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9 17:5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规则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品德;社会教学;小学教学;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44-02
小学品德和社会教育是一门培养小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科,该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经过品德和社会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爱社会的美好感情和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对小学生进行品德和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社会,时常会有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发生,究其原因很多是由于当事人在幼年时期人格培养和心理教学缺失导致的。由于这些人在幼年时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也没有形成爱他人爱社会的美好情感,导致其在成年之后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而会产生心理失衡,做出惊人之举。还有很多刚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新鲜人”,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暴露出种种不良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的利益,不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以至于受到其他同事的排斥,这也是由于这些人在小学时缺失思想和社会教育导致其没有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
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对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则的美德和爱他人爱社会的美好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思想和社会教育的培养途径
小学品德和社会是培养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一门课,更多的是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规范的教学,由于其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和课程的特殊性,使其与其他科目相比有很大的区别。同时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而模仿能力和服从性较强,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教育时,就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实现教学目标。
1、以小事为例,教育学生遵守社会规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发展特点,在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时,注重从实际出发,通过借鉴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我认为借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用一些空泛而不具体的“大道理”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更为实际也更加的有效。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是非观念并不成熟,判断是非的能力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很难理解成年人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些“大道理”。教师如果用日常生活中具体而实际的小事来教育学生,更便于学生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实现教学目标也就更加容易。
例如我在给学生讲授《平安回家》这一节课上,开始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和违反交通规则的危险性的教育,这些道理在成年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但是经过教学我发现,单纯的通过教师进行口头教育是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尊重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和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性的。而在这个时候给学生直接观看违反交通规则的车祸录像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是不适合的,不仅不能起到教育作用反倒有可能给这些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因此在班级放学的时候,我带着学生排队出校门,让学生在校门口观察路面,由于这个时候前来接学生的家长很多,路上人流密集。这时候我问学生:大家想想看,我们能不能在过马路的时候闯红灯?学生看着眼前人来人往的车流,都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
我再接着问:大家想一下,如果这时候有人闯红灯会有什么后果。学生看着马路,毫不犹豫的回答:会被车子撞到。还有学生回答:会出现很多危险。由于有了这次在现场进行借助实例进行教学,所以学生都能很清楚的意识到闯红灯的严重后果。
这说明,在学生年龄小的时候,由于其思维是以具体思维为主的,教师在进行思想和社会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具体直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2、从亲人开始,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的美好情感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爱己爱人的思想是很多老师都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培养出一个具有“爱”这个美好情感的学生是每个教师的目标。我在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很多教师称赞某个班级的学生具有爱心,彼此间会进行互帮互助,班级气氛和睦。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之后,我发现这些班级的思想和社会教师在教育学生学会“爱”的过程中,往往是先交会学生“爱”亲人开始,然后再将“爱”的范围扩大到认识的人,最后扩展到所有人。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开始爱的是自己的长辈,所以比较容易感受到什么是“爱”,也更容易将“爱”的范围扩大,从狭义的爱变为广义的“爱”。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都是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的,和爷爷奶奶的感情都十分亲密。因此在《学会爱他人》这节课上,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让爷爷奶奶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爱。
学生在第二天回来之后都变得十分兴奋,原来学生们昨晚回家之后,都积极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爷爷奶奶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学生比较擅长唱歌,就专门为爷爷奶奶唱歌表达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有的学生学习过舞蹈,就给爷爷奶奶跳舞表示自己对爷爷奶奶的爱;还有一些学生学习过书法,用自己还稍显稚嫩的笔锋给爷爷奶奶写了健康长寿之类的祝福语。结果这些学生们都发现,自己只是小小的表达一下,就让爷爷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这一幕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长辈表达“爱”,会让长辈惊喜万分,也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对别人表达出自己的“爱”也会让别人以相同的情感回馈自己。
三、总结
在小学思想和社会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学习的东西。但是我认为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遵守社会规则和学会爱他人、爱社会。
篇2
关键词:幼儿;规则意识;执行规则能力;培养
幼儿时期是学习的最佳时期,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强,要想引导幼儿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于幼儿而言,规则意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从而不利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而规则意识的高低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面对现行社会发展形式,积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越来越重要,要想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懂规则、守规则的人才,就必须中小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
一、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规则对人的行为有着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按照一定的规则来从事活动,可以保障该项活动有序、高效开展。对于幼儿而言,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他们天真、无知,要想引导他们健康、全面成长,就必须注重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幼儿作为社会人,会受到社会规则的影响,而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强烈、高低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加强与而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才能引导幼儿愉快学习、交往,才能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引导幼儿真正地成为社会人,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1]。
二、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观念的转变
现行社会形势下,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目前来看,幼儿教育还没有认识到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幼儿大多时处于被接受、被安排、被命令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幼儿难以形成规则意识,很容易让幼儿养成懒惰心理。而规则是幼儿愉快生活、学习的前提,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导师,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要从观念上作出转变。家庭和幼儿园要携手共同引导幼儿[2]。作为父母,要积极引导幼儿理解规则,只有让幼儿理解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在过马路的时候,出现红灯的时候,问幼儿:为什么不能过马路?此时,父母要将交通规则告知幼儿,让幼儿意识到红灯不能横穿马路,从而潜意识的培养幼儿遵循规则的意识。作为幼儿园教师,要重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能力,如在幼儿进园后,要告知幼儿以及幼儿父母,幼儿园规定:每天上课时间是8:30,迟到了要接受惩罚。通过这一规则,来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能力,促使幼儿每天准时到园。
(二)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订过程
在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培养过程中,让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有着重大作用。参与规则的制定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规则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激发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幼儿更好地执行和遵守规则[3]。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组织了幼儿开展了一场动物识别比赛,在识别的过程中,有的幼儿会与其他幼儿发生争蹋从而影响幼儿之间的关系。针对此类情况,我让幼儿自己来制定此次活动比赛规则,并将比赛规则通过手绘的方式画在黑板上。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制定的,他们非常乐意遵守,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比赛活动也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培养中,教师和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和父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同样也是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培养的指导者,如果教师和父母不遵守规则,必然会影响到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和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积极引导幼儿重视规则[4]。如,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与孩子之间建立一套规则,父母和幼儿都必须遵守这一规则,无论是谁违反了规则,都必须受到惩罚。再如,在幼儿园中,如有一次吃午饭时,我要求孩子们吃饭保持安静,不讲话。可我和何老师在进餐的时候却谈论班上的事情,结果孩子们也跟着说起来,提醒了几遍都没用。后来,我们注意同孩子们一起遵守所有的规则,树立起了榜样,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家庭和幼儿园又必须引起重视,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基地,只有培养好幼儿的规则意识,才能够提高幼儿执行规则的能力,从而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更多出色、专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芳.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下),2012(07):170-171.
[2]谭宇.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3):46-47.
篇3
论文关键词 规则的内在方面 次要规则 规则的确定中心
一、哈特对于法律是什么的主要观点
哈特关于法律是什么的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规则的内在方面”、“次要规则”、“规则的确定中心”,这也是其法律本体论的三个要素。
(一)规则的内在方面
由于分析法学者忽略了怀有正面心理的主体的存在,无法解释一些不存在强迫性的行为,法律规则并非都具有强制性,有的具有授权性质而非强制性。这是分析法学面临的一个困境。哈特为了对此作出一种合理解释,提出了“规则的内在方面”的理论。在哈特看来,正面心态行为者之所以“反省”是受“规则的内在方面”的影响,行为的规律性是“规则的外在方面”的体现。“任何社会规则的存在,包含着规则行为和对作为准则的规则行为的独特态度之间的相互结合。”豍“内在方面”是规则存在的至关重要的本质特征。哈特相信,法律行为模式是一种规则行为模式,“规则的内在方面”必然存在于其中,正是因为内含了内在方面,才决定了法律规则的存在。
(二)次要规则
根据规则的内在方面,仍然无法将法律规则与非法律规则区别开,于是哈特提出了次要规则的观点。他将规则分为两种。一类是基本规则或主要规则,规定人们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类是辅助或从属于前一类规则,规定人们可以做某些事情或说某些言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前一类规则的范围和作用。前一类规则叫做主要规则,主要是规定义务;后一类规则叫做次要规则,主要是授予权利。哈特以为,法律便是这两种规则的结合。“法律的独特性质在于它是不同类型规则的结合,这即使不是法律的独特性质,也是其一般性质。”豎哈特十分强调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的结合,认为这是“法律科学的关键”,“法律制度的中心”。豏次要规则具有重要作用,正是次要规则的存在,使得一种不同于道德规范的规范即法律凸现出来。哈特所讲的次要规则包含三种,即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和审判规则。在哈特看来,承认规则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事实上,它是“法律制度的基础”,它“提供了用以评价这—制度其他规则的效力的准则”。
(三)规则的确定中心
语言具有“意识中心”和“开放结构”两个特性,所以,由语言构成的规则既有确定的一面,也有模糊的一面,认为规则只具有确定性或只具有模糊性都是错误的。通过官员的“内在观点”所表现的事实,可以发现具有确定性的承认规则的存在;通过具有确定性的承认规则的存在,便能发现法律是什么。“意思中心”的含义,是指语言在某些情况下其含义不存在争议。正是基于此,人们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才有可能。语言本身的含义虽然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在确定的语境中其理解是一致的。因此,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强调:“法律规则可以具有一个无可争议的意思中心,在某些情况下,或许难以想像发生关于一个规则的意思的争议。”当存在争议时,就属于“开放结构”的领域了。
二、刘星对哈特关于法律概念理念的分析与批判
(一)对于哈特的内在方面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哈特的理论认为,规则行为模式中的某些人表现出来的积极反省态度,是负面心理人被迫依照一定行为模式行为的义务根据。但是,有时有人对纳税持反对态度其心理并不在于企图偷税漏税以损公肥己,而是认为纳税是不公正的、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他的确认为,国家征税没有正当的可以说服人们的道德理由。这类人被迫去纳税的确可以算是一种“被迫”行为,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能认为其纳税义务的根据是积极态度的内在方面么?再如,对于“安乐死”、“堕胎”等颇具争议的行为,是否反对者的积极态度足以成为赞同者不得如此行为的义务根据?如果可以,理由是什么呢?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从哈特理论中似乎只能推出这样一个结论:社会中某些人,即使这些人是少数,所认为的“正确”足以成为他人的义务根据。顺此思路,如果两种对立观点不能协调,那么最终结果似乎只能是掌握权力者来决定谁是“正确”的,从而决定义务是什么。义务的根据表面上看是由于行为者的积极态度,实际上则是掌权者的言语。如果由掌权者来决定,哈特的理论似乎也不能回避“权力暴力”的问题。这种分析表明:哈特的规则内在方面的观念同样只是说明了法律中的部分现象,尽管这些现象是颇为重要的。
(二)对于哈特的次要规则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首先,在哈特的理论中,区分法律与非法律的识别标准最主要是看承认规则,哈特还用承认规则来“描述性”的区分法律制度与非法律制度。但是这一努力似乎忽略了人们适用“法律”一词方式的多样性。而且,在法律实践中,法律适用者有时是会依照社会规则以外的“规范要求”如道德或经验来确定法律的内容,一般没有一种单一标准来区分法律与非法律。因此,哈特的承认规则理论似乎也不能实现区分的目的。
其次,哈特曾这样论述三种次要规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承认规则和改变规则之间,当后者存在时,前者必然依据立法行为作为规则的确定性特征;在承认规则和审判规则之间,如果法院有权对违反规则的事实作出权威性的判定,那么这也同样是对规则是什么的权威性判定。也就是说,三种次要规则是同时存在的。然而,哈特始终认为承认规则是决定一切规则法律性质的最终标准,于是,改变规则与审判规则的法律性质同样来源于承认规则。如此认为,似乎陷入了一种循环论证:两种规则的确定依赖承认规则,承认规则的确定依赖“官员”的行为实践,而官员的确定又依赖这两种规则。可见,哈特的论证也似乎并不具有充分说服的性质。
(三)对于哈特的规则的确定中心的观点的分析与批判
首先,哈特的语言学理论暗含着这样一层含义:当存在意识中心时,有关法律具体内容或法律整体概念就不会发生争议;出现争论是与“开放结构”有关。然而,某些法律争论与语言问题没有关系,某些案例中涉及到对原则、政策及政治道德准则的适用问题,如里格斯诉帕尔默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案件涉及的争论与语言的模糊不清没有关系,而是争论法律的内容是什么。既然语言的“意思中心”不能确保规则的确定性,那么哈特希望在此基础上确定承认规则,并用承认规则确定法律的存在,便会遇到一定程度的障碍。
其次,即使是在规则的意识中心,刘星认为人们同样会出现争议。“譬如,规则规定禁止车辆进入某一地点,如果该地点正好有一病人需要急救,救护车是否可以进入该地区?在该地区发生了火灾,消防车是否可以进入该地区?有人会认为,应该允许其进入,因为这是特殊情况;有人则会认为,不应允许,因为规则规定禁止车辆进入,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救人救火,不一定要违反规则,严格遵守规则是颇为重要的。”
三、笔者的观点
哈特使人们洞见到对法律概念进行理解的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即“对法律概念的充分理解只有用一种对那些概念、规则和安排所植根于的社会制度和背景的研究来补足哲学的分析才能达到。”无可否认,哈特的确是一位伟大的法理学家,他对法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由于各种原因,哈特的理论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刘星对其观点的分析与批判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的批判也让我们对法律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笔者也略微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笔者看到有些学者认为哈特对规则的内在方面的分析似乎不够精确,笔者也比较赞同。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发现规则的内在方面不限于哈特所分析的那类积极自愿行为者。有些行为者,对规则采取一种“不热烈的”、“勉强的”接受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较弱意义上的内在方面。一般来说,在社会中自愿接受规则的行为者并不占据大多数,大多数人对规则的态度正是这种“不热烈的”、“勉强的”态度。事实上,只要后一种人在社会中是大多数,则规则便可说是存在的。
其次,哈特的内在方面忽略了律师和法学家一类实践者的另外一种态度。他们“可以使用规范性质的语言而不必因此具有对法律的道德权威式的态度,尤其是法学家的的态度是一种“说明式”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观察认识具有内在观点的参与者如何接受规则,但自己并不接受规则,或拥有规则的观点。
篇4
那么,如何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呢?
一、正确认识规则在社会中的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按孔子的话来说,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大家可能觉得这种要求太高,因为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是孔圣人。其实不然。在国外,几乎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我有个中国同事在联合国任职,他的孩子从小在瑞士长大。有一次大家在日内瓦湖上划船,我们代表团有个成员喝完可乐以后,顺手就把可乐瓶扔到湖里了,这在国内司空见惯。可是这个在瑞士长大的小孩当时脸色都白了,告诉了他的母亲,好像扔可乐瓶的人犯了很大的罪恶似的。
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儿童从大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客观上这一时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性和社会性适应两个方面。社会性适应对学习性适应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中,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的重要内容,它是儿童成长为社会人必将面临的众多规则适应中最初的适应,也是儿童从幼儿园的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转变为小学的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适应的问题之一。
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意识能力不仅影响幼小衔接的社会性,也将影响一个人终身适应社会的程度。所以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的培养是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幼小衔接的坡度,还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规则,对于幼儿的适应性和发展而言,有三种情况,必须遵守的强制规则、可以选择遵守的他律规则、自发活动中协商产生的活动规则。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并要求教师在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可见,规则是保证幼儿愉快生活、交往、学习的前提,对幼儿进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幼儿规则培养的重要性
中国有句古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人类社会性发展中一个重要内容。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掌握和遵守一些社会规范,如:道德、习俗、纪律、法律等,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接纳。较长时间以来,幼儿园较偏重对守规行为的培养,忽视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规则意识决定守规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当幼儿规则意识建立后,自然而然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发展了。
以前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常常以规则的利他性来裁判幼儿行为,而忽略了让幼儿自己去体验规则的公正和互惠,使幼儿以为规则总是利于别人的,于是他最终学会的总是用规则来要求别人,没有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实际上,不从内在动机出发,不让幼儿体验到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幼儿则会长久地停留在他律的水平上。要激发幼儿内在动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制力、专注性、良好的秩序、合作的精神必须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幼儿才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一个独立的人,意味着他有自信,从而摆脱依赖,得以自主,具有自制力的人,意味着他的行为是自觉而非被动的,是自律而非受他人控制的,因而他往往能为实现一个目标而自觉付出。
幼儿虽然年龄小,但是已经开始已经有初步的辨别、分析、思考、探索能力,幼儿生活在班级的集体中,个人行为与集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为了保证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能有序、安全,使幼儿的互督、自律的守规行为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已十分有意义。
三、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教育心理学家曾指出:纪律有两个基本目标,除了“让小家伙听我的”以外,还有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孩子内部的自我控制,以取代由成人维护的外部控制。怎样给孩子建立内部控制?怎样教孩子不仅“知道”,而且去“做正确的事情”?这,对于儿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规则意识。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能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吸引他们上幼儿园的直接动力就来自于幼儿园的各类游戏和玩具。无论是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还是构造性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要求,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开展。
如果把规则予以游戏化,幼儿更容易接受。一次在写数字的时候孩子们又出现不正确坐姿。我就拿起一张纸做的眼镜架说:“近视眼又来找朋友了,看着它找谁呢?”幼儿一听,马上把腰板挺直,坐得很端正了。一些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都是培养遵守规则的良好的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去设计选择,以达到不同的目的。三四岁的孩子往往会很起劲地跟着别人做什么,尽管有时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例如,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在收玩具,他们也会去收,而看到别的孩子在扔玩具,他也会很带劲地去学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教师带有激情的游戏口吻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有一定的效果。
(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常表现出好奇心强,注意力易分散、胆怯、不发言等现象,利用儿童的“泛灵心理",可使他们乐意接受成人的建议,逐步了解集体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从而学会遵守规则。
吹笛子对个别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要不断地练习,要不停的记指法。个别孩子在大家吹笛子的时候总是以“吹响笛子为乐”,发出难听的尖叫声。有一次,我对他们说:笛子宝宝要请你帮它去锁门,全部锁上,因为大灰狼马上要来了。这时,那几个调皮而不肯吹笛子的孩子也起劲地一个个孔按住,然后姿势正确,饶有架势地吹起来。我又引导他们:我们先打开最下面一扇门瞧一瞧大灰狼还在不在。这样就一扇扇地打开。有时还来一点变化,从而让孩子门激动不已,比如打开后发现不对,马上再关门。孩子就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笛子,学的又快有好。
从上面案例我们可以想到:游戏是两三岁幼儿真正的工作,幼儿往往在重视以往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经验,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让孩子不再感到常规活动的枯燥乏味,就让游戏渗透到常规活动中去吧!两三岁的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表达自己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无疑是有助于愉悦幼儿的情绪,让其更乐于参与集体的活动,更乐于完成集体生活中所需求的一些规则。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更注意平时的教育方式方法,尽量多的将游戏带到幼儿的生活中,不仅愉悦幼儿身心,而且幼儿乐于接受,能使日常管理更有效,更持久。
(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则行为习惯的培养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每天或多或少有幼儿出现不守规则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该对幼儿多一份宽容和接纳,应该冷静地从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找原因,而不能急着批评幼儿。这样才能避免伤着幼儿的自尊心。如果是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低才使幼儿产生不守规则的现象,可以适时运用一些不同的方法进行诱导。
比如有一次美术活动,不知是谁开始大声地唱起来,引得班里孩子跟着大声唱,不画画了,我灵机一动,高高举起一幅已画好的图,“你们看,他画了些什么?”,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这幅画上,安静了下来。
篇5
规则教育同伴冲突自主解决同伴冲突是幼儿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理论上幼儿之间的冲突,大多数是能够自己解决的,但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幼儿不能用合理方式解决,而一味的寻求老师、父母帮助或借助于攻击或哭泣等方式来面对冲突,逃避冲突。
规则教育是时下幼教领域中绝大多数幼儿园都在提倡且大力推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中也明确指出“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由此可知,我国十分重视幼儿的规则教育。而现实生活中,幼儿教育一线教师和幼儿教育专家们也确实在规则教育上做出了颇多成绩,也培养出了众多守规则的孩子们。
规则教育与同伴冲突看似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我认为二者从内涵上是一致的,因为规则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理解、接受社会规则,进而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及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的目标也是让幼儿通过体验和学习选择适宜的方法化解冲突、发展幼儿主动构建和自我解决冲突的能力,进而提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社会化核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引导幼儿利用“规则”自主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培养。
引导幼儿利用“规则”自解决同伴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需要教师不断辅助、示范、鼓励的过程。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提炼以下几点措施用以辅助幼儿利用规则自主解决同伴冲突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不断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规则是规定出来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只有完全按规则做事,才能保证社会生活、工作、行为有序、规范进行。规则对于3~6岁的孩子能在一个30多人大集体里快乐而有序的生活也是必须的,但幼儿年龄小,对于规则尚没有完全领悟,他们很多时侯会忘记规则的存在,而一味放任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随意行事,此时便会产生冲突,这便要求我们教师时刻提醒幼儿规则的存在,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使其不断以规则约束自身欣慰,进而逐渐将规则内化为自主行为。
二、教师示范用规则解决冲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榜样具有正确、积极的特点,他的形象性、感染性及生动性很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其作用不可小看,如果老师亲自示范用规则解决幼儿的一些冲突,为幼儿解决冲突提供真实的模仿实例,幼儿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也会产生用规则解决冲突的愿望。比如,在美工活动中,老师组织幼儿用撕纸的方法拼贴大树、花朵、小动物等,幼儿都在认真、专注的操作,突然乐乐大喊“不要动我的纸”“这纸是我的”,点点这边也不示弱喊了起来,我闻声走去,低声说“课上不能大声叫,影响别的小朋友活动”“老师……”两人似要争什么,我看了他们一眼压低声音说:“规则是大家订的,我们都要遵守。你们自己认真看一看这些纸和谁的画上的一样不就可以了吗?”“哦!”他也学着我的样压低了声音回应,看桌子上的纸认真比对起来,其他幼儿见状低下头又粘了起来。相信他们由此再一次意识到“课上不可以大声吵闹”规则重要性,也更深刻地理解到用规则解决冲突的好处。
三、教师辅助幼儿利用“规则”解决冲突
利用“规则”解决冲突,对于很多幼儿来讲是一个很高的能力,需要教师反复的引导、辅助方能形成幼儿的自身行为。如下午区域活动时,杉杉在建构区自己搭城堡,玩的正高兴,康康不愿看书闯进来抢杉杉的积木,杉杉见状大喊“老师,康康抢我的积木。”我走过去,蹲下来说:“老师在活动之前讲了十分钟交换一次活动区域,你们还记得吗?”“老师,我不想看书。”康康抬起头看着我,杉杉也委屈地盯着我,“老师和大家共同制定的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否则就会是一个不被人信任、喜欢的孩子。”说完我转身离开了,两个小家伙,见我离开、互相看看,康康放下手中的积木说“杉杉,一会交换时我和你换着玩好吗?”“好,一会儿我一定给你。”话毕,二人各自回到自己区域内玩了起来,这次冲突,我并没有要求他们做什么,也没有对他们的行为有什么判断,而只是重复了一下事先定好的规则,给幼儿暗示,幼儿便会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自然也会顺利地化解冲突,这一次的经历,也会成为他们解决下一次冲突的很好范例。
四、教师提炼总结每一次成功解决冲突的事件以供幼儿学习
我们人类的学习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在经历、理解先辈们经历过、体验过的众多事件、发现的深奥理论的过程。作为教师也可以将众多利用“规则”成功解决冲突的事件,编成小故事、小儿歌或情景剧等让幼儿学习、理解并将利用“规则”解决冲突的过程细化讲解,使幼儿深入理解各类冲突解决的方法,并将其作为“元素”储存在大脑之中,以备发生类似事件时随时提取待用。
五、及时鼓励幼儿利用规则自己解决冲突的行为
幼儿很多行为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得到强化,最终成为习惯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这种爱好来鼓励幼儿的行为,从而使这种行为扩充为绝大多数的幼儿的习惯。比如一次活动结束后,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排队入厕,明明私自插队,阳阳以规则引导明明站回原来位置后,我当众表扬了她,从此以后,阳阳每次入厕都会觉帮我维持纪律,俨然是一个小老师。
引导幼儿利用“规则”自主解决同伴冲突在遵循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及个性不同等诸多因素。但无论何时,只要教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引导、不断渗透、示范、鼓励,幼儿自主解决同伴冲突的能力一定会逐渐形成,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必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英姿,玟芳.反思规则教育[J].山东教育,2004,(09).
篇6
在营销、生产、研发、人力、财务等各方面,每个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众多决策问题。对每个决策问题的分析、判断、选择决定着决策质量以及决策后果,短则影响企业三五年的绩效,长则影响数十年的发展乃至生死存亡。因此,MBA教育应当充分关注培养学员的决策能力,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环节全面系统地融入决策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目的环节明确决策能力目标
大部分MBA项目的教学目的都按照课程分门别类撰写,撰写时大多以课程内容为目标,很少以工作中的应用功能为目标。决策能力是以工作应用为导向的管理者核心能力的主成分,因此应当在教学目的描述中体现决策能力的表现。
决策能力具体分为七个维度:抗结构化能力(Resistance to Framing)、社会规范认可能力(Recognizing Social Norms)、自信能力(Under/overconfidence)、运用决策规则能力(Applying Decision Rules)、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Consistency in Risk Perception)、抗沉没成本能力(Resistance to Sunk Cost)、路径独立能力(Path Independence)。
抗结构化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在分析问题时避免定势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经营管理遇到的决策问题通常具有多元化属性,并且随着时间变化波动。结构化思维表面上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是容易进入僵化思维,导致决策粗放,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因此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社会规范认可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的社会伦理价值观,提高决策的社会公益性。尽管经营管理的决策主要围绕产品和服务的运营展开,但是企业的每一项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影响社会公众,因此社会伦理价值意识的强弱对于决策质量影响很大。凡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决策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而且会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因此社会规范认可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自信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对自我能力的客观评估,避免过度自信或缺乏自信。过度自信的管理决策者往往会做出激进不切实际的决策,导致企业过度扩张陷入危机,而缺乏自信的管理决策者往往会做出保守落后的决策,导致企业错失良机发展滞后。自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员客观看待自身的能力范围,保持合适的信心水平,从而在工作中制定合理的决策,因此自信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运用决策规则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树立决策规则意识,避免情绪化决策,建立理性决策思维模式。决策规则可以引导管理者做出理性决策,而忽视决策规则,依赖经验决策的管理者容易盲目决策或经常变更决策,使企业经营管理陷入盲动的误区。规则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决策规则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客观评估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就是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能力。管理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动态,对于未来各种可能性的感知稳定性对于决策的连贯性影响很大。风险感知稳定能力强的管理者更加能够保持经营战略的稳定连贯,而稳定能力弱的管理者会做出使企业发展大起大落的决策。因此,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抗沉没成本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避免沉没成本对决策影响,使注意力集中在未来成本与收益的平衡上理性决策。沉没成本容易使管理者面对未来决策时过度考虑历史成本,尤其是过去决策失误造成的成本损失。这种影响容易导致新的决策延续以往的错误决策,从而沉没成本持续累积,最终导致企业经营失败。因此,抗沉没成本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路径独立能力主要是培养学员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避免受到决策问题表述方式的干扰。在经营管理中同一性质的问题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述,管理者是否能够识别差异化表述背后的问题本质对于决策判断至关重要。对于表述方式的识别能力决定了管理者是否能够快速做出准确判断,因此路径独立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MBA课程大体上可以分为营销类、生产运营类、财务金融类、人力资源类、信息管理类。每一类课程都贯穿上述决策能力的七个维度,然而每一类课程在七个决策能力维度上的表现形式与侧重点都各有不同。营销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抗结构化能力与社会规范认可能力;生产运营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运用决策规则能力与路径独立能力;财务金融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与抗沉没成本能力;人力资源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社会规范认可能力与自信能力;信息管理类课程重点在于训练抗结构化能力与运用决策规则能力。
如果将决策能力纳入MBA课程的教学目的,那么就应当在对教学目的的内容性描述后面增加对应的决策能力水平描述。在决策能力水平描述上首先应当描述该课程重点培养哪些维度的决策能力,然后描述重点维度的教学内容载体或表达方式,最后描述该课程的目标是将学员的决策能力提升到哪个水平上。
只有将决策能力的描述纳入教学目的描述中,才能使教师明确授课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学员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明确地向学员传达学习的目标不只是考试分数,而是实际工作能力的改进。
二、在教学方法环节明确决策能力培养
传统的MBA课程大纲重在对于课程内容的描述,对于教学方法的规定较为简单,而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法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这种方式尽管有助于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但是在知识运用上甚为欠缺,因此容易导致眼高手低的学习结果。
对于MBA学员的决策能力培养,恰当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教学方法分类标准,教学方法分为八种: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角色扮演、仿真训练、自学、电影、录像。对于决策能力的培养,应当优先考虑角色扮演、仿真训练、研讨会、案例研究。
培养抗结构化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案例研究,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看到非结构化决策的优势,体验界定决策问题的灵活性;培养社会规范认可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角色扮演和研讨会,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体会社会规则对于决策后果的约束力,以及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对于决策质量的负面影响;培养自信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角色扮演,因为这样可以使学员感受到自身的自信水平属于过高亦或是不足,从而将自信水平调节到比较客观的状态;培养运用决策规则能力最好的训练方法是仿真训练和研讨会,因为通过仿真训练可以给学员提供运用决策规则的机会,然后通过研讨会讨论仿真过程,评判学员是否自始至终使用了一贯的决策规则,从而提高学员对于决策规则重要性的认识;培养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案例研究,因为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员亲身感受对于风险的判断,并且事后查验自身判断的稳定性,而案例研究可以通过局外人的视角观察分析决策者对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对于决策质量的影响;培养抗沉没成本能力最好的方法是仿真训练和研讨会,因为仿真训练可以使学员切身感受沉没成本对于决策者的心理冲击,而研讨会可以给学员们机会讨论回顾仿真训练时的感受,有助于在工作中避免沉没成本的影响;培养路径独立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因为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使学员感受到在决策过程中受到其他决策者影响的心理状态,而案例分析可以使学员通过局外人视角看到路径独立能力对于决策效果的重要性。
匹配性强的教学方法对于MBA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只有将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的穿插使用对于惯于使用课堂讲授的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对于课堂授课组织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教学形式将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多中心交叉并行的丰富形式。
三、在教学效果环节明确决策能力测度
目前MBA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开卷或闭卷考试,考试内容侧重于教材内容,对于类似决策能力的知识应用能力少有涉及。这种考核方式引导学员注重知识记忆与理解,但是容易忽视知识运用,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
决策能力测度对于MBA学员以及授课教师都具有很重要的价值。通过决策能力测度,学员可以了解自己在经营管理某个方面的决策能力各个方面水平以及提高的程度,而授课教师可以了解课堂教学对于每个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促进提高的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原则上应该在一门MBA课程启动时第一次测度学员的决策能力各方面水平,并且将此作为起点参考。在课程中期开展第二次测度,使学员了解自身决策能力提高的进度,明确接下来的学习重点,同时使教师了解决策能力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明确接下来的教学重点。
测度MBA学员决策能力各方面水平的测量工具有三种方式,可以并行结合使用。第一种测量工具是国际通行的测量问卷,这种方式通用程度高、适用性广、体系性强;第二种测量工具是MBA授课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开发适合本课程的测量试题,这种方式内容针对性强、与课程结合密切、引导学生现实应用;第三种测量工具是MBA授课教师以课程内容为蓝本,针对学员的上级和同事设计调查问卷,测度学员的决策能力,这种方式应用导向性强、评价主体与工作关系密切、对决策能力评价最直接。上述三种测试工具分别处于三个层面:基础决策能力、专业决策能力、应用决策能力,因此结合使用能够全方位体现MBA学员的决策能力水平,测量效果最好。
国际通行测量问卷在上述7个决策能力方面各有一套测试题,每一套测试题由若干选择题构成。抗结构化能力的测试方式是将每个决策问题分为正反两种结构化表述,请答题者分别判断每种情况下的选择或决定,计分方式是将两种表述下所做选择的对应分值相减,即为该题得分;社会规范认可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社会规则以及发生的比例,请答题者估计发生的比例,计分方式是用实际发生比例和估计发生比例的排名相关度计分;自信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回答是否的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询问答题者确定无疑的信心百分比,计分方式是1减去每题信心百分比和平均信心百分比的绝对值;运用决策规则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决策场景和决策规则,请答题者遵循该规则做出决定,计分方式是正确答案的百分比;风险感知的稳定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关于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问题,请答题者给出自己的概率估计,计分方式是相同估计在总体估计中的百分比;抗沉没成本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面对沉没成本的决策问题,请答题者做出自己的判断,计分方式是通过加总每题得分测度抗沉默成本能力;路径独立能力的测试方式是给出一系列猜硬币类的赌博游戏,每个游戏给出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单阶段决策,另一个是多阶段决策,两种版本的实际概率相同,请答题者选择其中一个版本,计分方式是一致性选择在总体选择中的百分比。
开发结合教材内容的课程决策能力测量试题,首先要分析课程内容的每个部分对应决策能力的具体维度,然后将课程内容按照决策能力维度的基本逻辑设计出若干决策场景,并且设计出对应的若干基本选项,最后在测试使用中可以在该课程部分教学开始前测试一次,之后再测试一次,使学员看到自己决策能力的提升。
篇7
3~4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4~5岁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3.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5~6岁
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教育建议:
1.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
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如: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
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
图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岁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4~5岁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5~6岁
1.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
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
3.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目标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3.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4~5岁
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
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5~6岁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2.爱惜物品,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教育建议:
1.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3.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
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
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为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目标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4~5岁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5~6岁
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教育建议:
1.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尽量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
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2.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如:
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
幼儿园应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区)名称。
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篇8
关键词:小学 体育游戏 心理品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同时“……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规则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可以看出,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不但能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
一、培养小学生的竟争意识与勇敢的意志
体育游戏本身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它体现在学生与学生、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激烈对抗。小学生一般具有好胜性强、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点。在游戏中,小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责任感、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抢椅子”的游戏就起着这样的作用。椅子数总比学生人数少,在口令发出的一霎那,学生抢坐椅子,先坐到椅子者为胜。这项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敏捷性,又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中,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锻炼,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活泼健康、勇于竞争、锐意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学生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再如“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体育教师就可以通过表扬大胆完成动作的同学,来帮助胆怯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面对“山羊“,无所畏惧,引导小学生勇敢地助跑、起跳、跨越,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完成一项对小学生而言十分困难的运动。教师通过引导胆怯学生的反复练习,使他们更勇敢、更果断。
体育游戏就是这样,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要克服困难,他们不仅需要在生理上做出努力,还要有勇敢顽强的精神和良好的自我控制与忍受力,凭借良好的竞争意识、顽强的意志去争取胜利。因此,体育教师可在课内或者课外组织一些困难性、障碍性、冒险性强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勇敢顽强的意志。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它可以调节人与人社会关系。而社会则是通过规则把形形的人统一起来的。这正是体育游戏与社会的共通之处。正是这共通之处,通过体育游戏,可以很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意识。
通过遵守规则进行游戏,有利于小学生认识理解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其个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规则行为的发展均有重要作用。小学生为完成某个角色必须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而小学生往往在游戏中忘我,很难控制自己,特别是很难控制自己的动作。如:有时即使在原地保持一个坐姿或站立几分钟都难做到,但在扮演“哨兵”和“我是木头人”的游戏中,却能保持一种姿势长达2至3分钟,这就启示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明确游戏的目的和要求,赋予角色一定的意义,并通过集体评价让学生明白“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这一目的。按规则游戏,让学生学会如何正当竟争与合理忍让,逐步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规则包括社会的方方面面。规则的特点是强调自觉和自律,重在教育和规劝,提高人们的规则自觉性,对于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规则的行为,教师要及时提出要求,给予具体的指导,防止不良倾向的蔓延。如小学生在进行“接力游戏”中,一位学生在前面同学还没交接棒的情况下就冲出了跑道,和返回的同学发生了碰撞,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适时地停下活动,组织小学生讨论:学生为什么会发生碰撞。学生们有的说跑的太快了、有的说返回的学生还没到达,后面同学就出发了,引起了相互的碰撞。通过学生短短2-3分钟的讨论,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于“后面学生没有遵守和前面同学交接棒后再出发”的游戏规则,而出现了相互碰撞,差点出现学生摔伤。可见,遵守游戏规则显得极为重要,从游戏中我们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唤起学生懂得在体育活动课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就像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就要有事故的发生,如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不靠右行走,也往往会出现危险,这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也是不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通过教师这样恰当的引导,小学生在无形中体会到正确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意识。
三、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体育,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游戏作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运动形式,是由内部动机驱使的综合性活动,有其自发参与性,更能体现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耐久跑”是个非常枯燥的运动,但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运动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哪个学生游戏设计得好,就采纳哪个方案。通过讨论,有的小学生把平时上课的小椅子排成6排,每排8只,椅子之间相隔一米,在这一方阵中,每组学生又自己设计跑步路线,让其他的学生跟着他一起跑。这样的设计,充满了趣味性,小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了我们看起来非常枯燥的运动。
再如,在进行柔韧性教学(如横叉、纵叉)时,为了让学生尽量拉开韧带,我让学生自己就设计“剪刀、石头、布”的游戏,谁赢谁就向前跨一步,看谁先达到终点。为了取得胜利,小学生们往往两腿尽力分开,跨得越开越好,这样,体育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被激发出来了,把比较单调的活动搞得生动、活泼、有趣,学生在主动参与游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随机应变的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在集体游戏中,每个参与游戏的成员都要扮演一定的角色,每个角色要求都有一定的职责,在游戏过程中,每个角色不但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还要与伙伴互相协作,才能使游戏开展起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逐步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的目标。
如组织学生开展“穿针引线”的游戏,
目的就是让学生领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良好的合作。在进行游戏时,每组二人,每人一线一针。老师”开始”指令一发出,每小组在10秒钟内两人通过配合共同将线穿入对方的针孔内。最先完成的小组获胜,最后的小组或到时不能完成的小组输。游戏结束后,学生就反思交流:想为什么有的小组同学穿得很快,有的小组却很慢,甚至在规定时间内都不能完成呢?其实要想穿得快,就应该一个人拿针,另一个人用线先穿到对方针孔内,然后变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并不是学生开始想的那样两人同时穿,穿得快。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在游戏中要随机应变,及时查找原因,随时调整自己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言行与集体的利益和荣誉相联系,不断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阳光伙伴”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的体育游戏,更是培养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的合作性游戏。学生在游戏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的时间,有的放矢地在学校的中高年级中进行普及推广,学生们自由结合成固定的二人进行合作练习,由单一到组合,由二人到四人,到更多人,最终组成一个三十人三十一足的团队,由走到跑,由生到熟,由普及到挑选到精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锻练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集体活动,让学生学习同伴之间互相交往,通过不断的交流、跟进、探讨、统一,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活动中,只要有一位学生步调不一致,就会导致整个集体的失败,从而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在活动中培养了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情感目标。
五、陶冶小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体育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是紧密联系的。一些体育游戏(如“钻山洞”、“兔子舞”、“武术操”等),配上了音乐,就可以成为表演性极强的体育游戏。这些体育游戏通过外部的表现,能够反映小学生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是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在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跳”的动作时,让学生自制兔子头饰,套在自己的头上,配上播放的音乐,在小学生表演兔跳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跳”的动作,掌握“跳”的技术要领,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体会体育中韵律的美,把体育运动整合到游戏中,很好地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
篇9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的概念提出以后,受到了语言研究学界的广泛关注。后经塞尔等人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言语行为(speech act)指人们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行为。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 Malinovski)于1923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马林诺夫斯基从人类学的角度,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来研究语言的功能,认为与其把语言看成“思想的信号”,不如说它是“行为的方式”。在语用学兴起后,这一术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言语行为被理解为人类实现目的的一种活动,构成人类总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约的支配,言语行为也就被看成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一种行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 L . 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后经塞尔(Searle)的完善和发展,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成为现代语用学核心内容之一。它为哲学、语义学、语用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行为是动作,言语只是说话,算不得行为。但奥斯汀指出,说话本身就是行为。言语行为是人们在进行交际时的语句( utterance ),一个语句可能是语法上的一个或几个句子。奥斯汀认为,语句有两种意义:
(一)命题意义(prepositional meaning)或表述意义,这是语句的字面意义,由语句里的特定的词汇和结构来表达;
(二)施为意义(illocutionary meaning),又叫施为作用(illocutionary force ),是指语句在听者方面产生的效果。
例如,It's cold here这句话,其字面意义或命题意义是指说话者的生理感受,而其施为作用则指说话者所希望产生的效果。表面上这句话是陈述句,但真正的目的也许是要求别人关上门窗或打开空调。
奥斯汀认为,人类交际的基本因素不是单个的词或句,而是人们在说出词或句时的特定的言语行为,也就是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s或illocution )。在这个意义上,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理论看成语言行为总的语用理论的一部分。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是源于对三个哲学问题的探索:日常语言与哲学研究的关系、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以及述谓句与施为句的划分,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决语言使用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当时困扰哲学界的“意义”问题,并为他本人的行为研究建立理论根据。在哲学研究转向之前,哲学家们一直认为陈述之言或描述事物的状态,或陈述某个事实,二者必居其一,而且陈述句必须具有真假值(truth value)和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 )。但奥斯汀认为许多陈述之言只不过是些伪陈述(pseudo-statement ),人们所说的某些话貌似陈述,但它们却不是以记叙或传递有关事实的信息为目的,或仅仅是部分地以此为目的。语言除了表述作用之外,还有许多非表述作用,说出的话语不只是表述,同时也实施一种言语行为,而言语行为并不总是要区分真假。奥斯汀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施为句”( performatives)和“指陈句”( constatives)的区分以及“言语行为三分说”理论之中。奥斯汀认为它们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他认为施为句有以下的特征:说话本身就是做某事;不使用语言说出来就不能做某事;施为句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句子以施为动词作为主要动词、第一人称、现在时、主动语态。
奥斯汀把词典中的施为动词检索出来,并归出五大类:裁决型( ve记ictives、行使型( exer-citives}、承诺型( commissives、表态型( behabi-tives、阐述型(expositives。
以言行事三分说包括以言指事(locution ) ,以言行事(illocution)和以言成事(perlocution ) 。在奥斯汀看来,说话人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话人如何正确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
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完善和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但在这一过程中,他放大了奥斯汀的“语言乃是人类用概念认识世界的媒介”这一思想基点,并把它作为自己语言哲学的构架。他全方位地从心智(mind )、语言(language)和世界( world )三方面多维度地进行语言哲学研究,致力于探索心智怎样通过语言将人类与世界相关联。语言分析由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成为了语言哲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塞尔不是简单地继承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把言语行为理论对孤立的话语意义的研究提升到对人类交际的研究。他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活动一样是一种受到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这些规则区分为调节规则( regulative rules)和构成规则(consitive rules)。调节规则调节先前存在的行为形式,这种活动的存在逻辑上独立于规则的存在;构成规则不仅调节而且创造或规定新的行为方式,这种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的存在而存在的。奥斯汀试图论证这样一个假设:一种语言的语义学被视为一系列构成规则的系统,并且以言行事的行为就是按照这种构成规则完成的行为。塞尔继承了奥斯汀和格赖斯(Grice )的“意图”论,认为说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言语活动,每一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为了阐明这个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他偏激地认为,表达和理解话语的意图是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全部内容。
塞尔在研究和继承的基础上,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修正为以言行事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三分说改造为命题内容和以言行事。他认为,要成功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除了一般的输人和输出条件外,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 ):说话者打算通过说出一个语句,使他承担实施某一行为的义务;
第二、命题内容条件(content conditions ):说话者在说出一个语句时表达了一个命题;在表达命题时,说话者断定了自己将来的行为;
第三、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 ) : A ,听话者愿意说话者实施某一行为,并且说话者相信他所要做的事是符合听话人的利益的,但这件事并非是他经常做的;B、讲话者在事情的正常进程中将去实施某一行为,这对讲话者和听话者来说都是不明显的。以言行事要有一定的要旨( point。语言中有一种最小努力原则在起作用,体现为以最小的语言努力去获得最大的以言行事结果的原则;
第四,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 ):说话者打算从事某一行为。
在这四个条件中,第四个条件具有构成规则的范式,而第一到第三条件则与调节规则相对应。
在将“合适条件”( felicity conditions )(保证言语行为得以成功实施的条件)作为使用恰当的以言行事指示语的规则的过程中,塞尔还提到“表达原则”,认为它可以单独地使基本上是语用上的言语行为的分析与字面意义的语义分析相一致,这样就可以把言语行为理论分为两类:一类为偏重于语义的言语行为理论(seman-tically-oriented ),另一类为偏重于语用的言语行为理论(pragmatically-oriented ),前者关注显示言语行为特征的表达式的分析,而后者将交际过程作为其出发点。
塞尔将言语行为重新分为五类,他把他的分类建立在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与语法( grammatical )指示词和不同的言语行为所确定的不同的“词语”与“世界”的关系上。这五类言语行为是:
A、断言类(assertive),以前也称描述类(rep-resentatives ),指描述世界上的状况或事件的言语行为,如断言、主张、报告等;
B、指示类(directives ),说话者想使听话者做某事,如建议、请求、命令等;
C、承诺类(commissives ),指说话人表示将要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如许诺、恐吓等;
D、表达类(expressives ),在这种言语行为中,说话者表达自己对某事的情感和态度,如道歉、抱怨、感谢、祝贺等;
E、宣告类(declaratives ),指能改变世界上某种事态的言语行为,例如法庭上法官说:"Guil州”,被告便成了罪人。
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theory)。在“间接言语行为”一文中,塞尔一开始就指出:“意义最简单的情况是说话者说出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话者打算在听话者那里产生某种以言行事的效果,他打算通过让听话者领会产生该效果的这种意向来产生这种效果,他打算凭借听话者所具有的有关语句表达规则的知识来使听话者领会这种意向。”然而,不是所有意义的情况都这么简单。例如暗示、暗讽、反语和隐喻中,说话者的表述意义和语句意义是以各种形式分离的。其中一类很重要的情况是,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意指他所说的东西,同时还意指其它更多的东西。这里有两种情况:
其一,当一个包含着一个用于以言行事为语力指示者的语句被说出时,它能够另外完成另一类型的以言行事行为;
其二,说话者说出一个语句且意指他所说出的东西,但同时还意指具有一种不同命题内容的另一种以言行事。这第二种情况就是间接言语行为。
这里的难题是,听话者是如何判断出这样一种另外的以言行事行为的?塞尔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者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背景知识,加上听话者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者和听话者所交流的要比说话者实际所说出的多。因此,说明间接言语行为的间接部分所必须的条件包括:一种言语行为理论、合作会话的某些一般原则、说话者和听话者彼此分享的事实背景信息以及听话者一方的推理能力,而约定俗成则在某些情况下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角色。
另外,塞尔还认为,间接言语行为除了关系到意义和言语行为理论外,它也具有哲学上的重要性。
篇10
摘 要: 家庭规则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重大的影响,由于家长的被动地位与专业知识的缺乏,家规教育中出现了随意性与不稳定性,论文对家庭规则教育中的初中生生理、心理、规则本身以及家长自身四个方面探求误区产生的原因,对家长在实施家庭规则教育时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指导。
关键词: 规则教育;初中生;误区;建议
规则对于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来说是一项基本要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于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健康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规则,《辞海》中的解释为“制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和章程”。大多数学者认为家规教育是指在家庭中主要有父母实施的对孩子学习规则的教育[1]。家规教育在我国自古就有,封建社会中皇族以及士大夫都有家规教育的记载,有名的有颜氏家训,以及家书等,而在平常百姓家里虽然没有太多的此类记载,但也有一些故事流传下来,如“曾子杀彘”。家规教育大多以家训,书信等成文的形式以及口头规矩、训诫等不成文的方式进行着。“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出孝子”是我国古代典型的家教方式,当今社会的大多数父母对此进行身体力行的同时发现,祖先传下的家规教育方式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大多数孩子出现了在外一套在家里又一套的面目,特别是在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很多家长都感觉和孩子越隔越远,亲密关系有时候还不如孩子的普通朋友。固执、敏感、反叛是家长教育中最头疼的问题。而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家规教育怎样顺利的进行下去?此类问题就成为长期困扰家长的难题。
一、家长进行家规教育误区的表现
(一)专业知识缺乏,家规教育出现随意性及不稳定性
现阶段的中学生的家长大多是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中国社会的历史原因,他们之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很多家长在进行家规教育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专业的学科知识。多数家长进行规制教育的方式仍然遵循传统的“大家长式”, 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出现了随意性及不稳定性。
(二)家长处于被动位置,解决问题时丧失了教育的主动权
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许多家长无法正确判断自己处于初中的孩子的心理状态,从心理上无法适应孩子成长的转变,往往以老眼光来看待孩子出现的新问题,在面对新问题时又不知道该怎样正确的去处理,采取棍棒,打压的结果往往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远,以致可能会走向敌对。比如,在学校合作中,家长长期的角色就是聆听老师教诲的被动局面,大多数的家长在家长会上都会被老师通知学生的劣迹,要求严格管教,而家长在学校里受了老师的“教训”后回家往往拿着孩子出气,而对于事情的原因以及学生的心理活动,许多家长要么不听,要么是无法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
二、影响家规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 初中生生理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初中生一般是指处于十一岁到十六岁之间在学校接受初中教育的学生,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典型特征是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特征表现明显,身高,体重等外形开始变化,心脏,肺,大脑等内部机能也迅速的发展,第二性征开始迅速发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外貌的变化引起自身心理的变化,初中生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更关注与自己的外貌,更注重别人对自己外貌的尊重与评价。对于家长来说,要认真对待孩子的这种身体变化,并尊重孩子的这种变化,并对于自己的家教方式要注意作必要的调整以适应这种变化,而不要有任何不恰当的方式[2]。比如,对于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说,由于外形的变化会带来许多相应的行为的发生,开始爱照镜子,喜欢欣赏自己的体型等,A女士突然发现最近自己上初二的儿子常常会长久的照镜子,并且对于自己脸上起的痘痘特别着急,在说了几次没有效果之后,A女士便说:别臭美了,再照也不会消失的。什么时候见你对学习这么上心啊。过了一段时间后,A女士逐渐发现儿子对自己充满了敌意,经常顶嘴,难以管教。
(二) 初中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要面对生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还有心理发展带来的更大的影响。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初中生的个性意识高涨,反抗意识较强,情绪表现出现了狂躁于细腻,可变与固执并存,并且开始构造一个独特的自我[3]。比起小学生来说,与社会的接触有较大的拓展,逻辑思维以及批判思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问题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但是很多时候表现出片面以及不成熟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初中生做事容易偏激固执,爱出风头以期待引人注意,以及喜欢对规则进行挑战。而在很多家庭中家长并没有很好的从小学家长到初中家长角色的转变,在进行规则教育时往往还是按照以往的站在对立的角度进行管教,这进一步激发了孩子的反抗意识,激化了矛盾,最后事情大多在暴力中结束,但是在心理上却是两败俱伤。B女士抱怨道,我不知道上辈子欠了我儿子什么了,一天到晚跟个仇人似的,不停地跟我顶嘴,气得我一天不打他他就无法无天了。
(三) 规则本身的影响
规则可以分为不变的规则、适应性规则以及可变的规则三类:不变的规则指的是制定出来必须长期遵守的,不可改变的;适应性的规则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制定的规则;可变的规则是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调整的规则。在家庭教育中不变的规则指一些社会规范的培养。适应性规则更关注与孩子的成长变化,有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变化作逐渐的调整。
(四) 家长本身的因素
家规教育中家长的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家庭规则教育的成功实施不仅要求家长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也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现有的家规教育中首先是家长对于家规教育的没有重视,没有规则教育的主动、长远的意识;其次家长对于家规教育中规则的内容不懂,没有很好的明确规则的内容是什么,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重要;第三,家长进行家规教育的方式不多,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第四,家规教育中没有意识到家长也要遵循家庭规则,更多的要起到示范作用。
三、家规教育中给家长的建议
(一) 家长应该认识到初中生成长的变化,不仅包括生理,还包括心理方面的,要尊重这一事实,并必要时加以引导,但是对于因专业知识缺乏而感觉不知如何解决的问题,应咨询有经验的老师或者专家指导,而不应该自己采取粗暴手段解决此类问题。A女士应该告诉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候脸上长痘痘是正常现象,这表示你已经开始长成男子汉了,不用过分的担心,过了这一时期自然会消失的,对于要经历的正常的阶段,如果因此耽误了学习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孩子的痘痘已经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心态了,就应该积极的看医生已解决这一问题。
(二) 对于家庭规则的制定方面,家长应该分清哪些是不变的规则,哪些是适应性规则,哪些是可变的规则,对于不可变的规则最好制定成书面的制度张贴上,对于适应性以及可变的规则,注意的是平时的生活中的坚持,以及对中学生的合理解释。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的成长,对父母往往由小学期间的仰慕转为怀疑阶段,关系也从以来变得逐渐的要求独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指的是孩子大多以自己的父母为模仿对象,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所以,在家规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没有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教导方式了。H先生很苦恼的说,自己为孩子能付出的都付出了,但是孩子一点都不让人省心,成绩不好不说,在家里根本没有规矩,作业从来不按时完成,制定的学习计划也经常一拖再拖,甚至家里来了客人一点基本的礼貌都没有,顶嘴吵架更是家常便饭。后来老师了解了发现,H家原来是麻友的固定地点,经常打到半夜,为此孩子也像父母反映过,但是没效果,结果孩子就逐渐出现了这种情况。此种教育岂能教育的好。
(三) 大多数父母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教育,在家规教育中往往是问题繁多,但是又不知从何做起,但是又不知何处求助,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1.要利用好家校合作,主动的联系老师,寻求专业的帮助。
现有的家校合作包括家长会,家长信函,打电话以及家访的形式进行,在这种模式中家长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而这些家校合作的内容往往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而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牵涉到规则方面的教育更少[4]。老师由于教的学生比较多而不能每一个学生都照顾的到,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更应该主动的与老师联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并且积极反映在家的情况,听听有经验老师的解决方法,并且还应充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更好的进行家规教育。坚决杜绝孩子在校在家两个人的情况。C先生发现上初中的儿子对于自己制定起床计划总是不好好执行,自己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去咨询老师,结果了解到学校对于上课迟到的学生会有较为严厉的处罚,所以C先生回家就告诉儿子已经上初中了,以后自己掌握时间,自己不再叫他起床,结果儿子第二天迟到,被老师罚了后回来自己对C先生说,以后请他多定几个闹钟,并监督自己按时起床,从此后,C先生在也没有叫过儿子起床,而儿子一次也不再迟到了。
2.要充分利用孩子的朋友圈子,利用朋友的影响来进行规则教育。
初中生由于思维以及人际交往的变化,这时候的朋友往往从以前的单纯玩伴变成倾向于互相可以交流互相可以帮助的朋友,而这种朋友对初中生的影响也逐渐的增加,与朋友的关系也会逐渐的密切起来,他会更注重与朋友的关系以及注重朋友对自己的评价[5]。而对于家规教育中对于孩子屡次犯错的事情家长可以有选择的利用孩子的朋友来进行规则教育会有很好的效果。I女士的儿子初中二年级了还是很不注重整理自己的房间,说了多少遍都没有效果。刚好马上儿子就要过生日了,I女士就让儿子请了一些朋友到自己家里聚会,结束时就请朋友到儿子房间去玩,结果看到桌子上凳子上到处都扔着一些臭袜子,有两个女生当场叫了起来,看着儿子脸红的表情,I女士说;“打扫卫生不仅是讲究卫生,还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不仅自己干净了,还能让其他人看到你的品德,以后记得定时打扫,不要再拖了。”结果儿子房间里再没见过臭袜子了,屋子变得干净多了。
3.要注重社会的教育功能
在家庭规则教育中注重引入社会中鲜活的事例来进行规则教育,对于社会上很多由于触犯规则而造成的后果,家长要以事实为引导,积极引导孩子对规则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明白规则的重要性,体会到不管是在社会还是家里,我们都有我们必须要做的事[6]。只是此类教育要把握好时机,还要注意教育的方式以及家长对于事实的解释程度。这些都是能否成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科研处)
参考文献
[1] 李国强.家庭社会资本.家校合作的重要影响因素[J]中国教育学刊,2009.4.66
[2] 吴 波,方晓义.青少年自主性发展的特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2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134
[4] 刘绍高.教育论坛.[J]谈谈中学生的规则教育,2009.8.40