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

篇1

一、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利用民间童谣的价值

民间童谣之所以能够成为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是因为,感受来源于生活中的民间艺术是幼儿的认知和审美能力所及的。而且,感受民族的、民间的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也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导向。[2]在幼儿园课程中,应该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将现实生活中的民间童谣融入和渗透到艺术教育课程中,使艺术课程的教学与民间童谣的教学在同一过程中综合地进行。对幼儿来说,艺术课程所选择的民间童谣必须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是适合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因此,衡量民间童谣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应从认知、情感、审美、人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使民间童谣在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1.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审美主体所具备的能使审美活动展开及展开到某种程度的能力。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3]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审美教育的主体,从本质上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可以看得着、听得见和摸得到的全方位的艺术活动课程,促使幼儿在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可以让幼儿经常接触和聆听自然、亲切、真实、纯朴的民间童谣艺术作品,充分感受和体验民间童谣艺术具有的节奏、韵律和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美特征。

审美感觉是一种享受的感觉,如《春天》:“春天到,天气好,桃花杏花都开了。蜜蜂来采蜜,蝴蝶来舞蹈,小鱼水里游,小鸟树上叫,大家欢迎春天到。”[4]这首民间童谣的节奏活泼欢快,词尾押韵,富有韵律,吟唱起来朗朗上口,歌词中描绘了春天大自然中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如五颜六色的花朵、忙碌于花丛中的小蜜蜂、翩翩飞舞的蝴蝶、悠闲自在游动的金鱼以及莺莺歌唱的鸟儿等都能够引起幼儿的感官兴趣,触动幼儿的审美感觉。在审美中,想象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审美能力,它能根据幼儿以往的经验或头脑中的记忆进行加工组合,想象出自己从未感知的对象。

民间童谣来源于生活,取材于大自然,蕴含丰富的审美意境。让幼儿经常欣赏或吟唱不同题材、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民间童谣能够帮幼儿增加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丰富幼儿的艺术经验,促使他们通过艺术课程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力,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领悟能力。

2.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5]近年的实践研究证明,艺术教育能健全幼儿的大脑,脑的左半球善于抽象思维,脑的右半球善于形象思维,它能让人脑的两个半球都转起来。加强艺术教育,有助于幼儿的全脑发育,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全面开发。[6]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将民间童谣融入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中,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一个相对完整、动态的课程情境,让幼儿在愉悦的过程中体验和分享民间童谣的恬美意境,并借助这一艺术形式促进幼儿智力的全面开发。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童谣《小白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童谣通俗易懂,很符合幼儿的童趣心理。活动首先请幼儿完整地欣赏,以充分体验童谣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接着请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去观察不同颜色的兔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眼中的小兔子。最后回到活动中,让幼儿在音乐的背景下吟唱这首童谣,并谈一谈小兔子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延伸活动可以借助游戏、美术、表演等形式将童谣作品呈现出来。这节艺术活动课并没有局限于唱《小白兔》,而借助观察兔子,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让幼儿总结小兔子的特征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吟唱来训练其记忆力;在游戏、表演、美术等形式中又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2

【关键词】终身幸福观 幼小衔接期 儿童艺术素养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60-02

一 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第一,“终身”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活动。“幸福”是指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感到精神上的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根本看法。由于人们的生活价值目标不同,人们的幸福观也就有所不同。

第二,“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教育改革和小学教育改革是整个教育体系改革的奠基工程,对终身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幼小衔接期儿童”年龄在5~7岁之间,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跨越了两个阶段,在这一跨越的过程中,身心发生了变化,因为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每一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阶段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渐变的。

第三,“艺术素养”就是艺术素质修养,主要是指关于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造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它是综合素养的一种。“儿童艺术素养”主要包括:儿童对艺术的兴趣、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参与艺术的程度;儿童所具有的基本艺术常识和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儿童对艺术的欣赏体验程度、对艺术的批评能力、艺术创作的能力等。

第四,“终身幸福观视野下的幼小衔接期儿童艺术素养培育”的核心概念是从接受正式学校教育之初的幼小衔接期,为儿童提供分层次、无缝对接的艺术素养培育,为终身享受幸福、诗意人生奠定基础。

二 终身幸福观视野下的幼小衔接期儿童艺术素养培育的背景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适应小学生活和终身健康发展的水平,这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幼小衔接课程体系中,已经改变了过去一味地强调“智育”衔接,不重视情感、习惯、自理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衔接的现象。小学和幼儿园两个阶段的艺术课程设置有各自的优缺点,幼儿园艺术活动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引领,知识的连贯性和纵深性不足;小学的艺术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技能训练的要求高,愉悦性相对欠缺。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老师对对方的课程目标缺少必要的理解。

对于个人来说,幸福是可调节、可改变的。但有一项调查显示,全国仅12%的人感觉幸福。在个人对社会功能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幸福感的关键是人的志向、生活目的。幸福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生观,指导处世哲学、处事态度,也就决定了个人感受幸福的能力。有着高尚艺术素养的人和一个趣味低下的人的幸福观是不一样的,要享受诗意人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是必需的。

三 终身幸福观视野下的幼小衔接期儿童艺术素养培育的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一所主城区中等规模小学的低年级、校办幼儿园的60名教师和100名小学低年级、幼儿园儿童。

第一,在老师原有的“五会”(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制作、会使用玩教具)基础上,着重调查老师艺术教育理论和技能水平。调查结果显示:(1)具有美术特长的老师能列举出素描、国画等3~5种画种,能列举剪纸、泥塑等绘画之外的视觉造型方式。(2)有音乐特长的老师能列举10~20首著名古典乐曲的名称,在通俗唱法之外能掌握1~2种唱法,如美声唱法等。(3)小学低年级老师比幼儿园老师的艺术专业知识更为系统。(4)幼儿园老师对音乐、美术两科知识都比较了解,比小学低年级老师掌握的技能更多。(5)80%的幼儿园老师对自己的艺术专业素养不满意,希望接受较为专业的系统学习。(6)掌握的艺术教育理论知识较少。

第二,学生调查时,根据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设置了创作和问话两个调查环节。音乐部分包括听音乐说感受、听音乐作画,美术部分包括命题画等。问话部分调查了解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优秀音乐美术作品情况和欣赏名作说感受。

学生调查结果显示:(1)所有学生对艺术表现方法了解较少,局限于唱和画两大类较为普通的方法。(2)所有学生对音乐和美术有浓厚的兴趣。色彩鲜艳的世界名画和儿童名曲最受他们的欢迎。(3)多数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感受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4)少部分学生欣赏过经典优秀作品。

四 终身幸福观视野下的幼小衔接期儿童艺术素养培育现状调查的思考

第一,教师是实施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小衔接期教师”的艺术素养对儿童平稳度过幼小衔接期,并积极参与艺术学习意义重大。笔者认为,应从提升老师自身艺术素养、提高教师开展艺术教育能力、加强小学低年级和幼儿园老师艺术教育合作三个方面着手提升此阶段教师艺术素养。

篇3

美术活动是一种可视的艺术教育活动,它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力以及表现力,与此同时又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一、内容的选择,源自幼儿生活

幼儿的生活是他们美术活动的源泉,是对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的感知、理解、情感体验,通过美术的方式自主地表现出来。表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绘画、手工、欣赏等。美术的内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设计的主体部分,是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美术教育发挥其价值的关键。比如,小班涂色活动“水果宝宝”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使孩子通过给水果宝宝涂色的方法了解有关水果的颜色,还能让幼儿了解原来石榴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能够使孩子学习到每种水果由不同的颜色组成。又如,在手工活动“服装设计师”中,孩子们不但利用了生活中的各种服装的样子,设计出了一件属于自己的衣服,而且我们所使用的都是平时收集的废旧材料。这次活动通过使用设计和环保这两个理念结合在一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废旧材料的重要性。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种启蒙性的教育,它对一个人审美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细心呵护幼儿与生俱来的这种审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他们接触和了解与周围世界有关的初步的美术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美术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美术和生活的关系,从小培养幼儿学美术的态度和精神。

二、目标的制定,便于操作落实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核心,充分反映了该年龄段一般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要求。而每个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又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了解和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内在需要,真正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才不会使制定的目标偏离孩子的经验。

首先,目标制定要来源于课程标准,符合《纲要》精神。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标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我们制定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就要紧紧围绕《纲要》精神和美术教育的目标,制定要合理,不能超越课程的标准和孩子的能力所及。其次,目标制定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在绘画活动“太阳过节”中,制定的目标为:1.尝试运用多种线条和图形进行五官、光芒的变化,表现出喜怒两种不同表情的太阳。2.感受心情与线条图形、色彩的关系,发展想象力。这一活动目标的制定,就是使幼儿和教师一起探索在装饰太阳的时候,可以运用到多种线条,对已认知的线条进行复习,也使学习新线条的技能得到展示。在手工活动“我的礼物”中,我制定的目标为:1.积极参与瓶子的装饰、改造和制作,体验制作礼物的乐趣,同时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装饰,并用语言表达自己创作的意图,发展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手工活动目标的制定,除了材料要适合幼儿,目标也不应过大。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涉及活动对幼儿培养的定位、情感发展及教育的价值观等问题,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鉴定标准,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定向作用。

三、适时地指导,支持幼儿探索

一个好的活动设计要真正地让幼儿收益,指导和组织活动是关键。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需要言简意赅,迅速地切入到活动的主题之中,并且能马上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美术指导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指导。有指导幼儿构思、指导幼儿造型、指导幼儿使用色彩、指导幼儿构图。在小班活动“开火车”中,教师就需要指导幼儿用一根线条把两个车厢连接起来。在连接的时候,有的小朋友的手会因为手指肌肉用力不均导致线条断掉,老师可以手把手指导幼儿手握蜡笔,慢慢移动,画出一条完整的线条。而在色彩的指导方面,例如,刮蜡滑“秋天的树林”,需要为刮蜡做前期的准备,色彩的运用就很重要。教师就需要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色块不宜画得太大,颜色的选择要鲜艳。

除了针对幼儿教学活动内容的指导,还要根据不同能力幼儿的水平进行指导。《指南》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关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的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例如“你平时会画什么,今天都可以画在瓶子上”“你想做什么?老师帮你做一个形状,你来添,使它变得更加漂亮。”这样,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就不会有挫败感。

四、作品的讲评,提升幼儿水平

《指南》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们需要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为孩子们搭建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这样,对幼儿以后的操作,会有一个更好的上升平台。

篇4

课程改革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幼儿园课程的建构提出了总体要求,为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我们致力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在融入民族文化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2003年初,广西的幼儿园课程从分科走向综合,形成了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共同性活动与选择性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教育课程模式。在这一课程实施3年多以后,我们在2006年7~8月对广西60所幼儿园1200多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在课程实施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建构的课程内容较缺乏,所有幼儿园使用相同的“教材”,内容单一;二是教师不能成为课程与资源的开发者,教育教学观念落后,课程资源贫乏。调查还发现,各地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好农村差、公办好民办差,缺乏促进地区间相互影响、园所间相互借鉴的有效机制。

究其原因,一是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幼儿听的童谣、唱的歌曲、玩的游戏等大多是从电视等媒介物中获取的,这些内容具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的特征,同时有关广西多元民族文化的研究又不多,使得传统童谣、歌曲和游戏等课程资源濒临消失,造成教师较少关注与选择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二是长期以来教师只是教学内容的传递者,缺乏课程开发与建构的能力。

为了有效解决问题,我们以广西多元民族文化为教育背景,以幼儿园艺术教育为切入口,尝试重新构建综合教育课程体系。在制定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后,在课程内容与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上,我们充分考虑广西是一个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多民族地区,强调将多元民族文化作为幼儿艺术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在融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的基础上,我们以音乐教育、美术教育和儿童文学教育为主体,创建富有生活情趣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模式。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倡导师幼互动,注重让幼儿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以艺术的心情体验生活、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生活、以艺术的手段美化生活。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将研究内容扩展到语言、科学等领域,开发出了一系列融入民族文化的适合本地幼儿的数学游戏活动、科学探究活动、阅读与前书写活动等,进一步完善并充实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共享平台,努力促进园所之间、地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研究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1.构建研究共同体,让教师成为课程动态生成的主体

我们在启动研究之初,搭建了由高校研究者、幼教教研员和幼儿园骨干教师“三位一体”的研究团队。高校研究者(占研究团队人数的13%)的介入,解决了以往课程实施中专业引领不足的问题;而以幼儿园教师(占研究团队人数的67%)为主体,使得课程的理论研究能“落地”,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园教师成了课程研究的主体,在亲历课程动态建构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新课程观,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效结合;幼教教研员(占研究团队人数的20%)了解本地文化和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他们的加入为高校研究者与骨干教师的沟通搭建了桥梁,有助于各地的课程实践呈现出独有的园本与地域文化特色。

在研究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开始意识到幼儿园课程从知识导向走向经验导向的重要性,开始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以及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新经验的建构。这既引发了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的热情,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某大班“民族村”主题活动网络图(见图1)就很好地呈现了幼儿园课程动态生成的过程。

由图1可见,教师的教育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幼儿的学习内容不再是从属于不同学科的知识序列,而是借助主题网络整合而成的“网”。这样,关于“民族”的学习就不再只是集中在一两个学科,幼儿园课程就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生成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幼儿、家长及任何可能的参与者,教师真正获得了课程生成的主动权。

2.融入民族文化,进行与文化相联结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内容构建

我们在提出综合教育课程的理念及框架体系时,强调教师要通过游戏和其他多种富有广西民族元素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获取与多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学习经验,并在经验和概念间建立联系。

我们梳理了儿童发展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儿童的发展首先会受到所处地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影响,然后再接受多民族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当然,儿童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他们也会改变和创造文化。我们在建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时关注不同文化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强调地域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与文化资源相联接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内容建构,即在课程结构上采取领域综合的方式,在课程内容上借助五大领域将已有课程资源与拟开发的课程资源加以整合,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予教师弹性开发与实施课程的权利。这样,课程构建就从关注知识取向走向关注生活取向,成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的重要渠道。综合教育课程的基本构架如图2所示。

在融入广西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的综合教育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内容构建中,我们首先在艺术领域展开了课程的实践工作,选取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百色等地的10所幼儿园,带领这些实验园共同收集、挖掘与整理具有典型的区域、民族特色的素材和资源,并进行了融入课程内容的教学实验。

例如,幼儿园在收集和整理民间童谣时发现,有的童谣缺乏科学性,有的缺乏一定的思想内涵,有的对幼儿缺乏教育意义,并非所有童谣都能加以利用。由此,我们达成共识:在挖掘与选取民间童谣时须对其进行价值判断,注重其思想性和教育性,同时须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以便幼儿大胆地表达、表现。

与此同时,我们在选择实验园进行课程实践探索时,充分考虑了它们与广西12种世居民族文化的对接,帮助这些幼儿园进行基于所在地域的文化分析,选择艺术领域的某一方面(如音乐、美术或儿童文学)确定子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建成三个研究小组(音乐方向、美术方向和儿童文学方向),每个研究小组均配有理论研究者和幼教教研员。各研究小组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挖掘、整理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出适合本民族儿童传承的艺术教育资源,并通过实施各类活动在幼儿园间展开全方位、多方面的对话与交流。通过研究,各实验园构建出了独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如梧州市六一幼儿园的“我爱家乡翠竹美”、柳州地区保育院的“侗寨鼓楼”、北海市机关幼儿园的“阳光浴场”、河池直属机关幼儿园的“毛南风情”、田东县第一幼儿园的“小小黑衣壮”。各实验园还整理出了具有本园所在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课程资源库。例如,桂林市解放西路幼儿园发动家长一起有目的地收集、筛选和整理,建成了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资源库(如图3所示)。

3.搭建共享平台,开展“点―线―面”的课程推进实践

针对广西幼儿园课程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差异明显等问题,我们以10所实验园为“点”先向周边幼儿园辐射,形成综合教育课程研究的“线”,进而向本地区幼儿园推广,引领并推动市县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面”上的改革与发展。以实验园为中心的课程推进实验充分发挥了骨干园的辐射引领作用,有利于各园相互借鉴。

为了便于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推广,我们对资源建设成果进行了优化整合,为一线教师继续学习、上传下载、分享互动提供了支持,为课程参与者搭建了一个集个人学习、互动学习、专家指导为一体的云端平台。图4呈现的是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信息资源库的资源系统。

三、研究的结论及创新

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我们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三方面的成果。

1.构建了与儿童发展和民族文化关联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

融入民族文化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是以《纲要》为指南,在分析国内外优秀幼儿教育方案和反思幼儿园课程现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研究实践而创新构建的。这种课程强调其适应性与发展性的整合,注重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强调教师通过游戏和其他多种学习活动把不同的学习内容综合起来,让幼儿在概念和学科间建立联系,获取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直接经验。这种课程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同时融入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适合广西幼儿园及幼儿的实际需要。这种课程以尊重儿童为前提,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生活、儿童经验为基石,注重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注重民族与地域文化的渗透,注重发挥儿童、家长和社区的积极作用。

2.建立了集“开发―实验―示范”为一体的实践联动机制

我们在研究中采取“点―线―面”的辐射方式,边实践边运用,边辐射边推广,确保了研究成果对一线教育教学的重要示范作用。我们在课程构建过程中,亲历了课程“开发―实验―示范”的实践联动过程,以集体智慧引领幼儿园与骨干教师的发展,对广西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篇5

关键词: 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 游戏化 教学思考

《纲要》和《指南》中,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游戏能寓教于乐,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发展,为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的游戏化教学旨在通过游戏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让幼儿获得更大的成长与发展,教学的游戏化,使得幼儿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享受教育。教学的游戏化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具体表现,是老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活动的具体化。

一、幼儿园健康活动的游戏化

在幼儿园中,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都是隶属于健康教学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这些内容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所以在进行与健康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幼儿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分散,对于活动的保持兴趣的时间更短,如何延长幼儿对于健康活动的兴趣呢?这就需要从最能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的东西出发。然而,幼儿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于玩、对于游戏的兴趣高于一切,这间接告诉我们,可以从游戏出发,将游戏融入到健康方面的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举个简单的例子,相较于培养幼儿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一些活动,幼儿更喜欢以“动”为主的体育活动,但是培养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的活动又不能不进行,那么如何进行使其获得与体育活动一样的效果呢?答案不是唯一的,让教学活动游戏化是最接近的一个回答。

二、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游戏化

语言教学活动可以简约地分成两大类,即听与说、阅读与书写。语言是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指南》中提到,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那么如何从幼儿园生活中找到生活情境、阅读活动两者呢?其实只要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人都知道,生活情境表现的最明显的不外乎就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在自主性游戏的场景中,会有娃娃家、点心店、菜场、超市等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场景,幼儿在游戏中也会出现买卖、做客等生活情境,在这些生活情境中,幼儿就会交流,例如“老板,这个多少钱?”“我今天来看看宝宝,还给她买了好吃的。”“对不起,我们的东西已经卖完了。”等,这些就是语言中的听与说的部分。阅读区作为学习型的区域之一,幼儿可以安静地坐在里面阅读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完,幼儿还可以将自己从书中看到的内容转述给其他人听,这是在阅读基础上产生了说,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更加有力的。

三、幼儿园社会活动的游戏化

对于社会一个领域而言,不外乎就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幼儿的社会性是在日程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在社会教学中游戏的地位之重。如何在社会教学中实现游戏化呢?在此以幼儿交往能力为例,说说在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如何实现社会领域的游戏化。

通过长期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在人际交往中,幼儿可以逐渐熟悉、认识周围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为、愿望与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学习与同伴分享、互相谦让、合作等人际交往技能。游戏为幼儿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比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分配商量角色,谁当妈妈,谁当爸爸,谁当宝宝,爸爸负责烧饭,妈妈负责带宝宝,每个人各尽其责,像一个家庭一样活动。不仅如此,在玩的过程中,幼儿还会延伸出更多的情景,有一些是非常常见的,家里没钱了,但是需要钱买东西,这时幼儿就会提出让爸爸去银行取一些钱,这就促成了另一个不同于家庭生活的交往场景,也从不同的角度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

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在这样共同商量决定的过程中,幼儿学习相互配合,互相谦让,发展了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可以从幼儿与不同身份的人的交往中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社会的分工,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的社会性获得进一步提升。幼儿园的社会教学的活动内容与这些交往的内容、日常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我相信只要真正把社会教学活动的内容放到游戏中,实现社会教学的游戏化,幼儿的社会性、社会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提高。

四、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游戏化

科学作为一个宏观的概念,可以分成科学探知与数学认知这两个较为详细的概念,幼儿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激发探索的欲望。那么这个探索的欲望从何而来?纵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其实这个欲望的来源有很多,哪个来源可以让幼儿的探索欲望产生得最快,保持得最持久呢?我认为游戏可以在众多途径中占据一席之地。举个简单例子:幼儿在学习认识日历时,如果老师只是拿着一本日历,不断地翻动,不停地告诉幼儿这是几月几号,几次下来幼儿的注意力早已转移,那么何不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和日历上的数字代表的日期呢?我们可以在导入时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它们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一听要做游戏,幼儿自然就来了兴趣,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当然,除了在教学活动的导入部分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性的语言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其他方面让科学活动游戏化,最常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让科学游戏化。例如,吃点心时,会有圆形、长方形等形状不同的饼干,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游戏化。

五、幼儿园艺术活动的游戏化

艺术活动在幼儿园的活动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幼儿园的美术、音乐、欣赏活动,专业一点来说则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与对幼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艺术活动的游戏化是教育者们非常重视的一个内容,很多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且表达了一些看法。之前我就曾看到过一个对于美术活动游戏化的定义,其内容为:美术活动游戏化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美术活动特点,从美术活动入手,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要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或通过游戏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幼儿成为乐“玩”、会“玩”的“玩”美儿童。其实这几个定义不单单可以用在美术活动游戏化上,音乐活动游戏化、欣赏活动游戏化,甚至可以说整个艺术活动游戏化也适用。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到活动的有趣和新奇。如教师以小鱼的口吻引出情景:请小朋友帮我在池塘里画上清清的河水,长长的水草等,让幼儿在动中体验,玩中发展,充分体现了游戏化美术活动的特征。

游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熟悉的,几乎所有人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的游戏活动。“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曾论述道:儿童在游戏中“获得生命、思想和心灵全面的内心满足”。“游戏不仅形成了她的整个未来生活的萌芽,而且形成了他整个未来生活的核心”。所以在幼儿园,要成为一名“学习者”之前,必须成为一名“游戏者”,由此可见,游戏对于人特别是儿童的发展价值与意义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翔.幼儿园教学游戏化[J].时代教育,2014.

篇6

金塔县教育局局长刘中英说:“金塔县将以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为契机,认真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发展高质量的教育为核心,创新教育体制,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均衡发展:城乡一体,促进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农村地区,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在教育资源、教研水平方面的不均衡,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金塔县组建了城乡教育联盟责任区。

刘中英告诉记者:“组建城乡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创新学校教研模式,就是为了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县域内各学校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互动交流。这是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记者了解到,金塔县教育发展联盟以城区6所中小学、幼儿园为责任校,联合14所农村乡镇学校及所有民办幼儿园,在全县组建起了6个教育联盟责任区,构建起了纵向以三级督学责任区为主,横向以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发展联盟为主的督研一体发展机制,搭建起了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的“立交桥”。

“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农村孩子的质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金塔县建新路小学教师赵丽作为联盟责任校骨干教师,到金塔县东坝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送教下乡,她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送教还是农村学校教师进城交流,收获都非常大,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从2013年起,金塔县通过城区责任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城区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挂职锻炼、城乡教师双向结对交流、农村学校中层领导选调城区挂职等形式交流的城乡教师达到 150多名。联盟责任区内的观摩交流、联片教研、赛课、教学能力展示等教研活动达100多次。同时,在联盟区内建立“名师工作室”,组建名师团队,推行课改“试验田”。这些活动都有效地推动了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

“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城乡学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教育资源合理调配,理念文化合作共享,质量管理共同提升,学生教师同步发展的目标,全面推动全县教育在内涵发展上的‘软均衡’。” 在谈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的目标时,刘中英这样说道。

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了城区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实现了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合理流动,也彰显了农村教育的特色,推动了金塔县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均衡、协调、内涵发展。

快乐校园:快乐生活,快乐学习

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金塔县通过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加大学校文化建设力度,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刚开始我特别不适应学校的寄宿生活,但渐渐地我发现老师真的就如父母一样,而且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讲道理,我已经习惯并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北苑小学三年级的琪琪同学说。

金塔县教育局党委书记高明俊说:“寄宿制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吃饭和睡觉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寄宿制学校持续、协调、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同时,金塔县在每所学校都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推行“4+1” 教育模式,即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和身体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金塔县解放路小学、三合小学、古城幼儿园等还被甘肃省妇联确定为“留守儿童之家”。

“我喜欢舞蹈,所以我特别期待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课外活动,因为我可以跟老师学舞蹈。”东坝小学三年级的晓晓说。金塔县东坝小学的乡村少年宫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各种功能室齐全,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参加自己喜欢的剪纸、绘画、打架子鼓等活动。

“以前我担心孩子太小,不能适应寄宿生活。学校设立了家长接待日和亲情陪餐制度,一开始我经常去看孩子,有时候陪孩子吃个饭,有时候住下看看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从一开始的依赖到现在不让我来学校,我终于放心了。”古城小学二年级的一位学生家长说。

金塔县第二中学是金塔县内唯一的一所农村寄宿制中学。正值中午,记者看到同学们正在吃午餐。学校食堂宽敞明亮,餐桌干净整洁,菜肴品种丰富,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校长李发斌告诉记者:“由于有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交通补助等惠民政策,现在农村孩子上学吃住基本不用花钱,所有学生都能安心地在学校上学。”

金塔县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特点,创建了以“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人本科学的制度文化、和谐优美的物质文化、丰富多彩的环境文化、绿色环保的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体系,无论是功能设计还是内涵体现,都充分考虑到了农村学校教育的特点,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条件。

艺术教育:让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保障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如何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提供富有个性的教育,这是教育走向更高层次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此,金塔县大力推进艺术教育,为校园注入活力,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学校现在成立有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剪纸、腰鼓、刺绣等20个学生兴趣活动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我们自己开发的校本教材,同学们参加活动的兴趣都非常高。”金塔县南关小学校长王学才对记者说。

记者在南关小学看到,课外活动时,200多人的腰鼓队正打得热火朝天,孩子们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负责兴趣活动的老师告诉记者,社团活动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每到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南关小学的同学们都会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

学校的艺术教育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学校的成果展览室内,甘肃省首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奖、酒泉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墙面上布满了获状证书。

王学才说:“学生的书画作品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项更多,金奖就有946个,银奖有1533个……”学生的一张张奖状是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最好的注脚。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金塔县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推广实施艺术教育“6+6+X”项目计划,即主要推广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教育项目,重视推广剪纸、编制、插花、摄影、刺绣、课本剧等艺术教育项目,同时兼顾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的秧歌、秦腔等。

刘中英介绍说:“全县16所小学共有各种艺术社团200多个,各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师资优势、生源特点、设施设备等创建艺术社团,开发校本教材,形成了各自的教育特色。”

金塔县北苑小学是位于县城北郊的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记者看到随着大课间音乐的响起,全校学生跳起了他们自编的校园集体舞。

据了解,大课间活动只是学校“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之一,其他还包括每天早晨由班级组织开展的以打乒乓球、打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为主的活力大课间,下午课外活动时以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下棋为主的才艺大比拼,以及每天晚饭后开展得以花样跳绳、趣味游戏、转呼啦圈、跳锅庄舞等为主要内容的健身娱乐吧等。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充满活力和乐趣的,而不是一味枯燥地学习。

“金塔县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每年都要以儿童节和教师节为契机,面向社会举办一次师生文艺展演、一次学生艺术作品展示活动;县教育局每两年要举办一次中小学少儿声乐器乐大赛,每年组织一次书画摄影征文大赛;要求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建立学校文化艺术长廊。为广大师生搭建创造美、展示美、欣赏美的平台。” 高明俊说。

师德建设:铸师魂,树师德

“教育是关注人,引领人,成就人的事业。教育的成功在于一个学校的诸多教育要素优化组合形成合力的结果。其中教育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职业追求则是隐性的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在金塔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开班仪式上刘中英这样讲道。

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2012年以来,金塔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以“铸师魂,强师能,正行风”为主题的师德师风集中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活动成效明显,意义深远。

“作为老师,我拥有着爱,就承担着责任;我奉献着爱,就体验着幸福;我创造着爱,就享受着教育生命带给我的充实和自在;我收获着爱,就理解了尊严是教师的华彩乐章。”这是一线教师雒兴萍在金塔县“做有尊严的教师”演讲比赛中所讲的一段话。

“从教十几年以来,做有尊严的教师系列活动,让我觉得当老师很有价值,也必须得有自己的价值。”金塔县第三中学葛建花老师说。

2014年,金塔县大力开展“追寻职业幸福,做最好的自己”讨论实践活动,记者在金塔县的中小学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也是最朴实的话语便是老师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受到了他们阳光的心态。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三尺讲台已经耕耘了25年。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我们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

“我深深地懂得,良好的师德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奉献,更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

篇7

【关键词】绘画活动 创新能力 培养

绘画活动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通过绘画活动使幼儿获得情感体验,促进幼儿一些智力因素的提高,使幼儿获得一些粗浅的绘画知识技能和初步的表现美的能力;同时,绘画活动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幼儿对绘画向来有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他们还不能把所见、所闻、所想的全部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绘画活动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好形式,因此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积极创设适宜的环境氛围,启发幼儿的想象与创造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在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幼儿天生好奇心很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幼稚的想象中,创造性会若隐若现,那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并精心培育,如应保证幼儿有足够的绘画活动的机会和丰富的工具材料,保持自由轻松活跃的环境氛围,同时老师对绘画的热忱和运用生活的语言去启发幼儿思考也是不可少的。

如在进行绘画活动《可爱的热带鱼》这节课中,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向幼儿展示热带鱼在海里嘻水、吐泡的镜头,给幼儿一个感性认识,屏幕上蓝色的海水五颜六色、热带鱼在水草中穿游、千奇百怪的水生物在水中嘻戏,圆圆的卵石、长长的海带、美丽的珊瑚一一展示在幼儿面前,幼儿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入蓝色的海洋之中,他们显得激动不已。此时,我带着孩子们跟随音乐表演鱼儿游动作,念“热带鱼”儿歌,音乐声中幼儿翩翩起舞、陶醉在蓝色的海洋之中,于是我指着教室里鱼缸中的热带鱼饶有兴趣地说:“形状扁扁、五颜六色、小嘴圆圆、尾巴摇摇、多美的鱼儿!我们快把它画下来吧!”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拿来自己喜欢的各种绘画材料如:刮蜡纸、水粉颜料、油画棒、棉签等跃跃欲试,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构思、尽情表现,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要,他们在纸上尽情地、自由地涂画、撕贴,以表现海底世界中各种水生物、热带鱼游动的情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有的幼儿用彩色纸撕出了水草、海带的形状;有的用油画棒着色,大胆表现海水的宽广;有的用棉签画珊瑚、用水彩笔勾画出鱼儿在珊瑚间穿梭游动的情景,一幅画面千姿百态,汇成宽广奇特的海洋景色。尽管他们的作品还十分稚拙,但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体现了他们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的,而且发展了幼儿创新能力,教学气氛也会非常活跃。

二、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新《纲要》中说: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的探索兴趣是无穷无尽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静下心来,耐心等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有利于激发幼儿求知欲新颖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触动幼儿好奇心,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蜡笔画占了主导地位,而一味的蜡笔画,容易使幼儿疲劳,产生厌恶情绪,我们选择一些不同材料和方式的绘画活动,多形式的绘画,让幼儿不断地产生新鲜感,既了解了绘画多样的表现手法,更保持了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首先在作画工具上,我们加入了水粉画、蜡笔水彩画、水彩笔画等,在作画方式上,我们开展了拓印画、线条画、刻画、磨画、浸染画等活动,如蜡笔水彩画《下雪了》,用蜡笔先画出雪地、雪花和房屋,再用蓝色的水彩涂一遍,白白的雪花就显露出来了,多有趣呀!还有拓印画,先在吹塑纸上刻画出图案,然后涂上各色水彩,再用纸拓印下来,多神奇呀!其次是绘画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我们有选择地运用一些带有娱乐性的题材,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如《有趣的圆》,给圆添上几笔,让它变成太阳、苹果、线团……,《曲线画》让笔娃娃在纸上“跳舞”,勾出随意的线条,这些新奇、独特的作画工具、方法和题村,让幼儿沉浸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他们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充分体会着绘画的乐趣。

再如绘画活动时,我用电视播放中央台《七巧板》与《智慧树》栏目的录像供幼儿们观赏,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主持人与小主人的绘画、剪贴、七巧板拼图以及玩橡皮泥等,幼儿们一边看一边听,自然而然对这些游戏产生了兴趣,就有了动手的念头,这时,我就适时地配合,给予积极的鼓励与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的创新能力才得到了提高,这样一幅幅有趣、可爱的作品便展现在你面前。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在花园里看到了各种盛开的花,于是花成为了幼儿们的热门话题:“我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为什么花瓣的颜色一半是白色,一半是红色?”,听到幼儿的讨论,我就带着幼儿再一次来到花园,仔细观察花的颜色和外形特征,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花的名称,基于以上对花的认知和对花的兴趣,我就为幼儿开展一次《春天的花》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充分表现色彩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花朵。

三、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尊重幼儿的创新发展

在绘画活动中不能以技能、技巧的传授为核心,也不能采取灌输式教学,应该运用观察、记忆、联想、欣赏等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尽量不示范画,而侧重教会幼儿运用各种表现工具材料的方法,强调表现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幼儿的知识和能力是由经验中来的,特别是绘画活动更离不开幼儿的直接经验,他们的绘画内容来源于自然,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所以我注重创设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统一模式的指导会让幼儿画出统一模式的画来,所以我针对性地适当在技能上给予指导。

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忽略了幼儿的观察、思维、想象,而造成孩子艺术表现的模式化、固定化,对生活中的没无动于衷,这与绘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幼儿的绘画活动不仅是他们思想、情感和兴趣,更是他们对外部事物认识的表现形式;作为审美活动,更重要的还在于对美的追求;要让幼儿以美的感觉、感受和理解美,引起幼儿以美享受的情感,陶冶起情操,才是绘画教育价值所在。

再如:幼儿在绘画太阳时,往往喜欢将太阳都化成红色的、圆圆的,这时,我就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我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接着我又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对幼儿的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太阳形象,我帮助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

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如:“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乱七八糟” 等话语,这样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幼儿对绘画活动失去兴趣,出现:我不会、我不想、我不要的消极心理。只要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是愉悦的、投入的,教师就不要过分挑剔,因此,教师看幼儿的画,要尽量找出好的地方,如“很好,颜色很美,画面很丰富。”或者是“如果……将会更好。”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让我们告别依样画葫芦的框式教育,还幼儿一个宽松、愉快的艺术氛围,充分发挥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挖掘幼儿的潜力;让我们把关爱的目光倾注于幼儿稚拙的画面上吧,那里面闪耀着幼儿原创的灵性和美丽的梦想;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描绘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创作力、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画卷!

参考文献

[1]李慰宜,《2—6岁儿童绘画活动指导》,上海社会科技学院出版社,2003.7

篇8

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定位,加强高职高专课程建设与培养规格的思考,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的改革与探索,重视课程内涵建设,才能凸显高职高专舞蹈教学特色和教学层次,真正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真正成才。

二、思考与探索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既是高职高专又是师范性质,学生今后岗位以中小学师资为主,在新的定位下舞蹈课程将如何体现大专层次,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首先应清晰地把握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高职高专舞蹈教学既要满足学生今后就业需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培养,推动学生舞蹈技能的实践运用及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见高职高专舞蹈课程不能以中专层次单纯技能训练为主,只注重外形体展现,也不同于本科层次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弱化了舞蹈技能的实践能力,而应以舞蹈基本知识为基础,以舞蹈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知识结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渗透,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获取更高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一)整合教学内容完善知识结构

舞蹈学科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高职高专舞蹈课程培养的是小学、幼儿园艺术教师,不仅要求有一定的舞蹈技能、教学理论,更重要的是成为儿童学习、生活的正确引导者。然而要为人师只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是难以胜任为师的职能,因此大专化舞蹈课程应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构,既突出舞蹈技能的基础性、典型性、风格性,充分展示舞蹈学科的人文性,还应特别重视舞蹈文化内涵的把握,增强对舞蹈表现力及多元化的理解;加强知识结构的创建和完善,才能真正体现高职高专舞蹈课程的综合性教育价值。只有系统地掌握舞蹈课程基础体系,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今后为师的工作,同时也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舞蹈课程与音乐、文学、诗歌、美术、民俗、运动力学、解剖学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舞蹈技能的掌握不是简单地完成形体动作,做到外形的相似即可。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横向联系,重视舞蹈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理解与掌握舞蹈动作的技能属性与文化属性。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把握舞蹈与其他学科的内在关系,从而扩展知识结构,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素质。舞蹈技能与其他知识得到整合发展,将增强学生艺术表现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使之在舞蹈训练与表演中提炼出各种“动”的原理与身体律动的表现。例如,秧歌是我国汉族主要舞蹈形式,也高职高专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东北、山东、河北等都是秧歌广为流传的地区,但其风格迥然不同,有的奔放豪迈、有的跳跃粗犷、有的柔媚热情。要准确地体现出各类秧歌的风格特征必须很好地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理论依据,才能使动作的要领与风格得以准确体现,才能由内而外地表达出舞蹈内在情感,体现不同地域秧歌的风貌。因此高职高专的舞蹈课程应加强内容整合,根据学科特点增强知识、夯实文化底蕴,使学生在艺术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综合性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促进自主学习引导学习反思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内在能力,培养求异思维,达到舞蹈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同步发展的目的。高职高专舞蹈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反思能力。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舞蹈学科的独特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揣磨、自我尝试,自我表现,把握自身个性与特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特别是当今社会已经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与共识,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领域的精细化与专业化,因此更需要我们向学生传授终身学习的技能,引导他们多渠道、多元化进行学习,利用网络、剧目等自我拓展学习空间,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同进舞蹈又是群体性较强的课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舞蹈表演都以群舞为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展合作互动学习方式,互相启迪引导反思。如利用舞蹈“创编课”、“剧目排练”等课程激发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分析作品、编排节目进行思维碰撞,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舞蹈教学以口传身授为主,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舞蹈动作的形象感,达到“知其然”,更要引导学生对“所以然”的思考与探索。舞蹈是以肢体的动态作为表现材料,舞蹈动作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一般只是某种象征或暗示,但它又明确地表达了某种特定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把握舞蹈动作变化与发展规律,使学生理解舞蹈情感表达形式和艺术特点,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富于表现力的示范,感悟动作的象征性和表情性,激发学生舞蹈的想象力唤起内心意象,从而把握舞蹈表现内涵和人文属性。当我们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索反思的能力,就能促进学生舞蹈技能与综合能力逐渐得到同步提高。

(三)开阔学生视野加强实践教学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舞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不同的舞蹈种类有着不同的文化特点与审美特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的舞蹈文化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了解与思考地域文化、民族性格、民俗习惯、服饰特点、宗教意识在舞蹈中的体现,把握舞蹈风格特征形成的根源与发展变化。《中国民族民间舞》是高职高专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汉族、朝鲜族等,每个民族舞蹈风格、动态特征无不与其历史发展、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宗教文化、服饰特点等密切联系,而不仅仅是动作形象上的简单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渗透舞蹈的人文性,不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提高学生内涵与修养,提升整体素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各领域学科也在不断变化,各种新技术、新思潮、新知识不断涌现。目前电视技术、数字技术、微电影技术、声光电行业技术等等,都给舞蹈带来新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舞蹈课程也应将前沿的信息带给学生,引导其关注与学习,才能跟进时代把握新动向,提高创新意识。舞蹈是一门表演艺术,因此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舞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舞蹈课程的价值。因此舞蹈课程教学必须与广阔的社会舞台和艺术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舞蹈能力。应该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文艺演出、毕业晚会、对外艺术交流等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艺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有效的实践教学与艺术活动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使舞蹈的文化特性与情感内涵在艺术实践中得以体现与强化,通过不断地积累表演经验,感受成功、增强自信心。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

篇9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化;活态传承;工匠精神

早在2006年,及教育部就已经将9月定为每年的“传承月”,希望通过该手段能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校学生中的宣传教育。江阴作为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政府及文化部门积极响应,多次尝试将本土的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校园活动,因其形式丰富多彩,展出作品颇具特色又精致少见,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校园文化的方式传承逐渐体现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1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现状分析

近年来,江阴市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神的活动开始逐步地走入校园,长泾实验小学就开众学校之先河,率先推出了“口袋书”文化,这些“口袋书”只有扑克牌大小,刚好可以装入学生的衣服口袋,十分的便携,内容丰富,涵盖了《衍纸》《剪纸》《超轻粘土》《发禄袋》等校本教材。[1]校长濮亚娟表示,在近几年教学教改期间,学校发现孩子们对这些传统手工艺十分感兴趣,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所以存在着一定的探索障碍。恰恰是这几年,基础教育体系中,劳技课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没有一个合适的课程体系,多数都是通过购买现成的材料进行简单操作,学生觉得无趣,老师也觉得没有意义,加上偶尔还被语数外常规课程占用,孩子们能锻炼动手能力和思考创新的机会少之又少。于是长泾实验小学的领导班子思考着将传统手工艺和劳技课结合起来,编写了一套具有非遗特色的校本教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

传统的课本,学生在接受程度上存在着不足,甚至有些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角色转换并不到位,因此对常规书籍存在抵触心理。长泾实小在编写教材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推出了这些模块化,主体化,图文并茂的彩色印刷的口袋书,这些小册子包含了作品赏析,学生作品展示,制作过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中无法获取的知识,都能从小册子上找到答案。编写“口袋书”体现了长泾实验小学劳技课的地方特色,也引领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基础教育校园文化的潮流。然而,这只是长泾实小劳技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个小小缩影,学校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每一处都作为学习的场所,把蚕种场,叶飞园艺,张大烈民俗文化作为实践基地,还阶段性地邀请传承地方手工艺文化的民间艺人匠人到学校来,聘请他们作为学校的校外辅导员,让每个学生能参与进来,希望通过努力,在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自豪感的同时,培养和开发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将本土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江阴市长泾镇在传承本土传统手工艺的体验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品质,从小树立起工匠精神,不失为一举两得。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本土传承与实现途径

2.1 基础教育阶段的“参与性”传承

江阴作为连续几年的百强县之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了“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甚至连能掌握吴语方言的青少年队伍也在逐渐萎缩,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除了现有课程资源,大量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开发,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教学外组织学生深入本土非遗文化生存的环境采风,融入环境,理解背后蕴含的文化因素,让他们从了解到认同,进而传承,使非遗发展延续的纽带在基础教育中得到良好的延续。

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的第一个非遗纪念日里,南闸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就在南闸实验学校举行了工艺《百寿图》非遗传承进校园系列活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应当是一种“活态化”“可持续”的传承,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其实现途径主要要突破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现有课程相结合。其次基础教育阶段还是以最终的升学为目标,因此将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融入学生的教育、活动中去的同时,不能增加老师和学生的额外负担。最重要的一点是构建多元化的实施渠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以一个文化形态再现者的角度主动地理性地去亲近传统文化。

2.2 高校教育阶段“专业化”传承

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已被纳入了学科建设规划之中,一方面可以培育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人才,另一方面还能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关课程也逐步被高校纳入公选课,素质拓展课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博士点硕士点陆续通过审批,可见国家在培养复合型非遗保护的管理人才上不遗余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传承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更新换代推动着文化本身的更新再造,高校应当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合理架构,为静态型数据到动态化转变奠定基础。

高校不仅要维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要思考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平台上提出创新,高校有着大量的优秀学术研究群体,可以凭借学力量作为支点,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人关注到传统文化,认可传统文化。

“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传承人的离世而消失,[2]这一特殊性要求高校教育阶段的非遗传承突破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开辟资金通道,鼓励师生田野调查,深入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调研一线资料,丰富原有课题成果,近年来,不断有各地的高校开展“非遗周”、“非遗行”等一系列活动,并成功申报了一大批以非遗为主题的教科研课题,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次落实校内外学术讲座与学术研究,增强师生和民众的非遗文化传承认同感,如江阴学院的师生联合当地政府相关文化部门拍摄了数量可观的非遗数字纪录片,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广大学生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支撑。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艺“工匠精神”的当代校园培育

溯本追源,我国的工匠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能工巧匠对于历史的文明创造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以实用技术见长的民族,我国的丝绸与瓷器早在千年以前就享誉海内外,这无不体现着每个领域工匠的高超技艺,这些精湛的技术同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化的迭起,半自动全自动工业制度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艺制度,大量优秀的传统工匠技艺走向衰败甚至失传。

3.1 搭建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性平台

受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影响,现代学徒制逐步被引入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为培养学生往高精尖技能的方向发展,这对“校企结合”的联合办学机制的诉求更为迫切。纵观本土校园的教学硬件,往往困难重重,资金不到位,设备陈旧,管理体制的缺陷等等原因让学生失去了更多实践技能培养的机会。拿高校来讲,学生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做精致的PPT,演练如何在众多专业老师面前侃侃而谈,或是用充满视觉刺激感的展板,数万字的长篇大论赢得成绩册上一个漂亮的分数,我们的学生不能只有伶俐的口齿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他们需要有善于发现的大脑和忙于执行的双手,校园为培养的是能工巧匠,不是空洞的演说家。从这个层面上讲,切实有效的搭建实践性操作平台,在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也培养成功成熟的技能操作能手,这是一条必须经历的道路

3.2 培养具备合格“工匠精神”的师生队伍

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品牌企业各技术部门中薪酬最高的,往往不是管理层,而是老技术工人,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大学文凭,但是论经验和解决实际状况的能力无人可及,而这些个体化的知识和积淀无法从课本中汲取。因此政府和学校应当支持鼓励工匠们走进校园,长期与各专业建立起实际性的合作,引领工匠精神的示范,与专任教师及学生建立严密的团队,从自身专业,传统艺术工艺特点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不断突破,同时,应当从职业技术认证的角度思考,强化职业资格认证,提高职业水准和职业荣誉感。对手艺与匠艺的尊重,既保护了传统手工艺技术又同时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让师生在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鼓励和倡导下有序地组织起来,在自己所归属的领域持续创新。

3.3 弘扬“工匠精神”与工匠作风的校园氛围

精神教育只有通过体验才能产生感受,通过每年固定的宣传日发动讲座组织学生进行纪录片的观看仅仅是对以非遗传统手工艺为载体的工匠精的了解,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同心协力将这些技能或手艺拼纳入教学教育中,强调“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工作与学习中强调工匠作风,踏实肯干、认真细致。带动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学习钻研的态度,指导学生们自发的组成小组,“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小团队,求精求实的开展学习和工作,把从传统匠人那里带来的优秀品质传播在校园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更应该看到这样的启示与力量,以真切的工匠精神引领工作,以务实的工匠作风开创事业,传播校园正能量。

4 结语

几经反思,在国家大力宣传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工匠精神的信仰,背后更多的是时代竞争带来的劣势,提到中国,人们无不联想到廉价劳动力,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却无法生产出质量过硬的产品,还随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究其根本,是外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匮乏。民间技艺,民间美术等民间文化是传统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它在民众的精神世界里连接着过去和未来,随着社会的推进,年轻的一代对于经过历史长河淘洗沉淀的传统文化态度越来越淡漠。传统收工技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是历经无数劳动者磨练之后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人民群众心手相连的艺术,守住传统文化,才能守住维系族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校园是指引社会新生力量的圣地,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统优良精神的传承延续,责任重大,我们还在践行的路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