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成人教育制度;特点与原则;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294-01 DOI:10.16550/ki.2095-9214.2016.07.240

引言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倡导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的基本教育制度之一。成人教育制度的全面完善与否关系着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速度与稳定。本文中笔者从基本概念出发,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阐述了关于创新我国成人教育制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可以对我国从事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一、成人教育制度基本内涵

成人教育制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成人教育制度是指有关机构依法对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活动制定出来的规范,一般以成人教育的规章、条例、法律等规范性文件形式表述出来。

二、成人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成人教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是真正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却比较晚。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的传播,我国学者和教育实践者开始从事与成人教育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尽管如此,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仍然很慢,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尤其是制度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来看,成人教育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完全的确定,成人教育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硬件建设上,投资数量不能满足成人教育的发展需求;在师资方面,普通教育的师资配备往往优先于成人教育,而且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待提升;在管理方面,机构设置和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

三、成人教育制度特点及其原则

建立科学完善的成人教育制度,需要深入理解成人教育制度的基本内涵,了解成人教育领域存在的基本问题,更需要了解成人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原则,把握成人教育的规律。从而制定出全面可行的成人教育制度。就成人教育制度的特点来说,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权威性,成人教育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第十条),被世界各国所认同。二是规范性,这是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制度的本质所在。三是资源性,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财物的使用效能。[1]集合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办教育,使成人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建立成人教育制度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成人教育制度应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学习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衔接性原则,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制度应该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沟通,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开放性原则,面向社会的需求,能够随时调整其功能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成人教育制度的生机和活力,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需要的人才。

四、国外成人教育制度发展可借鉴的经验

(1)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成人教育的地位,使终身教育的思想深入人心。我国应确立与成人教育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加强对终身教育思想的宣传及讲解,提高国人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市场主义的国家,美国把成人教育视为立国的根本措施之一,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2)增加对成人教育的投资,完善成人教育的配套设施建设。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为成人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例如日本,成年公民可以一起参与的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日本对成人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日本公共社会教育设施有公民馆、文化中心、博物馆和会馆等。[2]其中公民馆是日本成人教育的主要场所。(3)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鼓励开办开放大学。我国应实行分权管理,政府统筹调控,充分发挥各机构独立自主办学的权利。以英国为例,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制,学校与地方工商业、用人单位合作,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学校拥有很大的自。

五、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完善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体系对于成人教育制度很好地运作是至关重要的。成人教育体系的创新,将使成人教育能够依托这个体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地进行。(2)深化改革管理制度。我国现在的成人教育管理制度是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但是社会自主参与度比较低。因此,扩大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其他机构联合办学的比例,政府适当下放管理权,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与此同时,社会各个行业机构灵活开放参与成人教育。(3)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与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成人教育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多元化,优化对成人教育的评价方法;建立监督制度,科学地安排相应的监督机构,依法进行监督。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是在终身教育背景下,倡导全民积极进行终身学习,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促进建成学习化社会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把握改革的机遇,积极进行成人教育制度的创新,对我国成人教育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对成人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促进个人与社会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社会各界在关注普通教育的同时,更应注意成人教育制度的建设,为成人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清洲.论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创新[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6):38-39.

篇2

事实上,边界意识由来已久。近代自然权利思想产生伊始即秉持明确的边界意识,目的在于划清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界线,以保障个体的自然权利。只要稍微用心就不难发现,洛克的《教育漫话》与卢梭的《爱弥儿》都在探讨家庭教育,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他们所讲的家庭教育完全打破家庭教育是父亲职责的传统,都将教育孩子的权利给予家庭教师,这也应该不是什么巧合。他们都主张限制父权,主张父亲的权力仅限于儿童需要他帮助之时,否则父子平等。这种对父权的限制,对儿童独立的崇尚,意味着家庭关系的变革,这种“家庭罗曼史”甚至构成了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的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家庭秩序想象。这就是说家庭秩序与政治秩序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启蒙思想家正是企图通过家庭秩序的重建来重构国家的政治秩序。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既存在着鲜明的界限,联系又十分紧密,私人领域的教育思考不仅成就了私人领域中的个体权利,而且意在成就公共领域中实现个体权利的想象。

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洛克与卢梭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否成就了个体权利教育理念的集体无意识。应该说,这种意识是有的,只不过还没能达到集体的程度。日常生活是个领域分殊的状态,早在十九世纪斯宾塞在论述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时,就将人的生活划分成五大活动领域,各领域有各自的功能;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得意弟子波尔坦斯基将人的生活划分为六大领域:圣灵(宗教)领域、家庭领域、舆论领域、民事领域、商业领域和工业领域,重要的是他提出每一生活领域都有自己遵循的最高价值、自己的秩序观念和自己的价值合理性的证实方式,各领域之间根本没有价值一致性,不能将其中的任何一种价值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代替所有其他领域的价值。

领域分殊的认识所以没能成为集体无意识,原因在于对国家的认识。自近代民族国家建立并相互竞争开始,教育成为推动民族国家发展的工具,由于国家的发展往往以追求国家利益掩盖个人利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的发展以牺牲个人利益满足国家需要为前提。教育所奉行的价值观通常是国家在特定时期特殊利益的笼统表达,非常容易导致以某个领域的特有价值代表所有领域价值的不良倾向,原因就在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那就是不同领域之间所遵循价值的一致性,即边界意识的缺失。但遗憾的是,一直作为国家发展工具的教育没有自身的独立性,也就没有了关于教育本身应该拥有什么权利的探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边界,在其内部的发展中也就难以形成边界意识。当国家利益成为教育自身存在合理性的最佳明证时,个人也就只能充当工具,一切服从于国家需要。所以,要使权利个体成为现实个体,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将洛克与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关于家庭教育中的个体权利思想发展成一种个体权利教育理念的集体无意识,以边界意识代替“统一”思维。唯其如此,个体权利才有望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得到双重实现。

二、个体意识———整合现代教育文化

“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权利文化”是现代教育制度在西方首先建立的精神条件。西方文化的重要基石之一是基督教,基督教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是来自于犹太教《摩西五经》中的约法精神,是近代社会契约精神、法律观念及道德规范的重要来源,这种契约意识与近代政治哲学中的自然权利观念相结合,形成了西方特有的权利文化,成为西方特有的文化精神风貌,是西方现代社会制度建立的精神保障。当然,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建构的过程充满权力与权利的博弈。权利要求打破少数人的特权,实现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而特权的持有者当然不会轻易让自己“把成本强加给他人的能力”即权力受损,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工业社会秩序转变的背后,是以权力为核心的文化与以权利为核心的文化之争。但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歇,文化也需要“动态化”的发展。动态化的文化突破了文化对过去原有规范的保存功能,使文化由“产品”转向“策略”,由“过去”指向“未来”,“整合”是文化发展的策略。对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是简单的取舍,而是整合后的再生,是植根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与历史的新文化规范的创造。权利文化对于中国是一种泊来品,其中的个体观念、个性自由、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是相互冲突的,这种冲突与其说是“东”与“西”之间的冲突,莫如说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这种认识在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中早已达成共识,他们已经认识到古代文化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是相对落后的,中国应取法于西方的现代文明,学习西方的民主,发展工业经济,振兴民族文化。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经走向市场,中国社会已经走向法治,实践已然提出了创建新文化的要求,也已经具备创造新文化的条件,所要做的是将西方的权利文化与中国现有的国情相结合,与中国特有的时代精神气质相融合,“整合”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权利文化,作为统领现代教育制度的精神支柱。

整合的现代教育文化要有明确的个体意识,突出个体权利,个体尊严至上,其精神内涵如下:一是个人观念。杜威对于个人心灵重要性的强调值得我们关注:“实用主义和工具的实验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地位,个人才是创造性思想的承担者、行动者和应用者。……个人的心灵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只有个人的心灵才是那个使传统和制度发生变化的器官……”。权利文化是一个个体本位的文化,对于个人的重视落实在教育中应是具体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人。二是个体良知。杜威的观点一方面提醒个人观念在文化中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个人心灵理解为思想与行动的力量源泉,这激发了另一个联想,即“整合”的权利文化要张扬个体的良知。“良知是人类必须坚守的不可或缺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里人们完成其性格的塑造并发展出抵御榜样和众多法律条文之影响的能力来”。“良知越是更积极地走上社会生活的前沿,那么,我们考虑得更多的就不是国家已做了什么,而是国家允许人们能做什么;……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及其对权力的分立。社会要优先于国家———个体心灵要优先于国家权力。”只有打破权力的垄断,才有可能保证教育制度的道德性。

三是宽容精神。宽容是民主生活的内在要求,是权利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没有宽容就无法完成权利的下移。文艺复兴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就是宽容精神,有了这个精神才会有受教育对象的扩大,从而突破贵族阶层的垄断。自由主义的奠基者洛克也强调宽容,意在为权利下移创造良好的思想空间。有了宽容才会有良好的竞争,才会有有序的市场,才会有更多的教育选择,才会为教育制度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一个社会能够演化到何种文明高度,最终取决于这一社会的精英群体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保持宽容、开放、明智和自我批判的态度,从而在相应程度上保持着恰当的纵向流动性,以及相应地,让精英群体分享的权利以相应的程度不断扩展到弱势群体”。四是让权利意识成为大众的生活常识。套用杜威关于民主的论说,那就是当权利是个人习惯或个体生活方式时,它只能是一个“道德理想”,只有当权利成为大众的生活常识时,它才会是一项“道德事实”。

三、服务意识———强化教育保障机制

前现代教育建立在等级化与特权传统之上,而现代教育制度则以个体权利为坐标,是以个体权利为本的制度。为实现教育制度由特权向权利的转向,法律是最关键的制约力量,现代教育制度是建立在教育法律法规基础之上的。回顾西方现代教育制度建立的过程,无论是初等义务教育的推行,还是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无论是教师教育的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完善等等,不仅得益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立,更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落实,国家成为现代教育制度建立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强化国家权力的同时,西方现代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多种保障机制,其中,来自于社会的制约是不可小视的力量。因此,我国教育制度欲实现由权力向权利的现代转向,建构自身的教育现代性,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建设,实现教育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另一方面则要重视挖掘社会力量,以社会制约公共权力。只有国家与社会同时建立起为个体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才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个体权利。

完善国家法制建设,服务个体发展需要。完善国家法制建设就是要强化国家权力,走强国家之路,让公共权力服务于个体发展。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形成了“初见端倪的教育法体系”,即第一层次的《教育法》,第二层次的单行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层次的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第五层次的政府规章。目前的法律、法规解决的是制度化教育中公共领域的教育问题,在公共教育权力如何保障个体受教育权利方面,建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但是,由于教育实践中权利问题众多,加之《教育法》中的权利处于被“虚置”的状态,因此,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权利问题应是当下教育法律建设所应努力的方向。

教育实践中的具体权利问题研究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按照领域分化的思维方式,细化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各自的权利问题,二是权利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路径问题。按照边界意识与领域分化的思维方式,在原有法律公权利与私权利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教育领域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中所有相关权利主体的权利问题,使领域分化后各自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按照这个逻辑,除需完善国家与地方的教育法律法规外,特别需要加强私人领域教育权利的研究。如同制约公权力需要一部民法典一样,教育领域要确保个体权利同样需要一部保障私人领域权利的教育法,以保障教育公权力介入个体私人生活领域的合法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究竟赋予个体什么权利,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权利实现的社会成本,以保证制定法律的可行性。同时,对于法律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确保权利落实,这也可以适当借鉴公共权力制约的司法机制,在执法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可行路径。

加强社会监督,服务个体发展需要。从法律上赋权到实践中真正的享受权利,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而加强监督则要寻找制衡公共权力的有效方式,确保公共权力能够服务于每个个体的利益,这对于强国家理念下的个体发展尤其重要。西方的实践表明,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然而如托克维尔所说,“指导社会机器运作的手是看不见的”,特别是当把目标锁定在公共权力的运行上,这就更为复杂,其中涉及诸多相关因素。如何让个体权利能够规避各级政府的权力异化而落在实处,社会学家的想象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让公共领域中形成的公众舆论与国家公共权力形成制衡,以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而导致个体权利落空。公共领域的形成是以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为基础的,需要“重新发现社会”,中国虽然以家国同构为传统,但目前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的力量正在崛起,建构公共领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如今发达的网络为公共交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人们积极参与公共问题的辩论与商讨,有利于形成共识,借助于公共理性反映民意,保障权利的真正落实是可行的。以扁平化的权力制约垂直的权力或许可以使权力更好地服务于个体发展。

四、结语

篇3

原称“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求教育的一般原理。它为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综合性的研究成果。教育学原理是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二级学科提供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为研究各级各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教育学原理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基础,占分比重达到1/3,要想在考研中夺得高分,必须要对教育学有一个整体的理解,那么这个理解来自哪里呢?对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把握是理解教育学的基础。同时,教育学原理与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都有相应的联系,涉及到了教育学的各个分支,是认识整个教育学的前提,因此,对教育学原理的把握是整个教育学考研的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把教育学原理整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学以及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本质说、教育的起源说、教育的发展历程等。第二部分,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生产力、政治、文化、科学、人口等的相互关系;教育变革的相关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人的个体性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包括教育目的的概念、主要理论、培养目标;教育制度的概念、我国的学制、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四部分,课程和教学。这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的重头戏。主要包括课程的相关定义和类型学说;课程计划、目标以及实施、评价等;还包括教学的相关定义和各种理论流派;教学过程、模式、原则以及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第五部分是德育和师生关系。这一部分包括德育的概念、过程、原则、方法和德育途径和各种德育模式;教师的概念以及劳动特点,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师生关系的特点和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是教育学综合统考重头科目之一。针对中外教育史,重在抓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同时重分析——研究历史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孤立地学历史,而应注意分析和评价,同时注意积累分析评价的思路及要点。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脉络非常清晰,主要有六部分:中国古代教育、中国近代教育、中国现代教育、外国古代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外国现代教育;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分类角度去把握。比如按照地域可以分为“中国教育史”(前三章)和“外国教育史”(后三章);也可以按照时间分为古代教育(一、四章)、近代教育(二、五章)、现代教育(三、六章);还可以从内容的角度分为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用这两条线索来引领中外教育史的复习。

针对中外教育史,复习方法指导为:

1.从宏观到微观: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历史性内容,因此考生一定要理清时间发展的顺序,树立回溯历史的整体感。建议考生在复习时采用讲解或口述的方法。复习的思路:整部分——各章节——各知识点。

2.理清知识的层次:知识的层次既体现了知识在整个教育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也指明了考生复习时应当倾注的关注程度。所以理清知识的层次很重要。按照学习层次的要求我们将其具体分为识记和理解两大类。复习时各个知识点应当把握到什么层次,做到心中有数。

3.注重比较和联系:由于是教育史,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纵向上,要理清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生的脉络,横向上可以将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进行对比,帮助理解。也需要考生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更多的可比较的“点”。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介于心理学与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教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据此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育心理学概述 2、心理发展与教育3、学习及其理论解释4、学习动机 5、知识的建构、技能、品德的学习 6学习策略理论。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联结派、认知派、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学习策略理论、智力理论与创造性的培养和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是重点章节。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实验事实;二要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三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并能够运用其来说明和解释有关的教育现象,解决有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心理学算是教育学大综合中较为抽象和难懂的一个部分,在复习时建议大家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一些教学案例来体会和理解各种原理。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可以采用,即“树形图法”。在复习时,可以选择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较的是北师大出版的由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通读全书后,理出主要线索。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每一个内容中关键的知识点是什么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可以画一个树型图,帮助你理解“树干”与“树枝”、“枝叶”等的内在关系。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对这一图式做作一步的充实完善。

四、教育科研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具有1、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彼此独立的特点;2、注重程序性和操作性;3、应用性,强调与实践问题的联系;4、教材的多样性和观点的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学习教育科研方法,需要基本概念有精确把握的基础上,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案例的来学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找一些教育研究的例子,亲自分析评价,将概念放到一个具体情景中体会。

篇4

关键词: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柏拉图;反思

一、中西方高等教育之源

欧洲大学最早的发源地应从柏拉图创建的阿加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开始,至此之后,欧洲大学似乎延续了学园的根脉,其思想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欧洲一些最著名的大学。这不仅因为柏拉图学园存在年限之久(接近900年),更在于它创建之初的大学理念。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于唐宋,瓦解于明清。在其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四次重大的变革。每次变革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先秦私学的兴起、西汉太学的创设、北宋书院的建立和清末近代大学的诞生。虽然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但那时的大学于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相去甚远。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只能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真正能被称为高等教育的应从汉代的太学开始,而太学又受着儒学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源头的追踪的结果是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而这几个阶段彼此之间既有承继关系,又存在着断裂。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便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也就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关子大学办学理念的对比

(一)柏拉图学园完善的大学理念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在经历了12年的游历生活之后,于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外纪念阿提卡英雄阿卡德摩(Aeademus)的墓地建立了其讲学授徒的学园(或称“阿卡得米”,Academy),此处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大帝查封关闭为止。

课程设置是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溯源今日东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同传统。总的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注定了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侧重点。柏拉图学园重视自然科学,而中国传统高等教育重视人文科学,这两条清晰的脉络一直延续到中西方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

1 柏拉图学园中完善的课程体系

柏拉图创办学园的本来目的是讲述治国术,旨在培养政治人才。他有着做“帝王师”的抱负,希望在其追求实现的“理想国”中有“哲学王”来治理城邦。这一实践虽有效果,其弟子也不乏参政从政者。但三次西西里之行,推行治理城邦政治主张的失败,使晚年的柏拉图重新思考并修正他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创建学园的目的是为了推行他的治理城邦的政治主张的,学园学习与研究的重心是哲学。主要采取讲演和对话讨论的方式,有自由研讨的浓郁的学术气氛,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挥创见。学园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研究,学园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人内”。学园内拥有当时杰出的数理科学研究人才,动物和植物的收集与研究在学园中也有所开展。

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也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即关于学园的理念都完整地体现在他的《理想国》中,即培养哲学王,学习即回忆不懂几何学者免进(学园),教育由国家来组织,重视幼儿教育,音乐教育尤为重要,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等等。具体地就是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哲学王”的培养途径

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关键是教育。他论述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旨在说明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过程,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实现灵魂转向,从意见转向知识,认识真实存在的理念世界;他将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与统治人才的必由之路。他设计教育的阶段与方式是分10-18岁、20-30岁、30-35岁、35-50岁四个阶段来完成的。其是以造就哲学王和培养好公民为宗旨的。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理念的历史沿革

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从古到今虽为时4000多年,然大概却只能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传统教育时期与新式教育时期,而其划分点则为清末的变法维新、革新教育。新式教育时期仅10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长达4 000多年的传统教育,二者在时间上是难以相提并论的。

而关于教育的理念,作为儒家高等教育思想的精髓集中的《大学》则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做人――“在明明德”,然后“在亲民”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这几乎成了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的确有一些大学精神的潜藏,但一旦被集权体系利用,就成为延缓落后体制灭亡的工具。

《大学》中的“大学”是否就是指的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呢?这里的“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即高校及高校教育。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大学》之“大学”,只指大学问,不指大学校。中国古代的高等级教育机构都不是以“大学”为称谓的。最早笼统记载教育机构的是《孟子・滕文公上》,曰:“夏曰校,殷日序,周曰庠”。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五帝时就有了学校,叫做“成均”。在中国出现的比较正规的高等级教育机构的是汉代,汉代是我国中央政府明令设置高等教育机制的创始时期,它为中国官立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而公元前124年由董仲舒倡导汉武帝时创立的“中央官学中最重要的是最高学府――太学”为其主要标志。汉代的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大学泛指高等层次的教育,太学专指全国最高学府而言。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经过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几个阶段。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时代”之初,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

依据。私学,孔子可谓代表,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兴盛的一种大学教育形式,它萌芽于唐末,发展于宋、明,普及于清代。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清末书院大多衰落了,但同时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得到传播,其主要原因是:和维新运动的影响。有识之士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逐渐接受与认同。新的思想和做法也改变了书院本身,以至清末高等教育经历了大的变革:对原有的书院加以改进、创办新式书院、书院改为新式学堂。至此全国大部分书院都完成了改制。

中国从古代到19世纪末,并没有以大学为名称的教育机构,大学在中国作为教育机构出现是在近代后期,而且是外国教会首先在中国创办的,所谓兴“西学”、办“洋学”,其名称都不叫大学,而大多数被称为“学堂”。 当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不是,也不可能是全盘西化的结果。事实上,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形成过程中,无论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个别制度及课程与教学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而在柏拉图学园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1158年在意大利创办的通常被称为中世纪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1231年又出现了本国第二所大学――萨拉诺大学。可见,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大学在创建时间上落后了欧洲近700年之久!虽然汉代兴起的太学在时间上比萨拉诺大学还早了1200年,但太学并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大体有三种选士制度:一为两汉的察举制;二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三为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就其实质,三种选士制度基本上都是自学考试制度。这样的制度注定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体制化形成的艰难!

尽管中国高等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但因年代久远,学界一般把建于公元前124年的太学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端,所以在探究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时候,以太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当然。太学也必然对私学的代表人物――孔子所定的教学内容有相当的继承。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而太学的学习内容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并要求“一岁皆辄课,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不以为郎中。”太学学生学习一年精通一经就可以人仕的规定,使得政府直接控制了受教育者的政治前途,并就此确立了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两千年不变的性质――培养国家后备官僚。太学生们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内,以《诗》《书》《礼》《易》《春秋》五种儒家经典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

三、比较中引出的深沉反思

通过对柏拉图学园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的对比,不但可以深化“中国古代是否有大学”这一问题的探索和争鸣,而且有助于认识中国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逻辑,为当下在国际化背景下如何建设中西融合、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大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反思之一存在的时间

柏拉图学园从公元前387年到公元529年被关闭,历经了近900年之久,而中世纪主要指公元5到15世纪,因此,柏拉图学园的理念一直影响着中世纪大学的构建,而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实质性的要素也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废弃,仍继续作为近代大学的重要精神财富而得到发扬光大。例如,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自治权、大学内部在学术上自由平等的风气等。简言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中世纪大学不断进行变革、更新和改造的过程。欧美近代高等教育应当被认为是中世纪大学或者是西方高等教育传统的逻辑产物。可以这样说,在现代意义上的欧美的大学里,仍然可以看到柏拉图学园的理念,而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

反观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属于世俗性质,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经历了各朝各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其教育理念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政治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是如此紧密,因此很难有一贯制的思想被继承下来。儒家的思想虽然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但随着“焚书坑儒”。其思想延续的根脉被强硬地扯断了。汉代虽“罢戳百家、独尊儒术”,但到了魏晋南北朝。南朝呈现出多样化,北朝表现为规范化,使得儒家思想经过了多次的分化。随后而来的隋唐直到明清朝,更是因为科举制度的推行,而将高等教育陷入了形式化的阶段,科举考试成了指挥棒。在这种断断续续的时间间隔中,很难有一种教育理念被完整地承继下来。这不能不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桎梏。西方政治与高等教育虽然也有联系,但学术自治的风气,使其摆脱了某种政治的束缚,而被延续下来,这种延续,有时间的保障。就使得思想被一以贯之地传承了下来。

反思之二制度化高等教育的形成

一般认为,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是12、13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中世纪大学。如上面提及的意大利的萨拉诺大学、波伦亚大学以及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等,中世纪大学的很多制度后来成为西方大学的基本形式。另外,现代大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这种制度在中世纪大学就已经普遍出现,一个,完整的中世纪大学一般分为4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自从中世纪大学创立以来,独立性与大学自治始终是大学追求的原则,德国的洪堡在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大学时,更加明确了这一原则。可以说现代意义上大学正是以中世纪大学作为范式而构建的。

篇5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不高,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然而从更大程度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1)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现状。虽然素质教育早就提了出来,但在很多地区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行,应试教育仍然主宰着我们的教学。判断一个学校的好坏,一个教师能力的高低,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升学率放在第一位,这就导致我们的学校教育依然紧跟着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转动。长久以来,地理都不是中考科目,在高考中也曾被取消过好几年,这就使地理在人们的心目中真正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副科”,忽略了它可以提供给我们的最基本的地理常识的功能,而注重它是不是中考、高考科目,学习它是不是和考大学有关。如果与此无关,那么,这门课就似乎有些“多余”。

(2)学生的现状。对于学生而言,目前的问题有两个方面。首先,学习负担过重,在高考、中考的压力下,各科教师都对学生施以重压,惟恐有一个知识点、一种题型被漏掉,喘不过气来的学生怎么可能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地理课的学习。其次,对地理怀有畏难情绪,因为地理课开篇关于宇宙部分比较难,如果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就容易使学生对地理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3)教师的现状。很多地方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启用的都是教学能力较弱的或者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也有的是由一名主科教师兼职,且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有些教师上课只是带着学生读一遍书,有的则让学生自己看,或者干脆上别的“主科”。在这种情形下,又何谈钻研教材,提高教学水平。

二、消除消极影响的措施

要想消除这种影响,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而且这种努力必须是长期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改变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了给“主科”让路,地理课被一再压缩,由规定的3课时压缩为2课时或1课时;在课程表上地理课主要被用来填补空白,“主科”、升学考试科目优先安排后,才在空白处安排地理课,根本不考虑地理课的教学特点和规律。这些都是急需改变的。

(2)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我们常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所以地理教师的素质若不能提高,想要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3)完善教学用具。在大多数学校,教具要靠地理教师自己动手制作。限于人力、财力的影响,多数教师仍然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支撑地理教学,电化教学很难走进地理课堂。即使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只不过是在进行优质课评比和观摩课时做个样子。所以完善教学用具是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又一重要条件。

2.高中地理教学应克服一些不利影响

(1)提高教师素质。首先教师的知识观需要改变,应由“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不能让学生变成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必须让教学从课内走向课外,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此外,应由“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转移。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获得知识。其次教师能力需要提高。长期以来,能够钻透地理教学大纲,吃透地理教材,讲透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是一个地理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的沟通,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我们以往的那些知识已显得不够用。有些学生的问题已经触及本学科的知识前沿。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师除具备中学教材所需的地理知识外,还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2)合理运用教学方法。①比较法的运用。比较法就是把这两个地理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通过反复比较得出的。由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复杂性,地理学习中的比较法类型呈现多样化。实践证明,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减少头绪,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②多媒体教学。这是现代教育采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不但在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所以,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运用。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能好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具体方法如下:①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如果让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可用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让地理课回归自然,走向社会,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②运用古代诗歌,寓教于乐。我国古代诗歌,不仅以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而且其中一些诗句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认识。如:反映气候的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地形的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反映自然景观的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将它们适时适量地应用于教学,就可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报、读杂志;不定期编辑地理手抄报、墙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讨论热点问题;组织兴趣小组,如天文观察、环境监测、乡土调查;经常组织地理知识竞赛、辩论会等。

篇6

【关键词】官厅会计 民间会计 官厅会计教育

一、我国官厅会计教育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当前,35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转型时期的关键阶段,能否平稳过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会计教育制度能否提供科学有效的会计保障,这是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前提基础。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历史上官厅会计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此提供借鉴意义。

总的来说,研究我国官厅会计教育的史料有限,且零碎冗乱,较难准确把握研究的主线。在众多研究会计史的著作及文献中,一方面以会计历史发展为主的研究较多,对官厅会计的研究仅限于某个朝代;另一方面以会计教育研究为主的著作文献较少,最突出的专家当属郭道扬教授,迄今为止我国会计界研究会计史的专家也只能望其项背,而且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民国时期的会计教育方面。

二、我国古代与近代官厅会计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古代传统的官厅会计教育

在我国历史上,政府会计曾被称为“官厅会计”。在绝大多数文献中,“官厅会计”是指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国家由中央政权和各级地方政权组织进行的以国家的财产物资和经济活动为对象的会计工作。官厅会计适应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同时伴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的发展而完善,并逐步形成独立完整的官厅会计体系。官厅会计与民间会计构成一个国家完整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传统的会计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对官厅会计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会计发展历程为准。

我国古代教育既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教育也是一种伦理教育、综合教育和实用教育,这同中国文化发展所表现出的民族连续性一样,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连续性和共同性。这些特点反映在古代官厅会计教育上,便呈现出教育形式的随意性、教育方法缺乏统一性和教育组织无制度性。从古代会计账簿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来看,流水账式的纪录只能以时间顺序记录经济业务,而不能形成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也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计教育模式;由于朝代更替频繁,加上我国历代都是人治高于法治,教育随意性强,即使是官厅会计也不是十分规范,教育渠道和教育方式十分随意;全国各地并无统一论著和方法,也没有专门的教材,有方法而无记录,有思想而无记载。

(二)我国近代官厅会计教育

我国系统的会计教育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以政府部门管理为主,当时的会计教育主要以官厅会计教育为主。系统的会计教育为民国政府和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推动了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清末官办商科会计教育。清朝末年,清政府设有两所经济专科学堂,即银行学堂和江南高等商业学堂,为当时试行改良的中国会计界培养了几十名精通西式簿记的会计专门人才。在师范教育中,仿效欧美传统做法,视“簿记”为运用算术之一种,将“簿记”教学的内容列入算学之中。清政府曾一方面派遣留学生赴日学习商科,另一方面又派官员赴日考察租税与会计制度,这些对该行进行会计改良工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2.民国政府短期会计培训教育。民国初期最早的专业会计教育是政府举办的短期培训,由政府举办的簿记讲习所和审计讲习所实施。一方面介绍新式会计账册格式与使用,另一方面培养急需的专门会计人才。簿记讲习所和审计讲习所的举办反映了民国初期政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发展会计教育事业,也是中华民国时期最早的公办会计教育。

3.民国政府公办学校会计教育。民国时期的公办会计教育是在清末比较薄弱的会计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民国政府公办学校的性质显而易见地成为官厅会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官厅会计成为当时会计教育的主流形式。民国初年,高等学校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国立大学,为当时政府所举办;二是私立大学,为社会名流筹资创办;三是由外国教会创办的学校,而在中国会计教育事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国立大学和私立大学。

纵观近代历史,我国近代会计教育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为形成系统、规范、普及性的专业会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会计教育的发展趋势

首先,目前我国会计教育呈现出多层次化,不仅包含中专、大专,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进修生,以及获得高级职称后的终身教育进修生等多种层次,而且通过面授网络,自修及夜大教育网络,与更为广泛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其次,会计教育将面向国际化,这一变化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会计教育为适应此变化应做出积极调整。最后,面对众多学者提出的会计教育改革问题,会计与其他社会学科甚至自然学科的密切联系决定了会计教育改革不可能是一个简单、短时期的难题,它的解决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法律体系的完善,甚至公众法治意识的普遍提高等因素。因此,会计教育的改革应当兼顾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在改善这些因素的同时,才能达到会计教育水平水涨船高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震.我国大学环境会计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会计之友.2011.

[2]巨超.民国时期会计思想探析[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0.

[3]刘大志.中国会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9.

[4]曾劲.论中华民国初期的会计教育[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

篇7

[关键词]MOOCs;教育公平;高等教育;管理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高等教育及其公平局限性

教育公平既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推进教育公平、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自古以来所追求的教育梦想。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亚里士多德提出通过法律保证社会各阶层公民的教育权利,这些都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1]教育公平在现实中的演进,诞生了多种教育公平理论,同时不同视角下研究教育公平的侧重也不同。不过,总体上看教育公平在本质上强调教育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共享。通常认为,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三个不同的层面。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质就是尽可能地让不同性别、地域、种族与信仰等各类阶层公民均能凭其天赋及能力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促进其个性自由和谐发展的动态过程。然而,任何区域的高等教育公平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教育公平,而且这种高等教育公平性也是依时代条件而变化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经济社会活动,受到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公平性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虽然从纵向历史来看,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较大进步的公平性,但目前的高等教育不公平依然存在,如: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伴随着经济资源的分化必然会呈现出不均匀的分配;通过竞争性高考这一独木桥优胜劣汰选拔优秀学生的做法,看似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背后却掩盖了学生就学机会的不平等,即起点的不平等;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选择课程机会的不平等以及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被对待和评价的不公平;因城乡、区域、民族、性别、家庭背景等原因造成的不公平等等。

(二)MOOCs及其发展特点

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作为网络化课程的一种模式,具有课程数据资源规模化、学习队伍分散化、学习方式灵活及创新性、个性化、虚拟性、终身化、经济性等特点。MOOCs自2012年“慕课元年”诞生以来呈几何数发展,受到各国学生的追捧,其课程的注册者遍布全球,同时学习MOOCs的人数众多,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且可以自由传播,教学方式跨越视频、博客、网站、论坛等多种平台。MOOCs在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崛起并迅速席卷全球高等教育,意味着它迎合了科技潮流并有机会呈现一个崭新的、更公平的教育模式,甚至能引发高等教育的大变革。曾晓洁(2014)和张韬(2015)等学者分析了MOOC的发展类型及特征,并分析了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3]周文华等(2014)认为MOOC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优质也更便利的课程选择,也已成为展示一个国家教育软实力的重要载体。[4]那么MOOCs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究竟会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MOOCs的发展特点及现阶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的因素分析MOOCs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期对我国MOOCs发展有所启示。

二、现阶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的因素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公平性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是区位差异、经济水平、教育制度、个体差异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薛二勇(2010)从受教育者背景、教育资源分布等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教育公平发展的因素。[5]正因为高等教育是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将高等教育活动作用于受教育者的过程,简言之,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就是受教育者、教育者以及特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而特定环境既包括硬环境如教育资源配置等,也包括宏观国家政策、教育制度安排等软环境。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的因素。

(一)受教育者背景

受教育者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男女性别、、种族地域等背景对受教育者的行为与认知能力会产生很大影响,产生正能量方向的背景因素更能促使受教育者有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享受更广泛的高等教育资源,更容易凭其天赋及能力获得一种适合其才能与需要的教育,教育效果更明显。相反,产生负能量方向的教育者背景会成为受教育者获得公平性高等教育权利的瓶颈。

(二)教育者态度

作为教育者的高校教师们能否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也对教育的公平性产生很大影响。首先,事实上老师们对学生存在选择往现象,致使每个学生课堂参与机会分配失衡,很多学生丧失充分思考与表达的机会。其次,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期望、鼓励、表扬与贬低、讽刺、批评等心理作用对后者影响甚大。再次,教育者能否公平地测评考核每一个受教育者值得商榷。

(三)教育资源分布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高校梯队战略,梯队排名先后直接导致了财政拨款的过度“嫌贫爱富”,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由于区位差异、经济差距、贫富差距等原因,也会造成不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会随着经济资源的分化而出现不均衡分配,经济地位高的群体往往就能有更多的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权力。

(四)区域教育政策及制度

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政策制度将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尤其是我国长久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高考录取实行分省定额划线,优先照顾城市考生,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带有明显的“城市取向”。政府财政投入偏颇、教育腐败、精英教育体制等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开明的教育制度、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更加多元教育模式等都会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发展。

(五)教育成就及产出

教育成就及产出是以上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受教育者知识、能力、主流价值观及就业质量等评价指标,也是在教育结果层面体现的对教育公平的影响。总体而言,教育公平性越高,教育成就与产出就越大。[5]教育成就越高的区域,教育公平程度就会越高;教育公平程度越好的区域,教育成就也会相对较好。

三、MOOCs及其特点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一)MOOCs的规模性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MOOCs的规模性是指大规模分布式学习队伍参与以及无限数量的课程资源支持,充分突破了课堂教学可容纳参与人数的局限性,以合作共享的方式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MOOCs作为新型教育模式,可以辐射到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到高等教育的广大群体,并且保障先天缺陷或后天不足的学生利益,使其享有平等参与高等教育活动的机会。不仅如此,MOOCs最大限度地汇集名校名师最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学习共享,让普通院校学子以及其它社会群体拥有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和权力。同时,基于规模性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评估受教育群体和个人的学习行为特征,从而为学生建构“适应性学习体系”,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见,MOOCs的规模性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和教育资源配置这两大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的因素,有助于改善学生就学机会的不平等现状,促进普通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MOOCs的规模性使其在另一个维度上也必将成为其短板所在,即教师需要面对数以万计的高校学生,他们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都有互动交流,有悖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时海量的课程资源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浅尝辄止,不能深度思考与研究。也就是说MOOCs的规模性有可能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大群体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从而给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带来障碍。

(二)MOOCs的开放性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MOOCs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学习者的多样性、课程本身的开放性、教与学时空的超越性,它倡导知识共享、开放式许可、全民教育。MOOCs学习突破学籍限制,学习者可以超越年龄、专业、能力,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需求,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学习不同的内容;这种学习方式突破了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使教与学更加开放灵活。同时课程的全球开放性也给了高校学习借鉴的机会,促使提高课程质量,减少地方院校同知名高校的差距,使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天下名师而从之。MOOCs的开放性不仅扩大了受教育群体,也使受教育者更加灵活自由地行使自己受教育权利,促进了教育公平。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很多课程尤其是实验性、体验性课堂是不可能被网上正确模拟和线上感受,所以MOOCs教学不可能完全取代真实的课堂环境和人际互动。正是MOOCs这种规模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教学质量难以监测,依靠程序仅能自主检测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客观题型,广大主观题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测试难以实现网上自主测评。更重要的是,统计显示不仅是特殊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好,广大MOOCs学生其成绩远低于传统课堂的学生,其教学成效令人担忧。

(三)MOOCs的个性化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MOOCs基于系统论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程序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这非常符合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即教师更多地扮演了课程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角。MOOCs倡导知识应该自由地共享,人的学习诉求不应受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等限制,要有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学习者学习自由,能够掌握学习的自,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专业、老师及课程。目前的高等教育选拔程序还不能准确地测试一个人是否具备自己所选择的职业方向所需的潜能,培养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外,很少考虑到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更不能很好地修正专业不适等现象。这种教育体系是从优胜劣汰的角度去强化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而不是从多样化发展的角度来促进教育平等,因此它反而成为教育不公平的一个来源。MOOCs的个性化充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为促进教育公平、倡导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个性化的另一面就是学生只靠个人兴趣选课虽然很自由,但缺少系统性学习,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建构起一整套的专业知识体系。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MOOCs只能作为人们接受传统高等教育以外的一种补充方式。[6]个性化发展必须是以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前提,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即教学效果的提升,又会促进教育公平。

(四)MOOCs的终身化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MOOCs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的框架,成为基于连通主义的教学生态系统,知识不再是终点而是持续开展的活动,把教育看作连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倡导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实现学习自由。受教育者无论长幼,都可通过注册在线接受教育,终身化的MOOCs学习同实体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一样,为教育公平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

(五)MOOCs的经济性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

相比于高额收费的传统高等教育来说,作为在线课程的MOOCs几乎都是免费的,而且可以被随时反复学习,极大地减轻了高校学子的教育成本,是最经济的学习方式,因而具备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有利条件。然而,统计显示MOOCs课程的完成率尚不足10%,而背后的原因却正是这些学生认为课程是免费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MOOCs有着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性发展的潜质和倪端,长期地看可以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性的水平。但在现阶段这种提高是有限度、有条件的,甚至是充满了矛盾与悖论,因而它的发展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四、我国现阶段MOOCs发展的管理对策

MOOCs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的“破坏性”的创新,很可能会对未来的高等教育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势必倒逼高校加快教育改革。我国的MOOCs发展刚刚起步,在顺应信息化潮流的同时,应抓住高等教育的本质,从起点、过程和结果三个层面实施“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才能从现阶段我国传统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的处境探索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一)构建基于MOOCs的高等教育教学新平台

积极构建基于MOOCs理念的集在线教育、课堂教育和教学服务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制度化平台,引入混合式教学、学习体验、翻转课堂、SPOC等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模式多元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混合式教育是未来的教育模式之一。将MOOCs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取MOOCs教育模式之长,弥补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之短,融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二)制定高校MOOCs教学发展长远规划

MOOCs的出现,对中国高等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我们国家来说,高屋建瓴地审视MOOCs战略格局,制定高校MOOCs教学长远发展规划,是一条切实可行的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发展之路。目前,一些高校开始制定MOOCs教学发展长远规划,尝试多平台运作,同时创建MOOCs教学师资队伍,并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管理系统,这为充分发挥MOOCs的数字化资源集聚、联盟优势以及长久发展提供了腾飞的翅膀。

(三)实行开放的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作为是一种教育思想,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能不断学习,让整个教育都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必须改革目前的教育制度,促进各层次、各模式教育的衔接和转换。长期以来,阻碍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大障碍就是我国实行的单一的教育结构,基础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和衔接,要使各教育模式交叉、优化及再构建,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系统体系。因此,大力倡导开放的教育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补偿人们在先前失去的教育机会和提供终身学习的途径,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同时为MOOCs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五、结语

MOOCs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生“数字化新生代”群体的诞生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性限制,给予了MOOCs发展的巨大潜能,它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需要变革观念、重塑管理机制,在发挥传统教学优势基础上,融合MOOCs理念与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让MOOCs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唯此方能实现MOOCs对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极大地提升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

作者:刘风芹 宋 艳 单位:江苏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校区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曾晓洁.美国大学MOOC的兴起对传统高等教育的挑战[J].比较教育研究,2014,(7).

[3]张韬.“慕课”:高校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8).

[4]周文华,郗芊蕊.国际化视野下的MOOC发展现状与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4,(13).

篇8

一、故事梗概

杰玛・马利克(戴夫・帕特尔饰),孟买的街头青年,正遭受印度警方的折磨与审问。原因是杰玛参加了一档印度版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电视直播节目,他准确回答了之前所有题目,拿到了1600万卢比。然而就在他面对最后一个问题时,主持人则怀疑并揭发他作弊,杰玛面对警方的拷打和讯问:是怎么作弊的?是采用无线电还是夹带?是观众席上同伙的咳嗽,还是在皮下植入了芯片?对此,杰玛矢口否认。在解释为什么能准确答对每道题时,杰玛向警方讲起他自小到大的成长历程。

他想起小时候即使跳下粪池,也要拿到阿米达・巴彻的亲笔签名;在一起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中母亲丧生的悲痛;他与哥哥舍利姆如何在雨夜认识了拉缇卡(芙蕾达・平托饰)。三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被一伙坏人利用,每天被逼着到外面乞讨,当有一天舍利姆亲眼见到这伙人的头目弄瞎他们一位同伴的眼睛,以此来企图增加乞讨收入时,舍利姆急中生智,带领弟弟杰玛和拉缇卡奋力逃走,然而在他们爬火车时由于舍利姆一念之差松了手,拉缇卡再被恶人抓去;兄弟俩在一次偷窃列车上他人食物时,不幸坠下火车,在当地杰玛以给游客提供所谓的导游服务维生,而舍利姆则与街头闲散人员混在一起。

时间的流逝并未使杰玛忘却对拉缇卡的思念,他说服哥哥舍利姆一起回到孟买寻找拉缇卡,可是当他再次见到拉提卡时,却被当时利用他们乞讨的黑帮头目夺去;而兄长舍利姆也成了黑帮的一员。杰玛最后想到了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因为他知道这是拉缇卡喜欢看的节目。此时,隔在杰玛与2000万卢比之间的,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警方认为杰玛的讲述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似乎有它的合理之处,于是放他回去继续答题。舍利姆此时也悔过自新,给了拉缇卡车钥匙与电话,催她快去找杰玛。拉缇卡到答题现场见到了杰玛。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亚历山大的书中,‘三个火’中其中两个叫阿拉米斯和红衣主教,请问第三个火的名字是谁?”杰玛显然不知,他使用了电话求助。电话是打给他的哥哥舍利姆的,接听的却是拉缇卡。杰玛听到她的声音非常高兴,但首先问到的是她是否安全。最后在得知拉缇卡也不知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杰玛却显示出异常的轻松。因为或许在他看来,2000万卢比是无法与和拉缇卡团聚相比的。于是杰玛猜出了一个答案,答案猜对了!而此时舍利姆为了能让他们幸福地生活,宁愿选择与黑帮头目同归于尽。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杰玛与拉缇卡在火车站相见,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二、宗教文化

影片中主持人所问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涉及了宗教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这样的:印度的国徽中,有三个狮子,请问狮子下面写的是什么字?当然,对于印度的国人来讲,这一点并不难,答案是A:真理能战胜一切。第三个问题涉及的罗摩神,他的右手里握着的是什么?杰玛想起小时候与哥哥舍利姆为避开宗教冲突人士的追捕和残杀,曾躲到一处庙宇,看到的是罗摩神右手中的弓和箭。显然据此,观众可以推测影片是在某种程度上来体现本国度的宗教特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教文化。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伊斯兰教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这与我国文化的包容性不无相似之处。唐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积极提倡各种宗教。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当时,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许多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播开来。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在唐朝流行的主要宗教中以佛教的势力最大,影响最深。中国的文化是非宗教性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其实也是一种扩张性,外来文化都可以让它本土化,被中国文化所容纳吸收。从汉以来,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发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佛教已经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中国的佛教已不是印度的佛了,本土化了的。比如说,佛寺都是中国风格的,和尚的衣服是交领的,和尚的名字也是中国汉字,中国风格的名字,而不是外国风格的名字,和尚也会诗,也会古筝,这种本土化才是被中国人接纳的原因。

三、教育制度和社会现状

观众从主人公杰玛小时候对电影明星的追迷程度、跟伙伴们在贫民窟的流浪生活和对美国百元大钞上人物头像的无知(在答题中,他想到了盲童伙伴的告知)可以看出影片拍摄时印度教育制度的滞后。印度教育制度实行的 是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0~2001年度中小学入学率81.6%,但小学辍学率为40.7%,初中触学率为53.7%。2001~2002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9%,成人识字率为65.38%。现在,其教育制度已有所改进,但发展程度较为缓慢。

影片中印度平民的悲惨贫穷生活令观众触目惊心。印度平民穷人占据印度绝大多数人口,比例可能超过75%。造成印度社会贫富悬殊差距的原因除英国殖民侵略等外部历史原因及工农业各部门发展不平衡外,种姓制度则是最为特别的。它是印度教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在理论上把人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它规定某些种姓或教派的人只能从事与其种姓地位相称的工作,这种等级意识使处在最下层的平民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意识和动机,无法自发主动地打破贫富分化这一僵局。影片创作机构在影片中所塑造的哥哥舍利姆形象代表的是印度平民,是崇拜金钱权力的大多数人群,而弟弟杰玛则代表的是印度平民中不愿服从现实黑暗社会,欲用智慧开创积极人生的极为稀少人群,旨在希望全印度公民能以此深思反省,使印度远离罪恶,远离贫穷,能够依靠智慧来创造财富,来实现明天理想化的印度。

其实,通过影片,每一个观众又何尝不希望看到我们现在的整个世界能够远离争端和战争,远离邪恶和犯罪,远离暴力和不公?每一个观众又何尝不希望看到明天的星球充满了正义与善良,温馨与和谐,阳光与和平呢?

四、世界观

该影片导演丹尼・博伊尔是第一次到印度,处处观察甚微。在印度,“性别歧视”给丹尼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认为,印度的女性度日非常艰难。其实观众只要从影片的内容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窥见一斑的。比如:杰玛的母亲在宗教冲突中的丧生;在雨夜,舍利姆拒绝让拉缇卡进入棚内;在列车上,舍利姆松手的那一刻。

除此之外,令他感受至深的是印度文化跟西方文化不同,印度文化中的“宿命论”使丹尼受到很大的震撼。丹尼在接受的西方文化教育中,认为“人定胜天”,一个人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印度文化中,人在命运面前是很渺小的,一个人的命运是由天、神掌控的。印度人几乎都相信宿命论,穷人会很安心地世代做穷人,不会有什么不平衡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神赐予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人在命运面前需要做的只是顺从天意,事情的结果在于“命中注定”。

篇9

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群,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是由北宋时期的潭州太守朱洞创立的。而一直延用至今的名字湖南大学是在1926年更改的。它的规模较大,其占地面积两万一千平方米,我们目前看到的建筑物,大多都是明清时期建造的。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物不但都有其各自的特色,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物并不是仅仅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依托,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了书院布局的礼乐人文精神。也正因为如此,岳麓书院才表现出了特有的文人气质。

2岳麓书院空间布局设计分析

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物群风格独特,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集大成者,下面就岳麓书院的空间布局设计进行分析:

2.1贯穿“左庙右学”的儒家思想

岳麓书院是我国书院建筑物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包含有所有书院大都具有的讲坛、御书楼和祭祀场所三个地方。要说岳麓书院最重要的建筑,那一定是讲坛,正因为讲坛的核心地位,所以设计时将讲坛放在了书院的正中心位置。御书楼则位于中轴线的最后,其建于地势最高的地方。从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窥见御书楼在书院中同样拥有重要的地位。在中轴线的西侧则就是以文庙为主的祭祀场所,它的主要作用是纪念孔子等先哲。这种布局是很有讲究的,它主要是根据儒家思想中的“左庙右学”的思想来安排布局而这也是我国古代书院的重要特征。“左庙右学”实际上是儒家“礼”这一思想的延伸。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景观设计一般都能体现“礼”的文化。现代建筑中严格的空间秩序,讲究布局的对称与均衡就是对儒家“礼”的遵循。

2.2“低调”彰显“恢宏”

从整个书院的设计风格来看,其设计非常朴实,并没有奢华之气,在结构设计上并没有采取斗拱的形式,在装饰设计上也没有进行彩绘的涂饰,这也成就了书院的独特气质,反映出了岳麓书院朴素却仍旧恢弘的气势。另外,岳麓书院封火山墙的设计使用也别具特色,再加上油漆的色彩和重点区域的装饰,使得书院有的地方具有徽派建筑的特色而有的地方又展现出湖湘建筑的风采。从整个书院的色彩使用来看,岳麓书院的建筑深受古代建筑物的影响,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使用灰瓦白墙的色彩来表现书院的朴素气质。而以文庙为核心的祭祀建筑群则在色彩使用上更加鲜艳,金瓦红墙的色彩设计表现了文庙的建筑规格,也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岳麓书院的设计风格很好的诠释了“低调的奢华”这一词的含义,反对在建筑上过分突出铺张华丽的装饰效果,但却着力追求环境中内在的品位与气韵。现代建筑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并非要通过“土豪金”来宣言,朴实的设计反而更能突出建筑原本的“恢弘”。

2.3丰富的空间层次创造“神秘感”

从整个书院的空间布局来看,其十分富有层次感,魅力在空间变换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整个书院采用了天井来进行穿插,同时还利用了屏风的“障”的作用,让整个书院空间生动活泼也使得各个单体建筑物显得稳重宁静。人们无论是从讲坛来到御书楼,还是从御书楼去到园林,总有一种神秘感,有一种好奇心,多走一步都会有不同的景象出现在面前。丰富的空间层次带给人的“神秘感”总是无穷的。现代建筑若能在空间层次上赋予变换,那么小的建筑空间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3岳麓书院核心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特色分析——以讲坛为例

3.1讲坛室内整体布局

整个岳麓书院的建筑布局非常精致,且十分清晰,让人不得不感叹其设计的精妙。然而,岳麓书院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此,其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是颇具匠心,下面就以岳麓书院的核心建筑物——讲坛为例,分析岳麓书院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岳麓书院的讲坛在进了二门之后即可见到。书院的讲坛是教学的重要地点,同时也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是书院的核心建筑物。讲坛又被称为是“静一堂”或“忠、孝、廉、节”堂,在书院以前的发展历程中其经历了8次重建和数十次的修缮。讲坛为五间单檐歇山,前出轩廊七间,总面积468m2,屋宽29.7m。岳麓书院里面不同的单元都有各自的功能,每一个空间都是有秩序的排列,而且使用的都是同一种建筑语言,整体合一。这些特点也在讲坛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整个讲坛的布局讲究对称,除了柱子都是两侧对称设置之外,讲坛嵌入的石碑也是左右对称的,这体现了设计的和谐之美。讲坛则置于正中,正对大门,这突出了教师的地位和权威。另外,讲坛是讲学、讲会以及宣教的重要场所,需要容纳众多的师生和其他的人。所以,讲坛采用了五间建筑的设计方式,从正面来看,每两根柱子之间构成一间,讲坛面对庭院开敞,大大增加了活动的空间。这与岳麓书院广播知识的思想相符合,也突出了其兼收并蓄的特点。

3.2讲坛室内装饰细节

3.2.1牌匾

走进讲坛,里面挂有三块大匾,分别写着“实事求是”、“学达性天”以及“道南正脉”。1917年,湖南工专开始在岳麓书院办学,校长宾步程亲手写下“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的出现有很深的的背景,当时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发生变革且是我国文化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人们对现有的教育制度持有很多的批评和猜疑。在这种背景下,校长宾步程写下“实事求是”,并将其作为校训,其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学子们做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同志在1916至1919年期间曾三次寓居半学斋,“实事求是”匾额对他的思想形成应该产生过较大影响。如今,“实事求是”成为了人民乃至是国家处理问题的基本思想,对我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讲坛里挂持着这样一块牌匾,一方面是反映了书院的教学思想,另一方面也向人们表达了学习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心态,这与讲坛这一建筑物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学达性天”匾额则大有来头,它是清朝皇帝康熙御赐的,这块牌匾反映出了以后书院的教学思想。“性”指的是人性,“天”指的是天道,这种思想含有非常浓厚的程朱理学特色。在其看来,人之所以是善良的,是因为天道赋予了人善良的本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人的善良之性催发出来,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康熙之所以要赐这块牌匾,目的就是要让学子们努力学习理学,提升自身的修养。如今讲坛里仍挂着这块牌匾,可以让人们看到岳麓书院的历史,看到它的辉煌。虽然如今人们早已不再坚持学习程朱理学,但是这块牌匾可以催生人们善良的天性,这是与讲坛的作用相符合的。“道南正脉”位于讲坛的最里面,是乾隆皇帝所赐。这四个大字体现了岳麓书院传播的是理学南传的正统思想。讲坛挂此牌匾能够让人知道岳麓书院的历史地位,使人们对书院肃然起敬。

3.2.2讲坛

讲坛位于讲坛的正中间位置,高大约为一米。讲坛呈长方形,是老师讲课的地方,讲坛上有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两位大师,当年两位大师在此论讲,不分伯仲。正因为如此才设立两把椅子,意思是张栻和朱熹平起平坐。在古代,学生是不可以坐在凳子上的,而是自己带着蒲团,甚至可以坐在地上,这是为了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重,与此同时也很好地表现出了教师的威严。在讲坛的后边设置有一个木制的屏风,上面雕刻着张栻撰写的《岳麓书院记》和书院的一些指导思想,古代岳麓书院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培养了无数的人才。而将讲坛设于空间的正中间,能够突出古代教师的地位,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这种设计无疑是一举两得。

3.2.3对联

对联是岳麓书院讲坛中的重点之一,里面的对联一部分表达了先人的伟大志向,另一部分则是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总的来说,这些对联都反映出了儒家思想,让人尊重伦理道德。这也是清代时期,岳麓书院的办学宗旨。对联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精髓,在书院中张挂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很多人生哲理。这正是书院办学的初衷。

3.2.4石碑

讲坛里有四块大字石碑,上书“忠、孝、廉、节”,每块高达213厘米,宽为131厘米,每个字高169厘米,宽122厘米,这种单个刻在碑石上的字在国内是非常罕见,因此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而正因为这四个大字,讲坛也被人们称为“忠、孝、廉、节”堂。忠、孝、廉、节也一直是岳麓书院的校训,告诫学子们要本分做人,正直,孝顺。在讲坛里看到这四个大字,必定会让人醍醐灌顶,给人以极大的警示:在讲坛除了教授知识外,更要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从而让学生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廉洁忠诚的人。这再次反映出了岳麓书院的礼乐人物精神,也有效的表现出了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4结论

篇10

美国学生不太用功读书?

据说,有些人去美国的中学转了一圈,得出结论说,美国的教育是快乐教育,学生不做作业,课业负担很轻。而我们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因此,中国的中小学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学习时间,难度应当尽可能低,课本应当尽可能薄。尽管我不懂基础教育,但我却接受过基础教育,我总觉得这个结论违背了基本的常识。我们每个人很小的时候都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没有人能轻轻松松成功。世界上怎么可能有付出很少却收获很多的事情呢?天上怎么可能白白掉馅饼呢?后来经过实地考察,我发现了其中的奥秘:美国的学校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在最好的私立学校,学生学习的辛苦程度一点也不比中国学生轻,他们每天也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学校里的竞争一样很激烈。但是质量比较差的公立学校就完全不同。那里的学生是比较轻松的,竞争压力也不大。看来,有些人考察的可能只是美国的公立学校,就匆忙得出了片面的结论。此外,美国小学的课本并不薄。他们的文学、历史课本都很厚,有些也很难,但学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人文基础。最近日本政府重建日本教育,要求中止已进行十年的“快乐教育”,给日本小孩增压,增强他们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特别是和中韩学生的竞争。这未必不是看问题的一个角度。

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

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看重的是综合素质。有人为了证明这一点,举出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拒绝多位SAT、ACT成绩满分的申请者的例子,当然其中包括了许多中国学生。也有人举出耶鲁大学招收的中国学生成绩并不高的例子,以此说明美国大学对成绩是多么的不重视。在我看来,“美国大学招生不看重学生成绩,看重的是综合素质”这句话的后半句是对的,但前半句是错的。事实上,美国大学招生时非常看重成绩,只不过他们看重的是学生在中学平时的多次学习成绩,而不是SAT、ACT一次的成绩而已。以美国最好的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最好的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例,他们录取时最重视的是申请者在中学的GPA以及AP课程的成绩,SAT、ACT的成绩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项指标参考而已。这是因为,美国大学招生实行的是申请制。他们并没有一个和中国的高考制度相类似的全国性考试,也不会依据这一考试的成绩去录取学生。从历史上看,SAT和ACT是有人(而且是私人机构)先组织了一个考试,慢慢地各个大学开始认可这个成绩,逐步推广开的。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期,SAT和ACT几乎是无人问津的,它和中国的高考制度完全不同。中国实行的是全国高考下的统一录取制度。从形式上看,它特别像中国古代的科举——老百姓也是这么看待的——所以高考成绩在中国高校招生中才会成为唯一的录取依据。

美国的教育很公平?

有人认为,美国的大学招生不分种族、民族、肤色,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获得高额奖学金完成学业,体现了公平和正义。这完全是不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得出的片面认识。应当说,经过一百多年的抗争,美国的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赢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美国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也是一个视不平等为当然的社会。在教育领域尤其如此。美国人认为,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应当由那些社会地位高,家庭经济好的学生获得,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够支付得起高昂学费,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先天禀赋条件比较好,受教育程度高,毕业后有父母和家族的关照,也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既说明了教育的质量,也可以更好地回馈母校。但是,这种家庭出生的孩子普遍都有一个毛病:缺乏欲望——因为他(她)已经什么都有了。为了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迎接挑战,必须有另外一些家境贫寒的人来刺激他们。出于这个目的,私立大学在有限的招生计划中拿出一部分招生名额,并提供奖学金,为家境贫寒但非常优秀的学生提供财务资助。这些学生的智商很高,普遍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希望出人头地的决心,他们会非常珍惜上帝赐给他们的机会,将来也有机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会激起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挑战欲望,迫使他们也加入到奋发向上的行列里来。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在一条鲶鱼的刺激下,其他沙丁鱼加速游动,保持活力。一般说来,家庭经济好的学生心胸比较宽广,视野比较宽阔,但失之安逸;家庭经济差的学生视野比较狭窄,容易急功近利,但吃苦精神比较强。这两类学生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自己所缺乏的东西。这才是美国大学特别强调生源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源多样性固然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砥砺,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从根本上说,生源多样性是为富裕阶层的教育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教育制度。自然,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人,在价值观上也就符合美国有钱人的利益了。所以美国多位总统不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世界上推行霸权主义自有其教育制度上的缘由。当然,这是美国私立大学的做法。对于公立大学来说,它考虑的主要是公平问题,也就是解决让所有人有接受教育机会的问题。教育质量的问题就退居次要地位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顶尖的一流大学主要是私立而不是公立的原因。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耶鲁大学在中国招收的学生成绩不一定最高的原因。因为耶鲁大学已经招收了美国本土成绩最好的学生。它到中国来选的十个人也好,八个人也好,一定是美国学生最缺乏的那一类人。换句话说,一定是最有特点的,最符合美国人需要的人。成绩自然不需要最好的——它何必要不远万里来遥远的中国去寻找成绩最好的学生呢?美国本土就有——当然也不能低于耶鲁的入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