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智能化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链智能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煤化工是我国煤炭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撑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也是许多重要化工品的主要原料,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能源、化工品的需求也出现较高的增长速度,煤化工在我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成为我国占主要地位的煤化工业,并于近年来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基于国内石油消费的增长和供需矛盾的突出,煤制油、甲醇制取烯烃等技术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加快速度,重点项目已经启动;结合当前煤化工业和未来发展新型煤基能源转化系统技术的需求,多联产系统及相关专属性技术研究己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点。我国煤化工业对发挥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补充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和满足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推动煤化工洁净电力联产的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新型煤化工在我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二、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焦化。受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从2002年开始我国焦化工业高速增长。2008年焦炭总产量突破200Mt,比2008年增加约40Mt,出口焦炭约15Mt,约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60%。 预计2008年全国焦炭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0Mt,产量达到240Mt以上。
据估算,2004年我国炼焦消耗原料精煤约290Mt,涉及洗选加工原煤约450Mt,约占当年煤炭消费总量的25%,已成为涉及原料煤加工和转化数量最大的煤化工产业。
我国炼焦工业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新建的大部分是技术先进、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焦炉,炭化室高6m的大容积焦炉已实现国产化,2004年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约占焦炭总产量的70%;干熄焦、地面除尘站等环保技术已进入实用化阶段;化学产品回收加强;改造装备简陋、落后的小型焦炉,淘汰土焦及改良焦炉的进展加快。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杜铭华等专家提出,我国煤焦化产业应在持续发展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竞争能力。2004年初,政府加强了对新建焦炉的审批管理,炼焦行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规范。随着国际、国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增长,炼焦工业继续呈现高增长,预计2005年,市场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空间,焦炭产量也将增加。
优质炼焦煤不足是国内提高焦炭质量的主要障碍,通过对低灰、低硫、弱粘结煤或不粘结煤的改质或科学、优化配煤技术,可以扩大和改善原料煤资源,实现在常规工艺条件下提高焦炭质量。
注重煤焦油化学品集中深加工和焦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焦化工业综合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对布局较为集中的大型炼焦企业,应在焦油深加工、剩余煤气的利用方面统筹规划,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经济生产。
污染控制仍然是当前焦化工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在严格取消土法炼焦,改造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型焦炉的同时,推动大型和新建焦炉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切实搞好环境保护。
--煤制油技术及工业发展
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的产品以汽油、柴油、航煤以及石脑油、烯烃等为主,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两种技术在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工程示范方面均得到发展。
(一)直接液化技术开发及工业示范工程取得进展
煤直接液化于50年前已实现工业生产,新工艺研发在国外已有近30年,积累了从基础工艺研究到中间试验的大量经验,我国对此技术的研究也已有20多年。
国内已完成高分散直接液化加氢液化催化剂实验室开发,该催化剂具有添加量低,催化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显著提高油收率等优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开发形成“神华煤直接液化新工艺”的基础上,建成了工艺试验装置,于2004年10-12月进行了溶剂加氢、热油连续运转和23小时投料试运转,打通了液化工艺,取得开发成果。适合我国煤种、煤质的CDCL直接液化新工艺的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已启动进行。
神华集团1Mt/a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于2002年8月批准可行性研究,2004年8月25日举行了开工典礼,目前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厂址在内蒙鄂尔多斯市马家塔,预计2007年建成。
(二)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
到2004年底,国内分别建成了设计合成产品能力为1kt/a、10kt/a的低温浆态床合成油(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并进行了长周期试验运行,完成了配套铁系催化剂的开发,完成了100kt/a、1Mt/a级示范工厂的工艺软件包设计和工程研究。低温浆态床合成油可以获得约70%的柴油,十六烷值达到70以上,其它产品有LPG(约5%-10%)、含氧化合物等。
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开发、运转是自主知识产权煤基合成油技术的标志性成果,对推动技术国产化和工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煤间接液化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在国外是成熟的,引进技术建设3Mt/a级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中。煤间接液化技术有较宽的煤种适应性,工艺条件相对缓和,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条件调整产品结构,或以发动机燃料为主,或以化工品为主,因此将会成为未来煤制油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煤制油技术及工业发展趋势
煤制油可得到质量符合标准,含硫、氮很低的洁净发动机燃料,不改变发动机和输配、销售系统均可直接供给用户。
目前,国内煤制油技术和工业化尚处于发展初期,采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两条途径推动发展速度。预计,2010年以前,利用国外技术和以国内技术为主的商业化示范工程都将有实质性进展,为2010年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打下基础。到2020年期间,我国将基本建成煤制油工业产业,并在国内发动机燃料供应和替代石油化工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煤气化生产甲醇及下游产品
2002年以来,我国甲醇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精甲醇产量达到4.41Mt,比2001年增加100%以上,比2003年增加34.9%。
目前,甲醇生产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建或拟建项目较多,规模大多在100-600kt/a,若全部建成,合计可形成新增生产能力超过7Mt/a,如果按照2004年的增长率,2006年的产量将达到7Mt以上。甲醇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快速增加已经引起关注。煤炭是国内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煤基甲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今后甲醇消费仍然以化工需求为主,需求量稳步上升;作为汽油代用燃料,主要方式以掺烧为主,局部地区示范和发展甲醇燃料汽车,消费量均有所增加。预计几年后国内甲醇生产、消费量将达到平衡,国内生产企业之间、国内甲醇与进口甲醇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降低生产成本对市场竞争显得更为重要。专家提出,发展甲醇下游产品将是未来发展方向。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有醋酸、甲酸等有机酸类,醚、酯等各种含氧化合物,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二甲醚、合成汽油等燃料类。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国内市场紧缺、特别是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甲醇下游产品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甲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是世界上聚烯烃生产和消费发展最快的国家,聚乙烯、聚丙烯生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以较快速度增长。2004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6.20Mt,产量达到6.27Mt(同比增加9.4%),当年当量消费量达到17.3Mt,乙烯及其下游产品进口折合乙烯约11Mt。预计到2010年,国内乙烯需求总量可能增长到21Mt以上,生产能力也会有较大增长。目前,我国石化行业的乙烯生产基本为石脑油法,国内聚乙烯工业处于供不应求、继续发展的态势,发展煤基甲醇-乙烯-聚乙烯工业生产路线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2003年以来,国内许多企业关注到甲醇制取烯烃(乙烯、丙稀为主)的技术的发展,并于新上甲醇项目中进行联产烯烃的设计。
我国甲醇脱水生产二甲醚的技术是成熟的。目前,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研究和试验正在进行,替代LPG作为城镇民用燃料被认为是更容易实现的利用途径。由于目前尚缺乏二甲醚运输、储存、燃烧等配套方法及装备的系列标准,一些企业在二甲醚生产能力建设方面持由小逐渐扩大的谨慎态度。
--煤气化生产合成氨
近年来,国内化肥市场产销两旺,2004年尿素产量达到19Mt,同比增长约16%,其它氮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磷肥产量达到约10Mt,同比增长约16%。预计2005年国内化肥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受化肥需求和价位增长的拉动,国内合成氨产量稳步增长,2003年达到39.24Mt,2004年为42.22Mt,同比增长11.4%。预计2005年国内合成氨、氮肥等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随着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发展和需求增长,国内化肥市场和价位持续走高,除氮肥以外,磷肥、钾肥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直接推动了国内合成氨的较快发展。
目前新建或改造的合成氨生产能力以150Kt/a-300Kt/a的规模较多,原料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受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制约,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预计将占到60%以上。
与建设大中型合成氨建设配套,煤气化技术也取得较大进步和发展。新建煤气化技术有:水煤浆、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于中小型化肥厂改造的流化床煤气化,加压固定床煤气化。中小型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所占比例正在逐步减少。
国内先进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发近年来也有进展,四喷嘴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正在进行工业示范,预计2005年完成Kt级工业运行试验;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正在进行中试开发;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正在进入工业开发。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将为煤基合成氨产业提供国内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推动合成氨产业技术的全面进步。
三、煤化工联产是今后产业进步的方向
煤化工联产是指不同煤化工工艺或煤化工与其它工艺的联合生产,前者如煤焦化--煤气制甲醇,后者如煤基甲醇--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煤化工联产的方式很多,归结其意义有:
1、回收、利用废弃、排放的资源或能源,同时实现污染治理。如废渣制建筑材料,废气燃烧或转化生产电力、热力等。
2、通过集成、优化不同工艺,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如化工合成与联合循环发电联产。
3、灵活生产和适应市场需求,如生产电力、热力与生产液体燃料联产。
4、新型煤基转化能源系统的开发,如生产洁净能源(电力、氢能)和实现以二氧化碳埋藏为标志的近零排放的多联产能源系统。
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煤化工联产是以煤基发动机燃料或化工品为主要目标产品,以生产过程的废、余物为原料或燃料,生产电力或热力作为工厂自用而不是当作产品销售,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综合效益的最优结合。
篇2
富士康大规模上马机器人项目是成本逼迫还是另有企图?一时间,人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不难发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持续高企,富士康从未停止过生产工厂内迁的进程,而这成为摊薄其综合成本的重要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在利用机器人部分取代人工后,富士康将真正开始将全球水平的制造规模、制造能力以及产业链结合起来,这将对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大有裨益。
事实上,在进行新产业布局的同时,富士康利用机器人部分取代人工的举动体现了当前全球制造产业面临的新战略格局。随着智能化制造、特别是3D打印等新兴制造方式的兴起,全球制造企业开始有计划地寻求应对这场新产业革命的举措,利用机器人不过是全球智能化制造发展进程中一个小小的尝试。
用机器人替代
在一度饱受外界非议的同时,富士康还面临着用工成本不断高企的压力。据公司大陆地区新闻发言人刘坤介绍,过去两年中,富士康大幅提高了工人工资水平,并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而这成为改变富士康成本结构的重要构成。以深圳为例,富士康一线工人每月底薪从2010年的900元涨到2012年的2200元左右(加班另算),两年内翻了一番多。虽然近年来富士康不断加快工厂内迁速度,但综合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对富士康的质疑,再加上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提高,使得富士康不得不思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郭台铭曾多次表态,将用机器人代替部分工人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2012年年初,郭台铭在考察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区时证实,富士康已经启动“三年内造百万台机器人”计划。
按照郭台铭的规划,未来3年内富士康新增的100万台机器人将用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取代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据悉,这些机器人主要将用在喷涂、焊接、装配等工序上。但也有观点认为,机器人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简单操作,但由于富士康很多生产工序比较复杂,在大多数中间制造环节,还是必须要用人工。
即便是未来制造环节中还需要很多的制造工人,但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已经确确实实让人感受到这家全球代工巨头的变革之心,也看到了未来制造产业变革的方向所在。
控制全产业链?
毫无疑问,富士康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这不仅得益于其行业相对领先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也是得益于其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劳动力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富士康对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控制能力被相对削弱,这使得其不得不加快产业发展模式转变速度。事实上,富士康开启机器人发展计划也恰恰是为了实现对整个发展模式的探索。有消息称,自从郭台铭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后,一些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机器人的富士康工厂已经显现出了效果。原先需要二三十人的组装线,如今可缩减到5人,所做的工作也仅是操控机器人,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机器人可持续工作,便于管理,有效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能。
这些信息似乎表明,大规模推行机器人应用计划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真正推动富士康启动这一计划的,却很可能是富士康战略发力点变化的结果。从传统制造业角度看,富士康当前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机器人项目是推动其自身转型的关键力量。郭台铭表示,在5-10年内在大陆将出现首批完全自动化的工厂,并在数年内通过自动化消除简单重复性的工序。
而在布局智能制造之外,富士康进行如此变革恐怕还有另外一个意图,那便是打造一个能够实现成本控制、产业链控制以及制造模式控制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环境。机器人项目一旦广泛开展,将为整个制造模式带来新的颠覆,形成新的制造组织方式。而实现机器人部分取代人工后,无论是管理成本还是使用成本都将大幅降低,这将是制造企业乐于看到的。此外,再加上本身对面板、装备制造等上游产业链环节的有效控制,富士康已经打造成一个全流程具备全球市场竞争的发展方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旦机器人新项目能够顺利实现,富士康有可能实现产业布局点的变革,机器人项目也有望成为公司的一个主营板块。无论富士康的机器人项目前景如何,其应用的确为整个产业发展带来了新鲜的发展思路。
别被智能化制造抛弃
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繁荣的今天,智能化等新型技术也开始引入制造产业,智能制造模式的兴起正成为改变整个产业格局的新产业力量。
就富士康而言,目前总投资接近30亿元的机器人项目已经落户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产业工业园,而在山西晋城,富士康的机器人项目也已全面展开。郭台铭此前表示,2016年定位为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的山西晋城富士康产值可突破500亿元。
智能制造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也就是说,这种制造方式的兴起是伴随着现代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基础之上的。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智能化制造的快速发展将为缓解整个社会的用工难题提供一种可参考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智能化制造也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创造转型带来了机遇。换句话讲,智能化制造的发展应该是对传统制造业模式的一种全新定义,数字化制造的时代已经到来。
篇3
泰富海洋工程装备(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富海工”)是泰富重装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正在投资建设的“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占地2200亩,制造基地所追求的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化,以及全新的商业新模式。此基地位于中国高端装备较为集中的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基地建成后,泰富海工将成为我国该行业内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中国制造2025”示范工厂、中国乃至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的标杆和先进制造的引领者。
目前,装备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装备制造各环节的“智能化”和“物联化”。装备智能与物联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智能制造的主流发展趋势,不仅将带来生产力的解放,更能释放出新的经济能量,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乃至不同行业带来深度影响。泰富在夯实现有企业技术基础的同时,也在智能制造的道路上开展了自己的探索。
变定制制造为流程智造
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陆域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按照功能布局,该基地分为七大板块,包括科研数据中心、联合厂房、移动厂房及调试坪、高端装备展示、超大件装配及模块组装、保税仓库、码头作业区。厂房建筑集成将运用绿色建筑、水源热泵空调、光伏发电等绿色环保节能技术,按照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建设。
在基地的设计上突出智能、数据驱动与物联化,结合绿色、新能源等新技术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研数据中心,其内部中央控制中心是整个基地的智慧中心,可对基地所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从产品下料到零部件加工、焊接、涂装、检测、装配、调试、展示、体验、发运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还将重点建设涵盖柔性制造及柔性生产线、智能化实时测控、智能化物流和零库存控制、信息化生产管理、大型机器人焊接单元的智能制造系统,以及辐射数字化研发创新平台、ERP系统平台、集团财务管控平台、客户服务平台及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企业管理门户的智能信息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变“制造”为“智造”, 并且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外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生产出一体化紧凑型高效装卸船设备、适应海上作业的高度稳定性系统、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化卸船系统等一系列先进产品。
“物联协同”实现平台运维
现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日渐成熟,滴滴打车、ofo等共享经济概念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便利。在装备行业领域内,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机器、人、原材料以及产品的联通正逐渐成为主流。泰富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在工厂内各实体和产品之间建立物联网通信系统,将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平台化运维。基于泰富现有战略布局,目前除湖南湘潭制造基地外,泰富在天津临港、安徽蚌埠、湖北沙洋等地都建设有产业化制造基地,各制造基地在智能化主旋律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协同系统的建设,将充分实现各基地内部和基地之间协同制造,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以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散料输送等大型成套系统设备为主的产品体系,其精细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为泰富实现产品物联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产品物联和制造协同的有机结合,将有效助推泰富平台化运维模式的实现,对企业建设具有实时感知、业务预测、信息反馈和智慧决策智能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智能服务”助推商业创新
装备制造行业特别是大型装备制造行业普遍面临着设计、制造、施工、服务相互分割及集成性差的现象,资金运转很难灵活开展。泰富集团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综合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到系统配套服务提供商的模式转变。这为泰富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同时也槭谐∠钅康目展带来了复合挑战。
伴随着物联网的普及,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产品的出现,原有行业内产业链上下游单一的业务模式将发生变革。以港机大型成套系统产品为例,其智能化和物联化的转型将使其运维方式更加多样,效能共享和效益分割将成为可能。通过与金融手段的结合,融资租赁这一装备行业现有主流金融模式将得以动摇和创新。
同时,伴随着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模式的普及,人在制造过程中的作用将逐渐往产业链两端延伸,泰富集团的工作重心也将向服务化转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泰富集团内部,由服务带来的数据等无形资产价值将会比生产设备来的更为重要。
主动适应海工装备发展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中国制造2025》将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成本优势,中国已经具备承接国际海工产业转移的条件。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就提出,未来10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标是:在产业规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上大幅提升,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推动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面对机遇与挑战,泰富集团顺势而起,先后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2015年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国家、省市等多个重大专项,被工信部授予“全国工业企业质量标杆”称号。
2014年,泰富成功晋级“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并跻身“湖南民营企业百强”第14位。
“全球布局”实现国际化转型
篇4
重庆市自2010 年以来,先后启动了“云端计划”、“大数据行动计划”及“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4 年,重庆市开展“制造业装备智能化提升行动”,通过政策引导,用5 年时间持续支持机器人等高端智能装备在电子、汽车和装备等“6+1”支柱产业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探索建立以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对端集成为特征的智能化制造体系。2014 年,重庆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近100 亿元,全市机器人企业已达60 多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近日,重庆市又出台了《重庆市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 ~ 2020)》,明确提出,到2020 年,重庆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要实现销售收入1,000 亿元以上,形成“研发+ 测试+ 制造+ 服务体系”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这标志着,重庆这座老工业城市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变。
智能制造政策环境持续升温
自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规划后,各工业强省和直辖市,立足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和阶段性发展规划,各显高招,纷纷出台有关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规划。
篇5
近年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在持续热议中逐渐被认为是大势所趋,其中与汽车制造业关联最直接、处于应用前端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企业创新实践的主战场。
据悉,在11月17日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召开的2016(第二届)广州国H电动汽车产业峰会上,就对国内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与趋势、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电机电控国产化趋势、充电设施及商业模式进行了研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对此指出,在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大趋势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总体大于挑战。
新生态圈的构建
所谓机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满足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二是国家战略和政策扶持的长期利好;三是新兴力量的加入有助于重构和优化产业格局。而发展电动车所面临的挑战,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补贴政策退坡和增速降低会带来竞争加剧;二是核心技术突破有难度;三是汽车新生态打造方面的挑战,包括产业链重构、技术法规制定和基础设施的配套等。
对此,长安集团新能源公司总经理任勇也表示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要突破以下四个挑战:一是充电体系建设缺乏统筹;二是实现“政策法规、用户需求、技术发展”三者之间的平衡;三是自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四是电池成本的压力。”
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万多辆,同比增长3.4倍。今年1?10月的销量为33.7万辆,同比增幅为82.2%,其中10月份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8.1%。同比增幅从连续几年的三位数回落到两位数甚至个位数,这其中有基数变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补贴政策退坡和严格管理的原因。
对此有专家对《汽车观察》指出,增速放缓的同时又有新的进入者,就像传统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一样,竞争会迅速升级。另外,外资企业在观望了一段时间后也开始发力,各大集团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并且凭借其传统汽车的基础和品牌优势,快速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所以,电动车的竞争将很快从蓝海变成红海。
技术完善
“我们在许多核心技术上并没有技术优势。现在不少互联网企业涉足汽车,选择的大都是电动车,于是给人以电动车比燃油车简单的错觉,其实不然。电动车同样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尤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如果不能取得突破,势必会重走市场换技术的老路。”王侠对《汽车观察》说道。
而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有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产业链,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到供应链配套、销售服务和使用环境配套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比如对充电桩的配套要求、电池的梯级利用和回收问题等。且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充电桩总数接近11万个,但车桩比只有4:1左右,与理想的配比还有明显差距。
另外,主机厂和自主零部件企业在发展初期风雨同舟,但国外电动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纷纷登陆中国,挤占市场份额,让刚刚发展起来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政策引导
在新的汽车生态构建方面,希望政府能有及时的规划、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以及技术法规的出台,让政府引导和调控的手与市场机制的手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对此,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也表示认同,并对国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目前因为新能源汽车仍然处在成长期,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继续给予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指导和扶持,特别是补贴和资金方面的支持;第二,在充电设施方面,希望国家能够给予土地资源及其相关政策,以及商业模式方面的支持;第三,汽车智能化的程度是越来越高,信息危险越来越大,特别是跨界的信息安全,我们建议政府在相关的信息安全上制定安全标准;第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阶段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建议对智能网联的分级标准进行研究;第五,国家应该有明确的法规体系,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些相关的规划和法律法规,比如怎么保障无人驾驶汽车路试合法合规,为智能网联汽车走向市场营造良好的环境。
对此,9月23日和9月29日,国务院总理连续主持两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取消市场限制、保证充电设施建设和问责管理懈怠三方面表明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强力支持。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指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10月26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其中一些阶段性目标让人振奋,比如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7%以上,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智能化之路
对此有相关专家对《汽车观察》指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激励下,产销将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格局。以广汽为例,广汽计划投资70亿元以加快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发展。到2020年,广汽集团的自主与合资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20万辆,占汽车总产销量约10%。
篇6
物联网热潮已经向家电行业蔓延
据长城战略咨询公司预测,家电和电力、电信并列为中国物联网产业中三个典型的行业。对于深陷同质化竞争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发展物联网家电可以开拓新的细分市场,提升利润空间,是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2009年以来,不少中国家电企业业已推出了物联网家电产品。
海尔在世博会期间展示其首款“物联网冰箱”,该款冰箱具有网络可视电话、浏览资讯、播放视频等多项生活与娱乐功能;海尔还计划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洗衣机、彩电、电脑等众多产品中。2009年,小天鹅公司开始生产物联网洗衣机,该产品能够识别智能电网运行状态及分时电价等信息,并调整洗衣机的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海信、长虹、美的等公司也在建设和发展其物联网家电解决方案。不少家电企业推出的互联网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一款物联网家电。
产品尚未标准化和商业模式不清晰
由于物联网家电仍存在不少技术难题未能突破,影响了其满足消费需求的能力。物联网家电的发展基础是家电产品的高度智能化,但是目前在中国家电市场,智能化程度高、智能运行效果好的产品仍属少数。物联网家电要求家电具有很强的对环境感知能力,但这些技术目前也并不成熟。比如,物联网冰箱希望能够掌握食物的保存时间,必须依赖贴附在食物上的RFID芯片,成本高而智能化程度却不高。
产品尚未标准化和商业模式不清晰是当前物联网家电实现产业化的重要障碍。物联网家电的突然走热,隐含着延续多年的数字家庭标准之争,一些家电企业推出的解决方案都是根据其自己的内部标准,难以得到行业的认可。
在中国国内标准上“e家佳”和“闪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两者都希望成为国家标准。而DLNA等国外的技术标准在中国的推广更是困难;英特尔曾于2006年在中国市场推出“欢跃”数字家庭技术平台,也并未成功。
由于物联网家电实现各项功能需要传感、芯片、网络等众多产业链环节的配合,涉及消费者、建筑商、政府部门、网络运营商、家电企业等众多主体,目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此外,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同样存在障碍,目前物联网家电还处在展示和宣传推广的阶段,短期内市场需求有限。物联网家电产品相对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仍然显得过于超前,影响了这些产品的普及。
把握转型机遇 争夺物联网话语权
篇7
科技: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的中流砥柱
3月11日,“推进银川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银川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正式落户宁夏银川。而说到银川以及智慧型纺织基地,不得不提如意集团。
目前,如意集团在银川建设了包括棉纺、化纤、面料、服装在内的智慧型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生产线。据悉其短期规划要完成300亿元投资;远期则要依托银川建设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契机,打造以科技纺织为基础的千亿级时尚产业集团。
回顾如意集团在银川的发展之路我们发现,如意集团在银川布了一个很大的局。2013年,顺应国家“一带一路”l展战略和宁夏内陆开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如意集团先后投资80亿元,建设贺兰现代纺织园区和综保区两个棉纺生产园区;2015年携手恒天集团,开始加速高端生产要素向滨河聚集;2015年8月,总投资22亿的年产3000万件衬衣300万套西装项目破土动工,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化柔性生产线,集30秒3D量体、个性化定制、智能化批量生产、3小时出产品等诸多特性于一体;2016年2月,总投资54亿元的年产12万吨高性能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乃全球规模最大、产量最高,采用智能化机器人生产,生产成本最低,可完全替代进口产品; 4月,总投资33亿的年产1000万米呢绒、1亿米色织布两个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2016全国智能制造示范项目;6月,年产15万吨碳纤维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如意集团结合银川大数据中心,与科教城北方联盟大学、银川大学、地质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办时尚学院,开设相关专业,打造从设计、研发、制造、品牌、人才培养、国际营销、私人定制、互联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的纺织产业集群。预计到“十三五”末,如意集团在银川将实现年产值600亿元,吸纳就业5万人,带动银川轻重工业比重由2:8调整为3:7。
作为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银川未来将在纺织领域实现一系列大发展,而如意集团作为银川纺织服装产业的中流砥柱无疑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于此同时,除了银川,如意集团在新疆的生产基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3月29日,如意集团90万锭数字化智能化纺纱项目安装启动仪式在新疆石河子市隆重举办,该基地是如意集团在科技纺织板块上的又一重要组成。
品牌+时尚:依托全产业链优势 最终成为“世界时尚集团”
3月15日,2017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展)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如意集团携旗下皇家如意、D’URBAN、Aquascutum、LESTERA、MANO garment complex、路嘉纳、庄吉等18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及毛、棉纺两条产业链整体亮相CHIC展,并隆重召开了“打造完整产业链条,构建国际时尚集团――《如意国际化战略布局思路和成果汇报》”会,大气磅礴的场面,重磅嘉宾的亮相带给世人一个“心怀乾坤、有品有料”的如意风范。
邱亚夫在会上表示,通过大范围、大规模的企业收购、并购,如意集团实现了从产业化经营到全产业链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于,要改变原有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管理、品牌塑造、网络终端、市场细分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向整个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张,形成细分的立体格局。
据悉,围绕棉纺、毛纺两条产业链,如意集团先后并购了国内外诸多该领域的优秀企业,将这两大产业全部打通。然而,完成制造业的提升并非是邱亚夫的终极目标,从产业链的上游走到下游,才是邱亚夫一直以来的愿望,也是现实需求。
虽然如意集团定位高端面料,从研发水平、加工工艺都有与国际高端产品一比高下的能力,但因服装品牌没有国际影响力,只能贴牌,利润都被别人拿走。提高企业自主品牌,提升产业价值,成为如意必然选择。但要创造一个全球耳熟能详的品牌,无论对于如意还是其它中国企业来说是个短板。“创立一个时尚高端的成衣品牌,短期很难实现。”邱亚夫坦言,眼下中国服装业无论是在创新还是设计能力上与海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如果没有几十年的积淀,光喊口号,是不可能的。”在邱亚夫看来,通过并购重组全球比较好的品牌服装企业、设计资源和研发品牌,来提升自己服装品牌运营能力,不失为一条捷径。
2010年,如意集团斥资约40亿日元收购了日本服装百年老店RENOWN瑞纳。曾贵为日本最大成衣运营商的RENOWN在日本2000多家专卖店中运营着30多个著名服装品牌。相对于“海外并购”这个词语,邱亚夫更愿意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来解释这一事件。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不仅是让如意集团进入了时尚领域,而且为如意集团培养了时尚设计人才,为发展自有品牌积淀了更多能量。
2014年如意集团成为德国男士西装生产企业PeineGruppe主要股东,拥有旗下Barutti和Masterhand等品牌;2016年10月,如意斥资约13亿欧元完成了对法国时装集团SMCP多数股权的收购,坐拥SMCP旗下Sandro、Maje、Claudie Perlot等众多轻奢品牌。拿下SMCP之后,2016年底,如意集团再次斥资1.2亿美元收购英国奢侈品牌Aquascutum雅格狮丹。
篇8
第三方研究机构普遍预测消费级和商用无人机将在未来5年达到数十亿美元规模。目前一级市场和产业界都对无人机赋予重点关注。从高通这样的芯片商到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都进军无人机产业。
智能化的无人机将真正“无人”,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目前无人机依然需要操作员控制确保正常安全飞行。智能化的无人机将变身“会飞的机器人”。智能化的无人机将摆脱操作员真正“无人”,降低应用的人力成本,完成危险任务或到达人/普通机器人无法到达的地方。
智能化技术包括机器视觉硬件/软件技术、人工智能、OS与固件等;
机器视觉能够让无人机识别周围的环境从而安全自动飞行躲避障碍,是最关键的智能技术。硬件机器视觉技术包括双目视觉、红外激光视觉;软件技术包括光流算法、图像分割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图形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能够提升无人机的自动化程度,更“智能”完成商业应用。OS与固件等软件技术是连结无人机计算芯片和软件算法的关键,目前有较为成熟的开源软件库提供开源算法代码供开发者。
硬件产业趋势是芯片化、集成化;软件产业趋势是开源+二次开发商;
高通/Intel/Nvidia都推出了基于自己芯片产品的无人机参考设计或样机。高性能计算芯片智能化的关键技术,随着芯片厂家涌入,硬件发展趋势是芯片化、集成化,将可能重复PC产业和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路线:上游芯片厂商占据产业关键地位并获取大量利润。中国企业联芯科技在智能无人机芯片领域也有一定投入,值得关注。在无人机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算法领域,已有一些开源软件社区存在,提供大量开源软件算法库。未来智能无人机软件产业将大概率重复开源社区+二次产品化开发商的商业模式,具备技术优势、能够提供差异化商业软件的厂商将脱颖而出占据产业链的上游。投资者可关注计算机和下游整机制造行业相关上市公司。
篇9
【关键词】物联网 RFID技术 M2M
1 什么是物联网?
近期,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中国台湾访问和在2010年工作年会上多次提到“物联网”,认为3G的商机下一步就是要锁定物联网,并会大力推动物联网。那么,物联网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物联网是指采用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无线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即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图1)。从这个定义来说,其实物联网并非一个新概念,比尔・盖兹在华盛顿湖畔的智能化豪宅,国内外运营商推出的手机支付、电力抄表等M2M应用都是物联网的雏形。如同互联网之初的单个局域网一样,现有的M2M应用也是物联网的构成基础。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或许这些预测过于乐观,但物联网的发展将会成就未来的一个巨大市场是毫无疑问的。目前,物联网技术尤其是RFID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大量应用,且应用仍在层出不穷。表1是常见的例子。
2 从M2M到物联网,运营商面临的困惑
如表1所述,笔者认为很多行业都有大规模的物理信息需要采集、加工、传输、上网。从这个角度看,传感采集设备本身的市场需求空间是极其巨大的,可见RFID技术在行业企业的应用将带给我们巨大的商机,这也正是资本市场或者运营商追捧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本质原因之一。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物联网的推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三大运营商目前广泛开展的贴近物联网应用的M2M业务而言,也只是处于一个开始阶段,甚至可以说M2M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概念培养期。此外,就一个新兴产业发展的轨迹来看,必须经过产业幻想、技术研发、应用试验和全面推广等四个阶段。目前来看,物联网处于第一与第二阶段交接处,即前景已经十分明确,但是技术研发与应用试验尚在进行中。从这个层面上说,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依然遥远,用业内某知名学者的话来说:“物联网要冷静一下,它虽然可以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没有那么快。”
在认清了物联网发展的局势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从M2M到物联网,运营商需要闯过几道关呢?运营商到底怎样才能从那个上万亿的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呢?笔者认为,作为通信网络的建设者和运营者,运营商在物联网建设方面具有先天的网络资源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要顺利跨入物联网时代,运营商还需要至少闯过以下三道关:
首先,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先发展M2M业务,为迎接物联网时代到来奠定运营基础。
物联网不是哪一家运营商就能搞定的,要建好物联网,运营商必须带动整个产业链或者说推动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这是物联网成功的重要保证。国内三大运营商现有的M2M产品都尚未成熟,只在远程监控等领域形成了具体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大部分仅具有感应和传输功能,并不具备物联网智能化处理的要求,目前各运营商也仅是单产品的销售,并没有形成整个产业的体系化运营,各种系统或设备间的互通也存在问题。因此,统一产品标准和数据接口,重点扶持M2M产品,推动完整解决方案的成熟,与交通物流、生产制造、汽车等行业应用相结合是关键。比如,南方某移动公司推广的安捷通产品就是一个移动运营商与车载物流行业应用整合的典型案例。该产品是结合了RFID技术和GPS导航技术的行业应用产品,该产品在南方某市出租车行业的应用,帮助出租车司机优化行车路线、减少空载率,同时其基于 RFID技术的防盗系统还可以帮助防盗和被劫。该产品的使用为南方某移动公司和出租公司都取得了较丰厚的市场回报。
其次,整合相关产业的技术标准,促进国家标准的建立,为物联网的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物联网既然是一个网络,那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基础,就像是互联网需要TCP/IP一样。但现实情况是,互联网、通信网和广电网已经构成了物联网的骨干传输网络,但与互联网的TCP/IP协议不同,物联网现有的RFID射频技术、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尚无统一标准,因此,整合相关产业的技术标准,推动国家标准的建立就成为了重点。据了解,我国已经与德国、美国、英国等成为了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这在我国信息技术领域是很少见的。在2008年ISO传感网标准全会上,中国提出的标准研究的框架包括应用、应用子集和运营支撑系统等都已经被接受。但是,目前定义框架内具体的标准,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去摸索。此外,由于物联网要求“一物一地址,万物皆在线”,现有的IPv4协议的地址资源已临近枯竭,因此推动IPv6协议的普及是解决物联网地址容量受限的关键所在。
再次,引入云计算整合改造中央核心处理单元,提升网络整体处理能力,为赢得物联网市场成熟奠定网络基础。
物联网智能化处理需要通过不同功能的M2M系统间的信息链路共享,由中央核心处理单元协同各系统共同运作,将智能感应融入到整个社会网络的运转之中。在这过程中,运营商可从建设基于云计算的M2M支撑运营中心入手,发挥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优势建立各M2M系统的关联协同机制,逐步提升运营中心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最终形成具备智能化处理功能的中央核心处理单元,以提供高速计算能力和容灾备份功能,从而保障整个物联网的正常运转。
3 结束语
在未来,智能化的物联应用无处不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自动收费、机场行李的自动识别、货柜自动跟踪管理、汽车防盗、居民身份识别、自动水电煤气费用抄录……这些具有颠覆性的变革都将有待于人们主动去开发和实现。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具备先天优势的运营商应该从整合产业链资源、规范传输网络协议和提升中央核心处理单元能力这三大环节开始入手,与产业链各方协调合作,共同推动物联网的成熟。
参考文献
[1]Grace Liang.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J]. 金卡工程,2004,8(10):40-49.
[2]吴雪霁. 把握“物联网”时代的三个关键点[J]. 通信世界A,2009(33):13.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 主要问题 路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79-03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互联网+制造业”的内涵
“互联网+制造业”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核心体现,其内涵是将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到制造业全生命周期,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最终以新产品、新业态和商业模式等形式构建成现代制造业体系。
“互联网+制造业”和两化融合方向一致。关于二者的关系,业界有很多判断,焦点在于到底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笔者看来,不管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核心都是两大关键领域,即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行业的深度融合,最终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支持制造业由大变强,所以,“互联网+制造业”实质上是两化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体现。
(二)“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特点
1.在线化。在线的生产,包括产品设计的在线实现,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在线;在线的交易,包括工业设计、采购、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等都在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在线的数据,采购、制造、交易等数据都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化,再进行数据的积累、挖掘和使用,并通过工业大数据指导生产、经营、交易和管理;在线的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生产和消费的互联互通,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实现终端消费者实时在线。
2.个性化。“互联网+制造业”削减了供需信息不对称,使得制造业逐步成为定制化生产,具有高度个性化、服务周期长、零库存、高度数字化等特点。未来,在C2B模式,即消费者驱动的商业模式下,生产制造系统必须具备柔性化、个性化及快速响应市场等特性,这将完全区别于传统B2C的生产制造模式。个性化不仅体现在设计生产环节,在销售和服务环节同样会出现个性化渠道和服务模式进行选择。
3.智能化。“互联网+制造业”时代,制造的智能化不仅体现在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等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更多的智能化体现在生产流程、业务协同、管理等领域。尤其是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如RFID的发展,移动网络的普及,工业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容易,而云计算等技术也使得大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高效,这些成为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基础。
4.生产小型化。当网络成为基础,个性化引导需求、装备实现智能化时,生产小型化随之得以实现。一方面,随着装备的智能化,可以通过人员减少、设备集成缩小制造空间,实现空间小型化;另一方面,个性化需求使得“少量多样”的需求增加,生产小型化更灵活、也有生存空间。同时,生产小型化更容易产生专业化的分工,将提升生产效率。
5.生态化。首先是设计的生态化,既体现在设计理念的生态化,又体现在设计过程的生态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予工业设计更多的创新主体和空间;其次是生产的生态化,智能化生产使得过程更高效、环保,对于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率也提到正向引导作用;最后是循环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制造业”给了各产业链条内部和产业之间交流互通的机会,逐步实现“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
二、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首先,缺少核心技术,a品低端。我国制造业的各类产业仍处于较高的分散状态。目前很多企业的生产成本高,消耗却没有减少,在很多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生产的产品很多都是贴牌生产,很多企业的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都需要依赖先进国家,出口的很多产品都不是我国的自主品牌。企业的利润十分微弱,主要的利润靠的是廉价的加工费用。随着近两年人工成本的上升,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其次,成本上升,人才缺乏。随着传统制造业城市的经济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员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加上现在很多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产品成本也随之升高与那些低成本产品的国家相比,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逐渐下降。
最后,创新能力欠缺。很多传统的制造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而是进行贴牌生产,根据客户的要求生产或者加工产品。很多企业在最开始创建的目的就是通过为其他企业加工产品来获得利润,对产品的各方面都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部分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一方面没能及时地转变经营理念,另一方面,因为缺少先进的技术支持而迫不得已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外来的新技术,使得企业的发展依赖外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企业。
(二)无序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目前,将制造业转型升级融入“互联网+”大潮,己成为地方政府认可的发展路径,纷纷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促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如福建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把工业互联网作为发展重点;湖南将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2015年实现全省移动互联网相关业务收入增长100%以上,移动互联网企业数量增长100%以上的目标;广东把物联网推进作为核心工作,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50%以上的制造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等。竞争虽然带来产业的蓬勃发展,但盲目布局则可能埋下长久隐患。政府要呵护支持新兴业态发展,但绝不能堰苗助长。在企业层面,很多制造企业纷纷涉及“互联网+”,但融入的程度深浅不一,有些只是炒作概念,谋求特殊收益,如在股市中已有大量上市公司一旦“触网”,股价就跟着高涨。制造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练好内功,互联网并不能彻底改变产品自身的制造规律和工作原理,不能梦想着手握“互联网+”利器,便可一步登天。
(三)应用基础薄弱
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处于快速升级、持续换代的发展阶段,由此将带来系统兼容、标准规范、升级维护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互联网+”融入传统制造业,涵盖了通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制造企业等多个方面,由于各方对信息互联互通、接入技术标准等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缺乏对标准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经验等数字化能力要素进行全面集成和充分融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第二,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两张皮现象。第三“互联网+”服务商虽然重视信息化产品研发与销售,但大多缺乏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不重视为制造企业提供总体设计、客户化开发、软件系统配置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整体服务,且多分布在设计制造和管理环节上,对制造业价值链高端的服务环节支撑明显不足。第四,“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尚未形成规模,服务能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整体支撑不足。
三、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思考
(一)企业层面
1.树立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互联网思维,是相对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价值、规则、机会,及其民主、开放、平等精神,对产品、市场、用户、服务、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就是要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来思考、处理、实践制造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特性,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主动变革生产与组织方式,积极开展网络营销,在用户层面,战略制定、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开展、组织设计和企业文化建设等都要以用户为中心;在价值链层面,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绕着用户需求和体验进行研发、设计、生产,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在员工层面,要与其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激发员工更加自主地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给员工丰厚的福利和良好的发展预期。
2.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一,进行协同创新。通过网络化协同创新平台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社交网络、大数据等新业务、新技术实现与用户精准互动,促进用户深度参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度协同,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推进定制化柔性生产,快速响应,迭代创新,实现专业化、细分化的长尾效应,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第二,重塑制造模式。利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以用户为导向、以需求为核心,进行经营策略变革,在计算智能、柔性制造基础上,通过信息控制生产模块的精细化切割与再组合,以及新的制造工艺,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降低甚至消除库存;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管理水平。
第三,向服务化转型。围绕拓展产品功能、提升交易效率、增强集成能力、满足深层需求等,向服务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在线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
(二)政府用
在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过程中,政府要主动作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增强信息产业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加强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研发;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SG)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等;加快安全可靠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终端产品研发与应用,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和安全可控发展能力;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应用形成重大信息系统产业链配套能力。
第二,加大创新支持力度。整合资源,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建设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创新成果的机制,推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成果在制造业领域的转化;支持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制造业工程数据中心、科学研究和试验重大设施、智能制造创新设计应用中心,促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着力健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体系,建设一批面向区域或全国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众设众包、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元创新发展;推进标准建设,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联合行业协会、科研院校等行业资源共建制造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联盟。
参考文献:
[1] 文芳.“互联网+制造业”是什么?[J].互联网经济,2015(06)40-43
[2] 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08)30-34
[3] 童有好.论“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5(09)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