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区域化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区域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区域化

篇1

[关键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策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利益相近的国家更是具有加强联合的要求。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的总趋势是一体化,但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体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多样性。从现实来看,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总趋势下,大量存在的国际经济现象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它们日益取代国家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的状态及其过程,是对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概括。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技术与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的输入和转出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统一分工的基础上,构成一个过程的不同环节,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联系和彼此依赖进一步加深。在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迅速,而且进一步突破了民族的国家的界限,形成了生产力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把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展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使世界经济趋于集团化。国际贸易远远超过过去,资本国际化急剧发展,私人投资、商业贷款迅速增长,国际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贸易、资本和技术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的不断发展加深了人们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快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步伐。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萌芽或准备阶段。19世纪中叶,即在1834年由北德、中德与南德等三个关税同盟联合起来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它可以说是经济史上最早开始的集团化的雏形。第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开始形成的阶段。二战后区域集团化进入其形成阶段,还在1944年9月,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就签订了建立关税联盟的协定,1946年三国又将关税联盟扩大为经济联盟。1949年1月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实现生产协作与专业化。1952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建立西欧共同市场。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展中国家也建立了一系列地区一体化组织。第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蓬勃兴起阶段。1960年以后的20多年间,国家、地区间的大多数经济联合发展较慢。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明显加快,原先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有的进行了调整或改组,范围上有所扩大,新的区域经济组织不断涌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国家。目前影响比较大、成果比较突出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三大经济区域集团有可能形成鼎足对峙之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区域经济集团;在广度与深度、外延与内涵方面有了新发展,突破了洲的限制,开始跨洲发展;自由贸易区成为建立经济区域集团比较流行的主要模式;区域经济集团相互之间、其内部各参加国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其结构也是多层次的。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有着广阔前景,它是全球一体化大趋势在当今的表现形态之一,是通向全球一体化的一个历史阶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国际资本的扩张与渗透,推动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全球化;促进区内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跨国兼并引进了新的竞争机制,将给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带来新的活力。建立区域集团不妨碍各国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的扩大,可以促进市场容量扩大,总体上是有利于促经济贸易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集团化对世界经济乃至各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第一、经济区域集团的形成,为各国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减少和解决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利于地区和国际形势的稳定,为各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第二、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集团将促进内部贸易增加,生产要素得到不同程度的自由流通,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和配置,促进科技发展,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区域性集团经济贸易的增长将使世界经济贸易总量增长,这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第三、区域经济集团化将对国际资本、技术、商品和人才的流向产生重大的影响。集团化将促进生产要素在集团内部流动,并促进产业结构在地区内部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化也促进了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加强联合科研,与此相适应,科技人才的流动在加快。第四、今后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将以发达国家为主,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组成,发达国家将作为资本、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和产品的主要吸纳者,促进经济集团的发展。集团内的发展中国家如政策得当,将可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第一,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收益减少。第二,由于各个区域经济集团内各国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发达国家取得的利益要大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集团化可能使南北经济差距从总体上拉大。区域经济集团还会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地区上的分割,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原来的统一和合作关系,将使全球南南合作,难以取得进展。第三,任何一国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组织,都是以民族的部分让渡为代价的,在这方面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风险。

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是一种客观存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和回避。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既要认识到它的积极一面,又要认识到它的消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国应顺势而动,抓住机遇,制定相应对策。第一、积极倡导建立区域经济集团、次区域经济集团。我国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国际上尤其是周边地区,寻找同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地区组成区域性、次区域性经济集团,创造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应在更广泛的空间进行分工与合作,我国海外企业也应注重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以求得经营效率的提高和竞争能力的增强。第三、积极参加APEC,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中有一多半的成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更多地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坚持自主自愿的原则。我国应利用同APEC中发展中国家的良好关系,充分发挥适用技术优势,在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及输出技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容量的市场,中间技术领域有许多空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中间技术和传统技术打入发达国家市场。第四、发展跨国公司,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跨国公司在国与国之间架起了联系的纽带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展跨国公司不仅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所迫,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走向经济强国之列的必然。我国大企业的成长必须要有国家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序有效的市场竞争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曰痒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2]刘家骥: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世界经济

Abstrac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the current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ic trend, its essence is by invests, the trade, the finance, the technology, the talented person to move and the reasonable disposition freely, impels the productive forces to develop fas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displays in two aspects: Firs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irst, economical regionalizing.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al regionalizing become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advancement respectively by it unique way two wheels, is promoting the world economics and various countries'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Regionalizing; World economics

前言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基于此,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全球化以其广泛性,接近经济一体化的理想状态,但恰恰由于全球化这种一体化方式涉及范围太广,各个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性使各国对一体化的基本考虑往往难以形成共识,无法实现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而区域化以其多样性蓬勃发展,卓有成效地推动经济一体化在局部地区的发展。

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全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以比较优势基础的国际格局是当代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比较利益的普遍存在,是传统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是后兴起的跨国投资的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影响

1、 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2、 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3、 全球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全球化和区域化在相关领域引起了革命性变化,实现了产业的重组,并购企业跨越国界、洲界和产业界限,各种虚拟的经济形式如雨后春笋,使经济的二元特性具有了新的涵义,以万亿美元计数的虚拟经济使机械化大工业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从GATT到 WTO, 从 APEC清迈宣言的相互货币支持到欧元启动,世界已经创造出了130多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方式。全球化和区域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运行结构。随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数量将在区域内和全球范围内同时增长 .由于生产的跨国特征与全球经营,使全球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将更大面程度地依赖于贸易。

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二者又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相互促进。为追求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出现了各种区域化与全球化方式,区域化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贸易与投资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秩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与投资的发展。随着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不断完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将表现得更为充分。

区域化和全球化要求金融自由化,也将导致金融风险加剧。为满足和适应生产与贸易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各国普遍在金融领域逐步放松管制,开放市场。金融自由化进一步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演进,国际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活动为生产与贸易带来便利的同时,国际金融的风险也同步增长。相对于软弱无力的国际金融监管,如果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危机再次发生极有可能。

篇3

一、银行体系进行大规模的重组与扩张,国际金融机构并购达到

20世纪,国际银行业经历了5次规模较大的并购浪潮。前4次并购浪潮分别发生在20世纪初、20世纪2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全球银行业进入了第五次并购期,并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受2000年全球股票市场大调整的,银行业并购也进入低估。不过,2004年以来,在沉寂近4年之后,银行业并购又成为潮流。(参见表1-3-1)

表1-3-1二、业之间的混业经营成为主流

混业竞争是未来金融竞争的主流,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基础,以表外业务(OBS)、证券化、新巨型机构投资者、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的全球激烈竞争成为必然的趋势。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参见表1-3-2)。而且,监管模式也出现混业趋势。

篇4

【关键词】经济 全球化 贸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全球范围内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生产要素跨国界的不断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在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动世界经济的总体增长,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同时,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带来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和不断深化的国际分工,在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对资源配置的地域限制,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跨国家或地区集中生产自己具有或可以实现较大利益的商品,使生产要素配置更加合理,最终将增加产品总量和生产规模,使各国受益。各国在当代经济交往中,一直在追求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它标志着先进的生产方式,是未来社会的经济基础。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全球范围内有效的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从而可以开发最先进的产品,获得最经济的成本和最贴近的市场,从而具有最大的竞争力。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空间先进方式,而且开辟了人类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道路。它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全球经济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三、经济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推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程,并为世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全球化和区域化都从不同领域和范围推动了上一世纪已经兴起的科技革命进程、全球范围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区域安排内的科技开发分工。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产业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中已成为关键。二是全球化和区域化安排实现了高新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全世界的扩散和转移。三是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为主的新技术将逐步与传统工农业结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周期。

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各国、各地区间经济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状况使全球化的进程只能是次优安排附加一系列例外。区域化方式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体制内的最优安排,但由于它严格的排它特征,使之与非成员之间又形成了新的贸易与投资壁垒。但从总体上和发展进程上,经济区域化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性补充,而且在结果上,区域化最终将促进全球化,已有的区域化实践已经证明,区域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扩大了成员间的贸易,其进一步的结果是随着相互间市场的开放,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和最优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增加对区域外产品和生产的需求,到这时,区域内经济就需要跨越区域界限与区域外经济交流,或者是扩大区域化的范围以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办法

(一)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如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以及旅游服务),另方面可以在引进国外较高技术产品过程中争取到一个新技术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开发出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如中国的家电业和电脑业)。这样,可以促进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转型。只要掌握好贸易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是比较有利而比较安全的。相反,国际资本的流动就不一样。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不使用国际资本几乎就不可能。

(二)加快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在明确了国有经济必须重点驻守的产业领域以后,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国民间的民族产业资本。与目前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过于张扬的情况相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来甚至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仍受到过度的压制。资本受到各类政府机构和过时规章的歧视、排挤和随意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资本产权的界定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资本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甚至在民间资本较快积累起来的地区,资本外逃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中国倒是应该从政策上重新尊重资本(民间资本),给资本以应有的和合理的生产要素地位,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以使中国真正的民族资本迅速壮大起来,而能与市场上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相应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周晓梅,宋春艳. 关于经济全球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02, (02)

篇5

育苗前苗床准备

采用温室内离地可移动苗床。应先在苗床上铺1层厚约0.5 cm的泡沫板,上铺遮阳网,再铺设电热线,然后安装温控仪。苗床长20 m、宽2 m,需铺2根1 000 W、120 m长的电热线。

砧木育苗

种子处理

选用当地品种长颈葫芦作砧木。播前先晒种2~3 d,然后用55~60℃的温水浸种,浸种时不断搅拌直至降到30℃,自然冷却后再浸泡16 h以上,然后清洗2~3遍。包上湿布后再包1层湿毛巾,放入28~30℃恒温箱内催芽,期间需补充水分。

育苗基质的配制、消毒与装盘

将泥炭、蛭石、珍珠岩按2∶1∶0.5的比例拌匀,每1 m3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 kg拌匀,然后装入50穴育苗盘中,整齐排放在苗床上。

播种

大约36 h后,拣出发芽的种子播入穴盘中。播种后架设小拱棚(小拱棚膜用无滴膜),打开电热线,将温控仪温度调到20℃,阴雨天可调到25℃。

苗期管理

温度。播种至出苗前保证温度较高,白天温控仪调到20℃,阴雨天25℃,夜间25℃;出苗后,白天调到15~18℃,夜间20℃。外界温度低于-5℃时,夜间加盖无纺布。

水分。真叶展出前要控制水分,以防植株徒长。真叶展出后,保持充足的水分,嫁接前浇透水。

光照。小拱棚膜早掀晚盖,保证幼苗充分见光,连续阴雨天要打开补光灯补光。

施肥。出苗后第1次浇清水,以后都是浇肥水,交替使用花知音速效全水溶性肥(硕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800倍液和磷酸二氢钾1 500~

2 000倍液。

病虫害防治。用进口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或多菌灵定期喷洒,一般8~10 d喷1次,预防病害。猝倒病用70%绿亨一号(f霉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白粉病用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病毒病用病毒A(吗呱・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等,可用格卡(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接穗育苗

种子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在嫁接前5 d左右,砧木播种后18~

20 d播种接穗,处理方法同2.1。

接穗育苗基质的配制

将蛭石和泥炭按2∶1混合配制,装入平盘。

播种及嫁接

接穗种子催芽后有70%~80%出芽时,将种子撒播在平盘里,放入昼夜恒温28℃的出苗室内。一般4~5 d后用顶接法进行嫁接。嫁接后,用多菌灵800~

1 000倍液充分喷苗,并打开电热线,同时在小拱棚膜上加盖遮阳网。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温、光、水的管理

嫁接后前3 d管理重点是保温保湿,将温控仪调到夜间25℃、白天20℃,空气湿度要求在90%以上。接穗有萎蔫时用清水和多菌灵800~1 000倍液交替喷洒。嫁接3 d后湿度可略低,每天中午在背光面揭膜通风

2 h,阴雨天可不盖遮阳网。接穗真叶抽出后,可降低温度管理水平,白天20℃、夜间18~20℃,小拱棚则由单边通风渐渐到两面通风,这一时期,如阳光过强,可在中午时加盖遮阳网,特别是久阴乍晴时,一定要使用遮阳网,防止接穗萎蔫。随着真叶的生长,温度降低,将温控仪温度调整到白天18℃、夜间15℃。在嫁接苗全生长期内若遭遇寒流,外界温度低于-5℃时,夜间除打开电热线外必须加盖无纺布。第1片真叶充分展开、嫁接苗完全成活后,采用早揭晚盖的小拱棚管理模式,如阴雨天可推迟揭膜时间。为炼苗,若夜间外界气温达到10℃,可以不盖小拱棚膜。

施肥、病虫害管理

嫁接苗生长期施肥、病虫害防治同苗期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旅游;安全标识;实证研究;都江堰;青城山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68-04

收稿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张敏(1989-),女,四川泸州人,本科,从事景区的筹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引言

旅游是人们利用余暇在异地获得的一次休闲体验[1],决定了旅游的特点之一是游客从熟悉环境进入陌生环境的一种未知的探索及体验过程。现有条件下,游客的线路规划难以细化到每一个景点,同时景区导游也难以做到全方位的安全提醒,尤其是自助游和自驾游市场日益兴旺,自的景区安全标识的作用和需求日益凸显。游客在景区参与景区的各种活动、逗留,如果没有人性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特别是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游客摔伤、景区火灾等现象[2]。上海游客苍山坠谷的“7·13”事件,天津水上公园“4·26”蹦极事故等为景区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相关研究较少,多数景区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的经济效应和管理作用没有被发掘出来。本文从其研究起源出发,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探索景区安全标识的优化理论。

一、旅游安全标识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一)旅游安全标识概念的提出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起源于美国与欧洲的国家公园旅游景区解说系统[3],1871年,John Muir[4]最先使用解说(Interpretation)一词。1964年,Harpers Ferry成立了解说培训与研究中心,此后,旅游解说得到了更广泛地认同与发展。在国内,旅游解说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概念应用混乱、缺少理论研究等问题[5]。钟永德等[6]从信息传播模式(SM-RM)探讨旅游解说系统规划,并从资源、受众与技术等三方面,并对安徽黄山进行了实证研究。湛红梅[3]综合文献研究成果,定义了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概念:指在任何可以旅游的景区中,能够向游客传达保护自身和景区资源(景区设施、人工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景区文明)信息的各种标志符号集。

(二)旅游安全标识的研究应用现状

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对标识系统研究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理论研究;二是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个案研究。肇丹丹[7]在研究旅游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中,运用定量评价的方法,着重于对旅游景区标识评价和标识的设计,其中在评价体系中安全性得分为0.235,说明构建安全标识系统的重要性。湛红梅[3]基于定性研究,分析了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系统的功能、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张立明[8] 对解说牌的功能、选址、制作材料、大小和高度设计、文字设计配置、图示、颜色等作了一定的介绍。张建国等[9]以问卷调查为手段,调查游客对西湖旅游标识的感知及标识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可见,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系统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从游客感知的角度,鲜有文献从游客角度来审视景区安全标识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景区安全标识的管理效应和经济效应没有充分挖掘,文章正是从这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二、都江堰—青城山旅游安全标识系统实证研究

(一)都江堰—青城山概况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坊、天师洞等历史古迹和规模宏伟的清末殿宇,现存大量珍贵文物和古树;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秦朝李冰父子在岷江干流上修建的,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组成,二千多年来,灌溉着成都平原,造就了“天府之国”,现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根据成都市统计局2012年统计数据,都江堰市接待游客1 7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8%;门票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实证分析相关统计因素介绍

1.问卷设计。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游客背景资料。采用类别尺度,包括旅游频率、旅游方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2)游客喜欢安全标识的表现风格,设计共4个选择题。(3)都江堰—青城山安全标识现状,共设计12个描述项,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4)安全标识对游客和景区影响,也采用了李克特5点量表。

2.抽样调查概况。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7—10月之间以问卷的形式对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游客进行了调查。在都江堰景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80%;在青城山景区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83.3%。利用SPSS19.0软件,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调查样本的一般特征,且符合统计学的要求[10]。研究采用克朗巴哈α值(Cronet’s α)来衡量数据的可靠性[11],通过统计软件对选取12个关于对景区安全标识描述问题项进行分析以上均达到0.7,说明本研究所获得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统计结果分析

1.游客对旅游安全标识作用认知分析。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量化游客对景区各种旅游安全标识作用的认知,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同时根据回答意向的明确性分成三类:“明确同意”(同意、非常同意)、“明确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不确定”。(1)安全标识对游客的作用。主要从“避开旅游危险”、“增加旅游安全知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丰富景观观赏”、“遵守景区制度”几个方面来量化。根据统计结果,“明确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57.3%、75.7%、78.5%、79.2%、69.4%;“明确不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30.2%、4.6%、8.8%、6.2%、6.9%。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认为景区安全标识旅游有这些作用。因此,在游客的满意度构成要素中,如果缺乏这些潜在的安全需求的标识,而有没有别的替代物,将影响游客对景区的评价。而这种量化是隐性的,景区为改进服务而调研游客时,该部分容易被忽略,因而进行的改进则很难提高到预想水平。(2)安全标识对景区的作用。调查表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景区形象”、“保护设施”、“ 保护资源”、“维护景区环境协调”等方面进行测量。“明确同意”的百分比为:68.9%、67%、71.1%、68.4%、38.1%。“明确不同意”的百分比分别为:5%、4.6%、4.3%、3.9%、44.3%。通过数据,看出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景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区向游客传递安全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渠道。因此,安全标识系统的规划筹建是否完善、融合,关系到景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形象的提升及维持景区可持续发展。

2.安全标识现状分析。为了得到景区游客安全标识系统现状的公共因子,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剔除因子载荷较低、综合提取旋转后的公共因子。在使用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进行 KMO 统计量分析与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er’s Test)。借助spss19.0 统计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KMO值[10]为0.741大于0.7,说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巴特勒球形检验的值为641.656,在自由度为66和0.000水平上达到显著,说明景区游客安全标识系统现状的相关系数矩阵间存在公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根据分析结果,游客安全标识最满意的是 “安全标识牌图形合理”;其次是“安全标识数量”、“安全标识牌语言丰富”、“造型美观”;再次是有关游客对景区安全标识色彩搭配,然而反映当地的景区安全标识牌材质,位置等,如“具有艺术性”、“安全标识牌的维护”则排序较后。

3.安全标识系统语言风格分析。研究将安全标识展现的内容分为四类:警告型、禁止型、限制型、提醒型;对这四种内容的展现又细分为:简朴式、严肃式、幽默式、提醒式。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大部分的游客偏向于温馨式的语言风格和提醒式的语气表达方式。利用扇形图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页图1)。根据图,在安全标识系统的四种类型的展现内容中,采用温馨式语言风格较为受欢迎,其次是简朴式,然后是幽默式,严肃式最不受欢迎。

三、安全标识改进建议

(一)融入地方特色的造型设计

据调查结果,安全标识牌的景区特色体现不足。可在造型设计上进行创新,在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的同时,将景区内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地方风俗等提炼出来,用造型来呈现。如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文化名山,景区安全标识的设立突出景区的道教文化,避免生硬的标识及未能体现青城山的文化内涵的标识牌。对于都江堰,可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制作标识牌,体现“水文化”。标识牌造型设计上,少用强烈的对比手法,设计出具有景区特色元素的安全标识系统,使它更具有文化性,突出自己的个性。

(二)改进语言风格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安全标识牌内容显得严肃、单一,尤其是语言表达上,如“严禁、不准”等带有警告、命名的语气,而游客在各种内容题材的语言风格上,“温馨式”、“简朴式”、“幽默式”较为受欢迎。因此,运用简朴、温馨的语言风格,符合游客心理需求,不仅可以起到警示、指导、传播文化内涵的作用,还能将标识牌由“补丁型”改进为“融入型”,减少标识牌带来的违和感并增强特色景观感。

(三)进行合理布局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认为景区安全标识布局不够合理。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部分危险地带没有安装相应的安全标识牌,一些地方布置过多,一些地方没有,造成安全隐患。据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该景区存在布局杂乱、过于形式化、残缺不全等现象。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作为游客观赏景观的一部分应在宏观把握整体空间的基础上,结合其总体布局和局部功能,来确定合理的安全标识的数量,安全标识牌位置要明显、方便,不能用过多的植物遮挡,充分发挥安全标识作用,形成布局合理的子系统。

(四)完善安全标识牌功能

数据分析得出,47.3%的游客订同景区安全标识牌在功能上不够完善。而安全标识是保障游客安全及对景区资源的保护通过标识系统的提示、警示的标语,可有效避免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发生危险。通过标识系统的管理和帮助信息,使游客自觉保护景区环境,做到不对资源或设施造成过度利用或破坏。信息量少或者错误,许多地方使用不当不能帮助游客很好地解决游览中的问题。青城山—都江堰主要表现在标识牌上信息不够充分,语言不够合理,标识牌大小尺度、材料等方面,安全标识系统的设置缺乏系统科学性和人文关怀性。景区的安全标识信息量少甚至出现错误,许多地方使用不当,给旅游带来很多麻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规范安全标识牌文字和色彩

44.2%的游客同意青城山—都江堰的安全标识具有艺术性。文字是向游客传递信息的另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文字符号是景区安全标识系统中广泛采用的符号集,景区景观安全标识是景区形象表述和强化游客的安全意识的重要系统之一。还需要重视字体的选择,如黑体:庄重、典雅,行书:潇洒、飘逸。同时还要考虑字体的排版,突出个性色彩和风格特征,并传给游客独特的视觉享受。颜色搭配与景区和谐。色彩独特的视觉魅力吸引游客注意力,它比文字传达的更直观,但在设计时应注意色彩颜色的选择:颜色远近感(进退感)、亮度、视觉等,重视颜色一致性,否则会使游客感到混乱。

(六)定期维护

设置了安全标识牌不是代表一劳永逸,应定期对它进行巡逻和维护。使用过程中,年代久远,会出现褪色、破损、歪斜、倾覆、断裂等问题。如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安全标识牌中,部分变得老旧不堪,生锈、腐蚀。未经维护的安全标识牌不仅影响了周围景区环境,还破坏景区环境,造成安全盲点。景区出现以上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及时维修、更新,以保证标识的正常功能的正常发挥。

结论

景区安全标识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完善注重安全标识系统的是景区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特色之一,不但可以提高游客自觉保护景区资源和设施,而且能使游客顺利游览景区并体会到其文化内涵。本文通过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的实证研究,得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景区在进行安全标识牌设计、布局、改进景区管理水平、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J].旅游学刊,2010,(1):28-29.

[2] 林香民,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安全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3,(1):60-61.

[3] 湛红梅.旅游景区安全标识系统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业大学,2011:1-2.

[4] Ch.K.J Devein an interpretive planning model for a national park system:stakeholder-Based need amassment study for Korea.[D].

PHD.2003.

[5] 王艳.地质公园旅游解说系统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钟永德,等.旅游景区管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7] 肇丹丹.西柏坡牡丹园旅游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8] 张立明,胡道华.旅游式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13-187.

[9] 张建国,潘百红,王燕.杭州西湖景区解说标识系统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4):195-200.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区域规划显得日益重要。区域规划是以研究区域空间变化规律和区域空间各物质要素合理布局为中心的人文地理学,随着城市正在日益发挥强大的区域中心作用,集聚辐射力的增强,区域规划更显得日益重要。传统的区域规划主要是以行政区划为依据,强调的是各行政区自身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因此,发展受到条件的很大束缚,在全球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区域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一、目前行政区划的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级调控主体和利益主体,不仅是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仅担负着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的责任,又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各种投融资活动,从而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其管辖的行政区为界限的“地方政府经济圈”,又可称为“行政区经济圈”。行政体制分割格局加上地方行政主体利益导向,导致“社会生产”在行政区之间的布局存在同向竞争、市场分割等严重不合理状况,资源难以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国内区域间对于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强烈,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突出制约因素。

1、行政区之间产业发展自成体系,产业同构、同质竞争,生产力布局重复现象严重。

长三角内相距不远的16座城市近十年来的产业调整方向非常接近,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在大珠三角内,大型基础设施的重复投资表现突出,集中了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广州5个国际机场和香港葵涌港、深圳盐田港、珠海高栏港等7个现代化港口。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

2、外向性经济发展各自为政,甚至恶性竞争。从长三角三省市近几年主要出口行业的产值看,名列前几项的主要行业中就有三至四项是完全相同的。在对外招商引资上,各城市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竞相降低门槛,以将周边城市的投资者吸引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3、地方保护造成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流动不畅和市场分割。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矿产、生物、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你开矿、我也开矿,你建中药基地、我也建中药基地,互相分割市场;旅游客流资源不能共享,“西南大旅游”概念提了多年一直未能实现。

4、经济发展的成本越来越高。行政区与经济区矛盾的激化,造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付出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行政区域壁垒导致盲目、重复投资和同向低层次竞争,带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耗费不断增高。珠江70%的水量来自上游西江,但由于上中下游治理脱节,上游西江至今尚未建成防洪控制性工程,每遇流域性大洪水,均给下游珠三角地区带来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8年接连发生多场大洪水,广西、广东两省区受洪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37亿元,年均损失167亿元。在我国资源、资金均不富裕的今天,“行政区经济”引起的耗费令人痛心。

二、区域化成为经济发展新趋势

(一)行政区与经济区整合的重要意义

1、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政府变成了市场机制,行政区和经济区的整合可以解决市场分割、同向竞争的不合理局面,可以树立大经济圈的概念,使资源在区域间得以优化配置,达到效益极大化,从而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行政区与经济区的整合,可以从战略层面看问题,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及同向竞争等。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资金等,这对于我国资源、资金都比较紧张的现状,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3、使劳动力、资本及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进入新世纪,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参与多边贸易机制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区域主义的兴起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之一。区域主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要求是,实现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与全球化并行的,则是区域一体化或区域整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全面合作是实现区域合作的关键一环 。

(二) 行政区与经济区实现整合对策建议

1、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强化经济区域功能。打破部门、地域界限,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联合起来,推动城市间、地区间的规划联动、产业联动、市场联动、交通联动和政策法规联动,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整合的思路应是改革和优化政府。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从全能走向有限,从根本上克服和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弊端。走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路子。

2、加强东、中、西部企业合作。当前最重要、最现实的就是引入东部和中部的市场主体,在东中西联动中,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部经济技术合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一直以商品贸易为主,投资与企业并购仅占15%,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情况有所变化。近年,东部地区一批优强企业,如康佳、“三九”、娃哈哈、白猫集团、春兰集团等采取多种方式进入西部,除必要的资金投入外,更多的是注入管理模式、转移技术、提供商标使用与营销网络等等。这样,既满足了东部优强企业低成本扩张的需求,扩大了市场空间与原材料来源,又解决了西部工业崛起中受到的资金、技术、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约束,加快了西部工业化的进程,取得双赢效果。

篇8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全面开放,市场化、国际化、综合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发展将直接面临国际大银行的挑战,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十分关键的转型期,区域化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正逐渐显现。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在组织与治理结构方面缺乏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与外资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提升银行的区域竞争力,将决定我国银行业能否健康发展。

一、经济区位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要求

所谓经济区位,是产业、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经济活动最适合的空间位置,是关于经济过程的一种相对区位。具体地说,是指地理范畴上的经济增长带或经济增长点及其辐射范围。区位是资本、技术和其他经济要素高度积聚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国的硅谷高新技术产业区就是经济区位的典型例子。经济区位的兴起与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银行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发展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并要求商业银行的发展与之适应。经济区位化带来的巨大经济后发优势和发展前景,为商业银行拓展新的市场、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1.把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化升级与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做到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协调,在发挥银行投资融资作用的同时,及时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2.配合地方区位经济发展政策,利用金融服务把处于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联系起来,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通过产业链融资,重点支持产业链条中的重点企业和中心环节。加大对自主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重点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把推进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资产质量相结合,实施多元化投资战略,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多途径吸收民间资本,拓宽投融资渠道,放宽信贷资本,积极参与地区大中型基础建设项目,发展中小企业的优质客户,实现经济区位化与银行自身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银行区域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银行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它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以经营工商业融资、转账结算和居民存贷款为主要业务。

银行的区域竞争力是指,在具有相同的金融生态要素区域内,通过多方向的市场开拓、积极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更加优化的金融产品组合以及全方位的客户服务,获得比区域内其他同类竞争对手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营利润的能力,通常表现为银行经营能力及商业利润的提升和经营目标结果的实现。

根据银行的“三性”,即流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来看,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最终体现为银行是否取得预期的经营结果,包括利润的实现与否、市场份额的变动大小、不良贷款的增减情况等等。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如下几方面影响因素:

1.经营模式与管理体制

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与金融具有高度相关性,这就导致银行机构的设立基本与行政区域划分相同,造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方面普遍存在雷同现象,经营业务重叠。

2.金融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

创新能力是构成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商业银行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金融创新有许多政策性的约束,金融垄断格局始终没有打破,这就限制了金融业的良性竞争,使得银行的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经营的金融产品匮乏。多数商业银行依旧以存贷款、转账结算等传统业务为主,金融衍生品等中间业务较少,且存在技术含量低、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盈利渠道单一,难以提升银行自身的竞争力。

3.风险控制能力

风险管理是提升商业银行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也是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商业银行应该把评估、识别、控制风险作为银行的关键职能。在金融市场激烈竞争中,银行为追求高额利润,不断推出品种各异的金融衍生品,这些金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高风险。在2008年的金融海啸中,正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力,使得某些投资银行进行高风险的金融杠杆操作,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引发了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出现深度衰退。

4.宏观经济形势和外部金融环境

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疲软,而近期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使得未来欧洲经济走势不甚明朗,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经济衰退;美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有可能导致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受外围环境的影响,中国国内经济增长持续出现下行风险,尽管央行连续降低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但是仍未扭转地方经济放缓趋势,这对银行投资造成很大风险。

篇9

[关键词]最优货币区东亚货币合作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

转贴于中国论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认为,现阶段东亚汇率合作的合理选择既非欧洲单一货币模式,亦非“美元化”模式,而应当选择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即组建一个货币篮子,亚洲各国货币钉住一篮子货币。应当承认,钉住货币篮子制度并不是最理想的汇率制度,容易诱发投机冲击,但由于东亚目前尚不具备高层次的区域货币一体化条件,只能开展低层次的区域汇率合作制度。当前东亚各经济体实行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隐蔽的较金融危机前宽松的钉住美元制度,或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它虽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承诺,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东亚各国应在汇率制度安排方面进行协调与改革,建立起区域性的汇率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阶段:加强东亚各经济体汇率政策协调,维持区域内双边汇率的相对稳定;建立次区域的钉住共同货币篮子汇率制度,促进次区域汇率稳定;在东盟经济圈、中华经济圈和日韩经济圈的三个次区域之间建立固定汇率制,实现次区域货币一体化;建立整个东亚区域钉住共同货币篮子制,构建东亚固定汇率区。

篇10

1.国际储备货币的选择

1)建立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

某一货币想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该货币应该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流通作用、支付作用、结算作用、价值尺度的作用、贮藏作用。其次。该货币的发行数量要能够做到可控。这就要求要有一个支撑和制衡的机制。建立超主权货币储备体系,简单点说就是结束美元的统治时代。这一主张最早来自凯恩斯的设想,他提出以30种代表性商品为基础设计Bancor的国际货币,但遗憾的是,这一主张未能实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元作为单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引发的,针对这一问题,周小川的文章重提凯恩斯60年前的大胆设想,建议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进行改进和扩大,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寻求共赢的改革,逐步创建具有稳定的定值基准并为各国所接受的新储备货币。文章的核心意思是要在未来建立一种不与任何国家主权挂钩的世界货币,以此作为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的工具。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对于SDR充当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可行性,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超主权储备货币是与国家主权脱钩的,而现代货币最为本质的特征就是建立主权国家信用担保基础上,离开了主权国家的信用担保,信用货币是无法确立的,更不用说成为交易结算、贮藏及投资的工具。其次他们认为SDR存在自身设计机制的内在缺陷:SDR的份额与未来可获得的贷款额以及表决权挂钩;SDR不能用来交易结算,长期不流通;SDR不能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于这种货币的设想,由于它是与国家主权相脱钩的,或是没有国家主权为信用担保的,因此,这种国际储备货币一定是世界各国政治协商的结果。可以说,即使这种政治协商可以进行,但是由于当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巨大,各国在这种政治协商中的利益诉求是相差很远的。因此,在这种政治协商中要达到各国认可的一致意见是不容易的。即使能够达到这种一致意见,其成本也是十分昂贵的。

2)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多元化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必然导致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美洲、欧洲、亚洲三大经济体相互制衡,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基础。美元的不断衰落,欧元的强大,亚洲经济的发展,将使全球经济处于三大经济区相互竞争的相对平衡的机制。蒙代尔提出,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以货币联盟的方式向新固定汇率制度复归,而金融稳定性三岛则是其基本框架,并伴生欧元区、美元区、亚洲货币联盟三大紧密货币合作区的雏形。Salvatore指出,基础单一货币目标区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只针对国际汇率错配的表面征兆而非实质问题,可能会出现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的两类制度的缺陷。

2.国际货币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

从国际货币体系管理机构的设置看,改革的方案有两种:一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进行改革,二是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组织管理机构。

1)改革IMF

IMF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决策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过度地强调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监督,而对重要发达国家的监督缺乏有效性,对待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标准不一,对国际经济金融组织风险预警机制失效。决策受少数大国控制以及缺少必要的资源和融资手段,不能扮演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角色。IMF不被视为是全球所有国家的金融机构,而是少部分的发达工业国的金融机构。对全球的政策协调不够。G20使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有更大参与。它提出必须改革IMF的管理机制以使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甚至最贫困的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代表自己的利益,有更多的话语权和表达权。G20提出了四项改革措施:将发达国家至少5%的投票权转移给新兴国和发展中国家;加快下一步配额管理;取消IMF管理董事会的选举与地区间必然关联;向前推进新加坡配额改革。只有建立起相互制衡、共同促进的机制,IMF才能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2)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组织管理机构

对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实质上是对新的货币体系的需求。亚洲国家在危机中意识到IMF在对待其需求的不负责任以及被美国控制。从而,有人提出在IMF之外再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在的一个主流设想是,把国际清算银行(BJS)、金融稳定论坛(FS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Ⅱ)整合成统一的国际金融稳定基金(InternationalFinancialStabilityFund,IFSF),使之成为全球监管者、全球危机管理主体以及全球最后贷款人。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

在我看来,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完善后的成果,而不是与现行体制完全不同的新体系。结合多位专家学者的意见,我认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在维持目前国别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手段的基础之上,变国际货币的单极主导格局为三元主导格局,即美元,欧元和亚元,并通过政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加强其栅调和监管职能,就有望实现国际金融领域的相对稳定。

1、建立货币联盟,推动货币的区域化

毫无疑问,世界地缘经济区有美洲,欧洲和亚洲。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形成三大货币联盟,即美元、欧元和亚元,并且各自具有不同的演进路径和形式,可能是单一货币联盟(欧盟),或者有一个主导货币的区域化联盟,或者是由多种货币主导的一种联盟的形式。当然,要建立这样一体化的亚洲货币体系并不容易。有清迈倡议的提出,但是迄今为止,亚洲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还十分有限。要建立区域性的货币体系,需要打破许多的壁垒和障碍,努力缩小各国之间的差距,形成共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利的条件也是存在的。比如中国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中国在亚洲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另外,欧元的表现也对亚洲各国是一种激励,说明了区域化货币不仅停留在理论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2、在货币区域化的基础上建立世界银行

各个货币联盟可以作为世界中央银行的分行,管理各区域的货币问题。新的货币体系的管理机构必须坚持避免被少数国家操纵或者制约的原则,例如可以采用各货币联盟选派世界中央银行领导决策机构;不按照国家经济实力确定份额等。IMF作为现行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其职能的发挥却受到异化。IMF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其不合理的份额制;相对较弱的资金实力;有限的援助手段和范围;有待增强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协调机制等。要促成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中央银行的建立,需要改革各货币联盟,建立公平公开的投票表决制度,确立世界中央银行在国际货币、金融事务中的权威等等。当然建立世界中央银行虽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解决这些困难也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这一措施最起码会为世界各国带来国际经济上的平等,这就是最美好的前景。在现在和将来人类的不断努力下,世界中央银行的建立会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