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

篇1

但是自从实施初高中分离制度后,大多数地区的初中和高中几乎各自成为两个独立而封闭的系统,又因高考、中考要求的不一致,导致初高中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加上近年来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在初中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学生进入到高中学习就会举步维艰。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衔接教学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目前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诗歌教学的脱节与衔接的分析研究,是有效地实施语文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高中诗歌教学脱节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归究起来有如下几点:

新课标在初高中阶段对诗歌教学的要求不一。新课标在7-9年级的初中阶段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而在高中阶段则是“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o予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初高中的教学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初中更重视多诵读,中考是考默写诗句,而高中更重视的是会鉴赏,高考是考诗歌鉴赏,二者差距之大,导致许多高中阶段学生这个台阶无法跨越,诗歌赏析题学生怕做、得分极低。

诗歌教学中关于艺术手法方面的问题存在盲区。高中课标的“表现手法”与初中课标的“表达技巧”就是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表现手法”的下级概念有哪些,它以初中哪些知识为基础,师生们也觉得最为模糊。其实它的下级指标还可以分解为象征烘托、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结合以及一些修辞手法等等。但是由于学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网络系统,所以在进入高中阶段的诗歌欣赏活动时就无法调动旧有知识来解决问题。加上初中诗歌课堂教学本来就不重视艺术手法的探讨分析,学生对此就更加茫然混乱。

在认知能力方面,初中生的感知能力明显发展,想像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占优势,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不强,这就决定了中考语文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能力型的较少,而诗歌鉴赏就是能力型的题目。就是那些学生可能考试分数较高,但科学的学习习惯尚未充分养成,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高中后,部分学生仍然延续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缺乏灵活的思维迁移能力,缺乏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自然这类学生就缺乏诗歌鉴赏能力。

初高中教师在认识上存有两个问题。首先在对待诗歌教学的认识上、教法上存有问题。许多老师对是诗歌的认识陈旧,了解不足,特别是对当代诗诗坛、诗人、诗风不熟,甚至无知。诗歌教法的单一性令人厌烦。读背法是最常用于诗歌教学的,特别是不知该如何教一首诗时。串讲法使得诗歌教学程式化,貌似鉴赏的精讲法,常把一首诗意盎然、意境优美的佳作给分析得索然无味、面目可憎。诗歌教学中,接受主体严重缺失。其次在对待初高中衔接上存有问题。有的教师对于高初中诗歌教学衔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通过上几节课诗歌鉴赏课就可以把这项工作完成,存在“速成”的想法;个别教师在进行初高中衔接时存在对初中课改认识不正确,总是抱怨“初中老师这也没教、那也没教”;还有的教师存在重诗歌知识衔接、轻赏析方法衔接的现象。这给本身就难教的诗歌教学带来更多的障碍。

针对上述初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脱节的问题,采取具体可行的衔接措施是当务之急。

一、打破各自的封闭系统,建立互动合作的关系

初高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多相互交流,在教学实践上应多互动合作。通过座谈,在明确学情的基础上,明确初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的任务是什么,强调初中课堂教学要注重与高中诗歌教学相关的知识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外练笔,如模仿学过的课本里的现代短诗,引导学生的诗性、诗情。

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来加强初高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上的互动合作。初中教师开设诗歌教学公开课,高中教师开设诗歌鉴赏示范课,高中教师开设诗歌鉴赏专题讲座,从中找出初高中诗歌教学的断层,找到初高中诗歌教学的衔接点。初中课堂教学应初步建立起关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网络系统,特别是诗歌鉴赏的专业术语,诗歌鉴赏题的答题程序,以便进入高中阶段的诗歌欣赏活动时能够调动旧有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高中教师要研究初中教材、中考要求,力争从教学上以旧带新

高一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特别是初三的教材。了解中考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是背默。然后在诗歌教学中通过用初中学过的诗歌导入新课,用学过的诗歌与新教的诗歌作比较阅读,从引导初中生用曾学过的较为熟悉的常用修辞手法进行浅层次的赏析,慢慢引导他们用更多的其他艺术手法进入更深层次的鉴赏。如,高一的第一单元诗歌阅读鉴赏,可用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引入新课《沁园春・长沙》,从学过的诗词引入,不失为很好的过渡与衔接方法。

三、要研究初中的学情、学法,找出高中相应的教法、学法

初中生思维的批判性不强,应有的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出来,重知识记背,轻能力迁移。进入高中,要及时让学生明白初高中有别,高中不仅要求学生读背一定量的诗歌,掌握相关的诗歌常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此应对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目,因此初高中在教法和学法上必然存在差异。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如何学习一首诗,如何举一反三。如课前预习应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际、写作背景,课堂上教师补充后,学生课后要有意识地整理归纳,从而拓展学生在诗歌鉴赏上的期待视野,为以后在课外做题再碰到同作者、同题材、同手法的题目时会进行知识能力迁移。诗歌课堂教学要多用比较欣赏教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思维碰撞中“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解诗的基本方法,如四看一审(看题目、看作者、看诗句、看夹注,审清题意),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

四、充分尊重个体体验,提高诗歌阅读质量

因为中考不考诗歌鉴赏题目,所以在诗歌教学的课堂上,作为阅读的接受主体的初中生常常被忽略,教师总是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诗歌的“确切”意思是什么,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个字有多么精妙…花一定的时间就能把相当数量的诗歌教授完毕,腾出更多的时间为中考服务。但是,从初高中诗歌教学的衔接上,我们要提倡尊重接受主体。课堂上,要确立学生接受主体的地位,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接受,多给学生“指点”诗词,激扬文字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为确保学生在诗歌课堂教学中的接受主体地位,教师应留下教学空白。为学生留出几段相对可以独立使用的“空白”时间,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时间上的落到实处,确保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诗歌教学中来,确保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 “空白”的设计,着力于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帮助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而教师应是教材(诗歌本文)与学生(读者)的中介,教师要成为学生体悟鉴赏文本的桥梁。当然教师适度的点拨和引导是必要的,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效果。

篇2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是高考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风向标,它决定着高中语文教学的走向。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都能了解“一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斥,课堂干枯、板结,令人乏味,甚至面目可憎”这种现实。拿新课标教材来说,我们知道,很多版本的高中语文课本都分为必修本和选修本,其目的是完成必修模块的教学后,再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二年级下学期和高三学年使用选修模块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事实上现在很多高中为了高考,不仅放弃了一些选修课本的教学,即使是必修课本内容也不是都讲,而是根据考试的实际情况选择部分篇目教学,从而造成了“必修课选教,选修课不教”的局面。尤其是现代诗歌和戏剧等教学内容更是成了高中语文课本的一个摆设。必修课本没有得到如实贯彻,选修课本更是成了摆设,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更有甚者,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上其它学科的强大攻势,本来是主科的语文学科几乎变成了高中教学的边缘学科。不用说是课外,就是课内,学生对语文学科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作业也是在其它学科完成之后,有时间才会做,没有时间也就不了了之。现在有很多高中学生英语的水平甚至超过了汉语,真是可悲。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的经验,并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还需要认真解读和贯彻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特点,认识到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和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想搞好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慢功夫,是一个“缓”的教学艺术。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就说明语文学科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为了高考大量地做题怎么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能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既然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慢功夫,是一个缓的教学艺术,那么,怎么样去进行高中语文教学呢?

(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每一门课程都有每一门课程的上课特点,语文课的特点就是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没有了语文味的语文课不能说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也无法做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上有语文味呢?“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文学的魅力中快乐成长,踏实进取,培养健全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真正融进语文课堂,融入到课文当中。

(二)舍弃为高考的功利做法

为了高考,弃语文教学于不顾,节节都在讲方法、讲答题技巧。这是高中的很多语文教师的一贯做法,适应高考题型,美其名曰不要让自己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种非常不聪明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语文教学本不应该带有功利色彩,但我们一些教师却偏偏急功近利。他们或一味追求考试成绩,或一味追赶教育时髦。考试不考的内容不教,于是给学生打精神底子的名著阅读成了虚设;一切为了学生的分数,于是舍本逐末,大谈解题技巧,背诵范文成了应试作文素材的唯一来源。”“急功近利者忽视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因此我们要舍弃所谓为了高考的功利做法,真真正正回到语文课的本色上来。

(三)开好阅读课,把阅读课落到实处

篇3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创新

随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这些趋势都为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新课改趋势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这不仅可以促进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专家学者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的积极性。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进行论述。

一、高中语文教师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坚持新课改长期性和艰巨性

高中新课程改革虽早已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也都基本上适应了新课程教学要求,但也还存在着沿袭保守教学方法、教师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极度追求升学率、急功近利等现象。但是很多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仔细研读新教改,想当然、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新课改教学。而在寄希望于目光短浅的改变教学现状的简单做法没有成功后,就陷入了语文教学课改的死胡同,并产生了畏难心理,使得新课改难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盲目”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或生活中所给予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会重新思维和探索。高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精神,有机、灵活地探求新的教育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要系统地掌握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学习教学科研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积极投身于教学实践。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课堂

目前,普遍存在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教师不能做到对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过度重视课堂教学,而不是突破课堂教学的约束扩展到课堂外的社会之中,不重视语文同其他学科知识信息以及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学校还只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到高考现实和学生分数,而轻视在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高中新课改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养成健康人格。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师生关系,打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质疑精神。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在教学环节中的传授者、讲解者地位,而转变教学中处在配角地位的引导者。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习的收获作为判定教学效益的标准。新教改要以学生为本,语文教师要始终牢记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变“传话筒”为“对话者”,变“单面教授”为“平等交流”,正确对待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提供在学习和交流中自我展示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把感受和思考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培养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习惯和能力,不断增长知识信息提高和素质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一)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将走出教科书与请进课堂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思想引导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在学到丰富知识和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锻炼学生怀疑性思维能力

要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养成怀疑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怀疑自己的不足,在实践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生逐渐适应自己知识探索者的角色,充分调动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课堂上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就如同抛砖引玉,激发同学们自主思考,逐渐自己解答出答案。

(三)设立情景式语文教学课堂

每一种课程都需要教具,语文也不例外。不过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在普及多媒体技术。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生动具体的环境或是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投入到书本中的愿望。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图片,也可以使用实物道具,同时配上相应的对白和音乐,重现作者创作时的情境,让同学们犹如是身临其境,产生联想,体会作者作文时候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创新阅读

读和写是学习语文的核心,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水平。通过语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课堂上的阅读指导,应选取一些具有文学代表性强、并能够锻炼创新思维的文章或书籍。也要加强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外阅读的机会,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

当今教学实践中,教学越来越多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达到使语文课堂教学容量变大、传授知识和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的目标。在新课改形式下,在课堂内外创造出一种浓厚的趣味性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阅读相关文章查找相关资料,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补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程改革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全新的教学方法,适应高中新课改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新课程的行家里手。

参考文献:

[1]杨鑫.浅谈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2]杨雯.语文学科中的创新教学尝试点滴[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篇4

“科学素养”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对科学知识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二是对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三是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比“科学素质”和“修养内涵”意义更广、层次更深,它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等。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在于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要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将科学与人文巧妙融合,其既包含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学阅读知识及文史常用知识等,又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因此,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多种能力方面,例如: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归纳和演绎的能力、类比和推理的能力及查阅资料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等。由于“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更要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创造力。

三、培养“科学素养”的三个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和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包括辩证的思维方法、多种逻辑思维方式和具体的学习方法及其操作方法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三个培养“科学素养”的策略。

1.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师可通过论述类、人物传记类等文本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宇宙的边疆》《凤蝶外传》和《动物游戏之谜》等课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的魅力,认识科学的发展,畅想宇宙的秘密。又如,在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感受“传承”和“探究”的意义,又能使学生体会逻辑严密的语言的魅力。另外,在教学《宇宙的未来》一课时,教师既可让学生憧憬宇宙的未来,又能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科学的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高中语文教学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科中“科学素养”的主要方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就能使高三阶段的语文教学兼顾多种文体的个性阅读方法,体现学科思维的共性。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化繁为简,又可使学生迅速找到合理的思维路径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2.利用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议论文的写作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包括: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对论据材料进行取舍、阐释、论证和评价等。系统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更能培养学生敏捷、灵活、深刻和独创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因果关系”(高三写作训练专题)这一内容时,教师既可通过对“溯因究本”的分析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思考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又能启发学生结合以往所学,归纳审题立意、分析说理和谋篇布局的能力。又如,在一次作文课上,在出示《房祖名心怀感恩》这一例文后,学生立刻发现其论据未能围绕论点进行分析,导致道理没有阐明。此时,教师可让大家思考:为什么房祖名心怀感恩就能促其成长?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于是,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原因,从而完成了这一例文的修改和补充。这样,学生掌握了“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之后,在“课堂练笔”环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溯因究本”的思维方法将分析引向深入,最终达到仔细分析、深入思考的目的。

3.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批判的精神及创造意识,因此,教师可配合教材,设计适应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践、探索、质疑和创造。例如,教师可结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中的“儒道互补”和“佛理禅趣”两个单元,设计《试论“儒释道”三家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等论题,并组织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以探讨哲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尊重史实、尊重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勇于探究。又如,教师可结合社会调查、演讲比赛、读书大赛和辩论赛等活动,既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自我,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勇于质疑和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最终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篇5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就目前形势分析,虽然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材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从教学实践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高强度的课业任务淡化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逐渐加深的高中语文学习内容,灵活多变的语文题型,这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教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难以满足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结合现有问题与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一、以“生”为本,创新教学,张扬个性

创新的基础是个性,个性的核心是人性,课堂中的人性即是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摆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高中生的心智还没有成熟,他们还是孩子,因此他们的成长不能以丧失童真为代价。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几十个有个性的个体又组成有共性的班集体。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集体共性而忽视个性碰撞产生的各种思维火花与活力。教学的动态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全过程,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帮助其语文学习思维的发展。

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针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的标准实验教材的高中语文教学既要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学内容要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的局面,教学方法必须要丰富多样。例如,阅读教学过程首先要呈现出对文本的合理解读,在合理解读文本的前提下,“转为个类”,提炼出与文本体式相适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最后通过潜藏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整合与建构”相应的阅读态度、阅读方式和阅读技巧。

三、注重人文内涵,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由于语文的学科特点,语文选文总与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学习要突破陈旧狭隘的思想框框,注重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含。以鲁迅的杂文为例,其中总有两个层面:既有具体的现实针对性,又有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不仅思考着现实人生及其出路,而且将这种思考上升到哲学的、人类的层面,把现实人生的痛苦体验升华到对于人自身的存在困境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其现实意义,更要感受到“超越时空的意义”。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含,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升华,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映清.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2(01).

[2]段志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尝试[J].教学研究,2012(29).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体验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 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指依照学生的认知特证和认知规律,经由教师建立实际的或适当的语文教学情境和教学机会,合理表现或重现语文教学的课文内容,使学生在有身临其境感觉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语文知识、文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情感的生成等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既关心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得到语文知识、产生判断认知,也关心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人生、价值和道德的思考认识多少事物,学生也会更理解语文的价值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2 开展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简述

高中语文学习是高中学生持续、细致接受高中语文知识的必经阶段,高中时期作为高中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在这个阶段开始形成。语文阅读教学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的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这个阶段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肩负着教学语文、提升学生文学能力和使学生感受文学阅读魅力的重担。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文学素养不仅影响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取向,更重要的是还左右着高中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决定着学生能够在未来能否茁壮成长。

高中语文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把阅读语文课本,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借以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文学能力和文学感知力。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的教学形式旨在通过教师加强的学生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重视,有效发挥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作用。具体落实到高中语文阅读,体验式学习方法则是注重使学生直接阅读语文内容,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调动感官,通过眼、口、手和心的真实感受,对文章进行诵读及背诵,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借助感观设身处地地理解作品内容和表达形式,仔细口读,深入分析,投入课文的体验式学习中。

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特征为:重视身心参与,强调学习语文不仅要用脑思考,还要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嘴巴表达,用手经历,一句话,就是用身心体验和感悟。教师要把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观的形成都看成是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尊重学生,发掘学生的兴趣。

3 提高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有效对策

(1)选择合适主题制成阅读材料

教师要在开展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的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侧重选择合适主题选编阅读材料,以丰富教学体验和学生阅读视野。在进行体验式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感觉有些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体验不够细致和深入,尤其是在文章主题的理解和体验环节过于薄弱。这时就需要教师选取合适的主题制成系统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检验。选取主题时既要顾及语文的教学又要扩充学生的阅读体验面。

(2)开展学生阅读个性化体验

体验性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个性化体验。每个学生针对同一艺术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形象联想和理解,所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阅读特点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体验。教师在开展体验式教学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想像阅读空间。

首先,在体验性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前,教师必须提供尽量多的资料,但不提示学生阅读和体验的重点。资料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语文的体验式阅读教学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其次,在体验性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教师要给予肯定,少挑些不伤大雅的不足。最后,教师要宽容看待学生的体验,不能以自己的体验感受去要求学生同样达到这样的水平。教学后教师还要适当地留些阅读的个性化练习,让学生对体验性方法的语文阅读得以深化理解和巩固。

(3)设置阅读共鸣,唤醒学生体验情感

高中学生在得到了语文学习的培养后,积累了一些关于语文学习和语文情感体会的经验。高中语文教师则可以在体验式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设置一些教学情节引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共鸣,使学生真实、准确地交换彼此的阅读体验,唤醒学生积淀的感情和情感,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并理解高中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

(4)针对语文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扮演角色

体验性方法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就是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课文的具体内容设定学生为文中的某些角色,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加深体验。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一些人物遭遇及事件文章的教学时,可使学生变身为文中角色,促使学生经由体验角色的行为、思想等而与文中人物产生相似的感受,进而可获得更深入的体验,更细致地理解文中的思想和行为、反应等。

(5)诱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以获取深度体验

要想使学生获得语文的深度体验,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在充分想像的基础上满足身心,净化思想。既能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与之共鸣,还能丰富学生的内心,增加学生的阅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开展高中语文活动体验课程的阅读教学,必须依照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定律,在实际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感受体验,才能更好地深化学生的高中语文课程的阅读体验,科学、有效、合理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修养。

参考文献:

[1] 邓立红. 体验式学习——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5)

篇7

一、课堂教学需要下的核心素养解读

素养一词由来已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十数次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有研究者在梳理了语文素养与语文知识、素质、能力的关系之后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开放概念”,这意味着对语文素养的理解可以是动态的、变化的;著名语文研究专家王尚文认为语文素养是“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帖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的能力)”。这样的理解显然既具理论高度,同时又满足了实践的需要,应当说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笔者在教学中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出发,抓住其中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关键词,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同时基于当前对语文素养相对认同的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自己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解,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基于文本的师生交流,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与文化上面获得新的理解,进而提升自己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运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明辩事物的能力的过程。

在这样的理解中,既兼顾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需要(即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需要),同时又强调从素养角度生成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观察事理的能力。笔者以为,这样的理解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是适切的,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可行的。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都源自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生态课堂的打造。

二、生态课堂提供核心素养培养土壤

自特级教师赵谦翔提出“绿色语文”以来,生态课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使用的概念。笔者在实践中坚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坚持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出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主要形成了三点认识,下面结合《辛德勒名单》一课的教学来说明。

其一,生态课堂是尊重学生认知的课堂。语文课堂上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具有多样性,这是由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辛德勒名单》作为一个主题相对严肃甚至是沉重的文本,其在学生的解读中会出现哪些观点,这是值得教师观察与研究的。课文开篇即说“天空中笼罩着一层浓重的黑雾,一群波兰儿童在街头无忧无虑地玩耍”,这样的表述起什么作用?在具有开放性的课堂上,学生的观点不尽相同:有学生认为这是一种对比,也有学生认为这就是写实。课堂上教师常常会思考哪种观点正确,其实这个问题是不必担忧的,因为学生既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恰恰就反映了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前者肯定已经走入文本之境,因此其感受到“浓重的黑雾”与“无忧无虑”的鲜明对照,而后者则是从自然环境与人的角度“简单地”看的,自然就认为这是写实。尊重这样的认知基础,可为后面的文本解读奠定基础。

其二,生态课堂是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辛德勒名单》一课的主题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人性在复苏”,学生只有在文本解读中获得对“人性”的认知,才能真正把握这一主题,而这一主题显然就是本课教学所指向的“核心素养”。因此当让学生继续沿着自己的认知去解读课文,显然,当学生读到“那不是什么雪,是骨灰”时,自然就会思考其原因,于是焚尸炉的情形就开始让学生触目惊心,而当读到辛德勒以钱作为工具做高斯的工作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又有所不同,因为大部分学生原本想的是“义正辞严”,这样的认知失衡会让学生认识到,在那样的一个严峻的环境里,其实只有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才能让辛德勒名单不断延伸……经由这样的解读与理解,学生形成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在笔者看来,就是对世事的洞察,就是对人性复苏的理解,用有的学生的话说,“人性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命题,轻言人性往往是不懂人性的,只有在具体的甚至是严酷的情境中,往往才能看到人性复苏的难能可贵”。笔者在课堂上听到这样的评价时,忍不住拍案叫绝,在笔者看来,这就是核心素养,这就是语文课所能达到的用文本引导学生深刻思考的最佳境界。

其三,生态课堂是用人文触角感知世界的课堂。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能够站到人性最高处,《辛德勒名单》恰恰又是历史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文本,在这样的文本解读中,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不断地前行,在前行的过程中有各种形式的讨论,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正读懂“人性在复苏”。这是一个用人文观点感知世界与人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无疑是生态的,无疑也是指向最核心的素养的。

三、核心素养在文本意义建构中形成

在笔者看来,核心素养从来就不是也不应当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更加不是粉饰自身教学观点与研究成果的一个工具,核心素养是指向学生的,是指向学生对世界判断的目光并影响自身行为的。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标,那就不是真的核心素养。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只能在生态的课堂上才能够实现。生态课堂中,文本解读是核心,文本解读的目的在于建构对文本的理解,在于把握文本的意义。笔者一贯认为,意义一定不是教师机械施加的,而必须是学生自然解读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会因人而异,但只要学生的方向是正确的,那意义早晚会形成。因此,《辛德勒名单》一节课的教学,绝不可以对学生的不同层次的认识任意拔高,最恰当的办法或许是在多次素读课文之后,对故事情节有一个清晰的表象,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果我是辛德勒,如果我是其他人物,我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一种走入文本情境的最基本的手段,也只有沿着这样的思路,学生才会与文本融为一体,从而让学习过程生态起来。在此过程中形成的J识,终会成为催化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氛围;师生关系;生活;教学情境;信息技术

高中语文教学,是对高中生内在文化素养的一种培养,是对高中生外在表达能力的一种强化,是对高中生主体思维、意识、行为及情感的一种调剂。在以往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单一性、保守性等教学弊端是其所呈现出来的主要趋势,这种陈旧弊端造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严重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改进。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经过了如火如荼的推行,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与限制,开创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有效策略为支撑的教学新境界。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氛围是调试剂,是调整师生教与学、态度与行为的良药,也是搭建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对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积极向上心理的一种反映,是对师生高涨饱满参与情绪的一种体现,也是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一种条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剖析教学的核心,认清教学的本质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教师的内在人格和外在性情感化和塑造学生的过程,教师要注重以自身人格的直接影响力调节学生低落的学习情绪,要以自身的独特魅力唤起学生的拼搏精神,要以教师的内在优势潜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整体氛围。高中语文教师要严格抑制自身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冲动行为,要对自身的主体情绪、脾性、态度、行为等进行自我监督与控制,要注重教学矛盾调节与处理的理解化与宽容化,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调控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与意识,以此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增添艺术魅力。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实现学生的情感升华

语文知识,是在生活这个广阔的场所之中提炼出来的,也是在生活这个阵地中进行检验的,语文知识与生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高中语文知识的生活性为前提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与生活素材整合为一个具体的情境,并向学生进行展现,将静态的语文知识以动态的生活内容进行展现,将单一枯燥的文本内容以优美的情景和实物进行转化,以此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强化与升华,实现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际提升。例如,在高中语文《飞向天空的航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你们对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都是很关心的吧。知道我国的航天飞船发射过几次了吗?你们都知道最近的发射时间和发射人员,但是你们知道我国第一艘航天飞船发射的具体时间吗?知道我国航天飞船发射的第一人是谁吗?等等。以此生活化的元素进行语文课文的包裹,让学生在生活化原料的引导中快速进入语文知识的学习状态,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

三、创设科技化现代课堂,丰富知识的内在形式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优化力量的信息技术引领着课堂教学向科技化的道路上发展,其栩栩如生的图片形式和形象多彩的动画形式冲击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为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注入了活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进行优化整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直观化进行语文知识抽象化的转变,以信息技术的生动化进行语文知识静态化的转变,以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增添别样的乐趣。例如,在高中语文《宇宙的边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宇宙整体示意图的展示,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视频把动态的宇宙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的引导中能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

总之,新时期高中语文的有效教学,要建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基础之上,要充分挖掘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与可塑性,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程的结构产生了变化,语文课程分为了选修课和必修课,这种结构上的变化,导致了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的矛盾明显化。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必修语文课程要求在1.25年的时间内学习完,学生通过必修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选修语文课程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语文课程一般要求在1.75年修完。新课标这样的要求就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选修课内容的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能力上来,这样的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但是高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它的地位确实是十分的重要,高考在本质上就与其它考试有着明显的区别,它具有独特的评价形式,让语文的选修课带上了功利性质,造成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不是从语文本身与学生的发展确定,而是和高考的关系确定,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和考试之间的矛盾极为突出。

2、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包含了五个内容: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这种设置让语文课程出现了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发展是课程和学生发展的必然。而基础性就是指“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语文课程不管是选修还是必修,都要将基础性作为重点。但是经过实践证明,选修课的内容在学生的需求中,无法达到统一,造成了多样化需求与基础性要求出现客观上的对立。现在大部分学校将选修课程进行规划,并将这些选修课程能实现作为基础性前提,但却处于没有充分调查学生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属于必修课的内容,与新课标开设选修课的最初目的相悖。

二、高中语言课程与教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办法

1、展开核心目标的学习,解决教与考之间的矛盾

核心学习目标就是指各个学科都受到重视的共同培养目标,强调高中生必备的综合技能,具有指导学科课程实施和学习成果评价的功能。事实上,从本质上来看,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与考试之间不存在矛盾,只是在以往的考试中把学科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过重的位置上,涉及技能的部分过于简单,而且还存在着过多的限制,考评不够全面,但这些技能却在社会上或学业的深造上属于必备的能力,例如批判式思维,它就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分析,选择性吸收,提高学习的质量,这种知识就是无法在高考中得以考评,这种技能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优化,质量更高,这就需要高中教育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核心学习目标,既“根据未来社会行业所需的共同技能以及升学所需的各项技能制定可操作的核心学习目标”。这个核心的学习目标不需要对学科知识与技能做出硬性规定,而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用这样的学习目标来对各学科进行教学和评价。

2、考虑各种发展需求,解决多样性和基础性的矛盾

语文课程的基础性与多样性矛盾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如果对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对于语文课程基础性的实现及选修课程的开设都是有害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做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查找学生的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不是简单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选修课能解决的,需要从选修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上入手,不同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其侧重点不同,在同样的选修课达成语文教学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的知识程度做出评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语文的选修课。总之选修课的开设和实施过程都要把学生的自由放在首位,这样才能解决高中教育阶段基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三、结语

篇10

我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最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感觉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几个问题:

(1)在教学方法上,由于过于重视做题训练,出现了在教学过程中把语文肢解为孤立的知识点,破坏了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学生不重视阅读,只重视题海训练。

(2)在教授内容上,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它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追求现成的、确定的知识答案为目标。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课文,推敲课文所提供的内容要点和零碎的语文知识点,视各种《教学参考书》为宝典,照搬照抄,没有自己想法和见解,结果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缺少求知欲望,总是培养不出语文的优等生。

(3)从学生角度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阅读优秀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短期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会出现学习劲头大了成绩反而下降的现象。因此学生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也往往把精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不愿意在语文学习中花费过多的功夫,大部分农村学生高中三年,没有读过一部文学名著。

(4)从高中语文教师角度看,一部分语文教师,几乎不能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更难以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在这种条件下,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

在高中语文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无疑为我们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为构建新的语文教学,适应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秉承传统,弘扬优秀文化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强调了技巧,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但在目前教育改革这个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时刻,我们的语文教育决不能赶时髦,一味地追求新花样,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语文教学,为语文的学习和传承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我们要弘扬优秀文化,提高语文素质,秉承传统的一些有益的优良传统,往往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教法上,借鉴和吸收我国古代教学的传统。特别是古代的诵读法,不仅是记忆,更多的是在诵读中有想象的空间,在诵读中记住了优秀的作品,陶冶了高尚的情操;我国传统中的赛诗会、对对子,成语接龙游戏,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培养,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培养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还要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塑造他们高尚的人格,提高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因此,在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中表现自己,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获取自信,从而追求新的成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要进行人品人格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韩愈的《师说》、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 阿Q正传》等一批高中课本中的文章,教师不仅仅是停留在学语文上,而是要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精读,得到思想的熏陶、人格品格的培养、人生境界的提升,真正达到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3.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边的群体活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处在不断转换之中。这种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近几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生怕自己讲不全面,从而导致课堂缺少灵活性和现场性,出现"老师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很多学生把语文学习当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最后还有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做到目中有"人",才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在备课要精心设计,注重激发学习兴趣,把课堂构建成为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要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帮助学生去发现,引导他们而塑造他们"。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和谐平等的情境,则便是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注重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在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下大力气,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正是提高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特别是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他们主动上网查找学习资料,这有别于传统上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备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个知识自我发现、自我重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老师、学生真正产生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创造潜能。

5.重视合作,共享语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