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家校合作;教学策略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形成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时,教师就需要重点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心理特点,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次数,有助于教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真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现状
1.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缺乏。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时,大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参与意识却严重缺乏,认为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更有甚者很多家长将自己参与到心理教育活动中来是学校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家长这些参与意识不高的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的关注点在于分数和成绩,长期追求升学率,这种思想觉悟严重阻碍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不利于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频繁出现,给家庭和学校带来极大的困扰。
1.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
在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时,常会出现一些误区,使得整个合作过程的效率和效果并不明显,例如在开展活动时,活动目标不明确,活动内容过于简单化,活动取得的效果甚微。又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学校是活动的主要参与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与家长的交流特别少,没有更好的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些误区的存在严重会造成学生心理扭曲,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1.3心理健康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相当匮乏,或者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及时准确的察觉出学生的心理异常。随着专业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变化,心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心理问题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讲授心理知识,更没有通过开展活动去带领学生体验知识,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外,部分教师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自信,担心学生的心理教育受到影响。可想而知,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极其缺乏,需要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加大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投入,为家校合作奠定人才基础,促进家校合作活动的有序开展。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
2.1强化合作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家长总是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不管不问了,认为教导孩子是学校应尽的义务,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和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应该由学校来负责。此外还有很多家长过度的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情感问题和思想教育问题,使得学生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时就需要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环境也很重要,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告诉家长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对许多事物都有很强的求知欲,这时家长和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做家访工作,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表现及时告知家长,并与家长多沟通交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
2.2构建组织结构。
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经实践表明,学校在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时,单单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真正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同时,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完全不了解,甚至不关心,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得在发现孩子有心理问题时依旧采取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留下心理阴影,因此,为了巩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学校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促进家长和教师可以及时沟通起来,从而促进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这个机构需要定期给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普及,教会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采取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心理素质。
2.3加强专业指导。
首先,学校需要做的是及时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告诉家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务必意识到身心的共同健康发展才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却发生的偏差,家长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当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时,家长就会采取严厉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得学生遇到成绩不好的时候就会惧怕家长。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严重者会将抹杀孩子的天性,将孩子变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因此,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的当务之急,学校要给家长灌输好正确的教育理念,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采取正确的理性的教育措施。同时,给家长在灌输教育理论时,需要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正确指导,真正教会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特别是遇到孩子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总之,要想更好的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就需要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教育方法,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采取恰当的方式,真正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健全人才。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及时将学生的心理发展动向告之家长,让家长在私下里与学生融洽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进而真正发挥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改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亚君.小学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4(26)
[2]张信勇.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之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
篇2
0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学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做好家校合作,有效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1强化合作观念,开展多元互动
当前,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而与自己无关,即便学生的学习不好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大多数家长也认为是教师没有教好或者是学生自己没有好好学的原因。还有部分家长过多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当考试后就立刻询问学生考的好不好,得了第几名,却常常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从学校角度看,也有许多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认为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家庭才是践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关乎学生德行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员。如此一来,学校和家长会互相推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许多学校和家庭没有正确意识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缺少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要职责,以引导他们开展教育合作,使他们可以发挥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尽职责。
基于上面所述,需要强化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观念,发挥家庭和学校双方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要杜绝学校和家庭双方出现互相推卸教育责任的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和家长之间要达成共识,以合力推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一方面,学校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职责,加快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与合作意识,主动同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如通过家访、家长手册、家校通和家长会等方式全面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互动沟通和交流,同时还要定期交换教育的经验和成果,以使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另一方面,家长要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借助家长会或者家校通等软件来实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同时还要加强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借鉴一些有效的教学经验,以便可以借助学校和家庭的双方作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联动活动机制,加强家校联系
在践行家校合作教育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的能动性,这就需要借助联动活动机制的构建来全面加强家校联系,同时也是确保该种教育模式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开展家校合作教育过程中,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原理来构建一套健全的心理教育联动活动机制。借助该活动机制来全面增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以便可以更好地稳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确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稳健地向前发展。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或者其他亲子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同时,也可以借此来帮助家长和教师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合理沟通和联系,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开展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均可得到良好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此外,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许多存在心理问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他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到思考的成功感和喜悦感,甚至还会产生自卑的学习心理,所以,他们大都会将学习的兴趣转向打架、上网或游戏等可使他们有成就感的活动中。因此,学校可以与家庭保持良好的联系,以便使他们在充分了解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针和计划的基础上,开展引导性教育,逐步降低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需要多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可以深切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逐步形成健康心理。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家长来共同探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借此来探讨一种高效的心理问题解决策略,如此一来,就可以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3建立协调机构,提供教育服务
为了更好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来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开展合作教学,具体需要形成一个由集合行政领导、负责人和家长委员会组成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指导?w系,以便使他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需要明确家庭、学校各方的教育职责,要充分结合各种管理指导,确保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有效性,确保教育方案得以顺利实施。而家长委员会则需要充分调动家长、专家和学者的作用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便确保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此外,借助协调机构的合理构建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助于解决家校合作过程中各方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此外,学校需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家长可以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方法,以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否则也会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
针对任何一种教育而言,其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实际上,家校合作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家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心理教育模式下,学校、家长和学生各方均会忽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如此一来,就可以全面发挥家校合作在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和发展自我。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学校和家长需要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做好相应的交流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疑虑和问题,促使他们自主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使学生养成健全的认知和良好的道德意识。
篇3
关键词:初中生,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造成恶劣影响。上海市教委每年都会对中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安全情况进行调查,其所的报告上结果并不乐观,自杀学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患有忧郁症的学生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忧郁症患病学生小龄化趋势明显。对初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就可获得良好效果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离不开家庭以及社会的关心与帮助。
一、国外家校合作实践活动
二战后,日本引入的PTA项目在促进家校沟通以及青少年的发展中发挥出显著作用。PTA以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其中的委员是家长自愿或者是推荐产生的,这些委员和班主任一起组成班级PTA,而学校中的班级PTA则构成学校PTA。
1967年美国的“家庭――学校研究会”成立了Mega Skill。其任务是帮助家庭与学校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并利用这种方式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会为参加活动的家长提供指导。在所开展的活动中有大量的亲子互动内容,因此活动中家长与其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得到改善。
美国学校改进计划,总体计划是学校的董事会来拟定。由家长、教师以及支持这个计划的人员参与到其活动中。学校中还存在有专门的组织以促进计划的开展。
美国教师帮助家长参与学生作业项目,该项目是由爱泼斯坦于1987年所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子女作业的情况,让子女愿意向家长讲述学校中发生的事件,让家长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子女的的学习中去。
二、家校合作开展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指导
(一)学校帮助家长成为教育主人
学校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让家长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孩子的学习。学校需要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机会,让家长能够在业余时间中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这样帮助家长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认识,更好的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发展,让家长能够摸索出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自身则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部分管理工作中,家长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参观学习、调查访问。家长还应该对自身的职业优势进行发挥,承载学校中的部分教育职能,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对学校教育职能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二)搭建网络学校,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交流
通过网络,能够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网络,家长能够与学校之间开展及时的、全面的、有效的交流。网络学校平台上家长能够更好的对自己的意见进行表达,而教师也能够了解到家长最为真实的想法。利用网络学校,学校能够更好的对科学文化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传播,家长之间可更好的交流各自的教育经验,使得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的家长都能够得到启发。在当前这个网络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家校合作的拓展领域的重点应该放在网络上,利用网络来为家长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家长提供学习的机会。
(三)积极开展新型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较为传统的、重要的方式,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这是最为主要的措施。但是这种形式较为老套,并且只能够与学生家长探讨一些共性的问题,不能够对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为了更好的应对外部环境的发展,我们应该要积极的对家长会进行创新,让家长会上能够有更多的交流,例如交流式家长会与观摩式家长会。
交流式家长会的交流并不局限于本班之中,主要是让家长对教育的得失以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进行讲述,然后一起与学校进行共同分析并找到解决的方案,这样将能够让学校与家长在学生的教育上产生良好的默契。同时家长间的相互交流,也可以为众多的家长提供宝贵的经验。
观摩式家长会则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教师精彩的讲课,这样可以让家长对孩子的表现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从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了解。还可以让家长观摩班会,并参与到班会活动中,一起与学生进行互动,或者是为学生举办成人礼仪式等等。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班会活动等加强和家长之间的协作,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寻找到解决的方法。其中,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都不可或缺。在国外,对于家校合作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且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而在国内家校合作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在家校合作研究上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成果之一(立项编号为11C078)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长是否有效地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互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0.8
2、教育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2002年5月刊
4、姚本光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 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
篇5
>> 校园心理剧:实现家校共育的新途径 校园心理剧发展的功能意义探析 校园心理剧人物和情节的创设 校园心理剧在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试论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心理剧在中小学心理主题班会中的运用 校园心理剧在小学心理主题班会中的应用 校园心理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校园心理剧在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中的应用 校园心理剧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模式研究 校园心理剧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校园心理剧对职校生网络心理的积极效应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校园心理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的实践探究 校园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让校园心理剧诗意地栖息在同伴互育中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校园心理剧与大学生EQ教育的科学实践教学 浅谈小学生校园心理剧的编演与应用 校园心理剧在国内普及度不高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晶晶. 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19):14-15.
[4] 徐金贵, 颜辉荣. 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38-40.
篇6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普及,社会信息的多元化,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学校、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教育问题或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如人的创造力、理性选择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性等受到空前的挑战,对身心正处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大量的发展机遇,又产生了许多困惑和苦恼。本文将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学科渗透、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悉。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所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1]。
目前我国开设的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科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第二类是开展一些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学知识,更注重学生的自我体验,强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沟通,从而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最佳心理氛围,使学生有所感、有所获。这就要求辅导老师不仅是个好“导演”,而且应该成为一个好“演员”。
二、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在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有意义、有价值的途径。布洛切(D.Blocher)认为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人认识自己及自己对环境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的反应方式,能帮助他(她)确定其他行为方式的个人意义,并设法为进一步的行动弄清目标和价值,同时咨询促进个人效能和控制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心理咨询分为两大类: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
(一)个别咨询。个别咨询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良好的咨询关系有如下特点:信任、理解、真诚、关怀、爱护、尊重、宽容和接受。诚实、承诺感和可靠性,这些成分彼此混合在一起很难分开。心理咨询室的布置应温馨典雅,室内墙壁以淡蓝色和淡黄色为主色系,这样的视觉效果比较柔和,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心理咨询还具有私密性的特点,学生一般不愿意他人看见自己找心理咨询师。所以咨询室一般设在校园人流比较少、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这样比较妥当。咨询方式也应多样化,如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现场咨询等。
(二)团体咨询。学校团体心理辅导一般通过特定情境让学生经历不同事件或扮演不同角色。把生活学习中的热点、难点和心理问题显现出来,然后通过争辩、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领悟、体验,从而达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情绪的目的。团体咨询在学校中可以促进班级内部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热情、提高教师教育与共情的能力,班级团体辅导是学校团体辅导的重要形式。结合班级特性,以教师为领导,形成不同的氛围。每个班级团体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气氛。运用班级内的团体力可以帮助学生成长发展或解决问题,班级像个大家庭,老师像家长,学生是家庭中的成员,师生互相关怀,支持帮助。
三、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级管理及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级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活动的目的是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塑造良好的个性,培养高尚的品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如各种班会、班集体间的联谊活动、集体劳动、外出旅游等,只要有意识地把这些活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就可以在这些活动中陶冶其情操,磨炼其意志,锻炼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堂教学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学校除了配置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外,还应定期给各科老师做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让教师在学科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首先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
(二)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种常规教育活动中,如班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等各种教育性、知识性、科技性、体育性、文艺性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又一途径。尤其是学生自愿参与的活动,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训练他们的控制力,锻炼他们的适应力。并且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往,而且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增强合作意识,使心胸狭窄的学生学会宽容,理解他人,避免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从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不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做到服务素质教育,只有将这些途径结合在一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健康教育才能收到效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良好的发展将带领和促进社会其他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最终服务全社会。
参考文献:
篇7
一、健全网络,明确分工职责
几年来,学校一贯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并坚持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之中,建立较强的组织网络,成立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不断调整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已基本形成了校长室、中层、教师、家长、学生、后勤六级组织管理教育网络,做到层层把关,职责分明。
每学期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辅导技能、技巧的培训。由专职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心理咨询室的个别辅导及心理放松室的工作,建立“秦老师信箱”,并设立“欧阳热线”。召开心理骨干教师会议,明确心理健康课题研究任务。结合区教育局进行“导师制”的研究工作,培养受导学生写好“成长日记”,“导师”认真记载辅导过程,记录成功个案。由大队辅导员负责学生辅导委员会,利用红领巾广播、红领巾电视,利用大队部黑板报,大中小队活动等阵地开展富有趣味的、轻松愉快的心理健康活动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组织开展好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优秀的心理教育方法,让每个家长都能初步了解心理教育的知识和途径,避免不良问题行为的发生。2003年至今,共举办12期“优质家教,心理健康公民道德教育”专题辅导班,其中包括聘请“知心姐姐”杂志社专家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聘请成功家长亲历讲授育儿经验。
多层次、全方位唤起师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孩子有个水晶般美丽、可爱的心灵。
二、营造三大氛围,陶冶愉快心境
为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我们着力营造三大氛围: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亲切友善的人文氛围以及赏心悦目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们从中拥有快乐的心境。
1.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我们的“三唱两跳一队日”活动,早晨,周一唱国歌,周二唱队歌,周三周四跳欢乐健身舞,周五唱校歌。午后校园响起轻松愉快的音乐,这是“小小心育团”的成员为大家播放的音乐,让大家在音乐中舒缓、调节半天来的紧张心情。美妙、动听的音乐中,学生时而欣喜、时而低唱、时而陶醉、时而遐想……此时的世界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放学时,悠扬的萨克斯旋律“回家”送孩子们离开校园。
2.营造亲切友善的人文氛围。我们提倡师生之间民主相处、朋友相待,对于不良的问题行为,也建议教师正面引导,用心去交流,以情染情,让学生在温暖和亲切,尊敬而又友好的氛围中自觉地变得健康、守纪、活泼。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还必须在同学间创设友好热情、温暖而无歧视的氛围,我们在大中队干部中设立学生辅导委员会,让委员会的学生和大中队队干部发动队员开展“营造友善、温暖、文明而无歧视的环境”、“手拉手,为需要帮助的伙伴出力”、“让世界充满爱”等系列活动,让一些缺乏家庭温暖和孤僻的儿童、家境贫困的自卑儿童,有行为问题的儿童感受到同学的亲情、集体的温暖,从而变得自信、开朗而健康。
3.营造赏心悦目的绿化氛围。青青的草、红红的花、高高的树、平整的草坪,还有一块块写着各种名言和富有诗意的优美句子、立在花丛中的各具形状的牌子。那是后勤处的同志为了让学生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美丽的绿色,领略到大自然之美和校园环境之美,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营造愉悦的心境而布置的。
三、优化阵地建设,健全学生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有自己的阵地,我们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放松室,让心理专职老师欧阳玲在心理咨询室接待,对于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并进行记录和资料积累。另外,我们对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放松室,让学生在课间、午后去心理放松室捶捶沙袋、玩玩扑克和玩具,进行正常的心理宣泄,减缓心理压力。
其次,我们建立了“秦老师信箱”和“欧阳热线”,让学生有什么心理困惑和疑问可以直接给“秦老师信箱”写信或与欧阳老师通电话。对于学生来信,秦老师都一一找他们谈话进行了个别心理辅导。对学生的电话咨询,欧阳老师也进行了耐心而亲切的辅导,使受辅导的学生大多都解决了心理困扰。
再次,我们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阵地,每周三中午通过广播教全体学生学做心理保健操,让全体学生从中获得舒畅平静的心情。由大队辅导员秦老师负责学生辅导委员会,利用红领巾广播对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专题广播,利用红领巾电视播放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品,利用大队部黑板报出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大队活动,布置并辅导各中队长开展富有趣味的、轻松愉快的心理健康中小队活动,并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设心理健康专栏。
四、抓好“心辅”队伍,提高心育质量
一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于对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更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潜力,达到最佳水平。为了对全校三千多名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重视抓好班主任队伍,努力提高心育质量。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
我们在每个学期初对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培训,聘请心理教育专家孙义农教授作专题讲座,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心理健康专家报告”录像;由持心理上岗证的钱琴副校长和辅导员秦老师以及教科所主任、心理骨干教师倪学文、教导主任吕雁南等为大家分别上了《教师怎样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心理辅导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心理辅导优秀教案举例》、《人际交往的良好方法》、《教师礼仪》等。逐步引导教师走进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同时我们还采用聘请心理教育专家来校作讲座,邀请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团沈农华教授作《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讲座。让专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引领大家高起点看心育,扎扎实实从一点一滴搭建心育工程。同时学校还派教师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研讨活动,让外出学习回来的教师采用讲座、示范课等形式向全校教师作汇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鼓励年轻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书自学考试。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教师的心教理论水平和辅导技巧,从而涌现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土专家”。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操作
在各班主任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让心育真真正正地服务于学生呢?为此我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结合科研课题注重经验积累,平时让教师写教育随笔,让学生写成长日记,每一学期上交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优秀教案。注重资料的积累,成果的展示,每个教研组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集》、政教处编的《导师制案例集》等成为我校心育工程的成果推出,更是成为引领教师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3.做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工作
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无疑取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2002年11月倪学文老师和章九英老师的两堂课《学会合作》及《笑对人生》,作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起步,使大家深深地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教育学生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于是大家一起尝试、探索。终于在2003年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大规模展开,四五年级每班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别是在2005年5月举办的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大展示和五六年级的心理健康小品设计和拍摄中,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同时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仅限于对本校教师的引领,同时也引领了南浔区的心理健康教育。
4.每两周上好一节心理辅导课
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服务学生”宗旨中得到普及,取得更广泛的作用,每学期,各班主任还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班级管理计划。每两周结合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举行一次高质量的心理辅导课,及时有效地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惑,释放心理,获得一份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结合团队活动,开展同伴辅导
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一共同点,那就是重活动、重体验。为了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塑造完美的心灵和人格,我们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社团活动、少先队密切结合起来,使之具有可行性、生动性、活泼性和可接受性。
在活动中,开展孩子们喜爱的同伴辅导活动,如“赶走烦恼小妖精”、“快乐你我他”、“幽默笑话赛一赛”等生动有趣的小队活动。在中队活动中,如“欢乐大本营”、“争做自信的好队员”、“面对挫折我不怕”等生动有效的中队活动。本学期我校还在各中队心理辅导队活动地基础上,开展了“感受快乐好处多”的大队活动。活动中,大队长对各年级的队员代表分别抽查了各方面的心理知识,队员们应答如流。队员们还谈了自己怎样从失败到成功,从自卑到自信的心理感受,从而呼唤每位队员都大胆自信地喊出:“我能行,我很棒”,把大队活动推向。
我们还充分利用少先队宣传阵地进行教育,如利用广播进行“心灵之约”专题广播,教《快乐属于你》等轻松活泼的歌曲;利用大队部板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利用红领巾电视向全体学生播放心理健康教育小品,这些小品都是队员在辅导员指导下自编自排的,既培养了队员的能力,又行之有效地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教育。结合“书香校园”的创建,本学期全校开展了经典诗文表演比赛,61个班,61个节目,精彩纷呈,在经典诗文的或歌或诵中,领略中国文化的精髓,陶冶健康的情操。
此外,我们还注意发挥红领巾小记者的作用,让小记者们积极向新闻媒体宣传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和成果,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外界的交流。
六、辛勤浇灌心花,结出累累硕果
在长期的、全面的、系统的、务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中,取得硕果累累,具体表现在:
1.教师心理素质增强、心育理论和技巧日益丰富
“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就拥有世界的一切”,教师在心理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心怀感激和心存幸福的教师越来越多。这份心境使得教师能从正面,亲切、友善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们心灵得到阳光的照耀,让孩子倍感温馨和快乐。
其次,教师的理论水平也获得提高,各级各类获奖甚多。其中,倪学文老师的公开课《放飞想像》获市首届心理教育辅导课赛课一等奖,优秀教案《学会合作》也获市一等奖。《放飞想像》、《我的朋友在哪里》、《学会合作》等课在区、市观摩课中或好评。陈小乡老师的心理教案《我能行》获市三等奖,个案设计《让孩子心里充满阳光》获市二等奖。章九英老师的优秀教案《笑对生活》获市二等奖。秦玉琴老师的论文《在活动中培养自信心》在市少先队论文评比上获奖,秦玉琴老师的论文《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多彩的活动之中》在区心理健康交流会上交流。周建荣老师《谈健康心理品质和培养》、《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等多篇于《小学教学改革小实验》等报刊。2007年学校有9位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还在全国“健康杯”中获二、三等奖。学校同时还被评为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2.学生身心得到发展,自信心得以提高
许多学生在教师的心理辅导后,情绪变得积极了,自信心也增强了,人在积极的情绪下总能把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于是大多数学生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区里每年的学科质量抽测,我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不仅具有乐观、向上、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使身心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深入细致,学生问题性、攻击明显减少
学生偶尔发生的攻击,教师能及时进行个别辅导,以心辅心,以情染情,使学生在良好情感的熏陶下变得正气、健康、活泼、开朗。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校学生呈现自信向上,富有朝气的精神面貌。
4.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美育的发展
自信活泼开朗的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各项艺术类的比赛,如“十佳小歌手”、“十佳小乐手”比赛,舞蹈比赛,小品比赛,合唱比赛及鼓号队、铜管乐队比赛。由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各项竞赛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舞蹈获市区一等奖,鼓号队获市、区金奖、一等奖,田径、三棋获区比赛第一名。学校连续多年获区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回顾心育历程,滴滴汗水,点点收获,我们深感成果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日子,我们深感心育永无止境。相信有我们的精诚所至,一定让校园更亮丽,使水晶般的心灵更熠熠生辉。
篇8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而小学教育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素养以外,还要具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日常工作有机、巧妙地融合起来的能力,促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事业也在逐渐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日益凸显。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的过程。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有特殊地位与作用,这就使得班主任较其他科任教师而言更具有权威性。学生对于班主任也有比其他教师更多的依赖感与信任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参与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小学班主任采用潜移默化、自然的教育教学模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提高了小学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工作,班主任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人格的神圣使命,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所以,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深造,夯实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心理素质。
2.丰富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德育结构根本不能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求,所以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符合时展潮流的。与此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丰富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为实施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还为小学班主任提高工作成效提供了新的渠道。
3.改变了小学班主任固有的教学观念与方法
传统教育方式多是确立规范、树立榜样、说服教育,这样用自身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言行的教育方式,说服力度小,容易使学生厌烦,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小学班主任的固有观念,使其接受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从新的视角出发,正确看待学生及其出现的行为问题。
二、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1.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心理环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是无形的,可是它却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的潜在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心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成才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心境能促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不良的心境则会降低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不利于人才成长。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人性化教学的充分体现,有助于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班主任一般都担任了本班的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以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心理辅导技术、心理辅导策略、心理辅导艺术以及教育心理学方法、原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激活非智力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学科知识中,促使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3.开设心理辅导课
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可以起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心理辅导课的设计给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知识环境。同时班主任要掌握心理辅导的操作要领,使心理辅导课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更加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4.注重家校合作
在推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时,还发现家庭是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心理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班主任还应该采用家校合作的形式,使双方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渗透于无形。
5.建立学生心理小档案
班主任建立学生心理小档案,将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等信息进行统计,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明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虽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班主任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它同时还需要多方的配合。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需要与全体教育同仁一起探讨,以求不断改进,真正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李云洁.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32-33.
[2]王冬梅.小W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教学方法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2):29.
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加明确地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两个《纲要》的要求,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小学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开设心理咨询师课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社会思潮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丰富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进取精神,但同时也让他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心理困惑和烦恼,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引导帮助。另一方面,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以前的教育方法、手段对现代学生来说不能完全奏效,他们热爱学生,渴望能够给学生们一种贴心的、有效力的影响、帮助,但又苦于缺少对学生心理的充分了解和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基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我们深信,一个无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一个不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校长的认识和支持要到位,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工作技能要合格。我区从2011年起,在深化中小学校长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区教育局出资、各学校组织选送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对他们进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已有82名教师顺利通过了国家劳动部的考试,70多名教师正积极准备参加2013年国家劳动部的考试。目前,他们都已在各自的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支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已具雏形。
2.聘请专家指导,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科学地理解学生、剖析教育现象,师生如何共同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问题。2011年以来,我们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辖区内的校长和广大教师举办了“教师如何减压”“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级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治”等专题讲座;聘请了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开设了题为“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教育策略”和“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为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教师们开始学习从心理学专业角度看待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3.多管齐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
心理咨询师课程学习仅仅是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课,仅仅是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学生心灵的门。面对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抓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更多地聚焦于营造和谐的氛围,运用简单形象的方法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培养,通过发现、激活、培养学生个体内在固有的、具有建设性的优势力量,促进其自我的心理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关系的和谐,进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确立了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后,我们开始探索工作路径和方法。2011年底,我们派人到上海的学校取经,邀请省内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共同商讨研究,最终确定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并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
(1)组织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绘画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之一,其在表情达意、深化自我觉察和自我整合能力方面的功能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无法比拟的。这种心理辅导形式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灵活,容易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降低绘画人的心理防卫,比其他以言语为主的心理辅导更适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我们从2011年11月开始,先后组织了两期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教师们边学边实践,在自己所带班级中同步推进了绘画心理辅导实践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请进来、走出去,组织教师学习团体心理游戏辅导。团体心理游戏辅导是通过集体的协作共同来完成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加交往经验、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交往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的经验有利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人格的发展。2012年寒假期间,我们邀请上海市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为班主任举办了“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操作”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将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了新学期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改革班会课、文体课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组织教师利用网上课堂学习沙盘游戏辅导。沙盘游戏辅导是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进而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力、达到疗愈心灵的一种表达性心理辅导方式。沙盘游戏的起源与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心理辅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发展与创造。我们从2012年开始,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复旦大学申荷永教授的网上沙盘游戏辅导课堂,还有12位教师外出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组织的沙盘游戏辅导学习班。沙盘游戏辅导非常适合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解决问题快速有效。我们先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推出了沙盘游戏辅导应用培训和个案咨询,此后很多学校购买或自制了沙盘游戏辅导的基本工具和材料,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更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4)其他多种技能的培训。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平缓与生理发育的迅速之间会产生矛盾,使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倾向和行为等心理行为偏差;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方法。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3月,我们派出骨干教师23人到北京参加了海蓝博士举办的“危机管理”培训课程;2012年4月,派出骨干教师22人聆听了台湾杨明磊博士“微语言及接触性治疗方法”讲座;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实务和技能网上培训班等。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
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几来年,我们坚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举办了关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培训,并着手相关课题的研究。我们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按年龄段划分为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十余种影响因素,从多所小学选取了16个实验班,分年龄段进行实验研究,尝试找到制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梳理,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并大力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此外,我们还加强与驻济高校心理学的专业院系以及社会心理学会艺术心理专业委员会专家的联系与合作,邀请他们定期到我区开展沙盘游戏辅导和心理辅导案例研讨会。我们还与高校心理学教授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合作的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研究”正在积极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二、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
1.着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采取了分段设计的策略,以“满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需要”为宗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割为六个阶段,即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选取不同的内容进行课堂实验操作。以初中学校为例:初一年级的主题为学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初二年级的主题为交往,包括同性、异性的交往;初三年级的主题为迎接中考、职业选择等。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承担一个学段的课程开发任务,在本学段开展授课研究,一个月汇总交流一次。目前,我们在融合各年龄段的课程情况的同时,改编、整合、补充、拓展课程内容,将于2013年9月推出“心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课程模块,在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同时,编写相应的心理训练课程手册,使之成为有效的课程标准予以推广。
此外,我区先期通过心理咨询三级证书考试的教师已经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始了特色课程的研究开发。例如:济南五中的考前减压课程、泉城中学的教师志愿者服务队、燕柳小学的儿童游戏辅导、十亩园小学的自制沙盘、解放路第一小学的绘本心理辅导课、青龙街小学的艺术心理课等,在这些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绘画、音乐、游戏等表达性艺术辅导手段,解决了许多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和烦恼,预防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
2.设置心理咨询室,为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服务
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及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负性情绪,或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为了让这些学生得到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我区的每所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指导。专、兼职心理教师通过绘画、沙盘游戏、晤谈、音乐放松等方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心理咨询全过程,对比咨询效果,评估咨询目标,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从而达到精心呵护中小学生精神家园的目的。
3.重视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学生的性格、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投射。我们在以往的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家庭文化建设,并和高校心理学专家一起走进校园的家长会,宣讲家庭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从具体的家庭文化建设方法入手,教给家长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方法与策略。近两年,我们先后在多所学校进行了家庭文化与儿童成长环境研究,并面向家长举办了家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讲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进社区”“专家进社区”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推向社区。其中“家有一老,带好一宝——给隔代教育支招”的讲座受到了社区的欢迎,吸引了各媒体的目光,同名文章在《济南日报》大篇幅展示。2013年,我们还将推出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4.“幸福教师工作坊”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教师减轻职业压力、消除职业倦怠、幸福工作每一天,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2012年起我们在全区开设“幸福教师工作坊”,由进修学校教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组成工作团队,依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实施工作坊内容,用团体辅导、绘画、音乐放松、阅读疗法、NLP等辅导方法,对班主任团队、教师团队、干部团队进行团体辅导,促进干部教师对自我意识、人生价值、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的思索,这些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组织了有益于教师身心成长的系列活动,例如:“教师与读书”——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与读书;“做幸福教师”系列团辅课程;“走进孩子心灵”——案例分析与师生沟通技巧;等等。
三、济南市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心理学思潮。它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坚信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具有自我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和谐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以全面、整体、发展的立场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积极社会组织的建立与运行等。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美德的开发与培养,我们要求每一位学校领导、心理教师都要立足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力量与价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让学生相信并善于发现、开发自己的价值与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及个别咨询等都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根本目的。这种理念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2.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切入点
将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切入点,一方面,将调节教师情绪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不再仅仅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生身上,而是通过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度,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以沙盘游戏、心理剧等多种更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方法手段,取代过去以说教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推进三方面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
由一线工作教师、高校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三个群体科学分工、通力合作组成了融合真实教育情景、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具体工作经验技能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体系,在实践中更科学、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构建四层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我们从四个层次出发,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第一,从政府到学校,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第二,注重吸收学习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知识,关注最新动态,时刻具备前沿眼光;第三,注意在时常总结成果经验、反思现象问题的同时,鼓励各级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第四,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篇10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
许多学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认为,这种提法的确涉及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尚不全面,因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多层面的。首先从宏观上来看,即从社会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兴衰成败的关键。有人说过,“我们民族的新一代,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从中观上来看,即从教育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与教育目的保持一致,即应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最后从微观上来看,即从学生角度来看,它的目标才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且着眼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矫正或治疗。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问题有:
(一)在宏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明显或不明确
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宏观方面的目标,他们一般只认识到了其中观目标与微观目标。正是由于他们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宏观的社会方面的目标,所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纯粹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不能广泛地看到它对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被应试教育所扭曲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认为学校中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促进升学率的提高,一切都应该围绕学习成绩,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只强调学习心理辅导,多进行学习心理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其实中观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促使实现教育目的,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只有认清了这一点,在中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才不至于陷入应试教育的囹圄,才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三)在微观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似乎成了心理治疗
有人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局限于只是对一部分心理有障碍或疾病的学生进行矫正或治疗,而无其他。其实对学生来说,治疗、预防、发展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但是究竟谁更重要呢?许多心理学家都呼吁“预防胜于治疗”。这并不是说治疗不重要,而是指要在中小学生心理还未出现障碍之前来教育他,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即使之得到有效的预防,而不是等其发生障碍之后再来治疗。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笔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观念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它甚至被誉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为此,必须树立这种新观念、新思想,并努力将之贯彻到整个学校教育实践中去。
第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层次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中观与微观目标,而且还具有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要认识到其目标的层次性,高度重视社会层面的宏观目标及价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般都认为应从各个方面、多种渠道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究竟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形式化
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上论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实际的教育工作者们却不都这样认为。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是示范学校、重点学校所推卸不掉的。因此,他们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根本不开展活动,或者只在教育检查时应付几下,完全是一种形式,而无任何实质内容,更谈不上什么实施途径。
(二)简单化
当前大家已经公认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应该是多层次的,但是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却并非如此,因而显得简单呆板。首先,有些实际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非是开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搞几次心理咨询活动而已,就像素质教育曾被人误认为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一样。从而在观念上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在实践上自然也将其简单化。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全面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当前这种单一化途径的主要表现就是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因为这种方式既简单又容易操作。教师只需像平时上课一样讲讲就可以,而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途径就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他们认为,这种活动只需要有一个人坐在心理咨询室里,陪学生聊聊天就可以了,也很容易操作。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化还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只通过学校这一个渠道来进行,而缺乏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关于对策,笔者认为:
第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和渠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渠道很多。其中,全面渗透、开设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建立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网络等是众多途径中最基本的。必须同时发挥这些途径的综合作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第二,要积极探索、勇于实施
每所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都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充分发挥本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和选择最适合本校情况和体现本校特色的主渠道,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可以这样说,足够的、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当前,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数量不够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而当前师范院校又有许多没有设置相应的专业,培养专门的师资,所以,当它刚开始在中小学进行时,专业教师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是从别的岗位上抽调的或其他人员兼职的,如校医、团队干部、班主任、生物教师等。美国咨询心理学专家认为,一般250~400名学生配备1名咨询人员最
为合适。而在当前我国,一所学校能够配备1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都不多见。
(二)质量不高
从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得知,现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团队干部兼任,有的是从班主任中抽调的,有的根本不懂心理学知识。另外有一部分心理教师是非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虽然他们的心理学知识很丰富,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应用的技能却很缺乏,缺少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因此也很难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策如下:
第一,要培养专业队伍
在师范院校有关院系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养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是最根本的一个方法。此举既可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数量问题,又可以解决其质量问题。
第二,要加强师资培训
在师范院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只能是一个长远的计划,而不能满足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也就成了应急之需。具体培训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首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起到示范作用;二是普遍轮训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教育水平;三是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培训中关键的问题是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评估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评估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一直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甚至没有评估。这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无评估或“空白”的评估
这个问题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普遍存在。虽然教育理论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素质教育,但真正到了实践中,应试教育还是比比皆是。由于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因此学校的领导所抓的也只是升学率。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作为辅助升学的一种手段。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任何评估,所评估的仍然是升学率。
(二)错位的评估
在实践中,虽然绝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评估,但也有少数学校有评估。可是究竟评估的目的是什么呢?许多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仍然不十分清楚。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就是评比。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就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可以作为特色吸引学生及家长。这样,学校的生源才会源源不断,学校才能够生存下去。
(三)评估中的具体操作
怎样评估也是一个问题,有的教育行政部门不管学校所处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条件的差别等等,一律“公平”对待,一样要求。还有就是评估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即评估究竟有哪些主要指标。当前的一些评估基本上太简单化,只对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很少的几方面,这是不全面的。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是:
第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重要性
教育评估作为教育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非常重要。当今教育理论界已把它与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发展并列为当代教育科研的三大主要领域,可见教育评估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将无从获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无从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层目标将难以实现。只有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心理健康教育才会健康发展,它的目标才会实现。
第二,要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目的应是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强调学校之间的评比,即重在指导,淡化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