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的好处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社会的好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社会的好处

篇1

美国学者诺内特在转变中的法律和社会》中把社会上存在的法律现象分成三种类型:压制型法、自治型法以及回应型法,这三种法分别对应前法治时期(封建专制时期)、法治时期和后法治时期。如果按照这三种法律形式界定的话,作为由前法治时期向法治时期转变的我国处于由压制型法向自治型法转变的过程中。这个转变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因为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大量的成文法,人们却仍然感觉到有大量的领域好像缺乏规则;即使已有立法的领域,仍有不少法律的空白之处,或者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交叉、冲突、重叠和矛盾而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法律“空白”。尽管法律职业群体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但是只是到了20世纪末,法律职业群体才真正形成气象;司法的专门技术和技能远未形成,而且知识装备还很不完善。许多所谓的司法原则都还停留在政治学、哲学,以致现在的社会学、经济学等原理的演绎上,甚至曾是政治口号的照搬;至少到目前来说,律师这个群体从事业务所需的主要技能仍然不是处理法律事务,而是侧重于构建关系,尽管好像律师群体的平均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要高于我国当前法官、检察官群体的平均水平,对律师群体来说,关系要重于专业能力。同时如姚建宗等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法治的传统,法治主体面对法治的准备不足,不能适应现代法治建设的需求,包括承担法治的好处和弊端,法治内在精神和观念涵养方面的缺乏等问题都阻碍了我国向自治型法转变的进程囚。总而言之,我国的法治处于压制型法混合自治型法的一个时期。

这三种法律类型的区别有很多,其中一个区别是,按照对法律的完整性和法律的开放性的两难抉择这个问题的回答,压制型法的标志是法律事务机构被动地适应社会政治环境,屈从于社会政治环境和权势人物的压力;自治型法是对这种对社会政治环境绝对的屈从和开放性的一种反对和抵制,它的首要关注是保持法律机构和法律运行的完整性、合法性,回应型法力求缓解法律和社会的紧张关系,一个回应的机构仍然在意为保持法律的完整性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它也考虑在其所处环境中各种新的社会力量。它把新兴社会力量的压力理解为知识的来源和自我矫正的机会,在发生冲突时让法律的完整性和法律的开放性互相协调、支撑,所以我们称之为回应的而不是屈从的或保守的,以表明一种负责任的、因而是有区别的、有选择的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

如果按照这个区别来看,立法机关对于技术创新的态度反应了我国法律正在实现从压制型法向回应型法的转变。还是以网约车营运为例,曾经的XX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给私家车网约营运设置很高的门槛,实际上否决了私家车网约营运,它反映的是法律机构被动地、机会主义地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诺内特认为压制型法有两个特征,其一是法律是柔顺的工具,很容易用来巩固权力、保护特权,其二是官方的自由裁量权蔓延,可以任意解释,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征求意见稿)很有压制型法的意味。而正式颁布的XX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我矫正,规定私家车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可转化为网约车,它反映了一种负责任的、因而是有区别的、有选择的适应的能力,它与压制型法的区别在于它所考虑的不是部分特权集团的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实际上体现了回应型法的特征。

因此法律在回应因技术创新而产生的合法性问题时,必须跨越压制型法和自治型法的限定,迈向回应型法。政治行动者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要为了共同体的愿望和促进公共福利而行为,将一种自我矫正的精神铸入政府管理中,根据社会需要而对法律进行调整,以符合技术发展,这才是一种历史进步的方向。

篇2

在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之后,礼治思想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这样从个人到国家、由点到面、家庭和顺、国家有序,达到天下和谐的状态。人们对“礼”的学习来自儒家经典,其中以《礼记》最为核心。《礼记》作为一部儒学杂著,有西汉学者戴德所作的八十五篇本和戴德侄子戴圣所编的四十九篇本,即所谓的大戴《礼》和小戴《礼》。虽然内容略有不同,但通观全书,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把人从出生到埋葬的整个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应有什么礼仪动作详细的规定。如讲男女之别的有《内则》,讲长大成人开始担当社会责任的有《冠义》,讲人生信念、节操的有《儒行》,讲顺天应命不违农时的有《月令》,讲娱乐的有《投壶》,甚至连与人交谈时眼神该如何都讲到了,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可以说把人生的全部文化都与日常言行举止结合起来,单看这些繁琐的规定似乎不能理解礼为何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甚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文化,实际上深意就蕴含在这些繁琐的规定中:礼的精髓就是从日常人伦出发,扩大至朝廷、国家大事,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一整套有利于文化社会统治秩序的行为规范,进而成为维护君主统治的精神工具。“礼”在儒家思想中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诸如仁、义、诚等均包含其中,所谓“礼仪三千”就是言其内容丰富。在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演变中,“礼”的内容也被不断扩充,如荀子将“礼”称为可以调天时,在宋明理学家的眼里,“礼”几乎可以同“天理”视为一体。也正是由于不断扩充“礼”的本来内涵,加入不少等级贵贱思想和“灭人欲、存天理”的内容,使得近代以来礼治思想饱受批判。从上述“礼”的历史渊源和本来内涵来看,礼治思想本身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

二、礼治与法治的区别联系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也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但细想起来,法治是源于西方的概念,从清末民初的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到今天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基本上都是一种外来文化的“西学东渐”,因而要渐进地进行这一过程,还要了解自身文化的特点,将法治与自身文化特点相结合,以找到最优路径。我国历史上有秦采用法家思想来治国,最终扫灭群雄统一六国的范例,但其统治时间极短,让后世统治者对法家思想颇有戒备,原来在列强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吃香的礼治思想一致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1.礼治是内生的,法令是外在的。

礼治从每一个人的细小行为甚至心理活动来进行规范,深入到男女老幼的日常活动中,人人都离不开它,从而人人以遵从它作为正常伦理道德。而法令是强制人们遵守的,有了它动辄得咎,没有它,过的更好,老百姓对其没有内在需求。

2.礼治是益人的,对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大有裨益。

礼治思想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修养次第,鼓励人们遵之而行,使自己的品行层次逐步提升,进而在人际社会上获得美誉,因而礼治是益己的。法治是以刑罚为核心的,人们必然敬之畏之,不愿与之发生关系。

3.礼治的价值取向更切实。

礼治设计的行为规范切实周密,正所谓“君子以细行律身,不子以细行取人”,将个人修养结合人伦日用,在人民中能取得长久支持。而法家学说中的严刑峻法,是从统治者利益出发的、是为富国强兵服务的,在小农经济时代,人们会觉得“帝力于我何有哉?”把法律看做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

4.礼治是着眼长远的,法治则有急功近利之嫌。

古代秦孝公对商鞅说“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百年以成帝王乎”,而礼治着力点在日用生活方面,在慢节奏中演绎、提升人生境界,其出发点是在如何做人方面,看似与国家治乱兴衰并无多大关系,可以说是在长期的育人之后自然形成的国家大治,能取得长远的效果。

5.礼治的运行是靠传统来维系的

在一代代人的教育中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与人为善、取人为善,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礼治,因而从礼治出发会更容易切入,相比而言,法治则缺少这种先天优势,人们对国家权力始终存在些许隔膜。在进行法治建设的今天,礼治有着一种无可取代的优势,似乎可以说,在老百姓方面,信守礼的成分多,他们习惯于运用礼治思想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官员作出道德评判和要求,希望获得人性化的宽松的生存环境,而法治要求自己遵守的,却远不如礼治深入人心,因而一味的批判甚至想抛弃礼治是武断的。

三、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社会现实

我国社会的主体部分在农村,而农村由于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染和积淀,形成了一套独立于法治之外的单独运行文化,起支配作用的乃是儒家的礼治思想,先生曾把中国农村社会称为“礼治社会”,指的就是在这一社会里,礼是大家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与法律无别。从中国的社会现实来看,先生的论述是非常深刻的,在“礼治”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深刻保留着“孔夫子的那一套”,这一套一代代、一年年维系着一个个小社会的运转,已经融入到了人们极深微级隐秘的潜意识中。尽管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接受了多种西方文化的渗入,但在广大中国农民的思想深处,在中国农村社会的底层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并不深入,换句话说,传统礼治思想在农村经历代际传承,靠长辈训诲、亲友指点和自己领悟已经浇筑成思想文化的一块铁板,全新的思想体系很难震荡或敲击到它。这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必须要逾越的一大障碍,面对这一社会现实,单纯否定礼治或全盘照搬礼治都是不科学的,必须将礼治思想的精华同文化建设的需求结合起来,在老百姓原有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变革,最终来完成文化建设的目标。文化建设是党全面执政的一个方面,就执政者来说,有的人往往感叹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太差,若是老百姓自动守法、慑服于法律的威力,很多工作就好开展的多了。而就其自身来说,有的人希望只有执法的权力而淡漠了守法的义务,可见,官和民两方面,都在以各取所需的不同态度来对文化建设加以定义。这种状况的背后有着十分深厚的政治、经济和制度原因,比如“统治工具思想”,其胎记从法律产生就被深深烙上,表现之一就是法律上要求被管理者如何做的条款多,要求管理者如何做的条款少;执行环节则是,老百姓违反了相关规定就要受追究,而管理者违反了则无人过问或处理从轻。著名行政法学家罗豪才先生曾经创立“平衡论”,以平衡官民间不对等的权力义务关系,如今30年过去了,在某些方面似乎起主导作用的仍是“管理论”,不平衡的事情——主要是官之权重、民之权轻,仍有发生。强化官员的义务和责任意识,在官民之间达到真正的平衡,需要在思想意识方面加强教育,这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这种不平衡,单单从法律规章制度上硬性的限制官员是可以的,但并非是官员发自内心的去平衡和承担责任,要真正达到“治心”的目的,还要有赖于传统的礼治思想。当前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是崇尚科学的、发展的、进步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落后的面貌迅速改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地区急于摆脱落后和贫穷,因而片面追求经济现代化而忽视了文化现代化,经济发展遇到了文化沙漠的瓶颈,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文化媚俗、犯罪增加、权力腐化和畸形消费等。这些不和谐影响了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往来,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取向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甚至迷失。目前的文化被形容为“多元文化”,有形形的价值取向,诸如剥削、压迫、贪污、腐化、奢侈、颓废、自私、欺诈、封建、迷信等弥漫了整个中国的现世文化。这些迷失和多元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显然是不利的,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文化建设也步履维艰。相对来说,礼治思想治理下的古代社会要简单的多,尽管社会的大变化、大发展是我们无法阻挡的,但可以从礼治思想对社会的管理中借鉴经验,这当中最大的经验就是强化和简化核心价值,从国人内心深处发掘出和传统美德契合的价值观。

四、礼治思想对文化建设的借鉴

(一)以“仁”为基石推广核心价值观

中国古代的礼治有个很好的传统,就是从娃娃抓起、从细节抓起、从基础抓起,而且是一种民间的自发行为。这种行为以“仁”为基础而展开,仁是个道德概念,孔子说“唯仁人为能爱人”,礼治相对于仁来说是外在的,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延续很长时间,原因之一是统治者能持久地自上而下在全社会倡导仁,并在此基础上外在地施以礼治。大历史学家汤因比就很欣赏中国长久保持国家统一稳定和文化的关系,他认为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这样的大一统国家。今天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依然是用内在的道德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在这方面礼治思想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典范,礼治是以“仁”为基础的,因而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应当重视“仁”的思想,将其融入到今天的时代观中,使这一传统的思想重新焕发魅力。

(二)以“和”为中心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礼之用,和为贵”,这六个字是儒家“礼治”思想的精华,也是在人类社会的一条真理。因为只有在“和”的状态下,人们才能从事具有创造性的事业,社会才能进步。“和”是“礼治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人们慨叹社会风气越来越坏的今天,各种稀奇古怪、伤风败俗及丧尽天良的行为都出现了,真所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可以说维护社会秩序这道藩篱已成为无法逃避的问题。“和为贵”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中国人不喜欢了了分明,而喜欢朦朦胧胧,万事留余地,日后好见面,矛盾解决了,大家又能和和气气,开始新的合作。其实“和”与“中庸”意思相近,并不是“和稀泥”也不是“不讲原则”,而是一种难以企及的为人处世的境界,其要义是做人处事尤其是处理矛盾能恰到好处,从而达到各方都满意的程度,这比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要高明的多。“和”作为一种处世技巧更符合中国人的特性,应贯穿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在全社会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使这种和谐氛围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益保障。

(三)以“礼”为规则触动基层民众

列宁说过,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千百年来,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村的人们习惯按照“礼”的规则去生活和交往,在开展法治建设的今天,虽然也宣传法制规则,但基层民众、农村群众对法制依然知之甚少,习惯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最大阻力。清末民初,梁启超曾写《新民说》,试图对普通百姓进行权利和义务、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方面的启蒙教育,文章颇有魅力但也只是停留在纸上,因为这样飘忽的说教远不如礼治思想在基层民众中有根基。今天的文化建设亦应当从《新民说》中汲取教训,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性不可能是疾风暴雨式的,有必要在城乡基层进行深入的而不是浅表的、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细致的而不是走过场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教育,这样的教育以传统的“礼”规则,结合现代意识对礼治思想加以发展,唯有此,才能更好地深入民心,文化建设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吏”为关键垂范普通百姓

篇3

关键词:教育管理;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20

随着全世界对于人权的关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所有的管理活动也应该是紧紧围绕人来开展,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进行教育管理以实现发展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在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明确管理工作和“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关系,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应该从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教学活动得以体现,同时也可以从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上进行体现。

一、何为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的因素,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紧紧围绕人来开展,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实现人性化,要充分考虑人情和人权的因素。以人为本也是对新时代价值观的向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无法绝对保证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可是在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朝着这个美好的方向在努力,“以人文本”的理念就这一理想制度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经途径。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对社会上每一个人进行尊重。人本思想是对于少数人的利益进行关怀和关注的,特别是对弱势全体的关注,由此可见,人本思想的核心就是在不危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

现代学校的办学就应该秉承“以人为本”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理念,把老师作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但老师同时也是教育管理的最终归宿。只有对人的个性化发展以及的人的本身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充分体现人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的尊严,这也一个新时期的学校进行现代化发展的重点。

(一)目前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几种类型

我国的中小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因为学校领导的观念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笔者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经常走访各个中小学校,通过大量的走访分析可以得出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人治管理 法治管理 “无为”而治 德育管理以及人本管理。下面将对这五种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一一分析。

人治管理,主要是靠学校领导的权威进行教育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好处是效率较高,但同时也有缺点,就是时间长了会使管理者对于教育管理工作独断专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法治管理是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教育管理模式,特点是一切的管理活动都是法律法规为标杆,在管理中能做到公正和客观,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谈过生硬,缺少了人情味;“无为”而治,“无为”来自《无为论》,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好处是可以营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因为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太差,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变得放任;德育管理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靠学校领导的个人道德修养来进行的管理,这种道德修养也是学生们效仿的道德标准,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充分体现人性化,但是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通过将德育管理和法治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也同样需要学校领导的个人魅力作为教育管理的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同样也需要法规,但是法规的制定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对中小学校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中要充分尊重学校本身的管理文化,在管理过程中要显现出人的情感和理念,还要调动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可定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尊重了集体利益。

(二)对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今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追求物质。学校的管理工作最终也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所以学校对于教育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对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探索创新来增强学生的知识和学习能力,进一步体现老师的社会价值,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作为一个现代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对于这样的问题要认真思考,深入研究。通过对现代管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管理工作都是紧紧的围绕着人来开展的。中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中小学的教育管理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核心,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理解人、尊重人、以人为主导,也就是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就应该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

结语:

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和谐的核心思想就是对人的个体需求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管理过程中应尊重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求。在社会的各项事务中都很肯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人的权利只有得到了尊重其社会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人的尊严只有得到各方面的维护才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对于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的存在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基础的,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样也是通过提高学生的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吴林.中小学人本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2]沈怡.我国普通中学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实践研究[D].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世界所瞩目。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正视我们面临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税收法律关系存在诸多不足,而且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的国情来看,都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税收法治。

(一)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税收国家是纳税人和国家之间双向互动的基本社会治理模式:纳税人向国家纳税,国家向纳税人服务。这种双向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为国家征税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同时也就获得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2]。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以来,国家的经济职能逐渐凸显出来,税收的作用也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税务机关通过努力改善为纳税人服务工作,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实现税收的引导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总之,税收法治建设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维护政府的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

(二)公共财政的内在逻辑。

税法的制定和执行影响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进而进一步影响着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一般而言,一定时期内国家的财政开支是固定的,如果税法对于某一具体纳税人确定的税负不公平、国家在其提供的公共服务上不对称的话,势必将加重其他纳税人本应承担的税负或者减少其应该享受的公共服务。因此早在1998年,我国就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的构想。2002年7月,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财政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必要的公共支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财政支出一般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保障方面。”

(三)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定时期内社会的总财富是一个定量,政府的税收与公民的个人财产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何保障个人的财产权不受国家非法赋税的侵犯,甚至不受国家不合理税收的侵犯尤为重要,故而税收在西谚中被形象地誉为“拔鹅毛而不让鹅叫的艺术”。《决定》中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公平兼顾的方法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和谐社会的要求多种多样,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纳税人的关系,确保国家职能的充分实现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到税法层面就是税收法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依法治税,实现税收法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税收的二次分配功能,调节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使更多的低收入者享有财产性收入,分享到税收收入增长的成果,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四)适应税收竞争的需要。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资本自由化、劳动自由化使得税收竞争国际化,如何最大程度地吸引外资、防止人才外流成为各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获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大量的富豪移民美国、日本等西方福利国家,与这些国家厉行税收法治、良好的公共服务不无关系。

我国现阶段税收法治建设的现状及检讨

近年来,我国的税收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具体而言,一是初步建立了税收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了税法统一、税权集中、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税收法制状况,确保税收工作“有法可依”,为依法治税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初步树立了税收法治观念。近年来,随着税收宣传活动的不断进行和依法治税工作的深入开展,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纳税人对于纳税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三是初步探索了依法治税的基本范式,将依法治国方略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贯彻和落实到具体税收法治实践中;四是初步确立了税收权利本位理念。在税收法律体系和税收法治实践中,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处于核心和主导的位置,强调赋予纳税人更多的权利,同时在一系列法律规范中规定国家权力的行使方式和范围,明确权力界限,限制、约束税收行政执法权力的扩张或滥用,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但是,总体而言,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税收法治、建立公共财政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税收立法政策化。

长期以来,税收立法存在着“政策繁多而立法稀少”的问题。目前现行的19种实体税中,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分别制定了单行法律外,其他税种依据的都是效力较低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税收法律体系不够健全,立法层次较低,具体规定缺乏操作性。同时,税收立法政策化导致纳税依据变动过于频繁,严肃性不够,不能为纳税人提供稳定的预期。这些不但给政府肆意征税提供了便利,而且增加了纳税人的守法成本。

(二)税收执法行政化。

首先,从纳税义务人的称谓看,实践中纳税人没有享受应有的权利,税收征管机构官味实足,税务机关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多,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的少。其次,税收征管机关指标纳税或是征收“人情税”。一些税务部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税收计划,或者迫于地方政府的压力,人为地控制税收入库的进度,实有违税收法定原则之嫌。再次,目前报税环节较多、程序复杂,还没有从实质上方便纳税人办理报税事项,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通过“一窗式”办税模式、“绿色通道”等途径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纳税人提供高效优质的纳税服务。此外,税收执法脱法运行,越权减、免税,容易滋生腐败,致使国家税收流失。

(三)税收争议形式化。

实践中发生税收争议后,纳税人往往不能通过行政复议、司法诉讼等途径有效地解决争议。由于纳税人与纳税机关间的不平等地位,存在“赢了一个案子,输了一个企业”的情况。出于维权的成本收益分析,纳税人不敢申请行政复议,更不愿提讼。税收诉讼呈倒金字塔型,与理想的扁平化相去甚远。即便进入复议或诉讼程序,很多案件也是以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或原告撤诉而结案的。

(四)税收使用任意化。

以往的法律只是片面地强调实现税收收入,至于如何花费、花多少则很少关心,税收使用不透明、支出随意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多年来,税收超经济收入缺乏监督,没有严格执行预算制度,政府“三公”消费、年底突击花钱盛行,但是用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较低。政府行为的透明度较差,税款用途不够明确,公民没有切实感受到纳税人的光荣与尊严。同时,国家行政经费管理制度有待理顺,行政收费需要进一步规范,税费改革仍需继续深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税收征纳关系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税收法治是当前我国税收领域甚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作为法治国家基本原则在税收领域的表现与运用,税收法治已成为民主法治国家治理税收的基本方略。一般而言,税收法治是指依据税收法定原则,通过税收立法、税收执法、税收司法、税收守法和税收法律监督等环节的有效运行,把涉税主体的税收行为纳入现代法治轨道,从而实现依法用税、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良性社会状态。有学者指出,税收法治总结到一点就是要实现三大观念的转变,即“纳税人义务本位转变到纳税人权利本位、国家财政本位转变到公共财政本位、依法征税诚信纳税转变到诚信征税依法纳税”[3]。西方国家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改革措施,无论是培养纳税人的税收意识,还是机构改革,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应从立法、执法等多方面来建设税收法治。

(一)厉行税收法定主义,加强税收立法工作。

有税必有法,税收立法的核心价值在于以纳税人为本,保障纳税人权益。首先,加强税收立法,严格遵循税收法定原则,将大量现行的税收暂行条例修改上升为税收法律。其次,提高立法质量,要坚持依法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积极评估现行税收暂行条例的运行实效,提出更加可行的税收法律草案,从而确保提升法律级次后的税法具有高质量[4]。具体而言,在法律中应明确纳税服务的范围、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式,真正使纳税服务的各个事项成为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同时还应解决现行法律规定中纳税服务内容单一、标准模糊、可操作性差等问题,明确纳税服务的程序、时限和行政责任。此外,要适应税收国际化发展趋势,针对地方政府因为变相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而引起的恶性税收竞争,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监督,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二)实行征纳监管主义,改善税收执法工作。

一般而言,税收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二者的关系。具体而言,税务机关要切实转变观念,深刻认识依法治税、规范执法和优化服务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尊重纳税人权利,加强为纳税人服务工作,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管理理念上,税务机关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基本不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向“基本相信纳税人能够依法纳税”转变、从“监督打击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同时,为了体现社会进步和征纳双方素质的提高,税务机关应当注重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对纳税人作“无问题推定”,但是一定要在树立服务理念的同时加大管理、稽查力度,不能淡化执法观念,降低税务部门的执法严肃性。此外,税务机关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税收的组织收入和宏观调控职能,依法要用法律来规范税务服务的对象、形式等内容,促使纳税服务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使管理执法和优质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健全和完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

进行税收法治建设,关键在于能否及时发现矛盾,并正确、妥善化解矛盾,积极探索一个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和化解征纳争端机制[5]。税收司法是税收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处理涉税利益诉求的基本平台,税收司法承担着同时保障和平衡作为公权利的国家征税权和作为私权利的纳税人财产权的重要职能。为了排除税法运行的障碍,充分发挥税收司法的作用,我们的税收争议解决机制应该是多元的:首先,针对我国目前的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现状,有必要在全国设立独立的税务法庭,专门负责税收案件的诉讼和审判;其次,针对今后税收工作的实际发展需要,应当建立专门的税务警察队伍来处理税收违法犯罪案件;最后,还应尽快建立税收领域中的行政、刑事、民事司法制度,形成通过法律解决税收争议的权利救济机制,提升税收司法人员的专业素养,确保税收司法最后保障与终结关怀的公正性、有效性。

篇5

1、锦瑟华年,莫要知法犯法。

2、学法丰富自己,守法和谐校园。

3、法律代表公正,是我们思想、行为的终极审判者。

4、人人都当好市民,决不骚扰110!

5、让法律的种子撒播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吧!

6、徒法不足以自行,无法不得以安宁。

7、凝聚法制之权威力量,汇贯大学生之气宇轩昂,弹奏和谐社会之千古绝唱。

8、条条大道法先行,里外方圆法护航。

9、知法守法,你我做起。

10、民以法为本,行以法为准。

11、法如猛虎,细嗅蔷薇。严而有为,走在历史前沿。

12、让法律意识永驻心中,让法律规范我们的言行,共同营造“和谐平安”校园。

13、学法始于心,守法践于行。

14、法律常识需知道,远离犯罪维权益。

15、知守法律,人人有责。

16、法,平之如水,不直而去。

17、明辨法律黑白线,远离违法黑污点。

18、美好人生,法制同行。

19、智者知法,愚者娱法。

20、春风十里,不如法理。

21、知法于心,遵法于行。

22、依法治校,法育未来。

23、恰到好处的法律法规,许你三生三世的幸福。

24、和谐校园,普法先行。

25、法海不是不懂爱,大概只是不懂法。

26、让法治成为你我心中的标杆。

27、有一种幸福叫守法!

28、法律——为青春保驾护航。

29、勿以爱国之名,行生乱之事。

30、青春是一张白纸,只有守法才能保持白纸的洁净!

31、悟法之生,不亦君子乎?

32、法明于身利于己,律严于己善于行。

33、和谐进校园,法制作先锋。

34、人人讲法制,法制为人人。

35、“碰瓷”碰不到你的身边,却讹掉你的良心。

36、明德之广崇,树法之信仰。

37、法律是守法公民的护身符,也是违法者的照妖镜。

38、宁可头上发型乱,不可心中无法律。

39、法存于心,法始于行,法止于刑。

40、百行德为先,万事法为首。

41、与法制相伴相行,让人间天下太平!

42、二师是我家,守法靠大家。

43、法生于文明,寓于道德,行于你我。

44、懂法守法,人情的温度;学法用法,时代的态度。

45、既然青春留不住,何不知法懂法守法。

46、知法走进千万家,守法之路你我共参与。

47、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

48、让法之花开满校园,让法香溢满二师。

49、法制护航,乘风破浪。

50、法律伴我行天下,我记法律于心间。

51、惟余以法自绳己,而乃秉律治国家。

52、人人学法懂法用法,塑造二师和谐校园。

53、吾校熟法吾遵法,法守吾校法尊吾。

54、今天播下法制的种子,明天收获和谐的果实。

55、花信耳顺,年华似水;守法遵规,幸福相随!

56、法律是航海的指南,指引着我们驶向正道。

57、莫违法,浊了少年心!

58、青春激昂,放飞自我,与法共舞。

59、你我相遇三生三世,只为创建和谐社会。

60、学法以明道,用法以立身。

61、愿有法治常相伴,当以法字在心头。

62、人人爱法,法爱人人!

63、法照青春缀明亮,律戒年华添芳香。

64、道德在心,法理在行。

65、以人为本,法治中国。

66、人人守法,处处和谐。

67、以法克己,以律守则。

68、前生清白,今生守法,来生安稳;三生三世,与你同行,与法同行。

69、牵手共建和谐校园,莫让“投毒”事件重演!

70、二师学子,进德修业,与法共道。

71、为人师表,与法同行。

72、和谐拂大地,法制溢神州。

73、我青春,我守法,我快乐!

74、沿循法制轨迹,铸就强国传奇,实乃吾辈使命。

75、法制,让生活更美好!

76、人生走遍千万里,法律牢记在心里。

77、遵纪守法你我他,幸福生活靠大家。

78、读书进德修业,知法律己立身。

79、知法守法尊法,从你我做起。

80、学法人人受益,守法处处和谐。

81、知法且守法,法制和谐靠大家。

82、青春作伴,以法育人。

83、法律——美好生活的通行证。

84、读书增长知识,守法促进和谐。

85、不当法盲,国富民强。

篇6

如今,网络已无孔不入地渗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深刻影响并颠覆着惯常的思维模式。吸引人们眼球的重磅“新闻”层出不穷,一些新词汇也不断地被创造出来。从“艳照门”到“俯卧撑”、“躲猫猫”之类的词汇诞生,从邓玉娇、杨佳等人成名于网络,从“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被人肉到如今的“烟草局长”韩峰,还有近期火爆网络的“犀利哥”等等无数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实在让人应接不暇,以至于人们大呼“人肉搜索”时代来临。

一、何为“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是“猫扑”首创的一种搜索方式,和搜索引擎技术不同的是,它更接近于“爱问”“知道”一类的提问回答网站。提问者提出问题,其他网民通过搜索对象之前上网所留下的痕迹,对其进行查询,或通过网络查找与知晓搜索对象的人,进而找到搜索对象。因此,其常用的手段包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从被搜索的目标对象入手,查其本人及朋友的博客、论坛等寻找线索;利用一些常用及社区类网站搜寻目标对象可能留下的注册痕迹;通过被搜索目标的注册痕迹,查其IP号,锁定目标现实生活中的活动范围,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等。

二、“人肉搜索”现象产生的原因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集合行为,其产生和流行有着社会背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环境条件和结构性压力。

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为“人肉搜索”提供了广阔的虚拟公共空间,这成为“人肉搜索”产生的环境条件。不仅如此,网络的高互动性和网民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放下现实羁绊敢于言说,无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于零。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由此所引起的结构性压力和变革,使既有的伦理道德难以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规范引导作用减弱,信仰危机、伦理困惑,各种道德滑坡和社会失范现象不断出现。这些现象突破了社会公认的基本伦理道德底线,而现实社会中法治又往往失语或缺位,在这种情况下,网民自发地试图重构伦理道德秩序的“人肉搜索”现象出现了。

此外,在一个网络的时代,眼球经济成了主流,无论是网民、网站还是媒体本身都在事件中推波助澜,这也是“人肉搜索”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三、“人肉搜索”现象的积极价值

一是有利于个人情绪的平衡。封建臣民伦理强调的是民众的顺从,这一影响至今尚存。这使得人们在现实社会中压抑个性,情绪抑郁。网络虚拟社会给个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表达的平台,人们可以以一个本真的自我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使现实社会积聚起来的不满得以释放,有利于个体身心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肉搜索”现象的出现,有利于网络社会的德治与现实社会法治的结合。通常情况下,来自社会的道德监督的声音通常比较微弱,道德一向都以自律来发挥作用,然而两种方式的效果都较差。有了“人肉搜索”就有了“道德法庭”,这样就能使德治和法治双管齐下,社会更稳定。

四、“人肉搜索”现象的消极影响

“人肉搜索”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网络暴力等消极影响。“人肉搜索”事件中,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们在网络上的口诛笔伐,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到人身攻击和伤害。对于被搜索对象的搜索一旦失去控制。“人肉搜索”超越了网络道德和网络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容易成为网民集体演绎网络暴力非常态行为的舞台,侵犯了个人隐私权等相关权益,阻碍了“人肉搜索”发挥网络舆论监督作用。

五、“人肉搜索”现象的规制

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绝对自由,不断发展的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也必须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商业性网站,更不能只享受网络自由的好处,而远离现实社会的道义和责任。当然,网络有其独特的属性,加强监管不应该扼杀网络开放互动的基本特点,理性负责的网络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需要逐步靠拢。网络是目前沟通民意的一个有效渠道,对它的监管应该是疏通而不是堵塞。

为了充分发挥“人肉搜索”网络互助工具和社会监督公器的积极作用,首先,“人肉搜索”应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为原则,不要使其成为“泄愤”的手段和渠道。其次,“人肉搜索”应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为前提,使其与我国媒介尤其是网络发展的速度相适应。第三,“人肉搜索”应以加强网站的监督管理为基础,无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还是接受者,都应强化“把关意识”,共同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人肉搜索”应以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使网络用户充分认识到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基础设施,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心经济工作大会精神,具体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管治念,以维护人民好处为基本,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大局,全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为推进我镇民主法治建设供应服务。

二、工作目的

1、深化化解社会矛盾,大力增强人民调解工作,最大限制地削减不好谐要素。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施行《人民调解法》,依法增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特别是完善和稳固辖区企业和居民小区人民调解组织收集建设;二是狠抓人民调解标准化建设,使居村、企业人民调解组织收集、调解阵地、调解队伍、调解顺序、解调文书均到达标准化的要求,村居、企业建有标准化的调解室;三是增强对村、居、企业、居民小区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全年培训调解主任1—2次;四是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调处率100%,调处成功率到达96%。

2、努力探究社会治理创新,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具体启动法治工作。一是认真总结“五五”的典型经历,具体启动“六五”普法工作;二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速改变经济发展方法主线深化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多条理,多领域的法制宣传工作;三是充分依托县“六五”普法成员单位的力量,加大各类专业司法、法律的宣传力度;四是抓好普法试点工作;五是稳固完善政(村、居)务、财政两公开,镇、居村治理民主,决定计划正当。

3、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管治,最大限制地添加和谐要素。一是以加强公民思想防备为主线的安全创立工作,深化居(村)民的防备认识;二是共同县政府、公安部分积极开展各类专治活动,为的发展发明优越的和谐情况;三是积极参加不稳定要素、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保证不发生重特大群死群伤、越级上访、集体上访事情,最大限制地发明和谐情况。

篇8

规则意识

是法治精神的基石

首先,规则意识是法律信仰形成的基础。具有规则意识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且为人们个性张扬提供健康的精神环境。从培养规则意识入手提升人们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规则意识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一种意识,有三个层次:关于规则的知识;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而法治精神的培养正是从人们将其视为知识,达成愿景与建立习惯,最后成为内在需求的过程。

其次,目前人们缺乏法治精神源于规则意识的不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各行业各领域规则相对完善,但由于规则意识缺失,“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法律制度执行不力是缺乏规则意识的现实原因,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切实有效的执行,再完善的法律制度都形同虚设。另一方面敬畏观念不足是缺乏规则意识的心理原因。在我国,民众保持敬畏的源动力更多来自于理性或人文精神,而不是来自违反规则所带来的后果,即常常忽略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与制裁。

再次,不少西方法律思想家都把法律和公共幸福联系在一起,认为法律规则的起源就是为了全体公民的安全和幸福。西方法律传统中,规则本身包含公平、正义、秩序的内在价值追求,遵守规则就是维护公平、正义和秩序。规则之治代表着理性统治,因为即使最好的贤人之治也不能完全消除私人欲望和情感。严格按照规则行事可能一定程度影响个人便利,甚至使个人利益局部、暂时受损,但规则本身是为了社会安定有序,最终促进每个公民的福利。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从最初的彼此复仇,到家族争斗,到第三方居中裁判,再到专门司法机构出现,规则之治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民众将自身一部分权利以社会契约的形式让渡给管理者,管理者采取民主原则制定适用于全社会的规则。这种规则从解决矛盾、社会管理、定分止争角度看,都具有其他管理方式无法替代的有效性。如果没有规则,发生纠纷则只能各行其是、以暴制暴,社会将陷入混乱,社会管理成本极高,每个人都将没有安全感。

法治精神

是规则意识的守护

弘扬法治精神包括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以及社会和谐,正是对依法治国、人民做主、利益公平、人权保护、公权制约、安定有序等规则意识的守护,而这些规则意识,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富强、发展的基本规则。

首先,法治精神第一要义――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人民做主之规则意识的守护。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反映。法律至上,就是人民的意志至上,任何人或组织都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也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不同。

其次,法治精神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维护人民利益公平规则意识的守护。通过法治实现的社会制度文明,其基础应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不论作为价值原则,还是制度规则,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要求。坚持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机会、规则、分配的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对人民利益公平的有效保障。

再次,法治精神的精髓所在――保障人权,同时也是以人为本规则意识的守护。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用法律语言表述,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他所享有的权利不是抽象的,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并加以保障的。法律的制定实施,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从而保障每个人的自由、价值和权利得以实现。

最后,法治精神的最终归宿――社会和谐,是安定有序规则意识的守护。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就是创造公正、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反过来看,社会和谐的首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只有加强法治,才能保障社会有秩序的运行,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享有殷实安康的生活。

以法治精神

升华规则意识

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正如在《乡土中国》中谈到:“法律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这实际上应验了社会学的一个基本道理,任何一套制度背后都有一套价值体系,要使制度很好地运行,必须使其背后的价值体系得以完善。现实生活中,我们多是看到了制度文本及其执行机构,很少观察人们对于这些制度文本的态度、心理、趋向和取舍,而这在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所有法律制度最终都要通过每个个体去履行。

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问题之一是,必须将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在人们心里建立强大的法律秩序,没有内心强大的法律秩序,外部法律秩序的维护往往不会容易。所以,一个社会有必要通过立法、司法、执法,强化社会成员的行为规则意识,使法治精神浸润人心,形成人们内在心理秩序。潜移默化的内在法治意识和外在法治行为,可以减少法治普及、执行过程中的阻力,降低整个社会守法成本。另一方面,规则意识与法治精神相结合,能够使整体社会环境彰显内在的力量,使其内涵更加丰富。

以规则意识

涵养法治精神

规则意识是现代公民在面对共同生活领域和公共事务时表现出来的自觉身份认同和责任担当。作为自觉履行的规则意识,更需要我们共同认同和培养,从而潜移默化之中涵养法治精神。规则意识的树立应该以法治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建立起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营造尊重、理解、互助、规则的公共秩序。

首先,培养公民权利意识和责任担当,以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用法治明确权利的行使界限,避免人们通过占用公共资源或伤害陌生人的方式增进自己的利益。还必须通过法治所建立的良好制度保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从容优雅,而不用担心被别人剥夺和侵犯。

其次,对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尊重,也是对我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予以尊重。以规则意识的规范性与普遍性,激发人们对法律意识的认可与自觉维护,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层层递进上升到政府、国家制度层面,再上升到对法治精神的自觉维护与尊重。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只有为人们所信仰,为公民所敬畏,才具有法治权威。

篇9

关键词:法治、有效政府、有限政府。

我国加入WTO的目的是旨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餐桌上分得一杯羹。但是尚待健全完善的法环境和政府法制建设,像左手牵制右手一样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生前为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曼库尔。奥尔森在他的《为什么有的国家穷有的国家富》一书中,用排除法论证了文化、人口密度、资本和劳动等诸多因素不是决定一个国家穷富的根本原因,论证出穷富边界是国界——即国界勾勒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制度。曼库尔。奥尔森教授在文中写道:“问题在于无序的个人行动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巨额财富。只有通过数百万计的专业化工人和其它投入的有效合作,也就是说,只有专业化和贸易收益得以实现,它们才能被获取。虽然低收入社会能获得大部分自我实施交易的好处,它们仍未能获取大部分最大的专业化和贸易收益。”其原因是,其一“它没有公正地执行合同制度,从而失去了大部分此类需要公正的第三方实施的交易收益(如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其二“它们没有在长期中保护产权的制度,从而丧失了大部分资本密集型生产的收益”;其三“这些社会中的生产和贸易还受到蹩脚的经济政策和私人或公共掠夺行为的损害”。曼库尔。奥尔森教授文中提出的三个方面需要的制度保证,就是需要一个高效率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法环境和政府法制建设。

无论是在对市场与法治关系的探讨上,还是在评判市场经济的标准上,政府这一角色都占据着关键的地位。政府所以说是市场与法治关系中的核心纽带。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到了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的时刻,推动政府角色在市场和法治的背景下的转变,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建设法治市场经济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在经济发展的法环境中的两个重要角色是政府和经济人(企业和消费者)。政府的行为和经济人的行为从本质上说都可以是利已的和机会主义的。只有约束政府和经济人的行为,才能使他们的行为达到好的效果。

首先,经济人的天性是机会主义的,只要有可能,总想扩大自己的利益,即使这样做会损害其他经济人的利益。如果抢东西、偷东西不受惩罚,抢和偷就有吸引力。如果违反承诺不受惩罚,守信就没有吸引力。自由竞争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因为竞争可以提高福利,也可以减少福利,关键是看产权和竞争规则的确定。

因此,为了实现市场的功能,市场经济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是经济人必须被约束。这种约束至少包括三项内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合同的实施、适当的监管。没有这些,经济人的行为不受到约束,市场就是无序的,经济人的为自己利益的努力将互相伤害,而不是互相有利。

由谁约束经济人?一种可能是经济人自己,经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许会遵守秩序,比如他在乎自己的“声誉”,因为坏的“声誉”导致将来别人的不合作,丧失图利的机会。如果短期的利益小于长期带来的损失,经济人基于声誉考虑会遵守秩序。另一种可能是社会的非正式习俗,比如“诚信”。它是一种“社会资本”或共享的信仰。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个人声誉和社会诚信起很大作用,但它们对维持大量的复杂的交易是远远不够的。产权的保护、合同的实施、适当的监管需要一个执行规则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就是政府。

人们习惯对政府的“守夜人”职责轻描淡写,实际上,政府要做到使市场有秩序是非常不容易的。它要保护产权不受侵害,特别是不受强势的侵害;它还要保障合同的实施,公正地实施;它还要做适当的监管,保障竞争的秩序。

但是,引进一个强大的政府马上引入另一个问题:当这个政府用它的权力去保护产权,实施合同,并做到有利于市场的监管时,这个政府也可以用它的权力破坏产权,不公正地实施合同,做不利于市场的管制。有两个基本原因使人们对政府的滥用权力极为忧虑。第一,政府的垄断性强制权力。本来,赋予政府垄断的“守夜人”职责是为了节省成本,但是这一垄断性强制权力自然使经济人受到政府的威胁。第二,政府并不是由一个人组成的,而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即使有些官员是为了公共利益的,却不能保证所有官员都这样。

法治造就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

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呢?即约束经济人又发挥政府的作用,但同时又约束政府呢?没有完美的制度,但目前人类发明的最好的制度就是法治。所谓法治,就是经济人和政府都置身于法治的框架之下,都受到法律的约束。法律通过政府保护产权,实施合同,维持市场秩序,但同时法律也约束政府。

法治的约束政府的作用是区别“以法治国”(或称“法制”)与“法治”的试金石。“以法治国”是政府以法律为工具来管制经济人,但是政府自己在法律之上,不受法律约束。因此,“以法治国”下的政府本质上是无限政府。法治的第一个作用是约束政府,第二个作用才是约束经济人,是针对常见的误区提出的。重要的是,法治造就一个有限与有效的政府。因此,法治是建设好的政府,好的市场经济的制度保障。在法治下,政府与经济人是一种“保持距离型”关系。

法治通过预先制定的规则来划分政府和个人的权利范围,建立决策和解决纠纷的程序。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受到约束。当然,法治并不是约束政府的唯一方式。公民社会和民主是约束政府的另外两种方式。公民社会通过非政府组织舆论、媒体等渠道约束政府。民主是以投票的方式,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政府人员,决定事情,从而约束政府。

在三种约束政府的机制——法治、公民社会和民主——中,我们特别强调法治建设,并不是否认公民社会和民主的作用,而是指出制度建设中的一种适当程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法治建设可以比较直接而且效用比较高地推动好市场经济的建立。用法治来约束政府应该排在优先顺序上。法治是独立于公民社会和民主的约束政府的形式,并不是不先建立民主就不能在法治建设上有建树。虽然三者之间确实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能推导出没有民主,没有公民社会,就不能去建设法治。实际中存在很多的空间,努力推动法治建设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违背有限政府的两类情况

法治下的政府是有限政府,法治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约束政府。为什么要把约束政府放在首要位置,这跟我国的历史和现状有关。因为我们的历史是从计划经济走过来的,我们的现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职能和体制上来讲,政府习惯的是无所不包,而且我们的历史上没有有限政府的概念,没有政府行为要受到约束的概念,所以约束政府应该作为法治建设的重点。

在现实中,违背法治的突出表现正是法治没有约束政府,即政府没有能成为真正的有限政府。

这里有两类情况:第一类情况是政府颁布的限制经济人活动空间的法律太多。有法律的国家并不一定是法治国家,立法多并不意味朝法治国家迈进。事实证明,众多的限制经济人活动的法律,往往是造成了很多坏的市场经济的主要原因。这在中国虽然是新出现的问题,但是在其它国家是老问题了。法律多并不是法治。相反,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捆绑经济人,是打着法治的旗号,实施以法治国。

篇10

关键词:城市治理 理论 依据

一、 城市治理理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治理作为促进参与、透明度和问责性的制度模式被推广到各个层面。从企业、城市、政府以及全球均致力于寻求治理素质的改善。以达到更佳的效益和更能适应信息时代急剧转变的要求。 因此,当人们将治理的分析框架应用于城市管理层面时城市治理理论便应运而生。

城市治理作为一个引导城市发展的思维其实只始于15年前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中全球化的方兴未艾改变了许多城市的性质和运作尤其是全球经济的兴起转化了城市边缘的作用与城乡之间的关系。 城市治理一词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实践其中一些迄今仍未得到恰当的描述、分析和解释。现代管理文献表明,这些实践包括诸如社会福利、环境保护、教育和自然规划等领域,并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表现出共同协调指导、共同生产、合作管理和公私营伙伴制等方面的创新。

联合国人居中心在“良好的城市治理全球运动”中,界定“城市治理”的定义来源于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工作,并作了适当的修改使之适用于城市一级。

第一,治理不仅仅是施政。治理的概念涉及承认政府正式当局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有权力。在许多案例中,治理包括政府、私人部门和民众社会。

第二,治理是一个中性概念。治理可以有多种表现:专横或仁慈,有效或无能。

第三,治理强调的是“过程”。城市治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是一个调和各种相互冲突或彼此不同的利益以及可以采取合作行动的连续过程。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良好的城市治理”的理念,联合国人居中心制定了良好的城市治理之标准 :

(1)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城市必须平衡兼顾当代人和后辈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需要。领导者必须在可持续的人的发展方面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有能力为共同的福利而调和各种不同利益。

(2)下放权力和资源:应根据附属性原则分配服务提供的责任亦即在最低的适宜级别上按照有效率和具有成本效益地提供服务的原则分担责任。

(3)公平参与决策过程:分享权力的结果是公平地使用资源。包容性城市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获得基本的、适宜标准的营养、教育、就业和生计、保健、住房、安全的饮水、卫生和其他基本服务。

(4)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城市必须有健全的财政制度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管理收入来源和支出管理和提供服务并根据相对优势。使政府、私人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能正式或非正式地对城市经济做出贡献。

(5)决策者和所有利益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制:透明度和责任制是使利益攸关者得以深入了解本地施政状况和评估哪些社会阶层从所作决定和行动中得到惠益的必要条件。法律和公共政策的实施应做到透明而具有可预测性。城市政府官员应始终保持专业能力和个人品德的高标准。

(6)市民参与和市民作用:人是城市的主要财富,对于实现可持续的人的发展而言。人民既是对象,也是手段。市民参与的含义是生活在一起并不是一个被动行为:在城市中市民必须积极参与谋取共同的福利;必须得到权力来有效参与决策过程。另外还有一个包容性,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个目标,其贯穿于整个城市治理过程。

二、城市治理理论在我国的使用

城市治理要求由原来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模式,过渡到具有较强参与性、依靠开放的民主程序的模式。国家与地方政府、私营部门和市民各担其责,共同努力。城市治理必须调动各级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才能实现成熟的城市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城市治理还要求市民和企业都参与进来作为负责的伙伴互相协作共同改善生活环境。

从相关的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治理理论也只是民主理论的翻版或者是公民社会理论在城市管理理论领域里的应用而已。其所要求的治理的基础是完善的民主制度、健全的法治以及发达的公民社会。任何一种治理都要结合规则和契约。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规则必须事前知道;必须实际实施;必须有实施规则的机制;必须由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做出有约束力的判决解决冲突问题应当有改善规则的程序。 制定共同的规则,就要建立一个以契约为基础的社会。一个社会的基础越具有契约性,就越能体现共同生活的愿望。 公民社会的建立需要外在的民主制度基础,民主本身建立在公民的最终决定之上;而民主的主要形式就是公民社会的积极参与治理之所以被视为比政府统治可取,就是因为它体现为一种更具参与性, 因此也更为民主的过程。治理,只是代表了一种新的民主精神,表达了对协商和公众参与的好处和合法化的信任,旨在进行民主的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