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文地理学实践报告

篇1

关键词:CDIO模式;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51-02

国外的高等教育一直把人文地理学认定为重点学科。在美国,从事人文地理教学及研究的人员和机构占到了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机构的半数以上。我国于1982年将人文地理学引入高校课堂,并列为高等教育重点发展学科。自此以后,国家投入大量研究经费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中,相伴随的研究项目也不断增加,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获得了健康蓬勃的发展。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置人文地理学专业,占到了全部高校总数的十分之一。因此,加强人文地理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关键。

一、关于CDIO

2000年10月,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耗资近1600万美元,资助由美国工程院院士Ed.Crawley教授带领的,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国研究组,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实践。2004年,研究组创立了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于同年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以产品的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载体,提供了一套面向学生的工程教育,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项目过程中通过参与性实践主动地、实践地学习专业理论、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通过CDIO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四个层面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个人能力素质、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的统筹工作能力,因此,CDIO教学模式要求其教学方式能够突出学生在上述四个层面的综合培养,达到每个层面的预定目标。CDIO培养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密切联系产业。CDIO教育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跟行业发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和设计实践,在完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CDIO模式在设定教学大纲前,会对学生在行业内的全球性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制订系统的培养目标。并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批判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引导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批评和自我提升,在进入社会前就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场能力。(3)人才工程理念。CDIO教学理念完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从人才工程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培养,强调系统化的人才工程教育体系不只包括技术教育,还包括在历史人文、社会进步、文化价值、市场经济、心理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CDIO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仅具有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还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CDIO教育模式不仅适合于工程教育,其原理还普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由简单的课堂考试成绩来评定,而是由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对学生的可用性进行反馈评定。总体上来说,CDIO教育模式强调实践,强调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系统培养。因此,要求教学机构制定出动态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专业建设。用人单位会第一时间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育机构也就可以快速调整和改进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三、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价值评估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调查、模拟、考察、比较和模型分析等多种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训练过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课本中,它们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较抽象,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课件演示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远远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理解与总结。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因此,相关的高等学校教学机构不能把师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花力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调查与考察的环境,校内的实验中心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模拟。

4.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技术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问题个案,把现实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学生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将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个与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机构要下大力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设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和使用教学设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人文地理学教学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动手能力与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珂,李孝坤.高校人文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10).

[2]吴攀升.关于大学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篇2

关键词:GIS;毕业生;就业去向

本文旨在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总体状况和变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和发现我校开设GIS专业以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规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为学校GIS专业今后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大一新生的学习提供参考,希望可以对我校GIS专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分布结构分析

(一)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去向基本现状

统计数字表明,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就业、读研和出国3大类(详见表2-1)。

从表2-1可以看出,我校 GIS专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就业,其次是读研。这是因为GIS专业所学知识专业性更强,更易就业;在读研的毕业生中,考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毕业生占绝大多数,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研究生。

(二)我校GIS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总体分析

从就业地域看

从毕业生就业区域看,本文通过分析获取的数据将其分为河南省,北、上、广、深和其他三大类(详见表2-2)。

从表2-2可以明显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充分说明了我校GIS专业学生更大程度上愿意留在中原大地上,为中原经济建设和家乡建设,贡献知识和力量的决心。其次为北、上、广、深,一是一线大城市经济发达,本来就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一线大城市地理信息产业较发达,市场需求更大,平台更高,毕业生更愿前往发展。同时,也有极少数毕业生选择前往除省内,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地区打拼。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将其分为公司企业,党政机关,金融业和学校、科研院所四大类(详见表2-3)。

从表2-3可以明显看出,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到党政机关工作的毕业生占比位居次席。同时,也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辅修了金融学或会计学而从事金融业,当然也有个别毕业生选择了在学校、科研院所的稳定工作。

从性别差异看

性别也是影响毕业生去向分布的因素之一。总体来看,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主要原因可能在于,GIS专业作为理科专业对女生来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都很大,就业相对困难,多数同学希望通过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女生的学习成绩整体好于男生,在考研方面具有优势。从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报考的专业来看,考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方向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极少数同学考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产生这个现象的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GIS方向研究生相对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难考;二是在考上研究生的毕业生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而女生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较男生更吃力。

二、结论与思考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 我校GIS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就业、读研和出国。

2>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其次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

3> 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公司企业就业的人占绝大多数,也有较少部分到党政机关、金融业、学校、科研院所工作,在读研的毕业生中,女生人数明显高于男生。

4>从读研的毕业生报考专业来看,除一小部分毕业生由于修读了金融学、会计学而选择考取金融学、会计学方向外,绝大多数报考了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方向,报考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同学很少。

(二)思考建议

总体看来, 我校GIS专业的办学方向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需要加强的地方,为了使办学更上一层楼,本文提出 3 点建议作为参考。

1> 做好毕业生就业质量反馈

毕业生的成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其他许多与满足社会需求的职业素质, 比如,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立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接受市场检验和反馈的一个漫长过程。毕业生就业, 对学校来说并不是结束, 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学校应定期做好毕业生质量反馈工作, 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科学合理地调整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使在校生的就业辅导具有了针对性。

2> 改革完善课程设置

通过对我校GIS专业个别已就业毕业生访谈,听取他们的感受和建议,笔者认为GIS专业作为地理学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应该加强计算机语言和数据库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扎实的运用计算机知识处理分析与空间位置有关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当然,学生也要也要注重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学等基础地理学科的学习,但有些实践性较弱、对动手能力要求较低,须死记硬背的课程可作为选修课开设。(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解廷民,王彤,王琦.北京地区法学类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J].2012.

篇3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目的抽样法,依据访谈目的,选择能够提供最大信息量的个体或小样本人群作为访谈对象,从理论上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样本量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最终抽取访谈对象是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系中经历过教育实习的20名学生(见表1)。

2.研究方法

研究工具:访谈内容涉及6个维度,包括:①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是什么?②大学课程的设置是否有助于你地理素养的培养和提升?③在课程之外,你是否获得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若能,以何种方式?④在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教学中是否感到力不从心,有哪些问题?⑤作为准教师,你认为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是否有必要?为什么?⑥为提高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高校和你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访谈方式:资料收集方法采用半结构式个案深入访谈的方法,即事先设计好关键的核心问题,以开放式提问方式,不分先后顺序进行自由访谈,以挖掘尽可能多的信息。

分析方法: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分析相关记录。资料分析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分析法,反复聆听并将录音资料整理成文,采用反复阅读、分析、反思、编码、分类,最后提炼出主题。

二、研究结论

1.地理教学的调查结果

(1)人文地理教学现状。高考“3+综合”模式实施后,政史地三门学科的综合,提出了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已成为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地理师范生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自然地理教学现状。地理学科的知识点“形散而神不散”,各知识点间总有着一些内在的联系让地理师范生充分发挥理科学习思维的优势,并且结合已有的理科知识利用模拟实验等富有创新的角度轻松、愉快地开展地理教学。但是,总体上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自然地理方面的教学中体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但融合度并不高。

2.总体结论

目前,高师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是中学地理教师岗位。但是,根据访谈资料统计分析,应届毕业生在地理教育教学实习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1)理解程度不同。大部分师范生了解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内涵。其中,75%的学生知道地理科学素养由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意识和地理科学精神五部分组成,并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只有60%的人对人文素养的组成和内容有所全面了解。

(2)思维方式不同。受访的地理师范生有85%的学生认为:由于基础教育过早的文理分科,自己始终偏重理科性学习,加上人文知识明显不足、缺乏人文素养,科学与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普遍形成了理性思维的授课风格。另有大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被压抑,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同时,访谈发现,有2/3的师范生认为:缺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使教学内容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

(3)知识面狭窄。80%的学生认为自己知识储量不足,原因是地理基本知识不牢靠、教学理论相关知识不通达、相关学科知识不丰厚。地理学科空间范围广、研究对象庞杂,有75%的学生感到运用知识时不善于利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史实去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交互作用的地理原理和事实。

(4)知识体系不完善。有近2/3的学生认为:高等院校制定的地理专业课程较为固定,大学现有的专业学习虽然有利于单科的深化但是很难全面地形成对学科的认知体系。3/5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中自己感兴趣内容不能得到满足,即使自己重视补充课堂以外知识的扩充,只能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但是由于缺乏引导,学到的知识十分零散,过窄的专业学习让自己的视野受限,在教学实际中很难做到旁征博引。

(5)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大学地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内容轻形式,重严谨轻趣味,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6)评价方式单一。访谈得知,高校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笔试、上交统一主题方向的论文为主,考试内容为讲义中的知识,学生感到固化的考核制度很难让他们将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三、分析与讨论

1.高等学校促进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革新并优化地理科学的课程编制。地理科学(师范专业)课程的内容要以专业知识的综合学习与基础教育为背景,广泛开设人文地理专业选修课程,为不同兴趣、爱好与需要的学生提供极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与选择余地,以此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与培养效率。另外,发挥学科优势,开设各具特色的地理课程。高校地科院或地理系应充分发扬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发挥教师的学科专业优势,多开设不同性质类型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以改善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人文素养不足的现状。

(2)丰富地理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学教师应当尝试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为地理专业师范生设计新颖灵活的问题,并不断地进行启发、引导和评价,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此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发问,以达到学而思、思而惑、惑而解的意境,在求解过程中培养地理专业师范生的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并强调二者的融合。

(3)创设丰富校园文化和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师范院校应创设多样化的途径让学生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并通过各种方式提倡多元学习,如课题研究、知识竞赛、读书报告、参观考察等。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促进地理专业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4)完善地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在考试方式、方法上,应根据地理学课程的实际,提倡包括闭卷、(半)开卷、笔试、口试、操作试、读书报告、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文献综述等考核形式的多样化,鼓励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融合贯通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和探索,充分表达一己之见,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成绩评定方法上,应对标准答案式的成绩评定方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方式方法的考查。考试成绩除终结性考试成绩外,还应有平时考核成绩(作业、课堂讨论等)和阶段性考试成绩(课程论文、期中考试等),也可将参考科研、竞赛的成果加上鼓励分数。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师范生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2.师范生自我提升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融合的对策

(1)增加地理专业知识存量。几乎受访的学生在经历教育实习后都深感知识储量不足,着眼自身应该掌握更系统完整、更坚实精深的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努力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的最新知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丰富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根据大多数受访者的体会:地理师范生不仅要加强地理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学习,还要扩充政治、历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思维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积极与其它学科教师一起探讨有关综合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问题,以便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3)完善相关学科知识体系。根据多数受访者的实习经验:地理师范生应认真分析研究相关学科间横向知识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实现综合教学。尤其是一些对政治、历史知识贫乏的教师,更要主动汲取,弥补知识的不足,以适应政史地综合教学。同时,应关心自然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从地理综合角度去分析、评价这些事件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与对策,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杭州湾跨海大桥、阿富汗战争以及世贸组织等,以便在知识体系的完善方面有选择地加强自我地理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

篇4

我国未来的产业优化与升级、农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城市化、人口健康、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改善和国家安全等都需要地理科学做出积极贡献。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本理论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在有关部门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自1986年创建以来,长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内涵建设,已于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惟一的地理科学专业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一、专业办学条件

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5人;博士后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专任教师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和中科院的北京地理所、成都山地所、新疆地理所等,具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与学缘结构。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与副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专业基础课或主干课。近年来,专任教师先后主持或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国土资源厅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科研项目2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8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58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5项,科研考核连续5年获全校理科第一名。同时,专任教师还主持或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9项,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建设有四川省级重点课程1门(人文地理学),省级精品课程4门(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旅游学、水文学),校级精品课程3门(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精品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

该专业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所需的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较为充足。学校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有地理类藏书近10万册,有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超星数字图书馆以及ebscohost、eco psp、ccc、isi proceeding等多种中外文电子期刊数据库。学院资料室的面积约200m2,有100余种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近万册藏书,每年新增图书、杂志1 000余册。专业实验室面积约5 400m2,有基础实验室28个、开放实验室23个,仪器设备总价值600余万元,万元以上大型仪器28台;有arcgis、erdas、mapgis、geostar和cass等国内外专业软件实验平台。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为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中心为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惟一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该专业的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基地不断完善。1996年,经四川省国土局同意、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和川东北地区58个市、县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四川师范学院国土管理学院董事会”。董事会不仅为专业建设提供资金与智力支持,同时为学生的实习和见习等提供条件,这也是四川省地理科学专业校地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此外,还有南充市污水处理厂、青居曲流国家地质公园、凌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嘉陵江中游阶地等近郊实习基地;乐山—峨眉山地区的部门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成都—西安—延安地区的区域地理野外实习基地;以南充市5所中学为核心,辐射四川盆地的广安、绵阳、广元、巴中、达州、德阳、乐山、眉山、内江、南充、遂宁和雅安等12个地市的70余所中学地理教育实习基地。

二、主要优势特色

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固有的优势和特色。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历来把师范专业特色建设作为提升办学实力的根基。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人文各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学科特征要求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厚基础”、“强实践”。

1.负重自强、铸魂励教,矢志不渝为基础教育服务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必须具备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自如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于2008年修订、实施。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新方案将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单独设课,并开设天文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灾害地理学、数字地球导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环境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土地法学、房地产估价、可持续发展导论等与中学地理教育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的选修课程。为了夯实学生的教育教学功底,新方案除开设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书法和地理学科教学论外,还增设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地理素描与三板艺术、地理活动与地理教学、中学地理微格教学、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等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还组织

转贴于

编写《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必读》供学生查阅拓展阅读书目、地理学人风采、专业期刊网站、报考研究生及地理教师职业发展等相关信息。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除了落实新生入学教育、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员制、期中教学检查和严格考试纪律等常规管理外,还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固定时间、固定教室上自习。大一学生参加手工绘图技能比赛,大二学生参加自然地理野外调研报告比赛,大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技能比赛,所有学生选择性参加数字测图技能比赛、gis软件操作与二次开发技能比赛、遥感专题应用技能比赛、城市规划软件操作技能比赛、autocad软件操作技能比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设计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竞争力。为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教学一线,除了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中学挂职锻炼、评聘基础教育兼职教师外,还定期邀请基础教育一线名师如四川省教科所张白峡教研员、南充高中何从春高级教师、南部中学赵海特级教师、德阳二中饶萍教师(第五届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等给学生讲授示范课,还定期将学生带到南充市5所中学去参加教研活动、听公开课、评阅试卷等,还选派优秀本科生去顶岗实习或参加中学地理教师置换培训项目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真刀真枪地磨炼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2.校地合作、科研强化,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学人,必须具备丰硕的实践经验、敏锐的学术思维和强烈的创新欲望。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和激发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地理科学专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的关键环节。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已建立起由基础到综合、由验证到设计、由设计到创新,“基础验证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探究实验”逐步推进,“实验—实训—实习”互为补充,“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科研”互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融为一体、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专业教育与择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必修课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均有严谨的教学大纲及配套讲义,非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9.9%;一些技术性或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如计算机地图制图、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等,特别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占其实验实践学时85.0%;近郊乡土地理实习、乐山—峨眉山部门地理实习、成都—西安—延安区域地理实习、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等,独立设课实验实践占总学时20.3%。

作为地处非中心城市的地方性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建校65年来历经两次分合、七易校名,学校建设发展深受无区位优势、队伍不稳和投入有限等问题的困扰与制约,但西华师大人一直秉承团结一致、毫不气馁、孜孜以求、积极作为的优良传统。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承蒙社会厚爱及董事会成员单位支持,已在嘉陵江中游、川东北地区、川中丘陵区、四川盆周山区的土地利用与保护、城市与区域经济、自然灾害与风险管理、数字地貌与环境信息等领域主持或承担2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项目。教师以身作则,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激发学生更加热爱所学专业。利用教师项目较多优势,鼓励学生参与地图数字化与专题制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与维护、遥感图像解译、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区域综合调查、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等工作,通过科研工作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学生结合科研工作申请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和撰写毕业论文等成效显著,广泛涉猎土地利用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地质遗迹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区位优势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等领域。

篇5

[关键词]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学科整合;参与式教学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出现全域化、休闲化、多元化、自助化、定制化等特点。“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地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1]。在这种“融合共享”特征明显的旅游模式下,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单一知识储备和简单专业技能已无法适应社会需求。旅游人才类型和培养模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向高知识、高技能、高应用能力方向转化。高校旅游管理是培养旅游行业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旅游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其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是:是与普通高校培养的高等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的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它要求培养出的人才要熟练掌握该行业一线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从事行业一线生产的技术型人才[2]。旅游行业的导游员、饭店服务员、礼仪人员、空乘人员等均属于这类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定位模糊,教法单一,教学资金投入不足,学生专业自信力低,一线服务技能差,学生就业导向不够清晰等。结合时下社会需求,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应以高素质综合型为宗旨,以“学术+应用”“知识+技能”“全国+地方”“行业+专业”为模式,重点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实践和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实现学生从普通“旅游服务员”到高知、高技、高能的综合型“旅游服务人才”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一)通过“互联网+”模式,拓宽知识获取渠道,保持教学内容先进性

旅游行业跨界明显、知识容量大、更新速度快,教学中必须跳脱出单纯依托教材的传统知识获取模式,紧跟“互联网”“大数据”,才能保持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瞻性,才能保持起旺盛的生命力。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3]。教学中以手机等自媒体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一来可关注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旅游院校等的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及时获取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知识。一来可进行“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微平台”“互联网+课程”的学习拓展。如通过“雨课堂”“钉钉”等互联网平台开展师生课堂内外同步学习交互,学习交流更为方便快捷。

(二)紧扣行业发展趋势,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地方特色内容教学

大理是全球知名的旅游热区。作为地方高校,大理大学在旅游地域性研究方面独具优势。旅游管理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所以,在教学中广“接地气”,增加旅游“地方性”的内容极为必要。比如,在“乡村旅游”授课过程中,应紧扣乡村振兴主题,依托大理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少数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质资源以及众多的古村镇文化旅游空间资源,吸收借鉴环洱海保护开发的先进经验,借助多样的文旅、农旅休闲模式和案例,通过案例和田野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发学生对行业政策、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提升他们对乡村旅游途径下的乡村振兴的科研兴趣。

(三)多学科融合教学,拓宽学科视域,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

旅游学科属于综合性学科,应适当增加不同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教学中地理与旅游的融合,能有效地展现旅游资源的“地方性”特征,能帮助学生加强对旅游动机形成、游客空间位移、旅游景观和旅游模式的特色化发展等内容的理解。再则,在“旅游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中,结合大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态势,加入人口、民族、农业、工业、城市、宗教、语言、政治、旅游等地理要素主题,既能增加学生的地学修养,又能引起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注,突出旅游专业的地方性特征。还有,旅游与艺术的融合,在模拟导游等技能型课程中加入民歌、舞蹈等地方文艺专题,在“旅游人类学”课程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能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

(四)加强旅游行业从业资格准入和技能提升内容教学,提高考证过关率,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考的国家级从业资格证书有: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十多种,这些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但是证书的获得对学生实做技能的要求较高。为帮助学生提高这些资格证的过关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相关内容,加大实训力度。如利用“旅游语言基础”课程加入语音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度;利用“茶艺鉴赏”课程加大茶艺实训,提升学生手动能力;利用“导游业务”和“模拟导游”课程,进行导游考证面试模拟,加入应试技巧的内容,同时密切关注每年国家考证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导游考证过关率;在课内技能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专业技能强化训练”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再强化,巩固学习成果。

(五)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促进科研与教学内容的深度结合

首先,有条件的师生积极申报各种课题,积极参与地方性旅游规划和科研项目。其次,在教学中增加科研的内容,如大理地区,大家都较为关注的大理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大理“六大景区”发展现状、大理导游的生存现状、大理温泉休疗现状、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苍山和洱海的保护问题、大理旅游线路设计现状、大理古城人民路“摆客”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等,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增加学生对旅游业的关注和科研修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

(一)全面践行学生参与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为避免“灌输式”教学带来的听课疲劳,在遵循常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注重教学主体转换下的参与式教学,确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公平性。参与式教学相对于“灌输式”教学,教学中让所有人能积极主动、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教学的积极成分和中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精神[4]。1群体参与群体参与即全员参与。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经常使用,如教师给出论题,学生分组讨论并陈述观点。由于学生的参与能力有差异,在这种分组教学法,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我的做法是:利用手机或自媒体设备,各组学生自行查找内容,组内组间互通信息,避免雷同和抄袭,找到资料后组内各成员均需进行内容的文字或者录音分析。时间允许时,每位组员上台定时进行口语表述;时间不允许时,组内选出分析表达最好者,代表小组上台陈述。多年的教学效果表明,此法“一箭双雕”,既能保证参与的广泛性,又能保证资料查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理论课程可采用此法。如“导游业务”理论授课时,请学生查找导游带团相关案例,学生的积极性高,内容记得牢,很受学生欢迎。2个体参与教学中也要强调学生的个人参与与个性展示。以“旅游学概论”课程为例,教学中加入“每日一闻”播报。在课前布置与课程相关主题,请学生课下查找,课程开始时进行5分钟左右的旅游要闻播报,按学号顺序进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公平参与。此法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的关注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信力,学生参与和接受度高,教学效果较好。3角色参与以“假如你是我”“今天我为师”等为主题。利用“翻转课堂”,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要求学生以教师身份完成一个完整的短时教学过程。此法显示,角色互换是一种“教”与“学”的公平,锻炼学生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学技巧的同时,也给教师一种提示和参考:尊重学生需求,教学效果必然更高一筹。4视觉参与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播放音视频教学资料,通过“视频+记录+评论+感悟+纠正”的方法进行学习。如利用“模拟导游”课程,对学生利用实验课自制的景区导游视频进行观看分析,纠正讲解中的不足;利用“人文地理学”课程,将理论讲授、师生互动教学与人文地理视频教学紧密结合,题材应结合课题广泛而深刻,如人口、语言、文化、环保、战争、地缘、城市、粮农危机以及地方发展等皆可纳入,学生受益匪浅,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以学生参与为主导,积极推行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创设接近工作真实环境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场景中,进行不同工作角色模拟,从而整合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一种方法[5]。比如在“导游业务”课程中,可经常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创设导游带团情景,准备道具,模拟导游员、游客、旅游服务供应商等等,以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导游带团场景。多年教学经验表明此法极受欢迎,尤其是在公选课采用此法,多专业学生协作完成情景模拟,学习过程人人参与,寓教于乐,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既增进了不同专业学生的交流,又展示了旅游专业灵活的教学模式,还能引起学生对旅游从业人员执业环境的关注,此种教学法对于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心理素质都有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极佳。但是,此法多适用于技能型课程的实训环节,而且人数太多效果不一定理想。

(三)群体参与和个体参与结合,采用野外观察学习法,节约教学成本

此法适用于有野外实践环节的课程。如“乡村旅游”,在理论讲授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类型的基础上,利用实训课时带学生到周围乡村旅游形态典型的村落进行田野调查,让学生实地观察乡村旅游发展状态,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角度寻找存在的问题,回校后写成调研报告。比如大理环洱海地区乡村旅游发达,案例典型。学校到调查点,公共交通便捷,费用较低。再如“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景点的实地讲解,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讲解训练,不出校门,方便安全,不产生任何费用。野外观察学习法,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都能获得提升,选点合适的话,既能完成课程内容,又节省教学成本。

(四)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推行实景讲解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此法为“模拟导游”课程专用教学方法,课程具体讲授导游资格证考证景点和景点景区讲解的技能技巧。可充分利用现有课外资源,先以校园环境为一级讲解点进行初讲训练,以小组为单位按单体景观分个人讲解,待讲解成熟,再选择当地内门票费用少,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文化内涵高,距离较近的代表型景区为二级讲解点进行实训。讲解点不一定选热点旅游区,但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景观典型、资源有特色、自然与人文结合、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郁、体验度高。大理地区首选大理大学、大理古城、感通寺、南诏德化碑、洱海月湿地公园、白族名镇喜州等。实景讲解,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快,是一种较适用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1-03

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地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展创新活动与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极其重要,在培养具有创新性及实践性的综合性地理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意见》和高教[2001]4号文件中早已对实践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1]。周济同志也曾提出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2]。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3],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具有科研精神和能力的创新人才的目的[4]。野外教学实践过程能够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是对室内课堂教学的拓展,这种方式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达到了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认知和验证的效果。

一、高校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野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地理科学类的地理科学(师范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与管理是普通高等院校理科教学课程设置中的三个本科专业。在这三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大学本科一年级至三年级都要实施野外实践教学环节。野外实践教学过程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与在野外环境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地理要素和现象结合起来,将课教材中的理论及野外调查方法与技巧渗透到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野外实践过程作为高校地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不能被忽视。野外实践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地理要素现象及地理考察中的基本技能操作、应用来验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加深对课本内容理解,也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综上,高校地理专业野外实践教学过程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高度重视。

2.野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学生能够通过在野外实践过程来深刻理解及与对照课堂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及野外调查的方法,在野外观察、探究各种地理现象的同时,对教材中学习到的地理野外调查的基本技能进行实地操作、实践。通过野外教学实践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观察与分析能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野外教学实践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特点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专业理论及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专业知识的素养。此外,野外实践过程中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小组就是一个小团队,这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遇到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配合,这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适应岗位与社会具有很大的益处。最后,野外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野外地理环境的过程,有时师生一天要徒步行走数公里,且忍受烈日的暴晒,非常辛苦,因此,这也是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坚忍不拔意志的有效锻炼。通过野外实践过程,学生对对祖国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加深了了解,因此,它还是一种乡土地理教育过程,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的作用。综上,野外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综合素质高效的训练过程,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高校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野外实践经费严重不足,实践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各高校野外实践过程普遍反映经费不足。野外实践教学具有路途远、流动性的特点,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但是,近几年来在野外实践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如交通费、住宿费、参观门票费用纷纷涨价,实践教学费用也越来越高。实习经费不足使专业野外实习十分艰难,实践教学点也一再减少,这样将无法达到野外实践教学的目的及良好的实习效果。实习费用通常是学校补助一部分,学生自己承担一部分,在“什么都涨价”的情况下,某些高校近十年补助的经费却从未“涨价”,带队指导教师不得不砍掉一些实习教学点来节约经费,这样就造成了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结果。因此,资金来源及保证程度是搞好野外实习的关键。

2.野外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单一,缺乏综合考评。在多数高校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往往是采用学生实习完毕只交一份实习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很多学生大多是在相关课本或网络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资料进行充数,甚至会出现一个实习小组甚至整个班级实习报告雷同的情况。这种考核方法过于简单,缺乏规范的管理,缺乏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也使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过程只是出去“旅游”,而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应该采取多学科、多形式的综合考核方式。

3.缺乏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学指导教材。高校本科地理野外实践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指导教材。不少学者在编著地理野外实习教材方面做了研究,但并没有形成学科课程优势,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教材。地理科学内容及技术方法正发生变化和改革,各分支课程之间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综合性课程,但是关于地理实践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的成果都极为鲜见。这需要由专门的教学团体进行组织,发挥群体优势,最好是由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或教育主管部门有意识组织,有的放矢进行探索研究,编制适宜的、规范的教学实践指导教材。其次还应该针对区域地理特点,进行乡土地理的野外实践教材的编制。新疆师范大学针对新疆区域特点制定了较为适宜的包含地质、地貌、植被、土壤、水文、气象等要素课程的地理野外实习指导教材,且已在野外实践教学中使用5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各地高校也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团队编写具有当地乡土地理特色的野外实践教学教材,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真正地理解、消化课堂理论知识,达到实践教学的良好目的。

4.缺少野外实践教学基地。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要服务于教学目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专业资源基础。因此,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时必须以专业教学内容为基础,具备良好的知识系统,且能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地理学的理论及规律。而目前许多高校的野外实习路线的选择并无典型性,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能够看到课本中学习到的地理要素及规律特点,实习结束后,学生们并没有深切感受到地理理论与实地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造成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使实践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地域特点,选择典型的实践教学基地。新疆师范大学经过实地考察和论证,选择将乌鲁木齐-奇台-巴里坤-哈密一线作为地理专业二年级土壤及植被野外实习基地,且经过5~7年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野外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从事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往往是每年哪个班级要进行野外实践教学,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成了野外指导教师。经费不足导致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及野外考察,有的教师并非地理专业,甚至无野外考察经验,也成为地理野外教学实践指导教师。由此可知,野外实践教学效果肯定不佳。这种野外实习往往是流于形式,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及教师都认为是出去“旅游”,野外实践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走马观花”、“游山玩水”[5-8]。

三、高校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多方筹措资金。要解决资金问题,首先必须采用多方面配合、多渠道集资的方法,共同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多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所在院系解决一点,根据物价涨价幅度学生适当承担一部分,多方努力,共同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次,建设良好共建关系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一个有效的节约资金的办法。最后,要合理规划实习线路,例如,将一些可有可无、实习效果不佳的实习点删去,选择典型、高效的实习点,这样既节约了经费又能达到实习的最佳效果。

2.健全成绩评定机制,完善成绩考评指标。为了尽量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成绩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应该成立由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和实践小组组长共同组成的“学生野外实习成绩评定小组”进行集体评定,以体现成绩评定的公正和公平。依据许振文等[9]提出的野外实践教学成绩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其做了修改、整理(表1)。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学生的总评成绩给予评定。该体系的实施不仅会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学习起到约束和考评的作用,而且还会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当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内涵与质量标准的内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该体系仍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验证、修正,使其更趋完善,朝着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10-11]。

注:据许振文等修改整理。权重:0-1之间。

3.加强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节约人力、财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针对区域特点,选择最佳的、稳定的野外教学实践基地。各高校所在区域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实践教学基地时,应考虑区域内自然地理事物和现象相对典型、内容丰富的地区。新疆师范大学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地质、地貌实践教学,选择了距离较近的三工河流域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徒步行走10余千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典型的河流阶地地貌特征,还可以看到背斜、向斜等地质岩层,沿途亦可进行地理基本功素描的锻炼来加强学生对各类岩石及地质构造的认知;此流域内还存在大量的化石,指导教师亦可通过找化石的活动使辛苦的野外实习变得有趣。这个实习地区的选择,无论是在对学生掌握有关自然地理要素的调查方法与技能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4.提高实践教学专业指导教师素质,加强教材建设。作为一名地理野外实践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地熟悉与野外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要能够在对单一知识点介绍的基础上,将各要素串联起来,使实践教学的内容成为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更好地掌握。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应配备专门的实践指导教师,同时,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及时“充电”,通过参与自然地理野外教学,积累实践指导经验,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教师的专业思想体系,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同时构建专业实践教学教师的综合考评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7]。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编撰现代地理学实践教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为加速这类人才的培养,亦可举办相应的野外实践指导教师师资培训班,进行系统培养;亦可组织实践教学研讨会,定期开展研究活动,这样有利于整体提高[7]。

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高校自身在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野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从单纯的野外实习,甚至是“游山玩水”变为切实的、多样化的野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对地理理论和规律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各个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会更加推动地理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对培养适应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地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9]。

参考文献:

[1]杨载田.21世纪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1):81-83.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3]程东来.野外实习的意义、作用和建议:以自然地理实习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09-111.

[4]查小春.高校地理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67-170.

[5]刘贤赵,王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6):36-37.

[6]刘贤赵.浅论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性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87-89.

[7]张茂恒,王建,陈霞,等.地球表层系统思想下的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改革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27-130.

[8]潘玉君,武友德,明庆忠.地理野外研究性实习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1-52.

[9]许振文,王桂君,王鹏,等.新时期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7-119.

[10]衣华鹏,张鹏宴.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35-138.

[11]卫立冬,贾国玲,张泽光.地理野外实习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105-10.

篇7

关键词:环境问题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69-01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到1989年1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环保工作正式步入法制轨道,并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那么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工程,要从孩童开始,从中小学抓起。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所以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任务。

1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讲清中学地理教材中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世界气候、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世界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气候、河流、湖泊、中国自然资源与平均合理用水保护水源、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分区的中国地理等知识,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讲清楚自然资源的概念,而且要详细讲解有关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知识。如讲授黄河时,要说明黄河及流域概况的知识,同时指出,黄河所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貌在历史上是一片“草丰林茂,沃野千里的绿洲”,但由于常年的开垦,毁草弃牧,毁林种粮,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调、导致泥沙淤积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由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变成了中国的忧患。同时还应着重介绍,解放以来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治理改造黄河,化害为利,趋利避害,使晋陕等沿河省区出现了田园似锦、棉麦丰收的喜人景象,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又进行了具体生动的环境教育,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地理课的教学之中。

高中地理教材是从人类和环境关系着眼,讲述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的。通过对地球上的生物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能源及其利用,工业生产及工业布局,人口与城市,人类与环境等知识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更能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即保护现有环境并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是促使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 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当地事实材料,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做保护环境的有心人

诸如讲到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可结合家乡淮安的情况。根据周围环境表明,长期堆放在公路上的垃圾已经污染了地下水资源。这是由于地表垃圾经雨水淋溶并向下渗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的。专家们估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增至63.5亿,饮用水需求量大增,而工业排污量将由每年500立方公里增至 3000立方公里。如果用10份淡水稀1份污水的目前标准,地球将耗尽所有的淡水资源。

1994年国家环保部门对我国54个大中城市进行酸雨监测,结果发现有45个城市有酸雨现象(大量以煤、石油天然气为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氮氧化合物在空气中氧化,并吸收水份,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水而降下 来,就形成酸雨),占抽查总城市数的80%以上。

3 可组织环境保护小组,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环境保护小组可调查当地生态环境情况。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所在县市乡村等耕地10年间缩小程度,山区和半山区森林、草地的缩减情况,大中河流域水土流失及两岸农田水毁面积,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我省西部地区)可调查风沙进退情况,沙暴、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增减天数,多年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等。

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4 对环境保护事业和工作,深入校园,广为宣传

可由学校请当地环保战线的专家或工作人员做报告;也可师生动手,利用幻灯、黑板报、图片展、风光纪录电影、说唱等多种形式,介绍和宣传政府关于环保方 面的方针政策,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山河,美化环境的重大作用及国际上环境保护的最新动态等。如此众多的形式都是因地而异地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方法。

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人人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利民.现代教学论纲要[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8

高中地理教材关于人口部分的学习,注重从理论层面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与义务教育阶段感受型为主的学习,偏重于人口及人口问题的事实性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明显不同。各版本教材“人口”内容在节、目编排上有所不同,但节、目内容的本质大同小异。四个版本中,除湘教版外,三个版本都是先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再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最后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教材将人口的迁移后置了一位。各版本内容的核心知识均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如图1)。

各版本教材的呈现方式、栏目设置、各栏目素材的选取等均有明显的差异,均有一些区别于其它版本教材的特色、亮点,这是一标多本、教材多样化的体现。例如,湘教版教材增加了其它版本没有的“地域文化与人口”一节,是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是对于“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这条课标的阐释。这节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达成人口部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透彻地分析各版本教材的异同点,是充分高效整合利用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前提。

二、重难疑点分析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分析:依据课标和各版本教材分析,可将本部分教学重点确定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地区分布”。四个版本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学术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但通观各版本,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均是由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三者共同决定的。教学中要把握这个重点本质,应从时间视角和空间尺度两大方面,以一种发展变化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口问题。从时间视角来看,不同地区或国家人口增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人口增长具有历史阶段性特点;从空间尺度来看,即便是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和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就有较大差异,而同是发展中国家,也或大或小地存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如中国已完成“现代型”的转变,而非洲不少国家仍然属于比较典型的“传统型”。

教学难点剖析:如何利用人口增长的相关资料,如统计图、过程图、表格资料、文字记载等,讨论、分析、比较人口增长的特点。

易混淆概念辨析:本节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需要透彻掌握并且能够辨析概念之间的异同点。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分析:人口迁移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了解,如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地理意义等。但是,本节的重点不是去记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和材料,而应抓住关键,本节教学的重点包括: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归纳出“说明人口迁移主要原因”的思路和方法。人口迁移既包含了时间视角,又涉及区域空间尺度。因此,必须要明确在某一个确定的时期,人口迁移涉及的地理区域空间范围,人口迁入、迁出的具体流向。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内,不同尺度的空间区域范围,如国际人口迁移或者国内人口迁移,其特点有明显差别,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教学的重点一定要总结归纳“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剖析:总体来看,人口迁移的知识具体、扎实、繁杂,大多数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因为中考不考地理等诸多原因导致初中地理基础过于薄弱,不少高一学生缺乏应有的关于区域案例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常识,这会导致“举例说明”时出现知识盲区,从而导致分析无从下手。

易混淆概念辨析:本节的重要概念,包括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移动等,要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重点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教学难点剖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重点分析: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本节的教学重点:能够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人口问题的层面,如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人口的职业选择等。

教学难点剖析:地域文化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对生育观念、人口流动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1.整合高中四版本教材

教科书选用的资料严谨、科学、有据可查,是方便实用的课程资源。如人口增长模式的教学,虽然各版本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和阶段不尽相同,但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特征,主要分为“高高低”模式(对应人教版原始型)、“高低高”模式(对应人教版传统型)、“低低低”模式(对应人教版现代型)。在突出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这一重难点知识教学时,可选择中图版相关资料来加强图文解读分析,如中图版P6页图1-1-4“处于高增长模式的某些国家(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2年)”;图1-1-5“处于低增长模式的某些国家(英国、日本、德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2年)”。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因素的教学,人教版选用的是“芬兰人口增长”案例及配套设计的活动。教师执教时也可采用中图版P9页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来替换,或将其作为训练反馈的材料。也可参考湘教版P8页阅读“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还可将两者整合重新设计。又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的教学,可借鉴鲁教版P12页活动“闯关东与雁南飞”及中图版P16-17页案例研究“德国移民”。对比查阅各版教材,有利于澄清某些概念,如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能加深对某些概念的透彻理解,如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等。

2.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

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乡土特色,选配、挖掘课程资源。如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可替换为本地的资料。讲授人口迁移,如果以本地为案例,将给学生留下强烈的印象。讲授人口数量的变化,运用本地资料,辅之以外省(市)资料,假设本地和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样就可以进行区域对比,既能说明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又能继续分析两地间人口迁移的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内容,空洞、抽象、陌生,建议教师可选用本地区的人口、自然资源等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计算,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教师也可多选一两个地区,如我国最大城市或者热点城市的资料,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地域文化与人口的内容,若能选择本地案例,则不仅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渗透计划生育的政策观点,还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过目不忘之感。

3.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不仅能提供基本的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资料学习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一个特色方法,运用网络能够快捷、及时地下载各种类型的海量信息。如教学人口的迁移时,某教师下载热播电视剧视频《闯关东》或者《走西口》,以此为主线,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迁移的原因。笔者曾利用网络下载南方周末《北京王老太太生育报告》,将其缩减、整合为一个典型个案来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学生与教师也能共享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与学生讨论,也能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还能引导学生阅读与课堂相关的补充内容,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例如,可把人口主题的几节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网页,采用网络教学。人口迁移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主要版块包括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意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篇9

关键词 中国国际劳工标准劳动关系

国际劳工标准的历史肇始于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创设。这个设想最初由19世纪欧洲的两位企业家提出,他们是威尔士的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和法国的丹尼尔・罗格朗(DanielLegrand)。一战后,他们的思想在国际劳工组织的中得以体现。目前公认的劳工标准就是在该组织通过的200余项公约的基础上设立的,这些公约被称为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公约。其后,联合国、欧洲联盟、美洲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等均在推动劳工标准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近二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劳工标准运动有了迅猛发展,呈现出从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转化、从官方层次向民间层次渗透的趋势。

在官方舞台,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美国曾一直试图将劳工标准条款纳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体制,并通过国际信贷和单边贸易措施――例如,最惠国待遇和301条款等国内立法――向目标国施压,要求对方提高劳工标准。2010年3月,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EPI)公布报告,声称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赤字使美国在2001-2008年间丧失超过240万个就业机会。主要原因是中国压制人民币价值,同时通过其他政策给予中国制造业不公平的贸易优势以及较低的劳工标准。EPI表示,解决中国经济中存在的汇率政策及劳工标准问题是改善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首要步骤。

在民间舞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劳工组织核心公约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第三方劳工标准,较具影响的有社会责任国际(SAI)的SA8000、道德贸易倡议(ETI)的基本守则,国际公平贸易标签组织(FLOI)、国际公平贸易协会(IFTA)、欧洲世界商店连线(NEW)及欧洲公平贸易协会(EFTA)的FairTrade等,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标准认证的趋势正在加强。

一、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一) 从国际来看,高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高劳工标准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中国低劳工标准而言的。实际上,国际通认的劳工标准是比照当事国的生产力水平来定的,只有低于相应生产力水平的劳工标准才认为是不合格的。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劳工标准属于高劳工标准。总体来看,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高劳工标准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

首先,国际劳工标准针对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而中国的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大。中国制造品出口占出口商品的比重已经从1978年的46.5%上升到2007年94.9%,一百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尤其是纺织类商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小商品,说明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出口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对2007年国民经济调查的结果,中国的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分别为11.3%,48.6%,40.1%。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半壁江山,地位十分重要。

其次,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发起国主要是欧盟和美国,这两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最大的两个贸易顺差国、最大的两个制造业出口市场。从2006年开始,欧盟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和美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出口商品属于买方市场,中国企业处于不利地位,欧美企业提出第二方标准或第三方标准的余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3期地很大。

(二) 从国内来看,高劳工标准对政治经济影响深刻

首先,从政治法律制度层面来看,与核心劳工标准相比,中国的劳工标准立法在自由结社权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这是由中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特点决定的,虽然短期之内难以调整,但是从长远来看,适应这些标准所体现的立法思想是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我们做较大的政治法律制度改革,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思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劳工标准所保护的对象应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虽然有立法上的保护,但是由于司法体制和程序设计方面的原因,存在着执行难的问题。民间劳工标准的推行――这一市场行为会对中国企业产生相当大的约束力,从而在客观上起到了辅助司法和执法的作用――节约了司法和执法成本。

其次,从经济增长模式层面来看,劳工标准的提高短期内会削弱中国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相对优势,这就会产生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加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能过剩。这就要求有配套的财政和分配政策扩大内需,消化这部分过剩的产能。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还很庞大,通过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分配提高他们的收入,将它们转化为内需市场有很大的空间,反过来,劳工标准的推行又会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对实现社会公正、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二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把中国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解放出来。

二、中国的策略选择

中国有两种基本策略选择:一种策略是维持低劳工标准,具体包括回避策略、联合策略和自主策略。另一种是策略性提高劳工标准,即适应策略。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针对不同的产业、根据不同的市场,相机决策。

(一) 回避策略

回避策略即回避强硬卖方。首先明确一点,劳工标准不是官方标准,还不属于强制性规范,而属于约定标准、合同性规范,在谈判中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买方属于民间标准组织的成员,例如ETI或者FLO,谈判的余地不大。否则,就要防范对方醉翁之意不在酒,以劳工标准作为其谈判筹码。事实上,推行民间标准的强硬买方还处于少数一方,以最具影响的SA8000为例,该标准尚缺乏广泛的国际认同,截至2009

年12月,接受认证的企业中,意大利、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企业占87%以上,其他国家的企业不足13%。全世界共有63个国家和地区的886家组织获得了SA8000标准认证证书。截至目前,中国所获SA8000标准认证的企业只有一百多家。

(二) 联合策略

联合策略即联合卖方,增强谈判实力。单个的卖方面对联合的买方会处于不利地位,联合的卖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利影响。所以要重视和发挥国内行业协会的作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占有很大比重,2001年制造业出口的44%来自外资企业,其中,高技术密集型产品外资企业产品所占的比重高达81%。2005年1月至11月,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为3985,2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58%。这还不包括合资企业、合作企业。我们可以利用外资企业与其所在国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买方施加压力和影响,争取自身利益。

(三) 自主策略

另外,我们还要转变观念,变国际标准的被动接受者为主动制定者。各种非官方标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属于服务型产业。例如,SA8000就是一个服务产品的注册商标,接受其认证和检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购买其服务的过程。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各种类型的劳工标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核心劳工标准为基础设立的,除此之外,劳工标准与其他国际标准还有着较大兼容性,例如,SA8000就规定,如果公司已经建立、推行其他ISO系列的管理体系,那么这一管理体系可以与本标准所要求的管理体系一并使用。这些都是公共资源,彼可用,我亦可用。中国政府应当积极鼓励中国企业独立或者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合作,设立自己的劳工标准,一来可以降低中国企业的认证成本,二来可以增加服务业收入水平,摆脱在劳工标准问题上接受规则,受制于人的困境。

(四) 适应策略

从长远观点来看,中国的策略应当是全面提高劳工标准。有条件实施劳工标准的企业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适应,因为采纳劳工标准会为企业带来长期回报。一是市场准入回报,二是关税、价格优惠回报,三是企业形象回报。中国企业受政治法律制度制约,在某些方面无法达到劳工标准的要求,但是可以迂回适应。大多数标准都考虑到这个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留下了权宜之策。如SA8000就规定“在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利受法律限制时,公司应协助所有员工通过类似渠道获取独立、自由结社以及谈判的权利”。

三、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可行性

(一) 不会逾越经济发展水平

有一种担心认为,提高劳工标准会逾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中国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有拔苗助长之嫌。但工资水平是衡量劳工标准的一个有效指标,下面的证据表明,中国的工资水平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

首先,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的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古典贸易理论告诉我们:总生产水平决定工资水平。中国的总生产水平决定中国的工资水平。但是中国的工资水平被压低了,从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的平均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80%,而且还低于很多东南亚国家的50-6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1993年GDP为35334亿元,到2007年增长为251483亿元,增加了7.12倍,而同期职工工资总额从1993年的4916,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244亿元,增加了5.74倍,十四年来慢了一倍多;职工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17.28%下降到2007年的11.23%,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减少了6.05个百分点。

其次,从最低工资占人均GDP的比重来看,中国的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世界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58%,目前中国的最低工资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标准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排第158位,有25个国家(多数是非洲国家)是高债务国,其最低工资超过人均GDP。

第三,从工资占企业成本的比重来看,中国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世界多数国家的工资占企业成本的50%,中国还不到10%。由于85%的从业人员的工资过低,并且多年不作调整,使中国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回报比重却逐年上升。工资过低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从而可以推论,现行工资水平低于相应的总生产水平。所以,提高劳工标准不会逾越经济发展水平。

(二) 不会加剧失业问题:西方的证据

有观点认为:在经济制度中执行高劳工标准将会降低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度,从而导致失业水平高出执行低劳工标准、更为自由助的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水平。还有观点认为,执行高劳工标准的经济制度,是在牺牲企业“外部人”利益的前提下,来保护企业“内部人”的利益,必然导致总失业水平和年轻人的失业水平比其他地方高。

然而,有研究表明,失业水平和劳资关系制度、劳工标准高低程度之间的联系仍然很少。从2000年至2008年欧洲各国的统计数字来看,上述担心缺乏依据,因为它忽略了在实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中,不仅工会有参与决策的能力,而且劳工运动的范围更广,他们并没有将工作目标完全局限在内部人上,而是能够及时觉察外部人问题对整个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积极维护他们的利益。

(三) 不会影响国际竞争力:产业转移受限

还有一种担心认为,提高劳工标准,中国就会丧失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比较优势,从而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是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会向其他低工资、低劳工标准国家和地区转移。

但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很多实证研究都证明劳工标准与成本及竞争力之间并无直接的相关关系。有关人员对执行道德贸易倡议(ETI)的成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了影响成本大小的一些因素,他们发现成本只占公司经营费用的0.1-1.3%,而且执行这一标准的公司的出口率和利润率高于未执行标准的公司。经合组织(OECD)的一项研究结论显国际经济合作2011年第3期示,核心劳工标准对贸易表现没有明显的影响;没有证据证明低劳工标准国家挤占了高劳工标准国家的出口市场份额;改善核心劳工标准并没有影响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在发展中国家中,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劳工标准往往高于其他企业。而且具有较高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在美国市场的渗透率并不比低劳工标准的发展中国家低。相关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占GDP的比重与其劳工标准的高低没有正相关关系。

本文认为,因为受到中国的

大国效应、产业粘性、替代国政治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产业转移是有限的,虽然会存在一定数量和规模的转移,例如,2008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第一年)发生的韩国工厂大规模迁移、珠三角企业纷纷转厂事件,但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整体来看,不会“伤筋动骨”。

1.产业粘性

所谓产业粘性,是指产业具有原地空间集聚的性质,单一企业不会轻易异地转移。这是因为:(1)人力资本效应:异地的低工资并不意味着低成本,因为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有可能带来较高成本,相反,原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有可能带来较低的成本。(2)规模效应:降低了外部交易费用。(3)默契效应:降低了内部交易费用。(4)制度效应:原地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运行良好的市场要素环境,降低了经营风险。

2.自然条件

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论点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气候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政治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热带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Hunt―ington)1920年在他的《人文地理学原理》一书中进一步指出,自然条件是经济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fiedhelm Schwarz)认为,气候是影响全球4/5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他举例说交通运输与物流是扭转经济发展的关键,而热带地区不利于交通物流的天气较为频繁,另外,季节差异会刺激消费,而热带地区季节单一,消费品种单一等。

本文认为,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天气条件依赖性很大,热带地区适宜工作的天气条件有限。热带地区的典型特征是气温高、湿度大、雨水多。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创造适宜工作的条件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会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举例来说,天气炎热的时候白领可以开空调工作,但是装卸工人就不可以。即使是在车间,鉴于微尘气味等方面的考虑封闭性建筑较少采用,不适宜使用空调。因此,适宜替代国的产业受到限制,这也是为什么目前转移到替代国的产业类型多以IT业为主的原因。

3.人口效应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贸易理论认为,假定存在规模经济,随着规模的增大,平均成本会下降。假定两个国家的资源相同,只是国家规模不同,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较大的国家将处于优势地位。

从消费市场方面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市场潜力巨大。目前的任何替代国都无法企及。巨大的国内市场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波特在钻石模型中对此已经有充分的论证。波特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五大关键要素之一是“需求条件”。它是指本国市场对产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它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国内企业可以比国外的竞争对手更及时、更深刻地了解国内市场的需求。中国家电业的崛起在实践上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国内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消费有溢出效应,从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业转移以后,这种国内市场的溢出效应消失。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为企业提供了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战略纵深,当外需不振时,可以作为后备的消化区和缓冲区,产业转移以后,这种纵深效应将会消失。

(四) “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年来,中国的投资吸引力继续走高

劳工标准的高低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有重大影响。因此,一般认为提高劳工标准会减少投资吸引力。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被认为是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一个重大举措,曾经引起强烈关注。实施两年来,且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的投资吸引力受到影响了吗?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连续十八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引资形势异常困难的2009年,中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仍为900.3亿美元,已上升至世界第二。2010年以来,外商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2010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63家,同比增长14.5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4.86%。同时,中国高端人才也被跨国公司看好,包括微软在内的跨国公司将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作为其亚太区研发总部,甚至升级为全球技术研发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超过1200家。

其次,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外商经贸利益的主要来源。据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上海美国商会等美资企业商协会组织的调查显示,2008年74%的会员企业实现了盈利,7或盈利颇丰。

第三,外商对华投资预期一直保持乐观。2010年初中国美国商会、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最新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访企业对在华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并且将中国作为其全球投资的首要市场或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超过半数的企业表示要继续扩大对华投资,绝大多数企业表示其在华经营的目标是进入或服务于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