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方式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污泥处理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污泥处理方式

篇1

关键词: 污泥 减量化 无害化 污泥处理 污泥处置 方法探究

引言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约 140 万吨,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这些污泥得不到安全、环保处理处置,就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因此,采用切实可行的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按照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加强污泥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并在坚持“安全、环保”的原则下,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氮磷等资源物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的。

1.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1.1 污泥的特性

一般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为含水量在75~99%不等的固体或流体状物质。其中的固体成分主要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及絮凝所用药剂等组成,是一种以有机成分为主,组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包含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有机质、氮(N)、磷(P)、钾(K)和各种微量元素。

⑴ 物理特性

污泥组成为水中悬浮固体经不同方式胶结凝聚而成,结构松散,形状不规则,比表面积与孔隙率极高(孔隙率常大于99%),含水量高,脱水性差。外观上具有类似绒毛的分支与网状结构。

⑵ 化学特性

生物污泥以微生物为主体,同时包括混入生活污水泥沙、纤维、动植物残体等固体颗粒以及可能吸附的有机物、金属、病菌、虫卵等物质。污泥中也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磷、钾及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多种微量元素和能改良土壤结构的有机质。

⑶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性质

污泥中的水分有四种形态:表面吸附水、间隙水、毛细结合水和内部结合水。表面张力作用吸附的水分为表面吸附水。间隙水一般要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65%~85%,这部分水是污泥浓缩的主要对象。毛细结合水:浓缩作用不能将毛细结合水分离, 分离毛细结合水需要有较高的机械作用力和能量,如真空过滤、压力过滤、离心分离和挤压可去除这部分水分。各类毛细结合水约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 15%~25%。内部结合水:指包含在污泥中微生物细胞体内的水分,含量多少与污泥中微生物细胞体所占的比例有关。去除这部分水分必须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液渗出,由内部结合水变为外部液体。内部结合水一般只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0%左右。

1.2 污泥对环境的危害

污泥有机物含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并且含有寄生虫卵、病原微生物和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盐类、多氯联苯、二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还包括污泥盐份的污染和氮、磷等养分的污染。污泥盐分含盐量较高,会明显提高土壤电导率,破坏植物养分平衡,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 对植物根系造成直接的伤害;在降雨量较大地区且土质疏松土地上大量施用富含氮、磷等的污泥之后,当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大于植物对氮、磷的吸收速度时,氮、磷等养分就 有可能随水流失而进入地表水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进入地下引起地下水的污染。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

2.1污泥处理

根据污泥所在处理单元不同,采用的不同的方法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在污水处理单元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通过减容、减量、稳定以及无害化的过程称为污泥处理。污泥处理工艺单元主要包括污泥浓缩、脱水、消化(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堆肥、干化等工艺过程。

2.1.1城市污泥处理的减量化方法

2.1.1.1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实现污泥减量化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污水处理工艺,增设污泥浓缩池或适当增加污泥浓度和延长污泥龄,使污泥自身氧化分解的能力增强,减少微生物的数量,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2.1.1.2利用膜处理装置化技术实现污泥减量化

污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微生物一般由细菌(菌胶团)、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组成,其中以细菌为主,且种类繁多。微型动物中以固着类纤毛虫为主,如钟虫、盖纤虫、累枝虫等原生动物,以细菌为食料;后生动物如纤毛虫、线虫、轮虫等,以细菌、原生动物为食料。采用填料装置化设施,在氧化沟、二沉池中设置利于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寄生的生物膜,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技术,减少污泥的产量。通过膜装置化技术在氧化沟、二沉池中的应用,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通过系统内部的生物链的物质循环,消化部分污泥,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2.1.1.3利用臭氧技术或超声波实现污泥减量化

利用紫外线高级氧化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都是近年来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光化学氧化法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采用臭氧或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从而达到水中污染物质的高效降解。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破坏存在于空气中或水中的微生物的细胞壁,使微生物立刻死亡。通过在回流污泥中,利用臭氧发生器加入一定量的臭氧或紫外线照射,可使部分污泥分解再利用,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超声波使得污泥中的部分细胞体受热膨胀而破裂,释放出蛋白质和胶质、矿物质以及细胞膜碎片,使部分污泥分解再利用,从而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

2.1.1.4采用污泥干化处理、污泥消化、污泥发酵技术实现污泥减量化

脱水后剩余污泥污泥的干化处理,一是通过晾晒蒸发水分,是最简单的减量方法,但所需场地大,且受天气的影响太大,不适合大规模的处理污泥;二是在污泥产生量比较大,且难以有效利用其它热源的情况下,采用干化焚烧方式可称为可行技术。污水污泥干化,最好是利用回收的焚烧热量,在装置正常运行工况条件下,通常不需要添加辅助燃料(如:在此情况下,除开机、停机和偶尔使用辅助燃料维持燃烧温度)。

通过污泥的消化降解,建设污泥厌氧发酵池,由于建设费用高,运行不安全,运行费用高,再则厌氧后的污泥还需进一步处理,以达到进一步减量化和稳定化的目的。因此,大、中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优先选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污泥,产生的沼气宜优先考虑综合利用;有条件进行土地园林利用的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可优先考虑选用好氧堆肥处理工艺。

通过污泥的好氧发酵,建阳光大棚发酵池、静态发酵池或使用立式发酵器、卧式发酵器,可以把含水率60%左右含量的污泥降到20%-30%,很好的达到减量的目的,且通过高温发酵,分解内部的高分子有机物、纤维素、木质素,增加有机质含量,对污泥中的细菌、病毒、蛔虫卵进行了高效灭活,起到了污泥稳定化、无害化的处置目的。

2.1.1.5通过污泥焚烧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

另外,通过污泥焚烧,也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建设专门的污泥焚烧厂,对产生的城市污泥进行高温焚烧,废渣可用来制砖或填路;也可对现有的热电厂、火电厂进行改造,把污泥当做添加料进行焚烧,可节约大部分投资。因此,污泥热干化工艺宜选在就近可持续稳定获得余热热源的地方,如:污泥消化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等,利用其废热、烟气余热作为干化热源。不宜单独设置污泥干化设施,也不宜选用优质一次能源作为热源。由于污泥燃烧产生Hg、二英等,影响镇内生活空气质量,不宜采用自然干化技术。

2.1.1.6污泥处理从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着手。

2.1.1.6.1污泥处理稳定化原理概述.

好氧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对废弃物进行分解、转化并生产出发酵产品的过程。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释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机物则被合成新的细胞质,使微生物不断生长繁殖,产生出更多的生物体的过程。在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同时,伴有热量产生,因发酵工艺中该热能不会全部散发到环境中,就必然造成发酵物料的温度升高,这样就会使一些不耐高温的病原菌及虫卵死亡,而达到无害化的目的。

2.1.1.6.2城市污泥处理的好氧发酵工艺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好氧发酵后污泥的含水率 35~45%;

污泥的有机物降解率>50%;

蠕虫卵死亡率>95%;

粪大肠菌群菌值>0.01;

种子发芽指数≥75%。

在污泥处理工艺选择上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并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妥善处置。

只要污泥中的重金属不超标,利用好氧发酵堆肥法处置污泥,无论从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哪方面考虑,无异议是一种优良的污泥处置方式。

2.2.最佳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在污泥处理工艺选择上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原则,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并加强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妥善处置。同时,国家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达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的目的。

统一技术路线,因地制宜确定污泥处置方式,以往,由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不统一造成了很多建设运营方面的混乱,明确对污泥处置的技术路线,就是综合考虑污泥泥质特征、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污泥处置方式。鼓励采用土地利用方式处置符合标准的污泥。污泥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土地改良、农用等,泥质不但应符合相关标准,还需进行场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估。

3.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

污泥处置以自然或人工方式使经处理后的污泥或污泥产品污泥能够达到长期稳定综合利用的方式来处置和消纳污泥,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是污泥处置的过程。污泥处置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污泥农用、填埋和焚烧以及综合利用(建材利用)等。

3.1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

一般而言,在污水处理厂内污泥经过预处理(浓缩、脱水及相关辅助设施)后,在厂内(或厂外)根据后续处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主要处置污泥的方式有土地利用、焚烧等。

3.1.1污泥土地利用方式

污泥土地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苗圃、林地利用以及土壤修复及改良。污泥城市园林绿化指处理后的污泥用于行道树、灌木、花卉、草坪等栽培过程中作为肥料、基质和营养土。

苗圃及林地利用是将处理后的污泥用于为城市绿化提供幼树、苗、草坪、花卉的生产基地的介质土以及大片的林地等。

土壤修复及改良堆肥处理后的污泥用于严重扰动土地的改良,包括采煤场,各种采矿业开采场(金属矿、粘土矿、砂子的采掘场等)、矸石场、露天矿坑、尾矿堆、取土坑、城市垃圾填埋场等。粉煤灰堆积场以及森林采伐地,森林火灾毁坏地,滑坡和其它天然灾害需要恢复植被的土地等。

3.1.2污泥的焚烧

污泥焚烧最佳可行技术主要技术关键内容为“干化+焚烧”技术,同时包含污泥预处理过程、烟气处理、烟气余热利用、废水收集处理以及灰渣、飞灰收集处理环境管理实践等相关内容。

污泥焚烧关键技术包含:干燥器、干污泥贮存仓、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烟气再循环系统、废水收集处理系统、灰渣、飞灰收集处理系统等。

4. 结论

污水处理厂通过脱水后的剩余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长期放置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会厌氧消化,产生的废水影响地下水质,散发的气味影响空气质量,同时,又造成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与我们的环境治理背道而驰。所以,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和处置非常重要,不能简单的一埋了事,2004年发生的“SARS”事件应在我们环保人耳边警钟长鸣!因此,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处置,连同污泥的减量化处置一并考虑,找到最适合本身污水厂污泥处置的最佳技术路线和途径,结合资源化的目的,以达到共赢的效果。

篇2

关键词:污泥处置;传统处置方式;资源化利用

1 引言

污泥通常经浓缩、消化稳定、脱水等工艺后,就进入最终处置阶段。污泥的最终处置技术大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1]:一是抛弃型技术,污泥作为废物不再利用;二是资源化技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用成分,实现变废为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建立循环型经济。

2 污泥的传统处置方式

2.1 直接土地利用

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如N、P、K等和植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Ca、Mg、Cu和Fe等,其中有机物的浓度一般为40%~70%,其含量高于普通农家肥,因此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将剩余污泥回用于土地作为植物的肥料,可以对剩余污泥进行充分利用。但其所面临的问题有:采用污泥肥料会恶化施用地的环境卫生状况;污泥的成分复杂,若未经稳定化处理会改变土地的微生态条件,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污泥中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食物链的转移,最终危及人类的身体健康[2]。因此,对于剩余污泥的土地回用,大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此外,目前国内常用的污泥浓缩技术因其含水率高,造成运输困难,给直接土地利用的具体操作带来较大麻烦。

2.2 填埋

污泥的填埋处理具有容量大、见效快的特点,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最终处置途径。在北美约有68%、欧洲约有47%的污泥处理采用专用污泥填埋场处置,在中国已建成的污泥填埋场有十余个。污泥填埋处置采用污泥汽运、分层填埋、分层压实、分层用土或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污泥填埋至极限高度后,在表层铺设多层山地土,总厚度约1m,再铺上0.3m种植土,再种树绿化,美化生态环境[3]。但是污泥填埋必须预先脱水至含水率小于65%,为此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污泥量[4],而且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和花费较高的运输费用和运行成本,且填埋场周围环境也会恶化。因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人们坚决反对新建填埋场,现有的部分填埋场也要逐渐关闭。

2.3 焚烧

污泥焚烧是将干化后的污泥与空气中的氧在高温下发生燃烧反应,使其氧化分解,达到减容、去除毒性并回收能源的目的。焚烧后的最终产物为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无害化灰渣。焚烧可使剩余污泥的体积减少至最小化,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一种污泥处置方法,并可以解决其它方法中污泥要占用大量空间的缺陷[5]。但其所需的费用很高,能耗大,并存在烟气污染问题。

由此可见,在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环境标准的更加严格化,其弊端就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因此,为彻底消除污染物质,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必要对污泥的最终处置途径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3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3.1 污泥堆肥

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所需的养分,其含量高于农家肥,但是污泥中也含有有害成分,重金属离子易在土壤和植物体内积累,因此在土地利用之前,必须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堆肥化处理是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6]。

堆肥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不稳定的有机质降解和转化成稳定的有机质,并使挥发性有机质含量降低,减少臭气;通过堆肥化,污泥的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如含水率降低,呈疏松、分散、粒状),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高温堆肥还可以杀灭病原菌、虫卵和草籽,使产物更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植物营养源。

3.2 污泥燃料化

污泥燃料化方法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污泥能量回收系统(HERS法,Hyperion Energy Recovery System),另一种是污泥燃料化法(SF法,Sludge Fue1)。HERS法即利用污泥消化制沼气[7],将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其中的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产生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经脱硫后即可用作发电燃料。SF法即污泥低温热解制燃料油,是将未消化的混合污泥经机械脱水后,加入重油,调制成流动性浆液进行多效蒸发,污泥有机质在加热条件下部分热裂解,产生衍生燃料。污泥燃料燃烧产生蒸汽还可作污泥干燥的热源和发电,回收能量[8]。

污泥燃料化技术是一种适合处理所有污泥,又能利用污泥中有效成分,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污泥处理技术,是当前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

3.3 剩余污泥制可降解塑料

1974年有人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到一类可完成生物降解、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材料PHA,为利用活性污泥生产PHA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活性污泥经过相关的培养后,可大幅度增加其中含有的可降解塑料。因此,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可降解塑料可有效地解决化学合成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 既让废物得到了利用又避免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9]。

3.4 污泥的建材利用

污泥中的无机物主要由硅、铁、铝和钙等构成,含量约为20%-30%。因此即使采用传统的污泥焚烧工艺大幅度地实现污泥减量,但仍有较多以焚烧灰形式存在的无机物需做填埋处置。而污泥的建材利用可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实现污泥资源化。

污泥的建材利用主要有:制轻质陶粒、生产水泥、制熔融材料及熔融微晶玻璃等。污泥制轻质陶粒,是直接以脱水污泥为原料,将粉末状物料加热到熔点以上,使一部分物料变成液相,冷却后成为有相当强度的固体,烧结后物料相互之间往往产生化学结合,但大多是形成新的玻璃体或晶体。污泥中含有较多的灰分,其中的铝、铁成份是混凝法处理废水时形成的,可作为建筑材料添加剂。将污泥烘干研磨后,按照一定的质量比添加石灰并混合均匀,控制好温度条件和焚烧时间可制得水泥[9]。

污泥制轻质陶粒可用作混凝土的骨料、路基材料或花卉覆盖材料,也可作为污水厂生物滤池的滤料,微生物挂膜在陶粒上可有效降低污水中的BOD、COD及氨氮含量,效果良好;污泥制熔融材料也可用于路基路面、混凝土的骨料或地下管道的衬垫材料;污泥制微晶玻璃的外观、强度、耐热性优良,可应用于建筑内外的装饰材料;污泥生产水泥可用于素混凝土,地基的增强固化材料,以及用作道路铺装混凝土,大坝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水泥竹纤维板等。

3.5 污泥热解制油技术

篇3

关键词:污泥处置;水泥处置;园林处置;热干化

Abstract: The city zone of Chongqing city sewage plant sludge discharge outlet problem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ongqing c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ludge disposal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ways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that applied to the Chongqing municipal sludge disposal.

Key words: sludge disposal; cement disposal; garden disposition; heat drying

目前重庆主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3%,但随着城市污水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厂污泥的排放出路问题日渐突出,成为重庆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创模达标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迫切需要提出切合主城区实际的污泥处理处置实施方案。

1.重庆主城区污泥处置现状

2010年重庆市建成污水处理厂17座,设计总规模140.2万吨/日,平均污水日处理量123.5万吨/日,污水厂污泥产生量579.30吨/日。

主城区采取的处置方式主要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100吨/日,占污泥总量的17.26%;污泥制园林营养土20吨/日,占3.45%;填埋100吨/日,占17.26%;热干化80吨/日,占13.81%;外运279.3吨/日,占48.22%。主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很低。

2.重庆主城区污泥处置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需要经过处理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提高污泥的卫生指标。当前国内污泥无害化处置工艺包括干化焚烧、污泥预干化、堆肥利用、晾晒、卫生填埋、水体消纳等技术[1]。受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重庆主城区污水厂污泥大多采用处理成本和效率较低的浓缩脱水的工艺技术,多数污泥经简单的机械脱水便实施外运处置。由于缺乏污泥综合利用的相关技术,主城区内的污泥处置尚以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为主[2]。目前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滞后,远不能满足污泥无害化处置的需要,仍有近260吨/日污泥外运。

3.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和处置点的选择

3.1 处置方式

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方式选择原则:一是必须满足污泥处理处置“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四化要求,技术多元化;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主城区现有设施协同处置污泥;三是按照节能减排和生态循环的理念,采用低碳生态的污泥处置方式;四是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相对较低。

《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明确了“主城区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应以集约化为主,处置应以园林绿地和建材化等资源化利用方式为主,卫生填埋等处置方式为辅”的原则。

3.1.1 水泥窑协同处置湿污泥方式(以下简称水泥处置)

重庆市城市化扩张速度加快,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的水泥产业。2007年以来,拉法基水泥公司采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工艺在南山水泥厂处置污泥,从试验至今运行三年多,日处置量最大达到120吨,同时达到环保要求。重庆长寿润江环保建材公司于2009年10月利用水泥窑协共处置污泥项目取得成功。水泥窑共处置污泥是值得推荐的污泥最终消纳途径之一。

3.1.2 污泥制园林营养土的处置方式(以下简称园林处置)

有关研究表明,污泥经堆肥化处理能提高肥效,降低毒性和臭味,使污泥成为无害无臭产品,可以安全使用。考虑到污泥在园林植物中使用后不进入食物链等优点,污泥的利用也被扩展到园林绿化[3]。

主城区自2005年开始研究污泥制营养土以来,经历了研究、中试和生产性试验等阶段,目前处置规模为20吨/日。由于园林土市场需求很大,经济效益较好,平均处置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森林重庆”的建设,使重庆市园林绿化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导致园林栽培营养土的需求量激增。因此,城市污水厂污泥通过高温好氧发酵,制成的园林用营养土是适合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3.1.3 污泥热干化后综合利用方式

热干化是利用热能将污泥中水分快速蒸发的一种处理工艺。

采用污泥热干化工艺作为污泥中间处理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从而可避免运输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减少污泥运输成本、简化后续处置工序,为污泥的最终消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干污泥进行制水泥、陶粒和森林、园林等综合利用。

唐家沱污泥干化工艺方案采用两段式组合干燥工艺,综合考虑无害化、减量化及最终处置方式的要求,确定最终干化污泥颗粒的含固率为90%。污泥干化车间按污水处理总规模40万m3/d设计,分两阶段实施。一阶段配置3条生产线,满足目前需要。干化能力为:脱水污泥量180t/d(含水率75%),蒸发水量为5919 kg/h。污泥经过消化和干化处理后能达到卫生填埋的要求,消除了污泥直接填埋给填埋场的安全和运行管理带来的隐患[4]。

3.2 处置点选择

按照污泥处置企业自愿选择、就近处置、合理调配、减少运输污染等原则,优化选择污泥处置点。根据主城区拟参与污泥处置的水泥企业和园林单位的意愿,拟在主城区范围内实施(新建)污泥处置点5个,包括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地维水泥厂和特水水泥厂,重庆市富皇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重庆小南海水泥厂和重庆市富丰水泥集团富华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等,以及重庆市园林科研所白市驿园林处置点 (示范工程)1个。

4.主城区污泥处理处置能力需求预测

4.1 污泥产生量预测

根据《重庆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重庆市“十二五”排水专项规划》,预测2012年和2015年主城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产生量为:

2012年:主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达到24座,设计总规模198.2万吨/日,预计平均污水日处理量141.90万吨/日,污水厂污泥产量701.83吨/日,。

2015年:主城区建成污水处理厂达到33座,设计总规模255.7万吨/日,预计平均污水日处理量204万吨/日,污水厂污泥产量1162.8吨/日。

4.2 污泥处置能力需求预测

篇4

关键词 初中物理;虚拟仿真技术;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59-02

1 前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在教育领域里得到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这为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是当前科学前沿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具体体现,可以突破实验仪器和设备不足等教学限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模拟各种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实验教学中来,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效率。

2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分析

仿真物理实验室 仿真物理实验室是一款针对中学物理课堂开放性而设计的专业物理学习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综合实验室,更好地实现各种物理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验证自己的实验猜想。比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包括平面角、凹凸透镜和棱镜等物理模型在内的光学实验室,使师生按照自己制订的实验方案来自行构建各种实验模型,探究有关的物理规律。学生可以借助光学实验室来合理构建凸透镜成像模型,以发现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具体规律。另外,该种虚拟软件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并且易于操作,可以使学生便捷地进行各种物理实验,真实性比较强。

MATLAB仿真软件 MATLAB仿真软件是一款用于数据可视化、分析与计算的计算机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以及图像、通信与信号处理等领域中,并且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个部分。与仿真物理实验室这款仿真软件相比,MATLAB仿真软件具有比较强的灵活性,更加有利于构建有关的实验模型,同时其界面比较简洁,有利于编程,另外还有集成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等优点,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仿真软件。

3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的具体应用

在测量型实验中的应用 测量型实验是初中物理中一种基本的实验类型,步骤比较简单,所用设备也比较容易获得;但是针对那些比较复杂的测量实验而言,无法使学生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下进行。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有关的物理实验现象。

以“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为例,就虚拟仿真技术软件在物理实验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小灯泡电阻的方法。首先,在仿真实验开展之前,物理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课程开展的主要目标,并要使学生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以便学生可以借助欧姆定律的合理运用来测量有关的电阻值。而在具体的模拟仿真实验开展中,物理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解边进行虚拟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根据欧姆定律原理来连接软件中的各种实物电路图,接着要求学生通过鼠标滑动变阻器的划片来改变电阻数值,并要记录对应的电流和电压数值,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小灯泡电阻的伏安特性图,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发现和掌握有关的物理规律。

在探究型实验中的应用 探究型实验也是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见的实验类型,其重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便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意识,有助于使学生更好地发现有关的物理实验规律。此外,探究型实验的开展也可以使学生针对具体的物理问题采用不同的实验来加以解决。在真实物理实验开展过程中,因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物理实验方案有可能无法顺利实施,所以可以借助虚拟实验的引入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表明,虚拟实验教学的效率更加有利于实验目标的完成。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型试验中,光线的影响对于实验观察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如果没有准确的实验结果,更谈不上实验规律的有效总结。此时可以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确保探究实验开展的质量。

下面以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为例,就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在探究型物理实验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究[1]。

首先,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与凸透镜有关的现象,并提出有关的探究性问题,比如物距大小是否会对成像产生影响?具体特点是什么?接着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猜想来设计有关的探究性实验。然后,物理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思想借助仿真软件来进行检验,并记录试验中的各种数据结果。最后,物理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析所得到的各种数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另外,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运用,为学生排除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客观因素,比如室内光照情况等,从而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去探究有关的实验结论[2]。

在演示型实验中的应用 演示型实验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理实验形式,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规律和原理,深化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因班级人数过多,部分学生可能因距离过远而无法清晰地观察教师所做的各种物理实验,部分甚至可能会因为观察不清楚而发牢骚或在课堂上公然睡觉等。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学生观察不清、缺乏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问题,也可以解决那些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的演示型实验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增强学习的效果。

如针对光的反射实验,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光的反射演示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反射定律。但是影响自然光的反射实验效果的因素比较多,物理教师开展演示实验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在其中的运用则可以有效克服这个问题。首先,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仿真软件平台来演示光反射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根据有关的现象来自行设计实验去总结和验证反射定律,从而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的应用质量。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除了应用于测量型、探究型和演示型等物理实验中,还可以应用于设计型和操作型等类型的物理实验中,并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初中物理实验中,物理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尤其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开展实验教学的能力。还要明确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更好地发挥其教学优势。另外,学校也应该积极进行相关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的引进,满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需求。但是为了确保软件设计的科学性,希望有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摸式二者的优势,不断提升软件的应用功能和质量。

总之,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虚拟的“真实”实验操作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实验的顺利开展,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合理运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软件来开展教学,还要兼顾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污水处理;技术;CASS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的质量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人民的身体健康。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生产中,水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用水模式下,水资源浪费现象也异常严峻。除此之外,不合理的污水排放导致水体大幅度污染,不仅使得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进而阻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的具体情况,必须采用先进的处理方式才能降低污水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一、CASS工艺概况

CASS工艺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方式,是在传统处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活性泥工艺的一种先进技术,目前,CASS工艺主要运用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之中。该项工艺含有大量高科技因素,拥有自属的一整套自控系统,并结合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是一项高端新颖的工艺。CASS工艺在应用时不用建设过多的沉淀池,这是其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的最明显的区别,除此之外,此项工艺还有造价低廉、节约土地、功能强大、抗负荷能力高等优点,因此,CASS工艺在污水处理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我国,此项工艺主要应用于城市污水的处理方面。

二、CASS工艺运行原理

CASS工艺也被称为周期性活性污泥处理法。该项工艺最初出现于美国,当前,这项工艺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不仅因为其节约土地、节省开支,更因为CASS工艺强大的污水处理能力。

CASS工艺包含这样几个污水处理流程,进水、曝气、沉淀、排水,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工艺。CASS工艺采用活性污泥法,与一般的污泥处理方式相比,省去了污泥回流和二次沉淀的流程。CASS工艺采用先进的技术,核心技术区就是CASS池,这一区域分为两大部份,前半部分是生物区,后半部分是主反应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在进水后,首先沉淀颗粒物质,然后进入生物选择区,在这一部分活性污泥中有机物质不断增加,从而形成高浓度的环境,最后进入主反应区,在这一部分里污水中污染物被彻底分解消灭,随后水被排出。在这一过程中,生物选择区和主反应区是处理污水的主要环节,生物选择区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在强化吸附作用的基础上增加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从而增加活性泥的活性;反应区主要是降解有机物,是污水处理的最关键环节,有机物降解完也就意味着污水处理的结束,水也就变成无污染的水质,可以排放出进入水系统循环中。

三、CASS工艺的运行方式

CASS工艺在污水处理中主要有这样几个流程:进水、曝气、沉淀、滗水等四个阶段,污水依次经过这四个阶段,便完成了污水中污染物的处理。

首先是进水阶段,污水进入反应池,同时,处理污水的活性泥在主反应区完成降解后,返回到生物选择区,开始新一轮的有机物沉淀积累工作。为使污水与活性泥能够充分融合,生物选择区的搅拌器可以打开,水泥充分混合,活性泥可以充分吸附污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浓度的环境,为下一步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基础。

其次是曝气阶段,曝气的作用主要是往反应池中增加氧气,这样不仅可以使水泥充分混合,还可以为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再次是沉淀阶段,在曝气阶段之后,便进入沉淀阶段,由于水体中溶解了相当程度的氧气,这些氧气不仅可以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未消耗完的氧气还可以继续消耗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在此阶段,微生物开始进入硝化反应阶段,同时,污泥也开始沉淀。

最后是滗水阶段,此阶段的到来,意味着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结束,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降解完成,污泥开始沉淀,反应池中的自动滗水装置将上层清水排出,各项装置回归原位,整个反应池进入新一轮的循环当中。

四、CASS工艺的优势

1.节约土地与成本,流程简单

传统的污水处理流程复杂,沉淀池较多,分离池也较多,污水处理工作的操作较为复杂,CASS工艺减少了工艺流程,主要设有沉淀池和排泥系统两大操作项目。沉淀池沉淀颗粒物质,排泥系统包含了反应池,污水在经过处理以后,不必进入下一个沉淀池,所有的有机物降解和水泥分离工作都在排泥系统中一次性完成,减少了工程建设成本。另外,工艺流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部分,工程建设主要有格栅、CASS反应池和污泥池等几个部分,整体布局较为紧凑,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除此之外,流程的简化使得时间操作较为灵活,同时,该工艺在氮磷的处理上效果突出,因此,不必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与传统方式相比可节约一半成本。

2.可以有效抑制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处理法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污泥活性,不利于污水处理,而CASS工艺可以很好地抑制污泥膨胀。CASS反应池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的生物选择区是污泥中的微生物繁殖,从而为有机物的降解提供高浓度的环境,在高浓度环境下,活性污泥中的菌胶团大量繁殖,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在后部分的主反应区,菌胶团大量消耗以运用于降解有机物质,而丝状菌则得到大量繁殖的机会,但由于生物区的高浓度环境抑制了丝状菌的有效繁殖。因此,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污泥可以大量消除有机物质,从而消除污泥膨胀现象。

3.有效去除氮磷等物质

氮磷等物质是溶解于水的物质,去除工艺相当复杂,传统工艺在水中添加活性酶可以有效去除溶解性物质。CASS工艺中的主反应池在曝气阶段处于厌氧与缺氧两种环境的交替状态,活性泥可以发生硝化反应,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物质。

4.沉淀效果好,剩余污泥少

CASS工艺进入沉淀阶段后,整个反应池都可以进行沉淀作用,与传统污水处理方式相比,CASS池的表面负荷能力相对较高,即使前部反应池在完成进水阶段,也不会对后部分的沉淀阶段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CASS工艺的沉淀效果比较好。实践可知,即使是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CASS工艺的沉淀效果依然十分理想,且沉淀后水中污泥剩余量较少,污泥性质也比较稳定,不必再进行下一步处理就可将清水排出。

5.负荷能力高,运行较为方便

CASS工艺的建设容积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调整且不影响实际运行,同时,CASS工艺的稳定性使得水质水量有较大的适应性,即使是在污水容量较大的时候,CASS工艺仍然可以完美适应,可以发挥很好的去除功效。同时,CASS工艺流程相对简单,操作起来也较为方便,因此,该工艺拥有较高级的自控能力,减少人员投入。

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做到经济与环境的共同进步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国家增加了环保产业的资金投入,对污水的排放越来越严格,通过这种方式改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CASS工艺作为先进技术,在当前的污水处理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艳新.CASS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3(05):25-36.

[2]徐亚通.废水中氮磷的去除[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14):23-37.

篇6

[关键词]AAO工艺,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57-01

一、引言

焦化废水大多是来自原煤的精加工过程,主要有三种来源途径:第一种是煤气净化处理过程时产生;第二种是在进行原煤精加工过程时制造出的氨水没有处理干净;第三种是原煤精加工过程中受其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废水,因此处理焦化废水是一道十分复杂十分困难的工作,AAO工艺则可以简便并且有效处理焦化废水,实现高效性。

二、焦化废水水质分析

焦化废水水质是依据净化处理剩下的氨水、终冷化洗涤水还有粗苯含量的分离水进行分析,焦化废水主要通过酚氰废水处理站进行分析检验,处理站人员再将其转运到蒸馏塔统一进行蒸馏,焦化废水主要成分为废水污染物,其含水量比较小,而污染物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以有机氮或者氨氮形式存在的氮,有机氮可以由废水中的细菌进行分解或水解作用形成氨氮,焦化废水进入酚氰处理站经过分析后得到的水质分析。

三、AAO工艺的处理原理

AAO工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废水处理焦油处理污泥处理,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处理之后,可以实现焦化废水的有效处理。

3.1、废水处理

可以将AAO工艺划分为三个环节进行焦化废水处理:焦化废水的预处理作为第一环节,主要应用到焦化废水的除油池和调节池等工艺场所,还要对除油池和分离池进行二次浮选;第二环节是焦化废水的生化处理,AAO工艺为主的厌氧-缺氧-好氧池以及二沉池作为此环节的重要实施场所;第三坏节则为焦化废水的后处理,而可应用到的工艺场所包括混合废水反应池、混凝废水沉淀池以及废水污泥处理池。

AAO工艺焦化处理的原理大致为:用酚氰废水举例,第一步在除油池中进行轻重焦油的自动处理过程,通过2#吸水井流入浮选除油池来去除乳化油,第二步再通过3#吸水池输送到进行焦化废水生化反应的厌氧池,可分为两种反应方式:一种是降解并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还有一种就是将有机物变为新型能源再次利用,使得废水的处理更加绿色与高效,然后在缺氧池进行处理,这个过程的主要目的是对首次处理的废水硝化和脱碳,利用好氧池二次沉淀,将固态和液态进行分层,通过某些处理设备将清液排出去或者回收重新利用,那些无法直接排放的焦化废水则输入到混合池进行反应,流到混凝沉淀池后重复固液分离的处理方式,依旧是回流利用或排除,流程大致如下(如图1)。

3.2、焦油处理

处理在除油池所沉降出来的重、轻油是焦油处理的关键环节,利用蒸汽进行加热处理提升油泵到油槽进行储存,储存完重油之后剩余的轻油就流入轻油槽中自动贮存。在废水处理厂储存在重、轻油槽中的焦油或气浮型油渣每隔一段时间,由罐车运输到特定地点集中处理,避免堆积现象。

3.3、污泥处理

AAO工艺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焦化废水中的污泥处理:一种是污泥浓缩,另一种是污泥脱水。污泥浓缩池是实施这种工艺的主要场所,包含了二沉池和混凝沉淀池中沉淀的无法被消化的污泥,在污泥浓缩池中对污泥提升浓缩,单螺杆泵将浓缩之后污泥进行提升,与板框压滤机共同运作进行脱水,污泥的含量和产量比较而言不是很高,因此处理污泥时,可将其压成泥饼,运送到锅炉房,为其燃料供应提供了便利,还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四、AAO工艺处理的影响因素

焦化废水处理时会有许多内外在的因素,会造成AAO工艺的使用效果,不但会使AAO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效率大大降低,还影响了AAO工艺的处理效果,比如污泥的泥龄、有机物和反应物的比值还有反应池中溶解氧气的能力等

4.2、BOD负荷

BOD负荷会影响活性污泥的增长速率,以及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BOD负荷若是过低会扩大曝气池的容积,增加建设的成本;反而BOD负荷过高适应经济的发展,但不一定会满足受纳水体对水质的要求。\

4.3、温度

温度是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微生物酶促反应的最佳温度在20~30℃之间。微生物在该温度条件内生理活动较活跃,若低于10℃或者高于35℃,就会大大影响有机底物的代谢功能,焦化废水处理站通常将生化池的温度控制在15℃~35℃之间。像北方这样较为严寒的地域,可通过蒸汽的方式对生物段进行加热,来促进生化池内微生物的活性,确保出水排放合格。

4.4、DO(溶解氧)

溶解氧含量高,会耗费过多的能量,不适用于目前的经济状况。而DO含量过低,适合丝状菌的生长,就会引起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某些工程主要采用强化的AAO工艺,一般规定硝化段溶解氧>2.0mg/L,反硝化段溶解氧

硝化菌的增长速度较慢,繁殖周期长,如果污泥龄较短,就会使得硝化菌未经增殖就被系统排出。为了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氮效果,宜选择较长的泥龄实施强化AAO工艺,一般选择的污泥龄在20天左右。

4.7、内回流比

通常而言,若碳源较为充足,内回流比就会增大,脱氮效率也会提高,但内回流比一旦太高会导致动力消耗加大,并增加了被带入反硝化段的溶解氧,反硝化率反而降低。工程实际运行时,通常将内回流比控制在200-400%范围内。

五、结束语

AAO工艺对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实践,表明AAO工艺在技术管理领域还是在条件控制方面,都是有效的,还能确保焦化废水的处理做到合理的达标排放。但其缺点就是处理焦化废水时缺乏抵抗负荷冲击的能力,废水处理还不够稳定。我国应加强对AAO工艺研发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废水处理质量,在此领域争取有重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张洪涛,刘俊,熊亚杰,杨举平,薛健.大型化工厂污水深度处理的新思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

[2] 邬文鹏,李素芹,熊国宏,苍大强.生物膜法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1).

篇7

关键词:船舶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装置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U672.7 文I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44-02

近些年来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外防污染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2006年国际海事组织通过生活污水新排放标准MEPC.159(55),于2010年1月1日强制执行,该排放标准相对于老标准严格一倍以上。2011年国家海事局出版的《内河船舶法定检验规则》和2013中国船级社出版的《绿色船舶规范》均要求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需满足IMO.MEPC.159(55)标准。

随着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在各种船舶上均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调研资料及实船设计经验,着重介绍扬州市海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的STU型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特点、性能。

1 船舶生活污水排放规范和处理方法

1.1 船舶生活污水的定义

船舶生活污水是下列各种水质:任何形式的马桶、小便池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从医务室的面盆、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除的污水;装有活的动物处所的排出物;混有上述排出物的其他废水。船舶生活污水不仅含有有机物和矿物质,而且还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有时还含有危害人体及水生物的病毒,如不经过任何处理而将其任意排放,就可能造成周围水域的污染。

1.2 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规范

为了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内河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是依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船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条件》GB/T10833-1989和IMO.MEPC.159(55) 决议附件《经修订的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导则》,如下所示。

1.3 船舶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目前,长江江苏段及内河船舶采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收集贮存式和处理排放式,即在京杭运河等零排放水域将生活污水收集贮存,到港口再由垃圾站接收;航行非零排放水域如长江再由处理装置处理排放。

1.3.1 收集贮存式

通过专设的粪便柜收集贮存含粪尿的厕所冲洗水,集中排放到岸上接收装置。其粪便柜内壁应涂敷环氧树脂或采用玻璃钢衬里,以防锈蚀。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装置,只需从各个厕所汇集粪尿的管路和配备足够容量的贮存柜即可,所以装置十分简单,造价低,但贮存柜的容量往往需要很大,特别是内河岸上这些接受装置还是配备不到位。同时当粪尿需要长期贮存时,还必须使用化学药品杀菌、消毒和除臭,增加药品费用。此外,因必须依靠岸上的接收处理而需支付处理费。这些缺点限制其应用,不宜推广,只有在内河零排放等特定水域使用。

1.3.2 处理排放式

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利用好氧性微生物为主的活性污泥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使其变成无机物,然后进行大肠杆菌消毒处理,再排放。活性污泥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能力。活性污泥所发酵产生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能透过细菌的细胞壁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吸收,固体和胶体的有机物先附在细菌体外,由细菌所分泌的外酶分解为溶解性物质再加以吸收。细菌通过其自身的生命活动――氧化、还原、合成等过程,将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供细菌活动、生长、繁殖,而将另一部分有机质软化为生物体所必须的营养质,组成新的原生质,使细菌生长繁殖。采用此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好,所需粪便柜体积小,比较简单可靠,已在船舶上广泛应用。但缺点是需连续使用,否则微生物就会死亡而失去处理能力,再生处理所需时间长。

2 STU型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计思路

2.1 工艺流程

2.2 设计原理

STU-6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图1)日处理量:490 L/d;排水水质满足IMO.MEPC.159(55) 决议附件《经修订的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排出物标准和性能试验导则》,适用于处理常规冲洗系统产生的生活污水(4-7 人),该装置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处理之特点,设有污泥、残渣回流再处理系统,污泥排放周期长;该装置由四个柜室组成,即粉碎氧化柜,曝气柜、沉淀柜、膜生化柜。粪便污水从粉碎柜入口进入处理装置,在粉碎柜内缺氧区污水发生水解酸化反应,草纸等难降解、大颗粒污染物被分解成小颗粒。污水通过溢流管进入接触氧化柜,接触氧化柜装有复合填料,好氧生物在其中大量繁殖,污水中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填料中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污水在一级接触氧化柜内被稀释、降解并停留一定的时间,随后进入沉淀柜。经沉淀后的“上清液”自动溢流流入膜反应柜,进一步氧化、分离小分子有机物,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活性污泥及微生物、未经充分生化的小分子污染物被膜丝及表面的生物膜截留在装置中继续进行生化反应,动态地延长了污水停留时间,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龄的完全分离,使得装置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经过膜件处理过的“清水”一般可以达到国际排放标准,但为了更可靠地保证排放水符合国际标准,“清水”被贮存在清水箱中等待下一步净化处理,贮存到一定量后由排放泵泵入精滤器中,对清水进行再次净化过滤,以降低出水有机物含量,最后再经紫外线消毒器杀死出水中可能漏网的大肠菌群,保证出水能够达标排放。如图2。

2.2 设计优点

(1)本装置主要采用生物膜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船舶生活污水,本装置粉碎柜也采用粉碎加曝气氧化工艺,且本装置污泥回流量相当少,主要是将膜柜底部污泥定期回流,如考虑一定的回流量,水力停留时间更长。另外,粉碎柜缺氧区也可以降解沉淀柜回流污泥,颗保证系统污泥残渣不会超量积累。

(2)本装置未用氯药品杀菌,而是依据饮用水《紫外线消毒器》QB/T1172-99标准中参数选型表,同时饮用水大肠杆菌排放标准(1L水不超过3个)远远比船舶合格水排放标准(小于100个/mL)更严格。

(3)采用了一种软性纤维填料,克服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或以硬性填料作为生物载体的生物膜法的处理装置的弊病。

(4)在线反冲洗,本装置如图1配备了微型自吸泵和清水箱,该泵能在膜丝内外形成一定的压差,如果膜因污染堵塞,排水量下降,最终高位报警,此时启动自吸泵反清洗,可增加膜通量,延长膜的寿命。

(5)该处理装置体积小,主尺寸为1200×600×1000(mm)、结构紧凑,设计为分体式,内河船舶均可通过吊进机舱后再组装。

(6)该装置正常工作电源为24V,符合内河船用蓄电池要求,夜间船舶停泊断电可正常运行。装置重启速度快,无需周期性培菌驯化调试。

3 结束语

现在随着内河运力的增加,国家对船舶防污染补贴力度加大,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但从上述设计介绍可以看出,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因船上环境较为特殊,应力求处理过程稳定且效率高、缩小设备尺寸、降低重量、减少能耗、经济合理、操作管理简便等。只有达到生产效益与环保效益兼顾,才能使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生态环保;污水处理;技术

1、对污水进行处理的重大意义

我国在进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工厂数量与日俱增,由此导致三废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并且,人口数量也逐渐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这些污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被排放,给当地水源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可直接使用的水资源逐渐降低。

2、污水生态化处理方式的具体操作内容

2.1污水系统化处理方式

在污水排放区域集中污水进入处理区域,合理安排污水治理区域进行治理。例如乡镇工厂规划在同一区域,统一对污水进行处理,防止工厂污水排入河道和沟渠,阻止污水进入沟渠和重要环境保护区。农田在使用农药方面尽量避免农田污水进入人畜饮用水区域,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鼓励农民加入污水处理队伍,普及污水防治和治理知识。生活用水方面应该统一引入相应渠道,把污水引入治理区域,通过生态化处理,净化水源,实现污水的综合化处理。

2.2污水的生态化处理方式

运用人工湿地建设方式,在污水处理区域建设人工湿地,通过岩石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污水中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最后再通过相应的自然生物物种多重净化得出具有环保效益的淡水。例如,统一把污水引入处理区域,第一层通过岩石过滤,第二层通过泥炭消毒过滤,第三层通过具有吸收氮、磷、钾等化学物质的芦苇等水生植物过滤吸收,第四层通过竹子、芭蕉等植物通过生物过滤,然后在经过相对较长的湿地,再运用泥土综合过滤,最后得出通过过滤后的净化水源。这种方式成本低,费用低,操作方便简单,而且无次生环境污染问题。只是需要相对较宽的污水处理区域。

3、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

3.1土地污水处理系统

这种处理方法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充分利用地面上栽种的植物根系,通过它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的辅助,达到有效处理污水的目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通过对污水的理,土地上的植被和当地土壤可以充分吸收污水中的营养成分,从而可以更好的成长。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多种类型,我们平时最常用到的有慢速渗透、快速渗透系,地表漫流和地下渗透处理系统。这些方法的主要运用原理包括沉淀、过滤、挥发、生物氧化、土壤吸附、光解等,以上所说的这四种常用的处理方式,被处理过的污水可以直接灌溉或是作为景观水使用。

3.2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是在当前我国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作当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目前最为常见的为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与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两种。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使用悬浮状态的微生物群体所进行的生化代谢对好氧污水所开展的一种处理技术。一般情况下,微生物在生长繁殖阶段,可以形成一片面积较大的菌胶团,这些菌胶团能够有效对污水当中的悬浮物进行吸附,并把这些污染物直接吸收到微生物的细胞当中。同时在氧元素的帮助下,能够将被吸附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并释放出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使用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所形成的污泥浓度一般在4g/L。

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通常会依附于填料的表层这一特征,由此形成胶状的生物膜。这种生物膜拥有表面积大、微型小孔数量多、吸附能力较强的特征。利用这些特点来对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能够有效的将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再利用。污水处理厂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的不断搅动,由此让生物膜和污水之间发生连续的接触。在污水当中所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会和在水中溶解的氧气一起被生物膜所吸附,并且在生物膜上所含有的大量微生物便会开始对污水当中所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在该过程当中,生物膜会连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衰老死亡的生物膜会逐渐脱离,并且在沉淀池当中和水体发生分离。

在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的处理工作当中,工作人员为了增强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一般会将这两种污水处理技术进行联合使用。其做法为在活性污泥当中添加适量的物料,让活性污泥变成微生物的反应器,活性污泥具有很高的浓度,一般在14g/L。

3.3组合型的污水处理工艺

所谓的组合型处理工艺,指的就是将当前存在的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方法有机结合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因为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实际工作中都会存在一定缺陷,所以,其往往不能够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但如果处理人员可以将这些技术工艺有效结合起来,那么就可以借助优势互补的关系,达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例如,处理人员可以讲生物滤池和臭氧分解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从而在克服臭氧分解后副作用的基础上,为水中脊椎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其他方法相比,这种组合型的处理工艺更加的科学合理。此外,如果相关部门和企业想要对污水进行再利用,那就必须要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一直以来,化学氧化剂都以氯的成本低、处理效果好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氯气的使用,可能会在处理过程中同污水中包含的一些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毒物质。而如果使用臭氧氧化和其他类型处理工艺相结合的话,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副作用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污水处理工艺展开深入研究,提升其生态安全性,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对此,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当以生态保护为指导思想,对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循环利用技术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确保各行业企业的污水排放都能够达到相关指标和标准的要求,从而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发展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聂安平.基于生态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4,18:216.

[2]李群善.寒冷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与服务区节能环保技术[D].长安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城市污泥;处理;土地利用;焚烧;填埋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30-02

1 污泥焚烧

11 概念

因为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可以燃烧的有机物和一定数量的纤维素木质素,将污泥通过一系列的脱水化处置后再进行干燥处理,最后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的城市污泥处理工艺。污泥焚烧是一种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完全燃烧法和不完全燃烧法。完全燃烧是通过竖式多级焚烧炉,将污泥干燥充分燃烧,多用在大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所谓不完全燃烧法,是指在对城市污泥不脱水干燥的情况下,利用水中有机杂质在高压、高温下可被氧化的性质,在装置内的适宜条件下,去除污泥中有机物,通常又称湿式氧化、湿法燃烧。这种方法除适用于处理含大量有机物的污泥外,也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1.2一般处理流程

污泥焚烧的一般流程为污泥运输、干燥、焚烧、后期处理。对污泥的焚烧按照完全燃烧法和不完全燃烧法,工艺流程上前者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后者则不需要。一般情况下,焚烧污泥通过特殊改装汽车运输到焚烧工厂,进入干燥设备。对污泥的干燥处理,通常采用锅炉烟气来直接干燥,在干燥的过程中,烟气先经多管除尘器除尘,以降低烟气中的粉尘含量,含少量粉尘的烟气再进入双联旋流干燥机与湿污泥直接接触进行干燥。然后通过焚烧炉进行焚烧。最后对焚烧后残余物进行处理。

1.3 利弊分析

通过焚烧城市污泥能够大量地化解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焚烧后产物为无毒、无菌的无机物质能够快速地降解,通过焚烧污泥最后产物的运输和处理也大大简化。同时焚烧产生的热量可以充分利用,如城市供暖、发电等。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恶英,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污泥中的重金属也随烟尘扩散,造成大面积污染。同时,污泥焚烧的运行费用高昂,是其他工艺的数倍。在欧美发过国家中,只有日本大面积的采用污泥焚烧。

2 卫生填埋

2.1 概念

卫生填埋是指将城市污泥与生活垃圾一起进行填埋,而不需要对城市污泥进行干燥脱水、焚烧。一般利用城市低洼地填埋城市污泥,目前卫生填埋的方式主要进行厌氧填埋。

2.2 一般处理流程

卫生填埋较为简单,直接将污泥经过简单灭菌处理后运输到垃圾填埋场,与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一起深埋底下即可。为了防止填埋废物与周围环境接触,尤其是防止地下水污染,在设计上除了必须严格选择具有适宜的水文地质结构和满足其他条件的场址外,还要求在填埋场底部铺有一定厚度的黏土层或高密度聚乙烯材料的衬层,并具有地表径流控制、浸出液的收集和处理、沼气的收集和处理、监测井及适当的最终覆盖层的设计。

2.3 利弊分析

卫生填埋处理费用最为低廉,不需要对污泥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简单,速度快捷。但填埋的弊端显而易见,因为没有经过特别处理,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仍然存在。虽然经过深埋,但是日久天长,随着雨水的渗透,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渗透到周围土壤、水质中,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这种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及其巨大。另外填埋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虽然有的国家曾经将填埋改为深海填埋,但是污泥垃圾等还有的污染更具有破坏性和长久性,现在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禁止进行海洋填埋。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对污泥进行填埋处理已经不合时宜。

3 土地利用

31 概念

污泥的土地利用是指通过特殊工艺,将城市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保留城市污泥中的有机营养成分,使其成为农田修复、花木肥料的污泥处理过程。一般使用发酵的方法,对城市污泥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使其降解或者化学分解,保留污泥中的营养成分。

32 一般流程

污泥的土地利用流程,首先对污泥进行脱水或者干化处理,将污泥进行固态化,然后对处理过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进行第一次发酵,通过添加膨胀剂和调理剂等化学药剂,对污泥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初次处理,再对发酵的污泥进行通风除味。第一次发酵后,再进行一次发酵处理,大幅度地降解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同时保持污泥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发酵处理后,即可成为半成品,在对半成品按照需要的不同进行粗加工或者深加工。

33 利弊分析

污泥中富含大量的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能够转化为优质的农作物肥料,同时也能成为农田改造的优质材料。不过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较多,在进行土地利用前,必须对污泥进行有毒有害物质预先处理,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一般通过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进行预先处理。从目前现有的技术来看对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并且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对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费用,与处理后所代来的收益远大于前者。

4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模式的选择

41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模式选择的背景

(1)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环境污染严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而可耕种土地面积极为有限,特别是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我国土地环境污染及其严重。

(2)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垃圾数量庞大。我国经济发展由农业国向工业国不断推进,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步伐加快,具体表现在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城镇居民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步伐加快,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城市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出现,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特别是由此而产生的城市垃圾逐年增多,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

(3)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最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和西部发展差距巨大,东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明显领先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上,东部占据明显的优势。在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上,先发展的地区,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投入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可以说在环境保护上总体态度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保护方法上,各个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

42 我国城市污泥处理模式的比较

污泥焚烧对城市污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处理的较为彻底,但是焚烧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并且污泥焚烧设备昂贵,运行费用甚高。我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到目前只有少数沿海发达地区才采用焚烧来处理城市污泥。卫生填埋处理工艺简单,高效便捷,成本低廉,但是我国土地资源极为有限,填埋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此种消耗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填埋不能降解污泥中的有毒有害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埋污泥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深度污染,对整个环境带来不可逆的损害。土地利用的方式处理城市污泥,能够使得土地资源循环利用,一方面保留的城市污泥中的营养成分能够循环使用;另一方面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说是一种最佳的城市污泥处理方式。

43 因地制宜综合处理

由于我国目前的区域发展状况和工艺存在的先天限制,对城市污泥处理的模式很难找到一种全面推广的统一模式。在一些高度城市化的沿海发达地区,因为资金雄厚,采用污泥焚烧的方式处理城市污泥。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用经费有限,可以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城市污泥。在一些农业发达地区,可采用土地利用的方式处理城市污泥。我们应当看到以上三种城市污泥处理模式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各地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交叉综合使用焚烧、填埋、土地利用。对于那些不适合填埋、利用的污泥可以采用焚烧的方式;不适合焚烧的可以采用土地利用的模式。

5 结 论

传统的城市污泥处理工艺,焚烧污泥、卫生填埋和土地利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将长期存在下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展,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日趋严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污泥的处理应当充分考虑时代的要求。由于我国地域跨度大,经济发展水平有加大的差异,从城市污泥处理的模式的角度看,难以找到一个全国统一适用的模式。因此因地制宜、综合合理利用的城市污泥处理工艺是城市污泥处理的一条最优选择路径。

参考文献:

[1]邹绍文,张树清,王玉军,等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和处置方式及其土地利用前景[J].中国农学通报,2005(1)

篇10

一、生产废水回用的卫生安全性研究

卫生安全的饮用水,需满足三个方面的水质要求:感官性状良好;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微生物学的安全性,特别是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爆发流行;预防化学物质的急、慢性中毒以及其他健康危害(如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卫生安全性研究主要根据生产废水的特点,从微生物安全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以及致突变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不少学者对净水厂生产废水回用的微生物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有人认为回用会造成滤后水中的“两虫”数量增加的风险,生产废水必须经过预处理方能回用;也有人认为滤池反冲洗排水直接回用不会对水处理工艺系统的处理效果造成影响,而且由于滤池反冲排水回用,增加了原水中颗粒的碰撞和吸附的机会,使得隐孢子虫卵囊或贾第鞭毛虫孢囊被吸附和包卷的机会增多,反而有利于“两虫”和颗粒的去除。混凝沉淀和过滤是常规水处理工艺去除贾第虫和隐孢子虫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滤后水浊度与两虫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混凝效果和过滤的好坏对两虫的去除率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强化混凝和优化过滤可以得到至少2log的去除率,有时甚至高达4log的去除率,而且滤后水浊度越低,颗粒越少,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去除率越高。

目前国内大多数水厂也逐渐重视生产废水回用的安全性,但目前的研究多基于常规水质参数的检验,由于检测方法的复杂和费用的昂贵,即使针对水域中的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也只有深圳和澳门地区进行了初步检测,对生产废水直接回用是否造成水处理系统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的累积和泄漏问题尚未见报道。

二、生产废水的回用方式

生产废水回用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回用和处理回用。

(一)直接回用

直接回用是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方式,主要有滤池反冲洗废水直接回收和生产废水上清液回收。前者设置回收池,将滤池反冲洗废水加以收集,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后者设置污泥浓缩池,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经过浓缩,上清液提升至原水絮凝前加以回收,底部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或直接排入河道或下水道。这种回用方式本身费用较低,可以结合厂区的污泥处理系统一起实施,但需加强水质监测措施,一旦回用水水质不能满足回用标准,必须降低回用负荷或不回用。

(二)处理回用

处理回用是对生产废水进行处理,使其水质满足原水的常规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后再回用。处理方式与生产废水的水质有较大关系,如果处理费用高于原水费用且原水水量充沛,则无法体现此方式的必要性。

三、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问题及处理方式

生产废水在回用的过程中需注意铁、锰等常规指标及微生物指标(贾弟鞭毛虫和隐孢子虫)。

铁、锰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有慢性毒害的。锰的生理毒性比铁严重。自来水厂关注于铁、锰的去除,并非是考虑毒理学上的要求,而是因铁、锰的异味很大,而且污染生活器具,令人难以忍受,在远未达到慢性毒害的程度前早已不能饮用了。目前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标准中对铁和锰的标准分别为0.3mg/l和0.1mg/l。一般地下水含铁锰较高,但有些地表水中铁、锰离子的含量也超出了水质标准,虽然尚在常规处理的能力内,但如果对生产废水不加处理就进行回用,其富集作用将会影响到出厂水的水质。如上海某以黄浦江上游原水为水源的水厂,在设计中考虑了滤池反冲洗水的回用,2001年原水中铁、锰离子最高达10.0mg/l和0.32mg/l,平均值达3.2mg/l和0.12mg/l,这是其对生产废水不回用的主要原因。

在水处理方面,膜分离技术脱离了传统的化学处理范畴,转入到物理固液处理领域。与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相比,膜技术具有少投甚至不投加化学药剂、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并已应用于城镇自来水的深度处理上。常用的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MF)、超滤(UF)、纳滤(NF)以及反渗透(RO)等。其特点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水质,这是由于膜分离水中杂质的主要机理是机械筛滤作用,因而出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膜孔径的大小。

四、回用水系统的设计及运行

在设计回收池时,应结合实际的废水排放规律,尽量做到均匀回收。减小进水的冲击负荷,但这必然造成回收池的体积放大,对厂平面布置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统一考虑。例如在进行某40万m3/d水厂的设计方案时,由于其污泥脱水系统将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水均纳入其处理范围中,因此只需考虑其上清液的收集与回用。

针对其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排泥水浓缩池为24小时连续工作,上清液流量为165m3/h;反冲洗废水浓缩池每日工作9.5小时,上清液流量为391m3/h。

因此其最大排出流量为391+165=556m3/h(9.5hr),其余为165m3/h(14.5hr)。

如果考虑均匀回收,则其平均流量为(556×9.5+165×14.5)/24=320m3/h。

若按平均流量回收,需增设1只上清液回收调蓄池,其容积为(556-320)×9.5=2242m3。

由于场地限制,该厂无法满足如此大容积回收池,只能利用浓缩池附近的区域设置调节容量为150m3的回收池,其回收流量基本与浓缩池上清液的排放量相同。

回用水系统的处理方式根据生产废水的水质和回用要求确定,应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和可靠性,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流程,并以试验加以验证。

在运行时首先要制定一个回用水标准,并根据此标准配置在线的水质监测自控仪表,纳入水厂的PLC控制,以便根据其反馈值对回用水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在水质仪表的选择时,考虑到低浊度并不能代表隐虫安全,建议用颗粒计数器检测水中颗粒数来代替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