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Soja E W.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 70 (2) :207-225.
[3]吴传钧.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Wu Chuanjun.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08.]
[4]中国地理学会.2006-2007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Geography Science:2006-2007.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7.]
[5]Pinch S, Knox P.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 .USA:Pearson Education, 2006.
[6]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编辑组.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Editorial Department of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Land system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comprehensive study: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Editorial Department of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5.]
[8]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日中词典 (第2版) [M].北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 2002:641, 589.[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Japanese-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 2002:641, 589.]
[9]张赛男.中原城市群晋升国字号战略郑州大都市区为龙头[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Zhang Sainan.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d to National Strategy with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Leader.Financial Report ofthe 21st Century.2017-01-10.]
[10]樊杰.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的学术探究和社会贡献[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Fan Jie.How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fluence Decision.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1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3-1794.
[1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2.
注释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 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 见参考文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将缅甸及印度部分地区称作与英国的决战圈, 将大洋洲称作是日本的资源供应圈。
3 第一次, 1953~1963年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区域) 由沿海地带转移到内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内地。第二次, 国土开发与就经济布局大尺度 (战略) 转移, 1964~1978年, 一二三线的划分, 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第三次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大尺度战略转移:重点建设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这一次的战略转移是对以往两次战略转移的大调整, 是导致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并获得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保障, 完全是必须的, 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实行 (第四次) 战略转移, 那将使沿海地区大量的开发区、重点工程、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形成无数的半拉子工程, 境外投资者和商人将陷入不知所措乃至大规模撤资的混乱局面, 这是完全违背空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可能中途而废。经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要基本建成一批开放开发的城市并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 包括开放政策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大型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 建设、外资引进及开发区规划建设、进出口机构以及大量的管理、立法、政策制定等, 需要12~15 a的时间。
4 一些学者按照委托方的要求, 编制出规划文本。在得到上报的同时, 就开展关于某某区域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的宣传。这些重点地区大部分被批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文本。主要名目有经济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等。由于各地区编制的国家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一个上报的, 也就一个一个被审批。十二五规划文本将国家战略区域分别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种类型中列出。看起来, 它们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但仔细分析, 它们中相当一部分不可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各地区提出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 区域名称多种多样, 类型和内涵也各不相同。有些区域肯定不能作为国家战略 (组成部分) , 名不符实。一些省区市将自己范围内的欠发达地区经过规划 (包装) 上报要求成为国家战略的, 基本上是省内平衡发展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另外, 这些国家战略区域整合后不成为一个全国性系统, 且国土范围过大。这种整合而成的国家战略区域, 在相当的程度上只是反映了部分地区各种需要和诉求, 而不能充分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篇2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能力培养;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不仅对揭示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军事等内容,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通过研究性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能真正体现人文地理的教育意义。
2.课程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文化、宗教冲突问题,局部地区政治、军事动荡不安等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使严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可开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的研讨;农业地理教学中,可紧密结合我国的三农问题、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等热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课程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实践应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所有对人文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观察分析,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现象、人文景观都能在实际中得到证实;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环境与人文地理事物关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目标
一是应关注学生及其发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把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二是应关注“人文地理学”问题及其解决。研究性教学以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把“人文地理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渗透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质疑、思考、设计的开始。
2.“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
“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体现“人文地理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研究内容的“人文地理学”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实施研究的条件等。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教学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关系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好以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理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得益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集体组织研究与自主性研究,研究结论形成与研究质量评价。
三、“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分析
1.教育教学效应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多元化目标,覆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①基于学生。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群体,使学生从被动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接受和吸纳转变为主动建构人文地理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②基于教师。培养研究性的教学者,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充分显现“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的地位与作用[1]。③基于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人文地理学的动态性、空间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规律,形成以人文地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多渠道、大数据信息来源、开放情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④基于教学环境。创设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氛围中充分体现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学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2.教师引导教学行为的主导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即教师对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起组织作用。②教学行为的引领者,即教师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全程包办、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自主权力。③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并进行反思和评价。④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即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的研究性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受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⑤教学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师在参与整个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文地理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人的价值、尊严,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对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层投入与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主体。
4.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以及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通过心理体验明白人文地理知识创造的过程,在体验、内化、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方可形成。
5.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学习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是开放的,即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空间上教学的地点可以是多样的,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知识资源的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教学的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能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这会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寻找、发现、把握和研究“问题”。
作者:吴攀升
参考文献:
[1]吴攀升. 关于大学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 [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83-86.
篇3
【关键词】人文地理教学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63-02
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中,“人文地理学”是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是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空间组织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研究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广义的人文地理学还包括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人口问题、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行为等重大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方面,地位日益凸显。
“人文地理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和实践应用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融入专题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学设计
突破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模式,设计了三大板块。除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讲授外,特别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
1.课题讲授
采用启发式教学,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课堂讨论
包括两部分内容:①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②运用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现象。
3.实践活动
通过调研的方式,包括观察、考察、问卷调查等,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人文地理”讨论课的设计
1.专题讨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在各分支教学中的应用
人文地理学[1]前三个章节主要讲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且贯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节,具有以线带面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各分支内容讲授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分支章节:人口、农业、工业、聚落、语言、宗教、旅游、政治、人类行为。每个小组运用已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通过组内讨论,分析各人文地理现象的起源与分布(文化区)、迁移与传播(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景观表现(文化景观)等。
讲授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提问质疑的角色,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人文地理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也得以升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宗教地理学这一分支章节时,根据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列出如下讨论提纲(表1),采用启发提问式教学,既打破了为讲宗教而讲宗教的课堂枯燥乏味的尴尬,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文地理现象。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在解决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例如目前人类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口众多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变动等,人文地理学都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挖掘与社会经济、日常生活等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现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并予以点评。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所学知识、开拓思路的教学目的。
该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难易适中,同时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予以适当提示。由于这类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运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论的重要途径。表2列出了部分讨论主题。
三、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是观察、认识、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深化地理知识、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具体模式有观察、考察、社会调查等。高师人文地理实践教学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合适的实践调研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首先,课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学生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既要达到深化课堂内容的目的,又能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选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性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钥匙。因此选题应侧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教师根据当前热点问题、教材内容及以往经验提供若干可供选择的实践调研课题,此外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帮助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集思广益,扩大学生选题范围,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2.做好实践调研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动员、收集相关资料、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环节。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其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严谨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保证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实践教学前还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对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地理环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编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提供背景资料。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指导书应包括实践教学任务、路线、范围、实施方案等内容,以便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调研资料的后期整理
通过对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备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调研资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数据库、数据的统计分析与空间表达、撰写调研报告。针对研究目的和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空间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制图,并将数字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进一步归纳人文事象的时空变化规律,撰写调研报告。
4.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及时评价实践教学效果,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实践教学效果评定应包括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实践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构建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体系包括三大板块:一是专家点评,即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同学针对调研内容、方法、结论等现场演讲,由3~5名教师组成专家团进行点评;二是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补充、修改,撰写成科研论文,在相关杂志发表;三是依据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此外,应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例如,结合经济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确定了“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结构比较分析──以零售业业态为例”的调研课题。根据调研内容和目的,确定以走访式调研方法为主,通过对两个地区商业空间分布和发展态势,确定调研范围和路线,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和撰写报告采取小组分工与协作的组织方式。
通过调研分析得到如下结论:①三峡广场与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行业结构趋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业业态层次结构高于三峡广场商圈;③级差等级地租对两商圈商业业态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商圈核心向出现:百货商店、专卖店――超市、专卖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价店、仓储超市的业态变化特征;④三峡广场应根据级差等级地租进行商业业态空间结构调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条件发展为大型购物中心。以上结论对两大商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文地理学讨论课和实践活动课是对传统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补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整个过程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独立钻研、语言表达、科学研究、团结协作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赵 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毛蒋兴、徐文丽、黄鹄等.研究性学习在人文地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3):114~118
篇4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
摘 要:作为典型的横断学科,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学科跨度较大,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难度。文章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地理视频资料的优势入手,从理论上探讨了两者相结合的方式与对策。关键词:人文地理;视频资料;高师院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14-02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三大二级学科之一,主要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解释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人文地理学教学是形成地理学专业素养、丰富人文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人文地理学教学涵盖经济、人口、宗教、语言、民族、民俗、工农业、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现实社会中许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因此,该课程对授课教师知识面的广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纪录片、专家访谈、行业调查等视频资料大量出现,这为人文地理学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素材,然而如何在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中既保障课堂讲述的主体性地位又充分发挥视频资料的优势呢?本文拟从理论层面和学生问卷调查两个层面尝试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为高师人文地理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
(一)学科自身的综合性
人文地理学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有学者甚至将人文地理学称之为横断学科。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视角来研究人文现象。而这些人文现象纷繁复杂,且各种人文现象之间以及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之间还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联。这就决定了人文地理学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学科体系,而且与众多相关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口学、建筑学、语言学等)都存在着大量交叉。其中,仅《人文地理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分支学科就有9个之多[1]。这还不包括新近出现的“金融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学科分支。这使得完全依赖单一学科背景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对每个分支学科都能进行深入讲解。通过笔者的观察,由于教师的研究领域比较细微和特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根据自身学科背景和当前研究方向,有重点、有选择地摘取熟悉的部分进行重点讲授,而对其不了解的部分则只能轻描淡写地带过。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知识面广度。
(二)地理考察是学科知识积累的必要途径
地理学知识源于实地考察,地理观察能力是人文地理学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地理学最初源于经验描述。西方早期的地理学论著《伊利兰特》、《奥德赛》以及洪堡的《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等都是此类经验记述类著作[2]。中国古代的《禹贡》、《徐霞客游记》等也都是此类型的地理学论著。因此,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就是源于对客观人文世界的经验性描述。而对人文社会事项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和感悟能力是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上述能力的培养在单纯面对书本、纯粹依赖教师语言表述的室内课堂讲授中是非常难于做到的。这也是为什么地理学教学中野外实习考察成为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原因。甚至有学者将地理户外考察调研视为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3]。然而,由于野外实习过程中诸多安全因素的不可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国内各大地理院校均尽可能地压缩野外实习的时间与次数,以规避不必要的安全风险。这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却大大影响了地理教学的效果,使得书本知识与鲜活的地理实践相脱节,地理科学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培养受到极大的限制。
二、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应用的意义
(一)补充鲜活的社会、经济素材,弥补地理考察的不足
由于经费的限制和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担忧,当前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地理考察缺失的现象。原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感悟到的鲜活的人文社会事项,却只能通过传统课本中的文字来“想象”。即便是在有限的地理考察中,由于地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宏观性较强,在一般走马观花式的考察中所能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比如对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查,若能在发改委等宏观战略决策部门进行考察,并结合对区域内知名专家和决策者的访谈,则学习效果将大幅度提高。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考察根本无法在现实地理考察中实现。往往仅仅是在产业园区内乘车浏览或者在厂外大致参观一下,充其量可以参观一下产业园的展览馆,看一下宏观规划。这无疑使考察的深度和效果大打折扣。
(二)借助多学科专家视角,拓展知识面
由于目前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提高,财经类节目的采访深度在逐渐提高。视频资料中有一些记者针对著名经济学家、文化学者等相关领域专家的访谈类节目,若能根据课程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观看,则能起到拓宽知识面,加深理解认识深度的效果。毕竟,在知识高度专业化今天,要求人文地理教师能够无所不知是不现实的,只能借力其他专家弥补本身的知识缺陷。此外,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体会到其他学科的研究视角,对地理学视角的独特性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调节课堂氛围,形成多感官刺激,优化学习效果
虽然课堂讲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但纯粹听觉的刺激,时间久了易造成“刺激疲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师会通过改变声调、改变话题来解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能在学生产生“刺激疲劳”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刺激的方式,也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视频资料具有听觉、视觉综合刺激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视频多媒体资料,可以形成对学生的多重刺激,有效避免“刺激疲劳”。
三、基于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本研究对笔者所教授的大二及大三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95份无记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3份。其中,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28人。在这些班级的课堂教学中,均穿插使用了相关的地理教学视频。
(一)使用视频资料的必要性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必要,51.6%的被调查者认为必要,也就是说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视频资料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使用视频资料教学的有效性
80.6%的被调查者认为效果非常好或好。感觉效果一般的占18.3%。
(三)视频资料的使用方法
65.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课堂中间穿插播放片段,34.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集中时间完整播放。
(四)视频资料的选取
81.7%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帮助最大,44.1%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调查类视频资料帮助最大,3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最有帮助,而只有15.1%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最有效。
当被问及哪一类视频资料的教学效果最不好时,66.8%的被调查者认为讲座类视频教学效果不好,15.1%的被调查者认为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不好,而只有5.4%的被调查者认为纪录片类视频资料效果不好。
(五)开放性问题
问卷还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关于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的建议”。结果显示,学生对视频资料参与教学过程普遍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于视频资料的使用方式提出了建议,如视频资料不宜过长,视频要注重时效性,教师应根据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对应的讲解以及组织同学们一起讨论等。
四、结论
(一)结论
1.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具有较好的促
进作用。本研究通过理论层面的逻辑推导和实践层面对实际授课效果的调查表明,视频资料对于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意义重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地理考察的匮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观察分析能力具有较大帮助。从反馈来看,学生也普遍欢迎这种教学形式。
当然,视频资料的课堂教学只能是辅助地位,不能取代教师课堂讲授的主体地位,即便是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对视频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点拨,并阐明与本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否则教学效果将不会太理想。
2.视频资料时效性要强,播放时间需简短,播放方式需灵活穿插。从调查问卷来看,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这也与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发展实际有关。此外,视频资料的播放一般不宜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播放的形式采用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好。
3.视频资料应以纪录片、行业调查、专家访谈类为主。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纪录片、行业调查类以及专家访谈类视频资料较为欢迎。而对于讲座类则不感兴趣,或许是与视频讲座的形式与教师课堂讲授的形式基本无异,容易造成学生“刺激疲劳”有关。
(二)待研究的问题
首先,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仅为地理科学大二及大三学生,且以大二学生为主,因此,后续研究将继续加强对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的调查分析。
其次,本研究所用于调查的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人口地理学”及“中国经济地理”,因此,对人文地理其他课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张敏,甄峰等.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人文地理 同课异构 教学 应用
一般来讲,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基础理论为“人地关系”,内容涉及面较广,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人文地理学科知识积累,拓宽视野,培养和发展其探索精神与唯物论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许多教育机构的人文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理念与课堂设计落后、教学目标偏移、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同课异构在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现论述如下。
1 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从本质上来讲,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据时代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改变的,所以该学科的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也需因势而变。同时,从人文地理教学来看,其教学目标主要为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两方面内容,故其教学目标的设计也许及时转变。
当前环境下,教师在人文地理实际课堂教学中需依据该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或制定教学目标,具体来讲就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对于人文地理学来讲,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效果很难评价,且操作不易,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其日常行为习惯等,或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和明确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时发展情况,之后再制定教学目标。同时,为准确评定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水平,教师需提前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效,若其顺利完成若干指标,才可评定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标,且以上各项检查指标需具体,且具备可操作性,以保证教学评定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通过同课异构,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人文地理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如文化历史、区域规律、社会问题等,而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重点也各不相同,所以在人文地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依据学科特点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性地选择课堂教学侧重点,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突出乡土地理特征与人地关系,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突出乡土地理特征。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需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作为课堂讲解案例辅助教学,这样一来不仅可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切感,使其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发展什么产业,而且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还可增强学生自身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其学习效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人地关系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环境均遭到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如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在此种情况下,人文地理教学需将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侧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据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特点,教导学生如何面对环境破坏以及该采取哪些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与节能减排意识。
3 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人文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均采用固定、单一的“授-受”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枯燥,课堂氛围呆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乐观。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方法,为同课异构教学提供方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此处以“案例教学法”为例简单阐述一二。首先,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学生需具备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与社会经验,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历史古迹参观与问卷调查等,不仅操作方便,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少,而且此种案例教学还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并掌握相关地理现象,以培养其地理思维。其次,教师在课堂中所应用的案例需符合新课程标准,并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案例的科学性与充足性,将抽象的教材知识具体化,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人文地理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应用同课异构教学法,依据人文地理学特点,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并在“同课异构”理想指导下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及时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探究方案;教学评价
探究式教學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基本学科之一,侧重研究人文事象区域系统,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重点阐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该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在目前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与人文地理学教学还未实现很好的融合,其应用并不乐观。鉴于此,文章拟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一、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评价,也就是确立探究目标、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计划,得到探究结果,进行结果评价。
(一)探究目标的确立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设计和选择要探究的问题。对于刚开始人文地理学学习的大学生来讲,自主提出与教学大纲和课程知识难度相符的题目是非常难的。可以把教材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主要参考,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形式和难度,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水平。
学生可以首先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不同层次的问题请不同的学生做解答。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进一步探究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课程知识特点并结合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现象和热点,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设计,尽可能体现研究问题的时代性、区域性、创新性,同时做到不超教学大纲。
(二)探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确立研究目标之后,制定相应的探究方案,包括应用网络进行理论探究和实地调查进行实践探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方案,根据探究方向学生可以自愿组成合作小组,小组人数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是3-6名学生。在进入一定的问题情景后,小组内部商讨制定理论探究方案或者实地调查路线。
1.理论探究
学生基于网络和已具备的信息搜索与处理的优势,可以获得人文、社会、艺术、时报、娱乐等的巨大资源库。教师因势利导,将网络学习和查询资料作为必要的理论探究手段,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了解到所研究问题的应用背景,并将各种人文事象及理论融入探究式学习的内容中。例如在讲到人口分布、聚落景观、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等这些内容时,鼓励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对比,得出形成这些地区相同或不同文化景观的深层次原因。有学生提出不同宗教饮食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间教师鼓励学生从自然环境和宗教民俗去思考,紧扣教材知识和相关主题,并适时分析和点拨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对其进行简要点评,再综合各小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给出所探究问题全面、正确的答案。
理论探究从开展部分探究开始,再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逐步过渡到对整堂内容探究,最后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会从不会探究逐渐达到会探究、喜欢探究,从而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理论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过程。实习过程中各小组根据自己拟定的目标,选好实习路线,结合实地特征,解决目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搜集所需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同时,为避免学生从事非课程内容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及时与其交流、引导和启发,以保障学生所提问题的可探究性和合理性,实地调查结束后,各小组经过讨论、总结完成一份成果报告或者学术论文。
比如在讲到旅游地理这一章时,某小组曾以当地一小镇的旅游资源潜力开发为题,对该小镇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小镇旅游开发潜力分析报告。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对现实社会中的人文事象和对其研究的方法有了直接的体会,培养了学生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评价
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书面测试为主,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是简单的结果测试,而是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一种过程评价。第一,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热情、态度、能力以及整个小组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予以评定,赋予一定的分数。第二,以小组提交的调研报告、“PPT”答辩和对问题的解答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有效避免考试形式上的复杂化。高质量的探究成果应具有合适的选题深度、充分的研究内容、正确的结论、条理的文字表达、图文并茂的PPT答辩、有理有据的解答。探究式教学的考核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探究目标有关的资料,了解所选题目的适用背景和案例及原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并最后形成小组书面报告以及PPT答辩报告,以此来考察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第三,相关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进行,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变化、有亮点的想法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二、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1.探究式教学的过程相当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对该过程的掌握比得到正确的结果更为重要。探究的问题课文中可能没有提供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究,并积极思考,提高了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2.探究式教学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另外,探究式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互相合作、协商、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意识也不断加强。
3.探究式教学能更好地梳理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结构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人与环境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践,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学习,进而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对专业的兴趣。
三、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人文地理学涉及很多分支学科,内容相当广泛;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酝酿问题、小组内商讨制定方案、展开交流讨论,加上课时有限,因此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是不切实际的。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趣味性、综合性、现实性等原则。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上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人文事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问题的综合性,鼓励学生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多方面思考。最后是注意所选内容尽量是现实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充分准备,把握正确的方向
探究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要求教师对整个知识体系和内容本质有较为深入的把握,才能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保证对学生所质疑问题的回答,跟上学生的思路;还要尽力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料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备课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上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探究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三)了解并注意学生的态度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学生交流、探讨,自觉把自己当成学生团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构建深入学习知识的体系与方法,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有目的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他们的计划,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有信心将问题探究进行下去。同时,探究的难度也要呈现循序渐进的态势,在不断地探究中逐渐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四、结束语
人文地理学所具有的学科特性,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文章对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做了整体的描述和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华.高校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13-114.
[2]张海鹰.人文地理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197-200.
[3]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76-78.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乐地理;地理环境
在21世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展衍。无论人类社会历史怎样展衍,都与地理环境密切相连。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带有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音乐文化。
为了使我们详细了解音乐与地理所建构的知识体系,深度探究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有必要首先对地理学、音乐地理学学科内涵作一简要概述。
一、地理学、音乐地理学学科概念及研究范围
地理学(geography)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研究主旨在于探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地理学学科体系分类将之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众所周知,早期地理学研究内容主要偏重于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地理学,主要包括水文地貌、气候土壤、地域风情、疆域山川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地理学研究内容中,以人地关系为主题。它着重研究地球表面人类各种活动或者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形成现象的分布与变化。②人文地理学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其研究范畴更为深入详细;在分支学科中文化地理学与音乐联系最为密切。故此,针对文化地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
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以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即人类文化活动地域系统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为主旨。③其研究内容主要有文化区域研究、文化源地传播研究、环境感知研究等。这文化地理学研究内容现已纳入音乐文化内容,对音乐文化起到辅助作用。扩散、迁移是文化与地理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促进了对音乐传播、区域影响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
对于音乐地理学学科内涵,顾名思义是指针对音乐文化研究运用了地理学的学科理论、研究观念与方法的边缘交叉学科称为音乐地理学。在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理论影响着音乐文化研究。因此,音乐地理学这一边缘学科研究课题内容已广泛涉及音乐风格、音乐传播、音乐文化区域、音乐的社会生活等众多方面。
二、音乐文化与地理环境
著名学者Parris曾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音乐的熏陶,虽然我们几乎常常忽视它的存在。音乐从家庭的音响设备里传出,在我们的汽车里飘荡。它出入银行、办公大楼、超级市场。电影和电视画面与音乐相配,才使得我们感受致深。工作时,音乐相伴相随;晨练时,音乐设定了节奏。是音乐催婴孩儿入眠,帮助人们做健美操。各种典礼仪式及宗教都离小开音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知:音乐无时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之内。它代表着地域风格,表达着地区风貌。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中,都能身临其境在音乐之中。让音乐文化深深的嵌入地理环境之中。
1.音乐文化区划与地理环境
根据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地理风貌的差异,在王耀华先生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一书中,似可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即: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用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之所以将音乐文化区划分为九大区域,是因为这九大地区的地形、气候、水系、山脉都以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中,“汉族民歌色彩区”是最早的研究成果。根据苗晶、乔建中先生“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研究成果中大致将汉族民歌色彩区分为十一个区域。即:东北部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淮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浙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闽、台民歌近似色彩区、粤民歌近似色彩区、江汉平原民歌近似色彩区、湘民歌近似色彩区、赣民歌近似色彩区、西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客家民歌特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不仅以地理环境为依据,而且以文化背景、语言环境、民间习俗为依据。
综上所诉,我们即可总结出:地区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民间习俗与音乐文化风格、体裁形式存在着密切联系。音乐文化类型的划分与地理学描述的不同范围和不同地貌的自然地理环境划分是相互联系的。
2.音乐文化源地传播与地理环境
文化源地是指人类最早产生文化的发生地。文化传播是指将文化通过相关途径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关于音乐文化源地传播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丝绸之路的音乐”。笔者认为,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丝绸之路”所涉及的路线比较通达,曾有海洋、绿洲、草原三条道路。从文化艺术角度分析,“丝绸之路”所涉及的地区文化环境比较丰富,比如西域各国的音乐文化。
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交流主要发生于绿洲道路上。从这条道路上,使得西域各国音乐文化流入中国内地。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乐器(竖箜篌、琵琶、羯鼓等)、乐舞(天竺乐、安国乐、高昌乐等)与乐律理论等方面。④
音乐文化传播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音乐自古以来都靠传承、传播进行推广。地理环境既可以成为音乐文化传播的扩散途径,也可以成为音乐文化传播的天然阻碍。音乐文化的传播既能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加强地域音乐风格发展,还能缩小音乐文化的区域差异。
3.音乐体裁风格与地理环境
用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受地形、地貌、气候的影响,结合音乐起源说中的劳动产生音乐的观点、方言语音等因素,所形成的音乐体裁风格各不相同。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就带有这些因素,举一些差异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东北部平原包括山东、东北三省及苏北、江苏徐州等地区。由于自然环境优越促使经济繁荣,从而音乐文化发达。民歌的体裁主要是小调、秧歌、劳动号子,音乐风格为五、六、七声调式。代表曲目:《沂蒙山小调》、《小白菜》等。西北部高原包括陕西、山西、青海东部、内蒙西部等地区。其地貌为沟、崎岖不平,音乐体裁为山歌,最为熟悉的代表是陕西信天游,曲调高亢,略带苍凉感。代表曲目:《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江浙平原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及安徽等地区。其气候湿润,以平原和滨海为主,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民歌体裁代表婉转秀丽的江南小调,风格偏为细腻、委婉。代表曲目:《茉莉花》、《紫竹调》等。粤包括广东大部分、广西南部及海南岛的部分地区。民歌在方言使用中为粤语。其特色民歌体裁为咸水歌,风格质朴带有抒情性。代表曲目:《怨爹娘》、《落水天》等。从上述例子更加充分了解到:音乐体裁风格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音乐体裁风格,两者息息相关。
三、结语
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音乐,将音乐文化区划p音乐文化源地传播p音乐体裁风格与地理环境相联系,即可知:不同的地理环境创造不同的音乐体裁风格。音乐不能够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整个历史的发展。自然地理学p文化地理学为音乐提供了物质精神基础,地理环境因素为音乐文化的展衍提供了必要条件。
音乐是文化范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特定产物。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内在的涵义。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具有区域性特点,其特点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滋生和形成不同种族、地区文化传统、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础。音乐文化形态描述及音乐文化区域研究所采用的基本观点与地理学强调的区域观点是相通并互相借鉴p吸收。地理环境的研究对于音乐文化的研究起着重要作用。音乐地理学的研究缩小音乐文化的区域差异,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p加强地域音乐风格发展。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社,1984年版,第1页。
②李旭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人文地理学》
辞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③张文奎.《人文地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1页。
④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高兴.音乐的多维视角[M].北京:文化艺术 出版社,2004.115-133.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 乐出版社,2004.34-38.
[3]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6.148-153.
[4]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 音乐出版社,2003.36-39.
[5]马勇,邓亚波.试论音乐与地理环境[J].人文地 理,1995,(10):52-55.
篇8
一、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1.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三个专业(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已参加过人文地理实习的本科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网上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96份问卷,有效问卷152份,有效回收率为77.6%。问卷涉及的内容包括学生野外实习的动机、内容、效果、餐饮、实习基地的选择等方面。
3.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表1)。
(2)结果分析。
实习态度。学生的实习态度影响着整个实习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实习效果。表1显示65%的同学参加野外实习是为了游玩;5%的同学是为了应付学校,修学分。这样一来,实习自然就变成了一种形式(60%的同学认为实习流于形式)。所以,探寻一种有效的实习方式,提高学生实习重视度非常重要。
实习时间。87%的学生认为实习的制约因素是时间不充足,我校人文地理课程专业实习所占的课时非常少,时间太短不利于开展相应的调查和研究。为了提高野外实习的效果,适当增加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时间是有必要的,另外,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更是不可忽视。
实习指导。调查显示,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同学认真思考、研究课题,大部分同学只惦记着游玩和购买特产。另外,对于“上次实习未参加调研的原因”这一多选题,多数同学回答“不知道研究方法”、“不熟悉实习地状况”、“不清楚研究内容”(见表1)。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欠佳,同时也折射出实习指导的力度还不够。
(3)解决对策。
建设固定实习基地。由于资金和时间的限制,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实习基地的选择具有很明显的不固定性。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可能会不利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地风俗习惯、经济建设、气候环境等各方面深入了解,还会导致实习成本(包括人力、经费和时间)和风险的增加。建设固定的实习基地相对来说会有利于实习活动的开展。
转换实习方式。从某些层面来说,之前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印证性、参观式实习所占比例偏高。43%的同学认为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不合理,没有收获。要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课题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广州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野外实习基地建设构想――以南雄市为例
由表1可见,就城市的性质而言,历史文化名城是学生首选的实习地点。历史文化名城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会拥有更多的人文素材供考察。此外,从求新求异的心理出发,97%的学生不希望实习基地位于广州市内,他们想去异地探寻一些新鲜的东西。在分析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的一般原则(就近原则、典型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以对广州大学人文地理课程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做出详细的构想,同时也可以对整个实习过程做出具体的设计。
1.南雄市实习条件分析
(1)历史悠久,区位特殊。南雄是广东省韶关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2)素材多样,内容丰富。“岭南第一关”― 梅关、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等都是闻名遐迩的历史古迹;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 “南雄红层”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南雄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淡水等。南雄是广东省的文明城市,素有“恐龙之乡”、“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3)基础设施较好,具备相应接待能力。南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亿多元,市区医院、学校、市场、商场、宾馆、酒家、公园、供水、供电、文化等一批重点服务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善。南雄市作为我校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齐全、环境好、素材丰富、距离适中(位于广东省内)、花费小(包括当地消费水平低于广州),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各种需要。
2.实习环节安排
整个人文地理野外实习过程可以称为“三阶段实习模式”,即预实习阶段、实地实习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
(1)预实习阶段。预实习阶段为外出实习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根据广州大学近年来人文地理野外实习的经验,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准备工作:①确定实习的具体时间、详细地点,落实交通、住宿、餐饮等各方面。②编写好实习指导书。③将与实习相关的所有信息在广州大学地理野外实习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尽可能提前、全面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环境信息、部分印证性信息及实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④根据学生意愿,将他们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确定小组研究课题。⑤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考核,并给出成绩。实习前的考核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实习基地的了解程度。
学生准备工作:①登陆地理野外实习网站或通过查询图书馆相关文献,了解实习地状况。②与同学交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和同学组成小组,写出小组工作计划。③参加预实习阶段的考核。④准备实习工具、生活用品、野外常备药品等。
预实习阶段最核心的工作是明确调查的问题,许多野外调查无功而返主要源于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2)实地实习阶段。实地实概一周的时间,它又分为两个阶段:集体考察阶段和小组考察阶段。集体考察是在实地实习的前两天由指导老师带领全部同学到实习固定地点进行基本的了解和考察。小组考察是指在集体考察后,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设定实习路线和地点,跟教师商量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细致的考察研究,并且每天都向教师汇报情况。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并且充分发挥教师的实习指导作用。
实习内容。实习的选题内容主要有:粤北城市发展对比、南雄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南雄小城镇发展及城市化过程、市内基本服务设施的优化布局、产业发展及周边农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及迁移规律、市民风俗习惯及日常出行行为、南雄地区各种方言的形成及演化、客家村落及客家文化历史沿革、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状况、烟草种植业产业布局、珠玑和梅关历史作用、地理位置及对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当然,广州大学三个不同的地理专业研究内容或研究方法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比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要注意GIS和RS等现代技术在实习中的运用。
实习路线。实习线路的设计一般是以景观类型的典型性、多样性与线路本身的高效性、安全性为原则。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南雄地形、土地利用等具体情况,以现存道路为基础,并在实习内容与目的的指导下,设计实习线路图。
(3)成果评价阶段。成果评价阶段是回校后一周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小组要撰写好实习报告,陈述实习成果。个人还要提交自己的实习报告、心得。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实习进行评价,给出成绩。由于整个实习过程是小组与个人协同的学习方式,所以其成绩也应是个人与小组成绩结合的形式,个人成绩主要包括预实习阶段的考核、实习的表现、个人的实习报告和心得。小组成绩评价采用结构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评价内容见表2。
篇9
关键词:案例教学 人文地理
地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涉及到人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人类地理学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呢?这就需要面对社会和学生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大量的案件与中学地理内容,相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地理学有着丰富的案例资源,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运用呢?中学地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合理的教学设计。
一、人文地理案例的选取原则
在新课程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混淆地理情况和例子。地理情况包含在有困难的情况下,包括典型的真实事件的地理问题。一个例子是对一个实际情况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包括一个或多个困难的问题,甚至还可以含有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例子只是为了证明地理现象或原理。在这种情况下,案例可以激发讨论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案例素材和一般地理教科书材料不同。地理素材把地理事物作为最主要的描述对象,而一般的地理课本以概念、原理为基础,书面表达简练、概括。地理案例叙述的是一些细节和相关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知识则“蕴含”在其中。一般的教材往往是在总结语言中使用直接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结论明确。案例是集成的一个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的特点,对于教师来说,相当于教学工具的载体。
教学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等内容进行选择,并考虑典型、科学以及时代特征、对信息的足够充分性,难度设置要合理。从实际人文地理事件选取案例,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为了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故事的内容和来源要多样化,应该有丰富的和渐进的特点,要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启发学生。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这些案例既要代表性强,又要有广泛的地域覆盖面,视野开阔,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地理教学的价值。例如,案例教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是值得采纳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合理安排和恰当选择教学案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二、课堂案例教学组织实施策略
(一)呈现案例
案例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构成部分就是陈列柜,从案例教学开始就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展示,不但能够节约时间,使课堂效率增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介绍要直观,灵活多样。一般教师会发出地理文本数据,多媒体演示工具,教师或学生还要参与有关的模拟角色表演。无论演示还是表演,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联系的事实情况和感觉来适应学习环境。
根据案例长度和难易程度不同,教学时间可能会不同。如果案件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完整的展示呈现,不要所有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如果案例很短或比较简单,可以呈现在课堂上。
(二)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案例讨论是基于案例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要挖掘案例潜在的问题,这是事实和课本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讨论者,教师要特别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对地理问题的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加以鼓励和肯定
案例研究侧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案件具有模糊性,就会使学生的讨论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在讨论和分析中,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因果关系去观察问题并分析和总结,学生也可以通过联想和批判、质疑的方法来参与讨论,所以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学生从过去简单接受转变为自己去积极探索。而教师要在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时,尊重、鼓励学生。
(四)应用拓展,整合提升
由于每次的案例是特定的,因此,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为了掌握地理原理,案例研究应适用于拓展学习。学生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案例进行同样的地理原理的学习,这是教学的关键一环,以确保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新的地理学原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对他们的创造力也会有一定的激发。在第一次案例学习后安排其他的案例学习,扩大两次之间的学习间隔,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知识,并有时间仔细阅读新的案例,并和之前所用的课堂案例进行比较。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更新教学方法,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学会并懂得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能力,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爱玲.地理案例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l).
篇10
【关键词】上海/地理学
【正文】
一、中国地理学的开先河之作
1858年(咸丰三年),英国人慕维廉(W.Muirhead)所著《地理全志》由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出版。该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用中文所写的地学文献。慕维廉是英国传教士,1846年来华,居住上海。他和洪仁轩有交往,曾到南京考察的政治、经济、宗教。他的中文著述还有:《大英国志》、《天文地理》及《知识五门》。《地理全志》由“广学会”发行,是适应维新运动而出版的科学著作。该书分上、下编,共十五卷,线装木刻本。上编主要讲地理,除总论外,分别论述亚西亚、欧罗巴、阿菲利加、亚墨利加、大洋群岛等五个地域,“分文、质、政三等”论述。下编主要讲地质,标题是:地质论、地势论、水论、气论、光论、草本总论、生物总论、地文论、地史论〔1〕。 将世界地理的知识介绍给了中国。之后,上海还陆续出版了《绘地法要》(著者不详,金楷理、王德均译,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地绘图》(富路玛著,傅兰雅、徐寿译,1876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候丛谈》(著者不详,金楷理、华衡芳译,1876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测绘海图全法》(华尔敦著,傅兰雅、赵元益译,1901年江南制造总局出版)等介绍西方地理学方法技术的著作以及《八省沿海图》、《平园地球图》(两图均为江南制造总局出版,年代不详)等地图。
1901年,在上海南洋中学任教的张相文编写了《初等地理教科书》(二册,上海南洋公学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初版)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四册,上海兰陵社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初版)。此两书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印行总数达二百万部以上,为地理学知识在我国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2〕。
1908年,张相文著中国第一本自然地理学著作——《地文学》(地文学一词来自日本,即自然地理学),由上海文明书局印发,至民国二年(1913年)已发行了第三版〔3〕。 作者鉴于当时一般的地文学著作不是译自东洋就是西洋,故撰此书,“会萃各大家学说,博引旁搜,一切证例悉以中国之事实为本”,力求“亲切详瞻”〔4〕。 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可贵的创举。
张相文在《地文学》绪论中,一开始就说:“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言地理必济地文,其旨趣始深,乃不病於枯寂无味,而於他学科亦多互相关联,如天文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人种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莫不兼容并包,以为裨益人生之助。……于以统合各科,而蕲进于实用,此地文学所以为最重要之学科也。”此言时至今日仍有参考价值。
《地文学》一书,篇幅不多,全书共197页, 附中西对照表长达13页,附彩色图十余幅。该书的特点主要有:
(1)内容分星界、陆界、水界、气界、生物界五编。
(2)“参酌东西各大家学说”。如讲到太阳系的形成时, 介绍了康德及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3)对于旧地学家迷惑不解地许多自然地理方面的事物, 均能科学地阐明其形成原因与发展规律。例如,在讲到片麻岩的形成时说:“原始界(太古界)岩石,层理清晰,乍见儿如水成岩,而其成分则为结晶质;又与火成岩无异,是为化形岩(变质岩),大抵受地下之热力与压力,使最古之水成岩,悉数融解,再为凝结,逐变为片麻岩。”
(4)重视联系中国实际。“举为例证,以本国为宗, 其为中国所无,或调查未晰,而于地文有切要之关系者,兼及他国”如讲到地质时代各界、系地层时,就指出其在我国的分布,讲到河口泥沙沉积时,则以崇明岛为例而加以说明。
(5)“尤时时注意实用,如防霜、避电、培植森林、 改良土壤等,各举其要,以为实地应用之资”。
二、活跃的地理学术组织及刊物
后,上海地理学的发展出现一段颇为繁荣的时期。除了继续介绍国外地理学的知识和思想外,中国人自己的研究活动逐渐地活跃了起来,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活动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在这段时期先后出现“中华地学会”、“建国地学社”和“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三个地理学术组织,并发行了《地学季刊》和《地理之友》两个地理学术刊物。
1.中华地学会及《地学季刊》
中华地学会于1931年1月成立,由葛绥成(中华书局编辑)、 盛叙功(暨南大学教授)、李长傅(东方舆地学社兼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辑)、丁绍恒(大同大学教授)、刘虎如(商务印书馆编辑)等人发起,先后参加会员约80人,其中大部分系上海方面的会员,外地会员约20余人,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及辽宁等地。
该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地学季刊》。1932年1 月创刊号出版,共刊载18篇文章,合计约20余万字,由大东书局印行。“发刊词”称:“地学之宗旨,在于研究人地相互关系,使吾人于世界各处之风土人情,能详释其因果,寻求其系统,以明今后应如何改造之途径。……同仁有鉴于此,组织中华地学会,以期交换知识,发展地学。内而国计民生,外而国际概况,俾有真确之认识。期有裨益于中华之建设,固意中之事也”。至1934年底,《地学季刊》一卷四期出齐,共80余万字,此时由于印刷困难,1935年2月2日举行第三次年会,讨论季刊的继续出版工作,并修改会章,改选职员,聘请丁文江、王云五、何炳松、竺可桢、金兆梓、翁文灏、费伯鸿、舒新城、为名誉会员,选举葛绥成、李长傅、盛叙功、丁绍恒、顾因明、董文、楚曾、洪懋熙、褚绍唐为执行委员、葛绥成为总务主任、李长傅为编辑主任、褚绍唐为干事。《地学季刊》第二卷起改由学会自行印发,每期约15万字,内容理论与实际并重,着重系统研究和现代趋向,至1936年底后又出版了四期,共约50余万字,由上海中国科学公司总经售,各大城市均有特约代售处。
1937年抗战开始,因会员分散,季刊无法继续出刊,学会工作也告停止。至此,《地学季刊》共出刊了2卷8期,合计约130万字, 刊载各类文章124篇(其中包括续载7篇,译文24篇,如不计续载则为117 篇)。其类别为:1.介绍辩证唯物主义的地理学思想的论文6篇;2. 经济地理及人文地理10篇;3.自然地理12篇;4.中国地理28篇;5.历史地理(包括边疆地理、地名学及地理学家)19篇;6.外国地理6篇;7. 地理教学9篇;8.游记及考察9篇;9.地方志17篇;10.书目及书刊评介3篇;11.国外地理动态及会务报告5篇。
三十年代的上海各种思潮都在此汇聚。当时上海地理学的领域中部分人士开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介绍新哲学观点的地学刊物。这方面的文章计有楚图南的“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其流派”、李长傅的“地理学研究的新阶段”(2卷1期、2期)、“转形期的地理学”(2卷4 期)等约10多篇。
楚图南在“人文地理学的发达及其流派”一文最早介绍了新社会派的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思想:“这个学派最先的渊源,当然要从嘉尔(即马克思)算起,他的《资本论》的名著里已经提出了经济怎样为一切历史建筑或社会建筑的基础。由于经济手段或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历史或社会也不能不随之而变化。将这个原则应用于地理学上的问题,即人地相关的问题。于是发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即人类文化的发展是自然契机(因素)规定了呢?还是社会契机(因素)规定了呢?据蒲列哈诺夫的意见,自然环境是最终的规定。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则以在自己的作用之下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为媒介而主要地影响人类,这便是这派人文地理学的最基本见解或根本原则。这个原则的最初应用,始于墨西尼可夫的《文明与历史上的大河》,其方法和体系的大致规定,则始于威特福噶尔诸人的《地理学批判》。”李长傅在该刊二卷中连续发表了四篇介绍辩证唯物主义地学观的文章。他在“科学的地理学的新转向”一文中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地关系论后指出:“人地关系的缺憾,据威特福噶尔之说,陷于速成推理法,把人与地的中间项的劳动过程漏掉了,其结论是任意规定,虽有时正确,但常常半正确,甚至完全错误。要救济这缺憾只有利用辩证法的唯物论”。他又在“转形期的地理学浅释”一文中认为:“正确的地理方法应是辩证唯物论,它应用于社会科学即唯物史观,应用于自然科学即自然辩证法。人对自然的活动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因此发生人对自然、人对人们二种活动……,自然以劳动过程为媒介,才能在人类之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所以,一切人文地理学的现象,其主动力不在自然、不在人类,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该文还引介威特福噶尔的图式,说明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不同特点由此形成不同类型的人地关系,这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地理学的中心思想。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文章不得不用隐晦的词句论述,如资产阶级为“布尔乔”,马克思为“马卡尔”、“嘉尔”等巧妙地躲避当时政府的审查。
《地学季刊》中关于中国地理方面的文章,李长傅的“中国地理区域论”(1 卷1期和3期)两篇文章是比较系统的中国地理的区划研究。前文介绍了中国各种地理分区(如张其昀、翁文灏、香川干一、葛德石、博克斯顿、洛克斯比的分区和田中季作的东北分区等),并加以评论,最后提出作者的意见,分全国为25个地理区。后文分为绪论和本论两段。绪论历述地形区(野田势次郎、史密斯、李长傅)、气候区(竺可桢、甘德楼)、生物地理区(邹树文、钱崇澍)等部门分区及综合分区(张其昀、葛德石、香川干一及李长傅等)。作者将全国分为北部、南部、东北及西北四大区,26个分区,并论述了各分区的特征。以上两文是我国三十年代较系统的地理区划研究论文。
李长傅的“中国湖泊的研究”(1卷4期)论述了湖泊的意义、分类、成因、变动与人生的关系及我国湖泊的分布等。此文亦为我国早期系统的全国湖泊研究论述。
褚绍唐的“中国都市的地理因素”(1卷2期)对我国205 个较大的城市,从地理位置、腹地条件、水运和气候条件及经济基础分析了我国都市的地理因素,为我国较早研究都市地理因素的文章。
《地学季刊》在历史地理方面主要有楚图南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2卷3期)。该文讨论了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发展史略、研究的重要性、有关的科学、历史地理学与唯物辩证法、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目的等。作者还提出了必需以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地理,同时指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说明历代疆域沿革,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以历史的地理因素或条件,来阐发中华民族、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的性质和发展的过程。
在地名学方面,葛绥成的“地名的研究”(2卷1期),论述了地名的意义、种类、构造、变化、同地异名及别称、地名和国语、翻译地名应注意的事项等等,是我国最早较系统的地名研究论述。李长傅的“扬子江名称考”(1卷2期)指出在隋唐时即有扬子桥,扬子津之名,唐永淳元年(682年)曾在扬子桥设扬子县, 扬子津扬子江之名已散于诗歌文章中。当时扬子江仅指扬州以南的大江。至1658年(顺治十五年)马尼刺大学教授D.F.Navarette始称中国最有名的大河洋子江, 意为“大洋之子”(Son of Ocean),后又译为扬子江,并谓此江发源于云南。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者马卡尼(Marcartney)至扬州,称自此至扬子江岩约二英里,此后在国外的文献中,遂多称全江为扬子江。
关于地理景观方面的论述,葛绥成的“景观研究(1卷4期)论述了文化景观、空中摄影、景观综合、景观论等内容,主要根据日文材料,此文为我国介绍景观论的早期论述。
转贴于 此外,还有盛叙功译介的日本黑正岩的“科学的经济地理学”( 1卷1期、2期),德国威特噶尔的“中国农地的灌溉问题”(2卷2期)和“中国治水事业与水利事业”、丁绍恒的“中俄界约桌原委与边防之危机”(1卷1期)、葛绥成的“十年来的中国疆域和政治区划的变迁”(2卷1、2期)、褚绍唐的“中国地图史略”(1卷4期)、 楚图南译的“近代地理测量及绘图学之发达”(2卷2期)、何锡昌的“自然科学体系所见地理学之地位及其本质”(1卷3期)、张沦波的“地理科学之解释及其代表作”(1卷3期)、周宋康的“地理环境决定论”(2卷3期)、葛绥成译Taylor.G的“环境和人种”(2卷 3、4期)等较重要的文章。以上说明,30年代上海中华地学会编辑的《地学季刊》站在时代的前列,起到了推动我国地理科学发展的作用。
2.建国地学社
建国地学社由卢材禾(社长、复旦大学教授)、乐汉英(上海艺术研究社出版部主任)、陈闻远(南京朝报编辑)、卢毅(复旦大学教授)、黄望平(中华铁工厂工程师)、庄国钧(立达图书公司经理)、王成祖(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圣约翰、东吴大学教授)、黄国璋(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平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陆承荫(中华舆地学社绘图组长)、蒋天任(苏州中学讲师)、申广霆(暨南大学助教)12人发起。据他们向当时社会局申请备案〔5〕的理由称:(1)集合地理学者,研究专科学术;(2)联络会员感情,增进工作效能;(3)协助政府推进地理教育,并研究地理建国方案,以为政府之参考;(4 )促进国民理解地理建国之重要,以养成正确之国家观与世界观。他们准备做的工作有:(1 )聘请专家编辑地理教材,地图以及各种专门著作;(2 )计划制作地理模型、仪器、照片,以应一般教学与普及之需要;(3 )对本国各区域作精密之实地调查(注重土地利用),出版报告;(4)举行学术演讲;(5)搜集地学资料,会员约30至50人。据笔者访问当时活跃在上海地学界的现华东师大地理系褚绍唐教授和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的钱今昔教授,该学会在上海虽未开展较有影响的活动,但当时的地理学工作者积极以地理学参加抗战后国家重建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3.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
1947年8月31日,中国地理学会在上海召集年会, 讨论中学地理课程问题,因时间匆促,一时未能获结果,乃推举葛绥成、许逸超、褚绍唐三人负责召集上海中学地理教师作一讨论。9月10日, 中学地理讨论会在晓光中学开会,各大中学地理教师共二十九人出席,由葛绥成报告开会宗旨,许逸超讲述地理学教育的趋势。旋即讨论地理教学实际问题,如教学时间问题、高中自然地理教学问题、高中本国地理区域问题、各省区域面积问题、外国地名译音问题。讨论结果由于问题颇大,需较长时间讨论与研究,乃决定筹备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推举葛绥成、许逸超、王文元、邱祖谋、卢材禾、褚绍唐、陈尔寿、陈大森、朱jǐng@①琳九人为筹略委员。10月5 日上海地理教育研究会在市立育才中学成立,到会会员四十七八,会上洪绂先生作了中国省区改造问题报告,最后逐条讨论章程并选定第一届理监事。推举翁文灏为名誉理事长、王成祖为名誉副理事长、许逸超为理事长、葛绥成、卢材禾等14人为监事,褚绍唐为总干事、葛绥成为总编辑、洪绂、丁锡祉等11人为研究委员。该会成立后为了使外地同行加入便利而更名为“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同时在国内各重要城市均进行组织分会。武汉分会由邹新垓主持;北平分会由王成祖、李良骥二人主持;东南分会由李式金(厦门大学)主持;南京分会由孙承烈(南京中国地理研究所)主持,西北分会由冯绳武(兰州大学)主持;昆明分会由王立本主持,贵阳分会由王钟山(贵阳师范学院)主持;台湾分会由任德庚(台北师范学院)主持。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已成一全国性的地理学术组织〔6〕。 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其旨趣拟本纯学术之立场,探讨新地学之真义,以效之方法,使达成教育之目的,并期待群策群力,搜辑地学之新资料,以谋有所贡献于我国之地理教育”。〔7〕
中国地理教育研究会成立后,会务积极进行,1947年10月21日召开首界理监事会,并欢迎中央大学李旭旦教授由美国返国,开会时由李先生报告了美国地理教育状况,并决定该会刊物名称为《地理之友》,创刊号于1948年3月出版〔6〕。该研究会的主要活动是编辑出版《地理之友》。翁文灏在其发刊词中称:“地理研究对于国民思想,民族前途,以及人类文化等,都有莫大的关系。……我国科学地理师资的缺乏,教材和教法的欠当,是人所共晓的事,以至三十年来的地理教育,始终在非驴非马的状态中。……但补救之道不外两点:一是普及地理教育灌输正确观念和知识;二是服务地理界的同志,要从今后下决心训练自己,同时放弃一味室内埋首陈书的陋习,各就所在各地做实地考察。这样时日一久,自有相当满意的收获。我希望‘地理之友’的同志,能负起这等使命!”
至1949年前,《地理之友》共出版两期,第1 期文章有:许逸超“地理学的因素和原则”、洪绂“地理教育之目的”、葛绥成“记清代地图学家邹代钧”、丁锡祉“地理基图”、李震明“中国地形的区分”、杨景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领土之变更”、马湘泳“钱唐江下游地形实察与今后潮汐之影响”、李震明书评“南海诸岛地理志略”、任德庚“新生的菲律宾共和国”、褚绍唐“修正高级中学课程标准草案意见书”、章生道“北行纪要”。第2 期文章有:刘恩兰“我国疆土拓殖的地理背景”、王成祖“地理教材的适用”,刘德生“台岛地形随笔”、卢材禾、秦华麟“台北区域地理”、徐俊鸣“河南的地理形势和军略价值”、陈尔寿“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三大要务”、章生道“佘山地形考察”、唐永銮“东北地理景观”、秦华麟“〔新书介绍〕谌译中国区域地理”、陈大森译“刚果河之游”。许逸超在“地理学的因素和原则一文中认为研究地理的因素可分为两组九个,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各占四个半因素。研究地理要根据因果原则、通论原则、分布原则。分布原则是地理学特有的原则。“地面上任何现象涉及到分布,就含有地理的意义。火山的原因和现象,个别叙述,地质的意味很浓,但寻求火山的分布,并问为什么地球上的火山带要环绕着太平洋沿岸,这就是地理了。”很好地表述了地理学的特质。但文中也存在着当时地理学者将自然现象同人文现象简单类比的问题,“至于我们中国,有人说是老而不死的一个国家;早晚能否大地回春很难推料。我们知道,这种由幼而壮而老而返老还童的轮回哲学,本是地形学的基本原则,今日人文地理的许多现象,也都可以引用了。”洪绂在“地理教育的目的”一文中提倡了地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地理学为中学初级教育重要之一门,应使学生认识中国大好河山,无尽之富源,与我刻苦耐劳之人民,从而引起爱国爱乡之念。学地理始知中国之伟大,其在世界之使命,并藉以明晰中国文化之地理基础,以冀从因袭的,传统的文化根基上,创造一个有意识的,合理化的新文化。在物质方面,由目前在崩溃中的传统的经济重建科学的技术的经济,……。”李震明在“中国地形的区分”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地形的要点、分布、界线、几种特殊的地形(黄土、赭色砂岩、石灰岩地形、沙漠)和五大地形区(青藏高原、蒙新沙漠草原地域、北部地域、中部南部地域、东北地域)。王成祖在“地理教材的适用”一文中讲述了区域的顺序、位置的意义、地形气候的比较、分布范围的确定、统计数字的应用、时事发展的诠释、风土人情的影证、风景区的描摹、图解的补充、中外地理的差别十个地理教材适用的问题。陈尔寿在“当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三大要务”一文中论述了当时我国黄泛区的复兴问题,YVA (长江上游水利计划)的梦想和南北两大港口(北方塘沽港的继续修筑和南方黄浦港的正式开辟)三大水利建设要务。在黄泛区的复兴问题中提出“不仅是希望这个区域能够恢复昔日的旧观,并且可以将‘工业农’的理想在这里作为试验,……”。它们反映了当时上海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研究的水平。上海解放后,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继编了一期《新地理之友》。1951年,上海地理学会成立,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逐并入其中,刊物停办。
三、地理教育事业与地理学著作和地图的出版
上海的地理教育在中国也是较早开始的。1870年,上海同文馆开设了地理课〔8〕;1876年创办的格致书院也开设有地理课〔8〕。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也开设了地理课〔8〕,1899年至1903 年中国近代地学大师张相文在此教授国文与地理〔9〕。
1929年,大夏大学高等师范专科开设了史地组,后在文学院下设史地系。开设有人生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地理绘图、地理教学法、自然地理等课程。主要任课教师有:葛绥成、李长傅、邬翰芳、孟寿椿、王成祖等〔10〕。1931年,暨南大学史地系成立,先后开设了中国地理、历史地理、地理学史、气象学、地形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政治地理、地图学等课程。楚图南、王庸、王勤@②、王成祖、姚明辉、许逸超、盛叙功、洪绂、王文元、褚绍唐、葛绥成等先后在此开课〔11〕。复旦大学在抗战期间成立了史地系,其设立的目的是:“养成能独立研究史地之人材”;“培养中等学院史地课之良好师资”;“灌输全校学生以史地知识”〔12〕。开的地理课程有:中国地理、气候学、地图学、经济地理、地学概论、人文地理、亚洲地理、美洲地理、欧洲地理、政治地理。任美锷、叶粟如、顾颉刚等曾在此任教。〔13〕
这一时期,上海凭借其雄厚的研究、出版力量,出版了许多地理学著述,它们中较有影响的有:葛绥成编著《世界文化地理》、《地理数学法》、《中国近代边疆沿革考》、《地形学》等书;李长傅的《人文地理学》、《地理政治学》、《转形期的地理学》、《南洋地理志略》等书;盛叙功的《农业地理》、《交通地理》;丁绍恒的《近代本国地理沿革志》;张资平的《地图绘法和绘制》;楚图南的《地理学发达史》等书。地图出版在国内更是一枝独秀,大量的地图出版机构(如世界舆地学社、东方舆地学社、大众舆地学社、中华舆地学社等)出版了大量的地图。其中《申报地图》为我国的地图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申报地图》是上海《中华民国新地图》和《中国分省新地图》的习惯统称,是上海《申报》为创刊六十周年而于1930年秋由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开始编绘的。它在地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根据古今中外经纬测量成果,运用等高线,并采用分层设色法编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为我国地学所做的另一贡献是为我国培植了地图印刷力量。(原有人主张到日本小林又株式会社胶印厂印刷,印价较便宜,但丁文江等人最终确定在上海出版)。至1949年后,我国印刷质量较高的地图大都由当时《申报地图》培植起来的上海中华厂承印〔14〕。
解放前上海地学一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从译介到独立研究不断发展;研究力量从个体到形成组织;内容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地理教育较发达;地理出版兴旺等特征。上海是我国近代地理学研究、教育和传播的一个重要中心,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子贤:《简明地质学史》,河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202至206页。
〔 2〕林超:《中国现代地理学萌芽时期的张相文和中国地学会》, 会议资料,存河南大学地理系资料室。
〔3 〕张天麟:《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会议资料,存河南大学地理系资料室。作者为张相文堂兄弟。
〔4〕《地学杂志》创刊号:绍介图书。
〔5〕上海市社会局第五科36组55号(上海档案局全宗号6、目录号5、案卷号1807,该资料现藏上海档案馆。)
〔6〕“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务概况”,《地理之友》1卷1期。
〔7〕“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缘起”,《地理之友》1卷1期。
〔8〕唐振唐:《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91页。
〔9 〕张天麟:“张相文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纪念‘中国地学会’成立七十周年”。
〔10〕《大夏大学年鉴》民国十八年,藏华东师大档案馆。
〔11〕据华东师大地理系褚绍唐教授和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钱今昔教授回忆。
〔12〕复旦大学历史档案第5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