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安全隐患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4: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餐饮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快餐食品包装纸中的安全隐患来源
快餐食品市场上绝大部分的食品包装是纸质包装,纸质包装材料的基本成分是植物纤维,在生产过程中会加入大量助剂,例如:助流剂、助滤剂、增强剂、脱墨剂、消泡剂等专用化学品;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印刷油墨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尤其是溶剂型油墨,以及印刷薄膜表面存在某些缺陷,容易导致印刷溶剂残留;在贮运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纸质材料容易吸潮和遭受虫害。在某些情况下包装和食品会接触,此时在外界环境(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下,纸质包装材料中存在的蜡、荧光增白剂、施胶剂、有机氯化物、增塑剂、芳香族碳水化合物、有机挥发性物质、固化剂、表面活性剂等化学残留物和有害微生物均可能会逐渐迁移到食品中,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性。
快餐食品包装纸中潜在的主要有害物质
根据国内外文献记载,食品包装纸内的有害物质通过迁移进入食品,迁移指包装中的残留物或用以改善包装材料加工性能的添加剂,从包装材料内向食品接触的内表面扩散,从而被溶剂化或溶解。而且如果迁移量过高,长期使用就会造成有害物在体内积累,则会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健康。快餐食品包装纸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三大类:全氟有机物、矿物油、苯系物。
全氟有机物(PFCs)属于惰性化合物,耐热性能优良,自20世纪中叶开始就被广泛应用于涂料、织物、皮革、食品接触材料等物质的制备中。作为优良的疏水疏油抗静电的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大量的生产和使用,目前已在生态系统中大量累积并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持久性污染。而有研究表明:PFCs是目前最难降解的物质之一。毒理学研究表明:PFCs是一类具有肝脏毒性、心血管毒性、发育毒性、免疫系统毒性、内分泌干扰性及潜在致癌性的有害物质,可以抑制人体中过氧化物酶合成,影响能量传递、破坏细胞膜,从而诱发癌症、肝肿大等疾病。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继颁布了相关法规禁止PFCs在某些领域内使用,同时限制该类物质的最大允许添加量。
矿物油是原油经过物理分离和化学转化过程所形成的烃类混合物,包括由饱和烃矿物油 及由芳香烃矿物油。饱和烃矿物油是由直链、支链及环状组成的,芳香烃矿物油是由聚芳烃化合物组成的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矿物油主要来源于胶印油墨的连结料、脱模剂以及回收纸纤维中污染的油墨,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接触食品而发生迁移,因此逐渐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矿物油的毒性与其黏度高低是相反的,高黏度的矿物油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黏度越低越容易引起毒害作用。由于烷基类聚合芳香烃物质具有致癌性,因此不允许部分矿物油残留于食品中。
苯系物大多来自于印刷油墨。一直以来,油墨引起的食品质量问题、环境问题和印刷操作工的人身安全问题被国内外广泛关注。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类雌激素,影响生殖发育,甚至会诱发癌症。它们从塑料食品包装迁移到食品模拟物的。食品包装纸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可能会迁移到食品中,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纸张中常见的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等,主要来自印刷、胶黏剂和涂层等。回收纸作为造纸原料也是增塑剂来源之一,我国规定食品包装纸不得采用废旧纸和社会回收废纸作原料,也规定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纸、纸张印刷品、纸制品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作为原料生产食品包装纸。苯系物对人的危害最大,容易引起癌症一类疾病,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比如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所以苯的使用量超过一定限量时对人的伤害甚至是致命的。
快餐食品包装纸中有害物质迁移的研究趋向
目前,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迁移研究比较全面,主要有包装材料内有害化学物质检测,允许暴露量,迁移实验设计与模型建立等;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健全。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还在摸索研究阶段;而且在这方面可参考的法律依据仅有《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89》和《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等少量国家标准和法规,与欧美等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对其迁移机理的研究非常少。因此我国对于快餐食品包装纸还有待去深入探究:
一是确立经济可行、能快速检测包装纸中有害物质的规范方法;
二是继续探究其他类型复合包装材料中的多种有害物的方法,并对市场上的实际应用包装进行检测评估;
三是研究包装纸中有害物在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建立相关迁移模型,从而能快速预测迁移量;
四是探究减小有害物质迁移量的措施,从而提高快餐食品包装纸的安全性。
结语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省“建设诚信保障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规范酒类市场秩序,加大市场检查力度,整治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行为,重点整治非法勾兑和生产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酒类的行为,全面清理不符合经营资质的白酒和葡萄酒类销售单位。增强执法打假维权意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公众的合法利益,保障公众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制售假冒伪劣白酒和葡萄酒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增强餐饮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法治观念,强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严格规范酒类采购和使用行为。要结合诚信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餐饮服务环节酒类消费安全秩序,增强餐饮服务经营单位诚信守法意识,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三、活动重点
(一)强化采购管理,严防非法流入。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以酒吧、大型以上(含大型)餐饮服务单位等为重点单位,加大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自酿或调配、销售酒类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餐饮服务单位自酿或调配酒类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药食两用原料名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的有关要求。严查餐饮服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情况,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切实加强酒类产品采购管理,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严防餐饮服务单位采购、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限以及假冒伪劣的酒类产品。
(二)强化监督检查,严惩违法行为。及时部署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开展自查,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开展监督检查。同时,要加大餐饮服务环节酒类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的范围和频次,强化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及甲醇、游离二氧化硫、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色素等重点指标的监督抽检。对不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药食两用原料名单和新资源食品目录要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以及采购、销售和使用来源不明、超过保质期限,或者采购、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六条和第八十五条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五条、《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和第三十九条等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
对餐饮服务单位销售废旧酒瓶、瓶盖、外包装等给不具备再生资源回收资质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存在上述行为,应将相关信息通报给当地政府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法严处。
(三)强化宣传教育,重视举报处理。通过多种形式,向餐饮服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广泛宣传相关法规标准、假冒伪劣酒类产品危害及惩处措施,开展案例警示,提高诚信守法经营意识。积极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识别假酒常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识假辨假和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要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有效保护举报人。高度重视媒体反映的制售假冒伪劣酒类产品的新闻线索,及时核查并回应社会关切。
(四)强化部门沟通,严格信息报送。要与质监、工商、商务、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卫生监督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及其他环节的违法违规线索,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信息;对其他部门通报的信息线索,要立即组织查处。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重要信息要随时报送。对瞒报、迟报和谎报信息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时间安排
依据省卫生厅统一要求,自2012年月至月开展为期5个月的枝江市餐饮服务环节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五、活动要求
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配合我镇瓶装液化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全面开展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基础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格落实餐饮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化解餐饮行业重大安全风险,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排查整治对象
使用瓶装液化气的餐饮类企业和餐饮类个体工商户。
三、排查整治重点内容
(一)餐饮类企业
1.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是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是否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
4.是否按照规定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生产经营场所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6.是否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本单位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设施,明确责任人员,制定并落实防范和应急措施;
7.是否在每日营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火源、气源、电源等部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
8.是否存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9.是否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或应急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保证从业人员掌握相关应急内容;
10.餐饮经营单位将经营场所出租给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的,是否与承租单位(人)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二)餐饮类个体工商户
1.工商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是否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2.经营人应当对本餐饮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向其雇员明确必要的安全生产规定;
3.生产经营场所是否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经营人是否掌握并向其雇员告知其经营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处置方法;
5.从业人员是否熟知并掌握与本单位生产经营相关的应急处置方法;
6.是否在每日营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火源、气源、电源等部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7.将经营场所出租给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的,是否与承租单位(人)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四、责任分工
(一)镇安监办:负责综合指导各村(社区)开展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基础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督促各村(社区)对辖区内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类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依法查处辖区内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行为。
(二)各村(社区):负责安全检查、指导辖区内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类个体工商户落实餐饮行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查处辖区内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向镇安监办上报有关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行为,配合镇安监办开展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五、工作要求
本次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基础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不分阶段、不分步骤,各村(社区)要坚持边动员、边排查、边整治、边问责,把宣传发动、自查自改、执法问责、隐患整改贯穿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全过程。
(一)立即拉网检查。即日起各村(社区)要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全面排查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生产基础隐患。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要建立监督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验收清单、执法清单、问责清单。要结合实际,分级分类精准检查,明确检查频次,定准对策措施,切实做到隐患整改“五落实”。
(二)严格监管执法。要开展全面的监督检查、安全服务,对检查发现的基础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依法采取执法措施,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惩戒一批严重失信单位,问责曝光一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
(三)全面落实整改。本次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要坚持把保证人身安全放在大排查大整治的首要位置,对查出的隐患要当作事故予以重视。对安全风险隐患,要列出清单、挂牌督办,逐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确保闭环管理。对于问题严重且经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关闭退出,推动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建立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分析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做法,及时纠正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建立常态化的安全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要结合实际制定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协调推进本地区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单位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
(二)层层压实责任。要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明确责任领导及具体职责,抓好监督检查、执法问责、督促整改,督促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类企业、个体工商户落实主体责任,抓全员发动、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确保排查整治取得实效。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类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切实扛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依法全面履责,加强安全管理和岗位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切实将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确保安全发展。
(三)抓好督导服务。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持续开展专家指导服务,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帮助使用瓶装液化气餐饮类企业、个体工商户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和隐患,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各村(社区)要根据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进展,适时组织进行督促、指导、检查,确保按计划完成各项重点任务。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确保“三节两会”期间餐饮安全为目标,以监督检查进货渠道、餐具消毒和餐厨垃圾为整治重点,通过一个月的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以良好的餐饮安全环境迎接“三节两会”期间的各方来宾。
二、行动内容
(一)在餐饮企业全面自查的基础上,重点检查餐饮企业的进货渠道,餐具消毒和餐厨垃圾处理。
(二)采取重点监督和覆盖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执法监督和媒体监督相结合的做法,在辖区监管的基础上,市局将进入部分区、县(市)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反馈地方政府,督促餐饮安全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三、行动步骤
此次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企业自查阶段(12月5日—12月12日)。指导促进各餐饮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迅速整改;对不能马上改正的要制定整改日程表,明确措施,扎实推进整改。
(二)集中检查阶段(12月13日—12月25日)。各级餐饮监管部门要按照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迅速行动,对辖区内的餐饮企业开展全面排查,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立案查处并曝光一批不合格餐饮企业。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26—12月31日)。市局将深入各区、县(市)的餐饮企业,对各地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全面总结此次专项行动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全市餐饮市场现状,认真梳理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比较集中和比较突出的问题,探索建立整体推进、分类管理的餐饮监管模式,特别是辖区监管长效机制,力争实现餐饮监管的新突破。
四、宣传方式
(一)宣传口号:全面履行监管职责,努力规范餐饮市场,确保百姓餐饮安全。
(二)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以集中,专题专访和跟踪报道的方式进行宣传,在短时间形成新闻热点,促进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取得实效。
(三)以专项行动信息快报为载体,及时反映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推广专项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面上工作总体推进。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专项行动的领导,市局成立餐饮监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六、工作分工
(一)市局餐饮服务监管处
1.负责指导协调全市专项行动;
2.负责召开专项行动动员会,对专项行动作出全面部署;
3.统筹规划,制定验收方案,进行检查验收;
4.总结专项行动并将专项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效通报各区、县(市)政府。
(二)一分局
1.负责市管餐饮企业的检查;
2.负责巡查部分区、县(市)重点区域餐饮企业;
3.及时上报工作信息,积极配合媒体宣传。
(三)区、区及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其他各区卫生局
1.负责通知并指导辖区内餐饮企业认真开展自查;
2.负责本辖区餐饮企业的检查,并按要求上报自查情况;
3.及时上报工作信息,特别是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市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反馈报告。
(四)市局政策法规处
1.制定新闻宣传方案;
2.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对专项行动进行宣传报道;
3.负责联络媒体制作专访专题。
(五)市局办公室
1.负责汇总专项行动进展等情况,以信息快报等形式及时反馈各上级部门;
2.负责专项行动的后勤保障。
七、工作要求
(一)迅速落实、周密部署。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本方案为指导,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推进措施,既要与市局保持行动一致,又要体现工作特点。
(二)明确标准、自律先行。各级餐饮监管部门要迅速通知辖区内餐饮企业,开展自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并督促餐饮企业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提升食品安全意识,诚信经营,对百姓负责。
篇5
主要目标任务是: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对存在瓶装液化气使用安全隐患的餐饮场所,限期整改;对限期未整改的,采取依法处理的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二、治理范围
本次专项治理的范围是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和使用瓶装液化气的餐饮场所。
1.瓶装液化气供应站点:瓶库安全设施配备情况,气瓶的定期检验情况,瓶体各类安全标识,安全管理情况,钢瓶管理的执行情况,台帐记录情况。
2.餐饮场所使用瓶装液化气情况:瓶装液化气安装是否安全,钢瓶安检是否过期,瓶装液化气储备情况。
三、时间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
2013年4月至5月中旬完成摸底调查,建立基础台帐。并上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督促整改阶段。
2013年5月中旬至6月15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摸底调查情况对液化气供应点和各餐饮行业进行全面督导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小企业限时整改。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情节严重的,依法关闭取缔。
(三)全面总结阶段。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上旬,对在检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并形成长效机制上报区人民政府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安委会。
四、检查要求
(一)强化措施,确保实效。
进一步提高认识,全力抓好遏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瓶装液化气安全宣传海报、安全使用小手册、电视广播媒体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大瓶装液化气安全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用户正确、安全使用瓶装液化气,提高其规范使用燃气的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发生。
篇6
一、工作目标
以保障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加强寺庙僧尼食堂和重大型庙会期间的食品药品监管,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无证经营使用药品等行为发生,着力保障僧尼和信教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营造良好的寺庙食品药品安全环境。
二、乡政府、寺庙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分工
(一)各乡政府职责。1、是负责掌握辖区内寺庙佛事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主要食物品种等信息。及时向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报告。2、建立寺庙重大佛事活动集中就餐备案制。3、是积极参加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4、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对僧尼的相关宣传培训。5、是对寺庙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1、对寺庙开办的食品药品经营摊点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重点掌握其取得证照情况、是否经营使用过期、变质和来源不明的食品药品,及时向查处相关违法行为,督促活动主体做好食品、药品进货查验、购买记录等。2、对寺庙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是在收到佛事活动举办相应信息后,应当按照活动规模制定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3、是应当按照佛事活动的特点,确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和方法,并要求主办寺庙提供必要的条件。4、应当制定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和通报制度,明确报告和通报的主体、事项、时限及相关责任。5、应当在活动期间加强对餐饮服务场所及食物原料进行事前监督检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监督整改。6、应当对佛事活动期间由其他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食物的,提前进行食谱审定和材料质量检查以及操作场所检查。
(三)寺庙职责。1、应于佛事活动举办前20个工作日向当地乡政府及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佛事活动相关信息,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人数、信教群众及僧尼食宿安排;主办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餐饮服务提供者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重要宴会、赞助食品等相关情况。2、佛事活动期间寺庙应确定一名专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负责做好有关食品采购计划、购买记录、食品留样、各种检验检疫报告的收集管理。3、协助职能部门做好现场监督检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三、保障内容
1、重点对承办佛事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及餐饮服务单位进行强化监督检查,检查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重点检查食品进货查验和采购索证索票制度、食品添加剂备案公示制度、食品留样等制度落实情况。
2、在佛事活动期间,开展餐饮食品药品安全每日巡回检查,向现场派驻监督员,实施全过程的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坚决消除人为投毒等不安全隐患;对质量可疑食品和重点食品品种进行全面监测,及时防控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县食安办组建成立寺庙佛事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保障工作方案,并抽调素质高、作风硬、能力强的监督人员投入到保障工作之中。全力开展活动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严格落实责任到人的保障责任体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2、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保障措施。围绕佛事活动期间僧尼及信教群众食用的重点品种,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工作力度,全力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对佛事活动期间由其他餐饮单位提供的食品采购、食品库房、从业人员健康、加工环境、加工程序、冷菜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到位。严防餐饮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食品安全认识
目前气温迅速回升,导致各种细菌繁殖较快,食物极易变质、腐败,引发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较高,特别易发食源性疾病。各区市县局和分局要高度重视,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站在讲大局、保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吸取以往各地食物中毒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针对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特点,结合当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强化组织领导,科学研判形势,周密部署,狠抓落实,严防餐饮服务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共筑餐饮食品安全防线。
二、突出重点,加强监管力度
要针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难点、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春季消费特点,突出监管重点,全面落实各项监管措施。要结合抽检和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深入排查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以餐饮服务集中区、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小吃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等为重点区域;以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大中型餐馆、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家乐”、小餐饮等为重点单位;以凉菜、裱花蛋糕、生食海产品、饮料现榨、水果拼盘等为重点品种;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晨检制度的落实情况、食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再加热、食品留样等重点环节的综合治理,特别针对各类专间和单独操作场所是否达到操作规范要求、食品的加工贮存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是否有未经许可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三、加强宣传,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要强化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健全和落实内部管理制度,增强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报等新闻媒体,加大政策解读、监管动态等宣传力度,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健康消费,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篇8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的餐饮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化改革的逐渐深入推行,相关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后勤的运行效率加快、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我国高校与此同时也在向着教育大众化、模式规范化、办学质量优质化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的后勤社会改革还尚未完成,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后勤的相应资源配置体制和一些相应的管理体制建立的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我国高校的后勤餐饮管理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成了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严重地阻碍了我国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的餐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餐饮设施规格不够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餐饮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然而各大高校对此需求的表现却是餐饮设施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对于餐饮的需求,造成在对应的就餐时间拥挤情况严重,食品加工的工具老化导致出餐时间过长无法达到学生对于出餐速度的要求,设施的智能化程度低使餐饮的操作过程过于复杂烦琐,而这些对于餐饮工作量巨大的今天为餐饮服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毫Α?
2.服务质量不高
在对服务质量高要求的今天,目前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并不合格,相关的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不过硬主要表现在:业务培训不足、服务意识过于低下、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相关服务人员的知识层面不高,这就导致了高校学生在用餐时得不到优质的服务,达不到自身对于餐饮服务的要求。
3.饭菜不能满足学生要求
目前高校餐饮行业饭菜创新度不够,各大餐饮的菜式还停留在老几样,在菜市方面严重的缺乏创新使就餐人员缺乏进食的兴趣、没有食欲,更有一些餐饮行业的饭菜在味道上无法达到食用者的要求,咸淡不适中、酸甜不合适、麻辣不达标,导致就餐人员无法满足对于食物的要求。
4.安全系数低下
目前我国高校餐饮行业的设施,有一些设施严重老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相关服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不够导致对于食材的搭配也安全隐患,在食材的选择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食材的选择是否新鲜、是否喷洒农药、是否是正规商家等等,在食材的应用上食材搭配适否合理、无毒无害、保证食用后人体的健康,在食材的应用上是否洗涤干净、是否应用一些添加剂等等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5.饭菜价格不合理
现在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所以,餐饮在价格上也应有一些调整,而目前我国高校的餐饮管理者并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这就不能满足在同等经济条件下的正常消费,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没有设置中、高、低档不同的消费层面这就不能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下的学生要求,这就有可能导致学生抵制在高校餐饮的消费。
三、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下的餐饮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和规范对餐饮管理的监督
优化基础餐饮建设设施、提高餐饮设施的智能程度使餐饮工作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减轻餐饮行业的压力,引进先进的餐饮建设设施提高餐饮行业的安全保障。扩大餐饮的就餐场地、增加用餐窗口可避免出餐速度慢、出餐效果差、用餐拥挤等问题,严格把关食材的挑选和使用,选择新鲜度高、品质良好、不喷洒农药的优质食材,在食材的使用中要严格把控食材的洁净程度,让各大高校的学生能够放心的用餐。
2.进一步完善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的人事制度
在后勤餐饮服务的人事制度上,要不断加强和完善,最好是应用一些知识层面高,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加强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知识、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改善他们的服务态度、让他们明白从自身做起改善自我的服务能力,高校后勤餐饮的服务做出自身的贡献。
3.合理规划学生食堂的建设及管理模式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使用的菜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加强学生食堂建设开放不同的饮食习惯的窗口以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加强创新,引进一些不同的菜式。还可以引入一些不同的菜种例如川菜、粤菜、湘菜,以满足各大高校学生对于美食的追求。也可以使餐饮管理更加规范化,也可以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使餐饮行业信息化、数字化,使餐饮行业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4.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餐饮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评价系统
为提高各大高校对于餐饮行业的重视程度。我们可以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餐饮管理纳入学校办学评价系统,让各大高校之间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餐饮管理上相互比拼,也可以由此看出各高校的办学水平与管理水平,可以方便各大高校对于后期的餐饮管理的调整和办学方针的调整,为各大高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篇9
1.1学校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
检查中发现,学校食堂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106家,约占76%,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的34家,约占24%,另外,学校食堂还存在对外承包情况,承包或变相承包的78家,约占56%。
1.2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情况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临时工,工资待遇较低,流动性较大。经调查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初中毕业居多,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甚少,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仅占40%。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明,约67%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体检证明。个别从业人员不注重个人卫生,卫生习惯较差,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穿戴工作衣帽、留长发、留长指甲等现象,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和责任心不强。
1.3学校食堂设施设备情况
调研中发现,各县市对学校食堂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而有些乡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有的操作间墙壁、天花板已经霉变脱落,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有些学校食堂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规划布局不合理,餐厨面积狭小,有的仅有两间房屋,几十平方米。冰箱、冰柜等冷藏设备不全,且利用率不高。配备消毒设备的学校食堂较少,仅占37%,即使个别食堂有一些消毒设备,也只作摆设。
1.4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情况
经调查,约5%学校厨房环境卫生条件极差,污水横流、墙壁上油污多,食品安全隐患极大。32%学校食堂防蝇、防虫、防鼠等“三防”设施不全,个别单位纱窗破裂,餐厅内无灭蝇灯,苍蝇密度大。消毒、保洁设施不全,餐具消毒不到位,消毒记录不完整。就餐桌椅油渍现象严重。
1.5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情况
调查中发现有67%学校食堂对原材料采购把关不严,没有向卖家索证索票,采购验货制度形同虚设。学校食堂还存在使用无任何标识、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单位的“三无”产品,导致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约有34%学校食堂采购没有检验检疫的肉类产品,采购记录不完整、不及时,对供货商资质审查不严格,没有留存供货商的相关资质。
1.6学校食堂食品贮存加工制作情况
经调查,约有29%学校食堂贮存食品原料的场所不韩秀婷:聊城市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市场调研符合规定要求,场所存在不通风、潮湿、杂乱的情况,没有定期清理库存产品,部分产品已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有的食品加工区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还有的食堂原料清洗不彻底,生熟不分开,存在交叉污染情况。
2对策及建议
2.1把好学校食堂食品采购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
学校食堂采购查验食品时应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应向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宜采取集中采购、定采购的方式确定供货商。严禁采购、贮存来路不明和质量低劣的食品和原料。对进货食品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产品名称、出厂日期等,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
2.2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一是加强从业人员食品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着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二是结合学校食堂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从业人员普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宣传食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三是要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档案。从业人员要定期体检并提交体检报告,对于患有疾病或者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从业人员要及时清退。
2.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应急机制是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出问题时的一种应急反应机制,它能有效地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首先,建立食品安全保障部。成立由学校主管领导、后勤管理相关人员、校医院、餐厅从业人员以及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的保障小组。明确职责,及时收集食品安全方面的有效信息,有食品安全隐患情况,做好记录和汇报工作,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预警机制。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各环节之间做好相互配合,发挥应急处理的作用,及时处理突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最后,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学校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做到责任到人,对于因工作疏忽,导致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相关人员,要严惩不贷,一追到底。
2.4部门联合监管,加强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针对目前餐饮业食品监管“碎片化”的状态,建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工商局、教育局、农业局以及学校“五位一体”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是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各负其责,不推诿扯皮,不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并督促学校经常开展自查。二是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三是每年任意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并对其食品进行抽检,抽检结果不合格的食品给予严惩并通报。
3结论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依据,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燃气市场经营秩序,依法履行
安全监管职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我镇燃气供气、用气安全。
二、目标任务
深化专项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安全生产属地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职责;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由镇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我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整治重点
(一)加强对我镇燃气输配管道等设施的安全检查。以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坚决杜绝在地下燃气设施的保护范围内违规施工;及时拆除压占燃气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加大管线安全巡查力度,实施管线巡查责任制,明确巡查任务和责任。
(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明确各相关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形成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三)依法查处燃气企业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充装不合格钢瓶、缺斤少两、掺杂二甲醚等违规行为;查处为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经营性气源的行为;销售不合格钢瓶等违法行为。
(四)依法查取小液化气供应网点经营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取缔不符合规划、无证照小液化气供应网点;查处价格欺诈、强买强卖、违章倒灌、倒残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规行为;查处超范围经营、擅自在未经核准场所经营、非法改装液化石油气钢瓶、超量存放实瓶等违法行为。
(五)加强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加强燃气运输单位、驾驶人、押运人员的资质管理;查处禁行区域运输、超载运输、无证运输、无资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违法行为;规范“三车”(三轮车、电瓶三轮车、三轮摩托车)运送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
(六)规范宾馆、饭店、小餐饮、企事业单位等用户的燃气采购、储存和使用安全管理。查处使用不合格燃气和不合格燃烧器具、不符合安全规范的瓶库使用行为;查处不规范瓶组、擅自改装燃烧器具、液相直烧、管道瓶装气混用等违法使用燃气行为。
四、职责分工
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认真组织、有效开展燃气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各相关职能部门将燃气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本辖区的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配备专兼职燃气安全管理员;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燃气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宾馆、饭店、小餐饮、小液化气供应站等经营场所;负责重点单位隐患整改跟踪和督查,对治理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和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燃气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燃气经营违规、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为加强对燃气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镇政府成立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详见附件一),我镇在各职能部门抽调精干人员成立监管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
(二)明确职责,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本行业燃气监管职责,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强对燃气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用气安全的指导。并要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健全隐患排查工作制度,建立整改落实台帐;要对本辖区燃气使用环节(尤其是宾馆、饭店、小餐饮)组织经常性安全检查,对燃气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建立监管档案,做到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和宣传培训有记录。镇燃气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将对有关部门落实燃气安全监管工作责任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和隐患整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