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子生物学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执行的科学[1]。由于它研究的是分子机理等微观层面,具有较高的教学难度。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难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听起来也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也很沉闷,并且教师依靠单纯文字形式的幻灯片、板书,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抽象的知识。武汉大学医学部在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实施过程及思考报告如下。
1PBL教学法的特点
PBL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法,它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这种教学法出现后在欧美国家被很快广泛应用[2]。它自1990年代引入我国后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典型的PBL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汇报结果。在提出问题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和组员合作提出需要明确的问题,也可以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在分析问题阶段,每个学生通过自学分析提出的问题;在汇报结果阶段,学生上课时汇报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课堂上旁听学生观点并给出补充意见。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不同,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目的是提供学习材料,在课堂上引起学生讨论和监控整个学习过程。PBL教学法的好处是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2多媒体直观教学法特点
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是在传统的单纯文字书写的幻灯片课件中加入较多的图像、视频和声音演示,从而能将图像、动画和理论有机地结合,将微观复杂的理论概念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它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多样化刺激中得到知识的扩展,还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容易理解和长久记忆。此外,该法还能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与兴趣,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一成不变的话,很容易在年复一年的教学中感到疲乏单调,从而失去讲课的激情,教学质量也会跟着降低。若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教师可以从网上把不断更新的医学信息、图片、视频、flash等加入多媒体课件中,直观的放映给学生,而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了新知识,开拓了新视野,会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这样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
3两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的意义
《细胞分子生物学》又叫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由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相互衔接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包括细胞代谢、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内容[3]。如今,该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正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并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医学生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育意义重大。目前,《细胞分子生物学》这门课程在国内开设的院校仍较少,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并不多[3],且内容微观抽象,又是几门学科整合形成,因而是一门较难学的医学基础课程。用传统的板书及其他文字形式的教学方法授课,学生常会感觉到概念模糊,一知半解。而在PBL教学中,学生每次课前事先完成了小组探讨或教师制定的问题,在该次课前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在课堂上通过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发现自己的错误观点,通过教师以及同学的补充和分析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但这种方法也具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PBL注重解决单一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连贯性。另外,PBL是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上课,如在大班教学中运用会消耗过多时间,也需要更多的教师来引导各小组,这样会浪费资源也降低教学效率。PBL教学法结合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4]。它不仅使学生有效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弥补了单用PBL法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学教研室在细胞分子生物学课中将多媒体直观教学法与PBL相结合,即每次课的前一部分时间教师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授课,后一部分时间用PBL教学法讨论问题,两种方法优势互补,实现对学生的高效培养。
4两种方法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及其评价
4.1实施过程对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10级研究生选修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的136人进行了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授课25个学时,每次课5学时,安排3名有经验的教师分别负责相应内容,每次课堂前3个小时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最后半小时用PBL教学法,每次PBL教学回答3个问题。在多媒体教学部分偏重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熟悉该次课的内容,教师在该次课的难点、重点的幻灯片中插入图片、flash和视听文件,比如,运用flas来反映细胞周期每个时期的调控过程;用电镜下有丝分裂的视频反映整个分裂过程;用三维图象反映DNA染色体的形成;用电镜下的照片以及荧光显微照片反映凋亡小体的形态等。在PBL教学部分中,问题的设置由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一起讨论后确定,这些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查找文献的能力以及对前部分已学多媒体理论课知识的运用。比如,有哪些实验技术利用了DNA复制和RNA转录的原理?查阅相关文献,阐述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课题分析细胞周期与医学的关系?如何进行细胞凋亡的研究?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在课前先查阅问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由于是大班教学,在PBL教学部分中为了节约时间,改小组发言为学生举手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发言,对于一个问题学生既可以补充前一个回答者的内容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直至该问题被学生回答全面后,教师总结及补充,再进行下一个问题,学生的发言情况做为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中。
篇2
关键词:植物;WRKY转录因子;抗病;生物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S718.46;Q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5-1191-05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机制,以适应和抵御各种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在众多的适应性机制中,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在植物应答环境信号刺激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类调节基因。WRKY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植物特有的新型锌指型转录调控因子, 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家族,因在其N-端含有由WRKYGQK组成的高度保守的7个氨基酸序列而得名,WRKY基因首先被克隆于甘薯[1],随后在约20多种植物中证实存在WRKY蛋白,并阐明了相应的分子生物学功能[2],WRKY家族转录因子主要与植物的抗逆性和衰老等生理过程有关。病原菌、伤害和植物激素类物质等多种外界因素均能诱导WRKY基因的表达[3]。本研究以GenBank上登录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欧芹(Petroselinum crispum)、辣椒(Capsicum annuum L.)、水稻(Oryza sativa L.)和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5个物种的22个WRKY家族抗病转录因子为材料,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该转录因子编码区的变异,为其他植物WRKY抗病基因克隆及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数据资料来源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http://ncbi.nlm.nih.gov/)核苷酸数据库和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其中拟南芥有13种,AtWRKY40 NM_106732、 AtWRKY60 NM_128058、 AtWRKY48 NM_124329、AtWRKY25 NM_128578,对丁香假单胞菌起负调控作用[4-6];AtWRKY18NM_119329的中度水平表达会引起PR基因表达及对丁香假单胞菌的抗性增强[7];AtWRKY41 NM_117177具有双重调控作用,能够抵抗细菌和真菌病原物的重要下游基因的产物,抗丁香假单胞菌[8];AtWRKY70 NM_115498,参与两条抗性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交叉点,即通过激活SA介导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同时又抑制JA介导的抗病信号转导,调控拟南芥的抗病反应,主要对丁香假单胞菌起抗病作用[9];AtWRKY33 NM_129404作为JA/ET介导途径中的正调控子,在抗真菌病原菌方面发挥作用,如防治灰霉病[10];AtWRKY3 NM_126385对抗腐生病原菌起正调控作用;AtWRKY4 AF425835可以抗青枯病与腐生病原菌,超表达时对假单胞菌有毒小种的抗性增强, 对软腐病菌抗性减弱[11];AtWRKY29 NM_118486是MAPK通路中可作为典型的WRKY基因参与拟南芥植株的抗病信号的转导[12];AtWRKY6 NM_104910可以抗细菌、病毒、卵菌和真菌[13];AtWRKY27 AF418310抗青枯病[14]。辣椒有3种,CaWRKY-a AY391747抗烟草花叶病毒[15];CaWRKY2 DQ402421抗丁香假单胞菌[16];CaWRKY1 AY229992通过负调控作用抗病菌[17]。欧芹3种,PcWRKY4 AF204925、PcWRKY5 AF204926均为抗大豆疫霉菌的激发子[18];PcWRKY1 PCU48831抗大豆疫霉菌[19]。毛白杨有1种,PtWRKY23 EF051079抗叶锈病[20]。水稻2种,OsWRKY71 AB190817参与赤霉素信号传导,脱落酸介导的信号传导,依赖于R基因的防卫反应信号途径,抗白叶枯病;OsWRKY13 EF143611参与茉莉酸介导的信号传导、水杨酸介导的信号途径,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1.2 转录因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利用Maga 5.0软件对NCBI数据库中搜索到的对病原菌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和基因全长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生成的系统发育树进行Bootstrap校正,得到最终的系统发育树。
1.3 转录因子保守基序的分析
利用在线MEME 4.8.0软件(http://meme.sdsc.edu)对转录因子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保守基序分析。
1.4 转录因子编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分析
利用在线CPHmodels工具对9种蛋白质进行同源建模,并利用高级结构预测软件RasMol对各转录因子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抗病WRKY转录因子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对22个WRKY家族抗病转录因子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图1)表明,可以将这22个抗病WRKY转录因子分为2大类群,7个亚类群。第一大类群中的欧芹PcWRKY1,辣椒CaWRKY-a、CaWRKY2,拟南芥AtWRKY4、AtWRKY3、AtWRKY25、AtWRKY33都含有两个WRKY结构域。拟南芥WRKY抗病转录因子中对腐生病原菌起正调控作用的为AtWRKY3和AtWRKY4,二者抗腐生病原菌,起正调控作用[12]。
欧芹PcWRKY1对大豆疫霉菌有抗性作用[19],拟南芥AtWRKY33对灰霉病起抗性作用[11],而辣椒CaWRKY-a对烟草花叶病毒起抗性作用。从系统发生树(图1)上可以看出,这3个转录因子组成第一个亚类群,其中拟南芥AtWRKY33与辣椒CaWRKY-a亲缘性相近,而与欧芹PcWRKY1的亲缘性次之,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抗病原理上并不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拟南芥AtWRKY25和辣椒CaWRKY2聚为第二亚类群,二者均对丁香假单胞菌起调控作用;拟南芥AtWRKY3和AtWRKY4聚为第三亚类群,二者均对腐生病原菌起调控作用。
拟南芥AtWRKY48、毛白杨PtWRKY23和辣椒CaWRKY1聚为第四亚类群。研究表明,拟南芥AtWRKY48对丁香假单胞菌起负调控作用[5],辣椒CaWRKY1对丁香假单胞菌、烟草花叶病毒等起负调控作用[17],毛白杨PtWRKY23对叶锈病起抗性作用。
拟南芥AtWRKY6、AtWRKY18、AtWRKY60、AtWRKY40,水稻OsWRKY71和欧芹PcWRKY4聚为第五亚类群,其中对细菌、真菌、卵菌、病毒起抗性作用的拟南芥AtWRKY6[13]单独成一类,拟南芥AtWRKY18、AtWRKY60和AtWRKY40均对假单胞菌有抗性作用[4,7],而拟南芥AtWRKY18和水稻OsWRKY71均会引起R基因表达抗病,且都是通过SA代谢途径起到抗病作用[4],而欧芹PcWRKY4为抗大豆疫霉菌因子。
拟南芥AtWRKY27、AtWRKY29和水稻OsWRKY13聚为第六亚类群。在抗病方面,拟南芥AtWRKY27抗青枯病,AtWRKY29是MAPK通路中能够抵抗细菌和真菌病原物的重要下游基因的产物,水稻OsWRKY13参与茉莉酸介导的信号传导、 水杨酸介导的信号途径,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拟南芥AtWRKY41、AtWRKY70与欧芹PcWRKY5聚为第七亚类群。研究表明,它们均属于锌指结构C2-HC(C-X7-C-X23-H-X1-C)型[21],其中拟南芥AtWRKY41与AtWRKY70均对细菌具有抗病性,但抗病途径并不相同[8,10],而欧芹PcWRKY5对大豆疫霉菌因子有抗性,它们在抗病方面并不完全相同。
2.2 不同植物抗病WRKY转录因子保守基序的分析
由图2可知,22个抗病的WRKY转录因子都具有保守基序1和2,部分WRKY转录因子之间也有共性。系统发育树中第一大类群的1、2、3亚类群中的欧芹PcWRKY1,辣椒CaWRKY-a、CaWRKY2,拟南芥AtWRKY4、AtWRKY3、AtWRKY25和AtWRKY33都具有基序9和基序12,而第一大类群的其他亚类群和第二大类群的其他 WRKY转录因子都不具有基序9和基序12。
第五亚类群的拟南芥AtWRKY6、AtWRKY18、AtWRKY60和AtWRKY40,水稻OsWRKY71,欧芹PcWRKY4都具有基序5和基序6,而第一大类群的其他亚类群和第二大类群的其他WRKY转录因子都不具有基序5和基序6。第四亚类群中辣椒CaWRKY1和毛白杨PtWRKY23特有的基序为基序18。第七亚类群的拟南芥AtWRKY41和AtWRKY70,欧芹PcWRKY5都具有基序17。研究表明,拟南芥AtWRKY18和水稻OsWRKY71通过水杨酸代谢途径抗病[4],基序分析表明,二者共有基序1、2、4、5、6和14。拟南芥WRKY转录因子中对腐生病原菌抗性起正调控作用的AtWRKY4和AtWRKY3都具有基序11和基序10。许多拟南芥WRKY转录因子作为防卫信号的负调控因子起作用, 如AtWRKY18、AtWRKY25、AtWRKY27、AtWRKY40、AtWRKY41、AtWRKY48和AtWRKY 60,这些WRKY转录因子都具有基序1、2、6和5。拟南芥AtWRKY70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两条抗性信号转导途径,一是通过激活SA介导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二是抑制JA介导的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调控拟南芥的抗病反应[10],其仅有基序1、2、19和20。
2.3 不同植物抗病转录因子编码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分析
高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生物学功能,对蛋白质高级结构的预测和分析,有助于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关性[22]。由图3可知,拟南芥AtWRKY4和AtWRKY25转录因子编码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均属于抗细菌型转录因子[6,12]。欧芹PcWRKY1和辣椒CaWRKY-a转录因子编码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辣椒CaWRKY-a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抗性作用,而欧芹PcWRKY1对大豆疫霉菌有抗性作用。水稻OsWRKY13、欧芹PcWRKY4和PcWRKY5、拟南芥AtWRKY18和AtWRKY40编码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辣椒CaWRKY1和毛白杨PtWRKY23,拟南芥AtWRKY48和AtWRKY33编码的蛋白质三级结构相似,但其功能不尽相同[5,10],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表明,拟南芥AtWRKY18和AtWRKY6,欧芹PcWRKY1以及水稻OsWRKY13的C末端结构域可与(T)(T)TGAC(C/T)序列(W-box)相结合,产生特异性作用,参与植物防卫反应作用[23,24]。
3 小结
通过对22个抗病WRKY家族转录因子进行系统发生树、基序以及蛋白质三级结构分析,得出22个抗病WRKY转录因子分为2个大类群,7个亚类群。第一大类群由欧芹PcWRKY1、PcWRKY4,辣椒CaWRKY1、 CaWRKY-a、 CaWRKY2,拟南芥AtWRKY4、 AtWRKY3、 AtWRKY25、 AtWRKY33、AtWRKY48、AtWRKY6、AtWRKY18、AtWRKY60和AtWRKY40,毛白杨PtWRKY23,水稻OsWRKY71组成。拟南芥AtWRKY41、AtWRKY70、AtWRKY27和AtWRKY29,欧芹PcWRKY5,水稻OsWRKY13组成第二大类群。22个转录因子都具有基序1和2,系统发育树中第一大类群中的拟南芥AtWRKY4和AtWRKY25,欧芹PcWRKY1和辣椒CaWRKY-a具有相似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都具有基序9和基序12,拟南芥AtWRKY33和AtWRKY48具有相似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都具有基序18;系统发育树中第四亚类群中的辣椒CaWRKY1和毛白杨PtWRKY23具有相似的蛋白质三级结构。
参考文献:
[1] ISHIGURO S, NAKAMURA K.Characterization of a cDNA encoding a novel DNA-binding protein,SPF1,that recognizes SP8 sequences in the 5’upstream regions of genes coding for sporamin and β-amylase from sweet potato[J]. Mol Gen Genet.1994,244(6):563-571.
[2] WU K L,GUO Z J,WANG H H, et al. The WRKY family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rice and Arabidopsis and their origins[J].DNA Res,2005,12(1):9-26.
[3] EULGEM T, RUSHTON P J, ROBATZEK S, et al. The WRKY superfamily of plant transcription factors[J].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0,5(5):200-206.
[4] XU X P, CHEN C H, FAN B F,et al. Physical and functi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hogen-induced Arabidopsis WRKYl8,WRKY40 and WRKY60 transcription factors[J]. The Plant Cell,2006,18(5):1310-1326.
[5] XING D H, LAI Z B, ZHENG Z Y, et al. Stress-and pathogen-induced Arabidopsis WRKY48 is 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that represses plant basal defense[J]. Mol Plant,2008,1(3):459-470.
[6] ZHENG Z, QAMAR S A, CHEN Z, et al. Arabidopsis WRKY33 transcription factor is required for resistance to necrotrophic fungal pathogens[J].Plant J,2006,48(4):592-605.
[7] CHEN C, CHEN Z. Potentiation of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plant defense response by AtWRKY18,a pathogen-induced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J]. Plant Physiology,2002,129(2):706-716.
[8] ASAI T, TENA G, PLOTNIKOVA J, et al. MAP kinase signalling cascade in Arabidopsis innate immunity[J]. Nature,2002,415:977-983.
[9] LI J, BRADER G, PALVA E T. The WRKY70 transcription factor:A node of convergence for jasmonate-mediated and salicylate-mediated signals in plant defense[J].The Plant Cell,2004,16(2):319-331.
[10] ZHENG Z, MOSHER S L, FAN B, 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rabidopsis WRKY25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plant defense against Pseudomonas syringae[J]. BMC Plant Biology,2007(7):1-13.
[11] RAMAMOORTHY R, JIANG S Y, KUMAR N,et al. A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of the WRKY gene family in rice under various abiotic and phytohormone treatments[J]. Plant Cell Physiology,2008,49(6):865-879.
[12] LAI Z B, VINOD K M, ZHENG Z Y, et al. Roles of Arabidnpsis WRKY3 and WRKY4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lant responses to pathogens[J]. BMC Plant Biology,2008(8):1-13.
[13] CHEN W Q, PROVART N J, GLAZEBROOK J, et al. Expression profile matrix of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s suggests their putative functions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J]. The Plant Cell,2002,14(3):559-574.
[14] MUKHTAR M S, DESLANDES L, AURIAC M C, et al. The Arabidopsis transcription factor WRKY27 influences wilt disease symptom development caused by Ralstonia solanacearum[J].Plant J,2008,56(6):935-947.
[15] PARK C J, SHIN Y C, LEE B J, et a1. A hot pepper gene encoding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 is induced during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to Tobacco mosaic virus and Xanthomonas campestris[J]. Planta,2006,223(2):168-179.
[16] OH S K, YI SY, YU S H, et a1. CaWRKY2,a chili pepper transcription factor,is rapidly induced by incompatible plant pathogens[J].Mol Cells,2006,22(1):58-64.
[17] OH S K, BAEK K H, YI S Y, et al. Capsicum annuum WRKY protein CaWRKY1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pathogen defense[J].New Phytologist,2008,177(4):977-989.
[18] CORMACK R S, EULGEM T, RUSHTON P J, et al. Leucine zipper-containing WRKY proteins widen the spectrum of immediate early elicitor-induced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arsley[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2002, 1576(1-2):92-100.
[19] ULGEMT, RUSHTON P J, SEHMELZER E, et al. Early nuclear events in plant defence signaling:Rapid gene activation by WRKY transcription factors[J]. EMBO J,1999(18):4689-4699.
[20] WIM G, MANSOUR K, KRZYSZTOF W, et al. A role for AtWRKY23 in feeding site establishment of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J]. Plant Physiology,2008,148;358-368.
[21] 田 云,卢向阳,彭丽莎,等.植物WRKY转录因子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功能[J]. 遗传,2006(12):1607-1612.
[22] 陈克克,武 雪.植物查耳酮异构酶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信息学,2009,7(3):163-167.
篇3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与体会,为适应多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考核
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将细胞分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的学位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目前设有27个学院,11个生物学二级学科分散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农学院、兽医学院、医学院,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也较广泛,如何适应这种多学院、多学科和多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提高教学效果,扬州大学不断进行尝试、改革,构建了适合各二级学科培养目标要求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现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介绍如下。
1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
细胞分子生物学是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发展而兴起的一门较新的学科,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对细胞活动调控以及各种细胞结构的形成和功能执行的科学[1]。对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来讲,本科阶段都学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这2门课程,因此研究生所开设的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应该和本科生的课程体系有所区别。由于传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教材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在内容上有很多雷同,若采用这些教材,很容易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失去兴趣。扬州大学将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4个部分:细胞结构、细胞遗传、细胞代谢与调控、细胞发育,该校没有选择任何固定教材,仅仅指定少数最新出版的教材作为参考书,如韩贻仁主编的分子细胞生物学[2]、Gerald Karp主编的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Concepts and Experi-ments等[3]。
2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过程
扬州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授课对象差异比较大,学生的来源和专业背景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使用开放式教师、开放式教学和开放式课堂的教学方法。
2.1开放式教师
以往的研究生课程都是由固定的教师一上到底,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细胞生物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知识都熟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扬州大学采用不固定教师上课的制度,跨学科跨学院请资深教师进行授课,确保学生能够了解该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前沿动态。设置的4个部分教学内容中,每一部分由1~2位专业教师负责主讲,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根据不同教学模块,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拘泥于任何教科书进行授课。有些教师的研究方向是植物,对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比较熟悉,讲授植物细胞分子生物学可以做到深入浅出,而对动物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讲授效果会比较差,因此主讲教师可选择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病毒等研究方向的老师。对于学生,有些是来源于农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植物方面,而有些来源于医学院或兽医学院,其背景知识和兴趣侧重在动物方面,这就要求选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开展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2.2开放式教学
由于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因此在把握现有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将细胞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培养其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每一个教学模块中,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讲解不同侧重点的专题。如细胞结构部分包括讲了2个专题,一个是细胞内膜系统:结构、功能、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另一个是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内膜系统一般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5类细胞器膜的总称,而广义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细胞器膜的总称。在本科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这些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发生是分别独立介绍。虽然这些细胞器具有各自独立的结构和功能[4],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它们的膜结构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转换的机制则是通过蛋白质分选和膜泡运输来实现的。在讲授内膜系统时,可通过蛋白质合成这条线将这些相关内容串联起来讲述。由于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上与内膜系统互为一体,因此将核糖体也加入进来,同时向上讲可以提及细胞核中核糖体大小亚基及mRNA的合成,向下还可讲述细胞膜上的蛋白功能,从而用蛋白质合成一条线将细胞的三大结构即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启迪研究生自己去找线索,找出一根主干,将尽可能多的内容串起来。又如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分裂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对细胞骨架的研究是近代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它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大型分析仪器的应用和实验方法技术的改进。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重点向学生讲解细胞骨架的研究方法,包括每种方法的原理、基本过程和结果分析,以最新的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细胞骨架方面的论文为例,向学生介绍细胞骨架的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2.3开放式课堂
研究生课堂和本科生课堂相比,讲授内容量非常大。笔者一般会在课后将课件提供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用花太多精力记笔记,而是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听课上,跟着教师的引导考虑问题,这样使其思维保持很高的兴奋度,且感到疲劳。在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在上课时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课后要让学生自己阅读指定或推荐的原始文献,或者让他们自己到网上查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以此可培养学生阅读文献、查找资料、进行科研的能力。
3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考核方式
作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细胞分子生物学的考核以考试为主,考虑到研究生学习细胞分子生物学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利用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知识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实用性较强,因此笔者选用开卷考试的形式,所出的试题都是综合性的分析题,在考场内学生可以查阅任何参考资料,但参考资料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仔细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检验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后教学的开展。
4参考文献
[1] 王石平,金安江.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4-137.
[2]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一、激发兴趣,在兴趣中识字
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游戏方法,如:“猜字谜”游戏: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一头牛走在独木桥上(生)。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跟(从)。有的编出了有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颗糖(金)。井里一只大青蛙(因)。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个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另外还有“摘苹果”、“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二、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发现中识字
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独立地去掌握他们。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记吗?”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学生有许多识记方法。如:说一说:就是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字的意思,如“雨”字,有的小朋友说:“那四点就是雨点”。又有的小朋友说“我在家里,通过窗子看下雨,门就是窗子。”小朋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说得多捧。演一演:如“看、着”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我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编一编: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
三、开发资源,在生活中识字
篇5
>> 抗逆性转录因子NAC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酵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保守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沙棘WRI1转录因子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白桦五个MYB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抗病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苹果TCP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瓜DV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黄芩葡萄糖醛酸水解酶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 人ALK-1近端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FZ6基因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玉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欧文氏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和大白菜YABBY蛋白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丹参SmNAC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小菜蛾p38MAPK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棉铃虫类胰蛋白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不结球白菜BcGAPDH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水稻2个F―box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小菜蛾PxALP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斑马鱼TATA结合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对蛋白质序列进行二级结构预测(Secondary structure prediction)。通过WoLF PSORT工具(http://wolfpsort.seq.cbrc.jp/)基于其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系统发生树
通过系统进化分析,葡萄NAC转录因子家族共分5个大类(图1),每大类也各有不同。第Ⅰ大类包含17个葡萄NAC基因,在6种发育相关的NAC基因中,除拟南芥NAC2[9]基因位于第Ⅵ大类外全部位于第Ⅰ大类,推断第Ⅰ大类NAC基因与葡萄的生长发育相关。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基因全部位于第Ⅲ大类,位于此类的葡萄NAC基因共有12个,其中VvNAC45与VvNAC56两个基因同源性相对较低。其余NAC基因位于第Ⅱ、Ⅳ、Ⅴ大类。其中第Ⅳ大类NAC基因数量最多。推测拟南芥NAC2基因位于第Ⅳ大类的原因可能是其序列特异性不强或参与逆境与发育两种生命活动。
2.2 基因结构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葡萄71个NAC基因在染色体上数量分布不均匀,其中第5、第9号染色体未找到NAC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NAC基因数量最多(19个)。非生物胁迫相关NAC基因散乱分布在1、4、6、7、8、12、18、19共8条染色体上,未表现出集中性,VvNAC3基因未能定位到染色体上。葡萄的NAC基因N端都具有NAC保守结构域。
2.3 一级结构及理化性质分析
磷酸化位点分析显示,葡萄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中丝氨酸磷酸化位点最多,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次之。通过ProtParam程序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非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既有酸性氨基酸,又有碱性氨基酸。从蛋白质稳定性上看,VvNAC26,VvNAC 42,VvNAC45为稳定蛋白,其余均为不稳定蛋白(表1)。
2.4 二级结构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在线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非生物逆境胁迫NAC蛋白中随机卷曲的比例很高(58.59%~70.35%),它起着链接其他二级结构原件的作用。此外,主要的二级结构原件为α螺旋(14.07%~30.81%)和延伸链(9.89%~20.83%),主要位于α螺旋和随机卷曲之间。在线WOLF PSORT对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非生物胁迫相关NAC蛋白全部定位于细胞核。
3 结论与讨论
对葡萄71种NAC蛋白进行了系统发生树构建,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分析,二级结构预测及亚细胞定位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发生树显示,所有的非生物逆境胁迫相关NAC蛋白都聚为一类,这与其他NAC类蛋白的研究结果相符合[10-11],也暗示在NAC家族成员中,胁迫相应NAC类转录因子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非生物胁迫相关NAC蛋白全部定位于细胞核。由此推断,具有相近生物学功能的NAC蛋白更可能定位于相同的亚细胞结构,这与其发挥特定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非生物逆境胁迫类NAC蛋白既有其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些分析与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葡萄NAC基因调控葡萄的生长与抗逆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Haake V, Cook D, Riechmannjl, et al.Transcription factor CBF4 is a regulator of drought adaptation in Arabidopsis [J]. Plant Physiology,2002,130(2):639.
[2] Abeh, Yamaguchi-shinozaki K, Urao T, et al. Role of Arabidopsis MYC and MYB homologs in drought and abscisic acid―regulated gene expression [J]. The Plant Cell Online, 1997,9(10):1859.
[3] Nuruzzaman M, Manimekalai R, Sharoni A M, et al. Genome-wide analysi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 rice[J]. Gene,2010, 465:30-44.
[4] Kazuo N, Hironori T, Junya M, et al.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plant abiotic stress responses[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2, 1 819:97-103.
[5] Wang N, Zheng Y, Xin H P, et 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NAC 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family in Vitis vinifera[J]. Plant Cell Rep,2013,32:61-75.
[6] Fujita M, Fujita Y, Maruyama K, et al. A dehydration―induced NAC protein.RD26,is involved in a novel ABA dependent tress―signaling pathway [J]. The Plant Journal, 2004, 39(6):863-876.
[7] Tranlsp, Nakashima K. 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rabidopsis stress-inducible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at bind to a drought-responsive cis-element in the early responsive to dehydration stress 1 promoter [J]. The Plant Cell Online, 2004,16(9):2 481.
[8] Fang Y, You J, Xie K, et al. Systematic sequenc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issue-specific or stress-responsive genes of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in rice[J].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2008, 280(6):547-563.
[9] He X J, Mu R L, Cao W H, et al. AtNAC2, a transcription factor downstream of ethylene and auxin signaling pathways, is involved in salt stress response and lateral root development[J]. The Plant Journal ,2005, 44: 903-916.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
一、电子商务的现状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占比超七成,网络购物占比超两成,网络购物占比有明显提升;中小企业B2B电商市场营收增长超三成;网络购物年度线上渗透率首次突破10%;移动购物市场规模增速超200%。未来几年,移动购物预计将保持48%的复合增长率,成为网络购物市场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其占比预计在2016年超过PC端;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7.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迅速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增长21.3%,其中网络购物增长48.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渗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另外,在线旅游增长27.1%,本地生活服务O2O增长42.8%,共同促进电子商务市场整体的快速增长。
二、大学生青睐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一)电子商务满足大学生需求
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产生正是由于其运行经营方式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特点。首先,就大学生而言,计算机已经相当普及,人手一台计算机已经成为常态。同时,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都离不开网络,所以,大学生能够较熟练地对互联网进行使用。我们都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电商的发展提供重要前提。也正是这个原因,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出现和发展并未遇到很大阻碍。其次,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面对各种新鲜推出的电商软件很是乐于接受。相比于社会上的成年人,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又有较多的时间去研究,尝试。反过来讲,这也刺激了厂商的不断创新,保证了电子商务蓬勃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大学生对财务管理的能力较差,易产生冲动消费,同时又不习惯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此外,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通的转账,在进行大额现金消费的时候需要取存大量现款,过程十分繁杂。而电子商务一方面避免了现金消费需要取出并携带大量现金的繁琐,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在消费时金钱的减少只是数字概念上的变化,我们往往更容易进行消费,这一点也是商家的精明之处。举个例子,不久前有一款名为趣分期的软件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这一软件的特点大学生可以超出自己短期支付能力的商品实现分期付款。不得不说,这款软件的成功正是适应了大学生消费的特点。大学生对时尚商品往往有较高需求,他们可能会出于虚荣的原因而去盲目消费一些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大学生在决定是否消费一件商品的时候,可能由于支付能力有限而不去消费。但是趣分期使得大学生的冲动消费变成了可能。同时,从大学生的角度而言,由于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父母,这就要求他们不可能一次性进行进行大额消费。但是,如果要求他们每个月从生活费中节约一部分用来分期付款,或许不是一件难事。
三、电子商务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电商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随着电子商务在大学生中的不断普及,为大学生生活注入许多新的因素。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然而,电子商务之所以能不断地蓬勃发展是因为其利大于弊。下文重点讨论其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就业选择的影响。首先,我们讨论电商发展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网购”一词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新鲜,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方式。网络购物有以下几个优点1、网络购物具有快捷价廉的特点。2、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实体店中购物时,自己的判断往往会收到销售人员的影响,不断的推销会让我们感到压力。因此,网购的优势就凸显出来。我们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不需要考虑商店的营业时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最后做出一个最优的选择。3、随着支付手段和物流业的成熟,网购安全和物品送达速度得以保证。网购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缩影,但却能对电商的影响做出基本概述。不可否认,电子商务早已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学生必须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充分利用电商方便快捷的优势,取其精华。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不能过度沉迷,学会自觉限制网购时间。网络上的商品虽然物美价廉,但是也不可避免网络的虚拟性,并且我们还没有固定收入,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限制网购数量。
(二)电子商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在课余去尝试一些工作来补贴自己的日常支出,有的人去当家教,有的人去给别人打工,然而这些工作会过于分散大学生的经历,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本业———求学。同时,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盲目创业,就业都存在许多安全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且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熟悉电脑操作,具备网上营销的基本技术。同时,他们又具有较强的感知力和判断力,能够更好地把握网购人群的喜好,不断创新。这些都是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网店代销可以免费的为网店提供货源,方便了一些想开店但没有资金的初级卖家,这是它的最大好处。因此,从事电子商务就成为了那些想要创业又苦于没有途径的大学生的首选。同时,当今就业形式不容乐观,电子商务的就业门槛较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电子商务也需要大学生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两者互惠互利,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佳音.解读2014中国电商发展现状[J].东方财富网,2015-1-30
[2]向婷.史无前例政策红利促电商起飞[R].北京商报,2015-5-20
[3]杨洋.《“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J].中央情报网,2015-5-15
[4]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李琪.《中国电子商务》[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健.《电子商务》[M].海天出版,2003
[8]姚国章.《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吴琦.《电子商务代表网站及业务模式分析》[J].通信世界,2007-2
篇7
关键词:汉字 偏误类型 偏误原因 教学策略
汉字作为日语的书写文字的一部分,对日本留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的过程中频频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去探求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难点。针对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展开研究必然能够提高对日汉字教学质量。
一、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类型
我们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语料进行筛选总结,对有规律、成系统且有代表性的日本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进行分析,共收集到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684例,并将其归纳为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中日合体字、别字、错字、书写不规范等五种类型。
(一)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
日本留学生往往忽视中日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异,按照日语汉字的书写方式来书写汉语汉字。
1.繁体与简体的差异
共收集到此类偏误48例,仅占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的29%。
2.笔画笔形的差异
所谓笔画笔形差异,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汉字简化方案不同造成的。本次调查共收集此类偏误117例,约占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的71%。
(二)中日合体字
所谓中日合体字,就是将汉语汉字和日语汉字的部件融合在一起,拼凑出中日汉字的综合体。我们共收集到中日合体字29例,仅占偏误总数的4.2%。
例如“验”,日语汉字为“験”,据我们统计,日本留学生在书写这个汉字时,一般会出现两种错误的情况,即四个部件的自由组合。(验—、)
(三)别字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别字98例,占偏误总数的14.3%。从汉字构形角度看,这些汉字的书写形式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当前的语境,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时,常常字不达意,将甲字写成乙字。
1.字形相近产生的偏误
此类偏误为43例,占别字总数的44%。日本留学生常常混淆字形相近的汉字,如:因此我想把这封信寄给你(将“给”写为“结”)。
2.字音相同产生的偏误
我们共收集到此类偏误20例,约占别字总数的20.4%。日本留学生常常混淆同音的汉字,如:在那待了三年了(将“待”写为“呆”)。
3.字形字音都相近产生的偏误
共收集到此类偏误18个,约占别字总数的18.4%。如:突然我给你这封信,有失礼的地方,请原谅(将“原”写为“愿”)。
(四)错字
我们共收集到错字224个,占偏误总数的33%,在各类型汉字偏误中高居榜首。
1.部件错误
我们共收集到部件错误135个,占错字总数的60%,在错字中所占比重最大。
(1)写错部件
据统计,由写错部件导致的错字为125个,占部件错误的93%。如:我希望在你们公司工作(将“望”写成“”)。
(2)增删部件
我们只发现5例增加部件、5例少写部件的情况,共占部件错误的7%。如:虽然当临时工,当时做了四年推销员(将“临”写成“”)。
2.笔画错误
我们共收集到笔画错误64例,占错字总数的29%。
(1)笔画增删
共收集到41例增删笔画造成的错字,占笔画错误这一类错字的64%。其中只有4例多笔的错字,也就是说,缺笔是造成笔画错误的主要原因。如:我有贸易工作的经验(将“验”写成“”)。
(2)笔画错位
所谓笔画错位,是指学习者记得这些汉字的整体结构和部件,甚至是组成部件的笔画,却没能记住这些笔画的具置。我们共发现20例此类错字,占笔画错误的31%。如:因为推销员就是我现在要找的工作(将“就”写成“”)。
(3)写错笔画
我们只收集到3例写错笔画的例子。如:以前在美术学校学了二年了(将“术”写成“”)。
3.结构错误
结构错误的错字仅占错字总数的6%。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如:我今年26岁,还没结婚(将“婚”写成“”)。
4.整字错误
我们共收集到11例整字错误,仅占错字总数的5%,如:我的简历是:长崎大学中文系毕业了(将“简”写成“”)。
(五)书写不端正
书写不端正占偏误总数的22.2%,共152例。
1.出头、不出头
可是在日本学好怎样对待客人。(将“样”写成“”)
2.笔画不正
现在的上海的社会风气来看,服装是有希望的公司。(将“现”写成“”)
3.连笔
时间过得真快,我来北京已经两年多了。(将“过”写成“”)
4.笔误
日本留学生由于紧张、马虎等原因常常将上文或下文中写对的汉字写错。
我有的时候当服装模特,有的时候当推销员。(将“我”写成“”)
二、日本留学生书写汉字产生偏误的原因
中日汉字之间的差异虽然使日本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频发,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学习者对汉字缺乏理性认识从而导致了更多的汉字书写错误。
我们收集到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的165例、中日合体字29例、用日语词汇代替汉语词汇的13例,这三类偏误约占偏误总数的30.3%,在各类型偏误中排在第二位。母语负迁移作用或者说中日汉字的差异是上述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中日汉字的差异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汉语简化而日语没有简化的汉字、简化形式不同的汉字、日语简化而汉语没有简化的汉字、中日均未简化的汉字。
汉字是一个层级体系,基本笔画组成基本部件,部件又组成汉字。对日本留学生来说,掌握二十多个笔画的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完全掌握汉字的部件及其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是十分困难的。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只有将汉字的形音义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汉字。我们发现由于日本留学生不了解汉字的具体意义,往往用不符合语境的同音字、形近字来代替正确的汉字,这是别字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面向日本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策略
就对日汉字教学来说,首要任务是要提高教师对日本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关注度。
(一)对比讲解中日常用汉字
教师应尽可能地把汉语汉字同相应的日语汉字进行比较,并着重强调二者之间的细微差异,如“齐—斉”“与—”“对—対”。对比讲解中日常用汉字,能够强化学习者对两国汉字差异的理解,使他们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提高警惕。
(二)讲解汉字形与义的联系
以“方”字为例,“方”是“枋”的本字,意义是“刀柄”。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都是一把刀的形状,在刀柄的位置上有一短横,是指事符号。后来多用作方圆的“方”。学习者若能理解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必然能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汉字。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以经济原则为本,以实用原则为导向,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
(三)重视汉字部件教学
日本留学生熟悉汉字,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部件教学为主,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讲授笔画上。但是教师需要在汉字教学初期就着重强调笔画书写的规范性问题。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掌握汉字基本部件的书写形式是不够的,正确的部件必须放到正确的位置上才能组成正确的汉字。因此在以部件为主进行教学时,应适度的讲解汉字的结构,以避免因结构错误引起的偏误。
参考文献:
[1]吕必松.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李月松.现代日语中的汉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小组型学习;演讲型学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涵盖核酸研究和基因操作的最经典的方法,也是分子生物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包括核酸提取、核酸凝胶电泳、DNA酶切及连接、核酸序列分析、基因转化、核酸杂交、基因表达研究、核酸与蛋白质互做研究等知识,技术先进,内容繁多、抽象,占用课时较多,学生难以理解[1-3]。该部分内容几乎涉及“基因工程”的全部内容,而且各项技术和方法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也是进行生物学科研究的必要手段,因此,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正确处理这一章节,提高其教学质量,是整个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成败的关键。本课题组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这套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节约课堂时间和提高整门课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方法实施
一是多媒体辅助的课堂讲授(A型):基因操作技术由于理论知识及实验技术的迅速发展, 具有很强的前沿性,知识体系存在的抽象与具体并存、微观与宏观结合的特点,因此传统教学法很难将具体知识通俗易懂地讲授给学生。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影像活动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的教学手段,具有一些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尤其是基因操作技术中的的原理及过程演绎,可以借助多媒体,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来。
二是以学生陈述为主,课堂讨论和老师讲解为辅的自主教学,又分为两种,一是学生个人课前给定任务(即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针对某一小部分进行课前备课、查阅资料、准备讲稿和课件,课堂上讲述)(B型);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给定任务,课堂上,小组各成员分配到其它小组同时讲述分定的内容,并主持讨论,最后由老师讲解难点,即小组型学习[4]和演讲型学习[5]的结合(C型)。
二、教学设计的动因分析
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设计,最主要的是依据教学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A型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是20 世纪90 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与CAI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一些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可以灵活地把文字、声音、图象、动画、影像活动等多种传播媒介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由于采用前述等媒介,可以消除传统教学中学生听课的感觉疲劳,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B型模式是给予激发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新知识从陌生到熟悉,最后到展示,全过程完全靠自己完成,能够增加自信心和自我赏识,因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课程设计时,还考虑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不断开发学习方法,如请教、查阅、讨论、总结和叙述等,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C型模式是在B型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基于组内讨论、团结协作、集体荣誉感。小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还能够增进同学感情,提高协作能力和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效果比较
对本院2003年-2009年7年间14个教学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效果,对以上三种方法,从实际占用课时、本部分学习成绩、对整门课程的迁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本部分学习成绩参考指标为:课后测验成绩-课前测验成绩;对整门课程的迁移参考指标为: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与该学期本班其它各门功课平均成绩的比值。
本章节在大纲中规定课时占整门课的1/5(全课54学时),采用传统型教学(黑板+粉笔),在规定时间内很难完成教学,即便采用A型模式,也较难完成任务,主要原因是课程内容新颖前沿,学生相关知识储备几乎为零,因此逐项技术都得介绍,才能掌握关键技术。采用B型模式,能按规定时间完成教学,原因是学生在准备任务的过程中,已经自主地将相关知识和背景知识通过自学,达到熟悉掌握的程度,所以在听学生讲述时,听众已经具备知识,因而进度较快。采用C型模式,不但能按规定时间完成教学,而且平均能够节约1.5学时,原因是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任务,每个小组的任务更多,这样学生在课前已经能够掌握较多的任务内知识,这样,作为课堂上的学习者,听讲更自如;讲述着面对的是小群体(5—6名同学),讨论会更加简洁直观,进程更加流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准备阶段,处在一个小组内,小组成员共同准备,交流目的明确,交流的程度更深,因而讲解更流畅,听课更易接受。最终表现为课堂内完成任务也容易,占用时间短。
篇9
一、探究时空的开放
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更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定格在课堂中。我在教学活动设计中,不能把课堂作为唯一的学习地点,更不能将上课和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而是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自己周围的一些动物是怎样来保护自己的)带领学生开展实验(乌鱼的体色变化需要几天的时间,所以我上课一周前就带领同学开始了实验)。课后为学生留下了一些继续探究的问题和悬念,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以继续查询浏览的网站,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索研究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在课堂外还有广阔的学习天地。通过一段时间的科学探究教学,学生已感觉到探究已不仅仅局限在短短的课堂上,一个主题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可以在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探究资源的开放
我没有拘泥于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而是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这两节课我为同学们准备了音像资料(包括录像带、VCD以及电子图片);课前搜寻了许多网站并将相关内容,重新整合制作了《动物的自我保护》网页,同时网页上还提供了许多相关网站的网址和一些超级链接,便于学生上课浏览寻找资料;另外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许多相关的书籍和文字资料。内容资源的开放,将学生的科学探究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样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探究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深度和广度,而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从而将长期以来课本所充当的教学之本的角色,转移到教学素材上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三、探究途径的开放
两堂课的大体教学设计如下:
探究的目标是自由选择的,探究的途径是自由选择的,合作伙伴是自由选择的,汇报结论的成果形式是自由选择的……但探究的宗旨是明确的、一致的。两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说是“形散而神不散”,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达到了“此时无序胜有序”的境界。学生通过收集信息―研究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拓展信息,经历自主探究过程,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去领悟科学的本质,张扬学生的个性。这节课中教师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积极营造民主的学习、交流氛围。
在这课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学习的过程、途径都是开放的,知识经验已不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通过收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后自行获得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四、探究结论及表述的开放
在教学过程中,我允许学生有不同角度的结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有的同学提出:“保护色不仅仅用来保护自己,如蟒蛇它的体色是为了捕获猎物,便于袭击对手,隐藏自己。”我对这位同学独特的见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此一来许多同学也争着发表自己的“新见解”。
在教学中,我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研究所得,让结论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开放性,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统一答案、背诵固定结论的弊端。如,学生在小组汇报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时,有的用漂亮的简笔画,有的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有的即兴自编了一个简短的情景剧……同学们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一个个动物的保护方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掀起了课堂学习的又一。我认为探究结论角度和表述形式的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民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使具有个性的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篇10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教;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245-02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广泛渗透到医学各学科领域,推动了医学各学科的发展,使医学科学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细胞水平逐步进入了分子水平。医学各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很好地学习有关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掌握必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了解当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加强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对培养具有广博知识的复合型医学高级人才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们对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些经验,特总结如下。
1 优化课程设置
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医学分子生物学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农林、师范院校的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偏重于与临床的结合,但又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强化。正确处理分子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应用的教学是解决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关键[1]。为了和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衔接,本课程不再讲授基因信息传递,仅讲授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补充介绍网络生物信息资源。着重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和新技术,如PCR和各种衍生的PCR技术、DNA序列测定、分子杂交、基因工程、基因芯片等,并兼顾介绍一些新的技术如RNAi等。联系临床介绍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教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展开授课,使课堂教学生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做实验,往往如空中楼阁,不知所云[2]?在坚持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开设相关实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对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保证总课时36学时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了教学时数的分配,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验课时。将理论课由28学时减少到18学时,实验课由8h增加到18学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利用获得的重组DNA克隆作为实验材料,连续开设了质粒DNA的提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质粒DNA的转化和筛选、核酸的体外扩增、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六个实验。在实验中着重介绍每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利用实验步骤中间隔的等待时间讲解一些背景知识和需要补充的理论知识,使实验课内容充实而饱满。实验完成后进行总结,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到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2 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3]。分子生物学进展极为迅速,其中大多数信息储存在英文资料和文献中,如果采用英文资料和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可更准确的把握其含义,并且可及时获得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有助于高素质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在参考相关专业教材的基础上,选定了DNA序列测定、核酸分子杂交、PCR三章内容进行了双语教学,制作了中文和英文两个课件,教师采用英文课件授课,学生利用中英文两个课件进行复习,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技术,又强化了自身的英文水平,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 完善考核体系
考试是督促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考试目的是检测教育教学的效果。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专业限选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进展快,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有些学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只注重闭卷考试,会导致学生死记教材,不注重查阅文献和了解新进展,达不到创新性教育的目的。如果完全放弃闭卷考试,有些学生会放松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也达不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效果[4]。为此,我们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制订了闭卷考试、实践考核与撰写综述相结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考核方案,规定闭卷考试成绩总成绩的70% ,文献综述占10% ,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占5%,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地体现在考核成绩中。并且在第一次开课就提出课程的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防止学生直接下载或复印别人的同类文章,教师限定写作内容,稿件一律用手写,并附5篇以上文献(含英文文献2篇以上),抄袭稿件计零分。这种综合考核方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又能准确把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脉络和发展动态,熟悉互联网资源的查询和利用,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和英语水平,从而改变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状。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初步建立了一套适于医学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体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现有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我们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扩大双语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增加分子生物学软件使用的培训,适当介绍国内外最新理论和技术,紧跟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的步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万天云,王俐,昝玉玺,等.医学本科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M].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5):501-502
[2] 刘静,胡维新,罗志勇.开设硕士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的几点体会[M].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4):419-420
[3] 许晓源.医学院校英汉双语教学的探讨[M].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 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