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药理学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药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去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但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主动性和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培养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1-2]。而教师的作用不仅应“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其受益终身,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反而使学生对日复一日的枯燥课堂感到厌倦,对知识的掌握也仅靠死记硬背去应付考试,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也完全不能做到学有所用。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入手,创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2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使课堂丰富多彩
网络教学采用文、声、图、像等为主要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具有各种媒体信息传递和人机交互功能,可实现网络多媒体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实现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3]。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教育正面临着一场巨大变革,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提高教育的质和量,更好地实现网络与教学过程的整合优化,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热点[4]。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创建新的教学方式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本”,充分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能够适应时展和人才竞争的需要[5]。在网络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发生转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学资源的配置以及教学设计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不仅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更要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最新进展的能力,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自我测试,与老师或同学进行网上信息互动或讨论。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信息,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互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6]。
2.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网络将文字、图形、影像、测评集于一体,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交互系统。根据教学目的和重、难点的要求,将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友好的人机界面、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灵活自由的学习方法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7]。
2.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网络资源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立了一个良好的协商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与外界交流沟通,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通过协作,收集信息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质疑、互相讨论、深入学习的目的,学生的知识构建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些能力都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于网络教学模式下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网络资源的共享网络教学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多媒体资源的共享[8]。老师将药理学各个章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讲义、课件以及录像资料上传至网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去自主地查询相关资料,然后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讨论,并完成对问题的分析和整理。比如在学习“有机磷中毒的表现和解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哪些是有机磷毒物?(2)患者有机磷中毒时有什么临床表现?(3)中毒后应如何解救?围绕这3个问题,学生就可通过网络搜索与有机磷相关的信息,然后进行筛选和整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网络教学环境成为学生探索、发现、学习的认知工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2教学过程的交互实时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的突出特点,通过在网上设置留言板、BBS和E-mail地址,在网上展开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交流、讨论。一方面,学生与网络的交互可以使学生及时有效地获取教学信息;另一方面,师生间的交互可以使学生及时地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还可将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留言或者发帖的形式提出,教师定时上网回答学生的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可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9],只有提高了交互意识,学生才能融入其中,积极主动地去交流和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教师要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重视学科交叉和知识更新,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空间的开放[10],指导学生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真正提高学生信息管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教学主体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在网络教学中,教学的主体发生转化,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安排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需要去配置。学生可以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4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积极推行问题引导式、讨论式及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learming,PBL)等多种教学方法,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病例讨论和处方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生自行查阅资料,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以启迪学生思维,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并提高学生进行药学实践服务的能力。
3.5测评方式的改革教师可把相关的药理学考试资料上传至网络,试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处方分析和病例讨论等,学生在每堂课或者每章学习结束后,可直接在网络上进行自我测评,课后再网上公布答案,学生对照答案,找出自己的错误,使其能客观衡量自身水平,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重新复习课本内容,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同时,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便于及时恰当地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方式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互通反馈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认知能力[6]。
篇2
【关键词】川芎嗪;心血管;药理学作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52-01
川芎嗪(ligustrazine)是一种生物碱,主要从中药材川芎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成分,也叫四甲基吡嗪[1]。作为一种治疗血栓等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川芎嗪能够明显地增加动脉的流量,降低动脉压以及冠脉阻力,从而促进血液微循环。目前,医学临床上,川芎嗪用于治疗包括因脑栓塞和脑血栓等形成的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心绞痛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成为备受欢迎的一种药物制剂。因此,本文针对川芎嗪在保护心血管的药理学作用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促进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
1 川芎嗪对血管保护的药理学作用
血管是心血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其中动脉主要负责从心脏流入的血液传输,并且经受最高的血液压力。静脉的管壁薄且管径大,因而在传输血液时,流速慢,压力小。毛细血管主要连接动脉和静脉,相当于桥梁的作用。其具有管壁极薄、小的特点。由血管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有脑血管畸形、脑出血以及动脉硬化等。川芎嗪在保护血管方面具有做药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川芎嗪对冠脉流量的影响
川芎嗪具有扩张冠脉和增加冠脉流量的特点。在豚鼠心肌缺血模型中,川芎嗪的服用能够明显地改善冠状动脉的痉挛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流量。通过相关医学实验可以发现,川芎嗪7.2、12、28mg/kg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以使其的冠状血管得到扩张。通过降低细胞内钙调素的含量,达到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繁殖。
1.2川芎嗪对血管和血压的影响
川芎嗪既能够有效地阻止细胞外钙离子经过通道进入细胞中,又可以适当地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已有的钙离子的释放量。同时,川芎嗪还可以明显地舒张高钾去极化收缩的猪冠状动脉环。此外,川芎嗪可以对冠脉内皮形成一层保护机制,提高人体内的NO水平,并且可以及时地减轻因缺血所造成的损失。总之,川芎嗪能够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通过对麻醉犬的临床实验,川芎嗪可以减少麻醉犬体内血管的阻力,并且增加股动脉的血流量。麻醉犬给以不同的剂量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该药物还能够抑制体内高血压血管平滑肌Ca2的流量。其中抗钙离子和扩张血管以及降低血压具有密切的关系。川芎嗪对体内氯化钙引起的离体主动脉收缩具有显著的拮抗效果,有效地减少血管内液向外移动,改善外周血液的流量情况。
1.3川芎嗪对血小板的影响
川芎嗪对由于胶原、凝血酶所导致的豚鼠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抑制血小板丙二醛的生成中发挥着显著优势。其药理机制表现为川芎嗪可以适当地调节TXA2与PGI2之间的平衡,并且可以转换膜壁上的钙离子,从而增加膜壁中的负电荷,以达到抑制血小板集聚的效果。同时,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磷脂酰肌醇和蛋白质磷酸化,还能够有效地对抗血酶所引发的单核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的凝聚现象。因此,川芎嗪能够从整体上加快红细胞和血小板电泳,全血的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也会相应地降低,最终抑制血栓的形成。其中降低血液粘度,对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 川芎嗪对心脏保护的药理学作用
心脏也是心血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功能是给躯体供氧,同时及时地清理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3]。临床医学上,心脏疾病并没有单一的独特症状。医生主要通过对患者病史的查看和身体的检查进行诊断。心脏疾病症状一般呈现为某种类型的胸痛。乏力、头晕目眩等。川芎嗪在治疗心脏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其相关的药理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川芎嗪对心房的影响
川芎嗪具有显著的钙拮抗作用,从而有利于减少心房颤动现象的发生。如果对患者的心功能进行改善,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对稳定心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当体内的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与心房纤维化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川芎嗪可以显著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液循环中血管的紧张素水平,防止心肌纤维化的形成。
2.2促进微循环
川芎嗪可以有效地改善实验性微循环和血瘀障碍,同时,还能够相应地增大毛细血管的口径,调节血液的流态。体内血流量的增多可及时地抑制白细胞的游走,川芎嗪还有抑制心肌收缩的功效,并且使心率的速度减慢,从而降低全血的粘度。在实验中可以发现,川芎嗪在缓解大鼠离体主动脉痉挛性收缩过程中,可以有效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和TXB2以及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从而促进前列环素的产生。
川芎嗪促进微循环的作用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与血管平滑肌,而且还可以降低血浆中的内皮素水平,从而扩张血管平滑肌,舒张微血管。此外,川芎嗪还能够抑制因缺氧所引起的肺部血管收缩。由于川芎嗪对主动脉的平滑肌效果和异搏停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钙离子拮抗剂。人体内的微循环是否正常会直接影响器官的功能。如果人体内的微循环出现障碍时,那么相关的机体性能就会处于一种动态的转化过程。这种过程和血液的凝聚状态息息相关,同时患者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川芎嗪的使用则可以明显地改善生理状态下大脑皮质内的微循环状况。
3 结语
综上所述,川芎嗪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其药理学的作用分析可以发现,川芎嗪对冠脉流量、血管、血压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随着相关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川芎嗪的临床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 罗国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衰48例的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6(06):15-16.
篇3
祁天花粉之所以有多种方面的药理作用,主要含有多种类型的活性成分。
1.1 皂苷类
陈颖[4]等曾用正交实验的方法优选天花粉中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结果提示温度对天花粉总皂苷的提取率影响较大,而超声辅助提取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浸提有效成分,避免高温对其破坏。超声辅助有机溶剂萃取天花粉总皂苷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1.2瓜氨酸与γ-氨基丁酸
刘文[5]等曾经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测定天花粉中的瓜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其确立的方法测定溶液稳定性好,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被测物质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天花粉中瓜氨酸与γ-氨基丁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1.3 天花粉蛋白
有人从祁天花粉中提取分离到一种分子量为24000,对中期妊娠引产有效的简单蛋白质-天花粉蛋白,它不含糖和磷酸基团, 是由19种氨基酸共24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二线型多肽,N 端为天冬氨酸,C 端为丙氨酸和甲硫氨酸[6]。
1.4 多糖
天花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甘露糖、木糖组成, 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同时还具有显着的抗肿瘤和细胞毒活性。天花粉中还含有许多酶类, 其中件半乳糖昔酶活性最强, a -甘露糖昔酶活性次之。从括楼根中提取T C S 后的大量清液中还分离出水合瓜氨酸和a 一经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及少量肤类[7]。
1.5 凝血素
天花粉凝血素(TKA ) 是一种半乳糖特异性的植物凝血素, 是有两种异构体的糖蛋
白, 分子量分别为30000 和32000。纯化的TKA 与其他凝血素相结合已经用于奈瑟菌属引起的淋病的流行病学研究[8]。
2.祁天花粉药理作用研究
祁天花粉具有皂苷类、多糖、凝血素、瓜氨酸等多种活性成分,临床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炎、抑菌、凝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046)
作者简介:张静(1981-),女,硕士,讲师,执业中药师,医药工程师,河北省中药高级鉴别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和中药品质鉴定、质量分析工作。
2.1 降血糖
从秦汉至今《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消渴病的方药412 方,其中治疗消渴病的药物225 味,而天花粉为高频用药,位居第13 位,是消渴病组方中的首选药。明清时期17部医学着作中记录了19 名医学有关59例资料中治疗消渴病的有效药物,天花粉位居第12 位[9]。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治疗消渴的药物也列举了草部治疗消渴的主力军-天花粉[10]。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在消渴症的治疗方面天花粉任然是非常重要的中药。
2.2 具有终止妊娠、抗炎、抗病毒
目前临床研究证明天花粉蛋白有终止妊娠、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的药理作用。
2.3 抗肿瘤
宋华梅[11]等通过实验研究认为TCS 是从葫芦科植物栝蒌的块根中提取的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通过对TCS 进行药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的研究,已经明确它具有引产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临床上已应用于引产治疗异位妊娠、治疗恶性葡萄胎、并尝试用于治疗肿瘤[12]。
2.4 抑菌、降低血小板含量
临床发现一些患者服流产药后, 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现象[13], 应用止血药物时配伍天花粉取得明显的效果。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记录, 天花粉“续绝伤”;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 天花粉治“通月水、胎衣不下”;《医学衷中参西录》有天花粉治跌扑腰痛的记录。现代有人用天花粉蛋白中期引产, 发现应用天花粉引产后阴道出血量小,因为用天花粉后血小板含量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先开始下降, 然后回升, 祁天花粉有抗菌作用, 可预防流产后继感染。
2.5 通经络
临床在诊治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症患者时, 发现天花粉有良好的通经、活血之效。后在临床上使用, 大多效果明显[14]。
3.小结
祁天花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价格便宜,自古至今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以祁天花粉为原料制成了颗粒、片剂、注射剂等多种剂型。在临床应用方面使用较为普遍。
篇4
[关键词]丹参山楂有效组分配伍;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HUVEC; RAW2647; 泡沫细胞
Explore antiatherosclerotic mechanism of component compatibility of
Danshen and Shanzh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cell level
ZHANG Jianyong1, 2, WANG Lan1, LIANG Rixin1*, YANG Bin1*
(1 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Pharmacy School,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9, China)
篇5
【关键词】MCAO、RNA、缺血性脑中风、治疗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量临床报道CT、MRI提示,在缺血性梗塞恢复期,脑梗塞部位周围半暗带的侧支循环建立对患者后期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揭示中药T2100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机制,我们决定以微循环作为研究方向,应用MCAO大鼠,进一步研究本品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机制。
1 实验材料和仪器
Wister大鼠,雌雄不拘,40只,体重180~200g.由天津药物研究院提供。UNIVERSAL 16R C2G16-W型离心机, H6型小号水平电泳槽, GeneAmp PCR system 9700。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选Wister大鼠40只,雌雄不拘,体重180~200g,实验前先适应性饲养3天,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J)、模型组(M)、中药阳性对照组(G)、中药供试药组(N),每组10只。
2.2 MCAO模型的制备
Wister大鼠用3.5%水合氯醛(350mg/kg体重,i.p.)麻醉,仰卧固定。颈部正中切开皮肤,钝性分离右侧颈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仔细分离避免损伤迷走神经。用蛙心夹夹住CCA和ICA,并在ECA(靠近CCA分叉处)上剪一小口,将尼龙钓丝沿切口插入ECA,经CCA分叉处,并将预先放置于ECA根部的丝线缚紧,以防止其中的钓丝滑出和出血,然后移去夹在ICA上的蛙心夹,将钓丝缓慢地向ICA入颅内的方向推进约19~21mm,微遇阻力时停止,使钓丝头端通过MCA起始处,到达较细的大脑前动脉(ACA),此时即完成一侧MCA的阻塞(MCAO)。术后第四日开始注射,G组注射GS注射液1ml(其浓度为10mg/ml),N组注射NLT注射液1ml(其浓度为10mg/ml),注射剂量按人每日用量折算成大鼠等效剂量(按人用量0.3g/70kg/d折算),每天给药一次。M组动物仅进行抓取,不给药。注射一周后,将大鼠处死,取梗塞侧脑组织,于-80℃冰箱保存备用。
2.3 检测指标与方法
取冻存于-80℃冰箱的大鼠脑组织,于匀浆器中加入Trizol试剂(100ug组织/1ml裂解液),将组织冰上充分匀浆至透明而不见组织块状物,倒入EP管中,室温静置10min,然后向EP管中加入氯仿20ul,剧烈振荡15s,室温静置10min,,再将EP管放入高速离心机中4℃,12000转离心15min后取出,管中液体分为三层,从上至下依次为RNA、蛋白质、DNA。吸上清液400ul与另一EP管中,加入等量异丙醇,轻度振荡15s,于-20℃冰箱保存30min,再次4℃,12000转离心15min,此时,EP管底出现贴壁白色沉淀。弃去上清液,用70%酒精漂洗沉淀后风干,加入RNase-free ddH2O 60ul溶解沉淀,即得RNA液60ul。
3 实验结果
OD260/280的测定。
4 结 论
由于RNA非常容易降解,因此,从样品的储存、RNA的提取以及RNA提取完成后的保存,我们都需要格外小心,处处防范Rnase对于RNA的降解作用。一般而言,将材料在液氮中速冻后保存于-80℃冰箱或直接保存在液氮中,是一种常用的保存方法。通过建立简便易行、对动物损伤小、重复性较好的MCAO模型,给我们研究中药T2100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机制提供了一种手段。我们体会线栓后一定时间内出现同侧Horner’s征和缺血后一定时间出现血管闭塞对侧前肢运动障碍(屈曲和向梗塞侧对侧划圈)能够反映MCAO成功,且梗塞范围相对可靠。通过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障碍的改善,VEGF mRNA的表达量增加以及HE染色结果,可以认为,中药T2100对缺血性脑中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健,董为伟.介绍一种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12:359,373.
[2]李东亮,程晓虹,沈虹,等.大鼠大脑中动脉可逆性阻塞的实验研究[J].动物学报,1993;39:176-180.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人文关怀;校园文化;传统
学校作为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职能机构,具有与其他企事业单位所不同的管理要求和工作诉求。“教育,就是用生命去碰撞生命。”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不仅是物质的生命,更是精神的生命。学生对于学校来说,既是管理工作的重心,也是工作的对象,学生的成长才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随着人文管理思潮的到来,人在整个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所以,学校管理须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德育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是与个体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除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之外,还应鼓励个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校园文化具有感染人、潜移默化教育人的作用,人性化的校园环境,给学生构筑了舒适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比如,各班在教室前门布置了“班级寄语”,寄语内容有师生合影、班主任的寄语和学生的心声;在学校适当的位置设计了各种充满人文气息的提示语,如“保持距离,远看更美”、“我同小树同成长”;布置“书画长廊”,把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装裱,悬挂在走廊上……让校园“时时处处皆教育,点点滴滴都是情”,透出文化的韵味,凸现人文气息,使学校成教师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学园。校园文化可以是一句话、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统,即使学生几十年级的更迭、教师几代交替,这种传统总在这所学校的文化里传承不变其髓。
一、校园文化的确立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或者说文化传统的建立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过程,需要上至学校管理层下至全体教职工乃至全体学生的集体努力。
一所学校要确立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必须了解当地学生的性格、思想、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对未来的畅想,培育他们的情感,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
只有立足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对青少年的培养要求和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学校的人文管理才能找到属于中华民族性的人性假设理论,才能建立真正适合中国当代学校的校园文化。
中国各级学校目前在学校的规模、学校的作用、学校的管理模式、学校的战略及具体企业所处的环境,均存在巨大的差异。人文管理与各个学校的结合过程,一定要运用权变的思维,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成为有的放矢的、与每一个学校具体问题相结合的权变型人文管理模式。
二、 校园文化的推行
学校管理层首先要以身作则,倡导一种理想化的工作文化,并以此影响全体教职工。高尚的人格,使人产生敬佩感,能吸引人,促使人模仿,给学校决策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令人向往的个人影响力。作为决策者,要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得漂亮。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给学生树立偶像。即使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决策者也应当着师生的面捡起,以此来带动影响全校师生。要坚持公正无私,不带偏见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在分配工作、考核评优、晋级升职等教师关注的敏感问题上,一视同仁,不搞厚此薄彼。决策者应事先制定并提出标准或准则,交由行政班子或全体教师讨论统一后再实施,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每位教师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情况,使整个教师群体有一种大家都是“自己人”的感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实践证明,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决策者,才能使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内心信服而自愿接受影响,才能确立起稳固的权威,有效地领导管理好学校,树立想要的校园文化。学生当然难以避免地会在以后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但学校要给学生展现的应该是一个理想化社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结束语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学校管理制度人性化,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尊重人的地位、价值、作用、需求及情感,创建一种既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整个学校随机应变、富于创新精神的良性校园文化,学校才能迅速发展,才能建立一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好校,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不但具有精深文化知识而且拥有良好心理素质和远大志向的人才。转变学校管理模式,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把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高峰,跻身世界教育强国之列。
参考文献:
[1] 屠亚玲.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实施人本管理[J]. 吉林教育.现代校长. 2007(06)
[2] 毛国涛. 浅析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篇7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认清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课堂讲评小实验、小制作,可以创设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这佯,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促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扩大实验探究的范围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及“想想做做”小实验,而是将实验探究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全过程。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造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以创造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四、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1、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案例一: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可先让学生细致观察,然后出示以下问题:①本实验需要研究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时光屏、透镜、火焰三者的位置关系如何?②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③适当改变距离后像的大小有何特点?光屏上是否一直都有像,若没有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在没有出示以上问题时就让学生自由观察。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让学生按部就班。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要与学生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演示实验本来就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而且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
演示实验时还要注意不仅要现象清楚,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投影放大、机械放大、自制可见度大的仪器进行演示等都是常用的方法。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一动手。案例二: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最小的学生来拉,却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演示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与,不仅有显示学生实验技能的机会,又能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深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可领略物理学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3、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认为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确定的目标下,有全局观点和善于妥协,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4、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9例,男68例,女51例,年龄44~81岁,平均(65.7±9.4)岁;其中股骨颈骨折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10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2例;合并高血压39例,冠心病27例,糖尿病24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9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81例。以开展药学服务的时间为分界点将119例患者分为2011年3月~2012年6月开展药学服务前入院的对照组和2012年7月~2014年9月开展药学服务后入院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4±8.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3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1例;合并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3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6例;观察组82例,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64.8±7.7)岁;其中股骨颈骨折6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7例,强直性骨脊柱炎并髋关节强直1例;合并高血压27例,冠心病19例,糖尿病17例,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6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5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骨折类型与治疗方法、合并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符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指征,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标准术式治疗与整体护理,对照组在围术期常规应用镇痛剂、抗生素及治疗并发症的药物,观察组在围术期增加药学服务,由临床药师指导、干预临床用药。药学服务措施包括:(1)药师深入科室,积极参与科室的会诊、查房和药物应用方案的制定。一是了解每位患者和整个科室的用药情况,对于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进行登记、分析,实施药物品种、数量的使用监督,检查及限制等药学干预服务措施;二是开展合理使用药物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与合理用药咨询工作,更好地普及合理使用药物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医生对合理使用药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三是对科室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尤其是术后镇痛剂、抗生素及其他特殊药物的应用,要反复核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对药物应用不合理情况及药学干预服务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上报医院并反馈给科室及责任医生,责成其整改并跟踪检查,将考核结果与科室及责任医生的经济利益挂钩。(2)积极开展药学服务,临床药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掌握药学领域的新动态,努力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在有新药应用于临床时,要及时与临床医生进行交流、沟通,讲解新药的优点、应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确保药物使用安全、经济、高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术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使用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与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2.2两组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种类数、使用天数和药物费用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术后6个月至3年随访,依据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1]评价手术效果,其中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08%,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0.49%,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两组患者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为85.36%,对照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为70.27%,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6,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药物治疗学专业化、科学化的不断发展,临床药师开展的药学干预、药学指导、药学服务等项工作,在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药物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床药学服务是在面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服务患者的前提下,以达到提高药物治疗水平、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与药学干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与重要职责,尤其是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开展药学服务前后在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情况等指标,探讨开展药学服务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面的价值。结果显示,开展药学服务后,虽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天数、所需费用等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治疗及药学服务的满意率也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由此表明,开展药学服务对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能够明显改善围术期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临床药师在开展药学服务、减少不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的作用包括(1)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作用,临床药师能够透彻掌握临床药物的用途,可从专业角度干预患者用药,避免重复用药和滥用药物事件的发生;(2)可以及时向医护人员介绍新药信息和指导新药的临床应用、监督,确保用药安全、高效、合理;(3)能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为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原理、机制和用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避免患者不规范用药。综上所述,开展药学服务对于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重要价值;而临床药师深入科室,直接参与临床药物使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经济的药品,而且可以与临床医生及患者直接沟通,提高工作质量与服务质量。
作者:李楠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学院鞍钢集团总医院药剂科
篇9
中图分类号:R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5-0087-02
青刺尖来源于蔷微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tilis Royle) 的全株。别名炮筒果、牛奶捶、鸡蛋糕、梅花刺、枪子果、阿那斯、蒙自扁核木。青刺尖生长于海拔1000~3000 m的山坡、溪边或灌木丛中,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台湾、等省区[1]。云南地区在昆明、蒙自、大理、丽江、维西、宁蒗、思茅、南涧、巍山、宾川等县均有分布[2]。青刺尖始载于《滇南本草》[3],其曰:“性散寒,味苦。攻一切疮毒痈疽,有脓出头,无脓立消;散结核,嚼细用酒服;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我省纳西族、白族、彝族、摩梭族等少数民族中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近些年来,民族药青刺尖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医药工作者的兴趣。作者主要对青刺尖历年来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1化学成分研究
国内外医药工作者已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黄酮类、三萜类、木质素、甾体类等化学成分。
1.1黄酮类成分Kilidhar等[4]从青刺尖中分离、鉴定出左旋-表儿茶精(L-epicatechin)。
1.2三萜类成分张伟东等[5]从青刺尖中分离鉴定出2-O-trans-对羟基桂皮酰基乌苏酸2α-O-trans-p-coumaroyl-3β,19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和2-O-cis-对羟基桂皮酰基乌苏酸(2α-O-cis-p-coumaroyl-3β,19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胡君一等[6]从青刺尖中分离鉴定出乌苏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α-羟基乌苏酸(Corosolic acid),2α-羟基齐墩果酸(Maslinic acid),坡模酸(Pom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3-O-trans-对羟基桂皮酰基委陵菜酸(3-O-tran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O-cis-对羟基桂皮酰基委陵菜酸(3-O-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和开环三萜化合物2,3-断-19α-羟基-12-烯-乌苏-2,3,28-三羧酸(Cecropiacic acid)。
1.3半萜类成分胡君一等[6~7]从青刺尖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2R,3S)-2-chloro-3-hydroxy-3-methyl-r-butyrolactone 和(+)-(2S,3S)-2-chloro-3-hydroxy-3-methyl-r-butyrolactone。
1.4单萜类成分Rai等[8]利用GC-MS,确定了13种单萜类化合物:Limonene,1-8-cineole,o-cymene,bergamal,cislinalooloxide,cis-sabinene hydrate,linalool,trans-terpineol,2-undecanone,isomenthol,α-terpineol,2-dodecanol,tridecanone。
1.5木质素类成分Kilidhar[4]从青刺尖中分离、鉴定出一个双环氧木质素化合物:青刺尖酯醇(Prinsepiol)。
1.6甾体类成分胡君一、段宏泉等[5]从青刺尖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3-β-D-葡萄糖谷甾醇苷(Daucosterol)。
1.7其他成分Plouvier[9]从青刺尖中分离得到氰化物;Fikenscher等[10]的研究表明氰化物(Cyanogen)主要存在幼枝部分;Luthra等[11]从青刺尖中分离到多肽和氨基酸类化合物。王毓杰等[12]从青刺尖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正三十四烷醇。
2药理作用
2.1抗肿瘤Guan B等[5]将所分离、鉴定的化合物进行了人类癌细胞株A549、HCT116、MDA-MB-23和CCRF-CEM的筛选。研究表明,青刺尖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多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2.2抗炎王毓杰等[12]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炎症模型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模型,研究了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水部位以及青刺尖水提取的体外抗炎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溶剂部位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其中青刺尖水提取大剂量组(0.136 g.kg-1)、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大剂量组(0.034 g.kg-1)为抗炎的最佳有效部位。
2.3免疫抑制作用在对青刺尖中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的免疫抑制活性试验时,发现乌苏酸、齐墩果酸、2α-羟基乌苏酸、2α-羟基齐墩果酸、坡模酸均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其强度与地塞米松的免疫抑制作用相当[6]。
2.4降血糖作用青刺果多糖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且随着疗程的进行,血糖值逐渐降低接近正常,表明青刺果多糖具有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作用,且其降血糖作用与疗程有关。此外,还具有保护肝、肾、心肌的作用[13~15]。青刺果黄酮同样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能抑制糖尿病小鼠肝脏肿大,减轻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有效延缓糖尿病引起的肝脏损伤,并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6~17]。
2.5调节血脂作用张春笋等[18]在高脂造模实验中系统研究发现,青刺果油具有调节血脂作用,能显著降低大鼠TC、TG、肝脏脂肪含量、粪便中脂质含量,同时显著升高HDL-c、HL 酶活性。
2.6抗氧化作用张晓鹏等[19]对青刺果油进行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剂量水平的青刺果油具有升高高血脂大鼠血清SOD水平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2.7抑菌作用朱正良等[20]分别提取了青刺尖、迷迭香、金银花和金钱草中的抑菌成分,进行了青刺尖抑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青刺尖水提取液有更强的抑菌效果,抑菌浓度低,热稳定性更好。其中对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力比对酵母、霉菌的更为显著;对青霉和根霉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贾琳等[21]比较了青刺果油与普洱茶水抗菌效果,结果发现青刺果油、普洱茶果油、普洱茶水、青刺果油普洱茶水混合液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青刺果油普洱茶水混合液的抑菌效果较好,当溶液的浓度为6.25 mg・mL-1、pH值为6、温度为10℃时,青刺果油普洱茶水混合液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2.8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张晓鹏等[19]采用比浊法测定不同剂量青刺尖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实验中选择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深海鱼油为对照。结果显示,深海鱼油在一定剂量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低剂量青刺果油,而与相同剂量的青刺果油相比无显著差异。
3结语
民族药青刺尖具有复杂多样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活性。目前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比较全面,对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除青刺尖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降血糖等作用外,该药所含的三萜类成分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尽管如此,仍有许多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阐述不清,临床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尚不明确,且作为一种传统的多民族临床用药,其临床有效性多以简单的医药文字记载,加之个人感悟积累经验的形式来传承,缺乏现代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和数据。
对民族药青刺尖中的黄酮类和三萜类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将分子对接技术和药物虚拟筛选等现代技术应用于构效关系的研究,并用来指导化合物的活性筛选,有望开发此方面的先导化合物。此外,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内,青刺尖药材资源丰富、蕴含量大,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前提。除此之外,青刺尖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医药,我们不能长期停留在仅仅是“临床有效”的环节,必须以现代科学研究的事实和数据来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逐步阐明其“临床有效”的科学内涵,走规范化、现代化之路,才能使青刺尖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349.
[2]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中药资源名录[M].昆明:科学出版社,1993:189.
[3]明・兰茂.滇南本草[M].第2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5:426-427.
[4]Kilidhar S.B.,Parthasarathy M.R.,Sharma P.,et al.Prinsepiol,a lignin from stems of Prinsepia utilis[J].Phytochemistry,1982,21(3):796~802.
[5]Guan B,Zhang WD et al.Cytotoxic pentacyclic triterpenoids from Prinsepia utilis[J].Planta Med,2013,79(5),365~368.
[6]Ying-Qian Xu,Jun-Yi,Hu,et,al.Immunosuppressive terpenes from Prisepia utilis[J].Jou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07,9(7),637~642.
[7]Jun Yi Hu et al.A New Hemiterpene Derivative fromPrinsepia utilis[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17(2),198~200.
[8]Rai V K,Gupta S C,Singh B.Volatile Monoterpenes from Prinsepia utilis L.Leaves Inhibit Stomatal Opening in Vicia faba L[J].Biologia Plantarum,2003,46(1):121~124.
[9]Plouvier V.On the hydrocyanic acid of some Rosaceae-Spiraea[J].Compt.rend,1948,22(7):1260~1262.
[10]Fikenscher L H,Hegnauer R,Ruijgrok H W L.Distribution of hydrocyanic acid in Cormophyta.Part 15.New observations on cyanogenesis in Rosaceae[J].Planta Med,1981,41(4):313~327.
[11]Luthra R,Matta N.K.Seed proteins of the family Rosaceae: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and Homologies[J].Journal of the Indian Botanical Society,1990,69(3-4):321~324.
[12]王毓杰,张艺,杜鹃,等.民族药青刺尖抗炎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6,21(2):152-154.
[13]陈瑞,黎晓敏,殷中琼.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含量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2967~2969.
[14]陈瑞,贾仁勇,殷中琼,等.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5):167~169.
[15]贾仁勇,陈瑞,殷中琼.青刺果多糖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4):535~537.
[16]贾仁勇,殷中琼,吴小兰,等.青刺果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J].中药材,2008,31(3):993.
[17]吴小兰,殷中琼,贾仁勇,等.青刺果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1661~1663.
[18]张春笋,古松,张荣先,等.青刺果油对大鼠脂代谢的药理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5(5):107~110.
[19]张晓鹏,林晓明.青刺果油调节血脂及对人血小板体外聚集作用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5,34(1):79~81.
[20]朱正良,樊建,赵天瑞,等.青刺果提取液的抑菌对比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2(6):49~54.
篇10
一、地理在地理教材中的价值
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他学科不同,除了学习文字系统之外,尤其要重视对“图表系统”的学习。地理图像除了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述简明扼要外,在展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解释地理规律等方面也有着文字系统无法比拟的重要性,图像系统增强,符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因此,教材中的图像系统不只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源于地理学基本特点的学习原则问题。
2.地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来源,图像系统在教材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是地理教材区别于其他教材的标志。地理教材的表述形式是文字、图像和作业三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作为三大构成要素结合的体现系统不仅仅是文字系统的补充,而且是一个地理的子系统。新课改之前的地理教材中图像与文字的比例就达到1/4,当前国际地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地理知识图像化。
二、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教学知识性强,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主动学习,也就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地理课教学中通过图像案例的运用,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进行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地图教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各种地理要素归纳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又利于抽象思维。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