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教育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古代文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评析作品的能力,增厚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如今古代文学教学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如何透视困境、走出困境是当下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解析
(1)教学模式的单一、呆板。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古代文学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恐怕还是因袭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课堂教学教师是讲义加板书,学生是埋头笔记,奋笔疾书。同时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以文学史为主,忽略了甚至是放弃了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单项的知识灌输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应有的兴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失去了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2)生源素质的下降。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使得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素质出现了严重下滑。这也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学生素质和学识得到最大空间的提升。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体现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在认知、理解、运用上的不适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表现出一定的畏难心理,这都极大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
二、走出古代文学教学困境的举措
1.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手段
古代文学的教学不应是片面地强调文学知识点的传授,而应注重方法的传授、审美情趣的培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及其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应是古代文学课的最终目标。
面对古代文学深且广的特点,借鉴改革前沿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进行了探究教学法的尝试:如结合史料分析的史料探究、对比分析的比较探究、前后知识贯穿的迁移探究及具体作品分析的艺术探究、人物探究等。而在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上重点强化了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结句分析法、生活联想法、逆向思维法等作品鉴赏分析的方法。以便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变传统教学的“一言堂”为“群言堂”,“灌输式”教学为“启发探究式”教学,以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为主要课堂形式,在交流中增进学识,在争论中提高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还适量地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大量文字的呈现、图表式说明上,多媒体的辅助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率。同时多媒体画面和音响效果在古诗词教学中烘托了意境、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对各种文学要点得到更准确的认知、理解和感悟。
2.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课程
古代文学课程有着内容广,跨度大,思想内涵丰富的特点,包括先秦至近代的三千年文学发展史及其作家作品等诸多内容;文学体裁有诗、词、曲、赋、骈文、散文、小说、戏曲等诸多文体;涉及到了语言学、文献学、文艺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专业特征来重新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优化教学课程。
(1)对教材的选取应突出经典元素。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选取应突显经典性,一是选取具有文化特征的文学思潮作为突破口。如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唐代文学中的古文运动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典范,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最完美诠释。二是提取具有经典价值的文学作品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诸如先秦之《诗经》、《离骚》,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等。引导学生鉴赏自然美、灵魂美、人性美,进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健康的性格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正如西北师范大学的赵逵夫先生所言:“古代文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心灵史,提高人文素质,集成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民族自尊心。”通过对古代文化和文人的解读,课程本身具有的启人心智、教化思想、提升素养的价值也会随之产生,极大限度地达到文学教学中启智、怡情、教化的目的。
(2)对作品的串讲应突显文体特征。古代文学教学要宏观梳理各种文体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有意识地将文体演变的过程贯穿于教学中。如,晚唐五代之后出现的词这一特殊文体,从产生之初的花间风韵到宋初士大夫的敏锐与知性再到宋末南渡文人的忧愤与凄楚,经历了多次蜕变,形成了诸多风格,这些就要给学生讲清。因为文体的突显会使学生更便捷、更清楚地了解到词发展的特征,有效的缩减古代文学错综复杂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所带来的教学压力。
(3)课程重组强调多元化。为弥补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短缺现状,让学生了解学术研究的现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研究潜能,可适当地在古代文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适量增加选修课和专题课。为了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选修课和专题课的设立应尽量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应尽量避免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课的内容交叉。二是选修课、专题课应具有一定的研究针对性,突出科研的逻辑性和专业性。既可针对某作家某作品、某种文艺思潮、文学史现象等做深层次的探讨,又可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3.加强思维训练,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篇3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 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篇4
在当前性别教育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即一谈性别教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尤其特别强调的是关于女性的地位问题。因此往往首先强调的是教育对于女性自尊自强精神的培养。这种表现自然是有其根据的。然而,不可否认,女性地位的平等性实现要依赖全社会共同努力,也就是说,男性也是性别教育要重视的对象。而作为一种社会优势性别群体,男性性别意识的平等性应如何在教育中一步步提高呢?就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其课程内容中所显示的一些传统思维方式就可以借鉴。中国传统道德尽管因男性中心话语特征存在着性别压迫的一面,但同时由于此道德体系是以血缘伦理的方式构成为网状人际关联形态,个体的行动要受到来自于社会道德各个方面的牵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式互换性思维因而成为人际交往需遵守的思考模式。即使到了现代,这种思维方式依然对于性别关系的建立不无启示作用。
1.互换性思维与男女性别群体的互相理解互换性思维根本的特征在于要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设身处地为之着想,从而达到体谅他人、理解他人的目的。男女性别群体因彼此生理的先天差异限制、人与人之间因互为独立个体而必然导致的思想的个体差异及社会文化的强大影响力等等,彼此间心理隔膜与误解的存在是客观具有的现实。正如曾畅销一时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所言:“男女两性之间,永远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必要回避,只应勇敢面对。”但是,要“从消极走向积极,从挑剔走向包容,从误解走向理解”,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还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对于性别关系的理解仍多处于观念性认识或者恋爱关系这种较为浅显阶段。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性别观念影响最大的仍是来自于他者所传播的理念。在此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就可以在对古代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从传统智慧角度为90后大学生群体建立正确的性别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以古代作品中最常见的婚姻爱情题材为例。《氓》是《诗经》中最富盛名的作品之一。诗中追求爱情的女性最终以弃妇的形象宣告了爱情和婚姻的双双失败。古代文学作品中如《氓》一类内容极多,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解读该类作品时一般多注目于男性的薄情和不公正社会性别制度所导致的女性普遍不幸命运的展示。然而,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爱情婚姻作品类型其实是极其丰富的。即以这种展示爱情婚姻失败形象为例,男性其实也在一定情况下会成为遭受伤害的一方。如“三言”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篇即展示了因女主人公难以抵制个体欲望而背叛婚姻的过程及对丈夫的伤害。但是,和《氓》的解读形成对照的是,在以往的学术研究及课堂讲授中,对于该篇的解读却多集中于此小说在艺术特征和反映时代文化思潮解放性方面的正面意义,对于女主人公对婚姻的不忠行为的意义的分析则较少关注。而也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质疑。有些男大学生就表示“如今社会已经男女平等,男性遇到的薄情女也不少”,从而无法唤起他们对作品人物更深入的同情。实际上,这两篇作品很典型地展示了男女两性情感状态的不同。《氓》中婚姻悲剧的形成,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其根源,在于“色衰而爱弛”,是女性因依附性社会地位而导致的一种普遍型社会悲剧的反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婚姻爱情的失败则在于人的本能对于道德的冲击,如男主人公蒋兴哥所言“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是男性优势社会地位在个体欲望冲击之下失败的表现。归根结底,这两种婚姻爱情悲剧的形成除了社会因素之外实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多变、喜好新奇可能对他者带来的伤害。当作品的解读把性别双方均有可能给对方造成的伤害提示出来后,才能促使大学生群体站在他者的立场对于其他性别的感受进行认知,从而进一步正确看待自身现有性别群体的社会地位。
2.互换性思维与90后大学生个体化特性的磨合90后大学生群体多出自于少子女家庭,甚至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传统社会家庭结构的解构对他们的影响体现在个体行为方面多表现为个体化特征突出,体现在人际关系的构建方面则多表现为自我中心倾向明显。这种情况使得90后大学生群体社会性别关系的建构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很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婚恋观的过度开放,即过分强调个体感受,对他者的心理情感状态常常不够关注,常因单方面个体情感要求过度而造成性别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互换性思维方式的强调、对他者感受的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两性关系能够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更为和谐。仍以上述《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例。小说中对得知妻子背叛后的男主人公蒋兴哥的心理状态有一大段细致描述。他开始满心愤恨,急匆匆赶回家乡欲与出轨的妻子分辩,但“急急的赶到家乡,望见了自家门首,不觉堕下泪来。想起:‘当初夫妻何等恩爱,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在路上性急,巴不得赶回。及至到了,心中又苦又恨,行一步,懒一步。”正是因对自身过错进行了反省,蒋兴哥对妻子最终还是采取了和缓的态度,用照顾对方心情尊严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蒋兴哥的心理活动正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己度人”之思维方式在处理两性关系时的有利一面。此小说产生在明代后期道德解放的潮流之下,其产生背景与今天社会有一定相似之处,正显示了在一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对待他人的另一种方式。在此类作品的解读中,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他者感受的关注,从性别群体的互相理解出发,意识到个体追求与他人关系和谐化处理的关系。
二、性别教育与90后大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对个体价值的强调是90后大学生非常突出的特点。但个体价值究竟是什么,该如何实现?这些却存在争议。结合教育“育人”的根本性目标,从性别教育“通过教育使所有女孩和妇女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建立起有助于实现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一教育要求出发,古代文学课程中关于性别认知的内容,能够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复杂性,促进其在心理上的成熟。
1.性别教育与90后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确立性别平等观念在当前社会思潮中愈来愈受重视,但同时,性别平等不仅意味着男女两性在外在政治、社会权利等的表面平等,而在于对女性作为一种性别群体的尊严、价值等内在特性的真正承认。对于男性来说,这固然意味着要转换思维,对于女性来说,更是要意识到,这种平等的实现,不仅意味着要与男性中心话语权进行抗争,也需要与自身因长期以来被视为弱势群体而产生的心理思维定式进行抗争。这种心理上的弱势表现在对自身判断的不自信、对于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更重要的是,对作为独立自尊的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不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很多资源就有了极大价值。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于性别严重不平等时代,那是女性承受社会压力最重的时代,女性因这种社会压力而付出的代价在作品中或隐或现地流露出来。以前述婚姻爱情题材作品为例。在这些题材中,女性角色常以富于情感性的悲剧角色出现,其总体特征,往往要么在缺乏关爱的家庭中默默消耗青春生命并在此过程中对自己的命运悲哀感叹,呈现为被动承受型特征;要么表现为为追求自身情感自主的权利而与主流价值观抗争,然而这种抗争往往因女性外在容貌这一女性在男性世界最高价值的逝去而流为引起后人警戒的反面例证。在以往对这些作品的解读中,女性的命运情感是一大重点。但其目的却往往在于一再重复“封建道德伦理的危害”或者简单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人生的不幸和受到的压迫”,或者更进一步,与当前现实相结合,提出女性古今命运的共同点:男女两性在情感历程中的地位仍在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状态。这些解读都是有意义的。
但放在今天这种环境之下,面对已经在情感方面有一定需求且处于人生转折期具备一定实现自我价值要求却又对种种性别不平等有所认知但又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经历过这一切的90后大学生来说,这种解读其实还可以更深入一步。除了从与作品中“受害者”的角度的同一性别角度认识之外,还需要提醒学生以理智的眼光认识作品人物命运,思考女性在进入社会后所需要独立面对人生、情感以及人性本身的复杂性,从而让她们认识到自尊自由的取得所需付出的代价,培养她们独立坚强的人生理念。一是可以通过这些作品让女大学生对自身情感状况的体察更为深入。作为特定的性别群体,生理状况在一些时候确实决定女性不得不依赖他人,但这种依赖经过社会的特别放大就成为女性作为一种性别缺乏自立性的表现,由之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固定化认知而反向影响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评价,在作品解读这种情感和理性兼用的场合,可以借机让女性对于自身的这种认知特征有所感受。其二,情感的失败与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利处境有本质关联,这种不利处境的认知有可能让部分女性产生自我的心理上的弱势,从而产生一种对人性及他性的怀疑感和对婚姻爱情的不信任感。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依附型的婚恋观即与此有关。只有在充分认知自我处境的基础上,才能“对女生进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教育,强化女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她们主动抛弃依附思想,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勇敢地进入与男子平等的主体角色,自觉地意识并履行她们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因此,这种作品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入思考尊严与价值的意义。这既可以开拓女性关于自我的意识,其实也为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思路。
2.性别教育与90后大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实现90后大学生生活于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少子化的现代家庭氛围是其成长的主要环境,新时期大学生在人生中受到的挫折相对较少。过于顺利的人生经历使他们对于压力和磨难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而同时,从小就作为家庭中心受到关注的经历又使他们对于自身的价值和尊严有着敏锐的感受。古代文学作品作为历代有所作为者人生追求的心声的表露,站在性别教育的角度,将其内容与现代大学生心理需求相结合,能够促进古代文学课程内容进入学生心灵,实现育人目的和课程新生机的实现。以古代文学“悲秋”传统为例。以往的理解中,似乎这种由理想追求而带来的情感是“士”的专利,而女性只能“伤春”,只能为个体感情方面的遭遇而失意。只有站在当今女性个体价值实现的角度,将现代女性的生活事业追求与之相联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关于个体理想的抗争和不屈才能获得她们在情感方面的理解。杜甫在秋天的萧瑟中回顾古代贤士,发出“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悲鸣,虽然他所咏叹的对象是男性,但这种有所追求却最终失落的心态仍使所有人包括有志向的女性为之动容。也正因此,这一类文学作品才能在基于所有性别的欣赏中延长其生命力。女性主义教学“非常强调的就是知识和经验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说,知识不再是一种纯粹客观、跟你自己完全无关的东西。它应该是跟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进入社会后的情感和心路历程的总结。然而,当前女性生活空间已经不局限于闺阁,而进入了传统为男性所占有的社会空间之中,女性的理想实现道路日益与男性重合。男性曾经遇到的问题、面临的困惑,现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为两性所共有。虽然古今时代特征变化极大,但男性和女性作为人在进入社会后所遇到的心理情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合之处,这也正是性别群体与课程内容结合的汇通之处。要做到这一点,女性个体经验与作品情感的共鸣无疑是其基础。再以上述提到的婚姻爱情题材为例。以往的作品解读,大多习惯将人物命运与社会的影响相结合,在理解性别处境时,往往将之单纯归结为一种过时的道德价值的主宰。然而,对于现代女性来说,这显然失之于简单。
篇5
关键词:诗性教育;文学本位;师范院校
有句话说:“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而当下的教育现状却恰恰需要反过来说:“理论总是绿色的充满希望的,而现实总是让人灰心。”以语文教育为例,语文课本来有着极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包含着浓郁的诗意,而多年来受功利目标的驱使,从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用理性思维、理科方式教学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语文课的流程似乎总脱不了新课导入、作者介绍、作品分析、提问讨论、总结归纳。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进行课程改革,但改来改去不过是“旧八股”变成了“新八股”。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是需要个性的,语文教学是小手工业,每节课都应该是孤品才对,统一在一种固定的模式里,当然不会有生气有诗意。而机械化的考试和阅卷方式让文字的魅力荡然无存,让多少颗敏感的心灵蒙尘,就此放弃对语言文字的美好向往。高考不允许作诗,指挥棒一挥,诗意就从语文课堂上消失了。语文课本,诗歌寥寥,即使有,也逃不过为考试的标准答案被拆解、肢解甚至尸解的命运。诗歌的缺席就是想象与激情的缺位。没有诗的童年和青春是单调乏味的,它导致了大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学失去兴趣。有人说,三年级以后就不必再上语文课了。因为认识了常用字学会了查字典,就完全可以自己阅读了,不需要无休止地再受老师的折磨,直至对语文感觉全无甚至痛恨。这话也许偏激了点,但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确是语文教育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那么,语文教育到底缺什么?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不缺技术,缺的是情怀与境界。这又是谁之过呢?或许基础教育应该问责于师范院校。师范院校担当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却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心灵的感染与审美的熏陶。而师范院校似乎也有理由倒问基础教育,日益功利化的语文教育已经败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也包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虽然改变语文教育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作为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的确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而不是坐视毕业生未来语文教学的失败。笔者多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进行“诗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所思所获与同行共享。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分析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主干课,其突出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不是一门“实用”课。所以就宏观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而言,并没有严格的师范与非师范之分,故以下所指基本为本专业教学的普遍现象。
(1)教学目标与课程理念。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起、文学流派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就教学目标来看,学科定位在“文学史”,强调探究史上曾发生过什么,学生通过学习应“知道”什么,忽视了文学现象、作家人格、文本内涵对于学生心灵浸染、审美养成、精神提升、人格培养的作用,即忽视了文学当下关怀的人文作用。“以文学作品验证文学史”的教学观点,更是由“学问”到“学问”,将文学变成了死的学问,致使古代文学的丰厚财富不能转化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精神资源。古人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而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研究越来越细化,也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忽视了与其他门类学科如哲学、历史、艺术等的交融,没有大文学观的建立,也就不会有大文化观的课程视野。
(2)教学思维与教学语言。过分条理地分析讲解,是大学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史学为本位,“侧重于文学现象的历史形态和其间因果联系的揭示”[1],就其思维特征而言,“是史学思维,体现理性精神”[2],而“文学作品已经失去了在文学学科中应有的基础而处在一种知识传授的辅助地位”[3]。最直接的表现是,讲作家必讲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及影响,讲作品必讲背景、内容、手法、语言。重条分缕析,忽视整体感染和心灵的触发,重说明、讲解,忽视描述、抒情,像解剖医生一样冷静与漠然,文学的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自己都不被感染,怎样感染学生?经典像古董,老师像学究,学生像看客,文字僵化,文学枯燥,这与文学的本质内涵完全相悖。用理性思维去对待具有感性特征的文学,导致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上产生偏差,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了隔膜,失去了探究古人文化生命之表现方式的兴趣,关注不到文本所蕴含的生命精神,也就不能完成文学课由教学向教育的升华。
(3)教材编写与教学安排。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多以历史时期界定文学史阶段。一般院校都会根据教师研究侧重的不同,采取不同教师分段讲授的教学安排。这样固然便于学生准确认识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风貌,也便于学生领略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达到博采众长的效果。但这样做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涵盖门类众多,各种文体发展进程不一,文学的演进也不像改朝换代那么简单,分段教学容易割裂各种文体在各自演进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还容易忽视各种文体之间在演进中的相互影响。而不同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水平存在差异,也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学的整体把握与认识的不均衡。目前,以体类为主干的教材也有,但多在专科层次的学校试行,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体系并被普遍接受。
(4)学习方法与学习评价。史学本位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课堂传授,忽视学生个性化的文学体验与综合学习实践,将立体的生动的文学变成了平面的“知识”。而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功利化的学习倾向。学习评价的单一化引导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考前划重点的习惯,则造成了学生对课堂笔记或教学课件的依赖。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考前大量复印答案已成为普遍现象。课程定位直接影响到教的方法,学习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的方法,两面夹击,使文学课偏离了文学的本位,大大削弱了文学课程在人文教育中的专业优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感。
文学的教与学都不“文学”,学生走向社会如何“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教语文”?
二、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诗性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指导下,不少院校开始压缩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的学时,增设职业培训性质的课程。而培养小教师资的师范专科学校,在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引导下,更是大量地压缩中文专业课程的比重,向实用性的技能课程倾斜。“中国古代文学”甚至只授课72学时。这里,我们不探讨高职教育理念之于小教师资的培养是否科学,大量地削减所谓“不实用”课程是否是短视的急功近利,我们只探讨在课时压缩的现实面前,如何将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发展史以及古典作品的精华较为系统地呈现给学生?众所周知的故事:一大学教授给大学生做实验。拿一只装满大石块的大烧杯问学生烧杯装满了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装满了。”之后教授依次将小石子、细沙和水装入看似已满的烧杯,每次都问装满了没有,最后的问题是“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故事引发的思考可以是多方位的。试想,如果大烧杯内先装满沙子或水,大石块还能放进去吗?终身学习的时代,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课时来满足的。“听君一席话”尚可以“胜读十年书”。课时多固然好,但若给学生的脑子先灌了水,那就是极大的浪费。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大石块”?关键是确立什么样的课程理念。
(1)确立诗性教育的课程理念,给学生一个视野。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人情怀,建立人文背景下、审美视野下的古代文学教学观,有助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笔者认为应该这样构建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一是基础层次,在开设“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第三四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接受能力。二是延伸层次,建立了文学史的坐标后,在第五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诵读与欣赏”,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和文体发展的背景上,对一些重要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和诵读能力,补足因课时过少造成的对古代文学仅有面而缺乏点的认识之不足。加强诵读指导,突出师范院校培养小教人才的特性;三是拓展层次,第六学期开设“唐诗宋词研究”、“古代散文研究”、“名著鉴赏”等选修课。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个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成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文化、文学影响学生生活、生命为宏观目标,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努力使学生既有文学史的广度认识,又有文化认同的深度理解,突破了以往过分看重文学史平面的描述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古代文学知识谱系,又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符合小教大专培养目标又适合专科学制的教材框架,即以文学史为线索,以文化为落脚点,以专题呈现为形式,以文体演进阶段为单元,辅以相关知识典故、最新研究动态和拓展练习等。各章节的标题不再沿用诸如“两汉文学”、“唐代文学”这样的语言客观地概括,而用带有主观色彩的感性词语来描述,诸如“唐诗江山”、“宋词庭院”、“浪漫传奇”等,有着更为鲜明的文学特征。
(2)构筑人文关怀的诗意课堂,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与基础教育的语文课堂一样,大学的文学课堂缺的也不是技术而是情怀。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必纠结于表面形式上是灌输还是互动,更应该立足于审美阐释与人格塑造。课程的立意固然重要,但课程的实施更为关键。课堂是实现当下关怀的最好渠道,体现为两方面:①授课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与人文风范。教师也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对文学、文化、职业及人生的理解,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不容小觑,民国时期陈寅恪、刘文典、钱穆、吴宓等皆以别具一格的大师风范为人所称颂;②授课教师的生命激情与教学语言。以诗意情怀感染学生情绪,以诗化语言引导诗性思维,这样的课堂一定也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堂。叶嘉莹认为诗的好坏,“第一要看有无感发的生命,第二要看能否适当的传达。”[4]笔者认为,这两点用来评价文学课的教学也十分恰当,感发与传达,实际上也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学文学的思维方式与教语文的职业示范。
(3)引导学生建立诗意人生观,给学生一种生活方式。文学是人生也是哲学,大学的文学课是生命教育课也是精神成长课,这门课的学习不应该只有课堂教学一个维度,还应该结合以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笔者的做法如下:①鼓励个性化表达。就小教大专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研究意识是必要的,但以专科教育的现状看,要求学生撰写专业论文是不现实的,与其因目标过高导致学生大量地网上下载应付,不如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家,将感悟表达出来,论文可,随笔可,创作也可。②搭建网络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改变传统的批改纸质作业的方式,将感悟上传至博客,借助微博开展诸如“我们的论语”等主题活动,将学习过程计入学习评价,变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为开放性的多元评价。③组织诵读活动。师范院校有着良好的推普传统和诵读氛围,将专业学习与基本功训练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诗意课堂引领诗化学习,诗化学习引导诗意生活,当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其意义就升华了。
让诗意回归文学课堂,让文学成为生命的底色。文学教育是参与人的精神生活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必然要超越功利、超越专业化的狭窄视野,直抵人性、人生,其最高境界就是诗性教育。
参考文献:
[1] [2] 俞晓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大学教学,2010(7).
篇6
[关键词] 古代文学;困境;解决对策
古代文学课程在当前高校专课程中的地位相对比较特殊,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是对文中词句的解读,对于文章中的深刻的内涵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涉及较少,教学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整个课程的及格率降低,学生的古代文学素养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
从当前高校整体专业和课程的教学情况来说,古代文学面临的困难相对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课程学时不断锐减
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对古代文学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很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课程做了相关的调整,增加了一些实用性课程的比重,一些学校甚至将古代文学放在了选修课程当中,另外一些学校虽然保留了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但是对课时进行了大幅度的缩减,而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这样就造成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往往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在教学的时候对深奥的问题也不再做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使得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不透彻,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学生与教师之间沟通不畅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民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最明显特征就是高校的扩招。虽然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接受到大学教育,但是高校扩招也有其不利的影响。一方面,高校扩招增加了学生的数量,教师与学生的数量逐渐拉大。另外。高校扩招使得很多学校新建校区,而大多数教师并不在新校区留守,教师上完课就离开,使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时候出现疑惑不能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
3、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学生学习古代文学兴趣下降也是摆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而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社会观念对学生的影响。第二,大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案缺乏新意。
二、如何走出高校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合理安排课时,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时候首先应该合理安排课时,按照教学内容设置课时,保证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字词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对相应的古代文学内容也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能将内容讲授完毕。其次,对相关的课程顺序进行优化,因为古代文学课本中有大量的生僻字词,学生不认识,学起来就会非常吃力,所以学校应该在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之前,开设古代汉语,让学生首先解决认字的问题,这样后面学起来就相对比较轻松。
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水平,需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古代文学教学中大多讲授的都是古代经典的文学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另外,因为大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期,他们有强烈的视听需求,古代文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视听兼备的课件,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创造氛围,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学生古代文学知识进行大概的调查,从而帮助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不懂就问的原则,在上课或者课后要积极与教师进行探讨和沟通,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异议,也可以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更好的建议。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改革考核机制
考核包括教师的考核和学生的考核两个方面,目前对于教师的考核主要还停留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对学生的考核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内容进行,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真正实现古代文学教学目的,所以必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师考核中要将学生评价和教师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只有两方面都优秀的教师才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在学生的考核中要将学生日常的工作与考试结果结合起来,对全过程的学习进行评价。
结语:
总之,社会的发展、高校改革、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三者共同造成了当前古代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严重阻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进步。为了保证古代文学教学效果,高校不仅要从课程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也要对相关的制度进行改进,为古代文学教学创造好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琳.古代文学与现实人生——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讨[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03)
篇7
一、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
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从理念上表现为:“惧”言写作知识与技术,广纳泛语文知识和非语文知识。七年级上册“写在前面的话”就是很好的例证。
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又开始了。拿到崭新的语文课本,你心里一定会想,又一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启程了。
在旅行中,你将走进一片神奇的天地: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社会、自然……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在旅行中,你将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
为了用好新课本,你也许需要进行一次语文学习的“革命”——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谱写语文学习的新篇章吧!
“写在前面的话”很有亲和力,很人性化,但围绕“小语文”的外延,把“大语文”说了个通透,也没提“小语文”一点点。[2]
淡化写作知识和技术,从实践上表现为:有概念的抛出,没有陈述性解释,也没有程序性指导和策略性体悟。单元各部分基本都围绕“人文”进行思考和感悟。
例:六年级上册第8组“艺术魅力”。在这个单元,第一次抛出了“联想和想象”的概念。
提示系统: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有艺术的地方就有美。本组课文将带你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还要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如果有条件,可以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更多地了解艺术。
课文系统:两篇精读,《伯牙绝弦》和《月光曲》;两篇略读《蒙娜丽莎之约》和《我的舞台》。
练习系统:
1.《伯牙绝弦》课后练习: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句子略)。③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④资料袋:关于伯牙和子期的历史知识(略)。
2.《月光曲》课后练习: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②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说一说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好像看到了什么,再谈谈读后的体会和感受。③背诵第九自然段,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④如果有条件,听一听《月光奏鸣曲》。⑤资料袋:关于贝多芬的知识(略)。
园地活动:
1.口语交际·习作八:
①口语交际:生活中处处有艺术,让我们来谈谈身边的艺术。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剪纸、手工编织;可以介绍一件艺术品,比如,一幅画、一首歌、一件工艺品;还可以讲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可以先在小组里讲述,然后在全班交流。
②习作:《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你可能也学过某一门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请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
你也可以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回顾·拓展八:
本组课文,有的在写欣赏艺术的感受时,融入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如,《月光曲》一课……;《蒙娜丽莎之约》……。从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从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的角度看,这个单元重点要学习的写作内容是“联想和想象及其应用”。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处理看,单元有三个地方提到“联想和想象”——提示系统抛出“联想和想象”的概念,并要求学习运用;习作中提到“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回顾·拓展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但是,却没有关于“联想和想象”的解释,也没有程序性训练和策略性的感悟。
二、缺少甚至没有写作方法的范例
200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自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都以单元专题为主线设计了“读、思、说、写”一体的写作训练体系,而且在习作环节还设计了习作内容的启迪及指导策略,但这种指导策略成人化,而且缺少甚至没有符合学段儿童作文思维水平的写作方法范例。从六年级上册第8组“艺术魅力”这个单元,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这种作文课程设计的特征。
除却单元写作训练外,有的单元还设计了微型写作练习。这些微型写作练习基本都与课文内容相应,只有写的要求,没有范例和策略的指导。如,三年级上册第2组“名人故事”,课文《小摄影师》课后练习安排了“小练笔”:“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第4组“细心观察”,课文《玩出了名堂》课后练习安排了“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三、缺少具体的修改、评价步骤
在写作训练设计中,也要求学生写完进行修改,但只是要求,没有具体的修改和评价步骤。如,三年级上册第2组“名人故事”,习作:“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么样”。第3组“心中的秋天”,习作:“写好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第8组“献出我们的爱”,习作:“写完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
我国作文课程建设之所以淡化知识和技术,有着深刻的教育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认识分析:
(一)内在的认识上的因素
余应源在谈论现当代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源时,曾直指“西化”。[3]所谓“西化”,即指现当代语文教育丢弃了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以体味涵泳为主的语感教学方法,而移植了西方语文教育知识教学方法。事实上,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情形并非如此。要真正理解西方语文知识教学体系的真谛,就要理解西方教育对知识内涵的认知。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Anderson),1976年在他所著的《Language,Memory,and Thought》一书中,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987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在其所著《Educational psychology:Acognitive approach》一书中,提出知识应该包括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包括符号表征、概念、命题。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是“如何做更有效”的知识。根据安德森和梅耶对知识的认知,一门科学而严密的课程内容知识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一个真正掌握了知识的人,应具备包含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个方面知识的知识结构。掌握并能够运用陈述性知识,就拥有了了解、阐释世界的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程序性知识就拥有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操作能力;掌握并能够运用策略性知识,就拥有了运用方法更好地了解阐释世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看,知识应该包括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狭义的角度看,知识指陈述性知识,又称为记忆性知识或可以言述的知识。我国语文教育自独立设科之始,直至当代语文教育第七次、第八次改革,知识在语文教育领域都仅限于狭义的内涵,作为与能力对立统一的概念而存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我国语文教育是谈不上“西化”的,或者说曾想“西化”却未得“真经”,西方语文教育知识教学的理念,从未被真正引入我国语文教育领域。
(二)外在的环境上的因素
知识(狭义)在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从现当代语文教材编写的角度看,语文知识教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突破和逐渐改造传统文选型教材体系最终又从文选型教材中逐渐被淡化的过程。从现当代语文教育方法的角度看,语文知识教学的发展过程,是逐渐被引入语文课堂到独占语文课堂又到从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材被淡出语文课堂的过程。所以被淡化,源于我国基础教育环境。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因为要应对考试,语文教学及研究逐渐开始以应试为目标、以知识和技术为中心分析讲解课文训练作文,研究教学目标标准化、教学内容序列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考试试题标准化。语文课堂讲风日盛,课堂成了教师的讲堂。对知识的狭义的认知,外加“应试”的强化,影响了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语文知识教学被误认为导致语文教学效益“少、慢、差、费”的根本原因,并最终引发80年代末语文学科大讨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替“高考”这个指挥棒背了“黑锅”,在论争中语文的工具性质饱受质疑,语文知识教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于是,我国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从千方百计将写作知识和技术编入教材引入课堂,一改初衷而为百计千方将写作知识和技术从教材到课堂予以淡化。于是,回归传统、弘扬人文、重语感教学、淡化知识教学的理念历经第七次、第八次课程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中被明确定位下来。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突出了人文教育,淡化了写作知识、写作技术教学。
(三)我国语文研究的结果
以人文为核心、说写结合的作文课程内容建设理念,源于我国语文研究的结果。
1.古代语文教育=古代教育
20世纪初语文独立设科之始,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和学者就把“读经讲经”科列入语文课程,[4]认为古代语文教育就是古代教育。这种观点不仅普遍,而且是当代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
北京师范大学王富仁:“中国古代教育,实质上就是‘语文教育’。”“其主体内容是文学和伦理学、道德学,是一个‘大语文’的概念。”[5]
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当时的学校教育,是把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及蒙学教材中。”“四书”“五经”作为“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6]
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语文教育,是集经史子集于一体、熔文史哲经于一炉的大语文教育。”[7]
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是经学、诗学、文学、哲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相融的综合体。”[8]
浙江师范大学李海林:“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只有一门课,这就是语文。它既包含语言文字,也包含文史哲理、道德礼教,乃至人情世故、草木虫鱼;学语文,是学语言文字,也是学伦理、历史、哲学、科学,乃至常识。”[9]
……
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中国古代教育,无论是周代的“六艺”教育,还是汉代以后以儒学为核心的“经学”教育,都是一种综合教育,涵纳了哲学、史学、文学、政治、伦理等各个领域。中国古代教育是以言语作品为载体,通过对作品的释读而进行的。对作品释读的任务就是由古代语文教育来完成的。古代语文教育成为古代教育各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虽然没有独立设科,实为各领域学习的基础工具,学习者通过接受语文教育,掌握识字写字、句读诵读、阅读写作的能力。也正因为没有独立设科及言语作品在古代教育中的载体作用,使得古代语文教育被误读误解为古代教育。
实际上,古代语文教育虽然没有独立设科,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但是自夏、商、周有学校教育开始,至语文独立设科,历经几千年的教育实践,已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张志公早在1962年在其所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就对古代语文教育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传统的语文教育有相当完整的一套步骤和方法。大体说来,从开始识字到完成基本的读写训练,这整个的语文教育过程是由三个阶段构成的。开头是启蒙阶段,以识字教育为中心;其二是进行读写的基础训练;第三是进一步的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启蒙阶段,有的又分作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集中识字,第二步是把识字教育和初步的知识教育以及封建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巩固已识的字,继续学习新字,开始熟习文言的语言特点,同时学到一些必要的常识,为第二阶段进行读写训练打下基础。这样,全部语文教育也可以说包含从集中识字开始的四个步骤。”[10] 张志公对古代语文教育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从教材、内容到方法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把古代语文教育解读为古代教育,对当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使当代语文教育常常肩负起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教育的使命;其二,强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并上升为基本属性。
2.学生写作困难调查结果
1987年,华东师范大学受国家教委委托,曾对中学生的语文成绩进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最权威的调查。在对49260份初三学生的读写测试卷进行的定量分析中,发现作文平均得分仅为55.35%;在对3000多篇作文进行的定性分析中发现:没有什么材料可写是写作最大的困难;[11]郑昌时(1995)、彭以槐(1996)、林崇德(2001)等人的调查均有类似的结果。[12]根据这些调查结果,人们研究的关注点大都集中在学生的生活阅历方面,认为学生作文之所以没有什么可写,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活,社会实践活动贫乏,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调查结果及研究,为当代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人文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和研究,同样值得商榷。因为这种研究没有看到学生本体。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怎么会没有生活呢?学生有学生的生活,学生有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从认知的角度审视,学生没有什么可写,其根由是学生不知道怎样来写自己的生活,即不知道如何运用最基本的写作技法,把自己的生活及对生活的思考诉诸于笔端。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所谓的“最基本的写作技法”就是“图式(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的基础知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先备知识(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论)”、“原有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以说促写的作文能力培养观
作文是表达过程,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属表达的还有“口语表达”。于是,在书面作文教学一时难于寻到解决途径的情况下,一些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口语表达的“说”上来,认为出口成章者必能下笔成文,应把训练“说”作为训练“写”的基础。而且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读就是用眼睛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听就是读,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13]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的作文课程设计理念,在我国当代作文课程内容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说”的训练对“写”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口语训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书面写作教学所面临的低效困境。首先,“说”和“写”追求的目标不同。“说”,交流的双方明意即可;“写”则不仅要明意,且要有创意,还要讲究章法和语言。其次,“说”和“写”呈现的思维特征不同。“说”,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即可,主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写”则不仅要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且要具备形象思维能力。因此,要解决书面作文教学低效困境,还应从书面作文本身寻找突破口。
注释:
[1]倪文锦.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特点与趋势(上)[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01).
[2][5]王富仁.情感培养:语文教育的核心——兼谈“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区别[J].语文建设,2002,(05).
[3]余应源.西化——百年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J].中学语文教学,2001,(01).
[4]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倪文锦.我国语文教材建设的历史轨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7,(07).
[7]周庆元.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03).
[8]曹明海.语文:文化的构成[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07-08).
[9]李海林.语言专门化:语文教育的一个岔路口[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11).
[10]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11]申继亮,谷生华,严敏.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12]徐彩娥.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感性、悟性与个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篇8
关键词:中国 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现代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贯穿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统治阶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播社会规范,教育引导人等功能。现将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介绍如下:
(一)说理教化法
在中国古代只有学校教育,才能采用说理教化的方法进行,其目的是要告诉受教育者社会的要求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现形式,以及统治阶级推崇的思想观念。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三纲五常,宋明理学的理一分殊是就古代社会思想政治家教育说理的典型。例如对于“天人感应”说的传播统治者们历来就利用朝代的兴衰、更迭的社会现实,极力解释说明天人关系,以使天下百姓认同统治阶级提出的观点。
(二)环境感染法
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古代社会有诸多论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都是环境对人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环境的感染。因而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就为人的塑造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在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合力的作用。家风良好且家庭和睦有序对未成年人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的教化对儿童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社会环境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孔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是向社会学习而形成的,所以很注意环境的选择,“居必泽邻,游必择士”。
(三)自我反思法
自我反思是一种为求自身完善而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煅练。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自我反思占有重要位置,它是自我教育的一种。自我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自我反思,但自我反思是自我教育的必然环节。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人;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他又说:“有人于此,期待我横逆(蛮横无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比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何难(责难)焉!’”(《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即使原因、责任最终并不在我,但在弄清楚之前,自我反思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复自反,方能弄清楚原因之所在。
(四)实践强化法
所谓实践强化法,就是通过实践社会要求内容的方法,来强化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规范或者强化已经接受的规范要求。所以重视实践锻炼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是为了在实践中能够奉行教育的内容要求,而实践锻炼法则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践行教育的内容要求。孔子十分重视用实践锻炼的方法教育弟子,使其不仅知道,更要行道。在言与行的关系上,他主张“重行”。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人类某些共同的生活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今天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即批判地继承。
首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比较多地采用灌输式教育,往往缺少必要的省察和研究,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应把学生单纯的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家庭环境可以决定人的一生,家庭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作用。学校是使儿童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在学校受教育期间,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并将对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社会环境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所以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巩固学校教育功不可没。
总之,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形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要继承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方面,又要开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在新形势下发挥出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悦悦,张正霞.我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
[4]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5]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9
下课后老师们闲聊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生“一级不如一级”。而对中文系教学的影响则表现在学院的教学管理部门开始以理工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点来管理包括中文系在内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教学。学校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出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四年的本科教学中两年时间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和一年的实践教育。并且大量削减专业理论课时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工科的学生来说是好事,能够提高学生就业,但对于文科,对于中文系呢?以古代文学为例,在2003年四年制本科生,开设古代文学课程两年,每周四课时。在2010年学校提出削减课时,古代文学首当其冲,课时减为每周三课时,两年学完。2012年学校再度提出削减课时,减为每周四课时,一年学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台,让本来课时就不够的古代文学教学更是雪上加霜,例如: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算下来12节课就必须将清代文学讲完,如何对浩大的清代文学的内容进行取舍,每个老师都是心里没底。在沉重的教学任务的压力下,有的老师想出新招即“重史轻文”,也就是单讲文学史,少讲甚至不讲作品,因为没时间。也有的老师就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讲讲,来个“重文轻史”。这样古代文学的教学陷人了两难境地,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吴小如先生就曾称之为“欲罢不能,而食之乏味的一门必修课”,现在只怕更甚。
不管是“重史轻文”还是“重文轻史”的教学方法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都是有不良影响的。前者从某种意义来说,已经变化为理论史教学,后果就是学生往往淹没在文学史的洪流中,不重视研读原著专书。许多学生仅限于、或满足于阅读文学史,从文学史中了解文学,很少接触甚至从不接触具体文学作品。记忆了一大堆思潮流派作家作品,谈起文学理论滔滔不绝,唯独缺乏对具体作品的体味,缺乏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会。文学史教学排斥了文学本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是以牺牲文学的感性、文学的鲜活、生动为代价的。文学史家的努力,本来是想以严密的学科体系,完整的理论框架,尽可能多地提供给人们对文学的了解和学习,结果却是文学史远离了文学,文学史反而损害了文学,这就比买椟还珠更加可笑。而“重文轻史”的讲授方法,忽略了文学“史”的观念和文学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讲授再多作品,对学生而言,就如那一盘子的珍珠,却没有一根丝线把珠子串起,因而也是没有办法戴在身上的,只能散乱的放在盘子。
解决上述教学困境,一方面,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进行深入调研,尊重学科差异和学科特性,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再一刀切了事。省上专家来本人所在院校评估时,对学校“2+1+1”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赞扬,但是对学校一刀切的做法则做出了应该区别对待的建议,就很能说明问题。
一方面对于广大的古代文学教师来说,“重史轻文”和“重文轻史”的讲授方法在现代大学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应该认识到这两种讲授方法的不足,应该认识到文学史教学既应该有对文学史的宏观阐释与把握,讲究知识性、系统性,引导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引领学生跳出这个圈子,让他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接触原典,尽量做到两者协调,互不偏废。诚如袁行霈先生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提出的“文学史应当立足于文学本身”的观点,文学史教学应该回到文学本身,让学生直接面对文学原著和经典,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真、善、美,让他们从文学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恢复文学阅读中充溢的聪明才智、情感想象、美感灵性,体验和感受文学带给人的“心灵的震颤和精神的自由”以及文学的“审美特征和灵魂特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文学的感性认识,从融合着作者生命体验的文学作品中感受道德与良知、悲悯与同情、骄傲与荣耀,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以文学作品为出发点,进入中国文学史,让文学史由客观的、理性的语言描述回归到感性的、鲜活的文学形象,使得文学史的学习和教学,成为一个理性和感性、抽象和具体,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品味作品,体味人生,在过程中提高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的大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重技能、重实用的功利主义色彩,给古代文学教学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如何应对这些困境,一方面必须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另一方面必须遵循文学史教学的特点,将这两者结合才能摸索出一条合理科学的路子。(本文作者:第小明单位:榆林学院中文系)
篇10
[关键词] 艺术 分化 综合 整合创新 舞蹈教育
时间的脚步已迈进二十一世纪,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整合创新已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为应对竞争的策略。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综合能力、既有基础课程又有整合创新综合课程的教学理念更被社会所需要。
一、在古代艺术就呈现综合的特点
音乐、舞蹈、诗歌、和绘画是诞生较早的古老的艺术种类。古人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在古代。诗、歌、舞是融为一体的艺术,诗言志,以语言为特征:歌咏声。是声音为主要特征:舞动容。以人体姿态为特征。三者可以融合也可分别发挥本身的特征。
在古代往往是诗、歌、舞、乐多种形式结合来表达和抒感。绘画、雕塑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古代的许多岩洞壁画艺术可以看出。它是真实记载古代人民艺术生活的重要载体。而舞蹈中的构图、造型与绘画、雕塑有相似之处。
二、艺术的交流、分化及时代的发展促使舞蹈教育走向专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原来的诗、歌、舞、乐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逐渐有了分工。舞蹈逐渐形成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表演舞蹈、社交舞蹈等。近代的舞蹈发挥了舞蹈本身的特性: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诗歌、音乐、舞蹈、绘画分道扬镳、各行其是。但美的特征和规律性的东西往往是相通的,既是一体的又各有其特点。
不同民族、地区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文化艺术。各艺术领域在分化的同时,也进行着综合发展。有将舞蹈与歌曲相结合的歌舞戏《参军戏》。歌曲与舞蹈结合的民间歌舞:如汉族的《秧歌》、蒙族的《盅碗舞》。取材于敦煌壁画的《飞天》和从戏曲中提炼语汇的《春江花月夜》等古典舞佳作:还有根据历史事件改编的舞蹈剧目《鱼美人》、《小刀会》等和国庆十五周年推出的《东方红》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以宏伟的气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近二十年的作品随着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变革。陆续涌现的优秀作品:《黄河魂》、《金山战鼓》、民族风格的《奔腾》、具有兵马俑雕塑特点的《秦俑魂》、舞剧《丝路花雨》、以及文学名著改编的《红楼梦》在题材、语言、技法等方面无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艺术的分化和发展,也出现了专业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与此同时,舞蹈教育走向专业化。
三、艺术的发展、新科技的成果更需要艺术教育的整合创新
艺术种类的产生、存在与发展。依存于它能否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社会的进步决定了人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那么各种艺术形式也从大自然、社会吸取营养、重新整合。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舞蹈艺术是多元化发展的。当新时代需要新的舞蹈语言体系时,改造原有的就显得特别突出。一方面、浓郁的风格性舞蹈语言给作品带来很强的异域风格,仍是中国民族舞蹈的精华。另一方面鲜明的舞蹈人物很容易在强大的风格魅力中减弱。所以中国舞蹈转变非常重要,舞蹈革新成为时代之风。如《丝路花雨》的“S”体态来源于壁画:《文成公主》的藏族舞蹈与汉族戏曲风格的结合。
电视舞蹈、新科技成果的发明。促使一些新型艺术手段的生成。一些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视相结合成为MTV音乐电视。舞蹈与电视相结合成为电视舞蹈。摄像机的出现,舞蹈的表演平台从剧场、户外环境走向了家庭电视机。随着网络技术的猛进,舞蹈制品的网络传播,迎来了一个新的呈现平台,这些不仅没有消弱舞蹈本身的力量。反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舞蹈。包括残障人士或非专业人士的舞者:如《千手观音》。
而在艺术教育方面,长期存在着追求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倾向,设立综合训练课程培养综合人才已是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日益走向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进入课堂,对学生的情感、文化素养产生直接与间接影响。既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还要培养学生整合创新的能力。
四、培养综合型人才、艺术教育开设综合课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