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弊端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居家养老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居家养老弊端

篇1

浅析智能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易

来源:《商情》2015年第27期

[摘要]:智能居家养老的本质是亲情养老,它是传统居家养老的升级和优化。智能居家养老模式既满足了老人对“家”的需要,又凭借智能科技使子女随时掌握父母的生活行踪与健康状况,进而充分满足子女对父母的呵护需要。当前,我国智能家居养老存在综合养老成本偏高和社会养老服务配套不到位两大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家庭组成结构,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社会保障 智能居家养老 问题分析 对策探讨

一、前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养老难问题日趋凸显,寻找适合国情、省情、民情的养老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家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参见图1)。与此同时,我国长期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人口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催生了新型家庭模式,即“四二一”模式(一个家庭,4老人、1对夫妻、1个孩子),这使得家庭养老的负担增大。此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老人们对老年的精神生活需求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养老的难度。

当前,我国社会比较传统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两者,分别为:养老院服务和社区托老所。两者养老服务模式都有集中的养老场所,并竭尽全力营造一种家庭养老氛围,但前者是长期寄居的形式,后者是长期居家的形式。虽然,两种养老服务模式都减轻了子女的赡养负担,但仍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梦想。智能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又称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其与传统的养老模式有所区别(参见表1),主要是通过采用智能电脑、无线传输以及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在居家养老设备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以确保老人能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高舒适的老年生活。

二、智能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2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34-02

引言

我国于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调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局势的挑战,传统的养老模式逐渐不能有效解决老年问题和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难题,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推进社区居家养老,它已成为我国解决老龄问题的重要方法,养老工作的重心从原先的机构转移到社区和家庭。我国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近年来随着养老需求的增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突发猛进的发展。

一、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界定

我国许多地区借鉴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的养老模式(张杰,田霖,2009)。祁峰(2010)补充到,它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以国家制度、政策法规管理为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利用社区服务网络资源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社区服务深入到老人家庭,为居家养老人提供各种类型的福利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依托养老机构举办老人的日间照顾服务,附近老人可进日托班进行各种娱乐休闲活动。第二种是依托养老机构由居家养老中心指派护理员上门服务,主要围绕精神慰藉、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类(仝利民,2006)。

总之,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合理组合。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势分析

居家养老通过进一步整合社会、市场、政府、社区和家庭的养老功能,建立新型的社会服务体系,具有资源高度集中、服务效率高、资本和空间需求小、灵活多样、简便易行的特点(敬■嘉,陈若静,2009)。既扬弃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又集中了两者的优点;既减轻老年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满足老年人“恋家”的需要,又能减轻养老机构的压力、缩小国家养老资金的投入、有效节约社会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社会养老新模式(张杰,田霖,2009)。徐祖荣(2008)认为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体现为功能的全方位性、资源的多元性及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研究

从本世纪初开始,全国各地区就开始了居家养老的探索工作,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国居家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探索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与老人的迫切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社区居家养老面临诸多困境。

祁峰(2010)在《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中归纳得较为全面,他认为:第一,观念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健全。职能部门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把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看成是反映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方法。第二,居家养老参与主体单一,受惠面狭窄。只建立了各部门参与的老龄工作委员会,各部门难于形成合力,老龄委很难发挥作用。第三,居家养老资金缺乏,筹资渠道单一。经费主要来自政府的投入,投入具有较大随意性,经费缺乏,导致购买力不够。第四,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不齐全,功能设置不合理。首先是适用性差,没有充分考虑老人的生理特征;其次,社区卫生资源缺乏,布局不合理,设备差,很难满足老人的医疗保健需求。第五,服务人员素质差,专业水平低。

另外,杨春华(2009)除了上述祁峰所总结的以外,还包括有限资源如何有效分配、各主体之间如何彼此协调相互配合等问题。如何把全国各地的居家养老探索进行整合,形成规范化和模式化运作,产生规模效应,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四、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体现在:能够强化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赵丽宏,2011)。笔者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种介入的角度:

(一)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角度

陈钟林(2009)认为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体现在:一是提供服务,根据老人实际需要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二是政策建议,结合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和老年人的生活情况、需要,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一手资料。三是能力建设,根据“助人自助”理念,在解决老人生活困难的同时,尽量提升他们的自助能力。四是沟通协调,通过内引外联,争取资源,促进两代的沟通,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二)增权视角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引入增权视角目的在于帮助他们重新评估自身的需求和能力,构建对生活的信心,学习适应环境和解决自身的问题。何楠(2010)认为增权取向的老年社会工作应从个体、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进行。个体层面的增权主要帮助他们增加对环境和个人心理的控制力,注意生活技能的提升,自我效能的提高;人际交往层面,通过社会关系网,使老年人拥有相关的社会资源或社会资本,增加社会影响力,改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培养表达自己利益和需求的意识,尽力争取话语权。

(三)优势视角

张秀君(2010)在《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对居家养老的介入》中指出,通过优势视角分析,老年群体是有许多未被发掘的优势资源的,社会工作者要引导老人从另外的角度看自己,老年人不能把自己看成是“弱势群体”,要积极寻找资源,寻找生活空间。社工帮助老人们组织起来,低龄助高龄、助有困难的老人和空巢老人等,积极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除了开展针对老年群体资源和潜能的挖掘整合外,还应积极地从社区、家庭、团体、社会等多方面进行优势视角为指导的介入和服务。

(四)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层面

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杨婷婷和徐晗(2009)在介入德福中心居家养老服务后还归纳了包括:第一,为服务对象进行建档。社工在建档家访过程中遵循服务对象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原则,对服务对象进行综合、全面、具体的评估。第二,心理辅导和个案工作。社工在经过评估后会发现一些需要心理辅导的老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其确定为案主。第三,针对护老者的服务。社工对服务员进行理念层面和与人沟通技巧的培训,还有针对他们的情感支持和情绪疏导。第四,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以及和社区社工的联动。居家养老中心社工和社区社工一起,动用社区的各种资源,主要有场地资源、志愿者资源等,开展娱乐活动和小组活动。

社区开办老年人活动场所,开设全托或日托等服务,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社区社会工作者组织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法律知识和维权咨询服务、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建立紧急救助系统(荆文凤,2011)。

五、研究小结

(一)小结

1.国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方面的研究随着养老问题的凸显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的研究却很少。在服务内容上,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方面,对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缺乏专业服务。

2.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往往阐述其优势、从大范围的社区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的对策,对居家养老的实证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快速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研究,没有把地区差异等其他因素考虑进去。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工作并没有普及,大多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被引入和发展。内地的居民大多不了解社工,而在港台地区对社工具有较大的认同感。

3.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对如何发展和挖掘老年人的能力和潜能、如何有效联结各方主体、合理整合分配各项资源等方面的研究也十分缺乏,而这些在社工实务中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启示

在研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个内容时,应更加注重实地研究,用实例和数据来说话,这样更有说服力,也体现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如何挖掘和发展老年人的潜能,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连接各主体,协调他们发挥的作用,如何整合各项资源等方面来看,也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徐永祥.社区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宗华,李伟峰,张荣.老年人社区照顾的本土化实践及反思[J].甘肃社会科学,2009,(4):34-37.

[4]张杰,田霖.浅谈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管理观察,2009,(3):174-175.

[5]敬■嘉,陈若静.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3-140.

[6]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J].人口学刊,2008,(1):49-53.

[7]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19-123.

[8]杨春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和出路[J].前沿,2009,(8):161-163.

[9]赵丽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J].经济师,2011,(5):59-60.

篇3

关键词: 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按联合国人口组织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达到1.19亿人,占8.87%。老年人中40%是空巢老人。我国已经进入了标准的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亟待解决。

一、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中国严峻的老龄化形势

1.中国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1)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中国只用了18年 [1981年—1999年,2000年人口普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45%。] 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十一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增加596万,据民政部的预测,“十二五”期间,60岁以上老人平均每年将增加800多万。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自此开始经历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1899万,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他们都不同程度低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照料服务。到2015年,老年人口预计达到2.13亿,约占总人口的15%;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

(2)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欧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 GDP 在 5000~10000 美元。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 GDP 已达 1~3 万美元。在全球 72 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 GDP 达1万美元的占 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 28%。而中国在 2002 年只有 980 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201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4382美元,排在全球第94名。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二)面对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我们准备不足,困难重重

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屈指算来,中国的准备期只有20年,时间十分紧迫,这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1.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还比较低。在近8亿就业人口中,到201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7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亿。还有大量劳动者没有基本的养老保障。社会提供的资源有限。

2.养老待遇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约为60%。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七连涨”,目前月均1400元左右。养老金不足以养老。

3.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进入婚育阶段,4个老人、2个年轻人,1个孩子,“421型”结构的倒金字塔型家庭日趋增多,中、青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子女在照顾父母方面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家庭照料模式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独一代的80后,继房奴、车奴、孩奴之后,恐怕又将荣升为养老奴。“80后”父母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命题。

4.机构养老现实中作用不大。即使克服了老年人和子女观念上对于机构养老的诸多顾虑,有限的床位数量和服务人员也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的需求,而且,养老机构较高的收费标准并非多数庭能够承受,程序化服务和科层制管理带来了与社会隔绝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并加重老年人的心理压力。

(三)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的提出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缺陷而做出的必然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已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在此背景下,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在借鉴国外社区照顾模式和继承中国养老传统的基础上,1987年我国首次提出了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在全国各地城市中陆续推广开来。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之所以得到倡导和推进,是因为它是当前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不仅可以避免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弊端,而且可以使老人不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通过接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来满足自己的各项需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中央将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影响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发展养老服务提升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层次,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2010年11月7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规划国家养老战略。

二、推行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

居家养老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些年提出来的。 西方的居家养老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提出来的, 而我国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子女的养老负担过重,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显然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别,这使得我国的居家养老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体系才能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载体, 以社区服务网络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服务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通过积极调动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等各方面的资源,最终满足社区老年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慰藉等方面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是一种将居住在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模式。 这里将居家养老中“家”的含义扩展到了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这个更广义的概念上来。

(二)社区居家养老的现实意义

篇4

一、居家养老、“时间银行”内涵界定

“时间银行”储蓄循环养老模式可以在这一现行居家养老模式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简单来讲,“时间银行”是发挥较为年轻的老年人的力量(平均40多到60多岁),为社区的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所积累的志愿时间在自己年迈的时候可以换取新一代低龄老人的志愿帮扶,这样就形成了低龄助高龄的养老模式,并且运转成功可以帮助社区形成一套循环养老的模式。

二、“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

笔者有幸参与了苏州市狮山社区“时间银行”项目,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运作方式。

首先,“时间银行”养老模式最大的亮点在于建立了覆盖整个社区的网站,结合当下科技的发展潮流,从信息化方面入手进行各种信息录入及保存,这样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信息分享的便捷性,志愿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个人账户中有多少时间币和积分,(时间币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时间,通过在银行储蓄时间来获取,积分和时间币是同步的,都是服务时间的一个累积,我们采取双轨制,即享受志愿服务的需扣除一定的时间币,享受积分兑换的需扣除一定的积分)也将自己做过的志愿服务有一个完整永久性的保存。

其次,会有一位管理员对网站中未审核的志愿服务进行审核,主要评估其志愿服务和时间的真实性、质量,如果属实则通过,不属实则通知志愿者,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然后,我们为这些低龄老人志愿者提供一系列的培训和小组、社区活动,帮助其提升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其积极性,让她们能够更好的为社区高龄老人进行服务,这也从一方面提升高龄老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帮助高龄老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帮扶,能够安享晚年。

最后我们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进入“时间银行”循环养老这个大家庭,将来这批无私奉献的低龄老人可以得到下一批人的志愿照顾,这个模式可以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形成社区居家养老的成熟运作模式。

三、“时间银行”循环互助养老的优势与困境

上文笔者简单介绍了一下曾参与过的“时间银行”的运作模式,但是该模式运作起来并没有那样简单,需要长时间的认真维护,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境。

首先,外来社会组织进入社区,需要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而社区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可能并不能给予很多的帮助,这样一来大大减缓了该项目的推进过程。

其次,虽然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但低龄老人对网络技术的运用并不熟练,由于年龄偏大,大多数人学习能力减弱,信息化的网站录入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然后,现今社会民众风险意识普遍较强,大部分高龄老人并不愿意让这些低龄老人进入自己家中提供服务,一方面担心会有人身、财产伤害,另一方面双方陌生感强,刚开始帮扶时难免会感到不适;还有些高龄老人自我独立能力较强,他们虽年事已高却不愿给他人增加负担,不愿接受志愿帮扶。

而且,如今社会年轻人为了生活日夜奔波,加之邻里互助约束力减弱,鲜有年轻人愿意持续投入到公益性活动中。吸引新的志愿者从事志愿帮扶活动不甚容易,这样如今奉献的志愿者老人无法确保自己在年老以后仍然可以获得帮助,这也是“时间银行”的一大弊端――循环周期长,单纯靠短时间的项目运作很难保证它可以长期运行。

当然,它的出现必定有它的优势和可操作的环境。

它充分满足了当今社会的养老需求,大部分老年人仍希望在家养老,机构养老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老年人进入另一陌生环境,他的娱乐活动、朋辈群体都不复存在,难免会感到孤独和闷闷不乐。而空巢家庭与日俱增,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减弱。面对此现状,“时间银行”互助循环养老就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一方面,它能够保证老年人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周围的关系结构无需重建,老年人生活在一个正常熟悉的社区中,仍是一种自由的家庭式生活,同时可以得到周围邻居的志愿帮扶,减轻生活中的压力;另一方面,这批低龄老人处于退休却精力充沛的阶段,他们有时间精力提供志愿服务,“时间银行”也为那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奉献自我、实现老年价值的机会,大部分人也很开心自己的老年光景仍然可以发光发热,同时他们奉献于这一养老模式,也将得益于该模式,为自己以后的居家养老生活做铺垫。

于社区而言,“时间银行”循环养老模式可以形成一支富有爱心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便捷管理,这也是社区文化营造,一旦成功,该社区将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于政府而言,该养老模式依托社区,发挥居民各自的能力,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且能够弥补机构养老、家庭养老的不足,社会将更加稳定更加和谐。

篇5

【关键词】农家养老民间养老养老模式

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还在以3.3%的速度增加。按照国际公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者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我国已在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之列。而且我国老龄化速度已居全球首位。

显然,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让许多家庭思考,而老年人则最关心的是选择怎样的养老方式适合自己。目前,我国的养家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以房养老”和“民间养老”等是一些新型的养老方式,而农家养老是民间养老的其中一种形式。这些养老方式中社区养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农家养老等则是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一、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之处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是现阶段中国人的三种主要养老模式,但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1、家庭养老,独生子女负担加重

家庭养老作为几千来年一直延袭的传统养老方式,目前仍占主导地位。但对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对夫妻给4位老人养老,其压力的确很大,家庭养老的弊端开始逐步显现。到2020年,我们将要呈现一种8421的家庭结构,即一户家庭中有8个老人,下面是4个小老人,然后是2个青年加一个孩子,这种倒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更多途径的赡养服务,因为指望子女赡养已经非常不现实了。

2、民政机构养老,人满为患,政府不堪重负;民间机构养老,年年亏损,步履维艰

机构养老包括民政机构养老和民间机构养老。

首先,民政机构养老即按照计划经济的办法办养老事业,是国家民政部门着眼于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救助,其范围有限,基本局限于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孤寡,根本无法满足大多数老人的入住要求。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5亿,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可实际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只占了老龄人口的2%。如浙江省目前各类养老机构1957家,就算往大估计:每家养老院有150床位,也只能解决22.5万老人入住。但想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却有30万,僧多粥少,现有床位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因而民政机构养老政府负担重,管理也难以有效率。

其次,民间机构养老,步履维艰。如位于奉化市河头路的99老人乐园是浙江省最大的民营养老院,一期投入1400万元,占地15亩。99老人乐园自2003年开办以来,三年亏了200多万,院长王雪飞介绍,投入养老院的1400万资金中,除了900万元是自有资金外,有500万资金是向别人借的,光这些钱的利息,一年就要60万元左右。而养老院现在的收入远远抵不上开支。养老事业虽然是一种慈善事业,但是进入其中的民营资本也应该获得合理的利润,而目前的现状是,社会开办的养老机构大都处于亏损状态。

3、社区养老,未来趋势,但眼下发展迟缓

我国正在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前面所述的家庭养老用的钱是家庭的,将来的居家养老则很多方面是靠政府来实现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得老年人住在社区也可以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而社区护理站的财政、设施、护理人员等方面的问题则由政府来解决。届时,老年人住在自己的家中,由社区上门提供所需服务。这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集中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两个优点,既满足了老人的“恋家”情结,又减轻了年轻人的负担,同时还节省了养老福利设施的投入。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社会现状的养老模式。

然而,社区养老目前服务的对象覆盖面不广,原因是经费筹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社会福利彩票的福利金,而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社区养老难有大的发展。因而需要探索更有实际意义的新型的养老模式,如:农家养老。

二、农家养老是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随着社会福利范围的扩大,我国全社会的老年人都被纳入了社会福利的保障和服务对象范围。这样,我国老年社会福利范畴就包括所有为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生活所采取的一切举措。而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这三种主要养老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改善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因而应该探索更适合国情的新型的养老模式作为这三种主要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

农家养老是上海巾帼服务中心等家政公司两年前发起的一项颇具创意的养老项目。它吸引了上海许多老人和家里有老人的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而又需要一定照顾的老人。

1、崇明“寄家养老”,既解决农家女就业,增加收入,又让老人得到照顾

崇明“寄家养老”这一模式的产生缘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名叫沈晓多的崇明妇女在上海一家医院为一位62岁、身患多睡脑梗的魏老太做护工,已经换了17位保姆的魏老太对沈晓多很满意,后来沈晓多因要回家务农不得不回崇明,于是便提议让魏老太夫妇搬到崇明自己家中,这样可以两不耽误。到目前为止,已经搬到崇明一年多的魏老太夫妇对崇明的生活很满意,病也减轻了很多。他们将位于上海市区的房子出租,所得收入扣去在崇明寄养的护理费还略有盈余。

这个项目从04年10月份开始,最初是崇明县妇联的同志提到,崇明有许多35岁至55岁的富余妇女劳动力,这些人没有多少文化,很难到外地找工作,也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离开家乡。而这些人中,大部分人家都有几间闲置的房子。相应的是,很多上海市区的老人又找不到合适的保姆。于是,上海市家政“绿色联盟”便想到将老人请到生态岛上养老的办法,让老人们住到农民家中,由这些农家妇女对他们进行护理,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这样既可以解决崇明妇女的就业问题、增加她们的收入,又可以让很多生活不便的老人得到照顾。

2、竹乡安吉,64户农家接待老人养老,老人愿意,费用合理

中国竹乡安吉泗溪村,徐云玲的家在村子的西头,贴着山脚而建,两层小楼;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茶花和枇杷树,屋前的晒场有半个篮球场大,晒场上随意地摆着几张竹椅。今年春节前,一位杭州老太太来到徐云玲家中养老。她中风瘫痪,在医院里住了七八个月,看病花了十多万;刚来的时候,话也不愿意讲,手脚都不能动。徐云玲既是保姆又是护工,天气好,就把老太太抬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四周的青山。现在老太太恢复得很好,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手脚也开始动了起来。

徐云玲家接待城里老太太养老的消息,很快在泗溪村和附近村庄传开了。有64户人家登记接待城里老人。由此,村里成立了五人领导小组,为了规范养老标准,村民们委托五人领导小组起草了八条《养老服务公约》。考虑到老年人生病需要急救,五人领导小组上门与百丈镇人民医院进行了联系;医院表示,只要城里老人来泗溪村养老,看病随叫随到。

城里老人感觉,这儿住得实惠,一个人25元住一天,包吃,包住,每次都有四菜一汤,早上还有馒头。费用合理。

3、田园养老,买下“城仙居”乡村公寓,“豪华又经济”,“隐居”天目山,重归自然、养老休闲

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养老除了自然资源优势以外,由于其低廉的土地成本和人力成本,相对于城里养老院五六个人挤一间房间而言,“城仙居”乡村公寓是“豪华又经济”,所享受的生活品质更是完全不同。

今年65岁的张教授和老伴这个夏天都没有在杭州的家里过。他只是花了5.5万元,就在风景秀丽的天目山九思湖畔安了一个新家。这个新家正是由联众公司开发的“城仙居”乡村公寓之一。

在这里,张教授和当地村民一起,吃的是自家菜地里种的菜,喝的是天然的山泉水,过着的是真正远离城市喧嚣、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想念儿孙了,打个电话,就可以叫上他们周末一起过来住住,真正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又还能让孩子在乡村里亲近自然,体验乡间快意。就像张教授说,“这样舒服的日子,当然不想回杭州了!”

三、推行农家养老的具体措施

看来,农家养老、寄家养老、田园养老是一种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老人前来吃、住、游、玩、购的旅游型的养老形式。显然,富了农民,喜了老人,乐了政府。在解决城乡统筹,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旅游扶贫,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地方,尤其是上海、江浙一带,已经开始了农家养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家养老服务中也有一些问题:一是养老点是乡村,往往离市区较远,子女看望多有不便,且老人生病时,就医不如市区方便;二是整个养老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何解决,一旦发生老人受伤、被虐待等一些极端事件,谁来承担责任?三是从事农家养老服务的队伍优待提高,如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护理技能,对老人精神慰籍的重视不够等。

农家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养老项目,要在社会推行,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家庭等诸多方面为其创造条件。

1、政府介入,政策扶持,适当提供交通设施和必要的老年福利设施

将养老点尽可能设在离市区较近的郊区,便利交通。并将老人从对象上分为能自理和半自理、不能自理,小病由乡镇医院的医生上门诊治,大病回城里治疗。

但这项事业光靠民间来做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据了解,从05年开始,杭州市上城区率先在全市推出社区养老计划,由政府先期出资100万元,向民间机构购买服务,由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如烧饭、洗衣、打扫卫生、外出陪护、陪聊、上门看病等,老人在自己家里也能得到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料。那么,市政府是否也应考虑资助农家养老这项事业呢!这可是一件出小钱,高回报的好事。适当提供交通设施和必要的老年福利设施,为农家养老这一模式的推行扫除一定障碍。

2、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农家养老服务队伍

对养老护理员要加强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老年心理学和按摩理疗的基础知识,学会从心理上为老人排解忧烦,从肢体上为老人解除疼痛,让老人感到亲情的温暖。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纠纷。当然,除此之外,应该在双方签有协议的基础上,为了保障双方的诚信,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组织进行相关评估和日常监管。

可以说,养老护理员的素质是决定农家养老事业成败的关键,应逐步建立职业资格等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农家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老人的氛围

“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应大力弘扬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农家养老点,对高龄老人可组织当地农村的中小学生与他们互相结对,为高龄老人带来生命的活力和热情;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通过服务人员或志愿者的读书、唱歌、聊天等方式,使老年人心情舒畅,减轻病痛带来的痛苦;对更多低龄健康的空巢老人,则为他们搭建丰富多彩的学习和集体活动的平台,使生活得以充实。

总之,中国正面临着急剧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以及养老机制、设施、方式的滞后现象,提出农家养老这一借助社会力量的养老方式、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思路显然是寻求如何科学地解决诸多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对杭州市100名独生子女的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达93%,有两类老人愿意采用农家养老模式。其中一类是患有慢性疾病,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占了调查对象的2%;;另一类是向往好空气、好环境、在意饮食健康的老人,占了调查对象的3%。如果这两部分老人能疏导到农家养老,将大大减缓机构养老的压力,对国家养老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06年6月10日,杭州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的文件,文件中提出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而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政府的关注,更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

【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国民政》2006年8月

篇6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这一现状使得社会需求结构整体发生改变,相应的居住住宅区的规划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因此,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目前养老模式的利弊,规划出适合老年人各方面需求的住宅区,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住宅规划;社区规划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趋势

人口老龄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长;二是指人口结构重心向老年人方向偏移,整个社会趋于老龄化。国际上,如果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可以认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5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0.4亿,2000年末达到了1.3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近1.8亿,按照目前的情况推测,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4.5亿(如图1所示)。可见,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规划出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社区,妥善安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未来发展趋势

二、 老年人的行为变化特征分析

1. 生理机能方面的变化。

老年人由于机体的老化,思维敏捷度会逐渐降低,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做事力不从心,严重的需要借助拐杖、扶手或者轮椅保持平衡;语言表达障碍,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完整、流利地表达给对方;自身协调性降低,容易磕碰或者跌倒等。以上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2.心理感知方面的变化。

人的心理活动是外界刺激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大脑的结果,没有感知觉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可见,感知觉是比较初级的心理活动,却也是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也是从感知觉的渐变开始的。老年人到五六十岁之后,听觉、视觉、嗅觉以及味觉等感觉系统就开始衰退,感知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的敏锐度减弱,从而影响了其对周围环境中信息的接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失落、孤独、疑虑、抑郁、恐惧等消极的情绪和情感。

3.行为特征的变化。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时间分配会有很大的改变,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不再受到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活动的区域本应更大。但是,从老年人自身的角度分析,他们一方面渴望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一方面又碍于自身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限制,不敢与人交流,因此,大多数时间他们都选择在住宅内或者社区公共活动区域度过。可见,良好的社区环境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条件。

4.社会角色的变化。

退休给老年人带来的工作角色的丧失是一项极大地改变,许多老年人在刚退休时有很强烈的不适应感,这主要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其公众角色发生了变化,即退居至社会公共活动的“二线”地位,一瞬间丧失了原来几十年形成了的工作生活习惯以及倾注于原来那个角色的全部感情,因此许多老年人常常会感到生活单调乏味,内心空虚,茫茫然不知所措。其二是由于其家庭角色的变化,退休后的老人缺失了经济来源,在家中地位骤降,从原来的“决策者”变成“依赖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年人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三、老年居住区规划的探讨

1.老年人居住现状的分析。

(1)家庭养老――家庭化模式。

家庭养老是我国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传统养老模式。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在自己原本的家庭会比较自由,不会有陌生环境的排斥感。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在经济上也比较划算,不需要任何社会硬件设施。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养老占据了国内养老模式的主流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养老模式的历史局限性就显现出来,特别是随着“421”家庭的增多,青年人家庭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家庭养老的弊端日益明显化。因此,家庭养老必将逐渐向社会型养老模式过渡。

(2)机构养老――社会化模式。

机构养老,即老年人自身或者家庭交纳一定的费用,由专门的养老机构(比如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将老人集中起来,由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服务人员对老人进行全方面的照顾。与家庭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为专业化、系统化,并且能够避免家庭养老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机构养老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是费用过高,中低收入水平的家庭负担不起,普及性不强;其次,养老机构属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跟不上老龄化的步伐,造成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机构养老也不能成为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

(3)社区居家养老――双赢模式。

不同于以上两种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是兼顾家庭与社会的养老模式,即在老年人不出社区的前提下,由社区的相关服务人员为其提供相关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一方面体现了居家养老的中不改变老人生活环境、不割裂老人社会网络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兼具社会养老中的在不影响子女正常生活节奏前提下,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显然,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年龄偏大、行动不便老人的需求,并且不改变老人的生活现状,使其在自己家中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正因为如此,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渐渐受到更多老年人的青睐,成为最适合目前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的养老模式。

2.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

可见,建立系统性强、功能完善、服务面广的养老体系已经成为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因此,为了确保老年人对自己的所去之处,都能够按照自身意愿毫无障碍的出入,老年居住区规划应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可及性。

可及性,即包括可感知性、可到达性以及可操作性三方面的含义,是老年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最基本原则。因此,在设计中应保证老年人可以到达尽可能多的地方和建筑物,并在没有辅助设施的前提可以无障碍的接近、出入和通过。

(2)安全性。

老年居住区的服务主体是老年人,安全性是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功能性元素。由于自身年龄、生理、疾病等方面的原因,老年人行动不便,对环境的感知力较低,对外界刺激的灵敏度不高,容易发生危险。因此,需要再规划设计中予以弥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3)安定性。

也即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力求保持老年人所熟悉的环境,在不破坏老年人空间归属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避免使老年人产生对外界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与不适应感,保证老年人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圈。

3.老年居住区的具体规划设计。

(1)内部环境(住宅)的规划设计。

① 内部空间结构设计。

对于多代人合居的大户型,为了保证老年人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可以采取“分而不离”的小套居模式,即将原来的大套型分为两个或者三个小套型,保留公共部分(比如厨房、阳台、大客厅等),使老人与子女之间既保留生活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便于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日常生活的照料。

② 楼层布局。

首先,老年人行动不便,楼层宜选择中低层,以方便老年人进出。另一方面,对于不跟子女住在一起的老年人,为了便于子女对他们日常起居的照料,两代人的住所适宜采取“上下型”、“邻居型”、“对门型”布局。

③ 细节设计。

细节设计,也即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出发,着眼于细部,确保老年人住宅的可及性、安全性以及安定性。比如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以防使用过程中由于地面凹凸不平等变化造成人身事故;老年人行走的通道两侧需要设置扶手和护墙板,以帮助各类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安全通过;内部装修应采用明亮和谐的色调,以弥补老年人视觉的减弱等。

(2)外部环境(社区)的规划设计。

① 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目前在社区内一般布置以下两类外部交往空间:

动态开放式:也即老年人进行健身、娱乐、交流等休闲活动的空间,按照其所在位置以及服务范围又可以分为组团级、小区级以及居住区级三个等级,充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的人口密度区域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

静态私密式:也即老年人寻求安静、零干扰的空间。目前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首先是利用社区内的绿地、住宅出入口等空间,以周围的树木为遮挡物,并配备凉亭、阅报栏、桌椅等基础设施,共同组成一个安静、舒适、私密的小空间,供老年人休息、晒太阳、遛鸟等等。另一种布置形式是利用人工或者天然的景观,加上富有时代特色的雕塑等特色建筑,充分体现了地域与时代的紧密结合,以此营造出一种兼具时代感与回归感的休憩空间。

②交通环境。

随着我国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交通的发展,致使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老年社区规划中,交通问题也逐渐成为重中之重。具体而言,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公共交通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公交,就目前情况而言,公交状况对老年人仍有许多不便之处,在规划时应注意汽车台阶的高度要适宜,公交站点的布置应尽量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等等。

步行环境设计:老年人行动不便,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就决定了他们出行大多以步行方式为主。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要避免漫长的路线,通过色彩对比、文字图案标示等手法强化空间的秩序感,以防老年人因方向感不强而迷路;路面应尽量平坦,避免较大的坡度,并且做相应的防滑处理;道路两旁设置长椅、扶手等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休息的场所。

③公共服务设施环境。

目前,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建设尚未纳入城市规划中,这就造成社区老年人设施不完善、数量分布不均、质量较低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了保证老年人有一个老有所养的生活空间,在具体的社区规划中,一方面应完善供养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娱乐设施以及教育设施四项硬件服务设施,与此同时,规划部门也应及时调整社区公建的配套指标,尽早使老年服务设施在城市规划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街道管理部门的核心力量,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的构建与维护中去,确保公共服务设施的后期持续使用。

④绿化设计。

从某个层面而言,社区也是一个内向型的生态系统,社区内的空气、水、植被、土壤等都是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元素。因此,为了维持整个社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加强社区内的绿化设计。在具体的规划中,居住中心应保证不少于15%的集中绿地,住宅与绿地应交差布置,特别是老年社区规划中,绿化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

四、结语

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阶段,我们应及早着手,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老年人人居环境规划方案,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胡志鹏,胡惠琴.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0,(9):38-42.

[2]李梁.浅析老年人生理机能与居住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03,29(1):12

[3]姜德珍.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变化与调试[J].保健医学杂志.2002,4(3):189-190.

[4]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72-74.

[5]徐涵.无障碍的老年人人居环境的实现[J].规划师.2001.17(4):91-93.

[6]李志民,宋岭.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M].2001.01.

篇7

(天津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居家养老模式,实践证明其弊端甚多,对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更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后对养老服务提升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和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基本现状,认为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引入“医养结合”机构模式,将医疗与养老功能相结合,是应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思路。

关键词 : 老龄化; 机构养老; 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09-03

收稿日期:2015-05-06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于20世纪末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而且老化速度快,1990年代以来年均递增3.4%。长期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居家养老的模式,实践证明其弊端甚多。现今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加上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矛盾重重,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则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的方式。而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医疗和养老分离。纵观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历程,对传统机构养老模式的更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后对养老服务提升的必然要求,服务整合和养老机构转型也已是必然趋势。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引入“医养结合”机构模式,将医疗与养老功能相结合,是应对我国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思路。

一、何谓“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内容的充实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更加关注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以区别于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突破了传统医疗和养老分离状态,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覆盖了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治疗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医疗健康保健服务项目。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慢性疾病、易复发、大病恢复期、残障及绝症晚期老年人,为其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是为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但医疗水平因人而异,因为一般对医疗技术含量要求不会很高,因而应当至少达到一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相比于普通的传统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中,服务内容除了传统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休闲娱乐服务外,疾病诊治、住院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一定水平的专业医疗服务项目也是“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最重要的服务内容。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服务的提供主体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多方服务主题资源,使其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与任务。一方面,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私人资本和慈善基金等)进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市场;另一方面,引导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志愿组织和其他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到养老服务提供中来,使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能够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得到适宜的、持续的医疗和养老服务。

二、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基本现状

.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等特点,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1.8 亿人,占目前总人口的 13.3%,其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一个亿,占目前总人口的 8.9%。与 2000 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中国 60 岁与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率分别上升了 2.9%和 1.9%。据推测,2025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将达到25.6%。纵观发达国家老龄化发展历程,都是属于先富后老或者富老同步,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却是未富先老,在经济尚不发达、仍未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特定的生理决定了其对医疗服务需求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显得尤为突出,庞大老年群体的医疗养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压力越来越大,人口老龄化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老年病专科医院和专科门诊规模小、数量少,大部分医疗机构仅对老年患者提供门诊和病重时的短期住院。近年来由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规划指导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给予支持和资金上的支持,许多城市的社区养老卫生服务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存在服务水平发展不平衡、业务能力有限、辐射面窄等问题,仅能满足其周边生活自理能力尚可的老年人的一般医疗服务需求。究其根源,主要由于社区养老医疗护理时间较短、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专业水平过低、人力资源缺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科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就曾经对媒体表示:社区养老除了缺少全科医生外,医务人员普遍素质都不太高。传统的养老机构同样也存在数量少、资金匮乏、组织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大多医疗设施配备简单,没有规范的医疗管理,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同样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实际需求相比尚存巨大差距。由于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照料服务分割、各级服务机构之间服务供给分散,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医疗卫生和社会照料处于分割状态,服务碎片化,最终导致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低。

据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都希望在晚年时期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得到生活照顾和医疗服务。通过宋宝安等对2 196位老年人的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是其最主要、最基本的需求项目,在问卷提出的问题中,医疗护理高居首位,比重达83.3%。而“看病难”的问题则是老年人尤为担忧的问题,占受访者的56.7%。问及原因,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全科医生缺少,老年病专科医院及老年病专科门诊少,医务人员普遍素质都不太高,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见,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时常出现小病大检查等不负责任的问题,给失能或半失能、收入相对偏低的老年人造成了“看病难”的困境,既耽误老年人的治疗,也给家庭增加了负担。据此,近年来国际社会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理念,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的过程中不需要不断变更养老场所,尽可能使需要不同程度照顾的老年人能长期在熟悉的环境中居住并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医疗服务,使老年人晚年最终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三、“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主要的创新思路和做法是针对有长期就医需求的老年人群体,从政策层面促成或者机构之间资源达成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从而有效解决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根据原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人均患有疾病2—3种,慢性病发病率53.9%,是调查人群平均水平的4.2倍。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的、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因而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发展“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事业引入了“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理念,步入了由居家养老模式逐步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阶段,许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纷纷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发展。北京市胸科医院改建为北京市老年病医院,北京市化工医院转为老年护理医院,开设了长期接受有病老年人住院的病区。上海市于1997年就已经设立的“88547”(拨拨我社区)的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温州市万福养老护理中心,由原温州万福医院转型而来,并且已完成登记成为温州市首家获批的“医养结合”民办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和社会老年群体提供临床医疗、急诊救助、康复、预防保健、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服务。重庆市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兴建了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由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州市友好医院、青岛圣德老年护理院等机构也开展了“医养结合”形式的服务。在“医养结合”探索过程中,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方式结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为自理、不自理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营养配餐、保健医疗、康复调理、修身养心等高品质照护服务,减轻家庭子女的负担,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由于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前述问题。综合以上分析,医疗行业属高投入、知识密集型行业,行业准入标准高,因此,以医疗机构承办养老或者依托医院转型为养老机构尤为适宜。由其开办养老业务可以依托自身医疗卫生资源,直接设置实行“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的老年人专门科室,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强化服务与管理,而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一批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医养结合”机构从而减少资金投入,缩短建设周期。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克服碎片化服务、增强服务的连续性,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在政府资金投入以及机构网点分布,引导社会资本(包括民间私人资本和慈善基金等)进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市场;另一方面,对以“医养结合”方式经营的医疗或者养老机构给予政策扶持,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规范等方面给予帮助,引导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和组织、志愿组织和其他公益组织共同参与到养老服务提供中来,并鼓励其用“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理念去经营,使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能够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得到适宜的、持续的生活照顾、健康监护、疾病治疗甚至临终关怀等医疗和养老服务。同时,明细的收费标准、公开透明的收费细则,国家养老、医疗保险的保障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如能结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把“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定点机构,并加强监管,使养老基金和医保基金能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将有利于老年人在负担得起的前提下享受到基本的养老和医疗服务,减轻社会、单位和家庭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郑晓婷.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分析[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3-14.

[2]王荣欣,等.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现状及医疗服务需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

[3]于卫华.“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4):91-92.

[4]刘国萍.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6-7.

[5]李健仁.大型医院扶持社区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8,(4):28-29.

[6]孙雯芊,丁先存.公立医院“医养结合”模式可行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7]刘红.中国机构养老需求与供给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4):59-64.

[8]邱刚.上海养老机构社会化运作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徐冬英,陈珊珊,覃秀英,等.广西养老机构现状调查[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4):110-112.

篇8

论文摘要:护理保险是针对急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问题所实施的,对陷于卧床不起等老年人,在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支援的制度。护理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的方式导入,各地方行政机构作为保险者,对40岁以上的国民征收保险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有义务给予经济和发展护理保险事业的支持与援助。护理保险的财政来源以国家公费和所征收的保险费为主。

    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21世纪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问题。我国在2001〕年已进人老龄化社会,虽然历史不长,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鉴于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健全,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上一些成功的做法,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老年社会保障道路。

    我们的近邻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进人老年社会。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同时作为21世纪老年人福利重要对策之一,日本于1997年通过了关于老年人的介护保险法,2001)年4月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日本关于老年人的护理保险制度可为我国老年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一、日本老龄化现状以及由其引起的问题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进人老年社会以后,老龄化速度进展非常快。1970年,65岁以上的老龄化率(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为7%,1994年达到了14 %a。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老龄化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9月为止,老龄化率是18.5%。预计2015年的老龄化率为26.0 % ,2050年将达到35.7%,老年人口在急剧增加;加之日本少子化问题严重,出生率持续低下,总人口将出现趋于减少的趋势,居家养老越来越困难,卧床不起、痴呆等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在不断在增加,家庭承担老人护理的功能越来越弱。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1993年全日本卧床不起、痴呆和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为200万人;2001〕年达到了280万人;2010年将达到390万人;2025年将增加为520万人。另一方面,随着女性外出工作的增多和护理者本身的高龄化,以往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能力显著下降。目前日本家庭从事护理的人员中,80%为女性,其中年龄超过60岁者为50%以上,年龄超过70岁者为20 %a,老年人护理老年人的家庭在不断地增加。

    护理期间的长期化、护理的重度化、护理者本身的老龄化等问题使得许多家庭面临长期经济和精神方面的负担,陷人护理疲劳状态,也引发了虐待老人、家庭成员关系恶化、因护理老年人而被迫提前辞职等等社会间题。

    由于家庭护理负担过重,加上老年养老设施数量不足,并存在服务质量的问题,许多需要护理的老年人长期住在医院(日本施行的是全民医疗保险),日本称之为“社会式住院”。“社会式住院”指由于护理设施与服务的不足和家庭护理的困难,许多不需要治疗但需要护理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对住院产生依赖,长期住院的现象。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994年统计,一般医院里住院半年以上的患者中,有60%的患者属于社会式住院,达10万人至多。由于日本2001〕年以前,老年人福利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分别独自执行,相互不整和,加之老年养老设施的不足以及服务质量的欠缺,每年社会式住院的老年人数量居高不下,造成了日气疼年国民医疗费用的高涨。1999年日本全国国民医疗费用为30兆9337亿日元,其中11兆275亿日元是支付给老年保健费用,占总费用的35.6%。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面对由于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与经济间题,以及到21世纪30年代将迎来的超老龄化社会,老后生活和老后护理对于日本整个国家和每一位国民将成为很现实的问题;而且依靠家庭进行老后护理也越来越困难。随着老后护理问题的逐步社会化,建立新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制度的要求就更为迫切。日本厚生省(现厚生劳动省)自1994年起,相继成立了“老年人护理对策总部”,由相关专家学者等组成“老年人护理*自立支援体系研究会”和“社会保障制度审议会”,对于建立新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其建议主要有如下几项内容:

    1.国家、地方政府负有确保护理设施数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其财政来源的责任。

    2.要尊重消费者(老年人)对护理福利设施的选择。

    3.实旅保阶方式.偿付就是交付保险费用的回报。因此.人们对偿付的要求就变成了一种权利。保险方式能给人们带来偿付,且偿付可转化为交付保险费的回报的权利意识。

    以上建议为日本现已实施的护理保险法和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1997年12月,日本通过了护理保险法,并从200()年4月起,施行了护理保险制度。护理保险法和护理保险制度已成为日本21世纪老年人福利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安置福利制度一日本旧老年福利制度

    日本养老事业的发展可追溯到江户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二战以后实施的“安置福利制度”是有关老年人的主要的福利措施,并一直沿用至2000年。

    “安置福利制度”是日本自1947年开始实施的社会福利方面的主要制度。其中关于老年人福利主要是指:凡是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如果希望人住特别养护老人院等社会福利设施,须向所居住的地方行政机关提出申请,随后由地方行政机关决定并安置该申请人人住指定的老年社会福利养老设施;相关社会福利养老设施接受地方行政机关的委托,并可得到国家发放的安置费和安置委托费,并利用这一费用来进行经营和管理。由于该福利设施在经营资金方面有国家公费支给,因此运行较为安定,但在一定程度上经营手法不灵活,服务质量不高,并存在经营积极性欠缺的问题。

    “置福利制度”主体是地方行政机关和福利养老设施。作为福利养老设施的享用者(老年人)处于被动的,被安置的地位;并且,由于很多社会福利养老设施提供的服务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利用者大多数是收人水平很低的、不得不人住的老年人;另外,“安置福利制度”的服务对象有一定的限制,带有一些扶贫的性质,并不是所有国民都可享用。

    “置福利制度”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1.福利养老设施的享用者没有选择享用的权利。

    2.福利养老设施的享用者和福利养老设施经营者的权利关系不明确,福利养老设施的享用者应享受的护理服务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3,“安置”主要是行政机关与福利养老设施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福利养老设施的享用者即被护理对象的个性与要求被忽略,福利养老设施所提供的服务通常被统一化,福利养老设施的经营也受行政部门的限制,很难发挥其主动经营的积极性。

三、护理保险制度一日本新老年福利制度

    由于日本老龄化的发展相当迅猛,以往的老年人福利制度与老年人福利养老设施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人们对老后的护理抱有不安,而且随着卧床不起和痴呆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往的居家护理已变得非常困难。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日本1997年通过了关于老年人的护理保险法,并于2000年4月开始实施了护理保险制度。

    护理保险是针对急速发展的老龄化实施的,对陷于卧床不起等(需护理状态或需支援状态)的老年人,在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支援制度。其服务方式分居家服务(14种服务)和养老设施服务(3种养老设施)两种。

    护理保险制度以社会保险的方式导人,各地方行政机构一市、村、镇作为保险者,对40岁以上的国民征收保险费,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有义务给予经济和发展护理保险事业的支持与援助。护理保险的财政来源以国家公费和所征收的保险费为主。

    (一)护理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1.实施主体

    日本护理保险的具体实施主体是地方自治体的市、镇、村及特别行政区。国家、都、道、府、县和医疗保险公司支持和协助市、镇、村。市、镇、村作为实施护理保险的窗口,承接被保险者的护理申请,通过对申请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后,委托由保险、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来认定申请人是否需要护理,最后制定护理计划。

    2.适用加人对象

    日本护理保险的适用加人对象分为第1号投保者(被保险者)和第2号投保者(被保险者)。

    第1号被保险者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全员加人。

    第2号被保险者40 - 64岁的医疗保险加人者,全员强行加人护理保险。

   3.护理保险制度的服务内容及方式

    首先,地方自治体的市、镇、村对投保者是否需要护理进行认定;在此基础上,向投保者提供居家或人住养老设施等多样化的医疗和福利服务;地方自治体的市、镇、村下设的‘.护理认定审查委员会”对护理申请人的自立、要支援、要护理度(1-5级)等各项要求进行判定;根据判定结果向申请人提供偿付。偿付方式分为现金偿付和实物偿付两种。

    现金偿付是被保险者的护理由其家属进行,没有利用护理保险所提供的服务的情况下,保险者以现金的形式向被保险者提供用于住宅改建,护理用具的购置等方面的保险偿付。

    实物偿付是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保险者向被保险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或养老设施护理服务的保险偿付。

    4.护理保险制度的财政来源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财政来源分为3种。

    第1种为公费,占全部护理保险制度财政来源的50 %,其中国家为25 %,都、道、府、县为12.5%,市镇村为12.5%。

    第2种为被保险者交付的保险费,占全部护理保险制度财政来源的50 %,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交付的保险费占17% ,40一64岁人群所交付的保险费占33 %。

    第3种是被保险者在享受护理保险提供的服务时,所交纳的10%的费用。

    5.护理保险制度的保险费

    第1号被保险者的保险费基本标准为2901〕日元/月,保险费的金额根据本人的收入情况分为5个等级。每年退休金为18万日元以上的第1号被保险者的保险费可从退休金中扣除,其它情况由市、镇、村个别征收。

    第2号被保险者的保险费是其标准工资的1%左右,并根据所加人的医疗保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二)护理保险制度建立的主要益处

    1.护理保险制度把原来分离的老年人福利制度和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创建了一个方便、公平、有效的全体社会支援的老年人护理体系。

    2.护理保险制度以享用者为主,使享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并享受护理服务。

    3.能够向老年人提供综合的福利及医疗服务。

    4.除了国家福利事业单位外,鼓励多种民间企业参人护理保险护理事业,以达到向利用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5.把老后的护理内容,从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中剥离,逐步消除“社会式住院”,减轻医疗费用所造成经济负担。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机构养老;市场定位;支付能力;评估标准;资源配置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住养、生活护理等综合的机构,如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老年人服务中心等机构,在美国,根据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将其分成三类。

第一类为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24小时精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

第二类为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没有严重疾病,需要24小时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人;

第三类为一般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食和个人帮助但不需要医疗服务及24小时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

目前,虽然我国对养老机构还没有按功能进行具体的划分,但已经出现了具备上述不同功能的各类养老机构。

老年人作为我国社会一个巨大的弱势群体,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关爱这一群体,让他们得以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内应有之意。加快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是推动解决众多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的需要,机构养老服务的总体供求之间呈现严重失衡的状态,严重地制约了机构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

1 老年人对院舍服务需求大、增长快、要求高与全社会养老机构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我国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的状况和保有的存量,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不相匹配。截至2005年底,各地建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近39546家,床位149.7万张,收养老人1102895名。仅就床位数来讲,刚刚超过老年人总数的Ⅱ%,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尽管这几年我们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和场所,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计划”也建起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又增加几万张社区的养老床位,但与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比起来,还属杯水车薪。许多贫困、边远地区及靠民间力量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囿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等方面的限制,服务内容不丰富,显得相对单调、贫乏,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也有较大的差距。

2 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市场化定位与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老人支付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和评估标准的规范操作程序,加之政府资源配置的不足或缺失,众多养老机构在收住服务对象时更多地运用市场法则和市场定位,使得我国的养老机构住养服务出现了一种与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法则悖行的现象。

一方面是大量需要机构住养服务的老人因支付能力不足住不进来;

另一方而却是许多高收入但身体健康的自理老人占据了大量床位,在本该属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中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这种状况不解决,机构养老的方向就会偏离正确发展的轨道。

3 日益拓宽的开放的社会化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与相对禁锢、保守的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推进,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和经办来发展养老事业已不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由此“社会福利社会化”、“养老事业社会办”的发展思路和经办方式应运而生,为新时期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养老服务难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政府为此也提出了一些诸如“民办公助”、“公力、(建)民营”、税费减免等政策优惠原则和办法。但是,各地对国家提出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兑现的现象十分普遍,土地划拨、“民办公助”、水电优惠等在大部分地方形同虚设。政府提出“公办民营”,实行政事分离,但政府包办包管体制造成的高耗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弊病已成痼疾,由此造成在市场上完全靠政府资源经办的公办养老机构与完全靠自身力量经办的民办养老机构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中被无情践踏,结果是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公办养老机构进一步增加了躺在国家财政身上不思改革进取,得过且过的惰性。

4 机构住养老人对照料护理的专业化服务需求与机构中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最需要长期照料护理服务的失能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技能和生活能力不断退化,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老年性疾病越来越多,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的依赖性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专业化的机构住养服务应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机构收住此类服务对象,需要专业化的护理照料必须跟上,服务过程中各种专业知识、手法、技巧必须有充分的应用和体现。可是,反观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却与失能老人的专一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存在着巨人的反差。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现有的专业人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仅有2万人,与上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无异于杯水车薪,即使与上百万已经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相比,也是一技难求、难以应对的。

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养老服务机构的几点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机构养老服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坚持“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政府在为老服务中的基本职能和养老机构的基本服务功能,发挥政策扶持的强力作用,建立健全养老机构的服务规范和管理标准,加快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全面推动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养老机构发展和人性化服务的开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让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老年人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保障那些失能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正是“以人为本”的题内应有之义。把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及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上,应当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和情感慰藉需求等多方面的且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把满足那些最困难、最需要专业护理和长期照料的失能老人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上。这里包含两方面要求:  (1)就全社会老年人的整体来讲,应从人性化关怀的角度,合理构建最适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服务体系,那就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照顾为依托,以机构供养为补充,而不能以养老机构的发展代替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的发展,要在充分保障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基础上,把为少数失能老人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养老机构发展提供长期照料服务的养老机构发展提上日程。

(2)在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养老机构的社会福利和公益性质,确保政府的资助扶持,首先把最需要机构长期照料服务的失能老人请进来作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不能完全靠市场定位,把经济效益摆到首当其冲的位置,忽视了社会效益。

2 要加快制定并全面落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法规和政策

前几年,为了支持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法规,基本涵盖了支持养老机构建设、规范机构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以及文化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内容,为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十一五”期间还须继续加大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抓好督促检查,促进全面落实。

研究制定加快养老机构发展的扶持政策,目前须在几个方面狠下工大:

(1)要认真研究制定加快养老机构发展的宏观规划。各级政府应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地研究制定加快本地城乡养老机构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并把它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优先立项,统筹安排,调配资源,整合力量,从根本上保证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

(2)要对养老机构建设实施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在掌握的公益用地和建设用地中优先安排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用地,所有为老服务设施建设都要减免各种配套费。机构照料服务应享受税收减免等项扶持和优惠政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养老机构的捐赠,在计算单位税收和个人所得税前应准予全额扣除。

(3)必须把“民办公助”的政策原则落到实处。既要有宏观的政策原则可贯彻,又要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可依循。各级政府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职能转变,加大政府对养老机构发展的资源配置,积极制订具体落实“民办公助”的措施和办法,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不但要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而且要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机构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运行经费补贴,还要根据收住照顾的服务对象的经济支付能力,制订不同的补贴标准分类补贴相应的服务费用。在目前还缺少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的地区,政府则须全力担负起养老机构建设和服务保障的责任。

(4)积极推进“公办民营”的改革步伐。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改革过去政府对养老机构包办包管的僵化管理体制和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作法,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事业的改革,鼓励和指导各类公办为老服务机构的改制、改组,彻底消除公办养老机构过去那种人浮于事、高耗低效的弊端,要积极培育发展、规范管理各类养老服务的社会团体、服务组织等非营利机构及服务性企业,不仅新办的养老机构交给社会力量办,而且把原来公办的养老机构更多地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真正做到发展增量,盘活存量。这样才能促进统一、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的形成,使多种经济成分举办、多种服务形式并存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平等竞争中获得新的更快地发展。

3 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

全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的资源分配与资助,在机构建设中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吸引到老年人福利机构的建设中来,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和兴办为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态势。同时要培植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民间组织,把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入到为老服务中来,将为老服务的机构、设施和场所更多地交给他们去经办和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和政事分离,使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的职能,实现为老服务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增强养老机构的生机和活力。

篇10

【关键词】

老龄化;老龄产业;老龄地产;养老社区;配套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1. 老龄产业发展背景

我国自1981年至1999年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仍在加快,呈现高速、高龄等特点。未来老龄消费市场巨大,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2. 老龄居住产业发展背景及老年社区设计现状

作为老年人生活的基础及老龄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龄房地产业暨各类老年社区是解决老年人居住、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解决和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针对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特点和基本原则的研究刚刚起步,老年社区的建设标准也相对缺乏,难以满足开发建设需求,亟需在规划设计层面研究和总结,以指导越来越多的老年社区建设。

3. 老年社区的特点

老年社区相较普通社区的最根本区别在于:老年社区是硬件物理空间充分结合适老化软件服务的综合性、经营性社区。老年社区除了为老年人提供满足其身心特点的居住空间外,还必须为其提供完善、系统的适老化软件服务。

因此,老年社区需建设更多的居家、社区乃至机构型老年服务设施,会存在大量的后期管理与服务运营工作。由此可见,养老社区在居民入住后,将面临更加复杂、繁重的服务经营压力。

社区除了传统认知上的无障碍、适老化和设施设备的植入外,更重要的是将物理空间与软件服务充分结合,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及管理服务人员的运营需求。因此,养老社区的重点在于服务,养老社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

4.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原则

1) 老年人需求及社区服务的分类:

老年社区中配套服务设施的业态和产品类型定位应围绕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及服务进行。

老年人独特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决定社区所提供服务的门类,配套服务设施应满足服务的空间需要。

2)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原则

a) 向心化原则

老年社区中,配套设施是支撑社区内外老年人各类所需服务的物理载体。应保障对社区内老年人有较均衡的服务半径,使其能较快捷地到达并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同时使服务运营人员能够有效、快速地到达老年人家中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因此,社区配套设施应在总体规划布局中相对居中布置。

向心化的布局形式能够缩短老年人到服务核心的路径,在身体机能允许的情况下获取所需服务。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服务运营者的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进而提升服务品质。

b) 多核化原则

配套服务设施所面临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尽相同,如健康医疗配套主要服务于身体机能明显下降或需要护理的介助、介护型老年人,而日常生活服务、情感及育乐型配套等主要服务于活跃健康型老年人,甚至社区内部非老年人。

因此,配套服务设施的经营业态、服务对象、服务团队、运营模式均不尽相同。根据其自身特点将服务核心多点布局,有针对性地对配套周边人群提供服务,则能够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

c) 网络化原则

服务应满足社区内老年人“随时、随地、随意”地获取所需服务。配套设施以等级划分并合理布局,有利于获得较短的服务路径、较快的服务效率及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多级配套形成的网络化布局,可避免集中化服务配套设施造成的路径长、效率低等弊端。

d) 庭园化原则

大型配套综合体有利于集约功能、降低建造成本和时间。但老年人的方向辨识感逐步退化,大型建筑空间复杂,不利于老年人寻求所需服务空间。

同时,老年人在利用配套空间的行为上与年轻人有本质区别,可能将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消磨在各类配套服务设施中。

此外,社区后期运营中,如何让老年人充分利用和享受配套设施并在产生更多的消费,形成社区长期稳定的经济回报,也是老年社区区别于普通社区盈利模式的重点。

因此,配套服务设施的首先应与用地内外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充分结合,将服务载体纳入到景观环境中,形成园林化的服务空间,提升服务空间品质。

各单体以院落形式布局,有利于将进行同类活动的老年人聚集起来,提升社区及本配套设施的人气和活力。院落形成的半私密空间,有利于避免各类不同活动之间的相互干扰并限定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益。

e) 聚落化原则

老年人的活动一般具备明显的初始目的性和临时转换特征。即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比较明确地前往服务空间,中途可能在不同服务空间转换。

社区配套服务设施应根据服务业态种类相对集中地布局,方便老年人辨识和记忆、明确方向,较快地到达初始服务需求空间。同时提供方便的建筑内外交通联系路径,供老年人方便地进行服务转换,保证可达性和舒适性。

f) 分置化原则

配套服务设施根据等级差别,在服务半径、对象及方式上有明显差异性。

一级配套服务半径较大,往往内外服务兼顾且服务人数量多;二级配套服务半径适中,主要服务于社区内部人群;三级配套服务半径最小,主要服务组团内部人群,服务强度最小。因此,在规划布局中必须注重这些差异性。

一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社区与城市的交界面上,方便内外兼顾服务,发挥配套的最大效益。同时,使如医疗护理等设施中的人群不会与社区内部其他人叉,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设施中的老年人出现意外情况,也能相对快速便利地转介到社区外部,并最小限度影响社区。

二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各生活组团群相对核心的位置,便于健康独立生活老年人充分利用和享受设施空间及服务。

三级配套设施应布局在各组团核心或组团出入口,以最小服务半径和最便捷的服务支持组团内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g) 配套服务设施的复用性原则

老年社区中存在的大量自持性、经营性配套设施是对老年人物质及精神生活的有力支撑。但也使社区建设者和投资人要付出相对于普通社区规模更大、运营难度更高、服务更密集的建设、运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