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融合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沈阳市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数字出版业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18-03
一、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界定
(一)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界定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通过现有文化产品与运用了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产品的有机结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的过程。文化与科技融合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产生、推广、消费普及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所创造的最终价值,产生的一种新的产业,该产业是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础上打破原有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的边界,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科技产业的“创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并与形成产业的其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再生性创造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是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以产业为载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兼具“文化”、“科技”和“产业”三方面特征。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划分
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根据产业中“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所含附加价值的高低以及相对重要程度的不同,可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分为三类。
1.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的新型文化产业,比如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学、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网络戏剧等;日趋数字化的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出版物、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艺术(美术数字化)、数字图书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以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数字出版业是指传统的新闻出版与科技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传统新闻出版的模式和方法,实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2.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发展科技文化产业,比如以科技为主注入文化信息的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
3.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产生新型产业,比如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创意产业。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现状
(一)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取得的成绩
1.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沈阳目前已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根据“东西南北”空间布局而形成的4个文化产业基地通过集聚形成了产业链:东部的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南部的浑南动漫产业基地,西部的胡台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以及北部的沈北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对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日益增强。
2.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培育了新兴文化产业。近年来,沈阳在科技与文化融合方面,培育了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广告会展、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有辽宁美术出版社、辽西古生物数字化全媒体传播,北方图书城、沈阳出版发行集团、辽宁北方出版物配送有限公司、辽海出版社成、春风文艺出版社等数字出版类重点项目;立体影像、激光显示等文化技术装备;影院播放系统、专业摄像机等文化软件系统;数字电视(DTV)、智能电视、CMMB移动电视、数码相机等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这些产业或以科技产业为主,依托老工业基地装备研发和制造优势,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科技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格局;或者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例如辽宁广播电视报社(城市生活信报社)、辽宁省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社、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等,日益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尤其在编辑期刊报纸、图书出版、广告发行、网站设计等方面。
3.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沈阳市和平区被誉为国际级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各类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数字设计机构,沈阳文化产业集团,沈阳三鲁园古玩有限公司,沈阳工艺美术商厦,沈阳出版发行集团,沈阳演艺集团,沈阳电影公司,都集聚在此。其中,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市浑南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和平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文化科技骨干企业113家,占基地企业总数71%。2011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已经形成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文化旅游等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链条。
4.以科技产业为主,融入文化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迅速。主要包括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产业、基于广播电视电影的新媒体动。漫产业成为代表沈阳文化产业勃兴的新亮点,引起国内外业界的广泛关注。沈阳市浑南新区被授予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通过技术、环境和融资平台的协同构建,使动漫企业实现了起点较高、快步发展的格局。
近几年,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一枝独秀,无论是总收入,还是就业人口比重都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详见图1、表1)。
从产值构成上看,2013年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的前三名分别是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其他辅助服务和广告会展。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行业连续十年在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产值比重中占据第一,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近几年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速。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己经成为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它不仅创造了最高的产值比重,而且是创造就业的重点行业。
5.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平稳。代表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并融合更多科技元素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源于创意产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并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是经济、文化、科技相互融合发展、具有辉煌发展前景的产业。2012年沈阳文化创意产业产值81.84亿元人民币,沈阳市文化创意产业城镇非私营法人单位从业人员达16440人。
2012年,沈阳市被批准为国家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四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基地,同时,被教育部认定为立体动画和多媒体研发与生产基地,研制出了世界首款4D立体真媒体电脑影机,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立体教学片库。和平区作为科技和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所在区,积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和科技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发展数字出版、4D立体影像、舞台演艺、广播媒体等科技文化融合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数字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鼓励新兴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相融合。
6.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包括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出版业、及数字化的舞台设备与表演艺术等。从目前沈阳市数字出版的发展态势来看,数字出版对传统的出版传媒产业的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也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己成为沈阳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拉动力。近几年,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连年增长,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沈阳市数字出版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187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02亿元,年均增长25.5%,2013年,沈阳数字出版产值占全国数字出版总产值的16.2%,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而成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比较迅速,网络、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产业占据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发展速度持续走高。另一方面,文化艺术等与传统文化产业相关的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传统文化形态还未与科技进行融合,那些己经融合的,其融合程度不高,融合效果也不甚理想,没有很好的挖掘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沈阳市以文化产业为主,借助科技的力量融合发展的文化科技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在文化产业结构方面,仍以传统结构为主,原创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够,在设计、制作、传播等环节,没有高效、大幅度地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尚未形成。
2.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服务机构数量还不够多;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交易、知识产权、品牌培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文化融合服务机构不够健全;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积极性不够高,没有为文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和产权交易提供便捷、高效的渠道;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沈阳文化产业投资仍然主要来源于政府,国有资本独大,利用外资和社会资本的比重则相对较小,民营资本又受到各种限制,严重影响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体系的文化意识不到位,文化体系对科技不强,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度较差。当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技术创新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与国内外其他优异的产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文化含量和技术含量有待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技术的匮乏也导致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甚至阻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壮大。
4.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链有待提升。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一新兴产业,想要赢得消费者的认可获取持续发展,仅仅只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基地为各个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环境,但就沈阳市目前的情况而言,各个企业之间、相关产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的紧密结合度不够,还有一些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使产业链不够完善。
三、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对文化与科技融合带来的价值认知不够
出现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新型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普遍高于传统文化产业,具有低成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同的资本投入,动漫、网游、网络视听等新兴文化产业能产生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产业,人们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其保护起来,不受侵害,而忽视了与科技进行融合,运用科技的力量改革传统发展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增添发展活力,这也是导致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与新兴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二)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沈阳市的文化产业在文化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广播电视部门、信息产业部门等多部门下实行垂直管理,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交叉,管理混乱。这种管理体制就造成了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部门比较重视文化,而科技部门则更注重科技,从而导致了文化与科技的割裂,这对于推动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此外,管理体系不顺畅带来的政策难以有效落实的问题也非常明显。沈阳市和各聚集区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化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但是由于文化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不明确,而且政策的落实又涉及到文化科技产业主管部门、税务局、财政局等众多单位和机构,容易导致税收优惠、扶持资金落实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难以有效的落实的不良局面。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对于文化科技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发展的动力和生命线。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相关法规和规章的欠缺,有效制约和监督的缺失,对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如此种种致使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呈井喷式增长。此外,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沈阳市层面,针对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以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法律和法规相对滞后、具体保护措施不能适应相关企业和个人在知识产权注册申报和取证举证等方面的特殊需求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严重缺乏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对人才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高素质人才严重缺乏,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创意人才多集中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创新空间有限;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目前素质普遍还比较低,难以满足职位的要求;目前沈阳乃至全国都缺少既懂文化科技,又懂经营管理,同时兼具国际视野的国际型人才。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文化科技管理人才己成为阻碍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问题。
四、完善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问题的建议
(一)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规划发展文化科技融合产业
沈阳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需要科技做引擎,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需要靠科技推动,需要文化与科技的紧密融合。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设计经济、科技、文化等产业,需要从全局的角度,长远的眼光去规划。沈阳应自觉树立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意识,需要结合沈阳科技、文化产业的特点,科学定位,突出特色,积极制定和实施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战略,明确沈阳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重点,并在组织上、制度上保证规划实施。
进一步加强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发挥高新技术在沈阳重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聚焦创意园区建设、区域联动,以示范基地为引领,构筑沈阳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辐射高地。
(二)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适时出善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如出善与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合作交流政策;加大沈阳市政府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基地的资金投入和扶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融资体系鼓励吸引外资,形成洼地效应,发挥政府的资金引导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提升和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市场交易的监管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稳定市场秩序,为产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尤其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市场和法制环境。
(三)吸引与培养人才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
以政府为主导,促进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开展文化科技创新重点应用课题研究,鼓励市场化程度高的文化科技企业、园区,联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加强提供与海外高校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机会,以培养出兼具沈阳特色和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设计、策划、制作、管理人才。
(四)创新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公共服务平台
在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方面,沈阳政府部门必须着眼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发育社会组织,构建强有力的多元支持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融入科技理念、科技思维和科技成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人们多元化、多样式、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公共文化云建设,开展全市数字公共文化建设调研。
[本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课题名称: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及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集成与应用示范,编号:2012BAH82F02]
参考文献:
[1] 张晗.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的中国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2] 葛明豪.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景研究.价值工程,2014(6)
[3] 徐贤如.对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3)
[4] 陈思.科技与文化融合下的沈阳文化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纵横,2012(6)
[5] 王国成.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M].北京:科技创新导报,2013
篇2
关键词:三网融合;新媒体;产业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83-01
一、新媒体产业的现状
新媒体现在已不在是一个陌生的词汇,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媒介已出现内爆并在不断融合中。“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发端,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终于到了商业模式的转折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这一转型,也代表着新媒体产业的商业模式进入转折点。新媒体就是基于互联网与广电网和电信网三网融合后,采用新的传播方式与新的传播技术,像4G手机媒体、IPTV、网络电视等等,从而也使新媒体市场化后产业链更为广泛。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特别是4G网络的推出及智能手机的发展,现在手机已逐渐代替电脑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重要方式。以互联网为重要平台,融合多种媒体形式,聚合产业链条,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产业整合,也正成为了新媒体产业现状的一个重要特征。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介以往的传播形式,改变了作为第三产业的传媒产业的格局,更改变了受众在三网融合中新媒体笼罩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新媒体产业能够发展的核心元素当然是技术的不断领先与内容的不断丰富。新媒体凭借着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融合,才会实现网络、传统媒体和手机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媒体产业的经营领域。2006年9月13日《“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提出我国要重点发展的新媒体有互联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手机报纸、手机网站、互动电视等新兴传媒载体,媒介融合进程中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方式,使我们真正的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像乐视网一样,从建立之初就把3G手机电视的业务成为主要项目进行建设,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置于移动用户的手机上,实现三网融合后的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新媒体产业发展中的对策
三网融合下,新媒体产业基于移动互联市场发展迅速,手机业务、网络电视业务、视频业务等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麦克卢汉当年提出“地球村”的预言早已不再是预言,而是真切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足不出户的购物、看电影、玩网游。从新媒体产品的层次看,网络化带来了新媒体产品的生产方式、受众的消费方式的巨大变化,从而进入一个全民生产与全民消费的新媒体时代。
首先基于互联网下网状结构的新媒体产业链条的重构。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与网络联姻而经营的网络电视、手机与电视联合形成手机电视、电视与网络结合产生的网络视频以及手机广告、手机游戏和网络购物等等所形成的新媒体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并不是单一的,而且将其品牌、内容整合到一起,便形成一条“活”的新媒体产业链条。像乐视网一样,看到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较早地关注新媒体产业,将手机电视、3G手机业务、IPTV等业务不断扩展,成为中国较大的视频网站。
其次新媒体产业发展是无国界的,立足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新媒体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成为各个国家相互争夺的一块“蛋糕”,一个“场域”空间,像各国都在研讨物联网下的“智慧地球”,在借助互联网后,再将电网、交通等形成的“物联网”相互关联,从而形成智慧地球。国际化的竞争又使新媒体产业扩展着新的范畴,带给新媒体产业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我国新媒体产业本土化为基础,积极加入到全球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竞争中,促进我国新媒体产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最后由于新媒体产业经营领域的扩大,也进入全民生产与全民消费的自媒体阶段,因此制订符合适合新媒体发展的新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对已有不再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与完善。“尽管我国“三网融合”的政策逐步松动,从宏观到微观都在全面推进,但是应当承认,这些与“三网融合”相关的政策体制仍在许多不完善甚至相互矛盾之处,而且部分政策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要想促进新媒体产业发展,就需从三网融合到新媒体产业经营的全部链条中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从而促进新媒体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基于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改变着媒介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产业则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后,不断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新媒体产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受众需求的增多,而快速发展,俨然新媒体产业已进入黄金发展期,对全社会的影响力极大,其文化价值也与日俱增,新媒体产业的全球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煊赫一时,安卓与苹果各有千秋,视频网站各领,如何把握与应对新媒体产业应该是每位新媒体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32184。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29-02
一、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融资现状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业企业的培育工作,在“新三板”上市的科技创业企业达到57家,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地区第二位。截至2014年12月,河南省纳入统计体系的科技创业企业共计6 640家,位居中部省份前列,为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科技创业企业来讲,其最核心的资产就是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融资,能够使科技创业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实现快速成长。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的开展始于2007年,郑州春泉暖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第一家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该公司利用50万元的专利质押贷款,取得了技术突破。
虽然和全国较早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省份相比,河南省在知识产权融资领域的探索起步较晚,但在短短几年内,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2011年,河南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全国七个“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重点推广区”,河南省知识产权局还与省财政部门沟通一致,设立了专利质押融资专项资金,以便于对进行专利质押融资的企业进行贴息。根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调查情况,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18个省辖市全部组织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银企对接活动,8家银行相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积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13.76亿元,涉及企业66家。
但是,由于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成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程序,导致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河南省知识产权融资的开展仍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体系不健全。河南省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着评估难的障碍,缺少专业的评估机构服务于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呈现“小、弱、散”的状况。河南省现有205家资产评估机构,真正从事过知识产权资产评估业务的只有十余家,且数额不大。如果按照现有评估准则来评估知识产权资产,会带来很多弊端。从业务开展来看,省内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的能力仍待提升。而且专业的评估机构收费过高,其评估标准往往不符合银行需求,很难被银行认可和接受。
2.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缺乏公认有效的方法和标准。目前,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法的最大问题在于卖方的真实成本难以判断;实施市场法评估则需要有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而且在现实应用当中,可用的相关交易信息也不易得到;收益法在实际操作当中需要预测的变量过多,不确定性较高。此外,一些知识产权在其有效期内,可能出现一项更好的知识产权,使得原有知识产权毫无价值。这种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会对信贷资产直接构成风险。
3.知识产权融资开展范围小且成本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科技创业企业往往其信用水平难以测量,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加上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目前河南省的知识产权融资仍局限于经营较好的成熟企业。而且知识产权融资的程序复杂、成本高。部分科技创业企业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但在进行知识产权融资时需要对知识产权进行法律确认、价值评估、质押登记、贷款担保等程序,增加了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成本。科技创业企业找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要花几十万元或者是银行贷款的百分之几作为评估费用,融资成本过高。尽管河南省已出台贴息补助政策,但贴息额度低,对银行和企业吸引力均不大。
4.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不完善。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处置变现较为困难,导致银行缺乏贷款积极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旦出现逾期,银行希望能够对知识产权资产进行处置变现获得清偿。但是由于目前河南省缺乏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缺少熟悉知识产权交易的相关机构,以及精通知识产权交易实务操作的经纪人,最终导致知识产权资产难以变现交易。而且一旦科技创业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等情况,知识产权资产的交易也无法进行。
三、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模式分析
河南省各地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多部门围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1]。截至2014年,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分别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郑州银行、民生银行签订了130亿元的知识产权抵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各地市开展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典型模式有以下三种:
1.洛阳模式。洛阳市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动态管理库。对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制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项目申报标准,优先选择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且权属清晰、法律状态明确、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强、财务状况良好的重点专利技术项目,列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动态管理库,委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资产评估机构对其专利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为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创造条件[2]。
2.焦作模式。为有效缓解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难题,焦作市积极搭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通过用知识产权引导创新资源要素流动,由市场决定要素资源配置,努力构建银行与企业合作双赢的新模式。当地科技创业企业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先要向市知识产权局登记申请,由市知识产权局筛选把关后,选出优秀专利项目推荐给金融部门。金融部门通过与市知识产权局和企业对接,确定向企业授信。质押融资协议达成后,企业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市知识产权局再帮助企业申请政府有关补助资金。
3.安阳模式。2013年,安阳市知识产权局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河南省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单位。在进行全市科技创业企业融资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多次举办银企对接会,联合金融机构对数家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各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政策接连出台。安阳市规定对科技创业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银行贷款的,按最高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贷款贴息。2014年3月出台的《安阳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列明,对以专利权出资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企业,在资产评估费等方面进行补助,这些政策有效推动了质押融资工作的开展。
四、河南省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对策建议
1.加强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园区。规划建设河南省创新与知识产权服务产业园,集聚知识产权服务领域企业和机构,构建知识产权评估、鉴定等服务机构集聚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3],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探索建立质物处置平台,使更多的科技创业企业能够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取发展资金。同时,推动保险机构开发更多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险种,促进保险机构尽可能帮助科技创业企业降低保险费率。
2.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要建立协商沟通机制,搭建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平台,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共同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促进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健康发展。各部门应联合建立反映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需求信息的数据库,鼓励资产评估机构、专利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专业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
3.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的规范化,提升资产评估机构及有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知识产权评估标准的制定,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行为。对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发生的评估费给予补贴,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纳入信用贷款和风险补偿机制[4],对科技创业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风险损失进行风险补偿,对取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周转金项目给予贴息,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贴息项目,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司志营.河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乘风破浪好[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5):14-16.
[2] 洛阳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
篇4
[关键词]制造业;物流业;联动;国际比较
[DOI]10.13939/ki.zgsc.2015.41.028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物流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繁荣,因而已经成为全球的重点产业。制造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能够实现物流的社会化。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能够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改善物流业的服务水平,实现我国经济方式的转变。
1 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物流产业的增长速度
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加速增长的阶段,其发展速度比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还要快。但是,由于受到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放缓。我国的物流业占据全部产业的比值比其他的国家都要高,我国的物流产业占全部产业的1/8。本文通过对物流业与各类产业的分配系数、各类产业对物流业的消耗进行分析指出:物流业对产业的分配系数越大,则说明这类产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就越强,其就会对物流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类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这类产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直接应用到物流业。我国各类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需求比较大,最终需求量是比较小的,这与我国的工业化特征是相符的,所以,我国现在各类产业的中间需求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发展。而且,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发展迅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对物流的需求是以工业为主的,所以,物流业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满足制造业的中间序曲。现在,我国的产业正在不断地调整,经济朝着服务型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所以,服务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物流业起到推动的作用。通过对各类产业对物流业的直接消耗系数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业的中间投入是以第二产业为重点的,而且,物流业自身也会产生自我依赖。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消耗系数分析表明,我国的服务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更强。我国制造企业采用的是全面物流的形式,制造业的物流一般采用承包的方式,都有固定的物流服务,一般都不是通过第三方来承担的。
1.2 物流业产业的主要特征
各个国家的物流产业中间投入比例是不同的,各个国家的中间需求率仍然是物流产业发展的中心。我国的物流业对中间需求具有极高的依赖性,其比例大于70%。除了日本,其他国家的物流业对中间需求的依赖程度也是逐渐上升的。除了一些发达国家以外,大部分国家的中间需求率都是超过50%的,呈现出高带动性的产业特点。通过对各国的物流产业的投入比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物流中间投入率近几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2 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的发展现状分析
2.1 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现状
信息技术实现了高速发展,其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物流业能够为生产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其在产业链上能够与制造业结合,二者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趋势。
2.1.1 制造业和物流业之间的融合系数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物流业和制造业之间的投入的关系分析二者之间的融合情况的。分析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可以发现,其中间投入率是逐渐上升的。
通过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在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不是特别强。通过整体的分析,物流业和制造业的投入关系和需求关系与其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非常大,制造业对物流业的融合程度也是比较好的。
2.1.2 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与产业价值的创造
各类产业之间的融合不仅仅是对二者的中间投入的分析,而且还要对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价值创造性进行分析。通过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了产业价值。
2.2 物流业和制造业的互动现状
制造业在我国是支柱型的产业,其不仅会对其他产业中间需求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其他产业也能够产生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和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现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 关于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的结论和相关建议
3.1 主要结论
3.1.1 各国的物流业都实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
很多国家的中间需求能够极大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国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都是变化着的,而且这些变化能够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一致,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物流业发展情况也不同,我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所以,其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目前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当我国的工业化程度发展到高水平时,我国的物流中间投入率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3.1.2 绝大多数的制造业和物流业之间的融合呈现非均衡的特点
我国的制造业和物流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一般都是制造业主动地融合物流业。物流业作为一类独立的行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小,二者之间的依赖程度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明显大于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会实现高度的融合,二者的融合会朝着均衡化的方向发展。
3.1.3 制造业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
在我国,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明显比制造业小。在制约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的各类因素中,产业自身的发展是主要的原因。制造业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同时,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推动效果不是特别明显,所以,二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2 政策建议
3.2.1 提高制造物流能力,完善物流的效率
我国物流业实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其产业增加值却不多,而且,制造业和物流业再融合的过程中,导致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降低。所以,在二者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建立物流的信息化平台,提高物流行业的实效性。
3.2.2 革新、调整二者融合的供需链
对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供需链进行调整,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促进二者的均衡发展。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过低会导致二者融合后不能均衡发展,在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内置物流的方法,实现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业融合,通过分析制造业和物流业之间的需求关系,改善物流的效率,最大限度满足制造业的物流需求,使我国产业结构能够得到充分调整,使制造业和物流业均衡发展。
4 结 论
制造业在我国属于主导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现在物流产业也成为全球的热点产业,促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将物流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实现二者的相互促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但是,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下降,制造业过分地依赖物流产业,应该通过完善物流的效率,实现二者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秦,张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及原因探析[J].软科学,2011(3):61-64,69.
[2]苏秦,张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1(5):37-45.
篇5
(一)重庆旅游业现状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嘉陵江与长江从其境内穿过。地理景观丰富,高山、峡谷、溶洞、溪水、甘泉、密林、瀑布各类景观坐落其间,例如耳熟能详的长江三峡,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等。它的人文景观同样极为可赞,古代时期它作为巴国、大夏国的都城,近代时期又作为抗战的陪都,它是一座故事之城,历史赋予重庆独特的文化内涵。重庆的旅游业蒸蒸日上,旅游业对当地GDP的贡献率连年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重庆接待的游客人次已经突破两亿大关。但是我们深知与其他地区旅游产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重庆的旅游总收入位于全国中游,重庆市的旅游资源仍然有待进一步开发。
(二)重庆文化产业现状
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近年来重庆一边加紧对古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一边推进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各类文化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近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快速发展不代表先进,同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497亿元相比,重庆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风险与机遇并存,重庆的文化产业处于成长期,不稳定因素众多,缺乏科学的管理,创新力的不足都有可能使文化产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挖掘文化产业的潜力,寻找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迫在眉睫。
(三)重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分析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两者本就是互助互利的一个过程。重庆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它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创新点的补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融合,使优秀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急需的展示平台,拥有了更多的出镜率,打响了知名度;与此同时,先进科技与优美风景的结合,增添文化产业的素材,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我们深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起着重大的作用,目前经济理论为产业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很多种模式选择,例如:渗透型、整合性、延伸性等。这样可以使得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二、重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对策
(一)加强重庆基础制度环境建设
政府要向服务型产业转变从而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相互融合,就需要政府具有正确的引导策略。首先,产业的融合要做到制度先行。制度是经济活动正常运作的保障,是投资者的定心丸。良好的制度体系可以提升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其次政府要为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出台银行借贷的扶持条款,降低投资者的参与门槛。新领域的开拓总需要依托雄厚的资金,然而更重要的是人才,人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政府设立人才培训班,为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政府牵头,带领企业到先进地区去参观学习,引入有经验有能力的人才。法律、资金、人才都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二)推进重庆旅游和文化企业的合作
政府的引导作用是有限的,要实现两者的真正融合需要企业的主动参与,摸索出融合的道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旅游企业和文化企业的合作意识。目前重庆市的产业融合模式大多为政府主导的,因政府不是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与公司方面相比,存在经验不足,或滞后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商业合作模式必然有其局限性。因此企业要本着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参与,强强联合,参照国外的先进的商业模式,在了解自己的产业行情基础上开发新的合作模式。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先进的技术对延伸型融合模式的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它是连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桥梁。
(三)优化消费引导策略
所有的产品开发都要以市场为导向,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融合要适应游客的消费需要,要更新营销模式,拓宽营销渠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受外界影响,这为主动营销提供了可能。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广泛,企业要利用好现代化媒体的传播作用,宣传新的消费观念,刺激消费者对旅游与文化产品的需求。采用经验交流,课堂讲座等形式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信息,也可以开展免费体验活动,使消费者更真切的了解旅游文化创意新产品。
三、结论
篇6
关键词:产业融合;农业旅游;旅游业
伴随第一产业的迅猛产业扩展,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理论研究者们发现,第一产业除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外,以可融合于其他产业。农业旅游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边缘的交叉型产业,以第一产业为载体,以旅游业为发展平台形成的农业旅游逐步映入研究者的视线。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居民更希望通过旅游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农业在提供生产性作业、增加居民收入外,亦具有改善生存环境,减轻居民生活和工作压力等作用。
一、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
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三大产业的严格边界逐步变淡,部分产业的边界甚至消失,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的热潮。
产业融合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是一种过程和状态,三大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和,构成了产业融合的主要内容。产业融合不同于产业结合,产业融合是产业内部生产要素在零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产业融合的实质是创新。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生态旅游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集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之新兴事业,农业旅游依托农业项目(如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农业设施与设备、农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等),经过合理的农场规划布局,力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美化环境,同时为游人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
政府推动,旅游需求的提高,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构成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的动力。在以上作用力的驱动下,农业旅游逐渐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农业以其传统优势为农业旅游强大的后盾支撑,现在旅游业以其朝阳产业向第一产业逐步逼近,两大产业的逐步接近以及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今农业旅游的产业形态。
二、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省地处中国版图的西南地区,海拔约1100米左右,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好,农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贵州全省可耕种面积达3190万亩,部分农作物产量及生产规模居占据全国前列,农业发展水平呈现良好态势。
在贵州省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发展与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下,借助旅游市场的强力推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呈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观光园、农家乐、休闲农场、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农业综合休闲度假等农业旅游项目。农业旅游的开展,不仅仅推动了贵州省农业建设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以下笔者具体介绍。
1.产业的融合速度慢、效率低。贵州省旅游产业链过长,产业链内包涵产业要素复杂,农业旅游的有效运行需要各个产业链的内部要素的相互衔接和有效整合,贵州省旅游产业链的内部部门并不具有相同行政部门、管理部门的隶属关系,导致农业旅游的融合度较低,融合速度慢的现状。贵州农业旅游的问题还主要反映在交通不便上,贵州省属于多山省份,农业旅游的开展大都未取决于旅游者的消费水平或是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反而受限于贵州省内的交通运输条件。
2.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以雄厚的地区经济作支撑,和较为雄厚的人文与自然地理资源作后盾,目前贵州省内,除少数地区发展较为客观外,部分已经初具规模的农业旅游景区已出现接待能力不足、交通条件稍显落后、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逐步减慢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贵州省内的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3.农业旅游缺乏特色,单一化现象严重。农业旅游具有产业的双重性和互补性的特点,但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开发过急、缺少切实可行的开发规划,导致农业旅游的差异性逐步减退,开发不深入,重复性建设问题日益严重。在开发过程中,农业旅游主题与系列策划活动趋于单一化,规划的可执行程度偏低,使原有生态资源受到破坏,扭曲了农业旅游开发的本质,各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三、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1.政府主导。鉴于农业旅游具有复杂性和双重产业性的特点,政府主导成为贵州省农业旅游发展的最优抉择。贵州省各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旅游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开发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快和增强各不同隶属部门的融合速度与配合默契度。各地方政府,有必要将该地区农业旅游建设资金纳入基础建设计划专项资金,亦可吸引外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在开发过程中,整合优质资源,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地区农业旅游的宣传与推广,同时对现已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要做好后期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保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农业旅游质量。贵州省要发展农业旅游,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个人和省内外企业入驻贵州省经济建设。提高农业旅游建设质量,必须要依据自身特色,挖掘自身特色,以文化、自然特色和特色农产品为依托,立足实际,在借鉴中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力求精不求大、求异不求同的指导思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积极实施科技兴农,科教兴农,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打造以高效、精品、生态、观光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加大农业旅游开发力度和开发深度。
3.深入市场开发、加大农业旅游宣传。目前贵州省农业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总体呈现质量和经营秩序的混乱,完善农业旅游市场是保证农业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休闲农业旅游规制,加大农业旅游宣传是提升农业旅游业品质和保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农业旅游必须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做好客源市场定位,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应以省内外客源市场为主。在合理的客源市场定位之后,我们应加强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地区休闲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旅游的宣传是以政府主导为依托,农业旅游项目参与的信息化系统,农业旅游的开发同样需要传媒产业的支持与推动。贵州省农业旅游的经营者大都以经营规模小、分布相对分散的个体经营户居多,在当今年新媒体时代,网络宣传与传播以其低成本和便捷性成为当前农业旅游宣传的首选渠道。但以目前个体经营户现状,只有由政府牵头进行基础建设,鼓励建立商业运行模式的网站,来综合推销该地区的农业旅游。
4.注重农业旅游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坚持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内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亦可成为农业旅游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农业旅游的规划发展过程中,要深度开发贵州省民族风情与民俗文化,赋予农业旅游文化内涵与提升农业旅游档次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游览者对乡村文化的体验与了解。
贵州省农业旅游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当地居民,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素质地偏低,无法保证农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所以加大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是保证农业旅游高校发展的必要条件。
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可通过举办定期和不定期的技能培训活动,使从业者及时掌握当前的服务技巧,了解当前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提高农业旅游的整体接待和服务水平。
总之,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也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出游力的增长,农业旅游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步上升,发展农业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更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合理开发和规划贵州省农业旅游的布局,把握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开发高质量、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将民族文化与地域风情融合于农业旅游发展之中。同时,借助“多彩贵州”平台加以大力宣传,拓展客源市场,提升贵州省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形成品牌形象,推动贵州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简新华.产业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李美云.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6]Inskeep E.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方法[M].张凌云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7]王丽娟.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J].理论探索,2005.
[8]李美云.国外产业融合研究进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
[9]杜江,向萍.关于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旅游学刊,1999.
[10]张青年,杨云,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湖北大学学报,1999.
[11]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
篇7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产业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划分越来越模糊,联系越来越紧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间的融合发展表现突出,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一、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相互渗透促进产业间的融合
现代服务业是指建立在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和先进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主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点(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方面),既包括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也包括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现代制造业是一个新型产业概念,它是传统制造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无论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添加了现代两个字都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这两个行业添加了不少优势。目前,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之间联系紧密,他们相互依赖,共同作用,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为例,现代物流服务业是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的优质服务及物流信息的共享改变制造业的业务流程,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管理,进而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相反,现代制造业呈现出的分工不断深化、生产流程的创新及跨地区协作等特点也推动着现代物流业在组织、产品及服务模式上的创新。由此可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间的产业融合既可满足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又能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理论支持
产业融合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或不同产业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最终融合为一体,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集群理论指出,产业集群是一个产业之间高度关联的有机整体。产业融合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二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并形成的新型产业;三是产业间的相互融合。
二、我国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发展现状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主要发生在大型城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型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它是大量先进科技和专业人才的流向和聚集地,同时大型城市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都是现代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生产要素,所以大型城市往往是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区、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现代制造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者,它的分布直接影响着现代服务业的分布,同时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较强,所以,大型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集中区。
在北京,提出大力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业,推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的融合。如推进“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石景山数字内容产业基地”等创新型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设立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促进”专项计划,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推动作用;上海,推进生产业功能区建设,为先进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如打造“研发设计平台”、“ 创新孵化平台”;在上海化工区、浦东空港等产业园区配套发展物流型功能区等;天津,加大引导力度,加强软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狠抓生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如滨海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步带动现代物流、设计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湖南长沙,以产业创新需求导向、以优势产业为重点、科技支撑为原则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如长沙高新区重点发展和打造文化艺术创意、工业设计等产业基地,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配套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文化产品创造与交易平台等完善产业链条;江苏无锡,通过打造工业设计园、电信物流信息平台、高新物流中心等服务平台,促进发展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的产业融合。
2、发展趋势
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们相互依赖,共同作用,融合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并呈现加速状态。另一方面,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促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向国际化转移,两产业的国际化特征直接导致其产业融合也具有显著的国际化特点。
三、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及发展途径
1、主要问题
(1)现代制造业活力有余但后劲不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发展迅速,但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对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在我国,生产要素虽然已在一些地区(如大型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集聚,但就整体而言,生产要素并不是很丰富,对生产要素的整合和利用能力较弱致使资源利用不足,各方面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继而阻碍产业聚集群体发展,对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融合产生不利影响。
(2)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仍存在着发展速度缓慢,竞争力不强、整体结构不优,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特点,从而影响了服务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由于服务行业市场尚不成熟,知识产权意识和安全性差,缺乏与各级政府、科研机构、服务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同时普遍没有较为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结构不同步,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致使现代服务业呈现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因此不利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及产业间的融合。
(3)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不完善,产业间的融合处于较低状态。在我国,普遍存在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不完善的状况,致使产业间的融合程度较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仍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良好的产业配套和优越的服务条件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并提升其融合程度,反之则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及融合。
2、发展途径
(1)大力发展适合产业融合的环境,完善服务支持体系。良好、宽松的环境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同时也要求职能部门强化对服务业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不同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宣传鼓励,以推动和支持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2)加速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不断延伸,应充分发挥“粘合剂”作用,使产业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同时也有助于解决产业融合中的制度障碍。
(3)加大产业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产业融合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基地,可与职业技术教育机构或国际知名培训机构等进行合作,进而拥有大批人才以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树义,论上海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现代商业,2007,23
[2] 邓丽姝,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
[3] 时炳艳,河南省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思考,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
[4] 周晔,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及其启示, 开发研究, 2010,06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119-02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并且旅游产业是一个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也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二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这是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
1 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1.1 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根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精神,河北省文化厅、旅游局于2011年12月《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品牌,打造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自然旅游景观优势,实施品牌引领战略,鼓励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设立连锁网吧、旅游游艺场所,宣传推介文化旅游项目、推动企业开展合作,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推广,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人才,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等举措。
1.2 合理规划,重视发展文化旅游业
根据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和河北省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要求部署,河北省文化厅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积极发展多种主题性文化旅游项目,如红色旅游项目、历史文化旅游项目、环京津休闲旅游项目、实景和景区演艺项目等。深化与周边省市热点文化旅游景区、线路的联合,构建与周边省市融会贯通的大文化旅游圈,实现共赢。
1.3 开发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加大项目引资力度
2013年5月,在河北省旅游文化产业推介会上,共有13个旅游项目签约,协议引进资金475.6亿元人民币。据悉,引进境外的资金项目有2个,协议引进资金69亿元人民币。引进省外资金项目11个,协议引进资金406.6亿元人民币。另外,河北省旅游局还了10大类42个招商项目,概算总投资83.3亿美元,其中,专门谋划了8个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招商项目。同时,省旅游局还推介了承—秦—唐精品旅游环线,石家庄“环省会”,保定“两白一城”,张家口冰雪温泉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
2 河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缺乏产业融合管理体制,制约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体制问题是制约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障碍。河北省的文化和旅游与其他省份相似,分属两个系统,分管领导各不同,各自为政。河北省的文化艺术团体多为事业单位,与市场接轨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主动融入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为旅游产业发展开辟新途径、注入新活力。另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管理部门沟通不足。由于职责不同,文化管理部门更多地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植入旅游功能认识不够;旅游管理部门专注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和旅游部门缺乏沟通交流,各自规划,难以形成对相关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运作。
2.2 文化产业化程度低,阻碍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河北省文化业还没有进入真正的产业化时代,市场化程度较低。河北省缺少的是把丰富的文化宝藏开发“变现”为产业化的经济运作,至今河北省在国内、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的知名文化产品、大的文化产业集团和强的文化产业企业寥寥无几,较有影响力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仅有10家,数量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五位。文化部门多数是各级政府部门管辖下的国有事业单位,即使有的成立了公司,其管理体制仍是非市场化的事业单位性质。河北省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记载了9个门类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共计30余项。但在这些文化资源中已产业化的屈指可数,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仍然保持其原始的无形性,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
2.3 旅游产业缺乏竞争力,难以保障文化的深度渗透
由于河北省整体旅游开发较晚,只有秦皇岛、承德两个地区旅游景点分布相对集中、整体连片,其他地区旅游景点分布都很分散,就会造成“游程短、旅程长”的现象,较难形成精品路线。河北内环京、津,很多旅游景点相近甚至雷同。但河北旅游发展的各项条件都不及京、津优越,这样就使河北省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景点虽多,但景点质量偏低,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旅游酒店数量虽多但服务优、娱乐项目多的综合娱乐场所少。河北目前仍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居多,商务型、文化型旅游产品还未形成规模,这也是导致河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产业融合发展内生力不足
在文化产业中人才是主要生产力之一,尤其是文化创意型、知识型、高新技术型、产业经营型、管理型、文化产品流通型等类人才,而河北省在该类人才存量方面处于劣势。河北省目前本科以上的高校均未开设相关课程,文化产业培养机构也只有少数规模甚小的动漫产业园区和基地。此外,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创意型开发人才深度挖掘开发和经营型人才的运营,其中文化产业品牌的市场组织和中介人才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人才均十分稀缺。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缺失已成为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障碍。
3 河北省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
3.1 创新产业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来做保障。要实现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协调、高效和共促发展的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通过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团,逐步建立起协调统一、富有活力、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旅游管理体制。建立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省直属和各地方相关部门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政府主导、文化旅游部门主管、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要将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发展一同规划、部署、安排。要畅通信息,建立一个常态化的合作协调机制、定期会晤机制和交流活动机制,加强沟通联系,促进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
3.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环境,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并要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在2010年3月出台的《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的重点发展的八个行业、八项工程和30个重大项目,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再次,应加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实施力度,2012年承德鼎盛王朝文化产业园、唐山丰南区文化产业聚集区、张北成龙文化产业园、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武强音乐小镇等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在此基础上应注意文化产业园区与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效融合,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3 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深化旅游文化渗透
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不仅特色多,而且层次多。不仅具有诸如燕赵文化、长城文化、红色文化这样全国知名并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拥有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要充分利用已开发且开放景区的小型品牌景点,加强区域合作开发,提高整体旅游形象。抓住资源大分散、小集中的鲜明特点,利用河北省内环京津旅游圈、环渤海旅游圈、冀中南旅游圈及河北省周边的团块优势,推出一些组合产品以及新型旅游产品。重点打造燕赵文化游、长城文化游、红色文化游、始祖文化等几大特色品牌产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通过开展“一地一特色”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河北省整体的文化旅游内涵。
3.4 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确保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力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属创意型产业,拥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提升产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条件。河北省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尽快建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奖励机制,改变产业融合发展中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后备力量不足的现状。首先要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引进力度,提供人才引进的政策待遇和发展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紧缺人才;其次要发挥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优势,引进国际培训机构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培训理念,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快人才的培养步伐;此外还要积极推进旅游人才的再培训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业务骨干脱产深造,构建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建英.河北省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3).
篇9
关键词: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调研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产城融合是在中国转型升级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产”与“城”相伴而生,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世界上曾出现许多由特定产业带动形成的城市,像汽车城、钢铁城、煤炭城、石油城,但这与文章所提的“产城融合”,不能简单混淆。文中“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城市作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把产业作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人城产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人、城市、产业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一、产城融合与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产城融合”理念对产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其主要体现了回归人本主义导向的趋势。产城融合的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产业结构符合城市发展定位;二是把产业园区打造成城市社区,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促进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城市与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两大引擎”,新型城市化与产业高级化是实现区域现代化的同一历史过程。
常州是江苏省唯一的产城融合试点城市,承担产城融合改革试点试验的重任,溧阳作为常州唯一下辖的县级市,努力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从溧阳城市实际来看,江苏中关村既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把江苏中关村作为产城融合的重要节点,加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促进城市产城融合,是溧阳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三五”时期是江苏中关村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有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产城融合重要意义和作用,站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全力加快江苏中关村建设和发展,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二、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是常州市政府与北京中关村开展体制创新与区域合作的成果,是中关村在北京市外设立的第一个科技产业园,于2012年3月正式开园,近期规划40.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80.9平方公里,已纳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今年5月获批筹建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准范围用地面积约4.97平方公里,东至天目湖大道、泓叶路、振丰路,南至码头西街、南河、芜申运河,西至中关村大道、西山路,北至城北大道、上上路(见图1),实际管辖范围用地面积79.7平方公里。
图1 江苏省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位图
1.经济发展持续发力,主要指标稳定增长
2012年园区国内生产总值248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44.5亿元,年均增长11.6%;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3亿元,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至12.23亿元,年均增长8.3%;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6亿元,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至197.1亿元,年均增长9.1%。
2.产业转型加速推进,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园区输变电、农牧机械两大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其中输变电设备制造产业集聚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江苏华鹏集团、江苏安靠等一批优势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超过400亿元,输变电科技产业园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农牧机械支柱产业集聚了江苏正昌集团、布勒机械(常州)、江苏国粮仓储等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00亿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现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比重达60%。
3.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园区积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大力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上学、医疗、交通、住房等,开园后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110亿元,园区“九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已建设完成,完成道路建设26公里,完成中关村实验小学建设,开工建设安置小区14个,完成平台建设4.1万平方米。积极优化体制机制,实施区划调整,成立昆仑街道办,建立“区街合一”管理模式,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三、江苏中关村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住房入住率偏低,职住分离严重
新房入住率和职住分离比是判定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惯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10%-20%之间为危险区,20%以上为严重积压区。目前园区的住宅入住率明显偏低,以开发较早、地理位置较优越、配套较完善的英伦尊邸为例,商品房空置率超过80%。职住比是指在新区上班人员与在新区居住人员的比例关系,有时也用住从比(居住和就业人员比例关系)表示,国际上产业城市较合理的职住比为50%-60%,目前园区由于缺乏相应的公共设施配套及高昂的房价等因素使得职住比远远低于合理水平,园区对老城区疏散的功能不但没有实现,还造成了大批钟摆式的流动人口,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拥堵。
2.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
江苏中关村是城乡结合的中间区域,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但目前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匮乏,缺少综合性商务中心,没有配套的商场、菜场、影剧院、图书馆等设施,公共卫生医疗设施匮乏,缺少便利的社区诊所、医院,教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园区没有中学,给园区子女的教育带来诸多的不便,缺乏与产业精准对接的职业教育学校。
3.入驻产业未形成集聚发展
园区前期在出形象和出规模的意愿驱动下,造成产业入住门槛偏低,产业关联度差,配套协作能力弱,产业链过短过细,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产出效益不高;与其他发展较好较快的产业园相比,缺少大量制造业大项目、龙头项目落地,缺少高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资讯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入驻。对于已签约的许多项目无法及时获得土地证,项目难以按计划开工建设;部分重点项目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因此,规划的“五园一区”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集聚,没有达到园区建设期盼的产业要求。
四、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对于江苏中关村实现产城融合,应围绕溧阳市产城融合“一体两翼”总布局,按照“布局融合、功能复合、职住平衡、强化配套、绿色交通”的理念塑造产城一体单元模式,实现近期建区、中期成园、远期为城。因此,在推动产城融合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明确功能定位,加强规划引领
园区发展要将“产城融合”作为规划的主导理念,抢抓国家和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生态化“四化同步”,推进城市、产业和土地“三规”融合衔接,发挥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等在规划编制中的联动作用,将产业资源、人口、服务资源、设施资源统筹考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强化生态规划,加强环境保护;同时要审时度势,积极引入“弹性规划”理念,在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结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要求,预留部分空间,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补充区域。通过由单一的工业区转变成为城市综合功能区,一方面承接主城区功能外溢,引导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另一方面通过接纳中心城区功能及培育生产功能,发展成为具有辐射周边地区的城市中心。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园区必须切实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升级,建设以先进制造、健康、休闲、智慧“四大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向先进制造业出发为路径,重点打造输变电、高端装备、农牧机械和新能源新材料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使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园区配套物流仓储、研发设计、信息服务、技术检测等服务平台,积极发展金融、物流、科研发、商务服务、信息咨询等生产业,在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通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人才的磁力,提升园区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中心城区、新城、重点镇、产业园区的交通通达性,构建高密度、大容量、多形态、无缝化的城市交通体系,形成布局合理、通行顺畅、设施齐全的“九横九纵”路网框架;二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推广天然气、太阳能分布式能源、地热能源、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优化加油、加气站点布局,科学配建充电桩。三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城镇排水系统、城市垃圾收集系统,加强农村河道疏浚、塘坝除险加固、泵站建设和防洪保安等工程建设,加快码头西街、濑江花园、四中、蒋店等河道水系贯通,做好富春江热电、新昌老集镇、中关村小学及幸福城旁水系治理;依托山体、水系等自然地貌打造绿色、生态、开放、现代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沿湖、沿河、沿道的城市景观、滨河公园、生态廊道和景观水系,配套实施道路沿线绿化工程,推动园区绿色发展。
4.吸引社会资源,完善公共配套。政府在公共服务改善方面起主导作用,但仅仅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公共服务,容易出现效率不高、质量不优等问题,因此园区应根据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适时地引入社会组织的力量,采用PPP等形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运作格局。加快推进园区科技教育及生活配套设施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与升级,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完善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增设便利店、早餐车等便民设施;坚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提升教育承载力、教育竞争力,建设便利的小学中学,建设与产业精准对接的职业技术学院;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公共文化体育事业建设,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优化各类人才引进机制,为企业生产、员工生活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发展空间,提高区域承载能力,逐步形成产城融合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邓迎春.奉节县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目标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178-179.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篇10
关键词:产业文化;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文化对接
1酒店及其产业发展现状
酒店是当下商业地产中的一颗明星,发挥着带动经济发展与地产增值的积极作用。酒店凭借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向客户提供各类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经济收益。2014年后我国酒店业实现稳中增长,回归理性发展。同时,在经济气候、国家政策和社会风气的作用下,关注大众客户需求,走平民化、特色化、多样化、服务性道路成为行业主流。文化、互联网、个性、生态、绿色等主题日渐成为产业文化新的风向标和亮点。今后,酒店业将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三大主题,推进产业向现代生态服务业转型升级。
2酒店业产业文化综述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酒店业普遍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粗放冒进、因循守旧的文化气息。盲目的投资、错误的策划、偏离的定位、同质的产品、失当的管理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社会对产业文化的认同。国务院将文化主题酒店作为发展的重点,并由商务部颁布了《文化主题饭店经营服务规范》国家行业标准。可是说,文化和消费体验将成为酒店业实现长期有效发展的内部动力和新兴业态,我国文化主题酒店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黄金期。面对酒店业的发展方向和文化特征,要想实现酒店业顺应时代的健康发展,培养一大批符合产业文化精神内涵,理解酒店文化特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因素的行业人才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对接产业文化的路径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方法和手段。酒店管理类人才正确培养,离不开对产业现实和发展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应用型塑造方面,如果只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思想和文化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很难真正融入产业一线,理想和现实会出现鸿沟或落差,白白浪费了社会资源,耽误学子发展。
3.1校园文化与产业文化跨界融合放眼全球,德国职业教育处于顶级水平,其成功要素中,将产业文化与教育文化无缝对接是宁人瞩目的。事实上,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本科及以上的教育,“金字塔”意识依然比较浓厚,去职业化或弱经济性的教育型校园文化依然根深蒂固。但是,产业文化确实来自于社会现实,具有显著的经济特性和职业标识。以上两种文化具有深刻的异质性,因此必须进行跨界整合,一方面,学校要主动融入产业、地方经济和企业,以服务经济和产业为己任;一方面,产业文化要通过深入的校企合作,不断的将文化渗透到校园之中,把文化的培育、宣扬维度追溯至学生阶段。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将两种文化实现对接,如建立产业文化看板、文化长廊、准员工活动、工装文化、技能竞赛等。
3.2教学贴合产业动向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与产业岗位群需要相适应,并兼顾适当的发展性和超前意识,但切不可无视、忽视产业现状一味的按照理论推断进行人才培养。尤其是面对酒店业发展新局面和动向,这一点已变得更加重要。因此,专业教学要时刻关注产业结构、经营模式、管理革新、技术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过广泛的调查分析,积极参与产业一线生产和研讨活动,把握产业脉络,零距离接触企业,共同谋划专业教学标准、内容、方式和手段,逐步建立起能够主动融合产业、善于自我调整、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的专业建设和运行机制。作为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和部门,也要对于产业开展对接和融合,建立经济一盘棋的管理互动模式,关注产业动向和人才供需平衡,建立灵活、有效的专业教学管理模式[1]。
3.3提升教师产业文化意识教师是教学活动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教师能否正确对接产业文化,关乎应用型本科教育对接产业文化的成败。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接机制,包括形式、周期、经费、人员和组织,以促进、保障教师与产业的融合,使产业最新的文化因子和动向特色能够及时的传递到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中。通过产业文化课程、顶岗培训、企业服务、社会调研等形式全面提升教师主动渗透产业文化的能力,在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中,加上“师傅带徒弟”这一环节,把产业文化中的这一特色性人才培养思维和办法引入高校教育之中,完善教育的内容。此外,学校也应注重,充分利用教师这样的文化交流载体,适时的将学校文化带入产业、企业领域,加强两者的互相了解和有机融合,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完善[2],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或加剧。
3.4课程凸显文化熏陶文化的演绎和推行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或行为基础之上,物化和践行是文化建设扎实落地的基础。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类专业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实现产业文化融合必须从课程建设与改进入手。首先,课程的选择和设置必须与产业需求相适应,并兼顾必要的理论拔高。要按照行业中管理岗位的递进次序,在4年的时间里进行合理编排,并能够与见习、实习、顶岗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匹配。其次,课程执行和评价标准应当与产业标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对接,使学生在校园中形成准“职业人”的角色认知,将产业中普遍存在的安全、质量、效益、环保、责任等产业文化精髓通过课程学习,直观的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最后,建立文化育人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技能等方面的产业文化培育专项课程,将产业文化素养教育课程放在显著的位置。全面建设起以学生的成人成才为主旨、以职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融通的产业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技能和一线岗位需要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产业和岗位,系统有序的学习所属产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专业伦理、行业准则等产业文化知识,在步入职场前形成初步的产业核心价值理念。
4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本科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紧密围绕产业新动向和新局面,积极探索产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对接与融合,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
参考文献:
[1]张健.产业文化育人:破题后该如何落墨[J].江苏教育,2014,(1).
-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方向
- 下一篇:分子生物学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