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学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学发展史

篇1

1.突出“五个坚持”,现代农业发展走出新路子

1.1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设施实现配套化 按照因地制宜、效益优先的原则,大力推广机械深松、复式整地、果园打药、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等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技术。

1.2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农业实现科技化 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推动了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扩大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范围。

1.3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服务实现社会化 农业各部门根据农民的需求,积极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1.4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经营实现产业化 一是构建“生产平台”,对优势产业实行集中布局,初步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构建“市场平台”,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除了在县内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外,还鼓励经济能人在周边县市创办批发门市部,增强了流通功能。三是构建“组织平台”,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农村经济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初步形成了“农户+基地+农合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经纪人(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合作关系,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益。四是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设,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工具,为农民及时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和管理信息创造了条件,疏通了方便快捷的流通“神经”。

1.5坚持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农民实现新型化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立足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围绕“四个培育”(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培育一批专业生产大户、培育一批“务工型农民”、培育一批农村经纪人),着力打造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2.化解“五大难题”,突破现代农业发展“五大瓶颈”

要实现农业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就必须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1化解龙头企业并非“龙头”的难题,突破企业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强的瓶颈 龙头企业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走向市场、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功不可没。龙头企业是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连结和纽带。它肩负着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能够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带动商品生产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加大项目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领军人物和产业品牌,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2.2化解农民及农业再生产融资难的难题,突破农村房屋、土地、山林不能有偿抵押贷款融资的瓶颈 由于农村的房子、土地、山林都不能用于抵押,因此农村融资较难。要改变这一状况,可以做如下尝试:一是积极引导民间的农民联保组织、农民信用合作组织、民间资本等民间金融组织走向正轨。二是公司化运作,搭建农村融资平台。成立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政府为公司注入资金,公司在吸纳农村集体财产的同时,农民以房屋、土地、山林入股,公司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抵押。

2.3化解农村土地流转不起来的难题,突破土地流转方式不活的瓶颈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积极探索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联营、转换、租赁、互换、抵押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有效盘活土地,杜绝土地撂荒。

2.4化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的难题,突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瓶颈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农民增收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好乡村公路及机耕道的建设,提高机械化耕作服务面。二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治理工作力度,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三小”水利工程、人畜饮水工程、沃土工程、中低产田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三是提高农村沼气建管和利用效率,高标准规划和改造农网,确保用电方便和用电安全。四是逐步建立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和水利保障体系,加强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及渠道防渗维护,全面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2.5化解农业科技推广和新型农民培训相对薄弱的难题,突破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不高的瓶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让科技进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支点。农业科技推广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必须解决观念问题,切实搞好“传、帮、带、教”;二是必须推广投入成本低,见效快的实用技术;三是必须突出产业特点,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同时,要积极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队伍,大幅度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3.着力“四个创新”,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目标

新形势带来新机遇,新发展需要新举措。要实现农业发展战略,必须着力“四个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3.1创新农业业态,实现从单纯注重农业产能向全面发挥农业潜能的转变 当前,我省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农产品产能,不断适应并满足人们日益扩展、不断拉长的多样化物质、精神需求,还要创新农业业态,由单纯关注农业产能转向全面发挥农业潜能,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特色突出、功能多元、业态新颖,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农业。

3.2创新生产方式,实现从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向依靠智力资源的转变 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立足于自然资源向立足于智力资源转型,着力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使信息流(科技市场)、物质流(装备、设施)、能量流(资金、人才)在城乡之间形成对流,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动态平衡,形成业态、功能相互联动、互为补充、共生共荣的现代农业。

3.3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从单一物产功能向服务功能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业的功能被概括为种植、养殖和粗加工等物产功能,农业的服务功能很少被认知和发挥,更谈不上形成体系。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和需要,必须“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积极主动地把农业由单一物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创新农业体系,为全国的农业现代化服务。

篇2

【关键词】天主教;科学;世俗化

对于科学与基督教的关系,英国神学家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在分析时提出过这两个问题:“一是科学与宗教是否与同一事实相联系?二是科学的见识与宗教的见识是矛盾冲突还是相互补充?并据此得出两者之间的对抗模式与非对抗模式。”事实上,中世纪传统的天主教神学具有极强的排他性,由此造成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思想极其剧烈的冲突态势,这种激烈的冲突不仅表现在基督教对其他宗教、对科学思想的冲突,也表现在基督教内部,天主教与东正教,天主教与新教、清教之间,同时也表现在基督教各教派与所谓“异端”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

1、天主教与科学关系的现实定位

宗教作为一种信仰既然产生于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而进行的一种先验判断,所以在某些时候宗教情结在一些人那里可能会表现为一种冥冥中强大的内心力量,一份温和的爱心,一种歇斯底里的激情,不顾一切的勇气。理想、信念一般都不会得到现实的承诺,但这一切在当时对有的科学家们来说却鼓舞着他们运用科学向未知世界挑战。

卡斯特利恩在其论著《可疑的科学》中提出了知识与信仰的区别,从而奠定了反迫害论据的基础。“我们所能认识的只能是真理,他有赖于经验的感知或‘证明’,既通过可以接受的前提推导出必然的结论。但我们能够信仰并非真实的东西,信仰的基石不是证据或‘证明’,而是‘相信’......信仰的开始就是知识的终结。因为是什么或可被确定是什么属于知识的范畴。”堡垒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攻击时就更容易被攻破。对于基督教这种半是主动半是被迫的改变,怀德海曾说过的话可算是最为确切的解释:“宗教如果不用与科学一样的精神接受改革,它就不能恢复其固有的权威,宗教的原理或可永存;但此种原理的表现,需要不断的发展。......宗教思想可以发展为愈来愈精确的表现,摒弃未来的偶像;而宗教与科学的互相作用,就是促进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宗教宽容思想的产生无疑为科学的发展开始赢得极为宝贵的思想空间。

20世纪以来,天主教自身在理性化、世俗化道路上步伐加快,逐步完成了从自身体制到神学思想的更新,传统天主教逐步被现代天主教所取代,基督教从产生长达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进入20世纪大门的时候,因应时展的要求,需要重新整理以往留下的一切“遗产”,而这些很多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有一些则是历史的包袱,需要付出自己前所未有的勇气与智慧才能将其加以清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伴随着教会内部现实体制与神学研究的保守、开放势力当然也包括更多中立力量之间的争执、分化瓦解,在多种可能的道路中,天主教最终完成了今日形态的所谓现代更新,而对于天主教与科学的现代关系,仍然可以借用伊顿·巴博得模式对其加以分析,与现代社会与思想的特质相似,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天主教同样是一个多元、思想与现实特质复杂的混合系统,在同时态与历时态的时空转换中,我们同样需要一种多层面的维度来厘清其中的关系,事实上,很多时候对于天主教的自我更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转换而且也是深化的过程。现代天主教与科学也并非由冲突简单转换为其他模式,在相互性与交流性日益增强的时代,传统冲突模式被现代冲突所代替,存在就意味着分歧,而相互独立、对话与整合则极大地开放与拓展了天主教与科学最富有时代意义的关系空间。展现了价值巨大与层次丰富现代问题域,从而也构成了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现代语境与天主教时代特性

天主教在现实社会中何以存在?不容否认,这种存在的确显现为一种多元动态的混合形式,由于历史、现实多种因素的长期影响的结果,这既体现为一种历史化建制的遗留的形式和信仰服务团体的形式共存;也体现为一种现实中历史继承性所带来的被动性存在与积极迎合当下世界主动性存在的统一;同样也体现为一种文化性、精神性与理性的开放与封闭存在相结合的共同体。对现代天主教的分析首先存在一个需要对其进行现实定位的问题,然而试图给现代天主教划分一个准确的边界并作一个完整的定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现实世界的众多事物与现象既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一种显现。然而这种存在又不完全是绝对独立的存在,每一个事物同时又是作为对其他事物一种参照的存在,正是借助其它与之紧密相关的事物,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得以清晰与准确。

在对现代天主教的定位与分析中,科学与天主教的关系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参照体系。对于科学与天主教来说,在对其关系的论述与各自定位中,由于科学与天主教自身体系的复杂性,并非仅构成两个点、线或者面的关系。正如对科学定义需要借助一个复杂的内容和多元的体系描述一样,天主教同样如此,英国科学史家约翰·奇曼这样描述过科学,科学是一幅“地图”,在这幅“地图”中,有着无数人所寻找的点与各种各样联系通道,这一切随着时间的变化又构成了动态的多样化的图景本身,天主教亦具有同样复杂的图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纠葛,这就构成天主教与科学一种极其复杂的互动关系。

近现代西方社会的文明史表明,文艺复兴所带来人的思想的解放,以及现代社会思潮、文化形态、民族多样性、多元化的形成与发展,使得现代世界益发呈现出多元性、开放性的特征,如此,现实世界任何一种文化、思想形式都不可能具有独占性或垄断性的影响,而只能在参与中发挥其价值与影响,由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特征,所以思想与文化意识形式对现代社会的参与度也与其彼此间相互性、互动性、交流与对话的程度有关。而这与天主教在现代社会之前的情况已大不相同,文艺复兴前的中世纪,教会几乎是西方社会唯一的占主流的思想形态,科学及其他一切思想与文化几乎都是神学思想的一部分。文艺复兴、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后的相当的一段时间,天主教无论是作为实体的教会还是思想意识形式的神学,其存在空间与边界都在与科学及其他文化与思想的冲突中发生着较为剧烈的变动。作为一种相对古老但思想精神内涵积淀深厚的思想意识形态,教会并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淡出现代人的视野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对于传统质素的天然需要,再者就是教会自身所具有对现代社会适应性所具有足够的应激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主教之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力与作用发挥重新得到某种程度与形式的恢复,主要并不在于现代社会走向了天主教,而是天主教走向了现代社会。

3、天主教的理性化、世俗化道路

天主教走向现代社会一个最为重要的表现就是教会对社会关怀的强调与实践,而在神学思想领域表现为重视神学与人类经验的关联,对走向现代社会的天主教来说,教会对于传统神学思维所造成的对现实世界的傲慢、冷漠与隔绝也是深感忧虑,因此曾这样呼吁,“我们这时代的人们,虽然对自身所有发明及技能,惊奇叫绝,但对现代世界的演变,对人在世界上的地位及任务,对私人及团体所做诸般奋斗的意义,对人类和万物的宗旨等问题,却往往感到踌躇不安。故此,大公会议立意将基督所结合为一的天主子民的信德真理,予以阐明并诠解。同时,又将指出这天主子民对其寓居其内的世界所有联系、尊重及爱护。但为达成这目标,再没有比对上述诸难题,同人类直接交谈更妙。在这交谈内,教会将借助福音神光,将她在圣神教诲下。由其创立者所接受的神力神方。提供给人类。应予拯救者是人的人格;应于革新者是人的社会。因此,我们的言论全部集中于人,集中于整个人,即人的灵魂、肉体、心情、良知、理智及意志。”事实上,启示与教义构成了天主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启示与教义却需要借助于人的理性与学识才能为现代人所认知、理解、接受与传播,因此,“神学家们有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传统、圣经和教义实际上都是对历史中人类经验的一种表述,启示不是圣灵直接灌输给人类的,上帝的话语只能在人类的历史中展开,其中耶稣的一生、受难和复活是启示最完美的表达;对这个事件的经验,是由有瑕疵的人、在具体的文化处境中、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的……传统不是以某种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的一种古老的东西,而是这个群体的信仰经验通过各种形式(教会训导、圣经、教会生活、礼仪)等传承给下一代,具有未来指向的、最后会将启示完美呈现出来的动态的传统。”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现代社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关联,现代生存更多体现为一种运用性、经验性的思维方式,教会传统神学过于思辨性和形而上的思维体系已不可能再在现代人中引起太多的影响和共鸣,教会以及神学对人类经验的关注无疑表明神学对科学所对应工具理性的关注与实践,在启蒙主义世俗化浪潮中,工具理性战胜了思辨理性取得了主导地位,在传统神学中,天主教信仰需要思辨理性的论证而不断深化,而现代神学,虽然已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对工具理性的排斥,但也并未完全对其接受,神学并不需要完全抛弃其形而上思辨的超越,当然也不能完全接受甚或完全排斥工具理性,正如教会所秉承的态度一样,它需要在神性与人性、传统与现实、思辨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弹性与张力。这就表明天主教信仰的理性基础既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动态的秩序。

参考文献

[1]阿利斯特.E..麦克格拉思著, 译.科学与宗教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51.

[2]R·B·沃纳姆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第643页

[3]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38

[4]引自梵二会议文件《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第3节.

[5] 朱晓红.梵二会议和罗马天主教神学.许志伟主编.基督教思想评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182.

篇3

一、敬业的领导班子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先决条件

领导班子处于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班子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幼儿园工作中影响全局,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需要有敬业的领导班子。因此,领导班子首先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有明确的办园目标和思路;要有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和能力;要有公正廉洁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如政治思想品德、文化专业素养、领导管理能力。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要紧密团结、协调一致、互相促进、不搞内耗。第四,要注重民主管理,杜绝一人说了算,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幼儿园整体工作。

二、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保教质量的根本保证

现代管理思想强调人是管理的核心。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高低和完成任务的优劣,取决于教职工队伍素质,特别是在保教工作一线的教师,她们是幼儿园工作的主体,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实施者,对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园长要全面了解并关心全园教职工的思想、业务状况,合理安排她们的工作,用人所长,人尽其才。要注意将用人与鼓励、奖励结合,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特别注重教职工队伍建设,要对全园教职工的业务培训、进修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注意落实,要加强青年教师的锻炼培养,使其尽快适应并胜任工作,充实骨干教师力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同时,队伍的建设要坚持德才并举,将业务培训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重视政治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工职业道德和素质修养。

三、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准则

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的“法”,这是为实现幼儿园目标,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规定出的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规章制度的制定,对完成幼儿园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结合本园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民主监督机制,如设立园务委员会,教职工大会制度等,同时,要遵循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如:制度的制定应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制度应明确具体,便于执行;制度的制定要有群众性等。制度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制度具有实际意义,真正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就要重视制度的执行,执行中要注意广泛宣传教育,并严格检查督促,使规章制度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四、优化的育人环境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条件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场所。因此,幼儿园应最大限度地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有益健康发育发展的环境,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首先,要重视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如:要求教师尊重幼儿、鼓励幼儿,给予宽松的心理环境,消除幼儿的紧张和恐惧感,使幼儿在园感到快乐、开心。其次,要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如:突出室内外环境的文化品位和童趣化的特色,为幼儿提供观赏、交流的机会,陶冶幼儿情操,培养热爱自然、社会的情感等,同时还要提供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条件,通过幼儿亲自动手,培养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和情趣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第三,在创设育人环境时,要合乎安全、卫生与教育的要求,并根据本园实际逐步改善办园条件,还要注意发挥现有条件的实际效用,同时,还要发挥幼儿园的自主性,调动全园教职工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创造条件,使幼儿园达到美化、绿化、教育化、童趣化的要求。

五、扎实的卫生保健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坚强基石

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保证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而实施的各种措施。首先,要明确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如: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做到健康检查预防疾病,开展体格锻炼,加强安全工作等。其次,加强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如: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制度,加强计划性和定期检查指导,注重日常性卫生保健工作(晨检、盥洗、饮水、饮食、个人卫生、室内外环境卫生)等。第三,切实加强安全工作,重视安全制度的建立和措施的落实,注意各种活动中的安全保护问题,如: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和主题活动强化安全意识和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注重环境安全,定期检查维修,避免和消除事故隐患。第四,严把入园关(两证齐全)、进货关(正规渠道进食品和用品)、消毒关(各项消毒工作)、健康关(工作人员健康证)、检查关(检查、维修),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六、有效的教研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研工作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教研的目的一是通过研究,解决本园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形成办园特色;二是通过研究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素质。因此,幼儿园教研活动应直接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困难确定课题,如:“如何在有效的空间开展区角活动”“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等,通过研究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条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完成育人任务,才有可能带来工作效果的改进,带来保教质量的整体提高,并且进一步促进幼儿园的教育改革。

七、细致的家长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的有效手段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幼教界人士进一步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素质,光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家园共育。因此,我们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以及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抓好日常性家长工作,如:利用接送时间互相了解、沟通,运用“家园联系册”取得联系,以家长园地栏目向家长介绍有关情况;还要加强阶段性家长工作,如:家访、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新生家长学习班、家长问卷、调查表、亲子活动等等,通过这些家长工作,使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指导帮助家长,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积极和卓有成效的影响。另外,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办好幼儿园。同时,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只有这样,家园在教育上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促孩子全面发展。

八、科学的评价工作是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评价是幼儿园领导与管理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对于推动幼儿园各方面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有利于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具有激励作用,有利于调动全园教职工的积极性;评价具有反馈功能,可以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高;评价具有改革功能,有利于推动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因此,从评价标准的确立、评价方案的设计以及评价步骤,都要认真设计,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便于对比,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如: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评价表、文明班评价表、幼儿素质评价表、师德考核评价等,通过有效的评价来推动保教质量的提高。

篇4

关键词: 现代影视多媒体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创新 发展

影视多媒体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方式中的新兴教育,关系着培养符合21世纪所需的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课程,对其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都应有着全新的认识及转变,才能真正实现影视多媒体教育的教学目的。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中陈旧教学方式所日渐呈现的弱势,并积极改变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思想及观念,充分重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不断实现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的结构优化,同时不断创新影视多媒体教育的教学模式,力求在保证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使影视多媒体教育模式及内容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使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活动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

一、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通过创新而获得不断的发展。现代影视多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与之相关的教育课程也进行创新与发展。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有利于使影视多媒体知识更加贴合实际,更加具有实践性。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特别注重联系客观实际,教育教学课程设置要使相关知识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环节中,应秉承培养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理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具体的知识学习能力、掌握能力、运用能力,以确保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的开展,充分发挥其效,确保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的优化设置及创新行之有效。在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中,不仅要对教育课程本身的内容进行创新,使之有所发展,而且要更注重其与当今实际发展情况的配合发展,让课程跟着形势的创新而创新,跟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课程的优化设置及科学调整,应充分结合相关专业课程及专业知识的特点与实际应用情况,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教育教学结构模式上的调整,对重点内容进行大章节的重点讲解及学习,对非重点内容则进行适当的教育教学即可。总之,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的创新要在教学环节中删繁就简、突出学习重点,避免传统课程结构设置导致的盲目性和无重点的学习模式。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这有利于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的积极开展与实施,对于切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及专业化水平上,力求使学生对专业课的操作水平及实践水平得到稳步的提高。学生专业课综合运用操作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来讲就是在自如运用计算机进行各项技术操作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各种动画制作软件、视频制作及合成软件等;同时,学生能够掌握相关软件应用技术及能力。因此,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的课程设置,需要在充分保障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并提高学生艺术感知力的相关欣赏课程,不仅使学生充分掌握影视多媒体教育的相关学习技能,如影视脚本的编写、节目视频的拍摄及录制、音频作品的制作等,同时也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及艺术情操得以熏陶及培养。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及发展应紧跟社会发展及变化的脚步,以实现自身教育内容的不断创新。同时,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掌握科学技术及数字媒体的发展态势,做到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与时俱进,才是实现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不断创新及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都占据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地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外部刺激的方式,传递教学相关知识信息。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负责接收来源于外部的刺激,也就是接收教师传递的相关知识及信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这种陈旧的教学关系及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一定的制约,间接造成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受到遏制。为使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得以积极地开展,并使其教育方法得到创新及发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陈旧的结构及模式十分重要。

随着网络及各种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要不断创新,并在创新中寻求发展。新媒体的发展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多样化。新媒体发展及新课改实施对学生产生的相关刺激及影响,要求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及变革。教师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的探索与研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讨论及研究,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发挥教育活动中主人翁的地位。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巩固了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对于拓展学生知识范围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以就业需求为基本导向,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技能为核心任务,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切实提高并保证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及实现,积极开展多种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创新教学实践活动,是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多方建立、拓展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平台,建立教育机构及社会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有利于实现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教育机构负责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技术及能力的培养;学生完成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就可以到与教育机构相联动的社会部门,通过与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合作完成相关项目及工作,巩固学校所学的现代影视多媒体知识,丰富社会阅历,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新媒体相关的影视作品大赛及各种原创影视作品比赛,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充分锻炼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能力。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教育现状中一些明显的弊端得以消除。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运用,有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硬件设施不足问题,也使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得以改善。另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感受能力的培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使教师对知识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及讨论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及合作,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最终形成了自身的知识结构。这种通过交流、合作及亲身实践过程而形成的知识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记忆及巩固,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总的来说,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使教育教学活动具有开放性,充分保证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使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素质,顺应了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现代影视多媒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应受到充分重视及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葛文治.论多媒体教育手段在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07,(02).

篇5

大学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最重要阵营,教学资源立体化是网络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前提。我们都知道,学校为了实现网络上远程开放教育以及开展大学名师名家课堂教学视频化不管是在教学、管理、资源、课程、平台等方面做足了功课,以使达到线上线下人群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和综合利用化,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开放式网络的远程教育服务与质量,推进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使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创改,把网络课程资源内容模块化和一体化,让教学名师、名家在线制作和设计网络课程的学习包、视频教学以及精品教学资源,从而达到共享,线上线下学员时刻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它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学习方式。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搭建多种课程资源形式、多种媒体的学习方法、方便快捷的交互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工具来创建自己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名师名家的空间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远程开放式教育教学中,将会充分建立立体化课程资源体系和网络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充分发挥其应用效能,并引导学习者使用丰富完备的课程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根据现代开放式大学将如何建设好名师空间课堂的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大学教学名师以及校外的教学名师及名家是学校高效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序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在学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师网络空间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学校的办学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名师空间课堂的建立需要他们建立一套完整的优质实用、丰富易学的课程资源,并形成一体化、综合化的利用,名师空间课堂资源的建立是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运用名师课堂教学技术是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各大院校提高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而这里的课程资源是指名师教学体系构建的一种资源库,且运用于远程开放教育和网络课堂线上线下教学的资源,它们基本上涵盖课件PPT、教案、授课大纲、影音视频、线上线下问答、虚拟实训操作等多种媒体资源,根据名师的教学过程和实训演练,就能够较完整地为学习者提供课程导学促学、教学辅导、互动交流以及和考试辅导等系列教学内容。网络课程是一个较为全面的初步课程框架,只需根据学校制定的内容规范完成相应的内容建设,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整合即可,但是名师空间课堂构建还需要一些原则。

第一,具有目的性原则。名师空间课堂要有利于用于学校的评价体系,还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名师课堂的设计过程中,学校需给予大力支持,使他们建立的网络教学一方面要遵循学校的教学改革,另一方面要对人才培养具有效果,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对于这样的目的要求能够让被学习者通过名师教学资源体系的各个环节,学习需求明了,对所学习的内容针和问题还可以进行反复训练,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使名师课堂不仅具有引导功能,还能促进被学习者的良性学习发展,所以目的性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具有系统性原则。名师课堂由一门或多门课程内容建设组合而成,各课程内容应该遵循该课程相应的教学逻辑关系,一门课它们既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本课程专业理论主要核心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所在,同时还要反映出实操练习的重点、难点,教学视频尤其突出该些点演练步骤。每一个实训环节由每个步骤组成,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操它们是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示范和学习步骤。名师空间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层次以这样的形式建立非常清晰明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使名师教学覆盖所需学习操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形成一个题链,使学习者对该门课程有着系统化的学习进度与提升。

第三,具有可操作性原则。名师空间课堂体系的构建是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定和科学管理服务的,它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广大学生和学习者能学有所成,能得到学校和社会性的广泛认可,并始终能够应用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评价体系之中。因此,名师网络课程应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它的可操作性主要是强调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构建中具实际应用的效果,并且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们所要学习和收获的知识与技能财富,使名师课堂教学明确而得到较高的信誉与有用的结论。

第四,具有科学性原则。学校对名师空间课堂体系构建的管理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不管校方还是教师方他们所要提供的政策和教师所教学内容即必须遵循现代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现代信息化、科技化社会发展的所学需求。名师的网络课程必须能够较为真实的客观授课,内容知识点及技能技艺展示符合学生所能够吸收的资源,从而反之能使所学者对名师课堂教学效果反映具备一定的教学创新领导力水平。当然,我们认知为名师网络空间课堂是该名师必须将学术研究视角和技能本领投射到所学习者这个学习主体上,是关注学习者在认知、学习、实践中到底汲取了怎样的知识与本领?这个问题是需要他们教学的科学性,具有研究应用的价值,这样彩绘使学习者在理论与实践应用中提升专业水平。

名师空间课堂的教学发展是当下每个大学需要提倡和发扬,它有利于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课堂课外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与技能的培养,它能有效成立一个立体化的课程资源教学库,能使众多的爱好学习这汲取知识的养分。诚然,名师他必须具备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超的学术境界。艺术家、名家的境界是对每一位学生和被学者学习影响之巨大,声誉之高是对一名教师课堂教学的崇高礼赞。名师也需具备一定的职业态度,要把网络空间课堂教学当成职业的一种奉献境界。在MOOC思潮的学习信息化推动下,名师网络空间课堂教学这一趋势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推进与强化。与此同时,无论在高等教育还是在在基础教育领域,我国从2012年开始,远程化教育、网络教学、翻转课堂都及其受到越来越多学习爱好这的关注,我们需要结合大学专业课程实际与学科研究实践以及人才培养需求,应该付诸行动去做好大学教育教学极具特色的名师空间课堂。

可以说,在国内大学的名师课堂建设还被看好,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校方自身的问题,教育成本放低了,推广就少了,信息源就稀缺了。想要得到深化与发展还要加快和做足改革创新的步履,加大投入力量,才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拓展。众所周知,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网络课堂学习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而对于名师网络空间课堂教学方式学习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缺乏对动手实践学习本质的体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学习者在网络课程里学习只觉得所学只是一些专业理论知识,而对实践动手能力却始终提高不起来。如果我们缺乏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本质的提升,课程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学习这就难免会在具体的实操中丧失了动手能力,光看不练是没有用的。

篇6

关键词:民生;民生科技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28—0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民生科技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直接反映科学技术解决民生问题的程度和领域,因此很有有必要对民生科技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民生问题的内涵

民生是指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包括社会全体成员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等所有涉及民众的生存、生活和生计。民生是不同时代关注的重要领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不同时代、历史条件、科技水平和社会因素不同,民生问题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关注领域。

二、解决中国目前民生问题的科技需求

(一)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提高经济实力需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现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经济竞争,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能力的竞争就看各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决定企业发展的潜力,所以,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需要和支撑。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等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实力和水平。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依靠科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方面,转变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科技作为支撑。

3、实现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科技支撑。科学发展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比较明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互短缺的矛盾也是很突出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

(二)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科学技术的文化建设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与文化呈现相融性,基本上科学技术与人类处于和谐状态,人与自然、人与机器处于和谐状态。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又呈现出新的融合趋向。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本身呈现融合趋向,而且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呈现融合趋向。出现了大量的综合性学科和交叉学科。

2、科学史教育是培养当代可持续发展文化的重要方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通过产业革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培养可持续发展文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而科学史教育有助于培养可持续发展文化。科学史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人类整体的发展脉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1、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性保障。节能首先是国民经济结构问题,必须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通过技术进步节能的潜力也非常大。环保技术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环保技术涉及领域之广,影响范围之大,它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环保技术可以通过渗透、延长产业链等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实践基础。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基础和具体措施。

(四)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应加快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建设包括的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任务之艰巨。而科技对社会建设提供了支撑。

(五)政治建设过程中的科技需求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间接影响政治的进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法制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等政治建设任务,政治建设需要科技支撑。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实现工业化目标。这不仅是我们实现工业化的捷径,也是必由之路。

2、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一种新兴的尖端技术,为我们的技术革命带来了新思路。它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减少资源消耗。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在以创新和技术升级这个大的国际背景下,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各个国家依靠科技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相互借鉴,但又必须依照本国的国情,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一、学习情感的培养 

即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主要有:1.对待物理知识、技能的态度,如,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2.科学的求知态度,如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自信心,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有自强、自立的独立精神和勇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等。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把情感因素引入教学当中。许多事实证明真挚、平等地与学生对话,是与学生沟通感情、交流思想最重要的手段。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而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学又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人生价值情感的培养

即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主要是指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主要是指积极上进、有崇高的理想及对人生信念的执著追求等。

物理学发展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价值,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家遇到困难如何思考、怎样通过探索达到目的,都是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引导学生感受物理学家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精神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得到磨炼,鉴赏力得到提高,从而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对美和善的辨别能力和追求热情,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物理学史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教育因素,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方面能产生出独特的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科学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如在讲《光现象》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提出光的色散概念比牛顿早1500多年。在讲《电磁转换》时指出:北宋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记述磁偏角的人,指南针、印刷、造纸和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辉煌创造,是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我们引以自豪的科技成果也数不胜数: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于1946年在巴黎发现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1957年美籍华人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否定宇称守恒定律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奖;钱学森、吴有训、吴健雄等物理学家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赤诚的报国之心应该为中学生所崇尚、所追求。充分挖掘和利用物理学发展史中的情感材料进行情感培养,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物理文化及发明成就,以及现代物理学家的事迹和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学习探索物理世界的热情,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向。

三、社会情感的培养

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等。此外,还有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和美感等。

培养有社会情感的学生,是社会的要求,也是物理教学的责任。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史上产生了的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在从蒸汽时代到电子时代,从电子时代到原子能时代,从原子能时代到今天的信息时代,在科学发展的伟大进程中,科学的进步带来了人类文明的同步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来,尤其是世界经济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中,科学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让人们猝不及防。

例如在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核污染、核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确立正确的社会评价观。使他们“学会关怀”:关怀社会,关爱环境,关怀全球的发展,关怀人类的命运,关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问题。并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篇8

理性是指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等把握事物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思维活动,是人类精神希望超越有限性、特殊性和虚假性而追求无限性、普遍性和实在性的一种明智合逻辑的思维状态。科学理性是指以批判反思和严谨实证来指导科学技术研究过程的思维活动。其表现为:科学家以反思为前提,运用不同历史阶段下发展和充实着的思维方式,去探索经验与现象世界背后的规律和秩序。“反思”一为质疑常在的现象世界和常识,二是用反推方式力求寻找经验世界背后的根源。古希腊科学哲学家试图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情怀质疑变动着的世界,追溯万物存在的原因,以归结成某些规律。在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崛起的17和18世纪,为“追求内在结构”,那些富有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们承袭并丰富了古希腊的“理性”内涵———以自然科学为范式,尤其是利用数学、物理学和实验科学等手段,省察并试图描述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方式,甚而扩展到寻求社会合理性存在的隐蔽物。而在反思自然的同时也在审视人和社会自身内外的存在,找寻存在的根基。霍布斯用数学发展的成果来精确地计算人与财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社会规则,以取代以往的“君权神授”规则。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务实认真、严谨实证地变异旧结构,推出新结构,整合科学思维手段,促成坚实的科学技术操作和实在的科学技术成果,研究出各种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产品,方便人的日用生活,或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将科学技术成果愉悦人的心灵,扩大生活的视野。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理性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科学发展史。目前,科学技术参与社会发展的力量日益增强,科技发展衍生出来的危险已经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与民主意识也应成为科学理性的内在要素之一。现代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科学与技术的研发活动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基本上是服从于各自民族、国家和地方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国家发展目标联系密切。1994年美国克林顿总统与戈尔副总统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1996年美国国家技术委员会发表了《技术与国家利益》,美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就是对冷战后世界知识经济新时代挑战的积极反应。政治家们在试图扩大统治规模基础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

因此,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研究机构背后的推动力已不能归为纯粹的寻求真理的兴趣,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在推动力方面承担着重要分量,科学权威的社会效用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治团体的权威和经济利益集团的权威。哥本哈根大会关于减排的协议难以协调一致,就体现了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标准的合理性问题的复杂性。现代社会关于“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标准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科学技术哲学家们关注的对象。波普尔的“科学是批判性的”观念使部分人产生了科学(道德和思想的)自治原则来回应这个标准。自治原则本能地排斥外部权威,那么,“合理性”标准就需要强调每一涉及科学技术工作的公民的思想警察———责任和良心。作为公众心目中的知识精英,科学技术人员的知识权威奠定了他们的行为与主张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然而,另一方面,今天的科学共同体已经是相当强大了,它们和政治团体、经济世界相互链接,修整与外部世界的人际关系和回应它们的要求,然后用自己的方式阐释科学和技术的合理性问题。大多数科学家的自治原则在极大程度上受制于外部的利益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研究与使用者的思想警察———责任和良心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扭曲。所以在强大的科学团体中,若要坚持批判与反思意识和严谨实证意识,那么责任与民主意识作为它治原则的核心是很有必要的。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强大,人类逐渐膨胀了征服自然和干预自然的野心和能力。但与此同时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越来越重。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风险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无法一时确定其发展利弊,有时要经历一两代人后才能见到端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做科研想问题就要从全局出发,尤其在重大科研项目上要以人为本,尊重民众意见,发挥民主作风,让民众有知情权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而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要有责任率先听取民众,尤其是人文社科学者们的意见。毕竟科学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与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未来发展无法脱离的状态下,只有将批判与反思意识、严谨实证意识、责任与民主意识构成有机的统一,才是科学理性在现代社会的完整诠释。而这三者有机统一下的科学理性才能引导科技人员完成科学技术活动的四个层面:求真———介于实在与表象之间提高真理的程度,一步步地接近较为完备的知识体系;求智———探求各种思维手段和方法;求善———以分析、处理和解答诸多现象满足诸种便利,借能力上的自由支撑主体精神的自由;求美--以富有艺术美感的满足各种视觉需求的成品呈现科学探索的成果。这样,无论个体还是共同体,其科学行为目标才可自始至终都朝向科学技术文化的内在价值:在求真求智求善中得以最终完成与周遭世界的和谐一体,并自由开展活动,脱离科学生命的盲目性,即通过获取确定性知识与思维手段来促进人挣脱各种外物枷锁,以各种科学思维手段把“我透过科学技术可以期望什么”的意愿与“我应当做什么”的行动相互统一,使科学技术人员的自由从精神的领域走向现实的世界。

二、人文艺术特质:科技文化的灵性元素

科学技术始终受到社会人文文化氛围的无形塑造和潜移默化的滋养。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活动已经无法脱离由社会意识形态、伦理观念、行为方式、艺术性符号等构成的整体性人文知识环境。20世纪下半叶,高科技是伴随着批判性人文文化的兴起而出现的。这种批判性人文文化以个体人和人类为本,通过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来规范和约束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和方向。这也导致人的“克隆”至今都是各国严禁之事。正如美国的曼哈顿工程和中国的三峡工程建设那样,整体性人文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型科学技术工程的形成和发展规模。目前文化产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下日益成为国家利益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技术文化作为反映真实世界的猜想和验证,一直是由专门的解释共同体所制订或约定的产物。

一系列的科学术语其实是在社会环境、政治观点、经济刺激、军事利益和意识形态气候等构成的复杂人文环境网络中创造出来的。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者和技术使用者的科技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技术制度与伦理等内容是在基础性知识一统化趋势下构建的。现在具有创新力的科学技术队伍也呈现出多学科人员共处局面,科学研究活动日益呈综合性发展,研究过程采用会诊方式考虑方方面面,研讨对象是自然界、人、社会三者的复杂关系,研究路径的突破以交叉学科为基础,这种整体化人文环境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人性和灵性的滋养,构筑了和谐的科学技术文化。人文特质赋予科学技术文化以人性化特点,满足社会和个人精神层面的终极关怀,是精神境界和未来发展的基础。1918年在《北京大学学刊》发刊词中明确指出:“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之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自然科学者,局于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乎科学,即最超然玄学亦不能与科学无关。”[1]169对于科学技术活动主体来说,人文修养回答了“如何做人做事”的问题,这是衡量人格高低的一把尺度,体现了个人度量涵养的深浅,影响主体对本研究领域、社会、国家,甚至对全球范围的见识远见。对主体思维的物质基础来说,人的右脑掌管语言知识和形象思维,人文底蕴对右脑的使用与开发具有直接的生理激发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了思维的智慧与愚钝。对于科学技术产品来说,其外在形式和内在寓意唯有具备符合社会进步及人类整体需求的人文因子才能促进事业发展、社会文明和人心和谐。对于高科技事业来说,唯有充满人文的活力,以人为本,处处考虑人的需要,才能被社会高扬,充分发挥其全面作用而非单纯的工具性意义。反过来,人文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内容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技术产物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方面的反映,是对时代科学技术生活的再理解和再塑造。人文作品直接关注人生与社会现实,着力挖掘日常科学技术生活表层下涌动的各种潜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催促人类用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与结果影响社会。虽然科学技术研发活动及其成果对国家与民族的综合实力具有提升作用,但是有时也会具有震撼性的破坏力。这种推进或破坏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文化之人文特质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影响到社会的进退,国际地位的高低,甚至直接关乎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存亡。

艺术特质赋予科学技术文化的灵性内容,贯穿在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客体和过程的始终。“科学就是一种发明,一种与艺术同样意味深长、同样神秘的创造行为”[2]。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无法分离。首先,它们两者之间具有共同性:都具有事实和假想两重性特点。无论多么逼真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假设和想像的成分,否则就丧失了美感;无论多么奇异的艺术创作都是具有真实的情感、内在思想和理性的操作过程,否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科学技术也具有这样的两重性。既定的原理公式与现在的事实间存在着差距,促使人们去假想有新的原理存在以吻合现实,然后在理性指导下实实在在去追寻想象之新理论。正因如此,“想象力才能转到新的轨道上,以一种类似艺术创作中的审美要求,在科学创新中作出选择”[3]260。其次,在两者活动过程中具有互补性。艺术感强的人往往具有敏锐的捕捉力,对附在科学技术上的和谐性美感能快速把握,这常常能引导有意识的科学证明与技术革新。这其实就是大脑的无意识活动(灵感、直觉等)。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认为科学的探讨和研究本身就包含着至美。没有美感的人其实很难成为发明家和科学家。在科学技术实践中艺术的美学标准和科学的逻辑标准、技术的经验标准总是一起参与真理的探索,使科学真理与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3]260。

技术又有技艺之名,这本身就体现了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尤其对实用技术或应用技术来说,艺术的各种形式与元素从没有被忽略过。“应用艺术,或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与其说接近于高雅艺术,不如说更接近科学”[4]339。现代建筑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产物,但是它们中最出类拔萃的设计却更接近艺术。在发达国家陆续进入后现代物质财富丰裕化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强调实用向审美、真实向虚拟、理论中心化向离散化多元化方向转化,人类更加需要“穿过实在世界之门,进入科学幻想、艺术建构和神思遐想的空间”[5]。从更高层次来说,艺术是解除大自然对人的束缚,因而科学技术对大自然的解放最终被归结为浪漫的艺术革命。马尔库塞受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启发,提出科学技术人员要在艺术因子的参与下联合科学技术力量,将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自然的解放”就是要恢复自然中活生生的向上的力量,恢复与生活相异的、消耗在无休止的竞争中的美的特性,这些美的特性表示着自由的新的特性[6]。如今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关注领域涵盖社会学领域的相关问题、生命科学中人与自然物的生存问题、技术操作和艺术的表现形式的关联研究、社会科学技术与自然科学技术的融合性研究等问题。这样的研究需以丰富且奇异的想象力突破常规思维,在比较全面的范围内实现人、自然、社会的解放。

在古代大科学时代,科学和哲学、艺术的身份很难单独拆分开来,它们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大凡西方世界研究科学技术的人常常在艺术氛围中寻求灵感。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和科学家达芬奇就是运用视觉原理开拓绘画事业的辉煌,同时又不乏对人类的关注和生活的思考。“爱因斯坦在思想自传中坚定地明确表达了对背景知识方面作出贡献的几个人的感激之情,他在神话般的研究中利用了这些知识。其中,他提到了莫扎特。”音乐激发了科学研究。“爱因斯坦称玻尔的第一个突破非常具有音乐性,……天文学家开普勒声称他听到了天籁之音”[4]262。爱因斯坦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约而同地把小提琴的演奏当作终身之好。钱学森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对总理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7]。1982年他就提出“科学和艺术相结合,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8]426。1994年他专门写了《科学的艺术和艺术的科学》一书,把科学和艺术这一冷一热的结合誉为创新之路。1999年钱学敏在《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一文中评价钱学森:“心目中,不仅拥有一个广泛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还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里,他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绘画、书法等等,都用心体会并有独到的见解。”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想;科学方法;课堂讨论

在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实施的研究性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占有主导地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理科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大学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与教学督导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供各位同仁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思想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数千年文化思想发展与继承的结晶,现代科学特点之一是发展神速,呈现了知识量激增和知识更新,新陈代谢加速的形势。以此出发,知识的学习是无穷尽的,学习并掌握一门学科或一堂课的基本内容只是走了一个台阶,而形成这些内容或问题(定义、定律、规律、原理……)的历史背景,提出或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观点和方法则是教学中的精髓所在,这些东西能使学生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这也就是我们的先辈早就说过的“与其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或者说,思想是课堂教学的龙骨。为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一道去分析、研究、探索、发现,一道跟随历史发展的足迹去类比、归纳、演绎、综合、假定……在引入新课时,也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所要讨论问题的实验材料、各种矛盾或困难,可以这样向学生表述:“这就是当时摆在科学大师面前的难题,也是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请大家和我一道思考。”例如,在物理和化学专业的量子物理(或量子力学)、结构化学课中,电子自旋的本质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自旋的本质至今仍是一个谜,诺贝尔奖的桂冠正等待着勇于攀登者去探索!”正是这种诱导与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研究问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与探本求源的积极性,这种亲历探究,是让学生真正体验科学魅力的最佳途径。

任何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任何科学的内涵都有不少有关人的丰富的内容。每一个科学规律,每一个科学发现不仅伴随着这些智者长年累月的艰苦探索,也几乎都伴随着无数次失败或失误,从成功与失误的对比中,更能使学生得到启迪,更利于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就曾感触至深地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为此,要求教师能有机地、恰如其分、不喧宾夺主地结合课程内容阐述科学史。已故北大化学家付鹰教授说得好:“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理科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事例(如物理学中热的本质、光的本性、化学中的电离学说……)进行分析,从成功与失误,正确与错误,一个观点或另一个观点的对比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跟踪历史的步伐去探索与判断。在“结构化学”课量子力学基础中讲爱因斯坦关于光量子假设时,我们用几分钟讲了普朗克的悲剧: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发展到了很完善的地步,以至不少物理学家公开声称,物理学的基本定律已被发现完了,剩下的事仅仅是解方程,“玩弄”数字符号罢了。可是随着人们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典物理学的天空出现了两朵乌云。其一就是黑体辐射的规律,维恩和瑞利・金斯的理论都只能解释部分现象,如果按照瑞利・金斯公式,在紫外波段能量将发散,这就是艾伦费思特所说的紫外灾难。1900年当时已年过40的普朗克运用内插法将维恩与瑞利・金斯的两个公式结合成一个新的公式,能完全与实验吻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朗克公式。在这个公式中他不得不提出一个假设:E=hv――“能量子”,普朗克也因此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他日夜操劳:或者把能量子假设纳入经典理论的轨道,或者寻找回避这一假设的途径。就这样整整花了十五年,力图放弃这一革命的假设。他有一次和儿子散步时,甚至说:“我现在做的事或者毫无贡献,或者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现。”就在旧的传统观念禁锢普朗克思想的时候,1905年当时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接过并推广了由普朗克提出几乎又被他扼杀的能量子假设,提出了新的“光量子”假设,建立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同年,爱因斯坦还用能量子假设探讨了固体的比热。可是就在此时,普朗克还认为爱因斯坦“在其思辨中有时可能走得太远了”。普朗克的这个悲剧是发人深省的。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中,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文化艺术的熏陶也是激发科学家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群论,在物理和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源于“对称性”这一基本概念,而对称性又源于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古希腊、古埃及、我国殷商时期出土的大量文物中,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到飞天的,无不呈现为各种各样的对称图案。正是这种对称性,导致了一系列守恒定律,其中由左右对称导致的宇称守恒律,它们都被认为是永恒的颠不可破的绝对真理。至20世纪50年代,在亚原子领域,种种实验表明:θ介子与τ介子具有相同的质量、电荷与寿命,应为同一种κ介子,但在衰变中却显示它们的宇称不相同,与其他实验矛盾,这就是著名的之θ~τ谜。坚信宇称守恒的绝大多数物理学家对此迷惑不解,而深受中国古老文化熏陶的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也许受了阴阳太极图的启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及实验验证的建议。可是当时另一位很著名的以理论思维极强、发现错误见长的物理学家泡利却扬言:“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软弱的左撇子,我可以跟任何人打赌,做出来的结果一定是左右对称的。”以中国女科学家吴健雄为首的实验小组证实了这一发现。李、杨因此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对于理科生也是有益的。事实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多才多艺。如: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也是一个造诣很深的哲学家,一个很优秀的小提琴手。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的文学水平很高,杨振宁称赞他的文章是“秋水文章不染尘”,没有一点渣子,他的笔是神来之笔。我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苏步青的文采都令人称羡。因此,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花3~5分钟,用三言两语“打侃”,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

在科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绝对真理少之又少,现今广泛呈现在各学科中的定理、定律或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随着生产力水平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这些相对真理或则被,或则会被修改、被完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以辩证

的发展的观点讲解这些内容,要讲它们的局限和不足。要使学生不仅对定理、定律不迷信、不僵化,反而有敢于挑刺、敢于质疑的叛逆精神。教师还可结合自己的科研向学生简介自己的构思,引导学生去创造。例如,我们在结构化学中,对阐释分子结构中的两种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与价键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不足与发展前景,也简介我们自己的工作。这样不仅破除了大二学生对科研的神秘感,也激起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科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科学方法是人们发现真理和改造自然的桥梁与手段。一般地说,科学方法包括归纳、演绎、观察、实验、假定、类比、推断、分类、理想模型、思想实验等方法。在课堂中结合科学史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就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作为知识活动结果的结论,还可以学到如何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进行创造,发展科学。

在科学发展史中,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创造,取得重大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众所周知,抽象的逻辑思维与演绎是数学家发展数学的最基本方法,数学领域的绝大部分辉煌成果都由此而得。类比法是古今中外物理学家最常运用的思维方法,类比使物理学家取得重大突破的例子不胜枚举:库仑定律把静电相互作用与万有引力类比;卢瑟福将原子结构与太阳系进行类比;德布罗意将微观粒子与光子类比;薛定谔将物质波与机械波类比……归纳法是使化学家取得重大发现的主要方法之一,人们熟知的元素周期律就是门捷列夫在分析当时已发现的六十余种化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量的关系后归纳得出的。在当代,对有机合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也是以大量有机化学实践为基础,正确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方法而得出的,这一规律的发现者之霍夫曼因此获1981年诺贝尔奖。在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中也可举出许多类似的例子。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晓本学科的科学发展史,更要善于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若能在讲授中逻辑思维缜密、推理演绎严格、讲授语言简练准确,娓娓道来、滔滔不绝,这种示范作用将使学生折服,受益终身。我国著名科学家吴有训两支粉笔讲完一堂课的完美形象,使同样是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在进入耄耋之年后仍念念不忘。

三、课堂讨论――激发创新火花的催化剂

在以学生为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实施时,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适量的课堂讨论,是激发创新火花的催化剂。上世纪中叶以著名物理学家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培养了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以各种形式进行的学术讨论会对科学创造或发现所带来的推动作用是举世闻名的。

篇10

关键词:山水城市;城市建设;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87-01

一、山水城市的概念,思想与精神

山水园林城市是由钱学森在1990年给吴良镛的信中提出,指出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新“山水城市”概念。

山水城市的概念包涵了三点精神:

1、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2、山水城市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3、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技术城市。

山水城市的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

一个基本特色:山水城市构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两个方面:“山水”自然一面,“城市”社会一面。

三个特性: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

四个高:高文化、高技术、高情感、高级生态城市。

五个特征: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共雅。

二、山水城市理论在濮阳新区规划建设中的运用

(一)濮阳市新区概况

濮阳新区位于濮阳市北部,东至S209,南至晋豫鲁铁路通道,西至大广高速,北至清丰县马庄桥镇北边界,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新区规划依托引黄调节水库、马颊河等水系,打造一个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

(二)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打造一山一水一世界的意境

目前,濮阳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工程建设用地已获国务院批准并开工。水库批复占地面积8264亩,其中水域面积4800亩,东湖水面约2200亩,西湖水面约1800亩,东湖与西湖之间由渠道相连,建有18座跨渠桥梁,并与城市水系相连,打造灵韵濮水的秀美景观,形成新区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

东湖和西湖是濮阳引黄灌溉调节水库中的两颗碧珠,其中东湖公园主“动”,设计将濮阳的文化精髓荟萃一处,形成综合型城市公园,大型“龙”文化主题游园。西湖生态园主“静”,定位为“城市绿肺”、并沿南北伸展成城市绿轴。设计上以“生态低碳、自然朴雅”为理念。未来更可将“四组团”连通,形成车行路上,人行岸边,舟行水中,如画中游的美景……

在东湖中部,将起堆土成山,沿濮范高速南侧向西延伸,于行政中心背面形成主峰,收于化工路东侧,名曰“龙脊山”,主峰5座,最高约35米,地表绿化后最高可达50米。整个山体取龙行天下之意,形似游龙,起伏跌宕。

(三)注重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建设

作为中华第一龙的发源地,濮阳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始祖文化、神龙文化、孔儒文化,到姓氏文化、曲艺文化、石油文化等,为打造特色濮阳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人文资源。濮阳新区起步区作为濮阳的窗口,在设计规划理念上也凸显出了这座城市悠久而灿烂的传统历史文化。

行政文化中心区的文化中心组团策划布局了龙文化博物馆、图文信息中心、会展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与城市规划馆,同时还在开州路中轴线上设计布局了“玉龙”雕塑,与开州路南段现城区的中心公园内“红龙”雕塑相呼应,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城市主轴。

而在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内,更是到处彰显出濮阳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形文化长廊用多样的手法再现了濮阳三千多年的杂技发展史;凤凰广场以凤凰为主题,与水秀龙珠馆共同组成龙凤文化广场,共同谱写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民间杂技演绎区和国际杂技演绎区,不仅可以让游人体验传统杂技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也可以促进传统杂技文化与国际杂技文化的交流。

在未来的濮阳新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畅通无阻,一片片碧水微波荡漾,一座座公园供人畅游。濮阳,一个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将在不远的将来华丽亮相。

三、结语

创建山水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各地应结合实际,边建设,边完善,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自然能真正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