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新常态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新常态内涵

篇1

一、蒲白“实”文化品牌的确立背景

陕西陕煤蒲白矿业有限公司(简称蒲白矿业公司)是陕煤化集团下属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历经57年的艰苦创业和做大做强,自2012年以来已经连续四年实现了煤炭产量突破千万吨,安全生产“零”目标,矿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新常态,煤炭市场呈现“需求增速放缓期、产能过剩和库存消化期、环境制约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的“四期并存”发展阶段,作为一个地处关中渭北老区黑腰带上的老牌煤企,在面对煤炭市场形势异常严峻、经营压力持续增大、生产接续十分紧张、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不利形势,蒲白矿业公司党政经过积极走访调研和深入讨论思考,最终确立了“实”字企业文化为旗帜,引领企业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及党的建设等方面树立“实”的理念、发扬“实”的作风、践行“实”的品质,最终取得“实”的成绩。

二、蒲白“实”文化品牌的基本内涵

“实”文化品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为基本内容,以企业价值观培育为核心,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建塑优秀企业文化品牌、构建和谐富美蒲白为目标,以基础文化建设为保障,分项文化建设为抓手,通过全面加强、持续创新精神、制度、物质形态三项基础文化建设和党建质量、质量标准化、安全、廉洁、班组、和谐六项分项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3+6”特色文化体系的构建实施,重点通过突出模式推进、管理重心、文化落地、特色亮点、典型带动、经验提升等六个方法路径做实企业文化,争取实现安全基础更加牢固、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物质和精神文明创建水平逐年上台阶六个建设目标,体现作风扎实、工作务实、惠民求实的文化效应,为全面打造千万吨安全节能环保型现代煤炭企业这个共同的目标愿景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蒲白“实”文化品牌的丰富实践

篇2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不良影响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积淀的问题还是过去的延续,必须充分认识。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二是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三是单位内控机构不健全,缺乏内控管理人员。四是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五是预算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约束。六是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七是缺乏完善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八是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现实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正确审视存在的问题,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围绕“经济中高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大局,从变化中更新思维观念,树立机遇意识,正确履行行政事业单位各自的组织机构职责,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深化自身改革,加强制度创新,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以健全完善的制度建设,为全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途径与措施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管理制度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变化为参照,寻求新时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1.加强环境控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把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作为控制建设的目标,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单位组织对内控作用的认识,从单位领导到全体人员要力求形成重视和参与内控建设的氛围,定期培训、展开宣传、解析内涵、组建机构,积极调动各类人员掌握和运用涉及内控制度建设的政策,以此增强内部控制的刚性和严肃性,保证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2.强化制度控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发挥制度管控的作用,从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重要环节和从事经济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建立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或确定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岗位,充分发挥单位财务、审计、纪检、检察等机构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层次清晰、便于操作、内容细化的内控制度和执行机制,形成制度与实践的良好契合。

3.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重点是对重大事项的调查研究、风险分析和论证程序,必须采用集体决策制,以此规避错误和风险。

4.落实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协同好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工作融合。内部控制是基于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财务内部控制是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通过严密的财务控制制度,按照不相容岗位的要求,发挥财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作用,使单位内控制度能够有关键性保证。此外还必须使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实现有效衔接和信息交流,让财务控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由此才能形成单位“全过程、全方位”的内控。同时,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清查,针对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5.夯实收支核算基础,实现预算控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发挥经费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的中枢作用,用科学、合理、完整、严谨、可行的预算为单位内控工作建立前置性的制度保证。

6.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健全监督机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将预算外资金纳入管理范畴。从制度安排上讲,任何资金都必须进入预算管理,这是单位内控制度的基础,囿于历史的原因,可能还有一些资金暂未列入预算,但必须重点进行监督,堵塞漏洞。预算内外的资金,无论怎样管理都应建立应有的收支依据、标准与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把单位的内控方向直指防止资产损失浪费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7.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监督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评价监督制度,形成应由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监督机制。通过评价、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系统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

8.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推动内控建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充分认识“互联互通”的内涵,紧跟形势的变化,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9.跟进审计控制。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按照2014年10月27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把审计控制作为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风险防控,实现常态化审计监督。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进一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应着手以下工作:

1.思想认识要到位。单位领导要结合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变化,充分认识内控制度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起领导负责、责任明确、有关部门机构落实、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

2.保证机构人员到位。结合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工作变更,调整充实内审机构或工作落实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使新形势下的内控工作有机构人员和适应能力的保证。

3.物质保障到位。结合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着重点、关注点都会有不同,增加或调整工作成本在所难免,因此必须落实工作经费,提高物质保障能力,以物质保障催生新形势下内控制度建设的落实。

篇3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公路交通专业;大学生就业

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政府、高校和学生的社会问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都处在转型期,需要大学生及时调整以适应新特征和新形势,同时政府和高校也要制定新对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1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经济新常态体现在一个“新”字,我国目前由过去的一种经济状态向新的经济常态转型,这个过程是处于由调整转型到持续稳定的时期,而这种状态的转变也是我国经济不断优化、转型和调整的过程。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体现在:首先,经济发展的增速方面,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过去超过10%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总量以每年超过10%的增长速度,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也付出环境污染的代价。其次,经济发展的方式方面,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经济增长是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优化的动态调整过程。一方面,我国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教育和医疗等民生行业投入不足。再次,经济发展的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消费逐步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从增量扩能转为调存优增,调整生产资源的产业配置。最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方面,从过去的驱动向新引擎转变,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经济新常态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结合经济新常态的几个特征,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分析经济新常态对就业市场产生的影响。

2.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降低,就业岗位数量会缩减。当经济增长速度高速发展,企业会采用扩能增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GDP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企业规模和效益的扩大,同时使得企业用人需求增加,新增岗位数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2.2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动力转变,带来大学生就业结构的调整。过去第二产业占支柱,产业结构优化会带来传统行业的调整,使得该行业学生预期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失业。公路交通专业属于土木工程,毕业生主要是进入工程建设企业,例如中交、中建、中铁等国企施工单位,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交通属于第二产业,同时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就业。

2.3经济新常态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经济新常态下加速了企业的优胜略汰,也对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要懂得经济新常态的影响趋势,更好地选择发展前景好的行业领域或就业单位。

3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公路交通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3.1政府要强化主体责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发展经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一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落实好毕业生落户等政策,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毕业生开展创新创业,要加大政策优惠力度和资金的支持,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3.2高校办学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合适的专业设置和优化的教学内容等,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长安大学根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施工企业“走出去”的需求,成立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和交通工程(国际班)两个专业,以传统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基础,开设一些国际化特色课程,教学上通过英语强化和双语教学,让学生具备双语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并配备有国际化师资建设等创新教育方式,为中国大型企业培养既懂专业又懂英语,掌握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熟悉国际工程项目所必须的专业素养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3.3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经济新常态下,公路交通专业的大学生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在大学期间要扎实学习好专业知识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去用人单位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主动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

参考文献:

[1]蔺思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就业创新[J].中州学刊,2015.2.

篇4

金融服务业向互联网化转型

邵平称,近段时间以来,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搜索频率极高的词汇――“新常态”。按照理解,这种“新常态”是指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进入的一种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动力变化和政策转型的不同于过去30年传统的新的“常态”。

“我认为,在‘新常态’之下,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涵,那就是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化转型新常态’”。邵平认为,与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转型相伴的,是金融服务业的互联网化转型。

他表示,金融服务业是互联网技术应用时间最早、应用幅度最广、应用程度最深的行业之一。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给金融服务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互联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极大地突破了时间、空间、服务手段的种种限制,延伸了金融服务的触角,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各种APP应用使过去传统银行网点无法到达的“天涯海角”变得“近在咫尺”;二是互联网技术近乎于零的边际成本,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过去无法到达的低净值“长尾”客群变成了银行的服务对象;三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使银行能够及时掌握客户的交易数据和行为信息,及时、有效识别风险,显著提升了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四是互联网时代客户体验日益重要,银行业纷纷从过去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服务水平大大提升。

为了把握住互联网时代的良好机遇,推动自身转型升级,打造自身的优势,平安银行确定了“做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的战略,并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该行潜心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专门设立了网络金融事业部,作为全行创新商业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提升客户体验、推动银行业务全面互联网化“新常态”的装备事业部,构建了“橙e网”、“口袋银行”、“行e通”、“金橙俱乐部”等面向公司、零售、同业、投行四大客户群体的互联网门户。

做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

邵平介绍说,平安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是紧密围绕支持“实体经济互联网化转型”这个“新常态”而展开,在实践中又表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色。

篇5

一、 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指出,全面认识和把握新常态,须要从时间和空间大角度审视我国发展。 “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尽管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

从国际看,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

从国内看,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增长速度不可避免换挡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持续转换,改革开放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良好发展态势可以保持。这些大趋势,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性和必然性。

战略机遇期内涵已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新的自主增长动力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我们必须更多依靠内生动力实现发展。全球需求增长和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我们必须更多依靠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我国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处在激烈的利益博弈之中,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保护和扩大我国发展利益。

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经济增速要从高速向中高速增长平稳过渡。经济增速的减缓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呈现出增速减缓、市场需求减少的显著特征,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传统人口红利在逐步减少。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长期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经济增速呈现出逐步回稳态势。随着我国消费需求由模仿型排浪式特征向个性化多样化特征转变、出口由单纯的低成本快速扩张向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并重转变、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由传统人口红利优势向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优势转变,要求我们主动地降低发展速度,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

第二,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是基于新常态下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发展理念等做出的科学判断。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经济增长要避免只顾短期发展,要求关注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经济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相统一,追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以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协同发展,让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第三,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依靠政策刺激、高能耗等方式取得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必须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市场化改革力度,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微观活力,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四,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须要寻求新的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将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

三、认识“新常态”要克服三种倾向。指出,在认识新常态上,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三种倾向:

第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不能当作一个简单的事件看待。经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中国过去30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现在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客观的必然的趋势性现象。有人问,新常态是好状态还是坏状态?这种问法是不科学的。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第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当前,社会上出现了新常态的解读被引申化、扩大化的现象,搞出一大堆“新常态”,什么文化新常态、旅游新常态、城市管理新常态等,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本来新常态的提出是特色鲜明地描述经济发展的概念,这样一来其本义和特色就被淡化了。因此,对于新常态的认识要放到特定的语境中去理解,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随意引申。

篇6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

后发优势是追赶型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变化。根据追赶型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飞阶段。在制度变革或外部环境触发下,后发国家经济摆脱低水平均衡,向持续高增长转换。这一过程通常较快完成,但也有一些国家会持续较长时间。二是高速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高投资、高增速,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出口结构迅速优化升级。这个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充分,通过购买设备和其他技术引进渠道,企业很容易组织并扩大生产;在增量扩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剩余或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或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快速增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高增长就是处于这一阶段。三是中高速增长阶段。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速逐步下降。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显著上涨,早期简单外延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效率提高更多依靠模仿创新和行业内企业间优胜劣汰实现。四是中低速增长阶段。追赶的后期,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接近,大部分后发优势已经释放。传统市场空间饱和,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很难消化企业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企业开始尝试前沿创新,通过创造全新商品和技术路线、构建新商业模式等获取高额利润。

这四个阶段的更替是渐进的过程。前两个阶段经济发展更多依靠数量扩张,后两个阶段则更多依靠质量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都能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也不是所有开启追赶进程的国家都能完成整个追赶周期。在追赶的道路上,不乏“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等沟沟坎坎。

在经过30多年的快速追赶、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后发优势仍然是我国保持较快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差距依然很大,人均GDP仅相当于美国的1/8,蕴藏着较大后发优势。这突出表现在:虽然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但劳动力总量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人力资本提升空间较大,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较快;物质型生产资源供应紧张,但资金、知识、管理经验均明显增加,供应链的效率和覆盖面具有较大优势;虽然市场空间有所缩小,但在基础设施、制造业更新投资、居民物质及文化消费提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制造业内部具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的潜力,拥有通过模仿创新和应用型创新提高技术水平的空间;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寻找、发现和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提高技术水平的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

后发优势的存在,意味着我国具备实现挤压式增长的条件和空间,能够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在1978―2012年的3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在不考虑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上调的情况下,若2014、2015两年经济增长分别为7.4%左右和7%左右,则“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可达到7.8%,高于7%的预期目标。“十三五”期间只需保持6.5%的年均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与此同时,进入新常态后,后发优势的内涵、供给和需求条件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等也将相应转变。从增长动力看,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积累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转变,由主要依靠投资向更多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从比较优势看,由主要依靠初级资源向更多依靠技术、资本、管理等高级资源转变;从政府角色看,由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向注重培育、优化经济环境转变。我国经济正在和即将发生的变化,表明追赶进程将迈向更高阶段,既是从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的转变,也是从数量扩张型增长阶段向质量提升型增长阶段的转变。

新常态下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符合后发国家追赶进程中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结构变化等方面的一般规律。但是,作为转轨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特色。比如,转轨经济的改革红利助推后发优势释放;竞争性地方政府加快追赶进程,但也带来潜在风险;发展不平衡蕴藏追赶空间,多种增长模式同时共存;超大规模经济带来特有的机遇和挑战等。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国挤压式增长的速度可高于历史上其他后发国家,也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高速增长阶段,由于潜在需求旺盛、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粗放增长模式下的一些矛盾和风险容易被掩盖和吸收。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增速下行和结构调整,原有的风险化解机制难以继续生效,市场主体行为很难及时做出调整,原来被掩盖的矛盾和风险就会显露出来。比如,原先可以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成本上升或需求不足而出现全行业亏损,长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因为需求收缩而破灭,地方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在财政金融部门暴露。调控得好,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局部较小的范围内,逐步化解。而一旦调控失当,局部风险就有可能演化为系统性风险,从而对整体经济的稳定造成冲击。

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最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增速下行,关于我国经济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很多。应当看到,与拉美、东南亚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不同,我国增速转换时期的工业化水平较高、财政金融风险总体可控、出口产品丰富、国内市场规模巨大,出现追赶进程中断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如果未能有效培育增长新动力,增长潜力不能得到充分释放,实际经济表现远低于潜在增长率水平,也可能出现类似日本上世纪80、90年代“增长性衰退”的状态。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靠创新,而适宜的创新环境要靠政府来营造。更为重要的是,从全球资源环境状况来讲,我国不可能在因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范式的情况下实现现代化,而必须通过创新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客观条件来讲,我国人才资源丰富,科研教育基础扎实,具有巨大创新驱动发展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科研立项、经费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严重制约创新驱动发展。这些问题不解决,新的增长动力就难以形成。

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随着增长速度、动力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宏观经济运行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调控目标间平衡的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好,将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一是平衡物价和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强。但是,加工贸易可以转移一部分需求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出口高增长对普通居民更加关注的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较弱。投资对短期物价上涨带来压力,但在中长期可以形成生产能力,有利于平抑物价。在过去的10年间,总体看我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消费拉动。消费快速扩张,经济增长才能提速,但物价上涨的压力也会随之加大。二是平衡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难度加大。高速增长阶段,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带动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加快。过去1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提高是推动城乡居民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效应减弱,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将放缓,不利于整体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会挤压企业利润和投资能力,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三是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矛盾加大。2014年,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机器人采购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机器换人”的快速推进,制造业领域大量工人将不得不谋求新的岗位。房地产行业在过去10年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速,随着其增速趋势性下降,房地产领域的大量建筑工人也面临寻找新工作岗位的压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更多岗位将出现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领域。这与工业内部岗位转移不同,劳动力岗位转换的难度加大。

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国际经验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经济问题会更加复杂,政治、社会问题也会更加突出。这是因为,发展初期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解决温饱问题,增长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就会对公平、正义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政治诉求也会不断增加。过去长期存在但并不突出的收入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社会信用缺失问题等,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诱因。一旦社会稳定局面不能得到有效维持,追赶进程就会中断,增长就会受到较大影响。

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把握新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宏观经济稳定是新常态下处理好各种关系的重要前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方式、动力、结构和风险状况都会呈现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要求经济工作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应当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不会一帆风顺,增长动力新旧转换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经济社会风险可能集中显露和释放,这些都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严峻挑战。如果宏观经济短期出现大幅波动,那么,各种经济关系就会绷紧,不仅无法为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条件,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甚至使多年来的发展成果遭受重大损失。中央连续3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根本用意正在于此。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进”是根本出路。

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调整难免阵痛,难免会有企业被淘汰、会有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但调整成功了就会提升资产质量,提升产业结构,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更大的价值。虽然一些传统产业需求饱和了,面临转产调整,但一些新兴技术、新的业态和新的需求正在涌现。虽然国际市场对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的需求增长放缓了,但我们利用装备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和资金输出等优势,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迎来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机遇,我国产业、品牌、资金和人才走出去潜力巨大。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表面看会增加成本,但提供需求快速扩张的生态产品,走低碳、绿色发展道路,环保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会出现新的增长动力。必须看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而实现这一阶段演化的重要标志,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二是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基本形成。

篇7

【关键词】供给侧管理 结构性改革 经济转型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自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降速,虽然我国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经济步入新常态。仔细分析,可以洞察我国经济增长近年来发生的内在变化,经济新常态比较好地归纳了这种变化: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以结构性产能过剩为特征的“供给失灵”是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显著下降,表面上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一方面,以钢铁为代表的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居民的有效需求受供给侧制约不能得到满足,国内消费和国内生产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明显。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助力需求端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是化解过剩产能,提升有效供给能力,这都是相对于需求端而言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脱离对需求端的认识,既不能忽视需求侧的现实需求,还要满足需求端的变化,更要通过创新引领主动调整供给端达到引领需求端的目标,形成“供需平衡”的理想状态。

第三,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劳动力基数在相应减少,这直接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降低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加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出了其合理的利用范围,我们必须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这是人与自然的必然选择,由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

概而言之,就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土地等要素价格的上扬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亟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可以说,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需要充分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大致可以归纳为“加、减、乘、除”。

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加法”,其核心目标就是转变以往以出口和投资需求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消费需求,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化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造成的“供给失灵”问题,使供给与需求协调平衡。

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减法”,即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压缩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解决中低端产品过剩,同时,从制度改革层面,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激发其经营活力。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乘法”,即通过鼓励创新,使其发挥对经济拉动的乘数效应,通过培养引进创新人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挥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构筑以创新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除法”即以科学宏观调控体系为基础,排除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如去除财政和金融领域积累的风险。同时,也包含破除垄断、放松管制、减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制度性问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影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分析

经济理论认为,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五个: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资本、制度、创新。国际经验表明,各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前三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容易地生成和体现出来,而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后两项的贡献更大,并且极其关键,所以我国后续经济增长动力的构建,应由五大要素动力源合乎规律的优化重构而成的混合动力体系来推动。

第一,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我国人口总量世界第一,但是,据学界测算,在2011年前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2012年后社会劳动适龄人口规模每年净减少数百万人,以低廉劳动“无限供给”为特征的劳动适龄人口充裕状况对于我国经济的贡献和支持,颓势已现,劳动力成本呈上升趋势。这些信号告诉我们,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员素质及改变我国长期推行的人口限制政策,以此来对冲劳动力人口下降及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风险。

第二,土地制度僵化落后,自然资源耗用巨大,生态环境恶化。我国土地及其它自然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土地使用费用昂贵,大幅提升企业用地成本,使企业难以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特别是新型科技型企业要素成本过高,难以为继,这与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形成背离,与此同时,传统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难以支撑后续经济增长,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相应问题,从根本的角度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

第三,金融服务发展滞后,不能很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多年来,我国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特别是小微企业更是如此。我国银行体系的服务面比较单一,没有全面覆盖各个层面的企业类别,对中小微企业的长尾客户服务不足,加之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企业融资不畅,负担较重,难以阔步向前。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企业直接融资存在制度。对此,也只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多层次、高效的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第四,政府职能与改革不到位,制动供给仍严重滞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现阶段,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政府职能的优化与制度变革的进程,仍处于滞后状态,关键领域的改革不到位,如国企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均慢于社会预期,而这些改革直接与个人、企业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第五,教育体制僵化,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力弱。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必须强化创新驱动,但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跟不上市场发展需要,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科技创新的原创活力。近年来,虽然各大科研院校和机构的科研人员的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但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形成真实生产力。同样,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由此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四、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第一,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实施人力资本战略。当前,面对我国劳动力人口明显下降、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趋势,必须果断调整人口政策,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与此同时,一方面要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我国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适度放开移民政策,积极引进高端、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拟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及资源的供给机制,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减轻环境破坏压力。土地及自然Y源不可再生,科学合理制定土地及自然资源的供给制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利用,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使利用资源的效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提质增效营造基础环境。

第三,全面实施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有效支持实体经济。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失衡、功能不全和“金融抑制”,全面推进金融改革。积极探索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放开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资质,如现阶段发展势头强劲的互联网企业,利用他们先进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应加大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监管,让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其投融资职能,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

第四,充分发挥制度性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结合当前企业实际情况,以“负面清单”为导向,进一步简政放权,让企业充分融入市场环境,以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提升企业经营活力,释放其潜能。同时,政府应加快完善制度变革的进程,在关键领域,特别是国企改革、金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在制度方面为企业减轻负担,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第五,加强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供给。经济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是供给要素中的核心资源,高素质人才是推动我国创新驱动的根本保障,人才机制的改革,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来支撑,培养引进高端创新型人才,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人才供给。

第六,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一体两面,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意味着否定需求侧的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加强消费需要,也是化解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的“供给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供给能够创造需求,需求也会倒逼供给,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离不开两者的协调平衡和良性互动。

五、总结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开始降速,虽然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央将这种形势概括为经济新常态,也开始借此契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支持经济长期增长的五大要素(动力源)出发,全面优化重构而成的新混合动力体系,从根本的角度转变我国长期依赖低要素成本和高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新战略引领新发展,新思维带来新转变,概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贾康.“十三五”时期的供给侧改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2-21.

[2]刘霞辉.供给侧的宏观经济管理[J].经济学动态,2013,(10):9-19.

篇8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发展机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8.14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8-0192-01

2014年,首次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后,经济新常态这个概念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总体向好,但过去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开始慢慢地凸显和释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断放缓,人们放弃了追求高速的增长,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本质。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反而会触发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使社会民生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新常态”本来是一个经济术语,起源于美国,用以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过程。后来中国学者用“新常态”来形容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于是“新常态”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点。

1.1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总量仍相当可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9.5%,其中,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11.2%。进入“十二五”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愈发的明显,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3%,2012年、2013年均为7.7%,2014年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4%,为1990年来的最低增速,但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6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

1.2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逐年增加,消费成为需求结构的主体。2011年,我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6.8%,第三产业43.1%;到了2014年,工业占GDP比重下降为42.6%,服务业比重却上升到48.2%。服务业总产值不单从比重上超过了工业,而且增长速度上超过了工业,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需求结构上看,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1.2%,成为需求层面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3 中国经济从粗放型增长向创新型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

基于人们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那些依靠资源和环境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已不再适应社会的潮流,必将由节能环保、高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创新的企业所替代。

2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为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努力抓住以下几点机遇。

2.1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机遇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均逐年增加,成了中国第一大就业体,已经代替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同时,互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春天,2014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双十一”交易额达到571.12亿元比2013年的362亿元增长了57.7%。可见,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中小企业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2.2 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扩大市场空间的机遇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4.77%,仍有6亿多人生活在农村,与美国81.28%、日本92.49%的城镇化率相差甚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城镇化每提高1%,可拉动投资增长约3.7%,拉动消费增长约1.8%。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新型城镇化应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起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2.3 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过去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已不能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一些国外制造业纷纷从中国市场转移,也反过来督促了中国企业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唯一的出路就是充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和“人才红利”,不断改革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增强企业在经济新常态时代下的市场竞争力。

2.4 促进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的机遇

进入2014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反前些年来一直稳步升值的趋势,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人民币贬值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具有优势,竞争力也增强,所以利润率也会上升,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量,缓解多年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由拉动外需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6).

篇9

关键词:新常态;金融改革;问题与对策

“新常态”一词源于达沃斯经济论坛,其原意为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经济体经历的漫长和痛苦的恢复过程。然而,对于近年来的中国经济来说,“新常态”这个词又随着中国国情的特殊而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和内涵。作为一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金融业来说,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升级和调整必将带来我国金融业新一轮的深度改革。

一、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改革存在的问题

1.经济增速放缓,金融系统风险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乏力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金融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经济增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高位,还是保持在百分之七左右的水平,进而我国的金融业也在这种“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转变开始了它的换挡期和改革期。由于整体经济增速的放缓,金融业的系统风险也越来越凸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金融业管理风险极度增大,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差导致其不能及时还款,最终使得银行大规模的贷款收不回来。

2.经济结构升级滞后,金融环境没得到改善

经济的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经济结构又是决定经济能否得到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幕的拉开,必将带来我国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和改革。金融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得到结构调整和优化,使其更能有效地配置资本市场中的各种资源。然而,现实却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迟缓,遇到许多阻碍,最终使得我国的金融环境到目前还是没有得到显著地改善。进而,我国的金融创新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因为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适合这种金融创新的大环境。

3.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

金融业作为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服务行业,本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它的资源配置,然而实际上由于政府的行政干预,使得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被扭曲了。加之,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滞后,执行不到位,导致了金融市场资源投向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金融行业的资金投向大都是房地产和大型国有企业等产能过剩的行业),行政干预的作用也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创新活力。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完善和健全金融改革的举措及建议

1.强化风控意识,切实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降低,金融行业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多。加之,金融机构决策者们的风控意识不是太强,最终导致了目前我国金融行业整体的风控意识淡薄。因此,各金融机构要转变陈旧的观念,强化自身的风控意识,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就是讲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综合管理,优化各金融机构风控组织框架。此外,还要把风险管理部门从金融机构中独立出来,赋予其充分的部门职能,同时也要对风控部门做好监督使其真正发挥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理的能力。

2.打破垄断并充分开放金融市场,有效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

目前,中国金融行业中规模比较大的金融机构(如,四大国有银行)都是国有企业,它们几乎完全垄断了我国全部的金融业务,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垄断力量。故,我们需要打破这种垄断,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程度,积极引入市场竞争。金融行业垄断的消除将大幅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进而放松市场管制(如,市场的价格管制、市场主体进入和退出管制等),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到我国的金融改革和发展中去,早日实现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放松汇率管制和积极发展民营商业银行等。

3.以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创新来实现金融改革的优化升级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加之,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金融业务的充分融合诞生了互联网金融等诸多的金融创新。“互联网+”的金融创新打破了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以往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得银行不再采用粗放的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径,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来满足不同社会阶层尤其是小微客户的金融业务需要。各银行通过与互联网的充分结合,不断在技术层面上创新出多种多样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同时也填补了传统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空白。

三、结论

尽管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速开始减缓并且保持在同一水平,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过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核心的金融业同样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其真正满足“新常态”经济的发展要求,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进一步优化金融业务结构,重视金融创新,多样化金融工具和手段,保持我国金融业持续强劲的发展活力,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平稳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岷峰,虞鹏飞.“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生存对策[J].企业研究,2014,(20):48-55.

[2]石玉军,张智鹏.新常态下中国金融生态问题探析[J].甘肃金融,2015(03):30-32.

[3]王宇.新常态与中国金融改革[J].金融会计,2015(05):38-40.

[4]吴晓灵.新常态下如何继续推进中国金融改革[J].财经界,2015(07):41-42.

篇10

关键词:新常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1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现象,是一种自然过程,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是把提高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到新增长点.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都将出现新增长点,并叠加起来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随着我国要素成本的优势逐渐弱化,中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过度依赖要素驱动了,而应该更多地依赖科技创新来促进经济增长.(3)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转向存量调整和增量做优.不管是农业还是制造业甚至服务业,都应该把发展重点从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转变,这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4)经济发展目标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放弃不惜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而要做到以人为本,重点解决教育、养老、就业等老百姓最关系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成果.(5)经济管理从刺激增长转向科学调控.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如果仍然还是一味地刺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科学的宏观调控,那系统性风险迟早会爆发,所以应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科学、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上.

2低碳经济是新常态下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1低碳经济的涵义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气候异常的事件不断增多,并开始威胁人类的正常生活,近年来中国多地长时间遭遇雾霾天气,环境污染现象极其严重.气候专家认为这种气候变暖的现象是温室效应引发的,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碳浓度上升.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减少碳排放,降低大气中的碳浓度,进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此背景下英国2003年率先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低碳经济概念”.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现有能源消费格局.在减排和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政府十工作报告中更是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2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

2.2.1全国和区域环境从国家层面讲,我国在过去30多年里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投资、能源消耗,在产业结构上更多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其效果显著,但也面临严重的问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低、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同时,我国还面临环境的压力、人口红利的消失、低端产业的疯长和限制、企业缺乏创新力和长期研发能力等诸多不利因素,迫切需要完成在经济方式从规模数量到质量效率的转变,转向更多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甚至农业发展的重点都将从产业中低端环节向研发营销等产业高端环节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成功跨越.诸多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决定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经济新形态.为此,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从区域经济来看,河北地处京津冀经济带.在2015年国家提出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中河北省定位于“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实现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发展,重点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这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探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化,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2.2省内经济发展状况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2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年均增长8.5%,在全国31省排名第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39.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4388.0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978.7亿元,增长11.2%.目前全省的产业结构仍以钢铁冶炼、水泥化工、制药等六高耗能行业为主,基本上保持着“二、三、一”的结构,第二产业的优势明显.但这种依赖资源、高能耗的增长方式存在着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低的弱点.省内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劳动效率低、生产效益不高,发展比较落后,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方面力不从心,影响了其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近几年省内产业结构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升级,但河北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又在不断出现.一是发展的质量效益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财政收支矛盾加剧,部分市县地方债务存在风险,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转型升级尤为迫切.二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大气、水污染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还需付出极大努力.三是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城市经济、沿海经济、县域经济仍是明显短板,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因此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探索低碳经济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提升,特别是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3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加快形成引低碳经济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已得到国际共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将是河北省经济未来发展的主基调.具体发展策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1借东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抓住用好京津冀一体化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切实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补齐河北发展短板,真正使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另一方面,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按照区域发展主体功能区定位,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区、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冀西北生态涵养区等特色功能节点区域城市.

3.2低碳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实现河北省重新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推动高碳低碳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生产设备,坚决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钢铁产业高端化、装备制造产业智能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建材产业绿色化.最终实现第二产业低碳化.其次,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品牌、安全农业.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实现到第一产业的低碳经济发展形态.

3.3创新性,提高经济增长动力

创新是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才可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同时,还需要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群.政府需要为创新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包括政策激励、金融支持和人才保障等.另外还需要有编制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以保证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孙凤芹,苑建斌.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2]于刃刚.低碳经济与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03).

[3]李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5,(21).

[4]胥丽娜.新常态下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