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建立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建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建立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15-02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十二五计划的第三个年头。在这个时期,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更多地依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工作力度的加大,从企业的层面上讲,企业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文章呢?我们常说,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只有企业搞好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肌体才能健壮起来,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富足。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面临的首先是生存问题,第二是发展问题。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简单地说,企业只有盈利,才能生存;只有不断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才能发展。党的十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实践表明,企业需要管理,管理促进了企业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所谓管理,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与激励等活动,其目的是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人将管理、科学技术和人才看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三个主要支柱,也有人把科学管理和现代技术比喻为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两个车轮”。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计划管理是极为重要的。无论是从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的角度讲,企业内部计划管理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看,虽然其整个社会的生产呈现无计划的盲目性,但就某个具体企业而言,其经济活动则是具有高度计划性的。时间上,大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小到年度、月度、甚至周、日计划;层次上,大到集团公司,小到车间班组,甚至每道工序,都有工作计划;具体到每个人的工作也是计划有序,而非盲目。

第二,从计划管理的职能特性讲,它把企业的各种活动与未来的目标加以统一,并对企业的活动过程做出具体规定。这是因为,计划具有普遍性,大到国家的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安排,小到寻常百姓居家过日子,都要有个计划。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履行这一职责,这是计划的第一特性。计划具有经济性,是它的第二特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首先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计划目标的实现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要在投入过程中尽量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在产出过程中争取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大量事实表明,一个科学的计划,常常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一个错误的计划,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计划具有目标性,是它的第三特性,各项计划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没有目标的计划,是无意义的。

第三,从计划工作的作用讲,它处于决策和组织、控制过程的中间环节,使企业的决策具体化。决策是编制计划和实施计划的依据,计划首先是实现决策目标;反过来,如果没有计划,实现目标的活动就会成为杂乱无章的盲目活动。计划是组织实施的纲领。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复杂,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密切。要使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的活动,都能围绕统一的整体目标而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地进行,必须有一个统一而周密的计划。另外,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没有计划的活动,是难于控制的,控制本身也就失去了标准;而“控制”本身又意味着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或者对计划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是一个计划、实施、控制、修正的渐进和提高过程。

第四,从计划管理的内容讲,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的经济性质是单一的,不是全民所有,就是集体所有,它们全是国家政府机关的附属物,生产什麽,生产多少,都由政府确定,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企业的生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企业计划管理的内容,只是单一的生产调度,考核的内容也只有几个简单的产量指标和物耗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由过去的生产型转为生产经营型,企业计划管理的内容也从过去的只注重生产安排,考核几个产量、物耗指标,变为不但注重产量、物耗,而且更注重价值的增长与实现,把企业的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指标,作为企业有效劳动成果的反映。

第五,从企业现实的机构设置上看,企业始终把计划部门作为管理的龙头部门,计划部门是处于生产和管理的结合部位,它面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不仅注意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且更关心产品的价值增值和实现。它的职责设计,主要包括计划、统计、经济责任制考核三大部分,其工作触角直接伸向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从企业经济活动的酝酿策划、具体实施到最终产出结果,都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可以说,计划、统计、考核三大块工作,基本上构成了企业管理的有机整体。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已成定局,各发电厂申报上网电价,电网按电价排序调用机组,形成电力一级市场的运作模式,这一步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了。那麽,这种随时掌握全厂生产经营情况,了解生产运营成本水平的部门,只能是综合管理部门。

篇2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医疗体系;经济管理;医疗物资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经济管理措施已经越来越不适合各领域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技术的强大支持下,经济管理领域出现了颠覆式的变革,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化建设在各行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在医院经济管理中亦不例外,其不仅使经济管理工作更科学化,同时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准确度,下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探讨。

二、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已有较多医院管理者意识到传统经济管理手段和模式严重滞后于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原来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概念不清、信息不全、数据不精、速度不快”等顽疾,必须得到“根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信息化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医疗行业管理者关注。相较于传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模式,信息化管理具有高效、准确、清晰、快捷和全面等优势,能有效避免人为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等问题。在实践中的具体作用如下:

1.符合信息时代需求,有益医院管理创新。在医院发展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将对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学习新技术、应用新科技、推广新经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影响因素。而基于医院经济管理新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中效率低、失误多、周期长等缺点,使得医生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为病人服务,更好的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服务”的医院服务理念。但是需要指出,现代医院的建设和改革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单纯地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不意味即是管理模式的变革,也不一定等同于是先进的管理模式。因医院的现代化改革涵盖面很广,包括经济管理、物资管理、技术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在这其中经济管理又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所以推动医院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在于经济管理模式的整体创新。

2.就医系统网络化管理,提升医院社会形象。在信息技术尚未如此发达之前,医院的宣传能力十分有限,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医院的各项服务职能并不熟知,而医院也受制于宣传手段的匮乏,无法将自身的服务职能和特色信息传达给外界群众。同时,就医过程从预约、挂号、就诊、化验、检验、拍片、诊断到取药,十分繁琐且耗时,而对于住院的患者来说,家属可能需要每天都上下楼取药、缴费和照顾家属进行各项检查等,任务更加繁重。再加上医院规模的越来越大、就诊病人越来越多,医院在每天的医疗活动和管理工作中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而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引起信息的混乱,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还容易引发各类事故。在信息技术诞生之后,医院便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如,引入电子商务形式让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挂号和缴费等活动。由于信息技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小,能为就医者提供极大的便利,不仅将医生的时间还给了患者,简化了看病就医的程序,有助于提高医院病床的使用率,还省却了大量候诊时间,为就医者提供极大的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声誉。此外,规范信息化管理,优化就医程序,还能够帮助医院信息化平台日趋完善,将诸如挂号、病床周转等工作都通过电子平台来进行,让计算机代替病人、医生和护士进行周转和工作的交接,进一步推动医院自动化和现代化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信息化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路径

1.在就医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医院的信息管理工作贯穿病人就医、临床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正如前文所述,通过先进技术与科学理念的结合,能够实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通过引入信息平台,让患者通过网上交易平成挂号、买药等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挂号、候诊、取药排长队的现象发生;医院的管理层也可以依托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健全医院的信息系统,包括临床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和辅助信息系统等,对医院的各项日常活动比如药价的划定与执行、收费和支出的清单等,进行更为全面的、有力的监督,从而进一步推进医疗体系现代化改革。

2.在医疗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物资管理涵盖范围甚广,包括药品管理、库房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卫生耗材管理等。但应用最多、影响最大的就是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管理。药品是医院医疗活动中应用最多、必不可少的物资,对药品的供给、运输、销售和管理历来是所有医院物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医院成本支出中占比非常高的部分,因此,如何对药品进行合理的管理是经济管理环节应长期重视的问题。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医院的物资管理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近几年来,政府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以期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客观问题,为此,医院必须及时了解政府对各类药品的限价措施并作出相对应的调整,而通过信息技术搭建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发改委等上级主管部门作出的药品限价规定作出响应,确保公平、合理定价;其次,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加强药品库存管理,对规模较大的医院来说,仓库里通常存有大量的药品以满足日常医疗活动的进行,在此前提下,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无法避免药品的入出库和统计等各项工作出现偏差,影响工作效率,而信息化管理则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药品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在药品扫码入库的前提下,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其准确度可以精确到每一盒药品。同时还可以实现药品的时点时发,也可以周期性地统计每一种药品在周期内的使用量,为医院日后的药品采购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医疗器械作为医院医疗活动的必要工具,也是物资管理的主要对象,医疗器械的采购、报废、折旧等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法,亦能够提高对医疗器械的管理效率,减少资金的无谓浪费,有助于医院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3.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毫无疑问,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财务管理并非简单的收费管理,而是结合医院运行过程中各项业务的需要,逐步理顺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效率更高、准确性更好的系统平台实现对医院的账务、临床业务、病床的周转和使用、收缴费以及医院管理层的经济决策等工作进行优化,能够有效杜绝财务管理工作中漏账、跑账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利于提高医院内部各科室成本核算效率,帮助医院管理层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此外,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设置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和消费环境,即网络消费;或依据“B to C”经营理论搭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进一步完善门急诊和住院收费等各项财务管理,实现全面信息化管控。

四、总结

综上,虽然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建设与推广具有高效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安全风险。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即医疗信息遭致泄露、篡改、破坏等,这些都将给医院及相关当事人造成威胁。而解决这一问题,医院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当同步采用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对信息资料双方的交易信息进行加密设置,以保证交易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正常进行,同时以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等手段来核实交易双方的身份,防止用户的信息受到盗取盗用,以切实发挥信息建设作用,有效推进新医改的实施,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莉.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3)

[2] 杨小燕.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北方药学,2013(08)

篇3

关键词:印度;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待遇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1)03-0003-11

印度对外反倾销的法律基础是《1975年海关关税法》第9A、9B和9C条,《1995年海关关税(对倾销产品及其损害的确定、评估及征收反倾销税)条例》(简称《反倾销条例》)依据WTO《反倾销协定》对之作了补充。此后,该条例以非市场经济待遇问题为核心经历了4次调整。1999年纳入了非市场经济国家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2001年界定了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开列了包括中国和俄罗斯等17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同时确立了涉案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的4个判断标准;2002年删除了上述17国名单,同时规定,反倾销调查前3年被印度或任何WT0成员调查当局认定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均假定为此类国家;2003年,该条例又增补一条,对被WTO成员认定为市场经济的国家,调查当局将给予同等待遇。

根据WTO统计,自199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印度共发起596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中国的案件有131起。而印度反倾销调查当局商工部网站显示了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对外反倾销246起案情的详细资料,其中涉及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有145起,涉及中国的有128起,包括1994年1月7日发起的对华首起反倾销案――异丁基苯(Isobutyl Benzene)案。此外,通过中方资料另获6起涉华案情。

在上述134起涉华案件中,有15起因以下原因终止调查:申诉方撤诉9起、申诉方不合作l起、申诉企业不具备代表国内产业资格2起、“微量不计”2起、申诉方不能证明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性损害1起,其余119起案件中,有13起案件中的部分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按印度商工部划分,这些案件分布在纺织、制药、化工、钢铁冶金、消费品和其他6个行业,其中,化工和制药是印度对华反倾销的两个主要行业(表1)。本文拟从这6个行业对134起案件中国企业的应诉状况和非市场经济待遇进行统计分析。

一,纺织业

2002年生丝案是印度对华纺织品发起的首起反倾销调查,至2009年底,该行业遭受印度反倾销调查9起,中国企业参与了其中5起案件的应诉(表2)。由于印度调查当局总体上认定中国纺织业依然是一国有企业主导产业,存在政府实质性干预和转制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重大扭曲,因此,所有应诉企业均未获市场经济待遇(表2)。其中,调查当局在绸缎案(DGAD,2006)中对中国涉案产业和企业的调查分析最为周详,得出的结论在同类案件中也最具代表性。

在丝绸生产的宏观和中观层面,调查当局基于下述理由认定存在政府干预:

首先,主要原材料蚕茧的收购流通存在政府干预。尽管自200l和2002年中国政府颁布《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茧丝流通管理办法》后,国家放松蚕茧收购,不再统一规定蚕丝价格,但鲜茧收购和干茧供应依然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政府定价或省级政府指导价,并对鲜茧收购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市场准入受到严格管制。调查期(2003年4月1日~2004年9月30日)内,中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在《关于做好2004年蚕茧收购价格及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继续按照上述规定“加强蚕茧收购市场和价格管理,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促进茧丝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并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认真做好对蚕茧收购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其次,养蚕业土地要素价格扭曲。尽管中国的蚕农和桑农均为家庭经营,但土地为国家所有,桑农在向地方政府获得使用权或租赁权时成本偏低,从而大大降低了蚕茧的生产成本。

在丝绸生产和贸易的微观层面,调查当局认为,中国丝绸生产企业大多从地方政府所有的乡镇企业转制而来,丝绸出口企业则由国营外贸公司转制而来。两类企业转制过程中的资产和债务评估和转制程序大多不透明,且非市场驱动,生产企业从原国有企业收购的旧厂房和设备均不反映市场价值,资本和财务成本极低。如被抽样调查的浙江凯喜雅(Cathaya)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由以浙江丝绸集团为主的国有企业出资组建,董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上述企业,本案涉及的该出口企业关联生产商均从乡镇企业转制而来。另一家抽样调查出口商四川丝绸进出口集团由四川华神集团(Sichuan Hoist)控股,后者虽经多次股权结构调整,政府依然是最大股东,四川丝绸董事长和经理董事均来自四川华神,本案涉及的关联生产商在国营转民营过程,交易不透明或因原国企亏损负债而未支付转让金。

二,制药业

截至2009年底,印度对华药品发起反倾销调查24起,其中,5起(1998年氯喹磷酸盐案、2001年异丁基苯案、2006年盘尼西林案、2007年维生素B案、2008年青霉素案)撤诉。其余19起案件中,有18家中国企业参与了7起案件的应诉,有4家获市场经济待遇(表3)。在7起应诉案件中,2007年头孢三嗪钠案(DGAD,2008)和2009年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案(DGAD,2011)最具代表性。

头孢三嗪钠案是在中方企业充分应诉前提下印度当局调查分析最为周详的一起案件。该案有6家企业应诉:福建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制药集团、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苏州东瑞(D aWnrays)制药公司、珠海联邦制药(unitedLaboratories)股份有限公司和珠海丽珠合成制药(Livzon Synthpharm)有限公司。前3家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其中哈尔滨制药集团因提交错误信息且拒绝现场核查而被认定为非合作出口商,后3家为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

对于2家合作中资企业,当局主要调查股权结构演变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是否存在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重大扭曲。对福抗药业,调查当局基于以下3方面理由认定存在政府干预。首先,其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国有福州抗菌素厂,1996年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转制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其次,第一股东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CITIC)为政府全资控股企业,15名董事会成员中有9名来自该公司;第三,转制过程中净资产价格低估,延续了前国有企业的政府扭曲。对于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当局的调查结论是:首先,该企业由石家庄制药集团、中国制药集团和天伦投资有限公司于2002年出资成

立,其中,中国制药集团是天伦投资的主要股东,也是石药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正由于此,中润制药自称中外合资企业,且是“中国国内制药业外资投资额最大的公司”);其次,石药集团是隶属石家庄国资委的国有企业;第三,中润制药在河北省政府和国家商务部指导下兼并了多家国有企业,但兼并方法和被并企业资产债务评估价值不得而知。

对于3家外资企业,调查当局主要考察以下两方面:股权结构演变和原材料、土地、电力等主要投入成本。股权结构方面,当局的结论是:苏州东瑞尽管最初是由苏州第6制药厂参股的大陆香港合资企业,但2001年后已成为港商独资企业;珠海联邦制药最初由国有珠海制药公司与香港联邦制药厂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但企业经多次重组,港资已占主导地位;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则是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后者由3家大陆国有企业与澳门企业合资组建,企业同样经多次重组,但政府通过光大集团依然持有一定股份。主要投入成本方面,当局认定,3家企业均从大陆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其中包括本案涉案企业中润制药,电力等公用事业服务也由国有企业提供,合资过程中从政府获得土地成本也未反映市场价值。因此,尽管苏州东瑞和珠海联邦制药已不存在政府参股,但依然未获市场经济待遇。

但是,在青霉素G钾盐和6-氨基青霉烷酸案中,调查当局却得出相反结论,给予4家外商合资、独资企业市场经济待遇,使之成为首起中国制药企业获此待遇的案件。这4家企业分别是:张家口吉斯特一布罗卡德斯(Gist Brocades)制药有限公司、张家口帝哈(DHA)制药有限公司、帝斯曼(DSM)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阿拉宾度(大同)生物制药(Aurobindo Datong Bio-Pharma)有限公司。调查同样主要围绕股权结构和原材料、土地、公用事业服务等主要投入成本。

股权结构方面,与前一案例的中外合资企业相比,4企业的状况较为清晰。前3家均为中荷合资企业,荷方母公司同为阿姆斯特丹证交所上市公司皇家帝斯曼集团(Royal DSM),外方股份分别占80%、74%和100%,3公司董事会成员多数或全部来自荷兰。阿拉宾度(大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则是印度阿拉宾度制药(Aurobindo Pharma)有限公司在华独资公司,且为绿地投资项目,董事会成员无中国政府官员担任。

主要投入成本方面,吉斯特一布罗卡德斯和帝哈均从关联或无关联企业采购原材料,阿拉宾度的供货商均非关联企业或国有企业,发票、订单等证据表明3企业采购价格符合市场条件;燃料煤由私有企业按国内市场价格提供,水和电从国有企业购买,价格由政府统一制定;阿拉宾度在企业兴建过程中,土地以适当补偿金向当地政府购买,厂房设备在中国采购或从国外进口。

此外,当局认为,吉斯特布罗卡德斯、帝哈和阿拉宾度3企业的财务状况均经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符合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

三,化工业

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最密集的行业是化工业,截至2009年底,共立案57起。其中,3起(1999年聚苯乙烯案、2001年异丙醇案、2009年亚硝酸钠案)终止调查,中国企业应诉案件33起,其中,4起案件中的6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印度调查当局对中方应诉30起非市场经济待遇案件的审查可分为3个阶段(表4)。

第一阶段为1998年至2002年,有9起案件。该阶段当局给予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理由是应诉企业提供的信息缺乏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信度。第二阶段为2003年至2007年,有13起案件。该阶段调查当局对应诉企业的审点是股权结构,尤其关注是否含国有股份、转制企业转制程序和资产债务评估透明度。只要认为产权关系不清晰、存在国有股份,即以不能排除国家实质性干预为由拒绝市场经济待遇。

2008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共有案件8起。除上述原因外,调查当局进一步考察应诉企业的原材料投入是否反映市场价值或国际市场价格。此类问题涉及面广,标准模糊。调查对象不仅包括涉案企业本身,还涉及上游企业,而是否符合(国际)市场价格须由应诉方举证,调查当局并无明确判定标准,若应诉企业不举证,即作否定认定。该阶段8起案件有5起涉及该问题,典型案例是2008年12月26日发起的碳黑案(DGAD,2009)。该案中,涉诉企业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了中国海关统计的中国向日本、台湾地区、韩国、蒙古等地煤焦油出口数量和价格,建议调查当局以此作为确定计算倾销幅度基准的依据,但却被作为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并认定所有涉案企业价格不符合市场价值。。此外,另一涉案企业河北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从国有企业采购原材料,也被作为认定其原材料价格不反映市场价值的依据。

四,日用品和冶金行业

印度对华日用消费品行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共计16起,其中,2起(2000年玩具案和2007年9月彩色显象管案)终止调查,中国企业应诉案件6起(不包括终止调查案件),住3起案件中,有7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5)。

在此类案件中,印度给予中国应诉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有企业存在政府干预,二是私有企业未提供充分、正确信息(表5)。与纺织、制药、化工业案件不同的是,调查基本不涉及原材料、土地、公用事业服务等主要投入成本,因此,审查相对宽松,获市场经济待遇企业也相对较多。

印度对华冶金行业共发起反倾销案9起,其中,1起(2008年热轧钢案)终止调查。中国7家企业参与了4起案件的应诉,其中2起案件中有2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5)。此类应诉案件的典型案例是2006年2月发起、2007年8月终裁的铸铁管案(DGAD,2007b),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是该案唯一涉案和应诉企业。当局对其的调查在同类案件中最为周详,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最主要依据是政府实质性干预,表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尽管该公司是上市股份公司,但调查期(2005年4月1日~12月31日)内50%以上股份由新兴铸管集团持有,后者为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中央企业。对于应诉企业认为其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而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控股母公司对其影响受证交所规则、公司章程限制的申辩,当局认为,从上述暂行条例将“国有资产”定义为“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投资和投资所形成的权益,以及依法认定为国家所有的其他权益”看,应诉企业显然是国有企业。而且,该条例的众多条款均表明,应诉企业无法摆脱政府控制。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公司章程,提出向国有控股公司派出的董事、监事人选,推荐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人选,并向其提出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人选的建议”

(第17条)、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定公司分立、合并、破产、解散、增减资本、发行公司债券、任免企业负责人等重大事项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按其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第22条)等。

其次,董事会成员的产生程序不透明。尽管董事会成员由全体股东大会选举,9名董事中,3名由新兴铸管集团推荐、3名来自公众、3名为独立董事。但2000~2006年间,3名公众董事始终未发生变动。从公司年报看,多名董事同时兼任集团、本公司及其子公司官员,董事长和总经理均由集团董事担任。

第三,根据公司2005年报,全资子公司芜湖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得到当地政府出口补贴,研发大口径无缝钢管。

五,其他行业

在其他行业中,印度对华共发起1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终止调查4起,分别为1998年缝纫机针案、2003年珠光颜料案、2004年压缩机案和2008年汽车动力转向系统案。其余15起案件中,36家中国企业参与了其中11起案件的应诉,有3家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表6)。

在这些案件中,2009年的数字传输设备案(DGAD,2010)最受国内关注。该案有烽火通信科技、中兴通讯、华为技术、深圳海思半导体、上海贝尔(Alcatel-Lucent ShanghaiBell)和杭州依赛通信(Hangzhou ECI Telecommunication)等6家企业应诉,国有、私有和中外合资各2家,最终仅有杭州依赛通信获市场经济待遇。除深圳海思和华为技术未有效应诉外,当局对其余4家企业的调点是所有权和董事会成员结构。

烽火通信科技控股股东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后者直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正副董事长、总裁、监事会主席均来自控股股东。

中兴通讯控股股东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由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深圳航天广宇工业集团、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3方合资组建。前两者分属国有科研事业单位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和国有独资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34%、17%股权,另一出资方为民营企业,占49%股份。公司9名董事在3家出资方的名额分配为3:2:4,国有股份占控制地位。

上海贝尔虽为外方控股,阿尔卡特公司持有50%加一股,中方持剩余股份,但同样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现任董事长由国家人事部于2004年初任命,总裁由外方任命。

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由以色列最大通信公司之一依赛电信(ECI)与中国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Eastern Communications)于1995年合资组建,后者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中央企业。但中方27.61%股权依据2006年7月12日四届三次临时董事会关于《出售杭州依赛通信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已于当年通过国资委指定的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以2893万元价格转让给外方。因此,调查期内该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

六,结语

印度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法律法规正式实施始于1999年,且完全以美国和欧盟为模板,但印度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对外反倾销和对华反倾销第一大国,1995~2009年,立案数分别为596起和131起,而美国为440起和99起,欧盟则为406起和9l起。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总计应为135起,本文对其中可获详情的134起案件的中国企业应诉和非市场经济待遇状况进行了分行业统计分析,基本结论如下:

首先,中国企业的案件应诉率低、市场经济待遇率低。在最终采取反倾销措施的119起案件(即剔除15起终止调查案件)中,中方参与应诉案件为66起,案件应诉率55%。其中,制药行业应诉率最低,为37%,其他类行业最高,为73%。在参与终裁应诉的224家企业中,仅有22家获市场经济待遇,获得率为9.8%。其中,日用品和冶金是该比率最高的两个行业,分别为32%和29%,而纺织业则是唯一无企业获市场经济待遇的行业。

其次,当局确定中国应诉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具体依据主要有4个。一是企业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和拒绝实地核查;二是转制企业的所有权结构不清晰、转让程序和资产债务评估不透明;三是股份制企业的国家参股、控股乃至独股和董事会主要成员的政府或上级控股国企任命;四是要素和主要原料投入不反映市场价值。4个依据分别针对中国涉案企业的如下4个问题:非有效应诉、转制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的扭曲、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政府控制、涉案企业上游产品和要素市场的政府干预。在对华反倾销16年历史中,当局的调点逐步由前两者向后两者转移,化工业是该趋势下市场经济待遇审查标准不断提高的典型行业。

第三,政府参股是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的最主要原因。尽管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占全部应诉企业的50%,但在22家市场经济待遇企业中,仅有2002年苛性钠和硼砂十水化合物两案中的上海氯碱、大连凯美2家是国有(股份)企业,而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却多达16家。国有(股份)企业难获市场经济待遇的原因在于印度调查当局对政府实质性干预的界定宽松而模糊,只要认定存在国有股份,甚至不对股权结构作详细调查,即以无法排除政府干预的可能性为由给予相应企业非市场经济待遇。这种做法同样适用合资企业,如2005年尼龙长丝案中的济南聚大纤维有限公司、2006年悬浮级聚氯乙烯案中的宜昌宜化Pacific Cogen有限公司、2007年头孢三嗪钠案中的珠海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2007年硫化黑案中的大连绿蜂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和2009年同步数字传输设备案中的阿尔卡特一朗讯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均因此被判非市场经济待遇。而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外资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外商独资或控股、董事会外方主导、股权结构清晰。

篇4

关键字:景观绿化工程;土建工程项目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多年的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实践中,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景观绿化工程究竟与一般土建工程项目有哪些区别?又有哪些相同?想要弄清异同点,首先弄清景观绿化有几部分组成。综合景观项目一般由土建(古建)、市政、绿化、水电安装、广告等五部分。景观绿化有人把景观绿化工程混同于土建工程项目,也有人把景观绿化工程视为完全独立的工程项目,其结果,都不利于景观绿化工程监理的开展。因此,搞清楚这个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做好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景观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基于一般的常识,应当说,景观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项目有其相似的一面。这里所说的相似,指景观绿化工程的景观小品、园林建筑、如亭、廊、园路、栏杆、景墙、铺装、景桥、驳岸等所使用的钢筋、水泥、木料、砂、石子方面的建筑原材料相同,及由此所套用的施工规范相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景观绿化工程中包含着土建和市政部分。对于如何实现景观绿化工程土建部份的质量把关,作为工程监理,毫无疑问必须熟悉与掌握土建部份的施工规范,对于一些综合性强且较大的景观绿化建设项目,必须相应配备土建、市政、水电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然而,景观绿化工程与土建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质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景观绿化工程独有的特点。

1、景观绿化工程的绿化部分大部分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各种色彩丰富且季向变化的乔灌木、花卉、地被的栽植与搭配,利用各种苗木的特殊功能,来达到清洁空气、吸尘降温隔音,营造与美化生活环境,它是源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而又有别于林业与其他种植业的特殊行业。

2、景观绿化工程中绿化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是动态的,需要随时掌握现场信息,动态管理。绿化工程中原材料是植物自然生长的,施工讲究因地制宜,这就决定了所有的原材料不可能100%完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三分种七分管”,而且,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效果。这就决定了,景观绿化工程建成后必须提供养护计划和相关的资金投入。

3、追求工程的艺术美。如果说,任何建筑都讲究美观的话,那么,景观绿化工程在景观小品、植物配置、古典建筑等方面则更讲究艺术性,其效果要给人以格外美的感受。而这一点在某些设计部位可能难以达到,需要通过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比如假山堆叠、黄石驳岸、微地形处理等,同一张设计图纸,在相邻的工地上,由于施工人员技能、熟练程度不同,出来的艺术效果、气势就完全不同,观感反差较大,这就给工程监理人员提出了专业上的深层次要求和对于园林艺术美的特殊处理要求。

4、除大的公园建设项目外,一般来说,景观绿化工程均作为建筑配套附属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而且工程量分散不便于监督管理。处于这样的情况,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是少数业主认为景观绿化工程不会出大乱子,大不了死几棵树,把投资控制到不合理的程度,主张谁的标低谁中标。这无意中迎合了社会上一段时间所刮的“投低标”风,给工程质量监管留下了严重隐患,更使监理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二是因为工程量小分散、战线长,往往使工程监理顾此失彼,容易使一些素质较低的施工单位乘虚而入,钻空子,做手脚,极难全面控制工程质量。上述现象对业主来说可能无所谓,可是对景观绿化工程监理来说却增加了很大压力,从目前看是必须面对的一种挑战。

5、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材料,其市场价格浮动比较大,难以准确把握;其栽植劳动定额,国家目前沿无统一的标准规定,各地的计算法也不很一致。有人认为景观绿化工程利润丰厚、风险不大,于是出现了“挂靠”现象。其结果是,一旦中标,付给出面招投标单位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便由他们自行组织管理施工。工程开工后,现场管理“五大员”迟迟不到位,有的甚至连施工的基本规范、基本程序、基本资料都不清楚。试想,这样的施工,哪能确保实现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再一种情况是,极少数施工企业,中标后为了图省事,以收取一定的比例费用,干脆将工程转包他人施工,这就是景观绿化工程的“剥皮”现象。这种现象同样会给景观绿化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造成较大的危害。

二、景观绿化工程监理的特殊性

景观绿化工程的特殊性提出了不同于一般工程特定要求。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要适应景观绿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就必须加大力度,不断研究新情况,找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新对策。

1、协助业主选好施工单位。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一旦建设单位确定其委托监理后,就应当介入施工招投标等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参与建设单位组织的对施工单位真实情况的抽查摸底,主动交换平时所掌握的一些施工单位的资质与实力情况,切实贯彻实施《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协助建设单位尽可能选择素质好、实力强的施工单位。本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五大员的技术经验、责任心对本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协同制订现场管理的一些特定办法,如“五大员”考勤制、书面通报,制订处罚条款等等,全面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这既是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应尽的义务,也是搞好景观绿化工程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

2、深刻领会设计意图。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人员,不能仅停留于一般的熟悉图纸,按图施工,还必须根据工程情况,督促施工单位一起了解与掌握在某些设计领域难以深化的部位,深刻领会设计意图,并督促施工单位针对这一部位制订详细的施工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认真监督把好艺术关和关键点,力求达到最好的环境艺术效果。

3、认真实施监理规范。2001年5月1日实施的GB50319-2000国家《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是搞好工程监理的总纲。作为景观绿化工程监理企业,毫无疑问的应当全面认真地贯彻实施,但是目前在对该《规范》的认识与执行上情况千差万别。有的以为《规范》束缚了手脚,工作不痛快,尤其是在对监理资料的整理上感到劳师费事。有的在具体运作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意应付,马虎了事。因此,必须加强对《规范》重要意义的宣传;举办对《规范》内容的学习培训;结合实际进行重点指导。以求从根本上提高对《规范》执行的自觉性,力促景观绿化工程监理行为的规范化。

三、培养高素质的监理队伍

工程监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培养一支事业心强、专业技术过硬、不怕艰苦的监理队伍,是景观绿化工程监理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1、坚持“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原则。守法、诚信是监理的前提;科学是监理的手段,即实事求是的方法;公正是遵循这一监理原则的核心。对于工程监理来说,始终坚持公正的立场,这是由监理的特定使命与所处位置决定的。监理既不能强调维护甲方的利益而置乙方的利益于不顾,也不能丧失原则立场,与乙方窜通一气,来损害甲方的利益。

2、坚持强化公司内部管理。公司要进一步规范员工的监理行为而制订的一整套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工作守则、岗位职责、分配制度、考核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对于统一思想认识、约束随意行为、监督监理成效、增强凝聚力无疑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坚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监理是企业行为,它必须走出去,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为此,有否强烈的服务意识,是监理市场竞争能力的一大标志。这里的服务,指公司的信誉度、外部形象、也指一定的宣传公关能力。

篇5

乐观来看,即便既有增长模式不变,至少在未来两三年里,中国依然可以做到在世界排名前六的主要经济体中保持经济增速的绝对领先地位。但是,所有明白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所在的人都很清楚,这种以牺牲经济转型时间、拖延深层次改革,并导致系统性经济风险上升为显性特征的经济发展思维,最终将使本就沉疴难除的中国经济肌体健康情况恶化。

从全球经济增长历史以及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周期来看,中国尽管有迥异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特殊国情,亦逐步摸索出了基于本国资源禀赋的经济增长路径,但作为已经连续高速增长30余年、GDP已迈上6万亿美元台阶的超级新兴经济体,中国不可能总是游离于一般意义的经济周期之外。有人就搬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认为它同样适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果依据那样的推论,则中国本轮平均每年9%以上的经济增速还可以持续二三十年。更乐观的估计还有:中国仅凭政策操作空间至少可以保持每年平均8%的经济增速至2030年。果真如此,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底基的宏观经济学将会发生彻底的范式革命。

只是,如今连最高决策层也承认,中国既有经济模式到了必须大规模升级的“时间窗口”。如果说,过去30多年里,中国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加上对出口偏好的坚持,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提供的增长动力,在不断释放的人口红利,以及 “入世”红利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等三大红利驱动下得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在既有资源禀赋下的一种较优的增长路径,那么,当上述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陆续减退,或者由于负效应的不断影响而再难保持原有增长轨道时,中国还能拿出什么样的增长动力组合?

假如增长模式无法实现质的跨越,简单追求GDP增幅不仅没有太多的福利效应,还会导致既有增长模式弊病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倘若中国经济真的像某些经济学家所说的早在几年前就跨过了“刘易斯拐点”,则中国经济有可能会迎来痛苦的爬坡期。新近关于人口红利的研究表明:中国人口红利的转变节点将会在2015年出现,也就是说,即便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中国可以享受的人口红利期也就剩下未来两三年了,而且真实世界有时候还未必兑现这种静态假定。

至于“入世”红利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红利,也由于中国在这方面吸收过猛而面临透支的危险。换句话说,中国未来依靠国外市场的扩大而实现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将越来越不现实,发达经济体日渐明显的“再工业化”与产业回流现象也在压缩中国经济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假如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就面临局部性断档危险的判断比较靠谱,那么防止由此引发经济较长时期的衰退,显然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迫切难题。

中国经济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入世”红利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红利逐步递减之后,未来十年的增长动力将面临较以往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大环境下,国人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取决于金融体制改革与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所共同释放的内生性制度红利与市场主体营商禀赋的激发,进而在充分挖掘国内价值洼地潜能的基础上,结合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增长,构建中国经济增长的立体化动力格局。

首先,我们要抓紧整固已有,但所剩不多的要素红利。一方面继续保持较高的资本积累,提高劳动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要注意提高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国内价值洼地的潜能,实现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梯度转移,力争在中西部地区打造出能够比肩东部经济技术水准的产业集群,将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切实发挥出来。

其次,以金融体制改革与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尽快释放内生性制度红利,并给市场主体的营商禀赋以新的发挥空间。这要求政府在破除关键领域市场垄断的同时,扩大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参与上述行业的准入门槛。这是一条不可逆的改革路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投资效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最终孕育出一批真正适应市场竞争的超级企业。

篇6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建设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很多地方根据上级的指示开始了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工程。想要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必须在切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努力按照“合理规划、统一分配、创新发展”的原则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加快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开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试点来以点带面的带动整个建设项目。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构建更加合理的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完善水利各部门的决策部署,有利于水利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洪涝灾害,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水利信息化的重大现实意义

1.1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出现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最初的时候是由超短波监测的,直到发展成今天的CDMAIX通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它能够将地下水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海水入侵自动监测系统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准确、及时、方便、可靠地反映地下水的整体动态,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实践方法。

水库以及大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存在有很多安全隐患,其中包括灾情、汛情和险情,只有对它们实施强而有效的监控,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的水平,减少灾害和损失的发生。2007年,浙江某市对水库进行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先后又完成了相关河流、湖泊的试点建设工程,最终实现了省、市、县的三级远程监控。在我国的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运行了异地视频会商系统,该系统能够更好地将视频和数字信息传输出去,让人们更加便捷地监控水利的信息。

1.2水利信息化基础网络

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是网络与传输系统的信息化。想要使得一个地区的信息更加完善,首先要加强基础网络建设。2006年建成的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网络,网络节点数达到8个,信息点总数多达500个,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各个水库区域的信息推广力度。其中,网络可以分为内外网以及网络中心站,能够成功实现上下级的沟通,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随着网站平台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水利工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网站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平台,它能够提供很多雨水信息、汛涝信息,从而增强人们的防洪意识。为了进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的建设,实施自动化系统,很多地区建立了网络办公系统。水利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网上查收文件,网上文档管理等功能。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软硬件设备以及水信息资源,用水信息数据库和防洪工程数据库作为核心来运营,以GIS(地理信息)为显示手段来及时了解雨水的变化情况。

二、水利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2.1合理规划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

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的面十分广泛而庞杂,不同的地区要有不同的方法和对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不盲目、不浪费。统一的科学规划以及精心的安排设计是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2007年的《广东省水利信息化规划》中就制定了相关的计划,并且还推出了相关的水利信息化标准来统一全市的工作。制度上面规定有:必须按照明确的目标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局域网这一平台,多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信息。

2.2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加强技术培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随时都有可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水利信息化技术也是如此,只有不停地将技术更新,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因而,为了使得某个地区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持久发展下去,保障水利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课程,用心培养一批水利信息化建设人才,以符合此项建设工程的要求。

2.3政策支持是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障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难复杂而且具有很强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只有获得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才能形成协调一致的局面。上级领导可以通过通知宣传、方法措施、规范准则等措施来完善协调管理机制。青岛市在2004年成立了“青岛市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就是副局长,另外还有一些科室负责人参加。他们主要负责日常工程的管理调研工作,并对此进行指导。全国各市水利局以及主要工程负责单位都要尽力将信息化建设工程落实到实处,明确分配给相关人定量的任务,并要把这些成效作为考核他们的重要指标。领导带头抓管理,分工明确地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2.4先进的管理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新型的工程任务,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就不能使之顺利运行。对《水利部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严格实施,按照规范来实施建设管理措施。确保每个小组都有相关的负责人,以保证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对信息化建设这一项目要认真实施,按照需求分析、系统测试与运行等环节来操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5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充足的资金做后盾

水利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之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没有足够的投资渠道,只有靠专项经费的救济才能生存。省市各级领导要给予水利信息化建设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避免在出现财政赤字的前提下逐步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要用工程带信息化的方式为建设筹备资金。

三、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3.1水利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

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水利系统视频监控、水文监测、网络输出、信息自动化等方面会出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少足够的信息资源,难于整合利用。目前的水利信息来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防止洪涝、水文观测、水利工程系统建设上,而相对来说,诸如工农业信息采集、干旱信息采集、自然灾害信息采集等通常情况下都比较困难。对于这项技术本身来讲,最常见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类型上、使用的技术标准上、以及信息的准确度上,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中的标准。因而,会使信息采集以及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繁琐。

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水利信息化建设系统中的历史数据数字化工作量非常大,况且会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很容易会造成此项目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科学技术永远都处在第一位,技术的匮乏必定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行情况。因而,创建一支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相符合的攻关人才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在过程中负责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水利信息化的深层建设,最终使信息化系统发挥其最大效益。能够同时精通水利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人才非常稀缺,这已经发展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一重大制约因素。

3.2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指导方法

首先,要对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强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尽量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程序,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优良运行。其次,要做好前期规划与预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完整地覆盖目标区域,从而迅速有效地完成水资源调度工作、防洪防旱工作。要善于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传感器技术和自动遥控监测技术。可以用WEB GIS技术作为支撑,能够更加迅速有效地展开数据库收集工作。最后,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在信息系统工程运营方面要重点要培养信息化技术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科研队伍。另外还要加强维护体系的管理制度,保证专项资金的时效性,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 兰富荣.信息化是精细化的支撑——积极稳步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建设[A]. 2007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星火机床杯》工艺创新发展绿色制造节约型工艺有奖征文科技论文集[C]. 2007

篇7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农业发展的需求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能够使其覆盖面得到不断的扩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来说这些还不足以让其快速的发展。相比于国外,我国政府在农业经济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应政策法规方面做的还不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地的去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相比于在农业上进行资金投入反而更愿意在城市的发展上进行投资,这样必然就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2.信息资源利用不足

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的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往往比较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比较忽视相应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对相关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对如何采集、筛选信息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没有相应的方案,这些都影响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

3.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已初见规模,但从具体的体系结构设置来看,存在着“倒金字塔”的现象,就是越高级别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越多,而比较基层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就比较少,这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不符的,在基层农业信息建设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结构设置不健全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观念的转变

要加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加以转变,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农业观念,向现代化的农业观念转变。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在那喊口号,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推进农业信息化,将相关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并实时跟踪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积累农业信息化的经验。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导向,转变观念就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并实时的公开信息,让农民实时的了解信息化的应用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激发农民参与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以此更好的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2.完善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为此,要进一步的完善服务体系,让农民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开拓销售渠道。其次,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应用的服务模式比较多,有语音服务模式、网络数字服务模式等,不同的服务模式有不同的优势,但仅有的服务模式还是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要做好推广工作,结合自己地方特色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并将其作为示范点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3.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有关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对农民开展专题知识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传授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最后要建立一支专家指导队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医院 经济管理 作用

目前,我国医院就诊人数越来越多,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服务质量,为广大社会民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医院经济管理是提高医院经营效益以及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医院经济管理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高度统一。

一、当前医院经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管理机构缺乏合理性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经济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部分医疗机构虽然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但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导致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随意。很多医院没有对自身的结构进行明确定位,医院管理人员没有将经济管理作为工作重点,经济管理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体制,导致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低下。

(二)医院经济增长方式缺乏规范性

目前,随着医院就诊人数越来越多,医院床位越来越紧张,为了解决患者数量剧增的问题,80%左右的医院管理者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床位,这种不合理的安排导致医院很多资源闲置。想要促进医院经济的增长,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扩大医院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加强医院医疗技术以及综合实力。

二、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具体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物资管理

医院的物资种类多、消耗大、使用频繁,管理好物资是医院挖掘内部潜力的关键点,信息化建设为医院物资管理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工作平台,可以及时了解物资价格的变动以及利用率、报废期等情况,减少因管理原因造成的损失,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二)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药品管理

由于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疗药品,即使同一种疾病也会有不同种类的治疗药品,因此医院药品品种非常多。传统的医院药品管理模式下,医院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药品管理人员负责药品的登记、分类以及入出库等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完全是由药品管理人员手工登记,导致药品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手工登记容易出现错误,也容易受到破坏、毁损。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软件,对购入药品的品名、价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药品规格、数量等信息进行统一登记、输入,可以进行智能化操作。有利于全面分析药品存放的位置以及状态,实现药品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大大提高药品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可以大大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利用网络共享和快捷性,及时采集、处理、分析信息资源,明确医院经营管理活动,掌握医院的控制和管理活动需要的数据或信息数据应用,实现财务管理和经济运行的网络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确保医院财务数据及时准确、内容真实、资料可靠,财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能够有效判断医院经营的优劣,保证各种财务指标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决策者,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四)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绩效核算管理

医院绩效核算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途径,医院绩效核算管理包括医院的医疗收入管理和全成本管理,加强医院绩效核算管理,能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的收入、成本状况,客观反映出不同成本对象、成本的变动情况,医院信息化管理能改进绩效核算工作流程,完善绩效核算的手段与方法,科学分析医疗服务中医疗收入和医疗成本投入,从而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收益的真实状态。

(五)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是由医师、技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运作系统,人员管理方面比较复杂,这些人是确保医院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实施者,因此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由手工建立工作人员的信息档案资料,登记比较繁琐,容易出错,同时由于医院人员的流动性较大,档案资料保管极为不便。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可以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分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以及上班时间安排,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六)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医院病人档案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比较大,人们的身体素质呈逐渐下滑趋势,各种特殊的、新型的疾病接踵而至,导致医院病患越来越多。病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也随之增多,病案查询不方便。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将病人的相关资料建立相应的个人档案,根据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整理分类,然后统一录入数据库中,可以大大简化病人就诊流程,提高医院的就诊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医院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医院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有利于控制成本,降低费用,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科学化、合理化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伟.医院信息化管理之我见[J].中外医疗,2012(14)

篇9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努力,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对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以及农业发展的需求来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1.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

在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能够使其覆盖面得到不断的扩展,也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但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来说这些还不足以让其快速的发展。相比于国外,我国政府在农业经济信息建设的资金投入、相应政策法规方面做的还不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地的去落实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由于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相比于在农业上进行资金投入反而更愿意在城市的发展上进行投资,这样必然就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2.信息资源利用不足

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资源的开发利用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的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往往比较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比较忽视相应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对相关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对如何采集、筛选信息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都没有相应的方案,这些都影响到农业经济的信息化建设。

3.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已初见规模,但从具体的体系结构设置来看,存在着“倒金字塔”的现象,就是越高级别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越多,而比较基层的政府设置的服务机构就比较少,这与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是不符的,在基层农业信息建设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硬件设备、结构设置不健全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1.加强观念的转变

要加农业经济信息化的建设,首先在观念上要加以转变,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农业观念,向现代化的农业观念转变。要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在那喊口号,而是要积极主动的在实践中推进农业信息化,将相关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并实时跟踪农业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积累农业信息化的经验。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导向,转变观念就要进一步规范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制度并实时的公开信息,让农民实时的了解信息化的应用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以激发农民参与到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性,以此更好的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2.完善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为此,要进一步的完善服务体系,让农民及时获得相关信息以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让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情况,开拓销售渠道。其次,要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当前应用的服务模式比较多,有语音服务模式、网络数字服务模式等,不同的服务模式有不同的优势,但仅有的服务模式还是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的开拓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最后,要做好推广工作,结合自己地方特色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并将其作为示范点对外进行宣传和展示,以起到以点带面的推广作用。

3.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高校以及培训机构等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加大对农民有关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对农民开展专题知识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传授相关的信息化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最后要建立一支专家指导队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

篇10

【关键词】 油田企业;基建;精细化管理

1.前言

纵观我国目前施工企业的发展现状,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是缓解当前社会资源短缺矛盾的需求, 还是适应经济市场各种多样化需求的有效策略,尤其是油田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更是企业强化各项基础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所以,对于我国的油田企业而言,更应该将精细化管理看做是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

2.油田施工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必要性

精细化管理是促使整个油田企业高速运行的一个核心工程。我国的油田企业要做大、做强, 必须是要高效地应用新技术、文化等之类的软实力进行指导以及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唯有对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有深刻理解的企业家以及企业的管理者,才有可能在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有效地进行精细化管理[1]。精细化管理精髓在于油田企业要全面把握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及解决好质量精品和零缺陷间的关系, 构建保障质量精品的体系, 不断为企业创建新品牌铺垫好基础,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而其精密在于油田施工企业的内部所有部门之间或者各工作环节之间,所需要的分工合作,都需要十分精密。除此之外,和企业的生产、发展所在的环境之间的适宜性也需十分精密, 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机构、消费者以及客户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精密。随着现阶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精耕细作会逐步成为油田施工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前提条件, 这对提升油田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十分重要。面对当前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对手, 油田施工企业的做强做大必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影响油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较多, 可是内部管理仍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2]。油田施工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及时洞察到经济市场的相关变化,如何有效拓展自身的利润源,如何有效减少企业生产成本,等等,均是需要企业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不断强化而实现的,所以说,油田施工企业进行精细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3.油田施工企业进行精细管理的相关方法

3.1改变管理观念,辨别“五个”关系

理论往往是来源于实践,而思想常常是支配着行动。油田施工企业要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首先必须是要端正对精细管理的思想认识辨别如下“五个”关系: (1)自信和自满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市场的竞争中,不仅要时刻保持自信,但切记不可自满。(2)创新和守旧之间的关系。在信息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因此唯有树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加强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创新,才可在竞争中稳操胜券。(3)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认识掌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利弊,树立长远发展观。(4)精细化管理和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运用精细管理相关的方法及理念,将其他各项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可相得益彰。(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必须要同时要兼顾经济和社会的效益。

3.2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并精心组织各部门的各项管理工作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还是取决于企业领导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所以,企业各级领导应对精细管理的实质有个深刻理解,全面分认识到油田施工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切实把精细管理直接规划到重要工作日程中,坚持不懈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工作。应该建立油田施工企业的精细管理专门部门,全面负责精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决策、决定等,还要具体负责到相关组织的实施以及运行考核等管理工作。企业应进一步确定目标以及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各部门的工作,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控制及开展等,能够形成覆盖本企业油田的相关精细管理工作的组织网络。

3.3构建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 为构建和油田施工企业实际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有步骤地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对已有的运行管理体系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有效率和执行率以及各部门的职能、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所具有的实用性展开全面的清理。(2)以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思想为根据,分专业、系统以及职能的对项目以及组成要素等相关的管理体系加以梳理以及归纳。(3)在第二点的基础上,构建一整套和油田施工企业发展相适应,而且又符合精细化管理实质的特色管理体系。

3.4完善企业的长效机制 为确保精细管理可以有效运行,就必须不断完善油田施工企业的长效机制。具体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抓根本工作。注意分清缓急轻重,切实掌握根本要素。(2)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领导必须要取信于职工。(3)重视全过程的管理。要全方位地关注各项管理细节的工作。(4)建立健全“四机制”:①管理机制,强化协调,进一步明确落实相关责任。②激励机制,注意厂务公开、公正。③预警机制,重点掌握全体职工的思想动态,进而展开理性的分析。④创新机制,应该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教育途径,不断提高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⑤考核机制。唯有考核到位,油田施工企业的精细管理才会得到保障,所以应建立权责明确、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项管理工作真正有效开展。

4.总结

总而言之,只有在深刻认识到油田施工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完善管理体系等精细管理方法,才能促使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工项目成本组成和控制分析 - 现代商业 - 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