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系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体系的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场体系的内容

篇1

【关键词】统计学 市场调查与预测 比较分析

目前,在经济管理类的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中, 同时开设有《统计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由于课程本位的关系,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许多的雷同,以至于课程教学中出现相同知识重复教和重复学的现象,结果是既浪费时间,又学而不精。

一、“两课”内容体系的比较

众所周知《统计学》和《市场调查与预测》两门课程是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统计学》是基础课,所以一般都是先开《统计学》,后开《市场调查与预测》。由于课程本位的关系,“两课”都在强调本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在对“两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两课”的知识点有相当多的重复;现以我们学习的李洁明着、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统计学》和廖进球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两本教材为例。

二、“两课”内容体系分析所反映出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两课”内容体系的分析比较,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不难看出,在“两课”内容体系上存在不少的重复,也正因为这种重复而带来了相同知识重复教、重复学和学而不精的问题。

(一)“课程本位”是“两课”内容重复的根本原因。《统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个“先行与后续、理论与应用”的前后内容衔接而又非常密切的两门课程。《统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是以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的阐述为主内容,而《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一门专业课是以阐述统计理论与方法在市场研究过程中的应用为主内容。由于课程本位的关系,“两课”都注重本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每章内容和知识点都是按照“概念理论 方法 应用”这样一个基本结构来安排的,因此,“两课”内容就必然联系在一起,也必然会出现较多相同或重复。

(二)“ 两课”分设是相同知识重复教的必然结果。 如上所述,《统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两门课程是一个“先行与后续、理论与应用”的前后内容衔接而又非常密切的两门课程,加上内容有较多的相同或重复,因此,当《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后续课程组织教学时,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就必然要联系到统计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两课”安排中间要间隔两个学期,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统计学内容有可能已经忘记了,所以老师在讲《市场调查与预测》内容时,就不得不去复习《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因此也就出现了相同知识重复教的结果。

(三)“重复学”的结果是“两课”都学而不精。由以上“ 两课”内容比较分析可见,“ 两课”内容有较多的重复,教学过程中浪费了不少的课时。一方面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各科课程学时偏紧,而另一方面由于相同知识重复教和重复学而浪费课时,其结果是:教师在教的过程就只能是“蜻蜓点水”式的抢时间来完成任务,而学生也就只能是跟着老师 “走马观花”而学无重点,结果两门课程都学而不精。

三、“两课”内容重复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 两课”内容比较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由于“两课”内容的重复所产生是负面影响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和效果方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

(一)相同内容重复讲,浪费时间。根据我们08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显示:《统计学》的总课时为54课时(10级已经有调整),其中有12节是课内实践;《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总课时为45课时,其中有10节是课堂实践;由此可见,两门课程都存在一个不仅总课时偏紧、而且理论课时更偏紧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相同知识又重复教和重复学,那么时间就更为紧张。当然,我们能不能尽可能避免重复而浪费课时呢?理论上来讲是完全可以的,而实际上比较难做到的。如教师在组织实施《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时,也在尽量避免重复《统计学》中讲到的内容,但由于《统计学》本身的难度和“两课”跨学期开课的原因,教师又不可能完全避开《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比如《市场调查与预测》任课教师在讲市场调查方案的设计时,必须要复习或涉及到《统计学》中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这就难免要出现重复教和重复学而浪费时间的现象。

(二)相同内容重复学,学生厌烦。由前面讨论已知,《统计学》与《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个“先行与后续、理论与应用”的前后内容衔接而又非常密切的两门课程,在时间安排上市场营销专业分别在第三、四学期开设,而工商管理专业分别在三、六两个学期开课。由于《统计学》是先行课程,一般教师都是按照《统计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教学,而《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后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联系《统计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再讲如何应用的问题;即使教师想跳过重复知识点的讲解,结果是“忘记了前面看不懂后面”,似乎老师也讲不下去,学生也学不下去,所以,老师只有按照《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体系教学,结果是老师越讲,学生越觉得在重复,久而久之,则产生厌烦心理。

篇2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理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连接石油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由传统的石油现货市场和中远期市场发展而来,当石油期货市场逐步发展完善之后,现代石油市场就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体系,石油价格机制也日益完善并发挥调节市场资源的作用。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石油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石油市场体系;二是在各市场不断创新完善的市场经济交易制度基础上发挥调配资源作用的市场机制;三是有序竞争的市场主体,包括石油生产商、炼油商、石油贸易商以及金融机构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由这三方面结合并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

与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相对应,现代石油市场价格也形成多个相互影响的市场价格体系。如果忽略原油及油品品种的不同,石油市场价格体系大致可分为石油现货市场价格、中远期合约市场价格与石油期货市场价格三大类,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石油现货价格以石油生产及运输成本等为基础,随着石油市场供求状况等实体经济因素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石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石油期货价格在石油现货价格基础上,更多地受到人们对未来石油供求预测和评价的影响,从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而中远期合约价格处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更多地取决于生产成本及供求双方合作关系等因素,受到期货价格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价格在合约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现代石油市场机制的作用机理体现在石油市场体系中各个市场价格的形成及相互影响上。石油现货市场价格更多地受到即期市场供求状况变动的影响。如,飓风对炼油设施的破坏,导致一定时期石油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的减少和需求的相对上升。这些产品的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了其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由于石油现货价格上升,石油供应商的收益就会上升,从而刺激各国石油炼制商满负荷生产,在一定时间后,市场供应数量增加,缓解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这时市场现货价格开始下降。这个由飓风引起的市场供求变动导致价格升降的过程,就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石油资源供应的作用机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人们预期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到石油期货价格形成与变动的情况。当石油现货市场的油品供不应求时,如果人们预期未来较长时期情况都不会改观,那么,人们就会估计未来油品价格必然上升,于是一些投资者就会买入相应的期货产品,从而增加了市场上该期货产品的需求,结果期货市场更加供不应求,其期货价格将上升。如果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越多,期货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并有可能超越市场实际供求不均衡应有的价格上升幅度。因此,在石油期货市场上人们的预期对期货价格的这种作用方式,明显带有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特征,因而石油期货价格变动反映了石油期货的金融特性。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保证我国长期石油安全供应的重要的制度基础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价格信号可以反映地区石油供求状况

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信号是石油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也是影响市场供求的重要指标。石油价格水平的变动有其客观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一个完善的开放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其石油市场价格机制将不仅反映国内市场供求,而且反映当地及周边地区石油资源的供应状况,并在价格信号的作用之下调配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资源。

在讨论国际石油定价权时,我们不能脱离石油市场体系孤立地分析石油定价“话语权”问题。如果缺少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支撑,争夺石油定价“话语权”就缺少实现的制度基础。

国际石油市场有个现象需要解释:石油大买家并不一定能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这似乎有悖常理,买的数量多,节约了交易成本,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应该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至少也不应该出现价格上涨的结果。反过来,在石油总体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大买家使得市场供应紧缺状况加剧,价格上涨也应该是合理的。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解释并不合乎实际。因为比中国更大的石油大买家美国,其购买价格相对中国的确低一些。那么如何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呢?

其实,现货价格与中远期合约价格是不同的。美国大量的石油进口是通过长期合同方式,其价格早已确定,基本不受现货市场价格短期变动的影响;而中国购买石油有相当部分是在现货市场上,现货的需求量增加必将促动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另外,在现代国际石油市场体系下,具体到石油期货市场,一个大买家的出现,首先触动的因素是人们的预期,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作用机制推动期货价格的上升,期货价格反过来再影响现货价格。在由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中,市场机制将价格与供求,以及人们的预期、国家政策、企业竞争策略等等因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影响石油价格的传导机制。 因此,要实现我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顺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否则,我们国际油价“话语权”就缺乏现实客观的市场基础,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因此,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获得石油“话语权”的制度基础。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用于调配国际石油资源以保证我国石油供求平衡的是一种制度

目前在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尽管通过几大石油企业的努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国尚缺乏一套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确保长期石油安全供应。比如,我们在做石油进口贸易过程中,除了长期合约外,还有近一半的进口量集中于现货市场购买。而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远大于中远期合约市场,导致石油进口价格方面的隐忧。原因就是我国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不完善,我们靠的是石油企业,而不是一种自发运作的市场机制来保证市场石油供求的平衡。

如果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第一,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可以培养更多的有实力的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行业的竞争。如果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就为我国石油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个环境是由一些规范的资格认定、市场行为规范、交易规则、行业法律及条例等营造起来的,在这些规范和约束下以及开放竞争的环境中,逐步培育出更多的懂得现代石油市场规则,熟练掌握石油交易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企业。这将壮大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力量,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石油供应。

第二,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就意味着,我们拥有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向国际市场准确传递中国石油供求信息,从而保证价格信号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而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传送渠道,导致中国石油需求信号失真。当然,这里也不排除国际市场上人为炒作中国题材的影响。由于人们的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期货市场上价格的变动常常出现不理性的过度反应也属正常现象。近年来,有人把石油期货价格上涨归结为中国因素,这显然夸大了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影响。事实上,相比美国6亿吨和日本2.5亿吨的石油净进口来说,中国的1.6亿吨的石油净进口量并不大。不过,这种情形也提醒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时候了。我们应以市场传导机制和市场信号传递我国石油需求的结构与数量及价格信息;而不只是把石油进口更多地集中在缺乏安全感的国际石油现货市场上。

第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完善意味着,中国完全能够按照国际石油市场的规则行事,这将吸引更广泛的交易方参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运作。市场交易活跃是成功市场的标志。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交易活跃,首先获益的是市场所在地区,其石油供应能得到保证。而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旺盛则表明期货价格对其他相关市场价格的影响更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地区该产品的价格走向。

由上所述,完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将奠定我国石油长期供求平衡的制度基础。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与加强国际石油合作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国际石油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竞争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石油竞争是建立在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基础上的垄断与竞争共存的。建立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也为我国的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三、积极推动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的建设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首先应完善两个方面的架构:一方面是石油市场体系、市场基本制度及主体建设,另一方面是市场体系运行所需要的监管体系及必要的监管法律与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并不完善。自2006年8月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11月大连石油交易所成立,2007年11月8日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西部交易中心挂牌以来,我国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自2004年8月25日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以来,其交易活跃,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燃料油期货价格走势尚落后新加坡1到2个交易日,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引导权还在新加坡期货市场。这说明,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建设已经得到稳步发展。但由于国家对原油市场准入的管制及成品油市场价格及准入的管制等,今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的发展可能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建设向前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建设要逐步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合约市场,并在现货和中远期合约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石油期货市场。在现货中远期市场建设中,着重市场基本交易制度的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市场建设。在期货市场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原油期货市场和成品油期货市场。一方面,我国目前原油价格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可以设想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期货市场,形成一种国际性原油交易基准价格,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和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相抗衡。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结构、季节特征的成品油期货市场,形成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合理配置石油资源。

(二)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石油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市场交易主体。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是石油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基础。目前,我国石油市场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石油公司垄断。未来我国石油贸易市场主体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营贸易企业为主体,允许众多非国有石油公司存在的开放的多寡头市场竞争结构;与此同时,允许国际石油公司及被批准的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等参与市场竞争,最后形成各种石油市场主体竞争共生的市场格局。

首先,应重视和发挥民营资本的特点和优势。石油行业中存在一些小规模的石油工程项目,小企业就能胜任,则可以民营资本弥补大企业生产服务方面的缺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做大,特别是由民营资本联合建立起来的企业。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其次,要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境并购发展壮大。就所拥有的资产、产量或储量而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际石油巨头,从参与石油跨国经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角度看,有必要壮大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而跨境并购是中国石油大公司实现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第三,应允许有资格的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的国际金融机构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格审查,这与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步伐相适应。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对资本市场的管制逐步放开,我国石油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增加。

(三) 建立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运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政府就不能放松目前对市场的管制。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市场运行一旦出现混乱局面而无法有效控制,将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门统一的石油监管组织体系――能源部的建立,这是保证石油市场有效监管的体制保证,逐步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多层次石油监管组织。二是石油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应由石油监管组织部门负责。三是监管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国家监管的领域主要包括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管道运输、销售两个领域。就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而言,政府应积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参与油气行业上游领域的各项业务,打破几大公司对上游油源的垄断。就管道运输、销售领域而言,石油、天然气特别是天然气的管道运输、销售、配送等应是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具体的管理工作由能源部下设的能源监管部门承担。

其次,石油立法是政府监管部门行使监督权力的法律依据。石油立法有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对石油基本活动的基本规定;二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法规,通常是根据某法律的授权另外颁布的实施细则或有关法规条例;三是政府部门对特定事项的具体决策,如许可证、批准工作合同、批准开发计划或销售合同等。三个层次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石油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四)建立政府的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

应逐步建立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应下决心建立国家宏观层面的甚至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市场信息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为政府监管市场而建,是基于企业的生产、交易、库存等基础数据的更为宏观的数据。甚至有些预测数据需要组成专家团队,以模型的方式滚动预测,形成年度系列数据。例如可参照EIA的库存周报形式,披露我国的石油库存信息、销量信息以及追踪整个市场的供求及价格变化的情况。根据这个体系提供的信息,政府可及时监测国际国内石油市场变化趋势,必要时提前做好市场调控的准备。

(五)建立政府可动用的石油储备体系

篇3

关键词: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思考;完善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09)16-0046-03

3月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明确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地位。显然,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的高度上看,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已经成为推进这一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一、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

现有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体现了理论上的一个认同,即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没有金融市场无从谈起国际金融中心。在关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与内涵的界定上,也充分体现了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美国金融学家KndleBerger(1974)从金融中心的功能角度给出了其定义,即金融中心就是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等金融机构,承担资金交易中介和价值储藏功能的中心区。金融中心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而且也可以影响支付和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饶余庆(1997)认为,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时常能够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能有效率的进行的城市。刘文朝(2001)指出,金融中心是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集中,在金融的筹集、分配、流动方面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可见,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健立、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也必然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步骤。

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

金融市场按其融资的地域不同,可以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所谓国际金融市场是相对国内金融市场而言的,它与国内金融市场的主要区别是国际金融市场允许其他国家的居民自由参与市场交易活动,不受所在国的金融管理当局控制,能够促进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和国际贸易的扩大。由于国际金融活动一般具有集聚的趋向,因而在金融活动的集聚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实质是融通资金的中心,是资金的一个巨大集散地和交易市场。Shaw(1973)认为,通过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可以使得储蓄的配置达到最优化,金融市场因素是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区域里,大、中、小型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通过专业的劳动力人才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企业协助,例如会计业、保险精算、法律咨询等,金融服务产业将更加接近市场,减少交易成本,通过彼此之间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开发出创新技术。他指出,许多外部经济与优良的信息流有关,假如在更加准确和更加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上,金融市场越大,效率和流动性就越高,并且金融市场是高度相关的,彼此之间相关度将不断增强。显然,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完善,有利于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

三、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现状

上海是中国金融市场最集中的地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债券交易、外汇交易、黄金交易市场均设在上海,由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等组成的货币市场,由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组成的资本市场以及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等均已经建立并形成一定规模,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股票市场。截至2007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数904只,其中,850只A股和54只B股;股票市价总值达269838.87亿元,约占全国的83%,位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2007年股票成交总额305434.29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80.37%,约占全国的2/3,位居亚洲第二位、世界第七位。

――债券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是中国大陆最活跃的国债流通市场。截至2007年底,上证所共有198个债券品种,包括62个国债现货品种、51个国债回购品种、2个公司债现货品种、68个金融债和企业债现货品种、3个企业债回购品种和12个可转换债品种。

――基金市场。1998年4个证券投资基金在沪发行上市,揭开了基金市场发展的新篇章,到2007年底,在上证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共有14个、ETF品种3个;2007年基金成交4298.24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1.13%。--

6证市场。2005年,权证产品开始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上市。截至2007年底,在上证所上市交易的权证产品共有5个;2007年,权证成交49893.66亿元,占证券成交总额的13.13%。

――期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是中国交易最活跃的期货交易所,逐步确立了主要大宗商品国际定价中心的地位,橡胶期货和铜期货的交易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2007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全年累计成交2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4%,成交额占全国的56.5%。

――黄金市场。黄金市场是国内发展较完善、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联动的金融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量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42.5吨上升到2007年的1828吨。 ――保险市场。市场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上海市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482.6亿元,同比增长19.4%。此外,保险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初步形成了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市场格局。截至2007年末,上海市共有保险公司91家,其中总部设在上海辖内的保险公司35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56家,中外资保险公司竞争更加激烈,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逐年上升.中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比例为75:25。

――货币市场。1996年1月,全国同业拆借市场建立并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并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2007年,上海市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大幅增长,全年交易量达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市场交易总量的比例为19.2%,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票据市场。票据市场以商业票据为主,近年来市场

在规范中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票据市场交易量达14312.3亿元,同比增长40%。

――外汇市场。1997年4月,全国统一外汇市场在上海建立,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稳定人民币汇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已开办了美元、日元、港币、欧元等对人民币的交易,初步形成了外汇零售和银行间批发市场相结合,竞价和询价交易方式相补充,覆盖即期、远期和掉期等类型外汇交易工具的市场体系。 ――产权市场。2003年12月1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是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是集全社会的所有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平台,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选定的从事中央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的首批试点产权交易机构,是立足上海、面向世界、服务全国,连接各类资本进退的专业化权益性资本市场,是上海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上海的金融市场主体也不断壮大。上海已成为中国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海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9%。拥有15家证券公司,约占全国的14%;证券公司在沪营业部465家,外资证券代表处共50家,18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及7家异地咨询公司在沪分公司。共有29家基金管理公司,约占全国的一半。外资基金代表处共8家,上海有异地基金公司在沪分支机构17家。上海共有期货公司25家,异地期货公司营业部58家。

可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上海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由信贷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基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初步具备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门类较齐全的、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体系已见雏形,为上海国民经济建设和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突出。但是,与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上海金融市场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比如金融市场间的发展还不均衡,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间接融资比例偏高,直接融资仍不够发达,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四、完善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

1.金融市场的类型层次化

继续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对沪、深交易所的市场结构和业务内容进行整合,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定位成中国股市的主板市场和蓝筹股市场,将深圳证券交易所定位为中国股市的“二板市场”,并将深圳现有上市公司转移到上海市场,扩大主板市场的容量和融资能力,使主板市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场所。继续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d继续丰富商品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增强对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继续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拓展高科技、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出口信用和货物运输等领域的财产保险业务。加大发展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的力度,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短期融资券市场、商业汇票市场的协调发展。推进场外市场的建设,扩大上海产权市场对不同发展水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的辐射,形成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国际化的产权市场。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具备“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建立和发展上海离岸金融市场。

2.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化

促进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化,在深化基础金融产品的基础上,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样的交易工具和产品,适应市场主体投资需求和金融中心建设需要。加大现有基础产品的深度开发,促进衍生产品的发展,强化金融交易所及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产品创新主体的作用和地位。在股票市场上,彻底解决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性问题,巩固全流通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场外市场的发展,促进更多企业挂牌交易,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在债券市场上,放开对企业债券的流通限制,推动公司债券等产品跨市场发行和交易流通;引入融资性商业票据,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社会资金利用效率。在期货市场上,扩大金属制品等的交易品种。在保险市场上,增加市场产品的供给,改变保险品种单调格局。在银行信贷市场上,继续开发适合个人投资的金融产品,适应刺激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需要。另外,不能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否定金融产品创新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仍应坚定地走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道路,因地制宜推出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时机成熟时,及时将股指期货、股指期权、商品期权等衍生产品推向市场。

3.金融市场的主体多元化

促进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增加金融机构聚集度,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必然要求。首先,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以增加机构数量、增强机构实力、扩大机构类型为突破口,强化聚集效应,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共存的多元化机构体系。其次,引导金融机构规模化扩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国内机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形成一批国内一流的、国际上有影响的金融机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另外,促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优化股权结构,实行多元化经营。由政府部门牵线搭桥,积极引入外资机构、民营企业参与金融机构经营,优化股权结构,推进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形成金融各行业的竞合关系。

4.金融市场的发展国际化

加大金融市场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减少国外经营机构进入的限制、提高引入外国金融机构的数量、扩大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活动参与度等。允许更多外资银行逐步扩大人民币业务。逐步取消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情况下,允许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业务。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政府部门积极主动吸引外国金融机构落户上海,鼓励外资机构在上海设立中国或者亚太的总部,鼓励并购和战略合作活动。通过提供优惠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与商务成本,降低金融机构置业成本,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生活质量,改善监管环境,降低税费等措施来实现金融机构的积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加强中外机构的合资合作,积极吸引国外金融机构在上海设立合资公司;又要鼓励本地机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海外业务。吸引境外大型企业来沪IPO,推动在境外上市的境内大型企业、境内著名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境外大型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在期货市场引入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并逐步扩大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规模。

5.金融市场的运行规范化

提高金融市场运行的规范化程度,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加强金融法制方面的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金融市场运行的法律支撑体系。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优化金融生态司法环境,为金融持续健康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加快改进征信体系,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氛围和中外资银行依法合规经营、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借鉴国外征信业发展经验,加大社会诚信意识的宣传,抓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形成全国统一的征信数据库;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培育和引进征信公司、资信公司、信用评级公司、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实行信用服务第三方管理,提高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加强信用监管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构建重信守诺的信用环境。

篇4

经济论文的语言必须质朴、平实,以保持科学论著的严肃性,这也是经济论文文体自身的客观要求。首先,经济论文强调的是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性渲染,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其价值大小,取决于理性分析开掘的广度与深度。因此,语言表述应直截了当,一语中的。当然,理性分析也需要借助生动的语言。例如:“货币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从事货币经营的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神经中枢。”类似这种比喻,通常用来阐释经济科学的某种概念,说明经济活动的某种态势,赋予事物可知性,以增强论证说理效果。它与记叙性文体中运用形象思维,借比喻赋予事物可感性有着严格区别。其次,经济论文体现的是朴素、庄重的文章风格。经济论文写作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求实精神,科学地反映客观实际,有效地指导人们经济实践活动。经济论文与现实结合的紧密程度,既为文章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谓“文附质”“质待文”,同时也要求其语言表达与文章风格趋向一致。经济论文语言质朴、平实的具体要求为:一是不追求套饰的词藻;二是不猎取生僻的字眼;三是杜绝虚妄之词。

二、精确

所谓精确,首先是指语言要有高度的精密性。经济论文的语言一般信息量大、内涵深,所以表述时必须从对象自身的特殊性出发,达到对经济现象及本质的精微区别是细密界定。例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相互衔接,促进区域性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运用经济手段实行间接调控为主的国家宏观调控要进一步加强,搞好宏观经济的综合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币值稳定,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1997年第1期《银行与企业》)这段文字,从“市场体系”和“调控手段”两方面阐述了经济体制的取向,由于作者准确把握了“市场体系”的构建形式,以“城乡市场密切结合”反映“市场体系”的“统一”面,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反映“市场体系”的“开放”面,达到对“市场体系”内容的精密阐释。同时,“市场取向”、“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等概念的前置词都充分显示了精细的限定与修饰,表述既内涵丰富,又丝丝入扣。其次,精确是指语言要有准确性。语言的准确基于思维的严谨。准确性始终是经济论文表述的最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经济论文语言具有专业特色,概念的确指性很强,使用时需辨明差异。例如:“资产”、“资金”、“资本利润率”、“资产利用率”等。第二,经济论文对事物的定性与定量都要准确。定性准确,是指对经济活动现象予以正确的定义和解释,中肯的判断与分析。定量准确,即所用数据必须真实、确凿。数字语言是经济论文语言的特殊形式,具有独特功能。因此,使用数据必须精心选择,反复核实。第三,经济论文句式较长,表述要合乎语法规则与逻辑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就要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修养。

三、简明

一是指言简意赅,二是指通俗明快。前者体现文意的精粹性,后者体现篇章的可读性。具体要求的内蕴是:首先,用词精炼,力去杂芜。笔者认为,写作应把好如下遣词关:(1)慎用关联词语。经济论文句与句、段与段依文气相接,依意脉贯通。因此,各种表因果、转折、选择、并列、条件等关系的关联词语除非不可者外,要尽量少用或不用,切忌赘笔败文。(2)“的”字不得滥用。从语法角度看,“的”字对构句的作用不言而喻,但就论证效果而言,经济论文始终以论证为核心,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因此“的”字使用不得过多过滥,否则会成为附赘悬疣。(3)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经济论文写作均为第一人称,诸如“我认为”、“个人认为”、“笔者认为”等,在文中常出现由序论向本论部分过渡时,或由本论向结论部分转换时,又可刻意强调,突出主旨。但第一人称不应反复出现。否则,就会造成对文章内在逻辑构成的人为破坏。其次,精心炼句,力求文气相接,意脉贯通。文无“气”不立,“气”足而成“势”,经济论文应以气势取胜,正所谓:意奋而笔纵,气盛则理强。因此,要注意多用短句,多用单句形式,同时,句与句之间,要防止出现板滞生涩,条理不清等毛病。

篇5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业部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指导各地有序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农产品批发市场4300多个,在区域布局上实现了产区和销区全覆盖,在市场类型上实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互补充,在经营范围上实现了种植、畜牧、水产等农产品全包容。同时,农贸市场数量稳定在25000家左右,超市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比重稳步增加,农产品期货上市品种达到13个。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以农贸市场等零售终端为基础,以连锁超市等现代流通方式为先导,以期货市场为补充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

农产品流通设施明显改善。农业部在全国组织实施了旨在提升流通设施和市场管理水平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积极引导多元投入,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服务功能,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制定了《农业部定点市场管理办法》,促进大中型批发市场规范管理,到“十一五”期末,农业部定点市场总数达到776家。与商务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发挥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作用,加强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经验交流,引导批发市场开展现代化建设。

农业会展经济蓬勃发展。农业部主办一批大型展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农业部每年参与联办的省级展会已达30多场。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每年全国县级以上农业部门累计举办农业展会及各种展示推介活动700多场次,开辟网络促销专栏或举办网上对接会6000多个。与此同时,农业系统每年还组织参加海外各种展会10多场。依托中国农业信息网建立网上交易平台,“十一五”期间累计供求信息近150万条。针对鲜活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和结构性卖难,农业部组织销区与产区对接,建立了日常购销对接机制。

篇6

一、教材分析

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市场机制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本节课的知识点繁密,重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比较市场和计划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科学精神: 辩证地看待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

3.法治意识: 认识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市场经济参与者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

4.公共参与:认识到每个市场经济参与者要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规范市场体系的措施。

2.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策略

新课程提倡开放式互动教学,侧重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并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以实现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情境:《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解读》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为接下来知识讲解奠定基本理论认知。

新课讲授

一、市场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

——认识市场懂机制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情境材料:展示我国今年猪肉的供应量VS我国每年猪肉的消费量

阅读材料,并根据老师的分析试图对情境所反映出的矛盾问题作出分析:

1.这组材料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的怎样的矛盾问题呢?

1.以“猪肉”这一日常生活食物作为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利于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感性认知。

2.情境材料突出了我国猪肉的巨大消费量以及今年猪肉供给的严重不足,这一鲜明对比利于学生理解供不应求以及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

教学提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无限性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对上一情景即猪肉供不应求关系再讲解。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以下问题:

1.面对猪肉供不应求的问题,我国是如何解决的呢?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进而了解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

教学提示: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3.市场机制

情境材料:2020年3月份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暴增了18000家。

从供不应求出发,结合生活常识思考以下问题:

生猪养殖企业猛增会对猪肉供求产生什么影响?完成流程图。

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路径,进而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价格与需求、供给之间的一般规律:一般情况下,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价格下跌,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根据原理,用曲线表示价格与需求、供给之间的关系。

考察学生对这一一般规律的理解。

教学提示:

1.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路径。

2.市场是通过价格、竞争、供求等机制实现对资源的配置。

3.商品价格与需求、供给之间的一般规律。

二、市场配置资源有何优缺点?

——分析市场 明利弊

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教师引导:

1.今年生猪行情比较好,一些企业纷纷投资生猪行业。那么这些企业是依据什么对资源进行配置的?

2.这么多企业都想抓住生猪市场的商机,那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他们会怎么做?

思考以下问题:

1.依据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路径,理解企业行为的依据。

2.思考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可以有哪些战略妙招。

1.引导学生在认识企业投资生猪行业的依据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个优点。

2.让学生在提出战略妙招的同时认识这一妙招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而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二个优点。

教学提示: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利用资源。

2. 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

情境材料:

1.今年八月份全国多处地方因非洲瘟导致出现生猪大量死亡。市场上出现少数不法商贩向生猪养殖农户低价收购病死猪,用于冷藏以后卖或低价销售给一些食品厂。

2.因生猪市场较好,2020年3月份以来,生猪养殖企业猛增了18000家。但存在一些企业因资金不足、猪场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等最后导致入不敷出甚至倒闭。

3.现在猪肉的供求关系是供不应求,猪肉价格大涨。众多企业纷纷扩大规模,大量生产。也许后期会出现人们猪肉需求饱和的现象,造成猪肉滞销。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

问题:

以上材料反映出市场调节存在什么弊端?会带来什么影响?

情景材料是对生猪行业的后续报道,一方面能体现材料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

提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

思考哪些物品不能由市场调节。

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物品、特殊物品以及与民生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由市场调节,理解市场作用不是万能的。

教学提示:市场调节不是万能,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三、如何更好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建设市场谋发展

1.市场体系

情景材料:多年后我国AI智能养猪发展前景很好,你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于是……

【情景模拟】思考以下问题:

如果你将来准备进入AI智能养猪领域,你需要跟哪些市场打交道?

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角度回答该问题。通过了解开办企业要和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打交道,了解市场体系的构成及运作。

教学提示:

1. 市场类型: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2. 市场基本要素: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

3. 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及措施

情景材料:经过努力,你的生猪养殖企业越办越好。在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同时,企业开始遇到一些难题:

1.当地仅有的一家猪苗场出了新规定,要求凡是购买本场猪苗的必须要购买饲料。

2.有涉恶团伙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打压你的企业,以垄断当地的农贸市场猪肉行业,给你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你想把猪肉销售到外地,但有些地方为了保护本地猪肉商,对你的产品在检疫和收费方面抬高了门槛。

思考:

1.你面临的难题反映出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2.这些问题给资源配置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通过反面典例,引导学生理解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性,针对问题进而理解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主要措施。

教学提示: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一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二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六、板书设计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一、市场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的?——认识市场懂机制

篇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现代金融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改革发展具有一定的系统重要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亦在逐步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亦成为资本市场“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有鉴于此,笔者通过调研和整理判断,“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或有六大发展方向可期。

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

据了解,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就曾提出:“股票发行体制基本完成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的目标。

这一目标在2012年推出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中并未明确提及,仅称继续深化股票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发行方式创新,进一步弱化行政审批,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完善新股发行询价制度,提高发行定价的合理性。

此后,坊间有关“股票发行审还是不审”的讨论仍在继续,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也在争议中继续。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2014年11月底有关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方案初稿也已上报国务院。2015年,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必要条件――《证券法》的修订有望完成并实施。待相关配套准备就绪,实现股票发行注册制成为下一个五年资本市场的首要任务。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十二五”期间,规范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支持中小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支持创新型经济发展等成为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目前,我国在股权市场建设方面,已初步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格局。未来在新三板市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或成为资本市场未来5年的建设维度之一。

未来5年,随着地方性场外市场(包括股权市场)不断扩大,在监管权责划分更加明确的基础上,中小微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股权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完善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落实监管责任。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推进产品创新和多样化。加强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着力培育商业信用,强化市场约束和风险分担机制,提高市场运行透明度,为债券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按照彼时监管层的构想,在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债券市场统一互联、完善多层次债券交易结算体系,同时逐步推进债券市场统一的监管体制。但随着2013年以来,债券市场交易黑洞频发,以及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市场的发展更注重与规范并举。有关交易所债券发行管理体制建设与完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进、债券评级的规范等,均有待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建立长期资金入市长效机制

多渠道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投资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完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是证监会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随着资本市场运行环境的不断改善,继续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引导境内外长期资金入市工作亦不断深入。

在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十二五”期间,包括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意识已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成为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和企业年金的重要投资平台。

为此,“十三五”期间,推进长期稳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比例逐步提高,势必成为资本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设与完善期货市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完善期货市场制度、提升期货市场功能、加强期货市场监管仍是保障期货市场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

截至目前,《期货法》草案第二稿已经草拟,有关部门正就相关立法问题进行积极调研。《期货法》出台后,势必在“十三五”期间为该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完善期货品种体系是期货市场功能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三五”期间,权益类金融期货期权产品、汇率期货期权产品等金融衍生品将逐步得到发展。

同时,期货市场功能的完善也离不开场外衍生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而这有望在《期货法》草案调研期间得到明确,并在法律出台后得到规范和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专业市场,进一步提高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成为该市场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坚守不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成为该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资本市场“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建立在开放条件下与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及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相适应的资本市场体系,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8

[关键词]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策略

陆良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辖8镇2乡和1个华侨管理区,总人口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2万人,占总人口的85.7%。2010年实现农业生产总值5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56元。其中水稻总产9004.9万kg,马铃薯总产3.75亿kg,蔬菜总产3.23亿kg,农产品自给有余,因受市场限制,农产品交易流通滞后,商品率不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2011年全国蔬菜大范围跌价,这固然与生产过剩有关,但市场流通环节的约束也日益显现。对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全面了解,进而完善交易市场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是尤其重要而且必要的。

一、农产品交易市场现状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发展,陆良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在引导生产、搞活流通、满足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全县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39个。从分布来看,县城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12个,占30.77%,乡镇有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27个,占69.23%;从类型来看,以综合市场为主,专业农产品交易市场较少,全县有综合市场(乡镇集市)25个,占64.1%;农产品交易超市4个,集中在县城,兼售蔬菜、水果、畜产品等;菜市场6个,集中在县城,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交易为主;粮食市场1个(县城),莲藕交易市场1个(三岔河镇红口子),鲜果交易市场1个(大莫古镇麻舍所),大型水果批发市场1个(县城),有冷库7座。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1.数量不多

陆良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现有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布局不合理

城区、坝区市场数量较多,有各类市场27个,占69.23%,且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山区数量少,4镇2乡仅有各类市场12个,占30.77%,且发展缓慢,市场规模小。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绝大多数市场陈旧残破、严重老化,仓储、恒温保鲜、包装、运输等项缺乏,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以街为市,占路为市,既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更严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4.市场发育不充分

初级市场较多,较高层次的市场很少,服务功能受到限制,市场内的交易方式主要以摊位制为主,组织程度比较低,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应用还不多,依托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经营管理的大交易市场严重不足,市场信息指导、综合服务等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群体优势,融资功能、售后服务、管理手段以及市场经济效益等都较差,不能满足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的需要。

5.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农产品交易市场缺乏市场法规的约束,致使许多实际问题难以解决,造成市场内欺行霸市、缺斤短两、混等混级、秩序混乱等现象屡有发生,甚至发生掺杂使假、腐烂变质的商品混杂其中,尤其是不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肉食品、水产品、有害农药残留超标的果菜等商品不断涌入市场,严重危害和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

6.新建市场有计无力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应当属半公益性质的建设,而陆良财政只能是“保吃饭”财政,乡镇政府保运转经费都存在缺口,靠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难度较大。

三、完善市场建设的措施

按照建立“大流通、大外贸、大市场”的发展格局,狠抓市场建设,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尤其是综合批发市场,发展现代化流通方式,完善社会化服务,建立健全城乡市场管理体系,建成“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的完整通畅链条,使产品优势迅速转化为商品优势,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使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

1.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依托产业、适度超前”的原则,研究制定全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市场定位、布局和发展方向,引导市场建设合理布局。

2.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投入

采取多种方式,鼓励企业、个人、民营、外商等多渠道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投入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市场建设招商引资力度,在内部扩张的基础上充分引入外部资本,与外源性扩张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多角度扩张和多层次发展。并根据市场发展规模、区域位置、市场定位,有计划有步骤的建立一批区域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产地市场、销地综合市场,重点支持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两大系统以及检验检测、结算、信息、监控、废弃物处理五大中心建设,逐步培育一批档次高、质量精、辐射力强,集物流、集散、信息、价格引导、现代服务等为一体的专业农产品流通大市场。?

3.完善市场体系

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农产品市场基础建设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重点扶持供水、供电、场地硬化、交易和冷藏设施、通讯和信息系统、电子结算系统、质量检验检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市场建设规范标准,加快市场的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不断提升服务,发挥市场体系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4.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

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依托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区域性大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能力;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连锁店、优质农产品专销区、专卖店等新型、高效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探索“农改超”、“农加超”的多维运营模式,完善农产品“产+销+运+营”体系;积极探索农产品拍卖、电子交易、期货等交易方式,降低成本,发现价格,引导生产。

5.健全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

统筹农业系统信息资源的管理,整合信息资源,依托国家及省、市、县农业信息和农产品信息网,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协作共享机制;强化科学分析,健全制度,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数据可靠、分析准确、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促进产销衔接,引导农产品有序流通;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预测预警机制,扩大农产品网上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种养、经销大户积极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大力发展流通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营销合作组织,鼓励运销大户、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领办营销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使其成为农产品市场营销新型主体;积极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围绕农产品流通政策、运销贮藏加工技术、质量安全知识与法规、农业科技等内容开展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向农产品经纪人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和帮助他们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对手交易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增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之成为促进流通企业规范发展、实现行业自律的重要依托。

6.严格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构建有利于市场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废止不公平竞争、行政壁垒、地方保护等各种分割市场的政策或规定,消除对市场建设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歧视;加强治安管理,规范行政执法,打击欺行霸市行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为经销商提供文明、安全、高效、和谐的经营环境;加强农产品质安全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口,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市场诚信机制,打造市场服务品牌,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加强市场信用建设的宣传,进行信用知识教育和培训,制定激励机制,支持市场管理机构和市场行业协会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状况的信用制度。

篇9

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城乡统筹的实质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其核心是城乡资源的统筹配置,其重点是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带动人口、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进步。

一、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内涵与目标取向

城乡商贸统筹是指城乡商贸发展的统一筹划、协调运行。作为先导性产业的商贸流通业,必须率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商贸流通产业的城乡统筹拉动相关产业的城乡统筹,拉动经济社会的城乡统筹。城乡商贸统筹的目标取向不是消除城乡市场差异,实现城乡市场一致化、一样化,而是加强城乡商贸的整合和对接,充分发挥城乡双方优势,实现城乡商贸的相互融合与双向互动。城乡商贸统筹实质上是城乡商贸结构的新安排,关键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建立城乡互通的流通机制与制度,实现城市流通体系与农村流通体系的有机衔接和联动运行,核心是城乡商贸资源的统筹配置,重点是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以城乡市场的一体化推动城乡间商品和服务、资源与要素的顺畅流动,使城乡资源通过市场的联结实现共享,实现城乡市场的开放和融合,充分发挥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作用,以贸促工、以贸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互动发展。

二、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探析

作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产业发展问题,从产业发展本身而言,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既是一种政策性选择和安排,又是体制的设计与运行。产业发展环境、制度与政策、产业发展主体、产业发展载体、产业发展客体之间相互影响,决定其发展模式的选择;从城乡空间关系上看,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不是城市商贸和农村商贸的各自发展,也不是简单的通过城市给予农村资金、人才等办法支持农村市场加快发展,而是加大城乡资源的双向交流和优化配置。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必须选择有利于城乡商贸融合、互动与互补的发展模式,单纯从城市商贸或单纯从农村商贸发展出发考虑问题都不符合城乡商贸统筹的本质要求。参照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与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实际,本文对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模式提出以下参考意见。

(一)城乡市场网络化发展模式

城乡市场网络化是指城乡市场之间构成一个有序化的关联系统及其运行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一种特有的网络组织功能效应,以形成一定地域的城乡市场之间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密切、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并构成一个维系城、镇、乡市场网络系统共生共长的空间过程。本模式强调城乡市场统筹规划,加强城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内城乡市场网络化布局,完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衔接,加强城乡间商贸产业联系程度,通过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多种关联。如将城市与农村对接的市场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符合农村需要的农村消费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城市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与农民联合兴办商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扩充稳定优质的货源。农村产地批发市场与城市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和便利店建立联系,直接配送商品进城;大型批发市场发展农村分市场,等等,通过城乡市场的网络化连接,解决工业品下乡、农民买难与卖难的双重问题。

(二)小城镇商业发展模式

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重要节点。本模式强调农村地区小城镇商业的发展,以数量众多、分布合理的小城镇商业为节点,形成遍布全市的完整、分散的城镇商业体系,将城市与农村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有机衔接起来,实现城乡资源的双向流动,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镇为节点的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小城镇商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小城镇成为城乡统筹中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吸纳地。

(三)供应链网络连接模式

供应链网络系统将分布于城乡间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供应链网络连接模式强调通过现代流通中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构筑城乡间商流、物流及市场的双向流通系统,形成纵横交织、共生共荣、紧密联系的网络化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城市与农村经济活动分布于供应链网络系统的不同环节中,依靠供应链连接纽带,将城乡间产供销、产加销业务活动连为一体。

(四)产业联动模式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联动模式主要是基于城乡产业间客观存在差异,加强商贸流通业与关联产业的互动,以产业间和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有效合作和联动,充分发挥城乡产业比较优势,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如通过延伸城乡的贸工农产业联动发展、商旅文一体化发展、专业市场、工(农)业园区与物流联动发展等,实现城乡产业互利共赢。

(五)龙头企业(市场)带动模式

本模式以经营主业突出、管理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的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市场)为主导,带动供应链中相关企业(个体)商贸活动的开展,克服流通活动中“小而散、多而乱”、流通组织化程度过低、流通效率低下、产业带动力不足的状况。如“万村千乡”工程中以大型连锁企业为龙头,深入村社开办连锁超市、便利店,带动农村商业发展;大型商贸龙头企业、龙头市场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方式,带动种养加产业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三、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对策——重庆之探索

(一)构筑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推动城乡商贸共同发展

1.完善体制,激活机制

消除妨碍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发展的体制,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加强城乡商贸统筹政策协调,在城乡之间建立起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城乡市场主体之间联合、重组和经营网络的跨地区、跨城乡延伸,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组织体系与网络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市场体系发展。

2.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要素市场体系

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渠道,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和有效组合,提高资源要素的市场化程度,为商品市场的发展创造必要的体制条件。

3.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商品市场体系

统筹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加快城乡交通网络建设;高起点建设信息化平台,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乡普遍覆盖的信息网络,加快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试点,延伸公共信息服务到基层;促进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实现城乡同建共享。统筹城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商业中心与周围乡镇商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在商场、市场及物流园区建设上,统筹布局,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加强城市和农村商贸层级传递与支撑功能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商业协调发展的思想,重庆加快主城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四级商业中心建设。注重培育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做优主城特大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围绕中央商务区、大型商圈、大型批发市场群和会展业,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商业,提升都市区商贸流通产业能级与辐射能力;做大做强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业,建成区域性商贸流通次级核心和传递枢纽;做活中小城市商贸流通产业,加快区县中心商圈建设与商业发展,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商贸流通产业,尤其要加强中心镇乡镇商业发展,突出功能特色,以贸促工、以贸带农,增强对非农人口的吸纳能力,有效拓展城乡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空间。

(三)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三商带三农”作用,以商品带农村、以商人代农民、以商业带农业,推进城乡商贸统筹发展。逐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农产品、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发展,城乡市场相互融合、内外贸易紧密联系,法制健全、布局合理、服务规范、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市场体系,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农村商品流通体制。

1.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增强流通企业活力

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入农村流通领域,积极支持农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的发展。拟建设1000个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支持20个管理规范、服务功能完善、经济效益较好的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育10大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一大批运销大户,建立一支农村经纪人队伍。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收购、托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

2.建立和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加强农村消费品网络建设。加快形成为农村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零售网络终端,搭建“农家店”收购农副产品、推动农副产品创自有品牌、进超市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利用品牌、配送、管理、货源、信息、技术等优势,通过投资或加盟连锁的方式建立或改造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利用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点多面广的优势,充分发挥其连锁配送网络在农村市场中的作用。

3.构建顺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科学规划城乡之间、产销地之间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重点支持永川、潼南、荣昌等具有农产品产地优势、传统集散地优势的区县,高起点建设一批特色突出、辐射面广、能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贸易中心,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重点建设10家符合国际标准、面向国内外市场、现代化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和拓展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积极推行农产品拍卖制、远程交易、网上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及经营方式。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向上下游延伸经营链条,通过建立农产品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采购和物流中心等方式,建立起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快捷流通渠道。

4.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

启动“农商对接”行动计划,探索和推广“超市+基地”、“超市+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批发市场”、“超市+社会化物流中心”等方式。鼓励条件较好的连锁超市发展直接从产地采购农产品的进货模式,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努力提高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快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设农产品冷链系统,初步建立起统一高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努力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

5.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放开农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鼓励农资流通企业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

(四)加快乡镇商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因地制宜发展各类综合性和专业性商品批发市场,为农村腹地的农副产品进入市场体系创造条件,形成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支撑体系,大力发展乡镇生活服务业,创造小城镇宜居环境,充分发挥小城镇尤其是中心镇高度集聚人口、承接产业转移、服务农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空间的纽带和城乡资源要素传递流动的平台,在统筹城乡中,发挥重要节点功能,成为缓解大城市压力的“蓄水池”。

(五)以产业联动延伸商贸流通产业链,增加转移就业容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兴办市场、发展生产、生活服务业,延长商贸流通产业链。扶持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向农业领域渗透,通过入股、订单生产、自建等多种方式,结合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建立产销联盟或产销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企业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培育石柱辣椒、江津花椒、涪陵榨菜等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形成“市场联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兴市场”的贸工农一体化良性经济循环模式。依托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大力培育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如以璧山西部鞋材交易中心为龙头,建设西部最大的鞋材和鞋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璧山、铜梁鞋业基地,打造中国西部鞋都。充分发挥荣昌畜牧科技优势,以荣昌西部饲料兽药市场为龙头,依托板桥工业园区打造畜牧优势产业链,带动畜牧产业联动发展。商旅文结合,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游、乡村游、风情游;积极鼓励都市圈商贸流通企业面向市内外“走出去”、“走下去”,开拓新市场。

(六)以“五双工程”为主要突破口,打造城乡商贸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

1.大力推进农村市场“双建工程”

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和村社便民放心商店建设,搭建工副食品和农资下乡进村,农产品和废旧物资出村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力争在3-5年基本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社为基础的商品零售网络。

2.大力推进社区“双进工程”

积极支持和引导连锁经营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在社区设立各类便民、利民的商业网点,提供定向、快捷、周到的服务,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改造和建设不同类型商业社区商业设施,不断完善社区商业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安居条件。

3.大力推进“双十工程”

在重点培育建设纳入全国“双百市场工程”的观音桥农产品批发市场、永川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商社集团新世纪百货公司、粮油集团公司的基础上,选择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支持,尽快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主体,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稳定市场供应,丰富“菜篮子”,助农增收。

4.大力推进“双带工程”

依靠流通企业、餐饮企业和农产品市场,到农村建生产基地,办加工厂,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农产品流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如重庆市商贸流通龙头企业重庆商社集团投资10亿元与北碚区政府在北碚静观、水土一带,合作开发1.1万亩的“重庆市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示范区包括三个项目,一是“美丽乡村嘉年华”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园;二是在水土建一个占地2000亩的西南农产品物流港,主要把当地农副产品通过超市、商场销售网络卖到全国;三是山地农业科学城,以山地农业技术试验和新型农产品开发为核心,使之成为重庆市及外地农科院所提供新品开发实验的基地。

5.大力推进“双转工程”

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启动“农村商贸人才培训阳光工程”,通过多形式、多行业、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将一大批农民培训转化为商人,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商就业。城乡商贸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非一日之功可蹴,必须大力改善发展环境,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大对商贸流通领域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融资担保、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服务平台,鼓励城乡居民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与创业条件,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草根创业”平台。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积极鼓励农民外出经商务工,增加非农收入,形成推动城乡市场共同发展的持续动力。

参考文献:

[1]贾后明,何春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市场建设[J].学术交流,2007(3):66-69.

[2]龚勤林.论产业链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J].经济学家,2004(3):121-123.

[3]高云虹,曾菊新.城乡网络化与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模式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06(8):13-18.

[4]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7):118-127.

篇10

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政治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

1.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于工业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2.内容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即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第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初,亚洲除日本外,大部分地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非洲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拉美除原有的殖民地外,独立的国家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庸国。这样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第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亚非拉被侵占的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和掠夺性的贸易,瓦解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经济,把当地经济都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一是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二是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它是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形成的。

1.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加速了殖民侵略的扩大。15~18世纪,早期的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7~18世纪先后战胜荷兰和法国,取得了世界殖民大国的地位,拥有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初步形成 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先后扩展到美、法、德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地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和征服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再度急剧扩大,迫使生产领域进一步实行相应的变革,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

1.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形成过程 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20世纪初,亚洲被分割完毕;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属国。

3.时间与标志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