化;最后把整个设计系统起来,来使服装整体的价值得到提高,服装定制的产品自身、协同管理、产销统筹等这些方面的服务,在服装定制中服装和它的生活样式都是很重要的。从经济因素来说定制的设计模式主要有两个,第一是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设计所面对的对象进行定位,把不同的消费群体区别开来进而对市场进行有效、明确的划分。第二把对设计的定位作为基础,这是战术部分,再把定位给细化。

三、总结

在服装企业中设计模式的不同表示不同的设计方法。当现在的服装定制成为一种时尚,对设计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是人们每天所必需的。一直以来服装款式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对于服装的设计就像是一种艺术方式,在服装定制中,顾客能够体验到定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对于定制企业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起重机,伸缩附着装置,设计

自升塔式起重机用于高层建筑时,都需安装附墙装置来增加塔身的稳固性,而附墙杆的长度会根据与建筑物的距离及建筑物外形不同而变化。目前,这些附墙杆都是一次性焊接而成,当更换施工现场时,因每次使用的地点和位置不同,每次的附墙杆长度也不同,使用后的附墙杆不可能保证适于下次使用,在经过多次割断及焊接后,附墙杆很难达到使用要求,最终只能做报废处理。另外,在确定了锚固点后,测量得到的附墙杆长度,需要制作周期,容易延误工程进度,制作后附墙杆如长度误差不在允许范围内需再次改装,就会再次延误工期。

一.现浅谈一种塔式起重机伸缩附墙装置:包括与塔身固定连接的附墙框架、与建筑物墙面固定连接的锚固底座以及若干附墙杆,附墙杆包括外管、左右内管、左右耳板、若干固定销轴和一个调整螺杆,左右内管分别插装在外管内,且用固定销轴固定,右耳板固定在右内管的伸出端且与附墙框架固定,调整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左内管的伸出端及左耳板上分别设有与调整螺杆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调整螺杆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板及左内管螺纹连接。

因为附墙杆可通过调整螺杆调整长度,因此,在塔式起重机更换作业位置后,无需割断附墙杆重新焊接组装,避免了多次割断及焊接后附墙杆的报废,而且组装方便,保证了作业工期。

二.自升型塔式起重机用伸缩附着装置的设计分析。

1.对原有装置的使用分析:目前,自升塔式起重机在使用于高层建筑时,附墙杆都是采用一次性焊接的杆体。以QTZ63型塔式起重机为例,描述其附墙装置的使用方案如下:

(1)当塔机高度超过规定独立高度时需加附墙装置。附着杆按实际需要确定长度并制作、组装好,塔身中心距建筑物3~4米为宜。

(2)在建筑物的预定高度设置预埋件、锚固件。(参见图1)

(3)在与锚固件同一高度得塔身上安装附墙框架。框架安装前要先在塔身安装工作架,以便于安装作业。

(4)分别将3套附墙杆一端与框架销孔对正,穿入销轴并用开口销固定,一端插入锚固座内,用销轴及开口销固定。

(5)用经纬仪找正塔身,调节附墙杆端头螺杆,塔身校正后,销紧固定螺母。

(6)附墙点载荷表:

因为自升型塔式起重机附墙装置受多个自身因素影响,传统的作业方式中使用的附墙杆必须在找准附墙点位置后,才可以确定其长度,然后才能加工及安装。

2.新型塔式起重机伸缩附墙装置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新型结构包括附墙框架、外管、内管、固定销轴、调整螺杆及锚固底座。

附墙杆靠近塔机得一端是利用耳板插销轴连接,另外一端首先连接有调整螺杆,再连接耳板插销轴连接;每套伸缩附墙杆都有一段适用范围,制作出不同适用范围的附墙杆,使用时进行合理搭配。以QTZ63型塔式起重机为例,描述其附墙装置的使用方案如下:

当塔机高度超过规定独立高度时需加附墙装置。附着杆按

实际需要确定长度并组装搭配好,塔身中心距建筑物3~4米为宜。

(2)在建筑物的预定高度设置预埋件、锚固件。(参见图1)

(3)在与锚固件同一高度得塔身上安装附墙框架。框架安装前

要先在塔身安装工作架,以便于安装作业。

(4)分别将3套附墙杆一端与框架销孔对正,穿入销轴并用开

口销固定,一端插入锚固座内,用销轴及开口销固定。

(5)用经纬仪找正塔身,调节附墙杆端头螺杆,塔身校正后,销紧固定螺母。

(6)附墙点载荷表

三.附图说明。(注:视图内已标注各部位名称)

图1:伸缩式附墙装置整体主视图。图2:伸缩式附墙杆F1。

如图1所示,本实例包括与塔身固定连接的附墙框架1、与建筑物墙面固定连接的锚固底座4以及联接所述附墙框架和锚固底座的若干附墙杆3,附墙框架1上设有锚固底座2。

下面对附墙杆3的结构进一步说明,图2为附墙杆3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左内管结构示意图,附墙杆3包括外管34,左内管32,右内管35,左右耳板31,若干固定销轴33和一个调整螺杆36,所述左内管32、右内管35和外管34分别为方管,左内管32、右内管35和外管34上分别设有若干穿装固定销轴33的贯穿孔,左内管32和右内管35分别插装在外管34内且用固定销轴33固定,右耳板31固定在右内管35的伸出端且与附墙框架1上的锚固底座2销轴固定,调整螺杆36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外螺纹,左内管32的伸出端及左耳板31上分别设有与调整螺杆36两端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调整螺杆36两端分别与左耳板31和左内管32螺纹连接。

篇9

本文的研究核心是通过对京剧视觉语言的研究分析,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中国京剧的视觉语言构成是由抽象的图形元素、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寓意深厚的脸谱形象以及个性化的舞台道具所构成,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美学观,同时其艺术视觉语言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因此在本文中,主要从研究京剧的视觉语言和审美规律出发,在尊重民族艺术独特性的基础上,拓展针织服装设计新思路。

1 京剧视觉元素的审美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京剧作为其中的精华部分,视觉语言丰富而生动,其审美特质首先是表现为程式之美,京剧从舞台、道具、化妆,服装到演员的表演都有一套程式,这种程式是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升华,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德行一体、诸权一统。同样,“整体意识”也贯穿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始终。所谓“整体意识”概括起来讲就是“以整体为美”,将天、地、人、艺术看作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艺术的使命就是反应、展现、参悟这一整体。反映这一整体的艺术就是美的,否则就是不美。京剧视觉元素的审美特质正是体现了这一规律。

1.1脸谱的视觉语言意义

在京剧视觉元素中脸谱最具有代表性,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干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1.2京剧服装、图案与色彩

中国人向来追求中、全、和。所谓“中”,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儒学表现的正是这种中正平和的大家气度,它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儒家思想为古代设计提供了设计的宗旨,阴阳五行思想为设计定下了具体的模式,这种模式也体现在京剧服装的设计中,服装富有层次感和对称性,在色彩上以黄色为至高无上。

京剧服装的图案与色彩主要是以明代服装风格为参照,并融合了汉、唐、宋、明以及清代风格。京剧中的服装称为行头,是角色创造的重要条件。

京剧服装主要分为袍服类、铠甲类、靴鞋类、短衣类、盔帽类,其中蟒袍的图案和色彩最具代表性,设计的最为精彩。

通过对上述审美特质的分析,可从中总结出京剧视觉元素的审美规律和文化内涵,从而拓展针织服装设计的新思路。

2 京剧视觉元素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着装观念的改变,针织服装的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织服装从内衣扩展到外衣,甚至礼服。针织服装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性好,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延伸性,能够满足人体各部位弯曲伸展的需求,穿着舒适、无束缚感,同时针织结构表现出丰富的肌理视觉效果,也是其他织物所不能媲美的,针织服装正在进入_个多功能、时尚化的阶段,这给针织服装设计带来广阔的创作空间。

2.1创新设计要突破思维定势

京剧丰富的视觉语言,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搭配,不仅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设计资料,而且能更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京剧视觉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但在针织服装设计领域,对京剧视觉语言的研究与应用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想拥有创新思维,首先就要打破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在设计中,它表现为往往将元素习惯性的照搬,这样既没有新意,也不符合人们对民族化的要求。所谓打破思维定势,就是创造性的将京剧视觉元素通过设计师的理解,转化为符合针织工艺技术要求的服装设计。创新织物与时装是密不可分的,一件独特的针织作品,其设计理念通常是通过纱线、针法、色彩、表面处理等多种技术程序完美结合的体现。设计与工艺的脱节,会制约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创新,研究京剧视觉元素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首先要研究设计理念与针织工艺技术的结合。

2.2京剧视觉元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在人们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中,脸谱是最具标识性的京剧视觉元素,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如下:红色,代表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黑色,代表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紫色,代表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金色,代表神仙高人;银色,代表神仙,妖怪;绿色,代表勇猛,莽撞;蓝色,代表刚强阴险。

京剧脸谱的视觉语言,可以用“形”、“色”、“意”等3个要素来分解和归纳。“形”和“色”是人们熟悉的传统符号的外在表现,但除了这些具体的外在表现符号外,包含在符号之中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和文化理念,即“意”的要素。

通过对京剧脸谱的总和分析,寻找图形元素的共同规律(图1),简化图形语言,使之符合针织服装设计的工艺技术要求。在针织纹样设计中,保留京剧脸谱的共性特点,对其进行提炼与简化(图2),结合针织生产工艺,将同一纹样进行不同针法的延展设计,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这些设计研究全部是在岛精SES122S一次成型电脑横机上完成的。

图2的设计图,在设计中考虑到工艺推广的延展性,将图案设计得在不失脸谱特色的基础上,将其尽量简化到满足工艺成型的要求,在生产中可以用于双色提花、镂空、针法变化等多种产品设计,做到了一个纹样设计多种应用的效果,可以降低设计成本,以下是产品图案应用研究(图3、图4)。

蟒袍的图案主要是龙形的图案。皇帝穿的蟒绣有团龙图案,或者是散龙图案,“散龙”行话叫龙,图案比较松散。团龙的图案比较严谨,图案化的程度更强一些。蟒上还绣有环形的云彩、日、月,或海水、浪花这样一些图案。海水、浪花的图案,内行称“海水江涯”,或“海水江牙”。蟒袍给人的感觉是光华灿烂,庄严富丽。蟒和龙的图案,都是很复杂、精巧的刺绣,本身就是很华美精致的手工艺品。

蟒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黑的、紫的、粉的,还有秋香色。蟒的各种颜色,都有各自的意义,哪一类的人穿什么颜色的蟒,都有规定。

通过对蟒袍的综合分析,图案精致而繁琐,不符合针织工艺生产的要求,需要将之简化到可以用提花工艺进行生产加工。本设计采用的是一片式双面提花成型工艺,只在肩部和侧缝进行缝合,不用任何裁剪,在图案设计上为了满足工艺的需求,采用了对称式的设计,保留京剧程式化的视觉语言特点,将云纹和蟒纹的曲线纹样简化成符合双面提花的工艺要求,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诠释京剧视觉元素(图5)。

2.3开辟新的设计风格

优秀的针织服装设计不仅在功能、造型、色彩上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提炼出传统视觉文化的精华所在,还能结合现代审美标准,充分考虑针织服装的结构特点,继承并创新地将京剧视觉元素与针织服装相结合,使之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篇10

关键词:输油管道、海洋环境、管道破裂和石油泄露、解决方案

输油管道是我们运输物质的一种重要工具。石油管道在国民经济以及今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的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除了可再生资源就是不可再生资源了。所以开发水下石油资源是各个国家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项目。海洋石油业的开发是各个国家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水下石油的大力发展,运输石油的管道也越来越多,对输油管道的要求也特别的严格。但是,经过很多年后石油管道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管道的磨损、腐蚀及焊接处裂口的破裂,以至于石油泄露等事故频频发生,对海洋生物的生命健康以及海洋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水下石油管道的破裂泄露已经成为石油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水下石油管道的破裂给我们的补救方案带来了很多技术上的困难和考验。因此,水下石油管道破裂问题如何采取应急方案和如何堵住其缺口的实际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水下石油运输管道的破裂修复技术的发展现状

水下石油运输管道的修复及补救的研究是我们国家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科研事业发展之快,从九十年代开始了水下输油管道破裂后如何进行修复和补救堵住缺口问题的研究。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和成就,并保留下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水下输油管道修复的办法和方案,使其更加的完善和精确。

近年来,水下石油运输管道破裂导致大量石油外泄的事故不断发生,以至于严重造成海洋环境的重度污染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在水下300米处堵住管道的缺口在经济、环境、生态发展上具有可观的发展前景。因而,模型修补缺口方法的基本方案就是建立在水下输油管道的实施模型。在模型当中采用合金钢所铸成的套筒,此套筒是根据运输管道的形状大小来进行制作和设计。然后用实测的水下压力、浮力、流量及其他参数的比值进行比较,以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此时也得考虑管道缺口处的喷射压力和其缺口的大小形状。然后在制作完成的套筒内层壁上安装定时膨胀材料来当密封系统,要保证膨胀后的材料性能保持不变。同时,遇水和石油不能发生性能的变化和发生化学反应。此材料最好是刚性材料做密封系统装置或者是高级橡皮做密封系统装置。最后 用动力安装系统进行完成。动力安装系统是由滑轮和细钢绳所组成,连接在套筒上,通过水面上的拉力装置将套筒移动到管道的破裂口,通过时间的控制和缺口位置精度判定,堵口装置达到指定位置,密封系统的密封材料迅速膨胀,将管道的缺口紧紧堵死,以达到控制石油外泄的问题。

水下输油管道破裂后修补装置的总方案设计图

二、水下输油管道破裂修补装置设计

1.套筒的设计

(1)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所设计的套筒的大小及形状能恰到好处的安装在水下石油运输管道上,如果想既安全又能很方便的进行安装套筒,套筒是不能固定的,必须有一定的活动性,以便于操作安装,增加安装设备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套筒的一边是有死扣或者是用法兰将其死死扣住,但必须保证管道与套筒之间有足够的空隙,以备用安装密封装置和便于套筒的滑动,套筒边缘上必须有保护密封系统的软件或者是零件,(套筒的两边顶部边缘要设计成一定角度的倒角大概45度左右,具体数字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有倒角的原因,形成了一个小圆其半径为r,输油管道的半径为R,必须保证r》R,而且还必须保证套筒所形成的小圆与水下石油运输管道所接触的面积必须有适中的光滑度,其空隙之间要涂剂,保证粗糙度小于0・2,以至于套筒在受到拉力的作用下移动过程中发生扎死现象。另外在套筒的两边上分别安装一个连接滑轮钢绳的固定物,比如说是小圆环。套筒的一边是卡扣连接,另一边是由死扣或是螺丝法兰装置。

(2)设计依据

根据套筒的可靠性、经济性、便于操作等多方面的考虑及思考,而且能在水下300米处能不受温度,压力,海洋化学物质的影响,并根据水下输油管道的破裂口的大小及位置来更精确的控制泄漏油口处漏油量,那么圆柱形输油管道更为适合。再根据套筒内测的设计原理合理安装密封系统,更有效的堵住输油管道的漏油口。

2.密封系统的选择及设计

(1)密封材料的选择

a.功能密闭性良好的刚性材料。

b.具有高效密闭性的高级橡皮材料。

(2)密封系统当中材料选择的条件

a.具有定时膨胀的性能,便于更准确的控制输油管道的缺口。

b.套筒在水面拉力的作用下移动时与输油管道的阻力应最小。

c.密封系统膨胀橡皮材料随着套筒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发生膨胀作用后其性能保持不变。

d.密封系统材料膨胀橡皮膨胀后与输油管道之间应有一定的粘性力。

e.密封系统膨胀材料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3)设计原则

此密封系统的密封材料橡皮的设计原则跟套筒的设计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套筒的形状和大小来确定密封材料的形状和大小,在套筒移动时尽量减少阻力,考虑水和其他海洋化学物质对材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