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的常识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现象的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现象的常识

篇1

关键词: 季节教育 幼儿 大自然

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同时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幼儿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教育目标是:“让幼儿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以季节主题教育为主线,根据本地自然环境,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每学期在不同年龄班开展内容不同的四季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鸟鱼虫等生长变化过程产生初步的认识,对春去秋来四季轮回等自然规律形成牢固的印象,不断增长幼儿的自然常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季节教育这扇浅近而清新的窗口,引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我们多年来主题活动的成功做法,也是科学教育的新思路。

一、观察感受法

四季伴随着生活的脚步而不断变化,四季特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孩子们对四季的变化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季节变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在每个季节来临的时候,我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详细科学的观察计划,选择那些比较典型的能代表季节特征的树木、花草、动物等季节特征和自然现象让幼儿有计划地来观察,每天运用图示法做好观察记录。如春天来到时,让幼儿观察园内的迎春花,园内陆续开放的桃花、金盏菊等,看柳树怎样一天天吐绿长叶,观察自然角动植物的变化,感受天气一天天变暖,人们开始穿上春装去春游;夏天来到时,感受炎热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的夏装,观看大雷雨天时打雷、闪电、倾盆大雨,以及雨后彩虹等自然现象,到附近农田观察农民收割麦子的繁忙景象,通过饮食了解夏季成熟的蔬菜和水果;秋天来临时,让幼儿观察园内的广玉兰树、石榴树和柳树的叶子是怎样一步步由绿变黄、变枯萎最后在秋风中飘落枝头的景象,观看花园里盛开的和一串红,到果园参观成熟的苹果、葡萄、柿子和核桃,到农田观看黄澄澄的水稻和成熟的玉米,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冬天来临时,观察天气一天天变冷,说话会有白气,早操时手会感到冷,观看北风呼啸,大雪飘飞,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观,下雪时师生一起玩雪、做游戏。

二、谈话法

四季特征包罗万象,内容繁多又抽象,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季节概念模糊而肤浅,往往难以准确辨别季节特征并说出相应的季节名称。在季节开始发生变化时,我们每天抽五分钟时间和幼儿一起谈论天气如何,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着装有什么变化等,一段时间后,在季节特征较浓的时候组织专门性的谈话课。老师事先设计好谈话内容,准备好课件材料,采用问答的形式,联系周围环境和生活实际,引导幼儿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地概括季节特征,让幼儿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各种季节特点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老师对幼儿的谈话给予评价和总结,通过不断的强化巩固,使幼儿对每个季节特征和季节名称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印象。如中班谈话活动《冬天》。可设计以下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冬天天气怎么样?小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哪些花还开放着?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人们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人们心情怎样?在大班可组织四季知识问答比赛,把四季特征和规律系统地融合起来,通过提问抢答,达到复习巩固强化的目的,效果很好。

三、教学渗透法

每个学期根据教材所反映的季节特征来安排教学进度。如春天的二三月份正值初春,语言课可以进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儿歌《迎春花》,散文诗《春天来了》;音乐课可以进行春天的歌曲,春天的游戏,春天的舞蹈;美工课画春天的画,做春天的实物手工;科学课进行春天的认知探索活动,健康课进行关于春天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户外活动玩春天的游戏,组织春游活动,等等,通过各科教学的有机渗透和互相配合,加深幼儿对春季的认识。夏天来到时,认识了解夏天开放的花,夏天成熟的蔬菜和水果,夏天成熟的庄稼,夏季一些特有的自然现象,唱夏季的歌曲,讲夏季的故事,画夏天的风景和实物,组织玩水游泳等。秋冬季节也一样,把季节教育和教学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互相推动,互相促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对比法

幼儿对季节特征容易混淆,往往是记住了春天忘记了冬天,经常把秋天说成是春天,已经到了夏天还总说是春天,为了让幼儿清楚地区别每个季节的特征,可采用对比的方法加强训练。通过看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幼儿比较辨别,总结出春季的树木和夏天的树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树木和冬天的树木有什么不同,观看不同季节的生活短片,知道冬天人们穿什么衣服,夏天人们穿什么衣服,春天农民忙什么;秋天农民忙什么。布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家”,拿着不同季节的实物或实物卡片玩找家的游戏。

篇2

实施《课程标准》后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年级均编排有介绍自然现象、科学技术、生活知识等方面的课文,让小学生了解这些基本常识,毋庸置疑是必不可少的。这类课文常识性课文,要么是人物化,要么是散文,要么是童话……应该说,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然而,时至今日,很多教师在教这些常识性课文时,还是简单地上成了常识课,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味道,这显然与编者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如何避免把这种现象,让常识性课文绽放出语文教学风采呢?下面,以语文出版社S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为例,谈谈如何把常识性课文上成洋溢着浓厚语文味的一些见解。

像《星星的新朋友》《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些都是人物化的课文,而《邮票上的孔齿》这篇课文,不但浅显易懂,而且贴近生活。我们教这些课文时,就是要深入挖掘课文里语文因素,在"读"字上做足文章。这就是要找出读的内容,运用读的技巧,读出语文的效果,达到理解领悟课文的层面。

《星星的新朋友》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作用,我们就要着重读出不同星星说话时的不同语气。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小星星的问话:"朋友们,我怎么不认识你们呢?"教师就要启发学生想象:咱们仰望天空,夜晚的天空是那么蓝,满天都是星星,这些小星星一群群地聚集在一起议论刚来的新朋友。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带着好奇的眼光,读出好奇并充满童真童趣的语气。像学习"气象卫星、通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这些文段时,要启发和引导学生置身其中,仿佛自己就是人造地球卫星,回答天上的小星星时,就会读出自豪、神气的语气,以及许多星星争先恐后自我介绍时热情而急切的语气。

《我是什么》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形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的变化过程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就要读字上做足文章。如文段:"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空气,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白花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要引导学生通过"飘""落""打"语气的轻重变化,在头脑中浮现水的变化过程。又如文段:"平常,我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想象成自己就是水,通过不同的语调、语速来感受水睡觉的安静,散步的闲雅,奔跑的激烈,跳舞、唱歌的奔放。

《植物妈妈有办法》全诗押"a"韵,朗读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句子中词语、短语的停顿,用欢快、活泼的语调读出韵律来。如: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妈妈旅行/靠的啥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微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并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学生读这些课文时就会很自然地张开小嘴,轻轻地送气,把"微风轻轻一吹"、"乘着风/纷纷出发" 读得很轻很轻,真切感悟到微风中蒲公英微是那样轻盈、那样飘逸。

《邮票上的孔齿》内容浅显、语言精练,特别要读好文中人物的两次对话: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很抱歉,我也没带"。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

篇3

你们好!时光流逝,再过两天,便是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的日子了。于是,学校为我们在班会课上播放了有关地震常识的小片段,使我受益匪浅……

5.12汶川地震以来,灾情牵动着我们全家人的心。我们不仅为汶川担心着,也为我们的家乡——清徐担心着。

清徐,是煤炭采挖规模很大的县城。而地底下,那珍贵的“黑宝石”被挖出,只会给县城人民带来更大的担忧。听你们说,清徐的地层中,因为“黑宝石”的采集,现在已经是伤痕累累,摇摇欲坠了。这更把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让我喘不过起来。现在的我,时刻担心着地震的到来,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死翘翘”了。

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学习好防震,避震措施,不要让地震吓倒我们!爸爸妈妈,我这就来给你们讲一些今天我学到的避难措施吧!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我们不可以乘电梯逃生。如果来不及逃出去,我们应该选择厨房、卫生间等面积比较小的地方躲避,等待时机,逃出房屋。

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我们应赶紧找一些公园、操场等宽阔的地区,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果在山上,我们应该躲避泥石流、山体塌方等自然现象的袭击,找到一处比较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篇4

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多种学说或观点,如所谓的“冲突说”、“相互关联说”、“认识的不同状态说”、“完整知识说”等等(注:“冲突说”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是绝对对立的冲突关系: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1875年英国科学家J.W德雷伯(J.W.Draper)的《宗教与科学的冲突史》。“相互关联说”认为,科学与宗教处理的是不同领域的事情,各自满足人类的不同需要。许多科学家都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识的不同状态说”是孔德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理智的内在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宗教、形而上学和实证科学三个连续的阶段:宗教充当了人类知识的必然出发点,而科学则提供了量终的认识状态。“完整知识说”是19世纪俄国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提出的。他认为,实证科学、哲学、宗教的综合,即所谓的“完整知识”,是人类理智发展的“最高目的和最终结果”。)。这些观点虽然彼此间在基本内容和原则上相距甚远,但它们在思维方式上仍都局限于科学与宗教“对抗”或“非对抗”的二元关系模式,没有考虑或者完全排除了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对抗”与“非对抗”模式都基于一定的历史事实,都能解释一定的历史事实,但也总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不能解释。对抗模式基于中世纪宗教对科学的迫害,如实地描述出西方近代史上科学与宗教的斗争史,但它很难合理解释现代条件下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对于杰出科学家,如刻卜勒、波义耳、牛顿可以同时是虔诚的宗教徒,甚至出于宗教的目的而研究科学这类现象,也很难解释清楚。非对抗模式却恰好相反:如果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归并为“关于事实即追求真”与“关于价值即追求善”的关系,或者甚至可以进一步认作和谐共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它们在历史上就不应该也不会表现出如此尖锐的矛盾冲突。这说明,过去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认识有一种简单化倾向,这种简单化造成了一种二难境地:一方面,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成为了一种人们熟知的常识,而另一方面,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成为一个理论上缺乏研究的神秘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合理的科学与宗教关系的理论应具备两个基本点:一是超越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二元模式,从科学和宗教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基本方式的复杂的多元关系出发来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坚持科学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又强调人的文化本质。一般地说,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涉及科学与宗教的相互评价,也涉及科学与宗教在人类整体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各自从其他文化样式所得到的评价。二是能合理解释下列典型事实:①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对科学的压制;②宗教与科学在发生学上的关系;③像牛顿、波义耳等大科学家为什么能同时成为虔诚的宗教信徒?为什么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都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活动中宗教的精神价值,并对它们的关系做了本质相同的阐述?

从“同时态”的角度看,作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所谓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简捷地说,“就是人类把‘自在的世界’变成自己的‘世界图景’的方式”[1],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世界发生真实关系的“中介”。这种中介,对人类来说,不仅是指其自然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指人类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属于人的文化。常识、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等,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这些文化样式之所以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在于它们一旦产生,不仅以作为世界图景的知识的形式存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已内化为人的本质力量,成为人的思维方式,并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范。因此,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具有“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科学与宗教,作为这种把握方式的两种,它们既为人类提供了宗教的世界图景和科学的世界图景,而且也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了各自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因而它们都是各自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这样,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人的文化世界中,就分离为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笔者认为,只有从人的文化本性出发,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作用进行这种分离,并在这种分离的整合中对之进行理解,才有可能得到合理的符合历史与现实的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解释。

2

首先是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的相互作用。所谓“世界图景”,“是指人在自己的表现和思想中所构成的关于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2]。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是科学与宗教各自在自己的概念框架中形成、理解和表现的关于人的经验世界的整体图景。二者之间的关系可在两个层次上表现出来:一是对于自然界具体现象与事件的解释,二是对于自然界物质实体及其过程的卒质的信念。我们认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不仅是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的关系,而且对科学与宗教在世界图景这两个层次上的关系也必须作出具体分析。科学与宗教都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都提供对人的经验世界的解释。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之间具有明显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绝对的和直接的。比如,科学解释是对自然现象本质的揭示,宗教解释虽然也是对“为什么问题”的回答,但它提供的却是一个直观的、象征性的世界图景;科学解释的可接受性是建立在对对象本质的把握、概念意义的明晰性、概念之间联结的逻辑严密性,以及外部的经验证实基础之上的,而宗教解释的可接受性则建立于人对虚幻的“神”的超经验的信仰,以及宗教概念框架中存在的或多或少用理性的能力无法彻底说明的神秘性因素基础之上的;科学解释是发展的、可批判的,宗教解释则依存于信仰和皈依,自认为提供了关于一切的终极解释,不能接受和容忍来自宗教内部的批判等。人们所持的“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科学代表着真理,宗教代表着谬误”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质的、理性的、发展的和自我批判的科学解释与直观的、象征性的、信仰的、情感的、非批判的宗教解释之间的这种直接的对立。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整体上是正确的,但在细节上却过于简单化。它将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的上述关系等同于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之间的关系,进而将后者等同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这种做法,一方面将宗教解释与宗教同一,另一方面将科学与宗教的对象、范围和宗旨同一。实质上,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其存在和解释的范围要宽广得多,它力图终极一切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因为科学解释以经验规律为解释项,只能立足于已知自然规律基础之上,而宗教则由虚幻的“神的存在”这个所谓的“第一原则”指向了对未来和无限的解释。因此,从宗教自身来说,宗教存在的根据,不仅仅是或者不首要地是提供人的经验世界的解释系统或整体图景,除此之外,它还力图以自己的方式和原则告诉人们,如何对待现实的人生和社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宗教对具体自然现象的直接的虚幻的解释被否定,虽然不能像俄国著名哲学家索洛维约夫那样认为它“丝毫也不牵扯宗教本身”[3],但也不能像实证主义哲学那样得出否定宗教的意义与价值的结论。否则,我们就不能合理解释科学史上宗教解释不断被否定,而许多大科学家同时却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以及刻卜勒、爱因斯坦、普朗克等人都深深感受到了科学活动中宗教信念的存在价值这样一些和科学发展有关的事实。

科学的世界图景与宗教的世界图景在第二个层次上的关系,涉及对自然界本质的看法。现实的科学活动以由人的历史性而来的“前理解结构”为基础。前理解结构是人作为历史的“产物和结果”而获得的他的实践活动的现实条件和本质力量。毫无疑问,和哲学信念一样,对自然的宗教信念也是这种作为科学可能性条件的前理解结构的组成部分。科学家在具体的科学活动中,常常被字宙那和谐的秩序、庄严的规律、普遍的因果关系激起一种顶礼膜拜的情感。这种对自然的合理结构和未然秩序怀有的类似于宗教的深深敬畏和赞叹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称其为宇宙宗教感情,认为它在人类的科学活动中起到前提和预设的作用,是“科学家研究的最有力、最高尚的动机”[4]。虽然宇宙宗教和恐惧宗教、道德宗教相比,没有人格化的上帝,没有教义和组织,也没有一套祭献的仪式和规矩,但它却反映了一切宗教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即根植于深深敬畏和赞叹中的信仰。也许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爱因斯坦才说:“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5]。这实质上也是现代文明条件下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的真正原因。

当然,我们强调科学与宗教,科学解释与宗教解释的关系的区别,并不是要否定它们之间的联系。事实上,历史上宗教的发展,特别是宗教从包罗万象的、坚持自己与真理同一的“原始宗教”,演变为只能从人的终极意义和宇宙的终极存在方面寻找存在根据的所谓的“高级宗教”,很大程度上得于近代科学独立以来科学解释对宗教解释的否定以及人们常识的科学化。正如怀德海所说的:“宗教的发展主要就是清除前一代人用幻想的世界图景来解释它的观念时所产生的复杂成分而把自己的固有的观念解放出来”,“科学的进展必然会不断地修正宗教思想,因而对于宗教有莫大的好处”[6]。

3

其次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科学与宗教,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都蕴含着与各自的存在和价值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科学被认为是理性的事业,它诉诸的是可检验的事实,在自然客体的存在状态与人类本质力量的耦合关系中把握自然规律,理解自然现象。因此,科学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发散式思维、逻辑化的理性思维。它运用的是体现人本质力量的实验方法,能够理性分析的数学和逻辑方法,能精确把握本质并导致运用的定量方法等等。而宗教则以信仰为核心,它是从虚幻的“神”的存在这个第一原则出发来解释人和世界,一切活动都以强化人对所谓的“神”的信仰为中心。因此,宗教思维本质上是非批判的收敛式思维、非逻辑的整体性思维,它运用的是直觉的、整体的、思辨的、象征的、隐喻的、“奇迹”的方法(注:“奇迹”是宗教教义中描述的现实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它能把“宗教表现出的主观意识的变化转变为客观明确的实际感受”,实质上是“表达力量和神秘观念的变化方式”(池田大作,B.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9.)。)。因此,可以说,在人类的文化世界中,科学与宗教代表了转贴于 人类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但我们并不能由此将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的关系简单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从历时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在起源上就和类宗教的思维方式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是神话诗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按照人的行为和目的去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由于自然界的人格化与自然崇拜、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这种原始宗教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神话诗思维和神话诗解释方式本质上带有宗教的性质。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说:“如果我们跨越文字时代,深究人类思想最深的层次,就会发现在人类思维早期就已出现了宗教的因素。”[7]对于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来说,这种具有宗教性质的神话诗思维方式具有发生学意义。首先,它作为最原始最朴素的人类智慧,同时起到了解释的作用,即对那些模糊的、不可控制的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说明。在自然的神话诗解释中,通过将不可理解的现象类比于人类已有的经验,自然现象具有了可理解的形式。在想像构思的结果中,行为、起源、原因、结果、意图均采取了概念化的形式。这种对异己现象的反应,“不再是一种动物性的反应。事件得到理解,反应是深思熟虑的”[8]。其次,这种神话诗思维和解释方式,蕴含着被视为科学思维和科学解释逻辑基础的因果关系的原型概念,它为未来的科学思维与科学解释提供了概念框架。随着“一神教”的惟一的“神”的观念的产生,神话诗思维进一步分化出宗教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而脱胎于宗教思维的哲学思维则为科学思维的产生提供了最直接的形式。

从共时态的角度看,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都是人理解自己、创造有意义的世界所必须的。这种必然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是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地为了自己的存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客观地认识外部自然界;同时,有自我意识的人为了实现和创造自我的意义世界,意识到不仅要外向地认识外部自然界,而且要内向地认识自我。而宗教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其他的思维方式)恰是人内向地认识自我所必须的。正如在人的活动中“对生活的内向观察伴随着并补充着那种外向观察”[9],宗教的思维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以及艺术的思维方式等等也伴随着并补充着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正由于多种思维方式的共存,人才创造了丰富的属于人的文化世界。

4

再次是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所谓“价值规范”,就是对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价值选择、价值评价和价值践履等等的规范。作为文化现象的科学与宗教,各自通过自己价值的实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科学作为知识体系,精神价值是其价值的直接体现。一方面随着科学理论的扩散和科学思想的渗透,科学中蕴含的实证精神、定量的分析态度,科学表现出的简单性、系统性、统一性、客观性、合理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规范不断社会化,得到普遍性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价值规范通过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显示出来,R.K.默顿将之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以及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的这些价值规范,是对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它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断普通化、社会化和常识化,成为人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部分。对科学价值规范意义的确认,既要超越“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科学与价值无涉”的观点,也要避免科学主义立足于科学,要求对人及其文化做单一的“科学”理解的做法。与科学一样,宗教也力图通过自己特有的规范结构及其向日常生活世界的渗透和扩散,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但与科学不同的是,宗教特别是现代所谓的“道德宗教”,被认为首先或主要是作为一种价值规范而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的意义与价值与宗教的价值规范被认为是直接同一。宗教以信仰为核心,其思维的向度是未来和无限。在如何对待生命和人生活的意义等问题时,宗教常常通过教义与仪式,力图要求和教导人们寻求心理和精神的平衡、社会环境的安全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但“宗教的任务不是使人们到达那个目标,而是使人们充满希望地走过人生旅途。在使人获得新的生活体验时,宗教就已经表现了自己的价值”[10]。因此,理性化的科学的价值规范与情感化的宗教的价值规范,不论是具体内容还是思维向度,都存在不一致甚至对立的方面,但它们都是在人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创造的,都是对日常生活世界价值观念的超越。它们的常识化,共同构筑了现实的人的社会价值观的主要部分。人的价值是多元的,我们既不能像中世纪那样对人及其生活进行单一的宗教理解,也不能像科学主义所要求的,对人及其文化做单一的“科学”理解。在人类的整体文化中,如何在既坚持科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又强调人的文化本质及人类文化世界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合理地评价科学与宗教的价值规范以及它们在社会价值观中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当然,价值规范是不能脱离世界图景与思维方式而存在的,它们统一于特定的概念框架。世界图景与思维方式相互联结,不断转换,而价值规范本身就是由依赖于一定思维方式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构成的;从另一方面说,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取舍与选择又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规范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统一性,从另一侧面说明,我们在讨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时,不能将之归化为其中任何一个单一层次的关系,而必须对科学与宗教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个层面上的关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整体的把握。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对抗模式”和“非对抗模式”,都是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归结为其中一个层次的结果。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既取决于它们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个层面上的相互评价和相互作用,也取决于科学与宗教在整个文化中的地位及受到的来自其他方面的评价。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多元的逻辑关系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正聿.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1.

[2]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54.

[3] 索洛维约夫.西方哲学的危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47.

[4]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82.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7-28.

[6]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80-181.

[7] 麦克斯·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

[8] 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62.65.

篇5

我班是以双语为特色的混龄实验班,旨在给幼儿创造一个适宜的、轻松的学习语言环境,偏重英语教学,探索混龄教育。

幼儿混龄教育是将3—6岁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混同再一起进行教育的组织形式。混龄教育模式的初步尝试,是针对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身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与之交往,家庭的娇纵和过多的保护,造成现今的幼儿都不善于交往,惟我独尊更是现今幼儿的主要心态,在生活中常表现为以自我居先,与伙伴之间争执的现象也常常发生。如何改善这样的趋势,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成为我们的探索目标,发展方向。

二、本学期发展目标及重点

健康领域:

1、培养在集体中独立生活的能力,愿意学习并形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愿意锻炼身体,接受预防措施,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知道一些最基本的安全保护和健康常识,并具备相关的能力;认识有关安全标志,学习遵守交通规则,了解家居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4、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愿意参加集体游戏和体育活动

5、认识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了解预防龋齿及换牙的有关知识

6、主动参加集体游戏和体能活动;掌握有关幼儿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方法;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材

7、敢于克服困难,勇敢坚强,能体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愉悦,保持情绪愉快,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社会领域:

1、喜欢上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环境,喜欢幼儿园的生活和教师

2、对周围的社会现象和自然事物有较广泛的兴趣;扩大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增强对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认识与感情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认识与感情,热爱祖国;增强对世界一些国家的认识,知道世界的概念;理解几种常见职业的工作意义

4、学习礼貌待人接物,激发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培养初步的交往技能;会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人

5、初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同伴,知道做错事应当改正;学会分辨简单的是非,懂得要学习好的榜样,不模仿不良行为,激发初步的爱憎感

6、提高集体意识,主动做对集体有益的事,具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则,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7、热爱劳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各种劳动任务,爱惜劳动成果和公共财物。

自然领域:

1、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感兴趣;愿意自己独立思考,喜欢接触自然界的事物,有主动探索的兴趣。

2、学习运用几种方法去发现事物的特点;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学习观察的方法和几种推理方法,发展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3、知道一些简单的自然常识;知道四季的主要特征及人们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植物与动物,以及它们和环境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有爱护、关心的态度;介绍环境污染的现象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

4、学习初步的数的概念,认识简单图形;点数10以内数,会按物取物,认识10以内阿拉伯数字,感知10以内数的形成;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学习序数、单双数、相邻数的知识;学习10以内加减法,自编10以内加减法应用题。

5、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进行分类,理解数的守恒,并建立物体守恒概念;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6、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初步理解平面图形间的简单关系;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认识一元以内的货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和名称,知道它们的值不相同。

语言领域:

1、愿意学习语言,形成一些良好的语言习惯;安静听成人和同伴说话,听懂主要内容;巩固和加强语言能力。

2、增强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喜欢与同伴交流,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说话发音准确、口齿清楚,逐步丰富词汇量,能运用一些词汇进行表达。

3、会复述情节较简单的童话和故事;学习创编故事,复述情节较复杂的故事

4、继续学习正确阅读的方法,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在理解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画面情节的基础上,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初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

5、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练习中做好写字的准备。

艺术领域:

1、用自然声音唱歌,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内容;听不同类型的乐曲,丰富对音乐的印象;提高欣赏和表现自然美、艺术美的兴趣和能力。

篇6

能量概念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全日制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能量”是内容标准的主题之一,“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是存在整套教材之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的基础上,对能源知识作为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回顾和总结。

由于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促进社会的巨大进步,伴随这种进步,人类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本章从“能源家族”人手,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种能源,介绍了“核能”和“太阳能”,介绍了人类历史不断进行着的“能源革命”,以及能源的大量使用给人类带来的环境问题。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本章教学打破了常规课时安排的教学要求。在课前让学生按兴趣选择探究内容,并充分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如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找资料,并把学习结果展示给大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并建立节约能源的意识和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物质能的概念;

(2)了解核能、裂变、链式反应和聚变的有关知识及核电站常识;

(3)初步认识太阳结构,大致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4)常识性了解能量转化技术为人类带来的便利,认识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社会调查,上网查资料,分类总结,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配合进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能源与环境保护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和平、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乐于探索自然现象,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探究能源家族

(第一小组利用 powerpoint,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总结:通过观摩**同学这个小组的探究成果,我们了解到能源家族是一个大家族,它分为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生物质能、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我们国家地广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我国每年各种能源:如煤、石油,消耗巨大,折合标准煤20亿吨,20亿吨是什么概念?如果把这些煤堆成1米高,1米宽的堤坝,长度将达1 000 000 km,这个长度接近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我们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而能源供应常常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着想,提高节能意识,现在就从自身做起,无论在家、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提倡节能。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长期利用这些不可再生能源,肯定会发生能源危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用量少、放出能量多的能源呢?

第二小组同学举手回答:能!这种能源已经找到了!它就是我们小组探究的“核能”。

2 探究核能

(学生利用powerpoint,通过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原子核的组成、核能的定义、核裂变、链式反应、核聚变等知识。)

总结:对于核问题,在同学们的头脑里,这部分知识几乎是一个空白,刚才**同学介绍了核能、裂变、聚变、链式反应等概念,这些均涉及到核反应堆的知识,这对于我们初中同学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通过这组同学的探究成果,我发现他们的成果比较简单,通俗,而且采用了恰当的比喻及视频文件来帮助大家理解,这是难能可贵的,证明这一小组的同学下了工夫,费了力气,值得我们学习。

3 探究“太阳能”

(学生利用powerpoint,通过大量图片、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太阳的知识以及太阳能的利用。)

总结: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太阳,了解了人类现阶段对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是一种天然能源,不污染环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虽然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源的70%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使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威胁,例如: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导致地球气候紊乱,科学家预言,尽管化石燃料能源未来仍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其统一天下的局面将逐渐结束。因为地球上2亿年形成的化石燃料,大约只够人类使用300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广泛,太阳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它是未来人类最合适、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当然,太阳能虽然巨大,但它太分散,不容易聚集,而且受地球自转、气候、季节的影响,不稳定,给正常、连续使用造成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克服困难,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大规模利用太阳能是肯定可以实现的。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能源,能源的广泛使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进步,能源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交通的便利,生活品质的提高,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能源的概念,能源的分类,能量的转化均有一定的认识,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进步,下面请第4大组的同学带我们一起感受能源革命为人类文明带来的进步,以及怎样让能源可持续发展,谈一谈他们的意见。

4 探究“能源革命以及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利用powerpoint,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了三次能源革命、21世纪的能源趋势、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未来的理想能源)

总结:通过4个小组的探究,我们了解到人类由钻木取火开始,就已经直接利用自然界提供的能源了,后来发明了蒸汽机,大规模地利用化石燃料,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发电机的发明和电能的广泛利用,人们又进入了电器时代,核能、太阳能的发现和利用,人类又开始进入了核能、太阳能时代。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历史,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不断前进的历史,世世代代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革新家为人类利用能源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认为核能和太阳能等是新能源,今后会不会发现其它新能源呢?今天还不能充分利用的新能源,明天会不会发现一种新办法而利用更充分呢?这些都不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与人类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也希望我们班也有同学能为能源的发展为人类作出贡献。

篇7

先说“先天太极图”。该文说:“从五行生克来分析,先天八卦之环形表现了以五行相克为主导的变化结构。从离火开始,离火克兑金、乾金,两金克巽木、震木,两木克坤土、艮土,两土克坎水,至此为一循环”。并在先天八卦环形图内,用弧线加直线画了两个秃尾巴“阴阳鱼”,以此表示该文发明的“先天太极图”。

这种对“先天太极图”的图解表述是很滑稽荒谬的。其错一,五行学说的规律必须是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有相生无相克,或者有相克无相生,皆不能成其为五行学说。该文舍弃五行相生的一面,仅以五行相克来分析先天八卦图内八经卦之间的关系,并据此画出“先天太极图”,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错二,从该文所画的“先天太极图”来看,是用了弧线加直线来表示其相克关系的。从离火开始,离火克兑金、乾金,在离卦和相邻的兑卦之间画一弧线来表示离火克兑金,而在兑卦与相邻的乾卦之间也用相同的弧线来表现二者的同属性关系,而且在巽木和震木之间却用了也只能用直线来表现其同属性关系。如此不一致的画法,如何能准确地表现出它们之间的相克关系?其错三,该文所说的五行相克“一循环”是:离火克兑金、乾金,两金克巽木、震木,两木克坤土、艮土,两土克坎水,到此为止。简言之,即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到此为止是一循环。这怎么会成了一循环?水克火为何被舍弃了?须知缺失这一环,五行相克便不能成立。这恐怕是该文作者为了“先天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图形不被破坏而割舍的吧。如果补上坎水克离火这个环节,将坎卦和离卦用条什么线连结起来,这样的“先天太极图”恐怕连作者本人也辨认不出来。所以这个“先天太极图”是根本不成立的。

再说“后天太极图”。该文说:“后天八卦表现了以五行相生为主导的变化结构。从震木开始,木生离火,火生坤土、艮土,两土生兑金、乾金,两金生坎水,至此为一相生循环”。也是用弧线加直线在后天八卦图内画出了并头贴肛皮的两个阴阳鱼。另外,又单独画了个阴鱼阳鱼并头相拥交尾的“后天太极图”。

该文的“后天太极图”的错误与“先天太极图”的错误大体一样。即:其一,舍弃五行相克,单用五行相生;其二,图中表现五行相生关系的弧线、直线不一致;其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一所谓的“相生循环”缺失了水生木的关系。而坎水要连结上震木,中间却有艮土挡着,硬要连结的话,这对阴阳鱼的尾巴也没了,哪有交尾的状态?看看这幅阴鱼阳鱼并头相拥交尾的“后天太极图”,稍有点易学常识的人不捧腹喷饭才怪。此外,两个鱼头呈尖状,腰肚却最为粗胖。照理说,该文作者把两只鱼眼给按错地方了,阴阳鱼的眼应长在最胖大的鱼身中间。真正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表示的是什么,大概该文作者没搞清楚。阴阳鱼头被称为老黑头、老白头,是阴极阳极的意思,物极必反,所以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老黑头长了只白眼,老白头长了只黑眼。阴阳鱼其实是抽象的符号,并非生活中的诸如鲤鱼、黄鱼之类的鱼。这点该文作者显然没弄明白。因此,该文所图示的“后天太极图”也是不能成立的。

二、该文的“四行”说,纯属自家想象

该文说:“在北京人时代……这时期自然生态的变化,不是五行而是四行,因为还没有出现金。只有到了青铜器时代……及以后铁器出现的时期,这时自然生态的变化,有金(铜器、铁器)的参与……便是人类进入了五行之中”。简单地说,该文的意思是:五行之前是四行,有了铜铁才是五行。

这种对五行学说的认识是很荒唐的。我们知道,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构成世界的基元或曰基本物质。史传原始社会时期,蚩尤发明了金属的冶炼。而到了商代,青铜冶铸业获得了重大的进展,铁的性能也被人们所认识,并加以利用。据说五行观念就起源于殷商。五行学说应是古人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相互变化而总结出这五种基元的生克制化的规律。也就是说,如果古人没发现铜铁之类的金属,未能认识金的性能,自然不会有五行学说的创立。但这绝不能说在此以前自然生态的变化不是五行而是四行。倘若是四行的话,木、水、火、土这四者之间是如何生克制化的?那样的话,一年的季节变化就少了秋金,人体五脏系统就没了肺金,方位之中就缺了西方金,如此等等,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所以五行中的金,并非单指铜铁类的金属,凡是有金的属性的现象、事物等,均为金的范畴,其他的木、水、火、土也是如此。因此,即使古人尚未发现和使用铜铁等金属,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也是充斥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生态的变化当然不会是四行。

三、《孙子兵法》不是太极拳的大师哥

该文说:“老子的伟大学说,影响了孙子兵法的诞生,也影响了太极拳的诞生,可谓是一文一武……老子之于太极拳是师徒关系,太极拳之于孙子兵法,是师兄弟关系。孙子兵法是大师哥”。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孙武出生于军事世家,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军事家。二人大约是同时代人,《老子》和《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也大致差不多。没有任何史料说《孙子兵法》是受了老子的伟大学说而诞生的。实际上道家和兵法家自应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并立的两家。而后世的太极拳,向被称为内家拳武当拳道家拳。老子被道教尊为始祖,《老子》也被奉为道教的经典。太极拳受老子学说的影响毋庸置疑。说《孙子兵法》是太极拳的大师哥,是很可笑的乱评。

而《孙子兵法》和太极拳是“一文一武”的说法也不对。二者均姓“武”,不姓“文”。兵法研究的是群体间或说是集团间的作战方法,目的是战胜或消灭敌方。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兵法姓“武”的最好注脚。何来的“文”?拳法是研究单个人之间的争斗,目的也是战胜对手乃至伤亡对手。自古拳兵一家,所不同的是拳法被视为一人敌,而兵法被称为万人敌,如此而已。

四、《易》、《老》是相通的,并非针锋相对。

该文说:“老子的观点和被儒家改造了的易经是针锋相对的……”这种认识太片面了。

历史上,《周易》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先秦时代以儒家、道家、墨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说,《老子》是建立在易学的理论框架之上形成的。该文所说的“被儒家改造了的《易》经”,恐怕是指《易传》说的。这种认识是经传不分的观念所产生的结果。狭义的《易经》就是指的六十四卦经文,史传为周文王所作,其思想体系是象学。广义的《易经》是指经与传的合一,即不但指《周易》六十四卦经文,也包括《易传》。而《易传》是用来解说《易经》的,相传是孔子所作,其思想体系是儒学。老子学说和《易经》是有不同的观点,如尊坤和尊乾的分别。这只是说,道家和儒家根据各自的思想观点研究《易经》的切入角度不同罢了。实际上,即便是儒学的《易传》,其中一些重要思想也是道家和儒家的结合物。道教常用的太极图和八卦图,就最能说明《易》、《老》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说二者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并不正确。

该文说:“老子多讲常道,不变之道”,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常道”解释为不变之道。随后将“天长地久”、“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负阴而抱阳”等自然现象和规律,列入常道(不变之道)之中。这种解释和认识,是对《老子》本义的曲解。譬如“天长地久”,原文是“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很明显,天长地久是种自然现象。老子认为天地能长久的原因是“不自生”,就是说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运行,却得到了长久的结果。老子藉此来宣扬其“无为”、“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该文将这类自然现象跟不变之道扯在一块,让人无法理解。而将“常道”解释为不变之道,更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

应该说,老子学说的尊坤尚柔守雌等观点造就了太极拳。而正由于太极拳具有突出的柔性特点,使之不但具有独特的技击意义,更在健身养生方面显示出其非凡的价值。也因为如此,较之其他拳种,太极拳的影响面最大,练习太极拳的人最多。因而人们需要对太极拳从不同层面、各种角度多作正确的理论探求,来指导实践中的太极拳练习。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体会;浅见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5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36

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1.利用日常的地理常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般来说,常识性的东西很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地理常识很多,也很繁杂,可以从最常说的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开始。比如,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那条河?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最大的平原、最大的洲、最大的洋是什么,等等。

2.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比如,我国的少数民族:维族人喜欢舞蹈,能歌善舞,男女老少都喜欢戴四楞小花帽,喜欢穿牛仔衣和皮靴,习惯把右手放在左胸上,表示尊敬。藏族人喜欢吃糌粑,喝奶茶、酥油茶、青稞酒,喜欢穿长袍,献哈达是藏族人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3.利用天气气候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有时晴空万里,而有时又瞬间乌云密布,倾盆大雨;有时风和日丽,而有时又狂风大作。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如同样一座山,高度不同,生长的植物截然不同;有的地方终年积雪,而有的地方又终年炎热,这些自然现象都说明了一些地理上的有关知识。

二、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是学好地理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我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只有对学生付出了爱心,才能感化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教育。同样,我们的地理课也需要对学生付出爱心,需要我们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尊重教师,喜欢教师,爱戴教师。也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喜欢教师所上的课。试想,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个教师,他们又怎么会喜欢那个教师所教授的课呢?因此,要想让学生喜欢教师的课,乐意上教师的课,我们教师就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与他们交朋友,平等相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这也可以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法宝。

三、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通教材内容,以娴熟的教学技能打动学生

要想让学生学好地理课,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精通教材内容,以娴熟的教学技能打动学生,感动学生。因此,要想上好每节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精心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即教师要学习课标,研究课标,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做好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设计。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主要包括教学情景的导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具的使用,板书的设计,作业的布置以及课后反思等。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对此,教师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明显,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做好教学反思。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思考成功的地方是什么,不足的地方是什么,为以后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这个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不可轻视。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四、熟练掌握地图和运用地图进行教学

地理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要掌握好运用好地图。这也是取得地理课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要想学好地理,必须能熟练运用地图。要能达到熟练运用地图,一是要多看地图,二是要亲手画地图,熟练地画出某一个地方的位置。如能熟练地画出重要的铁路干线、重要的河流、每一个省份的位置,等等。地理知识丰富而繁杂,能把重要的知识点掌握在地图上,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不管是重要的山脉、气候、河流,或是重要的矿产资源、交通枢纽、港口城市,只要一提起,就能在地图上展现出来,在脑海中呈现出来,说明充分掌握了教材的内容,教学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总之,只要我们注重教学细节,关注学生实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气氛浓厚的课堂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就一定能使地理课教学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好习惯;成就;好成绩

法国作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的习惯。”《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赞可夫曾经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思考性强的学科,在数学课堂中,让孩子们积极动脑、勤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合作交流不但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协助精神和交流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分组操作活动,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孩子们的操作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分组合作开展操作活动,但是老师要让孩子们明白合作操作实践活动的目的,引导孩子们确定操作实践活动的目标,设计操作实践活动的方案,分配操作实践活动的任务,让孩子们做到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参与操作实践活动。比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课时,通过之前的学习孩子们初步了解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长短有关,这节课主要就是研究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到底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我就给每个四人小组分别发了4个不同大小的圆片,让孩们分别测量出这4个圆片的周长和直径的长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孩子们发现无论圆的周长怎样变化,其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三倍多一点,这个比值就是圆周率π。孩子们通过亲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也可以锻炼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可以达到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利用儿童的生活实际来安排组织教学、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就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转变。

1.合理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从而使数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空洞难学,导致数学教学效率偏低。在卓越课堂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设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可以考虑在课堂设计时合理利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来导入新知,以诱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只有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巧妙利用生活常识,来解决数学问题。我曾经做过孩子们的兴趣趋向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孩子们的兴趣倾向于与他们关系密切和熟悉的事物。要是把发生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或物纳入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来,就可以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教学上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课时,我就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常识来巧设情境导入新课:先安排6位学生表演了购买文具的情景,接下来就让孩子们结合刚才的购物情境谈谈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然后就带领孩子们进入了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过程。虽然购物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但是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样一来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很自然的过渡到了认识人民币的课堂教学中来。这样做既有利于引导孩子们进入教学情境,也有助于唤醒孩子们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拓展新知识。

三、培养学生在操作实践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习惯

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等思维活动;在实践操作中探索规律、总结方法;在实践操作中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在实践操作中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亲自经历画、剪、折、摸、测、量等活动过程,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发展思维,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学《认识分数》这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操作活动材料:8个圆片、1个正方形纸片、1根绳子,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材料表示1/2。先让学生分组操作并交流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名汇报。学生A:我把这8个圆片平均分成两堆,每堆4个就是它的1/2;学生B:我把这个正方形纸片对折,其中一半就是它的1/2;学生C:我把这根绳子对折,这一半就是它的1/2;……。如此,让1/2和多种情形建立了对应联系,突显了1/2的属性,孩子们在亲身经历操作后,对1/2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四、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和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篇10

关键词:发现;求知欲;探索

幼儿科学教育不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是只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常识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种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感受。

一、让眼睛“动”起来,发现周围世界的科学现象

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神奇有趣。这些内容并非只是既定的教材内容,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科学教育契机,但这些科学现象不需要教师传授给幼儿,因为教师传授的知识也许今天记住了,但过几天就忘了,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的魅力,巧妙地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得来的知识才是幼儿自己的。例如,在科学活动“认识春天”中,我们不是用一节课来告诉幼儿春天小草、柳树发芽了,冬眠的动物醒来,让他们观察春天所呈现的自然现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观察生命的动向,我们将教室的自然角活动起来,为幼儿创设一个观察、探索生长奥秘的环境,种子、花朵的盆栽,小蝌蚪、鱼儿、小乌龟等小动物的养殖,让幼儿亲身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他们可以用眼睛观察出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

二、让大脑“动”起来,激发幼儿的科学求知欲

有些科学知识是自然规律,只要用眼睛用心观察就能发现这些秘密,但世界是奇妙的,很多科学奥秘不是你一看就能明白的,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怎样才能正确激发幼儿心中的科学求知欲呢?我在教学活动中总结了两种方法。

1.魔术法

这种方法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如,在“神奇的图画”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在幼儿确认纸上什么也没有后,举起喷雾器,朝画上一喷,奇迹出现了,画面上呈现出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幼儿十分惊讶:"哇,老师会变魔术",兴趣油然而生。幼儿就会不由发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时,老师神秘地说:“这个小魔术很简单,每个小朋友都会变,不信你们自己试试。”幼儿都跃跃欲试,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推动下,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2.随机教育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许多教师仍认为,科学教育是非常正规、严谨的教育活动,只能通过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步骤进行;认为只有教师精心设计与组织的集体活动才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渠道。因此,她们忽视了其他非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尤其是随机教育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自己错失了很多科学教育的良机。

三、让小手“动”起来,主动探索奇妙的科学奥秘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做一做是探索科学奥秘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我非常注重让幼儿动手操作这一环节,尽可能利用能达到活动目标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在认识“沉浮”活动中,我们向幼儿提供了石头、泡沫、竹叶、铁块、苍耳、各种纸等许多材料,先让幼儿试一试哪些材料是沉在水中 的?哪些材料是浮在水面上的?然后让幼儿想办法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有的做了一只纸船把钉子放在纸船里,使钉子浮起来;有的在木头上放一块石头,使木头沉下去……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不仅体现了对物体沉浮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可以创设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活动、学科技的重要阵地。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提供让幼儿探索的材料,其意义往往远甚于向幼儿提供知识,科学实验室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亲手探索科学奥秘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