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概念

篇1

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从国内市场进入国外市场,在国外设立多种形式的组织,对国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在一个或若干个经济领域进行经营的活动的战略。 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价自身资源和经营使命,确定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国际环境变化拟定行动方针,以求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所作的长远的总体的谋划。

跨国界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即国际贸易;特许,包括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及具有财产价值的知识产权的使用;劳务输出,包括市场广告、法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哈尔滨青冈县;靖河;概念性;规划设计;景观分区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在风光旖旎的通肯河西岸,青河县境内高山、兵陵、盆地纵横交错,大小青河、查干河、布尔根河及交汇河流乌伦古河横贯县境,旅游资源丰富。靖河位于青冈县城内,结合青冈县建设中等规模城市的长远规划,总体规划为“一河、一湿地、四区、七湖、七大景点”战略。一河即靖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河道规划总长10.6公里,东起团结鱼塘,西至三林场排水干渠。本次示点概念性规划河段东起消防队,西至原三林场氧化塘,是河道的一部分,为靖河青安路沿线南部河段。

1规划战略与目标

1.1规划战略:

1.形象创新:探索青冈印象,映射历史文化与时代窗口。

2.历史延续:加强乡土与地方文化保护。

3.步道交通:环河设步通,便利居民生活,形成整体活动空间。

4.环境共生:以人为本,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齐头并进。

1.2规划目标

1.战略目标

(1)通过靖河近期治理及青安路两岸人文景观建设,本地居民及周边游客前来形成兼具休闲生活与旅游功能的基础。

(2)中期通过河岸防护及景观的完成,力争成为精品河川生态景观。

(3)远期打造青冈县河川精品旅游、休闲路线,形成区域性河川景观带。

2.总体目标

以靖河综合治理为契机,以生活、生态、人文创新带动青冈环境质量的完善及提升,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区性城镇生态景观河。

2河道景观概念性规划

2.1规划范围

结合地形、排水及造景不同需求对水渠进行不同程度地拓宽,河段平面宽度控制在15米、20米、25米、30米等几个设计范围,水渠南边及路北边两侧的绿化即整个河道宽控制在100米内,少占耕地。本段规划包括青安道路及沟渠总计39.75公顷。

2.2规划布局与空间结构

以河渠为轴,沿青安路规划三个区段,共六处节点,总的空间结构为一轴三区六节点。见图1。

1.一轴

即沿河景观轴。绿轴与蓝轴的交相辉映。

三区

生态防护区:接近消防区等机关企业用地,以防护为主。且是靖河南北与东西转折的入口。

人文区:主要是沿河的水景文化休闲河段。

(3)未来发展区:有生态资源,重点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3.六节点

以河为面,节点穿成线,点线面结合整体打造靖河景观带。

(1)青冈印象:打造入口标志。

(2)听水空间:滨水景观启动区。承上启下。

(3)雅景看台:丰富的水景景观文化,是打造重点。

(4)水月广场:是中心地段,人与自然共处洗涤心灵之所在。

(5)绿影景廊:以丰富的绿化软景观为主,打造碧水连天的绿色景区。

(6)花神美境:不同色相植物组织色彩斑斓的植物景观。

2.3景观分区

2.3.1生态防护区

本区以带状空间为主,以林荫道为基调景观,结合微地形,沿河两侧夹景成幽静氛围,主要体现三点内容。一是作为景观河渠的入口,进行形象品牌的打造。二是主要种植木本类植物,进而形成生态林防护区段。三是结合林荫广场与沿河步道等提供人流空间,形成“晨昏交替绿生翠,四季更叠叶望人”的景致。本区主要安排节点景观“青冈印象”与“听水空间”。

“青冈印象”特色景点在青安路靖河东入口,临近水面,作为体现青冈时代精神的窗口。即要突出青冈的特色文化,又要借此体现青冈的气质及宣传展示作用。主景为大型开放广场与河畔步道。广场内设树阵,梯形绿地、大乔木等体现丰富景观特色,在主入口处设计停车场,设大尺度休闲广场,使其成为青冈独特的人文历史风貌的窗口,如图2。

木本类植物园沿榶槭路蜿蜒曲折,经百草园、百花园、红叶园等,形成生态经济林防护区段。林中漫步,有“近揳同窗踏青缨,远眺山水托浮云”之意。水面空间开发“听水空间”主要景区,利用花架、置石、花样铺装、花台、台阶、水上平台等元素组织景点,塑造不同的水上活动空间,是人们亲水,听水的好去处,正是“与谁同舟渡,达岸不思归”[1]。

2.3.1人文区

充分挖掘青冈的人文地方文化,整理水系,处治驳岸,加水生植物,并设架空木桥,设置垂钓与观水平台、观景台、紫气东来亭、荷花池、诗仙醉卧、水韵广场、虹桥揽月、五彩园、曲水流觞等景点,开发水上空间。岸边沿途设松柏情深、桦林诗韵、柞林小驻、丁香园、百果园等自然植物景区与水体景观有机结合,主要开发“雅景看台”与“水月广场”两处节点景观。营造亲水、近林、怡人的浓郁风情。

2.3.1未来发展区

在靖河下游,自然景观优越,规划主要强调植物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预留花阶草地,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与上区的自然景观对比,本区更加突出草花类大面积色块的设计。又因本区西部紧临湿地区,故考虑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也更加注重河道生态保护。主要景点有之仪钓台、林中幽境、花海、对花台以及大块的花带等。重点处理的节点景观为“绿影景廊”与“花神美境”。营造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如染,冬季有绿的季相丰富的四季景观。

3绿化规划设计

遵循以乡土树种为主,尊重自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合理布局,整体优化,选择利于河道治污强的植物;种类多样,远近结合的原则规划。绿化重点围绕点线面组织绿化,重要节点重点设计,形成季相变化的绿带和滨水景观特色[2]。最终形成以景观生态、环境、美学理论为指导,尊重人文、社会、自然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植物生态结构,体现出生态功能完整、区域特色显著、文化内涵丰富、季相景观鲜明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侯长志,张志锋,孙同华.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初探.《消费导刊》,2008.2:P197

[2] 张博涛.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环境设计.《建筑规划与设计》,2012.8:P201

篇3

1精益化管理的概述

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源于企业的精益生产,它是以人为本,按照顾客的需求确定产品价值结构,并且及时地生产与供应,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战略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后勤部门为全校的日常活动提供给物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等活动。在我国实施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也要遵循该原则,即在坚持公益性、三服务、两育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精益化理念,改变高校传统的粗放型后勤管理模式,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人事问题以及质量管理问题等难点。

2高校后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要实现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利用市场竞争规律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组织的效益,降低高校的成本负担,以便高校集中精力发展教育,但是截止到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落后,对精益化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认为实施市场化会破坏他们稳定的工作状况,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过程中表现地不积极。归根结底,造成后勤管理人员如此观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精益化理念的正确认识,他们认为实施精益化就是要取消他们的稳定工作关系,使得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为此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实施市场化后勤管理模式,担心实施市场化管理模式之后会影响到高校的各项日常工作,破坏高校原有的平衡关系。

2.2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后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市场规律在满足公益性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最明显的就是校企不分,后勤管理收益与高校挂钩,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没有脱离高校。比如后勤投资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则完全由高校承担,从而会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风险。

2.3后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纵观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员是由高校的其它岗位走向后勤管理岗位的,他们缺乏后勤管理经验与知识,导致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后勤管理知识,尤其是缺乏管理知识,他们不能科学地处理管理工作中的事务;二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前提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建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三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在实施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后勤的市场化运作改革,将后勤的经济效益作为改革的重点,却忽视了高校后勤的本质特点,即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3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具体对策建议

精益化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后勤管理组织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高校后勤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

3.1创新高校后勤工作理念,创建精益管理文化影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因此在高校中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就要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思想进行革新:首先创新后勤员工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精益化管理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精益化管理模式不会降低他们的个人收益,反而会增加后勤工作的个人收益。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该理念的正确认识;其次高校要创建精益管理文化。精益化管理文化是精益化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浓厚的精益化文化,可以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进而使得员工在内心深处具有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当然精益化文化的构建需要完善的战略流程。高校后勤战略是后勤发展的规划,是规范高校后勤流程的具体指导,因此高校在制定战略流程时一定要让员工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员工对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

3.2建立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后勤具体工作的红头文件,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高校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依靠管理创新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的管理最终需要人来完成,因此高校要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精益化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二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实施的是行政管理模式,即高校后勤运作从不考虑成本支出,而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市场化运作,需要高校后勤的所有活动都考虑成本因素,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利用价值链对高校后勤管理作业进行分析,消除不增值甚至减值的作业,降低企业的成本;三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人员编制制度,打破传统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现象,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按照高校后勤岗位进行公开招聘。

3.3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后勤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与分析,可以为高校后勤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借助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实现对高校师生的全方位服务。比如高校食堂借助高校网络平台对每日的菜谱信息进行更新,及时让学生了解食堂的饭菜信息;二是深化工作程序、疏通信息流程。高校后勤信息管理要根据精益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从信息的实用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信息的质量。后勤信息工作依托高校现有资源平台,虽然能够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高校信息资源平台比较侧重学术知识信息,缺少商业信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信息管理人员做好信息的实用性区别,在信息处理的技术和处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地组合,筛选出对后勤管理有价值的信息来;三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后勤具体工作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转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作风,树立服务至上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篇4

[关键词]概念图;数学教学;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62-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概念图的数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B-b/2013/01/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纪宏伟(1977―),男,江苏通州人,硕士,如皋高等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数学教育;王志刚(1962―),男,江苏海门人,本科,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教学论。

概念图(concept map),意指一种以分层、综合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结构图,通常包括的基本要素主要是节点、连线、连接词、命题和层级,其作为知识组织和表征的重要工具,最大优点在于以图解的方式,结构化、直观地将某个主题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表征出来。教学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对课堂教学(如过程与环节、设计与组织、方法与手段、管理与评价等)进行改革创新和整体优化,不断改变不合理、低效益的教学现状,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使教学变得更加完美、优质、高效、成功,达到教学的理想状态和境界。在数学教学中,概念图作为一种思维表达方式和学习工具,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并可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工具和教学活动的评价工具,这为优化课堂结构、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一、研究背景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2000年以前,国内可以查到的相关论文很少,概念图教学处在一种“藏在深闺人未知”的状况。进入21世纪,社会转型和教育变革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概念图也逐步进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但是与几何画板、Excel等教学工具比较起来,它对很多教师来说仍然是陌生而新奇的事物,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不够丰富。在国内,鲜有关于概念图的专著出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尽管也有一些学者一直以来关注概念图的研究,并在中小学努力推广,但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开发困难,还有教师自身观念的束缚,概念图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即使有些学校在积极使用概念图工具,但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从目前看,概念图的研究明显滞后,表现在研究质量不高、研究创新少、实证研究少、理论提升不够等方面,这使之难以对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撑。聚焦到数学学科,概念图的教学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的内容、学生对数学的接受理解程度等是否贴切、吻合,与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有何种关联,等等,都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盲点、弱点。通过研读文献,我们发现大家对概念图“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关注得比较多,对概念图“如何教学优化”的问题则研究得比较少,而研究概念图“如何优化数学教学”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数学教学中使用概念图优化教学的研究亟待加强。

二、研究现状

概念图的研究最早缘于早期认知心理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理论曾在美国占据主流,但在解释区别于低级动物的人是如何获取知识这一问题时,却显得苍白无力。1962年,奥苏贝尔首次提出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理论,根据他的理论,人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当一个人有意识地将新知识同以前掌握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就产生了。20世纪6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就儿童能否理解诸如“能量”“细胞”“进化”等抽象概念展开了一场大争论,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博士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一些低年级儿童已经可以独立画出概念图并解释所画概念图的含义,概念图对儿童认知结构显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其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理解。

从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界提出概念图到现在,概念图特有的强大的教学功能日益凸显,概念图研究成为国外研究的热点。诺瓦克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分别在1983、1987、1993年三次主持召开世界性的科学教育研究会议,对概念图进行了研究、宣传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杂志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常开辟专版刊登概念图方面的研究论文。从研究现状看,相关的研究也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以搜索引擎谷歌为例,输入“concept map”关键词检索时,相关英文资料显示有863010条之多(2013年2月)。现在概念图已成为西方国家科学课程教学中探讨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并作为“教”和“学”的一种工具、一种策略和一种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广泛运用。概念图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功能看,概念图从单一的评价工具逐渐转变为一种教学技能、教学策略;从研究层面看,从中观概念图发展到微观概念图和宏观概念图;从研究领域看,从科学学科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甚至社会生活领域;从研究手段看,从过去的手工制图发展到利用电脑软件(如著名的Inspiration、Mind Magager软件)、网络技术(如比较知名的Mindomo、Gliffy网站)制图。

概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但是就国内而言,概念图的研究发展还处于介绍、引进阶段。高文教授的《教学模式论》一书虽对概念图有效教学设计有理论层面上的论述,但实践操作层面的内容付之阙如。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的《促进多元智能发展》,把概念图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典例来阐述,但未作深入探讨。从现刊文献分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从总体来看还有改善拓展的空间,例如概念图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方面,多是以谈教师的“教”为主,而较少议学生的“学”,两者的融合度不高;研究领域亦比较狭窄,基本集中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对概念图作用或应用价值的研究,对概念图作为评价工具的研究等方面。在这些研究中,不少研究尽管有理论的介绍,但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综合的论述和概念图自身的理论体系研究,更有甚者只是一种经验之谈;在谈到概念图的应用价值时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在学科教学中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具体运用概念图的阐述不多;概念图在各学科之间、各年龄段学生之间、各课型之间的作用有无差异,差异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等方面的研究更是乏善可陈。尽管与过去相比概念图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关于教学优化,这本身不是一个新兴的话题。两千多年前的我国教育学专著《学记》就已较详细地论述了教学优化的若干原理和策略,如启发教学、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无不让人耳熟能详。在西方,从夸美纽斯开始,优化教学的理想落实在“大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非常鲜明地表达了夸美纽斯优化教学的理想,该书所阐述的优化教学的理想、标准和策略,如面向全体、适应自然、班级教学、分科教学等主张,“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领域中引来和支配着整个现代化运动”,后来甚至变成了现代教学的传统和常规。苏联教育家尤・康・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对我国甚至世界教学论的发展都做出一定的贡献。可以说,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就没有停止优化教学的理想追求,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运动便是很好的例证之一。

目前普遍认为,只要某种或某些方法适用于教学,对教学的效果有提高的作用,那就叫做“优化”,其方法和手段,被提出和使用的有很多。比如中小学数学教师所熟悉的几何画板,实践证明它可以起到优化数学教学的作用。但是关于概念图在数学教学优化中的策略研究问题,在教学中还鲜有教师问津,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在互联网上检索发现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确实不多。一些学者如王本陆等从理论上对教学优化概念、本质、标准、基本方式、实现策略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对于教学优化理论如何与概念图教学实践相对接则关注较少。还有不少研究人员研究了概念图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但是其对专门运用于数学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存在不少盲点和弱点:一方面是缺乏对数学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系统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结果比较零散、单一,不够系统、完整。这些都为概念图优化数学教学研究提供了指向和引导。

三、研究理论支撑

(一)有意义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内容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能够和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这种合理的实质的联系指的是新知识能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某些知识联系起来。奥苏贝尔认为个体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上的特征为认知结构变量,一般来说有三个:第一,在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适当的产生固定作用的观念;第二,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与新知识之间的意义是可辨的;第二,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要使有意义学习真正的发生,关键在于新知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的联系。而概念图这一认知工具恰好与上述理论相符,它把知识高度浓缩,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进行加工、概括,并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备的层级结构形式进行排列,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进行建构。

(二)图式理论

所谓“图式”,就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大脑中储存的海量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简而言之,图式就是一个个的网状知识单元,它与思维模式互依存、环环相扣,两者具有某种相似性。图式理论与概念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概念图就是一种图式结构。学生应用概念图,不仅能够把大脑中的图式结构直观出来,而且可以把所学知识放进图式的空间里,将储存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结构,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无数个知识结构图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加涅吸收了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的思想,逐渐形成了既有理论支撑,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信息加工理论。这一理论侧重研究人脑学习加工知识的过程和规律,分析信息从外部输入大脑,经过加工阶段,到产生外显反应时所经历的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的重要分支――格式塔理论的实质就在于把客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学习就是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或者是说组织好的材料比较容易学习和回忆。米勒认为,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使之变成组块,能促进学习。研究表明,即使所学的东西没有经过组织,人们通常也会自己对材料进行组织,以便于回忆。组织过的材料能够改善记忆,原因就在于学习者将所学的东西彼此之间建立了系统的联系。

概念图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图式,可以从整体上表现某个广域概念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一制作过程与信息加工理论支持的信息组织过程是不谋而合的。长期应用概念图进行信息加工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将表面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进行创造性地链接,产生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通过概念图形成的记忆链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联想,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运用概念图记忆的效果将大大优于死记硬背。

参考文献:

[1] 纪宏伟,钟志华.运用概念图促进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高教论坛,2011(7).

篇5

宇通今天的成功得益于其品牌策略的成功,其品牌策略的成功则是宇通在近半个世纪发展历程中的苦练内功、点滴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转型之痛

1963年,“郑州客车修配厂”成立,这是宇通最初的名称,这家企业的所有权属于河南省交通厅,所以最初的宇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其他企业一样,郑州客车修配厂的生产和销售都服从国家的计划,没有自主经营权,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i978年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面向市场生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改革的主旋律,大多数企业都面临艰难的转型,宇通也不例外。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王文兵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1993年宇通在一次会议中讨论要不要给员工放假的问题,主张放假的认为,现在厂里没有活了,工人不干活也要发工资,不如给员工放假。主张不放假的则担心易放难收。最后折中,学个体户,允许员工在企业内自主经营,于是焊防盗门,敲铁皮、敲锅、敲桶,做水壶这些都出来了,所以宇通也经历了改革的阵痛。

要突围而出,宇通必须做出自己的产品。在这样的背景下,字通ZK6980卧铺客车诞生,这成为扭转宇通命运的转折点。

中国第一辆卧铺客车

市场经济下,能不能生产出一款市场认可的产品,是决定企业能否存活于市场经济的关键,卧铺客车就是这样一款产品。王文兵给记者介绍: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得民工数量迅速增长,中国的铁路系统难以负担,这就给了公路客运一个机会。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工坐大巴经常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很难受。能不能让农民躺着坐车?在这个观念的驱动下。宇通展开产品创新,推出了宇通ZK6980,中国第一款卧铺客车。”

宇通因此开创了一个新的产品品类,成为卧铺客车市场的首入者,这为宁通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提供了巨大的优势。“耐用是金”

2004年,宇通成立品牌管理部,专门负责企业的品牌建设。王文兵表示: “我们做了全围的市场调研,想知道当时客户对宇通是怎么看的。调查结果显示,客户反映的主要还是产品层面的东西,他们说宇通车结实、皮实、耐用。于是我们意识到可以使用‘耐用’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就开始把这个‘耐用’的概念强化、传播出去。”

2005年以来,字通客车举办了“寻找耐用之星”、“耐用升级”等一系列以“耐用”为主题的活动,在客车行业掀起了耐用风暴。

“价值连城”

篇6

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是用代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这个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直接的社会劳动、直接的社会产品、有计划的产品生产、有计划的产品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构想的计划经济,就其完整形式而言,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存在的。然而,不完整的、变了形的计划经济,却存在着,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时起就着手建立的一套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二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各种形式的计划来分配资源、安排比例,调节各部门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在传统体制下所看到的计划经济。很显然,传统的计划经济是排斥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确立,引发出了两者关系的大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两者谁是本体,它不仅直接影响到我国计划管理体制的现实操作,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作者不是仅从概念出发,而是立足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认为“建立我国商品经济计划新体制的目标模式,必须站在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主体,逐步进行计划经济的商品货币取向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历史起点,“是非现代商品经济型的实物经济运动结构,这种运动结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行政力量控制的产品经济和夹缝中生存的初级商品经济三者组合而由成的经济体系。”“因此很显然,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主体目标选择应是三重混合经济形态共同向现代商品经济的转化,”,’b砖么在这一基本框架内所进行的计划经济体系的改革,就必然是商品经济取向,即计划经济体系的商品货币取向,或者称为计划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见该书第14页)商品型计划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计划主体多元化。以社会、政府、企业为乒重计划主体,进行计划系统微观基础和宏观管理再造,(2)计划对象间接化。计划管理的直接对象不是个量的企业活动,而是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不是实物性的使用价值流程,而是货币性的价值流程;(3)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市场运行竞争化。以此实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础上计划与市场调节的主体结合。

二、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皿出发,探讨计划与市场结合的运行机制

如何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计划运行机制,作者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探索,一是在计划决策权的配置上,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三大层次的经济主体中的分布结构状态;二是重构宏观计划管理中的信息基础。作者认为,实物计划体制中的政府计划者集中处理信息的能力与现代经济信息膨胀及信息传输方式之间有极大的矛盾,解决计划者能力不平衡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控制模式和重塑信息通道,这就是不断改革价格体系,完善市场体系,建立横向自动协调的信息通道,三是选择商品经济计划管理形式要坚持多样化原则。从现阶段看,要根据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的社会生产环节和领域、不同的经济层次、不同的产业与产品、不同的管理层次、不同的信息掌握程度、不同的时间空间等,采取不同的结合形式来实现,逐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从发展趋势看,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现形式,最终将采取可调节的竞争性市场、政策性计划为主、极少量的直接计划为辅的模式,四是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计划工作水平,建立合理的商品经济计划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动力结构。作者认为,要实现计划机制运行合理化,必须构建合理的体制基础。这个体制基础主要由宏观调控、企业机制和市场体系三个方面组成。宏观调控体制是实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关键环节,起着导向作用,企业机制是实现这种结合的客观基础,对经济活动的细胞起着规范作用,市场体系则是实现这种结合所必须的客观环境,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一客观形势的需要,加快对这三个方面的同步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弱,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程度低等问题。

篇7

在我国,资产的确认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所有”式确认、“共有”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三种资产确认技术。

1.“所有”式确认(1993年以前)。1993年以前,我国中没有建立起会计要素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资产概念,在日常核算中“经营资金”与“资产”是混用的,在具体核算上,又有货币资金的核算、工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材料的核算等不同称呼;而在会计报表中,又将属于资产的部分称为“资金占用”,如资金平衡表的左方分为固定资金占用、流动资金占用和专项资金占用三个部分,其“资金占用”也称为“资金运用”,是“资金来源”的对称,“资产”是“负债”的对称。当时资产的概念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第_,注重资产的外在表象,以列举方式定义资产;第二,资产的分类确认与计划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资产的存在形态及用途双重确认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或专项资产;第三,以“资金来源”或“负债”的对称概括资产的基本特征;第四,以静态方式定义资产;第五,将的资产统统视为“拥有”,剥夺了债权人的权益。之所以如此确认资产,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主体环境密切相关,它反映了企业混沌的产权关系,尤其是将资产作为“负债”的对称,使企业陷入了“零净资产”的尴尬境地,同时也印证了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的模糊和不重要,从而将国营企业的“大锅饭”表现得淋漓尽致。

2.“共有”式确认(1993—2000年)。1993年“两则两制”的实施,正式确立了会计要素的概念,资产作为首要会计要素,被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首先冲破了资产为企业“拥有”的限制,在具体确认上分为“拥有或者控制”两个方面,表明企业的资产在所有者、债权人。出租人之间“共有”的求偿权;其次,强调了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而不是其他资源),技术上显得更容易操作;第三,摒弃了三段式资产分类确认方式,从而摆脱了计划经济下资产概念的禁锢,向市场经济下的资产概念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另﹁方面,这一资产概念仍然留下了列举式定义资产的印记,仍然以静态方式定义和确认资产,资产负债表中仍保留“待处理财产损失”项目,某些已经支出的项目仍冠以“资产”(如递延资产),有悖于资产的本质。但不管怎样,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是会计等式由“资金占用=资金来源”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转化的结果,是我国会计确认技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转折点。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2001年施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制度》,首次从动态角度、从资产的实质上提出了资产的确认标准,即“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在这一资产确认标准下,将”经济业务“改为”交易、事项“,将资产的形成限定为”过去的交易,事项“,以”预期会带来经济利益“作为资产的本质来定义资产,因而取消了”递延资产“,年终决算前必须将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完毕,并计提8项资产减值准备;又由于会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在于货币计量,为避免不必要重复,取消了”货币计量“的限定等等。资产的这一概念和确认标准的建立,表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规则的一致性,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尤其是资本市场趋于完善的标志,也是我国加入WTO的要求。

二、负债的确认技术

与资产相联系,负债确认分为封闭式确认。开放式确认和动态式确认三个阶段。

1.封闭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中,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统称为资金来源,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的生存不会构成威胁,因此在三段式的资金结构中,每一段都含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分,实行二者交叉、混合排列方式,同时在确认时也应分清固定、流动、专项三种不同性质的负债,以便编制平衡表。其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按照资金来源的三段式分别确认不同性质的负债;第二,在国有国营的前提下确认负债;第三,按照负债的表象定义负债,如将负债视为资产的对称,是指企业所负的各种债务,而在当时的教科书中很难见到有关负债的定义;第四,在严格的计划约束下,国营企业的经济关系主要限定在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国营企业之间的范围内,负债的确认主要在这一封闭的圈子里进行,从而限制了负债的种类和规模,这也正是计划经济所要求的。

2.开放式确认(1993-2000年)。在1993年的会计改革中,负债被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并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打破了三段式负债“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在企业经济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负债的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远期负债(应付票据)、负债(应付债券)等,已由过去的封闭式走向开放式负债确认;第三,明确了负债的履行有资产和劳务两种方式。但很明显,这一负债的确认仍然没有摆脱重复定义的模式,注重“现在()”的静态确认。

3.动态式确认(2001年以来)。在2001年实施的新会计制度中,“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同样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但这一负债的定义涵盖了过去(过去的交易、事项)、现在(现实义务)和未来(履行义务将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明确了或有负债的确认条件,并为此设计了“预计负债”科目,全面、动态地认识和确认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技术大致可分为混合式确认、净额式确认和权益式确认三个阶段。

1.混合式确认(1993年以前)。在计划经济时期,将属于所有者权益和负债部分统称为“资金来源”。实际上,就国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国家拨入资金还是企业自筹资金,其终极所有者都是国家,都属于所有者权益,这种国家基金与企业基金的区别,是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的结果,并没有改革其所有权性质。所有者权益的这种混合式确认,第一,体现了国家作为企业唯一所有者的性质;第二,没有注册资本的概念,反映了国营企业无限责任的本质特点;第三,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调出等发生的净损失,;中减固定基金,没有资本保全的概念;第四,由于国营企业“长生不老”,没有无力偿债、破产倒闭之忧,因而没有净资产的概念,所有者与债权人的求偿权意识淡漠。

2.净额式确认(1995-2000年)。1993年的“两则两制”,第一次确立了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分清了投入资本与借入资金的界限,突破了固定基金、流动基金、专项资金的界限,摆脱了资产占用形态变化与投入资本变化的关联性。

3.权益式确认(2001年以后)。2001年的制度中,“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采用了以权益为核心的定义方式,实现了与形式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一致;其次,将“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改为“实收资本(或股本)”,使得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更加清晰;细化了所有者权益项目,尤其是规范了资本变动的条件,增强了所有者权益确认的可操作性。

四、收入的确认技术

在1993年以前,我国并没有完整的有关收入的定义,只有“销售”概念:产品销售是指产品以及代制、代修品等工业性劳务作业的销售;其他销售是指产品销售以外的材料销售、外购商品销售、包装物出租和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作业经营等各种销售。显然这是一种列举式确认。1993年的会计制度,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明确了“收入”要素是指营业收入,不含营业外收入,其外延的界定与过去没有两样,并以“收入”定义“收入”,没有揭示收入的本质。而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人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渐清晰、对收入内容的分类逐步完整化、化,其中主营业务部分经历了“产品销售收入-基本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的演变,同时收入的确认时间主要是围绕“所有权的转移”为标志,而不同时期结算方式及其对收入确认的标准又有所差异。

五、费用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相当于“费用”要素的确认中,没有期间费用的概念,实际上销售费用是以期间费用的方式处理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成本分为车间成本和工厂成本。车间成本由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废品损失和车间经费等项目构成,相当于现在的制造成本;工厂成本是车间成本加上企业管理费以后的成本,是一种完全成本法。这一费用的确认标准,一方面低估当期费用、高估当期利润,与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车间性质”、不需要也不允许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相适应,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但另一方面与改革开放的要求格格不入,不符合国际会计规范,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为此1993年的会计制度改革中,将完全成本法改为国际通行的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管理费”分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销售费用一起构成了期间费用,第一次确立了期间费用概念。但费用仍然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成本定义为费用的对象化,即遵循“支出—费用—成本”的逻辑顺序。实际上,费用是与收入匹配的概念,因此在2001年的会计制度中,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从而纠正了原来费用与成本的因果关系,使得费用回复到应有的位置。

六、利润的确认技术

1993年以前,我们将利润称为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在当时计划经济环境下,企业实际是国家的生产车间,不可能也不允许有市场的观念,因而在利润的确认上,将利润分为产品销售利润,定额补贴前的利润总额和定额补贴后的利润总额三个层次。

篇8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我们从经典作家对计划经济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主张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并且根据实际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的、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为的是达到合理、充分地调节社会经济资源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目的。这表明,计划经济应该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社会(国家)从具体情况出发,预先拟定经济的发展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自觉”的组织管理和调节,它是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主观表达形式。这就不难看出,“计划经济”实际上就是依靠“社会的理智”通过事先的计划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计划经济”=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这应该是计划经济的本来含意。它与“市场经济”一样,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表现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和自发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立,是自觉地按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它表现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的调节和控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内容提要:当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出现了一种全盘否定“计划经济”的思潮。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本文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了二者是“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存在着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也存在着同一性的问题。科学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应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结果,这是计划经济思想的本意。所谓“宏观调控”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宏观调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几年的讨论和探索,终于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这无疑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贡献。然而,伴随着这一改革模式的提出,也出现了另一种思想倾向,即全盘、彻底地否定“计划经济”,一时间对“计划经济”的口诛笔伐铺天盖地,使国人误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落后的原罪就是“计划经济”造成的,大有“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发达不起来的“万恶之源”之势。结果是使“计划经济”声名狼藉,至今一提起“计划经济”还有“引狼入室”之意,似乎只有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才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灵丹妙药,才是中国的最终出路。有人甚至公开讲:“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上个世纪影响最深的一场“国际马拉松大赛”,其结果是经过70多年的激烈较量,以“计划经济”的失败而告终。对此,笔者以为:这种认识如果不是无知的话,就是与当初我们全盘、彻底地否定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样,犯了同等程度的错误。为了澄清这些思想上的迷误,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以使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避免犯过去同样的教条主义错误,同时也使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这就是撰写本文的宗旨。

一、市场经济的历史演进及其本质属性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对“市场经济”存在着多种解释,但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是主流认识;另一类是把其看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的一种经济运行形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有内通之处。国外对“市场经济”的解释大体也有两种: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市场对商品生产实行调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个资源配置问题,另一种是把市场经济看成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资本主义的同义语,这是主流观点。

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属性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深思,这就是:“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因此,只有通过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才能使我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认识得更加清楚。

自从人类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问题。这一关系的实质内容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向自然界“宣战”,通过劳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要。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活动要采取什么形式进行,不少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进行过考察和研究,而马克思的论述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阐述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发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因此,家长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状态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现代社会则随着这些东西一道发展起来。”[2]这段论述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轨迹: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个历史阶段。它们并不是可以任意选择的,而是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改造能力,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生产力的发展十分低下时,人类只能依靠“人的依赖关系”来战胜自然,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经济”时期;当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同时伴随劳动成果有了剩余而产生私有制以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就要建立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式上,即人们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来实现满足自身的需要,随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形式也就进入了“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当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社会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劳动将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私有制也随之消亡,个人得到全面发展,那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就不需要通过“交换”的形式来实现,也就不需要“价值”插手其间,而是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进入“产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可见,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每一阶段上的形式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形态。正如马克思当年批判蒲鲁东时指出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因此,“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3]

对“产品经济”形态的认识虽然并不是本文论述的主题,但有必要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它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发展阶段,或者说“是不可实现的理想模式”,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这可从三个方面证明:第一,在历史上它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批判的基础上,作为商品经济的否定形式而提出来的,并且由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以试验的方式实行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并非“产品经济”形式本身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否定“商品经济”的程度;第二,当代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它们所实行的大量“福利”经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体现出“产品经济”形态的痕迹;第三,如果从分配的角度运用抽象法,来考察一个家庭内部的经济活动(不考虑它与外部的经济联系方式),也可以得到说明:当其收入水平较低时,父母要以计量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消费品分配。而当收入水平较高以后,因为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不断补充,所以父母就不再以计量的方式进行分配,而以“各自按需索取”的形式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这一点已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居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证实。以小喻大,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商品经济”形态的发展终将被“产品经济”形态所代替,这在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史上只是个时间问题。

社会客观经济形态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由产生到成熟、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而会体现出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性。“商品经济”形式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中世纪的结束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为标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后一阶段为“复杂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发展时期。“简单商品经济”也称为“小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培育时期,它的交换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作为“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因此,它只存在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象伊壁鸠鲁的神只存在于世界的空隙中,或者犹太人只存在于波兰社会的缝隙中一样”[4]。“复杂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成熟和发展时期,这时的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以获取使用价值为直接目的,而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并且成为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中心环节,是商品经济发展到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因此到19世纪末,开始有学者把这种“复杂商品经济”称之为“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后的一种成熟表现形式。图示如下: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认识:第一,“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基础在生产力方面乃是社会分工引起的劳动社会化,在生产关系方面则是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经济主体所有(起初是私有制)。因此它是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出现的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社会经济制度。第二,“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以“市场”为核心、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来构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系统,通过市场把社会各个经济主体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因此,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这种社会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也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一种运行机制,它依靠市场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市场机制,来推动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转,从而形成由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网络结构的社会经济活动系统。它既是一种经济制度设置,也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作为经济制度,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在商品经济阶段成熟起来以后的表现形式;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它表明“市场”成为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是通过市场要素自发的有机运转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表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不过,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两者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客观经济形式。对于客观经济形式,人们不能任意选择或否定,只能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去认识它,揭示它的内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计划经济”的产生及其本质属性

一种思想的出现,总是与客观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相伴随,因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计划经济”同样如此,它绝不是凭空想象或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最初它萌发于16世纪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例如: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6]。这说明莫尔的思想中已包含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和摩莱里的《自然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到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7]。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深化,不但继承和发展了这种“计划经济”的思想,而且把它付之于他们所设计的实业制度中,第一次把“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来设置,并且对计划的制定、审查和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阐述。当然,这时的计划经济思想还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带有很强的主观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它对后人认识社会经济活动并“自觉”进行组织的问题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从分析和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及其规律出发,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有计划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建立了科学的计划经济理论,并且把它与未来社会联系起来,指出这是未来社会经济形式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曾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8]恩格斯也曾表达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终将由社会占有,而那时“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并且比喻说:“社会力量完全像自然力一样,在我们还没有认识和考虑到它们的时候,起着盲目的、强制的和破坏的作用。但是,一旦我们认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的活动、方向和作用,那么,要使它们越来越服从我们的意志并利用它们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完全取决于我们了。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今天的强大的生产力。……。当人们按照今天的生产力终于被认识了的本性来对待这种生产力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就让位于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9]从他们论述中可以看出三点:第一,社会经济活动是有规律的,它与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第二,虽然社会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但人们可以认识它,自觉地利用它来人类服务;第三,当人们自觉地利用认识了的经济规律来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时,就是计划经济形式。虽然他们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计划经济”概念,但已包含这一思想,“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的“计划经济”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此基础上,列宁对“计划经济”作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经常的、自觉保持的比例性也许确实是计划性”[10]。这被认为是对“计划经济”经典性的表述,很值得我们深思,它表明“计划经济”的内涵在本质上就是要经常的、自觉的保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发展的比例性。在如何才能做好计划经济工作问题上,列宁更是强调对计划“应该根据实际经验和更详细的研究来修正它”,否则“我们就会盲目行动”[11]。他坚决反对用主观计划来代替实际工作,并且明确地告诫说:“完整的、无所不包的、真正的计划=‘的空想’。不要追求这种空想”,如果把国家经济计划化了,“这是莫大的危险”[12]。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和正确理解“计划经济”,为计划经济正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篇9

关键词:经济伦理;义利关系;道德伦理主体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食品安全、信用危机等诸多问题。这些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以及市场规则的不健全而引起的市场经济秩序的种种混乱,不仅仅需要依靠法治建设等制度建设外,道德伦理建设也需更加重视,经济伦理的探讨与研究也因而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一、经济伦理的内涵探讨

“经济伦理”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韦伯的《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一个新的学科――经济伦理学。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从西方传入中国,我国的经济伦理研究迅速开展起来,经过30多年的研究,至今已取得了数量颇丰的成果。

对于经济伦理这一概念的理解,目前学术界的各位学者看法尚不能统一,无论以东方朔、万俊人为代表的把经济伦理看做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实践,还是许崇正为代表的倡导的“伦理经济学”中把伦理道德看做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制约指导工具,或是章海山、孙春晨为代表的提出把经济伦理理解为经济与伦理的相互关系,即道德行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毋庸置疑,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他们也都指出了经济伦理的基本问题,即研究经济活动中的义利关系问题。

义利关系遍及经济活动的各个层面,从层次结构上看,学术界认为经济伦理有宏观方面的经济伦理、中观方面的经济伦理、微观方面的经济伦理,具体而言,经济伦理在经济体制、企业或公司、个人经济主体三个层面均有体现,由此可见,经济伦理对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伦理研究的重要性探讨

(一)经济伦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伦理更容易坚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处于绝对集权地位,社会资源依靠强有力的国家权力统一支配,单个个体并无支配权,因而全部个体有着共同的经济目标,在之后的经济活动中也不存在利益纠纷,也就减少了一系列的经济伦理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权力逐渐分散,个体有了自由的意志和资源的自由自配权,人们很容易成为“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在经济活动中把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动机,有了利益纠纷,不可避免的伦理道德在某些时候就会让位于经济利益。

然而,我国现在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早已被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是一种有序、规范的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方式。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不能在每个个体的自由行为中实现,它必须在配置的过程中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有秩序的、合规范的进行,而这种秩序规范不仅仅包括法律制度,必然还包括道德规范。同时,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有着公平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征,自由、公平是它的本质,而这恰恰也是道德伦理的要求。所以,市场经济其实本质上就包含了经济伦理这一内容,且经济伦理是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内在支撑所存在的,正如学者万俊人所认为的,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合道德性,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必定有其更为充分的道德理由”作为其内在支持,否则其“先进性”就是可疑的。

(二)经济伦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5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部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重要法律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通过,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遵守职业道德。”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道德伦理建设。

近年来,苏丹红、三氯氰胺、瘦肉精等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一些企业受“利益最大化”这以目标的驱使,价值观产生了改变,在处理义利关系上,把更多的眼光放在了“利”字上,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成为他们的代名词,权钱交易、假冒伪劣是他们惯用手段。从短期来看,这些企业的确可以获得巨额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等待这些企业的往往是法律的制裁、企业的倒闭以及公众信任的丧失。一个企业的长足发展,必须立足于公众的信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公平、公正、合法的经营,这样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经济伦理是经济个体利益的重要保障

经济个体是市场经济活动最小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规范建设、企业的持续发展,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个体来完成的。因而,经济个体的经济道德伦理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恩德勒认为,在微观层次上,经济伦理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为了把握和履行他或她的道德责任,他或她作为雇员或雇主、同事或经理、消费者、供应商或投资者做了什么,能够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不可能脱离社会活动独立的进行,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个体,不仅仅处于经济关系中,同时也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他们既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也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道德伦理主体。作为一名雇员、消费者、投资者,如果个人道德观念不强、道德素质不高,就会缺乏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有法不依,甚至知法犯法,专门钻法律的空子,让法制建设成为空谈。法制建设垮了,人们的经济利益最后也得不到保障。从这种角度来讲,经济伦理建设能够促进法制建设的发展,从而间接起到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能兼顾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小摊小贩的缺斤少两等,此时,伦理道德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约束着大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各方行为,直接起到了保障经济主体利益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淑芹.市场经济道德性解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2).

[2]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

[3]张芙华.经济伦理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和超越[J].伦理学研究,2004(1).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市政财务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的企业财政制度不断落实,传统的企业财政制度已经明显不能够适应在当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逐步深化以及改革。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越来越远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了。尤其是主要经营业务是社会公众福利的市政工程公司,其财务管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只有对市政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充分的磨合以及升级才能在创新的基础上在企业进行现代化手段的进程当中发挥出重大的作用。

一、新时期市政财务管理现状

由于我们国家市政工程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福利性和非营利性,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下面这些问题就是集中体现在市政工程企业的财政管理方面的。

1.工程企业财务管理环节意识不够

市政工程单位是我们国家建国以来就成立的一个十分特殊的福利性质的企业,这个企业在我们国家进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候,所获得的任务往往具有十分鲜明以及强烈的政治性质以及指令性质,同时由于是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进行相应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本身所耗费资金的数量以及是否超支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忽视。如今我们国家早已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桎梏,全社会都已经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大步前进,市政企业也在接受着国际化以及国内的竞争和挑战。虽然现在市政公司已经在逐步对成本问题进行了加强,但是不可否认的问题就是,现代的市政工程企业想搞改变传统的观念是十分困难的。在现在的这个阶段,市政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各项成本支出以及调控意识是十分薄弱的。企业当中的很多员工都认为,财务要关心的问题和他们自身毫无关系,企业核算也就是成本控制的这一类问题和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没有一点关系,甚至说连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很多单位为了能够留住客户,对业主进行投其所好的拉拢,在投标的时候完全不考虑其自身的成本问题,对于成本分析这一类的事情完全不重视,没有哪怕是最基本的成本保护的概念。

2.市政企业的财务部门缺少最基本的现代化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就现阶段而言,对于市政企业来说,成本控制这个概念最基本的还仅仅能够维持在财务部门,根据当前的现状还很难对全企业都实行财务管理的完整体系。但是仅仅是针对财务部门来说,其落后的财政管理手段也在当前企业现代财务体制建设当中处于一个被逐步淘汰的位置。对于现代企业的严格控制的预算以及财务管理体系来说,市政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落实的这方面做得并不好,最终效果和当初的预想往往会大相径庭。这个情况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市政企业的财务控制体系往往缺少其严密性和统一性,在企业成本的落实当中没有真正的成本控制机制在运作。对于如此庞大的一个市政工程项目来说,人工管理占据了项目运作体系的主流,即使有个别企业完全满足了企业会计的电算化要求,也没有把电算化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市政企业还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其员工由于工资相对来说比较低,直接导致了员工的自身能力以及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财务人员属于“野把式”,其专业不对口,甚至有可能完全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这也就对市政企业本身的胜任力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二、对企业的当前现状进行解决的对策

首先应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以及指标化的行为,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指标化和制度化的审评体系,在当前的模式下逐步完善以及优化其胜任力指标,对整套财务体系进行完善以及加工。在进行财务审计的时候要注意规范化和透明化,建立起财务统一的管理领导体系,同时要对企业本身的财务制度建立一个分级的体系,对于账目要进行分别核算的模式,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其次,企业应该对财务的概念由当初的计划经济的概念逐步上升到当前的成本效益的概念当中,借助当前有效科学透明的财务管理模型,将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盈利状态调整到最佳的状态,同时加大市场调研的力度,帮助企业进行各种方面的指标预测以及宏观战略的预测,为企业本身制定战略目标提供最有利的参考。最后,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投标的选择,使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投标价值的评估以及检验,确定“不值不投、保证利润”的方针。最后对财务人员的基本功进行提高,使之符合当前企业现代化的经验标准。

三、结论

企业必须要转变自身观念,重视资金的管理,打破固有的桎梏,实现企业资金的良循环,增强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为企业进行可持续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华平.MA Hua-ping 科研项目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J].市政技术,2006,24(02).

[2]阮曼琦.市政工程项目财务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2009(24).

[3]曹莹.浅谈市政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