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教育的途径

篇1

在我国,青少年学校教育抓得较为扎实,而青少年社会教育则不到位。对于国际旅游岛海南省来说,青少年社

>>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探析 刍议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思路 社会工作介入来沪青少年社区教育探究 浅析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 大学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刍议 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调查 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青少年社区教育现状及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教育的实践研究 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专家参与模式的思考 博物馆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作用初探 社会教育概述及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构建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青少年自我评价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社会工作介入 浅谈幼儿社会教育的途径 关于武汉市青少年宫完善社会教育功能的思考 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当代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及对策思考 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EB/OL].[2012-02-14].http:///group/topic/27476367/?type=like.

[8]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2013年2月司法部草案送审稿)[EB/OL].(2016-03-02).http:///content/1510710/11/1993767483981957.sthtml.

[9]史柏年,马凤芝.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353-355.

[10]樊克宁,等.深圳社工:一人管70个问题青少年[N].羊城晚报,2009-08-03.

篇2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教学;实践;活动作用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39-02思品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取材多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但是这些内容都是相对稳定了的社会生活知识,与生动活跃的社会现实生活总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品德教育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鲜资料,给学生提供富有亲切感的感知材料,接触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遵循活动经济性原则

遵循经济原则,保证活动质量。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随意而行的,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基于初中思品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多样的类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活动的经济性原则主要包括活动空间的经济性、活动方式的经济性。

活动空间的经济性,是指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好高骛远。校内有的不求诸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诸于外地。在瞬息万变的的信息技术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可供人们开发与利用的思品实践活动资源丰富多样。但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应采用就近原则,这样既节省时间,又符合空间经济性原则。 活动方式的经济性,是指采取合理有效的活动方式,最大限度化地扩大活动辐射面,提高活动的效率,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受益,开拓眼界,增长知识。

2.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我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位置上,不容许乱说乱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空间,不能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只是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是死记硬背,没有活化为理性和行为。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空间,模拟真实的生活环境,把学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开展教学活动,没有了高高的讲台,没有了插秧式的坐位安排,没有让他们死记硬背,以往课堂教学给学生施加的各种束缚得到了释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氛围,通过讨论、辩论、实践活动,让学生去理解、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课后探究生活

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探究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和拓展,是指导学生从课堂回归生活,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现实生活的中介和桥梁。课后探究也是让学生用生活验证知识,深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课后探究这一栏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课堂教学再次回归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同时,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4.实践活动要与亲情教育结合起来

在品德教育中,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疼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幸福地成长,习惯了家长对他们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应该的,体会不到做父母的辛劳,只知被爱,不知爱他人。这样的倾向不仅会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其性格的发展,容易导致成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感的人。因此,品德课课后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学生体会亲情的家园。如通过教学《我长大了》一课,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既要上班,又要操持家务,一天下来,该有多辛苦啊。从而,提升了心灵的体验,拉近了孩子与父母亲之间的情感距离。

篇3

[关键词]德育 《历史与社会》 资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69-02

德育,顾名思义即道德教育,有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之分。其中“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德育是学校德育(以下简称德育)。德育隐藏在校园的一切活动中,包括践行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构建课程等。其中在课程构建方面传递德育,即在日常的学校课程中传递道德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是实施德育的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

“《历史与社会》是在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公民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课程总体目标是对新型公民素质的培养,核心是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每一名《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基于个人教学经验,通过选取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尝试探讨一些恰当的渗透德育的教学途径。

1.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

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是探究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途径的第一步。《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但并非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这就亟待教师在认真剖析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料。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之第一子目《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呈现了一幅《古代希腊》地图。这幅地图展现了古希腊的地理全貌。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如果利用这幅《古代希腊》地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和城邦国家的建立,使得城邦内的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加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师选择图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这恰恰是践行《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渗透。

另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有时适当选择相关课外资料进行德育渗透,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德育资料不足的问题。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通过引用一些图文资料,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17世纪欧洲的咖啡店》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促进了大陆迁徙,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的眼光。但是,有限的图文资料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这时,教师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课外图文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运用几幅《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地图》,揭示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变化过程;运用《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的地图》、《新航路开辟商品交流路线图》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学生的全球视野意识在无形中树立。

2.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选取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是前提,如何将所选资料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与前者相比,更为重要。

案例: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例,本课的课标要求——“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教材编排特点一一借用地图与图片等形象事物辅助说明相关内容,这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易接受直观形象事物,课后思考题的设置,真正使学生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将本课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生情况——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换之际,对本课的地球知识、地图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对海、洋等地理概念的理解不明。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情,教师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一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利用《世界地图》,区分海与洋的概念;学会在世界地图上准确填充四大洋的位置;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一一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展示讨论成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与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目标中隐含德育的内容包括在“学生填充四大洋位置的过程中,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帮助学生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图片——《海上石油开采》《潮汐能发电》《海岸风情》《马六甲与苏伊士运河》。另一方面,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相关课外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依据上述分析,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准备上课教具——地图,布置学生搜集海洋对人类意义的相关资料。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讲课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形成相应的策略:1.通过阅读教材可获得的知识,即知识的存在点,让学生自行找出。2.课标要求中的重点特别是难点知识,利用《世界地图》,采取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分别攻破。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导入环节:教师引入时政新闻“中日之争”,设问“为何中日两国对展开激烈争夺”——这反映出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学生在此环节,大胆猜想和揣测。

第三,基础知识学习部分: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以举例和图示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海与洋的概念。随后教师提问学生“世界大洋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否能在世界地图上(教师课前绘制在黑板上的与学生手中的地图册地图)标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在黑板上、地图册上填充四大洋的位置。教师展示学生的填充结果,并点评。

随后,教师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就学生的汇报内容予以点评,总结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意义,海洋的资源意义,海洋的交通意义,海洋的渔业价值等”,并在黑板上予以展示。

第四,小结。教师就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利用有关资料、图片、地图等说明某一问题”。

最后,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教师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展示出来。

篇4

一、以情为纽带,让课堂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

理想的《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洋溢着浓郁的人文色彩,而不是毫无生机的道德灌输。课堂上,师生的情感是流动的、变化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品德与社会 》课堂应该追求文本、教者、学生之间的多向的情感交流。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用一颗童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寻找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寻找走进孩子心灵的方式,让课堂散发出人文的芬芳。

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情感来渲染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从中受到情的感悟、理的启迪。例如在教学《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母爱的文章、名言、诗歌、歌曲等,激起学生对母爱的无限崇敬之情,为学习本课定下了情感基调。教学伊始,教师可深情地向学生讲述“藏羚羊跪拜”的故事,当讲到藏羚羊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孩子给老猎人下跪的时候,学生的眼里会闪动着晶莹的泪花。教师再适时导出课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也有许多的不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吧!”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他们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赞颂母爱的故事、诗歌,情感再一次得以升华。最后,让学生畅谈如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爱的情感化作春雨点点去滋润父母的心田,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整节课师生都会沐浴在爱意融融的情境之中,显现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这何尝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可贵的孝心呢?

二、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在灵动的学习中渗透人文教育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材选入了许多陶冶高尚情操、启迪人生智慧,探求人生价值、明辨是非善恶,警示历史教训、不忘感恩励志等方面的文本内容,它们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内涵,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不仅是文章的范本,也是立身的范本。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活用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放飞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和幸福。

1.挖掘文本,赏析感悟人文精神

小学《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生命对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例如教学《 筑起血肉长城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一课,如何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接受心灵的洗礼呢?教师可联系文本,在播放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 》后,作连续追问:这是一首什么歌?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敌人”指的是什么人?听了这样的旋律你有怎样的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气呵成、逐层深入的追问会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点燃学生的爱国激情,教材中的人文精神也得到了充分彰显。

2.入境诵读,心领神会人文情怀

“言为心声”,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感情溢出纸面,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之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 李奶奶身上的伤痕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下册)时,教师可坚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原则,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贯穿其中。在导入学习后,教师可提出问题,营造一种特定的阅读情境,假如你就是李奶奶的后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痛心、愤怒、震撼、呐喊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道德感染变得鲜活、具体又丰富,激发了学生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人文情怀。

3.超越教材,创新发展人文光彩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创造是每个人身上所潜在的心理倾向。《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尤其是对教材中选用的文本材料,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地解读,就能超越文本,产生出新的阅读创意,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更有利于人性的发展和道德的完善。例如在教学《 真正的友谊 》(苏教版小学《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上册)一课时,当学生在阅读完“管鲍之交”这个历史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管仲和鲍叔牙你们更喜欢谁?为什么?绝大部分学生会给出“更喜欢鲍叔牙,因为他大度、真诚、无私”的答案,但教师不应就此结束,而应该用反问启示学生:“如果没有管仲的才智和成功,历史上会有‘管鲍之交’的佳话吗?”学生恍然大悟,一定会有学生更喜欢管仲,因为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国家,让他们的友谊彰显出非同一般的价值。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令人回味的结论,《 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中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方式,有利于拓展思维空间,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正是创新发展人文光彩的重要体现。

三、重视倾诉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篇5

1、 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开展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遵循个人心理规律,又能够有效促进教育的效果。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体适应和发展的能力,使之具有和谐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特征和积极的心理倾向,以提高个体素质为目标。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长发展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依托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基础上,不断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认同基础上不断将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才能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和行为准则[2]。心理学和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利于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不重视学生主体的需求和心理特点,采用“灌输”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价值观教育,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反感,另一方面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甚微。对于“90后”大学生,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须遵循其心理特点,利用其心理规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因此,心理学介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心理学途径

通过掌握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1 强调“首应效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

“首应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指的是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作为大一新生,他进入到学校,会对学校环境、专业等方面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在这种关键时期,利用“首因效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相应的始业教育,告诉学生学校提倡的是什么、大家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学校所反对的是什么等等方面,利用这种“首因效应”,从而加强对学生思想言行方面的引导,从而与我们的校园文化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3.2利用从众心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从众指的是个体由于受到群体影响,为了保持与群体一致而放弃个人意见的心理。大学生更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就是寝室和班级,他们容易受到这些群体的影响,在作出相应的从众行为,从众心理在大学生这个群体非常普遍。比如班级同学都在拼命考级考证,那么班上其他同学也会随大流努力考级考证。寝室有几个同学谈恋爱了,其他的同学也许就会跃跃欲试,也许他们本来也没打算谈恋爱的。但是随着从众对象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践行积极的从众对象[3],因此,利用大学生的这种从众心理,创造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让大家都投身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的带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利用榜样模仿作用正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都有“追星”和崇拜偶像的经历,并且这种现象很普遍。模仿指的是个体效仿他人的行为举止而作出与之相类似行为的心理倾向。优秀榜样的模仿,可以起到教育和宣传作用。正强化指的是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增加的过程。大学生对优秀榜样的模仿,学校给予适当的正强化,积极强化这种模仿作用,就会在一定程度促进大学生以后作出相应的行为。例如,树立“文明寝室”、优秀个和优秀团体、“十佳大学生”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榜样,大幅宣扬其先进事迹。同时对积极向这些优秀榜样靠拢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激励以正强化其行为。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最高抽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独立学院教育模式具有特殊性,而独立学院学生是具有自身特性的群体,做好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极其必要和紧迫。应对社会思潮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应全力维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领导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活应用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全新课题。

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审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第一,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独立院校的学生较之普通高校有自己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机制、方法等方面都应有别于普通高校。第二,有助于维护独立学院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导向,推动独立学院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全面转型的国情、社情下,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和渗透日益加剧,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增强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能力。高校独立学院成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不可忽视的阵地。第三,有助于独立学院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继承人。如何保证独立学院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固然重要,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敏锐的政治觉悟以及忠诚的政治立场更加重要,这决定着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人才的思想保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一,选择多角度地运用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在秉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常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独立学院要重视当下社会思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发挥教材和课堂教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做到正确、及时、有效教授知识;做到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新意、有乐趣、有启发、有感染。必须理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现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用吸引力和感染力把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拉回到课堂上。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的特性,要根据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大学生接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趋势,运用新兴现代网络手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要积极辩证地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尝试采用循循善诱的引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教师可以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因材施教,用案例教学、专题报告会、专题讨论、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深入社会调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之中。

第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和精神文明全过程。这就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指针和方向指引。独立学院要深入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并且有机地融入到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顶层设计。在西方腐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加剧的形势下,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思潮多元化、复杂化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指导思想对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和外来腐朽意识形态的“免疫力”较弱。大力加强指导思想对其武装头脑的作用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培育他们成为指导思想的践行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信念追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这一共同理想的主渠道作用,在独立学院师生中形成一致的精神奋斗目标。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角色定位,为独立学院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最伟大利益奋斗提供精神动力。让学生们树立共同理想,实现自己的终极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更高追求。

再次,明确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通过民族精神的感染力,不断强化学生奋斗、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创先争优。依靠时代精神的感召,转化为独立学院学生后来居上,锐意进取,不畏艰难险阻,经受严峻考验的时代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合格人才。

篇7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yndrome,AS)被称为“阿斯伯格紊乱”,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甚大。

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古怪而又特别,具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大多数是男孩)智力正常或者智力超常,并具有很强的机械记忆能力。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投身于所感兴趣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取得很好的成就。但这些孩子社交技巧极差,往往不能察言观色,对他人的情绪、思考无法设身处地理解,缺乏与他人分享经验或信息的欲望或能力,往往以一些异常的或奇怪的举动去接触别人,尽管患者知道别人的存在,但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与父母及成人相处时比较不会有问题,但与同伴相处则往往有许多挫折。他们往往觉得世界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很困难,他们笨拙的交往技巧和不能明白别人的感受、愿望(例如厌倦急于离开、需要、私隐)而不能实现一次次地与人交往及交朋友,常常孤孤单单一个人。这类孩子在使用一些非言语性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上有显著的缺损,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能建立与其年龄相称的适当的伙伴关系,缺乏自发寻找他人分享快乐、喜好或者成功的欲望,长时间地注意物体的一部分,重复不变地维持一些自己特殊的习惯,缺少交际性的和情感性的互惠行为。上述障碍严重损害了儿童在社会交往或其他重要领域的发展,尽管阿思伯格综合征患者具有强烈的交友意愿和希望拥有更积极的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异常行为却让常人难以理解而导致交往失败。面对轻度阿斯伯格症患儿,我们是可以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们摆脱上述困扰,更趋近于正常儿童,能运用正确的社会交往方式与他人交流,不再感觉困难。因此,改变轻度阿斯伯格患儿的根本方法是找到有效的患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在对患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遵循的原则

1.幼儿心理发展性原则

在对患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其心理。教育的实施应以发展患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主要任务,幼儿的阿斯伯格心理问题只是特定时期、阶段的一些特殊情况,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问题可能减轻,甚至消失。

2.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性原则

在患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上,应确立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是指幼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既重视其他幼儿的共同需要和普遍问题,也关注患儿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求;既重视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也关注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既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也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活动性原则

在患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上,应确立活动性原则。所谓活动性原则,是指幼儿通过参与游戏等活动,认识外部世界,体验各种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在活动中产生的新的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因此,为患儿安排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了解患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需要以及存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患儿的心理发展水平。

二、改变患儿社交困难的有效途径

遵循以上原则,在对阿斯伯格患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其社交困难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建立患儿心理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之前对患儿进行心理档案整理,心理档案是对个体智力、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等因素进行科学测试后编制成档,作为教育的参考材料。心理档案的基本内容可以包括:(1)患儿个人基本情况表;(2)患儿个性特征表;(3)患儿社会化心理测试;(4)患儿意志行动分析;(5)患儿某一心理问题追踪记录表等。

2.帮助患儿发现事物本质的同一性

微小的变化便会使具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产生巨大的反应,他们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瞬间产生焦虑、担忧。因此,让患儿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同一性尤为重要。逐渐让患儿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让其具备事物发展的预见能力。心理教育引导者需给患儿有准备的提供一个可预期的、安全的环境,这个环境既适应患儿心理发展需要又要适应其他幼儿的需要。当患儿渐渐发现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时,他便渐渐趋近于正常的儿童认知水平,更为客观地认识世界,情绪状态渐趋稳定,理性意识增强。轻度阿斯伯格患儿更容易接受引导者的引导方式,发现问题本质速度极快。

3.鼓励社会互动效应,避免其他幼儿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社会交往意识,学会换角度思考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指幼儿在一定的情境下能够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具体表现为: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分享,会合作,会保护自己和别人。阿斯伯格患儿的社会极为贫乏,甚至缺失,这使他们的人际关系十分紧张。我们作为引导者就要教会患儿区别不同的社会信号,如何就社会线索作出反应,并教会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社会情境所使用的全部反应。只有在学会其他儿童通过直觉就能采用的规则之后,这些患儿的社会判断才能得到提高。患儿通过训练,学会辨别他人的面部表情及形体语言,理解这些社会信号的含义,教会患儿懂得不同社会信号背后的不同意思,学会自己发出社会信号,会根据引导者的指令做出相应的面部表情及形体语言,在实际社交场合应用这些社会信号。引导者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指令来帮助孩子增加辨别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患儿进行最初的简单的同伴交往时,要鼓励其他幼儿能够接受患儿的交往需求,宽容患儿的交往瑕疵,避免嘲笑事件的发生。尽管患儿对他人的情绪缺乏真切的理解,但能够学会正确的反应方式。并非所有的具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都是一样的,正如每一个具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都具有其独特的人格,“典型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在每一个体身上的表现也是独特的。因此,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每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的精确的课堂策略,正如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于所有没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儿童一样。

4.患儿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使社会交往更容易

阿斯伯格患儿兴趣爱好的狭窄性决定了他们社会交往的局限,不能很好地与有其他爱好的同伴进行合作、交往、游戏等,这也是患儿社会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对患儿的整体了解和认识,挖掘最有潜力的兴趣爱好因素,利用其特有的超常记忆,培养患儿的多方面兴趣爱好,使之与其他幼儿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后,能在共同的合作活动中完成幼儿间的社会交往活动。

5.稳定情绪更适合于社会交往的需要

稳定的情绪状态是幼儿进行一切活动的心理基本状态,面对阿斯伯格患儿情绪不稳定的特点,我们要提供高度的一致性来防止其情绪失控。在应激使他无所适从的时候,教会他如何去应付,在其感到沮丧的时候,为他列一个非常具体的、能够按部就班执行的清单。(如:深呼吸三次,慢慢地将右手的手指数三遍等)在这一清单上就包括令其感到舒适的行为,减少在日常生活的要求面前的不知所措的感受。

6.重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在患儿社会交往中的辅助作用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阿斯伯格征患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家长应该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中,继续巩固幼儿园中所取得的成绩,或者沿用幼儿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根据对孩子的认真观察和了解,采取更适合自己孩子健康发展的方法,切勿心烦厌倦,要有耐心地去教育孩子,发挥其特有优势,达到幼儿发展的最佳状态。

篇8

一、当前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教育活动场所和社会培训机构迅速兴起。近年来,我市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建设青少年宫、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类青少年教育活动场所。与此同时,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势头迅猛,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了一部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功能。

(二)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教育的氛围初步形成。目前,我市多个部门参与了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并形成各自的品牌活动,如团市委开展了流动少年宫下基层活动,关工委等牵头开展了青少年暑期教育等,这些社会教育品牌活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影响趋广,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三)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的形式日渐增多。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从原先的校外实践、青少年宫参加培训等简单方式发展到包括政策宣讲、辅导讲座、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

二、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一是参与时间偏少。当前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偏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所下降。青少年在校时间偏长,活动时间偏少,业余时间被家教、补习班和作业占用严重,也就无法接触到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社会教育。二是难以与家庭教育形成有效渗透。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只是停留在学习和衣食住行上,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理解,家长的不理解与不配合,导致了青少年社会教育难以有效渗透。三是教育效果不明显。当前,一些成人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媒体信息严重毒害青少年的心灵,对青少年构成了冲击和危害。四是存在盲区。有些青少年“有学不上、有家不归、有工不做”,成为社会闲散青少年,始终处于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到的状态,这恰恰是青少年成长的危险时段,也是教育管理上的最大的盲区。我们对2012年我市法院判决的3人以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进行了调研,在问到是否参加过社会教育时,所有的失足少年都反映没参加过或很少参加。

(二)校外活动场所未能满足社会教育发展需要。虽然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总数不少,但还存在“相对缺乏”的情况。一是场所数量不足。在布局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市级青少年非营利性活动场所偏少,镇、街道尤其是社区、行政村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更少。二是校外活动项目不全面。主要集中在艺术类教育和培训,而科技类、思品类和社会类等活动项目较少。三是场所的功能设置有限。如市青少年宫等,由于硬件限制,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一些镇街道的文化中心,在氛围和器材上适合青少年的比较少,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不明显。

(三 )社会教育联动和配合机制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尚无承担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各职能部门分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一是社会教育的均衡性不够明显。教育活动只能覆盖到一部分青少年群体,工作对象还存在精英化、高端化现象,农村和新居民青少年参与社会教育相对不足。二是社会教育的途径相对单一。目前,我市各类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基本是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以单纯的说教式和灌输式教育为主,很少从青少年实际需求出发,导致青少年参与率低甚至不愿参与。各类社会教育机构为吸引生源,课程设置偏重文化课,部分教学内容和教材与学校雷同。三是教育队伍建设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市社会教育的各类师资数量有限,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文化、艺术、体育类师资力量相对较多,而科技、训练、技能类师资则十分紧缺。同时,各类师资均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系统,没有形成有效的流通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一是要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尽快建立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共青团、教育、文化、关工委、妇联等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发展规划,尤其要根据薄弱环节和青少年教育盲区,研究分析教育对策。二是要加快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建和扩改建一大批文体活动场所,建议超前规划,各场馆在新建和改建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服务青少年的功能,设置专门的场地,开辟适合青少年活动的项目。对于社会资金兴建的大型商场、超市等机构,也要建设专门的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设施,并坚持免费或低收费向青少年开放。同时,新建和改建一批专门的市、镇(街道)、行政村(社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确保每个集镇和社区有1处青少年活动场馆,各城镇社区建有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三是要多方筹措资金。希望市政府广开渠道,筹集资金。从桐乡实际出发,可以采取财政投入新建、扩建、改建和利用现有场所设施等方式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活动场所建设。如杭州金城少年宫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该少年宫由金城房产公司投资建造,由杭州少年宫负责运营,既给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又带动了当地人气,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一是加快青少年社会教育师资建设。加大青少年社会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育,制定培训计划,通过一定的社会教育资格考试,鼓励他们获得相关的资格认证。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打破师资流通壁垒,通过引进人才、双向交流、兼职聘任等形式,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社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二是要建设专业社工队伍。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专业的青少年教育社工队伍的建设力度,招聘选配和培养一批专业青少年教育社工,充实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队伍中,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三是要发挥社团作用。当前,我市各类社会团体兴起迅速,这些社会组织对规范青少年行为、培养青少年兴趣、启发青少年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各社团主管部门要引导广大社团加强与青少年的良性互动,积极开辟适合青少年参与的项目,学校、家长应支持青少年参与社会组织,利用闲暇时间参与活动。

篇9

社会教育 大学 平台

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知识总量的激增,劳动就业结构的突出变化,从而使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职业要求不断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同时,现代学校教育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大学生的成长也迫切需要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社会要求青少年扩大社会交往,充分发展其兴趣、爱好和个性,广泛培养其特殊才能。因此,社会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教育的作用和特点

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目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述各个方面:

第一,社会教育直接面向全社会,又以社会政治经济为背景,它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有更广阔的活动余地,影响面更为广泛,更能有效地对整个社会发生积极作用。

第二,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有效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政治、道德教育,促进社会安定与进步。

第三,社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它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体现教育的民主性。

第四,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必须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教育更有利于人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其意义愈加重要,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相对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而言,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社会教育的好坏,主要依赖于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科研院校较长时间的引导和努力。

二、当代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教育逐渐蜕变为继续教育的代名词,从事和接受社会教育的机构和个人都将社会教育作为继续获取文凭和各种资格的途径,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狭窄,主要以城市在职人群为主。从事社会教育的人员和机构较少,社会教育占整个教育事业的比例偏小。

二是社会教育的内容单一,目前主要是单纯的专业知识技能再教育,局限于应付职业要求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对德育教育几乎没有涉及。

三是缺乏整体的社会教育机制,目前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有学校教育部门下属的成人教育机构和各类培训机构两类,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学分互认、学历认可等方面各行其是,造成社会教育各个层面之间不能有效沟通。

三、构建社会教育平台的路径

1.开放大学教学平台

大学的社会责任除了常规的传授知识、扩展知识、保存知识之外,还包括转移知识。转移知识是指大学应该把它的知识向社会转移,同时社会、业界的需求等知识也应该向学校转移。这种知识的双向流动都要藉助开放的教学平台,面向社会,面向实践。不仅从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直到实践环节都应该与社会或业界紧密结合,而且很多内容就应该源于社会或业界的实践。将现代大学封闭式教育模式改为开放式教育模式,允许社会人员以旁听、工读等形式参与到学校教育过程中来,不区分是否在校学生统一授课。在实施过程中,一是可以参照在校学生的管理模式,结合社会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严密的报名、学习、考试等制度加以管理,将学校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二是可以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流,改进现今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设施、活动、乃至人员等资源,实现大学发展的目的。

2.开辟网络教育新平台

网络教育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现行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应该是信息时代新型远程教育模式的试验场,是探索如何超越印刷时代教育模式之弊端的教育改革新舞台。网络教育探索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每个加入网络教育的受教育者学会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学会运用多媒体和网络个性化、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从而提高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网络教育模式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为轴心,第二阶段以教育软件产业和网络产业为轴心,第三阶段发展成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企业支持下以教育集团为轴心。

目前,网络教育还处在第一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搭建个性化、远程化、智能化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模式。笔者认为,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项目为载体,完善课程网络化,并配套搭建远程教育平台和网络考试平台,将学校教育广泛地推向社会共享,体现网络教育的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主要优势。

篇10

[关键词]社会教育;青少年;德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20-2

一、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社会教育的内涵:广义的社会教育,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

事实上最早的,最早的教育功能是由社会教育去实现的。在原始社会,家庭尚未形成之前,年轻一代的教育是在全氏族成员的共同劳动及日常社会生活中,有氏族公社的成员通过互相的言传身教,或由有经验的年长者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间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的。以后随着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出现,直至学校教育的产生,广义的社会教育才开始逐步地分化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这三种独立的教育形态。

广义的社会教育可以说是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为家庭和学校本身就是社会的大家庭的成员。狭义的社会教育概念,我们在这里强调社会教育实施的主题,即社会文化教育机构,无论它的创办者是政府、团体或私人,只要它是对社会成员实施了影响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概念的外延:狭义的社会教育从其外延来说,主要包括了“社会传统的教育”、“社会制度的教育”与“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等不同类型。所谓社会传统的教育,指一个社会的传统风尚对于个体的发展所具有的无可言喻的教育性;所谓社会制度的教育,指当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对于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信念所产生的一种塑造的作用。一个各方面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助于个体德行的形成和发展;所谓社会活动或事件的教育,指个体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经验中所获得的教育。

二、社会教育的特征

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社会交易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这决定了只要是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做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政府、团体或私人(主要是通过他们所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来进行)等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对于社会教育的对象总称之为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社会全民等还是分开提到青少年、儿童或承认,都反映出了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可以一言以蔽之,社会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社会教育对象已日益普遍,社会教育服务对象已远远超出青少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

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社会教育主体的多样性和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已打破了学校教育那种封闭式的教育体系,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使社会教育内容纷繁和复杂,虽然带来了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但也带来了社会教育内容的难以确定性。现代社会教育内容包括了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文学、体育卫生以及生活常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准确确定社会教育内容,这是社会教育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社会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促使了社会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社会教育没有制度化教育的严格约束性。在以往社会教育的开展中,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都是社会教育进行的重要场所,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会教育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网络社会教育将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社会教育方式的补偿性。由于社会教育在实施形式方面的多样性,以及20世纪后半期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等观念的逐步出现并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现代人的成长已不完全局限于学校,仅仅凭借在“象牙塔”中学到的知识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社会教育不仅面对学校,面对青少年,更面对社会的成人劳动者。这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而且可满足成年人继续学习的要求。社会教育作为对学校所接受教育的重要补偿方式,作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继续教育的实施的重要手段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社会教育领域的广阔性。关于社会教育是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并列的教育领域,这已经是共识。现代的社会教育不仅具有独立形式,而且日益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表现出同社会的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娱乐活动的密切结合,融为一体。社会教育领域越来越广阔,社会教育发挥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理论上,人们对这种“小教育观”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开始更多地倾向于在“大教育观”理论指导下,构建青少年德育一体化体系。在实践上,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各自为政的缺陷和不足,已明显阻碍了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现在一些家长、学校、社会组织等等纷纷呼吁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德育一体化机制来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指导,以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及其作用

家庭德育与社会德育相结合。把家庭这一微观系统放在外在的和宏观的系统中加以考虑而提出的。个人和家庭的存在与发展都同社会这一外在的、宏观的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即社会德育是家庭德育延伸和发展,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社会是个大家庭,是所大学校,是位无形的指导教师,它一方面给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因此,家长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地走进社会中去,为青少年的发展作出必要的贡献。主要做法:家长可以通过参加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或一些教育机构等外在系统,对学校的教育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和帮助。因此,我们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也决不能忽视家庭和社会相互结合的原则。

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相结合。如上所述,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学校德育所具有的特点,也使它在德育中可以把社会德育的内容合理化和理论化。要使学校与社会建立相互联系的过程中,方式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校可以与一些社会组织或机构结成联盟,建立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把课堂延伸到社会,把社会机构融入到学校,这样学校和社会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主要是指学校与当地的一些企业、工厂、博物馆、科技馆、动植物园等机构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机会。这样有助于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青少年学生对知识、能力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深化和升华。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校教育就是社会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因此,在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综上可知,学校、社会、家庭三者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配合的“三位一体”,只有这样才会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也意味着在构建德育一体化体系时,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德育一体化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应打破传统教育思想中认为教育青少年只是学校的事情这一浅见,应避免出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各自为政现象的出现,应该认识到他们彼此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其次,正视在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配合上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和麻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所引起的家庭结构和个人生活的变化等,都会对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提出严峻的挑战。再次,要真正地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一体化体系,还必须对政策、制度、领导、组织机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思。如果在青少年德育中没有必要的政策支持、强有力的领导、相关组织协调等,那么我们所提出一体化的做法就很难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心目中激起涟漪,形成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詹栋梁.现代社会教育思潮[M].台北:台湾五南出版社,1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