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教育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修身;齐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家庭成员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对国家、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独特的功能。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湖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由此可见,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学校教育不可能取代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重视研究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完整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回顾、研究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探索其有价值的内容,对搞好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齐家与治国相联的家庭教育目的论

我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其经济特点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特点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依赖性较大。一般衣食等物质生活资料主要在家庭中生产,由家庭成员共同享用。这一方面导致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很强的依赖性、关系的密切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受关注性。因为家庭成员接受家庭教育的程度与其家庭生活质量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克绍箕裘”的说法,这是说,有许多“家业”、“家传”、“家学”都是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的。

另外,我国古代社会是很重视血缘宗法关系的,这便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政治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获罪,株连九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密切关系的生动写照。正是由于家庭某一成员的发展对家庭其他成员、对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家庭的管理,为了家族的命运,家庭教育便受到古人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将教育子女视为父母的天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温公家范》等诸多颇有影响的家教方面的著作相继问世,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然而,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停留、局限于此,他们将家庭教育与治国相联系,将家庭教育的目的提高到了治国的高度。他们认为理想的社会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基础之上的。《孟子·离娄上》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大学》中也提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由此可见,古人将齐家看做是治国的基础,将家与国统一起来,认为在家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秩序与在国维护君君臣臣的政治秩序是一致的;认为在家若能事亲,在国则必能事君;在家若能尽孝,在国则必能尽忠。孔子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论语·学而]将孝悌与忠顺相联系,家庭教育既能为小家培养孝顺之子,又能为大家(国家)培养尽忠之臣。因此统治者便对家庭教育大力提倡。在我国古代社会搞好家庭教育不仅成为个人的需要、家庭的需要,更成为国家的需要。

二、以修身为根本的家庭教育内容论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论十分重视人的培养,将培养完美人格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受其影响,也非常重视教育子女如何做人,重视子女人格的完善。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强调品学兼求,但把人格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认为学高不是真正的目的,学高是为了品高。学会做人,以修养德行为求学目的,应该说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为了培养后代完美的人格,伦理道德教育便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1.志向教育。立志是修身之基,因为志向是人行为的强大动力,只有确立志向,才会明确努力的方向,才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向着目标前行。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会随波逐流,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古人在这方面有许多论述。如诸葛亮在其《诫子书》中写到:“夫学,欲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宋人张载在其《经学理窟·义理》中写到:“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中也提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既然志向如此重要,那么应教育子女树立什么样的志向呢?古人要求子女要立圣贤之志,要立志以报其国。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掩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不强毅,意不慷慨,待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岳母刺字”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教子立大志,教子与治国相联系的一个典型例证。重爱国大节,小家与大家相联;重民族气节,个人与民族一体,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曾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待人教育。如何待人,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待人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子女如何对待父母。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我国古代对如何为孝有着非常详尽的阐述,如《孝经》中曾经提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哀则致其丧,祭则致其严。”[孝经]这是对如何侍奉父母所进行的理论上的阐述,而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则用具体的实例更加生动地展现了孝的内涵。在对待他人方面,古人重视教育后代谨慎做人,谦让待人,与人为善。《周易》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教育子女在处理人我关系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诚实守信是古人所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礼记·曲礼》中曾提到“幼子常视(示)勿诳”[礼记·曲礼],强调应该将诚信植根于孩子的心中。古人将诚信作为“正性”、“养心”、“成德”的基础。“曾子杀猪”的故事是信而勿欺的典范,曾子为了给儿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不顾妻子的阻拦,为兑现诺言而不惜杀猪,成为流传千古的教子佳话。

3.勤奋好学教育。古人认为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而且可以使人明白事理,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改变人的精神气质。然而学习必须从点滴学起,由渐次积累而成,必须经历一个由量到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艰难过程。为了早日成才,学习必须强调一个勤字。勤奋好学是获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即使是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能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因此古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特别重视对子女的勤学教育。如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就列举了许多古人勤学的例子,“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驾。”以此来教育其后人勤学、惜时,不虚度时光,以求有所成就。在咸丰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写道:“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

4.勤俭教育。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视对后代进行勤俭教育,希望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后代居安思危的意识和自立的能力,以求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司马光曾专门写有《训俭示康》,从正反两方面阐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朱柏庐在其《治家格言》中也教导后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非常崇尚节俭,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勤俭二字约束自己,而且还经常对其家人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他在《书赠仲弟六则》中写道:“凡多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多欲如好衣、好食、好声色、好书画古玩之类,皆可浪费破家。弟向无癖嗜之好,而颇有好动之弊。今日思作某事,明日思访某客,所费日增而不觉。此后讲求俭约,首戒好动。不轻出门,不轻举事。不特不作无益之事,即修理桥梁、道路、寺观、善堂,亦不可轻作。举动多则私费大矣。其次,则仆从宜少,所谓食之者寡也。再次,则送情宜减,所谓用之者舒也。否则今日不俭,异日必多欠债。既负累于亲友,亦贻累于子孙。”这种勤俭持家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5.重视行为习惯的培养。古人除了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观念的灌输外,还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礼记·内则》中就提出了按儿童的年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思想。“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礼记·内则]后人继承这一思想,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举止、言谈、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古人之所以重视对子女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出发点还是着眼于根据子女的认识水平,进行养正教育。宋代朱熹主张从学习眼前之事开始,通过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进而为学其理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是以修身为根本的,在修身方面论述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三、重视早教、习染,反对溺爱的家庭教育方法论

1.重视早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特别重视早期教育,《大戴礼记·保傅篇》中有“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大戴礼记·保傅篇]汉代贾谊也提出“早谕教”的观点,有许多家教论著中都提出施教应从胎教做起,并提出了一些胎教主张。如颜之推在其所著《颜氏家训》中就曾指出:“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声音滋味,以礼节之。”认为如果无法进行胎教,亦应进行早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不仅易见成效,而且易于巩固。古人提出的早教有益这一思想,现在已经得到科学的证明,早教已受到当今社会的普遍重视。

2.重视习染。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种对环境影响的认识,古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特别强调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重视对孩子所接触的环境中的人的选择。家庭是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家庭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影响着子女的认知、思想、性格、特点、兴趣等。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作用也是极大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强调家长的身教作用。认为父慈子才孝,兄友弟则恭。张履祥提出修身是教子孙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想教育好子孙,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家长先端正自己的行为,才能端正孩子的行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对于环境习染、师友的选择也是很重视的。孔子有“里仁为美”的论断。众所周知的孟母为教子而三迁的故事,即是重视环境习染的一个典型事例。这种重视环境熏陶的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精华。

3.反对溺爱和偏爱。爱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如何去爱,怎样处理好爱和教的关系,这却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古人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他们提出要爱教结合,反对只爱不教,反对溺爱,认为爱子重在严教,重在引导和约束孩子的行为;而溺爱则有百害而无—利。

另外,古人还特别重视家长对待子女的一视同仁,反对偏爱子女。颜之推曾指出:“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认为对子女施爱不均,必然会导致家庭不和睦,既害子女,又害家庭。古人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均爱思想是他们经验的总结,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当然,古代家庭教育思想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封建家长制、等级制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不太考虑孩子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压抑人的个性等,对此我们应该加以批判。但在批判其糟粕的同时,更重要地是探寻其精华,并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结合时展赋予其以新的内容,使古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更加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2

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蒙学课本;发展阶段;教材特点

蒙学课本,又称“蒙养书”“小儿书”,是中国古代专为学童编写或选编的,在小学、书馆、私塾、村学等蒙学中进行启蒙教育的课本。[1]它不仅结合了儿童的认知特点,还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枚灿烂珍宝。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对蒙学课本发展进行简要的评述。

一、我国古代蒙学课本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周秦汉魏时期的萌芽阶段:以识字教育类为主。夏、商、周时期,对贵族子弟以及平民施行伦理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就已经开始出现,供儿童识字认字的蒙学课本也在周代就已经出现,历史可考的《史籀篇》是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汉书・艺文志》注谓“周宣王太史作”,存于《说文解字》上约两百字[2]。先秦时期除《史籀篇》外,最为典型的蒙学课本就是《弟子职》和《孝经》,这两本著作的写作目的并非作为蒙学识字课本,而是为训诫弟子所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的蒙学课本有35篇左右,但是这些蒙学课本多已流失,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急就篇》和《千字文》。综合来看,周秦汉魏时期的蒙学课本多以识字教育为目的,或者是训诫弟子所作,从语言形式来看多为三言、四言的韵语。由此看出,当时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儿童认知规律,通过儿童对于声韵的认识,方便儿童记诵。但是在内容上却非常单一,未涉及专门的知识教育。

(2)第二阶段:唐宋时期的发展阶段: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我国古代最为繁荣的时期莫过于唐宋,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众所周知的《三字经》和《百家姓》时至今日仍是最为流行的儿童启蒙识字书。《三字经》三字一句,内容丰富,便于儿童记忆,且集中识字,兼以历史典故的形式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百家姓》将姓氏这种没有实质性含义和规律的汉字用四字韵语的形式组合在一起,读起来朗朗上口,减少了儿童在记忆上的障碍。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较前一阶段在内容上不再只是识字课本,而是融入了封建社会传统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还有一部分蒙学课本将历史典故、历史知识等都融入其中。

(3)第三阶段:元明清时期的繁荣阶段:经义、诗赋、伦理的综合。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彩。这一时期的蒙学课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已经开始出现“应试化”,该时期的蒙学课本很多侧重经义和诗赋,教儿童对仗、声韵以及写诗和习作,为其将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

二、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特点

(1)符合儿童记忆规律, 便于儿童诵读。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是面向8~15岁的儿童进行“蒙养教育”所编写的教材。这个阶段的儿童想要学习更深入的文化知识,首先就是要学会识字,因此这些教材的第一要务就是教儿童识字认字,蒙学教材将常用的汉字用一种三言、四言、七言的方式编写起来,而且多采用韵语及对偶句式, 读来既朗朗上口,又易于记诵。

(2)以集中识字教育为基础,偏重伦理道德。蒙学教材的基本任务是识字教育,而且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可以将字形和字音一一对应起来记,增强文字之间的联系,减少记忆上的困难。我国蒙学教材集中为1000~2000字,多如《蒙求》2384 字,少如《百家姓》507 字。识字教育与后阶段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是整个教育的基础阶段。

(3)贴近生活实际,切合社会和时代需要。蒙学课本不是单纯的背诵读物,它贴近儿童的生活,带来实用性的价值。如《名物蒙求》用2720个字、四言韵语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器物、耕种操作等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既方便儿童识记,同时满足生活实际需要。古代经典蒙学教材中蕴含着古人一生的智慧,对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颇有益处。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古代女子教育;女子教育教材;特点分析

从古代女子教育读物的发展过程来看,汉代是女教读物的发轫时期。唐宋以期,层出不穷、形式各异的女教读物大致都是在刘向与班昭所著二书划定的范围内,对女教未能提出新的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后期理学的登台,使女教读物进入第二次期,进行了多方面内容的更新,导致了女教、女性伦理道德、妇女生活等一系列的显著变化。”[1]与社会发展时期相对应,明清时期又出现女子教育读物的新变化。此时期可看做女子教育教材的第三个发展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女教专著,但是从基本范畴、理论框架,都没有突破性进展,仅仅是对前人著作和言论的继承,将“三从四德”的道理反复推衍。

一、历代女子教育教材发展概况

早在先秦时期,社会上就已浮现女子读物的雏形,并非专门的女学书籍,只是存在于教育、教化、教条的典籍之中。如《礼记内则》要求“妇事父母,如事舅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等,提出了女子居家的仪行闺范。此时期可看做古代女子教育读物的萌芽期,因此相关条约规则相对较少。

中国女子教育教材真正出现的历史时期为汉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第一部妇女专史,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社会教育教材,是‘女子教育的第一位圣人’――刘向所著的《列女传》。而由第一位女性‘女子教育圣人’班昭所著的《女诫》,是汉代与《列女传》齐名的女子教育课本,更是讨论女子教育问题的范本。”[2]自此之后,一股编写女子教育读物的狂潮席卷而来。

二、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特点分析

通观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经过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它们具有的一些特色。其中不乏自女教读物出现伊始至清末便具有的一些“从一而终”的传统,又存在部分时期、部分教材所独有的“个性”特征。

1.伦理至上,规范明确

中国传统社会为男权社会,以家庭宗族为宗旨,伦理至上讲求“男尊女卑”,对女子要求更为严格,依“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失节事大”等评判“好女娘”。女子出嫁前于家中事父母、事兄弟,出家后事舅姑、事夫君、相夫教子,孝为先。不仅提出这些在当时社会的一些重要观点,还为给一条理论作出明确地规定,使妇人有规范依据。

班昭《女诫》载:“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然则舅姑之心奈何?固莫尚于曲从矣。”[3]宋氏姐妹《女论语》述“女子在堂,敬重爹娘”“夫若出外,借问途程,黄昏未返,瞻望相寻,停灯温饭,等候敲门,莫学懒妇,未晚先眠。夫如有病,终日劳心,多方问药,遍处求神,百般医疗,愿得长生,莫学愚妇,全不忧心。”[4]不论是对待父母兄弟,还是侍奉公婆丈夫都有明确规范,女子被限定在这些框架中。

2.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中国古代女教读物浩如烟海,十分繁杂。经过整理认为可按不同依据划分。

按体例来划分有传记类和理论类。传记类主要以收录古代妇女贤良淑德的善行和丑态恶行为主旨。如刘向《列女传》、明代解缙《古今列女传》、清朝钱保塘《女英传》等。理论类主要阐发作者的女子教育理论并指出女子何以立身、何以言语、何以行动。如班昭《女诫》、宋氏姐妹《女论语》、仁孝文皇后《内训》。

按收录方式可分为单行本和丛书类。我国古代女教读物除《列女传》、《女诫》、《女论语》等单行本外,还出现诸多丛书类,以清代为盛。这些丛书或直接将几部经典女教读物收录整理合一,或不全收录只选择其中精要处,有所删减,在文章前后加以点评略述。如清代陈宏谋的《教女遗规》,就收录了《女诫》、《女论语》、《闺范》等十一种女教读物。

3.唐宋为界,注重普及

汉代为我国古代女子教育教材的发轫期,刘向与班昭开撰写女教读物风气之先河。当时是正值汉室危机,外戚专权。他说:“外家日盛,其渐必危刘氏。吾幸得同姓末属,累世蒙汉厚恩,身为宗室遗老,历事三主,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5]为改造后宫紊乱所撰《列女传》。班昭著《女诫》也主要针对皇室贵族女子,未能涉及平民妇人。之后一直至唐代,女子教育教材才逐渐增多,从宫廷贵族走向民间百姓。

4.女子自撰,言传身教

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女子教育教材为西汉刘向编纂的《列女传》,之后未曾间断地涌现出无数女教读物由男子著作。然而,即使于男权社会,不少女子也著书立说,编纂女子教材。首位女子教育大家东汉班昭撰《女诫》,共七篇(合序为八),班昭经过自身经历的回顾,以自己为榜样,总结自己为妇人的经验,令天下女子效法。其篇目为“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顺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叔妹第七”,《卑弱》篇是贯穿全书的主旨,女人天生卑弱,因而需遵循“三从四德”。

后世又常有女子著述立说,言传身教。唐代长孙皇后著《女则要录》,宋若昭姐妹著《女论语》,武则天撰《孝女传》、《古今内范》;明代仁孝文皇后主持编写《内训》,章圣太后作《女训》,慈圣太后撰《女鉴》,王相之母刘氏以身作则,著《女范捷录》。女子自撰,言传身教,以警惕女子何以立身,影响颇深。

中国古代存在女子教育,只是它与男子教育不同,以家庭教育的方式出现。女子教育教材也随着女子教育而产生,形式多样、规范明确、伦理至上,从西汉女教读物正式发行后,从未间断。这些教材有历史沿革、承接传统的特点,又迎合时代、融合创新。

参考文献:

[1]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90.

[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33.

[3]选自张福清编注《女诫,妇女的枷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篇5

成教专升本“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对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科研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的成教古代文学教学却陷入了一种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愿教的尴尬境地。其中固然有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所致。本人从事成教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二十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要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在现行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变革,考试形式的转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惟其如此,才能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

一、因时制宜,选用合适教材

加强成人专升本高等教育,须从课程的设置入手。首先在教材选用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成教特色

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尚缺乏统一的“专升本”中文本科教学大纲,没有适合自己特色的教材。据了解,很多学校借用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普通本专科教材用于成人教材。其教学内容与专科阶段多有重复,难以激发专升本学员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有特色的成教人才。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性质和教学目标上有明显的不同,在选取教材时,应突出成教特色。

(二)避免教材老化

“游史朱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权威版本,学术底蕴扎实,在体例、选篇以及对作品的评价上大体是公允的。但因时代因素,其思想体系和一些学术观点已显陈旧,选篇上也有重政治教化而轻艺术价值的倾向。以此来规范以自学为主的“专升本”课程的教学,有悖于教师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培养能力这一根本宗旨。此后学界也出版了一些角度新颖、立论高远的古代文学教材,但有些提法尚不够严谨。在目前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本种类繁多、选材不一的状况下,教师在选用教材时,既要考虑学员的学习目的和实际需求,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捕捉最新学科信息,丰富教材的内容,还应增加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以弥补上述教材的不足。

(三)加强教材建设

要大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建立一套较为系统化、成人化的教材体系。有条件的可以编选具有成人教育特色,适合成人教育特点的合适教材。针对目前教育改革的形势及专升本学员实际需求,我们在编写本文由收集整理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上有比较大的突破,先后编写了“古代诗歌专题”、“古代散文专题”、“古代小说戏曲专题”等讲义和配套的文学作品选,形成了一套适合专升本学员使用的初级教材,并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明年可以正式出版。这套教材在充分吸收学科前沿信息的基础上,从文学体裁的演变发展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承关系出发,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专升本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对文学作品选,在不忽略道德价值思想价值的前提下,加大了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品的选读。同时,有选择地向学员推荐其它读本,并鼓励学员课下根据个人兴趣,阅读有关作家的专集、选集乃至全集,拓宽其阅读视野,这样既保证学员考试中有章可循,又不囿成见,提高学术科研水平。事实证明,我们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所有学科教师年年被评为最受学员欢迎的教师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本学科最早被评为学院重点学科和重点教学团队。

二、因人制宜,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我们不必纠结教学内容到底是以文学史为主还是以作品选为主,应根椐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在确立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方法传授

专升本学员已具备基本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教学重点不宜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传授研究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既要拓展学员的文学史知识视野,培养基本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从现实需要出发,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师资人才。因此要着重引导学员学会如何学习、学好这门课程,怎样阅读分析古代诗文作品和评论人物形象,如何思考探究有关学术问题等。

(二)突出师范性教育

成教专升本中文学员多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达给学生,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因此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从教素质和从教能力的培养。一是重点拓宽学员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提高学员独立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从事教学教育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二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改实际,及时调整教读篇目,以适应新形势下中学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突出时代性教育

这既是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专升本学员现代意识的必然要求。古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的老化和僵化。若让这门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教学中就应密切联系成人学习特点,从专升本学员的实际出发,关注学术发展动态,不断吸收学术界相关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把握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性问题,让学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我们在教学中除了积极吸纳新的理论、方法,及时更新完善中国文学史知识和观念外,还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审美性、研究性、创新性等现代意义,使培养学员的综合素养落到实处。

三、因材施教,彰显成教特色

许多论者指出,古代文学课程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明显不利于成教学生发挥主动性,提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成教专升本学员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学手段仍停留在只见“工具不见人”的层次上,或者满堂灌、一言堂,势必影响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个教与学就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学方法上必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突出成教特色。

转贴于

(一)强化学员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往往主宰了课堂的话语权,使得知识传授几乎完全变成了单向的信息发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也是导致部分学员不愿意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了解、把握专升本学员的学习特点,做好角色的转变,从传声筒的位置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的重点由教师把知识“讲”明白转向引导学员自己去“探”明白,使学员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去获得知识,完成自我的提升。这是成人教育课堂所要努力的方向。具体而言,课堂上教师可适度地综合运用答疑式、点评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有效组织教学,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这样使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更充分地自主研讨。这种学习方法既可以强化和突出学员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辨和实际写作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

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革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是面向新世纪教育的必然要求。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必将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信息量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投影、教学课件等,就会相应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阐释,既可以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缓解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减少之间的矛盾,同时,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得以充分地体现。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作品,意蕴丰富,韵味无穷。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古典诗词与音乐、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相融互动的优势,借助声频、视频等形象的直观画面,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弥补其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更好地促进学员对诗词意境的感悟,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设多样化的专业选修课

选修课有助于拓展学员的专业知识领域,提高知识研讨层次。特别是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单靠有限的必修课课时的学习远远不够。因此对于专升本学员开设选修课是非常必要的。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安排上,既要考虑到专业的学术性,又要兼顾学员的实际需求,即从教能力的培养。如诗经研究、楚辞研究、建安作家研究、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专题作家研究,既可以开阔学员的学习思路和知识视野,也提高了学术研究能力。选修课的开设还要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的需求,这类课程应占有有一定比例,如“中学古诗词欣赏”、“中学文言阅读”、“中学古代小说分析”、“古典诗词与学生人格培养”、“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等。这些专题讲座的开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更能激发学员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篇6

为了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我地三所中学的10个教学班共632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中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所知举出中国古代对力学、声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物理知识的总结及运用的实例或故事、记载等,并指出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调查表明:(1)中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总体较少,特别是热学、光学;已知部分较为集中且限于历史常识,如乐器、指南针的应用。(2)知识的来源单一主要靠课外阅读及对历史的学习体会。

2“现状”探因

当代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掌握呈现出内容少、了解来源单一等特点。造成当前现状的原因除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外,应有以下两大因素:

2.1教材编写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重视度不够,轻描淡写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首要资料,被师生视为教学之纲,学习之本,在教学活动中有重要的导向性。在许多学生的心中这样认为“课本中没有的就是不重要的”。尽管是错误的想法,但足以体现课本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现行中学物理教材虽然突出了许多好的新理念、新思想,但是在涉及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方面却给人惜墨如金的感觉。以下是对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涉及情况统计:统计表明,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总共引入中国古代物理知识13处,平均每册4.33处,而人教版高中教材总共引入7处,平均每册1处,且一些引入只是一笔带过而已。不难理解,中学生为什么觉得学习的都是外国人的物理知识,我们的教材对祖国古代物理应用史是有些忽视了。

2.2课堂教学缺乏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在中、高考的无形指引下,多数老师只讲考查内容,在课堂上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被视为浪费时间。因而,课堂教学忽视中国古代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是普遍现象,当前的教学模式也是导致中学生对祖国古代物理知识缺乏了解的主要因素。

3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新时期,我国倡导素质教育与能力教育,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培养,重在探索精神的培养。

3.1加强德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全民族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加强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当代中学生心目中,引以为豪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而非科技。事实上,我们的祖先在物理学的发展上,有许多成就都领先于世界。如:早在《墨经》中就已记载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及小孔成像的科学论述;春秋末年《考工记》已准确描述了惯性:“细登马力,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也。”这种认识早于亚里士多德100多年,且亚里士多德对惯性的错误论断影响欧洲近2000年。《考工记》《论衡》《梦溪笔谈》等历史著作对物理知识的记载涉及力、热、光、电、磁等各个领域。加强古代物理知识的教育必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施。

3.2用先人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在一次讲授磁现象的课中,笔者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沈括对指南针的特性进行探究的经历。他曾将指南针浮于水面(水浮法),放于碗边(碗唇法)及悬挂起来进行观察,总结其特点并记录于《梦溪笔谈》一书中。在得知沈括对指南针进行了世界最早、最全面的研究,且在磁偏角的观测中早于哥伦布400多年,学生的探究精神被调动起来,不少同学找来指南针设计了不同的实验,还发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入民族科学史,不仅弘扬了民族精神,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4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其中的故事性、科学性为中学生所喜闻乐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加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的实践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4.1教材应突出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尽管现行教材中已涉及一些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应不吝笔墨,浓墨重彩地加入民族科技知识部分。可以举例、阅读材料、物理学史、科学漫步、历史人物、插图、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灵活多样地展现出来。增加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在教材中的内容,突出其学习的重要性,可有效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物理知识的学习与了解。

4.2将渗透中国古代物理知识引入教学三维目标

教师在备课与上课环节将中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引入三维目标中,使之成为教学常规行为。有效地将古代物理知识引入课堂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如:张衡运用惯性知识设计候风地动仪;古人运用杠杆原理捣谷、汲水、制作杆秤等;《吕氏春秋》记载“磁石招铁”等都是很好的素材。

4.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古代物理的博大精深

在教学中适时开展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将更有利于加强祖国古代物理知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的普及给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习某部分物理知识后,可让学生亲自查阅资料,寻找与当前所学知识相关的古代史料,在筛选甄别过程中既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又能感受中国古代物理的广博。

4.4历史教材应增加科学发展史

在我国,中学生毕业后回顾起来的主要是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也表明,历史教材没有重点突出科学发展史。加强古代物理知识教育,应从全方位,多角度加以实施,历史教材也应起到应有的作用,适当增加科技发展史内容。

5结语

篇7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学要顺应新的形势变化,切实有效地为专业培养目标和提高就业技能服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整合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涵盖面广,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面面俱到。这就要求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笔者认为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且从目前社会发展对学历层次的需求来看,它的培养目标还在渐变为乡镇小学语文教师,他们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必要的,但理论水平和专业性不必要求太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笔者认为在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安排上,应该以作品选为主,以文学史为辅。在讲文学史时,要遵循“理论必需”的原则,但也不能泛泛而谈。不仅应该讲清楚这一时期出现了哪些作家作品,而且应该讲清这一时期文学呈现了什么特点,并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挖掘出呈现出这种特点的原因。甚至在讲到每一时期的“一代文学”时还应该穿插这种文体的演变及鉴赏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对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和一些基本文体的简单鉴赏技巧。在作品的选择上,一要突出经典性,优秀的古文作品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情感上都对学生有感染和熏陶的作用;二要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有所侧重,因为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将来有大部分要到小学去任教语文,为了让他们能够尽快胜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教学工作,对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文篇目,从内容到教法都要给学生以示范,而且要加上古诗声调和节奏的讲解,要在引导学生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小学语文的示范课。

2.注意与中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在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一些在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要精讲的重点篇目,像李白的《蜀道难》、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等。如果中学语文教学得法,那么学生进入高校后,对这些经典的篇目应该还是掌握得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重新遴选精讲篇目,对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一般不要再去重复讲授,对于实在非常重要不能略过的古代文学作品也要和中学分析的角度不一样。这样即可以合理利用古代文学的教学时间,又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古代文学距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时较难产生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古代文学与我们生活的距离,实现古为今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再使用古汉语进行交流和写作,但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不少生动、形象、凝练的语言在今天仍被大量使用,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流行的成语、俗语。因此,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利用这些成语和俗语作为桥梁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如我们现在形容女人的嘴巴长得漂亮会说“樊素口”,形容女人的腰长得细会说是“小蛮腰”,为什么这样形容呢?因为这两个俗语来源于白居易的两句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樊素和小蛮是白居易洛阳别墅的两位美人,一个是歌妓樊素,一个是舞妓小蛮,白公深爱之。如果我们以这个为切入点来讲白居易晚年独善其身的生活,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三)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与教师技能的培养相结合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是以源源不断地为小学输送优秀的、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为办学目标的,因此,它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教学技能。而高职高专教育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教学时数缩短,而所学的课程却越来越多。专科学制本身只有三年,而且由于市场化的运作,高校的招生指标多少和专业是否继续保留都是以就业率来决定的,高职高专的教育更是如此。为了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保留现有的专业,高职高专院校只有想法设法提高就业率,而提高就业率的办法之一就是把毕业生提前推向就业市场,所以,几乎所有高校的最后一学期是不安排课的。即使有,也基本是教师招聘考试的辅导课。这样,专科的学制实际上缩成了两年半。但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特别是语文教育专业更是如此。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顺应社会这种需求,高职高专的语教专业必须要调整或增设课程,这就使得它的课程会越来越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这是所有的高职高专教育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认为,在语教专业的专业理论课中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途径。古代文学是高职高专语教专业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主干课,我们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不能从理论到理论地满堂灌,而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教师技能的训练。根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和古代文学的教学实际,可以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古诗文诵读技能、口语表达技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古代文学教师有两类,一类是有比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但理论水平相对薄弱的教师;一类是具有深厚的的专业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专业理论水平较强,但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技能训练的教师。这两类来源的教师都不能适应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高职高专语教专业古代文学教师要求既要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因此,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要从政策和资金两方面鼓励从师范转型过来的教师继续深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而新进来的一些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也要求他们参加教师范技能培训,并严格考核,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结语

篇8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教学 文化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规定:"高中语文课必须充分发挥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这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渗透传统文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缺失

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的历史积淀,民族性是其鲜明的特征之一,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性。不同国家的语言都在传承、发展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国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精神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文化的传播又主要通过语言文字途径。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高度交融的时代,通过对汉语说明与演绎,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意义世界更彰显重要。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应试教育的压力,高中语文教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不能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现在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作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网络用语,这样严重的影响学生的语言基础学习和辨别能力。二是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知识。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学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即使学一点古代作品,也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使得本来就很薄弱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加微乎其微了。三是语文的基本能力太差。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的学生中被轻易的抛弃,甚至恶搞演变成低俗文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意义

首先,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热爱民族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厚植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魂,离开了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就失去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重视对本土文化、传统文化的深度开掘与积极扬弃已成为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所达成的一个共识。

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认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的传播就是把文化的有益部分转化为个人的主观精神。语文总是镶嵌在文化之中,当时教材的文化包容,一直是支配着古人也影响着后世的文化模式和精神原则。在文化意识高度自觉的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要热爱本国的母语。从语言的层面关注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一个重要思想:教育学生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爱自己的文字,爱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爱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的作家,爱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的汉字文化学、语言文化学的研究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品和载体。

二是追求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语文教育负有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的一生打好"精神基础"的底子。因此,高中文新标指出:"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感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高中时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幼年时期,求真向善是学生的深层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可塑性强是他们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经历、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他们正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亦即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为此,高中语文教学呼唤着文化的浸润,使他们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培育精神以终身受益。

其次,尊重、理解多元文化,形成开放的文化胸怀。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自然也呈现也多样。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年,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世界,多种声音"是文化多样发展的理想,以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我们应具有的文化包容观。高中语文课新标准明确规定:应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主张用多元文化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养成新的国民素质和文化品格。同时,开放的义化观有利于促进文化的整合,促进本民族的文化繁荣。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一) 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它以充满文化足迹的经典作品为血脉而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并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对汉语的认识开始,突出汉语自身特点,从对汉语自身的特点说明与演绎出发,引导学生来体会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要在中学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要转变中学阶段中传授知识而不管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到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还要转变以文言文代替古代文化典籍的观念。我国历次制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只提到培养学生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其实,我国还有不少优秀的文化遗产,是用古代白话记录并保存下来的,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等等,都是古代白话作品。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在任何一套语文教科学书里,都占有不小的分量。

(二) 教材的编写

中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还有主要的一环,就是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要拓宽选材的范围。要根据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对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许多过去认识不清的东西渐渐为人们所认识, 所理解,就可以吸收到教材中来。在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既可以编进必修课教材,也可以编写选修课教材,还可以是课外自读教材。在选文的形式上,既可以是古代作品的原典,也可以是现代学者用现代文写的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文章。中学生有必要读一些介绍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

(三)加强汉语思维方式的教学

一个民族的语文与该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如在篇章修辞上,我国传统修辞理论讲究前后照应和首尾照应,强调修辞的效果在整体,而不在部分。这种修辞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思维的反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突出传统文化的这种思维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作进一步说明,这样首尾呼应能使文章前后文气贯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体现了传统文化重视整体的观念;并要求学生学习这种写作特点,在作文时重视文章的整体构思。汉语中对偶修辞发达,这是汉民族讲究对称、均衡、喜欢整齐的思维方式的反映。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对课文中对偶句的分析,启发学生感悟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供使用的教材

《古代汉语》课在高校开设三四十年来,其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并各自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教材。大致有以下五种:

1.只讲通论(或称常识)。代表教材有周秉钧的《古代汉语纲要》(湖南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2.通论与文选相结合。这是大多数《古代汉语》教材的编选方式。代表性的有:

①周本淳主编的《古代汉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②赵廷琛主编的《古代汉语》(河南大学出版社),山东省中学教师培训教材。

3.通论、文选、常用词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②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公室推荐教材。

4.通论、文选、练习、参考资料相结合。代表教材有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学校教学用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系列教材之一。

5.通论、文选、题库相结合。代表教材有:

①赵光智主编的《古代汉语》(齐鲁书社) ,山东省教肓委员会“九五”立项教材。②邹德文主编的《古代汉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教材 。

(二)忽视了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教、学、做”一体化,强调 “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个特点决定了高职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加大实践力度,增加实践学时,建立语言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提高学生运用古汉语的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忽视这个问题,除了常用的多媒体教室外,可供学生体验、实践的语言实训室、实训基地少而又少,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自从王力先生确立了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后,其合理性已为学术界所公认,并成为众多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首选教材。但是也应该看到,《古代汉语》系列教材在高校使用的这几十年里,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高职院校,对知识的选取,往往偏重于一些简单的文选和理论常识,和初中高中文言文学习有很大的重复,练习题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性的内容很少,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新鲜感,学习兴趣不大。如果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势必会对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根据实际情况选编教材或者讲义

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先在于教材的改革。目前我国国内教材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各有其特点与不足,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水平、教学安排有不尽相同。因此,根据自身教学条件,合理选择,自编教材或者讲义,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笔者建议在教材编写中应体现五个特点: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完善教学设备,突出实践教学

在信息时代,要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作为古代汉语的载体。《古代汉语》的教学媒体应是以文字教材为主,文字辅导教材、录像、CAI课件等为辅助的多媒体所有的有机结合。为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教师应在制作多媒体上下功夫,录像教材和CAI课件不应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重复,应增加新的内容。在制作录像教材和CAI课件时,在文字设计上,语言知识点背景介绍、课文内容分析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图标、颜色清晰地列出来;在声音上,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启发性的语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图文处理上,多采用“动”态的效果表示出来。

(三)科学设置课程内容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实际,以邹德文的《古代汉语》为例,文选部分共选文章42 篇,大部分选文是语言上具有典范性的优秀作品,通俗易懂,但由于目前古代汉语的学时已大大压缩(只有68个学时),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做法把文选与通论的比例定为1:1的话,区区68学时又能讲授几篇作品呢?因此必须压缩精讲篇目的数量。而且在确定精讲的篇目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古文阅读实际。由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很大一部分作品已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因此这部分选文没有必要再“ 炒冷饭”。其余篇目,有些可以作为略讲篇目,有些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教师根据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给以适当的指导。这样就可以把精讲与略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课内讲读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在通论方面,邹德文的《古代汉语》大部分吸取了王力先生的观点,没有吸收当前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个别观点颇有争议,拿来供学生学习不太合适,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地为学生介绍、补充一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及时修正一些陈旧甚至错误的结论。

篇10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改革

古代文学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所以对其研究的成果颇丰。但对于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时期的教学问题研究者却关注较少。由于近年来新疆各高校课程计划的调整,公共课程越来越多,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压缩了三分之一,转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后课时比重还会大力压缩一半左右。而课程内容的框架、学科体系还必须完整。中国古代文学的无功利性与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如何解决,[1]教材的选用还没有针对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学生的成才需要调整到位。课堂授课内容划分不清,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重、课时安排没有考虑课程体系的整体安排。现代化的技术引进滞后,以及学生生源的差异性等原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亟待优化。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关于教学内容

从课程内容的内部设置来说,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重问题,虽然有了初步的认识,确定了以作品选学习为重,兼顾文学史的梳理。但是文学史的研修还没有真正做到勾玄辑要,组织成课程的框架与理论体系。学生对作品选学习的个体感知比较零散化,没有建立和整个课程体系的联系,还没有明确的针对学生专业要求的一定量的原典的学习、阅读与理解,后续的《文学概论》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极其困难,以至于毕业论文的撰写理论知识就成为短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也还没有建立有机的联系,没有打通课程之间的必然知识照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教学内容还不协调。

(二)关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是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随着民族学生的数量在昌吉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超过了45%,学生的汉语水平差异很大,有汉语水平很高的汉族学生,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基本分成三类,一类是从小接受汉语教育汉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一类是从初中才开始接受汉语教学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从高中才开始接受汉语教育,并且其中有一些学生学习的古代文学作品是翻译为母语后的间接学习。这种生源的汉语水平的参差不齐、分化严重,导致了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还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需要探索改进。

(三)关于考核评估的改革

古代文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三种: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简便。但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最重要的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考核评估的内容还没有以考核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为主,适当考核基础知识记忆能力。形式上还比较单一。在考核评估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上还需要改进。

(四)关于培养模式的改革

过去,昌吉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不明晰,是追求学术性还是应用性并没有严格区分。在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等院校对培养模式的探究成效很明显,但是,对面临转型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院校来说,是借鉴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还是一些以网络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甚至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还处在探索阶段。从培养目标到过程直至方式都还需要摸索。培养模式如何摆正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怎么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区分和定位,还要立足本校实际,立足人才培养实际,研究设定符合自己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重要意义

(一)从培养目标来说:“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语),教育的目的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造就为社会接纳的人才,服务社会。作为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只有确定目标才能完成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大多是90后,在网络遍布的背景下成长,喜欢上网,但大部分时间是听歌、打游戏、聊天,挤占他们了部分业余时间。中学时代为了升学,应试教育使他们所学到的古代文学知识受到肢解,变得枯燥,缺乏审美情趣。审美趣味倾向于喜欢当下一些时尚的、实用的、消闲的快餐知识。有一点古代文学积累又来自于影视、影像作品,没有读过原典作品。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古代文学学习到底有什么用表示过怀疑。整体来说,学生在古代文学知识储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呈现滑坡趋势。定向生比重增大,民考汉学生与汉语母语学生混合编班的出现等新情况的出现,都逼使我们研讨如何扭转学生对古代文学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如何成为职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三)从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古代文学教学面临教师师资兼顾专业教学课程多,年龄断层,骨干教师面临退休,年轻教师面临科研水平学历层次提高的压力,教学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精力条件下,获得最优的效果,就需要整合课程体系,凸显个性和优势。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夯实基础,立足提高,抓好课程内容的改革

通过研究,探索古代文学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教学标准与基本规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根据定向师范生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两类学生的特点,分别确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作品的阅读篇目。定向师范生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制定的中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中学教材的选文为依据,划定基本掌握的文学篇目,从基本的字、词、句、篇入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结合基本篇目开展“三字两话(画)技能训练。力求与中学语文教学无缝对接,使学生练就师范教学的能力。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确定学习篇目,提高其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篇目的选定要立足夯实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贯穿文学史的研修,接近传统文化重塑的实质[2]。提高学习的学术探讨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还要与其他课程建立有机联系,不能只拘泥于古代文学学习,要和古代汉语课程、现代汉语课程、外国文学、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古代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体系知识理论,又能锻炼学科技能,便于其学科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改进学习,促进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

1.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模式,,而代之以体现现代先进教学理念的师生互动,视、听、说结合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既要培养学生的智力,也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调动。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把文本与读图,影视、欣赏结合,为学生提供人物、意境想象的依托,创设情景,调动情绪,拓展学生对作品理解的空间。

2.课时压缩是好事,它需要教师研究解决传统教育的弊病,在效率上做文章。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APP、mooc、微信等学生喜欢接受的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尝试,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节约时间,打破沉闷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还是喜欢古代文学学习的,他们大多数学生性格活泼,喜欢展示自己,喜欢直观、新颖、易懂的新教学方式,只要精心设计好互动环节就很容易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民汉混合编班学习,由于学生的差异也会有接受知识程度的巨大差异,其关键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手段只有多样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课堂讨论、文学小品表演、诗词朗诵、学生讲读活动、自学成果展示、文学作品创作、实践课程的实验[3]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同时开展课外的学习拓展活动,例如成立各类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完成知识的牵引和触类旁通,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水平,都不失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促进教学手段的有效实施,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客观上就会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培养合格学生的教学水平。

(三)建立灵活的,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估模式。

考核评估的目的是衡量出学生真正的学业水平,传统的评价方式,只着重学生的出勤、书面作业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并且不能动态地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成绩。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动态考核评价方法。一是以传统的考核评估方法为主要依据,规定其占成绩总值的合理比例。二是增加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参与、训练、以及创新活动的成绩。把需要学生课下学习的内容划出成绩的所占比重,在诸如兴趣小组活动、创新创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作为参考值记入总成绩。对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给予奖励学分,比如在各级比赛中获得奖励的、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获批项目的、在创作作品获得社会认可的等同学,课程成绩都应有所体现。

(四)立足学生实际,立足地方实际,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昌吉学院是一所依托于师范教育发展而来的本科院校,也是昌吉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随着新疆以及昌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民族学生的大量升学,重要的是国家普通高校的战略转型,昌吉学院也适时提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深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毕业成为各领域骨干的学生遍布新疆城乡。新时期,一方面要把准地方人才需求的脉搏,另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化改革。既要借鉴职业教育已经取得的教育经验,又要提高办学层次,要在国家认同和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出理论上过硬,技能上娴熟的合格畢业生。具体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培养体系来说,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文学的发展脉络,文学史发展理论,又能够熟练解读、体悟各个时期节点上的原典篇目的精髓,并且能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得到足够的锻炼。要立足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民汉学生的特点,分层次想办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吻合,培养人才有深度,但是也要培养出合格的有德性有温度有质量的学生。

在应用型人才教育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立足学生、学院、地方经济的实际,整合各项资源,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联合发力,以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这个过程是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在对教育的学生付出耐心、爱心、精心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加以实现,以趋达到培养道德上完善,理论上掌握,技能上娴熟的高质量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真瑜.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点滴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42-43 

[2]曹栓姐.人文学科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与出路——以古代文学为例[J].中巢湖学院学报.2014,(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